绿色船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绿色船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绿色船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7442778.html,

绿色船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王琳琳王小平

来源:《卷宗》2017年第32期

摘要:现在,船舶的能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实现船舶工业界与

上下游产业的绿色发展、良性发展,这些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国际海事组织连续出台了一些新公约和新规范,也是为解决船舶的节能减排的问题。本文针对绿色船舶的技术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绿色船舶技术;应用现状;发展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海洋环境的保护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日益关注的问题。随着国际航运的日益繁荣,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IMO近几年更是不断推

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强制性公约、规则的形式来加强对海洋环境乃至大气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等也不断推出新的行业标准,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酝酿着更为严格的区域性标准,这些对环保要求的大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船舶的设计和建造理念,决定着船舶市场竞争力。因此船舶环保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已成为占领航运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绿色船舶或者环保船舶概念应运而生。

1 我国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1 技术研发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

在国外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例如日本,面对造船工业普遍停滞不前的现状,但是他们还在一直努力研发造船技术。还有韩国、欧美一些国家与地区都很关注绿色船舶的技术问题。他们在国家或行业层面做了统筹规划,制定了研发的时间与研发进度。在投入实际的应用后,他们也标定了严格的减排措施,并且也大力支持研发的资金投入,放宽了扶持政策。日韩和欧美一些国家积极推进造船行业的新标准,同时也保持了他们在造船业的技术优势。针对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环境保护问题,船舶的绿色环保技术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对于研制出的新成果规定了相应的规范。我们国家在船舶技术的研发项目方面,统筹安排不够,常常会有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耗费严重的问题出现,大大影响了我们国家绿色船舶事业的发展。

2 船舶的设计理念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我国的船舶技术的发展,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日韩等国家提出了环保概念的船舶设计,突破了传统船舶的推进方式、外形特点、动力匹配、结构性能等范围。而我国在绿色船舶研究方面,一是受到国际上的新公约的束缚,还有是因为自身条件与发展的原因,设计绿色船舶的方法很难有耳目一新的思路。在现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船舶技术的改进和优化,尽量符合新规范,但难以跟上先进国家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

绿色化学催化剂应用

绿色化学催化剂应用 摘要:从有机功能小分子催化、高分子负载催化剂、新型过渡路易酸催化、生物质催化、离子液体和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催化来介绍有机合成中的一些绿色反应。 关键字:绿色,有机合成,催化 催化化学 催化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深远的影响,80 %以上的传统化工过程都与催化作用有关。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环境和健康等问题的普遍关注,催化化学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获得了新的评价。因此,适当掌握一些关于催化剂及催化过程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催化化学是一门面向化学类专业大学学生的一门学科。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催化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最新发展动向,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化学和化工领域的环境友好的意识,为今后从事研究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催化作用基础、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和表征以及各种新兴催化技术在绿色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如纳米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和相转移催化等。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定义:是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被称为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由此

发展的技术称环境友好技术或洁净技术:即利用化学原理在化学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消除或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产,设计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产品和化学过程。无论属于哪个学科,面对一项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新理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观念。所以,首先有必要解释清楚这些技术或科学理念的理论来源及前因后果、带来的益处、发展方向、积极意义、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式等等。 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实现方式 1、绿色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绿色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原子经济性这一概念最早是1991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著名有机化学家Trost(为此他曾获得了1998年度的“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提出的,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他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近年来,开发新的原子经济反应已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均在开发钛硅分子筛上催化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的原子经济新方法。此外,针对钛硅分子筛催化反应体系,开发降低钛硅分子筛合成成本的技术,开发与反应匹配的工艺和反应器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BHC工艺是一个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不但合成简单,原料利用率高,而且无需使用大量溶剂和避免产生大量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Boots工艺肟化法从原料到产物要经过4步反应,每步反应中的底物只有一部分进入产物,所用原料中的原子只有40%进入最后产品中。而BHC工艺只需3步反应即可得到产品布洛芬,其原子经济性达到77%,也就是说新方法可少产废物37%。如果考虑副产物乙酸的回收,BHC 合成布洛芬工艺的原子有效利用率则高达99%。 环氧乙烷的生产,原来是通过氯醇法两步制备,采用银催化剂后,改为乙烯直接氧化成环氧乙烷的原子经济性反应。而合成乙二醇二乙酸酯(EGDA)的经典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1T16:06:55.6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李萍 [导读]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的一些经验,领略的一些感悟,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中个人理解。 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0125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的一些经验,领略的一些感悟,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中个人理解。主要讲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筑自身节能措施的运用和海绵城市的应用和发展对建筑和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 据统计,我国建筑用能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5%,并将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逐步增加到30%以上。其中公共建筑用能数量巨大,浪费严重,对建筑实施节能设计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提高建筑用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的能耗水平,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被钢筋混凝土所包围。生态环境一再遭到破坏,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使用绿色设计创建我们的家园,使之更加和谐! 建筑设计应遵循被动节能措施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怎么才能控制和降低建筑能耗,绿色建筑是否具备应对降低能耗的办法?那么如何才能合理的把自然、绿色的节能方式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中呢? 首先,绿色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政策等特点进行设计及施工。 其次,改善现代人对绿色建筑的了解,从思想上提升节能意识,设计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尽量把可再生资源与建筑有机结合,在改善建筑室内环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从而降低建筑能耗,把绿色节能理念从每个人,每个地方贯彻,实现绿色家园、绿色人生。 绿色建筑并不是单单建筑本身,也包括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筑本身的绿色设计和施工、海绵城市系统等等,绿色建筑还需要设计、施工、建设单位、政府监管单位公共协作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一、太阳能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海南,太阳能如此丰富的地区,如若不能合理的利用太阳能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使用,可以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制热水等;在海南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住宅、宿舍和酒店使用较多,太阳能发电并未发现多少建筑在使用。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政策导向,二是项目的后期运维。特别是住宅项目,前期根据政策要求,设计单位按标准设计,施工单位按标注施工;但后期太阳能的运行和维护,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使用。购房业主花钱买了个摆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个人建议,政府机构能够对住宅项目加大监管力度,定期抽查或检查,为现有资源使命的体现,尽应有的职责。 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应用 海南位于夏热冬暖地区,节能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筑的保温隔热、通风采光,设计人员通过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室内环境更加合理,提高人们的居住满意度。 1.建筑保温隔热设计 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选材,经常用到的外墙围护主要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者无机保温砂浆 +灰砂砖。屋面常采用耐火等级为B1级的挤塑聚苯板保温或采用耐火等级为A级的膨胀珍珠岩板保温;外窗的选材主要有中空玻璃、镀膜玻璃、镀膜中空玻璃和LOW-E玻璃等。例如我司设计的复兴城项目,主体的外围护结构主要是玻璃,节能设计方案选用的是LOW-E玻璃,开发商为节约成本,未经设计院同意直接将LOW-E玻璃改为普通玻璃施工,可想而知,在日照如此强烈,气温如此高的海南,室内环境有多糟糕。之后开发商为了弥补这个错误的决定玻璃不光需要镀膜,而且做了大量的遮阳设施,成本反而会更高。这就是对节能设计的不重视导致的后果。 2.合理利用自然风和光 据了解,在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40%~50%,照明能耗约占30%~40%[1],照明系统仅次于供暖空调系统,这样看来,在空调和照明能耗这块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为了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各项自然资源。在该项目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合理利用自然风,能够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次数,保证建筑室内温度得到更好的调节,提高空气的流动率,从而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设计人员根据自然风流向,结合计算机软件的模拟,合理设计建筑室内门窗的朝向,保证自然风得到更好的利用。在该项目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建筑的建模分析,进行了建筑视野分析、天然采光分析、眩光分析。在有效利用天然采光的同时,避免强光反射造成的眩光。 3.提高建筑环保材料的利用率 由于建筑材料种类的不断增多,建筑环保材料的应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先进的环保型施工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减小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材料相比,环保型施工材料具有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特点,能够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3]。很多时候外墙保温我们习惯采用灰砂砖+保温砂浆的做法而不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就是因为灰砂砖的防水性能会好一些,随着科技的进步,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作外墙自保温也越来越多,加气混凝土轻质条板内墙也越来越多,装配式技术日趋成熟。墙体采用自节能砌块,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损耗、减化施工环节,避免使用过程中对保温层的破坏,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三、海绵城市在设计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

绿色船舶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绿色船舶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9-11-20T10:54:18.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付灿文 [导读] 摘要:为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 身份证号码:42230219851110xxxx 摘要:为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还在各行业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行动,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航运业而言,推动航运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将是未来航运业的发展方向。因此,船舶研发部门必须从市场需求和技术可行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最新的绿色船舶设计理念,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绿色船舶,努力实现航运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绿色;船舶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引言 发展绿色船舶,以绿色船舶技术为中心制定统一科学的战略计划,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加强国家能力,重视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奖励与保护。加强新研究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重视船舶节能减排,注重环境创新。 1绿色船舶 在《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防污公约》的基础上,对“绿色船舶”国际标准进行了扩展。绿色船舶的绿色规则来自这两种公约体系。绿色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防污公约》和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约规则中。绿色船舶就是指在船舶设计、制造、营运和拆解的全生命周期内,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燃料消耗、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有害物质的产生,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绿色船舶技术包括绿色设计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绿色管理技术和绿色拆解技术。从绿色船舶技术的基本内涵分析可以理解,绿色设计技术是指在设计阶段简化船舶的设计,选择无毒无害的材料、可重复使用的材料、标准化的部件或设计材料的单位,考虑到拆船不会破坏环境,不会浪费资源。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造船过程中,采用绿色材料进行加工、焊接和涂装,降低能耗和污染。绿色管理技术是指在船舶运营管理中,控制排放和废气排放,降低油耗,合理处理垃圾和污水,严格控制舱底油卸船。绿色拆解技术是指在拆解报废船舶时,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增加零部件和材料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消耗。 2我国绿色船舶技术发展现状 2.1技术研发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重视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在国家一级进行了总体规划。他们不仅提供政策支持,还向研究开发人员金提供支持,规划研究开发进展,积极监督绿色船舶的开发。国际朝鲜标准的推进者和从业者欧洲、美洲、日本和韩国能够将他们的技术优势保持在国际朝鲜行业的第一线,在提出绿色船舶理念后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步,成为绿色船舶标准的制定者。我国技术研究开发和对总体规划的重视不足,绿色船舶开发和朝鲜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2船舶设计理念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韩日两国在绿色船舶概念线的船体形状、结构、电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预计将来船舶也会发生重大变化。目前我国在绿色船舶技术方面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取决于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技术相对落后,不是国际标准制定国,因此按照现行标准框架进行开发设计与传统框架不可分割。因此,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有限,很难成为国际领先者。按标准设计,只能遵循现有标准。 2.3船用配套技术基础性研究薄弱 各种支援设备的开发对船舶的节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船舶节能技术是通过支撑设备的创新实现的。世界各国在船舶支援技术的研发上进行了巨额投资,正在取得重大进展。创新的研发支撑设施成为节能技术的主流趋势。我国还落后于支援技术研发,各种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科学研究实力有很大差异。主要问题是研发规模小,突破性的突破口和进步困难。创新能力弱,研发成果在行业中不能发挥主导作用。技术与实际需求隔绝,无法快速高效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3关于船舶绿色制造技术分析 3.1绿色船舶的焊接技术 焊接在船舶绿色制造技术的实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船舶的整体生产质量。在造船过程中,合理选择高效的焊接工艺、设备和焊接电源等焊接方法,不仅有利于造船生产的顺利发展,而且符合21世纪新时代的绿色生产理念。以高效焊接工艺为例,选择gmaw进行生产操作非常方便,加工效率相对较高。在完全机械化的条件下,焊接可快速完成,焊接过程中产生烟尘的概率小。 3.2太阳能光伏 太阳能被认为是清洁能源。太阳能船舶技术已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节能减排绿色船舶技术之一。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在船舶运行过程中充分利用光伏能源,可以显著降低船舶的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由日本邮政公司和日本石油公司联合开发的“御夫号”货船是世界上第一艘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大型货船。首次将太阳能大规模用作整艘船的主电网。它使用328块太阳能电池板驱动推进器、液压设备和舵机。据统计,这种太阳能电池板可提供约10%的船舶总功耗。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成熟,这种无污染的绿色环保技术将大大提高船舶的节能减排水平。 3.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化学装置。燃料电池通常使用氢气、天然气、丙烷和甲醇作为燃料,因此它们几乎不排放氮或硫的氧化物。尤其是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其排放物只有水,可以称之为零排放,无疑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与普通船用柴油机25%-40%的能效比相比,燃料电池的能效比在40%-60%之间,节能效果明显。此外,燃料电池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很小,大大提高了机组人员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改善了机组人员的工作环境。到目前为止,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影响,燃料电池在船舶领域的应用非常有限。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本的逐步降低,燃料电池以其低排放、低噪声的优点将逐步在船舶上推广应用。 3.4制动能量回收及存储系统 制动能量回收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技术。散货船上的起重机在码头卸货时,通过制动系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热能并释放出来。在某电动起重机上,利用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将所浪费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并进一步转化为驱动能量。当起重机启动或加速,驱动力需要增加时,所存储的驱动能量可以成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储存在电池中的额外能量也可以被其他设备使用。因此,储能是船东重要的

环境污染治理中绿色化学技术的运用

环境污染治理中绿色化学技术的运用 摘要:论述了绿色化学的原理、研究现状,总结了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进展。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三方面论述了绿色化学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应用绿色化学技术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物料,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从“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绿色化学;绿色技术;环境治理;化学技术 如何防治环境污染,以确保生态环境持久的平衡发展,是新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环境破坏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增多。在上述问题中,多数与化学或化工产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直接有关,少数问题也与其间接有关[1]。在这种形势下,一门新兴的化学——绿色化学应运而生。所谓绿色化学的是采用与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最有效的利用原料,包括实质性地循环生产或重新利用物料及再生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最充分地生产有用产品。它的特点是特别关注化学过程终结废弃物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与废物。 2.绿色化学概述 2.1绿色化学的定义 绿色化学是设计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的、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或化学过程的学科。1995年美国环保局(EPA)在全美化学学会年会上,将绿色化学定义“设计出降低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或产出的化学过程和化学产品”[3]。具体地说,绿色化学即是利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环境安全和生态过程有害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和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绿色化学的目标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以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2.3绿色化学的特点 绿色化学被公认是解决世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与环境化学相比,有其哲学上的合理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末端”污染治理技术,而绿色化

绿色设计方法_设计领域发展的新趋势

绿色设计方法 设计领域发展的新趋势 刘宏菊1,杜 江2,李成刚2,胡迪青2 (1.江汉石油学院化学工程系,湖北荆州434102;2.华中理工大学CA D 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简要地介绍了设计领域发展的新趋势 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综述了绿色设计各主要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发展趋势,阐明了我国开展绿色设计的研究与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词:环境工程;设计方法;绿色设计;全生命周期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1999)01-0063-04 Green design m ethodology the new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design domain.LI U Hong -ju 1,DU Jiang 2,LI Cheng -g ang 2,HU D-i qing 2(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Eng ineering Jianghan P etroleum I nstitute,Jingzhou 434102,China;2.Centre of CAD,Huazhong U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 -ence.1999,19(1):63~66 Abstract:T he idea of gr een design methodology t he new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design domain is intro duced briefly.T 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domain of gr een desig n methodolog y are summar ized.In the end,the importance to study and apply green design methodolog y is ex plained in China. Key words:environment eng ineering;design methodolog y;g reen desig n;life -cy cle eng ineering desig n 现代设计方法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而很少考虑在产品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1] .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 类存亡的大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发达国家已率先开始制定有关法规,迫使制造商回收垃圾并对其产生过程进行处理.因此,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不但要被迫遵守有关法规,同时,还要从技术上适应这一状况,从而使一种新的产 品设计方法 全生命周期工程设计(Life -Cycle Engineering Design,LCED )应运而生.由于LCED 的核心是在设计阶段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即该设计方法面向环境,因而也称为绿色设计(Green Desig n)方法,由LCED 设计的产品称之为绿色产品[2]. 绿色设计的概念是从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思想发展而来,其目标是使所设计的产品对社会的贡献最大,而对制造商、用户和环境的成本最小.它利用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技术(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对如图1所示的从产品原材料的取材与生产到使用、维修及 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设计、 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指导设计和制造方案的决策,将面向不同阶段的现代设计方法统一成为有机整体.这是在产品设计阶段 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价值的设计方法,不仅包括产品所需的功能,还包括产品的可生产性、可装配性、可测试性、可维修性、可运输性、可循环利用性和环境友好性.此方法的应用,不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而且必 将对不顾环境与社会,而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生 产方式起到极为有效的遏制作用[3] .图1 产品的全生命周期F ig.1 T he life cycle of product 收稿日期:1998-06-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775042,59505009)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7J118) 中国环境科学 1999,19(1):63~66 China Env ironmental Science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 曹立伟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曹立伟 发表时间:2019-12-16T14:28:34.557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4期作者:曹立伟 [导读]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在绿色建筑广为应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先进设计思想。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要: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基于这一理念,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积极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作用,确保建筑具有绿色环保特性,满足广大用户心理需求,从而实现建筑设计施工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为人与自然的友好共存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安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由此可见,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整合与应用 前言: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在绿色建筑广为应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先进设计思想,强调在建筑设计施工中需要遵循环保、节能、低碳的原则,尽可能的降低建筑能耗,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具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内涵和应用优势加以探讨和分析,并阐述这一先进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有效应用策略,发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优势,提高建筑设计质量,为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提供可靠依据,打造安全、绿色、舒适的居住环境。 1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遵循的原则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内涵 1.1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遵循的原则 1.1.1环保性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节约各类资源,减少建筑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建筑设计规划区域原有生态系统,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1.2合理性原则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整体上考虑,制定完备的方案,不可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和资源,而忽视了建筑本身的质量。因此,绿色建筑设计要坚持合理性的原则,尊重建筑建设的客观规律,避免返工,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1.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内涵 现阶段,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中必须要应用相应的设计理念,要以节能为目标,尽可能的使用绿色能源,所用材料也要具有环保特性,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有效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人们的生产活动更加持续稳定。与此同时,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倡导以建筑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对建筑功能的不断完善,这样建筑才能安全可靠的运行,人们置身于建筑中也会获得舒适之感,我国建筑行业将会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与应用方法 2.1建筑布局规划中节约用地理念的运用 可以体现在建筑布局规划中的节约用地理念上,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但是很大一部分是山和沙漠,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占有量不高,因此,节约土地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部分建筑由于布局规划的不合理,占地面积特别大,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因此,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要将土地节约的理念融入到建筑布局规划中去,将建筑占地面积控制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实现建筑设计的绿色环保,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建筑布局规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基于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对建筑项目用地土地进行考察,针对现场土地的条件,适当地减少场地平整的工程量,并且合理利用和保护好现场原有的生态系统,多方比选综合评估才能确定建筑布局规划。 2.2景观结构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可以体现在景观结构设计中。景观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景观结构设计,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化效果,还能降低建筑建设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建筑景观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协调好与规划区域内原本景观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建筑景观结构设计的整体性,建筑景观、广场的景观、建筑区域入口的景观可以递次开展设计,在为居民提供美好的景观观景的同时,也要保证居民活动空间不受干扰。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结合小区的道路形式,充分利用道路挡墙,种植多种高低和不同季节色彩变幻树木,进行立体化空间设计,以此实现对建筑绿化面积的扩大,促进建筑景观整体形象的提升,不仅美化环境,同时净化空气。 2.3建筑节能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可以体现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其中建筑节能设计又包含了建筑屋面、墙面及门窗节能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可以体现在建筑围护结构的屋面、墙体设计中。其实也主体现在节能材料的选择。屋面主要是附加保温材料,做法较为稳定,差别不大。在建筑墙体材料选择上差别较大,节能墙体有外墙内外保温也可以采用墙体自保温材料等多种做法,整个建筑市场也品种繁多,参差不齐。建筑墙体材料的选购更应该贯彻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先行,坚持绿色节能环保的原则。首先,保证建筑墙体的安全性,建筑设计人员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选用劣质的墙体材料,墙体出现了问题,会给居住者的安全造成威胁。其次,保证建筑墙体的保温性,例如在填充墙体时,可以利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自保温材料,从而有效提升墙体隔热效果,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最后,保证建筑墙体的无毒环保,保证材料质量达到国家绿色标准,保护居住者的健康。 2.4建筑选址及现场设计 在开展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工作内容以及建筑设计的要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设计效果也将更加趋于理想化。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点首先在于建筑选址和现场设计,其科学性与可行性将对设计合理性实用性产生重大影响,而在

绿色化学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它的核心内涵是在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 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围绕化学原料、催化剂、溶剂、化学反应过程及工艺和产品的绿色化展开的。近年来,由于化学工业向大气、水和土壤等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 因而大力研究与开发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的绿色化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以说21世纪的化学及化学工业必将以实现绿色化学为中心和目标。而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绿色化学中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在这里仅就我较熟悉的绿色化学在一般无机合成中的应用谈一下我的看法。 关键字:绿色化学无机合成应用 一、催化还原SO2到元素硫 SO 2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因此,许多国家对SO 2 排放量的限 制都有严格规定,很多专家学者在从事脱硫基础与技术研究。Makansi等对已经工业化和正在被研究的烟气脱硫过程进行了综述。其中大多数是基于碱金属和碱 土金属的碱性化合物作为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 2反应生成硫酸盐(如CaSO 4 ), 此过程的缺点是处理工艺繁复,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烟气中的硫没有回收利用, 尤其存在二次污染问题;直接催化氧化SO 2到SO 3 ,再吸收制稀硫酸是一种可以 选择的方法(包括目前烟气脱氮脱硫一体化工艺的氧化脱硫部分),但这种方法最终是液体产物,势必给操作运输带来不便,而且最大的缺点是消耗大量的资金去浓缩稀硫酸并存在严重腐蚀问题;其它以吸附再生为基础的脱除技术也正在开发之中,可是对于这些技术来说,要设计一整套过程来处理脱附时释放出来的SO 2 。 最好的处理SO 2方法是将SO 2 选择性还原为元素硫,可以克服上述方法的缺点。 根据所使用还原剂的不同,可分为H 2、炭、烃类(主要是CH 4 )、CO和NH 3 还原法。 1、H2还原法

浅谈绿色设计及其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7442778.html, 浅谈绿色设计及其发展 作者:王雯婧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4期 摘要:绿色设计是国际化的设计潮流,是人们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的反思。当绿色设 计这个概念产生后,在全球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的设计产品,都趋向于绿色设计这一理念。绿色产品是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结合产品生产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品的实用性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赋予了原有产品新的灵魂,提高了其内涵。 关键词: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2-0182-01 一、什么是绿色设计 每个特定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特征都会影响到文化艺术的风格。现代社会环境问题已变得尤为突出,环境与发展的均衡,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人与自然之间取得平衡的基本标识,因此绿色成为基本标识的代称。体现着人类最佳理想状态的生存环境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社会制度的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生存空间的科学建设。包括设计在内的人类自然,社会科学也都被提出了环保要求。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绿色设计当之无愧成为了全球设计主流的首选。绿色设计从本质上来讲是宏观的战略概念。绿色设计作为这种最佳状态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下的实施系统。 到底什么是绿色设计呢?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意识设计等)就是以绿色技术为原则所进行的产品设计,即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在全世界都在强调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产品的设计业要跟随者世界的步伐,走上“设计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绿色设计是必然趋势,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潮流。在还没有统一的技术和方法的当下,为了实现绿色设计的目标,这一设计思想已经扩展到众多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强烈的影响。 二、绿色设计在国内外的产品应用及发展现状 近年来,环境破坏、生态不平衡导致世界各国企业损失过大,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倍感压力。企业决策者纷纷注意到产品绿色设计对于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作用,绿色产品 不断投放到消费市场,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推崇,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不断增长,人们也越来越认可和支持产品的绿色设计,从而推动了绿色设计在消费市场所占的比重,使设计从传统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05T09:50:58.12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作者:杨小利[导读] 传统建筑设计体系下,资本浪费严重,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对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究院摘要:在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逐渐受到社会群体的高度重视,实现了环保、低碳、节能的有机融合,能够满足现代群体对建筑设计的多元化需求,降低建筑能耗,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就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简要介绍,进一步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整合;应用引言 传统建筑设计体系下,资本浪费严重,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对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形成一定制约。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出现,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条绿色化道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在保证建筑设计效果的同时,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利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真正意义上实现建筑与自然的相互融合。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简介绿色建筑是现代社会发展新时期所形成的一种概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在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科学运用自然资源,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绿色建筑设计应结合地区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开展综合分析,在保证建筑节能设计效果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建筑设计与建造阶段,应科学利用各种资源,降低建筑能耗。绿色建筑设计应满足不同群体在构造、使用性能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以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整体效果。绿色建筑的本质特征在于,强调建筑密联氛围,减少资源消耗,尽可能降低对地球相互交错立体氛围的损坏,从宏观层面上以绿色建筑作为地球相互交错立体体系的有机构成核心。不仅如此,绿色建筑还属于一种护境节源、无碳、氛围共存建筑。绿色建筑实现了节源降污,对非常态候症具有良好耐受性,创设了最佳宜居发展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使用与处理上满足建筑工艺对于修建外形、内部空间、建筑环境等多方面需求,并实现美学与文化层面的统筹优化,最大程度上避开建筑设计误区,满足时代发展对建筑设计的特殊要求。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扩展性,复合社会发展潮流,在特殊修建方法与艺术形式的作用下,绿色建设设计更具年代观念与生态内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设计标准比较严苛,以高效使用动力为基本条件,在实现生态与天然协调发展的同时,削弱人工环境对天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修建节能规划与智能化技能的开发研究,以确保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得以全面应用。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2.1在建筑布局规划中的整合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布局规划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布局规划中的整合,旨在通过科学运用土地资源,来提高建筑有效空间率,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整体需求。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需要全面把握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情况,包括场地条件、地势形态、地面平整度等,基于生态系统做好建筑布局规划设计,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布局规划的有效整合。 2.2在建筑平立面设计中的整合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建筑平立面设计是体现绿色设计理念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平立面设计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平面设计中的整合,主要体现在节能节水设计方面,并满足社会群体对建筑环境、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的整体需求,旨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建筑环境。比如某地区夏季西南风比较常见,夏季建筑物周围光照充足,热传递效果较好,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可将建筑朝向设置为南偏西15°,在西南风条件下,自然风可有效降低建筑物室内温度,减少空调制冷时的电能消耗,并且有助于减少光照时间与强度,便于加强建筑物室内温度控制,真正实现节能环保。应当注意的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平立面设计中的整合,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与温度变化特征,以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在建筑设计细节中的整合对于建筑设计来说,细部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与建筑新能源和新材料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细节中的整合,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与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促进新能源新材料与建筑物实现有机融合,以改善建筑节能设计效果,促进建筑新能源与新材料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实现建筑细节设计的绿色化。比如将具有节能特性的屋面绿化墙面绿化科学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促使其与建筑外部维护结构科学融合,保证建筑细节设计效果的同时,提高建筑美观性、节能性和耐用性,满足用户对建筑物的使用需求。 2.4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整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及各个细节上,现阶段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在重视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建筑景观结构及外观美化程度。因此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可科学利用建筑周围自然环境,依据整个小区的环境规划做好建筑景观设计,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体现,确保建筑个体与环境整体之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比如在某小区及建筑景观设计中,可将小区出入口、小区休闲广场和建筑物周边景观设计进行有机协调,逐级递进的方式进行景观设计,确保建筑物与自然景观自然融合,满足社会群体对建筑的外观要求。为了体现绿色建筑的概念,还应该提升建筑周边的绿色环境,在周边道路两旁种植一些树木,在建筑物之间设计草坪和花卉等。对于道路两旁种植的树木的种类,应该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结合道路坡度、墙体等来灵活布置景观,增强道路的趣味性和空间性,可以呈现出一个三维立体的绿化空间。通过这种墙体和坡度的运用,还可以扩大建筑周围的绿化面积。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3.1增强与环境沟通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应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沟通,强调建筑的适应性,尊重建筑使用者的意愿,为社会群体的工作与生活提供健康、安全且充满活力的建筑,打造绿色示范样本建筑工程。 3.2成本与效益相平衡

计程仪规范CCS

指南编号/Guideline No.N-07 (201510) N-07计程仪 生效日期/Issued date:2015年10月20日?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前言 本指南是CCS规范的组成部分,规定船舶入级产品,授权法定产品检验适用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要求。 本指南由CCS编写和更新,通过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ea17442778.html,发布,使用相关方对于本社指南如有意见可反馈至ps@https://www.360docs.net/doc/ea17442778.html, 历史发布版本及发布时间 本版本主要修改内容及生效时间:

目录 1 适用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定义和术语 (5) 4 图纸资料 (6) 5 设计和技术要求 (7) 6 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要求 (9) 7 认可后的单件/单批检验 (10)

计程仪 1 适用范围 1.1 本指南适用于在船舶上安装使用的计程仪的认可和检验。 1.2 本指南不涉及计程仪单元在船上的安装和布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适用的认可和检验依据如下: IMO Res. A. 694(17)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hipborne Radio Equipment Forming pert of the 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GMDSS) and for Electronic Navigational Aids IMO Res. M SC.96(72) Adoption of Amendments to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Devices to Measure and Indicate Speed and Distance (Resolution A.824 (19)) IMO Res. M SC.191(79)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Navigation-related Information on Shipborne Navigational Displays IMO Res. M SC.334(90) Adoption of Amendments to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Devices to Measure and Indicate Speed and Distance (Resolution MSC.96(72)) IEC 60945 (2002)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General requirements –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IEC 61023 (2007)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Marine speed and 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 (SDM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IEC 61162-1-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 Digital interfaces - Part 1: Single talker and multiple

绿色船舶——大势所趋

绿色船舶——大势所趋 王璐璐 振华重工股份(集团)有限公司 海工船舶事业部 [摘要] 所谓绿色造船,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造船模式,借助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创造新的建造模式、资源、工艺和组织等,从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出发,始终贯彻绿色制造 的理念。其目标是能经济地满足用户功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使船舶从设计、制造、营运到退役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中,对空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少,资源耗费最少,且对劳动者(生产者和使用者) 具有良好保护, 同时合理选择和使用海洋装备和物流装备制造材料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本文从理念、技术、设计等方面概述了绿色船舶的概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字]绿色船舶 环保 海洋工程 0 前言 绿色船舶制造技术中的“绿色”概念是 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种制造概念,其核心是保护人体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 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具体到船舶制造而言,绿色船舶制造技术则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现代化造船 体系模式,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模式、工艺类型等进行辅助,以生命周期为基本概念来实现全面的绿色制造概念。这种概念下的所制造出的船舶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到废弃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于环境的 负面影响和资源消耗是最少的,并且对于使用者的安全及综合管理都有相应的保障。这种模式就是将绿色环保的概念融入到船舶 的整个生命周期及与其生命周期相关的各 类问题上,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零污染、零排放。[1]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相继推出了目标型新船建造标准、新船能效设计指数等一系列新标准、新规范,对船舶的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船舶向绿色船舶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 1 绿色船舶的研发现状 目前国际上“绿色船舶”的标准是在现有 SOLAS 和MARPOL两大海事支柱性公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发展的。SOLAS 和 MARPOL 中,与绿色要素有关的规则均是绿色船舶标准的组成部分,尤其是 MARPOL 公 约以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公约规则更是体现绿色要素的重要部分。而“绿色船舶”的发展无疑会起到保护全球环境、推动船舶制造业和航运业良性发展的作用。对于船舶、航运业及相关企业来说,谁先实施“绿色”标准,谁就能抢占商机,取得进一步的巨大发展。目前,关于绿色船舶的研发,从基本的高效节能船型开发、到低排高效动力推进装置的研发,再到环保无污染涂料以及轻质材料的研制,可谓面面俱到,全方位打造未来的新型绿色船舶。以下介绍几种具有革新意义的新概念绿色船舶。[2] 1.1无压载水舱船舶 通常情况下,船舶需要通过装卸一定量的压载水来维持必要的吃水,以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目前,由于压载水的随意排放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改变和破坏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压载水已经被国际海事组织(IMO)宣布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为此,日本造船研究中心(SRCJ)提出了无压载水船舶,而美国密热安大学则研发出无压载水箱船。目前,无压载水船(NOBS)已被证实以应用到现实中。如苏伊士油轮和VLCC,并且有希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2 无压载水箱船 美国密热安大学近来成功研发出无压载水箱货船,并在大型水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实可以达到节省燃油和减排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