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商业银行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基于中、美、德商业银行体系的比较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如何把握好市场与管控的平衡,无疑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国、美国及德国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和管控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对比研究,以期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进程。

关键词:商业银行改革国际比较借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如何把握好市场与管控的平衡,无疑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1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据此,本文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我国银行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市场经济”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美国银行体系)、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2商业银行体系(以下简称德国银行体系)进行全面比较,以期寻找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平衡点,为推进金融改革提供参考及借鉴。

一、中外商业银行根本金融制度的比较

与西方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根本金融制度的区别在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具有明显的国有主导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信用和隐性担保,一旦银行经营中出现危机,国家1因各国划分标准不一,本文中的“商业银行”泛指具有商业银行性质或业务的金融机构。

2就“社会市场经济的范畴”而言,“市场”是指市场经济,“社会”是指社会保障,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但二者又彼此制约,其实质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宏观控制的市场经济。

通过不良资产剥离、财政注资等手段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抵抗能力,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在经历了多次危机后,依然保持健康蓬勃发展之势。资本主义商业银行体系则实行的私有制,国家对商业银行治理大体上采取放任发展,认为金融市场同样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出现经营危机时亦不积极采取救助措施,银行机构倒闭破产现象较为普遍。在所有制的区别下,虽然中外商业银行都具有逐利性,但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在追求个体利润的同时,更多地是追求社会利润及整体利益。而西方商业银行则将追求股东自身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忽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要求,出现了商业银行为求短期利益铤而走险,最终因信贷扩张过度引发金融危机。

二、中外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比较

尽管在根本金融制度上,我国银行业有着制度优越性,但在具体的经营机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一)公司治理模式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主要是由外生的法律制度因素和内生的资本结构因素所主导,目前主流模式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单层治理结构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层治理模式。

一是资本结构的比较。美国模式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分散,基本没有控股股东,如次贷危机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在内的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只有摩根士丹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德国模式的商业银行股权相对集中,有许多法人大股东,股权高度集中在其他银行、保险公司、企业等机构手中,公众手中所持有股票份额比率较低;我国商业银行股权并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自由流通,国有股在股权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二是股权制度的比较。首先,美国是股东利益至上模式,认为公司的最终控制权应掌握在股东阶层的手中,

公司管理层只应为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服务,而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等仅能获得固定报酬,不应参与公司治理;其次,德国是利益相关者模式,强调要对“看不见的手”进行一定的修正,较为重视政府的作用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以利害关系人直接参与公司治理保护其利益,员工占有权选举董事会(上层)成员的半数,银行只是由不同利益集团所组成的联盟,通过在这些不同利益集团中间找到一种均衡,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最后,是我国特有的“一股独大”模式。我国银行业基本上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的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国有控股导致所有者缺位,股东大会对董事会及监事会的监督管理缺位,而董事会和监事会由于职能不全,大多也是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监管职能;同时,许多商业银行的高管由国家实施任免,使得代理问题在公司治理中并不突出,人事管理面临较强行政壁垒,银行的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很难对董事会或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管和干预。以此为基础,我们对三种治理结构进行了概括比较:

美国:单层治理

德国:双层治理

中国:单层治理

成表决图1:美、德、中银行治理模式比较图

(二)银行发展模式

一是经营理念不同。中国银行业受“以供方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传

统观念”的影响,其经营理念基本都是“以产品为中心”,即认为只要产品设计出来,就有客户来购买,而美、德银行业的经营理念都奉行“客户至上”,即根据客户群体来设计产品,但两者也有所不同。美国的银行高度追求“客户至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风险。如美国银行业为了开发信用程度不高和还款能力不足的客户,不惜过度创新金融衍生品,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了次贷危机。而德国则相对保守,在奉行“客户至上”的同时,也注重风险控制;二是经营取向不同。在经营理念的指导下,虽然各国银行业经营发展都高度重视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并尽量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但也有所侧重。美国银行业在经营取向上高度追求盈利性,德国银行则由于可以混业经营,可以直接投资证券,而且是德国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必须以现金交纳,这就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可变现证券,以免准备金不足而遭受严厉的惩罚,因此其更倾向于追求流动性;而中国由于贷款利率长期偏低,信贷需求远远大于供给,银行盈利可靠稳定,加之其考核机制将信贷风险与信贷人员相捆绑,因此,其更加倾向于追求安全性。

表1:中、美、德银行业发展模式比较表

(三)业务经营模式

各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范围都涵盖了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等,但与国外相比,中国具有鲜明的特点。中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制度,即银行业必须与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实行分业经营。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也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苗头,成立了多家金融控股公司,同时经营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这与美国模式相

类似。国外则是实行混业经营,具体到美国和德国,又有一些差异。美国历史上曾经实行分业经营,但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逐渐过度到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模式,即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拥有在法律上分离和独立注册的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子公司和从事非商业银行业务的子公司;而德国则是全能银行结构,即在同一家机构内部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又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而通过在法律上另设的子公司从事保险、抵押银行业务、资产管理、租赁融资、管理咨询、保理业务以及其他的专业业务。

图2:中美德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比较图

(四)银行盈利模式

就盈利能力来看,各国的银行业在本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都维持了较高的利润水平,但具体又有所区别。一是盈利主体不同。由于中国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且净息差较高,使得其盈利严重依赖利息收入,而国外主要依靠非利息收入。数据表明,2013年3季度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为2.63%,非利息收入占比仅为22.46%,而国外由于利率市场化,银行业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表外业务等非利息收入,统计数据

显示,美国非利息收入占比为50%以上,而德国的占比为40%左右。二是盈利产品不同。中、德银行业都是主要发展信贷产品,且信贷投向以支持实体经济为主,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9月末,中国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75.99万亿元,占其总资产的52.98%,其中涉农贷款16.73万亿元,占比22.02%,中小企业贷款29.78万亿元,占比39.19%。德国银行业在资本筹措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证券市场发展,因此,其银行也以信贷产品为主,占资产业务的比重约50%左右。美国则由于金融市场高度发达,信贷业务一度仅占其总资产的30%左右,大量资金被运用到金融衍生品中,形成资金空转。

图3:中、美、德非利息收入比较图

四、中外商业银行管控模式的比较

(一)货币政策调控传导模式

目前,各国商业银行都通过利率、资产价格、信贷等渠道,对货币政策进行传导,但由于国情的不同,又各有所侧重。中国主要通过信贷渠道进行传导,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融资体系又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其传导机制为,央行通过增加(减少)货币供应量,促使银行业吸收的活期存款会相应增加(减少), 金融机构供给贷款的数量也会随之扩大(缩小), 进而造成利率的下降(上升),刺激投资力度加大(缩小), 从而使国民收入上升(下降)。美、德都主要通过利率渠道进行传导。美国金融市场发达,并建立起了比

较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利率能有效地反映和调节资金供求,因此,美国对商业银行进行调控,主要是通过利率机制来传导的。政策工具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联邦基金利率,前者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同时也影响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后者则在影响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引起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变动。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和人们预期的改变,以发达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等)为依托,通过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新的借贷合同、期货、远期协议等方式将短期变化传导给长期利率。长、短期利率变动的影响迅速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引起各种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实质经济中投资、消费的变化,影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出、通胀目标等。在德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利率作为操作指标和监测指标,其利率机制可以表述为:联邦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和伦巴德贷款利率以及最低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市场利率和银行利率施加影响,进而影响流动中的货币量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量,从而实现币值稳定的最终目标。

中国:信贷传导机制

美国:利率传导机制德国:利率传导机制图4:中、美、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比较

(二)商业银行监管模式

总体而言,中、美、德都采取多头监管的模式,即都设立了多家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如中国的人民银行和银监局等,美国的美联储、货币监理署等。在具体的监管模式上,各国又各具特色:一是监管模式不同。中国采取的是“分业监管”模式,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相适应,构建了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为主的金融业分业监管体制,并建立了银、证、保三方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美国采取的是“功能监管”模式,指定美联储是金融控股公司的伞式监管人,金融控股公司又按其经营业务的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能监管人的监管,伞式监管人与功能监管人之间进行必要的相互协调,实现高效监管。功能监管人主要包括货币监理署和存款保险公司,负责银行业监管;还有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保险署等负责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功能监管是在美国原有的分业监管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分业监管的特点。德国采取的是“统一监管”模式,统一成立了联邦金融监管局,下设银行、保险、证券委员会以及3个特别委员会,分别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管。二是监管格局不同,美国采取的是“二元”监管格局,除联邦一级外还有州一级的监管机构,中、德则是“单元”监管,只有中央政府有权设立监管机构,地方只能设立监管当局的分支机构。三是监管机构的协调性不同。中国尽管建立了“金融监管联系会议制度”,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沟通和协调往往局限于部门利益的均衡和协调,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监管真空、监管重复等问题,影响了监管效率。美国则建立了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各功能监管机构既有分工又通过伞式监管人实现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了各个监管机构之间共享的数据库;德国由金融监管局履行对金融业统一监管职能,而央行不参与监管,只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并负责构建金融统计数据库,每天与金融监管局进行数据共享。

图5:中、美、德银行业监管比较图

四、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基于上述比较,我国商业银行在借鉴西方银行业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迫切需要找准现阶段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平衡点,推动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

(一)平衡好市场与调控的关系,推动改革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不俗表现充分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近来受追逐高额利润驱使,国内信贷资金脱实向虚等现象屡有出现。因此,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国内银行业在合理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如加大“三农”、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等,促进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二)平衡好制衡与分散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

从中西方银行机构公司治理结构来看,西方银行业股权的过度分散和我国的过于集中都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进一步推进国内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通

过建立健全股东大会制度,实现股东大会决策民主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同时,还要增强监事会对银行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效用,提高银行公司治理效率。

(三)平衡好客户与产品的关系,调整优化经营定位

我国商业银行应注意平衡好客户与产品的关系,既要向西方商业银行借鉴学习树立和完善特色品牌的经验,又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向客户提供其所需的特色化金融服务和产品线,实现差异化定位、差异化竞争、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发展,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商业银行。

(四)平衡好杠杆与风险的关系,推进业务模式多元化

金融杠杆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加速财富累积,又潜藏着较高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我国银行业要平衡好杠杆与风险的关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转变盈利模式。综合运用信用限额、经济资本等手段,提高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推动盈利模式向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并重的结构转变。二是调整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将支持重点放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行业,围绕服务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实体经济产业,积极开拓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提升中小企业贷款比重,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科学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我国商业银行要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利用推出简单产品、限制产品分档、提高产品发行周期等手段,降低证券化产品的杠杆率,将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实现信贷资金安全和收益双丰收。

(五)平衡好市场与调控的关系,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从政策调控来看,数量调控是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典型特征,而西方国家则倾向于价格调控。在中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的当前,我国银行业既不能机械式照搬西方国家完全放任自由竞争的模式,又不能一味强调数量调控,而应该继续以中国特色道路为前

提,结合中国金融市场实际内在情况,适度、逐步引入市场化和价格调控,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和建立“利率走廊”模式,确保市场化改革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六)平衡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增强监管协调机制

从目前我国监管模式来看,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模式主要是分业监管, 金融监管机构为规避金融监管中出现空白,因此,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制度下,继续对金融创新坚持积极而审慎的态度,逐步顺应未来发展的趋势,建立起适合未来金融业创新和混业经营的监管体系,以适应综合化全能型银行发展模式的转变。

1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中外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差距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中外银 行业中间业务发展差距 管、咨询顾问和金融衍生品等多种类型。其中,支付结算和银行卡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低占用资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本,因此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和成本。 2.收入稳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相对稳定,不像利 差业务受市场波动和政策影响较大。 3.风险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通常不涉及大量的资金,因此风险相对较小。 4.可扩展性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客 户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扩展。 5.与核心业务相辅相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以与核心业 务相辅相成,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一)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上升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据统计,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 入占比约为33%,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 业务收入占比已超过50%。 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不够优化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不够优化,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和银行卡业务上,其他类型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同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较缓慢。 三)中小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中小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中小银行规模较小,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限制较大。同时,中小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竞争压力也较大。 四)互联网金融对中间业务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了冲击,特别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使得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中外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差距 一)中外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差距较大

论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论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为了学习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多年来,先后对花旗银行、大通银行、美洲银行、汇丰银行和华比富通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制度和方法体系等进行了考察。现将我对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和获得的启示与大家分享。 一、信贷风险管理要以事前为主,关键是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们在考察中发现,这几家银行都为信贷管理制定了详尽的操作规程,各级信贷人员和客户经理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些操作规程。这样,就把因为业务人员的个人原因而有可能导致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也使得高层管理机构敢于把更多的职责授予不同级别的业务人员。这些操作规程都是银行在相关业务上所具有的长期经验的积累,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业务人员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建立起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之后,其风险管理也就实现了稳定性和连续性,而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则是其内部管理低风险的一个基本标志。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些银行也十分注重地区、行业等因素对本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例如,花旗银行对本行重点开发的13个行业,要定期(一般为一年一次)对每个行业进行分析,再根据每个行业的风险状况定下其最高信贷额度,从而找到信贷行业组合的最佳平衡点。花旗银行还为其高风险行业聘请了行业专家,所有涉及该行业的信贷决策都要得到该行业专家的确认才能实施。在确定了信贷组合之后,还要对其进行压力测试,即假设某些事件发生后,要测算出这个事件对信贷组合的影响,进而修改信贷政策。当然,这些预测结果并不见得完全符合未来的现实情况,其方法本身也不尽完善,但类似方法代表了风险事前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方向,因此有愈来愈多的银行在尝试引进这些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信贷内部操作规程及内控制度还不完善、不具体,没有成型的手册,也缺乏成熟稳健的高级信贷人员的经验指导。据了解,汇丰银行的信贷手册就是一位高级信贷人员总结了几十年经验之后编写而成的。如果因为现实情况发生了变化需要修改手册,则必须通过该经理,并由他来完成具体的修改工作,以保证手册的权威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另外,我们的信贷人员遵守有关操作规程的意识和自觉性还不够,对行业、地区的宏观分析做得比较肤浅、粗糙,受重视程度也显得很不够。

商业银行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商业银行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基于中、美、德商业银行体系的比较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如何把握好市场与管控的平衡,无疑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国、美国及德国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和管控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对比研究,以期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进程。 关键词:商业银行改革国际比较借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如何把握好市场与管控的平衡,无疑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1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据此,本文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我国银行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市场经济”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美国银行体系)、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2商业银行体系(以下简称德国银行体系)进行全面比较,以期寻找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平衡点,为推进金融改革提供参考及借鉴。 一、中外商业银行根本金融制度的比较 与西方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根本金融制度的区别在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具有明显的国有主导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信用和隐性担保,一旦银行经营中出现危机,国家1因各国划分标准不一,本文中的“商业银行”泛指具有商业银行性质或业务的金融机构。 2就“社会市场经济的范畴”而言,“市场”是指市场经济,“社会”是指社会保障,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但二者又彼此制约,其实质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宏观控制的市场经济。

通过不良资产剥离、财政注资等手段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抵抗能力,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在经历了多次危机后,依然保持健康蓬勃发展之势。资本主义商业银行体系则实行的私有制,国家对商业银行治理大体上采取放任发展,认为金融市场同样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出现经营危机时亦不积极采取救助措施,银行机构倒闭破产现象较为普遍。在所有制的区别下,虽然中外商业银行都具有逐利性,但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在追求个体利润的同时,更多地是追求社会利润及整体利益。而西方商业银行则将追求股东自身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忽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要求,出现了商业银行为求短期利益铤而走险,最终因信贷扩张过度引发金融危机。 二、中外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比较 尽管在根本金融制度上,我国银行业有着制度优越性,但在具体的经营机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一)公司治理模式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主要是由外生的法律制度因素和内生的资本结构因素所主导,目前主流模式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单层治理结构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层治理模式。 一是资本结构的比较。美国模式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分散,基本没有控股股东,如次贷危机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在内的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只有摩根士丹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德国模式的商业银行股权相对集中,有许多法人大股东,股权高度集中在其他银行、保险公司、企业等机构手中,公众手中所持有股票份额比率较低;我国商业银行股权并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自由流通,国有股在股权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二是股权制度的比较。首先,美国是股东利益至上模式,认为公司的最终控制权应掌握在股东阶层的手中,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战略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战略 一、本文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作为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银行业务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中间业务不仅为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拓宽了银行的服务领域,提升了银行的综合竞争力。然而,由于各国金融市场环境、监管政策以及银行自身发展策略的差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国际间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本文旨在通过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深入剖析不同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特点、优势与挑战,进而探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战略。文章首先将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业务范围和分类。随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揭示其背后的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监管政策等因素对业务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为商业银行制定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

在全球范围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业务规模、结构和增长速度上,更体现在业务模式、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性等方面。下面我们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对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行国际比较。 美国:美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以其高度的市场化和创新性而著称。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背景下,美国银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不断推出新的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如资产托管、理财顾问、支付结算等。同时,美国银行还注重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构建广泛的金融生态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欧洲:欧洲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则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稳健的风险管理而著称。在欧洲,许多银行都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金融资源和经验。这些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时,注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通过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欧洲银行还注重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通过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亚洲:亚洲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则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商业银行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 文/王艺博 我国商业银行平均资产收益率不到一个百分点,与西方国家银行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收益较大的中间业务比重太低。因此,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拉动,国内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应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大力开展新的业务领域。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7月颁发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初具规模,但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 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收入提升的重要着眼点,更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外资银行竞争的主要目标。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与外资银行相比差距较大,到目前为止,仍不能摆脱中间业务品种不多、产品创新能力差、技术含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这里面不仅有历史体制的原因,还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缺陷。 1、经营范围和品种的比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共分为十大类,约有 400 多个品种,种类广泛涉及了劳务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和外汇市

场,基本形成了品种较为丰富、体系较为完备、服务功能综合与专业性理财服务、柜面服务与自助服务于一体的中间业务品种体系。但整体来说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起步较晚,而且银行业实行的分业管理、分业经营政策,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商业银行目前所从事的中间业务,其经营范围较窄,品种相对于国外还很少。 而目前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品种繁多,尤其在国外实行混业经营以来,各家商业银行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据统计欧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就达到1000 余种, 涉及范围包括知识含量较高的管理、担保、融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众多领域,可以满足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如素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的美国银行业,其中间业务的范围涵括: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他们既可以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从事商业票据贴现及资本市场业务。 2、收入水平的比较 可以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衡量一个国家商业银行的 发达程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效益较差。2005年中国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15%左右徘徊,而国外银行非利息收入比重可达到40%左右。据统计,2004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国外银行比较分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比重都很低,除中国银行外,都不超过10%,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更低。相比之下,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如花旗银行2005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0% 以上。由于国外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程度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在40%左右。2004年瑞德集团、汇丰银行、美洲银行、渣打银行四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平均为41.17%。 3、技术、服务手段的比较 西方银行业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较高,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美国的商业银行完全以电脑网络作为内部支撑系统,后台集中在总部,各分支机构与总部之间完全实行了电子化与网络化,各种业务实行集中开发、集中审批,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形成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以美国大通银行为例,它凭借其强大的支付系统和市场营销网络在银行卡服务方面获得了巨额的服务费收入,设立专门的客户管理部门,在经营中强化中间业务营销机制,其中间业务经营策略为“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导向”且已将触角伸入市场及整个社会。国外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强化中间业务营销机制,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分析并评价市场机会,设计从中间业务产品开发、定价、分销、促销等各环节的营销策略。 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缺乏科学、健全的核算体系,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缺乏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缺乏高度发达的通讯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的支持,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服务的拓展。尽管近年来各行也先后建立了电子联行、电子清算中心等收付和清算系统,但由于这些系统的覆盖面有限,运行效率也尚待提高,网上银行、家庭银行、电话银行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网上银行发展经验及借鉴

国外网上银行开展经历及借鉴 国外网上银行开展经历及借鉴 进入90年代以来,面对金融市场上的剧烈竞争,商业银行在做好传统银行业务的同时,开展业务创新,尤其是建立网上银行,已成为谋求开展的主要出路之一。网上银行的出现,改变了银行传统业务的处理形式,它能为银行客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便捷效劳,具有效率高、本钱低和灵敏性强的特点,是在因特网上虚拟的银行柜台。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网上银行的快速开展成为可能。网上银行具有容易实行本钱控制、实现规模经济以及可以进展金融产品穿插销售的特征,因此现代的商业银行已不再单纯地追求铺点设摊式的外延扩张,而是更加重视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金融效劳。 从世界范围看,网上银行具有的宏大生命力已被广为认知,业务开展势头非常强劲。尽管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相比,网上银行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市场和机构还不稳定,许多银行客户还在观望等,但这并不影响网上银行成为将来银行业的开展方向和主导形式。 一、影响网上银行开展的诸多因素

1.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看,人类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全方位的顶峰期。不断形成的新市场和层出不穷的新工具、新交易、新效劳冲击着金融领域,不仅革新了传统的银行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方式,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打破了金融活动的国界局限,而且改变了金融总量与构造,重塑了金融运作机制,进步了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形成了世界金融的新格局,导致金融业发生了全面而深入的变化,呼唤着金融业务载体的全方位更新,这些都为网上银行营造了良好的萌生和开展环境。 2.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看,信息技术现已成为世界经济开展的驱动器之一,计算机在银行业的引入,使银行的传统业务发生了宏大的变革,改变了传统业务的处理手段和程序,包括存、贷、取、汇、证券买卖、市场分析^p 、行情预测乃至机构的内部管理等经营、管理业务,均通过计算机处理。电子化资金转移系统、电子化清算系统、自动付款系统等金融电子系统的创立,形成了国内外纵横交织的电子化资金流转网络,这使得网上银行的建立不仅成为需要而且成为可能。 3.从银行自身角度看,由于银行提供的金融效劳具有广泛性和浸透性的特点,覆盖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浸透到消费和生活领域,这就要求银行提供多功能的金融效劳进展支持,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研究[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也由分业经营逐渐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投资银行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中的重要部分。客户融资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使单一的银企借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在国内,2002年工行率先成立投资银行部,成为国内第一家开办投资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8年之后,建行,光大,民生,浦发、兴业、中心、农行等商业银行纷纷成立投资银行部门,投资银行业务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大范围、长时间,多样化的发展,并在银行利润的增加方面产生了重大了作用。但是,我国投资银行也产生、发展的历程很短,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目前只能说刚刚开始,在渐进式银行业管制放松的思路下,不免产生严重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大多数的投资银行业务受到影响,尤其在美国出现了投行了大幅度倒闭现象,单纯性只经营投行业务的经融机构存余甚少。发展投资银行促进了银行国际化的进程,积极借鉴西方银行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这一新兴产业有重要意义,但也要在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对比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行情的发展之路。。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为背景,比较全面的描述了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通过比较,深入剖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活跃,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银行间的竞争。投资银行已从单纯经营证券买卖发展成为资本市场上最活跃、最具影响力

[金融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金融监管模式

[金融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金融监管模式摘要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和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分业监管模式已不适应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通过比较英、美、德、日四国金融监管模式,结合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目前应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并给出了建立统一监管模式的途径建议。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使我国金融机构对混业经营需求日益增强,政府对分业经营的限制开始松动,开始尝试逐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或为混业经营预留空间。混业经营已呈不可阻挡的趋势。这就为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金融监管何去何从 1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1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2我国当前金融监管模式的缺陷 (1)缺乏信息共享和行动的一致性。由于三会彼此地位平等,没有从属关系,各监管者可能对本部门的市场情况考虑的较多,而对相关市场则不太关心。尽管建立了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但监管联席会议机制更多地表现为部门之间利益的均衡和协调,信息沟通和协同监管仍比较有限。 (2)可能产生跨市场的金融风险。当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多个金融市场时,分业监管的模式使得同一金融机构虽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经营,但却面对不同的监管者,缺少统一金融监管的约束,故在决策时缺乏全局利益考虑,容易滋生局部市场投机行为。因此,综合经营趋势与分业监管的不匹配可能产生一些跨市场的金融风险。

(3)致使金融创新乏力。在分业监管模式下,由于各个监管者都选择 直接管制的监管方式,对所监管范围内的市场风险过于谨慎,对所有创新 产品进行合规性审查,强制金融机构执行其规定的资本要求,从而增加了 金融监管的成本;而金融机构创新产品研发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又需要背 负沉重的创新产品审查成本,则抑制了金融创新的动力。 2金融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 2.1美国模式 在混业经营前提下,美国仍然采用分业监管模式,既没有合并各监管 机构成立一个统一的监管当局,也没有设立专门针对混业经营的监管部门。在金融控股公司框架下,美国仍然采取机构监管的方式,集团下属的银行 子公司仍然由原有的(联邦或州)主要银行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为了 从总体上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督,《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规定,美联 储是金融控股公司的伞型监管者,从整体上评估和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必 要时对银行、证券、保险等子公司拥有仲裁权。同时,该法案规定当各具 体业务的监管机构认为美联储的监管措施不当时,可优先执行各监管机构 自身的制度,以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在协调性和兼容性方面,要求美联储、证券管理机构与保险管理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相互提供关于金融控 股公司和各附属子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和经营信息。美联储在履行监管 职责时,一般不得直接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附属机构,而应尽可能采用其 功能监管部门的检查结果,以免形成重复监管。 2.2德国模式 德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是大家公认的,这自然也与它的金融监管制度 有关。德国实行的是全能银行制度,即商业银行不仅可以从事包括银行、 证券、基金、保险等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而且可以向产业、商业大量投

国内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比较

国内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比较 一、前言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负责管理资金, 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 着越来越多的风险,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本文将对国内外商业银 行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比较。 二、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 1.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框架 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建立了比较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框 架和机制,包括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规章制度、风险管理流 程和风险管理部门。 2.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分类 国内商业银行对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类,采用了多种手段 和方法,如风险等级评估、风险模型建立和风险指标监测等,以 便更好地发现和分析风险。 3.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 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研发 出了一些具有效果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如交易风险管理系统、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和场外风险管理系统等。

4.合理的风险防控和管理策略 国内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特点和风险等级制定了一套合理的风险防控和管理策略,包括分散化投资、谨慎审慎管理、加强风险监测等,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三、国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 1.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框架 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建立了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框架,如巴塞尔协议,同时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风险管理标准,如 ISO27001和ISO31000等。 2.高效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国外商业银行采用了先进的风险评估和分析方法,如VaR、CVaR和Stress Testing等,以便更准确地衡量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管理策略。 3.先进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工具 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和管理工具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这些技术和手段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提高了风险控制和管理效率。 4.全球化的风险控制和管理策略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工作心得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工作 心得 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国际业务时面临了一些困难。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 与国际大银行竞争的压力较大。国际大银行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并能够提供更多 种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竞争优势。其次,国有商业银行在 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国际市场对银行的信誉和声誉要求较高,而国有 商业银行在品牌建设方面还有欠缺。再次,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和运营体制相对 较为守旧,对于国际业务的开展和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困扰。 针对这些困难,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首先,加强与国际大银行 的战略合作。通过与国际大银行的合作,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和管理 模式,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形象宣传。国有 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在国际市场 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再次,优化内部管理和运营体制。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推动内部 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业务质量,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规则。 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意识到国有商业银行要发展国际业务需要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在实际工作中,我积极参与了与国际大银行的合作项目,通过与国际大银行交流学习,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业务知识。我也积极参与了品牌建设和国际形象宣传方 面的工作,通过组织各种宣传活动,提升了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形象。同时,我也努力推动了内部管理和运营体制的改革,通过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提高了银行 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能力。 总的来说,国有商业银行要做好国际业务,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采 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加强战略合作、品牌建设和内部管理,相信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 市场上也能取得良好的发展。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2010-10-21 18:33:55 [摘要]中小银行要实现科学发展,可以考虑借鉴发达国家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往银行同业竞争中准确定位,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具体而言,一是要立足于区域优势,在注册所在地集聚客户资源。二是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三是以规模增长推动质量增长。四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中经评论·北京)近年来,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崭露头角,凭借其对本地企业较强的风险定价能力和评估能力,经营绩效显著提升,经营地域和业务规模快速扩展。这种本地色彩较强的经营模式在跨区经营和扩张中能否成功复制则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相对单一的业务结构在地域扩张中也不易形成协同效应。中小银行要实现科学发展,可以考虑借鉴发达国家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在银行同业竞争中准确定位,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 一、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商业银行经验值得借鉴 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一直坚持限制垄断、鼓励自由竞争的经济金融政策,银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结构比较分散,商业银行数量之多居全球之冠,存在为数众多、颇具经营特色的中小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由于美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高,中小银行准入和退出机制十分健全,只有那些管理机制健全、服务有特色、能够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冲击的银行才能够生存下来。中小银行为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到淘汰,大多都将基本服务对象确定为中小企业和当地居民,不论存贷额多少,均一视同仁,服务周到。在业务范围上,实行差异化经营,在大银行不愿介入的居民小额零星贷款、住宅抵押贷款、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及不动产贷款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日本的中小银行主要以地方银行为代表。地方银行是将总行设在地方城市,以总行所在的都道府县为主要营业地区的银行。日本地方银行的功能包括:一是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日本地方银行的经营是与所在地区的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资金来源于当地,又用于当地,因此有“故乡银行”的美誉。地方银行主要通过吸收社会闲散的资金,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贷款,其业务活动大大支持了本地区产业和生活服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二是促进日本的地方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日本地方经济走向国际市场与地方银行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地方银行以进出口贸易结算、贸易金融、外汇兑换等业务为中心,积极配合本地区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甚至主动配合企业到国外考察,参与企业的海外开发活动。 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立银行,包括州立银行和储蓄银行,这些银行最初服务于公共事业和当地市政建设。它们受到政府的保护,享受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并且由于其债务得到政府提供的担保,因此可以得到远高于其实力的信用评级,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廉价资金来源。在宽松的外部环境下,这些银行特别是州立银行逐渐向全能银行模式发展。另一类是私有银行,众多的中小银行共同出资组建一个代表各家中小银行利益的合作集团。合作集团主要从事中小银行难以介入的业务领域,为中小银行提供技术和网络支持,统一建立业务平台、开发业务系统、研发金融产品。这样使各家中小银行能够在付出较小成本情况下拥有发达的网络支持,并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开展业务,避免了中小银行之间的交叉竞争。通过这种合作安排,各家中小商业银行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其管理层次少,决策链条短,保证了决策机制灵活高效。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使德国的中小银行基本集

商业银行处置挤兑事件的国际国内经验及启示

商业银行处置挤兑事件的国际国内经验及启示 银行自诞生伊始,挤兑始终是困扰银行发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近年来,国内外挤兑突发风险事件呈多发态势,虽然我国已建立了以存款保险、流动性供应以及资本金管制为主的防范银行挤兑风险政策体系,但随着银行业准入放宽、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兴起等一系列变革,经济下行背景下局部地方中小银行挤兑风险隐患逐渐升温。研究借鉴国内外预防处置经验,在当前维稳处突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近年来国际主要挤兑事件与处置 (一)美国银行挤兑案例及应对措施。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瓦乔维亚银行等五家大型存款机构挤兑危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要采取以下处置措施:1.提高存款保险赔付限额。发布《紧急经济稳定法》,将存款保险额度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存款保险费率提高到1.35%,依据银行负债征收保费。2.启动《交易账户担保计划》。明确参与的存款机构可为无息交易存款账户获得无限保险。3.提高存款利率。全美约1/3机构通过提高定期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 (二)韩国银行挤兑案例及应对措施。2011年2月,大田银行发生挤兑,引发韩国全境共计1.7万亿韩元存款被提取。韩国政府采取措施有:1.大田银行停业6个月,将流动性支持额度由0.6万亿韩元提高到3万亿韩元,向银行注资20万亿韩元,购买该行房地产不良贷款3.5万亿韩元。2.将存保赔付周期缩短至两周,赔付金额提至5000万韩元,韩国中小企业银行为大田

银行客户提供优惠利率贷款。3.存款保险公司指导大田银行在“不中断营业”状态下处置风险,金融交易有序进行。 (三)英国银行挤兑案例及应对措施。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诺森罗克银行发生储户挤兑事件。危机爆发后,财政部授权英格兰银行对诺森罗克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英政府发布公告称,诺森罗克银行保证储户资金安全,保障范围覆盖所有存款。至此,诺森罗克银行挤兑危机得以缓解。 二、近年来国内挤兑风险处置相关情况 我国银行体系也曾发生区域性挤兑事件,据统计,近80%事件由不实传闻散播引起,如高管涉嫌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银行内部发生重大违法案件,利润下滑、股价闪崩等各种情形。从2014年江苏某农商行事件和今年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来看,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各层级高度重视。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领导作出批示,地方党政直接安排,相关各方全力以赴。二是应急处置及时果断。人民银行第一时间指挥资金调度,及时开展资金垫付,加大存款保险宣传力度;监管部门按日监测取款及头寸变化,进驻机构对关键岗位实施重点监管;公安系统做好现场稳控,加大案件侦办力度;政府部门及时监测汇总信息。三是舆论引导正面有效。地方政府高密度开展强势正面宣传,向储户发送短信,引导媒体客观公正报道,密切关注网络负面舆情,处置期间未发生媒体炒作、负面影响的不实报道。 通过以上两起典型案例,我们对挤兑风险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是部分地区资金供需不平衡,风险传染趋势加剧。“影子

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

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 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科技的兴起,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行业的趋势。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和策略。 二、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1. 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的意义不言而喻。首先,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数字化技术,商业银行可以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许多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数字化转型可以改善客户体验,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数字化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后,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竞争力。通过数字化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实现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的实时监控,提高风险管理的精准度和效果。 2. 数字化转型的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IT应用阶段、IT适应阶段和IT创新阶段。在IT应用阶段,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各项业务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在IT适应阶段,商业银行开始引入和应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和移动银行服务。在IT创新阶段,商业银行开始探索和应用金融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

块链等,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 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转型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技术风险是数字化转型的一大挑战。商业银行需要面临技术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包括技术研发、系统升级和数据安全等方面。其次,管理风险也是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数字化转型需要商业银行调整组织结构和流程,改变员工的思维和能力,这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同时,与数字化转型相伴随的机遇不容忽视。数字化转型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增长点、降低风险、增强竞争力等。 三、国际经验借鉴 国际上已经有许多商业银行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国际经验: 1. 转型策略。商业银行应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制定转型策略和规划。可以从全面数字化、客户体验升级、风险管理改进等角度入手。 2. 技术引入。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入和应用新兴的金融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可以合作或收购科技公司,以拓宽技术应用的边界。 3. 人才培养。商业银行应注重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普及度和成功率。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等方式来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数字化人才。 4. 服务创新。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创 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四、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和策略 1. 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商业银行应明确数字化转型的 目标和方向,制定清晰的转型规划和策略。同时,要考虑到我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内容摘要:流动性问题是世界各国金融领域中尚未有效解决的难题之一。流动性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清算,而且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尽管我国银行业目前流动性状况尚可,但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将来银行流动性问题必将出现。如何应对?本文通过对国际银行业流动性管理分析比较,得到启示:银行业流动性管理需要监管机构的外生性管理,更是银行业的内生性管理;既要依靠货币市场又要借助资本市场。 关键词:流动性内生性外生性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资金需求的能力。包括保证银行债权人得到偿付,兑现对客户的贷款承诺,把握任何有利可图的市场机会,避免非意愿性的资产销售,减少银行筹措资金所支付的风险溢价。国际银行业非常重视流动性管理,我国也于199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及有关规定,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正式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策略,流动性管理提上日程。2004年中国银监会又将流动性状况与资本充足状况、资产安全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市场风险敏感性状况等一起纳入股份制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中,对银行经营要素进行综合评价。这些能否证明银行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呢?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面临的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商业银行自身必须积极寻求新的途径来防范和化解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中国银行业是否存在流动性问题 关于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问题,目前有几种看法:有人认为,对中国而言,在效率和流动性之间,效率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从整体上看效率是不高的,流动性似乎还可以,因为我国商业银行有着庞大的“盈余资金”(吴晓求,2004);也有不少人认为,流动性保障功能在我国并不重要,因为政府承担着全部的挤兑风险,但随着中国金融业的不断开放,带给我国最大也是最紧迫的挑战不是由于非效率和低收益所造成的信用危机,而是因为失去政府有效保护所引起的流动性危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4)。这些观点从某种角度看都有一定的道理,这里我们比较全面地分析这一问题。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事实上维持了流动性

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经验借鉴

2 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经验借鉴 2.1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经验总结 2.1.1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科学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和经营管理的最核心的制度保障。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十分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集中化,其中德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一定时期内做得最好,在内部建立了独立、垂直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模式,如下图所示。 德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委员独立于风险管理委员会之外,直接听命于董事会,独立负责信用风险监控制度、信用风险转移及分散策略等的制定和管理。风险管理委员则负责操作性风险、利率风险等的管理工作。在下一个层级设置证券交易部、信贷部、基金管理部、国际业务部等职能部门,以保证商业银行资金安全和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由此看出,集中化的管理模式比较于非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管控银行信用风险,因此被广泛采用。

2.1.2科学的授信业务授权机制 西方银行业普遍采用个人负责制的风险管理审批模式,分权管理的趋势日益增强。不同专业级别的人员具有不同的审批权限,专业级别与行政级别相互独立,审批权限的设置和管理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这一审批程序和授权机制保证了活跃的国际性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高效运作和内部的相互制约。 以德意志银行为例,德意志银行的10位高级审批人员分布于纽约、伦敦和香港三地,这些人员有三个主要特点:1不需要管理职员;2做出重大决定;3负责资产组合和授信政策分析、回顾。任何一笔授信业务(20亿欧元以下)有两名审批人员双签即获通过。这10名高级审批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转授权,但所有的转授权也都要实行个人负责制。在确定授权和转授权时,都要综合考虑业务品种、个人经验、知识结构、业绩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从总体来看,推行个人负责制利大于弊,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充分利用专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可以明确责任,避免出现共同审批无人负责的情况。 2.1.3科学的二维风险评级体系 虽然活跃的国际性商业银行采用的风险评级体系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采用的都是科学的二维评级系统。这些国际性大型商业银行不但进行客户评级,而且进行债项评级,商业银行对于每个客户的风险级别的认定都是基于这两项评级的综合结果。对债项特征进行单独评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存在着诸如抵押、优先贷款等需要对特定贷款的偿还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的情况下,应选择贷款本身作为评级的对象,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度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敞口。 以法国兴业银行为例,法国兴业银行评级尺度的基准为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其公式为: 预期损失=违约概率*违约损失 同时,对违约事件、时间段、损失计算方法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评级参

提高银行客户亲密度: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

提高银行客户亲密度: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 蒋波 内容提要: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重点将是客户资源的竞争,谁掌握了客户谁就把握了市场。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把握好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与支持,增强客户亲密度,将是银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健、高效经营的关键。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亲密度借鉴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6-032-04 一、客户亲密度内涵 客户亲密度体现了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它包括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两个维度。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对银行以及银行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它是客户对银行外面形象和内在服务的一种体验状态,满意度较高的客户将更愿意继续购买银行的产品或服务;客户忠诚度是指客户满意后产生的对银行产品/服务的信赖和希望重复购买的一种心理倾向,它体现了客户持续的交易行为。满意度和忠诚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当满意度达到某一高度时,会引起忠诚度的大幅提高,推动客户持续购买相关产品或服务;客户忠诚度的获得也必须有一个最低的顾客满意水平,在这个满意度水平线下,忠诚度将明显下降。 提高银行的客户亲密度,既要关注客户满意度,也要提高客户忠诚度。满意度衡量的是客户的期望和感受,而忠诚度反映客户未来的购买行动和购买承诺,如果客户只有满意的感受,却没有购买产品/服务的行动,对于银行而言意义并不大。因此,银行不仅需要关注客户的满意度,还要不断提高和保持客户的忠诚度,推动客户从“意愿”向“行为”的转化,促进客户持续购买银行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银行的价值。 客户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客户的满意与忠诚程度直接影响到客户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只有客户满意和忠诚,银行才能留住客户。对银行而言,每一次重大客户的流失不仅仅造成了服务费用的损失,还增加了获得新客户的成本,最终客户流失将转化为市场份额的损失。相关研究表明:2006年-2008年,客户满意度最高的银行年均利润率增幅为129%,是

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比较分析

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比较分析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商业银行成为世界各国金融 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商业银行的运营过程中,风险无处 不在,如何科学评估和管理风险,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不 同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方式及其差异,并为国内商业银行提 出相应的建议。 二、风险评估的意义和发展历程 风险评估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的主要目 的是识别、度量并管理银行在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不 同风险类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对于国内外各大商业银行来说,风险评 估已经成为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一。 风险评估在国外的发展非常成熟。在美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 行的风险评估制定了各种标准和规则,如巴塞尔协议、萨布尼公 司法案等。在欧洲,欧洲央行官方网站上提供了风险管理的指导 原则,以此为参考,国际上许多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都较为成熟。 在国内,风险评估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随着财经市场 的逐渐放开和国内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化改革的深入

推行,风险评估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 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规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 理和资本充足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国内高校也逐渐设立了风险 管理专业,风险管理的发展逐渐进入正轨。 三、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主要差异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评估方面都有共同点, 也存在差异。下面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风 险评估进行比较。 3.1 风险管理的理念差异 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更倾向于较为规范化或标准化的 风险控制措施。这种理念更注重预防,并将控制措施纳入日常管 理范畴,严格执行。而国内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渐进式的方法,即 逐步增强基础设施、改进持续的风险计量和监控,并在实操中逐 渐提高管理水平。 3.2 风险管理的重点差异 国内外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中,信用风险是共同的重点,这与 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有关。但在风险控制的策略上,国外商业银 行更注重使用风险分析技术和风险度量模型,更为全面和系统化 的审查风险。而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更多的是在实操中进行,其中管理措施相对比较分散,缺少较为完善的风险分析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