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调查分析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调查分析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调查分析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调查分析

【内容摘要】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我国政府也正在大力普及学前教育,并且在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作了很大的投入。本文针对当前幼儿普遍缺少良好进餐习惯的现状,以小班幼儿为对象,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调查研究。了解幼儿进餐的现状,分析影响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具体原因,最后就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保持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是幼儿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目前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孩子形成了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进餐习惯,进而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刚从分散的家庭环境进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环境,是幼儿在园三年的初始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调查法,对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作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时间

(一)调查对象:泰顺县泗溪镇幼儿园小班34名幼儿

(二)调查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设计三个栏目。

1.孩子在家进餐情况调查。

2.父母对培养孩子良好进餐习惯的态度。

3.父母对孩子独立进餐的态度。调查分2次进行。

(三)调查时间:2015年10月—2016年1月

三、调查结果

表一、幼儿在家进餐情况调查统计如图

表二、父母对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态度统计,如图

表三、幼儿独立进餐后父母的态度统计,如图

四、分析

从这次调查统计来看,孩子在家普遍没有良好的进餐习惯,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家长因素

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患有“四一二”综合症,长辈们对自己的孩子非常宠爱,百依百顺,认为孩子年龄小,凡事当然得由大人来操持,像吃饭这种事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了,更别说让孩子在餐桌上自己剥壳吃,万一弄疼了手岂不“贪小

失大”?家访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孩子吃饭不是家长整条马路追着喂就是几位大人轮流哄着吃,有的还向孩子“行贿”:吃完了我给你买××等等:也有的家长怕麻烦,常听到“算了算了,等你吃完不知何时,又弄的一塌糊涂还是我来喂!”还有的家长迎合孩子的口味,专拣孩子喜欢吃的买,导致孩子偏食挑食。长此以往,使孩子失去了获得良好进餐习惯的机会。

从表二来看,家长对培养孩子良好进餐习惯的态度也有很大差别,其中经常有意识培养和要求的家长只有18%,带有情绪有时想起来要求的占38%,根本没有要求也没有想到进餐也有如此多的要求的占4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对从小培养孩子的进餐习惯不够重视,甚至可以说毫无要求,只要孩子能吃完一碗饭,什么无理的要求都会满足孩子。家长希望和重视的是孩子的智力发展,他们关心的是识字、画画、做算术等,只要求孩子读好书,而忽略了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基本的饮食习惯的培养。

从表三也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独立进餐的要求相当高,只要吃干净才能受表扬。父母可曾知道:他们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每做完一件事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与表扬,可他们年纪小,手的协调能力差,需要父母的提醒与帮助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在孩子的眼中任何的事情犹如游戏,包括进餐,但有24%的家长对孩子自己吃饭不挑食认为没什么可表扬的,采取了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大大降低了孩子对此活动的兴趣;还有58%的家长采取“吃干净表扬,不干净埋怨”的态度,但孩子终究不同与大人,我曾亲眼看见孩子吃完饭高兴得举起碗并站了起来,就听到母亲的叫声:“你看你,吃得满地满衣服都是,这衣服我才给你换上!”孩子的手僵在空中,笑容一下子消失了。这位母亲如果想再让孩子自己吃饭恐怕很难,要费很多心思,因为她无形中销毁了孩子想自己吃饭的动力,没有吃干净家长可以慢慢引导。我认为两种态度都不可取,只要18%的家长所持的态度是正确的,不管孩子吃干净与否,只要他能自己吃,就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二)教师因素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方面原因在家长,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教师。作为教师对孩子这方面的重视不够,关注的是

孩子能力的发展,迎合着家长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时也怕麻烦,让孩子自己吃势必慢而脏,影响其它活动,缺少个别引导教育的耐心;于是,保育员、教师分头“齐行动”,看着孩子像机器似的把一碗饭“消灭”,还觉得劳苦功高:总算让他们吃饱了!殊不知却干了出力不讨好的事,将孩子学习的机会扼杀在自己的手中,导致孩子诸多不良进餐习惯的养成。

五、探索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途径

(一)教学中良好进餐习惯的设计

开展“漂亮的蔬菜宝宝”活动,通过和幼儿一起认识各种蔬菜、种植蔬菜并动手装饰蔬菜,使幼儿了解蔬菜所含的丰富营养,从而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开展系列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哪个宝宝做得对》、《长尾巴》等内容,使幼儿通过图片、故事、谈话了解进餐的规则,指导日常的进餐。

开展“我与娃娃家”活动,有意识地请进餐慢的幼儿担任爸爸妈妈的角色,使他们在教宝宝吃饭的过程中自然地感受到进餐的要求。开展“小小运动员”活动,通过丰富的体育游戏使幼儿了解只有好好吃饭才能长得棒才能得第一,潜移默化地使孩子有良好进餐的欲望。

(二)进餐时良好习惯的设计

教学中的培养途径都还是理论阶段,每天的进餐时间是最好的实践机会。餐前先将所吃的菜名告诉幼儿,说说它们的营养;遇到有孩子不爱吃的如“豆腐血汤”类的,就起个“白里透红”的名字,幼儿一下就有兴趣了;进餐时我不断地轻声指导和帮助,提醒他们怎么吃、怎么坐……对有的菜允许幼儿少吃点但不可以不吃,饭量也是做到少盛多添,给孩子一个缓冲的过程;对吃得好的孩子给一个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暗示其余幼儿好好吃饭杜绝喂饭现象。

(三)指导家长良好进餐习惯的设计

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关系到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所以我通过各种方式做好家园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1.父母要做出表率,不挑食、偏食,有良好的进餐习惯。

2.了解幼儿园每周食谱,家中尽量不吃重复的菜,提供搭配合

理的晚餐。

3.必要时采取一些“惩罚“手段:如孩子未按时进餐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吃完,收拾干净,不提供任何零食,让孩子体验饥饿,从而促使其以后能按时进餐。

4.不要怕麻烦,让孩子自己吃,告诉孩子如何吃干净,并且给予鼓励与表扬。

经过三方面的探索与配合,我第二次对幼儿的进餐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六、体会

通过探索后,发现孩子进餐情况有了进步,整条马路喂饭的现象是没有了,而且有不少孩子能主动拒绝家长提出的喂饭。家长们也普遍反映孩子爱吃的菜多了,挑食、偏食的现象也有所好转。同时一些家长对培养孩子良好进餐习惯的态度也有了转变,不再像以前那样持无所谓的态度,或者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当然要大人喂的态度。他们也认识到了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孩子由于家长的娇纵,或自身的某些不良习惯以及家园教育不一等原因,进餐习惯仍旧无所好转,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指导方法予以帮助改进,使孩子能有合理的营养摄入,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①李沐明.幼儿教育词典【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②王红坚.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①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幼儿不良行为 一、幼儿情况分析 聂理硕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不肯认错,而且还很不高兴。聂理硕在班上属于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备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的百般呵护,宠爱聂理硕第一次来幼儿园时,,到现在一直都要哭。老师接过来一会他就好了,老师问他明天来了就不要哭了,他回答得很快,说:“好,明天来了我不哭。”可是第二天会照常哭。他刚来园的时候自理能力表现得很差,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类型。还经常告状,他告状时你不理他,他就会说你打他或是就找别的小朋友帮他打报复平,直到有小朋友帮他为止,他就会满意的笑。 二、成因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她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原因。 三、具体实施 (1)家长工作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教育思想说给家长听,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对策 行为1 聂理硕:玩玩具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玩,不和同伴进行交流。 措施:我们在平常聂理硕创设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比如,我们利用早晨活动时间,让孩子进行分组自由交流,尽量让小朋友的情绪愉快,制造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小朋友和睦相处,回家也逐渐地愿意跟父母交谈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成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养,他在班里基本能够和同伴进行交流,并且开心地与同伴进行游戏。 行为2:当我们出去户外活动时,聂理硕在活动中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时老师及时帮助他分析情况。 措施:增强聂理硕交往的机会,并请家长配合有空时多带她到外面接触其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不过,当今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有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很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有很多幼儿有严重的挑食现象。我们曾观察过,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15%。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 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长此以往,将使幼儿身体得不到基本的营养保证,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使幼儿失去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后纠正起来更加不易。不良的进餐行为还会使幼儿表现出素质低下的外在表现,严重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发展。这些问题的存有,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觉得幼儿的进餐现状迫切需要幼儿园对幼儿实行良好进餐行为的补偿性教育,以此促动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是因为: (一)良好的进餐行为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对应的饮食行为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维持生命和保证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必须通过进食各类食物并从中摄取丰富的营养来取得。长时间的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行为习惯将会造成幼儿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 (二)良好的进餐行为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一定的促动作用。 研究表明,幼儿进餐时肌肉的运动、舌头的运动、口腔的动作及吞咽等进餐技能,对口头言语清晰度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防碍幼儿口头言语的发展,影响其口语表达的清晰度,并进一步影响其社会交往水平的发展。 (三)良好的进餐行为对幼儿终生习惯的发展奠定良好地基础。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幼儿期不但是智力开发 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性,易受外界的影响和支配。这时对幼儿实行良好进餐行为的培养,通过让幼儿亲自感知、实践,有助于促动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92303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我们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关键词:小班幼儿、进餐习惯 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班的一次家长会上,有好多家长问到:“我家的孩子吃饭怎么样?”“今天吃什么?”“杨寅把今天的菜全吃完了没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但目前有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 的健康成长。 我班32名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甚至打骂等,更别提良好习惯的培养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在开学时的调查观察中,除了何晓海、汤泽宏、周佳霖能独立进餐外,其余都或多或少需要老师喂,部分幼儿面对饭菜束手无策,只会坐等。多数幼儿根本不知道一口饭一口菜

完整的幼儿园.常规培养

幼儿园常规培养 (一)学习常规 (二)游戏常规 (三)运动常规 (四)生活常规 (五)常见问题

学习常规之 对幼儿的要求 1.坐资要自然、端正。 2.乐于倾听他人的观点及想法,不插话,不打断他人,能有序地表达。 3.有想法想表达时,举手示意,让教师知道。 4.学习活动开始后,要仔细倾听教师的安排,不随意与同伴谈话、聊天。 5.在活动过程中,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因自己过度兴奋或其他情绪的表现而影响同伴。 6.在活动中需要合作时,能做到协商、轮流、谦让,不争抢材料。7.用完材料后,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将材料整理好,放回原处。

学习常规之 教师的培养策略 1.平时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对个别幼儿出现的坐姿问题进行及时教育,学习一些关于坐姿的儿歌,如“小脚平平放在地,后背 不弯要挺立,双手搭在双腿上,精神饱满学习棒。”或与幼儿共 同讨论坐姿不正确所带来的影响。 2.给幼儿安排座位时,要注意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看清自己,不要背对着幼儿,尽量以圆弧形安排座位。 3.可以先让幼儿观看一些情景表演,教师再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他们在做什么?”“是怎样听的?”“别人说话时我们在旁边 应该怎样听?”“应该什么时候再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再让 幼儿一起共同讨论。 4.教师要明白自己对幼儿的要不得求,分清是对个体提出的要求还是对群体提出的。若是前者,则可以私下和幼儿去说,不要 大声说出幼儿的名字;若是后者,则要大声说出要求,让全班 幼儿都能听清楚。 5.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给予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空间,可以建议他们商量一下合作过程中的分工,如“谁负责画路线?” “谁负责记录?”等。 6.活动结束后,可以儿歌的方式,提醒幼儿整理材料,将材料放回原处,如“小剪刀,手中拿,宝宝剪纸就用它,用完合好放 原处。”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上厕所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霸占心理很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说笑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部不说。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片断一:小朋友上厕所 一次活动后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上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这是我第一个抢到的 ! 老师,他推我! ”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 ” "哇! ” ( 哭声) …… 原来,小朋友一起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可天天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独占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想通过厕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给幼儿树立了好榜样。于是我们把可爱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一般齐。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到排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队等待入厕。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可以数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小蚂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很快就把豆豆运到了家里…··”渐渐地,我们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时都要向幼儿唠叨一句: "上厕所时要排好队,不要争抢。”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让东东第一个小便。”…… 片断二:小脚印让我们变勇敢 小班幼儿初人园时,由于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不安全感就产生了,尤其是惧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有的幼儿一天尿湿裤子好几回;有的幼儿上幼儿园几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干燥;有的幼儿因憋大便而经常拉在裤子里。 如何让孩子们不害怕上厕所呢 ? 我们认为,营造适合幼儿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既然孩子们害怕蹲坑,我们就在每个厕坑的两边选适中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喜欢又感到新奇,都争着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印。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又激起了孩子们主动上厕所的欲望,而且当孩子们把自己的小脚和厕坑边的小脚印对准后蹲下来大小便时,不会弄到外面来,真的是一举多得。 后来,我们还试着用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来营造"厕所文化”;课后,我们还为他们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以缓解紧张情绪。孩子们在入厕时有了愉快的笑容,憋大便、拉裤子的现象渐渐消失了。 今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幼儿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营造"厕所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行为、语言、表情都在传递着信息,在告诉我们他们的需求、困惑和感受。诚然,生活小事中还蕴含着更多的教育价值,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去挖掘 开学了,有的孩子是托班上来的;有的是新生。如今都已是小班的小朋友了!来到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平衡的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基础,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不良习惯的形成的原因。 1.病理因素 某些幼儿体弱多病,经常肠胃不适,上呼吸道感染,这些都会引起幼儿食欲不振,幼儿的肠蠕动速度缓慢,胃内排空时间长,从而导致食欲减退。 2.饮食不当 幼儿食品琳琅满目,酸奶、巧克力、饮料、果冻……,刺激着每一位幼儿,而他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他买什么,营养没问题,致使他们无节制吃零食的现象有增无减。 3.教养不当 由于家长娇惯使部分幼儿养成了挑食的习惯,喜欢吃的拼命吃,不喜欢的一口也不吃或从小没吃过的食物至今仍不肯吃。 4.活动量不当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活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幼儿的食欲和进餐量。有的幼儿个性文静,喜静不好动,活动量过小,且活动内容单调,从而影响了他的消化吸收功能;有的幼儿个性好动,活动量大,活动时间长,也影响了幼儿的进餐

量和食欲。 5.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也曾意识到幼儿有不良饮食问题,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往往采取强硬手段,在幼儿园里,也会经常听到老师要求幼儿快点吃饭,不快点吃完就不让妈妈来接,恐吓幼儿,这无疑给幼儿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产生厌食的情绪。让幼儿加快进餐速度,是可以保证老师的工作进度,但进餐过快会导致食物没有经过细嚼慢咽就进入肠胃,影响了健康,不利于消化。 二、创设温馨、愉快的用餐气氛、环境。 为幼儿营造熟悉的环境,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后,一般不容易摆脱对家人的依恋,会经常哭闹,而这很显然是不利于常规的培养的。因此在幼儿第一天入园后,就要为他们营造—个熟悉的环境,通过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稳定幼儿情绪,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生活。当孩子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告诉他们“做什么,怎样做”,他们都会比较容易接受,而这第—次的印象会成为良好习惯的开端。 餐前进行安静活动,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餐前的谈话活动可以使幼儿从较为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到平静;餐前玩具可以使幼儿将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通过注意力的转移使心情不好的幼儿把负面情绪降到最低……这一系列的举措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带着一个愉悦的心情去用餐。 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合理组织,使得幼儿有良好的进餐情绪。教养员要注意幼儿吃饭时的取暖和降温,在过冷、过热的天气应调节室温。餐室的清洁卫生一定要在饭前打扫干净,尤其应注意将玩具、教具收整齐;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范例共三篇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范例 一、个案方方是一名四岁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园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爱哭闹。她倒很安静,从不吵闹,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着小朋友玩。她不用我们老师过多的操心,真是一个“乖孩子”。 你看,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挤到我面前,大声嚷着“老师,我要,我要布娃娃”“老师,我要汽车”“我要小飞机”??唯独她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你要玩玩具吗?”“要”她轻轻地说。“你想玩什么?”无语,她用手指了指娃娃。她平时沉默寡言,不能用流畅的语言与别人交流,对话通常是被动的一问一答或不答,其行为表现为明显的交往退缩。 二、分析 退缩行为是幼儿的一种消极性社会适应表现,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行为常有退缩表现。如果不及时帮助幼儿消除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定会影响幼儿的人格健康,导致幼儿一生的心理障碍,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响他的人生历程。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乖孩子” ,应及早觉察幼儿的退缩行为,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以幼儿克服退缩行为和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通过了解分析,造成方方退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方方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与人交往。 2、家庭环境的影响,使方方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方方父母工作忙,先后由讲永康话的外婆和讲宣平话的奶奶照顾,由于生活在混杂的方言环境中,较少使用普通话交流,使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3、方方有过尝试失败的体验,使其不敢与人交往。 上半年方方曾在私人幼儿园就读,她那不同与其他小朋友的永康话和宣平话,曾引起同伴的嘲笑,打击了她的自信心,从而使她产生了退缩行为。 三、对策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调查分析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调查分析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调查分析 【内容摘要】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我国政府也正在大力普及学前教育,并且在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作了很大的投入。本文针对当前幼儿普遍缺少良好进餐习惯的现状,以小班幼儿为对象,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调查研究。了解幼儿进餐的现状,分析影响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具体原因,最后就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保持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是幼儿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目前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孩子形成了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进餐习惯,进而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刚从分散的家庭环境进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环境,是幼儿在园三年的初始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调查法,对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作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时间 (一)调查对象:泰顺县泗溪镇幼儿园小班34名幼儿 (二)调查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设计三个栏目。 1.孩子在家进餐情况调查。 2.父母对培养孩子良好进餐习惯的态度。 3.父母对孩子独立进餐的态度。调查分2次进行。 (三)调查时间:2015年10月—2016年1月 三、调查结果 表一、幼儿在家进餐情况调查统计如图

经常(每周三四次或更多)有时(每 周一二次 或更少) 没有 在父母帮助下,能坐着就餐吃饭 9 26% 16 48% 9 26% 左手拿碗右手拿勺自己吃饭 4 12% 8 24% 22 64% 壳类食物能自己剥壳后将手擦净 5 15% 10 21% 19 56% 吃饭时不用手抓菜吃 0% 11 32% 23 68% 不用汤或开水泡饭吃 7 21% 12 35% 15 44% 基本上不挑食能吃各类食物 6 18% 5 44% 13 38% 吃完后桌上、地上、身上、碗内干净 0% 5 15% 29 85% 咽下最后一口饭才离开桌子 4 12% 9 26% 21 62% 吃完饭放好碗筷0 0% 8 24% 26 76% 在固定时间内吃完一份饭菜 0% 15 44% 18 56% 表二、父母对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态度统计,如图 经常要求有时要求没有要求 父母对培养孩子良好进餐习惯的态度 6 18% 13 38% 15 44% 表三、幼儿独立进餐后父母的态度统计,如图 家长的态度表扬与鼓励吃干净表 扬,不吃 干净埋怨 无所谓 6 18% 20 58% 8 24%

15、幼儿园幼儿进餐常规

幼儿园幼儿进餐常规 第一章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激发幼儿的食欲,保证幼儿进餐活动的科学、规范,从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因此,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适用于对幼儿进餐过程的管理。 第二章常规 1、餐前半个小时不做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兴奋。(可安排看电视、讲故事、自由活等)不宜要求完全静坐或剧烈的游戏活动。 2、进餐环境及餐桌要求清洁、整齐,餐前用消毒液进行餐桌消毒,隔10—15分钟用清水擦干(要求抹桌布专用)。 3、安静而又有序的组织幼儿用肥皂流动水正确的洗手方法是: 挽袖子——打湿双手——抹洗手液——手心手背搓一搓——流水冲洗干净向着水糟甩三下——用擦手纸擦干——放下衣袖。 4、尽量做到随洗。 5、激发幼儿食欲,纠正幼儿偏食、掉饭等不良行为,重点指导个别幼儿。 5.1小班:愉快进餐,正确使用勺子。不用手饭、菜;会一口接一口地吃 饭,达到一定的饭量。 5.2中班:学习使用筷子,愉快独立进餐,饭菜搭配吃,保持桌面干净, 不挑食、细嚼、慢咽,达到一定的饭量。 5.3大班:熟练的使用筷子,会盛饭菜,愉快认真进餐、桌面干净饭菜搭 配吃,吃干净自己的一份,并且有利于消化吸收。

6、饭菜可口、营养丰富。能刺激食欲,并且有利于消化吸收。(三岁以上与三岁以下儿童食谱分开) 7、掌握进食量,不吃盖浇饭(小班和冬季除外。即11月中旬至次年三月中旬)不催饭,鼓励幼儿吃饱吃好(尽量不剩饭菜)。 8、按时开饭,进餐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 9、饭后擦嘴漱口,不会漱口者喝少量开水。不能以汤代替。 9.1小班:学习饭后送回餐具,按教师要求漱口、擦嘴。 9.2大中班:饭后轻放椅子、餐具、漱口、擦嘴方法正确。 10、午饭后散步休息15—30分钟即可午睡。 11、进餐发时不得处罚和变相处罚。 12、进餐时不扫地、不拖地、不铺床、保证卫生。 13、进餐时保证工作人员2—3人。 第三章质量记录 幼儿进餐记录表

小班幼儿心理案例分析

小班案例分析:老师,我不睡觉 案例分析: 杜昊桐是幼儿园小班的新生。由于妈妈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的原因,杜昊桐 基本上白天都跟着外婆,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子涯独特的性格。 案例描述: 哎,杜昊桐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 天来到幼儿园,杜昊桐的表现中规中矩没哭也没闹,但一到午睡时,他就紧皱 眉头,老师问他原因,他就嚎啕大哭,哭声如雷声,惊天动地,又手舞足蹈、 拳打脚踢。搞得老师手足无措,只能带他到教室外散步,他总是马上安然无恙 微笑了。我总会提醒他好多次,试图让他能够睡着,避免午后疲劳,可是没有 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和家长也反映过,可是家长的态度是(可能就是孩子的想法):他不想睡就不要勉强他睡,只要不影响其他的幼儿。第二天,我想也许可以照着家长的意思试试,于是,今天我走到杜昊桐小朋友 的身边,对她说:“宝贝,今天你可以不睡,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不能影响别人,可以吗?”他兴奋的告诉我:“可以,老师你真好。”他送给了我灿烂的 微笑,我同样也回应了他微笑。 以后的几天,杜昊桐小朋友都会主动的告诉我:“老师,我不会影响其他小朋 友的。” 案例分析: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所谓“打盹儿”,就是短时间的睡眠, 多指午睡。无疑,午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然而,很显然,午睡对于我们班上 的这位宝宝来说是“不来电”的,我也曾想不顾孩子的想法,逼迫他入睡,但 这样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幼儿。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杜昊桐存在午睡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 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讲解学习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然而,当今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有许多幼儿有严重的挑食现象。我们曾观察过,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15%。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长此以往,将使幼儿身体得不到基本的营养保证,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使幼儿失去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后纠正起来更加不易。不良的进餐行为还会使幼儿表现出素质低下的外在表现,严重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觉得幼儿的进餐现状迫切需要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行为的补偿性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是因为: (一)良好的进餐行为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行为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维持生命和保证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必须通过进食各类食物并从中摄取丰富的

营养来取得。长时间的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行为习惯将会造成幼儿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 (二)良好的进餐行为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幼儿进餐时肌肉的运动、舌头的运动、口腔的动作及吞咽等进餐技能,对口头言语清晰度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阻碍幼儿口头言语的发展,影响其口语表达的清晰度,并进一步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良好的进餐行为对幼儿终生习惯的发展奠定良好地基础。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 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性,易受外界的影响和支配。这时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行为的培养,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幼儿良好进餐行为是指幼儿在进餐时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

苗彩兰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苗彩兰 习惯是一种养成,培养良好的习惯将使人的一生受益。随着食品的极大丰富,供人们可选择的食品已十分广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也逐渐养成,如偏食、挑食、不按时用餐、用餐时不专意等等,这种现象在幼儿当中更显突出。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从个体来说,不良的进餐习惯不但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甚至还会影响良好个性的培养从而影响之后的生活。从社会来说,每个个体的健康成长更是关系到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祖国建设的明天、未来民族兴旺。好的习惯必须要从小抓起。英国思想家培根也曾说过:“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培养,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可见幼儿是培养良好进餐习惯的最佳阶段,更进一步说,小班阶段更是最佳中的最佳。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而且因为他们刚换了环境,走出了家人的包围圈,跨入集体生活,对一切都是陌生、新奇的。这个时间段,是我们对他们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 一、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表现 由于幼儿自制能力的一般,不良习惯一般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动的天性。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东瞧瞧西看看;爱唠嗑,一到吃饭时间就总爱说个不停;拿着碗边吃边玩。同时幼儿又有一定的依赖性,不自己吃饭而依恋老师,一到吃饭就拿着自己的碗玩,等到最后让老师喂着吃。当然还有很多进餐本身的习惯,比如挑食一看到青菜就用手抓出来扔在一旁,吃的满桌都是饭菜,不会用勺而直接用手抓着吃,舀一口就含在嘴巴里怎么都不吞下去,喜欢汤泡饭等等。 二、不良习惯的成因

(一)病理因素 某些幼儿体弱多病,经常肠胃不适,上呼吸道感染,这些都会引起幼儿食欲不振,幼儿的肠蠕动速度缓慢,胃内排空时间长,从而导致食欲减退。 (二)饮食不当 幼儿食品琳琅满目、层出不穷。酸奶、巧克力、可口可乐、果冻......无不刺激着每一位幼儿,而他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家都这么一个宝贝,孩子想吃啥,就给他买啥,营养没问题,致使他们无节制吃零食的现象有增无减。 (三)教养不当 由于家长娇惯使部分幼儿养成了挑食的习惯,喜欢吃的拼命吃,不喜欢的一口也不吃或从小没吃过的食物至今仍不肯吃。 (四)活动量不当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活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幼儿的食欲和进餐量。有的幼儿个性文静,喜静不好动,活动量过小,且活动内容单调,从而影响了他的消化吸收功能;有的幼儿个性好动,活动量大,活动时间长,也影响了幼儿的进餐量和食欲。 (五)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也曾意识到幼儿有不良饮食问题,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往往采取强硬手段,在幼儿园里,也会经常听到老师要求幼儿快点吃饭,不快点吃完就不让妈妈来接,恐吓幼儿,这无疑给幼儿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产生厌食的情绪。让幼儿加快进餐速度,是可以保证老师的工作进度,但进餐过快会导致食物没有经过细嚼慢咽就进入肠胃,影响了健康,不利于消化。 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按时定位进餐,进餐前有准备。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上厕所 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上厕所 武功县阳光幼儿园聂小蚕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霸占心理很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说笑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片断一:小朋友上厕所 一次活动后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上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这是我第一个抢到的 ! 老师,他推我! ”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 ” "哇! ” ( 哭声) …… 原来,小朋友一起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可天天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独占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想通过厕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给幼儿树立了好榜样。于是我们把可爱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一般齐。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到排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队等待入厕。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可以数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小蚂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很快就把豆豆运到了家里…··”渐渐地,我们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时都要向幼儿唠叨一句: "上厕所时要排好队,不要争抢。”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让东东第一个小便。”…… 片断二:小脚印让我们变勇敢 小班幼儿初人园时,由于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不安全感就产生了,尤其是惧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有的幼儿一天尿湿裤子好几回;有的幼儿上幼儿园几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干燥;有的幼儿因憋大便而经常拉在裤子里。 如何让孩子们不害怕上厕所呢 ? 我们认为,营造适合幼儿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既然孩子们害怕蹲坑,我们就在每个厕坑的两边选适中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喜欢又感到新奇,都争着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印。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又激起了孩子们主动上厕所的欲望,而且当孩子们把自己的小脚和厕坑边的小脚印对准后蹲下来大小便时,不会弄到外面来,真的是一举多得。 后来,我们还试着用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来营造"厕所文化”;课后,我们还为他们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以缓解紧张情绪。孩子们在入厕时有了愉快的笑容,憋大便、拉裤子的现象渐渐消失了。 今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幼儿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营造"厕所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行为、语言、表情都在传递着信息,在告诉我们他们的需求、困惑和感受。诚然,生活小事中还蕴含着更多的教育价值,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去挖掘

“幼儿进餐的习惯教育”案例解析

“幼儿进餐的习惯教育”案例解析 位淑芳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心幼儿园256212 幼儿进餐问题是幼儿园老师较为关注的问题。在进餐中有目的地关注幼儿进餐,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也有助于班级建立良好的常规。笔者从案例观察入手,对幼儿在进餐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此进行了有效的策略研究。 一、案例再现 镜头一:吃饭时间到了,洋洋小朋友眼泪汪汪地说:“老师,我肚子疼。”老师走过去看看碗里的菜,再看看洋洋,顿时明白了。老师轻轻地问道:“老师知道你是个诚实的好孩子,告诉老师,哪个菜不想吃?”她指了指碗里的黑木耳说:“这个我不喜欢。” 镜头二:文龙在吃饭时走神了,嘴里的食物也不嚼了,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又开始和附近的小朋友交头接耳,不仅影响同伴的正常进餐,自己也是磨蹭到最后一个吃完。 镜头三:饭后教师发现小林座位下有撒掉的汤。老师找到小林发现她的衣服湿了,检查过后并无烫伤。老师问道:“是不是汤撒掉了?”孩子一脸的紧张,快要哭出来了。“老师知道你是不小心的,对吧?”她轻轻地点点头。 二、案例剖析 以上三个镜头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幼儿进餐存在的习惯问题:挑食,进餐规则意识缺乏,进餐情绪不积极等等。进餐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何会成为教师普遍关心并为之头痛的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流等方法,总结分析原因如下: 1.正确就餐方法的缺失 孩子入园前,在家进餐比较随意。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就餐要求不严格,在教师进行的调查中显示:95%的孩子在家吃饭时边吃边看电视,或者边吃边玩;

78%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督促甚至是追在身后喂饭才肯进餐;半数的家长对孩子的进餐听之任之,觉得没什么太大关系。如此一来,孩子入园后很难适应幼儿园的日常作息。 2.良好进餐氛围的缺乏 幼儿进餐中,笔者发现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醒:“不要把米粒撒在桌上”,“吃饭的时候不许讲话”,“你又是最后一个吃完”……看似善意的语言却将愉快的进餐变得严肃、紧张,让幼儿的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到食欲。 3.教育引导方法的单一 幼儿进餐习惯不好时,教师引导幼儿的方法比较单一,经常听到的话语就是:“今天的饭菜多香啊,快点吃。”“看看今天谁吃饭好,我们就奖励小红花。”久而久之,孩子对教师的引导语已变得麻木,对小红花也不再感兴趣了。 三、策略研究 1.创设愉悦的进餐氛围,关注幼儿进餐心理 (1)重视餐前引导。要解决幼儿不良的就餐问题,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进餐氛围。餐前可与幼儿进行比较安静的活动,可进行餐前谈话,告诉幼儿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也可通过小故事,让幼儿感觉到吃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例如在《窗前的小豆豆》里面,校长就将普通的饭菜变成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极大地调动了幼儿进餐的积极性。 (2)宽松环境的创设。吃饭的时候需要安静的环境,而给孩子适度说话的权利也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和教育的开放。我们要允许孩子在不影响吃饭的情况下就近交流,他们会交流饭菜的味道、颜色,从而提高自己的食欲,因为餐桌也是他们探究事物奥妙的场所。然而宽松的环境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当教师发现有些孩子干扰别的幼儿吃饭时,必须进行及时的制止,让幼儿了解纪律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自控。 (3)鼓励性语言的运用。教师在幼儿进餐中应发挥引导作用,多运用鼓励性语言提高幼儿进餐的情绪。发现个别幼儿良好行为初现时,教师要积极予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小小班第二期 挑食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其实挑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幼儿健 康,请家长与教师共同配合,来改变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1.餐前引诱,调动情绪 家长在家里每天吃饭前向幼儿介绍一下菜的营养价值,尽量以正面引导为主;周末的时候可以带幼儿一起去买菜,丰富菜的名字和简单的吃饭,尽量让他们每种菜都要尝试,幼儿园里每天的菜都是做营养分析的;在班级主页上增设幼儿园每周菜谱,让幼儿早有准备,家长在家再丰富一下,鼓励他们都去吃一吃。小小班幼儿还处在直觉思维的阶段,他们易受具体事物的直接影响,同时幼儿们都非常喜欢模仿大人。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重视每天饭菜到班后的诱导工作。特别是遇到幼儿不太喜欢的菜,家长用夸张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出自己对这个菜的喜欢。如“青椒土豆丝”,有些幼儿不要吃,就可以夸张地用力的闻闻菜的香味,做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这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起来了,就会去吃这个菜,甚至还要添菜。 2.浅尝即止,逐渐加量 不愿意吃的东西摆在面前,是一种压力,非常影响进餐的情绪。这时对量的有效控制,有助于给幼儿减轻心理压力,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浅尝即止”是第一步,尝一小口,试试味道。因为少,所以只是浅尝,压力相应的就会比较容易排除。这一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得让他的身心慢慢的适应食物、接受食物。“逐渐加量”是一个慢慢的过程,由少到多,大人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等待。表扬得适时给予,让他的行为及时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给他信心,感受到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关心。 3.巩固保持,奖励肯定 点滴的进步来之不易,一定要保持住。这时抓住幼儿“爱表扬”、“好表现”的心理,给予幼儿一些言语上、物质上和行动上的奖励,不但会让他的好习惯养成,还会让他更自信。五角星是他们的最爱,是最好的物质奖励。家长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个评比角,准备一些好看的贴纸,每周记录他在家用餐的情况,如果一周下来,幼儿吃的好的,就可以买个他喜欢的小礼物,调动他的积极性。

进餐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进餐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规范》、《幼儿一日生活规范》。细化保育员工作程序,加强幼儿进餐环节的管理,特制订我园进餐管理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在细化管理、量化评价、及时反馈、随时调整的方针下,努力使我园进餐常 规管理工作标准化。通过“幼儿三餐常规评比”活动的开展,建立具有特色的进餐常规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培养幼儿良好进餐常规。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有计划。 在幼儿园园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有持续的进餐常规教育目标、任务、措施和研究的重点。要求教师在班级教育计划,月、周、日工作计划中有相应的要求和内容,如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教育活动,从而保障了进餐常规工作的落实。 2、有氛围。 重视营造保育员三餐常规研究的氛围,成立保育员教研组,由副园长定期组织保育员教研活动,针对三餐环节学习常规要求,和规范操作方法,研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让教师体验到保育工作也是有研究价值和可以获得成功感的,要做好保育工作是需要教师智慧的。其

次,努力平衡保、教二者的关系,组织教师和保育员进行“幼儿进餐环节管理”的培训讲座,要求着力抓幼儿的进餐环节管理。如对于午餐活动的组织,既研究午餐环节保教人员的配合,又研究如何指导幼儿的午餐,和研究幼儿午餐习惯的培养等等。在保教并重的观念上、实践上多研究,力求将进餐常规和自我服务培养落到实处。 3、有标准。 制定本园、本班的进餐常规要求,形成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标准。 4、有指导。 加强进班指导,对三餐工作进行观察,根据不同年龄班要求,与班级教师共同协商、研究、调整幼儿的进餐细节。如针对吃虾的问题:小班是保育员端回班里,剥好大虾,再给幼儿吃。中班幼儿经过老师把大虾头摘取后,学会剥虾方法。大班幼儿完全自己剥虾。 5、有保障。 (1)建立由园长、副园长、后勤管理和保健医、保育组长组成的进餐常规管理小组,建立分层管理,责任到岗的管理体制。 组长:盛莲平园长 副组长:张艳辉副园长 组员:王兰后勤 孙菁保健医 刘玉敏保育组长

幼儿园小班幼儿个人案例分析范本共三篇

幼儿园小班幼儿个人案例分析范本 【篇一】 地点:盥洗室门口 课间休息时,孩子们自由地去喝水、去小便。在盥洗室门口,我猛然看到小庄两手左右开弓正在打小逸,我赶紧走过去拉开小庄,看他气呼呼的样貌,我问他为什么打人,他也说不上来。小逸说:“我要帮他拿杯子,他就打我了。” 分析: 我总以为在班上小庄是“弱者”,因为他不会表达,走路不稳。我总怕哪个孩子欺负他,或是他又摔了、碰了。这天看到他还会“凶狠”地打小伙伴,我着实吃惊不小,领教了他也会使用爆力的“强势”。我想,发脾气是每个人都会的本能,特殊孩子也不例外。此刻问题是小庄误解了小逸的本意,这可能跟他不会用口语表达有关。 措施: 我立刻把小庄和小逸叫过来,让小逸重述一遍他的想法,让小庄明白小逸的好意。并告诉他,小逸帮了你,你要向他说“谢谢”。再让他对刚才的打人的行为向小逸道歉。“谢谢”他立刻说了,但道歉就是不肯说,我耐心地引导他:小逸没有打你,你却打了他,他被你打得好疼啊。在我的不断启发、要求下,他最后学着说“对不起”了。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让小伙伴以后要帮他时要先说明白,他才不会误会。 接下来,我利用午休时为幼儿讲故事的时间,为幼儿讲述友爱互助、礼貌礼让的小故事。让幼儿明白: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不可动手打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的打人行为有所改变了。 【篇二】 情节描述:孩子们午觉刚刚起来,帮忙大部分孩子穿好衣服后,我就开始给几个女孩子梳头,这时,小轩拿着自己的外套走过来老师帮我穿一下。我在梳头,实在是没有空的手帮他穿衣服。你自己穿一下好吗?先找下领子在哪里!我继续给女孩子梳头,小轩很快地把袖子都穿好了。你真……

情节描述: 孩子们午觉刚刚起来,帮忙大部分孩子穿好衣服后,我就开始给几个女孩子梳头,这时,小轩拿着自己的外套走过来"老师帮我穿一下"。我在梳头,实在是没有空的手帮他穿衣服。"你自己穿一下好吗?先找下领子在哪里!"我继续给女孩子梳头,小轩很快地把袖子都穿好了。"你真棒,真能干,自己把衣服穿好了!"我连忙表扬,然后帮他把衣服弄整齐。 评价分析: 自己穿衣服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点难度,所以在孩子起床以后,我们老师尽量帮忙孩子穿衣服。孩子们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父母肯定会帮忙孩子穿好,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过度包办,让幼儿对大人构成的一种依靠,要穿衣服就把衣服朝大人一塞。孩子根本就没有一个自己尝试着穿衣服的机会,又怎样能够学会自己穿衣服呢? 所思所悟: 经过这件事情我发现,我们的孩子们都很能干,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做得很好。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潜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教师不要过度得包办,相信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 【篇三】 典型行为: 小斌小朋友是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孩子,宝宝比较散漫、随便。在活动中喜欢随便走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睡觉、吃饭他都是最有问题的一个,吃饭的时候喜欢讲话;睡觉的时候经常去惹别的小朋友,就算自己睡也不好好地睡,不是脚翘起来就是自己跟自己讲话或者乱叫,必须要老师盯着才会安静。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叫的却更加的起劲。能够说该幼儿的行为习惯很差、自由散漫而且十分任性,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活动力太强了。 成因分析: 小斌小朋友是跟爷爷奶奶一齐住的,都是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来管的。奶奶更

小班健康教案:独立进餐好习惯

小班健康教案:独立进餐好习惯 小班健康教案:独立进餐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好习惯,让幼儿明白独立进餐的重要性。 2、学习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一手拿勺一手扶碗,把饭菜一勺 一勺送进嘴里细嚼慢咽。 活动准备: 张大嘴的小动物模型若干、小勺若干、各种食物若干、PPT视频 好习惯宝宝贴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好习惯歌曲做律动。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是自己吃饭的吗?请听故事《小兔子学吃饭》。 2、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兔子为什么会饿的肚子咕咕叫? 教师总结:小兔子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帮他做,平时吃饭也要妈妈喂,后来兔妈妈有事出去了,小兔子在家里饿的肚子咕咕叫,最后 没办法自己 学会了吃饭,这样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3、“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会自己吃饭吗? 4、认真看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小朋友们吃饭之前先做什么? (2)妈妈教会萌萌怎样吃饭? (3)妈妈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 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 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妈妈告诉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应该慢慢嚼慢慢咽,以后我们也要像蒙蒙学习,自己吃饭! 6、图谱演示,游戏导入。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并讲述图片故事,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教师看图总结:我们要像宝宝学习,自己吃饭,不用妈妈喂,不剩饭,这样才是好孩子. 三、结束部分、游戏互动 游戏名称:《给动物宝宝喂食》 游戏准备:张大嘴的小动物模型若干、小勺若干、各种食物若干 游戏玩法:幼儿分组喂小动物吃食物。 四、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唱读儿歌: “小勺子手中拿小米饭送嘴中 细细嚼慢慢咽自己吃真能干” (2)吃饭的时候鼓励孩子独立用餐,不浪费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