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的规划调整方案

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的规划调整方案
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的规划调整方案

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方案

(2010—2015)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固原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区各级各类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大班额”现象和入学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和制约市区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现状及问题

1、市区现有中学9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5所(含2所民办学校)。

初中阶段有教学班205个,在校学生14631人,平均班额71.4人,超规模容纳学生3356人。

2、市区现有小学13所,有教学班258个,在校学生20865人,平均班额79.5人,超规模容纳学生7610人。

中小学“大班额”现象严重,给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安全防范等各方面带来困难和隐患。

3、市区现有公办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1430人,平均班额42.1人;民办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2189人。

民办幼儿园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发展缓慢,规模小、条件差、水平低。城市“大班额”现象已前展到幼儿园,幼儿入园难成为影响民生的教育焦点问题。

(二)基本参数

1、人口基数:2009年4月,市区居住人口23.3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8.68万人,暂住人口4.68万人;到2012年,市区规划常住人口23万人;到2015年,市区规划常住人口25万人。

2、学生基数:2009年10月底,市区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在校生数分别为20510人、14631人和1430人,适龄人口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分别为20500人、11000人和10250人(各学校情况详见附表);到2015年,市区小学、初中和幼儿园适龄人口分别为27600人、13750人和13750人,预测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在校生分别为27600人、19650人(其中农民工子女7100人)和14000人。

二、调整方案

根据《固原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固原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固原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固原统计年鉴》、《固原要情手册》、《固原市教育统计年报》以及国家、自治区有关法规和规定,立足市区发展实际,制定《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方案》。《方案》时间跨度为2010年到2012年和2013年到2015年,以2009年10月底数据作为规划制定现状参数,以2012年和2015年的相关数据为规划参数。

(一)方案内容

1、初中发展需求和规划

预计到2015年,市区初中学生将达到19650人左右,需教学班393个。市区初中现有教学班205个,除回中初中班由20个增加到24个、六中由52个班增加到60个外,还需增加176个。规划新建中学2所,

扩建中学2所。

(1)在一中原校址改建第七中学,规划规模6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3000名。

(2)在新区新建第八中学,规划规模6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3000名。

(3)将原州区第四中学由现在的24个班增加到54个班,容纳学生2700名。

(4)将原州区第五中学初中部由现在的18个班扩建为36个班,容纳学生1800名。

(5)五原中学(第九中学)由现在的32个班增加到36个班,容纳学生1800名;弘文中学(第十中学),由现在的32个班增加到36个班,容纳学生1800名。

2、小学发展需求和规划

按照市区小学生发展趋势,预计在2015年,市区小学生将达到27600人左右,按照每班50人计算,需要552个班,市区小学现在班级为258个,还需增加294个班。规划改扩建小学5所,新建小学3所。

(1)扩建第四小学,由现在13个班扩建到24个班,容纳学生1200名。

(2)扩建西关小学,由现在的18个班扩建为36个班,容纳学生2400名,并更名为第十一小学。

(3)扩建东郊小学,由现在7个班扩建为48个班,容纳学生2400名,并更名为第十二小学。

(4)在固原一中原址新建第十三小学,建设规模为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5)在开发区新建第十四小学,规划规模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6)在北环路(市妇幼保健所附近)新建第十五小学,规划规模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7)在新区原明庄小学原址改建第十六小学,建设规模为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8)将原州区高红小学搬迁到固原市铁路小学,规划规模为36个教学班,容纳学生1800名。保留两校牌子,铁路小学教职工编制及人员调整到第一、第八小学。

3、幼儿园发展需求和规划

预计到2015年,市区适龄幼儿将达到14000人左右,需466个教学班。规划公办幼儿园189个教学班,民办幼儿园承担277个教学班。需迁建公办幼儿园4所、改建2所、新建8所。

(1)将市幼儿园迁建到固原一中原址,规划扩建规模为810人,更名为第一幼儿园。

(2)搬迁第二幼儿园,迁建到东关路(福利旅社原工商局地址),规划规模360人。

(3)第三幼儿园迁建到三小南边(新改建宋家巷小区),规划规模360人。

(4)原州区第一幼儿园搬迁到饮河小学,规划规模360人,更名

为第四幼儿园,今年立项建设。

(5)在市幼儿园原址翻建第五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6)在新区新建第六幼儿园,规划规模720人。

(7)在开发区新建第七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8)在新区新一中西南新建第八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9)在北塬东扩小区新建第九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10)在碧水兰亭附近新建第十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11)在气象局、职业技术学院附近新建第十一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12)在市房产局附近新建第十二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13)在北塬幸福家园对面(药材公司)新建第十三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14)在原州区高红小学原址改建第十四幼儿园,规划规模为180人。

同时,采取联合办园等办法,加强现有民办幼儿园管理和整改,民办幼儿园由原州区教育局审批,市教育局督导检查,确保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市区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2012年。结合市区及原州区人口变化及城镇化进程,相应调整学校容量,实施规划方案,对现有中小学位置和规模不恰当的情况进行调整,新建和扩建部分学校,分批分期实施。

新建七中、十三小、十四小、十五小以及第六、第八、第十三幼

儿园;扩建四中、四小、十一小、十二小、十六小;迁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幼儿园;翻建第五幼儿园;改建第十四幼儿园。

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根据市区人口预测,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继续调整和完善现有中小学的布局,努力使市区教育布局趋于合理。

新建八中和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幼儿园,扩建五中;五原中学、弘文中学分别更名为第九中学、第十中学。

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巩固发展阶段。远期中小学规划实施基本完成,全市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学校布局和规模,维持动态平衡。

附件:1、固原市区初中现状表

2、固原市区小学现状表

3、固原市区幼儿园现状及布局

4、固原市区初中2010-2015年布局规划表

5、固原市区小学2010-2015年布局规划表

6、固原市区幼儿园2010-2015年布局规划表

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索罗乡学区2009-2011中小学校 布局调整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平凉市崆峒区2009—2015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具体要求,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我学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尽快改善我学区学校校点过于分散、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现状。从2009年起,用4年时间在开展小学布局调整综合改革.结合我学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及学校现状 索罗乡学区共计七所完全小学、一所初级中学和三所幼儿园。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亩,校舍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共有56个教学班,中小学学生总计1700人。专任教师121名,其中本科26人,大专5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66.9%。历年来荣获省级以上奖项的共计3人. 二、开展学校布局调整的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学区以推进“两基"攻坚、职教攻坚、危房改造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但是,教育观念陈旧、办学模式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学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散办学、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我们要从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布局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确保教育布局调整的顺利完成。 三、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为促进和谐陆川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二)校点布局调整原则 中小学布局调整始终坚持“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提高质量,群众满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建后撤,确保普及”、“坚持标准,确保达标”和“四个集中”(高中向区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镇集中,教学点

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有关情况汇报

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有关情况汇报 《六安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0~2030年)》已成型,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背景 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要求,市教育局于2009年底委托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着手启动编制《六安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0-2030年)》,规划编制工作得到了市人大、市政协、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委等部门及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示范区政府、管委及教育主管部门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先后召开了6次讨论会,一次省内考察、学习。具体情况是:一是布置会。3月30日,邀请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分管局长、经办人员、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人召开城区2010—2030年学校布局规划布置会,详细分解任务、明确目标;二是协调会。7月14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中主持召开了城区教育布局规划调整协调会,市公安局、信访局、维稳办、交通局、市委宣传部、公交公司等相关部门参加了会议;三是对接会。10月13日,又邀请了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皖江产业承接示范区负责人对《六安城区教育布局规划(2010-2030年)》初稿文本进行讨论,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四是系统会。10月22日,又召开教育系统内部征求意见会,邀请了金安区、裕安区、

开发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及基教科、职成教科、督导室负责人、城区各级各类(含民办)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完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特教学校)校长代表若干名参加会议;五是征求意见会。11月11日,再次召开城区教育布局规划征求意见会,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城区教育布局规划的宝贵意见。六是评审会。11月23日,六安市城区教育布局规划评审会顺利召开。市政府副市长何颖、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中、市教育局局长项淮涛出席了会议,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规划设计院、市教育局、金安区、裕安区政府负责人、开发区工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后形成《六安市城区教育布局规划评审会会议纪要》 12月20—21日,市教育工会主任程淑玲带领校安办、城市规划设计院同志去合肥、芜湖考察学习城区教育布局规划,形成一份考察学习报告准备报市政府。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相关指标 1、规划学校范围:此次规划的学校范围为幼儿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职业中学。 2、规划用地范围:六安市城总体规划确定12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区及城区周边的近郊区。

xx镇村布局规划

项目名称:xx市镇村布局规划-xx镇编制单位:xx市xx镇xx xx市建筑规划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现状综述 第三章镇村布局规划第四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五章实施措施建议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工业向镇以上工业片区集中,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 1.2 基本任务 在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xx镇总体规划指导下,进一步确定xx镇村庄布点,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及时清理多余的道路和弃用的老住宅、电力架线以及其它不再使用的基础设施,连片整理农业空间,保护和优化生态空间,继承和彰显历史文化。 1.3 规划依据 (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29号】; (2)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推进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的通知【苏建村(2005)125号】; (3)《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 (4)《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5) 《xx市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 (6) 《xx市xx镇总体规划》(2000-2015);

(7)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4规划范围 xx镇行政辖区,面积67.6平方公里。 第二章现状综述 2.1基本状况 2.1.1区域位置 xx镇位于xx市西部,泰州市区和xx市区连线的中心,东与xx镇相连,西与泰州海陵区相接,北界红旗良种场,南毗张甸镇。328国道横穿全境,新通扬运河流经中部腹地。镇域总面积67.6km 2,其中耕地65704.27亩。 xx镇建镇较早,古镇始建于宋代,长期以来以xx庄而闻名。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均为镇建制。1958年成立xx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xx乡,1986年撤乡建xx镇,1999年12月经江苏省xx 批准,与其南部的大冯乡合并组建为现在的xx镇。 2.1.2自然特征 xx镇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据多年观测,xx地区年平均气温14.5°C。平均降雨量为1000~1050mm,无霜期225天,常年盛行东南风,土地承压力为6~7吨/m2。xx镇又位于沿江高沙土地区与里下河水网平原的过渡地带,镇域内地势平坦,河网交错,

村落分布空间布局发展思路

村落分布的空间布局发展思路浅析【摘要】如何合理安排县域村落分布的空间布局,是村庄体系规划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以县域自然村落为对象,基于村庄现状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村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明确不同类型的村庄发展策略和村庄布点调整思路,寻求一种相对直观而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恭城;村落分布;村庄体系规划 【 abstract 】 how to arr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unty village layout, is in the planning of village system should focus on content, this paper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as an example, county natural villages for obj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characteristics, villag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village development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clearly different types of vill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village stationing adjust the thought, seek a relatively intuitive, the maneuverability is strong planning method. 【 keywords 】 gongcheng; village distribution; village system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村落分布空间的调整优化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方案

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方案 各居委会、学校,镇直机关企事业相关单位: 为合理调整学校校点布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制定。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县城中心,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8个社区居委会、194个居民小组,现有总人口108582人。目前,现有公立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26所;完小14所;完中一所(镇二中)、初级中学一所(镇一中)。幼儿园入园数5709人,入园率80%;小学有2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591人;初中有5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27人。小学教职工总数564人,中学教职工总数180人;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56492平方米,初中校舍18048平方米;有省级示范幼儿园5所,省级示范小学3所,省级示范初中2所,省级文明学校4所,市级3所,县级8所。 二、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普九以来,我镇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校舍改造,经过各居委会和学校的不懈努力,全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但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变化

趋势、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历史形成的中小学布局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城镇小学办学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文化小学、盘江、××三校,学生已达9000多人,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较小,大班数额增多现象严重,原因是城市住房的发展,带动进城务工及子女就学的方便,因而从农村到城市入学的学生逐年递增。从近六年测算,平均每年净增300多人,学生人数的增多严重制约着我镇城区小学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三、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目标和任务 (一)XX年秋季新建环城小学开始招生,计划招一年级新生360人,三年后办学规模达到XX人。 (二)完善镇一中、镇二中基础设施建设。 1.镇一中新建教学楼3531平方米,学生宿舍2745平方米,学生食堂1689平方米。 2.镇二中新建综合楼8600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33300平方米,学生食堂XX平方米,学生宿舍4000平方米。 (三)规划新建学校。 1.计划XX年新建一所规模达2400人的中学。 2.计划2019年新建一所规模达2400人的小学。 (四)第二批学校危房改造安排。 1.茶花小学排除D级危房(教学用房)1260平方米,拟建一幢1070平方米的教学楼。

规划布局调整工作办法

规划调整项目技术方案 第一节准备工作 一、成立工作技术小组 当我公司承接到项目后,首先进行规划方案编制的准备工作,成立工作技术小组。同时,公司拟派一人为工作小组组长,组长对整个项目负责,确定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方案,把此方案报公司复核审批。另外,工作技术小组研究解决规划调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且把实际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立即上报公司,由公司提出解决方案。 二、熟悉项目基本情况 我公司安排工作小组人员与国土局规划股(科)负责人接洽,了解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基本情况。一般而言,需了解熟悉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了解项目相关信息; 2、可行性分析:就是从技术角度上讲,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能否满足规划调整的各项指标的控制要求。 第二节资料收集及整理 一、勘测定界报告 期间完成相关地块的勘测定界图及勘测定界报告。 二、资料收集内容 收集资料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项目资料;2、土地资料 1、项目资料 1)建设用地图件(电子版、纸质); 2)土地总体规划图; 3)建设项目相关资料 2、数据库

1)涉及的相关数据库资料 三、资料整理及处理 技术小组根据项目的需要,对收集的文字资料、图件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规划图件作进一步处理,如数字化、分区填色等,使其满足项目方案编制对基础图件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规划调整方案编制及图件制作 3.1规划调整方案 3.11规划布局调整原由 现行规划因修编时受规划控制指标约束,未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产业政策的不稳定性。为全面保障城镇建设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亟需对规划用地布局进行布局优化调整。 3.12规划布局调整原则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本次用地的规划布局调整将拟用地范围内的有条件建设区调整为允许建设区,同时将等面积的允许建设区调整为有条件建设区,确保了“允许建设区规模不增加、不突破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3.13规划布局调整涉及的地块编号、地类、面积 根据项目勘测定界和报件材料的编号对项目地块进行述诉。 3.14布局调整后规划主要调控指标落实情况 规划调整需确保了城乡建设用地规划规模不增加。

最新学校 初级中学2013—2020年布局专项规划

**初级中学布局专项规划 (2013—2020年) 为贯彻落实《关于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市教发[2012]280号)精神,决定对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调度。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第一章基本情况 1.1目前现状: **初级中学所辖14个村居,人口16301万人。现有小学12处(*****),在校生1716人,其中初中生768人,七年级253、八年级259、九年级256,初中最大班额55人,在职教职工59人。 全乡小学招生规模都相对较小,学校受办学条件较好的县城初中的影响,招生区域内学生流失严重。 1.2规划意义: 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和实施2013—2020年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是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保证,是教育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基本前

提。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速的关键时期,人口结构和布局发生深刻变化,统一规划学校布局,有利于促进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快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学校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第二章总体要求 2.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规划,优化学校布局,以适应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实现教育与社会、学校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2.2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市教发[2012]280号)等有关精神。 2.3规划原则: 一是战略性原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确立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 二是均衡性原则。立足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以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服务。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江苏新实践——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例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乡村地区正发生着剧烈的转型与重构。乡村有其独特性,在社会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乡村的发展正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新时期下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经历着新的实践和探索。在回顾江苏省历轮镇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为例,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新实践进行思考,以期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镇村布局规划;新型城镇化;扬州市区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epening, the country area is undergoing drastic transformation. The country is unique, and h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work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undergoes new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view of the past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in Jiangsu, 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of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 and think of the new round work in Jiangsu.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 new-type urbanization ;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9(6) 作者简介 罗小龙,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瑞雯,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豫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眉舞,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博士。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江苏新实践 * ——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例 罗小龙 何瑞雯 刘豫萍 陈眉舞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土地利用等方面,中国乡村都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动的转型过程[1]。2000年代中后期,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乡村转型,并呈现出农民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外出务工时间长期化的趋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农村人口老龄化[2]和空心村[3]现象日渐凸显,传统的乡土社会正逐步消逝[4],引发了学界对乡村问题的持续关注。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从关心城市到关心乡村问题”的宏观政策拐点[5]。随着中共十八大“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我国镇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开始从“城镇的单视角转向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双视角”[6]。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将更关注镇村发展,促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农民市民化、致富有出路、乡愁有所寄、权益有保障”[6]。由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村布局规划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时代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江苏省于2014年开始推进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本文基于《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实践,对新时期下江苏省镇村规划编制的新探索进行总结,旨在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新城运动”的格局机制与管治研究(编号:41471133)。

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县局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需要,为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快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村小将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撤并。制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一、基本思路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和常住人口的变化趋势,立足当前,并着眼未来几年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调整结构、资源重组、盘活资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地优化和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其社会效益。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撤并一些村小,适当扩大办学规模,打破村村办学的“小而全”办学模式。农村小学适龄儿童数不足15人的一般不再设成小学。可设网点小学;距离中心小学较远的村,可以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网点小学;方便学生就学。 二、学校布局现状 (一)总体情况:我镇中小学布局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小学校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布局结构基本合理;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未来几年,我镇经济社会将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同时人口结构和分布也将发生变化。因此,进一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势在必行。 (二)教育资源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部分学校教育资源布局已不适应需要,流动人口逐年增多,学生逐年减少,每个年级学生都在8人以下,全校学生也只有二三十人,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孟常小学,长发小学,双福小学德信小学、东北小学。 2.一些学校缺乏再发展的空间,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扩展。 三、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1.通过调整教育资源布局,解决学校布局与城镇建设和城镇整体功能不协调的问题。 2.通过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加快示范校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四、布局调整方案 (一)农村小学调整方案 1. 原则:循序渐进、自然过渡,留足发展空间。 2.工作目标:原则上保留现有中学、完全小学。 3.布局调整重点:将年在校生低于40人的村小学学校逐步取消;重点规划孟常、长发、东北、太河、德信、双福等学校。 (二)村校调整规划

布局规划方案

白沙镇中小学布局规划方案 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白沙镇中小学布局结构,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更好地促进我镇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均衡与和谐发展,根据白沙镇今后人口和生源发展状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集思广益、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全镇中小学布局基本情况 白沙镇位于涵江区西北部,全镇现有一所初中,1所完小,2所初小,7个教学点,总体来看,学校布点仍不尽合理,服务范围不尽适宜,由于区域位置不同,学校基础设施不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管理效益、教学质量存在较大悬殊。 二、布局规划编制的背景 随着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向集镇流动及人民群众对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学校布局中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日益凸现。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办学条件依然较差。集中体现在部分校舍建筑标准低,达不到国家抗震设防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教辅用房短缺紧张,教学信息化含量低;校园文化建设有待提高,文化氛围单调。二是学校规模急剧减小,办学效益低下。部分完小生源萎缩且流动大,学校规模减小,微型学校、微型班级不断增多,课堂教学出现将多兵少的局面,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教育资源分散,浪费严重,集中体现在教师资源的配置和校舍的闲置上。四是学校间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由于受地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是偏远、越是生源少的学校办学条件越简陋,公用经费越少,教师越不愿在那里任教,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五是小学教师严重老化,且年龄结构不合理。六是学科教师不配套,缺少音、体、美、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教师。 以上问题,充分说明了对现有学校布局进行全面调整,从而提升全镇中小学办学规模和层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已是必然趋势。 三、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 依据我镇教育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质量,稳步推进。通过加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实现我镇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 四、布局规划的主要原则:

中小学布局规划建设的初步建议

关于六安市本级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的建议 为迅速适应市政府《六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提出的未来六安城市120万人口、120万平方公里发展规模的需要,结合目前六安教育发展的实际,现提出市本级(含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的初步建议。本建议所规划的教育侧重于普通高中,未包含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如市政府同意本框架性建议,将另行制定更加详实的规划方案。 一、调整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途经 (一)现状 目前,六安城区基础教育学校共106所,在校学生67994人(不含补习班人数),教职工3825人。其中:小学26所,在校生25585人,教职工1164人;幼儿园65所,在园人数8210人,教职工615人;普通初中7所,在校生15559人,教职工898人;高中3所,在校生11635人,教职工851人;完全中学4所,在校学生6858人,教职工26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47人,教职工30人。 (二)背景 自2000年六安撤地设市以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人口急剧增加,沿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格局的大多城区学校已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日益突显。市政府高瞻远瞩,适时决策,出台了《六安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成为指导城区学校布局、建设的行动指南。该规划制

定的依据是2003年市政府出台的《六安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是适应2020年60万城市人口、6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发展要求。《规划》要求到2020年城区小学达45所,在校生45000人;中学24所,在校生43200人。2006年市政府根据《规划》,出台了《关于六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公办)改扩建工程的实施意见》(六政[2007]22号),规定在“十一五”期间六安城区新建、改扩建学校18所,其中小学11所、初中2所(含完中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涉及金安区学校有8所,裕安区学校9所,市直学校1所。 目前,城市南部新区已新建皖西中学、城北小学南校区并投入使用;金安区人民路小学、长安小学已于2007年底改、扩建完成;裕安区凤凰桥学校一期工程已结束,正在进行二期工程改造;裕安区三里岗小学迁建工程正在施工;裕安区六安九中新校址建设已开工;裕安区城南小学改、扩建工作已近尾声;解放路小学目前尚在规划审批中,待拆迁工作结束后即可动工。 市政府《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指出,到2030年,将六安城市发展成为120万人口、1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全省一流、适宜人居的滨水、生态城市。这一规划为城区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契机,更为城区教育规划提出了新的课题,迫切要求调整、充实、完善原《规划》,更好地促进城区教育的新一轮大发展,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不动摇,努力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需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编制要点(试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目标,结合我省各县(市、区)的实际,规范我省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统一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深度,提高我省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质量,特制定《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1.2 村庄布局规划的归属和作用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用于指导县(市、区)域范围内的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应单独编制。 1.3 编制主体和审批权限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由县(市、区)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1.4 指导思想 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 1.4.1“因地制宜、宏观调控、统筹发展、规模适度”;

2 村庄布局规划要点 2.1 村庄布局规划的作用 编制各县(市、区)域的村庄布局规划,主要用于指导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2.2规划层面划分 村庄布局规划一般分为总体层面和详规层面。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属于总体层面,与县(市、区)域体系规划保持一致;村庄建设规划或村庄整治规划则属于建设性详细规划层面。 2.2.1 总体层面: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1)、以县(市、区)域城镇体系体系规划为依据,落实县(市、区)域生产力布局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 (2)、以行政区划调整和“拆村并点、生态移民”规划为依据,提出村庄撤并、迁移标准,明确迁移和保留的村庄的名称、地点、人口及用地规模;落实并调整近远期中心村聚居点、基层村聚居点、新型社区的空间布局; (3)、重点解决各乡驻地、中心村聚居点、基层村聚居点和新型社区的布点和发展规模;分区拟定村庄的各项建设标准; (4)、协调安排村庄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拟定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制定共建、共享方案; (5)、提出区域空间管制规划要求和环境保护规划要求; (6)、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2.2.2 详规层面:村庄建设或整治规划

规划布局调整工作方案

规划布局调整工作方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规划调整项目技术方案 第一节准备工作 一、成立工作技术小组 当我公司承接到项目后,首先进行规划方案编制的准备工作,成立工作技术小组。同时,公司拟派一人为工作小组组长,组长对整个项目负责,确定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方案,把此方案报公司复核审批。另外,工作技术小组研究解决规划调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且把实际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立即上报公司,由公司提出解决方案。 二、熟悉项目基本情况 我公司安排工作小组人员与国土局规划股(科)负责人接洽,了解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基本情况。一般而言,需了解熟悉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了解项目相关信息; 2、可行性分析:就是从技术角度上讲,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能否满足规划调整的各项指标的控制要求。 第二节资料收集及整理 一、勘测定界报告 期间完成相关地块的勘测定界图及勘测定界报告。 二、资料收集内容 收集资料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项目资料;2、土地资料

1、项目资料 1)建设用地图件(电子版、纸质); 2)土地总体规划图; 3)建设项目相关资料 2、数据库 1)涉及的相关数据库资料 三、资料整理及处理 技术小组根据项目的需要,对收集的文字资料、图件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规划图件作进一步处理,如数字化、分区填色等,使其满足项目方案编制对基础图件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规划调整方案编制及图件制作 规划调整方案 规划布局调整原由 现行规划因修编时受规划控制指标约束,未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产业政策的不稳定性。为全面保障城镇建设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亟需对规划用地布局进行布局优化调整。 规划布局调整原则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最新中小学布局整改措施

中小学布局整改措施 一、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政策(一)加大市、区两级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发展费征收力度。并全部用于教育,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二)认真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综〔〕62号)精神,按市区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足额计提教育资金,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三)按照公共财政优先教育发展的原则,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四)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资金审批程序,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由财政设立专户、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专帐进行管理,接受财政、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二、教育用地政策(一)将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纳入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学校用地纳入市区土地规划,设立“教育用地橙线”强化教育用地执行的刚性,变更教育用地性质,须征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由市规划委员会报市政府批准执行。(二)优先保障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用地。新建、迁建、扩建的学校需征用土地,按“教育用地”性质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和预留控制,尤其对城东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设置和教育用地作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布局调整学校建设征用土地,需改变现有土地性质和拆迁的由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市政府统一协调解决。(三)对市区现有中小学土地权属清晰、尚未办理国有土地证的集中办理相关土地证件,并明确教育用地性质。(四)依法保护学校土地及资产相

关权益。对于市区学校土地及资产,由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配,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对因布局调整空置的教育用地,由市国土部门依法处置,处置净收益全部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三、教师定编和调配政策(一)市区中小学教师编制按省定的编制标准,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二)建立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合理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市区教师交流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调配。四、建设费用减免政策(一)为确保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工程费用,执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市区五大社会发展项目建设优惠政策予以减免: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一律实行零收费,有成本的可收取成本费(如工本费、材料费)属经营服务性收费和中介服务收费的通过有关部门和中介方双方协商,只收取成本费或免收,确需收费的原则上不应超过规定收费额下限的30%具体收费项目及标准可按市人民政府《关于研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 (二)29号)有关收费标准执行,未列入的其他收费项目均应比照执行。 针对学校布局调整建设工程项目多、规模大、系统性强的特点,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工程相关手续,采取部门协商、一次性集中办理。 五、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政策(一)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在市区投资兴办优质教育。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招生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应享受的公共财政政策,对办学思想端正、办学条件好、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民办学校给予优先和重点扶持。(二)建立和完善公办学校教师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

最新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图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1) 一、重要意义 (1) 二、基本任务 (1) 三、规划原则 (1) 四、技术要求 (2) 五、规划依据 (2) 六、规划范围 (3) 第二章规划理念与思路 (3) 一、规划背景 (3) 二、规划重点 (3) 三、规划技术路线 (5) 第三章现状分析与评价 (5) 一、区域位置 (5) 二、历史沿革 (6) 四、行政区划 (6) 五、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 (6) 五、社会经济概况 (7) 五、人口与行政区划 (8) 六、城镇建设概况 (9) 七、村庄建设现状 (9) 八、现状特色资源评估 第四章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15) 一、调查问卷设计 (15) 二、问卷统计分析 (15) 三、自然村实地走访 (20) 第五章上轮规划实施评估 (20) 一、上轮规划概况 (20) 二、实施情况 (20) 第六章相关规划解读 (20) 一、城市总体规划 二、片区规划 三、集镇总体规划 四、土地利用规划 五、其他相关规划 第七章村庄分类与布点规划 (21) 一、村庄分类规划 (21) 二、村庄布点规划 (23) 三、村庄建设引导 (32) 第八章镇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4) 一、等级划分 (34) 二、设置标准 (34) 三、规划方案 (36)

第九章镇村基础设施规划 (36) 一、道路交通规划 (36) 二、供水工程规划 (37) 三、排水工程规划 (37) 四、供电工程规划 (38) 五、通信工程规划 (38) 六、燃气工程规划 (38) 七、环卫工程规划 (39) 八、综合防灾规划 (39) 第十章规划政策建议 (39) 一、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39) 二、长期管控、分类管理 (40) 三、延续村庄肌理,保护和传承乡土特色 (40) 四、配套农村人口转移等相关政策 (40) 附表1:涟水县陈师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规划村庄一览表 (41) 附表2:涟水县陈师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规划发展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 (48) 附表3:涟水县陈师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规划发展村庄公用设施规划一览表 (51) 附表4:涟水县陈师镇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各行政村、自然村现状调研图片错误!未定义书签。 ①利用主体结构钢筋作避雷引下线工程量计算: 计算利用主体结构钢筋作避雷引下线工程量时,应按设计要求计算,当设计要求利用其 中两根主筋时,工程量应按被利用主筋总长度计。 例:某大楼高85m,此楼有6处利用主体钢筋作避雷引下线,每处要求利用两根主筋, 试计算工程量: 引下线工程量85×6×2=1020m ②设计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网,其工程量计算方法: 其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被利用主钢筋单根延长米L乘以设计要求利用基础钢筋根数n: L×n ---------(a)钢筋全长 ⑵、被利用钢筋全长除以6(按平均为6m焊接一处) (L×n)/6 -------- (b)连接处 ⑶、被利用钢筋单根长度乘利用根数n减一再除以6(按平均每6m两根主筋间跨接一处)

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市2010-2015年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中小学合理布局、有序建设,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摸准底数的基础上,遵循青少年儿童的的成长规律,把握中小学办学特点,面向教育中长期发展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论证,准确测算,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 -2008年撤并小学129所,整合初中校2所。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加之计划生育成效的显现,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城乡教育布局又出现了新的不均衡,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全市有中小学402所(不含民办学校),其中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23所,职校3所,初级中学50所,小学321所。 由于历史原因,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有的甚至有

两所。农村学校布点多、容量小、条件差、效益低,教师难配备,管理难跟进,质量难保障,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部分小学和初级中学由于生源、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导致教育资源和投资出现浪费。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以及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教育资源日益相对短缺,学生上学难、教学班额大、择校现象突出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统领,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以****的长远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政府投入为保证,以创办寄宿制中小学为突破口,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建后撤、典型引导”的思路,正确处理好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稳步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校安工程进程,实现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布局规划原则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布局调整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

最新村镇规划整理

村镇规划 一、城乡规划法的作用 1、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更有利于依法行政 2、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 3、为村镇规划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4、体现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5、构建了公众参与的制度框架 6、有助于建立乡村规划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居民点的概念 居民点是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 三、村镇的基本特点、村镇规划的概念 1、特点(1)区域的特点:村镇在规模、分布、平面布局以及建筑形式、构造等方面也必然产生差别——平原和山区,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2)经济特点:农业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以农、收、副、渔业生产经济为主。 (3)基础设施特点:基础设施不足,发展落后 (4)村镇环境特点①村镇环境脏②环境建设乱③环境意识差 2、概念村镇总体规划是在全乡范围内进行的村镇布点规划和相应的各项建设的全面部署。是全乡山、水、田、林、路、村综合规划的组成部分。 四、规划新世纪现代化村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 2、珍惜土地原则; 3、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原则; 4、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原则; 5、创造舒适、卫生居住环境原则; 6、发挥集镇基地作用原则; 7、保护名胜古迹原则; 8、认真贯彻群众路线的原则; 9、可持续发展原则。 五、简要说明村镇规划的资料内容包含哪些 1、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 (1)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气象气候 (2)区域概况: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农业生产条件 (3)历史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历史沿革 2、社会经济资料 (1)人口结构:村镇现状总人口、职业构成、年龄构成、人口变动情况 (2)村镇建设管理情况(3)村镇工业发展状况(4)集市贸易 3、现有建筑物、工程设施与环境资料 (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与绿地(3)工程设施:交通运输、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4)环境资料 六、村镇体系结构层次划分分为哪四个层次 我国村镇的体系结构一般按各自所处的地位、职能进行层次划分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集镇--中心镇4个层次 (1)基层村:是村镇中从事农业和家庭副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 没有或者只有简单的生活福利设施。在生产组织上,有的是一个村民小组,有的是几个村民小组,住户规模少则几户,多则百余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