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家禽饲料代谢能的因素

影响家禽饲料代谢能的因素
影响家禽饲料代谢能的因素

影响家禽饲料代谢能的因素

家禽饲料代谢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可分为3个方面:测定方法、试验动物和饲料本身。所有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的因素均间接影响代谢能值。本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

1测定方法

从各种代谢能的定义上看,真代谢能(TME)>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表现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Wolynetz和Sibbald,1984)。

目前普遍采用的测定方法是排空强饲法(Sibbald,1975)。由于试禽采食量较小,试验过程中每个操作的微小误差均会影响最终测定值。AME随采食量增加而升高。用内源排泄能(EEL)对AME进行校正(TME)可减小采食量的影响。但绝食禽的EEL大于采食禽,需要进行校正。对代谢能进行氮校正可降低测定值的变异度。强饲过程试禽产生严重应激,可能是影响代谢能测定准确性的一大隐患。关于其解决办法目前还无人作过研究。

试禽强饲前消化道未完全排空,会使代谢能测定值偏低;而排泄物收集期过短又会使测定值偏高。因此确定合适的绝食排空期和排泄物收集期很重要。

目前,鸡上普遍采用48h+48h模式,而鸭上则很不统一(24-54h+24-54h),鹅上少见报道。强饲禽饮水少,会增大测定值的变异度,测定期内定时喂水可降低其离差。

用敞口盘收集排泄物,排泄物易受污染,影响精确性,目前多采用集粪瓶(袋)。排泄物在收集过程中会分解释放能量,加酸(硫酸、盐酸、酒石酸)和甲醛可抑制分解。

2试验动物

2.1试禽种属、品种

鸡和水禽消化生理存在很大差异。Siregar和Farrell (1980)研究表明,鸭和鸡基础代谢和基础日粮代谢能力不同。禁食鸭饥饿产热、氮排泄、体重损失、脂肪代谢均高于禁食鸡,采食鸭ME、饮水量、脂肪沉积则高于鸡。肉鸭比肉鸡对纤维有较好的耐受性(宋代军和王康宁,2000)。韩友文和吴成坤(1984)认为水禽EEL低于鸡。许多比较试验显示,鸭饲料代谢能值高于鸡(宋代军和王康宁,2000;Ragland,1997)。

用不同品种鸭测定的玉米代谢能存在较大差异,似乎表明品种对饲料代谢能值有影响,但没有专一的比较试验作验证。品系间能量利用有无差异,报道不一。大多认为无差别(Guillaume和Summers,1970;Sibhald.1976;Askbrant,1988;Yaghobfar,2001)。而Spart和Leeson(1981)发现单冠来航蛋鸡AMEn大于肉种鸡;Boldaji等(1981)也发现正常体型公鸡TMEn大于矮小型。

2.2试禽年龄

动物消化器官有一个生长发育过程。幼龄禽肠道(容积)发育不全,内源酶系统还不成熟,胆汁酸分泌不足,肠道微生物群落还未完全建立起来(Boeschate等,1993;Scheele等,1994)。因此对饲料中的某些营养成分还不能消化吸收或消化吸收率较低,对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耐受力较差,反映在代谢能上就是能值偏低。在消化系统生长发育期内,饲料代谢能值随日龄增加而增加(Sihbald,1960;Lodili,1969;Zelenka等,1973:Hartel, 1986:Bourdilon,1990;Scott和Boldaji,1997; Zelenka,1997; Fuente等,1998)。

通过添加外源酶和助消化物质可提高幼禽饲料代谢能值。日粮中添加胆汁酸盐促进雏鸡对脂肪的吸收,提高了日粮TME、TMEn值(Kussaihaiti等,1982),与Fedde(1960)添加肉牛胆汁效果相同。豆粕日粮中添加牛磺酸钠,可抑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作用(Carlich 和Nesheim,1965),提高AME(Polin.1982)。

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可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从而提高B粮利用率(Nelson等,1963;March和Biely,1967March等,1972)。

3饲料

3.1抗营养因子

饲料中多种抗营养因子(表1)均会影响其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利用,从而影响代谢能值。

表1 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抗营养因子

饲料种类抗营养因子

谷类植酸盐

高粱单宁

黑麦、小黑麦、大麦、小麦、燕麦非淀粉多糖

土豆茄属生物碱

木薯生氰糖甙

大豆、豌豆、蚕豆、鹰嘴豆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皂甙、致甲状腺肿素、

植酸盐、寡糖、脲酶和抗维生素因子

棉籽饼棉酚、环丙烯类脂肪酸

菜籽饼单宁、硫葡萄糖甙、芥子酸、芥子碱、寡糖

亚麻籽饼生氰糖甙

葵花籽饼纤维素、木质素、单宁

非淀粉多糖的主要成分是阿拉伯木聚糖、葡聚糖、纤维素和果胶。这些多糖溶于水后可形成粘性凝胶,成为抗营养因子,引起胃肠道内容物的粘稠度增加,阻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淀粉、脂肪的消化率下降(McNab和Smithayd 1992;Fuente等,1998)。在日粮中加入阿拉伯木聚糖酶、β一葡聚糖酶等NSP酶可将高粘度的SNSP水解成多糖片段,这些小分子量多糖片段的粘度大为降低,食糜粘度也大为降低,因而对养分和内源消化酶的

扩散阻碍作用消失,饲料养分的消化率和吸收利用率大为提高(Slominski,1994 Danicke 等,1999),代谢能值增加(Moran,1969;Broz,1987 Fuente等,1998)。

动物小肠内缺乏α一半乳糖苷酶(Gitzelmann和Auricchio,1965),因而不能分解水苏糖、棉籽糖(胀气因子),而被胃肠道微生物群落发酵生成二氧化碳和氢,也可产生少量甲烷,从而引起肠道胀气,并导致腹痛。腹泻等。把α一半乳糖苷酶加入到饲料中,增加豆科饲料低聚糖的消化,减轻或消除消化紊乱。用80%乙醇浸提脱去这些低聚糖,可提高豆粕的TMEn(Coon等,1988;Leske等,1990、1991、1993)。

植酸是植物性饲料普遍存在的一种抗营养因子。植酸分子中的植酸磷难被猪和禽利用,植酸能和饲料中的矿物元素、蛋白质等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降低这些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植酸可抑制体内多种酶的活性,Yoon (1983)报道,饲料中植酸的存在会使动物对淀粉的消化率降低。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代谢能值(Miles和Nelson,1974;Farrel,1993;Martin和Farrell;1994;Ravindran等,1997、200O)。

单宁是水溶性多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高粱和豆科籽实中。Jsman (1993)报道,单宁与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或酶的底物反应,降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

果胶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使得细胞内容物如淀粉、蛋白质、矿物质不能被释放吸收,因而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抗营养因于。日粗纤维素与饲料代谢能高度负相关(Villamid,和Sanjuan,1998)。添加果胶及纤维素酶后,可将细胞壁降解为单糖,降低肠道内容物的粘稠度,减少此类物质对动物消化功能的阻碍,增加养分的消化和利用。

3.2脂肪及脂肪酸

油脂代谢能测定值大于其总能(Ketel等,1986;Wiseman等,1986;Ketel等,1989;邹晓庭等,1992)。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脂肪与日粮营养成分存在互作,促进日粮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添加脂肪延长了食糜通过肠道的时间,使日粮的消化吸收变得更为完全(Tuckey等,1958;Mateos和Sell 1981)。

油脂的添加水平、脂肪酸组成均会对自身与日粮代谢能产生影响。油脂在低添加量时,其代谢能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当添加量增加到一定范围,代谢能值不再增加(Mateos 和Sell,1981;Ketel等,1988),甚至出现降低(Ketel和Groote,1988)。Lall和Slinger(1973)认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2.06∶1时代谢能最佳,日粮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从0增至2.5过程中TME迅速增加,达到4以后不再增加(Wiseman 和Salvador,1991),随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而降低。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吸收率低于不饱和脂肪酸(Young和Garrett,1963)。另外有报道,水解过的脂肪同未被水解的甘油三酯相比,其AME值要低(Young,1961;Renner和Hill,1961;Artman,1960;Shannon,1975;Freeman,1976)。基础日粮组成也会影响油脂代谢能测定值(Sibbald和Kramer,1980)。

Brockerhoff(1971)指出:脂肪中甘油三酯分子的极性使脂肪的吸收情况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影响到水解酶的产生和肠道对脂肪的吸收。Mattson和Streck(1974)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Rennet和Hill(1961)所做实验清楚地证明,肉仔鸡对脂肪的吸收随甘油三酯分布在

脂肪酸中的附着点的变化而变化,猪油中软脂酸的吸收随其甘油三酯的极性面改变,甘油三酯分子具有两个极性比只具有单一极性的甘油分子容易被吸收。

3.3日粮钙、磷水平

许多研究表明,日粮钙水平影响脂肪的利用率。Cheng等(1949)提高小鼠日粮钙水平,会降低某些脂肪的消化率。Fedde等(1969)发现,日粮钙含量由1.24%提高到3.00%,雏鸡对牛油的吸收能力下降,Sibbald和Price(1977)的结果与之相同。而Tortuero和Centeno (1973)报道,提高产蛋鸡日粮石灰石含量,脂肪消化率提高。日粮中高钙与饲料中的植酸形成钙植酸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与淀粉(Thomnson和Yoon,1984 Thompson,1988)、肠道内的脂肪酸(Lesson,1993)结合或抑制α一淀粉酶活性(Sharma等,1978;Deshpande 和Cheryan.1984),从而降低淀粉的溶解性和消化率(Knuckles和Bestschart,1987)。

日粮磷源水平也影响雏鸡AME(Sibbald等,1961;Nelson和Miles,1963)。日粮磷水平由0.55%升至4.0%时,AME升高(Sibbald和Hamilton,1977)。

3.4其它饲料因素

Sibhald等(1962)报道核黄素、尼克酸、钴胺素和蛋氨酸的互作效应对AME值有影响,但这种效应很小。B族维生素缺乏可使AME变化(Lockhart等1966;Guo和Summers,1970)。

合理的加工可提高饲料的代谢能值。大麦脱壳代谢能值提高。粉碎棵大麦代谢能值高于整粒的(Sibbald,1982)。碗豆粕加热处理,能值和粗蛋白消化率提高(Huyghebaert等,1979)。蒸汽制粒可提高碗豆AMEn(Farrell等,1983;Carr,1987)。

AMEn与玉米容重正相关(Lesson和Summers,1977)。随玉米容重的增加,淀粉含量增加,TMEn随之增加。

4其它因素

环境温度对鸡饲料代谢能测值有影响(Charalambous,1976)。母鸡在30℃条件下,前3

周内饲料代谢能值降低,而以后3周恢复(Davis等,1972)。Swain和Farrell(1975)也报道热环境下鸡饲料代谢能值增加。Husseing等(1980)发现肉仔鸡饲料高温下的AME和AMEn有偏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Yamazaki和张子仪(1985)与杨琳等(1993)报道低温条件下饲料的代谢能测值高于常温及高温。

动物在应激状态下,或患消化道疾病时,对各种养分的消化利用率均会降低,因此也会影响到饲料的代谢能。

家禽饲料有效能值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客观准确地评定饲料原料和饲料的有效能值是开发利用饲料资源及优化饲料配方的主要决策依据。实践中,为了经济地配制家禽日粮,就要准确地测定各种饲料原料中(尤其是能量饲料)的有效能值,低估了能值,就会在最低成本日粮中拒用一种成分,但如果用了能量被低估的原料,就会降低蛋能比(CP/E)而使生长鸡沉积较多的脂肪,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同时,饲料企业也需要做代谢试验来评定所生产饲料的营养价值,因此,准确地评定饲料的有效能值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比较公认地评定家禽能量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的体系是代谢能体系,可用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来表示。究竟用哪种代谢能比较合理有过一些研究,其中陈代文(1994)运用数学推理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讨论了代谢能体系在家禽饲料评定中的有效性,指出:TMEn是评定家禽饲料营养价值的理想指标。但由于AME的发展时间长,积累的资料多,要用TMEn替代AME尚需要一段时间。

1 代谢能测定方法的研究概述

代谢能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主要有①直接法:包括传统测定法、快速测定法;②间接法:主要有离体法、回归预测法及近红外光谱法(NIRS法)。

家禽饲料(尤其是饲料原料)代谢能的测定,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过较多研究,近几年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鸭饲料能值评定上,鸡上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测定方法上,常规测定法和双指标中速测定法(DSQ法)应用较少,NIRS在估测代谢能上有过一些研究,但由于需要较多的定标样品,且有些样品变异较大,给这一测定方法带来一定的难度。

1.1 AME的快速测定方法

Farrell(1978)提出:试禽经过24 h饥饿排空后,自由采食足够饲料,然后收集48 h排泄物。之后测定饲料的代谢能。李杰等(1984)利用快速法测定了日粮和小麦麸对鸡和水禽的代谢能值,结果表明,AME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TME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指出,AME和AMEn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认为对家禽进行代谢能的氮校正并无实际意义。该法具有快速、耗料少、对试验鸡应激较小的优点,但训练试禽采食需要一定时间,不适合测定单一原料以及适口性较差的饲料原料。

1.2 TME的快速测定方法

Sibbald(1976)提出:试禽经过24 h饥饿排空后,强饲定量待测饲料,收集24 h排泄物,之后继续收集24 h排泄物作为内源排泄物,用于测定TME。陈雪秀等(1983)用TME法,测定了成年莱航鸡鱼粉、豆饼、玉米、小麦等15种饲料和5种日粮的AME1和TME,并且用全收粪法测定了其AME2,结果表明,TME与AME1和AME2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和0.834,而AME1和AME2间基本上无差异。并提出通过饲料分类求出TME与AME的关系对进一步提高代谢能值精确度大有益处。李晓华等(1989)用排空强饲的方法测定了成年白莱航公鸡高粱、小麦的AME值。其值分别为15.09和14.17 MJ/kg。武秀云等(1995)用TME

法测定了星杂579商品代公鸡9种蛋白饲料的能量代谢率及内源校正代谢率,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995 8)。何瑞国等(1995)用排空强饲缝集粪瓶的方法测得了双杂早籼稻糙米的TME,结果表明,糙米属于良好的能量饲料,代替玉米喂鸡是可行的。TME法耗时短,操作简单,能准确记录采食量和收集排泄物,测定结果受试验鸡和饲料组成的影响较小,但对试验鸡应激较大,强饲饲料量不能代表正常采食量,且绝食排空及收集时间不好确定。

1.3 离体测定法

此法是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测出可消化干物质(DDM)、可消化蛋白质(DCP)或体外消化能(IVDE),这些指标与AME或AMEn具有高度相关性,因而可用来预测家禽饲料代谢能值。这一方法在生产中也有较多应用。何霆(1983)利用生物学法实测和用离体法估测了15种肉鸡、7种蛋鸡定标日粮和30种肉鸡、6种蛋鸡生产日粮的AME,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AME值比较接近。俞火明等(1987)应用离体法和排空强饲法对不同质量的糠饼和米糠各15种,分别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离体消化和动物代谢试验测得其AME值,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AME值相当接近(R=0.848)。俞火明(1991)利用离体法和排空强饲的生物学法测定了35个肉鸡料和17个蛋鸡料的代谢能值,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

R=0.963 7。韦如葵等(1996)用离体法和生物学法测定了20种定标日粮的IVDE和AME,并得到了一系列回归方程,国外也有相关研究。赵峰(2006)根据鸭在常态条件下小肠液中消化酶酶谱的变异幅度,设计了与鸭小肠液中消化酶活性近似的人工小肠液,建立了以胃蛋白酶-人工鸭小肠液两步酶水解法估测鸭饲料代谢能值的离体评定方法,为构建我国水禽饲养标准的有效能值参数提供了现代化的测定手段。

1.4 代谢能的回归预测

根据化学分析结果来预测饲料代谢能值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外学者已提出了一些针对不同饲料建立的回归方程(宋代军,2000),不同国家的饲料数据库上也列出了许多预测方程。许多国家获得的数据表明:直接测定和按方程式推算的代谢能值,除含有大量粗纤维和抗营养因子的饲料外差别不大。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尚无最佳方程可以推荐。

1.5 近红外光谱法(NIRS法)

NIRS法主要原理是利用在近红外区用漫反射光谱作定量分析。通过大量定标样品建立特征谱库,分析待测样品中的化学指标,通过生物学实测代谢能值,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从而估测代谢能值。测定时所需样品少,分析速度快,但定标工作复杂,工作量大,有些样品变异较大,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目前该法主要用于预测饲料原料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2 影响代谢能测定的因素

以上介绍了代谢能的测定方法,但代谢能的测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种饲料,用不同测定方法得出的值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熟悉影响代谢能测定的因素,尽量考虑并采取措施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测定过程尽可能地接近动物的正常生理状态,使代谢能值真正为生产服务。影响代谢能测定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动物因素

主要包括家禽的品种、性别、日龄。对于一种饲料原料,由于鸡与水禽的生活习性和消化特点有些不同,其代谢能值有较大差别;对于同一品种的家禽,不同日龄的家禽由于发育阶段、消化能力不同,代谢能值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我们测出的代谢能值,只能是针对某一具体家禽的某一生理阶段,而不能把所得出的代谢能值简单应用到其它家禽上去,这样不利于精确配制家禽饲粮。但是由于完全测出这些代谢能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实际配制日粮时,我们还是经常参考资料中所列出的数值。

2.2 饲料因素

主要包括饲料组成、饲料形态、营养物质平衡等。饲料原料由于产地、收获时间、储存条件不同,代谢能值有一定的差异;由于饲料原料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及加工调制工艺不同,对饲料的营养价值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不同批次的原料采用同样的营养成分表来配制饲料,饲料的营养指标会发生一定变化。另外,颗粒料饲喂动物的效果要优于粉料,因此,在代谢能测定中,最好采用颗粒料。另有试验表明;在用替代法测定原料代谢能时,基础饲料CP含量不同,饲料的原料代谢能有显著差异。但用同一基础饲料,如果替代比例不同,试验饲料的CP含量随之不同,但对待测饲料的代谢能值没有影响。在测定代谢能时,由于油脂的特殊代谢作用会对代谢能产生影响,所以,油脂类不宜用作基础饲料。纤维素对饲料代谢能的影响不大,但纤维素含量过高则能降低饲料的能量利用率,基础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宜过高,至少应在15%以下为宜。

2.3 外界环境温度、湿度

环境温度对鸡的采食量、饮水量、饲料利用率、日增重以及基础代谢等均有一定影响,适宜的温度条件对动物正常生产水平的发挥能产生重要作用。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有不同的环境温度适中区(TNZ),在这一温度区间内,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也最适宜动物生长,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动物都是一个应激,都能影响基础代谢、能量需要,从而导致能量和营养物质在家禽体内分配和效率的改变,不利于动物的生长。因此,研究环境温度与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关系无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所以,在测定代谢能时,应该利用控温设备,保证鸡舍有一个合适且稳定的温湿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测出的代谢能值是相对合理的。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温度对代谢能的影响研究得比较多,湿度的研究相对较少。

2.4 饲喂方式和采食量

在测定饲料和饲料原料的代谢能时,动物可以采用自由采食、诱饲和强饲的给料方法,具体采用哪种饲喂方式应根据饲料类型区别对待。强饲会对动物造成一定的应激,同时应把握好强饲量。张子仪等(1982)研究指出,用强饲与自由采食测得的TME无显著差别。在饲喂时,可以饲喂单一饲料,也可以采用待测饲料替代基础饲料配成混合日粮饲喂。单一饲料测定比较简单,但是不太符合实际生产,并且原料的代谢能值在配合日粮后,由于组合效应会也发生一定变化,Sibbald(1976)认为TME在配制日粮时所表现的可加性方面也是比较好的,这对正确估计新配饲粮的代谢能值是可取的。在采食量尤其是强饲量对家禽饲料代谢能值影响的研究上,Sibbald(1976)认为,强饲量不足,内源能在排出能中的相对比例较大,会导致测得的AME偏低;强饲量增加,内源能在排出能中的相对比例减小,对代谢能值的影响减弱。盛东峰等(2005)在评述强饲法对饲料代谢能值的问题和对策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吴

成坤等(1981)指出,Sibbald的TME法不受采食量的影响,并且单一饲料也可以测定,这样就可以排除饲料间的互作作用。

2.5 绝食排空和排泄物的收集时间

在用“绝食-排空-强饲”这一模式测定饲料代谢能时,为了使前期饲料排净,就必须考虑排空时间。在排空时间和排泄物收集时间的选择上有过很多研究,提出过不同的时间组合,如(16+16)、(32+32)、(48+48) h等,绝食排空时间不足,前期饲料在动物体内残留量大,会导致测得的代谢能值偏低;绝食排空时间过大,又会增大对试禽的应激,影响测定值的稳定性。排泄物收集时间不足,试禽的排泄物不能完全收集,会导致测得的代谢能值比实际值偏高。韩友文等(1983)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停食24 h或32 h,消化道内均残留少量残渣不能排净。停食后24~48 h的内源能排出量高于48~72 h或72~96 h间的相应排出量(P<0.05);无论(24+24)或是(32+32) h,只要排空与收集的时间等长,则由于消化道内残留物的低-高补偿作用,所测得的TME值并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从实际意义上看,强调延长排空和收集时间是不必要的。按“饥饿排空+采食收集+停食收集”的(32+16+32) h的方式测得的TME值稍低于其他期长方式,在日粮测定中表现出一定差异(P<0.01)。

2.6 排泄物的收集方式

第一种是采用集粪盘收集。第二种是在试验鸡的泄殖腔缝集粪瓶,这样就会避免羽毛和皮屑的污染,虽然这一方法会对鸡产生一定的应激,但较第一种收集方式而言,不容易造成排泄物污染,并能避免排泄物的损失,在试验中得到广泛采用。第三种就是收集回肠食糜测定回肠表观消化能(IADE),在试禽食入待测饲料一定时间后,将试禽屠宰,收集回肠末端食糜,根据食糜中指示剂的含量计算饲料的回肠表观消化能。Scott等(1998)用回肠食糜法测定大麦、小麦的表观消化能值;唐玲等(2000)以酸不溶灰分(AIA)作指示剂,用回肠食糜法测定了3种不同来源玉米的表观消化能值,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来,回肠食糜法也日益引起动物营养研究者的关注。

2.7 屠宰方式

在用回肠食糜法测定时,屠宰过程中由于家禽的挣扎而引起肠道蠕动,影响消化道内食糜的通过状态,使回肠食糜量减少或缺乏代表性。因此,在屠宰方法上,应选择尽可能减少家禽挣扎的方法,比如CO2窒息法、戊巴比妥注射麻醉法、颈椎脱臼法、心脏注射空气法、颈部放血法和电麻法等,但在试验中,有些方法不容易操作,同时易造成肠道出血,影响测定结果。

以上介绍了代谢能测定的影响因素,但少量的研究给我们一个启示:温度、性别及饲料种类等因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产生影响,并不是独立的起作用而是存在互作。所以综合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杨琳等(1993)采用析因法研究了环境温度、测定方法、饲粮类型对蛋鸡料与肉鸡料的AME、内源能排出量(EEL)、TME等测定值的影响,温度设三个梯度:5~15、20~25、30~35 ℃;代谢能的测定方法有全收粪法、32 h排空法、48 h排空法。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AME、EEL、TME有极显著的影响;在20~25 ℃环境条件下,无论全收粪、32 h还是48 h排空法测定AME,或用32 h与48 h测定TME值都未见方法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见这几种方法在适温条件下是可以通用的。仲菊等(2004)通过研究环境温度、饲料、性别对32日龄京白904肉仔鸡氮、能代谢的影响发现:高温组(30~

32 ℃)AME显著高于低温组(8 ℃),而常温组(24 ℃)与高温组及低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间AME无显著差异(P>0.05);温度及性别对AMEn无显著影响(P>0.05)。

3 结语

代谢能的测定方法很多,且各有利弊,同时测定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究竟用那种方法比较好,动物营养界也没有统一的规程。不同的地方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就导致许多数据间没有可比性和通用性。所以,我们应该筛选出一套较为合理的代谢能测定规程,加以推广应用,使得测定值来自同一标准,增加其适用性。另外,有了一套规程以后,就应该研究出较为快速的测定方法,同时结合数学统计方法(比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等),建立动态数学模型求出不同类型饲料的代谢能值等营养指标。

影响饲料安全因素分析

影响饲料安全因素分析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关系到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企业或个人在饲料的生产、经营和养殖等各个环节,违法添加违禁药物,违规添加药物或使用不合格的饲料原料,给动物养殖带来损失的同时,也给动物产品的质量带来了隐患。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人为因素主要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如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或预防病害),人为地往饲料中添加某些有害药物。自然因素主要指由于自然的化学因素或工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使饲料原料带有有害物质,也包括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 一.人为因素 1.1滥用违禁药物或不按规定使用药物添加剂。 我国农业部于2001年9月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了33种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适用动物、用法与用量、休药期、注意

事项等,以及24种不能添加到饲料中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2002 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发布 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共5大类 40种。强调严禁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但在实际生产中,有些饲料厂不按规定执行,仍在使用一些已 禁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动物养殖过分依赖抗生素等药物,产生了 许多问题,如动物饲用抗生素后导致药物残留,引起耐药菌株扩散,对动物、人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动物菌群失调,抑制动 物的免疫力,继发二次感染。同时使用的大量药物通过食物链被人 体吸收,产生致癌、致畸形、致突变。 1.2过量添加微量元素。 从营养学角度考虑,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是必需的,但非常有限,饲料中如果添加的微量元素超出允许添加范围就有可能导致动物中 毒或身体不适。个别饲料生产企业为迎合养殖场(户)对家畜外观上 的喜欢,把微量元素按常量元素进行添加。比如在猪饲料中超量添 加微量元素铜,目的是让猪的粪便干燥、颜色发黑,长期饲喂含高 铜的饲料,铜就会在猪肉中大量沉淀。人类如果食用了含有高铜的 猪肉,就会影响健康,而没有被猪吸收的铜还会通过粪便的排泄污 染环境。饲料中过量铜锌的使用,可以引起养殖动物中毒。而且,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动物营养饲料部分 一.选择题 1.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成分是( ) ①水 ②碳水化合物 ③脂肪 ④灰分2.尿素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属于下列那一类物质( ) ①碳水化合物 ②蛋白质 ③维生素 ④非蛋白氮 3.那种营养物质产生的热增耗最大( ) ①碳水化合物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维生素 4.我国评定禽饲料营养价值的能量体系是( ) ①总能 ②消化能 ③代谢能 ④净能5.蛋氨酸属于下列哪一类物质( ) ①矿物元素 ②维生素 ③必需氨基酸 ④纤维素物质 6.蛋白质饲料的特点是( ) ①粗纤维大于20%,粗蛋白小于20% ②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大于20% ③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小于20% ④粗纤维大于18%,粗蛋白小于20% 7.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 ①蛋氨酸 ②精氨酸 ③赖氨酸 ④组氨酸 8.常量矿物元素在体内的含量( ) ①高于0.1% ②高于0.01% ③高于1% ④低于0.01% 9.产蛋鸡在生长期其饲料中适宜的钙磷比例为( ) ①5~6:1 ②1~2:1 ③3~4:1 ④1:7 10.反刍动物体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其原因是饲草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被( )的结果

①氧化 ②皂化 ③水解 ④氢化11.下列不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 ①а—亚麻油酸 ②花生四烯酸 ③草酸 ④亚油酸 12.碳水化合物的主要营养生理作用是( ) ①供能 ②合成体蛋白 ③合成维生素 ④抗过敏 13.按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几大类( )。 ①3 ②8 ③12 ④20 14.棉籽粕中的主要抗营养物质是( ) ①蛋白酶抑制剂 ②游离棉酚 ③葡萄糖硫甙 ④粗灰分15.下列属于营养性添加剂的是( ) ①抗氧化剂 ②防霉剂 ③诱食剂 ④维生素 16.总能与粪能之差为( ) ①净能 ②代谢能 ③消化能 ④热增耗 二.多项选择题 1.按常规饲料分析,构成饲料的化合物为( ),粗纤维和水分等六大养分。 ①粗蛋白质 ②葡萄糖 ③无氮浸出物 ④乙醚浸出物 ⑤粗灰分 2.属于抗营养物质的有( ) ①棉酚 ②蛋白酶抑制剂 ③硫葡萄糖苷 ④植酸 ⑤叶酸3. 哪些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 ①VC ②VB1 ③VA ④VD ⑤VB 4.下列饲料原料中,属于能量饲料的有( ) ①尿素 ②小麦籽实 ③大豆油 ④淀粉 ⑤花生粕 三、 名词解释

家禽营养

家禽营养原理 董泽敏,王修启,冯定远(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8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47(2007)07-0002-04 家禽主要包括鸡、水禽(鸭和鹅)及部分特禽(鸽、鹌鹑、火鸡等)等,其中以鸡、鸭、鹅的养殖最为普遍。家禽本身具有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和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能在短期内生产大批量的蛋、肉产品,这也是近些年来家禽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养禽业几乎完全脱离自然条件,实行集约化生产,尤其是全价平衡饲料的普遍应用和禽舍内环境条件的人工控制等,大大提高了现代养禽生产的经济效益。 动物机体以及相应动物产品都是由饲料的营养成分转化而来,掌握家禽营养原理对养禽业有重要指导意义。 1家禽的消化系统.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这些养分一般不能直接进入动物体内,必须经过消化道内一系列消化过程,将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在生理条件下可溶解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家禽的消化器官包括喙、口腔、咽、食道、嗉囊(鸭和鹅称为食道膨大部)、腺胃、肌胃、小肠、盲肠、大肠、直肠、泄殖腔以及肝、胰等(见图1)。 家禽没有牙齿,食物摄入口腔后不经咀嚼而在舌的帮助下直接吞咽,虽然口腔中有唾液腺,但分泌唾液不多,且主要成分是黏液,含唾液淀粉酶量少,因此唾液的消化作用不大。 嗉囊或食道膨大部主要用于贮存饲料,同时可以湿润和软化饲料,而有些家禽(如鸽)也用其嗉乳饲喂雏鸽。由于嗉囊或食道膨大部内栖居着大量的微生物,饲料在此处发酵分解,少部分产物被嗉囊壁吸收,剩余大部分发酵产物则在消化道后段被进一步消化吸收。 嗉囊收缩使食物由嗉囊进入腺胃。腺胃的体积小,食物停留的时间较短,胃液的消化作用主要是在肌胃内进行;而且由于腺胃黏膜缺乏主细胞,家禽的胃液(胃蛋白酶原和盐酸)由其壁细胞分泌。混有胃液的食物在肌胃内除了充分发挥胃液的消化作用外,肌胃坚实的肌肉及其较坚实的角质膜、肌胃内所含一定数量的砂粒,及其有节律性的收缩使饲料粒度变小,有助于消化。 家禽肠道的消化液不含分解纤维素的酶,其他成分大体上与单胃哺乳动物相同,多种酶类共同作用可降解饲料中相应的营养成分。家禽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但家禽的肠道长度与体长比值较哺乳动物的

饲料配方的计算

手算配方 一、 单方块法 又称四角法、四边法。在饲料种类及考虑营养指标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一般计算两种原料、一种营养水平之间的配比关系,如求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比例用此法最快。 例:玉米粗蛋白为8%,浓缩饲料粗蛋白33%,配粗蛋白含量为16.5%时两者的比例。 1.画一方形图,在图中央写上所要配的混合料的粗蛋白质含量16.5%,方形图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是玉米和浓缩料蛋白质含量。 玉米8 浓缩料33 2.画四角形的对角线并标箭头,顺箭头以大数减小数计算。 3.上面计算出的差数分别除以二差数之和,就得出两种饲料的百分比,其计算如下: 玉米8 33—16.5=16.5 浓缩料33 16.5—8=8.5 玉米应占的比例= 5 .85.165 .16+×100%=66% 浓缩料应占的比例= 5 .85.165 .8+×100%=34% 二、 多方形对角线法 多方形对角线法是在单方形法对角线法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单方形法虽然简便易学,但一次只能求出两种饲料的配合比例,用多方形对角线法虽然一次也只能求出一项营养指标,但可以在一次配方中求出若干种饲料原料的配比。因而用此法草拟配方时,则显得简便灵活。 在进行配方计算时,首先要查动物营养标准,在标准的基础上再加2%~3%或6%~8%的量,以备在平衡日粮时加入各种矿物质和添加剂。 (一)二次方形对角线法:可在一次配方中求出四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 例:现有玉米、细糠、豆饼、棉饼四种原料,要求配成每千克含粗蛋白为14%,消化能为3.1兆卡的饲料配方(育肥猪)。 1.查饲料营养成分表

. 2.蛋白质需要量(14%)再加3%为14.4% 玉米7.8 32—14.4=17.6 细糠12.1 40.2—14.4=25.8 豆饼 14.4—12.1=2.3 棉籽饼32 14.4—7.8=6.6 17.6+25.8+2.3+6.6=52.3 3.饲料配方中四种原料组成如下: 玉米比例= 3.526.17×100%=33.65% 豆饼比例=3.523 .2×100%=4.4% 细糠比例= 3.528.25×100%=49.33% 棉籽饼比例=3 .525 .6×100%=12.62% 4.粮配方中营养成分含量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草拟配方中粗蛋白可以满足营养需要,但消化能偏低,可把四种原料在方形图中的位置变动以下: 玉米7.8 玉米比例= 3.524 .142.40-×100%=49.3% 细糠12.1 细糠比例=3 .524 .1432-×100%=33.7% 棉籽饼32 棉籽饼比例=3.521 .124.14-×100%=4.4% 豆饼40.2 豆饼比例=3 .528 .74.14-×100%=12%

家禽饲料中的允许量.doc

家禽黄霉菌毒素中毒及其综合防止措施(问与答) 1.什么是霉菌毒素? 在田间还是在贮存过程中,霉菌在谷物中的生长都很普遍。霉菌的生长会破坏谷物的营养成分,还能产生对动物、人类和植物都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霉菌毒素)。 2.产毒真菌有哪几类: 在人类和动物食品链中涉及的产毒素真菌主要有三大类: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 3.曲霉菌属产生的重要的霉菌毒素有哪些? 曲霉菌属产生的重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和 G2、赭曲霉毒素A、柄曲霉素和环匹克尼酸。 4.单端孢霉烯有多少种主要包括哪些毒素? T-2 毒素、蛇形菌素(DAS)、单端孢霉烯有 100 多种不同的化学结构的毒素包括 呕吐毒素( DON)等。 5.对人类和动物有潜在影响的真菌毒素有过少? 据估计,至少有300 种这类真菌代谢物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潜在毒性,但是为大众熟知并被广泛研究的只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ON),呕吐毒素 (DON), T-2 毒素,赭曲霉毒素 (OTA)以及烟曲霉毒素 (FUM)。 6.影响霉菌毒素毒性的因素? 霉菌毒素的结构、化学、生物和毒理性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毒性在不同情况下也完全不同,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摄入量、摄入时间长短、动物种类、性别、年龄、品系、生理状态、营养状况、环境条件(包括卫生状况、温度、空气状况、湿度、

生产密度)以及最终同时存在于饲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毒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6.我国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有何要求? 世界上已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作了限量要求。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1 允许量标准( GB2761-81)规定为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 不得超过 20μ g/kg ,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中不得超过20μ g/kg ,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μ g/kg ,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不得超过 5μg/kg ,婴儿代乳食品中不得检出,其他食品可参照以上标准执行;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 M1限量卫生标准(GB9676-88)规定为: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 M1不得超过 0.5 μg/kg 。 7.美国联邦政府规定人类消费食品和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美国联邦政府有关法律规定人类消费食品和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指 B1+B2+G1+G2的总量 ) 不能超过 20ug/kg ,人类消费的牛奶中 M1的含量不能超过 0.5ug/kg ,其他动物饲料中的含量不能超过 300ug/kg ; 8.欧盟规定人类消费食品和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欧盟于 1999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的 ECNo. 1525/98 法规,规定直接提供给人类食用的食物及组成食品的组分中的黄曲霉毒素 B1 的含量不能超过 2ug/kg ,黄曲霉毒素 B1、B2、 G1、G2的总量不得超过 4ug/kg ; 9.我国目前对哪几种毒素作了在动物饲料的规定? 我国早在 2001 年饲料卫生标准 GB13078-2001中对黄曲霉毒素 B1 的安全限量做了规定。 2006 年 5 月规定了对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随后也就是 2007 年 3 月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作了补充。 10.我国霉菌毒素的允许量及其检验方法 我国霉菌毒素的允许量及其检验方法 霉菌毒素种类来源产品名称允许量

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与控制建议

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与控制建议 梅文华 (贵州省遵义市兽药监察所 563002)  叶万荣 (安顺市动物检疫站) 改革开放以来,受到新技术支撑的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一些人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滥用技术或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动物性食品污染愈来愈严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并凸现出对社会的影响,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1998年4月,出口到香港的生猪,因猪体内含有违禁药“盐酸克仑特罗”,食后导致17人中毒; 2001年11月广东省河源市480人吃了含盐酸克仑特罗的猪肉而中毒;近年,广东省又查出非法生产出售的大量含盐酸克仑特罗的饲料添加剂;浙江省杭州、金华等地相继发生动物性食品中毒事件;2003年,世界上多个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相继发生“禽流感”,引起人们食用鸡肉的恐慌;1990年出口到日本的1万吨鸡肉,由于检测出抗球虫药“氯羟吡啶”残留量超标,要求我国政府销毁所有产品;同年出口到德国的蜂蜜由于有农药“杀虫脒”残留超标而被退货。此外,我国出口的畜产品多次出现安眠酮类、雌性激素类、抗生素等药物残留超标而被取消出口等等,给我国造成了很大损失。因此,加强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管理,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尽快解决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 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如经济利益的驱使、环境被污染、科学知识缺乏、不规范和滥用兽药等等。 111 对动物性食品的恶意污染 为了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国家对动物饲养、畜产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兽药和化学化合物有明确的界定和限量标准。但是,有些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为了缩短饲养周期,促进动物性产品产量的增长,视国家的规定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于不顾,非法添加违禁药品β-兴奋剂(如盐酸克仑特罗)、镇静剂、激素类等,消费者食后引起人体中毒等病症。部分动物性食品加工经营者在加工储藏过程中,为了延长保存期,加入明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浙江省金华市部分肉品加工厂企业在加工火腿、鱼食品的过程中加入有机农药,或为使动物性食品鲜亮好看,非法过量使用一些碱粉、芒硝、漂白粉和色素等,有的在产品中添加抗生素以达到灭菌的目的。这些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动物性食品对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 1.2 环境有毒有害物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危害 过量使用农药、重金属,有毒有害的废水、废物等对所处环境和植物造成的污染,直接地或经植物、浮游生物的富集,将有害物质传递给动物和人,损害人体健康,如:蜜蜂在采蜜期给植物大量使用农药可导致蜂蜜某种农药残留超标;废水排入江河湖泊导致水生生物体内某种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废水、废物、重金属和本底性物对田土污染,会经植物根、茎、籽粒的富集传递给动物,对动物性食品构成危害。有报道,土壤中含砷量每升高1mg/kg,甘薯块中含砷量即升高0128mg/kg,不用十年该地区的甘薯含砷量即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不能供食用。甲基汞污染浓度在01001mg/L的水体中,第一环生物(浮游植物)对甲基汞的富集速度很快,能力很强,12小时藻体内甲基汞含量可达115mg/kg,食用了此浮游植物的鱼体内甲基汞含量可达210mg/kg,大大超过食品卫生标准。 113 兽药残留的危害 兽药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的成活率,减少损失,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如果使用不当或非法使用药物(国家禁用药物),过量的药物就会残留在动物体内,当人食用了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食品后,可能产生过敏、畸形、癌症等不良后果,危害人体的健康甚至生命。如抗菌类药: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等具有抗原性,当奶牛、奶羊在排乳期用药时,人喝了含有青霉素、磺胺的牛奶,敏感者便可出现过敏反应,带来严重后果。不规范使用兽药还能造成人类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强,减弱抗生素的治疗效果甚至失去治疗作用。过量使用兽药,不执行屠宰前停药期的规定,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就会超标。当前,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国际国内对有些可能通过食品性动物造成人体危害的药物,做出了禁用或屠宰前停药期等规定。为了规范用药、科学用药,国家取消了兽药地方标准,颁布了新修订的《兽药管理条例》,1997年我国农业部公布了《允许用作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近年农业部又公布了禁止使用的兽药目录,目的就是保护动物性食品安全和有限的兽药资源。然而,有的厂商仍视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于不顾,生产劣质兽药和超国家标准兽药,改变兽药生产处方,标签和说明书不规范,使用单位不按规定用药,滥用兽药等,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用药秩序。农业部组织的2004年第4期兽药质量抽检,就发现了个别企业为了占领市场,违规生产高含量药品,有些药品含量超出标准2~3倍,不但加剧了兽药的滥用程度,而且成为引起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的又一重要隐患。 1.4 饲料中过量微量元素的危害 在饲料中合理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可以调节动物的生理机能,增加动物产品产量和提高肉品品质。过量使用高铜高锌和重金属元素砷、铬等,会直接地危害动物性食品安全或进入环境间接地危害人的健康。铜能在动物的肝、肾中富集,超过限量人食后易发生中毒;砷制剂能促进猪生长,还能使皮毛光亮,在饲料中广有添加,过量添加就会使动物体内含量超标,并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对人的健康危害较大。 115 动物疾病的危害 据报道,全世界人畜共患病有250多种,我国有190多种。近30年来全世界新发现的传染病达40余种,几乎每年都有1~2种新发传染病。新发现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80%是人与动物互相传染。一些古老的甚至基本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动物疫病不但严重影响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并对人体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如:发生在越南等国的禽流感,多人感染和死亡,并引起人对禽蛋消费的恐慌;1998~1999年马来西亚猪群大规模爆发尼帕病毒脑炎,由猪传染给人,夺去100多条生命,并殃及到新加坡。在我国,因检疫不严或检疫疏漏,有些病通过肉、奶、蛋和没有充分消毒灭菌的动物性食物传染给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如有的奶牛场和散养的奶牛带有结核菌,猪囊虫病、旋毛虫病等对人的威胁依然存在。有些疾病因使用兽药不规范和滥用兽药,使动物病原菌产生了强大的耐药性,兽药的 93 贵州畜牧兽医 2005年 第29卷 第2 期

-畜禽营养和饲料教学计划

2013--2014 年一职专种养殖专业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计划 (安排学时160) 一、课程性质和教案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养殖、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实施本课程的教案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案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教案,使学生掌握在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时所必需的畜禽营养与饲料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具备在生产第一线解决一般性畜禽营养与饲料技术问题的能力,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技术带头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高技术的新型农民。 (一)知识教案目标 1、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理解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消化代谢特点;主要营养物质的营养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畜禽营养需要及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幻灯片、录像片或现场提供的畜禽典型营养缺乏症,能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2、熟练掌握当地20?30种常用饲料及所属类别、营养特点及品质鉴定。 3、掌握饲料的常用加工、调制技术。 4、掌握配合畜禽日粮的基本技能,具备使用电脑配方软件选择畜禽最低成本日粮配方的能力。 5、学会使用常用分析仪器,具备饲料概略养分常规分析的能力。 6、学会进行畜禽饲养实验方案的设计和饲养效果检查的方法。 (三)思想情感教育目标 1、在教案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农业、热爱自己的专业。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和对学业精益求精的精神。 3、通过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际生产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案内容和要求 (一)知识部分 1、畜禽营养基础 (1)动物与植物了解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化学元素,理解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化合物。 (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了解动物的消化方式,理解动物消化力与饲料消化性。 (3)蛋白质的营养 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理解单胃家畜与反刍家畜对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点、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理解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等概念。 了解反刍家畜对非蛋白质含氮饲料的利用。掌握反刍家畜、单胃家畜及家禽日粮中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的合理供给。 (4)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掌握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了解畜禽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的特点、粗纤维的营养作用以及影响粗纤维消化吸收的因素。

水产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精)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已成为世界水产品生产大国。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产量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恶化, 主要养殖品种疫病, 滥用药物等问题十分严重, 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 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我国水产食品安全的现状入手, 归纳了目前水产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分析了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今后水产品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水产品食品安全风险 1. 我国水产品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是个渔业大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国。目前正处在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阶段,除了新品种、基因工程外,环境控制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等都引入了生态概念。过去片面追求高产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正在恢复中,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循环利用、健康养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成为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成为渔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然而, 水产养殖中食品安全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国水产养殖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大多分布于沿海港湾和河口附近水域, 这些水域也是沿海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排污的主要受纳场所。据统计, 我国每年直接入海的废水量高达 80亿吨。富含营养物质和有机农药的农业污水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沿海水体,致使局部海域水质恶化。另外, 养殖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水域生物受到病原肆虐、养殖生物抵抗力低、养殖环境污染等严重威胁,其直接后果就是水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由于养殖环境恶化, 主要养殖品种疫病严重, 滥用药物加阿公保险使用禁用化学物质等问题十分严重, 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 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如美国同样数量的出口产品, 价值相当于我国的两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不仅易对食用者产生长期慢性危害, 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 近年来, 我国水产品出口因激素、抗生素和微生物超标等问题而遭遇技术壁垒的事件时有发生。如 2001年,我国水产品在出口欧盟时被检出氯霉素残留超标,致

(完整word版)配合饲料配方技术.docx

配合饲料配方技术 一、配合饲料的定义标准的配合饲料又称全价配合饲料或全价料,是按照动物 的营养需要标准(或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成分价值表,由多种单个饲料原料(包 括合成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非营养性添加剂)混合而成的,能够完全 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配合饲料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所确定的营养需 要量和饲料养分的生物效价(营养价值)的准确程度。研究和提高营养需要量 和饲料养分生物效价的准确度,也就成为营养学和饲料学长期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二、制作配合饲料配方的原则和制作手续 1、必须以饲养标准为依据 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对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产用途以及不同生产 性能的畜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应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即营养指标。幼龄畜禽需要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而老龄畜禽则蛋白质需要理降低。设计饲料配方时,先要根据饲养动物有针对性的选择饲养标准,然后依据饲养标准提供的各 项主要营养指标为参数,选择相应的饲料原料。如设计肉仔鸡的饲料配方则参考肉鸡的饲养标准,选择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蛋白、能量值均较高的原 料。从而使饲料配方设计有了明确的目标。凡是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无论使用 的饲料原料有多少种,都是以饲养标准为所提供的营养指标为依据的,所以能表 现出良好的饲喂效果。 2、要注意营养的全面和平衡 配合饲料不是各种原料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有比例的复杂的营养组合。这 种营养配合愈接近饲养对象的营养需要,愈能发挥其综合效应。为此,设计饲料配方时不仅要考虑各营养物质的含量,还要考虑各营养素的全价性和平衡性。营养物质的含量应符合饲料标准;营养素的全价性即各营养物质之间以及同类营养物质之 间的相对平衡,否则影响饲粮的营养性。若饲粮中能量偏低而蛋白质偏高,动物就 会将部分蛋白质降解为能量使用,从而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若赖氨酸偏低会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用,从而影响体蛋白的合成;若钙含量过高会阻碍磷和锌的吸收。因此,在制作饲料配方时要充分考虑,各营养物质的全面性和平衡性,不足部分必 须用添加剂补足。 3、就地取材开发饲料资源 制作饲料配方应尽量选择资源充足、价格低廉而且营养丰富的原料,尽量减 少粮食比重,增加农副产品以及优质青、粗饲料的比重。 4、多种原料的合理搭配与安全性 饲料的合理搭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种饲料之间的配比量,二是各种 饲料的营养物质之间的配比量,三是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之间的互补作用和制约作用。饲粮中各种原料的配比量适当与否,可关系到饲粮的适口性,消化性和经

饲料厂危险源识别与安全风险评估

饲料厂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 1 目的 风险评估是因那些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对人或产品所带来的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而进行评估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持续对全管理处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2 安全办公室是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3.3 各科室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 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4.2 危险源的辩识 4.2.1 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 4.2.1.1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管理处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4.2.1.2 管理处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4.2.1.3 管理处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管理处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

4.2.1.4 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 4.2.1.5 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1) 六种典型危害 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2) 三种时态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 3) 三种状态 a 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 c 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 4.2.2 识别的方法 1) 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 2) 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 3) 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顾客的要求等)和专家咨询获得的信息。 4) 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 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

家禽的采食量计算公式大全

家禽的采食量计算公式大全 肉鸡采食量计算公式 参考《一》 1000只肉鸡某一天的全天采食量公式为:(表一) 例如:1000只肉鸡第15天的全天采食量为: ①15×8=120斤或 ②(15-2) ×10=130斤 参考《二》 肉鸡:从第一天开始每天增加5克。即1000只白羽肉鸡第35日龄采食量为: 5g×35d×1000÷500=350(斤) 817肉杂鸡:采食量为白羽肉鸡的50%。即1000只817肉杂鸡第35日龄采食量为: 5g×35d×1000÷500÷2=175(斤) 蛋鸡采食量计算公式:每只鸡每天的采食量为:(单位为克)前1-9天,采食量为日龄数加2;第10-19天,采食量为日龄数加1;20-49天,采食量为日龄数;第50-120天,采食量为

50+(日龄数-50)÷2;121日龄之后每天的采食量维持在120-125之间。即1000只蛋鸡第35天的采食量为: 35×1000÷500=70?(斤) 肉鸭:十天2两;二十天3两;三十天5两。 肉种鸭:三周末36g,以后每周增加2-3g。开产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限饲 参考《三》 现在有些刚毕业的技术员,由于临床和下市场的经验少对鸡的采食量不会计算。而鸡群体治疗用药剂量,首先要计算全天的采食量和群体全天饮水量。现把蛋鸡和肉鸡的采食量的计算公式公布一下,以供参考。 (一)群体全天采食量的计算 1, 白羽肉鸡全天采食量公式(斤): a(鸡日龄>30日)鸡羽数*日龄/100=采食(斤) b (鸡日龄<30日)鸡羽数*日龄/1000*8=采食量(斤) 2, 蛋鸡全天采食量表格

由于各地的饲料品质不一样,采食量也不一样.此只供参考. (二) 群体全天饮水量公式(斤):全天采食量*2(系数) 注意:鸡饮水量是根据气温的不同所乘以的系数是不一样,但是计算药量的时候可以按照乘以系数2来计算群体全天所需的药量. (三)群体全天所需治疗给药计量公式(瓶/袋): 群体全天饮水量(斤)/每代或每瓶兑水量. 二,群体给药的方法 (一)饮水给药的方法:把群体全天给药的剂量,溶解到鸡群在3--4小时能饮完的水中(集中用药),喝完用清水.部分药物需要在2个小时内饮完,以防降解失效或减效.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 (二)拌料给药法: 把全天所需给药剂量,均匀拌到鸡群能在3--4小时吃完的料中(集中用药). 集中用药的好处:1, 提高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血液浓度和组织浓度),起到抑杀有害细菌的作用;2,避免全天低浓度药物刺激有害细菌产生菌体的耐药性;3, 加快疾病的治疗速度,提高生产效益,降低饲养成本. 实践出来的肉鸭采食量简便计算方法:日龄*5*1.5=每只鸭

影响健康养殖的因素

影响健康养殖的因素 一、养殖过程中的四个中心环节: 1、繁殖育种 2、饲料营养 3、疾病防控 4、环境控制 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环境污染 2、饮料低质 3、管理混乱 4、疾病防治时兽药滥用 三、动物健康管理 1、健康促进方法 2、影响健康的隐患 3、疾病诊断知识 4、药物配伍知识 5、动物兽药的使用原则

动物健康管理:主要考虑—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料营养因素—生产错误—环境条件的改变造成的就激,病原微生物的变异和侵害,动物健康管理是促进动物健康而产生的一个独立环节,其原理: (一)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免疫前和免疫后15天进行抗体检测)。 (二)利用一定的方法评估动物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出生速度、初生重、育成率)从而发出动物存在的非健康状态,并从育种、营养、疾病、环境及生产等角度找到影响动物健康的原因。 (三)通过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除去影响动物健康的因素,保证动物处于健康状态。 (四)猪群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某一环节很难解决问题,必须多管齐下。 1、猪场环境控制:主要包括猪场选址,场内布局,彻底的全进全出设计,以及对交配娃妊舍,分娩舍及保育舍的温控设计。猪场选址科学合理,会极大降低猪场防疫风险,

减轻感染传染性。 2、引种及风土驯化,种源的健康状况及引种频繁也是影响一个猪场是否稳定的关键控制点。 3、管理:管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主要包括人员管理、猪群饲养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生产数据管理。 (1)人员管理:主要是要求员工能按标准做事,强调的是执行力,为最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结合本厂及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重点考核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及工程执行情况。 (2)猪群饲养管理: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化饲养管理程序,饲料的营养和饲养喂量变化,我们在下章课件分析。 (3)生物安全管理:①根据当地及本厂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的免疫程序。②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卫生消毒程序③针对人员、车辆生物媒价及物品,要有一套严密的控制措施。④预防保健掌控:当前“药物预防”已深入人心,主要是长期大剂量的应用抗生素,但弊端日益显现——病原的抗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饲料利用率高,能在短期内生产大量营养丰富的蛋肉产品,为蛋白质食品的理想来源。一只肉用仔鸡出壳重40克,56日龄屠宰时可达两公斤,为初生重的50倍;每增长一公斤体重,只需消耗两公斤饲料。北京鸭初生重约50克,56日龄屠宰时可达三公斤,为初生重的60倍。饲养蛋鸡,每产一公斤蛋,只需消耗饲料2.7公斤。所以,养禽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是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一、家禽的主要品种 家禽的种类很多,但我国当前饲养最普遍、数量最多的还是鸡、鸭和鹅。 (一)鸡的主要品种 鸡的品种很多,一般按其用途的不同,把鸡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和肉蛋兼用型三个品种。

1.我国鸡的优良品种 (1)九斤黄,产于北京近郊,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型品种,它的外貌特征是:体大、头小、颈粗而短,胸宽而深,背的后部向上拱起,外形成方园形。皮肤和腿脚部都是黄色,全身羽毛颜色有黄、白、黑等多种,而以黄色者为多。公鸡体重4.5—5.5公斤,母鸡体重3—4.5公斤。它的特点是:性情温驯,易于育肥,性成熟晚,一般在8—10个月龄才开产,年产蛋量80—100枚,就巢性强,耐寒冷。 (2)狼山鸡,产于江苏省如东县和南通县一带,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型品种,它的外貌特征是:体高、腿长、颈部昂起,背部呈显U字形,胸部很发达。羽毛颜色有黑色与白色两种,而以黑色者最为普遍。喙和腿脚为黑色,皮肤为白色,公鸡体重3.5—4公斤,母鸡体重2.5—3公斤。它的特点是:性情温和,行动比较灵敏,找食能力强,能适应较差的生活条件,抗病力比较强。年均产蛋120—150枚,就巢性强,善于带小鸡。(3)青脚麻鸡,是近年来我国培育肉蛋兼用型的一个新品种,它的外貌特征是:体大、头小、胸部发达,羽毛颜色麻色,喙和腿部也为麻色。皮肤为白色,公鸡体重3.5—4.5公斤,母鸡

猪饲料配方计算

目前,饲料配方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对角线法、试差法和计算机多元回归和线性规划法。 对角线法是一种传统的饲料配方设计方法,适用于4~5种原料的简单配方设计,已无法适用配方验算需要,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 计算机多元回归和线性规划法是使用计算机为工作平台,利用其强大的计算功能进行配方验算,可以计算出营养相对最全、价格相对最低的饲料配方。缺点是配方缺乏灵活性,设计出来的配方无特点。 试差法是一种实用的饲料配方方法,对于没有学习过饲料配方的人员很容易学习,并且不受饲料原料种类和营养指标数量的限制。在手工计算的情况下,如饲料原料种类多、考虑的营养指标多,则设计饲料配方会很费时费力。在有现成的电脑运算模块的情况下,只要了解饲料原料主要特性并且合理利用饲养标准,就可在短时间配制出实用、廉价、效果理想的饲料配方。金点饲料配方有做好的配方验算模块,可直接使用。 试差法饲料配方设计实例 本处以试差法为例讲述蛋鸡高峰料(产蛋≥80%)的配制方法。 使用玉米、豆粕、鱼粉、棉粕、葵粕、菜粕、石粉、磷酸氢钙、食盐、赖氨酸、蛋氨酸、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设计一产蛋鸡饲料配方。 第一步准备好营养目标值

可以直接使用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推荐的指标,最好以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为基础,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营养需要目标值。营养目标值种类和数量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目标值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正常情况下要包括有效能值、粗蛋白、钙、磷和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以下列出的是我国GB-86给出的产蛋≥80%蛋鸡的营养需要,见下表: 阶段及产蛋率大于80% 代能MC/KG2.75 粗蛋白%16.5 钙%3.50 有效磷%0.33 蛋+胱氨酸%0.63 赖氨酸%0.73 第二步准备原料数据 把配方中要使用的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指标整理、归纳好。每种原料的营养指标种类要与营养目标值中的相同。饲料原料的各项营养指标数据要尽可能接近实际含量,可以通过选用本地原料数据或权威机构发布的饲料原料营养指标数据,也可以通过实际检测或查阅厂家提供的营养指标数据使原料营养指标更加准确。在我国一般直接选用《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中的数据即可。饲料原料的营养指标总结如下表: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在此次民调涉及的124个国家当中,中国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 88%接收调查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其中生活成本和房价上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让人不安的食品安全是导致民众幸福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物价、房价和食品安全位列居民最关注的十大热门话题前三位。如果说物价、房价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在某个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却是由来已久却难以根治的痼疾。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当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制基准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绿色食品 一、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从过往的案例查处和实际了解来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可分。简而言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我们有必要把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

水产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已成为世界水产品生产大国。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产量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恶化,主要养殖品种疫病,滥用药物等问题十分严重,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我国水产食品安全的现状入手,归纳了目前水产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分析了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今后水产品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水产品食品安全风险 1.我国水产品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是个渔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国。目前正处在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阶段,除了新品种、基因工程外,环境控制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等都引入了生态概念。过去片面追求高产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正在恢复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循环利用、健康养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成为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成为渔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然而,水产养殖中食品安全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国水产养殖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大多分布于沿海港湾和河口附近水域,这些水域也是沿海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排污的主要受纳场所。据统计,我国每年直接入海的废水量高达80亿吨。富含营养物质和有机农药的农业污水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沿海水体,致使局部海域水质恶化。另外,养殖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水域生物受到病原肆虐、养殖生物抵抗力低、养殖环境污染等严重威胁,其直接后果就是水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由于养殖环境恶化,主要养殖品种疫病严重,滥用药物加阿公保险使用禁用化学物质等问题十分严重,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如美国同样数量的出口产品,价值相当于我国的两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易对食用者产生长期慢性危害,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因激素、抗生素和微生物超标等问题而遭遇技术壁垒的事件时有发生。如2001年,我国水产品在出口欧盟时被检出氯霉素残留超标,致使近6亿美元的水产品对欧盟出口受阻,近5万劳动力下岗,十几万农户生产的水产食品因企业无法履行收购合同而卖不出去;94家对欧盟出口水产食品企业蒙受了高达6.23亿美元的损失。水产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2.水产品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与风险 2.1水产品食品安全目前面临的问题 2.1.1食品安全问题导致水产品贸易严重受阻 首先,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了我国水产品的出口。自20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品屡次遭遇欧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且禁令屡开屡禁,使出口企业举步维艰。欧盟1996年通过97/20/EC决议,决定停止从中国进口双壳贝类;1997年6月通过97/368/EC决议,决定禁止:进口中国的鲜活水产品;2001年9月通过2001/699/EC决议,对来自于中国的虾进行逐批检验。2002年1月,欧盟通过了2002/69/EC决议,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的动物源性产品。2002年12月20 日,欧盟又通过了2002/994/EC决议,决定禁止从中国进口海上养殖水产品、虾和鳗鱼等三种海捕水产品。每道禁令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对我国水产品进入的门槛,使我国的水产品出口损失惨重。其中,仅2002年受欧盟禁令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水产品出口额比2001年减少了2.2亿美元,下降了49%。 其次,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扩散效应殃及其他农产品的出口。因我国出口欧盟的虾仁被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