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简述题

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简述题

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差异理论:认为翻译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原著的文化背景存在明显的差异,翻译者需要通过对原著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对目标语言文化的掌握,来实现文化的转换和传递。

2. 目标语文化接受理论:认为翻译作品被译入其他语言和文化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以便将原著创作的思想、情感、风格和意蕴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3. 信、达、雅理论:认为翻译作品必须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以确保译文在语言表达上准确、自然、优美。

4. 等效原则:认为翻译作品需要在尽可能保持原著风格、语调、情感、意象等方面的基础上,以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要求为准,寻求与原著等值的表达方式。

5. 实证主义理论:认为翻译作品要以实证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翻译前后的文本和读者反应,以确保译文达到最佳效果。

翻译理论复习

2010-2011-1 翻译理论复习 1.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 在诸多翻译理论家当中,乔治.斯坦纳是西方对翻译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的著名作家。他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后》中提出了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四个步骤: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首先,译者需要相信原文是有意义的,即为“信赖”,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不可避免的要遭遇到来自原文的敌意和强烈的抵抗,难以接进原文的意义。所以,译者的主观因素也不可避免地“侵入”到原文中去,“侵入”的目的是“吸收”,在“吸收”过程中难免要散失译语本色。因此,“补偿”就显得必不可少。事实上,译语本色的散失会表现在上述各个阶段,因此,“补偿”也必须贯穿整个翻译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原文的内涵,达到翻译的理想境界,翻译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 2. 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 佐哈尔是以色列台拉维夫大学( Tel Aviv) 研究文学批评的教授, 从70 年代开始, 他在文学研究中提出多元系统方法( polysystem approach) 。在研究和描述希伯莱语文学翻译史的过程中, 他深受俄国后期形式主义特别是图尼扬诺夫( Jurji Tynjanov)的文学进化理论的影响。佐哈尔大量借用图尼扬诺夫的概念和观点, 如系统、文学准则、区分文学系统的等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作为衡量历史文学重要性手段的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 n) 、文学演化( literary mutation) 和进化( literary evolution)等。1978 年, 佐哈尔的《历史诗学论文集》( Papers in Historical Po et ics) 问世, 收录了他在1970~1977年间所写的系列论文, 首次介绍了“多元系统”( polysy stem) 这个术语。“多元系统”是指在某个社会中相互关联的文学、半文学和文学以外的整个系统, 它包括“高雅的”( hig h) 、“经典的”( canonical)文学形式, 如诗歌等; “通俗的”( low ) 、“非经典的”( non- canonical ) 文学形式, 如儿童文学、大众小说等。在创建自己的文学理论的过程中, 佐哈尔不仅创造了“多元系统”这个术语, 而且把它发展成“多元系统论”( Polysystem theory ) , 试图用它解释所有书写的功能, 从中心的( central) 、经典的文本到边缘( periphery) 、非经典的文本[ 1] 。 多元系统论认为,各种社会符号现象, 应视为系统而非由各不相于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这些系统并非单一的系统,而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各有不同的行为,却又互相依存, 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任何多元系统, 都是一个较大的多元系统, 即整体 文化的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多元系统里面的现象,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于世界文化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研究。一个系统的行为模式,有时与它在多元系统中的位置有关。以翻译文学为例,它处于中心时,往往参与创造一级模式,不惜打破本国的传统规范;处于边缘时,则常常套用本国文学中现成的二级模式。前者的翻译策略,着重译文的“充分性”,后者则着重“可接受性”。 3. 论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 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被认为是提出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鼻祖。他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另一种是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这一思想将翻译分为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劳伦斯·韦努蒂,作为翻译理论家,他高举解构主义大旗,吸收了施莱尔马赫的异化思想,率先对归化翻译的诸多弊端提出严厉的批评,明确地提出了异化(foreignization)或抵抗式翻译(resistant translation)。他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他刻意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其目的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他认为翻译可以是研究和实现差异的场所,并恢复和修订被遗忘了的译文,以建立一种新的翻译传统。这种方法不只是简单地处理翻译中常见的语言问题,而且把文化和政治纳入了“异化”与“归化”旷日已久的争论之中。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有助于提高译者的地位,有利于目的语言和文化的丰富,有助于抵抗文化霸权现象。长期以来,英美文化一直被提倡流畅翻译的归化理论所支配。韦努蒂认为,目前在大多数英语语境下,形成了以西方意识形态为标准的非英语文学范式。这种非英语文学范式盛行主要与欧美的翻译传统,即推崇流畅的归

翻译理论概述及其运用

翻译理论概述及其运用 自从1975年美籍欧裔文学批评家兼翻译家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Babel—aspectsoflanguageandtranslation)中依据阐释学提 出了翻译的四个步骤之后,人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的主体作用。翻译并不是“意义”被简单复制的过程,而是有“人” 这一主体参与的过程。斯坦纳的阐释运作步步不离“人”的参与,而 翻译研究也正是要揭示“人”这一主体如何与文本(源文本)互动, 从而创造性地产生新的文本(译本)。[1] 在诸多文体的文本中,文学性文本最能体现译者的主体性。关于这一点,在我国翻译界,已经有很多人撰文进行论证。笔者在知网上粗略 搜索了一下,就找到大约百余篇。然而,这些文章大都是从文本分析 的角度论述译者主体性在译本中的体现。对于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 因素鲜有提及。译者的主体性是否发挥得充分与合理,受各种因素的 影响和制约,其中一个很容易忽略的因素就是译者是否具备一定的文 学理论知识。关于这一点,以往的文献资料论及的更是少之甚少。 一、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与译者的主体性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结构主义与阐释学的启发,译者主体 性在翻译界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可。阐释翻译理论起源于哲学,它的提 出者正是斯坦纳。他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一书,对语言和翻译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在学术界受到 了很高的评价。1992年和1998年,该书由斯坦纳本人进行了两次修订,将翻译过程划分为“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 “吸纳(incorporation)”或“吸收”与“补偿(enactmentofreciprocity)四个阶段。“信赖”表示相信所要翻译 的东西言之有物,是值得翻译的;“侵入”(或“进攻”)表示译者 对原文的理解带有侵犯性和破坏性,解读原文就是要剖析原文,译者 在破解原文含义的过程中,必须剥开语言外壳,理解其真正内涵,正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 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9. 巴尔胡达罗夫——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的过程。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equivalences.”--- Dubois 11.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Nida 12.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中国翻译家的翻译理论

严复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鲁迅 在中国翻译史上,鲁迅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一些翻译观点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翻译研究。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其译文也因为生涩难懂而遭到攻击。然而,鲁迅翻译思想中的"信”与"不顺"体现了近代中国翻译活动救亡图存的根本目的,代表了文化转型时期中国翻译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探索和研究的起点. 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时非常复杂。所以,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现代,翻译的重要性远迈前古。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同翻译是分不开的。第一个重视翻译并大力加以倡导的人是鲁迅。鲁迅主张直译。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介绍外国思想以供借鉴的同时,还要通过译文改造我们的语言。1931年12月28日他在给瞿秋白的信中谈到严复。他说:“他的翻译,实在是汉唐译经历史的缩图。中国之译佛经,汉末质直,他没有取法.六朝真是‘达’而‘雅'了,他的《天演论》的模范就在此。唐则以‘信’为主,粗粗一看,简直是不能懂的,这就仿佛他后来的译书.”鲁迅不主张译文完全中国化。不完全中国化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他认为中国语法不够精密。“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 许渊冲 许渊冲说过:"理论来自实践,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提出’创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他正是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集毕生翻译之经验加以发展,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加以概括,并且在《翻译的艺术》(1984)、《文学翻译谈》(1998)、《文学与翻译》(2003)等著作中,对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腔”和"四字成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论:”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 林语堂 (1) 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其立论的依据是语言学、心理学和美学, 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视角; (2) 林语堂的翻译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即翻译文本为文学文本,也就是

翻译理论的习题及答案

关于翻译理论的习题 选择题 1、直译保存了原作____,因而能达到与原文近似的效果。 A内容B思想C风格D手法 2、死译只注意保存原文____,对原文使用的词语,句子结构,比喻以及其他修辞手法,尽量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 A 形式B风格 C 意义 D 内容 3、译文中若出现译语词不搭配的现象,就会产生_____。 A 翻译调B翻译病 C 翻译症D翻译腔 4、克服翻译症的方法之一是弄清_____与内容的关系。 A 形式B风格C意义D表面 5、从实用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译文不但要保存原作的思想风格,而且必须符合译语习惯,即提高____。 A随意性B传意性C相似性D可接受性 6、有的动物可通过动作,如蜜蜂的舞蹈,来传递某种信息,这属于_____。 A自然信息B动物信息C 非语言信息D语言信息 7、交流思想通过语言进行,因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___ A物质B工具C媒介D手段 8、有人认为翻译外国小说等文学作品。三分靠____,七分靠____。A外语,汉语B汉语,外语C外语,外语D汉语,汉语 9、翻译症的主要特征是____。

A文从句顺B流畅易懂C声情并茂D文笔拙劣 10、不可以的情况有___ A没有对等词B内容和形式必须兼顾的情况C词外含义D A,B and C 1-5 DACAD 6-10 BCBAD 简答题 1、结合具体事例你谈谈对“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句话的理解。 形合指句子内部的链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意合指句子内部的链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印欧语言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链接词语或各种语言链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汉语重意合,句子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2、有人认为翻译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归化逐步趋向与异化,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 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一直是翻译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从翻译史来看,是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方法,是由当时的社会、文化、

汉英翻译理论总结

汉英翻译理论总结 1.翻译的本质是释义,是意义的转换。 2.翻译从文本角度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应用文翻译。 3.翻译从方式角度可分为全译、摘译和编译,其中全译是翻译最基本的方式。 4.对初学者来说,句子是较为理想的翻译单位。 5.在中国,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翻译标准是严复的“信、达、雅”。 6.除了翻译的高标准,对初学翻译者“忠实、通顺”是一种常见的标准。 7.本教材中,我们采用“功能相似、意义相符”这一标准。 8.词的两大类意义是指称意义和蕴含意义。 9.词的指称意义是“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义”,蕴含意义是“词的隐含意义”。 10.要胜任汉译英工作,译者必须具备至少三种素养: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 文化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11.英语语感包括:语法意识、惯用法意识和连贯意识。 12.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语言属于制度文化。 14.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 15.中国人注重伦理;英美人注重认知。 16.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性思维。 17.中国人重直觉;英美人重实证。 18.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英美人重逻辑思维。 19.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 20.汉语是音节文字;英语是拼音文字。 21.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是语调语言。 22.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 23.篇章是表达整体概念的语义单位,衔接性与连贯性是篇章最重要的特征。 24.汉语是主题显著语言,句子建构在意念主轴上;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句子 建构在主谓主轴上。 25.汉英翻译的过程可分为选词、构句和谋篇三个部分。 26.在所有的翻译过程中,语境都是凌驾于一切的因素,而且优先于任何的规则、 理论或是基本意义。 27.汉语为语义型语言;英语为语法型语言。 28.句子按照句型,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种;按照句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 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

文学 翻译

文学翻译 一、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翻译 翻译文学,是从跨国界、跨文化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一种文学概念。它是一种文本形态,而不同于“文学翻译”。[1]中国的翻译文学,最早可以追溯至《左传》等古典文献里的零星记载。东汉开始的佛经翻译,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内容,诸如《法华经》、《维摩诘经》、《盂兰盆经》等堪称佛教文学的代表作。五四时期,由于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强力推动,新文学开创基业的急切需求,以及新闻出版业与新式教育的迅速发展,翻译文学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迈进了一个新纪元。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史家意识到翻译文学的重要性,把翻译文学列入文学史框架,如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4月)与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杰成印书局1933年9月),分别将“翻译文学”列为第8章与第7章。然而,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形成的过程中,翻译文学却反而受到不应有的冷落。截止目前,有220种以上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在通史性质的著作中,没有一种为翻译文学设立专章;有的著作只是把翻译文学作为五四新文学的背景来看待,而当述及第二、三个十年时,就看不见翻译文学的踪影了。然而这种大起大落没有得到任何解释。究其原因,是人们一直否认翻译文学的存在,而且从不认为文学翻译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二、翻译文学不同于外国文学 在中国文学领域,翻译文学被视为外国文学本身,很多人认为翻译文学就是外国文学,直接将二者等同起来,这也是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受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翻译家及翻译活动的地位与价值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翻译文

翻译作品赏析所用的理论

作品翻译赏析理论 摘要:文学翻译的一般原理当然适用于解释诗歌翻译现象,但诗歌翻译还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论要点需要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实践之前有所了解。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最难的。文学翻译的一般原理当然适用于解释诗歌翻译现象。但诗歌翻译还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论要点需要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实践之前有所了解。做一次两次翻译练习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通过练习加深对诗歌翻译原理的把握与理解。要实现这一点,至少有下面这几点需要作为诗歌翻译实践进行之前的理论准备。 第一,如何理解欣赏欲翻译的原诗。这一点实际上我已在“作者与作品简介”中简略讨论过,这里不赘言。我想要强调指出的是:翻译诗歌,不仅需要中外文知识,更需要诗歌鉴赏能力。诗歌翻译既然是所有翻译中层次最高的一种翻译,如果译者无法较好地领略原诗的美妙,那么他进行翻译的时候就只能是在机械地译文字,而不是在译诗。诗的语言如此精妙,哪怕挪动一个字或词的位置,其诗味立刻要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一点,凡稍具诗歌鉴赏能力的人,都能体会个中奥妙。简而言之,诗歌具有五象美:音象美、视象美、义象美、事象美和味象美。前三美不言而喻,事象美指的是一种叙事因素构成的美。味象美指的诗歌给予读者印象的整体风格美。相应于五象美,产生了诗歌翻译的五大类标准。(当然,这些原理也适用于其他文体翻译,只是程度不同。而正是这一程度区别构成了关键性区别。)一个译者要欣赏诗歌,首先得学会至少能从这五个方面欣赏原作,对原作的五象美大体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然后才可能来谈如何着手翻译诗歌的问题。 第二,确定此诗的可译度。依据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原理,我们不宜笼统地说诗可译还是不可译,而应该说,诗歌翻译大致具有四种情形:1)全可译;2)大半可译;3)小半可译;4)不可译。 例如:从音象美来看,《闪光》这首诗是严谨的格律体,韵式为ababa取抑扬格长短句,用的是3-4-4-2-5音步。即第一行3个音步,第二行和第三行4个音步,第四行只有2个音步,第五行5个音步。其余二节诗情况与此相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前拉菲尔派在诗歌创作上的美学追求是很严肃的,宜加以重视。虽然具体的声咅效果通常都是不可译的,但是ababa这种二元韵式,还是属于大半可译因素。就音步格律而言,3-4-4-24的模式大半可以套用。 它很像中国传统的词或者曲的长短句,参差不齐,可以非常方便地表达诗人变幻多端的情绪。与英语诗歌格律相比,一个汉语双字词或三字词可以大体对应于英语诗歌中的一个音步。例如:I have been here before,共三音步,可以译作:似曾-浪迹一此邦,也是三个音节,基本能套上。所以,格律方面,也可以说此诗是大半可译的(确切点说,叫大半可仿译。)但要注意,对音步的追求不要太死板,因为英汉两种文字毕竟具有根本的差别,如机械套用,往往会削足适履,使原本生动的汉语失掉活力。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音步大体相当也就可以了,多一个或少一个音节,甚至有时多二个、三个音节也可容忍,只要念起来顺口就

翻译理论全面总结

翻译理论全面总结 1. 初学翻译要求:一、忠实;二、通顺。P6 2. 汉译英的基本功:就使用英语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拚法正确。怎样拼写,不可忽视。二、合乎用法。一个词怎样用,和哪个词连用,很有讲究。三、句子平稳。也就是说每个句子都是合乎语法的。怎样读懂原文(一)单词释义:一(二)识别短语(三)理解句子结构,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有时甚至要参看历史材料.P21/P14 3. 代词:总的说来,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得少。因此,英译汉时,有些代词可以不译。汉译英时则要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代词,特别是物主代词。P25 4. 形容词和副词在英语里是两个非常活跃的词类。英语有些词的用法和汉语是一致的,用起来不困难。但也有些词,特别是副词,用法和汉语不同。P27 5. 把握全篇而后译。翻译大体上分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要读懂原文,光靠从词汇、短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去弄懂,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握全篇所谓翻译,是翻译意思,而不是翻译词句。只要抓住了意思,译文在词句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译文在内容上要忠实于原文,在语言上要readable这样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 P36/p45 6. 重复与代称:英语不喜欢重复,如果在一句话里或相连的几句话里需要重复某个词语,则用代词来代替,或以其他手段来避免重复。汉语不怕重复,连续使用某个词语是常见的事。汉译英时要千方百计避免重复,多用代称;英译汉时则要少用代称,多用实词。英语有时在句子里先出代词,然后再出它所指的人或物。汉语一般总是先出实词,然后才用代词p60 7. 我国的翻译事业最初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东汉时代,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释道安:主张直译《四阿含》《阿毗昙》,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和弟子僧肇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花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他的译法虽然灵活,态度却很谨慎。因此他的译文既准确又流畅。C.玄奘:倾向于直译,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玄奘是唐高僧,俗称唐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曾游学天竺,回国后翻译了大量经卷。P101 8.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首次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在我国近代翻译理论中最有影响的,天演论原文:T.H.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他还翻译了《原富: A.Smith,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肆言:H.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法意 C.D.S. Montesquieu, L'esprit des Lois.》、《穆勒名学:John Stuart Mill, System of Logic.》等。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哲学的人是严复p112 在"翻译三论"一文中提出"雅"应当作为"得体"来理解的是周煦良.p113 9.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一条新的标准。他写道:"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彻底和全部的化说不可实现的理想,只能作为一种努力的目标,而且限于文学作品。 10. 鲁迅与瞿秋白:在理论方面,鲁迅曾针对当时赵景深的"宁顺而不信"的提法,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主张。瞿秋白认为: "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 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创造新的表现方法,就必须顾到口头上'能够说得出来'的条件。鲁迅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p139 11. 郭沫若与茅盾:在我国,从二十年代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到五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

第四章--翻译理论常识简介

第四章翻译理论常识简介 4 . 2 我国传统译论要点 1) 严复的“信、达、雅”: 信:“忠实”,即“意义不倍(背)文本”,忠实于原文意义。 达:“流畅”,即不拘泥与原文形式,尽译语之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使译文通顺达意。 雅:“古雅”,原本指当时能登大雅之堂的文言文,一种古雅文体,即“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 严复 ) 。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求“雅”实则是讲究“修辞”,讲究译文表达要有“文采”。 严复的的翻译实践:“与其伤雅,毋宁失真”,重在一个“雅”字,并不十分注重“信”:“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 严复在其《天演论· 译例言》中对“信、达、雅”解释得非常清楚,就是“修词立诚”(信)、“词达而已”(达)、“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雅),“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所谓“行远”,就是提倡用“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这一所谓“桐城派”的古文体译书,已能让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普遍接受的效果。这一点,王佐良先生曾说的极其透彻: “严复的翻译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引起他所认为真正有影响的人,即知识分子的注意……他所翻译的书都是形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他知道这种思想,对当时沉缅于中古世纪迷梦中的知识分子来说,等于一味苦药。所以,他用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古雅文体给苦药裹上一层糖衣,使它容易下咽。所谓‘雅'也者实际上是严氏的推销术。……果然,不出数年,他的译作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他的思想攻势取得了成功”(王佐良:关于文学翻译答客问,《翻译通讯》1983/10 )。 他翻译的《天演论》,其文本实际是一种“信息型”功能的社科哲学读本,严复为了实现他特定的翻译目的,人为地在文本中设置了一些戏剧性场景,以增强吸引力迎合当时士大夫们的口味。例如,他将原文中很平白的一句译为: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点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归化(domesticating method)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 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 2.异化 (foreignizing method)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 向作者靠拢”。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3.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活 动,如把汉语文本译文英语文本。 4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之 间的翻译,如把方言译成民族共同语,把古代语译成现代 语。 5 连续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又称即席翻译,用于会议 发言、宴会致辞、商务谈判、学术研讨等场合,发言人讲完 全部或部分内容之后,由口译人员进行翻译。 6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通常用于大型正式会议 上,要求译员利用专门设备,不间断的进行边听边译。 7 信达雅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 雅

8 可译性指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短语、小句或语篇可以翻译为另 一种语言的可能性程度。 9.形合(hypotaxis)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一种语言形式手 段(如连词或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 辑关系。 10.意合(parataxis) 之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进行连接, 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11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即直接翻译,指译文基本上按原文的形式 和结构进行翻译,但也并非是死扣原文,字字翻译 12 意译(free translation)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按译 文的习惯将原文意义表达出来。 13.综合性语言(synthetic language)词与词的关系是靠词本身的形 态变化来表现的,如拉丁语、俄语、德语和古英语。 14 分析性语言(analytic language)词与词的关系并不是通过词形 变化,而是通过词序或虚词(助词)等手段来表示的,如汉 语。 15屈折变化(inflection changes )以语素内部的元音或辅音的变化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方式 16 “洋气”鲁迅坚持以忠实为第一要义的直译。并认为翻译需要兼 顾两个方面,一个是易懂,另一个是保存原作的丰姿。即信 和顺。假如信和顺之间必须取舍的话,宁信而不顺的,即使

(完整版)翻译理论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 1.1 翻译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 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解释如下: (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 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 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 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 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1.1.3 文学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持文学观点的翻译工作者认为,翻译是对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或是一种善于创造的艺术。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的 艺术性改写”。 文学翻译的任务时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语言的艺术 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性。用矛盾的话说,是“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语言是塑造文学形象的工具,因而文学的形象性特征必然要在语言上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特征,诸如形象、生动、鲜明、含蓄、凝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翻译概述(1) 一、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 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翻译的基本理论复习题

一、翻译的基本理论复习题 (一)列举至少三种翻译标准(中、西均可),并指出是由谁提出的。 中国的:严复,信雅达三字标准;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的标准 傅雷,神似;茅盾:意境论;钱钟书:化境 秀明:韵味说 外国的: 泰特勒的三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费道罗夫的等值论:等值即译文和原文等值,表现在读者看了原文和译文之后,其感受的等值性。 奈达的等效理论 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提出“最接近的,自然的等效翻译”概念,认为翻译必须以接受者服务为中心,要根据不同接受者的要求对译文作相应调整。 (二)翻译的主要方法有_直译_和_意译_。 “直译”就是忠实的再现原作思想容,并尽量保存原作语言形式的表现方法。原文如在形、义上与译语全同或是基本相同的可以直译,原语中的比喻或形象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有时也可以采用直译。 “意译”是忠实传达原作思想容而放弃原作形式。多强调译文的效果,不求表层次形式对应,只求语言在深层次中的对应。不是主观臆断,是以不背离原文为限度,注意翻译时对原文结构的调整,用规的译语表达。 (三)列举你所掌握的翻译技巧。 技巧是翻译的具体策略,在直译和意译两大类翻译方法之下,具体的翻译技巧有分切、转换、转移、还原、阐释、融合、引申、反转、替代、拆离、增补、省略、重复、重组、移植等。再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增、减、移、换四大策略。 (四)列举中、西翻译史上著名翻译家至少十位。 傅雷,季羡林,草婴,鲁迅,绛,朱生豪,谷若,诺思,查普曼,费洛里欧,何兰德,阿瑟伟利,弗兰茨库恩,玄奘、义净、徐寿、善兰、元益、卞之琳、叶水夫、黄龙、茅盾;乔叟、西塞罗、哲罗姆、阿尔弗雷德国王、波伊提乌、诺思 (五)谈谈翻译的困难(至少两点)。 首先理解的困难。汉语和英语都是很发达的语言,以表达丰富细致著称,要理解的准确必须处处细致。Eg:in the seventh heaven不可按表面译为“升天”本意是“非常高兴”:翻译方法的选择是另一困难。直译和意译的选择,翻译腔的消除,容与形式的统一都需要熟练的技巧。 (六)中、西语言的主要差异是: 语言差异: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表意文字,句子有语调,有形态变化。英语属于印欧语言,是拼音文字,单词有声调,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语音的一大特点是音节匀称,成双成对。于是双音节化和四音节化成了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 句子差异:由于中西方思惟方式不同,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的结合表现为两种性质不同的序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