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logic 材料清单BOM

powerlogic 材料清单BOM

powerlogic 材料清单BOM 制作过程

材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就是设计中各个元件的元件类型数据的统计和排列,并且采用一定的格式。你可以自己定义报告的格式,包括各行列标题以及

宽度值。

1. 选择文件报告(File/Report),报告(Reports)对话框将出现。

2. 在选择报告文件(Select Report File)的输出区域(Output area)选择材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

3. 选择设置(Setup)按钮。材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设置(Setup)对话框将出现。

4. 在文件题头列(Field Header column)中,双击选择参考(Reference)。

5. 打入Ref Des,并按回车(Enter)。

6. 在内容列(Width column),双击元件名称(Part Name)选择值(Value)。

7. 在内容列(Width column)打入一个新的值(Value),或者使用向上和向下箭头选定一个值,选择OK。

Pads(Power PCB)与Protel 哪个好

AD6(protel)与PADS基本功能比较 一、原理图部分 1、库 ⑴ DxDesigner 的原理图库与PCB的库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每个原理图符号库都是一个文件,很难实现统一管理;AD6可以使用集成库来统一管理,不仅是原理图符号库与PCB封装库,还能把混合电路仿真库、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库以及3D模型库一起实现统一管理。 ⑵ DxDesigner 在建库时有建立向导,可以引导使用者迅速建立元器件符号库,在向导中可以从Office文档中拷贝器件的Database,从而一次性完成管脚的输入;AD6虽然没有向导功能,但是可以使用smart grid paste/insert功能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⑶ DxDesigner在做Fracture符号库时必须添加关联属性,而且在调用时选择不方便,尤其在放到原理图上以后不方便换,AD6在做Fracture符号库很方便只要选择Add part就可,而且符号库放到原理图上以后非常方便更换。 ⑷ DxDesigner只能实现与ODBC数据库的关联,不能创建真正的数据库,而AD6两者都可 以。 2、原理图编辑 ⑴ DxDesigner和AD6 都支持层次化原理图设计,但是DxDesigner 不支持多通道设计,在DxDesigner里面必须使用拷贝复制功能来实现多路设计,而AD6只需添加Repeat属性即可。 ⑵ DxDesigner在设计界面下没有查找功能,只能到数据表格中去查找,查找后批量修改比较麻烦,AD6 可以通过find similar 功能灵活实现全局查找,而且修改不同的参数也非 常方便。 ⑶ AD6中有Snippets摘录功能,实现同一项目及不同项目的拷贝复用,DxDesigner同一项 目中只能使用简单的复制,不同项目中只能对整张原理图进行复用。 ⑷ AD6 中支持器件的管脚交换、与FPGA设计的链接(如原理图器件的管脚定义可以直接来源于FPGA器件商的引脚约束文件),DxDesigner必须使用中间工具IO Designer来完成与 FPGA器件的引脚约束文件的同步。

Pads(Power PCB),CADENCE与Protel区别对比

Pads(Power PCB),CADENCE与Protel区别对比 Pads(Power PCB)与Protel区别对比 【基本区别】 Protel自由,可以单独放置过孔、焊盘。器件;PADS中不支持放置焊盘,过孔也只有在选择好网络后才能放置与所选网络相连的过孔。 Protel怎么设置过孔类型?好像不可以设置 如何查找器件?filter菜单打开,右上,下拉里面选择器件 pads里面是ss,find里面选项很多 pads的bug比较多,经常出错 AD6中能在焊盘和走线铜皮上显示网络名称,PADS 最新版本(PADS2007)也只能在焊盘上显示器件的管脚名称。 AD6中支持在PCB上单独放置过孔、焊盘,而且过孔和焊盘可以随意编辑,而PADS中不支持放置焊盘,过孔也只有在选择好网络后才能放置与所选网络相连的过孔。 【自从见到了PowerPCB就再也不想用Protel了】 本人95年开始接触protel,那时候版本是3.16[dos],后来升级到3.31,中间接触了很多windows 版本的protel,但都没适应,因为dos版用得太熟了,那些快捷键简直就像是长在手上一样,根本不用脑子手指头就敲出来了。99年底换上了99se,用得还算熟练。2000年底一个非常专业的朋友推荐了powerpcb(他在单位用的是psd,正版的),用blazerouter给我演示了一下动态布线,我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天哪,交互布线居然可以这样!用推挤可以在密密麻麻的线路走出一条漂亮的网络,我试了试,布线效率是protel的一倍还要高,而且非常美观。从此再也不用protel了。 后来接触了很多其他的软件,如allegro、wg、orcad、pcad,也看过别人演示en和cr5000。对这些软件基本有一些基本的印象。现在的pcb软件分为两个档次, 高档的是en、wg、allegro、cr5000,这些软件的特点是规则约束非常严格,布线算法非常优秀, 前一个特点对 protel熟练的朋友来说是非常不习惯的——还没画板子就要大把大把的设置,要是用protel 我的板子恐怕已经完工了。 其实对于一个复杂的有数千个甚至更多、或者高频高速的板子来说,规则的约束是非常重要的,是一次成功完成pcb设计的必要保障,即使原理图是自己画的也无法保证准确理解几千个网络的正确含义。 低档软件中、powerpcb是出类拔萃的,尽管交互布线的速度跟wg相比显得太慢了。而protel除了界面花哨以外,没看出来有什么过人之处。而orcad和pcad比protel还要差一些,尽管我认为orcad是最好的原理图软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