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章

第一单元第一章
第一单元第一章

致同学们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及掌握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体会生物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联系,增进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信心。

二、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

请一位同学演唱:“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适时提问:你知道鸟儿为什么能在空中飞翔吗?马儿为什么在草原上生活呢?再由“古人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却不知道一粒种子是如何长成一棵幼苗的”。引出: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进入生物科学知识的海洋,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第1、2页的内容,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请同学们谈一谈:我们吃的食物主要有那些?你能说出几种身边的生物吗?

2.你曾经注射过疫苗吗?你注射过哪些疫苗?为什么要注射疫苗?你知道疫苗是怎样研制出来的吗?

3.你知道袁隆平爷爷吗?他为生物科学做出了什么贡献?

4.你知道沙尘暴天气吗? 你经历过这样的天气吗?有何感想?这种天气是怎样造成的?

5.资料展示:

①蜻蜓的翅痣与机翼上的加厚区:大多数蜻蜓的翅的末端的前缘上方,有一块深色加厚的部分,叫做翅痣。翅痣能够调整翅的震动,不受颤振的有害影响。现代飞机仿照蜻蜓翅痣的特点,在机翼末端的前缘也有类似的加厚区,用来消除颤振现象。

②鲨鱼与造船业:科学家通过研究鲨鱼发现,它的体表并不光滑,但在水中进行时所需的动力却很小,这一发现对造船业是很有价值的。

你还能举出其他仿生学的例子吗?

6.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科学研究的成就?

合作探究:

各小组用10分钟时间相互交流以上问题。

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精讲点拨:

1.生物就在我们身边,人类也是其中的一员。

2.科学家根据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生物的特点,研制出防病的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疾病。

资料展示:生命科学是当代最为活跃的领先科学:2000年12月,我国科学技术部部长朱丽兰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21世纪生物学的全新变化,将以人们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未来世界。它不仅在了解生命,还在操纵生命,它将为人类攻克心脏病、癌症等疑难疾病带来希望。

3.认识到生物科学可以应用于农业发展。

资料展示:袁隆平和杂交水稻: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

院院士。1960年,他在稻田中偶然发现了几株表现出杂交优势的水稻,萌生了利用杂交水稻的办法培育高产水稻的想法。他历尽千辛万苦,利用9年时间,在世界上成功地培育出杂交水稻。自1976年推广以来,为国家增产的稻谷达1千多亿千克,增加经济收入近300亿元。

读完资料后,请同学们谈谈感想和启发。

4.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也需要生物学发挥作用。

5.仿生学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科,希望同学们将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拓展延伸:

(1)克隆羊多莉出生过程介绍。

(2)人类基因组计划介绍。

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生物学研究的成就。

收获大家谈:

1、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交流,你对生物学有何认识?你打算今后如何学习生物课?你有什么远大理想?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

2、你知道子女为什么长的像父母吗?你知道遗传工程吗?学生讨论交流。

最后总结:生物科学神奇奥妙,趣味无穷,等待大家去探究。

教学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一盆塑料花;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校园。校园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自学课本内容(5分钟),并回答:

1、请同学们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看课本图1.1-1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精讲点拨: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

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学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A和一盆塑料花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命现象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分题讨论: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本小组的题目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

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

1组: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例子为:

2组:生物需要呼吸

例子为:

教师参与:植物需要呼吸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例子吗?

3组:排除体内的废物

例子为;

4组:生物都能生长

例子为:

5组: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子为:

6组:生物都能够繁殖

例子为:

(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与鼓励)

拓展延伸: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分析它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现象?

精讲点拨:上述生命现象是生物所共有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即:a.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b.能够摄取营养和排出体内的废物

c.具有生长发育现象

d.具有繁殖现象

e.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f.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应激性)

g.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学情分析】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电动狗

B、海带

C、机器人

D、潜水艇

2、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

A、生殖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

D、新陈代谢

3、变黄的菜叶最后从蔬菜上脱落,这说明()

A、蔬菜的生活需要营养

B、蔬菜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C、蔬菜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D、蔬菜能够生长和繁殖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及“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和现象。

5、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生命现象:(1)猫生小猫属于。

(2)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到洞里的现象属于。

6、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宇宙航天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至3代。

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收获大家谈:(发展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你的收获什么?

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空中飞鸟,地上爬虫,河里游鱼,道旁小草,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这些生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反思:

第二节生物圈与栖息地

导学过程:【学点一】生物圈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并结合生物圈示意图

1、生物圈包括、和。

2、生物圈的范围为和。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和等。

【学点二】栖息地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并分析孔雀及野大豆的栖息地特点,

1、、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称为栖息地。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例如:、、、等。

2、不同的、、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3、孔雀的栖息地位于,这里的环境因素为、、。

4、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是位于,这里的环境因素为、、。

4、栖息地的或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5、目前,,,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之一。

合作探究

1、决定栖息地的主要环境因素是:、、等

2、观察图1.3-4的图片,分析图中生物的栖息地类型,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图1.3-4所示4种生物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

(2).你能说出某一栖息地在中国的位置吗?

(3).如果上述栖息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精讲点拨:栖息地的特征

拓展延伸:

1、为什么月球上没有生物?

2、大熊猫为什么会濒临灭绝而被称为“国宝”呢?

学情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球提供给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中,错误的是()

A.阳光

B.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石油

2、宠物饲养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的一种时尚,假如你在家中饲养了一只小猫咪,你应该为小猫咪的生活提供下列哪些条件?()

A.食物、水分、阳光

B. 食物、空间、空气

C.食物、空间、阳光

D. 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空间和食物

3、刘易斯?斯科特在《雨林》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彻底毁灭。”你认为造成目前热带雨林快速毁灭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B.臭氧层破坏不断加剧

C.雨林物种的急剧退化

D.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4、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缺乏()

A.空气

B.水分

C.阳光

D.适宜的温度

5、北极狐的耳朵很小,它的生活环境中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不足

B.温度较低

C.水分较少

D.食物缺乏

6、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各种自然景观,从诗中描述的情景看,生态环境较差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7、据报载,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和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栖息地的丧失

B.自然灾害

C.天敌过多

D.外来物种的入侵

8、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栖息的生物不包括()

A.野大豆

B.柽柳灌木林

C.丹顶鹤

D.企鹅

9、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A.水圈

B.岩石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10、生物活动能够达到生物圈各圈层的生物主要是()

A.鸟类

B.鱼类

C.人类

D.细菌类

二、简答题 11、请把下列生物与其栖息地连接起来。

骆驼刺南极冰原

草鱼高山竹林

鲸鱼淡水湖泊

大熊猫松林果园

企鹅炽热沙漠

灰喜鹊浩瀚海洋

孔雀滩涂沼泽

丹顶鹤热带雨林

钝头蛇浓密森林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突出表明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导学案

学生每小组一碗已经变酸的肉汤、部分豌豆种子。

教学程序:

情景导入:

同学们请想一想,肉汤刚煮出来时是新鲜的,它为什么会变酸呢?

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举手发言。

如果要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应该怎样做?

【学点一】其实在两个世纪前,人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被困惑了长达20年之久,是一位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简单介绍巴斯德。

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6页的巴斯德实验,并讨论: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他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早期的研究,做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假设?和你的假设有何不同之处?你和巴斯德相比,谁的问题更有研究价值?说出理由。

(3)让学生对照巴斯德的实验过程,找出自己在设计中有哪些可取之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

(4)在巴斯德的实验中,设计的曲颈瓶妙在何处?

(5)在巴斯德的实验中,除了控制变量之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信?

(6)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可分几个步骤?讨论后交流,各抒己见。

精讲点拨:

(1)介绍控制变量法。

(2)科学探究的步骤:

巴斯德发现肉汤变酸→为何变酸→可能是微生物引起→肉汤装瓶、煮、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施实验】

→直颈中变酸、曲颈瓶中不酸→打破曲颈瓶口,肉汤接触空气,变酸

→结果证明肉汤变酸是因为空气中微生物导致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

【学点二】实验法、观察法的延伸

自学课本“相关链接”有关的探究方法。知道什么是观察法、实验法。

教材中的“思考与练习”: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在于仔细的观察中。

以及孟德尔对豌豆种子的文字描述:要么是圆形或近似圆形的,表面即使不光滑,也只有浅浅的凹痕;要么是带有棱角的不规则形,而且表面有深深的皱褶。分发豌豆种子:让学生观察它的形态特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请同学们踊跃发言!

拓展延伸:你认为科学家要得到一定量的证据,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学情分析】

1、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分类法

2、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

3、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1)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法。

(2)要了解马和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

法。

(3)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

4、丹丹为了认识桃花的结构,她取了一朵桃花,首先仔细看了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然后用镊子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并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进而看了里面的结构。

(1)丹丹在认识桃花结构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2)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生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我们刚入学,学校将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身高、体重、视力、有无家族遗传病等),请你想一想将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6、请大家阅读课后“病菌被找到了”材料,请分析这个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吗?从中你有什么启发?

7、小明同学非常喜欢观察、思考生物现象。雨后的一天下午,他仔细的观察地上的蚯蚓,想到了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地下的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你能根据小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吗?

收获大家谈: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识别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熟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每一位初中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节课主要学习并掌握有显微镜结构和使用的理论知识。

1、快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完成“知识回顾”练习

2、自学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完成“问题探析”的各个问题。

3、通过讨论和教师精讲明确各问题答案,并强化记忆。

4、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本,构建本节的“知识结构”。

5、根据“知识结构”自我矫正。

6、完成“自我测评”练习。

学习探究:

一、知识回顾:

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可分为那几个基本环节?

二、问题探究:

1、阅读课本第12-13页,观察显微镜实物或课本插图1.2-2,以小组为单位分

(1)认识并牢记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

(3)分别转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位置的变化。

(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

(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2、小组内同学间互相提问检查对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的掌握情况。

3、阅读课本第13-14页,观察显微镜实物和课本插图1.2-3、1.2-

4、1.2-5,了解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取镜与安放:一手握,一手托;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实验台边缘厘米左右。

(2)对光:先转动,使上升;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眼注视目镜(眼睁开),转动,直到看到一个的视野。

(3)安放装片:装片放在上,用压住,是标本正对通光孔的。

(4)观察:从侧面注视,方向转动使镜筒慢慢下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左眼注视目镜,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至发现物像;必要时,转动使物像更清晰。

(5)整理和存放:提升,取下;转动,使偏向两旁,将转到最低,竖起。

4、小组内同学间互相提问检查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找1-2名同学操作显微镜,其他同学找出操作错误并改正。

1

2

3

据图回答问题:

(1)对物象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和[ ] 。[3]的名称是

它既是安放的结构,又具有的作用。(2)[11]和[12]分别是和,它们的作用是。

(3)图中放置玻片标本的结构是[ ] ,它的中央有一个圆孔,叫做。两旁各有一个[ ] ,下面有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圆孔,叫做,遮光器具有的作用。(4)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2] [9]

[10] [13]

(5)对好光后,要找到观察的物象时,把载玻片上的要观察的物体置

于中央,先转动[ ]号结构,再转动[ ]号结构,直到看清物象为止。拓展提高: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显微镜有哪些种类。

辅助材料:怎样使用显微镜

在你开始进入生物世界之前,首先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懂得正确而又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因为显微镜是进行生物实验的最基本的工具,通过显微镜的帮助,你能够看到生物的细胞和组织的简单结构,在你的面前将展现出一个肉眼不能看见的有趣的生物世界。

通常使用的显微镜,一般都与课本插图中的显微镜相似。

使用显微镜之前,必须清楚地了解显微镜的各个重要部分以及每个部分的使用方法。移动显微镜时,要用一只手握紧显微镜的臂,另一只手托起显微镜的底座,小心地放在稳固的桌面上。如有条件,显微镜最好放在靠近窗户或电灯的地方。

使用显微镜时,要转动调换器,使物镜与目镜镜筒对成直线。当你听到“咔嗒”一声时,表示物镜已经置于正确的位置。

然后,移动反光镜弯曲的一边,直至能够把光线集中进入镜筒。这时,你的眼睛通过目镜就会看到光线。

对准光线后,再把已经准备好标本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台的圆孔上。如果你想要看较阔视野的镜头,就用低倍镜。这时可转动较大的“粗调螺旋”,使低倍镜头垂直距离镜台载玻片约6毫米。

眼睛贴近目镜,慢慢提起镜筒,朝着你本身方向转动“粗调螺旋”,放在载玻片上的标本,将会渐渐清楚地显现在你的眼前。

当标本集中在焦点上时,再转动“微调螺旋”。你的眼睛仍然贴近物镜,用手慢慢转动小螺旋,直至标本十分清晰地显示出来为止。

大多数显微镜的物镜一般都可以把物体放大10倍,低倍镜的透镜也可以把物体放大10倍。因此,当你使用低倍镜时,载玻片上的标本将放大10×10倍,也就是放大了100倍。

高倍镜的透镜通常把物体放大40倍,所以,当你使用高倍镜时,放在载玻片上的标本将比实际尺寸放大10×40倍,即400倍。

在未正式使用显微镜之前,最好先取一小张白报纸作试验,通过这样的试验,你可以学会并熟悉使用显微镜。

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学案

本节的主要任务是在上节课知道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熟悉了显微

镜的正确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初步学会显微镜的正

确、规范的使用方法,并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1、快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完成“知识回顾”练习

2、两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互相评分、矫正。

3、讨论并分析在实验中出现的各个问题,明确答案并强化记忆。

4、根据自己实验的完成情况,进一步理解课本,构建本节的“知识结构”。

5、完成“自我测评”练习。

学习探究:

一、知识回顾:

说出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

(1) :须注意的问题有:

(2) :须注意的问题有:

(3) :须注意的问题有:

(4)

:须注意的问题有:

(5) :须注意的问题有:

二、实验探究:

1、练习使用显微镜

(1)学生两人一组,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时,一人操作,另一人检查并对其

错误?

2、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以小组为单

位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1)有的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看不见白亮的视

野,

试分析其原因?

(2)在观察玻片标本时,怎样快速地找到要观察的

物像?

(3

么不同?装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4)怎样计算物像的放大倍数?

(5

3、各小组讨论:显微镜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错误?怎样避免?以小组为单

位展示。

三、知识梳理:

1、显微镜的目镜是75×,要想物象为物体的900倍,应选用的物镜是( )

A.8× B.10× C.12× D.15×

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或转换物镜后,异物仍

可见,它可能在(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实验材料上 D.反光镜上

3、为使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把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后会发现( )

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5、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b”字,观察的标本实际应是( )

A.p B.b C.q D.d

6、显微镜对好光后,光线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7、请根据你学习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 ] 和[ ] 。

(2)在显微镜结构中,能使镜筒升降的是[ ]

和 [ ] 。“p ”在显微镜下成像是- 。

(3)某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切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

黑点。移动切片黑点不动,转换物镜后黑点仍在。请

问黑点在 上。

(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看

到的物像如图1中①所示,若要观察的物像达到图1

中②所示效果,他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移动。当他画出其中的一个细胞,

在画细胞核时,不能涂抹或用阴影表示,而应该用疏密不

的_______表示。

(5)在观察中物镜由10×换为40×时,视野的亮度变化

是 。这时,你应该调节 和 ,使视野明暗

适宜。

(6)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4个镜头(如

图所示),

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应选用哪一组

镜头( )

A.甲和丙 B .乙和丁 C .乙和丙 D .甲和丁

拓展提高:

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在视野中有一污点。试分析,怎样判

断污点所在的位置?

辅助材料:

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犯的错误

显微镜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必须掌

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据调查,很多初中生甚至高中生不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犯有如下的错误。

(1)显微镜安放位置不当,有碍操作 显微镜安放不是靠前就是靠后,或位置

靠右,甚至把镜筒向着自己。显微镜应安放在离桌边缘5cm

、镜筒向前,并讲清

图 1

显微镜位置稍靠左侧的道理(两眼同时睁开观察,眼不易疲劳,便于绘图。)(2)对光顾此失彼对光时往往忘记了反光镜的正确使用,不能根据光线的强弱来选择平面镜或凹面镜;用高倍镜进行对光,不把低倍镜位置放低;在转动转换器时,物镜没有到位,光圈也没有调节好,视野光线不均匀、明亮。

(3)不能迅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没有按简明、合理的程序操作。先使用视野宽的低倍镜,把要观察的材料放通光孔中央,放下镜筒使物镜下端与装片的距离约1cm,沿逆时针方向徐徐调节粗准焦螺旋,同时左眼注视视野,直到看清物像。如果第一次标本未进入视野,那么要重新操作,在调节粗准焦螺旋的同时,移动装片,直到看见物像为止。在具体操作时,也可以装片表面杂质或气泡为参照物,当杂质出现时,表明物距基本调好,再移动装片,即可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

(4)高倍物镜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由于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小,有的学生害怕把镜头损坏,一旦用高倍物镜时就把镜筒升上来,结果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换成高倍镜后就再也找不到了。因此,在教学时要向学生反复强调用高倍物镜前先换上高倍的目镜,再直接换上高倍物镜,并且把光圈开大。

(5)忽视准焦螺旋的使用有的学生在使用高倍物镜时,仍然调节粗准焦螺旋,其结果往往把物镜损坏、装片压烂。

(6)认为倍数越大,越清晰如果目镜倍数过大,得到的放大虚像则很不清晰。因此,给学生讲明,在低倍镜下能看清楚的物像,不必用高倍镜观察。

(7)忽视显微镜的保养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要教育学生爱护显微镜。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或布去擦试镜头,使用倾斜关节时,倾斜角度不能太大。实验完毕,盖上镜头盖,移去载物台上的玻片,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分开至两旁,降下镜筒,装入镜箱内。

总之,防患于未然,及时纠正在显微镜的使用中所犯的错误,通过严格训练,我们一定会逐步正确、熟练地操作显微镜,激发起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如何训练张开双眼使用单筒显微镜

在初学使用单筒显微镜时,极易紧闭一只眼,用另一只眼观看视野下的物体。这样不能同时记录视野下的物体参数,不能准确画下物体图象,时间一长,眼睛易疲劳。用水蚤作为训练学生张开双眼使用单筒显微镜的材料,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一、练习调节焦距找物象

在凹玻片中滴加一滴水。取水蚤一只,盖上盖玻片,吸去水分少许,使水蚤不再游动但仍在水中。在低倍镜下找到水蚤,并在水蚤黑色眼的下方、躯干部背侧找到正在搏动的椭园形的心脏。

二、练习睁着双眼观察水蚤,并记录其心率

在找到水蚤心脏后,用左眼观察心搏。把带有秒针的手表放在显微镜右侧,右眼看秒针走动。要求既能看到心搏又能看到秒针在转动。练习数15秒钟水蚤的心搏数,连续记下5个数据,算出水蚤的平均心率。

教学反思:

1.2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年级七年级生物期别第1期版别2版 出版日期2013.7.3 总期数1269期 一审意见拟用张丽宏二审意见 三审意见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学习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复述巩固 1、生物具有哪些特征? 2、小麦和海豚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区别? 3、人体出汗和排尿的意义是什么? 4、病毒是生物吗?是什么样的生物呢?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本P9-11,完成下列问题: 1、调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在农田调查中,是否只调查植物? 3、调查时,能否损伤动植物或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 4、如何记录调查内容? 5、如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或统计? 6、如何对你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请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7、讨论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 8、你能完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吗?三、自学检测 1、调查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2、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 ,制订合理的。 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 为。 4、调查过程中要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 方法进行统计。 5、对调查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例如,可以按照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还可以按照,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6、如果让你调查一块面积较大的草坪中草的密度,你会选用的调查方法是()

A、一棵一棵地数 B、分格计算再累加 C、选点抽样调查 D、大体计算 7、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谷、菜、果、木五大类,分类依据是() A、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 C、按照植物的用途 D、按照植物的亲缘关系 8、生物小组经过调查,知道了某社区的生物种类有:丁香、迎春、莲花、菊花、金鱼、鲤鱼、狗、猫等。 他们将以上生物进行了分类, 按形态结构分: 植物有,动物有; 按生活环境还可以分为 水生生物:, 陆生生物等。 四、巩固训练 1、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 A、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 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在调查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的实验中,记录内容不包括() A、生物名称 B、生物食性 C、生物数量 D、生活环境的特点 3、我们在对某地区的生物分布状况作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 A、目的和对象 B、范围和方案 C、方法和顺序 D、范围和顺序 4、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动物 B、鸡、猪、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动物 5、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 A、生物用途 B、生活环境 C、比大小多少 D、形态结构 五、拓展训练

六年级第一单元阅读

一、课内阅读 山中访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的悬崖!()的峡谷衬托着你()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的白云!你()的身影,让天空充满了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的云雀,叽叽喳喳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迫切()吟唱()浑厚()映衬()2、用你掌握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津津乐道: 3、把本段的中心句用“”画出,再换个说法,意思保持不变。 4、走进山,“我”访问、、、、、 等 5、用“----”画出文中的一句拟人句,并仿写一句。 6、本段中,对于山中的“朋友”,作者在人称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有什么好处? 7、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8、你想和山谷中的什么打招呼?写一写你是怎样地和他打招呼。 二、阅读《山中访友》片段,回答问题。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 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 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弯弓)着腰,(俯身低头)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仍然)

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 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zhāzhá) 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ɡuānɡuàn) ,胳膊变成树枝,血.(xiěxuè) 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zhuàn zhuǎn)、流淌。 1.、“俯”查音序应查(),查部首应查()部。 2、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4、用“”画出具体体现老桥德高望重特点的句子。 5、根据文段的内容填空。 作者把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仅写出了桥 的,而且也突出了它 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古桥的之情。 6、文中画“”线的部分,是作者走进森林,靠在一棵树上的。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这样写的好处是 。 7、请用“﹏”在文中找出一个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句子。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请简单的写写: 草虫的村落(片段) 1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伫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2、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3、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学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2)学案 【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举例说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重点难点】 重点:(1)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难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自主探究: 1.食物链的概念: 2.写出树、虫、鸟的食物链:。 (1)食物链是由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组成? (2)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 (3)怎样书写食物链?能用线段代替箭头吗?箭头的指向是一定的吗? 3. 连接“观察与思考”中的食物链。 (1)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几条?你是怎样数出的? (2)这些食物链是互不关联的还是出现了交叉? 4.食物网的概念: 5. 对教材的“资料分析”进行讨论。 (1)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最多?为什么? (2)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有怎样的后果? 探究任务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自主探究: 1.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十分繁茂,兔的数量会由于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增加呢? 2.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但是,如果放羊的牲畜太多了,草场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3.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合作交流: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会影响生态环境,你们知道哪些实例?人类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应注意什么呢? 【拓展提升】 谈谈你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这句话的理解。 附:参考答案 探究任务一: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树→虫→鸟。(1)生产者和消费者。(2)生产者(绿色植物)(3)形如: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箭头指向消费者或捕食者。 3.(1)9条。逐条数出,从绿色植物开始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级消费者,中间不能停止。 (2)交叉。捕食多种生物又被多种生物所捕食。 4.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5.(1)大鱼。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除,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会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 探究任务二:1. 不会。草的数量会减少,兔的天敌的数量会增多,这都会限制兔的数量增加。 2. 草原会被破坏,最后可能变成沙漠。 3.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合作交流: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人与自然能和谐发展。 拓展提升:这里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储存的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被草食动物捕食,植物的有机物和能量就到了草食动物的体内,草食动物又被肉食动物捕食,那么草食动物的有机物和能量又到了肉食动物的体内,所以物质和能量是严重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 (共9题;共34分) 1. (4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花瓣________(bàn biàn)顺________着(sùn shùn) 劳________动(láo náo)绿毯________(tǎn tǎng) 甜菜________(cài chài)甘蔗________(zè zhè) 2. (6分) (2018一下·云南期中) 读拼音,写词语 dān rén dītóu xìng míng zài ji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ái dào nàlǐjūmín zǒu dò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分)我会猜谜语。 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 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谜底:________ 4. (5分)把下面动物(人)和它们的叫声连起来。

5. (2分)读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 (1) ________(宽阔辽阔)的夜空密密麻麻地撒满了星星。 (2)小松鼠________(收集搜集)了许多松果准备过冬。 (3)虽然受尽折磨,可普罗米修斯________(坚决坚定)不向宙斯低头。 (4)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农民的劳动________(成果成就)。 6. (8分)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1)句中的“随遇而安”是指________。我能用这个词写一句话:________。 (2)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是将蟋蟀当成人来写。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 ①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________。 ②我一回到家,小狗就会________。 ③风一吹来,一墙的叶子就________。 ④下雨了,那是雨姐姐________。 ⑤天晴了,那是彩虹妹妹________。 7. (2分)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图________ 场________ 8. (1分) (2018五下·云南期中) 辨字组词 谐________ 疆________ 愧________ 咀________指________ 僵________ 瑰________ 沮________ 9. (5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二节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 情景导入

课标导航

基础梳理 1.细胞分裂素 (1)分布:植物幼嫩的根尖、萌发的种子、正在发育的果实等生长旺盛的部位。 (2)生理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延缓衰老。 (3)实践应用:蔬菜和水果的保鲜。 2.赤霉素 (1)分布:植物的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组织和器官内。 (2)生理作用: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促进花粉萌发等。 (3)实践应用:①促进矮生性植物的茎秆伸长;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的休眠,提早用来播种。3.脱落酸 (1)分布:植物的叶、芽、果实、种子和块茎中。 (2)生理作用: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花、果实和叶的脱落。 4.乙烯

(1)分布: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和器官中,特别是成熟的果实中。 (2)生理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刺激叶片脱落,抑制茎的伸长。 [思维激活1]生长素和乙烯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提示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思维激活2]想让马铃薯块茎提早萌发可用什么激素处理? 提示赤霉素,因为赤霉素可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 合作探究 1.植物激素的种类 除了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 2.其他植物激素的比较

特别提醒各类植物激素含量少,具有高效性,不直接参与代谢过程,但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巩固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解析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存在于植物幼嫩的根尖、萌发的种子、正在发育的果实等生长旺盛的部位,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答案B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练习第一单元课文复习(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复习 第二课桂林山水 一、重点字词 (一)近义词 明丽──明艳围绕──环绕观赏──欣赏 雄伟──宏伟壮阔──浩大迷蒙──朦胧 (二)反义词 前进──后移扩散──收缩迷蒙──清晰 静──动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三)多音字 卷 juàn(画卷)juǎn(卷尺)似sì(相似)shì(似的) 二、课文内容梳理 (一)课文概说 通过作者荡舟漓江观赏到的桂林山水景色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二)文章结构 全文共四段: (1)第一段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 (2)第二段写了漓江的水。 (3)第三段写了桂林的水。 (4)第四段写了桂林的山和水。 三、重点难点理解 (一)句子理解 1、比较下列句子。 漓江水的水真静啊! 漓江水的水好静啊! 漓江水的水很静啊! (1)比较他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水流:感觉上水态:视觉上水色:用比喻突出它的可爱) (2)这三个分句组成了一个排比句,要读出递进语势力 (声音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感情由弱到强) 2、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一带的山。 用泰山和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较,是为了突出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3、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

态万千; 这句话主要写桂林山的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句子中把山比作老人、巨象、骆驼。 4、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这句话主要写桂林山的秀,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句子中把山比作屏障、竹笋。 5、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这句话主要写桂林山的险,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二)问题探究 1、题目和课文内容有什么关系? (课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的桂林中的“山”和“水”来写)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呢?先总写什么?再分别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什么? 全文的记叙顺序是先——(总起)再——(分述)后——(总结) 3、“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去观赏? 甲:第一 甲天下:天下第一 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4、(1)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我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2)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3)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桂林水美的。 排比、比喻 (4)、写大海与西湖,是为了什么? 做比较,突出漓江水的美 课后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阅读材料

1走进大自然 追着小鸟,走进密林, 追着小溪,走进深山, 追着蝴蝶,追着野花, 我们走进大自然。 让小锤去敲醒每一块山石, 让画笔去访问每一片花瓣, 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 网住一个斑斓的春天。 把自己变成大树吧, 去体验大地的深沉; 把自己变成白云吧, 去感受蓝天的辽远。 只有将自己融进大自然, 才能懂得生活多么灿烂 走进大自然, 热爱大自然, 等你从大自然归来, 你会悄悄告诉小伙伴, 什么是纯洁,

什么是美好, 什么是智慧, 什么是情感! 2草叶上的歌 大森林里有块草坪, 一块绿茸茸的草坪, 一块亮晶晶的草坪, 一块笑盈盈的草坪。 当春雨们淅淅沥沥, 拥挤着跳下云层, 沉思了一冬的大森林, 睁开了明亮的眼睛—— 多美啊,绿茸茸的草坪, 溢出春光的一只瞳孔。 当清凉如水的微风, 追赶着金色的黎明, 草叶上酣睡的露珠们, 快乐地探身相迎—— 多好啊,亮晶晶的草坪, 映照春色的一面明镜。 当木瓜落地,蚱蜢腾空,

蟋蟀们发出欢快的笑声, 蝴蝶和蜜蜂醉入花丛, 草尖上蜻蜓舞步轻盈—— 多甜啊,笑盈盈的草坪, 大森林颊上深情的酒坑。 大森林里有块草坪, 一片温柔的和平, 一个搏动的生命, 一朵绿色的云影—— 带着奶浆味的草香, 飘进我们金色的梦境。 3雨儿在歌唱 你听见过雨的歌声吗? 在我们这个地方,这个有着雪白的梨园、粉红的杏林、葱绿的柳林和弯弯曲曲的小溪以及许多石桥的地方,就有这样的雨,它在快乐地歌唱...... 雨在小溪里歌唱:丁丁丁...... 一定是听懂它唱的是什么了,于是小蝌蚪游啊游,长出了腿,又掉了尾巴。它们都爬到草地上去了...... 雨在草地上歌唱:沙沙沙...... 一定听懂它唱的是什么了,于是,草莓、木芍药、野百合、苔草......许多小草伸个懒腰,打个呵欠。发绿了,开花了,嘿,五颜六色的小花儿,开放得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训练(所有课文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1* 在山的那边 班级:姓名: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痴.()想幻.()想诱.()惑喧.()腾攀.()上瞬.()间朦.()胧.() 2.注音并组词: 3.相信你能给下列词语一个正确的解释: (1)隐秘:(2)一瞬间: (3)朦胧:(4)幻想: 4.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3)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 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 凝成的海(这里的“信念”指的是什么?) (4)是用信念 .. (“种子”的含义是什么?)(5)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 5.知识迁移: 地平线 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如同仙翁。 “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 “天边?” “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不太懂了,以为他骗我,我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但我失败了;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 我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 ........ 住了这一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来,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 (1)本文从下列角度描述“地平线”,请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回答问题。 ①形态:(10字以内) ②颜色:(8字以内) ③衬托物:(6字以内) (2)“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这样说,是因为地平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的“我一天天长大起来”具体指的是什么?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5)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参考答案 1* 在山的那边 1.chīhuànyòuxuānpānshùnménɡlónɡ 2.略 3.(1)隐蔽,不外露。(2)一眨眼之间。 (3)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 (4)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像。 4.(1)沉迷于对某种事物的思考。 (2)铁青着脸是写山的态度和反应,不是写山的颜色。 (3)体现人生的价值。 (4)理想。(5)信念。 5.(1)①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线②很亮的灰白色的线③树丛在伏着 (2)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方。 (3)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 (4)地平线。 (5)略 3* 生命生命 班级:姓名: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骚.()扰擎.()天撼.()地庸碌.()短暂.

第一单元课内阅读(-答案)

6.读了本篇文章,在你的心中最尊敬的老师是谁?为什么? 7.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赞美老师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 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用“”画出表现“我”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 9.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的是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并教给” 我“许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10.“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的意思是:使“我“对文学产生兴趣从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二)《师恩难忘》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

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解释词语 (1)、身临其境:来到。亲身来到某种境地。 (2)、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3)、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动听,使人爱听。 2、田老师讲课的特点是:每讲一节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我”听课非常专心,非常喜欢田老师的课。 3、片段中描写“我”听课时的表现的词语是“入了迷”和“发呆”。 4、“我”的表现说明田老师的课讲得“引人入胜”(填成语),从而表明田老师是一个 与众不同,循循善诱的老师。 5、请用“”画出片段中的比喻句。这样写让你感受到:田老师教学技艺的高超,以及作者对田老师的喜爱和钦佩之情。 6、师恩难忘,请你用诗句或者一两句话赞美,感谢教过你的老师。 。 (三)《陶校长的演讲》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关联词语造句 我们既要认真学习,也要加强体育锻炼。 2、片段中的“公德”是指公共道德,“私德”是指个人道德修养。“真人”是指真诚、 不虚伪的人。既要讲究功德,也要讲究私德的人。 3、学习做“真人”更要紧,是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由学习做“真人”,我想到

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启动过程离心泵的启动过程?? 离心泵的扬程如何定量计算离心泵的扬程如何定量计算??扬程取决于什么因素扬程取决于什么因素?? 分析过程分析过程--理想理想((无粘性无粘性))和叶片无限多和叶片无限多((运动均匀运动均匀))-理想和叶片有限多理想和叶片有限多--实际流体和叶片有限多 叶片形式对泵性能有何影响叶片形式对泵性能有何影响??

以上就是离心泵的原理,只不过大部分离心泵的轴水平放置轴水平放置,,一般离心泵转速为一般离心泵转速为970rpm 970rpm 970rpm、、1450rpm 1450rpm、、2950rpm 2950rpm,,转速较高转速较高,,离心力大大超过重力,上述原理及计算公式可用及计算公式可用。。 离心力为离心力为::0.10.1××(2(2××3.143.14××1450/60)2=2303重力为重力为::9.81

离心泵启动前泵内灌满液体的过程称为灌泵。驱动机驱动机((原动机原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叶片带动液体旋转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产生离心力,,液体获得能量液体获得能量((压力能压力能、、速度能增加度能增加))输送液体输送液体。。 叶轮入口形成低压叶轮入口形成低压,,靠吸入液体与泵之间压差靠吸入液体与泵之间压差,,不断吸入液体不断吸入液体,,连续工作连续工作。。

基本假设: 通过叶轮的液体为理想液体,即液体在叶轮内流动时无能量损失; 叶轮由无限多叶轮由无限多、、无限薄的叶片组成无限薄的叶片组成。。这样保证液体在叶片中间流动轴对称:每个液体质点在流道内相对运动轨迹与叶片曲线形状一致形状一致。。在同一半径上液体质点的相对速度大小相同在同一半径上液体质点的相对速度大小相同,,液流角相等角相等;; 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为稳定流动稳定流动。。一、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 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叶片无限多叶片无限多、、无限薄无限薄;; 理想流体理想流体;;稳定流动稳定流动。。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第一单元课文课时练习(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单元课文课时练习(含答案) 1古诗词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xú()落在xīshū()的lí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未()径()菜()宜()味()经()彩()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答案】 一、徐徐篱笆生疏

二、住宿适宜未来品味小径经过白菜彩色 三、1.xiǔ 2.sù 四、1.宋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二课时 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tínɡ()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麦()唯()蛱()海()青()惟()峡()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蛱蝶:惟有: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身边的生物

当堂检测 第一章第二节调查身边的生物 1、为了解我省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分析法 D.调查法 2、2016年已经全面放开二孩,想知道深圳人民关于全面放开二孩的想法,用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探究法 3、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山东省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A.对省内所有的中学生进行调查 B.选取省内部分农村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C.选取省内部分城市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D.选取省内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4、当调查的范围较大,不能逐个调查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A.例子 B.代表 C.样品 D.样本 5、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B.调查时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C.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须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的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6、在学习了地面上动、植物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校园生物调查,同学们在调查中的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小强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丽发现一只老鼠,虽然有点恶心,但还是把它记录下来 C.小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见其他同学都没有,把它删除了 D.小明拔开草丛,发现一只蟋蟀,但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没作记录 7、关于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8、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意记录不同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 B.不用记录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等 C.不要损害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D.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而且为了安全,千万不要攀爬高处 9、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比较 B.抽样检测 C.作出假设 D.生物分类10、根据你的调查,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 A.螃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鹅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为植物 11、某小组将调查涉及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将月季、梧桐、含羞草、菜、桂花树归为一类,而将瓢虫、蜜蜂、蜘蛛、猫、狗归为另一类,他们的归类依据是( ) A.形态结构特点 B.生活环境 C.用途 D.数量 12、青蛙属于动物,是按照哪种归类方法进行归类的() A.形态结构特点 B.生活环境 C.用途 D.以上都不是 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 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六幅 照片。 (1)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 写出你的分类依据: 列出你的分类结果: (2)蚂蚁和青蛙看上去差别明显,我们应该注意观察它们的之处,睡莲与荷花看上去很相似,我们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之处。 14、某研究小组对数千人学校的学生进行 校园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其中对校园绿化质 量和空气质量调查问卷结果用多种方式统计 如下: (1)该研究小组采用的是 (填“抽 样调查法”或“普查法”)。调查表明学生对 绿化质量的满意率达到了 %, (填“高”“低”或“等”)于对空 气质量的满意率。 (2)图①中纵坐标y代表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乡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但却充满了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肩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

爱抚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还不时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广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不已。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我如果有台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hánɡ)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词语理解】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一点灰尘也没有,指环境非常清洁。()(2)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2.【理清顺序】细读第2~4自然段,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乡村傍晚的景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外到内 B.由远到近 C.由整体到局部 3.【整体感知】找出与第1自然段中画“”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并画上“____”。 4.【分析判断】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作者抓住了群山、稻田、瓜地、水牛等景物,写出了乡村的傍晚美丽恬静的特点。()(2)“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这是一个比喻句。

2015年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湖北省武汉市第62中学黄文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 学会识别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3. 举例阐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能力方面 尝试收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 教学难点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知识:生物圈的范围”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识难度不大,容量却较大。但是只要抓住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很多 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对生物圈的范围”的学习,可以采取学生对生物圈各层次结构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通过形象的描述,让学生知道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 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学习,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再结合课前学生收集的资料,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全班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共同完成各生态系统异同点的比较。 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学习,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各个生态系统是有着密切关联

的,再通过对教材想一想,议一议”的分析,多方面举例明确整个生物圈是

94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个统一的整体,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然后通过技能训练”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对各生态系统的相互关联有了再认识,增强爱护环境和认同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1 )制 作教学课件; (2)结合教材资源,再提供一些关于生物圈的资料,课前安排3名学生分别侧重了解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的知识; (3)将全班分成7个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自行分配任务(如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等)。 2. 学生准备课下收集有关生物圈、多种多样的生态 系统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练习

初二下U1 Section A Dialogue: Mandy:Lisa,are you OK? 莉萨,你没事吧? Lisa:I have a headache and I can't move my neck What should I do? Should I take my temperature? 莉萨:我头痛,脖子动弹不得。我该怎么办?我应该量体温吗? Mandy: No,it doesn't sound like you have a fever. What did you do on the weekend? 曼迪:不,听起来你不像发烧。周末你做什么了? Lisa: l played computer games all weekend. 莉萨:我整个周末都玩电脑游戏了。 Mandy:That’s probably why. You need to take breaks away from the computer. 曼迪:很可能那就是原因了。你需要离开电脑休息一下了。 Lisa:Yeah,I think I sat in the same way for too long without moving. 莉萨:是的,我想我以同样的姿势一动不动地坐得太久了。 Mandy:I think 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If your head and neck still hurt tomorrow,then go to a doctor. 曼迪:我认为休应该躺下休息。如果明天你的头和脖子依旧痛的话,就去看医生。 Lisa: OK. Thanks,Mandy. 莉萨:好的。谢谢,曼迪。 (2) 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 公交车司机和乘客救了一位老人 At 9:00 am yesterday, bus No, 26 was going along Zhonghua Road when the driver saw an old man lying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A woman next to him was shouting for help. 昨天上午九点,26路公交车正行驶在中华路上,这时司机看到一位老人躺在路边。在他身旁一位妇女正在呼救。 The bus driver,24-yearold Wang Ping,stopped the bus without thinking twice. Hand asked the woman what happened. She said that the man had a heart problem and should go to the hospital. Mr.Wang knew he had to act quickly. He told the passengers that he must take the man to the hospital. He expect ed most or all of the passengers to get off and wait for the next bus. But to his suprise, hey all agreed to go with him. Some passengers helped Mr. Wang to move the man onto the bus. Thanks to Mr. Wang and the passengers, the man was saved by the doctors in time. It's sad that many people don't want to help others because they don't want any trouble,”says one passenger. But the driver didn't think about himself. He only hought about saving a life. (think - thought - thought) 公交车司机,24岁的王平,没有多想便停下了公交车。他下了车,问那个妇女发生了什么事。她说那位老人有心脏病,座该去医院。王先生知道他必须快速行动。他告诉乘客他必须送老人去医院。他希望大部分或全部乘客下车去等下一辆公交车。但令他惊讶的是,他们都同意和他一起去。一些乘客帮助王先生把老人抬上了公交车多亏了王先生和乘客们,医生及时挽救了老人的生命。“因为不想惹麻烦,许多人不愿帮助别人,这是令人寒心的,”一位乘客说,“但是这位司机没有考虑自己。他所想的就是救人一命。” Key Language Points: 一、询问某人患了何种疾病或遇到什么麻烦时,常用: 1.What’s the matter(with sb)? 2. What’s the trouble / problem(with sb)? 3.What’s wrong(with sb)? 4. What’s one’s trouble / problem ? 5.What’s up ? 6. What happened to sb ?

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练习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练习 班级:初一()班姓名:学号: (一)送小龟回家 一把花伞下,拥挤着我、妻、五岁的儿子,还有一只小龟。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 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的。街上,________(闪动、流动、跳动)着七色伞。 儿子在我怀中,小龟在儿子怀中,而妻,则依偎在我身旁。 那只小龟原是妻从市场买给儿子玩的。那天,儿子很惊奇很高兴地和小龟做了一天的游戏,可小龟不吃也不喝。晚上,儿子担心地问我:“小龟不吃饭,饿吗?”我想了想回答:“小龟大概想念爸爸妈妈了。”儿子听我这么说,想了想便________(要求、请求、央求)我和妈妈带着小龟去找它的爸爸妈妈。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在这秋雨纷纷的夜晚,带着小龟,来到了城西的河边。 到了。我们站在河岸。妻在夜色中很妩媚,儿子很庄严。河水无语,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________(闪动、流动、跳动)的火焰映出几条汉子粗犷的脸。他们在喝酒哩。一只水鸟很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 “小龟的家在河里吗?”儿子认真地问我。 我弯下腰对儿子说:“是的。小龟的爸爸妈妈就住在河里。” 儿子这才小心翼冀地把小龟放在河里,轻轻向前一推:“小龟回家吧。”

小龟缩着头一动也不动。我们耐心地等着。小龟终于伸出了脑袋,潇洒地摇摇头,像是向我们致谢,又像是向我们道别。水面出现一圈美丽的涟漪,小龟潜入水中,走了,永远地走了。 儿子很兴奋地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 我和妻相视一笑。我们给儿子编了一个多么动人的童话啊!我突然感动得要流泪。而妻,真的流泪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涟漪依偎粗犷妩媚 A.liányīwēiguǎngwǔB.liányíwēiguǎngwǔ C.liányīwēikuǎngwǔD.liányīwēiguǎngwú 2.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空白处。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儿子关心、爱护小龟的句子。 4.文章结尾写“我”“要流泪”、“妻,真的流泪”,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5.《散步》写家庭成员之间的________关系,流露出对生命的________, 强调的是一种________的精神。《送小龟回家》充满童话色彩,父母陪同儿子送小龟回家,寄寓着不能人为地制造骨肉分离的思想,有一种________之情。 (二)体会爱心 有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 为了体验没有水的感觉,这位母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在汽车上,母亲告诉孩子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儿便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