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五篇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五篇

第一篇:中小学美术教育

一、美术教育对审美观的培养

美术教育除了对智力发育有所帮助之外,对于审美观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形成审美观。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逐渐学会分辨什么是美和丑,从而加速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并逐渐学会认知身边事物的价值与美感。学生在审美观形成的过程中会逐渐发觉那些美的事物并且加以靠近和模仿,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学生对美丑、善恶越能分辨,就越有利于对于社会正能量的接纳和学习。学生在早期的美术学习中所形成的审美观对于其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避免美术高考误入歧途

美术高考是时下一个热门的话题,一些家长认为学习美术可以让孩子在文化成绩不好的情况下有第二条进入大学的路。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兴趣来看,一些学生其实本来不喜欢美术,仅仅把它当成上大学的跳板,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类学生往往在艺术之路上走不出多远,到头来只是得到了一张文凭。真正的美术专业学生往往把美术这一学科以及它的延伸学科作为自己个人的追求,会主动地学习美术、思考美术。这类学生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在专业上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在毕业后能够进一步学习或者在所学领域获得进步。综上所述,没有深厚美术修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毕业后往往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所以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美术高考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当今的美术教育要实现对人的完善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美术教育革新在未来仍然任重道远,美术教育者应该为建立一种更符合艺术规律和适应新形势审美的美术教育体系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美术教育的审美创新能力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美术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美术课中体验轻松快乐,在轻松快乐中产生学习兴趣并获得知识。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科,要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绘画能力和表现活动的自由性等。多给他们更多时间和空间欣赏美术作品,增强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潜移默化地提高视觉审美能力;能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理解并感悟生活中的自然美。通过美术教学,学生能在图像视觉方面正确地反映现实,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培养对造型与色彩的喜爱,增强学生绘画才能。在欣赏作品和自己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美感和评价美的能力得到大大发展。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美术学习重视运用多种方法,重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美术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逐步培养学生的情趣性、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构建艺术环境的建设,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绘画与创作,促进思维、情感、创新等各方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技术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养及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把各种美术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入绚丽多彩、有滋有味的美术活动中,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注意营造艺术学习气氛,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通过美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充分发展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度、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如何运用水彩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1.了解水彩画的特点。通过讲解让学生知悉水彩画是用大量的水和透明颜料在水彩纸上进行绘画的,水与色彩的透明感是它的特点。水彩画讲究用水,调配得当可以在纸上形成透明且爽朗的艺术特色,给人一种特别整洁纯净的美感,同时也要注意水用多了,画面水迹太多,颜色游移,得不到所需要的形体和颜色,反之则没有润泽与透明,使得颜色脏而干。水在水彩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懈

的练习与结合驾轻就熟的笔法才能逐渐掌握与适应。

2.运用技法与特殊技法。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水彩画技能。比如:干画法、湿画法的不同运用与不同效果。干画法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可以多层叠加,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技法。不过这种画法多次的叠加会使画面变得脏污、浮色和呆板。湿画法顾名思义是在还没有完全干透的情况下着色的方法,也就是在画第一遍色未干时再画另外一种不同的颜色,两种颜色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美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放在干画法与湿画法的结合上,指导学生干画法与湿画法要恰到好处,胸有整体,并从局部画起,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精力集中,掌控水与时间变得容易,两种画法并用合理,顾此失彼的现象就能降到最低。画出的效果爽朗流畅,运用自如,就能于对比手法中出现丰富生动的效果。

3.大胆实践,张扬个性,培养审美、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尝试用一些特殊技法绘画一些肌理。如:酒精、盐、松节油、菜汤的喷溅,塑料包装物的肌理,有规律的印章刻印法,用蛋清或蛋黄调色加厚处理,利用丙烯和树胶调色,等等。开始动笔时一些学生胆小,怕弄脏画面。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典型示范,尽量让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绘画。例如用松节油、菜汤喷溅在纸上,一开始在白纸上喷溅或在画过颜色的纸上喷溅,再用水彩颜料覆盖,画面出现排斥第二层颜色的斑点露出第一层的颜色,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丰富的颜色对比和所需要的肌理。通过水彩画学习,指导学生用特殊技法作画,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开拓题材,生活中废旧材料的利用使得生活和学习水x交融,使学生更容易发现美,强化创造美的意识。四、结语美术教育是中小学必须学习的课程,作为美育的一项,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材料性是美术教育的一个独特的特点。使用不一样的材料进行创作,会使得作品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与美感。要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水彩画的教学,让学生进行水彩画创作,在水彩画创作中全面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

一、美术教学资源缺乏

其一,美术师资缺乏。甘州区中小学美术教师比较缺乏,在农村学校中表现更为明显。据调查,甘州区农村学校中专职美术教师不多,一些学校的美术课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即使有美术专业教师也是以教学其他学科为主、以教学美术课为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术师资的配备对于提高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中一些学校选择美术教师较为随意,虽然开设美术课,但专业美术教师甚少,大部分是由其他专业教师替代。而其他专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对美术教育相关知识知之甚少,难以实现中小学美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二,美术教学设备缺乏。良好的美术教学材料与设施能保证美术教学顺利进行。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甘州区不少中小学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配置不达标,由于美术教学设备滞后,教师无法按照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开展教学,基本还是按照固有的教学模式上课。虽然大多数学校有多媒体教室,但美术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二、甘州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1.强化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观念

美术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与品格;可以使学生在偏向严肃的、理性的、约束的学习生活中添加活泼的、非理性的自由情趣与活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其审美能力提升,从而整体改善和提升社会的内在品质。

2.完善美术教育设施

美术教育设施完善是保证美术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完善美术教育设施、改善教学条件有利于发展美术教育,让中小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时能见到或触摸到同书本中相应的实物,不仅仅能从书本上看到物体,更能在学习中真切感受物体。这样就把美术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拉近了,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进而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从而保证顺利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3.提倡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设法把课堂多样化,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目前部分中小学课堂美术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要变只能在教室里进行教学为多样化教学,把学生从教室内引向室外、从校园内引向校外。校外的美术活动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能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艺术创作源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限于甘州区中小学目前的环境条件,想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极有困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广泛地利用校外的课程资源,如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美术资源。张掖市是一个多民族城市,有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如裕固族的服饰、藏族的唐卡等。张掖不仅有来自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如大佛寺、马蹄寺、七彩丹霞、康乐草原、国家湿地公园等。教师可以把地方的美术资源带到课堂上,开发民间美术课,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感受乡俗之趣,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样教师不仅解决了因缺乏教具而无法进行美术教育的问题,而且可以让美术课生动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出色地完成美术课的教学任务。

4.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理论知识素养

中小学是美育阶段重要的一个时期,要求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准,这与实现美术教育目标有着重要关系。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根据教学实际、学生爱好兴趣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美术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观念客观化、理性化,并通过一系列的媒介物和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观念。”①教师要让学生在制作物品和图像过程中,独自或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感知能力、审美能力。

三、结语

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其他学科教育无法取代的,美术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

美、欣赏美,更多的是要求美术教师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最终达到促使人的素质提高的目的。

作者:侯秀娟

第四篇:中小学美术教科书内容

一、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的编写特点

其一,对中国画的学习历来强调在实践中加以理解和体会。在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学习主要安排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17课以中国画学习为核心的课例中就有14课,并且分布于第二学段至第四学段,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实践机会。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画及中国传统艺术,此套教材还设置了相关内容的7个课例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和各1个课例在“综合探索”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以此来看,中国画内容的分布较为广泛,且涉及的学习领域也较为全面。

其二,从接触材料到尝试表现各种不同题材内容的中国画,教材内容安排基本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从表现题材看,花鸟、蔬果、山水、人物等题材均有涉及,可见题材的涉及面比较广,易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从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局限于写意画,缺少了对工笔画的实践,影响学生对中国画的全面认识。

其三,突破题材的限制,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重组学习内容,创意性地组成课例,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感受中国艺术的美感和价值。如15册第1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以唐代为例,通过对唐代的人物画、舞马衔环银壶、三彩骆驼载舞俑的欣赏和评析,进而了解唐代的社会文化,有助于学生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理解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造型载体的意义。可惜此类课例仅此一课。

第四,以中国画学习为核心的课例主要致力于介绍知识、传授技能,缺乏从不同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中国画,比如可以从空间表现和观察方法等角度来理解。在课例中中国画的`学习内容更多基于继承和爱护的认识层面,缺乏从动态的发展观、批评和评价的认识层面以及多元文化观等视角出发来编写中国画的课例。

18册第1课《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是唯一谈到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中西融合与发展及其文化趋同等观点的课例,但涉及面较浅,图例选择不典型,只是提到了这些观念,而未能深入展开和探讨。

二、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编写存在的问题

1.课例问题

纵观人美版教科书中的中国画内容,给人留下一个强烈印象,就是中国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区别,主要表现为中国画是运用笔墨在宣纸材质上表现的一门艺术样式,这显然与中国画的真正内涵存在一定距离。目前学校的美术教育是为了认识和体验中国画,以及培养学生树立爱护传统美术的意识,并不是肤浅地了解和尝试,而是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在实践、欣赏、评述、探索中真正理解中国画,显然此套教材与此目标尚有些距离。

(1)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其一是课程内容单一,前后内容似有重复之嫌。如在5册第15课《彩墨游戏(一)》和6册第8课《彩墨游戏(二)》,这两课都是体会和尝试水彩和墨色的渗化效果,但并未呈现出递进的学习内容。而有关墨色渗化的技法及对宣纸材质的认识,在15册第3课《墨与彩的韵味》和第4课《笔墨的情趣》中又再次出现,虽与前面要求有所递进,但内容较为单一。其二是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画从表现形式来看,有写意、没骨和工笔之别,此套教材主要关注了写意画而忽视中国画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中国画的全面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在第四学段(7~9年级)完全可以安排工笔画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拓展学生的中国画表现能力。同时前后课程间缺乏系统性的建构,教学目标并不清晰,难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中国画的能力。在教材中有多课是使用水墨材料来表现,但未涉及任何有关中国画审美和造型特点的内容,诸如7册第12课《娇艳的花》、8册第8课《用彩墨画鱼》和9册第7课《动物的脸》。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不清晰和课例中的图例选择不当有关。

(2)知识点有待商榷。教材中传递的知识点应是经过反复考证

后形成的认识,因此,对知识点的表达必须慎重,但教材中的某些表述显然值得商榷。如在16册第3课《中国画的形式美》中,编写者把中国画的形式美归纳为四点,并在“章法之美”中谈到了中国画的形制,在图例中也展示了各种不同形制的中国画,显然编者也意识到中国画形制的独特性,但把形制置于“章法”之中似乎并不妥当。章法是指表现物象在画面内的构成方式,而形制则是画面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装帧方式,显然“形制美”也是“中国画的形式美”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把它从“章法美”中独立出来更合适。在16册第4课《用电脑画山水画》中编者写道:“在空间处理上,中国山水画运用散点透视,‘以小观大’,把高远、平远、深远巧妙地加以灵活运用,形成了完全不同于风景画的独特的画面效果,运用图像处理软件来绘制山水画。”其中“散点透视”一说值得商榷。“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意即“看透”。透视学即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所以透视的基本特点是拥有一个固定的“视点”。这一原理源于西方,“散点透视”的提出者想借用西方古典绘画中“透视”这个科学名词,来形容中国画中局部纵深的空间表现手法,但又苦于在画面上找不到固定的消失点,因此,臆造了“散点透视”这一概念。若细究其理,中国画不仅在局部组织上,即使在单个元素,如一树、一石上也是找不到消失点的,因为中国传统绘画从未以固定视点来观察物体,而是采用了“游观”的观察方法,也就是画家并不限于一时一地的“目之所见”,而是“目识心记”后对自然的整体观照。可见,西式“定点透视”与中式“游观”的不同观察方法体现出的乃是各自不同的文化理念,而“散点透视”说法的产生乃是对自身文化特色不自信的表现,虽然此说法沿用了多年,但此说中的不合理性应引起编者的重视。

(3)课例中文字内容不贴切。课例中文字说明不多,有些说法流于空泛,很难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如14册第1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个课例,探讨的是有关“真”的美学问题,编者在图例上虽然选择了中西不同的绘画作品,但却未对西画作品进行评述,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中西艺术中对“真”的不同观念。而文

字说明和图例间的关系也不密切,有些文字表述上显得语焉不详。为了更加准确地传递课例的主题内容,有必要精炼文字,明确知识点的内容。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文字说明的比例,或可增加图例的文字说明,以此提高文字和图例的相互联系。

2.图例问题

教科书中的图例是学生直观感受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图例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图例进行探讨。

(1)古代与近现代图例比例失调。人美版教科书共选用中国画作品73幅,5幅重复,重复率为7%;古代作品23幅,占33.8%,近现代作品45幅,占66.2%,可见古代与近现代画家作品在比例上严重失衡。中国画历经了1000余年的演化发展至今,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孕育着不同的时代风尚,其间变化最大的莫过于近现代中国画的变迁。近现代中国文化面临着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而近现代的中国画也多表现出中西融合的特点,在图例中以近现代为主,会使中小学生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有所偏颇。

(2)图例选择面较为狭窄。在此套教材中,齐白石作品共选用10幅,占图例比例的14.7%,可见编者对齐白石作品的偏爱。教材10册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选用齐白石作品无可非议;而14册第1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中则完全可以选用别的图例,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图例的重复在此套教材中屡有出现,不禁让人联想教材编写者看待中国画的眼界似乎有些狭窄。

三、对美术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通过对人美版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的分析,在此提出几点编写建议,希望能对美术教材编写者有所裨益:

其一,中国画不仅是一种绘画样式,更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材中应考虑设置与道德教育、跨学科、综合学习相关的中国画内容,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基本的道德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画的认知。同时亦可采用中西绘画对比的方式,通过了解各自文化的特点,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特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从多元文化角度

出发,在与他国文化的对比关系中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价值。

其二,在图例中应设置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尤其应选择那些经过历史检验、不因时间流逝而改变其价值的中国画作品。而对近现代作品选择要慎重,因为近现代中国画作品多少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文化环境不断被西方文化所吞噬的状况下,过多选择近现代画家的作品不利于学生对中国绘画传统的认识。同时对用于中国画鉴赏的作品及画家选择也要慎重,应充分考虑不同时期、题材、风格的比例,同时提供更多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以便于学生及教师的深入理解。

其三,在课程设计上要仔细斟酌中国画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关注课程内容的前后衔接和系统性。这样学生通过系统的中国画技法学习,并结合适当的美术鉴赏,加深对中国画的体验和理解,培养他们尊重中国画传统的态度,以及尊重世界文化遗产的态度。

总之,剖析中小学美术教材中的中国画内容,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国画课程、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第五篇:中小学美术教育分析

一、正确理解美术教育

什么叫美术?美术就是美的艺术,美不等于画画,但画画也是美术。美术教育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追求人文性和情感。美术教育是帮助学生自然生成美好天性的最佳方式,也是自然形成生命质量、健全人格的最好途径之一。人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不可能天生就具有艺术的欣赏和接受能力,常言道:“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人,都是有缺陷。”美术教育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情境体验、启迪感悟等途径实现“健全人格”的教育,使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学会艺术化地生活,进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1.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发展现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的教育。美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通过各种艺术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亲身感受艺术魅力,不断丰富审美体验,培养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爱因斯坦的美学修养非常突出,他的

“广义相对论”揭示了宇宙的和谐美,比如时间和空间、物质于运动的关系、中子星成双绕轴转动等,世人把广义相对论看做“伟大的艺术品”。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实践表明,美术教育具有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健心的功能,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激情、直觉、意志等智力因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感知、体验、想象能力,有利于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2.美术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艺术最重要的途径和最有效的载体。从新石器时代至今,中华文明就传承在了艺术的宝库中。无论是响彻世界的敦煌文化还是创造奇迹的长城文明,它们都熔铸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最持久的因素。通过美术教育,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薪火不断、世代相传,也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3.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于领导和帮助学生点亮人生、润泽生命。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美术主要用形象表达思想,以丰富情感和培育想象为基本特征。它的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升华心灵境界,激活学生爱美、审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智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实施美术教育并不是为了选拔几个美术苗子,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不能像买卖一样当场兑现,立竿见影,既看不到,又摸不着。

二、美术教育发展的努力方向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美育的认识。学校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共同提升为优先考量,重视美术教学。使美术教育不再是副科,而是健全人格、个性发展的基础。初高中学校更要合理安排学生课程,让美术和文化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提高审美和智商中找到平衡的支点。学校的教育重心思想会直接影响家长和老师的观点,使之正确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从教师方面看,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从其自身特点看,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换句话说,

老师和家长的观点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

2.保证经费投入,加强教学环境设施。“完善美术设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已经变成了老话题。一些中小型城市已经普遍拥有专业的美术设备教室。很多时候,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是缺乏材料导致的。不同的课程需要的材料不一样。以一版五年级美术教材为例:第一课《参观和旅行》,需要各种绘画工具;第二课《妙用纸盒》需要用到硬纸板、易拉罐、塑料袋等废品;《山水画》、《雕萝卜》和陶艺课。往往这些材料必须由家长因课时安排而提供,有些材料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这就会让老师和家长产生矛盾,学生因此受到影响。事实上,如果学生绘画用的纸张、颜料、画笔等工具材料均由学校按需要提供,那么不仅便于教师指导,而且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与绘画技巧,避免家长在提供相应的、不同的材料时手足无措。

3.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师自身修养。针对现有美术教师,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使教师尽快适应学校艺术教育的长远需要。以不同方式加强教师教学交流,使美术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组织老师分阶段外派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老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水平。近年来,江苏省各城、区纷纷举办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大赛,从而提高老师的授课、专业技能和美术欣赏的水平。经常有组织地开展研究性探讨课程,通俗语言为“公开课”,通过“上课―讨论点评―总结”这样的过程展现上课老师的专业水平,带动其他老师强化认知和专业能力,促进美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4.开发美术教学,创新美术教学模式。一般来说,美术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严格要求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课程。但一味地写写画画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现在数字化教学在某些城市已经普及,可以利用电脑软件绘图,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有限的空间里让学生寻找灵感。这才是现代美术教育目的的体现。在部分地区,初高中学校已经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研究,自主完成研究内容。选择研究的内

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有关美术方面的研究课题,一般是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研究,比如:竹刻、雕刻、刺绣等。其实不仅是初高中,一些小学也开设了类似课程―――艺术选修课,提高学生素质。每星期两节,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不同的艺术。就美术类而言,可以有书法、版画、素描、乱针绣等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手法。学生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有这方面知识的在校老师教授,甚至邀请社会力量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提高美术教育的广泛性和全社会的参与性,促进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5.开展农村教育,强化因地制宜教学。德国教师经常带学生参观教堂和博物馆,在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装饰布置和多种形式的游戏表演,使学生在艺术创造中得到快乐,发展多方面创造能力。农村可以学习国外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达到预期目标。虽然农村的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教育教学条件欠缺,但它有着城市没有的一项重要资源―――自然环境。人类的艺术修养都来自于自然,不管是陶瓷、壁画、雕塑、绘画还是书法都与自然密切相关。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环境所蕴含的艺术气息,从学生的周围熟悉的艺术形式入手,开展有效的美术教育活动,逐渐缩小城乡教学差异,让学生了解美术的魅力,从而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热门5篇)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热门5篇) 一、营造氛围,激发参与热情 二、调整内容,多样教学形式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临画”、“仿画”为主要内容展 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如何 让低年级的孩子敞开心扉、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在一年级的《水墨游戏》一课教学设计时,我创设了孩子们散步的情境,如,经过草地、树林、小河、山坡,结合不断变化的天气――下雨了、下雪了、电闪雷鸣,让学生用枯、湿、浓、淡、粗、细、连、断等形式的 墨线去表现,还可以用变化的墨线去表现各种情绪。引导他们先从心理上 握住墨笔,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在不经意的“涂鸦”中,会带来神来之笔,起到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成年人的是不一样的, 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 不能以太规范的准则来评价学生,主要看所表现的作业和所参与的活动的 态度和热情,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体。 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要尊重其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因势利导,紧紧 抓住好奇、好动、好表现的特征,使美术课堂成为童眼观察世界,童心表 现生活、童趣创造美好的课堂,凸显低年级美术教学的特点。 摘要:游戏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实际情况以及心智发展规律, 因此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无缝对接,把游戏融入到美 术教学活动中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学习效果。赋予小学美术 课堂知识学习游戏化效果,使学生能够增强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从而激 发学习兴趣,真正发挥美术游戏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游戏 1、巧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心理特性等决定其本身爱玩的特性 依然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游戏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并能让学生在学习一些枯燥的知识或者长时间学习中降低学 生对学习的反感。在美术课堂中游戏教学的开展能够缓解紧张的学习氛围,学生会在游戏的驱动下集中注意力并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的学 习美术知识、掌握相关美术技能,达到美术课堂学习效果。游戏课堂也是 凭借其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过程这个能更好的感染学生,在 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此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小学美术《画故事》这节课的教学中,小学美术老 师应该意识到小学生对于故事本身就充满兴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兴趣本 来就比较浓厚,教师要善用这一点,把学生对于故事的兴趣转变成画的重 点上,通过逐渐的教授,让学生学会如何画故事,在画的故事的过程中, 有些学生会画的比较快,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学生作品,展示给 学生,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最后给学生留一些时间,让愿意说的学生,自 动的来上台说一说,讲一讲自己的故事。通过这种带入游戏活动的美术教学,学生会更加愿意接受,知识、技能学习的接受度也会很高,学习兴趣 更能得到极大的激发。 2、巧用游戏,点燃学生创作激情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要学习并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 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创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篇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 小学美术论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 学校: 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 姓名:刘柏玉 日期:2021 年 4 月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 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刘柏玉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见识切身感受和使其积极体 验、参与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出来学生乐观的品质,让蕴含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美术系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公益活动: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我在上《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我制作了一些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社尾庄的小鸭子,表

达方式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好玩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 先恐后地要求竞赛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同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上形象远高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类型,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彩绘的范画的情境的设 置等),诱发充实的形象思维,从而助推其学习欲望, 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研习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设计美术幼儿教育时,应当增强其趣味性。 视觉艺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全面 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立体 式的游戏,更能自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和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 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越发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天分对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神秘色彩 体会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我为了各有不同让教 师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根据《找朋友》的经典歌曲 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伙伴、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 和各种各样的卡通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会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 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此刻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 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 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 非常学生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设计教学活动的趣味 性大大的增加降低了,高中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国中生其中,并 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联合阵线因素”。因此 在教学设计时更应紧紧抓住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更为孪生的姐妹。 三、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 1. 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欣赏美术。 2. 美术教学与学科融合 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我们提出了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如将美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科综合素质。 3. 美术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本文探讨了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等

能力,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4. 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 本文重点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鉴赏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5. 创意素质的培养与美术教学 本文讨论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意素质的培养。我们探索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表达个性等,以帮助学生在美术研究中发展自己的独特创意。 6.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我们认为美术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我们探讨了

一些引导学生表达情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7.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 本文聚焦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创作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8.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本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我们认为通过将美术教学与游戏化元素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度。我们介绍了一些游戏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研究和体验美术。 9.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研究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研究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一篇: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效率体会 一、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效率的主要措施 (一)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个性差异,讲究“因人而异”。美术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不只是技能培训那么简单,而是要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学生实施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敢于尝试和创新,不拘泥于旧经验的满足,例如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网络上寻找更丰富的教学素材。还可以采用故事教学,热爱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课堂上有效地利用故事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集中其注意力并发散思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最常用的有:教授、展示、训练和观察四种基本方法,但实际上这些方法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困

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寻找更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多增加学生的表演,讨论和交流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更深地参与到美术学习当中,给予学生充足的表现空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其创造性思维。 (二)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好的教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是帮助孩子学好美术,培养美术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有效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效率一个关键点在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首先,我们的教师要树立提高美术课堂效率的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并提高自身素质以达到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敢于创新和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足于以往经验。比如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网络技术,能够通过学习熟练运用这一先进工具。最后需要强调的就是要做好日常备课工作。在上课之前设计好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多尝试情境设计和故事教学的方法,在课堂实践中能够做到有情境,有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个好的备案既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办法。 (三)教学资源的拓展开发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5篇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探索,合理地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在美术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美术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价值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 电脑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方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网浏览、搜寻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或者采取另一种绘画形式——电脑绘画。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诱人的前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美术欣赏课直观生动 过去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或录像带,并且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因此,不少教师把上好美术欣赏课视为畏途,本来应该非常生动直观的美术欣赏课,变的非常乏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借助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就很容易了。当欣赏经典

小学生美术教育论文

小学生美术教育论文 篇一: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在无线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为孩子们构建一个符合21世纪生存要求的学习环境,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沿课题。20xx年底,学校开始开展《基于数字移动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大班条件下学生差异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星星闪烁》这节美术课就是课题研究初期一节较为成功的实验展示课。通过该课的几次实践,作者认为一对一数字教学是针对传统的班级教学进行的有效创新,它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授课方式,方便师生间的互动,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性,并结合该课阐述了实践初期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一对一数字教学初探 今天的孩子与以往的孩子相比,面临的学习环境、各方面压力都完全不一样,如何为他们构建一个符合21世纪生存要求的学习环境,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沿课题。20xx年6月,宁波作为中国3G的试点城市之一,开始了覆盖全市无线网络的全面推广。20xx年底,我校开始开展《基于数字移动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大班条件下学生差异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以学生为主,通过对大班条件下的移动平台在学生差异性学习的研究,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开发相关的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移动学习内容。通过数字移动平台建设起适合大班条件的体现学生差异性的班级文化,构建起移动学习的新学习模式。 实践背景 本课题由学校的校长、书记带头牵手组成研究小组,同时得到了市区教育局及条件装备站的高度重视,以及Intel公司及浙江省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目前学校已拥有一套Intel公司捐赠的共50台无线上网本,以及2台轨车,也正在逐步构建覆盖全校的无线数字化网络环境。课题组成立至今半年时间内,已有4位省级以上领导、专家莅临学校指导。 在各方的高度重视下,课题研究以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高效果为目标,各项工作扎实推进。20xx年5月起,根据课题计划,学校开始开展一天一节实验课的密集型实验教学,组织力量进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学习研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小学美术新课标的出台,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使得该技术以它独特的虚实结合的优势引起教育界各领域学者的关注。我们在这里分享五篇小学美术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一 题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探究 摘要:小学美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美术知识和初步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美的教育中培养出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审美观,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的策略:一是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二是在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中进行心理教育,三是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美术教学;心理;心育 美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美的教育中获得健康、和谐、良好的心理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并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人们发现美术作品及其构成因素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了门户。";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那宏伟的形体和三角形的稳定造型,曾给千百万埃及的奴隶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雄壮飞舞的中国龙,是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激情和活力。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了美术作品在人心理上产生的巨大作用。心理学家还认为各种图案、标志,甚至单一的美术造型因素,例如某种线条、某种形状、某种颜色、某种构图,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例如:水平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安定感、波形的动感、折线的烦躁不安感、旋形的弦晕感等等。着名的德国诗人歌德研究色彩的心理效应长达二十余年,他证明"蓝色能引起人心理的冷觉,红色使人感到恐怖,绿色包含着善良与和解,具有安抚眼睛和心灵的能力。";欧洲一位聪明的足球教练,让人把足球队员休息时去的更衣室刷成蓝色,以便创造出一种放松的气息;但当他对队员作最后鼓励讲话时,则让队员们走进涂着红色的接待室,以便创造出一种振奋人心的背景,这可说是善于发挥色彩心理影响作用的典型事例。作为美术教师应精通美术构成因素的心理作用,为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服务,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身心得到愉悦、和谐的发展。儿童美术教育应把孩子们带到一个美的世界中去,得到美的体验,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学生的心理受到良好的教育。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小学(汇总6篇)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小学(汇总6篇)篇1: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促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设计意识培 养的重视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时代。进入21世纪,这种 速度在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给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然而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 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国民素质,重视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手段。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传统 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学校把美术学习当作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教学侧 重于绘画与制作的技能性问题,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的做法,使学生缺乏 主动的审美体验和探究活动过程,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目前,随着现代设计在我国蓬勃发展,过去那种轻设计、重美术的现象有所 改变。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它所包含的内容 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设计意识培养在美术教育中已经得 到广泛重视,尤其是随着课程的进行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设计意识培养在 基础美术教育中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教育价值。 2.设计的自身发展 透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难发现设计改变了人 类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1世纪是设计的时代,设计 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教育的研究。被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 斯早在19世纪就倡导设计事业必须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关联。设计教育

是具有强大延伸性的工具,不仅仅丰富了自身人才的塑造,也大大拓宽了其他职业范围人才的培养。美国学者西蒙教授认为设计科学是一门区别于技术与艺术第三类知识体系,英国设计泰斗艾克博士也认为设计是培养人们思维模式的第三种科学,国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同样认为设计是人类的第三种智慧。我认为,理想的设计教育过程,学生的兴趣应该是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最有效的学习动力。老师应该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上是否出现踊跃激烈的讨论是课堂成功与否的标准,学生的决定和自由选择也由学生自己负责,其他人,包括老师,不要过多干涉。这种自由多远式的教学,给学生带来创新理念的源泉和意象,指导其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培养出可塑性强适应性大的新生代。因此,我想从影响设计意识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阐述几点具体的要求。主观方面,我认为应该从设计意识的主体即:老师和学生两点分析;客观方面,认为是设计意识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 二、设计意识的培养要求 1.主观方面:对教师的要求 (1)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设计的本质是服务于人。要 使学生学以致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以己用才可授予他人。诸葛亮从未出山,却有刘备三顾茅庐。这足以体现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重要性。梳理各个知识点使之形成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的能力是必备的,当然,更应该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体系,这不是简单的传授,而是技巧化、人性化、智慧化的体现,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灵活的思维也需要老师紧跟时代步伐,有条不紊的做好学生的带头羊,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感受快乐。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精选7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精选7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一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创造的能力。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或策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始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或手段。根据小学生差异化的个性,发展学生美术方面的特长,这是美术课教学贯彻国家教育目标,实现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对美术课教学的新要求。 2.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做起: (1)从一年级时就开始着手。从一年级学生着手,对美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塑造学生对美术素养。要从美术最基本知识开始入手,告诉学生美术的画种,让学生了解色彩的类型、名称、分配、属性等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画画,大胆地涂鸦,敢于动手,提高美术的实践能力,让其感受到画画带来的快乐。 二、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方式教学已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在日常的训练中,有效地进行分组,使各小组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积极提出各组的建议,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办画报,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合作画画比赛。让各小组创作作品,拿出来进行比较,加强各组成员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 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策略:一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美术创作的能力。二是积极组织画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利用“六一”节、国庆节等节日,举办多样化的画展,为学生创造展现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画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篇二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渗透情感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拥有正确的情感意识,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同时,开展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总结后丰富自身的情感,从而对学习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欣赏美术作品,对美术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欲望。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五篇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五篇 第一篇:中小学美术教育 一、美术教育对审美观的培养 美术教育除了对智力发育有所帮助之外,对于审美观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形成审美观。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逐渐学会分辨什么是美和丑,从而加速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并逐渐学会认知身边事物的价值与美感。学生在审美观形成的过程中会逐渐发觉那些美的事物并且加以靠近和模仿,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学生对美丑、善恶越能分辨,就越有利于对于社会正能量的接纳和学习。学生在早期的美术学习中所形成的审美观对于其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避免美术高考误入歧途 美术高考是时下一个热门的话题,一些家长认为学习美术可以让孩子在文化成绩不好的情况下有第二条进入大学的路。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兴趣来看,一些学生其实本来不喜欢美术,仅仅把它当成上大学的跳板,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类学生往往在艺术之路上走不出多远,到头来只是得到了一张文凭。真正的美术专业学生往往把美术这一学科以及它的延伸学科作为自己个人的追求,会主动地学习美术、思考美术。这类学生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在专业上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在毕业后能够进一步学习或者在所学领域获得进步。综上所述,没有深厚美术修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毕业后往往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所以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美术高考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当今的美术教育要实现对人的完善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美术教育革新在未来仍然任重道远,美术教育者应该为建立一种更符合艺术规律和适应新形势审美的美术教育体系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美术教育的审美创新能力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五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f19035826.html,)/论文〔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五篇〕 ▲第一篇:中小学美术教育 ▲一、美术教育对审美观的培养 美术教育除了对智力发育有所帮助之外,对于审美观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形成审美观。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逐渐学会分辨什么是美和丑,从而加速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并逐渐学会认知身边事物的价值与美感。学生在审美观形成的过程中会逐渐发觉那些美的事物并且加以靠近和模仿,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学生对美丑、善恶越能分辨,就越有利于对于社会正能量的接纳和学习。学生在早期的美术学习中所形成的审美观对于其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避免美术高考误入歧途 美术高考是时下一个热门的话题,一些家长认为学习美术可以让孩子在文化成绩不好的情况下有第二条进入大学的路。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兴趣来看,一些学生其实本来不

喜欢美术,仅仅把它当成上大学的跳板,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类学生往往在艺术之路上走不出多远,到头来只是得到了一张文凭。真正的美术专业学生往往把美术这一学科以及它的延伸学科作为自己个人的追求,会主动地学习美术、思考美术。这类学生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在专业上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在毕业后能够进一步学习或者在所学领域获得进步。综上所述,没有深厚美术修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毕业后往往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所以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美术高考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当今的美术教育要实现对人的完善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美术教育革新在未来仍然任重道远,美术教育者应该为建立一种更符合艺术规律和适应新形势审美的美术教育体系而不懈 努力。 ▲第二篇:美术教育的审美创新能力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美术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美术课中体验轻松快乐,在轻松快乐中产生学习兴趣并获得知识。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科,要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绘画能力和表现活动的自由性等。多给他们更多时间和空间欣赏美术作品,增强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潜移默化地提高视觉审美能力;能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理解并感悟生活中的自然美。通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4)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4)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五 题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日记画";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 教育部提出了重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帮助他们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未来社会的要求, 促进终身学习与发展。本课题即是通过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日记画的形式来记录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有趣的事情, 融合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 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日记画; 小学美术; 一、关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图像识读(对艺术作品、生活和工作等各种视觉形象或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 、美术表现(运用各种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 、审美判断(对美术作品及现实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创意实践(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 、文化理解(从文化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 。 二、关于"日记画"; "日记画";也有"绘画日记";"图画日记";之说。主要是运用各种图形或视觉符号, 画面可以是单幅或多幅, 色彩可以是单色或彩色, 配合适当的语言说明, 记录儿童所经历的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 集图文性、记忆性、创造性为一体, 表达儿童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自身感受。 三、日记画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中通过引导儿童运用日记画的形式来记录经历过的有意义、有趣的事情, 融合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 从而发展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具体表现在:

1. 提升学生关注生活和图像识读的能力。 在儿童的记忆表象里, 他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生活中的人和事, 但他们通常并未察觉, 若不能及时地加以引导, 这些潜在的记忆表象也就未能显现, 并且会失去一次提炼、整理、归纳和情感表达的机会。通过日记画的创作引导, 能及时地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桥梁构建一条合适的纽带, 它把学习融入生活, 亦可以把生活融入学习。因此,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包括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影像、图形、艺术作品及其他视觉形象、符号等) 进行观察、分析、归纳、识别和解读, 并进行取舍, 从而记住一些感受最深最有意义的美的东西。再运用日记画的形式加以表现, 这里不仅促进学生养成观察及记录生活的习惯, 帮助其形成一定的观察技巧, 同时提升了他们视觉现象的识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2. 发展学生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能力。 学生于循序渐进中学会借助日记画的形式记录、表现生活和表达情感, 也逐渐学会了关注和联系生活, 学会了适当的美术表现方法, 让他们更好地把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同时, 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得以解决。如果他们能够反复地进行细致地观察、想象和构思, 也就可以创作出富有意味的美术作品, 内心的意图、思想和情感也能得到较充分地表达。这样, 不仅促进了学生美术表现及创意实践能力的发展, 而且其美术素养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3. 增强学生审美判断和表情达意的能力。 语言与图画是生活中表情达意、传递知识和情感的两种重要形式。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们沟通与会话的声音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图画是视觉形象符号。从符号的角度来看, 语言文字和图画是相通的。心理研究专家李文馥提出:"在儿童发展过程中, 两种符号(语言和图画) 的发展有一定的同步性, 也是有互动性的。";因此, 儿童在语言和图画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同步性,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如果能够把这两者紧密结合, 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和图像等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对自然、生活、文化及美术作品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评价和判断, 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得更加的健全与完善。 四、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策略 1. 引领品赏, 体验美感。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2)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2)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三 题目:小学美术课中的电脑绘画教学研究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在新时期受到高度重视,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电脑绘画教学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也成为新时期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电脑绘画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促使电脑绘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实践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阻碍了电脑绘画教学的发展。该文分析小学美术课中电脑绘画的教学, 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美术; 电脑绘画; 课程改革; 综合素质; 电脑绘画是新时期信息技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具体表现, 在实践中受到学生和教师的一致欢迎。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中, 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学习较被动,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在电脑绘画教学中, 由于新设备的引入, 整个课堂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小学美术教学得到发展。 一、电脑绘画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电脑绘画教学在新时期受到高度重视, 但是其应用和推广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笔者根据调查, 对小学美术课中电脑绘画的教学发展现状作如下分析。 1. 电脑绘画教学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新时期, 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电脑绘画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时期电脑绘画教学中, i Pad等设备已经进入课堂, 对于教学发展、学生素质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 在教学《童话的小屋》内容时, 利用电脑的优势, 学生能够看到更多的教学资源, 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总之, 从整体上看, 小学美术课中电脑绘画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2. 电脑绘画教学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阻碍

电脑绘画教学在实践中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调查分析之后, 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受到固有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发展的过程中, 部分学校仍然重视所谓的"主课";, 对美术教学重视度不高, 教学中存在美术课被占用的现象, 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开设美术课程。这导致电脑绘画教学没有得到全面推广, 影响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变革, 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 基础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电脑绘画教学要求至少有一台电脑用于授课和学生练习, 但是笔者发现部分学校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 没有及时更新电脑绘画教学所需的基础设施, 导致电脑绘画课程的开展和推广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约了电脑绘画教学的全面开设和发展。 第三, 教师综合素质与实践需要不符。电脑绘画教学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笔者发现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实践需要, 他们对于新时期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理解不到位, 导致其应用效率比较低。同时, 电脑绘画教学使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受到考验。由于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不符合实践需要, 电脑绘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 二、新时期小学美术电脑绘画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小学美术课中开展电脑绘画教学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一, 也是小学美术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发挥电脑绘画的优势 电脑绘画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绘画学习的兴趣。如, 在学习《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时, 有的学生没有见过实物, 在学习的时候就比较吃力, 导致学习兴趣比较低。但是电脑绘画教学的开展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状况, 学生更愿意接受电脑绘画, 学习质量得以提高。 2. 提高重视程度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在教育事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美术课程仍然没有被纳入小学新课标中,从而使得我国大部分小学领导人员以及美术教师对美术不够重视。另外,由于受我国应试制度的影响,许多教师仅仅将美术视为丰富小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门课程,他们要求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学习其他课程。 二、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创设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强,他们渴望去探索一切新奇的事物,从而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来创设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当在学习一些较为简单的美术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简单的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讲解一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来画画,然后由全班学生选出最优

秀的几幅画来,最后教师应该给予画画者一定的鼓励,从而更好的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种新型媒体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讲解内容,在讲解时可以播放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音乐、视频以及小品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受应试制度影响较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小学仍然没有一个较强的美术师资队伍,许多美术教师并不是美术专业毕业的,这也是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一直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各个小学的领导人员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加强学校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在美术教师的聘请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不断提高学校美术教师的美术素养。但是,在聘请时必须要选择专业的美术教师,另外,在聘请过程中还应该对他们进行考核,最后选出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来担任美术教师这一职责。 (三)定期举办美术大赛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美术大赛,例如,绘画大赛。教师应该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然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15篇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15篇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美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要让学生全力投入学习,应从学生的思想抓起,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来体现美术的真正意义。利用一些个性化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提升一个层次。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发现和探索美术的奥秘。 关键词 小学美术优秀美术论文美术 小学美术优秀论文:现代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摘要:教育现代化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并不是社会现代化之外的东西,而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在教育现代化的框架下,以信息化来推动教育体系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思想变革,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塑造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认知方式,尝试大胆地实践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综合实践 当前教育正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改变,这为现今美术课堂中带来一缕春风。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与创新的教与学方式的实现创造了新契机。也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综合发展奠下夯实的基础,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竞相开放的局面,“让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新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美术教学上,它更是一道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1.1巧造氛围,激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曾经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我运用多媒体巧妙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国画课时,我利用媒体教学将国画的表现手法与诗情画意结合,诵读古诗、欣赏优秀名家作品,感受“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的意境,提高学生内在的美术涵养。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1.2设疑解惑,突破难点 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画时经常会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笔。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紧扣画题词句,重点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童眼看世界》一课,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大千世界中美好的景物,我搜集了一些大自然中的美景,通过eLearning交互平台,让学生如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自己眼中所有的美好事物都一一展现。通过情景绘画示范的微课,学生在平板上一个个独特见解的讨论,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井然有序。 2开展美术综合实践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差异发展,鼓励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的能力。 2.1扭转学习方式,侧重自主学习 现在美术教材渐渐地融合人文、自然、生活等领域,但作为授课的老师,可能因为本身专业特性与思维方式的制约因素,在讲授时,比较侧重于绘画技能的训练。从而忽视了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