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铸钢和不锈钢)质量验收标准

铸件(铸钢和不锈钢)质量验收标准
铸件(铸钢和不锈钢)质量验收标准

铸件检查验收标准

铸件检查验收标准 文件编号:07-NB-JS-03-2011版本:A 生效日期:2011-4-28 受控印章: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冲模实型铸造铸件检查验收技术要求及检查程序,本标准适用于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实型铸造铸件的检查验收。 2. 外观质量要求 2.1 铸件形状位置准确,棱线清楚。 2.2 铸件表面光洁、无粘砂、无冷隔、无气孔、无针眼、无皱皮、无裂纹。2.3 非加工面无明显坑痕、无鼓包。坑深大于1mm小于5mm、面积大于10 mm2的用树脂修补,坑深大于5mm、面积大于20 mm2的应焊补。 2.4 加工面上的坑痕大于加工余量的1/2的、面积大于10 mm2的应焊补。 2.5 起重臂、起重耳和接触钢丝绳部位,全部做出光滑圆角。 3. 铸件材料成分及性能指标验收:参见铸件标准。 4.不良品类型 4.1 废品:铸造厂家重新铸造。 有下列问题之一的为废品: 形、台、肩等漏铸且无法修补的。 在铸件外表面或加工表面严重粘砂、夹砂、包砂、无法清理,影响加工的。 窥视孔,装配安装部位严重包砂、无法清理的。 铸件出现严重冷隔、裂纹、浇注不足、缩松、严重影响强度的。 铸件材料牌号不对或成分不合格,降低性能的。 有硬质点,无法进行机械加工的。 其它无法挽救的铸造缺陷。 4.2返修品:由铸造厂家派人对铸件进行修补。 没经抛丸处理和退火处理的。

2)涨箱等增加机加工工作量的。 3)起重臂孔径小或不同心、起吊、翻转螺纹孔不能正常使用的。 4.3 回用品:模具制造厂家对铸件进行修补后使用,并向铸造厂家提出索赔要求。 1)形、台、肩等漏铸但可修补的。 有粘砂、夹砂、包砂,但能清除的。 出现轻度冷隔、裂纹、浇注不足、缩松,经修补后不影响强度的。 形状尺寸错误,经修补后不影响强度的。 浇冒口处不光顺,有凸凹痕的。 起重臂、起重耳和接触钢丝绳部位不光滑,无圆角过渡的。 没做出内外倒角的。 加工余量超出最大极限(铸件变形、涨箱等),增加机加工工作量的。 非加工部位尺寸超过允差,但不影响强度和使用性能的。 标记不全的。 铸件表面不光洁、铸件棱线不清,影响冲模美观的。 5.检查验收程序 5.1按标准逐项检查,填入检查验收单。 5.2质检员检查铸件外观质量。 5.3铸件材料成分验收(每批) 5.4铸件尺寸偏差: 1)测量底面筋板厚度,检测上下底板底面余量。 2)底面龙门铣加工后ATOS检测上下底板、压料板、顶出器等大型铸件的余量。3)斜楔、滑块、镶块等尺寸、余量问题由机加工人员确认并通知质检员。 5.5 ATOS进行铸件检测流程简述:

铸钢件的制作方案

铸钢件的制作方案 一. 概述 xxX主体育场并非简单构筑物,其中的铸钢件要求尺寸精度高且加工制作难度大,其既为一件精密的机械零件,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xxX主体育场铸钢件的设计、模型制造、铸造、加工及质检等过程中,始终贯彻下述原则:我们在设计、生产制作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国家、行业及特定验收标准。严格控制每一生产过程,确保提供外型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铸钢件内外质量满足检测要求的高品质铸钢件。 xxX主体育场铸钢件是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量(CAM)及先进的铸造凝固模拟分析技术(CAE)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本内容详细介绍xxX主体育场铸钢件在设计、制作过程各个环节:难点及解决方案;铸钢件主要结构形式;制作工艺流程;铸钢件制作;质量控制;检验标准。 二. 关键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一)铸钢件的关键点 关键点:xxX主体育场铸钢件结构形式需要满足下列要求: 首先:铸钢件保证原设计的外部造型及整体受力要求。 其次:铸钢件保证尺寸精度及表面粗制度的设计要求。 最后:铸钢件内部结构符合铸造工艺的要求。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铸钢件的关键点,利用三维造型软件、有限元受力分析软件、计算机凝固模拟分析软件相互协调,在原设计的基础上深化设计满足上述要求的铸钢件结构形式(铸钢件三维实体模型)。 (二)铸钢件的难点 难点:由于xxX主体育场铸钢件的特点种类多、数量多、分枝多,导致大量的模型制作工作量。如何解决模型制作在满足设计的结构形式的前提下保证工期的要求是本工程的难点。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铸钢件的难点。利用三维造型软件。

钣金检验通用标准

(包括封面,共 16 页)

1.0目的 为保证我司钣金件产品的质量,又减少图纸对通用要求的描述,特制订本通用检验标准。 2.0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司标准以及非标准的钣金产品,本标准侧重范围,规定了钣金件在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检验标准,主要从外观、尺寸控制、力度、组装要求作出规定;对钣金件产品的功能、结构特别性能不作规定,我司主要产品要求须参照相关检验标准,特别产品之特殊要求需另外说明。 3.0职责 3.1工程部 3.1.1设计时应支持本标准,对特别要求应特别说明。 3.1.2与本标准有关的不符合项之特纳。 3.2销售部 3.2.1客户特别要求的收集 3.2.2与本标准有关的不符合项之特纳 3.3生产部 按本标准做货及自检。 3.4品管部 按本标准检验。 4.0作业内容 4.1剪床开料 4.1.1外观保证 4.1.1.1剪床开料必须用经IQC检验合格之板材,大料平直度、外表面状态必 须符合IQC检验标准。 4.1.1.2未经确认不得采用已生锈之SECC和SPCC板料,以及表面严重划伤之 SUS板料。 4.1.1.3对胶沙不锈钢应注意开料之纹向要求,不可在不确定情况下作出纹向 任意开料,并严格保护表面,以避免刮伤。 4.1.1.4剪床开料之批锋应小于料厚之3%,手摸应无明显刮手现象。 4.1.2尺寸控制

4.1.2.1为保证钣金成形尺寸,减少过程累积误差对工件尺寸的影响,剪床开 料尺寸允差按下表检验: 4.1.2.2对一开几过多的开料件,如单一方向开料数量超过六件(一般应为偶 数),应先将料对开,然后再开成单件,以减少误差累积。 4.1.2.3对长度超过1500-2500之开料切边直线度应小于0.3mm/m,宽度大小端 误差小于0.5mm。 4.1.2.4开料件之长短边90。角度允差±3′。 4.2 CNC冲孔 4.2.1外观保证 4.2.1.1 CNC冲孔应先检查板材是否有划伤,对经剪床放行而有少许划伤之板 料,冲孔时应将划伤面尽量放于批锋面,以减少对外观的影响。 4.2.1.2 CNC冲孔应留意批锋在工件成形后的位置影响,应尽量保证批锋在工 件成形后的内面方向:(对重要表面,工程绘图应将外表面放在正视方 向,以方便编程)对重要表面又分左右之工件,CNC冲孔需在冲孔时分 左右(即正反),以保证成形后批锋都朝内面。 4.2.1.3对胶沙不锈钢,CNC冲孔应保证批锋位于胶沙之反面。(工程绘图,应 留意将外表面放在胶沙面且于图之正视方向,并作出相应之标注,如在 打弯图上标明胶沙面位置)。 4.2.1.4冲孔应保证最小的模具接合缝以及批锋高度,直边接合缝不可出现大 于0.1~0.15之阶梯现象。孔边批锋高度一般应小于料厚的3%,最大不 可超过0.1mm(对T≦3mm厚板材言) 4.2.1.5为保证折弯后钣金件的拼角外观以及折弯尺寸,CNC冲应留意工艺孔不 可漏冲。一般T=0.8或1.0板,工艺孔取Φ2.0;T=1.0/1.5/2.0板,工艺孔取Φ2.6;T=3.0板,工艺孔取Φ3.2。 4.2.2尺寸保证 4.2.2.1孔距

不锈钢饰品铸造的工艺流程

不锈钢饰品铸造的工艺流程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Z1005 学号:0649100506 姓名:王治群

1、制版 失蜡浇铸需要蜡版,而蜡版的批量制作则需要用银版压制的橡胶模。它是不锈钢饰品制作工艺中要求最高的工序,要求所制银板的表面,镂空部位和背面光洁无痕,要求银板的各部分结构合理,镶嵌钻石的位置尺寸准确无误,有些还要求对镶嵌部位进行预加工。准备好银版后才可以进入失蜡浇铸工艺流程。 目前使用的制版工艺主要有:手工雕蜡版,电脑雕蜡版和手起银版。三种工艺各有优点,相互补充。 手工雕蜡版即用石蜡雕出设计图纸上的造型,再利用失蜡浇铸的方法倒出银版;电脑雕蜡版不同于手工雕蜡的是它是通过电脑3D软件与喷蜡机相结合,做出蜡模造型,再使用失蜡浇铸的方法倒出银版;而手制银版,就是制版师傅直接手工制作设计图上的模型。由于手工雕蜡版制版速度快,雕蜡过程修改容易,工具损耗相对小而被广泛使用。 2、失蜡铸造 失蜡铸造俗称倒模,是目前不锈钢饰品生产的重要手段。 (1)压制胶模 压制胶模的注意事项及过程: 1)压模框和生胶片要清洁,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生胶片的表面。 2)保证原版和橡胶之间不会粘连,应优先使用银版,铜板应先镀银。 3)确定适当的硫化温度和时间,两者基本上符合一个函数关系,与胶模的厚度,长宽及原版的复杂程度有关。通常将压模温度定为150度左右,如果胶模厚度在3层(约 10mm),一般硫化时间为20-25分钟,如果是4层(约13mm),则硫化时间可为30-35分钟。依次类推。同时硫化温度与原版的复杂程度也有关系,如原版复杂,细小,应降低硫化温度,延长硫化时间。 4)压模时要保证原版和生胶片之间没有缝隙。采用塞、缠、补的方式将首版上的空隙位、凹位和镶石位等填满,用碎小的胶粒填满,用尖锐物质(如镊子)压紧。 5)先行预热。硫化时间到了以后迅速取出胶模,压好的胶模要求整体不变形、光滑、水线不歪斜,最好使其自然冷却到不烫手时,就可以趁热用锋利的手术刀进行开胶模的操作。 (2)开胶模和注蜡模 1)开胶模: 开胶模的技术要求很高。因为开胶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蜡模以及金属毛坯的质量。开胶模的工具比较简单有手术刀,镊子,剪刀,尖嘴钳等。胶模通常采用四脚定位法,也就是说。开出的胶模有四个脚互相吻合固定,四脚之间的部分有采用直线切割的,也有采用曲线切割的。开好的胶模要注意检查,胶模内不能有任何缺陷如明显的破花,缺角,粘连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蜡模的缺陷,因此对这些缺陷部位应进行修补,如切开未切的位置,用焊蜡器焊补破花,缺角的地方等。 2)注蜡模: 胶模开好后就可以进行注蜡操作了。注蜡操作应注意对蜡温,压力以及胶膜的压紧等因素的掌握。

铸钢件检验规范

《铸钢件检验规范》执行情况会议纪要 2009年09月24日下午1点在福建海源公司四楼会议室,我司有关技术人员与三重技术人员就《检验规范》进行探讨,并针对近期铸钢件质量下滑等问题进行讨论。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一、关于《检验规范》使用:我司王总工程师提出,《检验规范》的制订是根据我司二十年压机制造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国家铸造标准范围内的,外协铸造厂家完全能做到的。三重张总工程师也同意了以上观点,双方同意以《检验规范》为产品检验判定标准。 二、会议就近期铸钢件质量下滑提出暂时解决方案,要求三重铸锻公司在一个月之内(过渡时间为一个月),需达到我司《检验规范》的质量要求。出厂的产品因铸造缺陷而进行焊补,导致我司上下架超出两次,第二次及以上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如机加工费)由铸造厂家负责,并按最后成品的时间来考核交货时间,超出时间,按合同规定执行。因尺寸缺陷而进行焊补的,由此引起的延误工期,按合同规定的超出时间,给予扣款执行。 三、会议就因质量问题判定退回厂家进行返工的,如大面焊补,较大裂纹等,请厂家按合同规定,返工送达我司时,需提供缺料报告,焊补与修复工艺,退火纪录,探伤报告,与质量承诺书。 四、关于判定废品的程序。在我司检验部门按公司规定程序执行,不合格品判定,按规定销毁,不得重复交付废品的铸件。 五、对现场四件HF1100上梁返工回我司,要求三重铸锻公司派探伤人员现场与我司质检人员共同探伤复检,9月26日之前人员到位。 六、关于新产品图纸进行技术交流问题,要求铸造厂接到新产品图纸时,因铸造工艺需要,需与我司技术中心沟通,并以文字形式备案。 参加人员 三重公司:张总工程师与高伟峰经理 海源公司:王总、曹工、管代、郑祥光、唐建新、林森清、蒋荣辉、何建新

高锰钢检测项目和标准

高锰钢检测项目和标准 高猛钢是一种合金钢,锰含量在10%以上。高锰钢是应用在重工业上的防磨钢材,主要应用在采石、采矿、挖掘、煤炭工业、铸造和钢铁行业等。 上海世通检测有多年检测行业经验,可以为企业提供高锰钢检测,出具检测报告。本文将会为您简单介绍如何办理高锰钢检测,如果您有疑问可以联系我们进行咨询。 高锰钢检测范围: 铸造用高锰钢,高锰钢弹簧,高锰钢刀,高锰钢焊条,高锰钢丝,高锰钢烧水壶,高锰钢管,高锰钢履带,高锰钢板等。 高锰钢检测项目: 初始硬度,金相检测,无损检测,性能检测,成分检测,密度,锰含量检测等。 高锰钢检测参考标准: ASTM E2209-2013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高锰钢的试验方法 GB/T 13925-2010铸造高锰钢金相 GB/T 37400.6-201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GB/T 37400.7-201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7部分:铸钢件补焊 JB/T 5940-2018工程机械高锰钢铸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6404-2017大型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 JC/T 401.1-2011建材机械用铸钢件第1部分: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 JC/T 401.3-2013建材机械用铸钢件第3部分:缺陷处理规定 JIS G5131-2008高锰钢铸件 KS D4104-1995高锰钢铸钢品 高锰钢检测需要提交的资料: 1、申请表:公司名称、地址、商标、营业执照; 2、产品信息:名称、型号、说明书等; 3、样品等。 高锰钢检测办理流程: 1、项目申请——向检测机构监管递检测申请。 2、资料准备——根据检测要求,企业准备好相关的文件。 3、产品测试——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 4、编制报告——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编写报告。 5、递交审核——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 6、签发报告——报告审核无误后,出具报告。

铸钢件生产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铸钢件生产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一、混砂工艺标准 (一)材料要求: 1、造型砂:符合GB9442-88 、JB435-63细粒砂要求,一般选用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天然砂或石英砂,原砂粒度根据铸件大小及壁厚确定,原砂的含泥质量分数应小于2%,原砂中的水份必须严格控制,且一般应进行烘干。 2、水玻璃:水玻璃模应根据铸件大小来确定。 (1)小砂型(芯)为加速硬化采用选用M=2.7—3.2的高模数水玻璃。 (2)中型砂型(芯)可选用M=2.3—2.6的水玻璃。 (3)生产周期长的大型砂型(芯)选用M=2.0—2.2的低模数水玻璃。 (二)混制比例(质量分数%) 造型砂/水玻璃=100:6~8 (三)混制时间:一般情况下混制5分钟,室温或水玻璃密度较大时可适当延长混砂时间。 (四)混制后要求:混制好的造型砂要求无块状或团状,流动性较好。 二、造型工艺要点: (一)基本原则: 1、质量要求高的面或主要加工面应放在下面。

2、大平面应放在下面。 3、薄壁部分应放在下面。 4、厚大部分应放在上面。 5、应尽量减少砂芯的数量。 6、应尽量采用平直的分型面。 (二)基本要求: 1、木模:要求轮廓完整,无裂纹、无破损、无残缺,表面光洁,尺寸符合铸造工艺图纸要求,并经常进行尺寸校验。 2、砂箱:砂箱的尺寸大小应根据木模规格确定,大、中型砂箱应焊接箱筋。 3、浇注系统:根据铸件的结构特点的工艺要求,选择适宜的浇注系统,通常采用顶注式、底注式。 (1)浇注系统设置基本原则:浇口、冒口安放位置合理,大小适宜不妨碍铸件收缩,便于排气、落砂和清理,应使铸型尺寸尽量减少,简化造型操作,节省型砂用量和降低劳动强度。 (2)内浇道位置的注意事项。 1)内浇道不应设在铸件重要部位。 2)应使金属液流至型腔各部位的距离最短。 3)应不使金属液正面冲击铸型和砂芯。 4)应使金属液能均匀分散,快速地充满型腔。 5)不要正对铸型中的冷铁和芯撑。 4、冒口 (1)冒口设置基本原则:

钣金件检验标准

钣金件检验标准 一、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钣金件的尺寸、外观检验。 二、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A. 尺寸验收标准:尺寸按图纸要求及钣金加工公差表执行,特殊情况以实际装配并提交研发部工程师协同解决。 B. 表面处理验收标准: a. 表面烤漆检验标准: 1. 颜色及纹路:由承制方按要求制作样板,双方确认。验收按样板,不得有明显色差(不得大于3度),纹路符合样板。 2. 密着检验:用百格刀划一面100方格到底材后,用3M胶布贴上,60度方向瞬间用力拉开,不得脱落40/100格。 3. 溶剂检验:酒精擦拭后,不能有变色、掉色、无光泽等现象。 4. 硬度检验:以H铅笔将笔芯前端切齐,铅笔与待测物成45度推出,表面无划伤。 5. 钣金件表面烤漆前须作前道电着处理,达到双重保护的目的。根据实际的使用效果,允许厂商使用双面镀锌材质加工,以替代电着工艺。 6. 厂商在每次送货时须提供材质报告,有表面处理要求的须提供表面处理检验合格报告 7. 外观判定标准,如下表: 判定标准 外观 1. 表面不得有任何碰伤、开裂、刮伤等严重表面缺陷。如加工过程中有此缺陷,喷涂前须补腻子处理。表面各边、角、焊接部位毛刺均须去除。 2. 表面污点、颗粒、气泡检验:

A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3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B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5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C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7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3. 箱体内表面检验: 各面允许8点气泡或污点, 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4. 烤漆厚度30μm-60μm。 5. 表面处理后,各螺柱及螺孔表面不允许有漆层覆盖,影响装配。 包装: 1. 每箱数量固定。 2. 包装袋内不得有残留毛屑及杂物。 3. 包装箱不得有破损现象。 4. 每箱须标明料号、品名、数量等资料。 b. 表面镀层检验标准: 镀层外观质量要求i. 镀层颜色检查 A、花锌:镀锌层经钝化后带有绿色、黄色和紫色的不亮或半光亮彩虹色; B、五彩:镀锌层经钝化后带有绿色、黄色和紫色光亮彩虹色; C、白锌:镀锌层经钝化后稍带有浅兰色调的银白色; D、镀铬:工程图无特别说明均为镀亮铬(3级—2级); E、镀镍:工程图无特别说明均为镀亮铬(3级—2级)。化学镀镍层应为稍带浅黄色的银白色或带黄色色彩的钢灰色,抛光后为光泽的钢灰色。ii. 镀层结晶 镀层结晶应是均匀、细致、光滑。iii. 允许缺陷镀层允许以下缺陷存在: A、轻微的水印(非主视面主要表面);

对双相不锈钢铸造的要求(中英)

REQUIREMENTS For CASTED ITEMS made of Duplex St. Steel 双向钢铸件的要求 Document number 文件号: YYYY Issue date 发布日期: ------ Revision / Date 修订日期: 0 /

1-Scope 适用范围 This specification covers the requirements for duplex stainless steel casted and machined parts. 本规范提出了双向不锈钢铸件和机加工件的要求. This specification is limited to casting and machining of parts, functional tests or other performance tests are excluded from this specification. 本规范只规定了铸造和机加工的技术要求,其它的性能测试和性能试验的要求不包含其中。 Statements or specifications made in the PO have priority over this specification.在PO中提出的要求和说明优先级高于本规范。 2-Objective 目标 This specification shall ensure that manufacturing of parts and inspections on these parts will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applicabl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本技术要求主要是为确保所指的零件的生产和检查都能根据适用的国际标准进行。 3-Definitions 定义 NDE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无损检查(探伤) PT Liquid Penetrant Examination ( Dye Penetrant Examination )着色渗透检查 MT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 磁粉检查 UT Ultasonic Examination 超声波检查 RT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射线照片检查 Critical Sections关键部位Sections with abrupt changes in shape or wallthickniss,, lifting points included.形状或壁厚急剧变化的部位,包括起吊点。4-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 The Manufacturer and his Sub-suppliers are obligued to operate an ISO 9001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equently the manufacturerer and his sub vendors are using skilled and qualified personell and are capable to manufacture and perform examin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applicable standards. 生产厂家及其分供商必须依据ISO9901质量管理系统标准进行质量管理,这样就要求生产厂家和其分供商雇用熟练合格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且能根据相 关的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操作。 5- Requirements要求 Material spec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 and related standards are clearly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摘要) GB 7233-87 本标准系铸钢件超声探伤的通用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厚度等于或大于30mm的碳钢和低合金钢铸件的超声探伤方法;以及根据超声探伤的结果对铸件进行质量评级的方法。所用的超声探伤方法仅限于A型显示脉冲反射法。 在定货时,由供需双方商定铸钢件超声探伤的以下要求: a.检测的区域及使用的探头; b.纵波直探头探伤灵敏度; c.铸钢件质量的合格等级,允许对平面型缺陷和非平面型缺陷提出不同的质量等级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的检测。 1术语 1.1平面型缺陷(Planar discontinuity):用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一个缺陷,如果只能测出它的两维尺寸,则称为平面型缺陷。属于这种类型的缺陷有裂纹、冷隔、未熔合等。 1.2非平面型缺陷(Nonplanar discontinuity):用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一个缺陷,如果能够测出它的三维尺寸,则称为非平面型缺陷。属于这种类型的缺陷有气孔、缩松、缩孔、夹砂、夹渣等。 1.3透声性(Permeability to ultrasound):超声纵波垂直入射到测试面与其背面平行的无缺陷的铸钢材料中,超声波在其中往返传播一次所引起的声压降。单位为分贝(dB)。通常用纵波直探头测试的第二次与第一次底面回波幅度所差的分贝数表示。 2仪器、试块、耦合剂 2.1仪器仪器应符合ZBy230—84的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 a.使用2~2.5Mt的探伤频率,纵波直探头测试的灵敏度余量不得小于30dB,横波斜探头测试的灵敏度余量不得小于50dBc, b.在相应的探伤频率范围,纵波直探头和横波斜探头测试的分辨力应满足表1的规定。

铸件验收标准

本技术标准根据国标GB/T 1173,作为验收砂型铝合金铸件之用。 一.铸件分类: 1、铸件按照工作条件和用途分为三类: 第Ⅰ类:承受大载荷,工作条件复杂,用于关键部位、铸件损坏将危及整机安全运行的重要铸件。 第Ⅱ类:承受中等载荷,用于重要部位,铸件损坏将影响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事故的铸件。 第Ⅲ类:承受低载荷,用于一般部位的铸件。 二.技术要求和检验: 1.化学成分 1)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1173的规定。 2)对于铸件的化学成分,供应商必须进行检测并出具相关报告。 2.力学性能 1)单铸件或附铸试样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1173的要求。 2)从铸件上切取试样检验力学性能,三根试样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平均值,分别不低于GB/T 1173规定值的70%和50%。 3)铸件硬度检验按GB/T 231.1进行,硬度不合格的铸件允许进行重复热处理,随后再检验硬度,第三次热处理后仍不合格时铸件予以报废。 4)铸件尺寸和几何形状应符合图纸规定,铸件尺寸公差及加工余量应符合GB/T6414。 三.表面质量: 1.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规定。 2.铸件需抛光加工的表面按GB6060.4的规定执行。 3.铸件需喷丸,喷砂加工的表面按GB6060.5的规定执行。 4.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5.铸件不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腰三角形缺陷。 6.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等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 7.螺纹孔内起始旋入四个牙距之内不允许有缺陷。 8.在不影响铸件使用的条件下,当征得需方同意,供方可以对铸件进行浸渗和修补(如焊补,变形校整等)处理,经修补处理后的压铸件应做相应的质量检验。 9.铸件内表面表面粗糙度为:25um。 10.铸件非加工表面及加工后表面,允许有: 1)在非加工表面上,单个孔洞的最大直径不大于3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在安装边上不超过壁厚的1/4,且不大于1.5mm。在上述缺陷的同一截面的反面不得有类似缺陷。成组孔洞,最大直径不大于2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且不大于1.5mm。 2)在加工表面上,不得有任何铸造缺陷。

钣金件检验规范(修订版)

4.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2.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 5.1冲裁检验标准 5.1.1 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5.1.2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0。 5.1.3 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5.1.4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5.1.5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mm。 5.1.6平面度公差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未注平面度公差要求 5.2 折弯检验标准 5.2.1 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t(t为板厚)。 5.2.2 压印:看得到有折痕,但用手触摸感觉不到。(有特殊表面要求和镜面除外)

5.2.3 折弯变形标准按照《表二》及《表三》。 【附表二:对角线公差要求】 5.2.4折弯方向、尺寸与图纸一致。 5.2.5钢板在弯、折、卷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锤击痕迹应予以修复,不得有明显锤窝现象。 5.3 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 5.3.1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尺寸公差见表三。 【附表三:未注尺寸公差要求】 5.3.2焊接 5.3.2.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焊缝长度、高度均不允许超过图纸长度、高度要求的10%。 5.3.2.2 焊缝平滑,表面处理后不得出现堆起凸包、不均匀现象。 5.3.2.3工件焊接完毕后,不得存在焊渣、焊点、毛刺等,焊缝应光滑、平整。应保证工件的“边齐、面平”,包括工件上开口边缘的垂直平行度。 5.3.2.4焊接后,其它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被焊渣、电弧损伤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除干净。

铸钢件超声波探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章编号!"##$%&#’()*##’+#,%##(*%#* 铸钢件超声波探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万升云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0012+ 摘要!结合探伤实践-对铸钢件超声波探伤时探头频率选择和缺陷波形定性等几个相关的问题 作了详细的分析3 关键词!铸钢4超声波4探伤4频率 中图分类号!52607/.文献标识码!8 超声波检测是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在探测铸钢件及其补焊区域时所应用的标准为98:2// ;<:=铸钢件超声波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3由于铸钢件存在着晶粒粗大-内部金属分布不均匀-其外形几何形状复杂-表面粗糙等原因-给超声波检测带来了许多困难3根据多年的探伤实践认为!目前铸钢件超声波探伤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3 "探伤频率的选择原则 铸钢件探伤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其晶粒粗大-内部组织分布极不均匀-加之外形复杂-表面粗糙等3在98:2//;<:中-对频率的选择规定也比较抽象-不易掌握-因而探伤时的探测频率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3众所周知-一旦被探测的工件确定-则声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也一定-由关系式?@A B C 式中!?DD波长4 E DD波速4 C DD波的频率3 由上式可知-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而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伤的最大检测能力为?B2-这是因为声波具有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绕射现象-绕射现象的存在限制了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伤对最小缺陷的检测能力3当缺陷尺寸小于?B2时-绕射占主导地位-该缺陷就不具备产生反射回波的条件-反射法探伤就无法检测出此缺陷3所以-对于同一工件而言-采用高的探测频率-可以提高小缺陷的检测能力-防止漏检3但频率过高时-铸钢件本身存在着晶粒粗大的问题-这样一来-工件对声波的吸收衰减和散射 收稿日期4200/%0F%21 作者简介!万升云)1G66%+-男-1G

建材机械用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

建材机械用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高锰钢铸件的材料牌号、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等。1.2本标准适用于建材机械中的高锰钢铸件。2引用标准GB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228金属拉力试验法GB23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B2106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YB3210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JC40l.3建材机械用铸钢件缺陷处理规定Jc10l.4建材机械用铸钢件交货技术条件3材料牌号高锰钢铸件的材料牌号见表1表1材料牌号用途ZGMn13-A强烈冲击高负荷磨损铸件ZGMn13-B一般冲击磨损铸件ZGMn13Cr2高屈服耐磨铸件4技术要求4.1化学成份高锰钢的化学成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材料牌号元素含量% C Mn Si P S Cr ZGMn13-A 1.10-1.30 11.00-13.00 0.40-0.70≤0.07≤0.04 - ZGMn13-B 1.00-1.40 11.00-14.00 0.30-0.80≤0.09≤0.05 - ZGMn13cr20.90-1.30 11.00-14.00 0.30-0.80≤0.08≤0.04 1.50-2.50 4.2机械性能高锰钢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处理后试样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材料牌号机械性能最小值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冲击吸收功硬度σsσbδ5Akv HB N/mm[2] N/mm[2] % J ZGMn13-A - 680 25 92≤229 ZGMn13-B - 640 20 -≤229 ZGMn13Cr2380 710 20 -≤243 4. 3金相组织 4.3.1高锰钢铸件水韧处理后试样的金相组织应为奥氏体,允许晶粒内残存少量分散的碳化物,晶界存在断续网状碳化物。 4.3.2 ZGMn13-A、ZGMn13-B的金相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a.碳化物不超过YB 3210第一评级图的3级、3A级或3B级; b.非金属夹杂物总和(氧化物+硫化物)不超过YB 3210第二评级图的3A级或4A级。4.4尺寸公差 4.4.1高锰钢铸件的主要尺寸公差为CT12级;中小型铸件的装配尺寸公差为CT11级,其值见表4。表4 mm铸件≤100 >100 >160 >250 >400 >630 +1000 >1600基本尺寸~160~250~400~630~1000~1600~2500 CT11 +1.8 +2.0 +2.2 +2.5 +2.8 - - -公-2.6 -3.4 -3.4 -3.7 -4.2 - - -差CT12 +2.4 +2.8 +3.2 +3.6 +4.0 +4.4 +5.2 +6.0 -3.6 -4.2 -4.8 -5.4 -6.0 -6.6 -7.8 -9.0 4.4.2高锰钢铸件的孔一般应铸出。装配孔和槽的尺寸公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mm 孔径和槽尺寸≤25〉25~40〉40~63〉63~100公+2.4 +2.7 +3.0 +3.3差-0.8 -0.9 -1.0 -1.1 4.4.3装配孔距尺寸公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mm装配孔距≤100〉100〉160〉250〉400〉630〉1000尺寸~160~250~400~630~1000~1600公差±2.2±2.5±2.8±3.1±±3.5±4.0±4.5 4.5形状公差 4.5.1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不超过表7的规定。表7 mm铸件基本≤250〉250〉400〉630〉1000〉1600尺寸~400~630~1000~1600~2500公差值2 3 4 5 6 7 4.5.2圈形铸件的圆度公差应不超过表8的规定。表8 mm铸件基本≤400〉400〉630〉1000〉1600尺寸~630~1000~1600~2500公差值4.5 5.0 5.5 6.5 7.5 4.6铸件重量偏差 4.6.1铸件重量偏差不得超过表9的规定。表9铸件公称重量kg≤50〉50~150〉150~300〉300~800偏差率%±6.0±5.5±5.0±4.5 4.6.2铸件公称重量以铸件工艺重量为准,包括加工余量、工艺补正量等,可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考核。a.合格铸件的首件实际重量。b.在批量件中,取10个合格铸件的平均重量。4. 7外观质量4.7.1铸件上的型砂、芯砂、飞边、毛刺等必须清除干净;浇冒口和多肉必须切除;在装配面的凸点应

消失模铸钢件检验标准[详]

消失模铸钢件检验标准 1.目的 规消失模铸钢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工序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围 本标准适用于消失模铸钢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如与国家标准和技术规冲突时,以国家标准和技术规为准。 3.引用标准 GB /T 26658 《消失模铸件质量评定方法》 GB /T 11352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 /T 6414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 /T 11351 《铸件重量公差》 GB /T 5613《铸钢牌号表示方法》 GB /T 6060.1《铸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GB /T 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 /T 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 /T 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 /T 231.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T 5000.6《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 /T 50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补焊》 /T 5000.12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涂装》 /T 5000.13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包装》 /T 5000.14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 4.材料检验 铸件牌号,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牌号: ZG230-450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30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Si≤: 0.50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Mn≤: 0.90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S≤: 0.04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P≤: 0.04 残余元素: Cr≤0.35,Ni≤0.30,Mo≤0.20,Cu≤0.30,V≤0.05;但Cr+Ni+Mo+Cu+V

≤1.00 热处理|退火温度/℃: 890~910 屈服强度σ0.2/MPa: 230 抗拉强度σb/MPa: 450 伸长率δ5(%): 22 断面收缩率ψ(%): 23 5.外观检验 5.1 铸件形状外观 裸视目测。要求外观轮廓清,圆角尺寸正确且过渡平滑美观;可允许外观轮廓30%以下欠清晰,圆角过渡不够平滑。 5.2 铸件表面缺陷 在正常情况下铸件表面喷丸清理后进行检查,对照标准图谱裸视目测(取最坏部分面积100mm×60mm)。 5.2.1允许表面夹杂物(夹砂、夹渣等)缺陷5点以下,直径3mm深度≤1.5mm。 5.2.2允许表面气孔数少于8点,孔径≤φ1mm深度≤1mm。 5.2.3允许铸件表面有轻微皱皮。 5.2.4允许铸件表面有轻度冷隔(对火)。 5.2.5允许铸件表面龟纹大小、深度应控制在直径≤2mm,痕迹深度≤0.5mm。 5.2.6允许铸件表面轻度粘砂(可磨修)。 5.2.7允许铸件表面金属突出物:粘结线痕迹宽度≤1mm,高≤1mm,无针刺、结瘤。 5.2.8允许有高于铸件表面轻微的浇冒口切割痕迹。 5.2.9铸件表面缺陷允许轻度焊补,焊补面积≤20%。 5.3 铸件表面粗糙度 用80%以上的表面面积的粗糙度代表铸件的表面粗糙度,现场用比较样块进行对比评定,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a≤25μm。 5.4铸件挠曲,弯曲率见表1 5.5铸件尺寸偏差 用卡尺、卷尺或板尺测量,根据测量8件以上铸件的同一尺寸的最大偏差值对照表2确定。 5.6铸件重量偏差 用秤称量8个以上铸件重量,计算出重量平均值G0,铸件最大重量与最小重量的差值△G,计算出重量差的百分数K=△G/G0*100%,对照表3确定。

钣金件检验规程

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同时使用。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 GB/T1800.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T1800.2 -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原材料检验标准 4.1金属材料: 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2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4.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2.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 5.1冲裁检验标准 5.1.1 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5.1.2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0。 5.1.3 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5.1.4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5.1.5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mm。 5.1.6平面度公差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未注平面度公差要求 5.2 折弯检验标准 5.2.1 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t(t为板厚)。 5.2.2 压印:看得到有折痕,但用手触摸感觉不到。(有特殊表面要求和镜面除外) 5.2.3 折弯变形标准按照《表二》及《表三》。 【附表二:对角线公差要求】

铸钢件冒口的设计规范.

铸钢件冒口的设计规范 钢水从液态冷却到常温的过程中,体积发生收缩。在液态和凝固状态下,钢水的体积收缩可导致铸件产生缩孔、缩松。冒口的作用就是补缩铸件,消除缩孔、缩松缺陷。另外,冒口还具有出气和集渣的作用。 1、冒口设计的原则和位置 1.1冒口设计的原则 1.1.1、冒口的凝固时间要大于或等于铸件(或铸件被补缩部分)的凝固时间。 1.1.2、冒口所提供的补缩液量应大于铸件(或铸件被补缩部分)的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型腔扩大量之和。 1.1.3、冒口和铸件需要补缩部分在整个补缩的过程中应存在通道。 1.1.4、冒口体内要有足够的补缩压力,使补缩金属液能够定向流动到补缩对象区域,以克服流动阻力,保证铸件在凝固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正压状态,既补缩过程终止时,冒口中还有一定的残余金属液高度。 1.1.5、在放置冒口时,尽量不要增大铸件的接触热节。 1.2、冒口位置的设置 1.2.1、冒口一般应设置在铸件的最厚、最高部位。 1.2.2、冒口不可设置在阻碍收缩以及铸造应力集中的地方。 1.2.3、要尽量把冒口设置在铸件的加工面或容易清除的部位。 1.2.4、对于厚大件一般采用大冒口集中补缩,对于薄壁件一般采用小冒口分散补缩。 1.2.5、应根据铸件的技术要求、结构和使用情况,合理的设置冒口。

1.2.6、对于清理冒口困难的钢种,如高锰钢、耐热钢铸件的冒口,要少放或不放,非放不可的,也尽量采用易割冒口或缩脖型冒口。 2、设置冒口的步骤与方法 冒口的大小、位置及数量对于铸钢件的质量至关重要。对于大型铸钢件来说,必须把握技术标准及使用情况,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分清主次部位,集中解决关键部位的补缩。以模数法为例,冒口设计的步骤如下:2.1、对于大、中型铸钢件,分型面确定之后,首先要根据铸件的结构划分补缩范围,并计算铸件的模数(或铸件被补缩部分的模数)M铸。 2.2、根据铸件(或铸件被补缩部分)的模数M铸,确定冒口模数M冒。 2.3、计算铸件的体收缩ε。 2.4、确定冒口的具体形状和尺寸。 2.5、根据冒口的补缩距离,校核冒口的数量。 2.6、根据铸件结构,为了提高补缩距离,减少冒口的数量,或者使冒口的补缩通道畅通,综合设置内外冷铁及冒口增肉。 2.7、校核冒口的补缩能力,要求ε(V冒+V件)≤V冒η。 3、设计冒口尺寸的方法 3.1、模数法 在铸件的材料、铸型的性质和浇注条件确定之后,铸件的凝固时间决定于铸件的模数。 模数M=V/A(厘米),V—体积(厘米3);A—散热面积(厘米2)。 随着办公条件的改善,计算机的普及,模数可以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方法是:用SolidWorks软件画出铸件(或铸件被补缩部分)的立体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