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练习题

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阅卷人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得分

1.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的说法是正确的。

A. 水面最咸

B. 中间最咸

C. 各个地方一样咸

2.在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加到第15份时杯底有少量食盐颗粒,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食盐溶解。

A. 搅拌

B. 往杯里加水

C. 使杯中的水蒸发

3.生活中,人们往养鱼的水中不停地充入空气,以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这说明()。

A. 空气能浮在水面上

B. 空气能溶解在水中

C. 空气会沉入水底

4.要使某种物质尽快溶解,方法()比较好。

A. B. C.

5.两种物质都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A. 食盐、二氧化碳

B. 高锰酸钾、食用油

C. 面粉、沙子

6.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搅拌棒在杯子中搅拌时,洒出少量的水没有关系

B. 向杯子中加一份食盐,不需要等到食盐完全溶解就可以加第二份

C. 每次向杯子中加的食盐要一样多

7.把少量的()放进水里充分搅拌后,我们还能够看到颗粒。

A. 沙

B. 食盐

C. 高锰酸钾

8.下列杯子中,水果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A. B. C.

9.下列物质中,()刚放入水中时不能马上溶解,并且还有沉淀,但充分搅拌后就溶解了。

A. 沙子

B. 酒精

C. 洗手液

10.在验证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的对比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A. 水量

B. 水温

C. 搅拌情况

11.过滤高锰酸钾溶液后,得到的溶液是()。

A. 无色透明的

B. 紫红色的

C. 乳白色的

12.在“利用蒸发的方法制取食盐颗粒”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烧杯

B. 蒸发皿

C. 天平

13.下列三种方法中,()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最快。

A. 把冰糖放入冷水中搅拌

B. 把冰糖放入热水中搅拌

C. 把冰糖弄碎放入热水中搅拌

14.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A. 酱油

B. 味精

C. 食用油

15.食盐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盐在水中没有溶解

B.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C. 食盐在水中就不存在了

16.()放入水中后,会沉到水底。

A. 胶水

B. 酒精

C. 食用油

17.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A.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B. 任何方法都不能分离出来

C.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1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相似的是()。

A. 胶水和洗发液

B. 胶水和醋

C. 胶水和酒精

19.下表是李萌同学制作的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记录表。

物质10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

食盐18份(约36g)

小苏打5份(约10g)

小苏打和食盐相比较,()的溶解能力强。

A. 食盐

B. 小苏打

C. 无法确定

20.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是()。

A. 不能过滤分离,能均匀分散在水中

B. 不能过滤分离,不能均匀分散在水中

C. 能过滤分离,不能均匀分散在水中

D. 能过滤分离,也能均匀分散在水中

阅卷人二、判断题(共20题;共40分)

得分

21.在过滤过程中,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22.油能溶解在水里。

23.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24.所有的气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25.在使用酒精灯时我们可以用嘴将它吹灭。

26.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在水中后,整杯液体颜色均匀。

27.水中的动物和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28.氧气能溶解在水中,其他气体都不行。

29.做“高锰酸钾溶于水”的实验时,可以用手拿高锰酸钾放入水中。

30.在影响溶解快慢的各种因素中,温度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要比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大得多。

3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2.食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33.将浓盐水放在窗台上,食盐和水会一起被蒸发。

34.任何物质在水里的溶解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35.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能用自行沉降和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36.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的食盐可以不一样多。

37.在过滤实验中,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8.所有的液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39.酒精和水可以以任意比混合。

40.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三、填空题(共10题;共27分)

4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如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液体是否被________、水的________有关。

42.________实验是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需要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

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44.我们常喝的碳酸饮料中溶解了大量的________气体。

45.水除了能溶解________体和________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

46.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

(1)观察开启前及摇动后的汽水。

开启前________;摇动后________。

(2)分别拉和推注射器活塞。

拉动活塞________;推动活塞________。

(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与________有关。

4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________的。

48.把胶水、醋、酒精、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

(1)在下表中填入所观察到的现象。

液体种类胶水醋酒精食用油

进入水中后的状态

在水中怎样扩散

充分搅拌或振荡后的状态

是否溶解

(2)我们发现,能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________。

(3)通过比较观察,我认为溶解与不溶解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

49.一种液体均匀地分布在另一种液体中,静置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像食用油在水中那样分层的现象就是________了。

50.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A

二、判断题

21.【答案】正确

22.【答案】错误

23.【答案】错误

24.【答案】错误

25.【答案】错误

26.【答案】正确

27.【答案】正确

28.【答案】错误

29.【答案】错误

30.【答案】正确

31.【答案】正确

32.【答案】错误

33.【答案】错误

34.【答案】正确

35.【答案】错误

36.【答案】错误

37.【答案】正确

38.【答案】错误

39.【答案】正确

40.【答案】错误

三、填空题

41.【答案】搅拌;温度

42.【答案】对比

43.【答案】碾碎;加热;搅拌

44.【答案】二氧化碳

45.【答案】固;液;氧气;二氧化碳

46.【答案】(1)饮料无变化;有气泡产生(2)有气泡出现;气泡消失

(3)压力

47.【答案】不同

48.【答案】(1)

(2)胶水、醋、酒精;食用油

(3)在水中是否均匀地扩散

49.【答案】溶解

50.【答案】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溶解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溶解》 (2008-09-07 14:20:45) 转载 标签: 教育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第二单元溶解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

小学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能能不能不能 分布是否均匀否否是是 是否有沉淀出现是是否否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能能不能不能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没有溶解没有溶解溶解溶解 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四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参考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钥匙、食盐1、沙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5.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 任登玲 一、教材分析: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解”的第三课,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同学已经了解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这一课是让学生观察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溶解的过程。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进行比较。它们溶解后胶水和洗发液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溶液。 本课选用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几种液体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 2、认识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能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难点: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五、教学准备: 容器架、盛水试管、滴管、玻璃杯、小匙、筷子、胶水、洗发液、醋、碘酒、酱油、食用油、课件、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炎热的夏天你们最喜欢喝什么?(饮料)老师现在就来制作一杯饮料。老师出示果珍,把果珍放入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珍会怎样? 提问:果珍在水里怎么了?(溶解了)回亿固体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这些固体物质均匀地分布在水里,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 2、引出课题。那么,液体是否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呢? 3、学生讨论回忆已有经验。(食盐、糖等) 二、观察和描述胶水和洗发液的溶解过程 提问: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 1、出示胶水和洗发液,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现象。大家猜猜看,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2、学生小组讨论,猜测结果。 3、让我们一起做个实验看看胶水和洗发液是怎么在水中溶解的吧!老师做演示实验。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

四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优质教案 教科版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溶解”部分的第二课。在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安排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已有一年,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深入、不够细致周密;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教学准备 【准备材料】4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搅拌棒、高锰酸钾、一个药匙、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细沙。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表,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六、教法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其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实验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猜一猜:三杯不同物质与水的混合物分别是什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杯沙和水的混合物、一杯面粉和水的混合物、一杯食盐溶液)?让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是否有沉淀,能否看见颗粒……)。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你怎么猜出是食盐的呢?它溶解了吗?它是怎样溶解的呢?”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讲解、观察高锰酸钾。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单元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溶解

第二单元溶解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 《溶解》单元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在我们的课堂的实验中,哪些东西被溶解了?哪些没有被溶解了? 食盐、小苏打被溶解了,沙子与面粉没有被溶解。 如何说明食盐被水溶解了? 是食盐沉到杯子底部吗? 还是杯子里的水升高了吗?

或者是滤纸上留下了食盐吗? 在水中看不到食盐了,可以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为什么说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滤纸上能看到沙子,在杯子里的沙子会沉到水底,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 为什么说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水会变白色,面粉沉到了杯子底部,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总结: 有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的则不能。 以上被溶解的物质都不能凭肉眼直接在水中观察到,而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直接观察到。 也就是说,溶解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出来,而不能溶解的物质能被过滤出来。 在过滤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操作要求? 1、一贴二低三靠 2、滤纸放入漏斗时,可将三层纸的一面朝风吹草动漏斗颈的长端,避免玻璃棒抵着的时候漏斗移动。 3、如果滤纸和漏斗内壁之间有气泡,会使过滤速度减慢。 4、滤纸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实验效果。如果滤纸太大,可以在折叠好后将多余部分剪去。如果滤纸过小,会使过滤操作变得很困难,速度也很慢,因此要及时换成大小适合的.滤纸。

四年级科学上册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教科版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 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 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互溶现象)。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水银、汽油等。 1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洗洁精等),搅拌后会发现部分食用油被溶解了。这就是生活中,每次洗菜盘子放了洗洁精之后容易洗的原因。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4、相同条件下(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15、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跟(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溶解能力就越好,溶解的就越多;压力越小,溶解能力越差,溶解的就越少。所以在密封的注射器中的雪碧,在活塞往外拉时(压力减小),可以看到气泡增多。往里推时(压力增大),又可以看到气泡减少。 16、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汽水中的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1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8、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后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复习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加快溶解的主要方法有( )()()三种。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和( )三部分,( )的温度最高。3.食盐能够( )在水中,也能从水中( )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蒸发,最后析出盐的()。4.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等气体。5.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 6.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里的()。 7.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中的肥皂溶解的快。 8.()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9.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10.()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1.()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可乐”里面含有大量的()。 A.氧气B.氯气C.二氧化碳 2.不能够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是()。 A、味精 B、砂糖 C、淀粉 3.高锰酸钾()。

A、能够溶解在水里 B、不能够溶解在水里 C、只能溶解在热水里4.酒精灯熄火应该() A、用嘴吹灭火 B、用灯帽盖火c、用扇子扇灭5.用()的方法可以使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蒸发B.过滤C.沉淀 6.下列哪种方法在嘴里溶解方糖最快?() A.含在嘴里不动B.用舌翻动搅拌C.把糖块咬碎D.咬碎并搅拌7.一小匙食盐溶解在一杯水中,杯里的物质叫做()。 A、液体 B、液体混合物 C、溶液 8.下面哪一种物体不会溶解于水()。 A.巧克力B.食用油C.奶糖 9.能够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是()。 A、食盐 B、细沙 C、面粉 10.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A.浮在水面,不能在水中溶解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了 11.水中的动物和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进行呼吸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 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一杯水不可以无限制的溶解盐,到一定程度,盐就不溶解了。……()2.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单元教案 教科版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

1 第二单元《溶解》 知识整理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 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 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 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 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互溶现象)。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 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 水银、汽油等。 1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洗洁精等),搅拌后会发现部分食用油被溶解了。这就是生活中,每次洗菜盘子放了洗洁精 之后容易洗的原因。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4、相同条件下(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15、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跟(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溶解能力就越好,溶解的就越多;压力越小,溶解能力越差,溶解的就越少。所以在密封的注射器中的雪碧,在活塞往外拉时(压力减小),可以看到气泡增多。往里推时(压力增大),又可以看到气泡减少。 16、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汽水中的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1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进行呼吸的。 18、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后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降低)。

四年级科学上册 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教科版

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 溶解 教科版

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我知道。 (1)溶解指物质、分散在水中,不会,也不能用的方法把溶液中的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紧贴。两低:低于,低于。三靠:倾倒滤液的紧靠,玻璃棒紧靠,紧靠承接滤液的。) (4)、、等物体能溶解在水中。、、等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 2、辨一辨:(对打“√”错打“×”) (1)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天水。() (2)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砂糖。() (3)在水中溶解的物质不能通过过滤分离;在水中不溶解的物质能通过过滤分离。( ) 3、对号入座。 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 A、巧克力 B、奶糖 C、薯片 4、溶解的特点有哪些? 答:① ② ③ 2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一)我知道: 1.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充分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的高锰酸钾溶液。它常被

用来和。 3.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的变化、在水中是否、是否有、能否用的方法分离。 (二)实验。 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我知道: (1)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再,然后一缕缕的,轻轻搅拌,充分搅拌,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2)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沙、面粉、食用油不能在水中,形成的是。 (3)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说明食用油不能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 (4)胶水或洗发液倒入水中,它们在水中是沉入水底,并蜷缩在杯底的,是地向水中扩散,最后形成稳定的、分散在水中,而醋和酒精沉入水中而直接地向水中扩散。 2、对号入座 (1)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 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 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互溶现象)。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水银、汽油等。 1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洗洁精等),搅拌后会发现部分食用油被溶解了。这就是生活中,每次洗菜盘子放了洗洁精之后容易洗的原因。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4、相同条件下(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15、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跟(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溶解能力就越好,溶解的就越多;压力越小,溶解能力越差,溶解的就越少。所以在密封的注射器中的雪碧,在活塞往外拉时(压力减小),可以看到气泡增多。往里推时(压力增大),又可以看到气泡减少。 16、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汽水中的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1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8、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后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溶解 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2、将一种物质放入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如果这种物质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那么我们就说这种物质能溶解于水,也可以说水能溶解该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固体有食盐、白糖、果汁粉、奶粉、味精、咖啡粉、小苏打、高锰酸钾等物质;液体物质有胶水、牛奶、酱油、橙汁、醋、酒精等物质。 3、将一种物质放入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如果这种物质开头会分散在水中,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可以把它从水中分离出来。那么我们就说这种物质不能溶解于水,也可以说水不能溶解该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固体物质有木屑、铁粉、石粉、沙、面粉等物质,液体物质有菜油、花生油、芝麻油、柴油、汽油、机油等物质。油和水虽然相互不能溶解,但在它们的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可以帮助它们相互溶解。

6、为了清晰地看见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高锰酸钾代替食盐做溶解实验,高锰酸钾是一种深紫色的颗粒状晶体物质,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人们常用它来消毒和防腐。 7、像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的现象就叫溶解。 8、通过实验我们发现,20毫升水里能溶解大约7克食盐,同样的水可以溶解小苏打。实验说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大有小。 9、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0、为了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做下面的实验。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1、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用捣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2、在常温下,用量筒量100毫升水,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1份,然后将食盐逐份放入水中搅拌后仔细观察,直到水底出现沉淀为止。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这个实验说明:食盐能溶解于水,但加到一定时候,它在水中就不能溶解了,所以食盐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水是怎样溶解物

……………………………………………………………最新资料推荐…………………………………………………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5.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1 ……………………………………………………………最新资料推荐…………………………………………………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2

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