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越来越频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是指银行在国际贸易中作为支付和结算的中介机构,即商品或服务交付后将货款从买方账户转移到卖方账户的过程。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全球网络和专业技能来促进跨境贸易的流动和支付的顺畅。

1.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和重要性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可以分为进口和出口结算,分别是进口商向所在国的贸易银行支付货款,贸易银行再将货款支付给出口商;出口商将所售出的商品或服务报价,收到买方款项后让本地贸易银行向其付款。在这些过程中,银行以支付和结算的中介角色连接了时空上的不同参与者,而且完成的成本很低。

近年来,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方面,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局面,采购成本和供应链管理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而商业银行的全球网络和专业技能可以为企业提供跨境支付、融资和保险等服务,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国际市场和降低贸易风险。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国际支付规范的日益完善,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2.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模式和发展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模式有多种,主要分为自营和代理两种。自营模式是指银行直接与客户联系,提供包括跨境支付、融资和汇率风险管理等综合性服务。而代理模式则是指银行作为国际银行间结算机构的中介,向客户提供结算代理和支付代理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国际清算银行(CIPS)启用以来,它已成为中国跨境支付的主要平台,正在推动全球贸易业务的中转枢纽地位。商业银行必须利用好这种发展机遇,提供更加便利和灵活的服务,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主要受到国际贸易和技术革新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全球化趋势使银行必须面对跨境支付和结算的日益复杂的要求。因此,银行需要优化和整合自身的国际业务和全球网络,更加精确地控制支付和结算的风险。另一方面,技术和产品的革新也带来了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新机遇和挑战。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新技术,银行可以开发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结算模式。

3.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问题和趋势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首先,跨境支付和结算的风险和监管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商业银行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成本。其次,技术和产品的革新虽然带来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新机遇,但其也给银行带来了信息安全、反洗钱和金融恐怖主义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最后,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商业银行的市场格局,从而使商业银行的竞争更加激烈。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未来趋势是多元化和智能化。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通过整合和优化国际业务、加强机构合作和创新业务模式等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和丰富的跨境支付和结算服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数字化技能和应用人工智能等方法,提高支付和结算的效率和安全性。银行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保持市场的竞争力。

总之,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对于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活动,以及维护国际金融秩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商业银行需要理解和把握跨境支付和结算的特点和趋势,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以保持竞争力。

国际结算论文完整版

国际结算论文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班级:商英四班姓名:杨梦南 对《国际结算》问题的探讨 ——票据浅谈 摘要 国际结算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研究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时候使用的信用工具、结算方法和各种必要的单据。 国际结算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保证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正常运行。通过使各国的产品,服务和资金得以交换,国际结算使生产得到比国内市场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了更大规模的持续发展;通过使资金实现国际转移,国际结算实现跨国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得到最大的收益。[1] 作为一门学科,国际结算的研究对象包括国际结算工具,国际结算单据,以银行为中心的支付体系,和国际结算方式。在国际结算中,无论采用何种结算方式,大都与票据息息相关。如汇款中使用的票汇,光票托收中使用的汇票,支票,本票等各种票据,跟单托收、信用证中使用的汇票等。 关键词:国际结算结算方式票据汇票支票本票 这一个学期的对国际结算课课学习,使我从对于这门课程没有一点概念到现在了解了国际结算的理论知识和大概的实际操作过程.国际结算就是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汇票、

本票、支票等),采取一定的方式(汇付、托收、信用证等),通过一定的媒介机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进行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收支行为,从而使国际间债权债务得以清偿。而且,国际结算既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理论较深的学问。国际结算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就此,我对于其中关于票据的一部分进行分析,以下是对票据的一个基本介绍与浅析。 票据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最早使用的交易方式是“以货易货”,随着商业活动随着商业活动的逐步发展,才使用货币作为收付结算手段,即买方和卖方均使用现金,这相对于以货易货来说,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有时候用现金来交易也会带来不便。比如说,现金数量较大时,会带来保管,携带不便及安全问题,特别是当交易双方相距较远,甚至需要远涉重洋时,此类问题就更加突出。因此,人们又想到了采用字据划账的方法来进行相互间的结算,随着发展,字据同现金一样流通起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票据。 现代票据主要发源于欧洲,本票和汇票最初是作为异地贸易中的汇兑工具而在意大利和法国发展起来的支票源于荷兰.它最初的功能是作为支付工具产生的,17世纪中期传到英匿清朝末年,列强进八中国.带来了西方的票据制,中国的钱庄逐渐开始衰落,原有的摹据制度也就为外来的票据制度所取代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了票据法,规定了本票.汇票和支票,从而以西方的票据制度取代了中国原有的票据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票据的使用受到定限制进.进入20世纪8O年代以后,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适台中国特色的票据形式也以新的面貌出现了.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将票据分为三种,即:本票、汇票和支票。[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 摘要: 国际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由于我国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信用信息管理滞后,涉外单据审核制度存在缺陷,结算规则较为复杂 ,面临市场波动时经验不足,从而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因此,我国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结算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审核, 健全涉外单据审核机制,完善结算业务规程,建立风险调查和反馈制度,以在最大程度 上防范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多边贸易的发展,以信用证、托收等为主要代表的国际结算方式被普遍运用到国际经济活动当中,为国际间资金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历史上专业银行角色的划分,国内商业银行在对国际结算业务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经验不足,与外资银行相比 没有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不能满足业务多元化的要求 。因此,创建符合业务发展要求 和管理需要的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是我国银行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 据可查文献显示,对国际结算风险管理的研究一般只限于进出口商的结算风险或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部分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很少从银行角度对国际结算业务风险进行整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李福胜(2006)与赵延河(2005)分别对国际结算中国家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防范此类风险的相应措施[1-2];段兵(2006)结合中国农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管理的实践,研究了中国农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但未对风险来源进行详细分析[3];陈光春(2005)与张晖(2002)对国际结算中的票据风险、托收风险和信用证风险进行了辨识,提出了防范对策,但没有对国际结算业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4-5];Eisenbeis(1997)对国际结算中存在的系统风险来源进行分析 ,但未提出可行性的风险管理措施[6]。[ JP2]本文将结合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实践,分析风险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的措施,以提高国内商业银行整体抗风险能力, 促进国际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 一、国际结算业务概述及其风险的归因分析 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主要指银行所开办的以信用证、托收、承兑和汇款为主要载体的国际间资金清算业务,是一种以国际间债务的清偿和国际间资金流动为基础的国际间资金收付活动。由于国际结算业务涉及进口商、出口商、进口方银行与出口方银行等结算对象,业务范围涵盖贷款发放、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征信调查、资产评估、保险、抵押担保等银行业务,业务构成具有较高综合性,业务流程较为复杂 ,决定了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具有来源广泛 、结构复杂 、预测困难等特点。因此,由这些特点引发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1. 信用信息管理的滞后,加剧了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用风险 与外资银行相比 ,国内银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刚刚起步,功能有限,无法对国际结算业务中的信用信息进行实时动态地管理、跟踪和监控,不能应对存在于进出口方银行之间、银行与进出口商之间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信用风险。国内银行从接纳客户结算要求 开始,就成为客户的代理人;在与国外银行进行业务联系时,国内银行又成为了国外银行的委托人,构成了结算业务中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国内银行要了解和分析多种信息,如资信状况决定结算方按合同付款的主观意愿,良好的信用记录一般代表结算方能遵守合同协议、按时解付款项;经营现状反映影

国际结算实验报告:托收业务

国际结算实验报告:托收业务 1.实验目的 国际结算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新增主营业务之一,从国际结算到外汇市场、离岸金融市场等,商业银行始终是最重要的参与者,所以未来国际结算业务将会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国际结算模拟教学软件从高校国际结算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主要从汇付、托收、信用证三种不同类型的结算方式,逼真地模拟了出口商、进口商、汇入行、汇出行等角色的办事流程。在各种结算方式的操作过程中,系统提供了直观的流程图和具体流程,可以方便地掌握国际结算的流程和操作。 本次实习主要采用学生各自上机操作和指导老师随堂帮助解答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在体验国际结算的乐趣与风险的同时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是一次新颖有趣还深刻的学习过程。在实习中,我一共做四笔业务,结算方式从信用证、托收到汇付。通过实习我不仅巩固了几学期来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单据的填写,实际的结算流程演示,使更近一层次地加深了对国际贸易交易的整个过程的理解,增强了我对这个专业的实践性。 汇付指付款人通过银行将款项汇交收款人。在国际贸易中如采用汇付,通常是由买方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如预付货款或货到付款或凭单付款)通过银行将货款汇交卖方。汇付有四个当事人,即汇款人、汇出行、汇入行和收款人。 (1)登陆后,进入实验中心,选择汇出汇款业务,而中间显示

对应的案例信息,点击查看,阅读案例信息。 (2)根据案例步骤提示,先是汇出汇款申请书,则登陆贸易商端,选择汇出汇款实验类型,点击进入实验,则进入贸易商业务流程主页面,点击汇款申请书,点击新建申请书,则进入汇出汇款申请书业务操作界面。首先选择案例编号,再填入业务要素,如电汇编号,日期,受益人及地址,汇入行及地址,付款人等必填信息。 托收,是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款人的汇票(随附或不随付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进口人收取货款一种结算方式。属于商业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托收方式的当事人有委托人、托收行、代收行和付款人。委托人(principal),即开出汇票委托银行向国外付款人代收货款的人,也称为出票人(drawer),通常为出口人;托收行(remittingbank)即接受出口人的委托代为收款的出口地银行;代收(collectingbank),即接受托收行的委托代付款人收取货款的进口地银行;付款人(payer或drawee),汇票上的付款人即托收的付付款人,通常为进口人。 上述当事人中,委托人与托收行之间、托收行与代收行之间都是委托代理关系,付款人与代收行之间则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付款人是根据买卖合同付款的。所以,委托人能否收到货款,完全视进口人的信誉好坏,代收行与托收行均不承担责任。在办理托收业务时,委托人要向托收行递交一份托收委托书,在该委托书中人出各种指示,托收行以至代收行均按照委托的指示向付款人代收货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越来越频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是指银行在国际贸易中作为支付和结算的中介机构,即商品或服务交付后将货款从买方账户转移到卖方账户的过程。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全球网络和专业技能来促进跨境贸易的流动和支付的顺畅。 1.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和重要性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可以分为进口和出口结算,分别是进口商向所在国的贸易银行支付货款,贸易银行再将货款支付给出口商;出口商将所售出的商品或服务报价,收到买方款项后让本地贸易银行向其付款。在这些过程中,银行以支付和结算的中介角色连接了时空上的不同参与者,而且完成的成本很低。 近年来,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方面,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局面,采购成本和供应链管理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而商业银行的全球网络和专业技能可以为企业提供跨境支付、融资和保险等服务,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国际市场和降低贸易风险。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国际支付规范的日益完善,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2.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模式和发展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模式有多种,主要分为自营和代理两种。自营模式是指银行直接与客户联系,提供包括跨境支付、融资和汇率风险管理等综合性服务。而代理模式则是指银行作为国际银行间结算机构的中介,向客户提供结算代理和支付代理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国际清算银行(CIPS)启用以来,它已成为中国跨境支付的主要平台,正在推动全球贸易业务的中转枢纽地位。商业银行必须利用好这种发展机遇,提供更加便利和灵活的服务,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主要受到国际贸易和技术革新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全球化趋势使银行必须面对跨境支付和结算的日益复杂的要求。因此,银行需要优化和整合自身的国际业务和全球网络,更加精确地控制支付和结算的风险。另一方面,技术和产品的革新也带来了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新机遇和挑战。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新技术,银行可以开发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结算模式。 3.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问题和趋势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首先,跨境支付和结算的风险和监管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商业银行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成本。其次,技术和产品的革新虽然带来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新机遇,但其也给银行带来了信息安全、反洗钱和金融恐怖主义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最后,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商业银行的市场格局,从而使商业银行的竞争更加激烈。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探讨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探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优化服务水平和提高技术水平,以更好地支持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现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贸易融资业务,包括出口信用证和进口信用证的开立及跟踪解付,以及相应的保函业务。另一个是非贸易项下的结算业务,主要是跨境汇款、外汇买卖、离岸人民币结算等业务。 从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银行业跨境业务规模超过8万亿元,其中外汇结算业务规模达到2.9万亿元。随着国内企业对外投 资和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张,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商业银行不断优化和提高服务能力。 1、国际监管要求的加强。目前国际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法 规要求严格,银行需要不断遵守,在结算服务中满足监管要求,同时有效防范风险。

2、结算渠道的不断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 结算方式不断涌现,如区块链、数字货币等,银行需要紧跟新技术的步伐,提升技术水平。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加剧,商业银 行需要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结算服务。 三、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推进国际结算业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内部管理。当前,国际结算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包 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银行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结算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有效控制风险。 2、深化合作。商业银行可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务 实推进银行间相互开放,共同探究国际结算业务与金融创新的融合。 3、提升技术水平。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技 术能力,发展多元化的支付模式和结算方式,推进数字化营销和服务。 4、差异化服务。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商业银行需要提供差 异化的服务策略。商业银行可以开发更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符合其需求、风险控制能力优越、竞争力强劲的结算服务。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探讨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探讨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经济已经逐渐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国际贸易中,大量的外汇结算活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商业银行作为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在国际结算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正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满足企业客户国际交易结算的需求,而这样的趋势也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延续。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描述:1)业务量日益增长;2)支付方式多样化;3)技术手段逐渐升级。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量也日益增长。2019年末,我国银行业外汇结算总额已经达到了3.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93%以上由商业银行完成。 其次,为了满足客户不同的支付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支付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如进口信用证、出口信用证、托收、汇票等。 然后,在技术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也逐步采用了

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SWIFT系统、CHIPS系统等,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总的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已经逐渐成熟,但也需要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趋势也有以下几方面:1)跨境资金流动将更加便捷;2)普遍推广人民币国际化;3)将会面临新的风险挑战。 首先,跨境资金流动将更加便捷。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境内外企业之间的贸易结算和资金流动将更加便捷和快速。同时,一些新兴技术的应用,比如区块链等,也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推动跨境资金流动的便利化。 其次,普遍推广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民币对于外贸结算的普及和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市场的增多,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候选之一。 最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在发展中,也必将面临一些新的风险挑战。比如,随着网络犯罪的不断蔓延,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中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将愈发严峻。 总的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趋势良好,但也需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是银行业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越来越普及,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分析和控制这些风险,以确保其国际结算业务的安全和稳定。 1.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导致银行在结算过程中的损失或未能获得足够的收益的风险。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往往涉及多种货币的交换和转换,因此受到汇率风险的影响很大。 2.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指银行与客户在结算过程中出现的违约情况,导致银行无法及时收到应收的款项或无法按时支付应付的款项。违约风险可能由于客户资信差或发生不可预见的政治或经济事件等原因而发生。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结算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现金流量不足的风险,从而无法按时支付应付的款项或未能及时收到应收的款项。流动性风险可能产生于各种意外情况,包括客户突然大量提取资金、持续的债务融资和市场波动等。 4.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可能面临的各种法律问题和纠纷。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国际条款的解释、交易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等。 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控制汇率风险,包括调整交易的时间、利用远期合同、使用外汇掉期以及通过货币互换等方式进行对冲。除了主动监测和分析市场趋势,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外汇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技术来降低汇率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对客户的信用和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信用证或保函等担保方式来降低违约风险,例如严格的授信审批流程、提高保证金比例、核实收到有效证明等。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合理的流动性管理来降低流动性风险,例如建立流动性管理框架、加强流动性风险测算和监控以及提高流动性储备等。同时,商业银行应该保持合理的债务结构,确保能够按时支付到期债务。 商业银行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其国际结算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与专业律师和法律机构合作来管理法律风险,加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国 际结算业务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随着国际结算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的风险也日益凸显。本文将从风险和对策两 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进行深入分析。 1.1 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由于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商业银行在进行跨国结算时可能面临着货币价值的波动风险。如果汇率波动对商业银 行的结算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就会对其业务和利润带来影响。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国际利率变化引起的债务投资价值、收益率和经济价值的波动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往往需要进行跨境融资或债务投资,这就使得其面临利 率风险。 国际结算业务通常会受到所涉及国家的政治风险的影响。政治不稳定、政府政策变化、国际贸易纠纷等因素都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商业银行往往需要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交易,这就可能 涉及到跨国企业的信用风险。若对方出现违约的情况,商业银行将面临债权利益受损的风险。 1.5 流动性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复杂性和跨国性,可能会导致资金流动性风险。在国际 结算业务中,商业银行需要处理跨境资金流动、外汇交易等任务,其中的资金流入流出可 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出现。 二、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对策 商业银行可通过货币期货、货币互换、远期外汇合约等工具来对冲汇率风险。通过这 些工具,商业银行可以锁定汇率,规避汇率风险的影响。 2.2 处理利率风险 商业银行可采取利率互换、利率期货等工具来对冲利率风险。利率互换可以使商业银 行在各种货币之间互换支付利息的义务,从而规避利率波动风险。 商业银行应根据跨国结算的特点,加强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风险分析,制定相应 的对策和措施,例如多元化风险、分散化投资等。

国际结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国际结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国际结算是属于银行的中介业务,比国内结算复杂,并是以国际贸易 为基础,且与国际金融密不可分的。国际结算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支付手段、结算方式和以银行为中心的划拨方式。其目的在于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 法来清算国际间以货币表现的债权债务关系或跨国转移资金。 (一)国际结算现状 19世纪以前的国际结算被称为传统国际结算。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和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传统的国际结算不断发生着变化。从现金结算发 展到非现金结算;从凭货付款到凭单付款;从买卖直接结算发展到通过银 行结算;进而又发展成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相结合。19世纪以后,国际 结算进入现代阶段。其特点是以票据为基础、单据为条件、银行为中枢、 结算与融资相结合且日益规范。在不断的发展中,国际结算近几年在国际 领域中有以下特点:单据标准化、以快邮处理函件、结算手段的电子化、 非信用证业务增加、融资期限的延长。单证成为国际贸易的基本载体,也 是国际结算的重要依据。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将合同关系,债权,物权和 保险权益等纷纷固定在单据上,这样就把贸易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分散部分第三方身上,再通过他们不同时点的单据来控制整个贸易过程中 的风险。 结算伴随着资金的收付,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资金余缺不均衡的情况, 买方、卖方或者双方可能会需要融资,这就为银行带来了伴随结算的贸易 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存款,增强银行资金实力;改善银行资金质量。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是形式多样、方法简便、促进银行功能重组、结算制度与惯例日益丰富完善。需要注意 的是,结算不一定需要贸易融资,而融资一定需要结算,结算的主导地位

国际结算发展趋势

国际结算最新发展趋势 国际结算(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是指国际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交往或联系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示的债权债务的清偿行为或资金转移行为。其中,具有贸易背景的国际结算被称为贸易国际结算,而不具备贸易背景的被称为非贸易国际结算。当今国际结算的方式主要有信用证,汇付和托收. 国际结算是属于银行的中介业务,比国内结算复杂,并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且与国际金融密不可分的。国际结算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支付手段、结算方式和以银行为中心的划拨方式其目的在于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来清算国际间以货币表现的债权债务关系或跨国转移资金。 (一)国际结算现状 19世纪以前的国际结算被称为传统国际结算。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传统的国际结算不断发生着变化。从现金结算发展到非现金结算;从凭货付款到凭单付款;从买卖直接结算发展到通过银行结算;进而又发展成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相结合。19世纪以后,国际结算进入现代阶段。其特点是以票据为基础、单据为条件、银行为中枢、结算与融资相结合且日益规范。在不断的发展中,国际结算近几年在国际领域中有以下特点:单据标准化、以快邮处理函件、结算手段的电子化、非信用证业务增加、融资期限的延长。单证成为国际贸易的基本载体,也是国际结算的重要依据。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将合同关系,债权,物权和保险权益等纷纷固定在单据上,这样就把贸易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分散部分第三方身上,再通过他们不同时点的单据来控制整个贸易过程中的风险。结算伴随着资金的收付,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资金余缺不均衡的情况,买方、卖方或者双方可能会需要融资,这就为银行带来了伴随结算的贸易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存款,增强银行资金实力;改善银行资金质量。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是形式多样、方法简便、促进银行功能重组、结算制度与惯例日益丰富完善。需要注意的是,结算不一定需要贸易融资,而融资一定需要结算,结算的主导地位相当明显。但是在目前的国际业务市场中,结算工具具有严重的同质化特点,是否能取得融资就成为选择银行的重要标准。 (二)国际结算发展趋势 从国际结算的发展来看,主要有这样的趋势: (1)、国际结算基本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信用证结算方式出现边缘化 长期以来,在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三大基本结算方式中,信用证(L/C)这种以银行信用作为付款保证的支付方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买方市场在全球贸易中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出口竞争的方式日益多元化,竞争的层次也愈来愈深,出口商单凭商品本身的优势(品质、包装、价格)占有市场已不能完全满足竞争的需求,而是使用商业信用交易方式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同时,运用有效的手段来防范风险,已成为许多国家出口商的一种常规做法。由此,商业信用重新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心所在,整个贸易国际结算市场则出现了信用证结算方式被边缘化的倾向。 (2)、采用简便而可靠的支付方式信用证结算虽然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之间,60%以上的结算业务是赊账方式(Open Account,O/A),这是因为以这种方式处理单据业务量比较小,结算效率较高。因此,较多地采用手续比较简单的O/A、D/

商业银行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毕业论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金融脱媒的背景下,相比之前,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遇到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商业银行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商业银行毕业论文篇1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概念与特征 本文是论述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因此首先要对银行不良资产做出包括概念、特征以及种类在内的概述: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与特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打造出一种中国银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相互促进分工合作的金融体制。对于商业银行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金融企业,是整个金融体制中的主体。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盈利性的组织机构,主要是通过吸收存款之后发放贷款的方式来实现盈利的。商业银行盈利的过程其实也是资产的回笼与发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使得银行处于非正常经营的状态,导致其发放出去的贷款并没有达到银行盈利的目的,比如一些贷款没有给银行带来利息收入或者本金无回的情况,这些都是不符合贷款“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三性原则的,其本质是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一种追加,①这些贷款被称为不良资产。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不良资产其实就是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资产中的不良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不良资产的类型特殊;其二,清理不良资产的条件缺乏;其三,不良资产的资料完备性差;其四,不良资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严重。 (二)不良贷款的种类 对于不良资产的分类,综合来看国际上目前存在三种分类制度。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不良资产分类方面的研究较发达国家要晚一

研究论文:我国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的不足及发展对策

103726 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的不足及发展对 策 一、银行结算系统的不足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金交易越来越少,电子高效化交易的效率不断提高,因此对金融系统也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银行结算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银行结算系统虽然较之前的有所改善,但还存在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银行间往来自动化不高,协调性不强,严重影响了结算效率 商业银行结算,为实际商品流通结算提供结算渠道,开户人收款人开户人的开户行以及收款的账号银行直接形成了一个指令、结算交割、收款关系。 以上四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成两个层面,付款人和付款行层面,收款人和收款行层面,这两个层面存在时滞,也就割裂了整体的异地支付结算系统。我国客户和银

行、商业银行以及中国中央银行之间协调性差。并且截止到目前为止,很多银行还在使用顺丰快递等这样的快递方式传递票据,可想而知,结算效率极为低下,同一结算业务往返传递所需的票据近十张,甚至超过十张,票据满天飞局面,混乱且效率低下。浪费人力,物力,影响工作效率,速度慢,易丢失,保密性差,安全性差。由于票据传递的低效率,银行就找到了滞压资金的理由,主观和客观相结合,使得结算效率更为低下。 (2)银行结算系统操作人员权限把控不严格 结算票据,经签发以后,就形成了有效债权,票据也就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可以成为流通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贴现以及再贴现,但自票据法颁布以来,贴现业务种类并不多,银行承兑票据开始了票据业,其他票据甚少,尤其是商业承兑票据,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除商业承兑票据信誉低之外,银行很难判断票据业务的交易背景,也就无法判断票据的真伪,这些都给金融机构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从而也就阻碍了票据的流通,对票据的把握,也就很难做到杜绝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假票据。 (3)银行间没有实现资源共享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问题研究(论文)》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现状及现代支付结算方式探索 目录 一、引言 (2) 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发展现状 (2) (一)实际工作现状分析 (2) 1.法律制度、管理办法不足 (2) 2.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 (2) 3.对风险理念不重视 (2) (二)传统支付结中存在的问题 (3) 1.传统结算工具导致银行风险增加 (3) 2.传统清算方式导致银行资金管理难度增加 (3) 3.传统操作系统导致操作风险加剧 (3) (三)第三方支付机构冲击下带来的问题 (4) 1.第三方支付平台分流银行支付结算业务 (4) 2.第三方平台诱发商业银行竞争风险 (4) 四、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未来发展展望 (4) (一)传统支付结算逐步优化 (4) 1.加强支付票据审查与审核工作 (4) 2.加强清算的审核环节,建立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数据库 (5) (二)创新支付结算方式方法,应对第三方结算平台竞争 (5) 1.更新技术优势,完善网络支付安全性 (5) 2.规范网络金融支付业务,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 (5) (三)加强制度建设与组织管理工作,提高商业银行支付结算能力 (6)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6) 2.加强业务创新 (6) 五、结论 (6)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客户对于更加高效快捷的支付结算方式的迫切需求,支付结算的工具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了满足人们对更加快捷的支付结算的需求,更好凝聚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各个商业银行也在不断简化完善不同的支付方式。网络银行业务,电话银行业务、ATM机转账、POS机,二维码支付等等都是应时代而产生的新型支付结算方式。然而与此同时,规章制度并没有同步的更新。电子信息技术的介入,更是使风险的产生有所转移,所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由于没有相对同步更新的高新安全技术发展,新的支付结算的弊端也在一一显露出来。甚至爆发了一系列的网络诈骗,高科技作案等等。让人们在日常的支付结算过程中,更加的不安全。 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发展现状 (一)实际工作现状分析 1.法律制度、管理办法不足 现阶段,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的主要管理文件,仍旧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自1997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支付结算管理办法》。在时代高速发展的现在,时隔17年的管理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尤其是电子化的发展,部分的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支付结算管理体制。而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的业务越来越多与非金融机构建立,由此而产生的风险问题是商业银行在保护自身,促进业务时,产生不可协调的矛盾。而监管机构在处理新兴的支付业务管理中,涉及多部门管理,协调机制的不健全,给商业银行等机构的实际工作也是带来一定影响。 2.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 目前商业银行的操作系统,操作方式已与过去有了极大的变化,使得各个商业银行在自行整理规章制度趋于混乱局势,对各自支付结算的要求的不同侧重点使得各个银行的规范略有不同。这就会造成在面对客户群体的时候,不同的商业银行会出台一些不一样的规范要求,引发客户办理支付业务的混乱局面。 3.对风险理念不重视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国际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门类,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就是新兴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创新的竞争,谁占领了中间业务市场,谁就抢占了制高点,就拥有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国际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获取中间业务利润和向国外拓展营销的重要手段,它对银行具有收益高、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历来都是各家商业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国际业务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外资银行凭借其良好的信誉、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的管理经验、优质的客户服务、完善的业务品种以及对国际惯例的熟练驾驭能力等优势冲击着我国已有的经营领域,抢占着国际业务市场份额,而在金融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各商业银行在狠抓本币业务的同时,纷纷将眼光瞄准了国际金融业务。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国有商业银行只有面对挑战寻找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大力发展国际业务,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和估计到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才能勇敢的迎接和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运用有效的措施推动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快速向前发展。 一、国际业务发展的难点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对发展国际业务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够明确和充分。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国际业务缺乏了解,也无经验,以致对国际业务的发展和管理难以进行有效的配合和支持。二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本币业务,国际业务的比重相对较小,在机构、人才、客户等方面均不占优势,以致大部分人认为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国际贸易融资,还不如集中精力抓好本币业务。 (二)国有商业银行营销手段单一,营销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不能很好地将融资与国际结算业务相结合,忽视国际结算业务正由中间业务向表外业务转化,融资与担保正成为国际结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造成有融资功能的部门不会根据国际结算业务的特点对外营销,而经营该业务的部门又没有融资权,对外没有形成一股合力,严重制约了业务规模的扩大。 (三)从事外汇业务的专业人员短缺,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特别是与绩效挂钩过分的“官本位”体系,极大弱化了员工的商业意识和对银行技术进步的追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发展。虽然,银行开展国际业务后陆续培养了一批国际业务专业人才,但熟悉国际业务的人才多集中在国际业务部,且以内勤为主、外勤薄弱,因此国际业务专业人员的能力范围和施展空间受到制约,同时国际业务人员流动性低,缺乏活力,在职员工定期脱产培训不足,尤其到国内外外资银行培训几乎是零。 (四)技术手段落后。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经营模式,同时由于银行的电子化、自动化起步晚,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业务账务系统相对独立,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无法达到共享资源。 (五)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受限制较多。一方面由于外汇管理局对国有商业银

国际结算论文3000字

国际结算论文3000字 篇一:国际结算论文 国际结算方式的比较分析 08国贸5 20xx22081 黎俊 【摘要】由现今的国际贸易流通情况来看,每一种国际结算方式对贸易双方都有重要意义,其优缺点也各有不同。在三种结算方式中,只有汇款属于顺汇,托收和信用证均为逆汇。汇款和托收均属商业信用,风险较大,而信用证属于银行信用,可靠性比较高。在国际贸易中,尤其是中国,基本均采用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但开立信用证一般需要交保证金,且费用较高。因此,对各种结算方式进行比较,使业务员能跟清晰地使用结算方式,以避风险,对国际贸易有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汇款托收信用证汇票业务流程风险当事人权责比较 一、常用的三种结算方式 汇款又称汇付,是付款人委托所在国银行,将款项以某种方式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采用汇款,通常是由买方按照合同的约定的条件和时间,通过银行将贷款付。汇款分为信汇、电汇和票汇,电汇的速度快,费用较高,但比信用证的要低,安全性还可以,它一般使用的是银行间的SWIFT才传递的,而信汇时间长,票汇容易发生票据在邮递途中丢失的可能性。 托收是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款人的汇票(随附或不随付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进口人收取货款一种结算方式。一般情况下,贸易后的小额尾款可以使用托收的方式,如果金额大,最好不要使用,非常的不安全。 信用证是银行根据进口人的要求,开给出口人的用以保证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通常,出口商在觉得出口风险较大时,会要求进口商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由银行作出书面付款承诺,只要出口商能满足有关条件,做出付款承诺的银行就会付款,从而降低出口商的收款风险。 二、三种结算方式所使用的汇票比较 汇票是由一人向另一人签发的书面无条件支付命令,要求对方(接受命令的人)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时间,向某人或指定人或持票来人支付一定

商业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商业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石立帅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国际业务起步晚、经验缺乏,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推广过程中存在诸如业务模式、结算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宏观方面在于跨境人民币结算制度存在缺陷,相关政策法规配套不完善;微观方面在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模式设计不合理,银行风险控制体系无法适应新业务发展要求,后备人才队伍短缺。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分析目前跨境人民币结算制度的不足,借鉴国外成熟制度体系,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另一方面要分析现有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模式的弊端,科学设计,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RMB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started late,and lack of experienc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business model,risk control,settlement process of cross-border RMB settlement business promotion. The origins of the problem are the defects of cross-border RMB settlement system and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macroscopic aspect. The microscopic aspect is the unsuit-able design of RMB settlement business model,lagging bank risk control system,and shortage of reserve personnel. To solve those problems,we should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ross-border RMB settlement system,learn some valuable experience from foreign mature system to develop a more reasonable one,speed up the process of announce-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relevant policies 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analyze the defects of the existing develop-ment pattern of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防范论文

随着中国加入 W TO 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间贸易迅速发展,国际市 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手段不断增加。为扩大市场份额,我国外贸企业除了采取价格竞争等手段外,纷纷以优惠的付款方式变相地给买方融资,由此带来了出口收汇风险的增加,导致部份企业收汇艰难、资金流动缓慢、企业运作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主要使用三种国际结算方式:汇付、托收、信用证。随着出口竞争的日益激烈化,灵便多变的支付方式已成为外贸企业增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由此也带来了进出口收付汇风险的增加。本文在分析各种结算方式特点和风险的基础上,探讨了国际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贸易结算;风险

第一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第二章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涵义和分类 (2) 2.1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涵义 (2) 2.2 常用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 (2) 2.2.1 信用证 (2) 2.2.2 托收 (3) 2.2.3 汇付 (4) 2.2.4 银行保函 (5) 第三章不同国际结算方式下风险分析 (5) 3.1 出口商的风险分析 (6) 3.2 进口商的风险分析 (7) 3.3 国际结算中银行风险分析 (8) 第四章国际贸易中不同结算方式的风险防范 (9) 4.1 出口商的风险防范 (9) 4.2 进口商的风险防范 (10) 4.3 国际结算中银行风险防范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主要有信用证(L/C),托收(OC)和电汇(T/T)等。其中信用证结算方式,因其以银行信用作为付款保证,曾经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结算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竞争的加剧造就了全球性的买方市场,买方更愿意选择对其有利的托收和电汇结算方式,据统计,欧美企业间托收和电汇结算方式使用比例己达贸易量的 80%-90%,亚太国家信用证的使用比例也在逐年下降,我国的信用证 结算比例也由前些年的 35%摆布降低到目前的大约占 25%。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发展变化,没有使贸易争端及贸易风险减少和降低,反而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信用证结算方式虽然风险较小,但由于其复杂的条件约束,近年来环绕信用证的结算纠纷不断,而托收和电汇结算方式更是因其属于商业信用,买卖双方对对方的约束度较小,整个贸易过程的成败,几乎彻底依赖进出口双方的信誉,参预各方存在更大的风险。那末,国际贸易相关各方(出口方、进口方及银行)如何针对不同结算方式的不同特性、各自的优劣势来有效地防范不同结算方式项下的业务风险,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是国际结算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怎样利用好国际贸易结算工具,促进进出口业务的发展,减少风险,也是摆在国内企业和各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问题。 1.2 研究意义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结算方式的不断变化,各结算工具的弱点使不同结算方式的风险暴露无疑。信用证手续繁杂、技术性强、费用高等特点显露出它在贸易结算中的不足和局限性,世界各国有关信用证业务方面的法律法规既不完善,也不统一,仅有国际商会第600 号出版物《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ucP600),虽已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银行广泛接受和采用,但并非是一项国际性的法律规章,特殊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中欺诈案件的不断发生,使其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局限性更为突出。托收业务虽有国际通用的《托收统一规则》规则性文件约束,同时兼有手续简单、费用较低等优势,但它基本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供货的质量、货款的收回几乎彻底依靠进出口双方的信誉,这就为双方提供了进行欺骗欺诈的条件,导致托收项下贸易纠纷案件不断发生。电汇对卖方来说是风险最大的结算方式,买方普通是在收到货经检验无误后,再对卖方付款,这就为买方提供了长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