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竞赛试题(含答案)

2019年秋八年级物理光学竞赛题

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

A 中光影

B 日食

C 雨后彩虹

D 水中倒影 2图所示,平面镜OM 与ON 的夹角为

,一条平行于平面ON 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

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 ) A.

B.

C.

D.

3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竖直向上射到桌面上方离桌面1米处水平放置的平面镜O 点上.当平面镜绕O 点转动时,发现反射光点在水平桌面上移动了1米,此时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为______若平面镜绕O 点匀速转动一圈的时间为24秒钟,则反射点从起始位

置在桌面上移动

米所需时间为______秒.

4如图所示,平面镜OM 与ON 镜面之间夹角为α,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 ,如果要保证S 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四次反射,则α的最小值是( )

(A)30˚ (B)40˚

(C)50˚ (D)60˚

5.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70°,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入射光线与法线构成的平面顺时针方向旋转40°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40° B .80° C .120° D .160

6.小明的脸宽度为

,两眼间距

,他若想在镜中看全自己脸部的像,镜子至少

宽 _____cm .

7.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8.将一根直木棒放在一装有水的长方体形状的玻璃水槽中的偏左侧的位置,直木棒静止后从其正前方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四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 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某种均匀的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 垂直于AB 面入射,在图示的岀射光线中( )

A. 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 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 只能是4、6(彼此平行)中的某一条

D. 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10.如图所示,OA 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 与水平面夹角

,关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当坐在野外的篝火旁时,我们看到篝火后面的物体是晃动的,原因是

( )

A.

视觉错误

,因为火焰在跳动

B. 火焰加热空气

,使空气密度不均匀且不稳定

C. 火焰作为光源在抖动,所以经后面物体反射的光也在晃动

D. 火焰加热了另一边的物体,使它热胀冷缩,所以看到它在晃动

12.人们在观看“日出”或“日落”现象时,考虑到大气对传播的影响,太阳的真实位置S 与人们看到的太阳的位置Q 相比( )

A. “日出”时S 在Q 的下方,“日落”时S 在Q 的上方

B. “日出”时S 在Q 的上方,“日落”时S 在Q 的下方

C. “日出”或“日落”时S 均在Q 的上方

D. “日出”或“日落”时S 均在Q 的下方

13.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长度的说法中,

A: 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 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 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14.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有关生活中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B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

C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液化在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D 雷雨天,人不能在高处打伞行走,否则可能会被雷击中

15.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仍能看到天上一轮红日,但其他周围的景象是( )

A.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且星星闪烁

C.一片明

亮,无法看见星星 D.一片天蓝色,能看见地球和星星

16.一块长方体玻璃砖,从其下表面挖去一半圆形玻璃,一束光经过圆心

O ,射向半圆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经上表面MN 出射的光路图。

17.某同学研究曲面玻璃对光的折射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试验.如图为一半圆柱形透明玻璃的横截面,水平面AOB 镀银(反射光),O 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在横截面内从M 点入射,从N 点射出,请帮他完成光路图(虚线为该点的法线).

18.如下图中AB 表示一直立的平面镜,P 1 P 2 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

镜),MN 是屏,三者互相平行.屏MN 上的ab 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 、b 之间是透光的).某

人眼睛紧贴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见图),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的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分,并在P 1 P 2 上把这部分涂以标志“ ”.

19.

.

20.如图所示,平面镜M 正以120度每秒速度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 匀速转动,AB 为一段圆心在O 点的圆弧形屏幕,其所对圆心角

,有一束来自频闪光源的平行光束通过狭缝S 射向平面镜

M 上的O 点,已知光源每秒内闪动12次,屏AB 上1s 内最多可能出现的光斑次数为( ) A. 1次 B. 3次 C. 6次 D. 12次

21.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S 为发光点,T 是望远镜,平面镜O 与凹面镜B 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 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

OB 以

S 和T 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转动频率达到f0并可认为是匀速转动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根据题中所测量的物理量,得到光速c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c="4Lf0"

B .c="8Lf0"

C .c="16Lf0"

D .c=32Lf0

2019年八年级物理光学竞赛题1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2. A

解: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图知:光线第一次反射的入射角为:

;

第二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

第三次的入射角为:; 第N 次的入射角为:

.

要想延原来光路返回需要光线某次反射的入射角为零

所以有

,

计算得出:

因为N 为自然数,所以

不能等于

.

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

3.

2

解:(1)反射光点在水平桌面上移动了1米时光路图如图

所示,

由图1 得:

,

,

,

;

(2)反射点从起始位置在桌面上移动

米时光路图如图2所

示,

由图2

得:

,

,

,

,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

4.B

S 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四次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入射光线SA

和反射光线AB ,如图所示:设入射光线SA 与平面镜MO 的夹角为β,则反射光线AB 与平面镜MO 的夹角也为β,当第二次入射时候,原来的反射光线AB 即为入射光线,则AB 与平面镜NO 的夹角为α+β,

反射光线BC 与平面镜NO 的夹角为α+β,与平面镜MO 的夹角为180°-2α-β,光线CD 与平面镜NO 的夹角为180°-3α-β,光线SD 与平面镜NO 的夹角为180°-3α-β。要

使不发生第五次反射,则180°-3α-β≤α。而β>α/2,联立解得:

5.C

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70°,所以入射角为90°-70°=20°.

若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入射光线和法线构成的平面顺时针方向旋转40°后,则入射光线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所以反射角也为6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

故选C .

6. 解:如图所示,人的脸宽为AB 等于

,两眼为C 、D,

,

如果用左眼看完整的像需用PR 之间的平面镜,如果用右眼看完整的像需用QS 之间的平面镜,所以无论闭上左眼或右眼都能看到完整的像需用PS 之间的平面镜,

因是梯形CDB′A′的中位线,则′B′

因′B′,,所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4. 7.C

8. 解:插入水中的木棒,因为木棒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木棒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 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

9.. D

解:垂直AB 射入的左棱镜的入射光线,在此三棱镜中传播方向不变,由AC 面出射到两棱镜间的均匀未知透明介质时,则可能有三种情况:若介质的折射率与棱镜的折射率相等,

则不改变方向最后沿第

“5”条直线射出,相当于一整块玻璃砖,垂直射入的(即沿法线射入)不会发生偏折.若介质的折射率不等于玻璃的折射率,两个三棱镜间的均匀介质相当于平行玻璃板,穿过的光线平行侧移.如果介质的折射率大于玻璃,则沿光路“4”出射;如果介质的折射率小于玻璃,则沿光路“6”射出.

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

10. C

解: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作出其入射光线BO,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也为

,反射角为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

.

(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要发生折射,折射光线OC 如图所示,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

.

11B

解:火焰加热空气,使空气密度不均匀且不稳定,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发生折射,人因为错觉总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篝火后面的物体是晃动的. 所以B 选项是正确的. 解析:

利用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和人因为错觉总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进行分析. .12. D

解:(1)因为大气层下部密度大,上部密度小,“日出”时阳光穿过大气层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认为太阳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我们看到太阳的位置Q 比太阳的实际位置S 高;

(2)因为大气层下部密度大,上部密度小,“日落”时阳光穿过大气层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认为太阳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我们看到太阳的位置Q 比太阳的实际位置S 高;

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 13.B

14. :A 、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故A 错误; B 、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色,故B 错误;

C 、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室内水蒸气遇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沾在镜片上.而不是从室内走到室外,故C 错误;

D 、雷电都是向尖端放电的,所以雷雨天,人不能在高处打伞行走,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

15. 解:因为光在空气中和真空中都可以传播,所以出舱后翟志刚抬头仍然看到天上的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在地球周围,大气层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我们夜晚看见的星星在闪烁,

而太空没有空气,因此出舱后翟志刚看到周围的其它景象应是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故选A .

16. 入射光线过圆心,说明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砖.光线垂直射入玻璃砖时,光线不发

生偏折.但光线从玻璃砖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或者说折射光线靠近界面,即向玻璃砖偏折.故光路图如图:

故答案为:

17. (1)首先作出入射M 点的像点M',然后连接,和镜面相交与O'点,

为反射光

线,再连接起

为入射光线,即第一次的折射光线.

(2)已经过玻璃砖右侧的折射点N 作出了法线,根据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如下图所示:

18.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分别作出P

1 P

2 和MN

在AB 中的虚像如下图.由下图可见,

作直线

Sa 、

,分别交 、 于 、

,则 、

即为所见P 1 P 2 上部分刻

度的虚像.再由平面镜成像规律,不难作出其在P 1 P 2 上的对应刻度,如图中阴影所标.再由光的反射定律补画出相应的光路,即得较完整的图解.

另解:若S 为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到米R 上的范围,由光路可逆知即为人眼通过平面镜和狭缝

ab 看到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19. 20. B

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知道

,当平面镜以

转动时,反射光线转动的角速度为

.已知平面镜M 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 以每秒转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张角

,则平面镜转过

,

由可得平面镜转动的周期,平面镜转过对应AB 上的光点转过,所需时

间为,光源每秒闪12次,内将闪6次,屏幕AB 上每秒内出现的光斑次数是3次.

所以B 选项是正确的. 21.

恰能第一次看见发光点,则在光传播时间t 内,八面镜转过的角度应为

,由c=,t=,ω=2πf0,解

2019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应用 同步单元练习试题 含详细答案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小元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其现象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 A.这是一块凸透镜,和近视眼镜的镜片一样 B.这是一块凸透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一样 C.这是一块凹透镜,和近视眼镜的镜片一样 D.这是一块凹透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一样 2.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甲、乙都是凸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 3.如图(a)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光的色散情形,图(b)是平行的红色激光通过凸透镜的情形。若将图(b)中的红色激光改为蓝色激光,则焦点F′的位置将在图(b)中F 位置的() A.左侧B.右侧C.同一位置D.不确定 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图乙中,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 5.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成实像的是() A.水面飞鸟的“倒影” B.照相机胶片上的像 C.船上人看到水里的鱼 D.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 6.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 B.实像和虚像都可以是倒立的 C.用光屏可以承接的是实像,不能承接的是虚像 D.放大的像是实像,缩小的像是虚像 7.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 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 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及原来相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不对 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噪音 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5、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6 A、 3 1 B、 2 1 C 7 A、靠近法线 C、方向不变 8、图中,'是平面镜,a、b、c、d 不能看到的是放置在哪个点上的物体() A、a B、b C、c D、d 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 B、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 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 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 °,则入射

A、甲 B、乙 C、丙 D、丁 12、潜水员从水中看岸边的路灯,所看到的灯的位置跟灯的实际位置比较() A、高一些 B、低一些 C、相同 D、无法判定 13、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的凸透镜() A、甲 B、乙 C、丙 D、丁 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的地方,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 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 A、始终是放大的 B、始终是缩小的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及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 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 C、看物体的影子 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 20、在离焦距为20的凸透镜正前方100处,有一物体以5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等大倒立的实像 二、填空 1、光的三原色是、、,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2、小孔成像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的道理,光在真空的速度是。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大约要用82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 3、入射光线及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是度,反射角是度。 4、平行光线射到的表面,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平行光线射到的表面,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这种反射叫。

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A B C D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10题单选,11-13多选。10×2分+3×3分=29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2.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池塘看去,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虚像 D云和鱼都是实像 3.如图4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 ) 5.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30cm 刻度线处,则 ( )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6.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 ) 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 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 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 ,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 所在的范围是 ( ) A. u <f B. f <u <2f C. u =2f D. u >2f 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小于8cmB. 一定大于20cm C. 一定在8cm 到10cm 之间 D. 一定在10cm 到16cm 之间 10.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 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 .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 .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 .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11.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 .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眼睛变大了 D .透过眼镜看小丽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12.关于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B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没有缩小的 C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2019秋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竞赛试题(含答案)

2019年秋八年级物理光学竞赛题 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 A 中光影 B 日食 C 雨后彩虹 D 水中倒影 2图所示,平面镜OM 与ON 的夹角为 ,一条平行于平面ON 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 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 ) A. B. C. D. 3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竖直向上射到桌面上方离桌面1米处水平放置的平面镜O 点上.当平面镜绕O 点转动时,发现反射光点在水平桌面上移动了1米,此时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为______若平面镜绕O 点匀速转动一圈的时间为24秒钟,则反射点从起始位 置在桌面上移动 米所需时间为______秒. 4如图所示,平面镜OM 与ON 镜面之间夹角为α,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 ,如果要保证S 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四次反射,则α的最小值是( ) (A)30? (B)40? (C)50? (D)60? 5.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70°,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入射光线与法线构成的平面顺时针方向旋转40°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40° B .80° C .120° D .160 6.小明的脸宽度为 ,两眼间距 ,他若想在镜中看全自己脸部的像,镜子至少 宽 _____cm . 7.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8.将一根直木棒放在一装有水的长方体形状的玻璃水槽中的偏左侧的位置,直木棒静止后从其正前方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四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 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某种均匀的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 垂直于AB 面入射,在图示的岀射光线中( ) A. 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 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 只能是4、6(彼此平行)中的某一条 D. 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10.如图所示,OA 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 与水平面夹角 ,关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当坐在野外的篝火旁时,我们看到篝火后面的物体是晃动的,原因是 ( ) A. 视觉错误 ,因为火焰在跳动 B. 火焰加热空气 ,使空气密度不均匀且不稳定 C. 火焰作为光源在抖动,所以经后面物体反射的光也在晃动 D. 火焰加热了另一边的物体,使它热胀冷缩,所以看到它在晃动 12.人们在观看“日出”或“日落”现象时,考虑到大气对传播的影响,太阳的真实位置S 与人们看到的太阳的位置Q 相比( ) A. “日出”时S 在Q 的下方,“日落”时S 在Q 的上方 B. “日出”时S 在Q 的上方,“日落”时S 在Q 的下方 C. “日出”或“日落”时S 均在Q 的上方 D. “日出”或“日落”时S 均在Q 的下方 13.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长度的说法中,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实像,距离变大 B.实像,距离变小 C.虚像,距离变小 D.虚 像,距离变大 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 .立竿见影 B .一叶障目 C .鱼翔浅底 D .三 点对一线 3.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4.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 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小科认为:①用玻璃 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②石碑上的字 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 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 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 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其中合 理的是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 ③④⑤ 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 是 (a ) (b ) (c ) (d ) A.图(a )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 )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 (d )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6. 下图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7. 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A .小于50° B .大于50° C .大于40° D .小于40° 8.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9.一个刚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1 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 .1 m B .2 m C .0 m D .0.5 m 10.《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 .光的折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1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12. 下列光 路图能正确反映光 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 ,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m A .拱桥倒影 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 .钢笔错位 D . 树林间

2019-2020学年人教物理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 A.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不能让紫外线照射B.当病人发烧时,他辐射的红外线会减弱 C.医院里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 D.电视机的遥控器是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 3.下列表达式可以描述光传播速度的是() A . B . C . D . 4.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正确的是()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l0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5.如图所示,画中的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以下四幅光路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A . B . C . D . 6.物理学中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关于“光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线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B.光线是利用“物理模型”法建立的C.“光线”的建立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D.光线重点反映了光波的直线性 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B . C . D . 8.根据图中的漫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看到的是鱼的实像,位置变浅了些B.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变深了些C.鱼看到的是人的实像,位置偏低些D.鱼看到的是人的虚像,位置偏高些 9.如下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近视眼镜片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该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3.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蜡烛距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像 C.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虚像 4.凸透镜的成像如图所示,AB代表物体,A@*@B@*@代表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这种情况

[ ] A.可用于放大镜观察物体 B.可用于幻灯机放映幻灯片 C.可用于照相机拍摄照片 D.可用于照相机,也可用于幻灯机 5.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6.照相时要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机或人的位置调整正确的是 [ ] A.人离镜头近些,拉长暗箱 B.人离镜头远些,拉长暗箱 C.人离镜头近些,缩短暗箱 D.人离镜头远些,缩短暗箱 7.凸透镜焦距f=10cm.物体离焦点5cm,物体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像 [ ]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以上都不正确 8.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量筒做得细而高,这主要是因为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2.XXX同学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3.铁路工人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的弹簧是否有异常情 况时,常用锤子轻轻地敲火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故障,这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调。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 周围的景象是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

5.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图2中的形状。 6.XXX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在8cm到16cm之间。 7.若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人,则他看到的人其实是折射后的岸上的人。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为了便于准确地读数,量筒做得细而高,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 2.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是最合理的猜想。 3.铁路工人通过敲击火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故障,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调。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周围是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但天上有一轮红日。 5.图2中的镜面能产生把光线反向射回的效果。 6.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3所示时,所用凸 透镜的焦距一定在8cm到16cm之间。 7.若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人,则他看到的人其实是 折射后的岸上的人。 一、改错题 A。变矮了的人的实像 人变矮了,实际上是身高缩短了,这时候人的实像会变小,但是文章中写成“人的实像会变矮”,这是错误的表述。 改正后:人变矮了,实际上是身高缩短了,这时候人的实像会变小。 B。变高了的人的实像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光学试题汇编(含答案)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光学试题汇编(含答案) 1。如图24-8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C ) A.沿平行主轴方向. B.沿O与S’连线方向. C.沿F2与S'连线方向。 D.沿F1与S’连线方向。 2.如图24—19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 的位置,小李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 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s 直凸透镜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 的距离为L。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 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 离x为__(L—b—2a)/2__________,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L2—b2)/4L ______。 3.小明坐在前排听讲座时,用照相机把由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像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C ) (A)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B)与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一样 (C)看不清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 (D)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4. 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 (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B)玻璃上不同部位的透光程度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同 5。图 11,平面镜OM与ON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 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 ...是( A ) (A)200 (B)150(C)100(D)50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含答案)——4.5望远镜与显微镜 巩固提优

4.5望远镜与显微镜巩固提优 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目镜和物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在生物实验课上,小明想详细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请你为他选择一种合适的观察仪器() A.平面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3.关于开普勒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是凹透镜,焦距较短 B.目镜是凸透镜,焦距较长 C.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长 D.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短 4.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5.上生物实验课时,小刚发现他所用的显微镜是目镜、物镜上分别标有5倍和10倍字样,则他所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A.5倍 B.10倍 C.15倍 D.50倍 6.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7.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8.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是为了() A.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B.可以增大物体的视觉,使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宇宙世界 C.可以增大物镜的焦距,能看清更远处的物体 D.可以更美观 9.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 10.某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5,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A.10倍 B.2倍 C.5倍 D.50倍 11.关于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显微镜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放大 B.望远镜是把远处的物体拉近后放大 C.显微镜只是物镜将物体放大 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能将物体放大 12.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比目镜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比目镜的焦距(选填“长”或“短”)若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像在视野的偏上方,此时应将标本向调节才能使像居中。 13.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4.2 透镜综合练习

4.2 透镜综合练习 1.小杰在黄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 A.凸透镜B.凹透镜 C.平面镜D.以上都不是 2.手拿凸透镜看书上文字,看到_______,后拿凹透镜看书上的文字,看到_______. 3.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镜,通过此镜片观看书上得文字,所看到的是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镜,通过此镜片观看书上得文字,所看到的是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4.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凹透镜B.凹面镜 C.凸透镜D.凸面镜 5.一般把透镜的中心称为_______,把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_______,跟主轴平行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_______,这个点叫做_______,焦点到光心的距离f叫做_______. 6.一束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则 (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一定比原来靠近主光轴 7.把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A.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10cm B.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10cm C.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5cm D.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5cm 8.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a、b、c、d、e 这五块玻璃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 A.a B.b C.c D.d 9.关于凹透镜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B.把凹透镜对着物体,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缩小的像 C.老花眼镜是凹透镜制成的

2019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图1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寄语:八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在今天的竞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细心哟!祝你好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从第46届世乒赛开始,乒乓球比赛项目中,使用的乒乓球都改用“大球”,这里说的“大球”是把原来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A. 2μm B. 2mm C. 2cm D. 2dm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3、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A .声音越来越大 B .声音越来越小 C .音调逐渐升高 D .音调逐渐降低 4、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

A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 .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5、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 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A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1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站在S 点对面一侧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 A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 B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 C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 D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 7、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 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A 、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 、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C 、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人教版】2019秋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书写投影仪上,则物体应放的位置为(C) A.A点 B.B点 C.C点 D.E点 2. (2015云南中考)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蜡烛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以内 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 (2015广西贵港中考)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C)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 (2016辽宁阜新中考)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B。(填符号) 考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5.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2016湖北中考)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减小取景范围 考点二判定凸透镜焦距的范围 7.(2016四川宜宾中考)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 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 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C)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 1.(2019年·赤峰)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乙中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丙中弹吉它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正确答案) 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2.(2019年·益阳)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 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正确答案)

3.(2019年·宁夏)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C.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正确答案) D.“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单选题]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正确答案)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5.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正确答案) 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6.(2019年·绵阳)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 尺,听到的声音() [单选题] * A.响度变大(正确答案)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 7.(2019年·青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 4.5望远镜与显微镜巩固测试

4.5望远镜与显微镜巩固测试 1.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A.投影仪的镜头 B.一个放大镜 C.照相机镜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 3.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A.投影仪的镜头 B.一个放大镜 C.照相机镜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在我县举办的青少年科技节上,某中学天文爱好兴趣小组自制一台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5.历史上第一次尝试进行光速的测量,也是第一个把望远镜用于天文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焦耳 D.瓦特 6.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是由_______组成的,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_______. 7.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8.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A.投影仪 B.投影仪 C.照相机 D.幻灯机 9.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 10.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物体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C.通过目镜看到的是物体放大的虚像 D.显微镜可以看清任何小的物体

2019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检测卷一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检测卷 光现象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2.在隧道的地面白线和两边墙壁上,安装了一种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 ) A.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 B.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 C.自行车的尾灯 D.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 3.如图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面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 )

4.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D.演员以0.5 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 m/s的速度运动 5.如图是第3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吉祥物——“绿色花蛇”,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6.如图所示是小明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时展出的摄影作品,有关他的作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照片是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B.小明拍照时发现水中有鱼,其实鱼的真实位置比它要浅些 C.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7.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丙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丁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9.天黑了,小明打开客厅的灯,会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 己”,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同时,小明玩起了手影游戏 (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大雁”是由于光的形 成的。 10.由于光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11.放映电影、幻灯机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可利用 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李华在湖边观鱼(如图所示),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点处,但李华 所看见的鱼却是在点处。(选填“A”或“B”)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上册理竞赛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A.声音越来越大 B.声音越来越小 C.音调逐渐升高 D.音调逐渐降低、 2.如图3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 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 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图3 3.如果不考虑散热的影响,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a所示,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4.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则该液体密度是()

A.0.5g/cm3B.1.25g/cm3C.0.75kg/m3D.0.75 g/cm3 5.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7.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 A.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

2019年秋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测试卷【含 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 题号-二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选择题 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镜中花,水中月”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 老花镜的镜片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0 X 108 m/s 2.制作近视眼镜时需选用的镜片是() 3. 使用放大镜可以方便地看清邮票上细小的字(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放大镜是凹透镜 B. 放大镜离邮票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C. 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D. 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字的放大倒立的像 4. 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 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C. 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D. 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

5.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 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 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 D. 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 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 成像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7.如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8. 如图所示,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分别是 A.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 9. 小明用半圆形玻璃 砖研究光的折射•他让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 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 气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实验时的光路的是 () AHV A FT B AAMUV 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