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糖尿病文字资料中图版必修3

糖尿病〔diabetes)

糖尿病名字由来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X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在夏秋两季,糖尿病患者的小便有时招苍蝇。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于是他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故针对消渴病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

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

《外台秘要》比10世纪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早200多年。公元600年以后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廉才提到病人的小便“其味如糖似蜜〞。据考证,糖尿病在古代为帝王贵

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 ,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000 万,并以每年100 万的速度递增。

其中, 1 型糖尿病患者占10% ,2 型糖尿病患者占90% 。

1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 5 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50% 新诊断的2 型糖尿病患者已

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糖尿病是如何诊断的?

1999 年WHO 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 、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200mg/dl 〕。

2 、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7.0 mmol/L 〔126mg/dl 〕。

3 、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75g 葡萄糖后2 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

以上三项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一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WHO 1999 年推荐的糖尿病分型:

一、 1 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①自身免疫性②特发性

二、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

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

•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

•胰腺外分泌疾病

•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

•内分泌疾病

•感染

•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

•其他遗传综合征伴随糖尿病

四、妊娠糖尿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标准,糖尿病主要分为 1 型、2 型两大类,含盖了95% 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中 2 型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 。

我国的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

•患病率低,而患者绝对数高,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糖尿病人群。

•患者多,但发现率低,约60% 患者未被发现。

•中国人群糖尿病90% 以上为 2 型糖尿病。

•发病率逐年上升,1995 年比1980 年15 年约增加4 倍多。

•半数以上为IGT ,最近报告IGT 标化发病率占糖尿病总发病率的59.7% 。

•发病率城乡差别大,富裕地区与贫穷地区差别大。

•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合并症可波及全身各个系统,特别是眼睛、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无法治愈,其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合并感染:发病率高,两者互为因果,必须兼治。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降糖灵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1〕脑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堵塞性脑血管疾病多见;

〔2〕心血管:患者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以冠心病较为多见。临床特点包括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时间早,女性糖尿病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增高更为明显,无痛性心肌梗塞等非典型性临床表现多见等等;

〔3〕下肢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5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

微血管并发症:

〔1〕肾脏:患病率尿毒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特别是Ⅰ型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可有蛋白尿、高血压、浮肿等表现,晚期那么发生肾功能不全;

〔2〕眼底: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

神经并发症:

〔1〕感觉神经:疼痛、麻木、感觉过敏;

〔2〕运动神经:可见单神经麻痹引起的运动障碍,局部肌肉可萎缩;

〔3〕植物神经:出汗异常、血压及心率变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泻或便秘以及阳痿等。

流行病学研究说明

1 型糖尿病患者在最初

2 年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2% ,15 年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达98%

2 型糖尿病患者20 年以后,使用胰岛素或不使用胰岛素病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分别为60% 和84%

早期视网膜病变可出现为出血、水肿、微血管瘤、渗出等背景性改变,晚期那么出现新生血管的增殖性病变,此期病变往往不可逆,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虽然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延缓、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但是不能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升高,体内代谢紊乱,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眼底视网膜血管容易受损,即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引起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说明,大约有75% 不重视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5 年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达50% 以上。

糖尿病造成机体损害的病理原因是高血糖对微小血管的损伤,它使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周细胞受损,从而导致毛细血管失去正常的屏障功能,出现渗漏现象,造成周围组织水肿、出血,继而毛细血管的闭塞引起视网膜缺血,血供与营养缺乏,导致组织坏死及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及因之而产生的新生血管,从而将引起视网膜大量出血与玻璃体的大量积血,产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发病率愈高。年轻人较老年人患者危险性更大,预后常不良。假设糖尿病能得到及时控制,不仅发生机会少,同时对视网膜损害也较轻,否那么视网膜病变逐渐加重,发生反复出血,导致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甚至视网膜脱离,或并发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除全身症状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尿糖、血糖升高为特征外,并有双眼视网膜出现鲜红色毛细血管瘤,火焰状出血,后期有灰白色渗出,鲜红色新生血管形成,易发生玻璃体红色积血为主要特征的眼底改变。

早期眼底病变不影响黄斑部时,视力不受影响,患者无自觉症状,有时患者感觉视力减退,或眼前有黑影飞动或飘动。假设病变发展 3 到5 年或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眼底出血、渗出、水肿、血管瘤。如眼底黄斑受累,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野中心暗点,中心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等症状。如果视网膜反复出血进入玻璃体,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当血管或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体腔,将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如何防治?

•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正常X围内。

•适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控制好血糖。

•早期检查视力和眼底,早期治疗,保住视力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DN 〕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DN 有30-80% 患者发展为临床期DN ,此时伴有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肾小球为 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对 2 型糖尿病患者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症。

主要治疗方法:1,糖尿病教育。2,饮食控制。3,体育运动。4,药物治疗。5,胰岛移植。

中西医对糖尿病治疗的区别?

西药以降血糖为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不大。而且由于西药中含很多对人体毒副作用强的化学成份,故长期服用西药对人体的肝、肾损伤严重。

与服用降糖西药相比,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能减轻损伤人体的肝、肾等脏器组织,但是,不是每个糖尿病人都能使用胰岛素,有的糖尿病人不能使用胰岛素,特别是高胰岛素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并且,胰岛素如果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低血糖,因此必须根据胰岛功能的测定才能正确使用胰岛素,还有些糖尿病患者伴有胰岛素抗体,这时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就不明显,所以要注意对有胰岛素抗体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消除胰岛素抵抗的治疗,这样使用胰岛素才能达到平稳降糖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使用胰岛素和服用西药一样,只有降糖作用,没有治疗功效,对糖尿病并发症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在中药中加入降糖西药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对患者的危害就更大了,很多患者觉得服用某些中药产品后血糖迅速下降得到控制,便认为此种中药是治疗糖尿病的好药,殊不知其中必有西药〔降糖〕成份,由于其中的西药〔降糖〕成份剂量不详,患者服用时往往服用了成倍的剂量,这样不但对脏腑器官的危害更大,而且容易导致低血糖,长期服用损伤人体器官和加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耽误了患者治疗糖尿病的最正确时机,延误了病情,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更大的痛苦。

真正的中药产品没有直接和迅速降糖的作用,但是有调节脏腑、缓慢降糖作用,主要作用是辨症施治,也就是对症用药,随症加减,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能达到从人体内部调理各脏腑器官功能及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效果。人体的脏腑机能恢复了,血糖自然也就下降了,同时身体的体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从而从根本上治疗〔并非治愈〕了糖尿病,使患者恢复健康。

如何预防糖尿病:

一、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二、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三、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也可以每年分两段时间肌注Vb12,每次两周,一天一支,这很经济!〕

四、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目前大约有2000-3000万糖尿病患者。此病到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好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而进行终生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颐养天年。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避免致残、致死,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如果控制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血糖〈8.9mmol/L(160mg/dl),糖化血红蛋白〈8%者极少发生并发症,亦是延缓其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遵循严格控制高血糖,坚持治疗达标的原那么,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保证,不能偏听、偏信社会上的“游医〞所谓“包医、根治糖尿病〞的谬论。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糖?

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其实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吃点蜂蜜对糖尿病人还是有些帮助的。

寿比山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副作用

关键词:寿比山(吲哒帕胺);高血压病;并发症;副作用;血电解质

[摘要]

目的:观察寿比山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副作用。

方法:寿比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综合分析,均仅用寿比山降压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的副作用。

结果:(1)寿比山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血电解质影响明显;

(2)寿比山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血糖控制影响明显。

结论:寿比山能综合降低血压,但高血压有合并症者应慎用。

[关键词]寿比山(吲哒帕胺);高血压病;并发症;副作用;血电解质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随之增加。减少口服药的副作用才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鉴此,笔者近年来观察了寿比山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统计门诊和住院病例,凡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中度高血压者,其中原发性单纯性高血压25例,合并糖尿病9例,血糖控制于7.1mmol/L以下,高血压病史0.5~13年,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寿比山

2.5mg,顿服〔某某力生制药厂提供〕,合并糖尿病者同时予以降糖治疗,其他综合

治疗方法相同,疗程3个月,统计分析出现的副作用及对血电解质、血糖等的影响。

2、结果

副作用均为对电解质的影响,所有病例中K+、Na+均有下降,但单纯性高血压者均仍处于正常X围,对血糖无明显改变;而9例合并糖尿病者均对K+、Na+及血糖影响明显,且有2例患者需2次住院治疗才可纠正。如表1所示。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Na+、血糖改变注:与治疗前比较,单纯高血压组P>0.05,合并糖尿病组P<0.01

3、讨论

寿比山(吲哒帕胺,indapamide)属噻嗪类类似物,是一种新的强效、长效降血压药[1,2],而在近期发表的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7)中将吲哒帕胺列入噻嗪类利尿剂,国内由某某药物研究院和力生制药厂共同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寿比山主要由于抑制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减轻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平滑肌对某些加压物质的反应性而发挥其降压作用。早期的研究说明,其降压作用肯定、温和而持久。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7)中,再次强化了噻嗪类利尿剂作为抗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的重要地位,我国医生与患者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传统与美国不同,单独将氢氯噻嗪作为首选一线药物的情况较少见,单独使用寿比山的情况稍多一些。由此可见,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单独应用寿比山时,噻嗪类利尿剂对血糖、血钾与血钠等的不良反应变得更加突出,因此,笔者认为此类患者不宜应用寿比山,还是按照《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所示首先考虑使用ACEI或ARB类药比较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4版.:人民卫生,1997,287.

2、孙琛.临床用药大全.某某:中国大百科全书某某分社,1995,225;261.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38-39.

作者单位:529700 某某鹤山,鹤山市人民医院

取秋植花生收获后的地下根茎,除去泥土杂质,洗净,新鲜或晒干备用。

1、用鲜品50~100克或干品25~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隔7天后再服第2疗程。如果病情严重可每天一剂,不分疗程连续服用。同时,配合控制饮食。

2、南瓜。常食用南瓜能减肥,而且可降血糖。目前国内已生产出可供药用的南瓜粉。南瓜亦可当饭食用,早、晚各吃250克煮熟的南瓜,有稳定血糖作用。

苦瓜。苦瓜有清暑解热,明目解毒之功效,常食用之有明显降血糖作用。鲜苦瓜做菜,每餐50~100克,每日2~3次;或苦瓜制成干粉剂,每次7~12克,每日3次。

葫芦汤。鲜葫芦60克,或干品30克,水煎饮汤。适用于糖尿病生痈、长疖、口鼻中烂痛者。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清热祛湿利水之效。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尿浊者。

五豆汤。绿豆、红小豆、黑豆、黄豆、芸豆各等量〔15克〕。加水煎汤,吃豆喝汤。每日一剂。

蘑菇。蘑菇培养液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故常以蘑菇为菜,或煮汁饮服,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症状。

山药100克,黄芪50克,水煎服,每日2次。

猪胰玉米须汤。猪胰1个〔洗净〕,玉米须30克,水煎,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糖尿病口干口渴者。

鳕鱼。鳕鱼胰腺含丰富的胰岛素,将鳕鱼洗净,按常法烹熟食用或者煮汤食,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活鲫鱼,绿茶各100克。将鱼去肠杂洗净,把绿茶塞入鱼腹内,置盆中上锅清蒸,不加食盐,熟后食用,每日1次。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从中医血气理论分析糖尿病

和尿毒症一样,糖尿病的保健养生必需从分析糖尿病成因着手,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找到去除疾病正确有效的方法。

糖尿病一直是一个很难医治的疾病,得了这个病,只能利用胰岛素的注射来控制血糖,这个方法主要来自于目前医学界认为血糖失控是由于胰脏的功能出了问题所导致。和尿毒症的血液透析的治疗相同,这个方法也是认定人体控制胰岛素的功能已经丧失,而且不能恢复,因此放弃了治疗而采用人工的替代方法。因此,这个方法不能治愈糖尿病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我们从中医的血气理论来分析糖尿病的成因,便知道当人体的血气在长期处于消耗大于生产的下降趋势,也就是长期的血气透支状态时,人体就必需抽取身体储存的养份来使用。这就是中医常说的“阴虚〞体质,这时使用储存能量的透支情形,就称之为“火〞。所以中医说到“阴虚〞时,都会加上“火重〞或“火旺〞两个字,就是这个道理。此时人体脏器内的血液会逐渐减少,骨头中的骨髓也会日渐衰减。由于储存的能量必定有用尽的时候,到了中医所说的“阴阳两虚〞的状态时,就是“火〞也已用尽了。

当人体到了“阴阳两虚〞的状态时,可以透支的能量均已用尽,只好开始抽取肌肉里的能量。这时人体会分泌一种物质,来分解肌肉以产生醣份,做为代用能源。由于分泌出来的醣立即被用掉,因此,在静脉中的血液里并不会有剩余的醣,也没有多余的糖从尿中排出,血糖不会发生异状。在这个阶段,进行血糖的检查,并不会显现糖尿病的症状,主要的症状是肌肉逐渐减少,原来应该有肌肉的部位,逐渐变成一团团松垮的烂肉。这种现象患者如果不注意,并不会发现,只感到愈来愈没有力气,通常都会将之归咎于老化的自然原因。

这时,由于原来血气透支来源的“火〞,已经用尽,因此,亢奋的精神状态消失,体力大不如前。原来难以入眠的情形会得到改善,相反的身体变得很容易疲倦,睡眠会逐渐增加,患者还是很自然的将之归咎于老化的原因,而没有任何疾病来临的警觉。

睡眠增加之后,血气自然提升,造血量也跟着增加。人体依原来透支体力的状态,分解肌肉所产生代用的醣份就有一部份形成了多余的状态,这个时候做血液检查,就会发生血糖升高的症状,人体会自动将这些多余的醣份排出体外,因此尿中也会有醣,就成了糖尿病。

我们用一些假设性的数字来作推论,可以更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假设人体每天所需消耗的蛋白质(人体的正常能量假设为蛋白质)为100个单位,由于人体的吸收及睡眠问题,使人体只能生产50个单位,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行功能,会生产一种物质来分解肌肉,产生50个单位的醣,用以代替不足的蛋白质,由于所有的醣生产出来后随即用掉,没有多余的醣从静脉中排放出去,因此在检查时不会出现血糖太高的现象。

当人体下指令生产代用的醣份时,人体会自动调整各种内分泌,使人体较容易产生疲倦感来增加在造血时段的睡眠时间,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措施,睡眠增加了,蛋白质的生产自然也就提高了。假设这时生产的蛋白质总数达到80个单位,只需要再补充20个单位的醣就够了。但是人体的回馈系统不会因为短期的数值就进行调整,必需观察一段时期,确定这种高量蛋白质的生产是一种常态现象,才会修正原来

生产醣份的指令。因此,在这段为期几个月的观察期,人体仍然生产出50个单位的醣,其中的30个单位的醣就多了出来,人体会透过尿液将之排出体外。

这时如果到医院检查,就会查出血糖太高的现象,依照目前医学界的标准,医生很自然的判断病人得了糖尿病,立即要求患者改变饮食习惯,限制患者的食物,减少患者养份的摄取。这时原来已经提高到80单位的蛋白质生产,由于缺乏营养,又开始下降了,一直下降到50单位的产量。这时人体的血糖又回复正常了。医生认为患者又回复了健康,其实患者又从上升的血气趋势回到了下降的血气趋势,医生的治疗手段实际上中断了人体的应变措施而不自知。

其实,此时的身体状况已经过了最不好的时期,血气正在渐渐增加,健康正在改善中。就算不使用任何药物,只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改善人体营养吸收的能力,过了一段时间,人体的血液总量增加了,血气也从下降趋势改为上升趋势,不再有血气透支的情形,人体不再需要分解肌肉来充当能量,血糖自然就会逐渐降低,最终回复到正常状态。

重要观念:人体是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机构,它能够针对各种不同的身体状态,采取应变措施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多数慢性病都是人体正采取应变措施时的状态。然而,传统健康检查时所订定的依据指标,并未考虑这些应变时的人体本能机制,而将这些应变所产生的现象认定系为人体的脏器发生故障所致。

目前医学界认为糖尿病是患者饮食不当所引起的,主观的认定糖尿病就是患者喜欢吃糖或长期饮食过量所引起的。因此,一旦诊断出了糖尿病,就开始限制患者的饮食。患者原来的吸收问题没有解决,加上饮食的限制,使营养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

在现代医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逻辑里,当身体出现容易疲倦的病态后,到医院检查发现血液和小便中的醣份太多时,就立即认定是患者吃多了糖。其实此醣非彼糖,血液中的醣分并不完全是吃进去的糖。这个观点也完全低估了人体的智慧,把人体想象成一根肠子通到底,吃多了糖,就排出了糖,完全忽略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

根据我们的经验,当人体缺少某种营养时,会自动改变人的口味。喜欢吃糖的人很可能是身体的能量大幅不足,糖是最容易在人体内转化成能量的食物,因此人体就会转化人体的口味,使其喜欢吃糖。就算吃得太多了,人体也会自动将其排出体外。

现代医学利用控制患者的饮食,降低能量的摄取,来维持表面上血糖的稳定;实际上人体由于能量不足,仍在继续分解肌肉,血气能量持续下降,健康状况继续恶化。患者虽然依照医生的指示,严格控制饮食,以维持稳定正常的血糖指数,但是血气能量仍然不断的下降,各种后续的症状陆续发生,当血液不足以供给腿部时,就出现腿功能异常,发黑,最终锯掉;当血液不足以供给眼部时,就出现失明的症状;最终走向死亡。

医学界有许多科学家投入于解决糖尿病问题的研究工作中,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找出可以控制血

糖的药,却由于缺乏中医的概念,没有进行血糖升高的整体医理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养生保健方法:

从前面陈述的病理分析,糖尿病是血气极度低落的症状,因此,保健的方法和多数疾病一样,起步仍是回到第一篇中养血气的一式三招中的前两招,即敲胆经和早睡早起,使血气快速上升。

在血气上升的过程中,随着人体生产正常能量的增加,血糖会不断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开始逐渐下降,直到回复正常为止。在明了了这个过程之后,对于上升的血糖不必在意,只要感觉体力不断提升,身体的不正常症状逐渐好转,就表示疾病正逐渐远离,身体也在逐渐康复之中。

和尿毒症的保健一样,在血气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身体会开始处理早期积累下来的疾病,可能出现的症状非常复杂,这时必需找合适的中医师协助处理。

在出现任何疾病的症状,又没有找到合适医生之前,自己最适当的保健方法,那么是进行第一篇养血气一式三招中的第三招,按摩心包经。或者依照本篇第二章感冒中所述,依不同季节进行不同经络的保健。即春天加强肝经保健,夏天那么加强心经,秋天加强肺经,冬天加强肾经等。

说明:

我们从临床的经验中发现,糖尿病的患者肌肉都显得较一般人为少,同时,在养了一段血气之后血糖就出现升高的症状,再经过一段时间才会逐渐下降。

我们从平常的握手中,就能很容易从一些柔弱无骨的手掌中分辨出糖尿病的患者,这些人手掌的肌肉已经消耗掉了。通常这些人在体检时仍查不出糖尿病的症状,经过调养了两、三个月后,才会出现高血糖的糖尿病症状。

许多经我们保健指导的糖尿病患者,在调养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他们的糖尿病进行任何特殊的治疗,患者在调养了一段时间,血气上升到一定程度,当白头发逐渐掉落,长出黑头发之后,糖尿病的症状就自然消失了。

我们从这些经验中归纳出糖尿病发生的逻辑,这个逻辑和传统对糖尿病的认知完全不同,可以说是一种另类思考。但是,依据这个逻辑不但能够准确预测糖尿病的发生,更能够藉以拟定正确的保健方法,真正克服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以下诊断标准是1999年WHO、IDF公布,同年得到中华医学

会糖尿病学会等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

血糖浓度单位:mmol/l

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静脉(血浆)

(糖尿病)

空腹≥6.1≥6.1≥7.0

服糖后2小时≥10.011.1 ≥11.1

(糖耐量损害)

空腹<6.1 <6.1 <7.0

服糖后2小时≥6.7≥7.8≥7.8

(空腹血糖损害)

空腹 >5.6<6.1 >5.6<6.1 ≥6.1<7.0

服糖后2小时<6.7 <7.8 <7.8 血糖浓度单位:mg/dl

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静脉(血浆)

(糖尿病)

空腹≥110≥110 >126

服糖后2小时≥180≥200 >200

(糖耐量损害)

空腹 <110 <110 <126

服糖后2小时≥120≥140≥140

(空腹血糖损害)

空腹 >100<110 >100<110 ≥110<126

服糖后2小时 <120 <140 <140

[诊断要求的几点说明]

〔一〕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140-200 mg/dl〔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减;如空腹血糖110-126 mg/dl 〔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2、假设餐后血糖<140mg/dl〔7.8 mmol/l)及空腹血糖<100mg/dl〔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注释]

1、严重症状和明显高血糖者,要求血糖值超过以上指标即可确诊。

2、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

3、无症状者不能依一次血糖值诊断,必须另一次也超过诊断标准。

4、儿童糖尿病多数症状严重,血糖高,尿糖、尿酮体阳性,无需做糖耐量试验少数症状不严重者,那么需测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

《世界卫生组织1985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高于11.1mmol/L〔200mg/dl〕。

2、查空腹血糖时,两次或两次以上高于7.8mmol/L〔140mg/dl〕。

3、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怀疑为糖尿病者,可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假设无糖尿病症状,尚需另有一次血糖超过11.1mmol/L。上述血糖值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任意血糖≧11.1mmol/L。

2、空腹血糖≧7.0mmol/L。

3、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OGTT仍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进行。

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另一天重复上述检查,假设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即诊断为糖尿病。

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又低于11.1 mmol/L诊断为

耐量低减。空腹血糖高于或等于6.1mmol/L,但又低于7.0mmol/L诊断为空腹葡萄糖受损。对怀疑有妊娠糖尿病者,采用100g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100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按美国国家糖尿病资料组审定的O’Sulivan标准作出诊断,诊断标准见表1。

表1 O’Sullivan诊断标准〔静脉血浆〕

时间空腹服糖100克1小时2小时3小时

血糖〔毫摩尔/升〕5.9 10.6 9.2 8.1

血糖〔毫克/分升〕105 190 165 145

诊断成立两个或两个以上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列数值

妊娠糖尿病采取世界卫生组织1985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也是可行的。

[常见缩写]

WHO--世界卫生组织 IDF--国际糖尿病联盟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

OGTT-糖耐量试验 IGT--糖耐量损害 IFG--空腹血糖损害

DM---糖尿病mmol/L--每升毫摩尔 mg/dl--每分升毫克

糖尿病的几个偏方:

1: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三七3克(冲),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有益气养阴通脉之功效,可用于气阴两虚夹瘀的糖尿病性心脏病。

2:生黄芪15克,麦冬10克,太子参12克,花粉10克,当归10克,丹参12克,地龙10克,三七3克(冲),葛根10克,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有益气养阴通络之功效,可用于气阴两虚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

3:西瓜皮15克,冬瓜皮15克,天花粉12克,加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半杯。用治糖尿病口渴、尿浊症。

4:葛根粉30克,好大米60克,加水2碗煮粥,粥将成时加葛根粉,调匀成糊,分2餐食用。用治糖尿病。

5:鲜苦瓜150克加油盐煮熟后作菜食,如用干苦瓜,可代茶饮,每日1次。用治糖尿病。

6:黑木耳、扁豆各等分,晒干,共研成面,每次服9克,白水送服。用治糖尿病。

7:泥鳅10条,干荷叶3X,将泥鳅阴干,去头尾,烧灰,碾为细末,与干荷叶研末同等量,每服10克,遇口渴再服。用治糖尿病。

8:鲜番薯叶150克,冬瓜100克,加水共煎服。用治糖尿病。

9:经霜棕榈子〔陈旧者为佳〕,水煎代茶饮。用治糖尿病。服药期禁食鱼腥、肉类。

10:桃树胶15~25克,玉米须30~60克,加水共煎汁饮。用治糖尿病

糖尿病的几种食疗粥

1:三七山药粥:三七5克,生山药60克、粳米60克、酥油适量,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山药去皮为糊后用酥油炒,令凝,用匙揉碎,放人粥内拌匀,可作早点食用。功能:润肺健脾,益气固。适应证: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症见神疲乏力,口干咽干,食欲减退,腰膝酸软,大便于结或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兼见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胖有齿痕或舌质暗淡,苔白或干,脉沉细无力。

2:葛根粉粥:葛根30克、粳米50克。将葛根切片,水磨澄取淀粉,粳米浸泡一宿,与葛根粉同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文火煮至粥稠服用。功能: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葛根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扩X心脑血管,具有温和的降血压作用。适应证:阴虚火旺型糖尿病,症见口干多饮,心烦易怒,性情急躁,多食易饥,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舌苔黄燥,脉象滑数。

3:生地黄粥:鲜生地15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先用粳米50克,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后,将生地黄汁加入,文火再煮一沸,即可食用,每日一至二次。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现代药理研究说明生地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利尿及降低血糖作用。适应证: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症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

治疗糖尿病的水果类:

1、苹果:性凉,味甘,有的品种略酸,具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健胃和脾、除烦、解暑、醒酒等功效。由于苹果中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能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2、梨:性寒,味甘,微酸,属凉性水果。具有生津、润肺、清热、凉心、消痰、降火、止热咳、解毒等作用。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痰多、小儿风热、喉痛失音、眼赤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少等症。

3、桃:桃子性温,味甘、酸。桃子因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甘甜多汁,具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益气血、润肤色、养阴敛汗等功效。主治津伤肠燥便秘、经闭、虚劳咳喘、瘀血肿块、阴虚盗汗、冠心病等症。桃子还具有“益颜色、解劳乏〞之功效,前人也有“常吃桃子能驻颜〞之说。适用于老年体虚及美容。用桃树枝丫间的桃胶煎茶饮服,可治糖尿病和高血压。

4、橙子:果肉性凉,味酸。具有生津清热、消痰降气、和中开胃、醒酒止渴等功效。主治热病伤津、身热汗出、口干舌燥、咳嗽痰喘、纳呆脘闷、酒醉口渴等症。

5、柚:性寒,味甘、酸。具有下气消痰、健胃消食、水肿止痛、利咽消炎等功效。主治胃病、食积不化、慢性咳嗽、痰多气喘、咽喉痒痛、热病口渴等症。据实验证明:柚子有抗炎作用,其成份是柚皮甙,对病毒感染还有抑制作用。同时,有人认为柚子新鲜果汁中,含有胰岛素样成分,能降低血糖,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肥胖患者宜常食。

6、荔枝:性温,味甘、酸。具有补气健脾、养血益肝、止渴、益智、通神、解毒、止泻等功效。主治脾虚久泻、呃逆不止、血虚崩漏、小儿遗尿、瘰疬、疔毒、痘疹等症。

7、樱桃:性温,味甘。具有益气补虚、脾胃功能失调、发汗、祛风透疹、解毒、滋肤美颜等功效。主治缺铁性贫血、瘫痪、四肢麻木、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腰背疼痛、冻疮、贫血、烧烫伤等症。因其中含有果胶,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可使血糖下降,有治疗糖尿病作用。

8、杨梅:性温,味甘、酸。具有生津解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主治祛痰、止呕、消信、痢疾、霍乱吐泻、胃肠功能失调、糖尿病等症。

治疗糖尿病的五谷杂粮类:

1、小麦:功效: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2、燕麦: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

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3、荞麦: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由于荞麦中含有红色荧光素,花中尤多,部分人食用后可产生光敏感症(荞麦病),如耳、鼻等处发炎肿胀,眼结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应当引起注意。因其性寒,食之能动寒气、发痼疾,患皮肤过敏及脾胃虚寒者禁食。

4、小米:功效为性凉、味甘、咸。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血中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任何不适。

5、玉米:功效是性平,味甘。具有调中开胃、通便利水,降糖、降血脂等功效。主治胃纳不佳、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腹水尿少、糖尿病、高血脂症、浮肿、黄疸等症。

6、大豆:大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虚清热、利便、除湿、健脾、宽中等功效。主治面黄体弱、胃中积热、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习惯性便秘等症。黄豆有“宽中下气、利大便、消肿毒〞的功效。常服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

7、黑豆:黑大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肾滋阴、补血活血、除湿利水、祛风解毒等功效。主治肾虚消渴、不孕不育、耳聋、盗汗自汗、产后诸疾,中风脚弱、血虚目暗、下血、水肿胀满、脚气、黄疸浮肿等症。还可治风痹筋挛、骨痛。

8、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排脓、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主治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小便短赤、筋脉挛急,肺脓肿、肠痈、阑尾炎、热淋、石淋消渴等症。

9、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等功效。主治热痱疮痈、各种水肿、水火烫伤、乳痈、消渴、痄腮、暑热烦渴,降血脂及各种中毒等症。并有抗过敏功效,可治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10、豌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解毒利水等功效。主治小便不畅、下腹胀满、产后乳汁不下、糖尿病、脚气、痈肿等症。

11、豇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补肾功效。主治食积、腹胀、小儿消化不良、嗳气、糖尿病、带下等症。外用可消肿解毒。

12、扁豆:性平,味甘。具有祛暑、化湿、健脾和中等功效。主治暑湿杂症、脾虚泄泻、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症。

13、豆腐:性凉、味甘。具有宽中和胃、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目赤、消渴、便秘、咽痛、肺热痰多、胃火口臭等症,并解硫、碘、酒精中毒。

14:豆腐皮:又名腐竹、豆腐衣、千X。性平、味甘、淡。具有清肺养胃之功效。主肺热咳嗽、热病伤津、大便干结消渴等症。

治疗糖尿病的水产类:

1、青鱼:又名黑鲩、螺蛳青、青鲩、乌鲭等。肉性平,味甘。具有补气养胃、醒脾、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效。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脚气湿痹、烦闷、疟疾、血淋等症。青鱼胆汁有清热解毒作用。

2、泥鳅: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祛风利湿,解毒消炎等功效。《本草纲目》说:“泥鳅暖中益气。〞主治湿热黄疸、阳痿早泄、体虚乏力、消渴、小儿盗汗、病毒性肝炎、痔疮、手指疔、疥癣和慢性溃疡久不愈等症。本品补而能清,属虚者可用,兼有者更适宜,为肝胆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的调养佳品,但不宜过食,过食腹胀痛,肝病有肝昏迷倾向者忌食。

3、蚌:性寒、味甘、咸。具有滋阴清热、明目解毒等功效。主治烦热、消渴、崩漏带下、痔瘘、目赤、咳嗽、胃热呕恶、酒毒、湿疹、肾虚等症

4、蚬:性寒,味甘、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小便涩痛、目赤肿痛、痰喘、反胃、消渴、黄胆、湿毒、脚气、疔疮肿等症。

5、黄鳝:肉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祛湿、祛风止痉、强筋骨等功效。主治腹冷便溏、身体虚弱、内痔出血、阳痿早泄、脱肛、子宫脱垂、虚劳咳嗽、消渴下痢、筋骨软弱、化脓性中耳炎等症。

6、蛤蜊:性寒、味咸。具有滋阴润燥、利水消肿、化痰软坚等功效。阴虚消渴、水肿崩漏、带下、失眠、腰酸、尿少、痰饮、痔疮、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等病症。因其性寒,故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腹痛、泄泻患者不宜食用。不能多食,多食有破血作用。

7、海参:性温,味咸。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强阳、滋阴、调经、养胎、利产等功效。主治精血亏损、病后虚弱、消瘦乏力、阳痿、梦遗、早泄、小便频数、各种失血后贫血,以及催奶、外伤出血、肠燥便秘、肺结核、神经衰弱等症。

海参中所含的海参素能抑制多种霉菌和某些肉瘤;海参能防护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直肠反应。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2.1.3血糖调节

第3课时血糖调节 [目标导读]1?结合教材P6?17的图文,概述血糖调节的过程。2?结合教材P18的内容,分析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及其原因,学会尿糖的检测。 [重难点击]血糖调节的过程。 一、血糖调节过程 D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突破要点 1.血糖含量 血浆中的__________ 称为血糖。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 h后血糖浓度低于______________ 。 2.血糖调节的因素 (1)调节器官:_______ 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 (2)调节激素 ①胰岛素由_______________ 分泌,是_______________ 的唯一激素。 ②胰高血糖素由___________ 分泌,起到升血糖的作用。 (3)激素的作用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__________ 促进血糖合成 _________________ 或 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 ①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 _______ 分解抑制脂肪等转化为葡 萄糖 促进___________ 分解成葡萄糖 ②胰高血糖素抑制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构建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

[问题探究: 1分析血糖调节过程,试回答: (1) 该图体现的调节方式是 ________ 调节。 (2) 参与的调节激素有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是使血糖浓度下降的 激素,而 _________________ 是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这两种激素的作用相互拮抗,共同维 持血糖的相对平衡。 ⑶调节过程主要是胰岛、 _________ 和肾脏等器官的共同作用。 2 ?完善下列图解,理清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 由上图血糖的调节过程得出:血糖平衡调节中存在 ______________ 调节机制。 3?饭后,人体中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如下图所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 代表血糖浓度,则 b 代表 , c 代表 。 ① 血糖浓度较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 _______________ 含量相对较低。 ② 当血糖浓度较低时, __________________含量增加。 ③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起拮抗作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血糖的调节过程得出,血糖平衡调节中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制。 血糖烈度 陡岛A 邮鞄仆 酒膳品血轄盘 血愴遊人俎织划丿龜井 _________ . 瑯曲糖转变为胖糖廉和机魅魚, 谢営融轴化为辛糖物质 _____ 分解为输命聊” 丽^曰愉卓转化_ -膜鶴血曙韋- 为駐甜W 削蘭液度. W 脚浹理平衡\ /

生物必修三实验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三实验知识点归纳 学习生物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实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三实验一:模拟尿糖的检测目的: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班氏试剂:①在40ML水中加入85ML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形成柠檬酸钠――Na2CO3溶液。②在50ML热水中加入8.5g 无水CuSO4制成CuSO4溶液,③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 班氏试剂同斐林试剂一样,同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优点:1,班氏试剂可长期保存,不必现配现用,柠檬酸钠――Na2CO3为缓冲对,产生的OH-有限,2,碱性比斐林试剂弱,灵敏

度高,干扰因素少,实际应用更多。 生物必修三实验二: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要求:(1)水族箱必须是密封的,且是透明的,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各生物成分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 实验目的: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情况 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的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是可能的。但同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 步骤: (1)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 (2)在生态缸内底部铺垫花土和沙土,花土在下面,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在上面,沙土层厚5~10cm。在缸内的低处倒入水。 (3)将采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缸中。(注意:动物的个体不要太大,数量不要太多) (4) 封上生态箱盖。将生态缸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每一天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并且进行

高中生物《血糖调节》学案1 中图版必修3

高中生物《血糖调节》学案1 中图版必修3 动物稳态维持及其意义第二节血糖调节 [课标要求]描述血糖调节①氧化分解①肠道吸收[知识梳理] ②合成 血糖(80-120mg/dL)②肝糖元分解来源与去向 ③ ③非糖类物质转化肝糖元分解(1)体液调节(直接调节)+促进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平衡++促进调节胰岛A细胞血糖降低肝糖元分解非糖类物质转化抑制血糖含量升高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2)神经调节(间接调节)血糖含量降低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下丘脑某区域血糖降低胰岛素胰岛B 细胞下丘脑某区域血糖升高(3)肾脏对血糖的调节(肾小管的重吸收)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分泌不足症状:三多一少糖尿病治疗:调节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复习指要]本节课复习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图解、转化知识、描述血糖体液调节过程的能力,运用图示、实例、列表比较等方法。明确血糖平衡的两种调节机制及血糖平衡的意义。 1、血糖平衡的调节 2、结合教材插图,总结血糖升高或降低时的激素调节过程。

3、准确记忆正常血糖浓度、高血糖、肾糖阈,以便于坐标图线的分析。 4、结合水盐代谢、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分析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现象产生的原因[典型题解] 1、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解析】 题干中给予的症状,是糖尿症状,由于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比正常人高,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回血液的水就比正常人少,排出的尿液量就会比正常人多。 【答案】 A 2、下列四组中,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的一组是( ) A、胰岛、肝、消化腺 B、胰岛、唾液腺、垂体、肝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第4课时 血糖调节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时血糖调节 学习目标:1.描述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2.结合对糖尿病的病因分析,掌握糖尿病的病因及常见症状 [教材梳理]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及正常值 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为3.9~6.1 mmol/L,在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 h后血糖浓度低于7.8 mmol/L。 2.参与调节血糖的主要结构 肝脏具有参与糖代谢的各种酶,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也有重要作用。 3.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一方面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在肝脏和骨骼肌细胞中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及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另一方面能抑制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4.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同时抑制葡萄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二、血糖代谢失调症及尿糖的检测 1.血糖维持在相对恒定的生理范围内,人体正常进行各种生命活动。血糖代谢失去平衡,就可能导致人患上低血糖病或糖尿病。 2.糖尿病患者空腹时血糖浓度≥7.0mmol/L,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 h后血糖浓度≥11.1 mmol/L。 3.血糖浓度升高超过一定范围,人体可能会出现尿糖异常。尿糖的含量一般会随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尿糖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新配制的斐林试剂检测,二是用尿糖试纸检测。 4.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有:胰岛B细胞受损或胰岛素受体基因缺陷等。 5.糖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如果糖尿病患

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就会导致各种组织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6.血糖是脑能量的主要来源,低血糖会影响脑的正常功能。 [牛刀小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为3.9 mol/L~6.1 mol/L。(×) (2)肾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最主要器官。(×) (3)激素是重要的血糖调节因素。(√) (4)调节血糖的激素只有两种。(×) (5)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 (6)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 (7)糖尿病患者空腹时血糖浓度≥11.1 mmol/L。(×) (8)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2.连线:把下列激素与相应生理效应用线连接起来。 3.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D.尿量增多 解析:选D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典型特征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少。当血糖代谢失去平衡时,人体就会患低血糖病或糖尿病。 4.思考探究 (1)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向是什么? 提示:①血糖的主要来源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葡萄糖。 ②血糖的主要去向是进入细胞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供能。 (2)糖原和血糖之间可相互转化吗? 提示:血糖可以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而只有肝糖原可以水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3)出现糖尿一定是糖尿病吗? 提示:出现糖尿不一定是糖尿病,如一次吃糖过多,或肾小管病变也会形成糖尿,但不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所以诊断时应检查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笔记)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H+、等的调节 【区分: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通过体液运输分泌激素 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运输,分泌消化酶(肠腺,胃腺,唾液腺,汗腺,泪腺) 【阉割催肥的原理是割除牲畜的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而且驯良,节约能量,利于育肥】 【激素的化学本质】 (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 外分泌部:分泌胰液 1胰腺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 内分泌部:胰岛 胰岛B细胞:胰岛素 2、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成乳酸,不能分解成葡萄糖 (重要考点,一定要会区别肝糖原和肌糖原) 3、血糖调节过程 ①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③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另外还有肾上腺素。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叫做“拮抗作用” ④胰岛素分泌异常

分泌少:糖尿病(多尿:排出糖分时带走大量水) 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防治: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 4、血糖平衡的意义 人的正常血糖浓度在3.9-6.1mmol/L(或80-120mg/dl),保证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五、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甲状腺激素功能(1)促进新陈代谢(2)促进生长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分级调节】 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调节方式:负反馈 【反馈调节的类型与实例】 反馈调节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排尿排便、血液凝固、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 (2)负反馈(普遍存在):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3、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 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易激动) 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不足(精神萎缩)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婴幼儿缺碘:易患呆小症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六.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常见激素的靶细胞】 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细胞;胰岛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

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1.(原创)2011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这是第五个联糖日, 此次联糖日的口号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糖尿病患者有“三 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 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 解析:选B。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A错;糖尿病患者尿多的原因是血糖浓度高,需要经排尿排出葡萄糖,所以尿液浓度增大,尿多带走了体内过多的水分,所以口渴,B对,C错;胰岛素的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不能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 2.如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 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解析:选C。考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午餐以后大量的葡萄糖被 吸收到血液中,血糖浓度升高,起到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胰岛素大量分泌, 而起升高血糖浓度作用的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则下降。 3.(2012·石家庄二中高二检测)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等过程的简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甲是肝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多糖最可能是肝糖元 B.过程④的产物中有丙酮酸 C.过程③、④都能产生A TP D.若人体内胰岛素浓度过高,则过程④将会加快 解析:选C。①表示葡萄糖进入细胞;②表示氧气进入细胞;③表示合成多糖;④表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进入线粒体。肝细胞中的多糖为肝糖元,A对;过程③需要消耗A TP,C 错;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对。 4.2012年伦敦奥运会,反兴奋剂工作的难度也许会更大。如“类胰岛素 生长因子”能增强人的肌肉力量,但由于是通过基因工程注射到人体,很 难检测。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种激素 B.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C.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解析:选C。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约占细胞体积的2/3,细胞外液约占1/3,主要由组织液和淋巴组成。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因此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也不属于体液或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其中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包括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包括O2、CO2等。调节方面则包 括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等。需要注意的是,血红蛋白和消化酶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

蛋白质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相关,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酸碱度方面,正 常人血浆近中性,pH值在7.35-7.45之间。缓冲对包括一种弱 酸和一种强碱盐。温度方面,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 四、稳态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 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相对稳定,而非静态不变。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稳态调节机制包括神经、

体液和免疫调节。然而,人体稳态调节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度。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的破坏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必要的条件。 组织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和渗透问题。代谢废物运输困难主要是由于淋巴管堵塞,而渗透问题则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有关。蛋白质含量低可能由过敏、营养不良或肾炎引起。此外,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对于理解代谢废物运输的重要性也有所帮助。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条件包括有神经系统和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神经冲动电信号和动作电位实现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则通过突触实现,信号可以是电信号或化学信号。传递速度较慢,因为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发挥作用比较慢。 神经递质在突触后被相应的酶分解,因此传递是单向的。传递过程中,突触小体内含有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血糖的调节2

年级高二学科生物总课时 6 课题血糖调节第____1____课时 主备人赵海芳上课时间 锁定目标找准方向备注说出血糖调节的生理过程 自我构建快乐无限 1.结合图示,分析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1)作用于胰岛A细胞的刺激有两种:一是通过途径 传来的兴奋,二是的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 分泌的激素是,与其调节血糖浓度功能相 同的激素还有,两者互为作用。 (2)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在,调节方 式是。 (3)写出刺激X使血糖含量升高后的反馈调节过程。 (4)从上图可知,胰岛A细胞合成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因此, 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该激素能否通过口服的方式 得到补充?。 2.结合图示,分析胰腺结构及功能 胰腺既有外分泌部——由分泌,含各种;又有内分泌部—— 由分泌调节血糖的。若胰管受阻,(填“会”或“不会”)影响食物消化, (填“会”或“不会”)影响激素①和激素②的分泌。 【质疑拓展】 1.分析、比较进食后不同个体间物质的含量变化

(1)图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 (2)图2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去判断,波动范围在0.8~1.2g/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b为正常人;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病患者。 (3)图3表示进食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相对含量变化曲线,根据进食后曲线的波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2.尿糖的检测 方法一:用新配制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条件下检测。实验原理:(略)。 方法二:用尿糖试纸检测 实验原理: 我的收获(小资料)

高中生物 第2章第1节 人体的稳态 第3课时 血糖调节学案 苏教版必修3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学习资料专题 第3课时血糖调节 1.血糖调节过程 (1)血糖的含义: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 ①空腹时的血糖浓度:3.9~6.1 mmol/L。 ②在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 h后血糖浓度:低于7.8 m mol/L。 (3)血糖平衡的调节基础 ①调节器官: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最重要器官。 ②引起调节的因素:血糖浓度的变化。 ③调节因素——激素 ⅰ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一种降血糖激素。 ⅱ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一种升血糖激素。 ⅲ二者关系: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ⅵ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理:

⎩⎪⎪⎨⎪⎪⎧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原物质分解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 ⎭⎬⎫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 (4)血糖调节的过程 (5)血糖调节的机制:负反馈调节。 2.血糖代谢失调 (1)危害:血糖代谢失去平衡,就可能导致人患上低血糖病或糖尿病。 (2)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 ①空腹时的血糖浓度≥7.0_mmol/L 。 ②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 h 后血糖浓度≥11.1_mmol/L 。 (3)糖尿病的类型及病因 ⎩⎪⎨⎪⎧Ⅰ型:胰岛功能丧失,无法合成胰岛素;Ⅱ型:胰岛功能未完全丧失,胰岛素受体缺乏;其他类型 (4)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3.尿糖的测定方法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尿液2 mL +斐林试剂2 mL ――→混匀蓝色―――→1~2 min 加热砖红色沉淀。 对照组:正常人尿液2 mL +斐林试剂2 mL ――→混匀蓝色―――→1~2 min 加热无变化。 [基础自测] 1.判断对错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汇编 第1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一内环境与稳态 (一)重要概念、专业术语、结论 内环境: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占三分之一)。 内环境是外界环境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的媒介。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1)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2)三者与内环境的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5.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原因3点) 6.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 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7.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二)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1.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肾小管、集合管、膀胱、生殖道等与外界想通的管、腔、囊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原尿、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2.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等)、蛋白质(血浆蛋白)、神经递质 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维生素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血液运送的物质 气体:O2、CO2等 调节物质:激素、抗体、淋巴因子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有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3.体内细胞具体的生活环境: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其中白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主要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血浆和组织液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淋巴和组织液中;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和血浆中;其余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4.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如淋巴管堵塞、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2)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血浆渗透压下降):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过少;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高中生物:糖尿病文字资料中图版必修3

糖尿病〔diabetes) 糖尿病名字由来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X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在夏秋两季,糖尿病患者的小便有时招苍蝇。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于是他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故针对消渴病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 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 《外台秘要》比10世纪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早200多年。公元600年以后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廉才提到病人的小便“其味如糖似蜜〞。据考证,糖尿病在古代为帝王贵 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 ,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000 万,并以每年100 万的速度递增。 其中, 1 型糖尿病患者占10% ,2 型糖尿病患者占90% 。 1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 5 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50% 新诊断的2 型糖尿病患者已

2019高中生物导学案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人体的稳态第4课时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人体血糖的正常含量、来源及去路。 2.能准确说出血糖的调节机制并会用来分析问题。 3.能简单分析说出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措施。 【学习重点、难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学法指导】 1.先通读教材,划出重点。明确人体血糖的正常含量、来源及去路。尝试分析血糖的调节机制。然后再完成导学案,不明白的问题用红笔标记出来,再翻阅课本,解决问题。有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切忌抄课本和资料。 2.必须掌握:血糖的调节机制 【自主学习】 一、血糖平衡:正常情况下的血糖的平衡包括三大来源和三大去路: 二、血糖的调节 使肝糖元分解。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 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③胰高血糖素 (促进还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 (促进还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④血糖平衡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 和 作用为主。 2.血糖的调节:调节过程可分为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拮抗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三、血糖平衡的意义 血糖平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⑴低血糖: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头昏、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血糖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出现惊厥和昏迷) ⑵高血糖:空腹时血糖含量超过130mg/dL。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叫糖尿。 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①病因: ②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分析出现该症状的原因。 ③治疗: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等来治疗糖尿病,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 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其中主要来源是哪一条?血糖的去路主要也有三条途径,主要去路是哪一条?血糖在什么条件下会升高?在什么条件下会下降?如何调节?画出示意图。 【课后作业】 1.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生物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血糖调节课后知能检测 中图版必修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第1单元第2章第2节血糖调节课后知能检测中图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血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转化为糖元或非糖物质,可引起血糖含量下降 B.通常血浆内的血糖含量在80~120 mg/dL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导致血糖含量升高 D.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升高血糖 【解析】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可导致血糖含量增加;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转化为糖元或非糖物质,可引起血糖含量下降。 【答案】 D 2.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D.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解析】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答案】 B 3.(2013·金华期末)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解析】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答案】 D 4.汶川大地震36天后,人们从废墟下发现了一头仍然活着的猪,它的体重由震前的150 kg降到了50 kg,在大部分时间里,维持其体内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及血糖的主要来源分别是( ) A.胰岛素、非糖物质 B.胰岛素、肝糖元 C.胰高血糖素、非糖物质 D.胰高血糖素、肝糖元 【解析】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浓度会升高;长时间不进食,血糖的主要来

源应是非糖物质转化,而不是肝糖元分解,本题易错选D。 【答案】 C 5.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解析】只有肝糖元才能分解补充血糖,A错误;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增加去路),抑制②③过程(减少来源),所以能降低血糖浓度,B错误,D正确;胰高血糖素促进②③过程(增加来源),所以能提高血糖浓度,C错误。 【答案】 D 6.(2012·哈尔滨期末)下列有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含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血糖含量较低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B.当血糖含量较高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析】当血糖含量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当血糖含量较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的作用是降血糖,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和转化为非糖物质。 【答案】 D 7.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素缺乏或者胰岛素调节作用失效造成血糖无法降低而产生的疾病,患者往往表现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者可通过检测进食前后胰岛素和血糖水平来确定病因 B.胰岛素的缺乏会导致肝糖元合成加强而引起血糖浓度上升 C.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尿症状的直接原因是口渴多饮 D.注射的胰岛素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起到调节作用 【解析】胰岛素缺乏会导致肝糖元合成受阻,引起血糖浓度升高,因血糖浓度高导致原尿中葡萄糖浓度高,而肾小管对原尿中的葡萄糖重吸收量一定,多余的葡萄糖就会随尿液排到体外。因患者尿液中有葡萄糖而使尿液渗透压升高,尿量增大,故易口渴而造成多饮。胰岛素是大分子,其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实现对靶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糖尿病病因有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和胰岛素调节作用异常两种,故患者可通过检测进食前后胰岛素和血

高中生物:关于糖尿病的知识点整理(最新最全)

高中生物:关于糖尿病的知识点整理 [在书本中的出现] 必修一P39 尿糖试纸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必修二P119 青少年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必修三P38-41 血糖调节模拟尿糖的检测 选修三P7 用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原 判断:重症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与产生二氧化碳比值高于正常人在相同状态下的的比值。() 人体在维持血糖浓度稳定过程中主要依靠两大类激素:一是胰岛素,起降血糖作用;另一类是胰高血糖素类(还有肾上腺素),起升血糖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分别由胰腺中的一道组织的α和β细胞合成分泌,两者相互之间起拮抗作用。 那么胰岛素怎么促进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呢? 胰岛素先和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当受体活化,它促进细胞内一个携带有葡萄糖转运载体的囊泡和细胞膜融合,让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转运进肝细胞或肌细胞内。具体如图: 长期血糖浓度过高(空腹血糖≥7.0mmol/L,8-10小时未进食的过夜血糖,或随机血糖≥1.1mmol/L)将被诊断为糖尿病。(思考:血糖浓度偏高就是患有糖尿病吗?不是,可能短时间内摄入糖量过多) [糖尿病的分类及发病机理]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还有妊娠型糖尿病,垂体型糖尿病,药物引起的糖尿病等。 (1)从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理来看:这种患者主要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原因是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发生细胞免疫,自身的T细胞攻击自身的胰岛,导致β细胞

数目减少,分泌的胰岛素也因此减少,血糖浓度随之上升。1型糖尿病发病主要是一种基因缺陷的结果,自身β细胞表面MHC复合体发生变异,导致受到T细胞攻击。 复习一波细胞免疫的知识:该过程主要针对哪三类细胞? 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会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分析如下:当细胞摄取葡萄糖受阻而供能不足时,周围的脂肪细胞会分解脂肪、肌肉细胞会分解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这两者都会导致患者不可避免的发生体重下降,出现消瘦的症状。而这个代谢过程让人产生一种饥饿感,患者会出现多食的症状。随着血糖浓度升高,一部分糖在经过肾脏过滤时形成糖尿,而葡萄糖将显著提高渗透压,导致更多水随着糖的代谢被排出体外,患者尿量将增多。水的大量排出体外,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口干的感觉会多饮。 该种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注射胰岛素并配合血糖监控。然而,传统的胰岛素补充并不能实现根本性的治疗,并且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力也不足。存在高度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最新的科技看来,一种基因编辑T细胞疗法正在开发,以阻止1型糖尿病破坏性的自身免疫反应。 (2)2型糖尿病 该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机体缺乏对适宜浓度胰岛素的响应,具体原因尚且未知,基本上使正常剂量的胰岛素无法使胞内葡萄糖转运载体移动到膜表面,葡萄糖无法转运进细胞,出现胰岛素抵抗。而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肥胖、运动不足或高血压。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2型糖尿病具有更明显的家族性。 回忆一个知识点: 家族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吗?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嘛? (3)妊娠型糖尿病主要可能因为胎盘产生多种激素干扰胰岛素与受体结合,从而出现血糖浓度升高。 (4)垂体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强烈抑制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利用,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复习一下生长激素的作用: (5)新冠肺炎可能导致的糖尿病 新冠病毒具有破坏与糖尿病有关的关键细胞的功能——直接杀死或者触发免疫反应,类似于1型糖尿病发病机理。新冠肺炎侵染细胞所依赖的ACE2受体不仅在肺部表达,也存在

2021-2022高二生物中图版必修三课后作业:1.2.2 血糖调节 Word版含解析

其次节血糖调整 一、非标准 1.血糖的平衡对于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含量的调整表现为协同作用 B.血糖平衡的调整属于神经调整,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以及其他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与班氏试剂水浴煮沸会产生蓝色沉淀 解析:胰岛素和肾上腺素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作用,A项错。血糖平衡的调整属于神经—激素调整,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B项错。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上升,C项正确。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与班氏试剂水浴煮沸会产生砖红色沉淀,D项错。 答案:C 2.下图所示为某患者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试推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的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注射药品后血糖浓度上升,所以此激素最可能为上升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 答案:B 3.下图为某种养分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渐渐增加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补充 解析: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元分解补充血糖的不足,使血糖保持平衡。肌糖元不能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答案:D 4.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争辩试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关于该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 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需对家兔进行禁食处理 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解析:为了排解试验中无关变量的影响,试验前需对家兔进行禁食处理,并且保证所选家兔的生理状况相同。为了不影响家兔的渗透压,激素需要用生理盐水配制。由试验结果可知,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肾上腺素具有上升血糖的作用,两者的生理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作用。 答案:D 5.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削减,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素 B.雄性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解析:小白鼠反应迟钝,活动削减,以至昏睡,说明其缺少能量,而大剂量注射能导致缺少能量的激素是胰岛素。 答案:D 6.正常状况下,人的血糖含量维持在90 mg/dL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初期,血糖浓度下降,是由血糖进入细胞,通过呼吸产生乳酸、ATP造成的 B.在1.8~4.5 min内,血糖浓度上升,这种变化满足了运动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C.在4.5~5 min内,引起血糖变化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D.9 min后血糖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这是体液调整的结果 解析:由题所示图像可以看出,运动初期,血糖浓度下降,主要是由血糖直接进入细胞,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H2O、ATP造成的;在1.8~4.5 min内,血糖浓度上升,满足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在4.5~5 min内,引起血糖变化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结果;9 min后血糖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是体液调整和神经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B 7.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整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整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 1.2.2 血糖调节同步训练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生物血糖调节同步训练中图版必修3 1.(原创)2011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这是第五个联糖日,此次联糖日的口号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 解析:选B。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A错;糖尿病患者尿多的原因是血糖浓度高,需要经排尿排出葡萄糖,所以尿液浓度增大,尿多带走了体内过多的水分,所以口渴,B对,C错;胰岛素的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不能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 2.如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解析:选C。考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午餐以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血糖浓度升高,起到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胰岛素大量分泌,而起升高血糖浓度作用的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则下降。 3.(2012·石家庄二中高二检测)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等过程的简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甲是肝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多糖最可能是肝糖元 B.过程④的产物中有丙酮酸 C.过程③、④都能产生ATP D.若人体内胰岛素浓度过高,则过程④将会加快 解析:选C。①表示葡萄糖进入细胞;②表示氧气进入细胞;③表示合成多糖; ④表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进入线粒体。肝细胞中的多糖 为肝糖元,A对;过程③需要消耗ATP,C错;胰岛素能促进 组织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对。 4.伦敦奥运会,反兴奋剂工作的难度也许会更大。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能增强人的肌肉力量,但由于是通过基因工程注射到人体,很难检测。以下关于

高中生物 第2章 2.1 内环境的稳态(第3课时)血糖调节试题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中必修3生物试

第3课时血糖调节 1.概述血糖平衡的过程。(重点) 2.分析血糖调节的机制。(难点) 3.描述糖尿病的病因及常见症状。 血糖平衡 1.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 (1)空腹时的血糖浓度:3.9~6.1 mmol/L。 (2)在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 h后血糖浓度:低于7.8 m mol/L。 3.血糖平衡的调节基础 (1)调节器官: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最重要器官。 (2)引起调节的因素:血糖浓度的变化。 (3)调节因素——激素 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一种降血糖激素。 ②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一种升血糖激素。 ③二者关系: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理: ⎩ ⎪ ⎨ ⎪ ⎧ 胰岛素 ⎩⎪ ⎨ ⎪⎧ ⎭⎪ ⎬ ⎪⎫ 促进 ⎩⎪ ⎨ ⎪⎧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 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 非糖物质 抑制 ⎩⎪ ⎨ ⎪⎧糖原分解 非糖原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使血糖 浓度 降低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

4.血糖调节的过程 5.血糖调节的机制:负反馈调节。 [合作探讨] 探讨1:血糖氧化分解发生在哪些细胞结构中? 提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探讨2:为什么说肝脏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提示:当血糖浓度高时,葡萄糖可以转变为肝糖原,当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因此肝脏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探讨3: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补充血糖不足吗? 提示:肝糖原能补充血糖的不足,而肌糖原不能。 [归纳拓展]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注:“+”代表促进作用 3.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 由曲线可知: (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4.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器官及其作用 (1)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 (2)胰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 (3)肝脏:进行肝糖原与葡萄糖的相互转化,进行葡萄糖和非糖物质的转化等。 (4)骨骼肌:将葡萄糖转化为肌糖原,暂时储存,但不能再分解为葡萄糖。 1.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原都能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而成为血糖 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非糖物质可以转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C.血糖主要在血浆中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一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D.人体内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形成肝糖原和肌糖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