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瘤[5篇材料]

腮腺肿瘤[5篇材料]

第一篇: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临床常见,绝大多数为上皮肿瘤,而且发病率高于其它涎腺。由于病理分类较多,解剖特殊,若处理不当,肿瘤可能复发,面神经可能损伤。因而着重强调第一次彻底手术是非常重要的。笔者30年来共收治腮腺肿瘤152例,并进行研究,在临床及病理方面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腮腺肿瘤152例中发病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为82岁,以30~50岁间为最多,性别近似1∶1,瘤体最小的如蚕豆,最大似儿头。

1.2 病理分类参照WHO1991年提出的肿瘤组织学分类特点,分为腺瘤和癌。腺瘤以多形性腺瘤多见,癌以混合瘤恶变居多,其次为腺样囊性癌和腺癌。并略加补充。如增入造釉细胞瘤样腺瘤1例。瘤样病变亦按腮腺肿瘤收治。以上所指的肿瘤均为原发于腮腺的,不包括转移肿瘤。

1.3 腮腺肿瘤的手术方式共5种,其中瘤体及腺体浅叶例数居多,占57.6%;单纯瘤体摘除18例,占19.6%,应用此法术前或术中诊为腮腺淋巴结炎性肿物或非上皮性肿瘤时采用。在这些病例中我们对一些较小的良性肿块如脂肪瘤病例采用了瘤体及部分腺体摘除术,切除正常腺体约1.0~1.5cm范围,然后褥式缝合腺体,不结扎腮腺导管,以保持腮腺的正常分泌功能。

1.4 腮腺肿瘤手术时寻找面神经的方式共采用5种方式,其中例数最多为寻找面神经颊支,占62%;其次为颈支、下颌缘支、面神经总干等。采用首先寻找解剖面神经其一支的方式,主要根据该手术的方便条件而定,如肿瘤位于尾叶部,便首先寻找颊支或下颌缘支,而不首先寻找面神经总干;如肿瘤位于腺体上方可先找下颌缘支;如肿瘤位于腮腺前方,可考虑先寻找面神经总干。在实践中认为首先寻找面神经颊支最为方便,而且便于从周边向近心端分离,层次清楚,容易识别

面神经的各支形态和走行情况。讨论

腮腺肿瘤多为“临界瘤”。术后有复发和恶变的可能,临床上多形性腺瘤最为多见,其特点为慢性生长,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检查肿瘤时,一般界限清楚,质地较硬。肿物表面不光滑,多呈结节状,无面瘫,如恶变时可出现面瘫。低度恶性肿瘤是粘液表皮样癌为最多,其包膜常不完整,临床上复发率较高。腮腺癌亦不少见。本组病例中混合瘤恶变例数居多,其次是腺样囊性癌和腺癌。腺样囊性癌临床上的特点为肿物生长较快,因肿瘤压迫可早期出现面瘫,癌细胞可迅速侵犯面神经。腮腺瘤样病变少见。目前对腮腺肿瘤的认识,多有恶性倾向,趋于年轻化,一般可作出正确诊断,但对腺体内较小的肿瘤在诊断上仍存在困难,术前一般不主张活检,防止瘤细胞扩散和植入。多数人认为腺体内小型肿瘤,行腮腺碘油造影对其诊断亦无价值。目前实用的术前诊断性检查最佳为核磁,其次是CT和B超。腮腺肿瘤手术,要依据肿瘤的性质、大小、部位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单纯瘤体摘除因复发率很高,应废弃。目前多采用瘤体腺体一并摘除术,以防肿瘤复发,对腮腺恶性肿瘤已侵犯面神经并且

临床上出现面瘫者均应牺牲面神经。腮腺腺样囊性癌与面神经的亲和力较强,最易损伤面神经,早期出现面瘫。本组病例中牺牲面神经并扩大切除术,未见到颈结转移病例,故未行颈淋巴结清除。腮腺肿瘤切除绝大多数采用保留面神经瘤体及腺体部分和全部切除术。甚至混合瘤复发的病例还可再次保留面神经行肿瘤摘除术,寻找面神经时要依肿块的位置大小而定。原则上以手术时方便为准。

本组病例首先寻找颊支例数最多占62%。采取从前向后,从周边向中心分离的方式,沿该支的水平面分别寻找其它诸支,另一方法在腮腺浅叶下极下颌骨后下方面后静脉的前方寻到下颌缘支,然后分别分离寻找其它各支。首先寻找面神经总干的原则是显出乳突标记,充分暴露外耳道轮骨并沿其达茎突孔附近,此法不易分断总干,但应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其体会是先寻找伴随腮腺导管的面神经颊支比较方便,且沿该神经的切面水平分离解剖面神经其它各支较安全。首先寻找下颌缘支也较方便。当然首先寻找总干应熟悉掌握解剖关系,应

充分暴露术野,以防损伤总干或附近重要血管。临床上一般不首先寻找颞支和颧支。腮腺肿瘤术后观察和随访很有必要,应重视,通常术后易出现肿瘤复发或恶变,涎瘘,局部凹陷畸形和面瘫,有的可出现Frey′s综合征。临床实践认为腮腺肿瘤术后复发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第一次手术切除不彻底,使肿瘤部分残留,或瘤细胞的扩散与植入。在本组18例中就有3例因切除不彻底而复发或恶变的。1例混合瘤术后7年复发并恶变;1例粘液表皮样癌术后3个月复发;1例腺瘤术后10年复发并恶变为腺癌。上述3例表明,单纯瘤体切除术后的复发率和恶变率都是十分可观的。必须予以重视。本组病例中有个别出现涎瘘,为防止术后涎瘘,每手术后病人均应肌注阿托品,以消除瘘或缩短涎瘘的时间。凡保留面神经的瘤体及腺体切除者,无永久性面瘫的病例。出现暂时性面瘫的,绝大多数在2~3个月内自行恢复。对4例术后腮腺区凹陷畸形的年轻病人,手术时采用同侧胸锁乳突肌瓣充塞修补凹陷处,术后外形满意。本组术后仅有6例出现Frey′s综合征,未作特殊处理,半年后逐渐恢复。参考文献王翰辛,王棋堂,周岳城,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63.2 杨连甲,蒋维中.关于涎腺混合瘤生长方式的探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4,19:163.3 侯芝艳,吴丽更,尹凯.1878例涎腺肿瘤WHO组织病理新分类的统计分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9,13(2):119.朱声荣,汪秀丽.腮腺肿物手术前后对容貌美观的影响.口腔医学,1993,13:208.5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61.

第二篇: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

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时间:2014—10—25 地点:学习室主讲人:王君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实习生

护士长:今天我们学习一下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下面请王君护师汇报下病史

一般资料:

患者张鑫,性别:男年龄:12岁住院号:179366入院诊断:腮

腺肿瘤

四史

现病史:患者半月前发现右耳垂下有一肿块,无明显不适,无疼痛及面神经症状,近期发现右面部隆起,面部左右不对称,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后拟“右腮腺肿瘤”收住院手术治疗。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及“结核”等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4年前扁桃体手术史,术后恢复好、4年前过敏性鼻炎病史。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五方面

饮食:平时以米饭为主,食欲正常。排泄:大小便正常。

睡眠:平时睡眠正常,每日8小时左右。自理能力:生活能够自理。烟酒嗜好:无。

六心理和社会

心理状态:害怕手术。精神状态:一般。

对疾病的认识: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家庭情况:未婚,家庭和睦。经济情况:医保。

性格交往能力:平时性格较外向,擅长与人交往

体格检查

T:36.2℃

P:72次/分 R:18次/分 BP:131/84mmHg 神志清楚,精神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紫绀,无皮下结节和红斑,无水肿,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鼻腔口腔未见明显异常;两鼻唇沟对称;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静脉不扩张;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脊柱及四肢未见畸形,关节活动自如;生殖器未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右耳垂下肿块,大小约2×2 cm,质中,无明显压痛,界清,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及分泌物异常,咽侧壁无隆起,无面瘫症状,颈部淋巴结阴性。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护理记录:

• 10-15 患者因“右耳垂下肿块半个月”入院,入院后给患者配戴腕带,测量生命体征,T:36.8℃

P:78次/分

R:18次/分

BP:93/58mmHg, 询问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4年前扁桃体手术史,术后恢复好、4年前过敏性鼻炎病史。介绍病区环境、管床医生、护士,指导注意个人卫生(更换病员服、修剪指甲),完善血细胞分析、尿常规分析、生化组合、凝血常规、全胸片、心电图等检查.• 10-15 患者定于明日在全麻下行腮腺肿瘤切除术,予术前准备,指导患者禁食禁饮,做皮试,术前做好术区备皮,剃发至患者耳后4指,核对手术部位和腕带,取下金属挂饰,穿好病员服等,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患者家属担心手术及疾病预后,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减轻其紧张恐惧的情绪,患者及家属理解并配合。

• 10-16 13:00 T:36.8℃ P:64次/分 R:19次/分 BP:112/76mmHg SPO2:98% • 患者今日09:00在全麻下行腮腺全切+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颈深上淋巴结清扫术,13:00术毕回室。医嘱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六小时,患者全麻已醒,术区敷料干燥,颈部胶管引流一根引流通畅,引出血性液5ml,妥善固定,协助患者取去平卧位休息,头偏向一侧,及时吐出口内分泌物,指导禁食禁饮六小时后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疼痛评分为2分。遵医嘱予(三九新泰林,丰原,)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静脉留置针一根,在位,输液畅,患者及家属理解并配合。

• 10-16 19:00六小时后遵医嘱停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给予跌倒风险评分为2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100分,指导患者半卧位休息,可进食温冷的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在家属陪同下起床如厕,注意安全,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 10-17 患者术后第一天,神志清T36.7℃ Bp:95/59mmHg,P82次/分,术区敷料干燥,无明显渗血,颈部引流一根畅,引出暗红色液体40ml,妥善固定,按时更换负

压球。继续遵医嘱予(丰原,三九新泰林,)等对症治疗,遵医嘱停病重,患者主诉术区轻微不适,查体:右口角歪斜,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避免刺激性食物,饭前饭后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指导卧床时半卧位休息,输液后可在家属陪同下适当病室内活动,告知活动量以病人耐受为宜。家属表示理解。• 10-18 患者术后第二天,生命体征平稳,T:36.0 ℃,术区轻微肿胀,敷料干燥,胶管引流一根在位畅,引出暗红色液体8ml,按时更换负压球,给予妥善固定,今查体:右口角歪斜,向家属讲解腮腺与面神经解剖上的密切联系。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勿食酸性刺激性食物,尽量减少咀嚼,少食多餐,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下床活动动作宜慢,妥善固定引流管在身上,活动应由家属陪同,卧床时候继续半卧位休息。• 10-19 患者术后第三天,患者今日精神较前好转,无不适主诉,胶管引流今日拔出,给予术区绷带加压包扎,今查:右口角歪斜,鼓气试验阳性,眼睑可以闭合,患者面色,口唇无青紫。遵医嘱继续补液抗炎治疗,指导避免进食酸性,刺激性食物,进食温度不宜过烫,继续高蛋白,高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饭前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患者今日输液结束后能在家属陪同下病室活动。

• 10-21 患者术后第五天,神志清,精神好,术区敷料干燥,绷带加压包扎,无松动,医嘱定于明日出院,向家属讲解出院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出院后力欣奇一天两次,一次一粒,饭后服用,遵医嘱按时拆线,保持术区清洁干燥,门诊复查,患者家属表示理解。

护理问题:

• 2014-10-17 不舒适:于手术创口有关

• 护理目标:患者卧位舒适,无不适主诉。•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六小时后取半卧位休息,减轻头部充血、组织水肿。•

2.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四肢,家属可给予按摩。

3.家属陪伴身边,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聊天,听音乐。• 10-19 护理评价:患者未无特殊不适。

• 10-16 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及术区引流不畅涎液滞留有关• 护

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症状及时发现。• 护理措施:

1、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

2、术区加压包扎,敷料有污染时及时汇报医生更换。

3.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4.强调忌食酸冷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创口内残留腺胞分泌引起涎液滞留,不利于伤口愈合。

5、指导做好口腔护理,饭前饭后温水漱口。

• 2014-10-18 护理评价:患者体温正常,感染症状及时发现,局部创口愈合良好。• 10-16 有面瘫的危险与术中面神经受刺激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理解术后面瘫发生的原因。• 护理措施

1、术后护理人员及时和医生沟通,了解手术中面神经受损情的清况。

2、严密观察患者有无面瘫症状出现,如果发现立即通知医生采取对症处理,如面瘫所致的眼睑闭合不全,应该注意眼的保护。

3、做好患者家属的解释工作,告知术后出现暂时性的面瘫是术中器械牵拉所致,用B族维生素药物治疗或理疗等均有助与面神经的恢复。•

• 10-21 护理评价患者家属了解面瘫发生的原因。• 10-15焦虑:与担心手术及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五日内焦虑情绪有所缓解。• 护理措施:

1.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主诊医生及管床护士,消除陌生感。•

2.多接触病人,主动与病人交流,鼓励其讲述心中的感受,给予理解与安慰,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3.向病人家属讲解进行手术的必要性,帮助其正确对待疾病。•

4.鼓励家属,给予精神、心理上的支持。

5.安排明亮、舒适的病房增进病人的休息质量,避免一些不良刺激。• 护理评价:10-16患者家属焦虑程度减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014-10-17 知识缺乏:患者和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患者及家属能够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

给患者讲解疾病术后注意事项,以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疾病的恢复。• 2.向患者介绍相关药物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 3 给予出院指导:忌食酸冷刺激性食物;绷带加压包扎需1~2周或更长时间;拆线和拆除绷带后,切口处防晒,避免摩擦,尽量减少瘢痕增生和色素成着影响美观;嘱定期复诊,不适随诊。10-22 护理评价: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且能遵从指导,积极配合治疗。• 2014-10-16 潜在并发症:出血

• 护理目标:患者术后能及时发现出血的相关指征。

护理措施:

1、遵医嘱合理应用止血药。

2、保持负压引流的通畅有效,严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做好负压引流护理,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3、保持术区敷料的干燥,观察敷料渗血情况。

护士长:下面请大家谈谈在护理方面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高梅:护理目标应该写多长时间能解决护理问题

汤船船:感染的那个护理问题里面评价应该写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吴刚:护理问题的顺序应该按急、缓时间列出

护士长:今天通过学习,我们详细的了解了腮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在护理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查房时对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出得护理诊断,术前惧怕手术,应采取切合实际的表现;面瘫是合作性问题,目标应该是及时发现;手术下来后的护理问题应该采取首优、中优、次优的顺序,出血应该放在首位,患者术后有窒息的危险,建议床边放置气切包。潜在并发症为:出血,窒息,面瘫。另外,我们在提出护理问题的时候,对病人实际存在的问题应该给予措施和评价,针对这个患者术后应该给予患者相关的康复训练来指导,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第三篇:肿瘤培训

2018年肿瘤工作实施培训

一、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1、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乡村/社区医生均有及时

报告肿瘤新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义务。凡属所在村的肿瘤病例,经核实患者的基本情况后,填写于所在村的“肿瘤登记月报表”中,并于指定的报告日期内报告给所在的乡镇卫生所(医院)。

2、乡村医生的报告;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和“肿瘤登记月报表”。

3、村(社区)医生:主动搜索辖区内的新发和死亡肿瘤病例,填写“肿瘤登记月报表”,及时报送乡镇(社区)医院,由乡镇(社区)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和“肿瘤登记月报表”,二、肿瘤登记薄

村级卫生站登记所在地的肿瘤发生与死亡病例;乡镇机构也同时按肿瘤部位或村别登记所在地的肿瘤发生与死亡病例。村、乡(镇)两级机构的肿瘤登记台帐必须保持动态的一致;登记薄所登记内容必须与月报表(报告卡)完全一致,并作妥善保存。

肿瘤月报表:月报表中应体现肿瘤发病报告及死亡报告两个方面,即一个肿瘤病例从发生到死亡应报告两次,即发病报告一次,死亡时再报告一次(除非该病例发病死亡在同一个月)。月报表应一式两份,一份报“肿瘤登记处”,一份由乡镇留底保存。乡镇级的当月“肿瘤月报表”的上报时间次月的10日之前。

肿瘤病例的随访

全部登记点都要做到被动随访,即通过与肿瘤死亡报告资料进行查对,了解肿瘤病例的生存情况。

主动随访,即通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或派专人进行访视,了解肿瘤病例的生存情况。随访内容

肿瘤登记人群随访的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结果信息:基本信息的核对;随访的结果信息;登记需要补充的信息。1)基本信息的核对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家庭(单位)住址、配偶(联系人)或监护人信息、联系电话号码等信息。

肿瘤信息:出院诊断、发病日期、解剖学部位、病理学类型、诊

断依据、分期、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2)随访的结果信息最后接触状态:人群肿瘤登记仅需要获得患者是存活还是死亡(1.存活2.死亡3.失访(搬迁、拒绝访问、失联))。最后接触日期:如果病人死亡,最后接触日期即为死亡日期;如果病人仍存活,最后接触日期为随访截止日期;如果病人搬迁,最后接触日期为病人搬迁日期;如果病人因其他原因失访,最后接触日期为最后一次知道患者存活的日期。

死亡日期:填写完整的日期,包括年月日信息。便于追踪患者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和个人其它信息。

死亡地点:1.医院2.家中3.其他 9.不详。(按照死因)

第四篇:肿瘤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Krukenberg’s tumor:是指胃肠道粘液癌转移到卵巢,使双侧卵巢增大,镜下见富于粘液的印戒细胞癌弥漫浸润和间质反应性增生。

2.肿瘤溶解综合征:是肿瘤治疗过程中最紧急的并发症,由于肿瘤细胞的大量溶解破坏,细胞内物质的快速释放,超过了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能力,使代谢产物蓄积而引起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代谢紊乱,进而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它往往发生在负荷过大、增殖迅速、对化疗高度敏感的肿瘤。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靶向治疗?

答: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1)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肠胃间质瘤的格列卫(Gleevec,通用名Imitinib)、伊马替尼、施达赛(Sprycel,通用名Dasatinib);

(2)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易瑞沙(Iressa,通用名Gefitinib)和特罗凯(Tarceva,通用名Erlotinib);

(3)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硼替佐米(Velcade,通用名bortezomib);(4)用于治疗HER2基因阳性(过量表达)的乳腺癌的赫塞汀(Herceptin,通用名Trastuzumab);

(5)用于治疗结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爱必妥(Erbitux,通用名Cetuximab)和维克替比(Vectibix);

(6)用于治疗肾细胞癌的多吉美(Nexavar)等。2.临床上如何预防紫杉醇过敏?答:(1)询问过敏史,对于曾发生过紫杉醇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人不宜再次使用。既往有其他药物、物质过敏史的病人,使用紫杉醇应谨慎并注意观察。(2)备好监护仪、吸氧装置、升压药、抗过敏药物等急救物品及药品。

(3)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严格遵医嘱在使用紫杉醇前12小时、6小时分别给予服地塞米松20mg,治疗前30分钟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

(4)正确安排用药顺序,先静脉滴注紫杉醇再滴注顺铂,使紫杉醇的毒性减少,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更大。(5)药物的配置与输注器具的选择,药液现配现用,在室温下放置不超过5min,使用特制带有过滤装置的聚乙烯输液器,以防紫杉醇溶液中的细小颗粒进入人体。

(6)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使用输液泵控制滴速,在开始的10分钟内滴速为每分钟10滴,如病人无不适,控制在3小时内滴完。

(7)观察用药反应,使用多参数监护仪持续监护,检测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血样饱和度。

(8)过敏反应处理: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更换输液管,同时另开一条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症状缓解后,在严密监护下减慢速度继续滴注紫杉醇。如为严重过敏反应,应不宜在使用紫杉醇。

(9)用药后护理,继续心电监护至输完紫杉醇后6小时,如中途曾出现过敏反应继续监护24小时。3.淋巴瘤B症状答:包括三个方面:(1)发热38℃以上,连续3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2)6个

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3)盗汗:即入睡后出汗。4.放射性肺炎临床表现

答:轻者无症状。可在放射治疗后立即出现刺激性咳嗽,多数在放射治疗2~3个月后出现症状,个别在停止放射治疗半年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活动后加剧,伴有气急,心悸和胸痛。不发热或低热,偶有高热,体温高达40℃。放射性损伤产生肋骨骨折,局部有疼痛。放射性食管炎可产生吞咽困难。随肺纤维化加剧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使症状加重,出现发绀。

体检可发现胸部放射局部的皮肤萎缩变硬。多数肺部无阳性体征,肺内纤维化广泛时呈端坐呼吸,呼吸音普遍减弱,可闻及捻发音或爆裂音(crepitant rales or crackles)。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干、湿啰音。偶有胸膜摩擦音。伴发肺源性心脏病则可出现颈静脉充盈、肝大及压痛,全身水肿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由于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肺顺应性下降,肺活量、肺总量、残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减少,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通气/血流比例降低,气体弥散障碍,导致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可早期发现本病。往往早于胸片的发现。

5.列举肿瘤科常用止痛药物、毒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答:

6.与人类肿瘤发生相关的致瘤性病毒与相关疾病

答:1)乳头状瘤病毒——人宫颈癌;2)乙型肝炎病毒——肝癌;3)EB病毒——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4)HTLV——人类T细胞性白血病。7.试述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错配修复基因

答:微卫星多态性是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I)的表现。微卫星多态性表现于同一微卫星位点在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同一个体的正常组织与某些异常组织之间微卫星位点的重复单位的数目不同。微卫星多态性的检测采用PCR方法。选择位于微卫星序列两侧的合适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以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分析。对不同的标记引物,如荧光物质同位素,生物素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显示方法,不带标记的引物可以银染显色后观察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较,若某一等位基因条带消失或相对密度减少50%以上,

记为杂合性缺失(loss ofheterozygosity,LOH;若等位基因条带增多和大小有改变则记为MI。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检测LOH,将遗漏亚显微(submicroscopical)缺失,而微卫星标志物覆盖了许多基因组中的目的区域,克服了这个限制。MI的产生原因可能是DNA复制过程中的“链滑”(strand slippage)现象。DNA复制过程中,当复制复合物复制一个重复单位(repeat unit)后,子链与模板链分离,然后与下一个或下几个重复单位重新结合,使一个或几个重复单位形成“环凸”(looped out)区域。正常情况下该结构可被错配修复系统(mis2 match repair system)所校正,但校正系统失常时,子链DNA如继续延伸即可引起突变。

错配修复基因超家族属于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它们可查出并纠正DNA复制及DNA损伤过程中出现的未配或错配的碱基,控制复制和重组的精确性。该基因家族的突变将导致突变表型,表现为MI 增加以及活性基因的高突变。研究资料表明,错配修复途径的不同缺陷可对各个微卫星家族有不同的影响。

8.结直肠癌发生的参与基因有哪些?请绘出其发生的多步骤、多阶段过程及参与基因。

答:参与基因:APC基因、DCC基因、p53基因、Ras基因、DNA甲基化异常、转移相关基因—nm23基因、CD15基因、NF1基因、p16基因等。

第五篇:肿瘤制度

肿瘤科工作制度目录

一、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制度

二、肿瘤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三、肿瘤科查房制度

四、肿瘤科医疗会诊制度

五、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六、肿瘤科知情同意制度

一、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制度

1、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保障管理,健全医疗保障险管理制度,由医务科负责监督制度落实。

2、医院应在显著位置公示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正本)、对优质服务便民措施、常用药品及收费项目价格进行公示,为就医人员提供清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3、科室应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热心为参保人员服务,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4、科室在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应认真核验就诊人员的医疗保险(离休干部)病历、社会保险卡及医疗保险证(以下统称“证、卡”),为保证参保人员治疗的连续性和用药的安全性,接诊医师应查阅门诊病历上的前次就医配药记录,对本次患者的检查、治疗、用药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明确记录。参保人员因行动不便委托他人代配药的,由被委托人在专用病历上签字。

5、科室严格遵守药品处方限量管理的规定:急性病3-5天、慢性病7-10天、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30天、同类药品不超过2种;住院病人出院时不得带与本次住院病情无关的药品。

6、严格掌握参保人员出入院标准,及时办理出入院手续。不得将不符合住院标准者收治入院,严禁分解住院和挂床住院。

7、医护人员要核对参保病人诊疗手册,如发现住院者与所持证件不相符合时,应及时扣留相关证件并及时报告医务科,严禁冒名顶替住院。

8、做好医保病人入院宣教和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按要求签定医保病人自费项目同意书,因自费药品或检查未签字造成病人的费用拒付,则由主管医师负责赔偿。

9、严格控制药品比例,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各科药品比例指标进行控制;严格控制自费药品比例,原则上不使用自费药品;超标药品比例也将纳入当月院考评。

10、严格内置材料及特检、特治(包括价格在500元以上医用材料)审批工作,要求尽可能使用国产、进口价格低廉的产品。各医保中心(包括外地医保)要求医师填写内置材料审批表到医保办审批后

才能使用,急症病人可以先使用后审批(术后3天内)。

11、严格执行物价标准收费政策,不能分解收费、多收费、漏收费、套用收费,因乱收费造成的拒付费用由科室承担。

12、以下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疾病均不能纳入医保:美容、非功能障碍性整容及矫形术、交通事故、自杀、他杀、误服、职业病、性病等。

二、肿瘤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早晨提前十分钟到岗,根据值日表自觉打扫办公室卫生。值夜班期间,要坚守工作岗位,绝对不允许脱岗,串岗。下夜班的大夫须处理完病人,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上午十点半以后休班。有特殊事情要向科主任请假。

2爱岗敬业,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3每周排班表由科主任签字后按时送医务处,便于安排下一周工作。定于每周四为科会时间,主要是对上一周的工作情况做一下总结,找出问题,提出改正问题的方法。同时完成医疗质量自查情况和业务学习。

4坚持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新入院病人集体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查房制度,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新入院病人集体讨论制度:

对新入院的病人,要熟悉该病种的相关知识,由主管医师汇报病历,并提出自己的诊治方案,集体发言讨论。查房制度;大查房前将自己分管的病例准备好,粘贴好化验单及各项辅助检查单,查房时要带好听诊器等必需器械,要主动准确的汇报病情变化.。大查房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对于一般病人,主管大夫至少要上、下午各查一次房。对于重症病人,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向上级大夫汇报,及时作出处理。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对于分管疑难危重病例,要及时提出申请,组织科内讨论或者科室会诊,并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

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度:

分管病人的大夫原则上都要遵守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手机24

小时开机,不论什么时候,绝对不能耽误工作,全程负责分管病人的诊疗计划实施,了解每个病人的心理情绪变化,经常和病人及家属沟通,用“心”去服务好每一个病人。对每个病人要做好随访工作,要重视病人之间的宣传。病历书写制度

按时正规地书写病历,做到内容充实,字迹清楚,不能涂改,不缺项,不漏项。按时记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阶段小结。有病情变化及医嘱更改,要及时记录。要及时完成出院病历的整理。要及时完成各项医患沟通及协议书的签字,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同时,在医患沟通时一定要讲究艺术沟通,让病人及家属要充分理解并接受我们的治疗方案。加强业务学习制度

坚持每周科室集中学习,同时利用大查房,交班时间学习业务知识。

三、肿瘤科查房制度

1.科主任、高级职称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主治医师查房每天1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2次。.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上级医师临时检查病员。3.查房时要逐级严格要求。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单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主管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查房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护士长每周组织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等。5.查房内容

1)科主任、高级职称医师查房,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治,审查新入院、危重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相应的临床新技术和新进展的介绍及必要的教学工作。

2)主治医生查房对所管病员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危重、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主管医师和护士的诊疗护理意见,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倾听病员陈述并征求

病员的意见,检查病历并纠正存在问题,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转科、出转院问题等。

3)住院医师查房巡视所管病员,重点巡视危重、疑难、新入

院、手术后的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开具临时医嘱,了解病员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意见。

四、肿瘤科医疗会诊制度

(一)科内会诊制度:

科内会诊应每周举行一次,全科人员参加。主要对本科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进行全科会诊。会诊由科主任或总住院医师负责组织和召集。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诊治情况以及要求会诊的目的。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科间会诊制度: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科间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会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

(三)全院会诊:

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全院会诊由科室主任提出,报医务处同意或由医务处指定并决定会诊日期。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疗服务部,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时由医务处或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召开,业务副院长和医务处原则上应该参加并作总结归纳,应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主管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应有选择性地对全院死亡病例、纠纷病例等进行学术性、回顾性、借鉴性的总结分析和讨论,原则一年举行≥2次,由医疗服务部主持,参加人员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四)院外会诊:

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到外院会诊,须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42号令)有关规定执行。

五、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为加强肿瘤诊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肿瘤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我院实行肿瘤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制度。联合会诊是由专病诊治科室和肿瘤内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的多科专家组成,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对肿瘤患者根据疾病的分期、肿瘤病理类型和病人的机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和最佳优化治疗流程,并解决晚期和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一、肿瘤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组长:肿瘤科主任秘书:肿瘤科副主任

组员:全院临床、医技科室主任。

二、职责

组长对患者的综合诊治方案有最终决定权并对治疗方案负责;定期召集召开小组会议,研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向医疗处提出需医院协调的建议;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秘书负责会议记录和档案的保存。组员对患者本专业诊治方案有最终决定权。定期参加小组会议,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自查本科室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三、工作流程

1、各内科医师发现门诊肿瘤患者时,首诊医师完成病历,引导病人到肿瘤内科就诊。肿瘤内科医师请相关外科专业医师会诊,共同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各外科医师发现门诊肿瘤患者时,首诊医师完成病历,请肿瘤内科医师会诊,共同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病人如需手术治疗,则收住外科系列相关科室。病人如需化放疗,则收住肿瘤科。各科室将会诊情况在门诊病人登记本中登记,并请会诊医师签全名。

2、住院过程中发现的肿瘤患者或肿瘤患者入院完成各项常规检查

及针对性检查之后,及时请相关科室交叉会诊,外科系列科室请肿瘤科会诊、肿瘤科请外科系列专业科室会诊,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填写会诊单和病例讨论记录。优先手术治疗的安排手术,优先化疗的安排化疗,优先放射治疗的安排放射治疗,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治疗。

3、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后,一旦度过术后早期康复阶段立即请肿瘤科会诊,将病人转至肿瘤科进行术后辅助治疗

4、医技检查科室发现肿瘤病人,电话通知肿瘤科和相关外科专业科室医师会诊,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及时进行医患沟通,确定诊疗科室,对病人进行诊疗。医技科室建立肿瘤患者登记本,对以上内容进行登记,请会诊医师在登记本中签名。

四、扣罚各科室未认真遵守本规定内容视为跨专业收治病人,一经发现按医院检查标准进行考核分数扣罚,同时将该病人的收入划拨到相应科室。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的,按医院规定加倍处理。

六、肿瘤科知情同意制度

1.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放疗、化疗)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临床试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2.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可根据操作难易程度、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与后果等情况,决定是口头告知或是同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3.由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对不能完全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应由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

4.对知情同意的内容,由主管医师用以患者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充分告知患者,履行签字同意手续。

5.对危重患者,需实施有创诊疗、输血、血液制品、麻醉时,在患者无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又无法与家属联系或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病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应紧急请示报告科主任、医务处,院总值班批准。

6.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初步诊断后要向病人进行告知疾病特点及检查、治疗方法、治疗的后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特殊检查、

特殊治疗(包括放疗及化疗)应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后,方可实施。

7.如果病人对检查、治疗有疑虑,拒绝接受医嘱或处理,主管医师应在病程录中作详细记录,并向病人做出进一步的解释,病人仍拒绝接受处理等情况,也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

8.如果病人执意不同意接受应该施行的检查或治疗,则不可实行,但应告知可能产生的后果,由病人或委托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9.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输血以及其他特殊检查或治疗前必须签署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主管医师应向病人及家属告知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相关情况,由病人及家属签署同意检查、治疗的意见。

腮腺肿瘤(唾液腺肿瘤)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混合瘤(mixed tumor)—唾液腺肿瘤中最常见者 由肿瘤性上皮组织+黏液样或软骨样间质组成 分为细胞丰富型—相对较易恶变+间质丰富型—相对较易复发 多形性腺瘤处理不当易复发:1,包膜常不完整,或在包膜中有瘤细胞,甚至在包膜以外的腺体组织中也有瘤细胞存在 2,肿瘤包膜与瘤体之间粘着性较差,易于瘤体分离,如采用剜除术,包膜很容易残留 3,手术中肿瘤破裂,往往造成种植性复发,种植性复发的肿瘤常为多发性结节 在大唾液腺—最常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较少见 在小唾液腺—腭部最常见 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临场表现:生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病史较长。肿瘤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扪诊呈结节状,髙起处常较软,可有囊性变,低凹处较硬,多为实质性组织。一般可活动,但位于硬腭部或下颌后区者可固定而不活动。肿瘤长大后除表现畸形外,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碍。 当肿瘤在缓慢生长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生长加速,并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时—应考虑恶变(但不绝对)治疗:手术切除—不能作单纯肿瘤摘除,即剜除术,而应作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 腮腺肿瘤应保留面神经,下颌下腺肿瘤应包括下颌下腺一并切除。 沃辛瘤(Warthin tumor)/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乳头状淋巴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lymphomatosum)良性肿瘤 是发生于涎腺的良性肿瘤,几乎全部发生于腮腺,极少数见于颌下腺,未见有发生于小涎腺者, 其发病的组织来源不清,有两种说法:一是胚胎发育时期存在于腮腺导管内的淋巴结内的腮腺组织发生而来,另一种说法是由于腺管上皮的增生与炎症或免疫反应发展形成。 临床特点: 1,多见于男性,男/女=6:1 2,好发40-70岁的中老年 3,患者常有吸烟史 4,可有消长史—沃辛瘤由肿瘤性上皮和大量淋巴样间质组成, 淋巴样间质易发生炎症 5,绝大多数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 6,扪诊: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软,有时有弹性 7,肿瘤常成多发性 8,术中可见肿瘤呈紫褐色,剖面可见囊腔形成,内含干酪样或粘稠液体—易误诊为结核或囊肿 9,病变区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显示瘤体内同位素99铸浓聚 (99m Tc核素显像呈“热”结节) 治疗: 手术切除—腮腺部分切除术 —肿瘤及周围0.5mm以上正常腮腺切除 不造成复发,可保留腮腺导管及大部分腮腺功能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唾液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 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的上皮细胞 女性>男性 发生在腮腺者最多,约占70%以上,其次腭部,下颌下腺,也可发生其他小唾液腺,特别是磨牙后腺 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肿瘤体积大小不等,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可呈结节状 发生于腭部或磨牙后区者,可见肿块在粘膜下呈淡蓝色或暗紫色,粘膜光滑,质地软,穿刺可抽出少量血性紫黑色液体—与囊肿鉴别 手术者见,肿瘤常无包膜,包膜不完整,与周围腺体组织无明显界限 生长慢,转移率低,预后较佳 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生长较快,可有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腮腺肿瘤常累及面神经,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出现血行性转移,术后易复发 治疗: 手术为主 粘液表皮样癌原发灶的处理主要是区域性根治性切除。为防止复发,手术应在距肿瘤1cm以外的正常组织内进行肿瘤切除。腮腺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首次手术治疗者,不管病期如何,一般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切除术(分离后的神经可加用术中液氮冷冻及术后放疗,以杀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低分化型浸润面神经的机会较多,如面神经受累,应行牺牲面神经的腮腺全切术,如果及的面神经长度较大,可以在切除一段神经后做神经移植。发生在颌下腺的粘液表皮样癌,应行颌下三角清扫术。发生在腭部者,应做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如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应做扩大切除术。 粘液表皮样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较低,除低分化型可考虑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高分化者一般不做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Perzik等强调,只有在切除原发肿瘤时确定颈淋巴结有转移者,才做颈淋巴结清扫术。 粘液表皮样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但对低分化型术后可配合使用放射治疗,有可能提高疗效或减少复发。

腮腺腮腺肿瘤治疗原则

腮腺腮腺肿瘤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完整切除,保留面神经。 恶性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 高分化:良性肿瘤 中低分化:恶性肿瘤 腺样囊性癌:恶性肿瘤 扩大切除范围,术后放疗。 不保留神经。 有骨浸润的要切骨。 腺泡细胞癌:低度恶性 治疗原则:保留面神经的腺叶和肿瘤切除术。 手术后放疗非必须,但病变广泛,切缘阳性或破损,术后放疗。颈部触及肿大淋巴结时并疑为转移时再作颈清。 乳头状囊腺癌 作腺叶和肿瘤切除,面神经保留与否同其他恶性肿瘤处理原则。切缘阴性可完全治愈,切缘阳性术后可放疗。 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作选择性颈清。 涎腺导管癌 类似乳头导管癌,高度恶性肿瘤。病理常归入腺癌。可伴有神经症状,病程短,颈淋巴结转移常见。 应在正常组织内将肿瘤,腮腺组织,面神经一并大块切除。必要时切除咬肌和下颌支。

预后差,三年生存率低,远处转移常见,转移到肺和骨。上皮,肌上皮癌 极少见低度恶性肿瘤。一般主张腮腺全去除。面神经保留与否看和肿瘤的距离关系,放疗效 果不清楚。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只发生于小涎腺。是生长缓慢,潜在性的,恶性程度很低的肿瘤。在治疗后很长时间复发。 可区域淋巴结转移,未见远处转移。首次手术彻底可以根治。癌在多形性腺瘤 都有肿块缓慢无痛性生长数年到30年,近期生长加快的病史。生长加快阶段可以神经症状。 腺癌:不能归入以上种类,称为非特异性腺癌。 预后报道不详细, 鳞癌:局部广泛切除,根治性颈清,术后放疗。手术失败原因是复发加转移。5年生存率 24,。 未分化癌: 低度恶性:预后极好, 高度恶性:预后极差。 治疗手段:手术大块切除,牺牲面神经,根治性颈清,放疗。涎腺良性肥大:非肿瘤、炎症性肥大。可能与糖尿病、营养代谢障碍,肥胖有关。 小手术要在急性炎症期以后。 舌下腺囊肿:囊壁要切除干净。有残留不致复发。缝合不易过紧,3,5针。从颌下腺导管

腮肿瘤

腮腺肿瘤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肿瘤科 腮腺肿瘤1.如何诊断腮腺肿瘤?在体格检查中发现腮腺中有一明确的肿块,是否是肿瘤应待到其他方面证实。应当除外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腮腺管结石和双侧弥漫性腮腺增大。 2.腮腺肿瘤在什么部位最常见?在浅表叶,适在耳叶的下面。 3.什么是高于耳屏前方腮腺肿块最常见的原因? 肿大的腮腺淋巴结,在老年病人,特别有皮肤癌的历史,这种肿块必须考虑为转移癌的部位,直到其他方面证实。 4.腮腺肿瘤恶性与良性是什么比率? 至少60%的腮腺肿瘤是良性的。 5.腮腺良性肿瘤类型有哪些? 混合瘤(“良性混合瘤”的名称已放弃,因为这种病变有局部复发,考虑为局部型癌);s瘤; 嗜酸性腺瘤; 大嗜酸粒细胞瘤;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6.恶性肿瘤的类型按是否常见应怎样排序? 粘膜表皮样癌;恶性混合瘤;腺泡细胞癌;腺癌;腺样囊性癌;表皮样癌。 7.腮腺肿瘤手术前应该做活体检查吗? 在过去,手术前活体认为极少需要。看上去恶性的(生长快、神经麻醉、坚硬)很多外科医生用针刺抽吸肿瘤活检。通常,活动的、良性外表的肿瘤手术前不做活检。一般进行腮腺叶切除,解剖和保护面神经。根据肿瘤冰冻切片,如果手术前肿瘤针吸活检发现是恶性的,应做全叶切除,不要破坏肿瘤表面(如楔形活检)。叶切除可随之切除颈上部附近的淋巴结。Heller和其他作者最近建议,在所有腮腺肿瘤都做细针抽吸活检。在他们的病例中, 35%的病人在活体检查报告后,改变了临床方案。这个方法进行时必须非常小心,防止损伤面神经。 8.发生在腮腺深叶中的肿瘤,如果是这样,如何治疗? 深叶部的肿瘤不常见,因为这部仅约占整个腮腺内容的1/5,位于神经下面。先进行表浅腮腺叶的解剖,保护神经,接着将深叶区肿瘤连同剩余的任何深叶组织一并切除。 9.诊断这些病变或腮腺内的任何肿块,MRI有帮助吗? MRI很容易诊断腮腺病变,其中有些突入口咽或口腔的肿瘤。MRI可以显示侵润或恶性腮腺瘤缺乏清晰的边缘,其他方法不可能鉴别良性和恶性之间的病

腮腺肿瘤

一、腮腺瘤 腮腺混合瘤多见于中年。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无疼痛、瘙痒),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这也是患者常常不能引起重视的原因。腮腺混合瘤虽为良性,但该瘤可发生恶变,恶变率大约为3%-5%,病程越长,恶变几率越大,病程15年后恶变率为9.5%。如肿瘤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①肿瘤突然增长迅速加快,②移动性减少甚至固定,③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 病理 腮腺发生肿瘤时,肿瘤侵犯面神经,易发生面瘫或面部感觉障碍,如:面部疼痛,麻木、蚁走感等。腮腺肿瘤的临床表现是在面部耳垂周围出现包块,包块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形。肿瘤可区分为良、恶性。良性肿瘤多在腮腺部位出现一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包块可活动,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常被误诊为粉瘤、淋巴结2炎等,如果采取非正规治疗,易导致复发和恶变;而恶性肿瘤则在腮腺部位出现生长较快的肿块,可出现颌面部的麻木,肿块活动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有少部分瘤体很小,但是早期就表现为神经受损的症状;有些良性肿瘤在生长一定的时期后或经过不恰当的治疗,则可能发生恶性变。因此,临床上如遇到一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近期突然生长加速,出现疼痛,则要想到良性肿瘤恶性变的可能。 腮腺瘤腮腺良性

肿瘤大多为混合瘤,因其易发生恶变,因此其手术治疗非常关键,应在保留解剖面神经的前提下,将腮腺腺体及肿瘤完整切除。因面神经与腮腺肿瘤关系密切,若不熟悉此部位的解剖关系则可损伤面神经造成面瘫,致术后出现口眼歪斜,给患者带来痛苦。而恶性肿瘤则要根据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情况行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而第一次在正常组织内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我们应该采取那些有效的手段来早期发现腮腺区的肿瘤,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并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腮腺混合瘤 腮腺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黏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腮腺混合瘤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来源于腮腺上皮。肿瘤内除上皮成分外,还常有黏液、软骨样组织等。混合瘤好发于腮腺,其次为腭腺及颌下腺。腮腺混合瘤多见于青壮年人。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临床表现 肿瘤多表现为耳下区的韧实肿块,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有移动性,无压痛。如肿瘤出现下述情

腮腺肿瘤[5篇材料]

腮腺肿瘤[5篇材料] 第一篇: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临床常见,绝大多数为上皮肿瘤,而且发病率高于其它涎腺。由于病理分类较多,解剖特殊,若处理不当,肿瘤可能复发,面神经可能损伤。因而着重强调第一次彻底手术是非常重要的。笔者30年来共收治腮腺肿瘤152例,并进行研究,在临床及病理方面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腮腺肿瘤152例中发病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为82岁,以30~50岁间为最多,性别近似1∶1,瘤体最小的如蚕豆,最大似儿头。 1.2 病理分类参照WHO1991年提出的肿瘤组织学分类特点,分为腺瘤和癌。腺瘤以多形性腺瘤多见,癌以混合瘤恶变居多,其次为腺样囊性癌和腺癌。并略加补充。如增入造釉细胞瘤样腺瘤1例。瘤样病变亦按腮腺肿瘤收治。以上所指的肿瘤均为原发于腮腺的,不包括转移肿瘤。 1.3 腮腺肿瘤的手术方式共5种,其中瘤体及腺体浅叶例数居多,占57.6%;单纯瘤体摘除18例,占19.6%,应用此法术前或术中诊为腮腺淋巴结炎性肿物或非上皮性肿瘤时采用。在这些病例中我们对一些较小的良性肿块如脂肪瘤病例采用了瘤体及部分腺体摘除术,切除正常腺体约1.0~1.5cm范围,然后褥式缝合腺体,不结扎腮腺导管,以保持腮腺的正常分泌功能。 1.4 腮腺肿瘤手术时寻找面神经的方式共采用5种方式,其中例数最多为寻找面神经颊支,占62%;其次为颈支、下颌缘支、面神经总干等。采用首先寻找解剖面神经其一支的方式,主要根据该手术的方便条件而定,如肿瘤位于尾叶部,便首先寻找颊支或下颌缘支,而不首先寻找面神经总干;如肿瘤位于腺体上方可先找下颌缘支;如肿瘤位于腮腺前方,可考虑先寻找面神经总干。在实践中认为首先寻找面神经颊支最为方便,而且便于从周边向近心端分离,层次清楚,容易识别

腮腺肿瘤中医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中医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是指腮腺部位发生的肿瘤,主要包括腮腺腺瘤和腮腺腺癌两种。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理疗等。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 首先,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腮腺肿瘤的发生与体内的阻滞、瘀血有关,中药治疗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肿瘤症状,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中药有红花、赤芍、黄芪、桃仁等。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作用,对腮腺肿瘤有一定的抑制和消散作用。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腮腺周围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大椎、足三里、合谷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腮腺肿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还注重通过中医理疗来治疗腮腺肿瘤。中医理疗是指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刺激腮腺周围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消除肿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常用的中医理疗方法有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理疗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肿瘤吸收和消退,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治疗腮腺肿瘤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中医认为,

饮食对身体的影响非常重要,腮腺肿瘤的发生也与饮食有关。中医建议患者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此外,中医还强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休息,加强自身的抵抗力。 总之,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理疗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消退,缓解肿瘤症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治疗效果。当然,腮腺肿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中西医治疗,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整理)腮腺混合瘤知识

腮腺混合瘤知识 一、腮腺混合瘤西医治疗方法 腮腺手术需要特别注意保护面神经,据报道,以下方法可以准确无误的在手术中寻找到面神经主干:以乳突前缘和鼓板后缘形成的切迹为标志,此切迹位于鼓乳裂的最下方,按腮腺手术常规作切口若悬河和翻瓣,将胸锁乳突肌肉前缘和腮腺后缘分离并后拉肌肉,将食指伸入切口内触摸切迹,在切迹周围及切迹内作分离直到清楚显露并能触及切迹为止,确定二腹肌后腹和腮腺后缘的位置,在乳突前内缘内侧近1cm处,即茎乳孔的位置,即可以寻找到面神经主干。注意分离不要过深,茎突应始终位于手术视野内。 腮腺混合瘤应早期手术切除,以防恶变;术前不宜作活体组织检查,禁忌作顺包膜剥离的剜出术,须将肿瘤连同包膜和肿瘤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足够地一并切除,否则易复发;复发者易恶变。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损伤面神经。可在术前经腮腺管注入美蓝使腮腺染成蓝色,有助于识别面神经。若需切除腮腺深叶,应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并细致分离。如已有恶变,应施行根治性腮腺全部切除术,包括面神经支在内。 二、注意事项 腮腺混合瘤应早期手术切除,以防恶变。手术时须将肿瘤连同包膜和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足够地一并切除,否则容易复发;复发者易恶变。有恶变者,须同时施行患侧颈淋巴结清除术,必要时一侧颈廓清术。因腮腺混合瘤大多生长在腮腺的浅叶和深叶之间,跟面神经非常贴近,手术时必须熟悉面神经的解剖结构,尽量避免损伤。但如已有恶变,为了彻底清除恶性肿瘤组织,很难保留面神经。 如出现面神经损伤,则出现口角歪斜,伸舌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患侧鼻唇沟变浅等一系列症状。 由于腮腺混合瘤手术容易损伤面神经和容易形成腮漏等后遗症,所以手术必须很小心。有条件者应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在一些医疗单位,如本院,本病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施行,因其较为熟悉颈部解剖和面神经的行程、结构,有足够的神经显微手术经验。 三、腮腺切除术术后应如何护理? 1.24~48小时后拔除胶皮片引流。 2.保持切口加压包扎3~4日。 3.术后3~4日进半流质饮食,以减少下颌活动,防止切口裂开。 四、腮腺混合瘤术后多久才能吃酸辣的? 术后最好不要吃酸辣的东西,术后一个星期内都脸部都有麻木感的,经常要注

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共五篇)

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共五篇) 第一篇: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 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时间:2014—10—25 地点:学习室主讲人:王君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实习生 护士长:今天我们学习一下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下面请王君护师汇报下病史 一般资料: 患者张鑫,性别:男年龄:12岁住院号:179366入院诊断:腮腺肿瘤 四史 现病史:患者半月前发现右耳垂下有一肿块,无明显不适,无疼痛及面神经症状,近期发现右面部隆起,面部左右不对称,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后拟“右腮腺肿瘤”收住院手术治疗。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及“结核”等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4年前扁桃体手术史,术后恢复好、4年前过敏性鼻炎病史。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五方面 饮食:平时以米饭为主,食欲正常。排泄:大小便正常。 睡眠:平时睡眠正常,每日8小时左右。自理能力:生活能够自理。烟酒嗜好:无。 六心理和社会 心理状态:害怕手术。精神状态:一般。 对疾病的认识: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家庭情况:未婚,家庭和睦。经济情况:医保。 性格交往能力:平时性格较外向,擅长与人交往 体格检查 T:36.2℃

P:72次/分 R:18次/分 BP:131/84mmHg 神志清楚,精神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紫绀,无皮下结节和红斑,无水肿,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鼻腔口腔未见明显异常;两鼻唇沟对称;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静脉不扩张;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脊柱及四肢未见畸形,关节活动自如;生殖器未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右耳垂下肿块,大小约2×2 cm,质中,无明显压痛,界清,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及分泌物异常,咽侧壁无隆起,无面瘫症状,颈部淋巴结阴性。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护理记录: • 10-15 患者因“右耳垂下肿块半个月”入院,入院后给患者配戴腕带,测量生命体征,T:36.8℃ P:78次/分 R:18次/分 BP:93/58mmHg, 询问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4年前扁桃体手术史,术后恢复好、4年前过敏性鼻炎病史。介绍病区环境、管床医生、护士,指导注意个人卫生(更换病员服、修剪指甲),完善血细胞分析、尿常规分析、生化组合、凝血常规、全胸片、心电图等检查.• 10-15 患者定于明日在全麻下行腮腺肿瘤切除术,予术前准备,指导患者禁食禁饮,做皮试,术前做好术区备皮,剃发至患者耳后4指,核对手术部位和腕带,取下金属挂饰,穿好病员服等,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患者家属担心手术及疾病预后,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减轻其紧张恐惧的情绪,患者及家属理解并配合。 • 10-16 13:00 T:36.8℃ P:64次/分 R:19次/分 BP:112/76mmHg SPO2:98% • 患者今日09:00在全麻下行腮腺全切+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颈深上淋巴结清扫术,13:00术毕回室。医嘱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六小时,患者全麻已醒,术区敷料干燥,颈部胶管引流一根引流通畅,引出血性液5ml,妥善固定,协助患者取去平卧位休息,头

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 概念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肿瘤疾病,在颌面部肿瘤中,其发病率非常高。混合瘤最常见,其次为腺淋巴瘤和嗜酸性腺瘤,分述如下: (一)混合瘤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多发生在腮腺(83%),其次是颌下腺(8%),舌下腺极少见,小涎腺约占7%。 病理 肿瘤组织内含有肿瘤性上皮组织、粘液性组织及软骨样组织。瘤组织来源尚不清楚,曾认为肿瘤的上皮成份起源于外胚层,粘液及软骨样组织起源于中胚叶,最近有人认为病变的上皮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由于肿瘤上皮细胞本身的多向分化而形成多形性腺瘤。 临床表现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可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早期无任何症状,常无意中发现肿瘤才来就诊。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面部外形改变,一般不引起面瘫、张口受限等功能障碍,触诊肿块表面光滑,呈分叶状或结节状,质地中等,无压痛,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活动。有囊性变者,可扪及波动。 诊断 根据病史及检查一般可作出诊断。涎腺造影X线摄片有助于了解肿瘤的位

置及导管受压情况,B超可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有无囊性变,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瘤体较大时可见颈外动脉,腮腺内血管移位征,CT值为20~40HV,瘤体内可见点状钙化和囊变。MRI表现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等或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显示小囊性变比CT敏感。应注意与腮腺混合瘤相鉴别,往往需切除肿瘤作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治疗 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彻底完整切除肿瘤,肿瘤位于腮腺浅叶者作肿瘤及浅叶切除,位于腮腺深叶需作肿瘤及深叶切除;肿瘤完整切除后一般极少复发,若肿瘤残留,术后复发率可高达30%~50%,少数反复复发者可转变为恶性。 (二)腺淋巴瘤(沃辛瘤)或乳头状淋巴瘤腺瘤较少见,多发生于腮腺,胚胎发育期腮腺与腺内淋巴组织可以同时发育。当淋巴组织尚未形成淋巴结被膜时,腺体组织可以迷走到淋巴组织中,腺体组织被包裹在淋巴结中,这种迷走腺体组织可以发生瘤变而形成腺淋巴瘤(沃辛瘤)。另有学者认为此病属一种迟发性过敏性疾病而非真性肿瘤。 临床表现 本病常具有以下特点:①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男女之比为6:1;②病程长,肿瘤生长缓慢,瘤体直径很少超过3cm;③多位于腮腺后下段,肿瘤呈圆

五官科病历模版-腮腺肿块

467223 无 女浙江台州市 46岁2005-8-24 汉族2005-8-24 已婚患者本人 浙江台州市可靠 左侧颌面部肿块1月 患者1月余前发现右侧面部皮肤肿块。1月来,肿块无明显长大。曾经在外院B超检查提示为“左侧腮腺混合瘤可能”。一周前至我院就诊,行核磁共振检查示“”,遂以“左侧腮腺肿块”收入院。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467223 耳:双侧耳廓无畸形,双侧外耳道畅、洁。双侧鼓膜无红肿、无内陷、无穿孔 鼻:外鼻无畸形,双侧中下鼻甲轻度红肿,双侧中鼻道无异常分泌物。鼻中隔无偏曲。 口咽:粘膜慢性充血。双侧扁桃体I度,无红肿。 鼻咽:双侧鼻咽部对称,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及异常分泌物。 喉咽:会厌无红肿,双侧声带活动良好,对称。 口腔:牙齿无松动,舌体活动正常 面部:活动正常 颈部:颈软,活动正常,甲状腺未扪及,气管居中。颈部淋巴结未扪及。 467223 辅助检查

磁共振(华山医院) 小结与讨论 患者女 46岁 主诉:左侧颌面部肿块1月 查体:一般可,体温平。心肺未见异常。左侧下颌后凹约3公分肿块,质地中等,稍可活动,无压痛。 无面瘫。双侧鼻咽部对称,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及异常分泌物。 讨论见首次病程 左侧腮腺肿块 诊疗计划:完善手术前准备 限期手术 467223

首次病程录 患者女 46岁 主诉左侧颌面部肿块1月 患者1月余前发现右侧面部皮肤肿块。1月来,肿块无明显长大。曾经在外院B超检查提示为“左侧腮腺混合瘤可能”。一周前至我院就诊,行核磁共振检查示“”,遂以“左侧腮腺肿块”收入院。查体:一般可,体温平。心肺未见异常。左侧下颌后凹约3公分肿块,质地中等,稍可活动,无压痛。无面瘫。双侧鼻咽部对称,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及异常分泌物。 辅助检查: 磁共振(华山医院) 讨论及鉴别诊断: 腮腺肿瘤:良性肿瘤如混合瘤,生长缓慢,质地中等。恶性肿瘤如混合瘤恶变,肿瘤可在短时间内生长较快,可有邻近器官侵犯。患者确诊待手术病理。 诊断:左侧腮腺肿块 诊疗计划:完善手术前准备, 限期手术治疗。 记录者签字: 主治医师查房录: 病史特点:1、左侧颌面部肿块1月 2、查体:一般可,体温平。心肺未见异常。左侧下颌后凹约3公分肿块,质地中等,稍可活动,无压痛。无面瘫。双侧鼻咽部对称,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及异常分泌物。 3、磁共振(华山医院) 诊断:左侧腮腺肿块 诊断依据:据病史、检查、辅助检查提示诊断基本明确。 鉴别诊断: 腮腺肿瘤:良性肿瘤如混合瘤,生长缓慢,质地中等。恶性肿瘤如混合瘤恶变,肿瘤可在短时间内生长较快,可有邻近器官侵犯。患者确诊待手术病理。 诊疗原则:完善手术前准备, 限期手术 注意事项:手术中注意保护面神经。 467223

腮腺肿瘤诊疗规范

腮腺肿瘤诊疗规范 (2022年版) 一、概述 唾液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在唾液腺的不同解剖部位中,腮腺肿瘤的发病率最高,约占80%。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约占75%,且多数位于腮腺浅叶。病理学类型复杂是唾液腺肿瘤的突出特点,仅就良性肿瘤而言,也是一个宽泛的谱系。2017年,WHO发布的第四版《头颈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中,唾液腺良性肿瘤的病理学分类共有11种之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多形性腺瘤和沃辛瘤,其次是基底细胞腺瘤,其他剩余的类型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腮腺良性肿瘤除病理学类型复杂外,多数肿瘤类型间,其临床表现往往相互重叠,并无特异性,其确切诊断常依赖于术后的石蜡切片诊断。尽管如此,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方式却基本一致。腮腺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parotid gland)多来源于腮腺腺体或腺管上皮细胞,以黏液表皮样癌、恶性混合瘤、腺样囊性癌和腺癌常见,占80%~90%。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颇似良性肿瘤,可良性肿瘤仅根据其临床表现也难于确认其组织病理类型。而对于腮腺肿瘤,无论其是良性或是恶性,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均有发生瘤细胞种植的危险,因此宜早期给予手术治疗,将切除组织连同包膜一同送检活体组织检查。

二、适用范围 主要诊断ICD-10编码:D11.0,且伴主要手术ICD-9-CM-3 编码:26.2,26.3 伴 04.42 的手术出院患者。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腮腺良性肿瘤: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腮腺区无痛性肿物,生长缓慢,无明显自觉症状。肿物多呈球状,周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好,无触痛,无面神经功能障碍。肿物位于腮腺的较表浅部位,包括腮腺的耳前区、耳垂周围、颌后区的浅层和下极。 沃辛瘤临床表现相对具有特异性:①多见于男性;②好发年龄在40~70岁中老年;③患者常有吸烟史;④肿物可有消长史;⑤绝大多数肿物位于腮腺后下极;⑥扪诊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软;⑦肿瘤可多发,有单侧多发,也有双侧多发;⑧术中可见肿瘤呈紫褐色,剖面可见囊腔形成。 多形性腺瘤是腮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常位于耳垂周围,质地中等,典型的多形性腺瘤扪诊呈结节状,高起处常较软,可有囊性变,低凹处较硬,多为实质性组织,病史长者,肿瘤可长至巨大,导致面部畸形。 腮腺恶性肿瘤:

【涎腺系列】发生于腮腺的涎腺肿瘤

【涎腺系列】发生于腮腺的涎腺肿瘤 01 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是包膜情况不定的、以镜下结构的多形性而不是细胞的多形性为特征的肿瘤。最常见的是上皮和变异的肌上皮成分与黏液样或软骨样成分的混合。最常见的涎腺肿瘤(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80%发生在腮腺(下极)。大体检查:多单发,呈分叶状或结节状;常有包膜,但包膜厚度不一;以黏液样成分为主的肿瘤可以有部分包膜或者完全无包膜。 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 02 Warthin瘤 由常呈囊性的腺样结构构成的肿瘤,有时为乳头状腺样,囊腔衬覆特征性的双层上皮,内层为柱状嗜酸性瘤细胞,外层为较小的基底细胞。间质含不等量的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样组织。 临床特点:Warthin瘤是第二常见的涎腺肿瘤,几乎全部发生在腮腺和腮腺淋巴结。 大体检查:圆形至椭圆形肿块,多有包膜,呈部分囊性。腔内含黏液样、乳白色或褐色液体。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 增生的小腺泡及实性上皮巢,可见基底膜样物质围绕,伴大量淋巴组织增生及淋巴滤泡形成,中央有囊性变,肿物包绕纤维包膜。 03 基底细胞腺瘤

以基底样形态的肿瘤细胞为特征,缺乏多形性腺瘤中的黏液软骨样成分。 临床特点:多见于60-70岁,腮腺最常见,小涎腺特别罕见。肿瘤多为实性、界限清楚、活动的结节。呈良性病程。 大体检查:多数肿瘤为小的、界限清楚有包膜的结节,1-3cm,膜性型可为多结节、多造性。 基底细胞腺瘤 基底细胞腺瘤↑ 基底细胞腺瘤↑ 基底细胞腺瘤↑ 基底细胞腺瘤↑ 基底细胞腺瘤由2种细胞构成:一种瘤细胞较小,呈圆形及立方形,胞质少嗜酸性,细胞边界不清,核呈圆形,染色较深,似基底细胞;另一种瘤细胞较大,呈多边形或梭形,胞质较丰富,类似肌上皮细胞。在典型的病例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于瘤细胞巢的周围。 可将肿瘤分为梁状型、管状型、实性型及膜性型。 04 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 定义:是由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结构包括管状、筛状和实性型的基底细胞样肿瘤,其临床过程不佳,通常致命。 临床特点: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10%,最常累及腮腺,小涎腺以腭部最常见;中老年较多。最常见的症状是缓慢生长的肿块以及随之相伴的疼痛(侵犯神经) 05 黏液表皮样癌 黏液表皮样癌

腮腺肿瘤心得体会

腮腺肿瘤心得体会 腮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腮腺组织。在我亲自经历了腮腺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想要分享。 首先,及早发现和确诊腮腺肿瘤至关重要。在我开始感觉腮腺区域有明显的肿块后,我及时去医院就诊,并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通 过这些检查得到的准确诊断为腮腺肿瘤,早期发现让我在治疗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 其次,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非常重要。腮腺肿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团队合作,包括头颈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放疗科医生等。在我的治疗过程中,我选择了一家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的大医院,专业团队的协作让我更有信心。同时,与医生的沟通也非常重要,他们会详细解释我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并决定如何进行治疗。 第三,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谨慎权衡。腮腺肿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在我个人的情况下,医生建议我进行手术治疗,因为我的肿瘤尺寸较大,有可能是恶性的。手术虽然是一种较为侵入性的治疗方式,但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我决定接受手术治疗,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第四,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手术后的康复需要时间和耐心,包括定期的随访检查、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等。

在康复期间,我经历了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困难,但是经过专业团队的帮助和支持,我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第五,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康复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我意识到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康复非常关键。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我战胜困难,保持乐观的态度;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和充足的休息,可以加速康复的过程。 总结起来,腮腺肿瘤的治疗是一段困难而复杂的过程,但是通过及早发现、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谨慎权衡不同治疗方式、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相信每个患者都能够度过这一难关,恢复健康。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为其他腮腺肿瘤患者提供一些帮助和鼓励。

腮腺混合瘤大病历

腮腺混合瘤大病历 姓名:李小明性别:男年龄:46岁。 主诉: 右侧腮腺肿胀不适半年,近期逐渐加重,伴有咀嚼困难和口干,口臭,就诊于我院。 现病史: 患者半年前发现右侧腮腺肿胀,未引起重视,选择在家中口服药物自 行治疗,但近期逐渐加重,伴有咀嚼困难和口干,口臭,出现面部表情不 自然等症状。因此前来就诊。患者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未接受手术治疗,没有过敏史,无其他明显疾病史。 既往史: 患者过去无特殊疾病史,无手术史,无饮食或药物过敏史,无家族史。个人史: 患者无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工作和生活环境良好,未接触有 害物质。 体格检查: 患者体格检查:右侧腮腺可见明显肿胀,硬质,表面光滑,局部压痛 明显,口腔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腺体外扩大,颈部无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50.1%,淋巴细胞百分比(LYM%)45.3%,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3.2%,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0.8%,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0.6%。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 颈部CT显示:右侧腮腺腺体肿大,边界清晰,CT值约30HU,密度均匀,内见多个囊性区,部分有壁结节。考虑腮腺混合瘤的可能。 诊断: 右侧腮腺混合瘤。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右侧腮腺肿物手术切除术。手术腮腺肿物质地韧硬,囊性物 质约4x4x4cm, 移行区肿物直径约1cm,组织学活检提示右腮腺混合瘤。 随访: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随访3个月、6个月均未发 现复发及转移。定期复查未见异常。 总结: 腮腺混合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其症状痛苦且容易被忽视,需高度重视,早期检查、明确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恢复 非常重要。

【读书笔记】腮腺5种肿瘤的CT表现

【读书笔记】腮腺5种肿瘤的CT表现 一、腮腺混合瘤 1.临床概述 本病为最常见良性肿瘤,中老年人高发,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物,可存在数年,常偶然发现。 2.CT表现 病变多位于腮腺浅叶,呈类圆形,平扫多呈不均匀低密度灶,内可有钙化和更低密度坏死区;病变有明显的延迟强化特点,动脉期基本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随时间延长,强化幅度逐渐增加,其内坏死区无强化。 3.鉴别诊断 腮腺囊肿合并感染:部分腮腺囊肿合并感染可以表现为厚壁囊性病灶,囊壁轻度延迟强化。 4.腮腺混合瘤具有延迟强化的特点, CT灌注检查证明其曲线为缓慢上升型,肿瘤切除后容易复发,如果病变短期内增大,或出现面神经受累的表现,需要考虑病变恶变的可能。 5.解剖 腮腺上起颅底,位于乳突尖和颞颌关节之间,下至下颌角,分浅、深两叶下部。浅叶位于咬肌后份的表面,深叶位于下颌后窝及下颌支的深面,两者以峡部相连,面神经腮腺内分支和下颌后静脉走行于峡部,下颌后静脉常作为区分腮腺深、浅叶的解剖标志。 二、腮腺腺淋巴瘤 1.临床概述 本病又称Waithin瘤,为腮腺第二常见良性肿瘤,中老年高发,与吸烟关系密切,临床表现多位于腮腺下极,可双侧存在,具有时大时小表现,通常无面神经受累症状。 2.CT表现 病变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可单侧多发或双侧多发;呈类圆形、

低密度,局部坏死可是密度不均。CT增强扫描成快进快出强化特点,动脉期明显强化,CT至可达100HU以上,静脉期强化幅度明显下降,其内可见裂隙状低密度区为本病特征性表现。 3.鉴别诊断 ①基底细胞瘤:中老年女性高发,多有大囊变,明显持续强化。 ②肌上皮瘤:从周边向中心结节状填充强化,持续性强化。 4.其他 腺淋巴瘤为良性肿瘤,与淋巴瘤没有关系,本病与吸烟关系密切相关,90%患者有长期大量吸烟史,因此老年男性高发,女性患者通常也有长期吸烟病史或长期接触大量吸烟者史,吸烟病史对诊断具有特异性。 三、腮腺基底细胞瘤 1.临床概述 本病以中老年女性高发,常偶然发现无痛肿物,无面神经受累症状。 2.CT表现 病变多位于腮腺浅叶,呈类圆形,密度不均,多见较大范围坏死,显著强化,CT值可达100HU以上,静脉期强化幅度轻度下降。 四、腮腺脓肿 1.临床概述 快速增大的肿物,局部皮肤红肿、热,有触痛,抗炎治疗可缓解。 2.CT表现 CT影像可见类圆形混杂低密度病灶,边缘模糊;显著延迟强化,多呈花环样强化,内可有分隔;与周围脂肪组织明显分界不清。 3.炎症病史和临床表现对诊断有特异性 对于系统抗炎治疗后肿物不消除者,注意有肿瘤合并感染的可能。 五、腮腺恶性肿瘤 1.临床概述 腮腺恶性肿瘤种类繁多,发病年龄广泛,青年人不少见;部分肿瘤为低度恶性,可以较长时间存在而无特殊临床症状。肿物质硬,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