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发展的方向

嘉兴市发展的方向
嘉兴市发展的方向

嘉兴市发展的方向

从经济发展方面上讲,嘉兴市区由于地处长三角中部,毗邻上海、杭州,城市发展的区域性受到来自上海和杭州这些大城市的制约,而要发展自身的经济必须借助上海和杭州的人才、信息资源,来发展自身的经济。相对应的嘉兴市下辖的五县两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具备的特色性,而嘉兴市区主要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嘉兴市力图打造成为一座具备自己特色的旅游城市。作为二三线城市的嘉兴市,合理利用大城市的资源,借助长三角周围城市群的发展,来促进嘉兴市的发展,是嘉兴市在经济发展中对于城市的规划。在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嘉兴市继续增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并且提出了一个总体目标:“智慧嘉兴”,在嘉兴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的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从教育来讲,由于嘉兴市拥有多座普通高等院校,师资力量水平高,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这对于嘉兴市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帮助性是比较大的。而且由于有着高等院校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对于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也有比较大的作用的。嘉兴市城市发展的趋向是朝着文明城市前进的,而这就需要嘉兴市的居民普遍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文明嘉兴就成为现在的主旋律。在十二五规划中,根据省、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嘉兴市在中小学教育中提倡主张利用教育的信息化,在校园中打造“数字校园”。并且制定《嘉兴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政策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环境,提高城市的教育发展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文化上讲,嘉兴市本地的民风一直比较淳朴,而且生活节奏也比较慢,比较安逸和舒适。没有大都市的快节奏和拥堵现象,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嘉兴的优势。在未来,嘉兴应该作为一个宜居的城市,吸引来自各地的忙里偷闲,想过安静舒适生活的社会精英。全市供居民健身休闲的公园星罗棋布,可以安静自在地享受美好的周末时光。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在以前嘉兴市的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平等,为了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嘉兴市打造连接通畅、体系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网络,实现区域内资源均等共享,如平湖市建成的15分钟“文化圈”,嘉善县建成的20分钟“文化圈”,而同样的2011年5月,“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名单中,这项政策能提高嘉兴的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

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成果)

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成果) 一、编制目的 为适应嘉兴市在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促进区域一体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嘉兴市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期限:近期:2003年——2005年;中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 三、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分三个层次:嘉兴市域——指嘉兴市所辖五县(市)两区的行政区域,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强调未来滨海新城的发展;嘉兴市区——指秀城、秀洲两区所辖区域,总面积968平方公里,作为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编制空间发展规划,重点研究城乡一体化战略;中心城区——主要指北郊河、南郊河、东外环河以内的区域,其中西侧以乍嘉苏高速公路为界,确定为本次总体规划的用地范围。 四、城市性质 嘉兴城市性质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

五、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市域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 ?市域总人口:2005年为370-390万人,2010年为380-420万,2020年为410-510万。 ?城市化水平:2005年为45-46%,城镇人口为170-180万人;2010年为55-60%,城镇人口为210-250万人;2020年为65-70%,城镇人口为270-350万人。 2、城镇体系总体框架 通过市域交通网络组织引导各级城镇向网络化演变,城镇群体空间形态体现为中心集聚与轴线扩张并存发展,市域城镇将发展形成“一心五轴”网络状的空间结构。 市域重点发展“一心、五次、十点”网络型城镇群,通过绿色空间隔断,实现开放式组团布局,优化个体及群体空间形态。 3、城镇职能分工 ?一心:市域的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城组成。 ?五次:市域的次中心,城市功能辐射的中继站。包括海宁城区、桐乡城区、平湖城区、嘉善城区和海盐城区。 ?十点:市域各片区中心,提供基本的居住与服务功能,适当吸纳部分工业,包括王江泾、王店、新丰、西塘、新仓、长安、盐官、崇福、乌镇和濮院。 六、市区空间发展规划 1、市区人口规模 ?市区总人口:近期2005年100万人,中期2010年120万人,远期2020年150万人。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近期2005年45万人,中期2010年60万人,远期2020年80万人。 2、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片,两翼三楔”的市区空间格局。 ?一心:指中心城区,主要指北郊河和南郊河以内区域,是城市的核心发展区。

城市规划:嘉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规划:嘉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根据1994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远景规划范围,编制嘉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依托自然水网骨架,建立绿色生态空间 以一心、三环、三楔、三园、七带和众多大小不等的城市公园共同构成嘉兴独特的生态绿地网络结构。 一心:指南湖、西南湖组合形成的城市绿心。 三环:沿环城河建设的环城绿带是嘉兴古城格局原外城边界;沿中环红线外侧各控制20米绿带形成城市景观大道;沿外环河控制300-500米绿带为城市的外围生态环。 三园:指南湖风景名胜公园、相家荡公园和穆湖溪公园。 三楔:指城市东、南、西北向规划控制3片楔入城市中心区的绿楔。 七带:沿城市七大放射水系两岸布置进深30米以上绿带。 二、优化城市空间环境,创造特色园林景观 规划突出体现绿化的生态性与文化性,通过绿地与水系的有机结合,形成城、水、绿相互交融的园林景观。

营造大型生态基质:保护和恢复城市3片绿|考试|大|楔的生态环境,严格实施城市外环绿带建设,通过河道和道路与郊外田园及城市内部绿地相互融通,向城市导入绿色自然景观和清新气流。 建立绿色廊道网络:依托城市“二环、三湖、七放射”水网骨架,构筑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带;结合水系建设城市道路,通过绿化处理,形成通畅的绿色景观廊道。 设置特色城市片区:利用河道将城市划分为九个片区,通过绿化体现各个片区的园林景观特色。 控制河道界面景观:包括绿线、蓝线控制。通过修复岸线、植树造林、拆除建筑、破墙还绿、限制建筑高度等方法进行控制,绿地率达40%以上。 组建历史景观轴:以子城为核心,形成南湖——子城——穆湖溪古城和运河历史景观带。 三、重视生态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按生态学原则,结合城市外围田园风光,并在城市内部(在绿楔、绿带、公园内,沿着修复的河、湖、湿地和滨水岸线)绿予自然生物若干片自然环境。 生态种植:以种植树木为主,大量采用乡土树种,重视生物多样性,强调地被和空间生态群落合理配置。 生态效益:在满足城市绿地主要功能的同时,引入经济价值高的生物,使绿地和水资源获得叠加效益。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嘉兴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嘉兴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嘉政办发[2009]126号 【发布部门】嘉兴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09.29 【实施日期】2009.09.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嘉兴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 (嘉政办发〔2009〕126号) 南湖区、秀洲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嘉兴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以下简称《规划控制指标》)已经六届市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按照省政府《关于下达全省各市、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浙政土审〔2009〕12号)要求,抓紧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争取年内初步完成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严格依据下达的控制指标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控制指标》包括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含标准农田)、耕地保有量、城乡建设用

地规模、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新增建设占用土地规模、万元二三产值增加值用地量,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含标准农田)、耕地保有量、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约束性指标(是指为保护资源和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规划期内不得突破或必须实现的指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新增建设占用土地规模、万元二三产值增加值用地量为预期性指标(是指按照经济社会预测规划期内应该实现的指标)。两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新增建设占用土地规模、万元二三产值增加值用地量不得超过《规划控制指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不低于《规划控制指标》。 二、按照中心城区和外围区域的划定界线,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做好嘉兴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根据嘉兴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定中心城区规划的需要,在指标分解中,明确了中心城区控制范围,控制范围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按不拆分行政村计算,约为227平方公里)。该范围的划定原则是:一是有利于管理和协调该区域的建设主体,统筹安排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用地需求的原则;二是按照有利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原则,将国际商务区域、湘家荡区域和嘉兴经济开发区西南组团三个区域组团基本纳入中心城区控制范围;三是重点突出、权责一致的原则,中心城区控制范围内城市发展用地由中心区域控制指标安排,少量在中心城区范围内两区直管的新农村规划点和工业功能区发展需要的用地从分配给两区外围区域的指标中解决,指标安排规模和布局一并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内随嘉兴市级规划上报审批。机动指标主要确保规划期内现难以预计、布局存在不确定性的市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快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两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时,要按照统筹城乡、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发

嘉兴市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嘉兴高速互通物流网络基地建设项目 一、项目名称:嘉兴高速互通物流网络基地建设项目 二、建设项目的背景: 嘉兴市具有发展物流业的独特优势。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处于长三角核心区位;随着嘉兴“三纵三横三连”高速公路网络和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的布局完善,跨海大桥、军民两用机场以及嘉兴港的进一步开发和扩展,嘉兴已实现半小时交通圈覆盖市域范围,一小时交通圈覆盖上海、杭州、苏州。独一无二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多层次的交通网络,为加快嘉兴面向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发展创造了独特的优越条件。 近年来,嘉兴市物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2012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83.92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服务业增加值1114亿元的7.5%,占GDP总值2885亿元的比重为2.9%。“十二五”期间,嘉兴市将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嘉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嘉兴市要积极构筑“一个服务平台(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两个物流通道(陆路通道和海河联运通道)、三个层次节点(六大综合物流园区、十个专业物流中心、多个三级物流节点)和四大服务领域(公水铁多式联运体系、打造区域分拨体系、构建港口国际物流体系、打造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体系,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建设力度,将嘉兴打造成为浙江省区域物流中心,长三

角重要物流枢纽城市。 充分借助嘉兴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打造长三角重要物流枢纽城市的契机,嘉通集团着手研究高速互通附近可开发土地资源,依托高速公路的独特资源优势,配合嘉兴港,形成连接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的高速物流产业。因此,本项目被提上议事日程。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1)本项目建设是促进嘉兴市物流科技发展,提升嘉兴市物流发展水平的需要 现代化物流科技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对钢铁、危险化学品等特殊物流,物流科技以及物联网技术创新应用成为发展的重点。 嘉兴市现代物流科技应用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较低。目前,嘉兴传统物流氛围浓重,现代物流科技应用发展刚刚起步,如RFID 等物流科技手段的应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的融合、危化品物流与监管信息化建设等内容,都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物联网概念兴起,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中的跨行业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本项目建设是针对嘉兴市物流业发展瓶颈,适应物流科技快速发展趋势,提升物流业发展整体水平的切实需要。本项目建设是提升。 (2)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嘉兴市构筑“四大服务体系”,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 当前,长三角各城市正致力于加强港口、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不同物流模式之间的协作和衔接,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比较细

嘉兴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

嘉兴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市域功能定位与总体发展战略 第三章市域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规划 第四章市域空间利用规划 第五章市域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 第六章市域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第七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八章市域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背景

为统筹嘉兴市域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嘉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复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嘉兴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定位 1、本规划是统领嘉兴市域发展的具有法定地位的纲领性文件。 2、本规划在充分尊重嘉兴市城镇体系规划、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各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基础上,以嘉兴市域的统筹发展为目标,对原有规划进行整合协调,构建区域性总体规划的新范式。 3、本规划以实现市域一体化发展为宗旨,统筹嘉兴市域的各种发展要素,建设网络型特大城市。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年)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浙江省建设厅县(市)域总体规划导则(试行)》(三稿) 8、《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6-2010) 9、《环杭州湾地区产业带发展规划》 10、《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11、《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嘉兴市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专题规划

嘉兴市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专题规划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这既是一个城乡融合的理想模式,也是一个长期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城乡一体化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经济上整体协调和空间上整体协调,而城乡间发达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网络是对这一切的基础支撑。 一、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嘉兴市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城乡居民点体系;以加快产业集聚为重点,合理布局市域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以农村村庄改造为重点,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重点,形成城市、镇、中心村等不同层次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不断缩小城乡基础设施配套的差距。到2010年,基本形成城乡居民点体系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活环境良好、产业布局科学的新型城乡空间布局体系。 二、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规划原则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经济、空间过程。针对嘉兴而 -1-

言,城乡一体化概念最核心的内容是将乡村地区由过去简单的“农业生产地区”看作城市不可缺少的功能区,特别是在都市区范围内,乡村地区承载着生态维护、都市农业、大型基础设施布局等特殊功能。因此,在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在空间地域上应体现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城镇工业区集中,居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农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 1、区域整体发展的原则。 城镇与乡村是一个发展中存在着整体性关联的区域,要使嘉兴市由一个城乡混杂发展的综合体逐步演变为城乡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强调区域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城乡空间发展的整体性,同时处理好发展上的时序关系。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的科学性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并影响着城乡未来的发展。发展的持久性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和再生能力,具体表现为控制城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采取集约的空间增长模式。 3、以人为本的原则。 规划应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的需求,处处着意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优化区域、城镇空间形态,配臵健全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元化需求,注意在经济、社会、生态之间找到平衡。 三、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2-

嘉兴港区总体规划 年

嘉兴港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 (简本) 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十一月

嘉兴港区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 目录 1 规划背景简介 (1) 2 规划方案概述及分析 (1) 2.1原规划概述 (2) 2.2后续规划实施要点 (3) 2.3规划协调性分析 (4) 3 现状主要环保问题和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 (4) 3.1规划实施情况 (4) 3.2资源能源消耗与排污情况 (5) 3.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5) 3.4现状主要环保问题 (7) 3.5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 (7) 4 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及资源环境承载力 (8) 4.1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 (8) 4.2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8) 5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9) 5.1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9) 5.2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10) 6 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10) 7 规划环评结论清单 (11) 清单1 嘉兴港区生态空间清单 (12) 清单2 现有问题整改措施清单 (13) 清单3 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单 (14) 清单4 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清单 (14) 清单5 环境准入条件清单 (15) 清单6 环境标准清单 (17) 8 跟踪评价建议 (18) 9 总结论 (18)

1 规划背景简介 嘉兴港区地处上海南翼、杭州湾北岸,其前身为乍浦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2001年7月,嘉兴市设立嘉兴港区管委会,统一领导嘉兴港务局、乍浦经济开发区和乍浦镇。2002年组织编制了《嘉兴港区总体规划(2002-2020)》,于2003年2月得到嘉兴市人民政府的批复(规划面积为54 km2)。2011年,嘉兴港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于2011年8月得到嘉兴市人民政府的批复(嘉政发[2011]56号),并开展了规划环评,取得了浙江省环保厅的审查意见(浙环函[2012]127号)。根据《嘉兴港区总体规划(2011-2030)》及浙环函[2012]127号,修编后的嘉兴港区规划面积为55.8 km2,规划范围包括嘉兴综合保税区、乍浦经济开发区,发展产业以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业、港口物流业为主。 近六年来,在发展规划及规划环评指导下,嘉兴港区紧紧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实施“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培育工程,全面启动“二次创业”,加快转型发展,各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作为市属两大开发区之一,嘉兴港区已成为嘉兴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示范区。此外,近年来嘉兴港区大力实施创新强区、生态立区战略,也取得显著成绩:位于港区内部的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先后荣获“浙江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十一五期间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化工新材料)”等多项荣誉,目前正在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智慧园区试点和全国安全生产示范区;乍浦经济开发区目前正在实施生态循环化改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规划(区域)环评满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立即开展跟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此,嘉兴港区管委会委托我单位对浙环函[2012]127号认可的《嘉兴港区总体规划(2011-2030)》,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 2 规划方案概述及分析

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完成时间:2000年4月 第一部分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土地使用 第三章交通控制 第四章空间环境设计 第五章建筑控制 第六章市政设施 附录:名词解释与技术规定图则索引查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顺利实施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促进新区开发建设,特制制订本规划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南湖新区规划范围内各街坊、地块以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并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但不能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 第三条本细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图图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四条嘉兴市南湖新区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细则和分图图则的规定和要求。 第五条本细则和分图图则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浙江省以及嘉兴市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六条本细则的解释权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协调处理,由嘉

兴市城市建设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土地使用 第七条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号采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的规定。商/住混合用地为C/R。 第八条规划区用地布局采用三段式纵向分区方式。东段和西段为一般开发地段,中段以环境建设为主,遵循城市对南湖新区低强度、低密度开发的控制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持城市绿楔。 第九条规划范围内依据功能的不同,共划分A、B、C、D、E、F6个区。A 区为行政办公区,B区为城市绿楔概念控制区,C区为体育中心,D区为会展中心,E区和F区为居住区。 第十条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现实原因或特殊要求,确需变更规划用地性质时,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大类性质禁止变更;中类性质变更需要有相关分析论证,经专家评审和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变更;小类性质变更必须经规划主管部门核准。 第十一条以街坊为单位成片开发时,街坊内各地块的用地界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其规模和配套设施项目必须符合分图图则所规定的指标要求。 第三章交通控制 第十二条各街坊、地块周边道路网系统、交通设施、配建停车、机动车出入口位置等应符合分图图则的规定。 第十三条道路红线之内的用地为交通设施用地(包括上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道路交通设施用地。 第十四条道路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形、防洪防涝、街坊排水和工程管网的布线等要求,统一采用黄海高程,并以地区防洪标高(黄海高程2.75m)为基准。

嘉兴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嘉兴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项目编制时间:1999.4~2000.11 获奖情况: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铜质奖、2001年度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项目参加人:邓东、蔡震、赵文凯、闵希莹、杨保军、朱子瑜、张培红、林坚 项目内容简介: 一、项目概况 嘉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是全国著名的文化古城和水乡城市。它处在我国沿海与长江“T”字型经济发展主轴线的结合部以及宁沪杭甬“Z”字型经济发达地带的中间位置,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嘉兴市(秀城区)现状人口约30万,至2020年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为50万人。嘉兴市中心区(城中片、城外片)总用地面积约为3.58平方公里,是嘉兴市传统意义上的旧城区。 二、规划构思 1. 城市设计目标 嘉兴市是全国著名的文化古城,但在旧城改造过 程中,由于大拆大建,传统历史风貌日益消亡。 需要通过城市设计手段,有效控制和规范老城的 开发建设,塑造具有鲜明嘉兴地方特色和个性的 中心区总体形象。 2. 城市设计方法与程序 城市设计的展开是从区域入手,对嘉兴市中心区 进行了定性、定位和定量系统地研究和分析,进而对中心区进行整体空间定形设计。 ⑴背景研究(Study) 嘉兴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背景研究主要包含《嘉兴市中心区的发展背景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市民调查与公众展示报告》等。 ⑵主题确立(Subject) 以“城、水、绿、文”为代表的嘉兴文化多元连续性的城市特征,是嘉兴市城市特色和中心区形象的精华所在。 ⑶结构整合(Structure) 城市设计中从城市总体上把握嘉兴城市空间形象的本质特征,以重塑和强化“城、水、绿、文”的嘉兴特色为目标,以公共利益第一为原则,形成嘉兴未来中心区的建设和开发的基本空间框架。 ⑷系统设计(System) 为体现嘉兴“城、水、绿、文”的特 色主题,强化“两轴、两环”的城市 空间结构,增强中心区中各种功能活 动的相互联系,保护和加强中心区格 局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⑸特定区(Special Area) 依据特定区分区标准,嘉兴城市中心 区共划定:步行街区(A区);古城保 护区(B区);民居保护区(C区); 运河风貌区(D区);现代风貌区(E

嘉兴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

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 公布文件 第一章总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突出田园水乡的生态优势和城乡统筹特色,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重视嘉兴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强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彰显嘉兴在长三角地区人文、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特色,实现嘉兴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嘉兴市域:指嘉兴市所辖五县(市)两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桐乡市、南湖区、秀洲区,面积为4223.46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南湖区、秀洲区两区全部所辖行政区域,面积为986.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南湖区的建设街道、南湖街道、新兴街道、新嘉街道、解放街道、东栅街道、长水街道、城南街道(部分)、七星街道、余新镇(部分)、大桥镇(部分)。秀洲区的嘉北街道、塘汇街道、新城街道、高照街道、王店镇(部分)、王江泾镇(部分),面积为257.29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1、城市发展目标 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统一全市城市发展目标与各类规划指标。 以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为总目标,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上海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分工体系,加快建设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长三角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和江南水乡典范城市。 2、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战略,以众多中小企业为创新创业主体,全面构建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以产业的制高点来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与沪杭同城战略:抓住上海大都市区及杭州都市区建设等机遇,以基础设施对接互联、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区域要素自由流通、基本公共服务互通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共保为导向,主动融入沪杭,争取规划共编、机制共建、改革共推,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联发展,切实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区域统筹发展战略:以市县域统筹、城乡统筹和陆海统筹为导向,按照县域经济转向都市区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市 3

浙江省嘉兴市市区地名总体规划文本(2005-2020年)

浙江省嘉兴市市区地名总体规划 (2005-2020年) 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 二OO六年十月

嘉兴市市区地名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地名管理,弘扬和保护地名文化,提高地名命名(更名)的法制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使地名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嘉兴市市区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管理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凡在嘉兴市区范围内,编制地名分区规划,确定道路、住宅区、桥梁、广场、专业市(商)场、高(大)型建筑物和构筑物、纪念地、风景名胜区、古迹和各类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等相关活动及事项时,都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期市区地名总体规划期限 近期:2005年—2010年 中期:2011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目标 近期(2005年-2010年): 1、对中心城区地名、门(楼)牌号进行全面整顿;完成新一轮门牌号体系的编制和标准地名标志的设置。 2、对非标准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 3、理顺地名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区地名的协同管理工作机制。 4、对以地名派生的住宅区、市场、企事业单位、店铺等名称进行全面的清理,纠正不规范的派生名称。 5、所有地名的产生,全部纳入依法申报、审批的轨道,地名工作全面进入按规划要求的有序管理之中。

6、启动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立和完善地名档案、信息系统,转化地名管理成果,为社会提供更好服务。 7、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和地名管理的需要,适时与城市分区规划配套进行地名分区规划(或详细规划),使市区地名总体规划的各项原则、要求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中期(2011年-2015年): 1、全面落实“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各项任务,提高地名管理服务的法制化和标准化水平。 2、建立镇(乡)地名管理机构和确定相应的专(兼)职地名管理员。 3、以加强地名社会服务功能为目的,加密街路巷地名标志,完善城镇和农村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 4、弘扬、保护地名文化的措施基本到位。 远期(2016年-2020年): 按规划要求,市区各类地名全面实现层次化、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形成地名区块结构布局有序、地名特点清晰、文化内涵丰富,与现代化大城市的嘉兴相适应的地名网络。 第五条规划层次 本期地名总体规划包括两个层次: 嘉兴市区:含南湖、秀洲区和嘉兴经济开发区所辖区域,总面积968平方千米,编制市区地名网络结构体系规划,突出嘉兴地名文化发展的整体性,推进城乡一体化策略。 中心城区:指《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即指北到北郊河、东南达南郊河(含城市未来的客运枢纽块)、东至东外环河(含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和西达乍嘉苏高速公路(含中山西路西止点,包括该路北至新塍塘和高照港、南至京杭大运河)以内的区域。 第六条规划依据 1、《地名管理条例》[国务院国发(1986)11号,1986年1月23日起施行]。 2、《关于我同外国结为友好的城市不以对方地名、人名命名街道或建筑物的通知》〔国办发(1987)26号〕。

嘉兴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嘉兴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嘉兴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嘉兴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嘉兴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嘉兴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嘉兴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嘉兴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嘉兴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嘉兴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项目名称:嘉兴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项目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编制时间:1999.4-2000.11 项目获奖情况: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铜质奖 2001年度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项目参加人:邓东 蔡震 赵文凯 闵希莹 杨保军 朱子瑜 张培红 林坚 一、项目概况 嘉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是全国著名的文化古城和水乡城市。它处在我国沿海与长江“T”字型经济发展主轴线的结合部以及宁沪杭甬“Z”字型经济发达地带的中间位置,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嘉兴市(秀城区)现状人口约30万,至2020年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为50万人。嘉兴市中心区(城中片、城外片)总用地面积约为3.58平方公里,是嘉兴市传统意义上的旧城区。 二、规划构思 1.城市设计目标 嘉兴市是全国著名的文化古城,但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大拆大建,传统历史风貌日益消亡。需要通过城市设计手段,有效控制和规范老城的开发建设,塑造具有鲜明嘉兴地方特色和个性的中心区总体形象。 2.城市设计方法与程序 城市设计的展开是从区域入手,对嘉兴市中心区进行了定性、定位和定量系统地研究和分析,进而对中心区进行整体空间定形设计。

图1 城市设计方法与程序 (1)背景研究(Study) 嘉兴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背景研究主要包含《嘉兴市中心区的发展背景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市民调查与公众展示报告》等。 (2)主题确立(Subject) 以“城、水、绿、文”为代表的嘉兴文化多元连续性的城市特征,是嘉兴市城市特色和中心区形象的精华所在。 (3)结构整合(Structure) 城市设计中从城市总体上把握嘉兴城市空间形象的本质特征,以重塑和强化“城、水、绿、文”的嘉兴特色为目标,以公共利益第一为原则,形成嘉兴未来中心区的建设和开发的基本空间框架。 (4)系统设计(System) 为体现嘉兴“城、水、绿、文”的特色主题,强化“两轴、两环”的城市空间结构,增强中心区中各种功能活动的相互联系,保护和加强中心区格局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5)特定区(Special Area) 依据特定区分区标准,嘉兴城市中心区共划定:步行街区(A区);古城保护区(B区); 民居保护区(C区);运河风貌区(D区);现代风貌区(E区)。

嘉兴市发展的方向

嘉兴市发展的方向 从经济发展方面上讲,嘉兴市区由于地处长三角中部,毗邻上海、杭州,城市发展的区域性受到来自上海和杭州这些大城市的制约,而要发展自身的经济必须借助上海和杭州的人才、信息资源,来发展自身的经济。相对应的嘉兴市下辖的五县两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具备的特色性,而嘉兴市区主要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嘉兴市力图打造成为一座具备自己特色的旅游城市。作为二三线城市的嘉兴市,合理利用大城市的资源,借助长三角周围城市群的发展,来促进嘉兴市的发展,是嘉兴市在经济发展中对于城市的规划。在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嘉兴市继续增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并且提出了一个总体目标:“智慧嘉兴”,在嘉兴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的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从教育来讲,由于嘉兴市拥有多座普通高等院校,师资力量水平高,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这对于嘉兴市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帮助性是比较大的。而且由于有着高等院校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对于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也有比较大的作用的。嘉兴市城市发展的趋向是朝着文明城市前进的,而这就需要嘉兴市的居民普遍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文明嘉兴就成为现在的主旋律。在十二五规划中,根据省、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嘉兴市在中小学教育中提倡主张利用教育的信息化,在校园中打造“数字校园”。并且制定《嘉兴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政策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环境,提高城市的教育发展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文化上讲,嘉兴市本地的民风一直比较淳朴,而且生活节奏也比较慢,比较安逸和舒适。没有大都市的快节奏和拥堵现象,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嘉兴的优势。在未来,嘉兴应该作为一个宜居的城市,吸引来自各地的忙里偷闲,想过安静舒适生活的社会精英。全市供居民健身休闲的公园星罗棋布,可以安静自在地享受美好的周末时光。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在以前嘉兴市的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平等,为了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嘉兴市打造连接通畅、体系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网络,实现区域内资源均等共享,如平湖市建成的15分钟“文化圈”,嘉善县建成的20分钟“文化圈”,而同样的2011年5月,“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名单中,这项政策能提高嘉兴的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