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_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_霍米_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叙述_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_霍米_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叙述_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_霍米_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2002年11月2002年 第6期

外国文学

Foreign Literature

Nov.2002

No.6,2002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王 宁

内容提要:本文是国内学界第一篇全面论述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代表人物霍米·巴巴的论文。作者通过全面考察巴巴的知识生涯和细读他的代表性著作,认为,与另两位后殖民理论大师相比较,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即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这种批评的特征在于通过其混杂策略消解了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在作者看来,巴巴的批评理论的建树主要体现在:1,将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糅为一体,发展了一种颇具挑战性和解构性的后殖民文化批判风格;2,他的混杂理论影响了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文化身份认同和少数族裔的研究,提出了第三世界批评家发出自己声音的具体策略;3,他的模拟概念对第三世界批评家的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努力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4,他所发展出的一种文化翻译理论强有力地冲击了翻译研究领域内的语言中心主义模式。作者认为,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日益深入,巴巴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霍米·巴巴 后殖民理论 文化认同 身份政治 混杂性 文化定位 少数族裔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29(2002)06-0048-08

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又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它的不少研究课题都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密切相关。随着爱德华·赛义德的病入膏肓,另两位后殖民理论批评的代表人物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影响力越来越显得突出。而在这3位大师级后殖民理论家中,原先因为年轻和不甚多产而名气相对小一些的巴巴近几年来却异常活跃,他的后殖民批评著述在当今的欧美文学理论批评界、文化研究界乃至文化翻译界的引用率都是相当高的,这一点不禁令他的同辈学者望其项背。尽管巴巴迄今只出版了一本自己的专著,而且还是一本根据已发表的论文改写而成的专题研究文集,但令人不得不佩服的却是,这本书的引用率之高却很少有人能与之比拟。确实,近20年来,几乎巴巴每发表一篇论文或编辑出版一本文集,都会有成千上万的读者和批评家争相引证并讨论,这对一个处于当代学术前沿的学者型批评家来说,确实是难以做到的。

作为西方文化学术界当代最具有冲击力和批判锋芒的后殖民理论家之一,巴巴在理论上的建树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糅为一体,并且颇为有效地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批评实践,从而发展了一种颇具挑战性和解构性的后殖民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风格;2,他的混杂理论影响了当今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下的民族和文化身份研究,提出了第三世界批

评家进入学术主流并发出自己声音的具体策略;3,他的模拟概念以及对一些殖民地题材的作品的细读则对第三世界批评家的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努力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对文学经典的重构也有着推进作用;4,他所发展出的一种文化翻译理论强有力地冲击了翻译研究领域内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以语言转述为主的文字翻译,从文化的层面消解了以语言为中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为翻译研究领域内出现的文化转向铺平了道路。

鉴于巴巴相对于他的另两位后殖民批评同事不那么为中国读者所熟悉,本文专门对他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作一评介。

民族与叙述的混杂性

霍米·巴巴(Homi F.B habha,1949— )出生于印度孟买邦的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受的是印度学校的教育,据说他的血统中还有波斯地区人的成分。这种“混杂”的民族身份倒使得他在研究民族和文化身份以及少数族裔文学和文化方面有着切身的经历,因而有很大的发言权。巴巴后来在英国求学,师从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著名学府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在萨塞克斯大学任教,但其间却不断地应邀赴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讲学。1994年,巴巴被芝加哥大学聘请担任该校特里帕人文科学讲座教授(Chester F.Tripp Chair of the Humanities),其间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在伦敦大学讲学。自2000年底起,巴巴来到哈佛大学,担任罗森伯格英美语言文学讲座教授(Anne F.Rothenber g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并且兼任该校专为他设立的历史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到这时,可以说巴巴也和他的后殖民批评同行一样,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非边缘化”和跻身学术主流的愿望。

与当今仍十分活跃和多产的另两位后殖民理论家赛义德和斯皮瓦克相比,巴巴的著作确实少了一些。除了他那些并不算很多的论文外,他至今只出版了一本著作《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1994),在此之前,还出过一本编选的论文集《民族和叙述》(Nation and Narration,1990)。他的专著《全球性的尺度》(A Global M easure)和另一本专题讲演集将于近年分别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和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随着他的这两本书的出版,已经日渐冷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将再度“热”起来,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民族和叙述》虽是一本编著,但这也足以说明巴巴独具慧眼的编辑眼光,这是他首次介入并批判那些试图通过假设有趋同性和历史连续性传统之方法来界定并归化第三世界民族性的“本质主义”文字,因为在他看来,这些文字虚假地界定并保证了它们的从属地位,并不是可靠的。他在导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民族就如同叙述一样,在神话的时代往往失去自己的源头,只有在心灵的目光中才能全然意识到自己的视野。这样一种民族或叙述的形象似乎显得不可能地罗曼蒂克并且极具隐喻性,但正是从政治思想和文学语言的那些传统中,西方才出现了作为强有力的历史观念的民族。①

这就是说,民族本身就是一种叙述,它的不确定性也如同叙述的不可靠性一样。如果说,赛义德的后殖民批评始于对东方主义的批判,那么巴巴的后殖民批评也可以说始于对民族神话的解构,正是这种对民族之本质性的解构从某种程度上奠定了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在这之前及其后,巴巴一直坚持其“混杂”的策略,在自己的著述中发展了一整套具有强有力解构性的“含混”或“模棱两可”(ambivalence)的术语,可以说,巴巴在其后的一系列著述中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这种文化批判策略,而且也正是这种反本质主义和反

王 宁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

①霍米·巴巴编《民族和叙述》(伦敦和纽约:路特利

支出版社,1990),“导言”,第1页。

文化本真性的“混杂”批评策略使得巴巴在自己的批评生涯中一直处于一种能动的和具有创造性活力的境地。

那么这种模棱两可性究竟体现为何种特征呢?它在批判殖民话语时将起到什么样的颠覆和消解作用呢?这正是这本书中巴巴的导言和论文所要阐述的。在介绍这种“模棱两可性”的批评策略时,巴巴指出:这本书中所探讨的就是这种现代社会的模棱两可的文化表征。假如民族的模棱两可性是其处于过渡时期的历史、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各种词汇间的摇摆性的问题的话,那么它对意味着一种“民族性”的叙述和话语所产生的影响便是一种从中枢进行的海姆利克式施

压。

①也即是说,从殖民话语的内部对其实行压迫,使之带有杂质进而变得不纯,最后其防御机制彻底崩溃,对殖民主义霸权的批判和颠覆也就得以实现。因此,巴巴接着写道:通过叙述性言说来研究民族不仅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其语言和修辞上,它的目的还在于改变概念性的对象本身。如果有问题的文本性“封闭”对民族文化的“整体性”提出质疑的话,那么它的积极价值便在于展现那种广泛的播撒,通过这一过程来建构与民族生活相

关联的意义和象征场。

由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含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民族的叙述本身就是一种不确定的言说。对此,巴巴在指出了民族及其叙述话语所具有的“雅努斯式”(janus -faced )双重性后,便进一步阐述道,“民族文化的`本土性'既非统一的也非仅与自身相关联,它也没有必要仅仅被视为与其外在或超越相关联的`他者'。”③

既然当今这个世界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那么任何纯真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内在/外在之界限也绝不是泾渭分明的。倒是混杂的和多种成分交融一体的东西也许正是新的意义和变体可赖以产生的平台。因此可以看出,巴巴的解构策略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他的最终目的

是要建构自己的具有后殖民文化批判特征的元批评话语。

《播撒:时代、叙述和现代民族的边缘性》(“Dissemination :Time ,Narrative ,and the Mar -gins of the Modern Nation ”)这篇引用率颇高的论文更是体现出巴巴所受到的多种理论影响和启迪,包括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符号学,但首先正如他本人所言,论文的题目就取自解构理论大师德里达的同名著作。文章所取得的直接效果就在于创造性地将解构主义的播撒概念运用于对殖民话语的批判。文章的副标题表明了他所要讨论的时代、叙述和现代民族的边缘地位等问题,但实际上所涉及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包括民族的时代、人民的空间、少数族的边缘性、社会的无特征和文化的失范、语言的异性以及英语的气候。通过对上述一系列概念的“解构”和“播撒”,巴巴实际上重新建构了一种现代的民族,即一种存在于历史的叙述之中的民族。在含混和模棱两可这些中心词的主导下,巴巴指出,

现代性疆界的或然性就在民族-空间的这些矛盾的短暂性中展示了出来。文化和社群的语言是放在当下的裂缝上的,因而成了一个民族过去的修辞手段。专注于民族事件和起源的历史学家们从来就不会问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民族的双重时代,社会表征已经变得支离破碎,而那些拥有民族的“现代”整体性的政治理论家们也……从来

不会提出这个问题的。

而巴巴却要以叙述话语的力量去完成这种建构。在对民族的意义进行播撒的同时,巴巴依然涉及了他所一贯关注的老话题:文化认同问题。在他看来,

文化认同因而便被置放在克里斯蒂娃所声称的“身份缺失”或被法农描述为一种深刻的文

2002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①②③④

同上,第294页。

同上,第4页。同上,第3页。霍米·巴巴编《民族和叙述》,第2页。

化“不确定性”的边缘处。作为一种言说形式的人民便从表述的深渊浮现了出来,因为在那里,主体分裂,能指“枯竭”,说教性和施为性均得到了不自然的表达。具有民族集体性和一致性的语言此时此刻正处于危机之中。①

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始终面临这样一种身份认同上的两难,他们的身份早已经历了从一种身份变为多重身份的过程,因而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也是双重的:即有殖民地的怀旧又不乏宗主国的遗风。

毫无疑问,在后现代主义大潮日渐衰落、后殖民主义异军突起的年代,巴巴的这本书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为他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奠定了基础。后殖民理论大师赛义德和斯皮瓦克都曾对这本书予以了极高的评价,尤其是他的印度同胞斯皮瓦克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充满激情的文集,以其全球范围之广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使得民族的异质问题清晰可见。”确实,在巴巴看来,正如历史之于叙述一样,叙述也就是历史,因此在这本书中,“文学批评实际上具有了历史的特征”。换言之,民族就是一种“叙述性的”建构,它产生于处于各种竞争状态中的文化成分的“混杂性”的互动作用。既然民族的“混杂性”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的身份和认同也是如此。他的这一思想在其后的著述中也得到了相对一以贯之的体现。

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与定位

《文化的定位》作为巴巴的代表性著作,粹集了他于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撰写的重要论文,相当全面系统地体现了他的以探讨身份认同和少数族裔问题为特征的后殖民理论批评思想。这也正是他为什么在赛义德和斯皮瓦克平分后殖民理论批评话语之后仍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所在。正如赛义德所中肯地指出的:

霍米·巴巴属于那样一种罕见的奇人:一位有着巨大的敏锐和智慧的读者,一位充满了超常能量的理论家。他的著作是不同时代、文体和文化之间交流的标志性成果;同时具有殖民的、后殖民的、现代主义的和后现代的张力。

这就相当准确地概括出了巴巴理论的多重源头和多种成分:他既对前人有所继承,但更多的却是对既定的传统和成规的消解和批判性扬弃,而在这种消解和批判的过程中则逐渐形成他自己的元批评理论话语。确实,巴巴在书中开启了后殖民知识计划的概念性教义和政治上的一贯性。他在那一篇篇闪烁着思想者火花的论文中解释了为何要将西方的现代性文化置于后殖民视角中加以重新定位。在收入书中的《理论的奉献》(“The Commit-ment to Theory”)这篇论文中,巴巴将一些批评家建构的理论与政见所形成的不幸的、甚或虚假的对立突显了出来,以便质疑并批判那些主导着后殖民理论争鸣的精英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他尖锐地指出,

认为理论必须是一种社会和文化所特有的精英语言,实际上假设了一个具有毁灭性的和自欺欺人的特征。据说,学院派批评家的位置不可避免地要置于一种帝国主义或新殖民主义西方的欧洲中心主义档案中。②

作为一位来自后殖民地国家印度的学者,巴巴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从内部摧毁欧洲中心主义的堡垒,而他的策略则是从内部首先使其失去本真性,变得混杂和不纯,进而使其固有的权威性被消解。具有讽刺意味的则是,巴巴本人却在自己的整个学术生涯中,始终受到那些充满精英主义、欧洲中心主义和资产阶级学术特权的责任的影响,尤其是受到新马克思主义和欧洲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的文化批判思想和著述风格上。因而他的不少最严厉的批评者指责他不知不觉地重复了那些“新帝国主义”或“新殖民主义”的思维模式之于第三世界的

王 宁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

②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伦敦和纽约:路特利支

出版社,1994),第19页。

霍米·巴巴编《民族和叙述》,第304页。

话语霸权。但是巴巴为了显示自己不同于那些主流西方学者的特征,总是对西方中心的思维模式予以严厉的批判。就产生于西方语境的批判理论所具有的二重性,巴巴指出,

批判理论冠之以“西方的”究竟有什么问题呢?显然,这是一种制度性权力和意识形态欧洲中心性的名称。批判理论往往在那些熟悉的殖民地人类学传统和环境之内部介入文本,其目的或者是为了使之在自己的文化和学术话语内普遍化,或者为了激化它内部对西方逻各斯中心符号,即理想主义的主体的批判,或者说确实是那些民间社会的幻觉和谬见。①

显然,受其后结构主义大师的启迪和影响,巴巴并不追求与其认同,而是寻求与其的差异,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全球化给文化带来的两种后果的理解上:文化上的趋同性和文化上的多样性,而后者的特征更加明显。

在这篇论文中,巴巴就目前文化研究界普遍关注的全球化所导致的文化趋同性和多样性问题发表了独特的见解。他也和大多数研究全球化与文化问题的学者一样,并不赞成文化上的趋同性,他更强调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认为这正是后殖民语境下文化翻译的一个重要成果。关于这种文化翻译的意义,本文限于篇幅将不予以展开,留待今后专文论述。在他看来:

文化多样性是一个认识论的对象,即文化作为经验知识的客体,而文化差异则是把文化当做“知识的”、权威的加以表述的过程,它完全可用于文化认同体系的建构。如果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比较伦理学、美学和人种学范畴的话,那么文化差异便是一个指义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文化的表述和关于文化的表述便对力量、参照、应用和能力场的生产加以了区分和区别,并予以认可。文化多样性是对预先给定的文化内容和习惯的认可;由于它居于一种相对论的时间框架内,因此便会产生多元文化主义、文化交流或人类文化的自由概念。文化多样性同样也是一种表达整体文化分离的激进修辞的表现……文化多样性在某些早期结构主义人类学描述那里,甚至可以作为一个表述体系和文化符号的交往。②

这样,他便把后现代主义的差异和多元原则成功地转移到了对殖民话语的考察和研究中,形成了自赛义德和斯皮瓦克之后后殖民批评领域中又一种独特的声音。

在《文化的定位》中,巴巴创立并阐释了“阈限的”或“间隙的”(interstitial)、“之间的”(in-between)等一系列具有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特征的范畴,认为正是这些范畴占据了各种具有竞争性的文化传统、历史时期和批评方法之间的空间。通过使用一种融符号学和解构主义精神分析学为一体的准则,巴巴审视了殖民主义法则的矛盾性,指出这种矛盾性使得隐匿在对“英文书籍”的某种具有表演性的模拟之中的抵制成为可能。巴巴的讨论出发点显然是文学文本,或更确切地说是一些具有后殖民特征的英语文学文本,所涉及的作家和艺术家包括托尼·莫里森、约瑟夫·康拉德、塞尔曼·拉什迪、V.S.奈保尔和奈丁·戈迪莫,通过对这些作家的作品的细读和分析,巴巴试图发现居于那些主导性的社会结构之间的边缘的、“挥之不去的”和“无家可归的”空间中文化究竟是如何定位的。显然,通过这种貌似戏拟实则犀利的非边缘化和解构性批评方法,巴巴终于实现了对帝国话语霸权的消解,使第三世界批评家得以从边缘向中心运动并最终占据中心。

与赛义德和斯皮瓦克一样,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也有着诸多来源,其中比较明显的有早期从他的老师伊格尔顿那里继承来的马克思主义,其后的拉康式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德里达的解构批评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概念。毫无疑问,他受到的殖民主义研究先驱弗朗兹·法农的影响

2002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②同上,第34页。

霍米·巴巴编《文化的定位》,第31页。

更为明显,而且他在几乎自己所有的著作中都免不了要引证或讨论法农。在《质疑身份:弗朗兹·法农和后殖民特权》(“Interr ogating I -dentity :Frantz Fanon and the Postcolonial Prerog -ative ”)这篇论文中,他再次讨论了法农和后殖民特权的问题,并和近几年来学术界所热衷的文化记忆问题放在一起讨论。他指出,回忆法农实际上是一个认真的发现和迷失方向的过程。记忆从来就不是一种默默的反思和追忆的行为。它是痛苦的记忆:将支离破碎的过去拼在一起以便使当下的创伤富有意义。它是这样一种种族和种族主义、殖民主义以及文化认同问题的历史,以至于法农以比任何别的作家都更为卓越的深度和诗意予

以了揭示。

正是在法农精神的启迪下,巴巴从来就没有忘记殖民主义统治时期留给殖民地人民的痛苦记忆,这些痛苦的记忆必将作为一种文化表征不时地展现在后殖民写作中。

但巴巴毕竟很早就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印度,他也和大多数生活在第一世界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一样,对殖民主义宗主国的批判在相当的程度上仍停留在文字上。他尤其受到善于玩弄文字游戏的解构批评家德里达的影响,往往将各种不同的理论话语“混杂化”,使之溶注在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批评话语中,这具体体现在具有模拟(mimicry )和表演(performance )特征的后现代理念中。而巴巴则运用这一后现代/后结构批评的武器,对民族主义、再现和抵制都予以了严格的审视,尤其强调了一种带有殖民论争之特征的“模棱两可性”和“混杂性”,正是在这种“阈限的”(liminal )有限空间内文化上的差异实现了某种接合,所产生的结果便是对文化和民族身份的想象性“建构”。巴巴在许多篇论文中都试图发现一种对殖民主义话语具有摧毁性的“模棱两可的”或“含混的”话语,它既对原体有着某种模仿性,同时又与之不同,这样便对殖民主义宗主国的话语的原体产生了强有力的解构作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对“模拟”

概念的阐述。在《关于模拟和人:殖民话语的模棱两可性》(“Of Mimicry and Man :The Am -bivalence of Colonial Discourse ”)这篇广为人们引用的文章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

后启蒙以来的英国殖民主义话语常常以一种模棱两可而非虚假的腔调发言。假如殖民主义以历史的名义掌握权力的话,那么它便常常通过闹剧的形式来施行它的权威……在从殖民想象的高级理想向其低级的模仿性文学效果的这种喜剧性转折中,模拟以最使人难以捉摸和最为有效的一种殖民权力和知识策

略的形式出现了。

既然模拟本身就失去了其严肃性,因而巴巴的态度便显而易见了:他采取的实际上是一种论辩而非对抗的态度。这大概也是他为什么始终能够为主张多元和差异的美国学术界接受并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这种模拟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显示出自己的特征和力量呢?巴巴接着指出,

被我称之为模拟的殖民话语的那种模式的权威性因此也就显示出了某种不确定的特征:模拟显示出的是一种差异的再现,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拒绝全盘接受的过程。这样看来,模拟实际上是一种双重表述的符号;一种复杂的改良,规约和律令的策略,它再将权力具像化的同时“挪用了”(appropriates )他者。由于巴巴本人在表述上的含混性和模棱两可性,又对模拟的另一方面特征加以了限定:然而,模拟同样也是不可挪用的符号,是一种差异或桀骜不驯,它与殖民权力的主导性策略的功能相一致,强化了监督机制(surveil -lanc e ),并且对“已经被规范化的”(normalize d )知识和学科权力构成了内在的威胁。③由此可见,模拟对殖民话语所产生的效果是深刻的和令人不安的,但并不是那种毁灭性的打击。这也许正是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策略的目的所在。

王 宁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

①②③

同上,第86页。

同上,第85页。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第63页。

与赛义德和斯皮瓦克这两位主要的后殖民批评家相比,巴巴不仅在年龄上轻一些,其政治态度和批评观念也相对灵活一些,但由于他在近期异常活跃,他的批评话语也显示出批判的锋芒和犀利性,因而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由于巴巴本人的民族和文化身份以及知识背景较之前两位学者更为复杂,因此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和身份认同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变得越来越重要。他的后殖民批评策略是以一种介于游戏性和模拟性之间的独特方式来削弱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也即表面上在模仿西方主流话语,实则通过这种戏拟削弱并破坏了西方的思维和写作方式的整体性和一贯性。这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他对第三世界人民的反殖斗争深表同情和支持,并在不同的场合有所表示,他认为,长期以来的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的斗争不仅改变了西方历史的方向,而且对作为一种进步的和有序的整体的时间观念也提出了挑战。对殖民主义的非人格化的分析不仅从启蒙时代的“人”的概念疏离了出来,而且也对作为人类知识的一个预先给定的形象的社会现实之透明度提

出了挑战。

但是另一方面,与斯皮瓦克和赛义德不同的

是,他又总是把后殖民主义的话语看作仅仅是论辩性的而非对抗性的,在他看来,通过这种论辩能达到削弱甚至消解西方的话语霸权之目的。诚然,在后结构主义的语境之内,这种批判性的尝试依然具有强有力的解构性,而非实证性,其目的在于动摇和消解关于帝国的神话和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巴巴一方面也支持赛义德的主张,在不同的场合对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予以抨击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总是通过对帝国话语的模拟来产生出一种相对于前者的权威的杂体,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解构和削弱权威的力量。既然第三世界话语对于帝国话语来说是一个“他者”,那么它就只是与后者相关联才得以存在,一旦没有了后者,这个“他者”显然

也就无甚意义了。这样看来,有一段时期,巴巴的态度在不少场合下与其说是严肃的倒不如说是游戏性的,因而他的著述也总是用一种模棱两可的方式写出的,对之的解释也就应是多元的。毫不奇怪,由于巴巴对西方的文化霸权抱如此反讽和戏拟的态度,因此他很难使人相信他的解构尝试的真正目的。例如,巴巴曾对模仿(mimesis )和模拟(mimicry )这两个概念作过区分,他认为,这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特征是同源系统内的表现,后者的目的则在于产生出某种居于与原体的相似和不似之间的“他体”,②这种“他体”既带有“被殖民”的痕迹,同时又与本土文化话语糅为一体,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被殖民的一方对殖民地宗主国的文化和理论话语的有意识的、并且带有创造性的误读之上。在当前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巴巴的“混杂”策略和解构式批评对相当一批有着西方理论背景的先锋派批评家颇有影响:张颐武、陈晓明、戴锦华、王一川和陶东风等当代新锐批评家就是在巴巴理论的启迪下不断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后殖民及第三世界批评的策略。他们的批评已经引起了巴巴等西方后殖民理论家的注意,并对第一世界的文化霸权产生了强有力的批判和解构作用。因此,随着后殖民主义论争在中国语境下的日益深入,巴巴的批评实践和话语策略越来越对这批有着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倾向的青年批评家产生诱惑力,这主要体现在关于全球化/本土化、第一世界/第三世界、现代性/后现代性这类二元对立的讨论和消解上。

2002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②参见巴巴《关于模拟和人:殖民话语的模棱两可性》(“Of Mi micry and M an :The A mbivalence of Colonial Dis -cours e ”),收入《文化的定位》,第85-92页。

参见巴巴为弗朗兹·法农的著作《黑色的皮肤,白

色的面罩》(Bl ack Skin ,W hite Mas ks )英译本撰写的序言,转引自帕特里克·威廉斯和罗拉·拉里斯曼编《殖民话语和后之殖民理论读本》(C olonial Dis cours e ,and Post -C ol onial Theory :A Reader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4),第114页。

走向一种少数人化的过程

近几年来,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又发生了新的转向:从居于第一世界内部后殖民论辩性逐步转向关注真正的后殖民地人们的反殖反霸斗争,并对他过去的那种具有戏拟特征的后现代风格有所超越。根据他最近在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系列演讲,他目前关注的一个课题就是“少数族裔”或“少数人群体”所面临的困境。他认为,反殖民主义的少数人的策略向殖民主义体制提出了挑战,这种策略是“重新划分”帝国主义强行分割的种族歧视的范围,将其分成外部领域(物质的机构)和内部领域(文化的认同)。通过将内部领域/外部领域的区分模式印刻到歧视性霸权的主要帝国主义话语内部的、殖民主义的自我/他者的二元模式上,反殖民主义策略逆转了帝国主义霸权,或者创立了一种“不恰当的”反殖民的模拟;这种歧视性霸权的帝国主义话语包括:社会生活领域的公开和隐私,法律领域的风俗和合同,土地和所有权领域的财物和房产等。在物质领域内西化的影响越大,在精神和文化

的飞地之中的抵制就越激烈。

这种理论兴趣的转向将体现在他即将出版的两本专著和文集中。在这些著作中,一个艰

深晦涩的巴巴不见了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睿智并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化批判者和思想家。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时代的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份认同问题,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便越来越显示出新的活力。巴巴经常往返于欧美两大陆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并逐渐把目光转到亚太地区,认为在这些殖民地和宗主国的中间地带可以实践他的混杂理论和“少数人化”策略。由于巴巴的另两部近著尚未出版,再加之他仍处于自己的著述盛期,因此对他的全面评述还有待于未来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但巴巴近期在中国的系列演讲和即将在中国发表的论文无疑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以及他近期研究中的

新的转向:即他所提出的“少数人化”(minori -tization )策略,他认为这也是一种过程,实际上标志着另一种形式的全球化。在《黑人学者和印度公主》这篇演讲中,他从细读美国已故黑人作家杜波依斯的作品入手,认为

杜波依斯的核心洞见在于强调少数人形成的“邻接的”和偶然的性质;在这里,是否能够团结一致要有赖于超越自主性和主权,而赞同一种跨文化的差异的表达。这是一个有关少数人群体的富有生气的、辩证的概念,它是一个亲善契合的过程,是正在进行的目的和兴趣的转化;通过这种转化,社会群体和政治团体开始将它们的信息播向临近的公众领域。少数人化这一理性概念远比少数人的人类学概念优越,后者在国际民权与政治权利大会的第二十七条中有规定。它实际上是另

一种类似全球化的过程。

但是这种过程将在何种程度上产生多大的影响,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鉴于巴巴在学界正如日中天,他的后殖民批评理论和学术思想之价值将随着他两部新著的问世而逐渐显示出来,因此对他的批评理论和学术思想作一较为全面的总结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 100084

王 宁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

②同上。

关于巴巴最近以来的学术思想之转向,参见他于

2002年6月25日在清华-哈佛后殖民理论高级论坛上的主题发言《黑人学者和印度公主》(“The Black Savant and the Dark Princess ”),中译文见《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增强文化理解、克服文化冲突、增强文化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据我国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了20万。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以便尽快的实现与中国人的交际进而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实现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即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常常在交际中遇到难题,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其实,对于学习汉语的外留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不光是只要明白发音,认识汉字,语法等。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于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学习好汉语并应用于交际。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可以是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显然是有差异的,即文化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应当首先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意义何在。“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古往

今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化进行定义和阐述,反映了文化涵盖内容的广泛和深入,以及人类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给文化这样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层面对文化进行定义,而不少学者认为,文化除了精神文化、方式文化外,还包括物质文化。文化的冰山比喻有助于对文化的全面理解。文化是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的,显性部分即冰山浮出水面的可视部分,是外在直观的事物,隐性部分即冰山水下的不可视部分,例如社会规范、价值观、信念等。本人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特定群体所表现的具有显隐双重性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显性文化反映和体现了隐性文化,隐性文化驱动和支配着显性文化,两者相互联系和影响,构成有机的统一体。 所谓文化差异,简要地说,即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别。文化差异是复杂多样的,我认为应当从文化显隐性的特点出发,将文化差异分为显性差异与隐性差异。显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物质成果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语言的不同亦属于显性差异。语言不可视、不可触,却可以听到,它是一个客观存在。隐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行为方式、创造的精神成果表现出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文化差异的更深层次会导致文化冲突。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摘要】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族作家文化身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生命意识的觉醒。阿来的小说创作既坚持不懈地把艺术触角深入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中寻找民族文化的踪迹;又在不断地寻找中为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和重构探寻着超越之路。 【关键词】阿来小说文化身份认同超越 阿来,当代著名的藏族作家,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尘埃落定》,1988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引起了评论界对阿来文学创作更多的关注。阿来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其小说创作成果,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的最高成就,阿来也成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作品的评论,往往绕不开对“民族文学”这一范畴的解读和阐释。那么什么事民族文学那?“从广义上来说,作为生命个体的创作,所有的文学,都是民族文学,都是由具有独特文化身份的生命个体创作的。每一个作家,都是以一定的文化身份进行创作的,也必然地要进行他所选择的文化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作品,在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就自然的获得了某种文化意义,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换句话说,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是民族文学的创作,任何作品,都是民族文学的作品。”[1]但在中国以汉族为绝对主体、各民族共存的多民族背景下,民族文学又有了特别的意义,一般指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文学,即少数民族文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作家是少数民族,二是作品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反映了民族生活。阿来的小说创作具有以上鲜明的特点。他从本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通过文学话语,来建构自我作为藏民族个体的文化观。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并没有陷入“民粹主义”偏执的狭隘视角。在对汉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比较中,使作者对自我的民族身份和本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 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

文化冲突带来的思考

文化冲突带来的思考——以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为例 陈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人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体现了出来,有的差异很小,并不妨碍交际的进行,而有的差异很大,不仅会妨碍交际甚至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交际的必然。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化冲突的表现并以《刮痧》当中的文化冲突为例,谈一些对文化冲突的思考,希望能够使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文化融合 随着世界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各种交往也越来越密切。世界是整体,然而又存在不同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体现了出来,有的差异很小,并不妨碍交际的进行,而有的差异很大,不仅会妨碍交际甚至会导致交际的失败。这就是历史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指出,世界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新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而主要来自于不同族群的文化。 交往越深入,文化交往就越频繁,文化的冲突也就越来越凸显,要想在异国立足,融入异国社会,达到文化认同,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化冲突的表现并以《刮痧》当中的文化冲突为例,谈一些对文化冲突的思考,希望能够使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文化冲突的表现 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念和文化认知的不同引起的冲突。文化是人的文化,随着一个民族的建立而产生,并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并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些观念和体系一旦形成就固定下来,在语言的帮助下代代相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是持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本族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语言上反映的文化冲突 语言和文化的联系甚为密切,首先,同一种语言和文化来自于同一个民族,语言虽然有一些个人的表现,但是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同一民族的文化,我们可以用母语来谈论与我们不同的文化世界,但是通过我们的语言反映出来的文化信仰与我们的民族是统一的。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传承。语言和文化都是在后天习得的,当我们习得一种语言的时候,我们也习得了它的文化。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语言上的冲突反映的即是文化上的冲突。 1.2价值观念上的冲突 价值观念上的冲突来自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在时间观、隐私观、家庭观和教育观等方面都有差异。 在时间观念上,人类学家霍尔(Hall)把人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遵守单时制的人,一类是遵守多时制的人。单时制的人是线性的时间观,他们把时间分为一段一段,每段都有特定安排,在该时间段不能做其他事情,而多时制的人会在同一时间做多个事情。 从隐私观来看,欧美国家的人对自己的隐私比较敏感和重视。美国人对于隐私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如果没有隐私就难以独立思考,没有隐私就不是自由社会。而在大部分亚洲国家的父母眼中,子女在父母面前是没有隐私的。 就家庭观来说,中国人更趋向于一种依赖的家庭观。《论语.里仁》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就是说当父母健在时,子女应尽义务在家陪伴父母,离开家则要有一定的去处,不要让父母担心。而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他们注重的是个人的发展和经济上及心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章节答案1~8

第一章 1 【单选题】(10分)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提出的。 A. 张骞 B. 汉和帝 C. 汉武帝 D. 李希霍芬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2 【多选题】(10分)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除了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外,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组成。 A. 东洋航线 B. 西洋航线 C. 南洋航线 D. 北洋航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3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 A. 贸易作用 B. 军事作用 C. 外交作用 D. 文化交流作用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4 【单选题】(10分)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于()年粟特人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传入中国。 A. 贞观十四年 B. 康熙九年 C. 崇祯十六年 D. 元和七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5 【单选题】(10分) 汉武帝时期,()为开拓“丝绸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A. 卫青 B. 霍去病 C. 张骞 D. 司马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6 【多选题】(10分) 鸠摩罗什把佛教从西方引入中国,将大量经书翻译成汉语,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与()和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A. 不空 B. 鉴真 C. 法显 D. 真谛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7 【单选题】(10分)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历时四年来到中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后由鲁斯蒂谦将其在中国见闻轶事整理并编著成游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 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从现代的人性观说,以鬼怪片为代表的非性类型电影,在用超越现实的术想象映照现实人性缺陷一方面上有着显著优点。对此,胡克归结得好:“果没有非现实电影类型的开拓,至还会造成几方面的不足。首先是对人性的理解会造成偏差,难以分展示人性恶的方面。其难以表现人的深层欲望,反化因素也就缺少更的表现机会。再有就是在术形式方面难以更大地冲破视禁忌,造成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精神上和艺术上多地获得解放。”②在目前国内电影创中,这三方面都是匮乏的。确地说,由于鬼神文化与现文明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传鬼神因广泛的崇拜基础而备较为完整的文化识体系,到了今天只能龟缩在藏污纳垢的民间,这在当程度上致使鬼神型电影的发挥空间日益狭窄;以判迷信弘扬文明为己任的启蒙潮彻底解构了鬼神的精神意义,同也导致传统文化的面目日模糊。这种情形在当下大的鬼神片中比比皆是。 一、中国鬼怪的尴尬:何处是家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陆鬼怪类型片是缺席的。中原因在于,鬼怪文化中国现代社会中难以获存在的合法性。即便在目前的受情境中,唯物论仍成了鬼怪电影的创作障碍。鬼在失去了传统文化所造就精神家园后,只能是一种处告白的尴尬;国鬼怪片摇摆于诸多型,在凶杀、吸毒、枪战、情等等类型元素中,鬼怪总是退居席,仅是刺激感官的视听元素而与深层次的文化统无关。如上所说,鬼怪类型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在当社会中分崩离析的鬼怪文化已经失了精神崇拜

的意义。从五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中国统文化,尤其是被之封建迷信的鬼神文化遭受了多次击。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播撒了主与科学,在知识分子群体广驱除了作为文化存的鬼神阴影,从知识产生与传播的层面上截断了鬼神文化承扩散的可能;那么文化大革命极端粗暴的非理形式则在观念形态画上一条巨大的伤痕,严重亵渎具有精神崇拜意味的鬼神文化,而影响到当下社会的集体心理。当们每每赞美高扬西式的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或者沉痛控诉给民族来巨大灾难的文化大命,往往疏漏了标志民身份的文化传统被迫散落民间角落的事实。而很快,鬼怪们寄身的民间这文化空间又遭致商业文化的吞蚕食。伴随着90年代市场济迅猛兴起,西方快餐式的大文化进一步争夺瓜分文市场,这导致本已独木难的民间文化空间雪上加霜,毋讳言,同质化的全球想象严重威胁传统鬼怪本已日渐迫的存身之地。 在这种情况,大陆鬼怪类型片呈现的文症候是复杂的。国内怪类型片处于幼稚不熟状态,这不能简单归因于电审查的体制问题。年出现的如《闪灵猛》、《凶宅幽灵》、《七夜、《午夜惊魂》等鬼片在恐怖气氛、血腥场面的营造,并不逊色于亚洲他国家的鬼怪片,但是难以叙述一具备文化意义的鬼故事,就不得不令人深思。鬼怪类型片作一种文化工业产品,所对标准化的观众群在性别意识、知识结构、道德念等等,与鬼神文化所寄身民间俗众已较大的区别。与热传统鬼怪的香港恐怖片比,大陆的鬼怪片显然有所不。专门研究恐怖片的阿甘曾这说:“我是一个神秘主义者,相信不可以科学解释的,但我不喜欢缺乏根据的

试析文化冲突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

试析文化冲突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 摘要: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在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对此,应以乡村文化一体化和乡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加大提升乡村教师教育信心的制度建设,加深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加大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力度和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加大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重塑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信心。 关键词:文化冲突;乡村教师;身份认同 在我国逐步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文化没能坚守自身的文化特质,在时代洪流中逐渐衰落,乡村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样一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为数不多的文化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身份”的标记,“包含了制度性的‘权利’(rights)和心理性的‘认同’(identity)两个组成要素”[1],它既是个人认同的身份,又是制度赋予的身份,也是社会认可的身份,是个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讲,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体现在其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上。 1.作为教师的专业身份 在过去相对静止的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乡村教师凭着自己上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尚能应付日常的教育教学。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实施,乡村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越来越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多数农村学校,自然环境恶劣、信息闭塞、工作压力大,乡村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信心不足,出现了“懒教”和“厌教”的现象。于是,很多家长不再相信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条件较好的城镇里学习,乡村教师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专业发展困境。 2.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 乡村教师除了具有教师的身份以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是乡村社会中唯一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所谓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就是指乡村教师代表的文化性和公共性。除了教书育人,他们还应具有敏锐的社会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可是,当前的乡村教师却严重缺乏这种社会意识和公共责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了应有的文化担当,面对着代表主流形态的城市文化,逐渐迷失自我,陷入尴尬的文化困境中。“下课的钟声已经敲响,知识分子的‘导师’身份已经自行消解”[2]。作为身处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们公共精神在日益狭窄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教育的挤压下,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压抑下,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相当一部分乡村教师甚至已经丧失了文化想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1.2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作者:贾虹生 国家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首先应体现在国家认同上。当今世界仍然是以国家为实体组成的,现实中没有人生活在国家之外,不管你是身在祖国,还是侨居他乡。我们13亿之众的中国人,99%以上就只能生活在祖先留下的这片国土上。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国家,既是社会统治的机器,也是世界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载体和基本形态。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古代先贤两千多年前概括的这一点,至今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各国人民的福祉必然和他的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也没有根本改变。国家利益至上仍是现今世界必然的行事逻辑,爱国主义也就成为各国人民的行为准则,家国情怀自然就被纳入到人们的道德标准和根本利益范围。这一串的关系绝不是道德说教,而是影响每一个人的活生生的现实课题。 笔者曾经两次去过美国,令我颇感震撼的不是那里的先进发达,而是两件小事。一次是代表团参加一个大型活动,成千上万人聚集在广场,生性自由活泼的美国人,看似无拘无束地嬉笑打闹。但当三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护卫着星条旗正步走入广场时,人们立刻安静下来,右手按在左胸前,表情庄严地注目他们的国旗,偌大广场只听见三名战士的脚步声。可畏的是并没有人提醒,大家都是自觉的。另一次是在饭馆吃饭,当电视里响起“星条旗高高飘扬”的国歌声时,所有正在用餐的美国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表情严肃地按住心口,直到国歌声结束。我当时就想,美国人的爱国情怀,绝不输于任何国家,美国人的国家认同感与美国的强大有着必然关系。 国家认同,离不开对国家基本状况和发展道路的认同。我们的国家,是从一盘散沙、外强瓜分、军阀割据、战火频仍的状况下重新站立起来的。无论说它是“睡着的狮子”,还是说它“东亚的病夫”,都是任人宰割、欺辱的对象。除了掠夺你的资源财富,没人关心你的人民疾苦,国民也变得越来越愚昧和麻木,就像鲁迅先生无情鞭挞的那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一个种群对自身文化的回归或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该环境文化的一种心理确认。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主调,有色人种的文化处于附属的地位,两种文化在相互排斥和不平等中相互融合,黑人文化在寻找自身定位时茫然困惑,同时随着黑人的地位的提高及奥巴马的当选,寻根追源已成为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黑人文化身份认同困境 一、困惑与困境 美国黑人文化的根源来自于非洲,非洲文化因素在美国并非是原来意义上的非洲文化,它借助美国黑人的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经过种种变化,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社会的主要旋律的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是人类天生的统治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主张废奴的杰斐逊也是个种族主义者,他主张解放后,将其迁移到不致造成血统混杂的地方去,希望在非洲建立一个国家,将美国国内所在的黑人全部转移到该地。这种主见完全把黑人塑造成不开化和愚昧的状态。在黑人民权运动胜利后,黑人对自身的文化完全处于一种丢失与困惑的状态,他们的文化定位是什么——那被时间和空间已经疏远的非洲文化对他们还有无意义,在探寻自己文化根源的时候,出现彷徨与困惑,他们认为:只有接受了白人的文化,他们才能被美国社会所接受,才能改善自己的不平等待遇,也才能改变‘他们与生俱有的黑人性。’ 由于历史一代一代为种族主义所渲染,黑人文化的弱势地位加强,黑人在不知不觉中将白人的审美标准内化。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便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下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表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造成的自我身份迷失和对主流文化的盲目追求。

整个19世纪黑人对非洲文化是感到困惑的,一方面,有部分黑人希望靠重建非洲故土来建设民族性,另一方面,有少部分黑人希望摒弃非洲传统文化,将黑人文化看成是低劣的,认为应该向白人学习。黑人权利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盲从,他们摒弃了黑人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盲目的追求自己的文化优秀的一面,对于那种被殖民的文化给予拒绝,黑人在彷徨中寻找自己的文化领地,也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本位。 二、复归与融合 随着黑人政治力量的觉醒,文化相对主义的深入,许多黑人开始正视自己的文化,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包容文化因素有所扩大,这有利于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20世纪初,许多黑人团体明确了自己的非洲文化。 马库斯加维是一位具有牙买加黑人血统的美国人,他提倡黑人的民族主义,哪里有黑人自己的政府?哪里有黑人自己的国王?哪里有黑人的总统、国家、大使、陆军及其重要人物?我找不到他们,我宣布‘我将帮你们建造这一切。’世界黑人进步协会,其机关报《黑人世界》周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黑人报纸。领导人加维宣传黑人祖先的光荣历史,提出“回到非洲去”的纲领。他认识到在西半球文明化的过程中,黑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通过使美国黑人加入协会来激发黑人的自豪感,但是纲领缺少可以行动的可能,在经济危机后,黑人没有基本的生存保证,何来精神追求。黑人普遍赞成杜波依斯的观点,他是一位出身于黑人家庭的学者,著有《黑人的重建》、《世界与非洲》等书,他是泛非运动的创始人,他以精辟的言论说明了黑人和非洲文化对美国和世界的贡献,认为有色人种应和白人共同承担义务,同那些为民主而战的白人同胞和盟国肩并肩得紧紧团结起来。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尔雅答案100分

。。。。。。。。。。。。。。。。。。。。。。。。。。。。。。。。。。。。。。。。。。。。。。。。。。。。。。。。。。。。。。。。。。。。。。。。。。。。。。。。。。。。。。。。。。。。。。。。。。。。。。。。。。。。。。。。。。。。。。。。。。。。。。。。。。。。。。。。。。。。。。。。。。。。。。。。。。 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着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着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精选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 和建构 摘 要: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理论强调文化身份只有放在 多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民族文化杂交中以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 史中才能够很好地被定位。 而李安导演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华裔 导演,其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通过镜头带来中西文化的视 觉冲突。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推手》来深入探讨影片中人物的 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建构过程。 1、 综述 自从二十世纪 50 年代埃里克森最早开始对身份这个主题的 研究以来,对身份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文献基 础。不过大部分文献都是关注于个人身份和种族身份。 然而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大批移民浪潮的涌起, 多元文化的碰撞下移 民群体处在两者或者多种文化的边缘地带, 英国著名学者乔治拉 伦指出, 只要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冲突和不对称, 不管是以 何种形式进行交往, 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 因此在移民研究 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后殖民理论视 角下的“关于文化身份研究”成了一个重要理论命题。 不变的文化身份, 而总是在时刻被塑造着, 处于一种重新被定位 和建构的未完成状态。 文化身份的认同核心在于的文化价值观念 的认同, 并需要与异质文化的比照中才能清晰地现出。 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共同文化习俗,共 后殖民理论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身份观, 不存在一种一成 然而一个

同行为模式等在某一个阶段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裂和重构。同时也并不意味着认同接受文化( receiving culture )的文化价值和行为模式就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heritage culture )。就拿美国亚裔群体来说, 在文化身份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下四个过程:1)寻求认可; 这个时期的华裔移民在美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不管是美国文化还是亚洲文化都不能定义华裔的身份问题。2)为传统文化的辩 护; 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认识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多地意识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3)同化和“臣属”,这个时期的华裔已经已经 完全“西化”,这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更多的声音。3)后同化时 代。当下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中重拾传统文化。 2、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 随着跨文化交往的加强,中西文化冲突也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关注于中西文化差异和冲突。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汤亭亭以及任碧莲等都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相继提到了中西文化冲突中美籍华人的困惑以及尴尬处境。而在华裔导演李安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在探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诠释了华裔群体对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建的思考。

关于文化冲突的思考

关于文化冲突的思考 摘要:文明,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直存在着两条并行的道路。一条道路是文明的冲突,另一条道路是文明的交流与汇融。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不同文化间、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会愈演愈烈,并产生了许多矛盾。文明的多元性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与生物的多样性对生命世界的意义同等重要,文化间应相互交流,建立和谐文化,多元文化。 关键词:多元性,文化冷战,文明和谐,中国文化 (一)基本含义 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或这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而处在相同生存环境里的人,又会形成许多共同的感受和经验。在封闭的生存环境里,这些共同的东西是产生部落或者村落文化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部落或者村落之间人们的各种联系不断增多,封闭的状态逐渐就会被打破。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习惯等互相交往,必然要产生冲突和磨擦。所以,文化的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 (二)产生原因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三)带来结果 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 (四)代表性观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在亨氏的"文明冲突"的主张中,包含了少许"文明和谐"的因子,他既声称文明冲突是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又声称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最可靠。他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由于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 (五)中国文化的处境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与文化身份认同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与文化身份认同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世界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紧密交织,相互碰撞,带来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异文化的对抗和冲突。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仅仅学会对方的语言并不能完全保证交际畅通无阻。这种由文化冲突带来的焦虑和不适应主要发生在长期旅居国外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身上。他们长期浸润在与本国迥异的行为规范中,更需要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文化身份,以求在陌生环境中寻得正确且舒适的生活状态,如何运用别人可以接受的语言建立有效的身份认同,是关系到交际效果的重要问题。 一、文化身份的概念引入 参考邢福义在《文化语言学》中对广义文化的定义,我们认为,“文化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生活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如Hamers and Blanc认为:复杂的文化结构经过整合进入个体,并与个体人格相结合,继而构成个体的文化身份。偏重于强调文化身份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动态机制。Kramsch认为文化身份是在特定文化系统中社会认定或自我认同中建立起来的,侧重强调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文化归属的自我认同以及外部认同。综合几种定义,我们认为文化身份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成员身份即文化归属的认同感,包括自我认同和外部认同。 每个个体从出生起就开始被赋以各种文化身份特征,宏观层面上包括国家、种族、民族身份;微观层面上包括地域、性别、年龄、信仰、学历、职业等。通过群体成员的言语行为、所思所想表现出来,向外部群体表征该群体的独特性。人们拥有多种社会身份决定了文化身份具有多重性,即使是处于同一宏观身份群体的个体,也因归属若干不同的次文化群体而彼此区分开来。 二、语言与文化身份 不同的文化群体以其独特的特征与其他群体区分,表明成员的文化身份。身份建构有多种途径,其中语言是体现文化身份最重要的标志。Kramsch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身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通过不同的语法、词汇、口音和言语模式,以及各种形式的语码转换,说话者表明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也被自己或他人确认为该言语社团的成员。比如人们往往会把与自己有类似人种特征、使用相同语言的人认定为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由此获得亲切感和归属感。广泛存在的老乡会也是为了满足成员间相互的文化认同而存在的。恰当的语言有助于建立起有效的身份认同。反之,不当的语言将导致身份认同的混乱,在跨文化交际中甚至影响国家、民族的形象 语言影响身份的建立,反之,身份也会制约着交际者的语言运用。语言的选择呈现出差异,其深层次原因就是文化身份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常使用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1. 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 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做出了杰出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新闻传媒日益瞩目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正取决于中国今天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那么今天的中国文化在外国人眼中是什么样貌,在外国人的口中又作何评价呢? 印度学者谭中教授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是一种特殊而巧妙的融合中外的文化。” 中国以文化立于世界,通过文化展现了在世界的独特存在。没有文化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

体现。“中国文化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以其历史的积淀、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发挥惊人的文化影响力。”美国尼德兰环球娱乐公司总裁尼德兰说。 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人类文明的发源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内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的亚洲文明。尽管人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并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丽教授对中国文化颇为精通,她详细列举了古代中国文明在工程、医药、科技数学、军事、交通和音乐等方面的伟大贡献,感慨中国造纸、印刷、水转翻车、浑天仪与地震仪、独轮车等等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革命提供了灵感。“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这些特点在当今世界犹自散发着独特的人文光辉。”意大利威尼斯佛斯卡利大学蒂其亚娜教授对中国文化蕴含的特有价值有着独到的认识,她认为中国人从古代就会依据文化而不是战争准则生活并治理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的智慧之处”。 中国文化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在东亚形成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圈,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体系。日本学者认

全球化传播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摘要】民族文化身份(National Identity)――一段共享的历史记忆蒂克霍夫在他关于民族文化身份研究的书(《Modern Roots: Studies of National Identity》)中对民族文化身份(national identity)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他提到民族文化身份是一个与国家需求相符合的一个信息和知识的储备系统,他们共享一定的社会衡量标准,价值取向,文化发源和同质化思维1。刘莉在她的论文《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中也提到:“Identity具有‘身份’和‘认同’两种基本含义:当它被译为‘身份’时,它侧重的是个体对‘我(我们)是谁’的外在标识的回答;当被译作‘认同’时,指的是个体追寻、确认自己文化身份的心理追寻过程,回答的是‘我们何以、如何成为我们’的内在心理归属问题”2。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就我国为例,中华民族塑造出的是“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等等民族身份与形象来定义中国子民。而日本的“大和民族”,德国二战时自封的“优等日耳曼民族”等等定义也在国际上广为人知。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提供给我们的是不同年龄、性别、地域、文化层次、收入阶层中相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背景和传承与心理认同。根据著名民族学家安德斯的解释,民族可以被看作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具体可以表现在共同的民族发展历史,民族英雄以及神话、寓言、传说,民族精神的宣扬,甚至民族图腾、宗教信仰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这样一个意识的存在,不仅仅给人们带来种族、人群以及国籍的归属感,更加从精神层面上起到了进一步巩固国家的团结稳定的作用。“国家认同是人最集中的整治性存在”2。共享同一民族文化身份的社会成员们也共同分享着相似的国家荣辱观,分担着相同的社会责任感,和背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感。这些源起于相同的national identity 的种种都像一根无形的纽带,捆绑着这个社会团体中的所有成员。这是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种族都无法磨灭的属于人类最原始也最本真的“归属感”和“意识形态”的所在。 一、全球化传播(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一个无可抗争的实事 新媒体的出现无疑是web2.0时代全球化传播发展的最重要里程碑之一。全球化传播的出现不仅仅对传媒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所带来的颠覆性的改变更加进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信仰,渗透到乃至人们的饮食,喜好,口头禅,生活方式等等。以我国为例,目前中国的年轻一代们喜欢吃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听国外的音乐,追美剧英剧看好莱坞大片;随着国内外交流增多,留学生人数不等突破新高,甚至许多人选择工作或定居海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兴的传媒手段让人们可以打破曾经传统媒体的“时间”、“地点”、“空间”的传播局限,从而获取到国外甚至地球另一端的许多新闻消息以及娱乐节目等;许多人开始使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以及美国的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地球村”的局势首先在互联网的阵地上发动总攻,并且毫无悬念的打了一场异常漂亮的胜仗。换言之,全球化文化传播风靡的同时,与之俱来的带来民族文化身份的破碎化、认同的危机化,都无疑给民族团结与稳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与挑战。 二、全球化与民族身份之战 传播学界许多学者认为,无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或者时代背景下,identity是人们不能缺失的人类属性之一。我们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需要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世界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也是一个全球化(globalization)以一种无法阻挡的高速节奏飞快发展的时代。乃至于对我们居住的星球,我们也亲切的称呼他为“地球村”。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感(identity)教会我们区分人群,种族,肤色,国籍,甚至扩大到知识,文化,习俗,信仰,饮食以及民族精神等等领域3。它建立于共同一个种族共享的民族历史记

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试卷

绝密 ★ 启用前 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 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 题号 一 二 三 题分 15 25 30 合分人 得分 中国文化部分 一、填空(15分) 1、先秦法家三派分别为 、 、 。 2、“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说的是我国的 。 3、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 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4、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 。 5、秦汉实行的是 行政区划。 6、理学“二程”指的是程颢和 。 7、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 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8、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 朝。 9、佛教是在 时传入中国的。 10、宋代号称“三苏”的文学家是 、 、 。 11、有人把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及比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名为 。 二、名词解释(25分) 1、内圣外王 2、诸子百家 3、中国宗教信仰中的三大崇拜 4、五行及其相生相克 5、四书五经 2/22 考点名称 准考证号 姓名 密封线内请勿答题 ……………………………装……………………………………订…………………………………线……………………………………

三、论述题(30分) 2、请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互补现象。 1、你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跨文化交际部分 一、论述题(30分) 1、论述中国与欧美国家在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方面的异同。 2、你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哪些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应该如何避免或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文化精神“ 一、二、三”--当下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构铸之橼桷

中国文化精神"一、二、三" !当下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构铸之橼桷 !! 龙宝新1容中逵2 (1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西安710062;2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要:何谓中国文化精神?对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笔者依据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三维,结合自 身所学所思,对前贤的论述进行了梳理与归类,进一步明确了"天人合一"、"为人由二"、"省己求三"的中 国文化基本精神,希冀此论能在这个被全球化吞噬的"众神狂欢"时代,为国人带来一丝迷失后的文化身 份认同。 关键词:中国文化精神;天人合一;为人由二;省己求三 中图分类号:(20)文献标识码:* 在国族经济实力日强、国际地位日显、国人生活日佳的当下,人们对中国文化精神这一问题的探讨似乎又开始沸腾起来。虽然不同人对此的看法有些出入,但无论其具体措词如何,其字里行间所表露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此处笔者所要做的工作便是,结合自己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所学、所察、所悟,根据相应维度将这些早已被先人述说的精神进行一定的梳理与归类,然后将其纳入到相应的"名分"之下,为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重新展示出类似本迪尼克特·安德森所言的"想像的共同体"①来。 文化怪杰辜老前辈认为,"中国人的精神并不仅仅是指中国人的性格或特征。而是指中国人赖以生存之物,是本民族固有的心态、性情和情操",并认为典型中国人的特点是"基于同情与智能的温良、基于宗族与名分的责任、基于忠诚与礼致的廉耻感、基于仁与道德的君子之道",一句话,"真正的中国人就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②钱穆先生则在分析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时指出中国乃一大型农国,具有农耕文化的特征,认为中国的农耕文化是一种"安、足、静、定之文化"。③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的精神即思想。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并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统一而非单纯的体系,主要包括"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要素,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在精神与物质生活上的关系;和与中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刚健有为思想是解决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④廉永杰等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凝聚在中国传统文化现象中并通过它们体现出来的最精微的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思想源泉和基本观念,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持中、豁达乐观;修养品行、经世治邦;追求真理、崇尚气节;知行合体、求是务实;忧国忧民、恋土爱国"。⑤何静等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包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名分大义的礼治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五个方面。⑥当然,还有其他学者也提出了大致相似的看法,不一而足。 从上述诸种关于中国文化精神观点的摘抄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其间两点共性:一是文化精神主要锁定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层面。二是文化精神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者展开论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