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视角下海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海派文化视角下海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海派文化视角下海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8216069.html, 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建议 作者:周双鹤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留存城市的记忆,同时也是城市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借鉴各地成功经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道路可谓大势所趋。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建议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到:“老建筑对于城市是如此不可或缺,如果没有它们,街道和地区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老建筑对街道和街区的安全和公共生活是一种必需,人们离不开他们提供的方便和亲近的人际关系”。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目的正是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 许慎,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他历近三十年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使中华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和统一,被后世尊为“字圣”、“字学宗师”。许慎文化园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慎墓规划建设而成。全园在形式上是一组汉代风格的建筑群;内容上以展示汉字文化为主,以儒家文化为补充,集经典文化教育、励志进取教育、崇文尚贤教育于一体。 一、许慎文化园概述 许慎文化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又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开发利用园区资源同时,也要做到充分的保护园区文物。许慎著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在汉字、汉文化、文物古籍的宣传、实践、保护、利用上,许慎文化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学术科研 许慎文化园每五年一届(2015年后每三年一届)的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从许学、经 学、说文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各位专家学者提交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并编印成册,促进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交流切磋,也增强了许学爱好者坚持做学问的信心。 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书籍的收藏、研究。许慎文化园资料中心是园区的心脏,现藏书万余册,同时立足于建成全国最大的许学资料研究中心,以满足广大许学爱好者的科研需求,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兼利用的作用。 2.场馆及库房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流传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流传学是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其研究的重点往往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2.渊源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渊源学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研究者追根溯源,精心考证,探求它们的放送者,揭示其间的因果关系。 3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4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成为最早的研究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影响研究”。由于各民族的文学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交往的联系,因此就出现了如下文学现象:日本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就运用了不少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就吸收了印度佛经中神猴哈奴曼会三十六变的成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又发展了印度佛经《贤愚经》中顶生王闹天帝宫殿的故事;相传李白首先创作了《菩萨蛮》,但据考证,《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调,经云南而传入中原;更早的《楚辞·离骚》,开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这难以理解的“摄提”、“孟陬”等词,有的专家研究认为,它们是从国外传入的星座译名,极可能是希腊文,也可能是撒马里亚语等。这类研究,由于主要是寻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往联系,研究其渊源、媒介、流传、翻译、接受等等的影响事实,所以就叫它为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 5平行研究对文类的各种问题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和相异性。(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 6 渊源学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对某一作家或作品的外来影响即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艺术技巧等的来源进行研究。按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印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 25、笔述渊源:见之于文字的渊源。 26、印象渊源:指风景、艺术品、音乐等在视觉和听觉中的印象,勾起了作家创作的情感和思想 28、集体渊源: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影响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研究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6-10-10T17:24:28.93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4月作者:许向东[导读] 在研究外国文学时,研究者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跨文化语境下,外国文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研究外国文学时所存在的难度和条件。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可以用一个“地球村”来形容,即生活在一个“村子”里面。在研究外国文学时,研究者 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跨文化语境下,外国文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研究外国文学时所存在的难度和条件。【关键词】:跨文化,语境,外国文学,研究文化语境指的是说话人所处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在不同的文化交流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以一种奇特的形式让人不自觉的深受影响,从而让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带上文化环境所具有的特色和特点。语境一词最早出现于1976年美国社会文化学家德华·T·霍尔出版的作品——《超越文化》,书中的观点认为文化是有语境的并且文化的语境可以进行高语境(High Context,即HC)和低语境(Low Context,即LC)的区分。霍尔在书中说到:“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HC)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信息中。低语境(LC)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因而,在外国文学考究中,要注重跨文化语境这一因素给外国文学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并在不断的研究与实践中寻找一定的方法来理解它,改善它。 一、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文学以语言的形式来表现外在形象,通过外在形象的描述来反映社会的实质,自己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一种表现艺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它来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产,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是口头文学,且一般离不开音乐的伴奏,富有节奏感的抒情诗歌,比如中国的现实主义源头《诗经》,西方古希腊中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西方传统的文学可以分为诗,散文和戏剧,而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可以分为诗,词,杂剧和小说,比如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和四大悲剧(《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哈姆雷特》),中国明清的所出现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 文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它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来决定,且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具有历史性和实践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的产物。文化具差异性,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风格,文化特点和文化习俗,具体表现为历史的,地理的,习俗风情的差异,且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又具体表现为哲学,政治,以及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而文学是以物质体态的形式来传递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从而体现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内涵,例如记录中国先秦儒家思想的《论语》,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仁”和“礼”的思想,古希腊中柏拉图的理想王国《理想国》、《克里托芬》。因而,文学属于文化的范畴,但它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它与文化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而相互促进,相互依存。而文学的发展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差异性的这一特点的影响,从而在研究文学时,要考虑到文化的不同语境这一因素。 二、文化语境下的外国文化研究方法 1.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 公元前5世纪左右,中西方都出现了思潮动荡。中国先秦的诸子百家,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韩非为代表的法家,邓析为代表的名家,孙武为代表的兵家,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九个学派,其中尤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为先,为当时纷乱的政局建言献策。西方古希腊文化也在这个时期空前活跃,有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而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也有《荷马史诗》,《伊索寓言》,《诗学》等。而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对东西方的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东方崇尚儒家的仁义礼仪思想,是具有大河文明封闭的特色,西方尊崇古希腊的不朽史诗,具有海洋文明的开放特色。一定的文化在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行为习惯的差异,言谈习惯的差异。因而,在研究外国文学时,要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国家的文学形式。 2.以开放的态度,研究外国文学 全球化的趋势下,了解和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是发展本土文化的一种提升和稳固。因而,在跨文化语境的条件下,要尊重外国的文化差异,站在外国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研究外国文学。例如,从上帝这一西方神话角色出发,理解西方文学作品中对于上帝的尊崇和尊敬。上帝源于公元一世纪耶稣创立的基督教,耶稣认为人生来都有罪,而他自己作为神(又可以称为上帝)唯一的儿子,是奉献自己拯救他人的救世主。而《圣经》一书,作为基督教的圣典,对于西方文明的影响是没有其它东西能与之比较的,因而在西方人眼里,上帝是不能玷污和污蔑的,就连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都对上帝有着一份莫名的信任和尊崇。因而,在研究外国文学时,要站在外国文化的角度和立场来进行研究,从而增强外国文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历史性。这就是跨文化语境下,对外国文学研究的重大影响。 【总结】:文化语境的不同,所体现的文学表现方式也就不同,而研究外国文学的学者也因本土文化语境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外国文化时也会存在一定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从而影响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而,要注重跨文化语境这一影响因素,在研究外国文学时要尊重文化差异,转换观点和研究外国文学的角度和位置。【参考文献】: 1.张云.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5) 2.张志庆. 外国文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 2011(05)1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闽南师范大学 课程论文 马克思主义精神与文化遗产保护姓名:黄红林 学号:1203030126 系别:政法系 专业:行政学与政治学 年级:12级 指导教师: 2013年11月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文化遗产保护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2) 1、文化遗产保护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化精神 (2) 2、文化遗产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精神 (2) 3.文化遗产对社会的作用 (3) 三、如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 (3) 四、结论 (4) 五、致谢 (4)

摘要 人类文化遗产被破坏的事件历历在目,无不让人心痛惋惜。而我们该怎么去保护现存的文化遗产,才能避免上述悲剧重演?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精神都肯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与重要性。保护文化遗产,必须从基础做起,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让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继续绽放华彩。关键词:文化遗产;三中全会;马克思主义;创新 前言 新浪网报道2012年1月26日,原本计划恢复原貌的“梁林故居”现已基本被拆掉,只剩门楼旁一小间。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表示,此前并不知晓故居被拆一事,已责成东城区文委调查。目前考虑的方案是复建故居,但最终方案还未出炉,整个复建工程需等住户全部搬走才行。对于这个问题,网上争议不断,在现代化的今天,难道一切都得现代化?发展就是要破除一切旧事物?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所谓文化遗产,是指人们所承袭的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或文化的产物。就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言,它集中地表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我们今天所必须面对的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这些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收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当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仍面临文化生态、政策环境、行业自身等多方面问题。1而相关行业与政府部门对文化遗产的重视意识与保护力度的薄弱更让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譬如漳州版“三坊七巷”——文川里走过数百年,而今却面临拆除的危险。虽然在报道后政府部门有效地将之保护起来,但这件事无疑是反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梁林故居,林白水故居、赵萝蕤与其父亲长住过的四合院遭遇危机,最终都被粗野的推土机连骨带肉全吞噬了。,到了2005年,北京的名人故居,全市308处,有189户暂未 1 节选自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新华社北京2月8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我国现有的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草案都强调责任与义务,却没有有效解决公众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所应获得的对遗产的实际认识与认同,并进而阻碍了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本文正是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民众对于非遗情况的认知以窥探保护的效果与现状,并就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态度;法律保护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为此本课题组特组织了在宁波与温州两地向市民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在其他国家,早已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工作,据我们采访过的专家介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则起步较晚。日本在1950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韩国也于1962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一些国家如突尼斯、玻利维亚、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肯尼亚开始在国内层面采取了版权法或者准版权法的模

式(quasi-copyright framework)为其本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提供法律保护。民众对于其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可程度也较高。 在立法上,我国也已经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现已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有望在今年进入人大常委会议事议程并很有可能获得通过。《草案》将法律的保护范围界定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国家保护:(1)濒危的古语言文字;(2)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木偶、皮影、剪纸等;(3)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4)传统礼仪、节日、庆典和游艺活动等;(5)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6)其他需要保护的特殊对象。”而对于此,许多市民其实并不清楚,他们或则没有听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或则不明其义,或则不知其所指。当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寡闻并不是我们担心的关键,最为关键的是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渐行渐远。 浙江省在XX年年通过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且各地政府部门也积极开展了一些保护、抢救工作,但是由于保护才刚刚开始,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一、关于比较文学研究转向的合理性问题 (一)国际文学研究“向外转”趋势必然指向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的“向外转”自然都指向了文化。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几乎是当代文学研究各派别的共同趋势。比较文学的开放性决定它向来都能对学术研究的变化做出敏感的反应,更何况它本身就有着文化研究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期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倾向就是这种“文化热”的开始,而9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的趋势变得更加明确更加自觉。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决定了文化研究的合理性 随着全球趋势的日益迅猛,从比较文学的本体论—比较视域来看,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比较视域具有联系及流动的特点,使比较文学不断打破自身的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并使这一学科超出文学研究的范畴,进而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文学研究。与比较视域的联系性特征相联系,比较视域始终持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研究态度,随时间变化和时代变迁调整自身,这是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比较视域走出了欧洲中心,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阐释的时代。大家熟知的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加拿大学者米列娜?多列热诺娃等,都积极地对中西文化、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再从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基点———比较视域来看,

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也是符合这一学科自身的学理特征的。 二、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及问题 “二战”后,文化研究在英国逐步兴起,80年代传到美国并形成多元发展的趋势。它主要关注当代的非精神文化及大众文化,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的态度,把文本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学、人类学、心理学相结合。它所运用的多学科、多维度的方法给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比较文学研究要求彻底打破“欧洲———西方”占据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的观念。于是结构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等学说,有了施展理论价值的天地。比较学者用这些理论来说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平等关系,说明文化交流中的对等原则和互补、互惠关系等等。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引入包括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在内的后现代理论,有效地调整了比较文学近十几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偏颇,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疆域,为比较文学输入了新观念、新术语,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女性主义与比较文学等颇具特色的研究领域。通过上述文化理论的研究,有利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中外许多著名学者都把目光投向本民族以外的其它文化体系,并对之进行研究,如艾田伯的巨著《中国的欧洲》、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出版了《比较诗学———东方与西方》等。 另一方面,比较文学的具体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这也是比较文

外国文学研究平时作业完整版

外国文学研究平时作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___英雄___传说两部分内容。 2、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___土壤 _____”。 3、希腊英雄传说中最着名的英雄是_赫拉克勒斯_________ ________。 4、希腊的悲剧和喜剧都起源于___酒神颂歌_________祭祀。 5、古希腊悲剧的奠基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克思称赞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___是“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 殉道者”。 7、古希腊最着名的喜剧家是__阿里斯托芬_______________。 8、希腊新喜剧的代表性作家是___米南德____________。 9、柏拉图的《__________》是欧洲唯心主义文艺理论的肇始之作。 10、古希腊最着名的独唱琴歌女诗人是_萨福__________________。 11、亚里斯多德的《______诗学_________》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重要文献。 12、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______寓教于乐________”的文艺观。 13、奥维德的《__________》诗古代希腊罗马神话的汇集。 14、维吉尔的《埃涅阿斯记》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个人创作 _______________史诗”。 15、荷马史诗包括《依利亚特》和《___奥德赛____________》两部作品。 16、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______骑士传奇_________。 17、但丁早期创作的代表作是描写爱情的诗集《_____新生____________》。 18、但丁的代表作《神曲》的原名是《___________》。 19、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20、“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的艺术实践使欧洲_______抒情诗_____诗体达到完美的境界。 21、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十日谈》采用了《一千零一夜》式的_大故事套小故事框式___结构。 22、“西班牙戏剧之父”维伽的代表作是《__羊泉村___》。 23、乔叟的代表作《_坎特伯雷故事集________》在结构上类似《十日谈》。 24、《堂吉珂德》中与主人公相辅相成的生动形象是__桑丘·潘沙________。 25、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是《____亨利四世__________》。 26、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是_______鲍西娅______。 27、运用三一律创作最为成功的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是____拉辛_________。 28、布瓦洛的诗体理论着作《_________》是古典主义创作的法典。 29、恩格斯认为笛福笔下的_____鲁滨孙_____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 30、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____格列佛游记_________》。 31、菲尔丁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32、狄德罗的《___哲学思想录___________》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33、《费加罗的婚姻》的作者是_博马舍_____________。 34、莫里哀的《______伪君子_______》标志着他性格喜剧创作的开始。 35、歌德的《_____浮士德________》被恩格斯赞为“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36、海涅的代表作是《_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______________》。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试题B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08级专业选修课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 开卷考试试卷 B 班级___学号____姓名____成绩____ 一、填空:(30×0.5=15分) 1.比较文学涵盖文学研究领域的三个重要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______,这种研究被梵·第根称为(__________)。 3.从“传送者”出发,研究影响是通过什么______和______发生的,被称为(__________)。 4. 中国(大陆)比较文学的定义为: “比较文学旨在研究各______文学相互______和______研究并无______关系的不同______文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______和______;它还研究文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______和______。是一门______学科”。

5.西方译介学的三种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二、名词解释:(4×3=12分) 1.民族文学 2.题材学 3.译介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 报告

编号:FS-DY-2040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我国现有的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草案都强调责任与义务,却没有有效解决公众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所应获得的对遗产的实际认识与认同,并进而阻碍了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本文正是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民众对于非遗情况的认知以窥探保护的效果与现状,并就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态度;法律保护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为此本课题组特组织了在宁波

与温州两地向市民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在其他国家,早已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工作,据我们采访过的专家介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则起步较晚。日本在1950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韩国也于1962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一些国家如突尼斯、玻利维亚、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肯尼亚开始在国内层面采取了版权法或者准版权法的模式(quasi-copyright framework)为其本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提供法律保护。民众对于其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可程度也较高。 在立法上,我国也已经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现已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有望在今年进入人大常委会议事议程并很有可能获得通过。《草案》将法律的保护范围界定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国家保护:(1)濒危的古语言文字;(2)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木偶、皮影、剪纸等;(3)传统工艺美术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

刊名:外国文学研究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中文; 开本: 16开 ISSN:1003-7519 CN:42-1060/I 邮发代号:38-11 复合影响因子:0.548 综合影响因子:0.21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外国文学研究 创刊时间:1978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期刊简介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国内统一刊号:

CN42-1060/I,国际刊号:ISSN1003-7519。本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反映外国文学理论、思潮和创作的新动向为办刊宗旨,主要刊载我国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开拓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扩展我国文艺界的视野并提供借鉴。本刊为保证杂志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用稿公正性,全面实施匿名专家审稿制度,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现不仅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国内权威检索机构所收录,而且是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 & HCI ( 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刘编辑1269292199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 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期刊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中外学者访谈、英国作家作品研究、美国作家作品研究、欧洲文学研究、东方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问题与学术、文化与文论、外国文学在中国、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等。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期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关于西方文论分期问题的讨论——当代西方文论基本定位 韩国学界对中国近、现、当代作品中韩国人形象的发掘与研究

论中国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保护

圆明园祭 ——从圆明园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300年的岁月,对于浩浩汤汤,蔚为壮观的中国历史来说只是过眼云烟,然而对于一座园林,却可能是不能承受之重。三百年的雕琢,三百年的洗礼,于圆明园,即如此。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震撼于她的华美和无双,震撼于她沧桑的历史变迁,更震撼于这其中的巨大失落。曾经的万园之园,曾经的文化集萃,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怅惘低回。 圆明园,这个五世皇帝的御用之园,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和经营。每一朝,从帝王到臣民,都对她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感情。尤其是皇帝们,他们亲自参与园林的设计,亲自督察施工情况,为每一处景色取名、题词。乾隆将他钟爱的南方园林创造性地复制到圆明园中,帝王们将中国无数的稀世珍宝藏于此园中,一年中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在此度过。因此圆明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座园林了,于当时,她已俨然成为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又一中心,于今,她是一座文化宝库,不仅体现着清国帝王们的审美情趣和政治抱负,更体现出一种凝练和集萃,凝练出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和我们整个民族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核心,集萃中华民族灿烂夺目的艺术成就。 圆明园的美不仅得到国人的称赞,也让外国人惊叹不已。当时一批批来自英国、俄国的使者,视其为仙境和梦幻之所在。然而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这些,从那些来自西洋的贡品中早已透露出这样一个讯息:西方文明正在迅速崛起。但我们的天子们并未从那些精致的马车、大炮中读出更多的东西,却依旧沉迷在圆明园带给他们的安逸与平静中。 1860年10月6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入侵,惨遭洗劫与焚毁,并由此开始了她坎坷曲折而悲壮的命运。一切的荣耀、骄傲与奢华在大火中化为乌虚,在洗劫中粉身碎骨,帝王将相,君臣百姓无不失声痛苦。整个民族在滴血! 尽管皇帝太后们想通过修复的方式竭力挽回,然而对正处于刀尖上的中国来说,这已成为不能承受之重。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八国联军又给了原本脆弱的圆明园一致命的一击。 军阀混战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时的中国,都有太多的无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已无力保护这座在风雨飘摇中挣扎的万园之园,尽管她已经面目全非,满目疮痍。园内的石块、木材、华表、碑帖、砖瓦…甚至是土地——这个稀世之园的仅存,仍被无情地掠夺与侵蚀着。而这个过程,长达六七十年之久。至此,她已失去了最后

是“泛文化”,还是“跨文化”——世纪之交比较文学研究的战略性转变

是“泛文化”,还是“跨文化”——世纪之交比较文学研究的战略性转变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199701 【原刊页号】151-154 【分类号】J4 【分类名】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199705 【标题】是“泛文化”,还是“跨文化”——世纪之交比较文学研究的战略性转变 【作者】曹顺庆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中文系 【正文】 世纪末,比较文学研究似乎又面临着一场新的“危机”,与此同时,也酝酿着一次新的转机与新的突破。 我们已站在十字路口,正面临着一次新的抉择,一次重大的、全球性的战略性转变!历史正向我们挑战,机遇正向我们招手。如何迎接挑战?怎样抓住机遇?这是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界、甚至是全世界比较文学界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早在50年代,比较文学研究就曾出现过严峻的“危机”,而恰恰是那次“危机”,导致了当时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大转机与重大突破,产生了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及其所倡导的“平行研究”方法,将全球比较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威勒克(René Wellek)1958年在国际比协第二届大会(教堂山)上指出:“我们学科的处境岌岌可危!其严重的标志是,未能确定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方法论。……直截了当地说,在方法论和方法论见解方面,比较文学已成为一潭死水。”[1]反观今日中国比较文学界,在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方面,也已经呈现茫然和困惑之现象。再看当今世界比较文学界,由于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原有的学科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日愈趋向不确定性,甚至有人认为根本不用确定,或不屑确定。这种失去学科理论的茫然、困惑,这种不能确定或不屑确定学科理论的消解态度,必然将比较文学导向严峻的学科危机。国际上已有学者公然声称:“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死亡”(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one senseis dead)“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过时”(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 discipline has hadits day)[2]。如果说威勒克称1958年的“危机”为“一潭死水”的话,那么,我们目前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方面则堪称“一头雾水”。辨不清方向,不知何去何从的现状,导致了当前全球性的比较文学的新危机。 比较文学真的死亡了吗?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真的已经过时了吗?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国际上4年一度的比较文学大会,一次比一次兴盛;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也越来越红火,并日愈走向专门化、正规化和学科化。事实胜于雄辩,学界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比较文学不但没有死亡,而且日愈显示出极为旺盛的生命力。 既然比较文学在实践中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为什么会走向理论上的“危机”呢?这正是我们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 一、“泛文化”——比较文学研究的歧途 近年来,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是走向“泛文化”,其突出的表现,是1994年于加拿大埃德蒙顿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4届大会上,学者们已明显地意识到,文学研究有被文化淹没的危险。有学者明确指出:“第14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1994,加拿大)给人最深的总体印象就是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所…淹没?。似乎前不久因概念的定义界说而引发的…比较文学的危机?,现在又以新的形式第二次悄然降临了。”[3]正是在国际比

外国文学研究134答案

《外国文学》模拟试题(D卷)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古希腊神话中的工匠神是() A 波塞冬 B 哈得斯 C 赫淮斯托斯 D 得墨忒耳 2. 在《伊利亚特》中,因为女俘被夺而退出战斗的英雄是() A 阿伽门农 B 赫克托耳 C阿基琉斯 D奥德修 3.《列那狐传奇》在中世纪文学中属于() A 城市文学 B 英雄史诗 C 教会文学 D骑士文学 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家阿里奥斯托的代表作是() A 《疯狂的罗兰》 B《痴儿西木传》 C 《十日谈》 D《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5.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旦是一个() A 风流才俊 B 封建暴君 C 蛊惑人心的阴谋家 D资产阶级革命者 6.“三一律”是()戏剧的创作规则。 A 古罗马 B 巴洛克 C古典主义 D启蒙主义 7.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是() A歌德 B莱辛 C赫尔德 D 席勒 8.卢梭宣传其教育思想的哲理小说是() A《新爱洛绮丝》 B《爱弥尔》 C《忏悔录》 D《孤独者的漫步》 9.席勒《阴谋与爱情》中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是() A瓦尔特 B米勒 C路易丝 D斐迪南 10.“废奴文学”是美国()文学的萌芽。 A批判现实主义 B 表现主义 C自然主义 D 黑色幽默 11.拜伦创作的最突出的个性特征是() A 天才的预言 B 辛辣的社会讽刺 C 深沉的爱国主义 D 热烈的爱情颂歌 12.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浪漫派诗人是() A 拜伦 B济慈 C 彭斯 D雪莱 13.在《高老头》中给拉斯蒂涅上了“人生三课”的人物是() A 纽沁根、高老头、鲍赛昂夫人 B伏脱冷、纽沁根、高老头 C 鲍赛昂夫人、伏脱冷、纽沁根 D高老头、鲍赛昂夫人、伏脱冷 14.契诃夫《樱桃园》中满怀理想的大学生是() A特罗菲莫夫 B 陆伯兴 C叶彼霍多夫 D 菲尔斯 15.在19世纪俄国作家中创立“复调小说”的作家是() A 果戈理 B陀思妥耶夫斯基 C 托尔斯泰 D 契诃夫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课题报告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文脉。 关注非遗保护,就是关注民族文化的本真。 第一部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领导下,十几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已经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成功的式,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和丰富多彩。 1、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模、数量居世界首位。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无论是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还是省市区等地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量、门类、代表性,都居世界各国首位,一方面展示了中国这个多民族统一大国发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展示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意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形成了国家、地方协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体系。 2、构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的组织体系。 依照《中华人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规定,我国已经构筑起由国家文化部牵头、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分级负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的体系,也初步形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进行认定、审核、评估、评审的一套机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初步构建了国家和地方协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过数年的起草、修改、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及法律责任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部法律,在此基础上,各地先后出台了一些配套的地方法规和规性文件,初步构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 4、初步建立起多元信息整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

儒家与道家对“人”与“天”的关系的认识有何异同? 儒家和道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两个思想趋势,他们的理论与主张也是万别。然而这两家基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学说,却又出自同一个根源,即“上农”。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本”是指农业,而“末”指商业。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吕氏春秋》断言,不仅在经济上农业比商业重要,而且在生活方式上“农”也比“商”更高尚。这便是“上农”。由此可以看出,儒家与道家的灵感都来源于对“农”的渴望。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同基础,儒家和道家基于农耕传统生活方式的知识积累,受日月运行、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的影响对于农耕的启发,(《易传》说:“寒往则暑来,暑王则寒来。”),发展出共性的理论。这个理论说,天地万物发展到一个极端,都可能向另一个极端发展。用道家的理论就是“反者道之动。”(《老子》)。而这个理论也是中庸之道的理论证据。“毋太过”是儒家和道家共识。 而对于“天”的定义,儒家与道家就有了分歧。 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儒家的“天”为义理之天,具有伦理意义的道德观念。 而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以天合天。”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道家和儒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将“自然”,即“天”最大的理想化。道家的人把原始社会的简朴加以理想化,而谴责文化。《庄子》说:“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便是针对儒家学说进行的抨击。《庄子渔夫》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这一道家的文学观,就是这一主张的体现。道家将自然的、人为的这两者之间做出了鲜明的区别。他们认为:“属于天者是人类最幸福的事,而属于人者是最痛苦的事”。道家的人主张,人的最高成就在于将个人与整个自然宇宙相统一。这便是道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 不过于两家而言,“天人合一”都是人的最高境界。天是人的最高起点,也是人的最高归宿。而天人合一这一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经过儒、道两家的解读,对于整个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