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科学认识天气备课

二下科学认识天气备课
二下科学认识天气备课

7、多样的天气

教学目标

1.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常见天气现象;认识多种常见的天气符号。2.正确利用天气符号对天气进行记录和描述。

3.愿意倾听、合作、分享、交流,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4、.能对探究大自然产生一定的兴趣;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常见天气现象;认识多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活动准备

教科书提示学生在课前要搜集多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引领学生初步认识多种天气现象,为课堂探究活动作铺垫。教师可以从学生搜集的资料入手,初步判断学生对天气现象的理解程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情,调控课堂教学策略。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扮演天气播报员,给学生播报今天的大气,以就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多样的天气)

二、探究新知

(-)了解天气现象。

1.学生以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许多天气现象的图片,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这些天气现象。

(学生以小组交流,并填写天气现象记录表)。

天气现象记录表

小组

天气现象

2.小组汇报、展示。

师:哪个组来汇报你们找到的天气现象?(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多种多样,有时风和日丽,有时艳阳高照,有时乌云密布,有时大雨倾盆。多样的天气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师生得出结论:阴、晴、雨、雪、风等都是天气现象。

3、教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师生交流。)

(二)设计天气符号

1、设计符号

师:同学们喜欢什么天气呢?(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能把自己喜欢的天气画出来吗?

(学生没设计天气符号,并在全班展示,教师点评。)

2.认识天气符号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一般通过什么渠道知道天气现象呢?

生: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

师:你们知道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关于天气的符号吗?下面,老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请同学们观察视频中天气的符号与自己设计的符号是否一样,比一比哪个更好。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用课件展示更多的天气符号,引导学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用天气符号记录昨天和今天的天气现象,并填写活动手册。

师总结:天气符号是一种通用的语言,形象直观,容易理解。

三、拓展活动

师:课下,请同学们用天气符号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一周后进行展示、汇报,评选出最佳天气记录员。

8、天气与生活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描述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能准确描述自己对不同天气的感受。

3.能主动分享天气与生活的资料和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4.能意识到天气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准确描述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活动准备

教科书以“写一写雨天出行需要的物品”为引领,并辅以列举的例图,意在提示学生本

探究需要做的准备:记录雨天出行需要的物品,记录方式可以是用表格,也可以是绘图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提问: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评。)2.师提问:同学们不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评。)3.师小结: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无论我们是否喜欢这些天气,它们都可能会出现。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气与生

活》一课。

二、深入探究

活动一:要下雨了,人们的反应一样吗?

(一)要下雨了,人们有哪些反应?

1.师:天空乌云密布,要下雨了。看,大家在做什么?(教师展示图片。)师:请大家认真查看这些图片。要下雨时,这些人分别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2.学生独立思考。

3.学生以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4.学生以小组汇报。

生1:要下雨了,妈妈在收衣服,以免雨水把衣服淋湿。

生2:要下雨了,小男孩儿带着雨伞去上学,以免路上被淋湿。

生3:要下雨了,农民伯伯非常高兴,雨水的浇灌会让地里的麦苗长得更好。

生4:要下雨了,旅游的叔叔在想,下雨就不能爬山了,路滑,容易发生危险。5.教师小结:同样是下雨天,由于要做的事情不同,每个人的反应也各异。(二)要下用了,人们会做哪些准备?

1.师:要下雨了,同学们会做什么准备呢?课前,大家进行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在小

内交流一下,把你们交流的结果分分类。

2.学生以小组交流。

3.学生以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要下雨了,有人会准备雨伞,有人会准备雨衣,有人会穿上雨靴。

人们由于出行的方式不同、距离不同,因此准备的物品不一样。

活动二: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1.师生谈话:天气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同学们认为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平日的观察和经验在小组内讨论。(学生汇报、交流讨论后的结果。)

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图片,真实地反映了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依次出现教材中的图片。)

2.教师引导:通过看刚才的图片,同学们有什么体会?(学生谈体会。)

教师小结:看来,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我们的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预知近期的天气情况,并尽早做好准备,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天气对我们造成的危害。

3.师生谈话:假如明天你们全家人要去旅游,可担心明天的天气情况。同学们该怎样做

呢?如果将要遇到降温、刮风、下雨等天气,同学们打算做哪些准备呢?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周围的天气现象,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因为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拓展活动

师:如果遇到了恶劣的天气情况,比如大雪、大雨、雾霾等天气,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调查、把调查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师:关于天气与生活,同学们还想了解什么?

9、天气与动植物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模拟天气,观察动植物的反应、并作简单的记录。

3.在观察中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4.能逐步形成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态度。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活动准备

教科书展示了本课需准备的材料:喷壶、蜗牛、塑料箱、小石子等。日的是让学生提前准备探究活动需要的材料,为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喜欢这样的天气吗?(学生表明观点,说明原因。)

师:你们觉得植物和动物会喜欢这样的天气吗?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天气

与动植物》。(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天气变化对植物有哪些影响?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很多有关天气和动植物的资料,谁想和大家分享ー下?(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不同天气下的植物生存状态的资料。)

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介绍得也很精彩。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教材中的图片。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看法。)

生1:大树倒了,差点砸到行人和汽车。

生2:我看到小草被冰雹碰倒了。

生3:雪太大了,都把小草盖住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关键信息都找到了。老师要纠正一下同学对第三幅图的观察。大雪盖住的不是小草,而是小麦。请同学们仔细考虑一下这些天气现象对植物有哪些影响,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在小组内讨论。(学生以小组讨论。)生:第一幅图中,大树应该是被大风吹倒的。第二幅图中,小草被冰雹倒后可能不会健康成长了。第三幅图中,麦苗被大雪覆,我想它们来年一定长得好。师:同学们真棒,分析出了不同天气对它们的影响。有些天气妨碍植物的生长,而有些天气会帮助植物的生长。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一不同的天气对植物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二)天气变化对动物有哪些影响?

师:我们才学习了天气对植物的影响。那么天气对动物有哪些影响呢?

生1:下雪了,天气很冷,小猴子们抱在一起取暖。

生2:下雨前,鱼浮出水面呼吸。

师:同学们分析都很对。雨雪天气,气温下降,猴子们抱在一起相互取暖。快要下雨了,水里的氧气不足,小鱼需要浮到水面上呼吸更多的空气。

三、实验探究

师:天气确实能对动物的生活产生影响。那么,如何用课前准备的实验器材观察天气对动物的影响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小组讨论一下,设计出实验方案。(学生汇报,进行实验。)

生:我们把小石子平铺到望料箱底,让小蜗牛自由爬行。然后,用喷壶向小蜗牛喷水,模拟下雨的场景。比较喷水前后蜗牛的反应。

师:还可以用喷水多、喷水少模拟下大雨和下小雨两种天气。

四、拓展活动

师: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天气変化对动物、植物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是对它们有利的,有的是对它们不利的。那么,我们人类如何帮助它们应对天气的变化呢?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讨论。)

生:给庄稼盖上塑料薄膜。

五、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也学到了一些简单的保护动植物的方法。我们一起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吧!

10、怎样预知天气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是可以被预知的,初步了解预知天气的途径。

2.能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知天气;能依据谚语预知天气。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预知天气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逐步建立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天气是可以被预知的,初步了解预知天气的途径。

活动准备

教科书呈现了本课活动准备的指向,即收看天气预报和搜集与天气有关的谚语。天气预报代表了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人们预知天气信息的主要途径。与天气有关的谚语是人们预知天气变化的传统方法。这样,学生既认识了高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目的是提示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准备,为课堂探究活动作铺垫。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人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谜底:雨。)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像云不似云,像烟不似烟,风吹可飘动,日出始散开。”(谜底:雾。)

(学生回答。教师导入课程。)

二、探究活动

(―)认识天气现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师:风、雨、雾都属于天气现象。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生1:晴天、阴天、冰雹、沙尘暴

生2:雾霾、大暴雨、雾淞、霜冻、台风

师:天气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某个活动能否正常进行。请同学们想一想,谁会特别关心天气情况呢?

生1:出门旅游的人。

生2:种地的农民。

生3:我妈妈卖衣服,也会关心天气。天气好,逛街的人就多,生意就好。

生4:我爸爸是司机,会关心天气。因为天气会影响路况。

师:看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让我们共同关注天气,做到提前预知天气。

(ニ)了解预知天气的方法。

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预知天气?(板书:怎样预知天气?)

生:看手机、电视上的天气预报。

师(出示天气预报视频):请同学们仔细看,找出天气预报上包含了哪些天气信息。

生1:介绍了今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生2:今天吹的是南风

生3:今天多云

师:这是国家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信息,试着做一名

“天气播报员”?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天气符号,全面了解天气情况、准确表达天气现象)

师:天气预报信息看似简单,却包含了许许多多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监测天气的吗?

生1:通过卫星

生2:通过观察天上的云。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了解一下气象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的。

师:看了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天气预报信息需要通过很多高科技才能得到。

生2:气象工作者的工作很辛苦。

(三)了解简单常用的天气谚语。

师:现在,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预测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可是,在古代人们没有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同学们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预测天气吗?

生:看到蜻蜓低飞、蚂蚁搬家,就知道要下雨了。

师:对,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根据对云、动物、天气等现象的观察,总结出了很多的天气谚语。同学们知道哪些天气谚语?

生1: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生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天气谚语,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三、课后拓展

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预测明天的天气,收看天气预报,在第二天观察、验证。

中班教案《认识天气》(最新)

设计意图 最近,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孩子们说:“又下雨了,什么时候出太阳啊?我们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戏了。”小杰说:“我回去问问爸爸,他的手机上有天气短信,他知道什么时候太阳会出来。”小莹说:“我也回去问问爷爷,他每天看报纸的时候,都会把天气预报读给我听,只要问问他,就知道什么时候不下雨了。”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说自己要想想办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气。从关心天气到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孩子们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天气预报”,一方面自制ppt课件,另一方面尝试发掘生活中相关的教育资源,将两者优势互补,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1)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2)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2)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知到网课答案科学认识天气2020期末考试答案.docx

知到网课答案科学认识天气2020期末考试 答案 问:执行力,是将目标转换成结果的行动。要想形成强大执行力,要求领导者能以结果为导向,不忘初心,坚守承诺,永不言弃。 答:对 问:执行力策略提升之三是,经历初入职场的“蘑菇期”。 答:对 问:执行力的基础是: 答:能力 问:执行力的增长就是尝试和犯错的过程。 答:正确 问:执行力高的人眼前很吃亏吃苦,从长远来说有丰厚的回报 答:对 问:舌根和硬腭是下面哪组声母的的发音部位? 答:g k h 问:王蒙发现的语言的功能包括()。 答:浪漫产生意义煽情 问:史学界大部分学者对乾隆皇帝的评价不高。()

答:正确 问:谁设立的军机处 答:雍正 问:简历的内容不包括哪一项() 答:日期落款 问:陵墓防盗的意识从()就开始有了。 答:商 问:描写边缘人几乎成为20世纪末两岸三地电影在人物塑造上的共同选择。() 答:正确 问:10.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1.5分) 答:党的领导原则 问:雾霾是指含水量在___之间的雾和霾的混合物。 答:80-90% 问:能量守恒原因: 答:时间流逝均匀性 问:陶瓷文化包括有关陶瓷器物的使用、鉴赏,以及制造陶瓷器物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方面的内容 答:√ 问:在现代社会,凡是涉及到政治的宗教都是邪教。() 答:正确 问:碳基化合物RCOR‘(1), RCOCl(2),RCOCH(3), RCOF(4)中, C==O 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答:(4)

问: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是先有白瓷后有青瓷。 答:错误 问:块根是由__________肥大而成。 答:侧根 问:捏脊在补肾益智操中应用 答:对 问:wrote his famous book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 which introduced China to western countries. 答:Marco Polo 问:过去二十年里,中国出现了大批农村女性从乡村到城市的劳动力迁移。这使得农村女性自杀率大幅度下降。这是因为女性的迁移规避了三种自杀风险,它们是 答:对原有从属地位的规避 对原有家庭纠纷的规避 对农药作为自杀工具的规避 问: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答:正确 问:中国最早期提出的“四化”不包括()。 答:生活现代化

3.四季的天气二年级科学苏教版

3. 四季的天气 1.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2.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气象信息。 【教学重点】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特征现象。 【教学难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四季动植物图片卡 1 套,二十四节气图 1 张。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1.播放关于秋天气候的视频并请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描述天气的方法思考如何描述秋天的天气。 2.下面,请同学们举手回答描述秋天的天气的句子,要叙述完整的句子,如秋天的天气凉快了。 生:秋天天气凉爽了。秋天雨水少了。秋天太阳光没那么强烈了。 3.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大家平时都是热爱自然细心观察的同学,发现了秋天的天气的特点。那么秋天后面是什么季节呢? 生:冬天。 4.对了。冬天过后呢? 生:春天。 5.春天过后呢? 生:夏天。 6.夏天过后呢? 生:秋天。 二、描述四季的天气(10min) 1.(板书:四季的天气、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对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四季的天气”。四季轮回,一年一年周而复始。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描述其他季节吗?我们从秋天的下一个季节冬天开始。(出示冬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生:天气十分寒冷。冬天会下雪。太阳光十分微弱。

2.同学们都是小小观察家,善于发现季节的特点。那么春天呢?(出示春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 生:天气变得暖和了。春雨连绵,一直下着。太阳光照在身上暖暖地。 3.是啊,春天是个温暖的季节,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夏天呢?(出示夏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 生:天气变得炎热。夏天会下雷阵雨。太阳光很强烈。 4.对了,大家对四季的描述非常准确。谁能分别用一个词描述四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呢?(出示四季气候特点的图片提示) 生:温暖、炎热、凉爽、寒冷。 5.对了,通过我们的讨论和总结,我们发现西安一年中天气的变化规律是: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寒冷。(出示四季特点的总结)在一定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成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让我们齐读一遍西安的气候特征。(生齐读)但是,每个地区的气候都像西安的天气一样吗?有没有人在冬天去过泰国呢?那里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呢?(出示泰国气候的相关图片)生:冬天的泰国天气炎热、经常下雨,阳光非常强烈。 6.是啊。在这个地球上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像西安这样四季分明,像泰国曼谷一年四季都气候炎热,而拉普兰德每年从10 月进入冬季,第二年的五月开春,冬季长达8 个月,现在的拉普兰德需要穿棉袄呢!(出示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特点的图片)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气温、降水、阳光等方面来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 三、描述不同季节里人们的活动(8min) 1.那么,在西安的不同季节里,你最喜欢干什么,最不喜欢干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选择一个与其他组不同的季节讨论你喜欢和不喜欢做的事,可以写下来,也可以画下来。 (要求:每个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指挥,一个记录员,一个展示员,一个监督员,每个小组讨论的声音只能让本小组的组员听到。) 生:(讨论并记录) 2.好了,讨论结束了。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单(1)。(各小组将实验记录单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季节里大家都会做什么呢?(各小组展示,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出一年四季中人们日常的日常活动)3.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明一年四季有哪些活动。(出示视频)生:小明春天帮爸爸妈妈种玉米,夏天给玉米除草,秋天收割玉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认识天气预报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3)教师逐一出示报纸、手机、网络等三种天气预报截图,让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天气情况。 (4)简单复习已有知识“小动物气象员”,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了解。 指导语:“除了天气预报,在以前的科学活动中,我们知道了有些小动物能‘预报天气’,还记得它们是谁?是怎么预报天气的?” 幼儿回答。师小结:鱼儿上浮、蜻蜒低飞、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现象都是动物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 (5)讨论,进一步了解天气预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指导语:“除了晴天,还有哪些不同的天气类型呢?”(雨天、阴天、多云天气。)指导语:“如果明天是周末,天气预报是晴天,你想做什么?如果预报是雨天,你想做哪些事?” 3.幼儿认识天气图标,能准确说出其名称并操作相关学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气预报图的天气图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结合操作学具,认识晴天、雨天、阴天、多云、晴转多云等天气图标。

指导语:“这个图标画了什么?表示什么?你手上有与这个相同的图标吗?请把它举起来,和同伴互相看看举得对不对。” (2)出示北京和广州的城市图片(教具),其中有过去一周内连续5天的天气情况。要求幼儿根据图意,正确找出学具中与教具图片相对应的天气图标,并大声说出正确的天气图标名称。 (3)引导幼儿了解天气图中的气温如8℃,在播报时要念成“8摄氏度”;如果图中的气温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摄氏度”。 4.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尝试按要求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 (1)指导语:“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气预报员那样播报天气呢?大家一起想想播报天气时要说些什么呢?” (2)幼儿自主上前,根据生活经验,尝试播报天气。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播报,了解其播报的内容和顺序是否符合要求。 (3)幼儿观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视频,然后说一说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教师适时提出本次活动中天气预报的播报要求(按“日期一城市一天气类型一气温”的方式进行播报)。 ①幼儿独立尝试按要求播报天气(如:“2O13年1月8日,北京,晴,-11℃~O℃”;“XXXX年1月8日,广州,多云转小雨,7℃~13℃”)。

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怎样预知天气》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天气》第10课《怎样预知天气》说课稿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交流收看天气预报和生活经验,知道天气是可以被预测的。 2.通过交流,了解人们是怎样提前知道天气的,知道观测工具和自然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未来天气变化,建立预测的概念,认识自然界的联系、变化和发展,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 3.了解民间关于自然现象和事物变化的谚语、故事,体会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观察发现了自然界的许多信息反映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并用简洁有趣的语言来表述这些变化规律,便于人们掌握,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懂得认识到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发展变化是对自然界正确的态度。 科学探究: 1.通过交流、了解人们利用工具,观察、感受大自然各种现象,分析这些现象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合理推测——设计获取信息的方法——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论证——获得科学结论——进行完整表述和表达”这一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联系和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融合其他学科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分析、推理和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培养学生能够依据事物的变化,大胆推测和想象的创造思维能力,能主动进行验证,从而更好地指导生活的能力。 科学态度: 1.通过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培养他们观察认真、耐心、细致的优良观察品质,能够进行持久观察的坚持力和意志力。 2.通过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处理有关信息,使学生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利用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影响和发展变化的,培养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意识,为他们将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 3.指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形成热爱大自然、科学认识大自然和敬畏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理解科学技术具有“双刃剑”效应。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预测天气带来了便利。 2.了解我们可以利用科技产品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3.理解科技产品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1.以“预知天气”为活动载体,指导学生逐步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建立预测的科学概念,知道使用工具和观察自然现象可以预测天气,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影响,发展变化的。 2.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分析天气谚语,指导学生认识到预测是有科学依据的,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发展变化的,从而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发展变化和影响作出合理性的解释。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 新的课程理念促使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要发生必然的改变,而这一变革的切入点及其突破口又归结至教师如何以新的理念去备好课进而做出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设计。 备课是指教师依据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科学、优化的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备课备什么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备的关注点因新理念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备《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 新课程中,不管你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我们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各科的《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把握其本质特征,才能深刻理解编者意图,借用教材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读懂《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旧有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联系、区别及其主要突破;了解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对教师所教学段有哪些具体的目标,作为教师一定要心里有数,只有以此为依据才能确定所教年级的总目标及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次要把握好标准对知识与能力在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面的不同要求,进而使教学设计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整体要求。 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落实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三维目标的内涵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天气预报》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认识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 最近,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孩子们说:“又下雨了,什么时候出太阳啊?我们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戏了。”小杰说:“我回去问问爸爸,他的手机上有天气短信,他知道什么时候太阳会出来。”小莹说:“我也回去问问爷爷,他每天看报纸的时候,都会把天气预报读给我听,只要问问他,就知道什么时候不下雨了。”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说自己要想想办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气。从关心天气到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孩子们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天气预报”,一方面自制课件,另一方面 尝试发掘生活中相关的教育资源,将两者优势互补,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 ppt 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 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

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1) 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 电视、报纸、手机 短信、网络等)?”(2) 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1) 教具:手偶“喜羊羊”,ppt “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2)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们这儿,天气暖和多了,穿着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这里的温度是多少啊?”“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7C?15C,我们一起

大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

大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 【篇一: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简单的气象知识。 2、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 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活动难点: 认识灾害性天气。 活动准备: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的变化比较关注,零星的了解一些气象方 面的内容。自绘图片。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课题: “今天的天气预报是怎么说的?” “平时天气会有哪些变化?” 小结各种天气情况:晴、多云、阴、雨、雪天。 2、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1)看图讲述:(出示图片,有晒衣服、开运动会、发黄的树苗、 滑雪、渔船出海)“从图片上看到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天气?”(2)幼儿讨论:“怎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利?你知道有哪些灾 害性天气?” (3)小结:气候的变化与人们的关系很密切,世界上万物生长需要 多样的气候条件,但是持续很长时间过冷、过热、过旱、过涝就会 给人们造成危害。 3、介绍天气预报的: (1)对天气预报的认识: “既然天气和人们的关系这么密切,我们怎样知道天气情况呢?” “你是不是经常关心天气情况?你从哪里知道天气情况的呢?” (2)看图了解预报天气的仪器:“出示图片,有百叶箱和气象卫星)“百叶箱里的仪器是做什么用的?要知道全世界的天气怎么办?”(3)小结了解天气的多种途径和观测天气的工具。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气象员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气象员 【设计意图】 自从班内开展观察天气,画气象、预报天气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与日俱增。那么如何保持孩子们的兴趣并深化这一活动?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因此我将在本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的本领。使幼儿懂得一些气象变化和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下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象牌(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1、重点: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 2、难点: (1)能举一反三并通过个别动物的表现归纳出下雨之前的天气具体变化特点; (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游戏,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导入语: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动物园的小动物们送给我们大一班一份特 殊的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快来找一找……对,一台大彩电,让我们一起欣赏电视节目吧! (二)基本部分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备课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备课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面对新课程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备课?下面谈谈个人观点和想法,以求与大家共勉。 一、备课的目标要注重实效性 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传统的备课一是目标不正确、不实在,如很多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合实际、不具体;二是目标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为的结果。这样的备课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无效或效益很低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 二、备课的形式要符合实际 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且必须每个过程、每句话都要用备课本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熟,然后按“台词”去“演戏”。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之宗旨是相悖的,只能使教师吃力不讨好。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如活动类课程,应以场所、器材、学具及活动的组织安排等准备为备课形式,自然实验课应着重花功夫做好实验的物质准备、分组安排等,这些类型的课不必拘泥于将一切都写在备课本上。有平行班级的,应大力提倡“集体备课”方式。而教龄长、经验丰富、素质高的教师,提倡备简案或在书上“点画批注”,让他们腾出精力和时间搞研究。 三、备课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构建 变程序式课堂教学为建构式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发展的。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的引导,教师的导向更重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什么事都是学生说了算,在民主的基础上还要集中,否则是另一个样子(混乱的,无头绪的)。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教学过程的构建要遵循教材的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教材的内容不同,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界定 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等一系列的整体性的活动。或者是教师对自己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或认为课堂教学设计是关于课堂教学与学的计划,既是教育技术学的主要领域,又是教科学的重要主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地学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可以用冯校长的精髓之句来概括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调识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使教与学和谐一致。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主要从教学设计所包含的主要要素来谈谈。 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操作 (一)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目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要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2.目标要清晰明确具体。即:要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母语,热爱自己的民族这个目标就是很具体明确,学生一看便知道掌握什么内容。 3.因材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甚至让学生参与目标的研制与确定,这个目标的设置,对于学生而言,同学们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在课前看课文去设定自己应能完成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成功地驾驭这些目标。 (二)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 教学内容要精当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选择和加工;二是基于整体思路的问题筛选。 第一内容选择和加工确定。用教材的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合理性的加工。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这就要求教师不但熟悉教材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业务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四季的天气》说课稿

科学《四季的天气》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四季的天气》。 一、说教材 《四季的天气》是二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三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加深了对四季天气的认知,也知道了南方与北方四季的不同之处。在教学中我本着以人为本、联系实际的理念,让学生处处联系生活,通过对生活中天气的变化区分本地区四季的不同。本课还涉及到了我过特殊的农历计时法——二十四节气。并能将二十四节气歌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 二、说学情 学生年龄小、感知能力不足,加之四季天气变化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等因素,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的区分各个季节的气候,所以我结合二十四节气和天气冷热的变化带领学生对四季进行区分。 三、说教学目标 1.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2.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气象信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特征现象。

教学难点 二十四节气的理解。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

中班教案《认识天气》

中班教案《认识天气》 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中班教案《认识天气》设计意图 最近,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孩子们说:“又下雨了,什么时候出太阳啊?我们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戏了。”小杰说:“我回去问问爸爸,他的手机上有天气短信,他知道什么时候太阳会出来。”小莹说:“我也回去问问爷爷,他每天看报纸的时候,都会把天气预报读给我听,只要问问他,就知道什么时候不下雨了。”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说自己要想想办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气。从关心天气到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孩子们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天气预报”,一方面自制ppt课件,另一方面尝试发掘生活中相关的教育资源,将两者优势互补,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

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1)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2)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2)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

中班科学 《天气预报》

中班科学:《天气预报》 中班科学《天气预报》 活动目标: 1、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气象 3、增强关注气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各种气象的图片、纸、油画棒、天气预报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话题引入 1、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帮我,我明天想出去玩,但是我不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我该怎么办呀?谁能帮帮我。 2、哪里有天气预报? 3、天气预报里都说些什么东西呢? 二、听天气预报,讨论天气预报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天气预报,听完之后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在天气预报里听到了什么? 2、你在天气预报里听到了什么?(如果有些内容没有听出来,再放一遍录音)

3、天气预报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些东西? 三、用画来记录天气 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2、天气除了晴天,还会是怎么样的? 3、你们能不能把这些天气画出来? 4、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或两种不同的天气,把他画在纸上,让别人看了之后能够知道你画的是什么天气。 5、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天气。 四、认识天气预报中一些气象的标志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天气预报中用

到的一些标志,我们来看看他们表示的是什么天气。 活动延伸:在教室里设置一块天气预报,请幼儿??流来画当天的天气,将画贴起来 指导老师建议: 1、提问:“天气预报里都说些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太宽泛,可以问“天气预报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提问要准确,切入点要小。 2、科学活动中要避免问题绕来绕去,第三环节中“天气预报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些”与引入当中那个问题讨论的是同一个问题,回答的时候也有幼儿说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去玩。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吴峰 教学设计,形象地说,就是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学设计要从三方面去把握: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要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地处理教学中的每个具体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教学设计有多方面的作用,但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从1999年——2009年课程改革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各种理论体系的雏形基本浮出水面,有的被广大教师所肯定,有的成为教师们争论的焦点。我省从06年秋开始,经过省级全员培训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09年6月已经顺利完成了一轮高中三年的实践并进行了第一次高考,基本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初被誉为改

革热点的,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走班上课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并无操作性,成为一句空话,综合素质测评和学习水平考试结果的利用率低,也成为一些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念更新,教师教学方式优化,必定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们历来追求“井然有序”,我们历来赞许“环环相扣”,我们历来推崇“行云流水”,我们历来要求“设计严密”,我们历来追求“人人称道”。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要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替代讲授,灌输式教学。真正将这些教学理念和方式落到实处,课堂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有的“秩序”,需要用一种新的秩序取而代之。由此不难看出教学设计和传统备课有一定的差别。 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而设计,传统备课为教师的教做准备;教学设计侧重于在理念指导下的统筹安排,传统备课侧重于目标指导下的教学规划。 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传统备课最本质的不同是,设计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备课是为教师的教而准备;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具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它是凭借系统科学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解决方法,构建教学系统的科学,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和方法更趋最优化,最优化是我们教学工作追求的理想状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将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理论设计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 最近,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孩子们说:“又下雨了,什么时候出太阳啊?我们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戏了。”小杰说:“我回去问问爸爸,他的手机上有天气短信,他知道什么时候太阳会出来。”小莹说:“我也回去问问爷爷,他每天看报纸的时候,都会把天气预报读给我听,只要问问他,就知道什么时候不下雨了。”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说自己要想想办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气。从关心天气到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孩子们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天气预报”,一方面自制PPT课件,另一方面尝试发掘生活中相关的教育资源,将两者优势互补,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

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们这儿,天气暖和多了,穿着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这里的温度是多少啊?”“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7℃~15℃,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感受一下天气吧?” 幼儿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动室外去观察、感知天气特点,并学习用晴天来描述当天天气。 “喜羊羊”:“过几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气怎样。小朋友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气呢?”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如何备课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如何备课 从去年暑假开学伊始,校领导班子就提出要针对新课改从教学的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备课改革,备课该如何备,从内容到形式是否应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一直对此争论不休。笔者是位语文教师,那么就根据一个多学期来在语文教学的备课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几点看法,为今后的备课改革抛砖引玉。 提到备课,首先应该明确“备课”的概念。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狭义上的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包含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然而,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和梳理文章脉络,就是逐句逐段的分析,或是总

结文章特色之类,最多也就是再加上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罢了。我觉得备课除了备知识,更要备学生的“可能”。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学生所表现出的“可能性”最多,这种“可能性”就是学生独特的阅读经验和感受,这是语文教师备课时不能忽视的。比如在刚教完的《珍珠鸟》一课,对于文末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的世界”,在备课时,按照各种教参的引导,想让学生回答出人与自然界应和睦相处,但是在启发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的时候,有少数学生就提出“为什么老珍珠鸟不飞出笼子呢?难道它们对作者不信赖吗?这样看来,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吗”“作者那么爱鸟,为什么不放生呢?作者是真的信赖鸟吗?”“是真的把鸟当朋友呢还是把鸟当宠物?”,细想起来,学生的提出的问题都有道理。教师备课时并不一定要将这些问题想全(事实上也不可能想全),但一个认真备课的教师应该能跳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备到这些“可能”! 我们过去备课常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甚至将其预

新课标下老师如何备课

新课标下老师如何备课 一、导语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行家:大家好!首先,感谢教育局的领导给了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机会。说实话,坐在这里,我感觉自己的底气不足,因为平时理论学习得还相当不够,能够真正带给大家有用的东西还很少。在这里谈“备、上、说、听、评”课,在各位行家面前纯粹是班门弄斧,不过,我还是想和在座的各位老师通过这次机会好好地学习,如果我讲的话题能够给大家带来些启发、思考,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今天我想先和大家一起聊聊“备课”的话题。 备课,是我们老师每天的必修课,那么,看看我们平时的备课情况,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备课的现状 我们许多学校每月都要进行教学常规检查,而备课笔记的检查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可当我们翻开许多语文教师的备课笔记,却发现只不过是《教师参考用书》、《名师教案》、《特级教师教案》之类的剪辑本,有的教师将往年的教案拿来进行复制、电子备课也是从网络上下载的成品教案。“写备课笔记简直是浪费笔墨!”“备课笔记全靠抄!”“写教案不就是为了应付检查、考评嘛,谁会按备课笔记上课呀!”……老师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难道写教案的意义仅仅在于练练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实施新程的今天,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日的课堂上来,首先要从备课开始进行全面转换。 三、为什么要备课?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仓促上阵,哪能不败呢?所以,在上课之前,必须要认真备课,心中有底,上课才会从容,才会忙而不乱,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衡量教师责任心的尺度,同时,认真搞好备课,又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发展教学能力、提高精品意识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 四、谁来备 提出这个问题,有些人会觉得好笑,备课当然是教师来备。我说这个答案只说对了一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应明确:备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当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课堂活动提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四季的天气》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 3.四季的天气 教学目标: 1.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 2.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气象信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现象。 难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PPT。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活动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秋天的天气,导入新课(5min) 师:小朋友们,中秋节刚过,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板书:秋天) 师:那你能结合前面学过的描述天气的方法,思考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描述秋天的天气吗?生:日期、阳光(贴板书)、雨水(贴板书)、气温(贴板书)、风(贴板书) 师:说的真好,现在请小朋友们和同桌交流讨论2分钟,从这几个方面用句子来描述秋天的天气。 生:秋天天气凉快了,雨水少了,太阳光没有那么刺眼了,风变得凉爽了。 师:你们真会观察,描述得也比较(很)准确!的确,秋天的天气变凉了,在科学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低于22℃时,就表示秋天到了。 师:一年之中还有哪些季节呢? 生:冬天(贴板书)、春天(贴板书)、夏天(贴板书)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四季的天气”。 二、描述其他季节的天气。(8min) 1.分组讨论天气 师:秋天的天气变凉了,那春天、夏天、冬天的天气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分组来说说你们的感受,第1,2大组为春天组,第3大组为夏天组,第4大组为冬天组。 老师在活动单上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描述四季天气的句子。请小朋友们先轻轻地读一读,再小声地讨论一下,最后勾选出属于你们组季节的句子。

生:(讨论并勾选)。 师:冬天组的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提醒学生把字说出来,而不是哪个方框打钩,投影活动记录单) 生:冬天天气十分寒冷,太阳光比较微弱,西北风呼呼地吹,有时会有漫天大雪。 师:冬天组的同学,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 生:赞同 师:你们真聪明!冬天的天气变得寒冷了(板书:寒)。 师:春天组的同学呢? 生:我们组觉得春天的天气是:天气变暖和了,太阳光很温暖,下起了绵绵细雨,风没有那么刺骨了。 师:春天组的同学,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 生:赞同。 师:是呀,春天的天气变暖了(板书:暖),万物复苏,春回大地。 师:夏天组的同学也上来分享一下吧! 生:夏天的天气十分炎热,太阳热辣辣的,风也热热的。有时刮台风,有时天空电闪雷鸣,下起了雷雨。 师:说得真好!的确,夏天的天气十分炎热(板书:热)。小朋友真是小小观察家,善于发现每个季节的特点。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四季服装PPT),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在不同的季节变化自己的着装? 生:因为不同季节的天气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了? 生:春暖、夏热、秋凉、冬寒。 师:我们无锡就拥有这样四季分明的天气。 三、描述不同季节里人们的活动(8min) 1.四季里喜欢做的事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你喜欢做什么事呢? 生:(小朋友自由发言) 师:四季天气给了我们四季不同的乐趣。 2. 四季农事 师:谁知道在不同的季节里,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 生:指名发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