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思想及哲学基础探析

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思想及哲学基础探析
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思想及哲学基础探析

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思想及哲学基础探析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周亚东黄世钧张庆武

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思想及哲学基础探析

“五禽戏”是东汉末年神医华佗以“道法自然”思想为指导,根据上古的导引术、吐纳术和《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模仿虎猛、鹿敏、熊稳、猿智、鸟和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特性,结合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规律,创编的一套适合各种人群练习且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健身术。

遵循道法自然思想,模仿野生动物的形态和神态,促进人类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实现提高自我之目的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和运动变化的法则。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最根本的特性是自然而然,所以,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这里的法即取法、遵循之意。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客观的自然界,也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指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亦即自然性。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道以它自身为依据,决定自己的存在和运动、发展。“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就是说,道本身无所作为,而顺应万物之自然。因此,道创生万物,并非有意妄为,而是顺其自然,使万物自生自长。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是宇宙万物遵循的根本法则,自然也是人必须遵循的根本法则。人作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万物之灵,一方面他的生命活动要受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和支配,人应当取法天地之自然,这里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另一方面他又能自主选择以求发展其生命活力,人应当取法人性之自然,这里体现的是人的本性自然的观念。在老子看来,法道而任自然,人道贵在自然。作为人道之中的养生之道,显然就应该以自然为本。所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成为后世养生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源头。华佗深谙道法自然的思想,从动物的活动特征中获得了启示,模仿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习性和神态特征创编了五禽

戏。其实质追求的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两忘佳境。而“物化境界在审美领域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它指的是主体抛弃各种功利因素,真正契入对象的内在精神之中,与对象合为一体,在至一中得到了统一,形成出神入化的意境。”人一旦进入物化的境界,物我的界限就消失了,物亦我,我亦物,进入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生命境界,这就是华佗所说的怡。华佗五禽戏中的戏可谓“是那样天然的、本源的潜藏在我们的天性之中,运行在我们的本然的生存方式之中。它是那样恰到好处地将感性与理性、思维与存在、思想与行动、先验与经验这一切根本对立统一起来的乐园。由此,我们将可以欢欣鼓舞回到真理的近旁;由此,我们将可以信心百倍地建造理想的生活世界。”华佗五禽戏运动导引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练习者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返朴归真,保持朴、真本性,即复归到人的自然而然的本然状态。这种回归,是人们从人性的角度对自然的体悟和认同,借助自然对自我的拯救,成为人们追求最大限度的健康与长寿的一种有效方法。

以阴阳学说为指导,运用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的原理,培育真气,实现阴阳平衡的健身效果

阴阳属古代自然哲学的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灭亡的源泉,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是沿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道路发展的,它既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思想方法和指导思想,又是中医学术领域中具有学科特点的具体学术理论。《黄帝内经》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而且指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认为上古之人长寿的基本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明确提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本质。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通过筋脉舒和与气血通畅的状况表现出来的。若气血失畅,脏腑经络之气闭阻不通,日久则百病丛生。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一生布衣,行医民间,精研岐黄。据《后汉书》和《三国志》本传的记载,华佗是一个“兼通数经,晓养生之术”的人。华佗在养生保健方面

的贡献,是经过长期实践所获得的。华佗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根据“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的原理和动静结合的养生观念,创立了五禽戏。五禽戏始终贯彻“天地本乎阴阳,阴阳主乎动静,人身一阴阳也。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这一基本观点,主张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有刚有柔、刚柔并济。它首先属于动功范畴。华佗提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的养生思想。在整套五禽戏中,他全部采用模仿动物的某些动作,用以弥补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活动不到的部位,使之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抗御外邪之目的。同时,五禽戏更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动中静功夫。具体而言,演练五禽戏时肢体的动,决不是机械的动和盲目的动,其一招一式必须合乎五种动物运动规律之辙,且在专心致志模仿五种动物神韵的意识主导下,配合呼吸去完成动作,这种动因是在意识相对集中、安静,呼吸均匀、深长,机体放松的情况下进行的缓慢、柔和、轻盈的动。同样,演练五禽戏时内心活动的静,也非是形体运动中死气沉沉的止水,心神虽主静,但非绝对的静,只要做到动而不妄动,专一而不杂,用之而不过。因此,习练五禽戏时静中也孕育着动,蕴含着五禽神韵的合理转换,引导着形体动作合乎规律的外在变化。达到动中含静、静以御动、动静相宜、动静相错、动静合一的境界。五禽戏整套功法像一幅图画,波浪起伏,高低适度;旋中求正,方中求圆;转头并转体,四肢皆协调;神清又气爽,痛快且淋漓;在变化中求美,在运动中健体。正如古人所云“天圆地方,天动地静”。可谓“运势外阴内阳,外动内静,外刚内柔,以意领气,气沉丹田;行步外观笨重拖沓,其实笨重生灵。” 静功可说是锻炼静中动的功夫;动功则是在意念集中、思想宁静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亦称为动中静功夫。但就两者锻炼的实质来说,均是为了有效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使它能够更好地动起来,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培育真气”的效果。

以五行学说为指导,运用脏腑、经络学说,通过开胸理气、疏经通络,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也是一种哲学概念。它是以自然界金、木、水、火、土这五

类物质的运动形式来认识和分析事物的一种思想方法。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如火的特性是温暖向上,水的特性是润泽向下,木的特性是升发柔韧,金的特性是收敛刚燥,土的特性是生长收获。根据五行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就可以把大千世界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归类,凡是同属一行的事物,虽然看上去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但都具有这一行的基本特点,具有同气相求的作用。就动物而言,亦可以五行分类,即以虎、鹿、熊、猿、鹤为代表。这五种动物的神态、生活习性、动作特点、阴阳属性等各不相同,虎的勇猛刚健,鹿的迅疾机敏,熊的沉着踏实,猿的灵活神奇,鹤的舒展飘逸,模仿它们的动作能够使人体各部分都得到相应的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坚持不懈,确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华佗作为当时著名的医家超越以往的养生家而创立完整、系统的运动健身方法。一千多年来,他运用五行理论所编创的“五禽戏范示”一直没有养生家能够突破,而他运用五行理论来编创五禽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华佗受到五行理论的影响而选择五数。人在与生物的共存中,受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和勇猛灵巧的动作、威武雄壮的体态所启示,创造了各种强身壮骨的运动,并非从华佗开始。但是,在华佗以前,模仿动物并没有固定的数,比如在《庄子·刻意》仅提到熊经、鸟伸二数;《淮南子·精神训》中提到熊经、鸟伸、凫浴、猨(猿)躣、鸱视、虎顾六数;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提到的是熊经、鸟伸、鹞背、龙登、猿啤、淋猴蘸、鹊、鹤口等八数。根据《庄子·刻意》所描述的时代推算,应该是阴阳学说盛行的时代,二数应该是阴阳思维的产物,即熊在地为阴,鸟在天为阳;熊经在腹前为阴,鸟伸在背后为阳;熊代表走兽,鸟代表飞禽。依此类推,六数、八数和五数等思维方式,也应当是与古人所处时代所流行的认知模式影响有关,如六数、八数和五数应该是和六气、八卦、五行等认知模式相一致。东汉末医学家华佗所处的时代,是阴阳五行学说盛行的时代,“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解释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解释模式,最终在医学中被固定和继承了下来,而在其它领域则已逐渐消失。其原因是阴阳五行学说较为正确地说明了那些生理通病理现象。”所以,华佗编创五禽戏,应该是受到五行理论的启示,是五行理论在养生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其次,依据《内经》五行归类法,分析动物的形神特征,选取五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动物作为模拟对象。华佗对《黄帝内经》研究甚深,精通中医五行学说和经络、脏腑和气血理论。

华佗说:“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始终。非阴阳则不能为天地,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焉。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华佗意识到运动可以通达内外,通过对形体的“动摇”,就可以使脏腑内的“谷气得消”,使“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所以,他依据《内经》五行归类法,在选择五禽的时候,从分析动物的形态与动作特征入手,有针对性地选取具有特殊意义的动物及其特征性的动作作为模拟的对象,每一禽戏归属五行的某一类,主一脏之调养。根据中医学的脏腑学说分析,从“五禽五脏对应图”来看,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分属于木、水、土、火、金五行,对应于肝、肾、脾、心、肺、五脏。人们模仿它们的动作和神态进行锻炼,正是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所谓“超乎象外,得其寰中”是也。这里清楚地阐明了五禽戏的健身作用机理:通过肢体的运动以使周身肌肉、肌腱、骨骼、关节功能加强,旺盛精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功能;同时还可以调节肝、肾、脾、心、肺等内脏,起到开胸理气、疏经通络、祛病长生的健身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它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抑制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促进组织器官的正长发育。同时它还能增强肠胃的活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为机体活动提供养料。

综上所述,五禽戏是华佗养生探索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影响,蕴含丰富养生健身思想。华佗五禽戏不仅为历代民众的身心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对后世的健身养生功法,特别是健身气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养生健身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禽戏全部教程-图解

五禽戏图解全攻略(组图) 五禽戏:华佗的养生修身之道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由浅入深因人而异中华瑰宝《华佗五禽戏》全攻略图解(组图) 五禽戏是一套动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强身防病的目的。将五禽戏整理总结成一种疗法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家华佗。《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禽为鸟兽之总称”由此得名的“五禽戏”。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一)虎戏: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各3 次,接着上肢向前下肢向后引腰。然后面部仰天,恢复起始动作,再如虎行般前进后退各7 次。锻炼法如图示:做虎戏时,手脚均着地,模仿老虎的形象(图W-1)身体前后振荡,向前3 次,向后3 次,即前后、前后、前后(图W-2)做毕,两手向前移,伸展腰部,同时抬头仰脸(图W-3)面部仰天后,立即缩回,还原(图W-4)。按照以上方法继续做 7 遍。 (二) 鹿戏:手足着地,头向两侧后视,左三右二。然后伸左脚3 次,伸右脚2 次。锻炼法如图示:做鹿戏时,手脚仍着地,伸着脖子往后看,向左后方看3 次,向右后方看2 次,即左后右后、左后右后、左后(图W-5);继而脚左右交替伸缩,也是左3 次,右2 次(图W-6)。

(三) 熊戏:仰卧,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右侧分别着地各7 次。然后蹲地,双手交替按地。锻炼法如图示:做熊戏时,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图W-7)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 次(图W-8)。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 次(图W-9)。 (四)猿戏:如猿攀物,使双脚悬空,上下伸缩身体7 次,接着以双脚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左右脚交替各7 次。然后以手钩住物体,引体倒悬,头部向下各7 次。锻炼法如图示:做猿戏时,身体直立,两手攀物(最好是高单杠),把身体悬吊起来(图W- 10),上下伸缩7 次,如同“引体向上”(图W-11)。在两手握杠、两脚钩杠的基础上,做一手握杠、一脚钩杠,另一手屈肘按摩头颈的动作,左右各7 次(图W-12)。手脚动作要相互配合协调。 (五)鸟戏:一足立地,另一足翘起,扬眉鼓力,两臂张开如欲飞状,两足交替各 7 次。然后坐下伸一脚,用手挽另一脚,左右交替各7 次,再伸缩两臂各7 次。锻炼法如图示:做鸟戏时,双手臂向上竖直,一脚翘起,同时伸展两臂,扬眉鼓劲,模仿鸟的飞翔(图W-13、图W-14)。坐在地上,伸直两腿,两手攀足底,伸展和收缩两腿与两臂,各做7 遍(图W-15)。 注意事项:1 本疗法全套操练时运动量较大,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具体应用时应按体质情况量力而行,不可勉强。2 癌症患者中多为中老年人,因此,在作五禽戏锻炼时,应该先作准备运动。准备运动多取站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做3~5 次深呼吸后,继续所选禽戏项目的动作。3 一般情况下,可选练其中一套。操练中要做到神情专注,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行腹式

【健身气功】五禽戏古法锻炼(珍藏视频)

【健身气功】五禽戏,古法锻炼(珍藏视频) 《军师联盟》里华佗一出场就把五禽戏传给了司马懿 然后,平时有事没事练练五禽戏结果就活到了七十多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笑到了最后。五禽戏相传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2011年5月23日,华佗五禽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依法锻炼,活到90多岁依然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达到百岁高龄。华佗的弟子樊阿时常联系五禽戏,据传他活到了100多岁,这在今天依然是高寿,特别是在东汉时期兵荒马乱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高寿更是世所罕见,极为难得。具体功效练熊戏调理脾胃人出现滞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不妨练练五禽戏中的熊戏。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中寓于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习练熊戏有健脾胃、助消化、消食滞、活关节等功效。练虎戏缓解腰

背痛如果你有腰背疼痛的症状,练虎戏能增强挟背穴和督脉的功能,能缓解颈肩背痛、坐骨神经痛、腰痛等症状。练鹿戏缩减腰围很多上班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导致腰围增大,习练五禽戏的鹿戏是个不错的缩减腰围的好方法。因为鹿戏主要是针对肾脏的保健来设计,它的各个动作都是围绕腰部来做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我们腰部的脂肪大量消耗,并重新分配,有益于缩减腰围,保持苗条身材。练猿戏增强心肺功能习惯于乘坐电梯的上班族如果爬上几层楼梯,不少人都会累得气喘嘘嘘,这其实在提醒你,你的心肺功能需要加强了。猿戏中的猿提动作遵循“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身体上提时吸气,放松回落时呼气。上提时吸气缩胸,全身团紧;下落时放松呼气,舒展胸廓,这组动作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缓解气短、气喘等症状,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练鸟戏预防关节炎关节炎是冬季的常见多发病,但是近几年来,炎炎夏日,在医院的骨伤科,也会遇到不少肩周炎、关节炎患者因犯病而求医。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患者使用空调不当,或者长时间吹电扇,导致关节疾病的发作。练鸟戏时,动作轻翔舒展,可调达气血,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活动筋骨关节,可预防夏季关节炎的发生,而且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三

章穆饮食养生思想

章穆饮食养生思想 *导读:章穆(1743~1813年),字深远,晚号杏云老人,江西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清 章穆(1743~1813年),字深远,晚号杏云老人,江西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清代医家,著有《调疾饮食辩》、《四诊述古》、《伤寒则例》、《药物指南》、《五种心法》等书。现结合其著作《调疾饮食辩》来对章穆的饮食养生学术思想作一介绍。来自养生之道 重视饮食防治疾病 我国自古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说法。《调疾饮食辩》是一本采用食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本草学专著。章穆主张病人的饮食必须与病证相结合,认为如果病人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书中所载各种食物配方皆从治病疗疾的角度出发,援引各家学说,详列食物的适应病症,以满足临床实用需要。如冬瓜汁条,称其能除烦止渴,退热解暑,和中益气,利小便,消肿胀。《古今录验》方治产后久病,津枯口燥,

四肢浮肿,《兵部手集》治水肿危急,《圣济总录》曰:水肿烦渴,小便少者,冬瓜内白瓤煮汁淡饮,以多为妙,《杨氏家藏方》治10种水气、浮肿喘急等。又如枇杷,性专入肺,能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呕逆,主上焦热(出《日华子本草》),久患肺嗽人宜之。而味兼酸则不纯正。《食物本草》曰:同热面食,令人患热。叶治肺热久嗽,又治时行温热,呃逆,呕吐,泡浓汁代茶饮。木皮煎汁冷饮,止吐逆不下食,能疗百药不能止者(《千金方》)。 如燕窝,性能补气,凡脾肺虚弱及一切虚在气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虚漏汗畏风者宜之。最佳者每枚可重一两以上,白色如银,琼州人呼为崖燕,力尤大。一种色微红者,名血燕,食品所贱,云能兼补血分。有表邪人切忌。 我们知道,燕窝性味甘平,能滋阴清热,补益脾胃,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钙、磷、钾、硫等,适用于老年肺阴虚的潮热盗汗、干咳少痰、咳血,胃阴虚所致的噎嗝反胃,以及气虚自汗等症,久服每获佳效。 注重保养脾胃

五禽戏分解教学

五禽戏分解教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健身气功-五禽戏分解教学 五禽戏,模仿五禽神韵,肢体动作输通经络,调解心里健康。 功法教学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创编而成的健身气功功法。 预备势 两脚分开,松劲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起势调息,动作可以配合呼吸,两手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两手上提至与胸同高,掌心向上,屈肘内合,掌心向下,按至腹前,速率要均匀、柔和、连贯,可以起到排除杂念,调合气息,宁心安神的作用。 虎戏 虎戏的手形是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模拟老虎的力爪。练习虎戏时要表现出,虎的威猛气势,虎势眈眈。 虎戏有虎举、虎扑两个动作。 虎举: 掌心朝下,十指张开,弯曲,由小指起依次屈指握拳,向上提起,高与胸平时,拳慢慢松开、上举、撑拳,再屈指握拳,下拉至胸前,再变掌下按。两掌上举时要充分向上拉长身体,提胸收腹,扶托举重,下落含胸松腹,如下拉双环,气沉丹田;两掌上举时,吸入氢气,下按时呼出浊气,可以提高呼吸机能;屈指握拳,能增强掌指微循环功能。 虎扑: 两手经体侧上提,前伸,上体前俯,变虎爪,再下按至膝部两侧,经体侧上提,向前下扑;换做右势,两手前伸时上体前扑,下按上提时,膝部先前顶,再髋部前送,身体后仰,形成躯干的蠕动。虎扑要注意手型的变化,上提时握空拳,前伸、下按时变成虎爪,上提时再变成空拳,下扑时又成虎爪,速度由慢到快,劲力由柔缓刚。 容易犯的错误是:两手前伸时容易弓腰、低头、膝部弯曲。 纠正方法是:抬头前伸,臀部后顶,踏腰伸膝,对拉拨长腰部。虎扑动作注意下扑时配合呼气,以气推力,力贯指尖,虎扑使脊柱伸展折叠,锻炼了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起到输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虎戏结束,两手自前上提,内合下按,做一次调息。 鹿戏 鹿戏的手形是鹿角,中指、无名指弯曲,其余三指伸直张开。

浅谈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养生价值

浅谈健身气功·五禽戏之虎戏的养生价值 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孙海明 指导老师:朱欣 1、前言 气功是中华民族由史至今的文化瑰宝。它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形态,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强身祛病,健身养性的作用,是人们喜乐见闻的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在1996年8月,国家加强了社会气功的管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健身气功的概念。现如今健身气功在中国已经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已成为广大群众现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健身气功主要包括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出的《易筋经》、《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四部功法。这四部功法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人们强身健体、养生及病理康复有相当大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希望自己可以长命百岁,但是要长寿必须养生,因此养生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五禽戏》中的虎戏养生是人们诸多养生方法中的一种。练习虎戏可以通过对姿势、呼吸、心境的调节,增强与肝、肾相关的机体功能,来达到养生的功效。本文就健身气功·五禽戏之虎戏的养生价值来做一个初步的浅谈。 2、概述 2.1、健身气功与五禽戏 健身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沉积的反映。它就像一棵种植在肥沃土地中的大树,吸收着各方面的养分,蕴含着诸多的文化底蕴,而《五禽戏》是目前所推广的健身气功中的一种,其底蕴也是不容小觑的。 2.1.1、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这个概念是1996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在2000年又做了进一步的界定,指出“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3-21 16:26:34 ]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伤寒论》尽管主要是指导临床各科,但其中亦有不少宝贵的养生学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张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正如《伤寒杂病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之语所云,仲景之学。是在继承了《内》、《难》学术思想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张仲景便自然地以《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曾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见《伤寒论·自序》),“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见《金匾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这些生动的描述,就很清楚他说明,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并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气候的发展变化,才能得以生存,保持健康。由此可见,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防病、抗病重视保津液。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首先表现在津液具有固护机体、防御病邪的功能。如仲景在揭示太阳病转入阳明的机理时,一再重申亡津液是其关键条件:“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正是其例。何以亡津液会导致病转阳明?因为律液乃阳明经的主要正气,津液充则阳明固,邪不可干;津液亡则阳明虚,邪气便可轻易陷入。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其次表现在津液能驱逐病邪,削弱病势上。如“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这里的热越,即言热邪发越于外。津液充沛,阳气畅运则汗出越邪,邪越则病顺。故“阳明病,法多汗”,而津亏则无汗,邪不得出,其病为逆。又如温热病中小便常短赤灼热,因为人要通过小便排邪。热邪一除,小便即转清利。“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故临床可视小便断吉凶。“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因小便不仅显示人体津液虚实情况,而且还能反应前阴这条驱邪途径是否正常。

五禽戏分解教学

健身气功-五禽戏分解教学 五禽戏,模仿五禽神韵,肢体动作输通经络,调解心里健康。 功法教学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创编而成的健身气功功法。 预备势 两脚分开,松劲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起势调息,动作可以配合呼吸,两手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两手上提至与胸同高,掌心向上,屈肘内合,掌心向下,按至腹前,速率要均匀、柔和、连贯,可以起到排除杂念,调合气息,宁心安神的作用。 虎戏 虎戏的手形是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模拟老虎的力爪。练习虎戏时要表现出,虎的威猛气势,虎势眈眈。 虎戏有虎举、虎扑两个动作。 虎举: 掌心朝下,十指张开,弯曲,由小指起依次屈指握拳,向上提起,高与胸平时,拳慢慢松开、上举、撑拳,再屈指握拳,下拉至胸前,再变掌下按。两掌上举时要充分向上拉长身体,提胸收腹,扶托举重,下落含胸松腹,如下拉双环,气沉丹田;两掌上举时,吸入氢气,下按时呼出浊气,可以提高呼吸机能;屈指握拳,能增强掌指微循环功能。 虎扑: 两手经体侧上提,前伸,上体前俯,变虎爪,再下按至膝部两侧,经体侧上提,向前下扑;换做右势,两手前伸时上体前扑,下按上提时,膝部先前顶,再髋部前送,身体后仰,形成躯干的蠕动。虎扑要注意手型的变化,上提时握空拳,前伸、下按时变成虎爪,上提时再变成空拳,下扑时又成虎爪,速度由慢到快,劲力由柔缓刚。 容易犯的错误是:两手前伸时容易弓腰、低头、膝部弯曲。 纠正方法是:抬头前伸,臀部后顶,踏腰伸膝,对拉拨长腰部。虎扑动作注意下扑时配合呼气,以气推力,力贯指尖,虎扑使脊柱伸展折叠,锻炼了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起到输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五禽戏

最早记载了“五禽戏”的正史是后汉书、以及三国志。其后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也有提到五禽戏。 后汉书之卷八十二下册——方术列传、以及三国志魏书二十九--方技传,均载明此五禽之戏的源流。 华佗、字符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沛相陈圭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依准佗疗,多所全济。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榖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人为导引之事,熊经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为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然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注一:熊经,若熊之攀枝自悬也。鸱顾,身不动而回顾也。庄子曰:“吐故纳新,熊经鸟伸,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也。” 注二:佗别传曰:“吴普从佗学,微得其方。魏明帝呼之,使为禽戏,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语诸医。普今年将九十,耳不聋,目不冥,牙齿完坚,饮食无损。”

考据自西汉马王堆利苍夫人墓的三号坑出土文物“导引图”的内容,足以证明五禽戏并非华佗凭空发明而成,而是收集了中国古代先秦各家之导引术,以中医学经络学原理,将零散的导引动作,精心设计并贯串而成。 五禽戏的动作名称由来[编辑] 五禽戏由五种类似动物的动作组成,分别为虎、鹿、熊、猿、鸟。 早期的一种说法是,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最新的说法是,五禽戏本来就是一连串的类似体操动作,开始并无名称,只以五种动物的型态加以分门别类,而分别对于人体的五脏五行产生养生的好处。这样的说法便是由于西汉马王堆利苍夫人墓的三号坑出土文物"导引图"的内容,因而得到了考据上的支持。 之后为了教学上的方便,郭廷献先生便以各种动作,以类似某些动物的型态,加以编上名称。 五禽戏的版本[编辑] 现流传于世的五禽戏有多种版本。 中国大陆地区[编辑]

健身气功五禽戏详细解读

健身气功——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从悠久的气功文化中走来。继承、创新、发展。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 从古至今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热切的盼望和追求,气功就在这样的目标和中华的文化体育传统医学等元素的作用下,应运而生。 健身气功——五禽戏 前言 1952年科学家给寿命下了这样的定义——寿命长度是动物物种的特征,是由机体遗传供应的先天因子和由生活环境规定的后天因子组合的结果。气功正是靠锻炼肢体和呼吸吐纳调节身心来开发人体潜能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史书对气功最早的确切记载当属东汉名医华佗的五禽戏,而华佗也是在前人基础上编创而成。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古代气功导引图中,就有不少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这是考古发现最早的与五禽戏有关的图文资料,说明它最早原自古代的导引术。它和今天流传的五禽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模仿五禽的形、神、意、气,同根同源。凭借厚实的医学知识,华佗精心研究了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经过象形取义、仿生超越的提炼,创编完成的五禽戏,刚柔相济,阴阳互补,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五禽戏的养生功效在华佗弟子吴普和樊阿身上得到体现,二人习练五禽戏一个寿高九旬,一个年过百岁,这在当时的年代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所谓象形取义是指模仿动物的形、神、意、气,通过习练获得更高的体能和健康。华佗在医学实践中总结出人体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的养生原理,又汲取虎的威猛,鹿的俊逸,熊的敦厚,猿的灵敏,鸟的潇洒,编创了蕴涵生命科学的五禽戏。沧海桑田,五禽戏发展成气功、武术、舞蹈共存的大家庭。 当前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2002年组织编创的健身气功五禽戏最具有代表性,以提高全民身体健康为宗旨,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经众多专家、教授共同努力,继承了传统五禽戏精华,融合了现代科学理念,博采各家之长,编创而成。科学简便,安全可靠,是广大群众理想的健身运动项目。

仲景养生思想及现代应用

张仲景养生思想之浅见一、养生的重要意义养生就是珍爱生命,采取措施保养生命,以期提高生命质量,增加生命数量的行为。对人而言,世间万物,唯生命最为宝贵。人类正是通过保护生命,其平均寿命就在不断增长。原始社会的人们不会养生,茹毛饮血,巢居野处,故其人均寿命甚短,据人口学家考证,原始社会人的平均寿命仅15岁。夏商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西周、秦汉时代为20岁,东汉为22岁,唐代为27岁,宋代为30岁,清代增至33岁。195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寿命上升为57岁。到20世纪90年代,平均寿命增至70岁左右。专家预测,人类寿命还将会继续延长。这是养生的结果。当今的时代似乎是一个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重视养生的年代,现代养生不仅仅是追求寿命的延长,更是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从生活方式看,现代人很喜欢膏粱厚味,贪口腹之欲,以酒为桨,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务快其心,但知今日甜美,哪管日后病痛。这种不良的行为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形成很大的危害,且日趋严重,成为致生疾病和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既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可以危害生命,那么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就能保护生命。从这个意义上看,养生的意义更显重要。二、中医养生

学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中国养生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十分重视人之生命,认为“人为万物之长”,而人的生命最为宝贵。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养生”这一术语也有众多的同义词,如“摄生”、“厚生”、“尊生”、“卫生”、“保生”、“颐生”、“养性”、“修养”、“调摄”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无不重视养生,只是各家的养生观点和养生方法或有不同。道家养生思想对中华养生学的影响最深,“清净、自然、无为”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核心思想,也是道家养生文化的精髓。道家在养生学上的主要主张有三:一是主静;二是寡欲乃至无欲;三是顺天,即顺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形势。儒家的养生行为融合到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典籍中所记载的一些养生措施,常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考虑有显著的养生保健意义。佛家养生主要表现在禅定、推拿、素食和饮茶几个方面。当然,在诸子百家中,医家与养生学的关系最密切,养生学的内容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家,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养生家。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匾要略》即可看出。张仲景是一位医生,他擅长各种疾病的治疗。他同时也是一位养生家,对养生给予十分的重视,并且应当也是

健身气功6分钟

健身气功?易筋经6分钟普及功法口令词和练习次数☆健身气功·易筋经。 ☆左脚分开,松静站立。 ☆韦陀献杵第一势:抬臂,合掌。 ☆第二势:前伸,外展,立掌。 ☆第三势:内收,上举,提踵,上托。 ☆摘星换斗(左右各1遍):握拳,下落,左转,上举;平展,右转,上举。 ☆倒拽九牛尾(左右各1遍):退步,握拳,回拉,前伸,上步;退步,握拳,回拉,前伸。 ☆出爪亮翅(1遍):上步,合手,扩胸,前推,收回。 ☆九鬼拔马刀(左右各1遍):右转、抡臂,裹耳,展,合,起;伸臂,抡臂,裹耳,展,合,起。 ☆三盘落地(低式1遍):侧举,开步,转掌,下按,嗨……,捧掌,起身,收脚。 ☆青龙探爪(左右各1遍):握固,收回,伸臂,屈肘,左探,下按,转掌,握固,起身;伸臂,屈肘,右探,下按,转掌,握固,起身。

☆卧虎扑食(左右各1遍):左转,前扑,再扑,下按,仰身,起身;右转,前扑,再扑,下按,仰身,起身。 ☆打躬势(全屈1遍):侧起,掩耳,鸣天鼓(3遍),前屈,起身。 ☆掉尾势(左右各1遍):拔耳,前推,内收,外撑,回收,下按,抬头,左摆尾;抬头,右摆尾,抬头。 ☆上抱,下引,脚收回,练功结束。 说明: 1.原来各势中,有重复动作次数的,均减少为1遍。 2.三盘落地势,选择全蹲低势;打躬势,选择身体前屈大于90°。 3.鸣天鼓7遍,减少为3遍。 健身气功?五禽戏6分钟普及功法口令词和练习次数 ☆左脚分开,松静站立。 ☆起势调息:上提,下按。 ☆虎举(2遍):握拳,举,握拳,拉;握拳,举,握拳,拉。 ☆虎扑(左右各1遍):提,伸,按,提,扑;提, 伸, 按,提,扑。 ☆鹿抵(左右各1遍):迈步,转腰,下视,还原;迈步,转腰,下视,还原。 ☆鹿奔(左右各1遍):上步,后坐,前移,收回;上步,后坐,前移,收回。 ☆熊运(左右各1遍):右,上,左,下;左,上,右,下。

读《五禽戏》的一些心得

读《五禽戏》后一些心得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五禽戏是华佗在观察了很多动物之后,以模仿虎、鹿、猿、熊、鹤(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达到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盛行的太极等传统健身方式,最初都源于五禽戏。 五禽戏是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深受健身人群的欢迎。五禽戏结合“形、神、意、气”,每一个都要把握的很好。比如说“形”,其实指的是姿势和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做到位,比如说鹿戏当中鹿抵一节当中出脚的角度,角度一定要到位,角度到位后眼睛才能看到后脚跟,要不然看不到后脚跟,腰也扭不到位,效果也不太好,第二个就是神,神就是神韵,那就是要演虎像虎,学鹿像鹿。第三个就是意,也就是指的是意境,在练习五禽戏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思想集中,心静神凝,再有一个就是气,也就是调息,在练习五禽戏时,一定要呼吸自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够太过、太大,一定要不疾不慢,这样才能起到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以下是练习的心得:(1)虎举(2)虎扑虎戏的动作做起来威猛有力,虎虎生风。在呼吸吐纳之间,刚柔并济中将老虎的威风展示得淋漓尽致。虎举、虎扑使得自己的上半身的筋骨不断得到展伸。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练习虎戏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维持脊柱生理

弧度、防治腰部疾病等。练虎戏时,手足动作与呼吸要协调一致。两手翻掌向外按出时,两脚同时向前进步,此时宜稍用力,速度稍快,以显示虎扑是的敏捷、勇猛。(1)鹿抵(2)鹿奔鹿戏表现了鹿鹿轻盈安闲、自由奔放的神态。鹿戏锻炼可起到强腰补肾、强筋健骨和振奋阳气等作用。在呼吸方面,一定要呼吸自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够太过、太大,一定要不疾不慢,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鹿戏要求闲适的感觉,要做到不急不慢,要循序渐进。在“鹿抵”动作中,要把握“迈步、转腰、还原”三个环节,做到清晰明了,规范到位。在“鹿奔”动作中,要把握“上步、后坐、收回和换步”四个环节,做到轻灵祥和,神态安舒。(1)熊运(2)熊晃熊的动作笨拙拖沓,而熊戏却笨中生灵,蕴含内劲。熊戏仿效熊之沉稳,力求表现出松劲自然的神态。练习熊戏,不但能防治腰肌劳损和软组织损伤,还可引导内气运行,调理消化系统。熊给的感觉是笨笨的,但是很可爱,我很喜欢。当小熊在晃动的时候,会让人觉得怎么会这么可爱啊。(1)猿提(2)猿摘猿戏仿效猿之灵巧,习练时,外练肢体的轻灵敏捷,内练精神的宁静从容,从而达到“外动内静”“动静结合”的境界。猿戏给我的感觉是快速敏捷,猿猴的机灵敏捷跃然于眼前。猿猴的可爱机灵,动作的灵敏,给我的印象十分的深刻。(1)鸟伸(2)鸟飞鸟戏取形于鹤,仿效鸟之轻捷。习练时,要表现出昂然挺拔、悠闲自得的神韵。锻炼鸟戏,可起到改善呼吸功能,疏通任、督二脉经气及提高人体平衡力等作用。鸟的轻盈,美丽,在动作中,展现出来啊同时五禽戏也深受中医理论的影响,因为它的创始人华佗也是一

八段锦、五禽戏图片和作用

八段锦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功法作用: 1.通过两手交叉上托,缓慢用力,保持抻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 2.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防治肩部疾患、预防颈椎病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作用 1.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和背部俞穴,同时刺激手三阴三阳经等,可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 2.有利于矫正不良姿势,如驼背等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作用 1.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脾胃中焦肝胆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可以刺激位于腹、胸胁部的相关经络及背部俞穴,达到调理脾胃和脏腑经络作用 2.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作用 1.通过上肢外旋,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内的脏腑 2.通过往后瞧,可刺激颈部大椎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目的可预防眼疾以及肩、颈与背部疾患,还可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疲劳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作用 1.通过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从而达到疏经泄热的作用,有助于去除心火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作用 1.通过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以及命门、阳关、委中等穴,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方面的慢性病,同时对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

用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作用 1.瞪眼可刺激肝经,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泻,有强健筋骨的作用 2.可刺激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的俞穴和督脉等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作用 1.可刺激足部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同时,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全身腑脏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 2.可提高平衡能力,解除肌肉紧张 五禽戏 第一式虎举 功理与作用 1.两掌举起,吸入清气;两掌下按,呼出浊气。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 2.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关节的血液循环 第二式虎扑 功理与作用 1.虎扑动作形成了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运动,尤其是引腰前伸,增加了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可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 2.脊柱运动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常见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等症有防治作用。 3.督脉行于背部正中,任脉行于腹部正中。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牵动任、督两脉,起到调理阴阳、流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第二戏鹿戏 第1式鹿抵 功理与作用 1.腰部的侧屈拧转,使整个脊椎充分旋转,可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也可防治腰部的脂肪沉积。 2.目视后脚脚跟,加大腰部在拧转时的侧屈程度,可防治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症。3.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尾闾运转,可起到强腰补肾、强筋健骨的功效。 第2式鹿奔

五禽戏功法

五禽戏功法 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三次。继而两手先左后有向前挪动,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接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后退七步。 鹿戏:接上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右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如此左转三次,右转两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后伸三次,右腿二次。 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面,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面,略停,先以左肩侧滚落床面,当左肩一触床面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面,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起身,两脚着床面成蹲式,两手分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面。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躯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猿戏:择一牢固横竿,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脚悬空,作引体向上七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竿、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竿倒悬,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鸟戏: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也七次,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七次。 五禽戏在练习时不宜太累,以出汗为标准,适可而止。 预备式:两脚分开,松静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起式调息:配合呼吸,两手上提吸气,两手下按时呼气,两手上提至与胸同高,掌心向上,曲肘内合,转掌心向下按至腹前,速度均匀柔和、连贯,排除杂念,宁心安神。 虎戏:手形是虎爪,手掌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摹拟老虎的利爪,练习虎戏时,要表现出虎的威猛气势,虎视眈眈。虎戏由虎举和虎扑两个动作组成。 虎举:掌心向下,十指张开、弯曲,由小指起依次曲指握拳,向上提起高与肩平时拳慢慢松开上举撑掌。然后再曲指握拳,下拉至胸前再变掌下按。动作要领:两手上举时要充分向上拔长身体。提胸收腹如托举重物,下落含胸松腹如下拉双环,气沉丹田。两手上举时吸入清气,下按时呼出浊气,可以提高呼吸机能。曲指握拳能增加循环功能。

传统气功五禽戏养生的机理探析

传统气功五禽戏养生的机理探析 石建东 (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创编的一种导引术,据资料考证,华佗创编的五禽戏是直接取材于西汉刘安《淮南子》的六禽戏(熊径、鸟伸、尧浴、猿理、鸥顾、虎颈六个术式)加以发展的。华佗五禽戏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取导引吐纳之所长,把练神、练形、练气揉合在一起的完整的导引套路五禽戏离医理于动作之中,寓保健康复效益于生动形象的“戏”之中这是五禽戏区别于其它导引术的显著特征。本文就“五禽戏”发展由来、健身养生思想、健身养生机理对人体不同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五禽戏养生健体生理机制阴阳肺腑 1.五禽戏的概述 一千多年前东汉医学家华佗(公元145-208年)创制的华佗五禽戏,是我国优秀民族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它最初的动作主要是由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鸟的生活习性、活动方式、神态通过模仿这五种禽兽中虎的雄壮威猛、鹿的轻捷舒展、熊的憨厚刚直、猿的灵活敏捷、鸟的轻盈潇洒组编而成的一套动作,同时又把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此法不仅能强壮四肢的筋骨,而且还能调息五脏六腑。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话,叫“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意思是说,活动是保持健康最有效的方法。经常通过肢体的运动活动,便可加快食物消化,使血流循环畅通无阻疏通了脉络。华佗五禽戏就其保健强身、祛病延年的功效而论,历来都为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发展到今天,它以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不但可以强健人的体魄而且可以健全人的身心。 1.1.五禽戏的发展由来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熊经、鸟伸之术, 研究了虎、鹿、熊、猿、鸟五禽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 创编的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仿生类导引术。对华佗编五禽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华佗传》记载: 吾有一术, 名五禽之戏, 一曰虎, 二曰鹿, 三曰熊,四曰猿, 五曰鸟。亦以除疾, 并利蹄足,以当导引。健身气功.五禽戏在传统“五禽戏”的基础上,仿效“五禽”的动作和神态,汲取精华,加以提炼、改进, 结合传统气功“调身、调息、调心”的作用,融入现代科学健身理念和时代特征所编创的新型导引术。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动作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的特点, 通过引伸肢体, 动诸关节,外导内引,达到以形导气、以意引气、气贯周身、呼吸顺达,使习练者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滑利关节的目的。 1.2.五禽戏的定义 禽,在古代泛指禽兽之类动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戏,即游戏、戏耍之意。所谓五禽戏,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以模仿禽兽动作来达到健身目的的方法,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庄子·刻意》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的记载,至汉初《淮南子·精神训》则有:“熊径、鸟伸、尧浴、猿理、鸥顾、虎颈,是养形之人也”的说法,而五禽戏之名相传出自华佗。《后汉书·方术传》载,华佗云:“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随着时间的推移,辗转传授,逐渐发展,形成了各种流派的五禽戏,流传至今。五禽戏又被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因其动作模仿虎、鹿、熊、猿、鹤 5 种动物而得名,具有强身和医疗的显著效果。 2.五禽戏“形、神、意、气”的涵义 2.1.形, 即练功时的形体姿势。古人说: 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 意不宁则神散乱。这说明姿势在练功中的重要性。开始练功时, 头正体直,含胸垂肩,体态自然, 使身体个部位放松、舒适。习练每戏时,

五禽戏的作用和锻炼部位

---------------------------------------------------------------最新资料推荐------------------------------------------------------ 五禽戏的作用和锻炼部位 五禽戏的作用和锻炼部位第一,虎戏。 练习虎戏时模仿虎的动作要有虎威,形似猛虎扑食。 威生于爪,要力达指尖,神发于目,要虎视眈眈。 由于爪甲与目皆属肝,用力时气血所至,可以起到舒筋、养肝、明目的作用;加上做虎举与虎扑的动作时身体舒展,两臂向上拔伸,身体两侧得到锻炼,这正是肝胆经循行部位,使得肝经循行部位气血通畅,也就是说虎戏主肝,所以经常练习自然使肝气舒畅,肝系疾病与不适得到缓解,填精益髓。 具体如下: 虎举: 作用: 提高呼吸机能;屈指握拳能增强掌指微循环功能。 同时能很好的预防肩周炎和颈椎病。 锻炼的身体部位: 颈部、手臂、腕关节、手指关节。 虎扑: 作用: 锻炼了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起到疏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锻炼的身体部位: 腰部、背部、臀部、脊柱、手臂、腕关节、手指关节、下肢。 1 / 7

第二,鹿戏。 练习鹿抵时腰部左右扭动,尾闾运转,腰为肾之腑,通过腰部的活动锻炼,可以刺激肾脏,起到壮腰强肾的作用;练习鹿奔时胸向内含,脊柱向后凸,形成竖弓,通过脊柱的运动使得命门开合,强壮督脉。 也就是说鹿戏主肾。 肾藏精,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肾脏与督脉功能得到改善可以调节生殖系统,强腰健肾、舒展筋脉。 具体如下: 鹿抵: 作用: 能提高腰部肌肉力量和运动幅度,具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锻炼的身体部位是: 颈部、腰部、肩部、手臂、手指关节、下肢。 鹿奔: 作用: 鹿奔动作使肩关节充分内旋,伸展背部肌肉,运动了脊柱关节。 锻炼的身体部位: 颈部、背部、腹部、肩关节、前臂、手腕、手指关节、下肢。 第三,熊戏。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9847628.html,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作者:闫康沈其霖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要】医圣仲景作《伤寒杂病论》,洋洋洒洒八万言,鸿篇巨著之中理、法、方、药莫不完备。后世医家于“伤寒辨治”、“经方应用”等方面研究文献浩若烟海,而对仲景宝命全形之养生思想则鲜有发挥。本文从“饮食调摄”、“起居颐养”、“未病先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窥仲圣养生思想之一二。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养生思想 张仲景生于东汉纷争之乱世,疫病肆虐,伤寒横行。从“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到“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仲景痛定思痛,于《伤寒论序》中写道:“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表达了自己对世人轻视保身长全养生之法的叹息。笔者认为,除去“伟大医学家”这项桂冠,先圣张仲景亦称得上是一位“超卓的养生家”,这一点在其传世巨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有体现: 1 饮食调摄 脾胃后天本,民以食为天,子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今养生家无不重视的饮食调和,这也是张仲景养生思想体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开篇即讲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疚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饮食是水谷精微的来源,气血生化的基础,饮食精华可以养生,但若不加以调摄,则适得其反,疾病丛生。仲景强调如果想要达到滋养的目的,需按照饮食宜忌进行调摄。 1.1 节于性味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中,仲景提到了饮食调摄的基本要求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要注意摄入食物的性味,使之与脏腑相和,勿食过于苦酸,勿食过于辛甘,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五味过极,外损肌肉,内伤五脏。只有先考虑性味的调和,无使过极,才有可能符合饮食养生道法,尽得水谷之滋养。“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中之“节”者,约、缠束也。一个“节”字,尽道仲圣对性味调和饮食养生的要求。 1.2 慎于禁忌

中华民族传统健身气功——五禽戏的保健作用及练习方法

健身气功五禽戏的保健作用及练习方法 概述 健身五禽操, 虎鹿熊猿鸟, 形神兼具备, 长练永不老。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但也有人认为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五禽戏的保健作用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做,并配合气息调理。 虎戏主肝,练习虎戏时模仿虎的动作要有虎威,形似猛虎扑食。威生于爪,要力达指尖,神发于目,要虎视眈眈。爪甲与目皆属肝,用力时气血所至,可以起到舒筋、养肝、明目的作用;加上做虎举与虎扑的动作时身体舒展,两臂向上拔伸,身体两侧得到锻炼,这正是肝胆经循行部位,使得肝经循行部位气血通畅。经常练习自然使肝气舒畅,肝系疾病与不适得到缓解。 鹿戏主肾,鹿抵时腰部左右扭动,尾闾运转,腰为肾之腑,通过腰部的活动锻炼,可以刺激肾脏,起到壮腰强肾的作用;鹿奔时胸向内含,脊柱向后凸,形成竖弓,通过脊柱的运动使得命门开合,强壮督脉。肾藏精,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肾脏与督脉功能得到改善可以调节生殖系统。 熊戏主脾,熊运时身体以腰为轴运转,使得中焦气血通畅,对脾胃起到挤压按摩的作用;熊晃时,身体左右晃动,疏肝理气,亦有健脾和胃之功。脾胃主运化水谷,其功能改善不仅可以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还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经常练习熊戏,使不思饮食,腹胀腹痛,便泄便秘等症状得到缓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