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功能主义

把社会看作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这些部分在不同程度上由平衡机制所维系。它重视整合,把社会类比为人类有机体,把社会的“健康”等同于社会秩序,把社会的“疾病”等同于社会冲突。

思想起源

社会学传统: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累托

孔德:有机体类比

“社会”与生物体一样,是一个有机体整体;可将其整体结构解剖为:元素(家庭)、组织(社会权利形式)、器官(城市)

斯宾塞:分析功能主义(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解释社会进化)

社会是比生物体更高级的“超有机体”,其增长便带来结构的愈加复杂且分化;第1次提出“分化”概念;结构的分化伴随着功能的分化,分化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相互依赖实现整合。每一分化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所以,整体总是受其组成部分的系统过程所影响。

涂尔干:关键性的功能主义奠基人

把分析的重心放在社会整体上;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作是完成整体基本功能、满足整体需要的必要条件(有目的论倾向)强调社会处于“常态”和“病态”中,他将社会系统概念化,因而强化了“功能需要”的观念。这意味着系统包含着一些均衡点,正常的功能围绕这些均衡点而产生。他坚持承认系统的部分对社会整体的功能。

帕累托:将社会视为物理-化学系统,而非生物有机系统

他明确把“社会”定义为一个“系统”,强调必须把社会作为整体进行分析

人类学传统: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郎

拉德克利夫-布郎:

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功能概念是以社会生活和生物有机体的类比为基础的

为避免目的论的纠缠,应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去替代“需要”

功能分析可以从以下假设出发合乎逻辑地进行:

1)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使其组成部分实现最低限度的整合;

2)“功能”一词是指维持这种必要的整合或必要的团结的过程;

3)因此,可以用对维持社会必不可少的一致的作用来说明每一社会的结构特征。

这种功能分析对那些并不能对整合产生积极作用的系统组织部分来说,难以奏效。

马林诺夫斯基:

重从个人需求层次上考察社会文化中各事项对人的满足功能。强调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可或缺性

他的理论框架有三个系统层次:生物的、社会结构的和符号的。

其等级阶梯是:生物系统处于底层,社会结构处于中间,符号系统在在最上层。

某一层次系统需要的满足方式必然制约着接近它的那个系统层次需要的满足方式。

结构的和符号的系统层次对社会学或人类学的分析来讲是重要的;

并强调了在分析结构系统层次时制度分析的必要性。

制度是行动被组织起来以满足必要条件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方式(制度要素:人事组成、规章、规范、物质设施、活动、功能)

任何一层次上都存在着四种普遍的功能需要——经济适应、政治权威、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控制(这与斯宾塞和帕森斯相似)

功能主义的基本特点:

社会是整体,即“系统”,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的系统——其研究重点放在整体的社会层次上

“系统”概念,是一切形式的社会学功能主义的中心概念。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关系,使功能主义同其他整体论的方法相区别

组成社会系统的所有因素,就其发挥着同系统的“需要”相关的特定功能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

系统中所有各组成部分——子系统——的整合绝不会是“完善的”。社会系统的基本趋势是不同制度之间的均衡与和谐;但“反整合”的因素总会存在,所以社会控制机制的重要性也总会存在(默顿)

作为“反常功能”的因素而存在的异常行为、矛盾、紧张,由于社会整合与均衡的趋向而倾向于被制度化

社会变迁是适应性的和渐进的。急剧的社会变化更可能出现在文化制度中,而不是经济制度中

社会整合本质上是通过价值观念的共识,通过“共同的认知取向”而达成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1902--1979),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1902年进入阿姆克斯特学院主修生物学准备从医,系统论思想对他影响很大;1924年转学,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并认识了马林诺夫斯基老师,一年后又转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接触了韦伯和马克思;1927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受聘于哈佛大学;1931年他转入哈佛大学新建的社会学系,期间几次晋升,1936年任助教,1939年副教授,1942年教授,紧接着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经济与社会》、《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

《社会行动的结构》探讨的主要问题的社会秩序问题

霍布斯的社会秩序问题:追求个人目标的社会成员怎样持续社会秩序?

1)唯心主义的错误:忽视人的行为受外部约束

2)实证主义的错误:忽视符号领域相对独立的作用(不能简化为外部环境)

3)功利主义的错误:把价值模式简化为单位的成本-效益分析

涂尔干的回答:社会共享的价值与规范在人格结构中内化

帕森斯早期的主要理论倾向是建构关于社会价值如何引导个人行动的志愿行动论

后期逐渐关注个人、社会与文化三个系统的整合问题,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系统论

社会学功能主义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至今仍是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学主流理论之一;二战后到70年代末是现代功能主义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界盛极一时的时代,80年代以后有逐渐式微的趋势。——主要代表人物有帕森斯、默顿等;1927年回国后,一反美国早期社会学家注重个人主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风气,创立了一种把“社会”理解为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社会理论。这是美国社会学提出的第一种整体论的社会学;功能主义在帕森斯的著作中更具条理,成为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

社会行动的结构:

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帕森斯提倡用“分析性现实主义”来建立社会学理论

他认为,理论必须包含从复杂经验现实中抽象出共同的、分析要素的概念。概念将以这种方式把现象从构成社会现实的复杂关系中分离出来。他认为,研究的目标就是将概念组织成能理解社会重要特征的分析框架,而不被具体的经验细节所掩盖。主张理论应首先对社会现象进行细致的划分,使其范畴化,并能够反映社会现象的重要特征。他发展了“行动的唯意志理论”,是对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理想主义中有益假定和概念的综合。他吸收了功利主义

(把行动看对刺激的反应)有关行动者追求目标的叙述,及功利主义强调的人们权衡利弊和做出选择的能力;对实证主义(把行动看似物理过程)他将注意力放在社会中的物理参数和这些参数对众多社会组织的决定性影响上;他还认为,用各种“理想”(强调价值规范,忽略其他因素)的概念去约束人们和社会的过程仍是有意义的。他把“唯意志理论”定义为个体行动者主观决策制定的过程

意志性行动的因素:

行动者(个人)

行动被看作寻求目标的实现

行动者具备实现目标的多种手段

行动者面临的各种情境条件都会影响目标和手段的选择

行动者被各种价值观、规范和其他理念所支配

这种唯意志论的行动被称为“单位行动”。

社会行动包括一个或多个行动者一系列的单位行动。——然而,单位行动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这种联系如何以概念的方式表现?

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是帕森斯从行动单位向社会系统的转化

行动

他按动机和价值观认为行动者是“定位于”情境的

动机有三种:

认知的(对信息的需要)

情感的(对感情寄托的需要)

评价的(对评价的需要)

相应有三种价值观(取向模式):

认知的(按客观标准进行的评价)

鉴赏的(按审美标准进行的评价)

道德的(根据绝对的正误标准进行的评价)

按动机和价值观构成的复合行动有三种:

工具性的(行动定位于有效地实现既定的目标)

表意性的(行动定位于实现情感上的满足)

道德性的(行动定位于上非标准)

行动者根据某种最强的动机和价值观依某一种基本方式行动

社会系统

当各种不同取向的行动者互动时,便逐渐产生了约定,并维持互动模式,在就是“制度化”(可称之为“社会系统”)

系统指的是“行动者”与“环境”持久的互动体系

社会系统的三特征:

系统是相对地有结构的(得益于价值模式与“模式变量”)

系统生存必须满足某些功能需求(“功能的先决条件”)

引进控制论的等级序列概念,以把握秩序转型现象

其帕森斯的理论宗旨就是用系统的术语把这些不同纬度的行动概念化

结果就是行动被概念化为三种“相互渗透的行动系统”(文化的、社会的和人格的)

行动理论的目标就变成理解制度化模式(即社会系统)是如何被价值观、信仰、规范及其他观念的联合体(即文化系统)和动机与角色扮演技巧的结构(即人格系统)所制约的

后来,他又加上了有机(后称行动)系统

“系统”概念是帕森斯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他构建了三个极为重要的行动系统模型

这三个系统只是分析层次,而非具体实体:

人格系统:

1)涉及到个体的需求倾向,这些需求倾向是“合群需要”与“精神需要”

2)其基本单位是单个的行动者

3)对这一层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的需要、动机态度上

4)人格是社会生活的特殊层次,并意味者个人的独特性

社会系统:论及不同人们之间的互动,即人们的相互依赖。——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结构及其功能问题。

文化系统:指“意义”和“价值”的广泛的符号模式,它着重于文化价值观。

有机系统:基本单位为具备生物特性的人类。

对文化、人格、社会系统的划分,可使人们看到个体和社会是如何相互渗透的

帕森斯把人主体只看作“系统”的支持者,因此把人主体从社会理论中排除出去了

模式变量:表达系统变量属性的概念

行动系统是由价值模式构成的

价值模式又是由“模式变量”构成的

模式变量涉及了行动者在与对象的关系中所面临的选择

模式变量表现为构成社会互动的基本选择的普遍二分法

运用模式变量可同时把人格系统中的取向模式、文化系统中的价值模式和社会系统中的规范要求类别化:

1)情感性/情感中立性: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应表达许多还是很少的情感?

2)扩散性/专一性: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双方的义务应狭小、具体还是广泛而分散?

(关于行动者志向,以对象为导向)

3)普遍性/特殊性: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是否应用同一标准来评价所有是行动者?

4)自致性/先赋性:是根据表现(成就)还是根据先天的特质去评价行动者?(关于对象形态)

5)个人/集体:行动者是否考虑讲个人的目标置于他所在的群体目标之上?(后从行动体系中删除)

向功能强制主义转变:

在《行动理论文集》在“功能强制”(即功能先决条件)概念成了一般行动理论的核心

结构的功能在于满足系统的必要条件。借助二分法(外部的/内部的、工具性/成就性)可将行动系统概念化为四个生存的必要条件(即AGIL模型)又称“四功能范例” :

适应(A):是指确保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然后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

达鹄(G):指的是在系统目标中建立次序级别,并调动系统的资源以获得这些目标

整合(I):指合作和保持系统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维模(L):围绕着两个相关的问题:模式维持和紧张的处理

1)达鹄与整合的是成就性的

2)适应与维模的是工具性的

3)适应与达鹄是指系统与外部的互动

4)维模与整合指系统内问题

随着A、G、I、L的引进,发生了偏离结构分析而转向功能分析的微妙变化

社会系统被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对应一种功能必要条件(即AGIL)

接着,每个子系统又被分成这四个功能部分,依次类推。这是个“功能部分化”过程

控制的信息等级:

20世纪50年代,帕森斯把注意力转到独特的行动系统(文化、社会结构、人格和有机体)间的相互关系上,即四个行动系统中的输入-输出关系上

一个整体行动系统是由作为其四个子系统组成。这四个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信息控制等级结构,即:

文化在信息方面限制着社会系统,社会结构在信息方面控制着人格系统,人格在信息方面控制着有机体系统

相反,等级结构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可以被看作在为更高一级系统的行动提供必要的“能量条件”

行动关系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是互惠的,系统间交换者信息和能量。

信息等级高的系统限制者低一层次系统的能量使用,同时,每个低层次的系统为较高层次系统的行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便利

这框架即控制等级体系

社会变迁:

他最后10年日益关心社会变迁

被建构在控制等级里的就是用来对社会变迁进行分类的概念框架

行动系统之间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为行动系统内部或行动系统之间的变迁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变迁的根源:

是行动系统交换中信息或能量的过剩,过剩的信息和能量改变了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信息和能量的输出

是信息或能量的供给不足,从而在结构引起行动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再调整

适应既是分化的原因又是分化的结果

从行动理论的视角来看,进化涉及到:

人格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和有机体系统的持续分化

这四个行动子系统内部的持续分化

整合的困难增加,新的整合结构出现

每个行动子系统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升级,对整体行动系统亦如此

在进化模型中,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内部分化和相互间的分化以及整合问题的结果上

他认为,进化是由控制等级引导的,特别是受信息部分的引导

默顿的“经验主义分析方法”

默顿(1910-2003),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931年获坦普尔大学学士学位。后进入

哈佛大学学习,师从社会学家P.A.索罗金、T.帕森斯和科学史家G.A.L.萨尔顿,1936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3年;曾任东方社会学会主席(1969),美国科学院院士,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1975);主要著作有:《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49)、《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理论社会学》(1967)、《科学社会学》(1973) 等。他对发展功能主义理论有重大贡献,以创立失范理论、越轨理论著名;提出与帕森斯“巨型理论”相区别的“中层理论”;首创显性功能、隐性功能、功能失调、功能替代、消极功能、积极功能等概念;主张用“角色丛”与“地位丛”的组合概念分析人们的行为关系

中层理论:偏离了功能主义的参照系

默顿在以帕森斯的“巨型理论”遭到各方非难、挑战的情况下建立了该理论;中层理论展现了定义清晰的操作化概念,并由此构成了对有限现象关系的陈述;尽管中层理论是抽象的,但同经验世界是联系的,因而激励了为澄清概念、阐述理论所必需的研究。从而缩小了社会学特殊的经验研究与一般的理论研究之间的差距,使二者更恰当地结合起来,从而减少了理论的无效性;是对现代功能主义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按照中层理论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和命题应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原因是:理论关注经验研究,迫使对每一中层理论的概念和命题进行澄清、阐述和表达;通过对有限现象的理论描述和经验实证,最终会形成更加复杂的理论

功能分析范式:

是从评论早期功能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郎的错误展开其论述的。他认为功能主义理论体系有三个有问题的假定:⑴社会系统的功能一致性;⑵社会事件的功能普遍性;⑶功能事件对社会系统的不可或缺性。

功能一致性假定:

1)社会系统显示了作为社会整合继续下去的必要条件——社会系统存在高度的功能一致性。2)默顿认为,应重点强调的是社会整合的类型、方式、程度、范围以及社会系统各部分中既存事件的各种影响,而不是功能一致性假定。

3)由此功能分析脱离了对系统整体的关注,开始关注系统内必要条件与系统整体内文化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怎样创造、维持、改变社会组织的不同模式的

功能普遍性假定:

1)早期人类学家认为,一个社会事件的存在对社会系统的整合一定具有正功能

2)默顿认为,不仅存在正功能,而且也具有负功能。无论是正功能还是负功能,有些功能后果被系统主体认识到了并确认了,是显性的;其后果未被系统主体确认和认识的,是隐性的

3)他主张:应该详细分析社会文化事件“对个人、群体及较大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造成的各种结果或功能(无论正、负、显、隐)

功能的不可或缺性假定:

默顿断章取义地引用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每个文化事件都“履行某些重要职能,完成某些任务,代表着整体内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将上述观点看成是功能分析对两个问题的论断:

①社会系统中是否存在必须实现的功能必要条件?

②是否存在实现这些功能所不可或缺的某些决定性结构?

1)对第一个问题他有条件的肯定,条件是:

具体系统的功能必要条件必须经验性地确立。他认为,描述满足这些必要条件的过程,不如描绘文化模式,并评价其在满足具体经验体系不同部分的具体需要方面的各种后果。

2)对第二个问题

他认为,只有某些功能能满足系统的需要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可选结构也能满足同样的

需要;在研究中,重要的是对社会系统内部各种类型的“功能选择物”,即“功能等价物”和“功能替代物”进行功能分析;用这方法进行功能分析,就不会把某个系统的社会事件看成是不可或缺的了;默顿对传统人类学观点的批评,尤其对功能主义三个假定的评价多为无中生有实施功能分析的草案:

功能分析应从“纯粹描述”个体和群体行动开始

第一步:就是指出被支配性模式排斥的主要替代模式是什么。这就指出了支配性模式出现和维持的结构性背景

第二步:超越了纯粹的描述,涉及对群体成员的行动意图或情感意义的评价。这就使行动的显功能更明显

第三步:是要辨别在参与者中存在的顺从倾向和越轨动机。这为了解模式的多种功能提供了线索

第四步:就是要揭示一些不被参与者所认识,却又对个体甚至系统的其他中心模式或规则其作用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触及事件的潜功能

恰当的功能研究步骤,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可以观察的行动模式,中心模式出现(在各种潜在的替代模式中)并维持的结构背景,这些模式对行动者的意义,行动者顺从和越轨的动机以及对社会系统中个体和其他事件的尚未意识到的需要模式上

越轨理论:

该理论的提出是默顿对整个社会学理论的最重要也最独特的贡献之一

涂尔干曾用“失范”来解释自杀这一越轨行为,他把失范定义为规则的缺失或无规则

默顿将“失范”当作一个主要的自变量,称失范是“文化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合法手段之间的断裂”。

默顿曾用失范概念具体分析了美国社会,指出在美国只重“发财”之目标而不注重达到这一目标的合法途径,导致大量的越轨行为的产生

建构了一种分类图式(适应失范的方式):

革新:当人们明确目标,但用不合法的手段以达至(如白领犯罪)

仪式主义:人们降低目标,接受制度化的行事方式

逃避:当目标和手段都被否定时,从社会退避(某些亚文化)

造反:寻求改变目标及合法手段

顺从:接受既定目标和手段

“角色丛”理论:

用以表示每一地位不只是对应一种角色而是一系列角色

“地位”指社会结构中具有相应权力和义务的位置;“角色”指以他人的模式化期望为取向的行为

人们因为占有特定社会地位而与许多角色发生关系。由于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因此每个人在社会中要充当很多角色,其总合即构成了角色丛

第二章:新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代表了一种“学术取向”,即:抛弃帕森斯发现方法中的功能需要观念,保留其中有用的部分

新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学理论应当描述作为系统的社会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社会和人格体系的特色,把文化当作社会现实范畴,考察导致社会秩序整合和解体的力量并且确认社会分化是社会变迁的核心特色

三个发展:

a.是对帕森斯功能主义批判的回应,即对老传统进行了明显的修改,却保留了其核心要素

b.部分地获益于对社会学和其它学科中各种矛盾观念的综合

c.其形成的历史环境是60-70年代兴盛一时的马克思主义和其它许多正统的批判理论在道德上丧失了合法性,许多问题被提出来。——它试图解决这些紧迫的问题来理解这个新世界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

亚历山大(Alexonder Jeffrey,1947—):新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1983);《结构与意义》(1989);《行动和它的环境》(1988);《文化和社会》(1990)《新功能主义》(1985,文集)《微观与宏观的联结》(1987,合编文集);《社会学二十讲》(《微观与宏观的联结》的续篇)

提倡“新功能主义”的提法,是为了表明只有“帕森斯的分析模式为(社会学理论的)一种新综合提供了唯一可行的基础”;他认为,帕森斯的著作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宏大的企图,即对实证主义、功利主义、功能主义、唯意志主义、帕累托主义等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归纳与综合;在新的知识背景与历史条件下有必要也有可能对功能主义理论做出新的解释和发现对“功能主义传统”重新解释,六个特征:

①功能主义在描述性而非说明性的意义上提供了一种社会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一般图景,它认为社会是由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组成的、多元的与开放的系统

②功能主义不仅关注结构而且关注行动,不仅关注行动的实践性与手段性方面,而且也关注它的表意性与目的方面

③功能主义关注社会整合及社会控制的变异及过程

④功能主义假定人格、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区别是社会结构所必需,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所产生的张力是变迁与控制的持续根源

⑤功能主义认为分化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

⑥功能主义强调概念化与理论化的独立性

功能主义传统实际上比其它的社会学理论传统具有更达的包容性,它“具有成为一种成功的社会学理论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亚历山大的后实证主义

他认为,对社会科学的本质及其内部各因素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了解:a.实证主义的理解。其理解最关键的预设就是认为事实(经验)陈述可以和非事实(非经验)陈述及关于一般问题的论述相分离—这种单向运动的观念,会导致想象力的枯竭

b.非实证主义的理解。其关键是完全忽视经验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为科学知识只是一些非经验性的规则,专注于理论之间的分析与综合

他认为,科学是由多维层次构成的连续整体,应是——从最一般的、形而上学的假设到较具体的理论假设和模型,再到更为经验性的假设和方法原则,最后过渡到与经验相关的假设和“事实”

将社会科学的传统松散地分为两类:一般性话语与研究项目

研究项目主要围绕具体问题,并具有明确的经验指向

一般性话语主要关注于相对抽象的问题,其经验指向并不总是很明显

科学连续体中每一层次之间在研究规则上都具有相对独立,虽然同时彼此间还有高度密切的联系

这样,任何科学结论都是经验环境与形而上学环境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

他概括了后实证主义的四个基本原则:

a.所有的科学资料数据都是由理论内在构成的

b.经验的承诺并非单纯以实验证据为基础

c.一般理论在常态上是独断论的和水平向的,而非怀疑论的和垂直向的

d.科学信念的根本转变只有当出现了其它理论框架从而是以应付新经验时才会发生,因此理论争论是科学变化的动力之一

作为一般性话语的新功能主义

他认为,一般性话语的核心是观念的多维度性。——每一种科学陈述都隐含地涉及到连续体的其它层次;如果忽视不同模式社会科学的部分独立性,就会出现两个错误:即层次化约和层次混淆;当研究者武断地认为一种层次的特性最重要,并且只用它来进行本来有多种层次特性的社会学研究,就发生了层次化约;当一般性预设仅仅被视为意识形态性的表达时,或者当社会学模型的阐释仅仅被当作观察性的陈述时,就发生了层次混淆;

一般性话语的核心主题(行动和秩序)

行动的两个选择:理性的和非理性的

理性的研究方法假设,行动应当被理解为工具理性的、算计的并能够有效地适应外部的物质环境。这些社会学家将社会描述为效益计算的结果,人们选择某种行动是为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收益

非理性的行动强调只有联系行动者的主观动机才能够理解行动,这些主观动机包括价值、观念、意图、目的冲动和潜意识需求

秩序不只是包含一致、协调与整合的力量,社会学家的研究都假设秩序(非随机性)存在于所有类型和模式的社会环境中

秩序的一般性预设就涉及到具有形形色色动机的个体单位是如何置身于非随机的社会模式中的

秩序研究的普遍方法有两种: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方法

个体主义方法将秩序解释为个体协商和选择的结果——特定环境中个体行动者的理解和行动,产生了社会结构和模式化的行为

集体主义方法采用社会组织的自然特性来解释秩序——引用价值、规范、阶级结构或政治制度等概念来解释社会模式

他认为,传统的行动和秩序分析的单向性概念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无意义的争论

因此,他强调“多维度的综合”,包括两种:

“强综合”,行动应当被视为理性和非理性要素的产物——行动是由外部环境的理性适应和内部的主观理解共同塑造的;

“弱综合”,尽管在秩序问题上基本采取集体主义立场,但在个体行动者是如何再生产并改变社会模式与结构的问题上,个体主义理论提供有用的经验洞察

多维度的主要目的是评估

微观—宏观的沟通

帕森斯行动框架的成分有:努力、手段、结果、规范和条件

亚历山大把规范和条件当作宏观社会学要素,把结果和手段当作特定情境下个人行动的产品,努力则使手段和结果从条件和规范中分离开来

他重构的单位行动强调了理性与非理性微观理论的互补

他认为行动是按解释与策略性算计维度运动的

解释包括两个过程:a如果按既有的框架来解释新的印象,即典型化;b如果用比较新的方式来理解行动者,即创新

策略性算计:用时间和能量来构筑策略性的思考,并用花费最小的原则来配置时间和能量

若对作为解释性和策略性算计产物的行动有个完整的理解,必须引入考察社会秩序约束条件的宏观理论,即“条件性唯意志论”

他修订了帕森斯的行动系统三分法模型,来分析有关的集体环境

社会系统(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的真实目标)

a构成行动者解释和分析重要环境的政治权威机构和劳动分工

b团结的成分,或那些行动者赖以建立共同体观念的成分,以及影响行动者解释和分析这些纽带的特质

c塑造行动的社会角色规范及其组成部分

文化系统:通过对现实的认知,阐明何为神圣与亵渎神圣,以及建立潜在的制度化体系使文化渗透到行动中去;通过建立认知参照、道德和价值分类、符号系统来引导解释和策略性算计

人格系统:包括两个行动的微观维度、解释和策略性的算计,随生命周期和社会系统以及解释与策略所运用的条件而变化

其研究方法即明细化方法(明细化意指在社会科学连续体中从左向右的移动)。虽然连续体中的各点之间是互相依赖的,但任意两点之间都可能出现明细化。步骤有二:

a批评性阅读:在明细化环境中,富有成效的批评性阅读常常使用一般性理论陈述来评价通常的默认假设(这些假设隐含于经验性研究中),来指出分析性和经验性缺陷;

b修订阶段:接下来是修补发现的缺陷。——此阶段也采用了具体研究领域的创新、中程化的概念和经验观察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

尼克拉斯·卢曼(1927-1998)德国社会学家;推崇“宏大理论”;主张把社会上纷繁复杂的现象全部纳入到一种理论框架去解释,主要著作《社会的社会》、《社会的法律》、《社会的艺术》、《社会的宗教》;他的理论是当代社会高度分化又高度自律的理论概括

他认为,社会系统的复杂性的绝对性和普遍性打破了社会系统原有的稳定结构,不断使系统远离平衡,时刻威胁着系统的生存,进而导致社会系统在功能上的层层分化,以化约系统与环境的复杂性

社会分化是系统为了应对复杂性而再生产系统

复杂性与社会分化成为其社会系统理论的核心领域

一,复杂性界说

其复杂性是在系统演化的动态过程中呈现出来,是指可能性的总体性,包括系统与其环境组成元素的多样性以及系统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等不同形态

复杂性既具体又抽象:具体是因为它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经验直观感知的;抽象是因为它是世界关系网络的普遍概况,是事物演化创新、内在随机、自生自主、广域关联、丰富行为、柔性策略、多层纹理、隐蔽机制的整体综合的属性和关系

复杂性,不仅作为“世界的程式”,也使它对社会学分析极富生产性

社会系统理论实质上是对社会系统在不同状态下和不同部分中组成因素、关系网络、运作程序复杂性的一种表达和处理

复杂性概念的复杂性:

a复杂性与心理系统

行动的实现程度依赖于个人经验。行动与环境的关联在期待。期待把个人行动拖入多维面向的可能性之中,使行动的过程同时成为在社会系统中面对复杂的可能性和偶发性的选择过程也依赖于系统中其他个人行为实现程度及他人对其行动的期待程度

相遇的个人总是怀着相互的期待,并面临着自身和对方行为不可预测的偶发性

社会系统总是在相遇的两个行动者的复杂期待、选择、沟通过程中得以产生的

任何社会系统的建构总是依赖于两个心理系统的遭遇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交错与相互渗透

复杂性意味着总是存在着比实际更多的可能性;偶然性是指虽然可能但不必然

社会系统总是处于复杂性和偶然性的威胁中

b复杂性与社会事件

复杂性通过事件表达,事件充满了可能性与偶然性

事件总是借助于符号在一定的物质空间和时间中发生的社会事件

因此,事件表现为时间、物质和符号三个维度,复杂性的化约主要从三方面进行:

时间维度上,形成系统吐纳的规则,并规范当前和未来的行动

空间维度上,形成了由权威协调的劳动分工

符号维度上,明确了指导行动的各种规则

c复杂性与社会结构

只有功能的分化才对系统结构产生根本的影响

功能决定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也决定系统结构的建构----提出了“功能结构论”

当代社会功能的不断深层分化,也使新的结构不断层级化和系统组织要素的异质化

系统组成要素间的协作日益困难,不断生产着现代社会的复杂性特征

当代社会更需要通过新的系统建构而对社会进行秩序和意义赋予

系统的建构是为了降低复杂性,但却悖论性的为社会系统增添了新的复杂性,并超过人的控制力

二,复杂性的化约与社会的区分化机制

简化复杂性的动力来自环境对系统的威胁,也来自系统自律的本性

各种简化程序意味着系统的自我协调、自我生产都同环境的偶然性保持联系,并加强着系统的自律性;并通过系统组成因素的运作确定出系统与环境的边界

简化与分化是同一的过程

系统内在区分化机制来自于系统的自我参照,一种自我区分与相互区分

自我参照具有三个基本面向:自律、自我生产和沟通

自律

系统因其功能而存在

每一系统都相应地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每一系统的自律性也依其功能来维护

自律使系统通过不断减少环境复杂性而保证系统自身体系的独立性和相对稳定性,并在与其周围环境的比较参照中获得区分

由自律而形成的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与重组使系统获得了最低层次的秩序

自我生产

自律是通过自我生产达成的

自我生产是指借助于沟通所实现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协调以及在此基础上新的构成单元的创造

自我生产导致了系统的进一步复杂化,并迫使系统构成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整,蕴藏着新功能的诞生

功能的产生必然导致新的系统的形成,从而社会系统的内部区分化在自我生产中得以实现沟通

构成自我生产可能性的是沟通

沟通是指一种复杂的社会自我选择活动,是构成一个系统的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沟通实现复杂关系的简化,通过沟通实现自我参照和自我生产,通过沟通实现社会的演化和区分化

沟通的实现是以意义为基础的。意义产生于可能性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符号构成沟通媒介

符号的功能在于将差异转换为意义,并在差异化过程中使意义进行自我参照和自我分化,产生新系统

三,社会分化与社会进化

社会秩序并非是稳定框架,往往是通过较少的可能性来维持

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实现是借助于沟通所实现的自我参照和自我生产的功能分化的结果

社会系统的秩序化、组织化和制度化,是系统功能区分化的过程

进化是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是系统与其环境的联系中不断分化的过程。包括七方面:

1)进化是互动系统、组织系统和整体社会系统之间的不断分化

2)进化包括这三类系统内部的分化

3)进化包括整体社会系统不断分化出各类功能领域,如经济、法律、宗教、教育等

4)功能分化伴随着不同沟通媒介应用的增加

5)进化过程中伴随着个人、角色、节目和价值之间的明显的分化

6)进化包括三种不同形式的分化:部分化、分层及功能分化

7)进化性分化提高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它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章:现代冲突理论

现代冲突理论

作为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冲突现象,曾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社会理论家的广泛关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将冲突视作健康社会的“病态”,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50年代中、后期,随着冲突现象的普遍增长,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对帕森斯理论的精确性产生怀疑;他们吸取古典社会学家的冲突思想,批评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片面性,逐渐形成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科塞、德国的达伦多夫等

冲突理论的传统

马克思(1818-1883)他认为,阶级只有通过冲突才能使自己得以形成;阶级分化是以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拥有与否为基础的;随着生产发展,社会日益分化为二个阶级;严重的阶级分化必引发激烈的阶级斗争,导致社会革命的发生,适合于早期资本主义;现代理论家借助于马克思的理论对冲突与变迁的力量加以解释:社会中充斥着在稀缺资源分配上的冲突,充斥着有价值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使被统治群体动员起来反对统治者

韦伯韦伯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具体的经验性条件决定的(不似马克思所说那样由于革命性的冲突);不平等的系统中并不总是发生革命性的冲突,冲突的发生高度依赖能够把被统治者动员起来的“魅力型领袖”

韦伯关于冲突进程的抽象命题如下:

如果被统治者撤消了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他们更有可能寻求冲突;

满足如下条件,被统治者更有可能撤消政治权威的合法性:

社会成员的阶级、所属身份群体和政治等级高度相关;

资源在社会等级间分布的不连续性或不平等程度很高;

在权力、声望和财富的社会等级间的社会流动率很低

如果魅力型领袖能够将被统治者的不满动员起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冲突就更有可能;如果魅力型领袖在冲突中成功,会不得不用新的统治规则与管理体系使权威常规化(魅力常规化)

如果一个统治规则与管理体系建立起来,条件2-A、2-B和2-C更有可能得到满足,新的被统治者更有可能撤消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他们更有可能寻求与新统治者的冲突,特别是在精

英加诸于社会的新政治统治是传统的和归属性的情况下

如果兴起的是一个新的传统权威体系,那么新的冲突也就随之产生

但如果兴起的是法理权威,权威以平等施行的法律与规则为基础,个人表现与能力成为一个人在科层结构中地位获得与提升的基础,在这种条件下,冲突的潜能将缩小

齐美尔他认为,冲突是无所不在的,也就是形式社会学分析的对象;他为分析冲突的积极后果:维持社会整体及其次级单位;他虽然认识到:一个高度合作、一致、整合的社会表现为“无生命”过程,但他对冲突的分析依然在于冲突如何提高团结与统一;他主要是分析冲突积极的现象——提高团结、整合,分析产生常规变迁的不那么激烈和暴力的冲突

现代冲突理论

20世纪上半叶冲突理论依然默默无闻(也有一些针对具体经验现象的冲突性分析,比如种族间的斗争、阶级间的紧张关系、不同社会间的战争、殖民主义以及其他社会分裂性的过程等,但未成为社会学主流);现代冲突理论发端于50年代后期,经历了60年代,进入70年代冲突理论渗入更多的社会学研究领域。60年代的知识分子运动,使人们开始直面西方社会当前实践的各项制度。近20年,当代冲突理论变得更为折衷和多样。

米尔斯的权力精英论

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冲突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主要著作:《白领阶层—美国中产阶级》(1951)、《权力精英》(1956)、《社会学想象力》(1959)权力精英理论

权力存在于一切社会,但权力的外在形式因社会形态或时代的不同而不同,权力在任何社会中都居中心地位;任何人来社会都存在着尊卑贵贱之别,都有上司与下属、命令与服从之分;精英、具有支配、改变平民和下属日常生活的权力和能力,即权力精英

以美国为例

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是受军事、工业和政治这三个关系密切领域内的上层所操纵

经济、社会、政治这三个领域都拥有相当多的人数,而且三者都具有金字塔型的集中控制的明显特征

这三个领域上层,各有一个主宰本领域生活的集团,其成员即“权力精英”

这些特权阶层成为权力结构上层,且形成共同的利益,并作出统一的决定以维护共同的利益,成为控制一切、操纵国计民生的特权阶层

其特征:内部彼此谅解、合作;高居于社会金字塔顶端;拥有雄厚的统治力量

权力精英阶层的特征是社会权力从明显转为隐蔽,统治形式从公开控制转为幕后操纵—由于现代民主社会的科层化趋势和大众传播方式

权力精英操纵科层组织以实行心理压迫,并根据少数如的利益作出影响大多数人命运的决定这是一种不民主现象。必然会引起冲突,引起阶级之间的斗争

这些冲突和阶级斗争的目的就是改变现状,改变现有权力结构,以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

达伦多夫与辨证冲突论

达伦多夫(1929~2009),德国社会学家;1952年到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社会学,1956年获博士学位。1967~1970年任德国社会学协会会长。1974年起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达伦多夫早在1958年,就对功能主义提出批评,从变迁、冲突诸要素对系统分化的作用以及暴力等方面对社会进行解剖;他认为现代阶级冲突的根源不是占有和不占有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而是权威的分享和排斥之间的矛盾。还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主要著作有《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冲突》、《走出乌托邦》、《社会人》、《阶级后的冲突》、《生活的机会》等。50年代晚期,他坚持认为,帕森斯主义和功能主义所刻画的图景,总的来说展现了一种极度一致、整合和静态的社会形状,他称之为“乌托邦”

他认为,社会有两副面孔,一副是一致,一副是冲突

他主张要远离乌托邦幻景。为此,他要求一种片面的冲突模型来代表片面的功能模型(可补充功能理论的不足)《走出乌托邦》

辨证假设:

他的辨证冲突论将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的观点结合起来

他认为,制度化的过程产生的“强制性协作组合”(ICAs)代表组织中相互区别的视角

这组织以权力关系为特点,其中一小群掌握权力的人强求他人的顺从(即任何一个社会单位,从小群体到社区或整个社会中的正式组织,如果其中存在着角色展现上的权力区分,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ICAs)

ICAs中的权力关系趋于合法化,可以被视为一种权威关系(其中一些地位上的人拥有统治他人的“可接受的”或“规范的”权力)

他构想出这样一种社会秩序,即由产生权威关系的过程来维持(这权威关系在社会体系不同层面上的各种形态的ICAs中都存在)

由于权力和权威是稀缺资源,因此,在制度化模式中冲突的主要根源,就是特定ICAs中的次级群体间为竞争权力和权威引发的

冲突最终反映了ICAs中的角色丛与权威有关(任何特定的ICAs都可被分为两种角色类型:统治他人的与被他人统治的)

统治他人的角色群体的利益要求是维持现状,被统治的即群体的利益要求是重新分配权力或权威,这就使ICAs分类为两个对立群体

两群体间的竞争或冲突的解决要求ICAs中的资源再分配(这样,冲突成为社会系统变迁的根源)

权威的再分配代表着新的统治群体及被统治群体角色的制度化,在特定情况下分化为两个对立的利益群体,发起新的对权威的竞争

关于冲突理论的抽象命题

ICAs中的准群体成员可以意识到其客观利益并形成冲突群体,冲突有可能发生(冲突与被统治群体利益意识的增长和冲突群体的构型有关)

组织的技术、政治和社会条件越是得不到满足,冲突越是激烈

权威分布越是与其他资源的分布相关(多元重叠),冲突越是激烈

统治与被统治群体间的流动越少,冲突越是激烈

组织的技术、政治和社会条件越是得不到满足,冲突将会越具有暴力性

对被统治者在资源分布上的剥夺,越是从绝对状态转向相对状态,冲突越是具有暴力性

冲突群体之间相互调节达成协议的能力越是不足,冲突越是具有暴力性

冲突越激烈,结构变迁与再组织的程度越大

冲突越是具有暴力性,结构变迁与再组织的速率越高

科塞与功能冲突主义

刘易斯·科塞(1913-),生于柏林;二战后到美国任教芝加哥、布兰代斯大学;1968年,任教于纽约大学石溪分校;1975年,出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著有《社会冲突的功能》、《社会思想家》、《理念人》等

科塞强调冲突对社会系统的整合性和适应性功能(这里他也批评了达伦多夫冲突理论过分强调冲突的后果);他借助了齐美尔的观点:冲突提高了社会系统,或至少是社会系统的关键部分的整合

他的分析如下:

系统各部分之间整合的不均衡导致

在这些部分之间发生各种形式的冲突

冲突会导致系统暂时的再整合

会提高系统结构的弹性,提高通过冲突解决将来发生的不平衡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他从冲突发原因开始,然后转向冲突中的暴力问题,接着是冲突的持续,最后探讨了冲突的功能

冲突的原因:

不平等系统中被统治者对现存的稀缺资源分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时,更有可能发起冲突,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是:

疏导不满的渠道不足;

向优势地位的社会流动率很低

被统治者的相对剥夺感与不公正感上升时,更有可能发起与统治者的冲突。这一点与以下条件相关:

被统治者的社会化经验在形成自我约束方面的失败程度;

统治者针对与被统治者的外在约束的失败

冲突的暴力:

当群体在现实问题上卷入了冲突,他们更有可能寻求在实现利益的手段上达成妥协,这样,冲突更不具有暴力性

当群体在非现实问题上卷入了冲突,情感唤起与卷入的程度更高,这样,冲突更具有暴力性,特别是在以下情况:

冲突涉及核心价值观

冲突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社会单位之间的功能相互依赖程度较低,吸收冲突与紧张的制度化手段难以实现,冲突更具有暴力性

冲突的持续:

在下列条件下,冲突将会延长:

对立各方的冲突目标是扩展性的;

在冲突目标上的共识程度低;

冲突各方不能理解其对手胜利与失败的象征意义。

在下列研究下,冲突将会缩短:

冲突各方的领袖认识到,只有在付出极高代价之后才有可能完全实现冲突目标,这一点与以下条件相关:

1)冲突群体之间的力量相等;

2)冲突中获得胜利与失败的指标明确

领袖说服追随者结束冲突的能力,这一点与以下条件相关:

1)冲突各方的权力集中性2)冲突各方的整合

社会冲突的功能:

科塞关于冲突之于各群体功能的命题如下:

1)冲突的暴力与激烈程度越高,就越会产生如下结果:

冲突各方清晰的边界

冲突各方的决策集中化结构,特别是在结构分化的情况下

冲突各方成员之间结构上的与意识形态上的团结,特别是认为冲突影响到群体每一部分的利益时

对每一群体内部异议与越轨的压制,以及对规范与价值的强制性服从

2)群体间冲突越是导致群体的权力中心对冲突群体内的顺从的强制,就长远来讲,敌意就会积累,群体内部冲突就越有可能发生。

科塞关于之于社会整体的功能命题如下:

1)系统中的单位越是分化与功能性相互依赖,冲突越有可能是频繁但低烈度与低暴力性;2)冲突的烈度与暴力程度越低,冲突就越有可能:

提高系统单位创新与创造力的水平;在系统单位极端化之前释放敌意;提高冲突关系的规范调节程度;提高现实问题的意识;提高社会单位之间协作联合的数量

3)冲突越是能够实现命题2-A至命题2-E,社会系统内部的整合水平和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越是得到提高。

第四章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

最初,社会学理论就开始将注意力关注到市场上

斯密是第一个明确阐明“供求法则”的人,但他还给社会学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什么社会力量把那些追逐各自狭隘与特殊利益的行动者聚在一起的呢?

答案是:当理性的行动者在公开和自由的市场里追逐自己的利益时出现了道德的和符号的力量与“秩序的看不见的手”。

交换理论的传统

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理论

斯密:把人看成是理性人,他们在自由和竞争性的市场里同他人进行交易或交换时,总是寻求物质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马歇尔:

以需求的概念作为起点

需求概念与社会学的交换观念联系,就是“效用”的概念(个体想得到效用最大化的物品)

他又提出“效用递减定律”:最近一次购买所得的效用要少于前一次购得的效用,边际效用最终会跌到零甚至会低于零,会停止参与交换关系

影响交换的三点因素:

1)需求的弹性

2)可能延期交换,推迟需要满足(效用相应有折扣)

3)交换所付出的价格通常要小于它的价值或效用(剩余转买弹性物品)

帕雷托

以效用(理性计算的基础)为出发点;再将个体效用普遍化,推及社会共同体的层次

提出两种类型的效用:

1)经济效用;2)道德效用

提出“最优”术语,即某样东西满足了人(类本体)的某种需要或欲望

制定公共政策时,应明确共同体(整体)的效用最大化与为了一共同体(个体的聚合)的效用最大化;他认为,最优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

心理学行为主义传统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

一刺激常与一反应的刺激联系,这一刺激就会产生反应;与条件反射刺激相似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反应;与刺激相关的满足感不再出现,条件反射就会消失;如刺激不同于引起反应的刺激,反应就会减少(属生理机能)

桑戴克:

效用原则:在某一情况得到满足的行动,该情况再发生时,会重新出现行动

用进法则:随反复的重复与实践,情境-反射的联系会加强

废退法则:满足行动中止,情境-反射的联结会减弱

华生:人类是寻求酬赏的有机体(寻求选择得到最大酬赏和最小惩罚的目标)

酬赏是经济学的“利润”,惩罚是“成本”

斯金纳:为什么需求回转化成特定的行动?

需求的满足必经生理性的中介才能实现

行为分为:1)反射性行为;2)操作性行为

一种行为事件由刺激(引起行为的信号)、反应(行为本身)和强化(经间歇性强化)构成具有相同性质的刺激会引起相似的反应

意义(行为的意义)是外在的,人类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其环境中立假设有漏洞)

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

弗雷泽:

深受功利主义经济学的影响,用“经济动机”法则来解释交换:一个澳大利亚土著人如果没有相应的财产去讨老婆,一般地,他就会被迫用自己的女性亲属(通常是他的姐妹或女儿)进行交换以得到老婆(即交表联姻模式)

交换过程是人们为努力实现其基本需求而产生的

当进行交换的人们觉得有利可图时,交换过程就产生了互动模式

这种互动模式不仅满足了个人需求,而且限制了各种社会结构的产生

交换中,依获得社会有价物的难易程度区分各种群体,并造成权力、权威和特权的差异

马林诺夫斯基:

库拉圈不仅是经济的交换网,还是用来加强社会关系网络的符号交换

可以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也满足社会整合和团结的社会性需求

把交换论从功利主义中解脱出来:

1)强调心理过程的重要性

2)强调突出的文化和结构力量对交换关系的意义

莫斯:“夸富宴”

力图系统阐述集体主义的交换(马林诺夫斯基忽视了社会需求,过份强调心理)

互惠性的“动力”来自社会或群体(个体按约活动就是体现了群体的道德规范)

交换关系产生于群体道德

列维-斯特劳斯:

提出了反经济的与心理的交换原则:

个体付出的代价归因于“社会秩序”(风俗、规则、法律和价值)

所有稀缺资源的分配都受规范与价值的制约

交换关系受互惠规则制约

他指出:各种直接和单向的交换次级形式影响和加强了不同类型的社会整合与社会组织

社会学交换传统

马克思:

资本家有权控制分配,工人只用劳动来交换(服从)

工人发展资源(政治的、组织的、意识形态的),以与资本家交换,最终推翻他们

齐美尔:

社会交换的要素:

1)对自己不具有的社会有价物的渴望

2)某一可辨识的人拥有这一物(他人)

3)提供有价值物品,以得到渴望物品

4)拥有者接受他的提供物

?交换原则:

1)吸引原则:越感对方资源有价值,越可以建立交换关系

2)价值原则:需求越迫切,获得可能性越小,越有价值

3)张力原则:行动者越掩盖其需求,交换中紧张程度越大,越可能引起冲突

?霍曼斯的公平交换

?他试图证明:稳定的社会规范是作为个体利益的后果产生的(类似苏格兰学派的“无

意识后果论”)

?其理论体现出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结合

?每个人都寻求控制、调节自己所处的情境,以便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他的分析限制在日常社会行为或次制度性社会行为(人际互动)

?他感兴趣的行为特征:

?个体做出行为时,另一人会对其表现构成奖励或惩罚(社会性行为)

?他人是强化的直接来源

?行为一定要已付诸实施(不能只是构思或预期)

?他意图建立有关交换的普遍成立的命题

?他认为,当两个个体相互依对方来指导自己活动时,“互动”就发生了

互动的五种假设(分析集中于两人互动)

出现得到报酬情境越相似,同样的行动越可能(越向他人感谢,他人越提供帮助)

报酬的频率越高,越履行活动(对他人提供唯一欣赏,他人越提供帮助)

某活动报酬越高,越履行这种活动

每一次报酬的价值会变得越来越小(若持续表达对他人感谢,他人会认为感谢无价值)

从公平分配考虑,一人越不利,越可能产生愤怒

?他主张,小范围社会现象与大范围社会现象的差异只在于它们的复杂性水平,而不

在于构成它们的基本过程

埃默森的网络交换

对于大规模社会制度发展,做了较系统化的阐述(超越对偶分析)

对偶分析中,行动者对供给物(资料)垄断,排除了剥削与权力差异

引入交换网络的概念,提出“三元组”概念(由两个或更多彼此联结的交换关系构成)A

∕ ﹨

B --C

?如果A-B交换的增加会促进B-C交换的增加,那么,联结是正向的或合作性的(各

自占有不同供给物)

?如果A-B交换的增加会降低B-C交换的水平,那么,联结是负向的或竞争的(A、C

是雇员,B是雇主,B富有权力)

?他将社会结构理解为一系列互相联系的网络(个体在其中具有战略性位置,能增加

资源供给,并垄断资源)

?交换网络概念仍依附于人际利益交换的观念(并非所有行为都以这种方式构成)

?布劳的交换理论

?提出了交换的微观结构转换为稳定的宏观结构的一般性主张

?成本与收益的分配很少有平衡的(帮助、援助并不索要明显、直接的回报,但也预

期将来)

?人们可以用自己不需求的资源换取所需资源

?提出“社会引力”概念

?一旦确立相互间的吸引,社会交换就开始了

?他承认对偶交换中可能存在着权力差异

?权力的分化促进两种动力,有助于集体性的社会组织

1)合法化:对一权力实施认可(为达目标而组织起来)

2)对立:权力实施超出了所得收益的价值时,便发生(会形成性组织,政党、工会等)

?在权力的整合与分化中,“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建立其联结

?关键的中介价值是整合、分化、合法化和对抗的价值

?整合:共享的理解纽带和共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如货币)

?微观结构:“互动的个体”

?宏观结构:“彼此相关的群体”

第五章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是由代表心理过程的姿态和语言(符号)的交换构成的?人类是创造性的行动者

?早期美国互动论传统

?詹姆斯对“自我”的分析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自我”的概念

他使一些社会学家开始认识到:“个人”只是对人性各种各样具体的反应、习惯、气质及能力的一种总括的说法,所有这些都是因互相联系的生活的影响而产生并得到确认的

他认为,对社会过程的研究,必须同时是对社会个体产生过程的研究,这种个体只能通过社会互动的过程获得他的各种基本品质

?他认为,人类可以将自身看作客体,并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的态度

?他认为,人类有着这样的能力:

?能象征性地表示他人与其周围世界的各个方面

?能发展出关于这些事物的态度和感觉

?能形成关于这些事物的典型反应

?即:人类能符号化自身,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构成对自身的反应。这些就

是自我的能力

?他还发展了一套“自我”的类型学:

?“物质自我”:包含着这样的一些物质客体—人类把它们看作是其全部存在的一部分和决定其身份的关键的那些客体

?“社会自我”:包含的是,由于同他人交往而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感觉

?“精神自我”:说的是个体的一般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

?其中,“社会自我”概念对于社会互动的研究至关重要

?他的“社会自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一个人,有多少人认识他,就有多少个社会自我”

?杜威的实用主义

?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对影响了库利、托马斯和米德

?最初兴趣在心理学,1922年的《人性与行为》才转向社会心理学

?他倡议心理学的新取向的要点:

?他主张将有机体的活动当作一种完整的过程来研究(不分成各种要素)

?如果将心理过程视为独立于有机整体的功能过程之外,以及独立于有机体于环境的互动之外的过程,那是不对的。因为所有这些过程均是在确定的情景中发生的?它主张从功能的观点来研究人的经验和行为,这些功能是有机体在其适应与控制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其各种不同的反应来实现的

他强调,环境是指“自然的或社会的环境”,与环境发生互动的人性概念也是社会化的概念

他强调人类同世界的调适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试图掌握环境中的各种条件

他认为,心智意识是人类努力去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

心智意识是这样一个过程:对环境中的客体进行定义,明了行动的潜在路线,想象每一路线所可能产生的结果,抑制不恰当的反应,随后选择一调有利于调适的行动路线

他还论证了“心智意识只有通过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才能得以形成和延续

他的这一概念对米德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库利对“自我”的分析

?他认为,只有理解个人(即人性),才能有望把握社会(即社会秩序)

?他修正了自我的概念—认为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是个客观的过程)

?社会成员因相互交流而发展了其人格

?塑造人格的机制就是“镜中我”

?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

?他把社会互动首先视为人们互相的想象—社会便是人们观念中的一种关系,直接的社会现实仅仅存在于心理事实中

?他确信,内省在社会学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首属群体

?这一概念是“镜中我”概念的逻辑扩展,它制定了一切社会组织的基本含义

?首属群体是社会的发源地,其特征是亲密、面对面的互动、温情和合作

?在首属群体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是一同发展的—这种“自我的感觉”促进了自我对群体生活的强烈认同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

情境分析是他社会理论的核心部分

他认为,任何一个自我决定的行动,在其开始以前,都有一个考察和深思熟虑的阶段,可称之为“情境定义”

情境定义概念使人们注意在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人类行为特有的解释、选择、判断等主观的心理活动

他认为,人们不仅对情境加以解释,而且更重要地是按自己对情境的定义来作出反应

他强调,知道人们实际上怎样想的比知道他们所想的内容更重要

?米德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25)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25) 货币的使用改变了知识及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由于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精于计算,善于抽象的思考。他以用现金来平衡银行账单来说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这种倾向的发展毫无疑问地提高了知识的地位,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货币“促进了文化向着知识的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再调整”……… 货币的出现也改变了政府的行为方式。一方面,正是有了货币,政府才能对遥远的地方征税,才能向其官员及其雇员支付薪俸。这说明大规模的国家及中央集权政府的出现,是与货币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政府也必须尽力保持社会的稳定,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它发行的货币才能为其公民所接受。 货币的使用对个人的影响 货币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货币作为最具一般性的工具,和其他参与交换的商品不同,它本身并不能决定其最终用途。也就是说,个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 其次,个人的财富,是其表现自己的工具。货币使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有了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方式,社会也就因而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货币使得人们具有多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个人可以通过付费或花钱参加各种交往的方式,与各种各样的人保持接触,促进了社会群体数量的增加和形式、内容的多样化。 第四,货币在使得人们能够接触多种多样的人的同时,也使得个人更加封闭,更加孤独,这己成为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通病。其原因在于货币的出现,使得人们倾向于数量的计算,抛弃了交易过程这一特殊的互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人对人的了解只限于货币的多少,这与货币出现之前的情况大相径庭。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中,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致,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依赖其他人的劳动。但同时,与我们直接相关的是他人的职位,如面包师、理发师等,而与究竞是谁占据这些职位无关。对我们而言,占据这些职位的人,如同一架机器中的零件,是可以互投的,个性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个人的价值被降到了最低点。 第五,在货币的强力冲击之下,许多人的人生观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些人变得…喷世嫉俗“,而另一些人则变得对任何事物都”无动于哀“。在前一种人看来,金钱可以买来一切东西:美貌、地位、智慧甚至人格。买这些东西就像买爆米花一样容易,任何庄严、神圣、祟高的东西部面临着挑战。他们也就因此不遗余力地对这种倾向冷嘲热讽。而在后一类人看来,既然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买卖,唯一的区别只是价格的不同,根本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毫无疑问,后一类人在货币的冲击之下,已丧失了辨别事物之根本价值的能力。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二种冲突类型。科塞注意到:“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是说,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感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冲突就是这样。 同时,科塞也注意到紧密关系中,当不牵涉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也就是说,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例如老同学关系、老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便是如此。 (三)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三类社会冲突类型。它是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而划分的。内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酌冲突。科塞分析了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酌一些重要特征。 在分析内群体冲突时科塞指出,R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人程度相关。“在只是涉及其成员人格表面部分的群体中,或用帕森斯的术语来说,在其关系是专门性的和非情感性的群体中。其冲突的程度要比在其关系是扩展性的、情感性的,其成员用整个人格从事其活动的群体中的冲突程度低,也较少是最烈的。” 因为,前者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度远低于后者。前者的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群体,那么情感性因素进入现实性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较小,所以冲突的程度便相对的低些。 此外,在内群体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因为那些积极的成员是与群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而叛徒即便不是在实际上也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威胁到群体的生存。再加上叛徒离开群体后往往对原来群体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清算,这就更使得原来的群体把其视为危险的象征而激烈地反对。 再有,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对变革者更充满敌意。因为叛徒离开这个群体只是到敌人那里去。而异端分子虽然拥护群体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但是主张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手段。从而使群体分裂成不同的派别,严重威胁了群体内现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

现代美国社会学其他理论代表人物

现代社会学美国理论界的其他代表人物 一、科塞的冲突理论 1、冲突理论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1)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在西方学术界,马克思是公认的冲突理论的大师。马克思认为,不同社会阶级乃是社会冲突的根源,而社会结构调节合变迁主要就是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而发生革命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的原因就在于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对抗与冲突; (2)齐美尔的社会交往形式理论。齐美尔把冲突看成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冲突不仅仅只是如马克思所讲的引起社会解体,冲突也会促进社会团结。 (3)韦伯的思想。韦伯认为,冲突主要产生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传统型统治向卡里玛斯型统治的转变,或者由卡里玛斯型统治向现代法理型统治的转变过程中而产生的,冲突起源于权力、财富以及声望的高度相关性,报酬的分配以及低水平的社会流动。 2、科塞的冲突论 生平:1913年出生于柏林。在纳粹获取政权前离开高中。1933年初亡命巴黎。由于纳粹阻挡了家庭对流亡者的经济支持,法国政府又不允许外籍人工作,他只好打黑工,他作过推销员、秘书,以及他在晚年已经回忆不起来的多种营生。同时又由于法国当时的大学是免学费的,他幸运地就读于巴黎大学文理学院。 因为他懂得德、法、英三国语言,最初选择了比较文学专业。向导师汇报论文题目时说,打算研究维多利亚时代英德法三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学风格的关系。导师惊讶地说,对社会结构感兴趣应该学社会学呀。这样科塞转向了社会学。 1941年去美国。1948年进了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这期间芝加哥大学到纽约招募教师,科塞去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他自认为从教学中收益颇多。但二年后他还是决定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当时的哥大社会学系正值其黄金时期,教师中有莫顿、伯纳德·巴伯。金斯利·戴维斯、拉扎斯菲尔德、米尔斯、林德等人,研究生班的同学中有利普塞特、布劳、古尔德纳等高材生。 他最初的学位论文企图全面研究齐美尔,但指导教师默顿不允许,默顿要求他怀抱更大的独创欲。于是他选择了齐美尔著作中的一节“冲突”,去阐发和开拓。论文题目是“社会冲突的功能”,1954年他获得哥大的学位,两年后以学位论文为基础的同名著作出版。 科塞曾担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并任该会执委十年,以后又任学会理事。还曾担任美国东部社会学学会主席,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 (1)社会冲突的类型 一是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所谓现实性冲突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的冲突,因此,冲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例如,工人为了增加工资而参加罢工就是现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关系联系着其他社会现象”,对国际关系进行这样界定的学者是(B) A.孔德 B.阿隆 C.霍曼斯 D.蒂里阿基安 2.米德指出,人类的心智包括两种能力:其一是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其二是_(B)_的能力。 A.学习象征符号 B.运用象征符号 C.解决象征符号 D.创造象征符号 3.人们对自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进行规范性指导的群体称为(B) A.目标群体 B.参照群体 C.功能群体 D.利益群体 4.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A) A.符号 B.利益 C.情境 D.价值 5.提出“情境定义”概念及其理论的学者是(B) A.布卢默 B.托马斯 C.米尔斯 D.米德 6.认为西方社会是病态社会的是(D) A.柯林斯 B.达伦多夫 C.李普塞特 D.马尔库塞 7.《后现代状况》一书的作者是(A) A.利奥塔 B.詹姆逊 C.托夫勒 D.贝尔 8.人们通过对_(B)_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是布卢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A.角色 B.符号 C.身份 D.阶层 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的整合与均衡。 A.个性系统 B.文化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行为 10.杜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七个准则之一是,将_(B)_看做客观事物。 A.社会结构 B.社会现象 C.社会知识 D.社会常识

在互动的公理规则中提出,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必须进行修改的是 A.布劳 B.霍曼斯 C.卢曼 D.帕森斯 12.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马克思 D.杜尔克姆 帕森斯认为,现代社会两个最有影响的功能领域是经济与 A.教育 B.军事 C.政治 D.科技 消除系统破坏性倾向的过程,被卢曼称为 A.社会分化 B.社会整合 C.社会系统 D.越轨行为 15.布卢默的理论建构方法是(A) A.实证的 B.可操作的 C.间接观察 D.非实证的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调节方式有仲裁、调停和 A.合作 B.竞争 C.和解 D.自我约束 戈夫曼拟剧互动理论的主题是 A.剧本期望 B.剧情 C.剧组 D.印象管理 认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含有乌托邦的取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达伦多夫 B.柯林斯 C.李普塞特 D.科塞 19.首次使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词的是(C) A.科塞 B.柯林斯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0.互动仪式链是由(A)_提出来的。 A.柯林斯 B.登津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1.哈贝马斯认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属于(D) A.体制危机 B.合理性危机 C.同一性危机 D.合法性危机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4)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4) 机械团结是指彼此间无差异的个体或群体的结合形式,它以一种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的社会团结类型。阿隆认为,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同一社会一般公民共同的信仰和情操的总和。”迪尔凯姆认为,机械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以及社会同质性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体现在古代社会以及不发达社会,也就是原始的或乡村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个体淹没在集体意识中,维系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基础是惩罚性法律。他认为,当这种团结类型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由于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仿佛,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领带程度低。 迪尔凯姆认为,在现代发达社会,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个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因此,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社会也由原来的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型。所以,他认为,如果说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型社会的精神基础,那么,分工则是现代高度发达社会的重要特征与标志,也就成了有机团结社会的物质基础。迪尔凯姆还认为,在传统社会里也有社会分工形式,只不过那时候的分工还很不发达,集体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社会行动,只有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我是人”、“我就是我自己”、“我是凡人,我应当追求凡人的生活”、人们甚至喊出“上帝已经死了”这个口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了物质生产力的解放与提高,也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也就进入了如迪尔凯姆所认为的有机团结型社会之中。 在迪尔凯姆看来,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整合方式,其标志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合作性法律的出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迪尔凯姆认为,有机团结型社会是随着社会分工发展而出现的,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业化、专门化以及标准化,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独特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无法代替其他人的经济社会行动。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分工也就产生了了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便是:究竟是什么力量的存在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迪尔凯姆认为,造成社会分工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增加,这是产生社会分工的最根本因素。他认为,人口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生存危机,为此,只有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进行社会分工,把每个人安排得井井有条;二是科学的普世化,使得普通的群体都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成果为自己的生活所服务;三是老年人的权威开始下降,掌握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知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年轻人的权威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必然导致社会发展转型与变迁。所以,他说,社会分工不是个人寻找乐趣、追求幸福、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反过来,分工又能促进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三、社会分工与集体意识 1、动态密度的改变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现代西方社会学讲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讲义 邓力铭(lmdeng7979@https://www.360docs.net/doc/f34904874.html,) 课程概述:《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遵循西方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传统的主题,即一是社会秩序或社会稳定,二是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介绍了西方社会流行的社会学理论,即秩序论、功能论、交换论、互动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等。内容包括上述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对社会研究所具有的意义,是社会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课程的性质:现代西方社会学主要介绍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思想,是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紧密联系西方和中国的社会现实,阐述和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来源、基本内容、各种表现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我们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西方社会的实际状况,分析西方社会的现实提供了广阔的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取其精华,用这些理论中合理的、适应我国具体形势的部分来正确地认识与对待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待我国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适用于社会学专业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总学时:54学时;总学分:3学分。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现代西方社会学,是一门介绍社会学从产生以来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课程。该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几乎是所有社会学分支学科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理论基础。学生如果不了解社会学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那些杰出思想家和流派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在进行实际的社会学研究时,就会出现缺乏理论支持和理论深度的困惑。这门课程与社会学概论或者社会学原理不同,以上两课程只是粗略的介绍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整体性的知识体系和观点,本门课程以人物为线索,分门别类的介绍了经典大师的思想体系和观点,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社会学理论的精深和博大,对于学生树立学习社会学的信心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材情况:由于现代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各种版本教材书籍阐述的不一致性,因而未专门指定教材,而由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撰写详细讲义给学生。课程依据的相关专业书籍和教材有:《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出版社,1999);《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杨善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资料:1、《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古典社会学理论(第4版)》(乔治·瑞泽尔、古德曼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苏国勋,刘小枫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乔纳森·特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社会学原理》(青井和夫著,华夏出版社, 2002) 6、《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社会学》(罗伯逊著,商务印书馆, 1990 8、《社会行动的结构》(帕森斯著,译林出版社,2003)

《现代社会学理论》精.doc

《现代社会学理论》 一、结构 见书P7——P15页 第二章行动:社会安排中的意义和动机(构建理论) 韦伯和齐美尔认为,社会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1、韦伯:德国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一位奠基性的人物,也是构建理论的奠基人。认为人总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社会现实的行动者,其行动方式要看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理解其行为的,以怎样的方式赋予行为以意义的。将社会行动体系分为四类:工具理性行为、价值理性行为、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对于非理性行为我们可以用直接性观察理解其行为的意义,而对于理性行为,我们以说明性理解其行为意义。对说明性理解要求在因果和意义两方面都必须是充分的。 2、齐美尔:德国社会学家,与韦伯同为建构主义经典理论的奠基人。认为社会的缘起在于其成员的心智中,考察的对象是个体的人及其境遇、行动。 3、符号互动理论:齐美尔影响了20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学思想,最突出的是由芝加哥大学米德发展起来的符号互动论。符认为:社会是由代表心理过程的姿态和语言(符号)的交换构成的。 4、米德: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分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其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是自我,人类在描述自我时,既用主我“I”也使用宾我“me”。主我是思考着行动着的主体,宾我me是主我I所思考的那个客体的自我,是自我的一个面相,是他人对自我凝视的一种表达,社会经由宾我me进入个体,并且同时被主我I所建构和重构。符号互动论者讨论的互动是主我与宾我之间的内在对话,社会期待与个体的要求和表达在其中进行协调。一个发达完整的自我意味着,人们能够比较确信,自己赋予一个符号的意义与他人所赋予的意义大体一致。 5、戈夫曼:符号互动论者,认为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主张一种拟剧视角,印象管理是其核心主张。其核心理论概念仍是自我。一是正式自我,它定位于社会情境中。正式自我是外在于人的,并寓于社会控制模型中,又是在与个人的关联中发挥作用的。第二是进行表演或印象管理的自我,这种自我是冲动的,情绪的和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也正是在正式自我和表演的自我之间不断协调的过程。 6、现象学:现象学受韦伯的影响较大,代表人物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关注的是行动者通过哪些方式,将感觉材料转变成各种类型化或心智图像来解释社会世界。 舒茨对韦伯行动的意义与行动的动机是同一的观点提出的质疑,将行为的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因果动机和目的动机。 7、常人方法学:想要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将社会世界类型化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学家必须以与行动者的做事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解释社会。代表人物,[美]加芬克尔,致力于对日常生活中例行性的平凡活动进行直接经验性的研究,认为这些活动的核心特质是反身性。 8、帕森斯:自愿行动。 9、哈贝马斯:把行动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沟通行动和策略行动,但主张这两种类型的行动都是理性的,可以被观察者理解的。沟通行动理性是为了平衡把理性行动仅看作目的性的或工具性行动的片面观点,沟通行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成理解。 第三章理性:个人利益最大化 1、马歇尔:马歇尔体现了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功利主义社会学思想的基础。马从需求、个人欲望或目标的角度入手来说明人的活动,并引入效用这个关键词来点明一个行动者可能追求的各种社会对象的相对价值。 2、帕累托:与马歇尔同时代的意大利政治经济学家,帕累托最优:成功的公共决策应该建立起一种个体效用的计算方法,应该明确地以全部人口的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 3、交换理论:关注的焦点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成本和收益。其核心假设是,人们会理性行动,争求价值最大化。 4、其他见书P95—96 第四章结构:决定经验的隐秘模式 1、弗洛伊德(略) 2、列维:原始的思维(略)

《西方社会学理论》样题及答案(1)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样题1)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专业:社会学年级/班级: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阅卷人签名----------------------------------------------------------------------------------------------------------- (本试卷为开卷/闭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社会事实: 2、工具合理性行动 3、齐美尔(G.Simmel) 二、概念辨析(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2、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3、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背景。 2、简述默顿功能主义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特征。 3、与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相比,布劳的交换理论有什么特征? 4、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四、论述题 (15分) 试比较科塞和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理论的异同。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样题1)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专业:社会学年级/班级: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阅卷人签名----------------------------------------------------------------------------------------------------------- (本试卷为开卷/闭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论。涂尔干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是社会事实。(3分) 其显著性特征是: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2分) 2、工具合理性行动:是韦伯在分析社会行动的类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又称目的合理性行动。(2分)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的行动。(3分) 3、齐美尔(G.Simmel):齐美尔是德国古典时期的社会学家,开创了形式社会学的研究。其代表作是《货币哲学》、《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等。(2分)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而社会交往形式是“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通过或者说在这种方式中,交往成为社会现实”。此外,他在文化社会学方面也非常具有影响。(3分)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9)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9) 小结: (1)静力学相当于解剖学; (2)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础。孔德认为人的本性有两种:利己心和利他心。社会之所以动乱,就在于利己心大于利他心。所以,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利己心等于利他心社会才能够稳定; (3)家庭是利己心与利他心相结合的地方,这是由于在家庭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家庭结成小群体; (4)家庭分工与合作就结成了社会,但是家庭的功能比较单一,而社会功能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进行社会控制,才能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变迁论 孔德不仅对社会有静态的描述,而且也对社会的动态发展有着比较系统的研究。他的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的。…动力学从属静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 孔德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泼阶段、工业阶段。 1、军事阶段——神学阶段,它从远古至中世纪早期。这一时期,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政治制度是“君主专政”。城邦的建立和土地制度的确立,就是这—征服制度的产物。人们在征服制度的统治下,为着共同好恶的利益,对神灵和军事长官无限的崇拜。军事阶段是军事、战争为主的古代社会。 2、过渡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孔德认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用防御性的军事组织代替进攻性的组织,用抽象的概念及原则取代神学,由对神灵与军事的崇拜转向对自然与科学的崇拜。总之,在这一时期,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使社会由神学阶段到形而上学阶段逐步地向实证社会过汉。这一时期,是以自然法学理论为根据的重视人权和法制的社会。 3、工业阶段(实证社会)——实证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顶峰。工业发达,“把注意力从剥削其他社会转到开发自然上来了”。追求实证知识,即既用实证方法研究数学,天文、物理、化学 和生物,又延伸到思想的其他方面。在他看来、工业社会的这些特点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就是发展财富,谋求最终的利益。他构想未来的社会(实证社会)是劳动至上、劳动价值至上的社会。社会将会由牧师、银行家和企业家共同管理。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答案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三阶段及其主要代表理论。 1)古典社会学理论阶段: 涂而干(实证主义传统)、韦伯(人文主义传统)、马克思(批判主义传统)2)现代社会学理论阶段: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冲突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社会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常人方法学、批判理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3)当代社会学理论阶段:新功能主义系统功能主义、结构化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沟通理论后结构主义. 2、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研究传统的主要主。 1)实证主义传统孔德、斯宾塞倡导,涂尔干正式确定。基本观点:社会科学应该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现象的因果关系做出说明/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强调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2)人文主义传统韦伯开创。基本观点: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所以不能盲目仿效自然科学来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不是说明,理解行动者赋予其行动及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 3)批判主义传统马克思开创。基本观点: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从而改造现实社会,而不是维护和修补现存社会结构作单纯性解释。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来推动知识的反思性发展,以此来引导社会秩序的建立。 3、孔德社会学中“实证”的含义。 1.真实:指知识要注重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所能及的事物,撇开虚幻神秘的东西。 2.有用:知识必须能够有益于不断改善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现实境况,反对以知识去满足人的无用的空泛的好奇心。 3.肯定:必须善于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一致的精神,以免引起无穷的疑惑和无尽的争论。 4.精确:我们的知识与现象的性质相协调,并符合我们的需要所要求的精准度,抛弃模糊的认识和主。 5.相对:知识具有相对的意义,必须反对以往哲学追求绝对知识的倾向。知识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人们对现象的研究总是受到在和外在状况的限制。 4、简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是一个实体,而且是一个有机实体。 (1)所谓生长过程,是指社会规模由小到大的变化。 (2)结构的进化,是指社会组织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改变。 (3)功能分化,这是伴随着社会结构进化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 (4)相互依赖,是指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社会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 与生物有机体间的差异: 1.生物有机体是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而社会有机体是松散的整体。 2.生物有机体中意识集中于机体的一定部位,而在社会中,意识通常分布于组成它的各个分子(即每个人上),因此它的每个成员都具有程序大体相当的感受能力。 3.生物有机体中部分是为整体而存在,社会有机体中,社会整体作为部分成员的幸福服务。 5、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病具有其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的三个基本特征:外在性(客观性)、强制性、普遍性。 6、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机械团结以强烈的集体意识为基础,在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集体意识几乎笼罩着个人意识的绝大部分,社会强制与禁令支配了生活的大部分。在分化的有机团结社会里,集体意识不是表现为具体规上的统一,而是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致。此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 答案汇总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 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 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 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 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 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西方社会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4) 第一章孔德的社会学理论 第一节生平和著述 一、生平(life) 孔德(1798——1857),法国社会学家。他的父亲是一个政府官员,也是一个热心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分子,极力鄙视革命。像所有人一样,孔德在青年时代是激情而狂热的,他放弃了家庭的保守信念,树立了自由、共和的信念。 1817年,孔德认识了圣西门(60岁),并作为他的秘书和朋友工作了七年之久。在合作的这段时间里,他受到了圣西门的巨大影响。正是在圣西门的影响下,他开始由自由共和思想转向精英主义,而且把社会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来看待,并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因名义之争和政见不合,1824年孔德与他的导师分道扬镳,开始了孤独的研究生涯。由于自己的成就,他又和密尔等人成了朋友。 孔德晚年沉迷于“人道教”(the Religion of Humanity)的建立,他再次陷入学术的孤独之中,但是他却开始和许多政界要人联系,来推销自己的人道教思想。 二、著述(works) 1830至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 1844,《论实证哲学的精神》; 1851至1854年,《实证政治体系》; 1848,《实证哲学概观》;等等 三、社会背景(social context) 1.孔德生活的法国处于社会和政治秩序紊乱的年代。The belated coming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导致了法国社会的急速变迁,整个社会结构出现了迅速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为了取得政治地位,也促使一浪高过一浪的政治运动。孔德一生便经历了七种政治体制和无数次的群众运动。 孔德出生于罗伯斯庇尔极端统治之后相对温和的热月政府时期;两年后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又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拿破仑莱比锡战败,路易十八又统治了法国;虽然拿破仑曾经历过100天的复辟,但路易十八和查尔斯的统治一直维持到1830年的七月革命。直到1848年二月革命后路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政治运动背后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工业革命之前法国的主要阶层有封建主、手工业者、工艺制作者和农民;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法国出现了资本家和工厂工人。各个阶层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也谋求获得政治地位;1789年法国大革命其实是资本家领导的推翻封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但1820年后的革命,主要是传统阶层和工厂工人不堪经济衰退带来的生活困境,起来反对现存的资产阶级封建主统治。 2.孔德一代处于社会结构中的尴尬地位。经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大量的年轻人占据了统治和管理地位,出生于1798年的孔德成年以后面临着就业机会的减少。再加上当时的经济萧条的影响下出现的doctor without patient, lawyer without client状况,年轻一代更是对前途一片茫然。于是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和政府统治产生了不满。 社会状况和个人状况都促使孔德谋求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四、思想渊源(the intellectual context) 1.进步传统(the tradition of progress) 2.秩序传统(the tradition of order) 3.自由传统(the tradition of liberalism) 4.圣西门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Saint-Simon) 第二节孔德的社会学方法论

15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

第14章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 第一节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由来和早期的发展 “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一个外来词。所谓现代,是指欧洲中世纪结束以来延续至今的时间过程和新时代的特征。现代化主要是指西方社会18世纪前后开始的经济、政治、技术和社会的急剧变革过程。一、现代化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一)兴起的原因 1st.广大新兴独立民族国家的发展问题; 2nd.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以及社会结构出现的新变化。 (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1、广义和狭义的现代化。 2、不同学科的现代化理论: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历史学中的现代化理论、社会学研究现代化理 论。 二、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早期发展 1、孔德和斯宾赛对新的工业社会的分析。 2、腾尼斯、迪尔凯姆和韦伯对现代化的实证研究。 3、帕森斯关于现代化的有关理论。 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状况 50年代至60年代是现代化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和社会发展模式问题,代表理论有英格尔斯的“人格现代化”理论和列维的“现代社会结构”理论。 一、“人格现代化”理论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从60年代开始,探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质和关键因素,从“人格现代化”的角度,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和价值观的改造过程。 1962-1964年,英格尔斯和他的研究小组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有关个人现代化的调查。他们在孟加拉、尼日利亚、以色列、印度、智利和阿根廷等六个发展中国家,选择了6000人进行个人现代性的测定。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英格尔斯从1966年起,陆续发表和出版了《人的现代化》、《迈向现代化》等著作和论文,阐述关于社会现代化的观点。 (一)现代化过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当现代性深入到大多数国民性格中,就会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现代人格的特征 1、现代人准备接受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 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3、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 4、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 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社会和人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 6、计划、即在个人和公众生活中趋向于制订长期计划; 7、知识,即注重对事实的考察,尽可能多地去获取知识; 8、可依赖性和信任感,即现代人依赖他生活的世界,相信周围的人和社会组织能够实现他们的任务; 9、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10、乐于让自己和后代去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 11、相互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 12、了解生产及过程,期望能在认识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创造力。 (三)形成现代人格的环境因素 1、横向分析了促成个人现代化的环境因素: (1)学校教育

《现代社会学理论》读后感

《现代社会学理论》读后感 社会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集大成的理论体系,它集合了从哲学发展分化出众社会科学以来的一切方法论和论述支点,将一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扁平放置到“社会”这个领域中,认为无论是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还是心理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它们论述的对象,在其横截面上都发生在社会之中。从这个意义来讲,对“社会”这一概念的认知,的确是社会学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支点,也给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场域。 马尔科姆·沃特斯的这本《现代社会学理论》并非现代社会学的前沿成果展示,反而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大学生教材。当然这并不能成为质疑该书的理论价值的理由。因为对于中国理论界而言,社会学是一门最有价值的引进理论系统,对于中国建国以后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及其体系构建,包括教育教学、应用对策系统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而这本教材也系统全面的向国内学者展现了这个西方当前最庞大也最具人气的学科类型的内在结构和学术价值。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为绪论,是对全书的基本框架和理论背景的预览,介绍了一些一般性的理论常识,如提出了“社会是什么”这样一个初始命题,从而揭开了关于社会的几大流派的基本理论立场,用两大维度来划分社会的本质类型,即主观与客观、个体与集体。主观个体则主张社会是行动构建的,主观集体则主张社会是功利的;客观个体主张社会是功能的集合,客观集体主张社会是一种结构。两大维度和四大基本框架划分出的社会本质论类型有行动主义、理性主义、结构主义与系统论四大流派,囊括了以韦伯、马克思、涂尔干、吉登斯、哈贝马斯等众多西方社会学家的思想体系。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就是介绍这四大流派的基本观点细节。第六章到第九章是社会理论的一些重要论题,文化与意识形态,权力与国家,社会性别与女性主义,分化与分层。如果说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本体论和认识论,讲的是西方学者是如何认识社会,在他们眼中的社会是什么,那么第六章到第九章就是系统论,是说有关于社会这个系统,其中有哪些子系统和子问题需要个别对待,这些子系统对于整个社会理论体系具有哪些填补作用。最后一章谈的是社会理论的发展前景,谈到了一些初露端倪的新领域和新思路,如要融入实证主义或追求宏大理论体系之辩,目的是要让社会理论与现时代社会结构与形态越发契合,并在巨大的转型运动与频发的现代社会危机中能够以更为敏锐的视角发现问题的症结,从而予以明智的诊断。 这本书在阅读上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即要突破的是大量的理论背景,因为是一本给西方社会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示范性教材,而且社会理论又是西方理论界的原创,因此穷尽式的汇集了西方社会理论学家,包括一些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与历史学等方面的大师。而每一个学者的理论体系都是独立而自给自足的,因此将他们按照某个特定为主题安排在一个维度上,的确是作者总揽全局的理论视野和功底决定的。一本教材必须要有大量的常识系统储备,而更重要的是呈现在整个作品中清晰而理性的逻辑结构,而不是大量学者及其观点的堆砌罗列,这种清晰的逻辑结构才具有示范性和引导作用,让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内在的常识结构和逻辑,有利于自行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多角度判断、发散联想的学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尤其是对于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