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

1 说明

本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项目负责部门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儿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1.1 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

以“细菌性痢疾”“痢疾”“诊断”“治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作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5年2月,以“bacterial dysentery”“diagn osis”“Chinese medicine”“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等作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美国国立指南库(the N 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 house,NGC)等,检索年限近25年内,选择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作为评价对象。

手工检索:主要检索诊疗指南、标准、规范、药品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以及相关中西医儿科教材、专著,同时注意搜集未公开发表的科研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灰色文献。

在形成草案前,基于文献研究确定调查问卷,调查获得最终结果后,以问卷结果确定的方剂、中成药及其他疗法名称,再进行一次检索,以防止漏检,并获得高质量的证据。

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以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1篇作为目标文献。

根据以上检索策略,项目工作组在文献检索阶段共搜集到与本病相关的文献632篇。

1.2 文献评价

具体内容见《中医儿科杂志》2016年第12卷第1期第1~2页相关内容。

1.3 证据评价分级和文献推荐级别[1]

具体内容见《中医儿科杂志》2016年第12卷第1期第1~2页相关内容。

1.4 指南工作组

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儿科专家指导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汪受传。副组长:马融、沈同、俞景茂。成员:艾军、丁樱、胡思源、李新民、李燕宁、王孟清、王素梅、闫慧敏、俞建、虞坚尔、虞舜、赵琼、赵霞。秘书:王雷。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起草人:丁樱。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2015年工作组组长:丁樱。秘书:闫永彬。成员:吴力群、冯晓纯、王俊宏、白玉华、程燕、秦艳虹、白晓红、吴敏、鲁艳芳、陈文霞、郑海涛、韩姗姗。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2015年制订草稿专家论证组组长:汪受传。专家:丁樱、万力生、王俊宏、王仲易、王孟清、冯晓纯、闫永彬、向希雄、陈华、杜春雁、李敏、张伟、吴力群、吴丽萍、尚莉丽、姜之炎、赵霞、胡天成、彭玉、虞坚尔、熊磊。

1.5 起草和评审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制订)》在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文献研究总结后,按照德尔菲法,筛选专家,起草问卷,进行了3轮专家问卷调查,分别对答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形成了指南草稿。

草稿完成后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工作组成员认真按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形成了指南初稿。

撰写初稿形成推荐建议时考虑了推荐的治疗、预防方案对健康的益处、不良反应以及危险。

工作组将指南初稿向行业内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了集中整理、讨论确定是否采纳并提出理由,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南评价稿。

指南评价稿再向儿科专家指导组组织4人组成的评估小组(项目工作组以外成员),包括临床领域和方法学方面的专家,对指南初稿进行评价,提出所属学科专家评估小组评价意见;同时选取不同地域11个医疗机构作为评价单位(以三级医院为主,包括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开展指南一致性评价。

本指南形成推荐治疗方案过程中,工作组成员及参与论证的有关专家通过医保政策、临床经验、随访调研等考虑了患儿及其家属的观点和选择意愿,兼顾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指南通过审评后,将通过发布会、指南应用推广培训班、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会议、学术期刊等多种渠道宣传、贯彻、实施,在行业推广应用。并编制《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临床应用参考手册》供推广实施。

本指南计划定期更新。由本指南工作组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更新。

本指南研制经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资助单位的观点或利益不会影响最终推荐建议的形成。参与本指南开发小组的所有成员声明:他们与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无利益冲突。

2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小儿细菌性痢疾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和防治,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感染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志贺氏菌属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临床特征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样便,伴有发热、全身毒血症状,重者并发中

毒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志贺氏菌属分为4群:志贺痢疾杆菌(Shigella)(A群),福氏痢疾杆菌(Flexneri)(B群),鲍氏痢疾杆菌(Boydii)(C群)和宋内氏痢疾杆菌(Sonnei) (D群)[2]。属于中医“痢疾”“肠澼”“赤白痢”“疫毒痢”“噤口痢”等范畴。

4 诊断

4.1 病史

多有饮食不洁史[2],潜伏期1~3d,短至数小时,长达8d。有明显的季节性,7,8,9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小儿多见,男童多于女童。近年来发病率呈下降趋势[3-4]。

4.2 临床表现[5]

4.2.1 急性菌痢发热,腹痛,腹泻,脓血或黏液便,部分患儿伴有呕吐,里急后重感。查体可见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乳幼儿及新生儿症状常不典型。

4.2.2 中毒性菌痢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初期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高热或体温不升,惊厥,意识障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周围循环衰竭,中枢性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甚至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若抢救及时,预后尚可,极少部分患儿可有生命危险或遗留有后遗症。

4.2.3 慢性菌痢病程≥2月,持续或间歇性腹泻伴脓血便,在暴食、冷食或劳累后急性发作,且排除再感染,有乏力、贫血等表现。或症状消失已有2月以上,但粪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4.3 实验室检查[5-6]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慢性期可出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2)大便常规:肉眼可见黏液,脓血状。镜检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平均白细胞尤其脓细胞≥15个/HP,可见吞噬细胞。3)粪便或肛拭子培养:应在药物治疗前,可培养出痢疾杆菌。4) C-反应蛋白:>10mg/L。5)重症病例可予血清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血培养、心电图等检查。

4.4 需与细菌性痢疾鉴别的病种[5]

急性菌痢与消化不良所致的腹泻、肠套叠、急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痢疾及其他肠道感染引起的肠炎相鉴别,中毒性菌痢需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热性惊厥等其他危重病相鉴别,慢性菌痢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相鉴别。

5 辨证[7-8]

5.1 湿热痢

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腥臭,下痢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滞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若出现持续高热,下痢脓血,腹胀如鼓,腹痛,呕逆不能食,精神疲乏,口干,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则为噤口痢。

5.2 寒湿痢

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清稀而腥,大便次频,食欲不振,肛门后坠,中脘痞闷,头重身困,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5.3 疫毒痢

5.3.1 邪毒内闭证起病急骤,突然高热,腹痛剧烈,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谵妄,恶心呕吐,不能饮食,甚至神志昏迷,反复惊厥,大便脓血,气味腥臭,后重感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5.3.2 内闭外脱证病情进展迅速,病势凶险,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灰,皮肤发花,四肢厥冷,冷汗出,尿少,甚者神昏,呼吸浅促不匀,喉中痰鸣,脉微弱或脉微欲绝。

5.4 阴虚痢

腹中热痛绵绵,脓血便,或下痢赤白,里急欲便,稠黏难下,虚坐努责,食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心烦口干,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5.5 阳虚痢

腹痛绵绵不绝,喜温喜按,痢下赤白清稀或白冻,滑泻不止,无腥臭,肛门坠胀,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滑,脉迟缓。

若时发时止,迁延不愈,食少倦怠,每因饮食不当、受凉、受累诱发,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舌质淡、舌苔腻,脉濡软或虚数,则为休息痢。

6 治疗

6.1 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寒热虚实而确定治疗原则,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实者通之,虚者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若出现邪毒内闭、内闭外脱及噤口痢等危急症候,应结合西医治疗抢救。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注意观察临床不良反应并加以处理。

6.2 分证论治

6.2.1 湿热痢治法:清热利湿、行气和血。主方: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推荐级别:C)[9]常用药:白芍、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后下)、黄芩、肉桂。加减:兼见表证者,加荆芥、防风、白芷;表邪未解,里热已甚者,加葛根、马齿苋、地锦草;热毒甚者,加白头翁、苦参;湿重于热者,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

噤口痢予益胃汤(北沙参、麦冬、冰糖、地黄、玉竹)或开噤散(人参、广藿香、陈皮、木香、丁香、胡椒、茯苓、高良姜、甘草、诃子)加减。

6.2.2 寒湿痢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痢。主方:平胃散(《简要济众方》)合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推荐级别:D)常用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广藿香、姜半夏、生姜。加减:暑天感寒湿而痢者,加紫苏叶、吴茱萸;寒积内停,腹痛者,加大黄(后下)、槟榔、炮姜、肉桂;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者,加大黄、附子(先煎、久煎);寒逆呕恶较剧者,加姜半夏、丁香;中气下陷,脱肛者,加炙黄芪、升麻、诃子。

6.2.3 疫毒痢 1)邪毒内闭证。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方: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合白头翁汤(《伤寒论》)加减。(推荐级别:D)[10]常用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白头翁、秦皮。加减:腹中满痛拒按,大便臭秽难闻者,加大黄(后下)、枳实、芒硝(冲服);壮热狂躁,皮肤紫斑者,加水牛角片(先煎)、牡丹皮、紫草;热极风动,惊厥抽搐者,加羚羊角粉(冲服)、钩藤(后下)、石决明(先煎);神昏痰鸣者,加天竺黄、竹沥(冲服)。本证亦可急服安宫牛黄丸。病势危急,大便排泄不畅,服药困难者,应及时采用灌肠给药并配合西医抢救治疗。

2)内闭外脱证。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方:四逆汤(《伤寒论》)合参附龙牡救逆汤(验方)加减。(推荐级别:D)常用药:附子(先煎、久煎)、干姜、人参、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白芍、炙甘草。加减:呼吸浅促不匀者,重加五味子、山茱萸;口唇发绀、皮肤有花纹者,加当归、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病情危急者,应及时配合西医抢救治疗。

6.2.4 阴虚痢治法:养阴清热、和血止痢。主方:黄连阿胶汤(《伤寒论》)合驻车丸(《备急千金要方》)加减。(推荐级别:D)[11]常用药:黄连、阿胶(烊化兑服)、黄芩、白芍、炮姜、当归、鸡子黄。加减:口渴,尿少,舌干明显者,加北沙参、石斛;痢下血多者,加牡丹皮、墨旱莲;湿热未清,口苦、肛门灼热者,加白头翁、秦皮;痢久胃气已伤者,加山药、陈皮、白扁豆、莲子、焦山楂。

6.2.5 阳虚痢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主方: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推荐级别:D)。常用药: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后下)、白芍、木香、诃子、罂粟壳、甘草。加减:积滞未尽者,加枳壳、焦山楂、焦六神曲;痢久脾虚气陷,少气脱肛者,加黄芪、柴胡、升麻、党参;浮肿者,加黄芪、茯苓、大腹皮、泽泻、薏苡仁;滑痢日久,脱肛者,加升麻、黄芪、诃子、赤石脂(先煎)。

休息痢可予连理汤(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黄连、茯苓)加减。

6.3 中成药

6.3.1 口服中成药 1)葛根芩连口服液(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每支10mL。成人剂量:每服10mL,每日2次。建议用法用量:<3岁每服2.5mL,3~6岁每服5mL,6+~18岁每服10mL,每日2次。用于湿热痢或兼表证。(推荐级别:D)[12]

2)藿香正气口服液[广藿香油、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紫苏叶油]:每支10mL。成人剂量:每服5~10mL,每日2~3次,用时摇匀。建议用法用量:≤3岁每服5mL,>3岁每服10mL,每日2次。用于寒湿痢兼表证。(推荐级别:D)[13]

3)安宫牛黄丸(牛黄或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或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每丸3g。<4岁每服1/4丸、4~6岁1/2丸,每日1次。用于疫毒痢邪毒内闭证。(推荐级别:D)

6.3.2 中成药注射剂 1)喜炎平注射液(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每支2mL,50mg,肌肉注射。成人剂量:每次50~100mg,每日2~3次,静脉滴注。建议用法用量:5~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最大剂量不超过100mg/d。本品使用后需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液管后,方可使用第2种药物。用于湿热痢、疫毒痢。(推荐级别:D)[14]

2)清开灵注射液[胆酸、猪去氧胆酸、珍珠母(粉)、水牛角(粉)、栀子、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每支10mL,肌内注射,每日2~4mL。重症患儿静脉滴注,每日20~40mL。建议用法用量:2~6岁5mL,6+~12岁1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使用。本品使用后需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液管后,方可使用第2种药物。用于湿热痢、疫毒痢。(推荐级别:D)[15]

3)醒脑静注射液(人工麝香、栀子、郁金、冰片等):每支2mL或10mL。建议用法用量:0. 4mL/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稀释后滴注,每日1次。本品使用后需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液管后,方可使用第2种药物。用于疫毒痢。(推荐级别:D)[16]

6.4 灌肠疗法

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后,取黄连素每次10mg/kg,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深部保留灌肠,保留时间30min,每日2次。同时予以退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推荐级别:C)[17]

黄连2~6g、黄芩3~9g、黄柏3~9g、马齿苋6~15g、白头翁3~9g、金银花6~12g、葛根6~9g、乌梅6~9g、木香3~9g、白芍6~15g、当归6~12g、甘草3~6g。煎汤1 00mL,1~3岁20mL,4~5岁30~5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用于湿热痢。(推荐级别:D)[18]

6.5 针灸疗法

1)主穴: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合谷。配穴:气海、关元、中脘、大肠俞、脾俞。随证选2~3穴。发热加曲池、大椎,里急后重加阴陵泉,腹痛加气海、中脘,呕吐加内关。疫毒痢患儿反复惊厥,可针刺人中、合谷、涌泉穴。(推荐级别:D)[7]

2)取下脘、神阙、关元、天枢、足三里。前3穴隔姜灸;后2穴针刺,紧按慢提,留针30 min,隔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至细菌培养3次阴性为止。用于慢性菌痢。(推荐级别:D)[19]

3)隔姜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穴,隔姜灸,连灸3壮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然后再高频室行超短波治疗。(推荐级别:D)[20]

6.6 穴位按摩疗法

揉长强、揉七节、捏脊、补脾经、大肠经、揉板门,疗程3~5日。用于慢性痢疾。(推荐级别:D)[21]

6.7 穴位贴敷疗法

脐部贴敷中药:白头翁9g、黄连6g、黄柏9g、秦皮10g。腹痛较剧者加木香,大便血多加地榆炭。药物研成粉末,取0.4g,摊在铜钱大小的胶性面上,贴于神阙穴,每日2次。用于急性菌痢。(推荐级别:D)[22]

7 预防和调护[5,7-8,23]

7.1 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忌生冷、油腻及不洁饮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患儿食具煮沸消毒15min。2)尿布和衬裤要煮过或开水浸泡再洗。粪便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或沸水浸泡消毒。3)禁止与细菌性痢疾患者接触,对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d。

7.2 调护

1)保持室内安静、清凉通风。2)患病期间予清淡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发作严重者应适当禁食。3)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面色、呼吸、血压、瞳孔等。重证应注意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4)高热可配合温水或酒精擦浴,头枕冰袋,冷盐水灌肠。惊厥者应将头偏向一侧,用多层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齿间,以防咬伤舌头。昏迷患儿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进药以鼻饲或灌肠为宜。5)对患儿及带菌者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有消化道症状者隔离至症状消失。连续3次粪便培养阴性为治愈。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具体该如何做好总结?这困扰了一部分人,下面带来,欢迎阅览! 1 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将建成一批“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疗效水平地区优先、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硬件建设、设备投入、分配奖励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在建重点专科科室建设及医院的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科管理 我院现有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五个,其中皮肤科、脑病科为湖北省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专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为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点建设专科。 重点专科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突出中医特色,把专科做大做强是医院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好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医院成立了由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院办、设备科负责人组成的重点专科领导小组,重点中医专科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重点专科日常管理工作,人事、财务、设备对重点专科建设提供保障。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医院“传承光大中医,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实施科教兴院工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将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业务职称晋升与下乡对口支援考核工作挂钩。

医院狠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班子坚持常态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医疗骨干,采用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在保证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重点专科的中医特色得以彰显。科室对重点病种实施单病种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专科医生收治优势病种病人,病床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临床科室。加强重点专科科室人才建设,专科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合理;派出专科人员参加进修及学术交流30多人次。使他们了解专科的新技术和科室新进展。医院投巨资购置了核磁、大型生化分析仪、彩超等检查检测设备,为重点专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医院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对科室中医处方、中医病历、病房中医治疗率、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及中医技术项目进行考核。制定了《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技术项目奖励办法》,对针灸、刮痧、电针、中药贴敷、推拿等中医项目进行单项奖励,促进中医技术项目的开展,提高中医治疗率。今年脑病科病房中医治疗率达到7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达到90%以上。 为了重点专科的发展,医院制订了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实施方案。我院1990年12月成立“邱二姑皮外科研究所”,在邱氏弟子的参与下,对其临证医案进行整理,集体编著发行了《邱二姑皮外科疗法》一书。2021年9月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积极申报建设邱氏中医外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在继承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的基础上,与现代治疗方法相结合,又研制出止痒散、汗斑散、清热合剂、苦参洗剂等制剂共8种剂型、20多个品种。制定传承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我院确定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第一代传承人为李仁凤、刘尚全、关祥娥、程玉香4人。关祥娥程玉香自小由邱氏言传身教,在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的继承和发扬上颇有建树。李仁凤、刘尚全二人均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是院级知名中医。带教周期为3年,本周期为20xx-

精深中医药大学临床症状护理学第三次作业

中医药大学临床症状护理学第三次作业 注意1、题目多的课程如果做作业时题目不好找,可以试试用编辑中的查找,很方便。 2、做完一道题删一道,方便快捷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属于干性咳嗽的原因是: [1分] E.咽炎 2. 下列哪项不属于引起充血性心衰的诱发因素: [1分]

C.重度二尖瓣狭窄 3. 引起刺激性呕吐的是: [1分] B.咽炎 4. 属于心源性呼吸困难常见的原因是: [1分] B.急性心衰 5. 导致肢体动脉缺血的生活因素是: [1分] A.吸烟 6. 咳嗽伴有呕吐的原因是: [1分] E.咽部刺激 7. 发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的是: [1分] B.尿道炎

8. 生理状态下,不能改变屈光度的屈光间质是: [1分] E.角膜 9. 疼痛常于吞咽食物时加剧的原因是: [1分] D.食道疾病 10. 肢体静脉回流受阻的临床表现是: [1分] A.踝部溃疡 11. 指导肥胖病人减肥的最佳方法是: [1分] A.控制进食总热量及运动疗法 12. 物体成像位置主要是在: [1分] C.视网膜黄斑 13. 因腹膜发炎而导致腹痛的原因是: [1分] D.阑尾炎穿孔

14. 咳粉红色泡沫痰的病证是: [1分] B.肺水肿 15. 因代疾病而导致腹痛的原因是: [1分] B.铅中毒 16. 心电图对下列哪种病理状态最有诊断价值: [1分] B.心肌供血情况 17. 心源性水肿首先出现在: [1分] A.足部 18. 干性咳嗽主要见于: [1分] D.胸膜炎 19. 肝硬化病人最危险的表现是: [1分]

E.消化道大出血 20. 突然发生刀割样腹痛多见于: [1分] C.脏穿孔 21. 可见急性腹痛伴有黄疸的疾病是: [1分] D.胆囊炎 22. 胸痛伴有高热、咳嗽的原因是: [1分] A.肺炎 23. 肝硬化出现低蛋白血症时的表现是: [1分] B.腹水 24. 剑突下痛多见于: [1分] E.胰腺炎

名中医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十四个秘方

名中医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十四个秘方内科中医临床秘方 一、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秘方(14首) 1.1特效感冒宁 【来源】宋健民,《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苏叶、薄荷、藿香、防风、荆芥各10克,金银花12克,苍术、黄芪各10克, 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日服3次。第1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 100毫升左右。第2次用清水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 早、中、晚温服。一般3剂、重症6剂即可。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 病人服用即可。小儿用量酌减。 【功用】解邪固表。 【方解】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九味羌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 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而立方。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

散,常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风为外邪之首,故先用 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金银花以清暑火; 甘草润燥而和诸药;黄芪以益气固表,使邪去而不复发也。 【主治】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痰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 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适用于普通型、肠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习惯性感冒,并 有预防作用。 【加减】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母10克,清稀者 加半夏6克(制),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 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一般3剂即愈,重症可继服3剂。尤以肠胃型感冒者疗 效尤佳。 【附记】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通 过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满意。 1.2辛温解表汤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疳证(修订)

1 说明 本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项目负责部门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儿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1.1 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 以“疳证”“疳积”“疳症”“病因”“诊断”“治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作为检索词组合,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6年2月,以“营养不良”“innutr it ion”“malnutrition”“cacotrophy”“dystrophia”“cacotrophia”等作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美国国立指南库(the National Gui deline Clearing house,NGC)等,检索年限近25年内,选择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作为评价对象。 手工检索:文献主要来源于诊疗指南、标准、规范、药品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以及中医儿科教材、西医儿科教材、相关专著。同时注意搜集未公开发表的科研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灰色文献。 在形成草案前,以“健胃消食口服液”“健脾八珍糕”“肥儿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颗粒”“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作为检索词,补充检索至2016年2月的文献,选择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类文献作为评价对象。 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以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1篇作为目标文献。 根据以上检索策略,项目工作组在文献检索阶段共搜集到与本病相关的文献555篇。 1.2 文献评价 具体内容见《中医儿科杂志》2016年第12卷第1期第1~2页相关内容。 1.3 证据评价分级和文献推荐级别[1] 具体内容见《中医儿科杂志》2016年第12卷第1期第1~2页相关内容。 1.4 指南工作组 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儿科专家指导组组长:汪受传。副组长:马融、沈同、俞景茂。成员:丁樱、王孟清、王素梅、艾军、闫慧敏、李新民、李燕宁、赵琼、赵霞、胡思源、俞建、虞舜、虞坚尔。秘书:王雷。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疳证》2012年版起草人:赵霞、汪受传、韩新民、黄颖、刘文。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疳证(修订)》起草人:赵霞、赵琼、张晓华、周涛。

中医儿科考试重点整理培训资料

中医儿科考试重点整 理

中医儿科 一、名词解释: 1、生长: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增长,表示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 2、发育: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表示功能方面的变化。 3、纯阳: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表现得生机旺盛,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4、补授法:母乳不足,婴儿体重增长不满意时,除母乳喂养外,可用配方奶或牛羊乳加以补充的方法。 5、代授法:一日内有一至数次完全用乳品或代乳品代替母乳的方法。 6、人工喂养:完全以乳制品、牛羊乳品或代乳品为食物喂养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的喂养方式。 7、硬肿症:新生儿时期特有,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症。 8、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主要特征,产生原因与胎禀有关而得名。 9、感冒:是外感风邪引起的肺系疾病,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全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0、肺炎咳嗽:以气喘、咳嗽、咳痰痰鸣、发热为主症的肺系疾病。 11、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 12、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13、厌食: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证。

14、积滞: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病,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疼痛,嗳腐酸馊,大便不调为临床特征。 15、疳证: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不能濡养脏腑、经脉筋骨、肌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为特征。 16、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由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以皮肤粘膜苍白或苍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为特征。 17、病毒性心肌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病证。 18、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 19、惊风: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抽搐、神昏为特点的常见病证;急惊风:来势急骤,以高热抽搐神昏为主证,病势急暴,形证有余,症状表现为急速强劲有力,证属实证热证;慢惊风:多因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而致脾虚肝亢或虚极生风,或因急惊风后祛邪未尽,损耗肝肾阴津,虚风内动,来势缓慢以抽搐无力力,时作时止,反复难愈,常伴昏迷、瘫痪为特征。 20、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临床以急性起病,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

六安市立医院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六安市立医院作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更应该大力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医院决定开展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针对我院自身的评估情况及使我院以后的专科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确保我院的总体建设规划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通过项目建设把我院的特色专科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充分认识中医专科建设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提高中医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学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专科监测工作,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建设目标 根据市立医院中医专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确定中西医结合科为中医重点专科, 该科拥有国医堂和30张中医病床,设有肝病专科、腰腿痛专科、胃肠病专科、风湿病专科等,有高级、中级和初级7人,其中学科带头人戴维生主任为安徽省名老中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中药痛点注射治疗腰腿痛。因此我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经过1至3年努力,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确保中西医结合科进入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力争进

入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使其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科室。 重点提高优势病种 1.颈腰椎痛中药痛点注射;2.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 三、建设内容 (一)制定实施方案。中西医结合科根据《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和检查细则》(见附件)要求,结合专科发展实际,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建设计划,报请医院审核同意后开展建设。 (二)开展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市立医院现有中医技术优势、较合理的人才梯队和一定规模,有计划地选送专科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到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进修培养,逐步形成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周期内至少选派1名学科带头人培训进修1年以上、3名业务骨干培训进修6个月以上。现已成立“安徽省名老中医戴维生工作室”开展工作,师承技术骨干已经到安徽中医学院学习培训。 (三)改善基础设施。在床位、人员、设备等方面对专科建设给予倾斜,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专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提高学术水平。中西医结合科要制订专科重点病种的诊疗规范,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不断完善。开展学术交流和专科临床经验收集整理,研究开发至少1种特色疗法和1-3种中药院内制剂。如目前院内制剂(协定处方)肝硬化1号、肝硬化2号、颈椎病1号、颈椎病2号、腰腿痛1号、腰腿痛2号等。 (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重点专科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坚持实行诊疗和护理规范同期进行。加强护理文书的

中医临床病症护理学B

中医临床病症护理学B 第一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哪一项不属中风脱证的主要症状?B.大小便闭 2. 关于胃阴不足型呕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适当提高室温 3. 使用攻下逐水法注意事项下列哪项不正确?D.药液宜轻煎频服[1分 4. 使用膏药后,如出现皮肤发红,起丘疹、水疱、瘙痒、糜烂等,形成“膏药风”者,应停止使用膏药,皮损处擦:B.青黛散软膏[1分] 5. 感冒属于下列何种病证? [1分] A.外感病证 B.心脑病证 C.肺系病证 D.内伤病证 E.肝胆病证 6. 患者,女性,38岁,结喉正中靠左侧有一半圆形肿块半年,初如小核桃,现如鸡蛋大小,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皮色如常,能随吞咽运动而上下活动,应为: [1分] A.瘿痈 B.血瘿 C.气瘿 D.肉瘿 E.石瘿 7. 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后状如蜂窝,范围较大,范围常超过9cm,大者可至30cm的是: [1分] A.流注 B.瘰疬 C.痈 D.有头疽8. 发于头部的黄癣中医称之: [1分 ] A.肥疮 B.鹅掌风 C.脚湿气 D.圆癣 E.白秃疮 9. 女性肛裂易发生在: [1分 ] A.截石位的6点处 B.截石位的12点处 C.截石位的3、7、11点处 D.截石位的11点处 E.截石位的3、7点处 10. 哮病发作时忌食? [1分 ] A.桑椹 B.蛤蚧 C.枇杷 D.荸荠 E.螃蟹 11. 干性坏疽不宜采用: [1分 ] A.75%乙醇消毒 B.新洁尔灭消毒 C.干纱布敷料包扎 D.软膏外敷 E.熏洗法 12. 可用于阳证肿疡的是: [1分 ] A.生肌玉红膏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订) 本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 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已公开发表。因此,以此指南代替诊疗方案。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神经性尿频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神经性尿频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泌尿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神经性尿频neurogenic urination 神经性尿频是儿科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可伴尿急,不伴有尿痛、遗尿、排尿困难、发热、浮肿等。 本病病因不一。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高级中枢对骶髓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控制功能较弱。膀胱容量小,舒缩调节功能欠佳。在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导致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致膀胱逼尿肌持续收缩,膀胱括约肌松弛,排尿反射亢进而引起尿频。此外,还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锌缺乏有关。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于中医“尿频”病证。 3 诊断[1-5] 3.1 病史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既往无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外伤史,可有受精神刺激的病史。 3.2 临床表现[3-6] 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可伴有尿急,日间及入睡前排尿次数增加,轻重程度不一,分散注意力可减轻尿频症状,入睡后恢复正常。每次尿量较少,总尿量正常。无尿痛和排尿哭闹史,不伴有遗尿、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困难、发热、腰痛、浮肿、血尿、多饮等。 本病病程较长,症状无进行性加重,查体无阳性体征。 3.3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泌尿系统B 超检查正常。 必要时可做尿浓缩试验、垂体加压素试验、尿动力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3.4 需与神经性尿频鉴别的病种

2016儿科重点方剂速记歌诀

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病生理要点 1、稚阴稚阳学说——“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吴鞠通)。 2、纯阳学说——“呼为纯阳,元气未散”《颅囟经》 3、小儿五脏特点——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 4、了解小儿四诊特点:如望诊头颅、囟门等与成人不同。其他可参考内科内容。 5、掌握小儿指纹诊察方法,了解‘三关’(风、气、命)的定义、意义。 6、小儿指纹的病理概念——“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7、了解‘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和临床概念。(不要混淆寸口三关与指纹三关。) 8、小儿诊察中四诊的弱点——问诊。古代儿科称为‘哑医’。 9、‘囟填’——囟门突起紧张,为风火痰热、肝阳上亢、热盛生风。 10、‘囟陷’——囟门凹陷柔软,为津液大伤、气精不足、佝偻病。 1。胎怯补肾调元。 肾精薄弱__补肾地黄丸 脾肾两虚__保元汤 2。硬肿归身 阳气虚衰__参附汤 寒凝血涩__当归四逆散 3。胎黄茵陈血 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 瘀积发黄: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 4。感冒 主证时邪银普散,夹痰夹滞夹痰回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时玡感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兼证 挟痰:宣肺化痰-二陈汤,桑菊饮 挟滞:消食导滞、通腑泄热-保和丸 挟惊:清热解表、安神镇惊-小儿回春丹或琥珀抱龙丸 5。咳嗽金山请陈六 外感 风寒咳嗽:散寒宣肺-金沸草散 风热咳嗽:疏风肃肺-桑菊饮 内伤 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金化痰汤 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 气虚咳嗽:六君子 痰湿咳嗽:三拗合二陈 6。肺炎喘嗽寒华热银毒黄解,痰热虎婷肺热参,肺脾参五心参附,邪陷羚钩牛黄解。 风寒闭肺:华盖散 风热闭肺: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热毒闭肺: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益气健脾-人参五味子汤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 邪陷厥阴: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7。哮喘小石龙苏都五斤麦。 热性哮喘:清肺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中医临床病症护理学3答案

A型题: 1. 气血虚弱缺乳的主要证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乳房胀满,乳汁难出 2. 小儿咳嗽与肺炎喘嗽在症状方面的区别是 B.气急 3. 患儿,4岁。急惊风后低热不退,形容憔悴,手足心热,肢体拘挛强直,舌绛少津。其病机是: A.阴虚风动 4. 消渴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晕、心慌、无力、汗出、饥饿甚至昏迷等表现,为: E.低血糖反应 5. 阴虚肺燥咳嗽可见痰液为? C.痰中带血 6. 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主证特点是: D.经行小腹胀痛拒按,乳胀胁痛,经行量少,淋漓不畅 7. 鼓胀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薄衣裳 8. 患者女性,21岁,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淋漓日久不净,血色深红,口干欲饮,烦躁面赤。应诊断为: B.血热型崩漏 9. 关于紫癜病证虚实的判断,错误的是: B.紫癜颜色较鲜明者多属虚 10. 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 E.肺脏娇嫩 11. 适宜应用探吐法的呕吐证型是: E.饮食停滞 12. “五迟”中不包括: A.囟迟 13. 以下属于特异性感染的是: A.烂疔 14. 开始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全身皆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易复,伴有发热、咽痛、咳嗽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或数。可诊断为?

B.风水相搏型水肿 15. 哮病的特征性表现是? C.喉中水鸡声 16. 紫斑病位在: C.皮肤 17. 感冒的病机为? A.邪犯肺卫,卫表失和 18.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此眩晕证属: A.肝阳上亢 19. 猩红热的舌象为: C.草莓舌 20. 麻疹的皮疹首先见于: C.耳后、发际 B型题: A.头痛如裹 B.头痛绵绵 C.头痛且空 D.头痛连项背 E.头胀痛如裂 21. 风热侵袭头痛特点: E 22. 肝肾阴虚头痛特点: C A.堕胎 B.胎漏 C.滑胎 D.小产 E.胞漏 23. 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 A 24. 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 D A.气滞血瘀 B.气不摄血 C.血热妄行 D.外感风邪 E.阴虚火旺 25. 紫癜鲜红,发热心烦,口渴便秘,应为: C 26. 紫癜色淡,病程较长,神疲纳呆,应为: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湘潭县中医医院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 我院目前有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湘潭市第三批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中风科、中医妇科。通过湘潭市重点中医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打造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针对现有的四个重点中医专科的延期建设发展规划和拟创建药剂科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 (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

1、以诊治各种骨伤、骨病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 2、以治疗疼痛、痹症,康复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针灸理疗科。 3、以治疗中风、脑病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重点中医专科――脑病内科。 4、以治疗崩漏、胎动不安、妇人腹痛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重点中医专科――中医妇科。 5、以中医特色制剂为基础,拟创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药剂科。 (二)专科建设发展目标 1、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省内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预计投入建设资金2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以自筹为主。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小孩感冒发烧中医治理

小孩感冒发烧咳嗽 一、给母亲的两点建议: 刚才看了这位妈妈的帖子,我想给天下的母亲提两点建议: 1、孩子感冒发烧了,不要急着送医院,尤其不要急着输液、用抗生素,这样做弊病很大。孩子得病发烧不要完全看成是坏事,有时还是好事。 2、中医有很好的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的方法,但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要分表里寒热虚实,平常多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弄清楚孩子的体质,属于火体还是寒体,还要看是气候突然变冷还是变热引起的感冒,一旦选择用中药,就能够有的放矢。 二、为什么叫感冒 问:发烧、怕冷、头痛、咳嗽为什么叫感冒? “感冒”这个病名,中国古代就有了,最早出现在北宋医书《仁斋直指方·诸风》:“感冒风邪,头痛发热,咳嗽声重”,感冒的意思,是指人体“感受”到了外来风邪的“冒犯”。感冒多数是在气候变化大,加减衣被不慎时所导致的,中医属于“外感病”,历史上又叫做“伤寒”、“伤风”等。 天气变冷的时候得的感冒多半是风寒感冒,天气变热的时候得的感冒多数是风热感冒,属于火体的小孩容易得热感冒,属于寒体的小孩容易得寒感冒。因此,要弄清楚你小孩感冒的性质,既要观察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变热还是变冷,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属于火体还是寒体。才能够辨别冒犯身体的是风寒之邪,还是风热之邪,孩子表现出来的证候是寒证还是热证。 三、感冒为什么会发烧 问:感冒了为什么会发烧? 发烧既是一种病理状态,又是一种生理状态,是好事,是人体抵抗疾病的表现。人体感受到了风邪的冒犯,有外来的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了,强大的免疫机制马上发挥作用,自动提高体温,让体表的汗孔闭塞,不出汗,使热不能散发出去,同时,给身体发出信号,使你感到怕风、怕冷,提醒你加衣、盖被子,以保暖。 问:发烧还有好处吗? 有!体温升高的结果,有三大功用,一是加强了白细胞的活动能力和吞噬能力,二是不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三是加速了新陈代谢,使体内的毒素迅速排除。感冒不发烧只怕冷的人,是坏事,多半见于身体衰弱的老人,免疫功能不起作用,身体反应迟钝,可能就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精)

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省、市中医药大会精神, 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 进一步加强我院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 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 通过省重点专科项目实施, 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 改善专科基础设施, 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 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 成为全省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 (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 l 、以诊治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为基础,创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 心脑血管病专科。 2、以诊治糖尿病及并发症为基础,创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一糖尿病专科(病。 3、以诊治各种骨伤、骨病、颈、肩、腰、腿痛病为基础,创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病专科。 (二专科建设发展目标

l 、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 20,专 病≥ 10 ,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省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 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 /月 ,积极选派专科优随访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 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 >90%,中医治疗率门诊 >85%,病房 >70%,专科门诊量 >全院 1/10,县域外患者比例 >25%,出院患者≥ 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 3— 4个相关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 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 1— 2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 1项 /年 ,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 l 项 /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每年承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积极申办省级或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 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 >3种,专病 >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省级 >l项 /3 年,市地级 >2项 /3年;科研成

《中医临床病证护理学B》第5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患者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黯,神疲乏力,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细尺弱。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1分] B.热饮红糖黄酒 2. 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可诊断为?[1分] B.胸痹 3. 水肿乃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其本在?[1分] A.肾 4. 心悸发作的诱发因素除外?[1分] A.跌仆损伤 5. 患儿,1岁。体重7.2 kg,面色无华,精神萎靡不振,不思饮食,腹大如鼓,青筋暴露,双踝浮肿,按之凹陷,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其证候是:[1分] A.疳肿胀 6.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痄腮腮肿的特点[1分] D.皮肤发红 7. 患儿,2岁。发热咳嗽2天,高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煽,呼吸困难,突见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精神萎靡,右胁下痞块,舌质紫,苔薄白,指纹紫滞。其证候是:[1分] A.心阳虚衰 8. 下列特点不属于癥的是:[1分] C.推揉转动 9. 麻疹见形期约为[1分] D.2~3天 10. 患者人工流产后6天,高热腹痛,下腹痛拒按,阴道流血气味秽臭,量较多,脓血混杂,大便燥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脉滑数,辩证为:[1分] C.热毒炽盛 11.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此眩晕证属:[1分] E.肝阳上亢 12. 下列证候哪一项不属于血瘀癥瘕[1分] E.固定不移

13. 产后感染邪毒发热的主要证候表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1分] D.小腹疼痛拒按 14. 颜面疔疮早期局部疼痛甚者不可采用的方法是:[1分] D.切开 15. 血证的护理下列不正确的是?[1分] D.可使用灸法、熨法、熏蒸、热敷等温热疗法 16. 安宫牛黄丸开窍可用于?[1分] D.闭证 17. 解表药服药后以()为佳?[1分] A.遍身微汗 18. 进行泪道冲洗时,若冲洗时术者感到有阻力,并见大部分冲洗液从上泪点返流,少部分入咽部,说明[1分] A.泪小管阻塞 19. 患者产后乳汁分泌由少而无,乳房胀硬,疼痛,伴胸胁胀满,情志抑郁,食欲不振,时有微热.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1分] B.卧床休息以免影响乳汁分泌 20. 喘病的特征性表现是?[1分] D.呼吸困难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 急惊风湿热疫毒证的证候特点为:[1分] E.初起即高热,迅速出现昏迷、抽搐,伴脓血便 2. 急惊风惊恐惊风证的证候特点为:[1分] A.惊惕颤栗,喜投母怀,夜间惊啼 3. 行痹感受邪气是:[1分] C.风 4. 痛痹感受邪气是:[1分] D.寒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方法

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方法 一、服用中成药治疗小儿感冒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 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 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 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 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提示:有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看,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给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药吃,这样做 很危险。 二、中医推拿治疗小儿感冒 儿童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其中,清天河水可宣 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发 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 1、小儿患感冒以后,会使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并发 细菌性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小儿肺炎,患儿多有高烧持续不退,咳嗽症状加重,很快出现青紫和呼吸困难症状,应引起家长的注意。此外,患有其他疾病的小儿,如再得感冒,可加重病情。 2、小儿高烧不退,有些家长听说激素能降温,于是给孩子口服 激素,有些医院也采取这种方法。这是错误的。对于激素要慎重使用,因为激素可以使感染扩散,使病情加重。我们可能采用物理降 温法或解热镇痛药物来降温。

3、小儿流鼻涕较多时,要用软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有较硬的 鼻痂不可用手挖,要用棉签涂上红霉素软膏,待鼻痂软化以后,用 棉签轻轻蘸出。这样可防止感染。 4、室内要经常通风,空气新鲜。孩子的被不要太厚,孩子用过 的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大人与孩子之间要有一定的隔离措施,防 止感冒在家庭中传染。 小儿感冒能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小儿感冒不能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因为它们的病原体不同。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在疾病早期也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具有流行性,在春冬季节常见,也可散发。 小儿感冒能引起麻疹? 因为两者的病原体不同,所以,感冒不能引起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有接触史,上呼吸道炎症症状要比感冒重,在口颊 粘膜上有柯氏斑,为白色斑点,直径约o.5一l厘米,有时有红晕 围绕。 小儿感冒能引起心肌炎? 小儿患了感冒,病原体侵入体内,不仅可引起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同时也能出现心肌的炎症反应。多在感冒时或感冒后13周,出现胸 闷/L,悸、乏力、心前区疼痛和心律不齐,严重者还可出现急性心 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小儿感冒能引起肾炎? 通常所说的感冒即指急性鼻咽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等。另外,在健康小儿的上呼 吸道内,亦有一些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存在。在正 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不引起疾病,但在感冒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侵入体内,引起疾病,加肾炎。 猜你喜欢:

小儿感冒诊疗方案

小儿感冒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诊断:感冒。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小儿感冒中医诊疗指南的诊断依据。 以下为中医作为小儿感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与感冒病人接触,有感受外邪病史。 2、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为主症。 3、感冒伴有兼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不调;烦躁不宁、惊惕抽风等表现。 4、特殊类型感冒:疱疹性咽峡炎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咽结合膜热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5、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堂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1、有感冒流行病接触史,潜伏期多为2-3天或稍久。 2、症状: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食欲差,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年长儿症状较轻,常见鼻塞、流涕、喷嚏、发热、咽痛、或者不适等。 3、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等;肺部呼吸音正常。

4、辅助检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咽拭或鼻咽部分泌物病毒分离可明确病原。 (二)证候诊断 主证 1、风寒感冒证 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痰稀白易咯,面色自,头身痛,口不渴,咽无红肿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感冒证 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头痛,口渴,咽红肿痛,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3、时疫感冒证 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高热寒战,头晕头痛,鼻塞,喷嚏,咳嗽,面目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咽红肿痛,无汗或汗出热不解,肌肉骨节酸痛,腹胀腹痛,或有呕吐,泄泻,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黄腻,脉洪数,指纹紫滞。 兼证 1、夹痰证 感冒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舌苔厚腻,脉浮滑或滑数。 2、夹滞证 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气秽臭,恶心呕吐,吐物酸腐,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舌苔垢腻,脉滑。 3、夹惊证 感冒兼见惊惕、惊叫,烦躁不宁,甚至骤然两目凝视,肢体抽搐,口唇发绀,舌质红,脉浮弦或弦数。 三、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 感冒治疗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则。临床上应区分主证和兼证辨证论治。治疗主证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癫痫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癫痫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癫痫的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中医科、儿科、神经内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癫痫epilepsy 癫痫是以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掣啼叫,喉中发出异声,片刻即醒,醒后如常人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性特点的一种疾病。本病主要指西医学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 本病还有“痫证”、“痫病”、“痫疾”、“羊癫风”等名称表述。 3 诊断 3.1 既往史和家族史[1-4,7] 患儿既往可有宫内窘迫、早产难产、产伤、缺氧窒息等围产期脑损伤病史,新生儿惊厥史,热性惊厥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肿瘤和脑外伤,颅内出血,精神运动发育迟滞,中毒史,神经皮肤综合征,遗传代谢病等病史。 家族中可有癫痫、热性惊厥、偏头痛、睡眠障碍、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病史。 3.2 临床表现[2,7] 临床表现为卒然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口唇紫绀、口吐涎沫、喉中痰鸣、惊掣啼叫、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二便失禁等,具有突发突止、时间短暂、自行缓解、醒后如常人、反复发作的特点。若一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多次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期间意识不恢复者,为癫痫持续状态。 发作前可有头晕、胸闷、惊恐尖叫、恶心、腹部不适、心神不宁、幻听或幻视等先兆,也可无发作前兆;发作后可有朦胧、嗜睡、短暂瘫痪、头痛,或恢复正常等不同表现。部分患儿发作有明显的诱因,常见的如:发热、感染、精神高度紧张(如玩电子游戏)、疲劳、睡眠不足、过度换气、情感波动、饥饿或过饱,以及视听觉刺激、预防接种等。 患儿常伴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精神、认知等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3.3 辅助检查[1,2,3,4-7] 脑电图:尤其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或24小时动态脑电图中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及多棘慢波等痫性放电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脑电图正常亦不能除外本病,必须结合临床是否有癫痫发作予以诊断。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竹溪县中医院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十堰市第四周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项目意义 通过市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专科,成为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第四周期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2015年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妇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50万元,共需资金25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2016年计划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