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林学案

牲畜林学案
牲畜林学案

《牲畜林》学案

一、小说形象分析

1、小说中有两个关键人物,是谁?答:朱阿和德国兵

2、朱阿的形象——朱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文中找出有关他的外貌、行为、心理描写,并简要概括。

3、德国兵的形象——德国兵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文中找出有关他的外貌、行为、心理描写,并简要概括。

二、小说情节分析

1、朱阿每次举起枪准备射击,总有人跳出来阻拦,浏览全文,数数结构上共有几次延迟?找出延迟的原因。次数阻止人阻止原因描写朱阿的主要手法

2、小说中多次使用了延迟手法,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多次使用延迟法却不让人觉得厌烦?

4、前面的人乞求朱阿不要乱开枪,朱阿都同意了,而吉鲁米娜十分穷苦,一旦失去老母鸡,生活将更加悲惨,朱阿还是鼓足勇气开枪了,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三、小说主题分析

1、作者为什么选择牲畜林这个特殊的地方呢,题目与主题有什么关系?

2、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让野猫和鬼子在打斗中坠下石崖,有什么用意呢?

四、课外拓展,阅读下面微型小说,补写结尾,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文艺评论家和部长(波兰格罗津斯卡)

“你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评论家赶忙更正。

部长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别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高效课堂22条全面解读

高效课堂22条全面解读 一、作者简介: 李炳亭:笔名李不骑马,山东嘉祥县人。现为《中国教师报》山东记者站站长、首席记者,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名校共同体秘书长。 教育专著《杜郎口旋风》、《向阳的智慧》、《县中突破》;文学专著《童年不骑马》、《木子头的村庄》、《欲望济南》、《虎踞龙盘》;合著《热血师魂》。近年来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应用,在国内15个省市选择30所代表性学校组建“中国名校共同体”。 近期在《中国教师报》等数家教育媒体开设专栏“骑马看教育”。 主张:学校的产品是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必须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能让学生学进来并且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二、背景介绍 作者作为一名国内教育报刊的记者,长期致力于中小学课堂教育教学的研究、观察,与绝大部分注重只能中国教育现状的有识之士一样,认为“传统课堂必须改革”,一直为课改不遗余力地摇旗呐喊,认为:不改就没有出路,认为教育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或者换个说法,教育患上了“课堂并发症”,揪住了课堂,解决了课堂的问题,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比喻地说,这和找准了支点,便能撬动整个地球说法差不多。 同时,“课堂教学怎样改”又无疑成为一个中小学教师与各级领导部门的另一个“共同”困惑。研究怎样改,换句话说,课从哪里切入,找到这样一个“支点”,则成为当前教育的重大课题。作者在研究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山东兖州一中等学校课改基础上,发动组织成立了“中国名校共同体”,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总结出了“高效课堂二十二条”。 三、李先生的几个观点 1、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 这主要是对传统课堂教育的批判:从油锅里捞孩子下手晚了,孩子就“焦”了,一“焦”了,就会跳楼、自杀、杀人。 2、课改不是简单换工具 课改是在换观点:高效课堂是什么? 知识是超市,生命的狂欢。 如观点不改,通俗点说,给“马车”换“宝马发动机”也没用。我今天的培训就是在换观点。课堂满足的目标:学会、会学、学乐、创学 具有三个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拥有学习水平是正产品,升学仅仅副产品。 课堂是一种“情感活动”,一旦离开“快乐”,课堂“幸福指数”较低,甚至“负数”,就只能打“零分”,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到快乐,觉得“舒服”。 3、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做 课堂灵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它代表一切思路、方法、观点、准则、技术、艺术。 不相信学生才会打击干预,强制、包干、替代。

北医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北医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作者: ————————————————————————————————日期: ?

实验动物学 2017.11.10 LHQ 一、名词解释 Chapter1 绪论 1.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 泛指用于各类实验的所有动物,即用于实验的动物(animal for resear ch)。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其他动物。 3.实验终点 发生在达到科学目标和目的后。 4.仁慈终点 是指实验中动物的疼痛或不适得到阻止、终止或缓解。 Chapter 2遗传和微生物 1.近交系(inbred strain) 在一个动物群体中,任何个体基因组中99%以上的等位位点为纯合时定义为近交系。经典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近交系数大于99%,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2.近交系数 群体中某个体通过遗传携带两个同源等位基因的概率。 3.亚系 是育成的近交系在培育过程中,由于杂合子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的产生以及抽样误差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遗传差异的近交系动物群。 4.封闭群(closed colony) 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血缘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封闭群动物。

牲畜林.导学案答案

《牲畜林》导学案答案版 编写人:余丽华审定人:王宏伟编写时间:2015/11/2 班级: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体会平实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认识与理解小说层层递进的结构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难点: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 知识链接: 1、导入课文 猴子在地里掰玉米,刚掰下一个,觉得前面的更好,就扔下手里的去掰另一个。另一个到手,觉得还有更好的,就把到手的又扔掉,去掰那个“更好的”。这样一路走一路掰,不知不觉走到了地的尽头,这时天色已晚,只得慌慌张张随便掰一个回家了。回去一看,恰恰是个烂玉米。 小说《牲畜林》也给我们讲了一个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只不过猴子变成了德国兵,他也像猴子掰玉米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2.作者简介: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3.写作背景:《牲畜林》的背景是二战期间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入侵。。虽然从中我们一点

也嗅不到血腥的气味。事实上这篇《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1.阅读全文,分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两项是( DE ) A.卡尔维诺,西班牙作家。他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看不见的城市》。 B.朱阿之所以拿起武器,是因为他在世上唯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德国兵带走,所以结尾处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对他的嘲讽。 C.小说中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 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 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 去抓另外一个, 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 生怕误伤了牲畜。…朱阿一共有五次打算射击, 其中四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 D.“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展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小说中,作者故意地使用了多次“延迟”手法——朱阿举起猎枪准备射杀德国兵时多次被阻止——使得读者觉得希望不至于完全破灭,在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了小说的结构张力。 E.《牲畜林》的背景是战争,我们却几乎嗅不到一丝血腥味,也看不到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它用文学的轻松对抗生活的沉重,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沉重与残酷更令人深思,更有力量。 二、人物与语言 2.阅读过作品后,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告诉我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明确:“在那扫荡的日子里”“逃难的时候”“德国鬼子”“最伟大的游击队员”,这些都暗示了小说的背景: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入侵。 3. 文中有两位关键人物,是谁?请在文中找出有关朱阿的描写,并简要概括这个人物形

《牲畜林》导学案(教师版)教学内容

《牲畜林》导学案(教 师版)

《牲畜林》导学案 (意大利)卡尔维诺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脉络,理清层层推进的结构;品味平实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2、了解结构推进的方式——“延迟法”的使用。 3、了解作者谴责战争珍视生命的思想情感,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知识链接】 1、作者与作品简介 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人,当代作家。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暖和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穷、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代表作:小说《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织的城堡》《我们的先人》《宇宙谐趣》。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结构是一个“容器” 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种因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地位、顺序相互连接与影响的一种形式,是生活长河之水的一个“容器”。这个“容器”能够把生活这条大河中的水舀起一瓢来,让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展示其丰富的姿态。比如《牲畜林》,德军扫荡和游击战争,可写之事很多,在一个短篇小说的篇幅里,只可能选择一部分来写。因此,一个好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够将生活中的某些点滴事件、情绪固定下来,二是还能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 3、延迟法 为了保持小说层层推进的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作者会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幻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我们在《牲畜林》中就看到了这样的安排:每当朱阿举起猎枪要向德国兵射击的时候,就会被阻止,而阻止的理由也在情在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课文。 1、积累词语 圈养juàn 苔藓tái xiǎn哞mōu 咩miē 蹩脚bié 扳机bān 岔路chà挣脱zhèng 挣扎zhēng 腼腆miǎn tiǎn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四、尊生 含答案

释文题 “尊生”一词出自《庄子·让王》,就是要尊重生命。庄子在叙述了大王亶父为了保全邠地百姓的性命而主动拄着拐杖离开邠地,最终赢得民心的故事后,大发感慨:“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表达了自己对尊重生命的人的由衷敬仰与赞美之情。在常人眼中,“天下”是最尊贵的东西,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的眼中,生命的价值才是无与伦比的。世间万物中,人的生命无疑是最宝贵的。我们是否珍惜生命呢?假如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么是否会同样珍惜他人的生命呢?从一般意义上说,“尊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珍重自己的生命,二是要珍重他人的生命。这两篇故事,强调了要以生命为本,反对让世俗名利牵累和祸害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又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张扬了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庄子的“尊生”思想在一个把拥有天下视为最高价值、最高追求的时代里,无疑是对世俗观念的反叛。 明主旨 本课所录两则选文从不同方面阐释了庄子的“尊生”思想。第1则阐释了“尊生”的一般意义,即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庄子及其后学拿天下和生命相比,以一种极端的形式来彰显生命的价值,主要是反对世人以养伤身,以利累形。第2则阐释了“尊生”更深刻的意义,即尊生意味着不能使生命沦落为工具。人既不能将自己变成某种工具,也不能将他人工具化,期望他人能满足自己的

要求。庄子的这种思想,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沉痛感悟,也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极大关怀。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大王亶父居邠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见利轻亡其身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女将恶乎比予哉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熟则剥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小枝泄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适 ? ? ?我适有幽忧之病: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削足适履: ②作 ? ? ?日出而作: 一鼓作气: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③去 ? ? ?于是去而入深山: 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伪存真:

动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一、名词解释 1. 脊索:介于消化道和背神经管之间,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部由泡状细胞构成,外围以结缔组织鞘,坚韧而有弹性。低等脊索动物脊索终生存在或仅见于幼体时期。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发育完全时被分节的骨质脊柱取代。 2. 背神经管:位于脊索动物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形成。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端膨大为脑,脑后部分形成脊髓。 3. 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即咽鳃裂。低等种类终生存在并附生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种类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出现。 4. 尾索动物:脊索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之一。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消失。身体包在胶质或近似植物纤维的被囊中,故又称被囊动物。 5. 逆行变态:在变态过程中,幼体的尾连同部的脊索和尾肌萎缩消失,神经管退化成一个神经节,感觉器官消失。咽部扩大,鳃裂数目增加,脏位置发生改变,形成被囊。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方式即逆行变态。 6. 小肾囊:尾索动物在肠附近的具有排泄机能的细胞,含有尿酸结晶。 7. 头索动物:终生具有发达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等特征的无头鱼形脊索动物。脊索不但终生保留,并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方,故称头索动物。 8. 脑眼:位于鱼神经管两侧的黑色小点,是鱼的光线感受器。每个脑眼由一个感光细胞和一个色素细胞构成,可通过半透明的体壁,起到感光作用。 9. 背板和柱:海鞘、鱼等原索动物咽腔壁背、腹的中央各有一条沟状结构,分别成为背板和柱。沟有腺细胞和纤毛细胞;背板、柱上下相对,在咽前端以围咽沟相连。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沉入柱的食物粘聚成团,借助于纤毛的摆动,将食物团从柱向前推行,经围咽沟沿背板进入食道、胃、肠进行消化。 10. 无头类:头索动物身体呈鱼形,体节分明,脊索终生保留,并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方,头部不明显,缺乏真正的头和脑,故称为无头类。 11. 有头类: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后被脊柱所取代。脑和各种器官在身体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故称有头类。 12. 无颌类:圆口纲属于较低等的脊椎动物,缺乏用作主动捕食的上、下颌,又称无颌类。 13. 有颌类:包括脊椎动物中除了圆口纲物种外的所有类群。这些生物都具备了上、下颌,用于支持口部、加强动物主动摄食和消化能力。 14. 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合称为原索

牲畜林学案(教师版)

牲畜林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体悟小说结构的特点,了解结构的构成方式。 3、体会作者以轻逸之笔写沉重生活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小说的结构特点及轻松幽默的艺术笔法。 【教学建议】 “延迟”是小说基本的创作手法,这个知识点较容易把握。《牲畜林》的背景是二战,战争是残酷的,本课可从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所论述的文学创作的第一原则“轻逸”出发组织教学,从人物、结构、语言三个层面讨论他为什么会采用“轻”的写法来写“重”的战争,以求更贴近小说创作本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说道:“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这篇课文可从轻逸与形象、轻逸与结构、轻逸与语言三个方面解读。 二、文本研读: (一)轻逸与形象 1、我们一般是怎样看待英雄的《牲畜林》里有英雄吗朱阿是英雄吗作者为什么把朱阿塑造成一个枪法很不准的劣等猎手 朱阿不是英雄,而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就像在马戏表演中, 小丑衔接起节目与节目。是朱阿把一个德国兵间接引到“牲畜林”中来的(直接引的是母牛“花大姐”,)也是朱阿的拙劣射术,使得各种牲畜接连上场,有与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从而展开故事情节。 2、小说里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谁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是什么卡尔维诺颠覆性的描写是为什么 “农民模样的德国兵”。卡尔维诺颠覆这一形象是对侵略者的一种丑化。 所谓的英雄和敌人都成了小丑,树林成了集市——拍着翅膀的成群的鸭子、不给让路的山羊、性情温顺而固执的“花大姐”、漂亮的粉红色小猪、又老又瘦的母鸡……,战争的严肃与残酷全都消解在嬉笑之中。 3、小说中的人物给人的感觉很搞笑,但战争给人的印象是恐怖、残酷、死亡……小说借此想表达什么 也许,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所揭示的关于生活的态度能让我们理解卡尔维诺的这种“减少沉重”的努力:轻,是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现出来的一种苦涩的认可。 (二)轻逸与结构 1、有人将小说的结构比作容器,好的容器承载丰盈的内涵,那么,这篇小说的容器是什么呢(“牲畜林”)表现战争主题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你对林子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明确: 林子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像诺亚方舟,林子内宁静安详,生机勃勃,没有血腥,没有恐惧,是战争的避难所。是善良的人类的力量和希望。 作者选牲畜林这个地点:一是和林子外的村子被扫荡后的狼藉形成对比,二是多岔路多荆棘迷宫般的森林为朱阿和鬼子的较量(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2、鬼子抢走了朱阿在世上唯一的财产,朱阿想抢回来。但是每次当朱阿举枪射击时,就会被阻止,朱阿一共举了几次枪(6次),这样的设计在结构上称之为什么 “延迟”。“延迟”时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 3、“延迟”法的使用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 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

《尊生》导学案3

课题《尊生》 石油中学樊金梅 学习目标: 找出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直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认识庄子不要让生命沦为工具的思想及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张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技巧。 明确自学目标: (1)、清理字音障碍。(2)、了解故事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分析个别句子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并结合分析结果直译句子。结合寓言故事和生活实际分析庄子的“尊生”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自主学习 一、教师检查自学成果: 1、(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栎树(lì)絜(xié)棺椁(guǒ )液樠(mán )柱蠹(dù )见梦(xiàn)果蓏(luǒ )掊击(pǒu )(2)、提问:本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人物——匠石栎树事件——匠石认为长寿的栎树是无用的,栎树托梦向匠石证明自己是有用的。结果——无用乃为大用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行翻译全文 明确目标: (1)、逐句梳理其大意。 (2)、找出重点文言语法现象,并作思考分析。 2、教师检查自学成果: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文言现象,作以解释并对句子进行翻译。 (1)、匠石之齐——之,动词,到,往。翻译:匠石到齐国去。 (2)、其大蔽数千牛——大,形容词作名词。翻译:这棵树大的树冠可以遮蔽数千头牛。 (3)、其高临山——高,形容词作名词。翻译:这棵树的高度可以俯瞰大山。 (4)、匠伯不顾,遂行不辍——不顾,不回头看。辍,停止。翻译:匠人连看也不看,只是不停地向前走。 (5)、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定语后置。翻译:从来没见过像这样壮美的木材。 (6)、以为柱则蠹——蠹,名词作动词。被动句。翻译:用它做成屋柱定会被虫蛀蚀。 (7)、是不材之木也——材,名词作动词。翻译:这是不能成材的树木。 (8)、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翻译:你将拿什么和我相比呢?你将拿有用的树木和我相比吗? (9)、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剥,辱,折,泄皆为被动用法。翻译:果实成熟后就会被击打,被击打后就会被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干被拽下来。

医学实验动物学简答题.doc

1.简述“近交系动物” 2.经至少连续 20 代的全同胞亲兄妹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同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 起源于第 20 代或以后代数的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3.近亲交配的弊端 固定基因时,有害的隐性基因也会纯合,出现不利的性状而造成育种失败;近交可能导致 多基因之间丧失平衡,从而使高度纯化的动物对不良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降低;近交 使动物失去为保持足够生物适合度所必需的最低水平的基因杂合性,从而影响动物生长率,寿命,对疾病的感受性,生活力,体力及繁殖能力。 4.简述“封闭群动物” 以非近交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 4 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5.简述“哨兵动物” 指为微生物检测所设置的指示动物,用于监控实验动物饲养环境中病原及病原感染的动 物。哨兵动物一般采用来源于与被监测动物遗传背景相同的、免疫功能正常的清洁级或 SPF级封闭群动物。通常有二个功能: 1. 实验初期意外缺损时的补充; 2. 微生物定期检测 6.简述空气洁净度“级”的含义,各种动物实验环境设施对“级”的要求是什么 级是空气洁净度的计量单位,含义: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含有大于等于0.5μm的尘埃粒子数。 屏障环境:洁净度7 级 (英美制一万级);隔离环境:洁净度 5 级 (英美制一百级) 7.简述营养 动物从外界摄取自身所需要的食物,经消化、吸收,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行为或作用。 8.简述标准化饲料 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动物的食性,经人工配合、加工而成的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符合微生物要求的饲料。 9.简述颗粒饲料优越性 ①原料配合合理,符合营养标准和不同动物的食性;②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挤压,杀 灭了大量微生物和寄生虫,普通级动物可直接饲喂;③压制成型,避免了动物采食过程 中的大量浪费;④大幅度减少了粉尘;⑤颗粒饲料有利于进一步包装灭菌处理。 10.简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在生物医药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 分类: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抗疾病型动物模型、生物医学动物模型 11.简述安乐死 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或结束时,对不欲保留的动物(动物承受不可缓解的疼痛、非存活手 术和样本采集),实施痛苦感最低或者无痛苦感死亡的科学方法。 12.裸鼠的解剖生理特点 ①毛囊发育不良,外观几乎全身没有被毛,称裸体外表,故称“裸鼠”;②胸腺严重萎缩, 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的胸腺上皮。故不能分泌胸腺素,不能使T 细胞正常分化,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③IgG 的产生需要T 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参与,因此其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M ,只有极少量的 IgG;④自发肿瘤现象罕见,可能与 NK 细胞的活性高有关;⑤裸鼠 易患鼠肝炎和病毒性肺炎;⑥纯合裸鼠母性极差,且受孕率低,乳房发育不良。通常以 纯合雄鼠与带有nu 基因的杂合雌鼠交配,可获1/2裸小鼠;⑦必须饲养在屏障环境中。13.在动物实验设计、实施和完成阶段,有关动物福利和保护环境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哪些? 设计阶段 :①动物福利法核心: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②“3R”原则:替代、

高中语文《牲畜林》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2013学年高二语文《牲畜林》精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 赏》 学习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使学生理解本小说层层推进的结构“延迟”手法的使用。 知识衔接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伊塔洛:“意大利”的意思)出生于古巴,父母都是植物学家;自幼与大自然结下不解之缘,并使其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色彩。二次大战期间加入抗德游击队,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院。除了写小说,卡尔维诺还收集编写民间故事。卡尔维诺走遍意大利,终于编写出一部《意大利童话》,这部《意大利童话》可以和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媲美。有人说卡尔维诺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他的小说,往往故事性和寓言性兼备,寓深层的思考与奇妙的故事之中。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 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课文 1、在牲畜林里到底发生怎样的故事?复述故事情节 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 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 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 去抓另外一个 , 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 生怕误伤了牲畜。小说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 连“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了补偿。 2、读完全文,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鬼子最后和野猫同归于尽,大快人心;朱阿每次举枪射击却屡次不成功,他的枪法太拙劣了;朱阿和鬼子都太傻了等等。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 5.4 尊 生

四、尊 生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葛(chī) 散.(sǎn )木 絜.(xié)之百围 衣. (yì)皮毛 液(mán) 棺椁.(ɡuǒ) 恶. (wū)乎 掊.(pǒu )击 邠.(Bīn ) 柤.(zhā) 泄.(yè) 剥. (pū)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大王亶父居邠(“邠”,同“豳”) (2)见利轻亡其身(“亡”,通“忘”) (3)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旁”,通“方”,将近,大约) (4)女将恶乎比予哉(“女”,通“汝”) (5)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柤”,同“楂”,山楂) (6)实熟则剥(“剥”,通“扑”,击打) (7)小枝泄(“泄”,通“抴”,拖,用力拉)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若?????故能若.是之寿(像,动词)若. 将比予于文木邪(你,代词) (2)几?????几.死(几乎,副词)而几. 死之散人(将要、几乎,副词) (3)恶?????女将恶.乎比予哉(什么,代词)又恶. 知散木(怎么,哪里,代词) (4)且?????方且.治之(将要,副词)且. 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况且,连词) (5)以?????尧以. 天下让许由(把,介词)而不以.害其生(凭,介词)不以. 利累形(因为,介词)

(6)之?????匠石之.齐(到,介词)弟子厌观之. (代树,代词)是不材之. 木也(的,助词)犹之.可也(语助词)子之. 不知余也(用于主谓之间,助词)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虽然.. ,我适有幽忧之病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连词 (2)至于.. 曲辕 古义:到,到达 今义:连词 (3)秋收敛.. ,身足以休食 古义:收获敛藏 今义:减轻,消失 (4)故天下大器.. 也 古义:最珍贵的器物 今义:能担当大任的人物 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冬日衣. 皮毛(名词用作动词,穿) (2)是不材. 之木也(名词用作动词,成材) (3)杖. 策而去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杖) (4)事. 之以皮帛而不受(名词用作动词,供奉) (5)与人之兄居而杀. 其弟(使动用法,使……被杀) (6)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 形(使动用法,使……受伤害;使……劳累) (7)且得有此大. 也邪(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用处) (8)此以其能苦. 其生者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判断句) 译文:狄族人要的东西是土地。 (2)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被动句,判断句) 译文:是自己使自己被世俗打击的。 (3)逍遥于天地之间。(状语后置) 译文:在天地间自由自在。

资源动物学汇编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资源的一般概念 1、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 (1)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统称为自然资源。 (2)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2、生物资源的价值 (1)生物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 ☆自然产品的价值(如薪柴、饲料、野味等) ☆商业性收获产品的价值(如市场上出售的野味、木材、鱼、药用生物等) ☆生态系统功能的间接价值(如流域保护、气候调节、土壤肥力、光合作用、科研、鸟类观赏等) (2)生物资源的价值 (1)直接价值 ☆消费使用价值 ☆生产使用价值 (2)间接价值 ☆非消费使价值 ☆选择价值 ☆存在价值 二、生物资源的特性 (1)生物资源的系统性 (2)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 (3)生物资源的地域性 (4)生物资源的周期性 (5)生物资源的有限性 (6)生物资源的增殖性 三、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简史 1、直接利用野生生物资源阶段 2、引种、驯化、选种、育种阶段 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用化学合成、生物技术去改造生物资源 四、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动物,包括陆地、湖泊、海洋中的一般动物和一些珍稀频危动物。 动物资源既是人类所需的优良蛋白质的来源,还能为人类提供皮毛、畜力、纤维素和特种药品、在人类生活、工业、农业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动物资源按照主要用途分为: 1、珍贵特产动物; 2、食用动物资源; 3、药用动物资源; 4、工业用动物资源; 5、实验用

动物学简答题

1、为什么说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原生生物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包括一切单细胞、多细胞群体的单细胞生物。它没有像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而是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一般未出现细胞分化,某些种类也仅仅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区别,体细胞在群体内各自独立。 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以及其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一)辐射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形式称为辐射对称。(二)两胚层、原始消化腔外胚层体壁中胶层个体基本结构内胚层消化循环腔(三)组织分化特点:①上皮组织占优势;②(上)皮肌(肉)细胞兼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四)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或称扩散型神经系统) 1. 组成:由分散的神经元组成。2. 特点:无神经中枢,传导不定向,传导速度慢。(五)世代交替: 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六)肌肉结构意义:属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的两胚层动物,身体有水螅型(适应固着生活)和水母型(适应漂浮生活);有消化循环腔,能进行细胞外和细胞内消化,无肛门;出现原始的组织分化和简单的器官;有网状神经系统;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2种生殖方式;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发育有浮浪幼虫期。腔肠动物是多细胞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 3.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的进化有何重要意义?(1)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2)为动物体的结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条件;(3)也是动物体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条件之一。4、蛔虫有哪些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外形特征:成体为长圆柱形,两端渐细,体表光滑。结构和机能:体壁、假体腔与运动,体壁是由角质膜、上皮层和肌肉层构成的皮肌囊。体表为角质膜,角质膜保护虫体,对保持由假体腔液产生的流体静力压有重要作用。只有纵肌,无环肌。消化管简单,为一直管纵贯全身。蛔虫通过口食人肠内已消化的或半消化的食物夺取人的营养,没有呼吸器官,与寄生虫一样行艳厌氧呼吸。感觉器官不发达,生殖系统发达,生殖能力强。 5、试述寄生虫与寄主的相互关系及防治寄生虫的一般原则。一、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1)夺取营养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寄生虫以寄主的血液、组织液或半消化食物等为营养,因此会夺去寄主大量营养,以致对寄主产生严重的影响。(2)化学性作用:分泌物和排泄物,或虫体死亡和解体时放出大量异性蛋白,被寄主吸收后,可使机体产生各种反应,刺激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荨麻疹、哮喘,时还会引起血相的改变;血中嗜酸性颗粒白细胞增多,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毒性作用。(3)机械性作用:寄生虫附着在组织上或寄生于组织内,常可压迫组织和破坏组织,或阻塞腔道。(4)传播微生物激发病变:吸盘、钩等附着器官的附着,使细菌容易侵入,引起组织或器官溃疡、糜烂、感染,而产生炎症。二、寄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性人体对寄生虫具有防御机能,先天免疫(天然免疫)对于非人体固有的寄生虫表现特别明显。后天免疫(获得性免疫)一般表现为带虫免疫,即当虫体存在时,寄主对该虫保持有一定的免疫作用。虫体减少或消失时,免疫力则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不具免疫力。三、防治原则总的原则是,切断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主要环节。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减少传染源,使用药物治疗病人和带虫者,以及治疗或处理保虫寄主。2.切断传播途径,杀灭和控制中间寄主及病媒,加强粪管、水管以及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3.防止被感染,进行积极的个人防护(如服药预防、涂防护剂等),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等。 6、比较腔肠动物中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异同。水螅型:适应固着生活,中胶层薄,呈圆筒状,感官不发达,存在世代交替现象;水母型:适应漂浮生活,中胶层厚,呈伞状,缘膜有丰富的感觉器官。存在世代交替想象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尊生》学案

《尊生》学案 教学参考 0728 0849 《尊生》学案 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 1、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2、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板书课题,解说:尊,意动用法,尊生即以生命为尊的意思。珍重自己生命,珍重他人生命。庄子将生命抬高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庄子用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判断事物,而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二;整体把握 1、请自由阅读课文13段。思考:许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为什么被让天下而不受?摘录关键语句,比较四人反映的异同。从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2、阅读第4段。思考:庄子用亶父岐山成国的故事想说明什么?尊生在这个故事中具体体现在哪里?你是怎样看待亶父杖策而去之的行为?

3、阅读第二篇复述栎社树的外形特点和匠伯不顾的原因。 4、思考栎社树的话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有意义吗? 5、庄子重生命,孔孟更生仁义,如何理解他们的这种不同观点? 6、总结全文,庄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尊生? 三、知识疏理 1、解释加线词语的解释,注意思考文言文中它们的特殊用法,口头翻译这些句子。 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夫天下至重也 故天下大器也冬日衣皮毛 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杖策而去 之 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见利轻亡其身 至于曲辕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匠伯不顾是不材之木也 女将恶乎比予哉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小枝泄 且得有此大也邪 2、判断下面的句式并准确翻译 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 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动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doc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Chordata ) 一、名词解释 脊索:介于消化道和背神经管之间,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来源于胚胎 期的原肠背壁。内部由泡状细胞构成,外围以结缔组织鞘,坚韧而有弹性。低等脊索动物脊索终 生存在或仅见于幼体时期。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发育完全时被分节的骨质脊柱取代。 背神经管:位于脊索动物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胚体背中部的外 胚层下陷卷褶形成。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端膨大为脑,脑后部分形成脊髓。 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 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即咽鳃裂。低等种类终生存在并附生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种类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出现。 尾索动物:脊索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之一。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 体退化消失。身体包在胶质或近似植物纤维的被囊中,故又称被囊动物。 逆行变态:在变态过程中,幼体的尾连同内部的脊索和尾肌萎缩消失,神经管退化 成一个神经节,感觉器官消失。咽部扩大,鳃裂数目增加,内脏位置发生改变,形成被囊。 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方式即逆行变态。 小肾囊:尾索动物在肠附近的具有排泄机能的细胞,含有尿酸结晶。 头索动物:终生具有发达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等特征的无头鱼形脊索动物。脊 索不但终生保留,并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方,故称头索动物。 脑眼:位于文昌鱼神经管两侧的黑色小点,是文昌鱼的光线感受器。每个脑眼由一 个感光细胞和一个色素细胞构成,可通过半透明的体壁,起到感光作用。 背板和内柱:海鞘、文昌鱼等原索动物咽腔内壁背、腹的中央各有一条沟状结构, 分别成为背板和内柱。沟内有腺细胞和纤毛细胞;背板、内柱上下相对,在咽前端以围咽沟 相连。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沉入内柱的食物粘聚成团,借助于纤毛的摆动,将食物团从内柱向 前推行,经围咽沟沿背板进入食道、胃、肠进行消化。 10.无头类:头索动物身体呈鱼形,体节分明,脊索终生保留,并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 方,头部不明显,缺乏真正的头和脑,故称为无头类。 11. 有头类: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后被脊柱所取代。脑和各种器官在身体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故称有头类。 12. 无颌类:圆口纲属于较低等的脊椎动物,缺乏用作主动捕食的上、下颌,又称无颌类。 13. 有颌类:包括脊椎动物中除了圆口纲物种外的所有类群。这些生物都具备了上、下颌,用于支持口部、加强动物主动摄食和消化能力。 14. 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合称为原索

高一语文《牲畜林》学案

高一语文《牲畜林》学案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体会平实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认识与理解小说层层递进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2、了解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 三、教学时间: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亲历过战争,但我们从新闻报道、电影电视以及文学作品里或多或少感受过战争。我们学过的《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桥边的老人》,《在桥边》,这些作品,让你对战争有怎样的感受?(沉重、愤怒、悲伤、无奈……)那么,在读了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轻松、搞笑、诧异……) 2、简介作者: 卡尔维诺出生于古巴,在意大利长大,十几岁就拿起笔开始写寓言、诗歌和戏剧。舞台和电影院是他最初的家园。

有一天,他给朋友斯卡法里的信中说:“我转而写小说了。"从那天开始,他一发不可收地写下了《蜂巢小径》《树上的男爵》《困难的爱》《阿当,一个下午》《马科尔瓦多》《寒冬夜行人》《隐形的城市》《帕洛马先生》《守门人和其他》等,成为意大利当代最富特色的作家,其每一部作品都呈现不同面貌,尤其是幻想小说和神话寓言,想象力极丰富,令人惊讶。1988年英国韦伯列德文学奖得主罗什第说:“当意大利爆炸,当英国焚烧,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在身边。”这是对卡尔维诺至高无上的赞誉。 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每一部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表现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他于一九八五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60年代法国兴起解构主义浪潮,要求打破陈旧滞后的秩序,包括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思维习惯以及集体无意识,从而建立新的更为合理的秩序。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道:“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追求“轻逸”是对生活沉重的解构,是对战争的净化。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四、尊 生

四尊__生 对应学生用书P98 [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葛(chī) 2.亶.父(dǎn) 3.邠.(bīn) 4.岐.山(qí) 5.栎.树(lì) 6.棺椁.(ɡuǒ) 7.液(mán) 8.虫蠹.(dù) 9.柤.(zhā) 10..果蓏.(luǒ) 11.掊.击(pǒu) 12.几.死(jī) 二、通假字 1.大王亶父居邠.同豳 2.见利轻亡.其身通忘,忘记 3.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通方,将近,大约4.女.将恶乎比予哉通汝,你 5.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同楂,山楂 6.实熟则剥.通扑,击打 7.小枝泄.通抴,拖,用力拉 三、古今异义 1.虽然 ..,我适有幽忧之病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2.故天下大.器.也 古义:最珍贵的器物今义:能担当重任的人物

3.冬日衣皮毛.. 古义:用毛兽皮做的衣服 今义:带毛的兽皮的总称;比喻事物的浅层或表面 4.至于.. 曲辕 古义:到达 今义:表另提一事的介词 5.匠伯不顾.. 古义:不转头看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 6.秋收敛.. 古义:收获敛藏 今义:减弱或消失 7.此有道者之所以.. 异乎俗者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四、一词多义 1.适????? ①我适.有幽忧之病恰好②削足适.履 适合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往④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刚才 2.作????? ①日出而作. 劳作②一鼓作.气 振作③天下之大事必作. 于细 开始 3.去????? ①于是去.而入深山 离开②连峰去.天不盈尺 距离③去.伪存真 除去 4.事????? ①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侍奉②工欲善其事. 事情③有事.则兵强 特指战事④无所事.事 从事 5.以????? ①尧以.天下让许由介词,把②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介词,用③……不以.利累形 介词,因为

观赏动物学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最喜欢的动物---狼 学生专业班级环境工程 09级2班 学生姓名(学号)张烁东 指导教师方华华 完成时间 2010年10月17日 2010年 10月 17日 我最喜欢的动物---狼 狼 学名:Canis Lupus 拉丁文学名:Canis lupus ,Canis lupus laniger 英文名:Wolf, Gray wolf ,Tibetan Wolf 或称为灰狼,哺乳纲,犬科,家犬的祖先,为现生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者。 生物学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哺乳纲 Mammalia 食肉目 Carnivora 犬科 Canidae 犬亚科 Caninae 犬属 Canis 中文别名:灰狼、豺狼、姑斯开、兰达、恰诺、纽鲁奇、毛狗. 外形特征 外形有小(郊狼)、中(森林狼)、大(草原狼),吻尖长,眼角微上挑。因为产地和基因不同,所以毛色也不同。常见灰黄两色,还有黑红白等色,个别还有紫蓝等色,胸腹毛色较浅。腿细长强壮,善跑。灰狼的体重和体型大小各地区不一样,一般有随纬度的增加而成正比增加的趋势这一说法。一般来说,肩高在(26-36英寸),体重32-62公斤(70-135磅)。野生狼体重记录----其中1939年在阿拉斯加被打死的一只,,当时80公斤(175磅).最小的狼是阿拉伯狼,雌性的狼有的体重可低至10公斤(22磅)。狼群适合长途迁行捕猎,其强大的背部和腿部,能有效地舒展奔跑。 生活习性 狼是群居性极高的物种。一群狼的数量大约在5到12只之间,在冬天寒冷的时候最多可到四十只左右,通常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狼由一对优势对偶领导,而以兄弟姐妹为一群的则以最强一头狼领导。狼群有领域性,且通常也都是其活动范围,群内个体数量若增加,领域范围会缩小。群之间的领域范围不重叠,会以嚎声向其他群宣告范围。幼狼成长后,会留在群内照顾弟妹,也可能继承群内优势地位,有的则会迁移出去(大都为雄狼)而还有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