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理论综述

社会资本理论综述
社会资本理论综述

社会资本理论综述

 [美]托马斯?福特?布朗 木子西 编译

导 言

“社会资本”是从新经济社会学演化出来的一个

最有影响的理论概念。但是,社会资本的精确含义

是什么?虽然这个术语很快地成了社会科学和决策

圈内的常用词,但是明确的定义并不多见。使用这

个概念的那些人,很少有人详尽地阐述过社会资本

的理论细节。学者们开始批评这个概念的理论层次

过低和用法上过分简单化,但大多数人通过自己提

出的关于社会资本的不同解释来对这个问题说三道

四。许多这样的解释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进步,而且

一个人按照当前的经验主义问题下定义也是合理

的。更大的挑战依然存在———建构社会资本的理论

含义:(1)不是特殊的问题;(2)不局限于特殊的分析

单位;(3)各种分析在理论上不矛盾;(4)对作用、动

因和结构化的相关理论进行概念上的区分;(5)能概

括、组织和明确地表达现在那些业已证明具有生命

力的有关社会资本的概念表述。

为了克服让人头疼的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上的含

糊不清,我们需要严格的、全面的和对经验研究的问

题具有说服力的概念表述。我的目标是双重的。首

先,我要分别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面上逐

一阐述社会资本的概念表述,合并和整合现有最好

的理论。其次,我要指出这三种观点如何构成一般

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讨论这三种观点何以共同作

用,形成和促进经验研究。

产生的一般理论不是一大堆通过经验研究证明

了的或没有证明的重要主张,而是一种概念工具,通

过它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从而使这种经验的研究

容易进行,取向比较正确的问题会在中途引出重要

的理论。我希望这会是把社会资本的研究整合到一

种前后一致、理论一贯的知识体系的重要一步。

我的本体论起点是系统主义(systemism):社会

资本是按照构成社会网络的个体自我间的关系类型

在社会网络中分配资源的过程系统。系统主义指的

是对系统的要素、构成和环境的三维分析。在社会

资本系统中,要素是构成社会网络的个体自我。系

统的结构是联结自我的关系类型。系统的环境是把

该系统包含在内的更大的社会生态。在社会资本的

概念表述系统中,我直接把要素、结构和环境划分为

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分析层面。

我把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之为嵌入自我

的观点。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将讨论个体自我通过

社会网络(自我包括在内)调动资源的潜力。我们这

里关注的是个人的结果,不过是在特定社会结构的

情境中来考虑。

我把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之为结构的观

点。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将讨论社会资本特定网络

的结构化,该网络中的自我之间联系的定型,以及资

源因其特殊结构而通过该网络流动的方式。我们这里关注的是网络结构化的过程及其分布的影响,而不是构成网络的个体自我。

我把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之为嵌入结构的观点。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将讨论特定社会资本网络包含在政治经济体系中的方式,以及包含在更大的文化或规范体系中的方式。我们这里关注的是“外在”文化、政治和宏观经济对网络中的社会联系的性质的影响,对网络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网络构建、变化和转移的动力的影响。

这三个层面的分析并不相互排斥。它们相互作用,根据讨论问题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一个分析层面出现必然会带出另一个分析层面。任何给定的问题都需要在三个分析层面上进行分析,以便对作为社会结构主要过程的社会资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社会资本的一般理论必须满足两个标准。第一,概念表述必须在理论上保持各分析层面的统一,

“要素、结构和环境”三个方面联系在一起,就做到了这一点。第二,社会资本理论必须用作用、动因和社会结构化的理论来加以说明。这些相关理论各自的含义需要梳理清楚,以便使它们与社会资本理论区分开来。这使得社会资本成了一个自足的理论概念,与处理作用、动因和社会结构化问题的各种方法是一致的。这样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分析工具箱选择一种最适合眼前特定问题的作用理论或社会结构化理论,而不必对我们关于社会资本的认识推倒重来。用系统主义来概述社会资本,我们考虑的是来自各分析层面的因果互动。因此,社会资本的一般理论与对于相关问题的各种理论观点是一致的。

嵌入自我的观点(the embedded eg o perspective)

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是嵌入自我的观点。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将讨论个体自我通过包含自我在内的社会网络动员资源的潜力。我们这里关注的是个人的结果,不过是在特定社会结构情境中来讨论的。

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 oleman)

关于社会资本的第一个重要的理论表述是由詹姆斯?科尔曼于1988年提出来的。科尔曼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他用社会资本的功能为社会资本下定义:“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使得有些目的有可能实现,而没有它则不可能实现。”由于研究者非批判地接受了科尔曼的定义并因而重复了他的错误,致使这句不恰当的话引出了那么多理论性不足、过于简单化和缺乏概念表述的论点,至今仍在困扰着社会资本概念的学术研究。

用其结果给社会现象下定义是混淆了前项和后项。可以想像,不同的前项可能导致同样的结果,或者,同样的前项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有不同的结果。给这些可能性进行分类需要进行经验的研究。但首先,前项与后项需要按照问题的基本概念表述加以澄清。不幸的是,许多研究者都错误地认为,社会资本可以从其结果来理解,或者认为社会资本总是导致“生产性”结果。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研究工作大部分都是重要的和富有洞察力的,只是他的定义的错误需要进行纠正。

科尔曼的主要目标不是社会结构理论,而是承认社会背景的理性动因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2 ory of agency)。在社会资本的讨论中,科尔曼意在通过解释社会结构形成和约束理性行为(rational ac2 tion)的方式,以及通过解释社会结构对个人产生影响、使其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原因,缓解理性选择方法社会化不足的性质。与其说科尔曼只注意严格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不如说他通过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型而对理性行为进行了探讨。

科尔曼认为信任的源泉是理性选择理论的核心问题。信任的存在与个人使其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假定所包含的机会主义是有矛盾的。理性选择理论家试图用进化说来解释信任,把它说成是双边关系中两个各有自己利益的人之间不断重复的互动中发展出来的,然而,遍及更大社会体系的更加普及的信任的存在依然是有问题的。科尔曼看到,社会网络性质的差异能够影响这些网络中个体之间的信任水平。因此,社会结构背景一定是建构理性行为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这种理解超出了严格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界限,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

科尔曼认为,两个个体之间建立有待偿还的义务关系构成了他们之间的联系纽带。有待偿还的义务关系的存在也是一种资源,人们需要时可以使用它,从而解释了社会资本依据理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创造社会资本是理性的和有利可图的,收益在未来,无异于在银行开一个户头存一笔钱以备将来使用。此外,有待偿还的义务关系是在公共网络成员中普及信任的基础。

这为我们在整个网络中普及信任提出了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与理性选择理论是一致的。这个解释的问题是,它没有说出形成社会联系和信任别人的各种可供选择的动机的意义,例如预先存在的规范和价值方面的文化制度,或者———保持在理性选择的框架内———预先存在的交易规则的影响,它在社会制度内部产生,并用来培养信任。

科尔曼也发现,社会资本可能是某些为了别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的副产品。这为对社会资本的形成进行文化的和规范的解释提供了方便,虽然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没有涉及到这些方面。他把规范的形成解释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结果,解释为“破解对象的手段”。这种观点并没有解释规范的起源,因而它又一次不承认预先存在的文化和规范制度(或者,在理性选择的框架内,预先存在的交易规则)对社会资本结构化的影响。它也不认可个人行为与其社会背景之间的动力互动。社会资本形成和破坏的动力被解释为个人行为整合的结果———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单向因果关系概念。

但是,信任可能不一定是网络化的结果。社会资本网络的存在也可能被解释为社会上预先存在普遍信任以及产生互惠预期的结果。科尔曼的理论表述受到他的单向微观→宏观因果关系假设的削弱。我认为有必要提出“鸡和蛋”的问题进行质疑;这个问题是:先有信任,还是先有社会资本网络呢?科尔曼为个人在网络中的嵌入做了一些铺垫,但当他使用还原主义来确定预先存在于宏观结构政治制度中中观层次的社会结构嵌入时,他的还原主义却毫无用处。这一点我在后面将加以证明。

亚历山德罗?波茨(Alejandro P ortes)

波茨对社会资本的起源和性质提出了更加精致和全面的概念表述。波茨这样给社会资本下定义:“……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

因为这个定义是自我中心的定义,所以波茨继续扩大社会资本概念,把社会网络本身的特征也包括了进去。借用了格兰诺维特的说法,波茨区分了理性的嵌入和结构嵌入。理性嵌入表述的是双方互惠的预期,这种预期建立在双边关系中取得强迫对方承认的预期能力的基础上面。但是,当双方是更宽泛网络的一部分时(因而是结构嵌入),信任就会因为相互预期而增加,更加宽泛的社群会强制推行各种约束因素。波茨称其为“可强制推行的信任”。

波茨认为,互惠的预期与可强制推行的信任两者都是借助于对约束因素的惧怕这一手段而推行的。因而他援引理性动力选择理论,促进这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结构化。不过更重要的是,通过从两方约束预期调节的社会联系向由可强制推行的信任预期调节的社会联系的过度,波茨把他的概念从自我中心的定义扩展为承认更多的社会网络结构影响的定义。这有助于进行微观和中观层次的分析,在改变中心议题时保持理论的一致性。

波茨区分了另外两种社会资本,它们超出了理性选择解释,承认文化的和规范的动因。首先,他指出,使价值和规范内在化或“价值内向投射”,能够推动一个人建立社会联系,或者因为一般道德命令而把资源转让给别人。其次,他引进“动态团结”概念(bounded s olidarity),能够推动一个人建立社会联系,或者因为认同内部人集团的需要和目标而把资源转让给别人。另外,在从价值内向投射转为动态团结时,波茨从自我中心的观点出发,进而把它发展为中观层次的解释,从而阐明了自我中心的原因和结构因果之间的关系。

波茨的社会资本理论在两个方面是有价值的。首先,他详细阐述了不同自我之间社会联系特征的差异,把这些差异解释成为包含它们在内的社会网络不同特征的结果,解释为嵌入网络的程度或类型的结果。这使我们把社会资本想像为一个有过程的、自我与社会结构之间(自我包含在内)因果互惠的能动结果。其次,波茨区分了社会资本结构化背后各种不同的动因,因而进一步阐述了科尔曼的单向理性选择解释。这使我们可以从自我嵌入的观点出发,用各种不同的动力、动因和社会结构理论系统地阐述我们的社会资本概念。我们不再局限于理性选择的方法,虽然它作为我们分析工具箱的一个组成部分依然是有效的。

自我中心的力量

波茨和科尔曼都没能把自我之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作用恰当地表述为影响创造、维护和破坏社会资本的因素。自我拥用更大的力量会实现更多创造、控制因而利用网络联系的机会。区分开自我实

现其个人特征的重要性的力量和自我实现其网络地位的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从自我嵌入的观点来看,我们首先关心的是自我凭借能够控制联系或控制交易而掌握资源的能力。从结构的观点来看,我们其次关心的是自我凭借自我在网络中的地位拥有资源的能力。这些方面的力量只是对于分析而言才是各不相同的。在实践中,它们都会起作用。完整的解释会发现这两个层面的分析是互动的。

从自我嵌入的观点,我们可以区分三种作为个人特征的重要结果而获得的理想类型的力量,自我在社会资本的系统内可以从中获益。压力型政治说的是自我有能力对对方采取强制行动。这包括强迫认可的能力(如波茨所言),强行建立或破坏网络关系的能力,以及在网络联系中调用资源的能力。这种力量来自自我掌握各种压力型政治必需的资源的预先控制,他需要建立和利用社会联系。个人魅力(Charisma)指的是自我通过他人吸引和利用网络关系的能力,是个人魅力的结果。权威指的是自我吸引和调整网络关系的能力,是个人气质产生的权威的结果,是由包含着社会资本网络的更大的文化或规范系统决定的。

波茨也看到,社会资本有衰落的一面。那些使得自我能够在一个网络中使用各种资源的社会关系也含有对其他网络成员的义务。这对于个体自我会产生两类问题。第一,自我往往会声称受到那些义务的激励,因而使他面临着其他网络成员在他自已的资源上面自由驾驭。第二,社群的规范能够强迫个人进取和创新。紧密团结的网络中的成员资格往往会使人服从限制性条例,服从限制个人行为的法令。

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把这个问题概括为一个表述金融资本的基本数量模拟等式:

资本=财产-责任

按照波茨和兰多特的论点,从自我嵌入的观点看,我们可以说社会资本等于社会财产与社会义务的差。这种考察完全不同于许多对社会资本进行中观和宏观分析的人们的观点,这些人无视维持社会联系的固有成本,错误地认为社会资本只是或永远是积极的。从自我嵌入的观点来看,这个等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起点,一个自我嵌入特定社会资本系统分布结果继续进行分析的起点。

波茨和兰多特讲的下降主要集中在自我嵌入的

观点,指的是个人的结果,不是团体的结果。但是,有些类型的社会资本可能会产生否定的个人结果,他们可能不一定对团体的整体利益有害。例如,构成公益的某些种类的社会资本也可能是个体起来维护现行秩序的不必要的成本。相反,一种对网络中的个体有利而对包含在网络中的较大社群有害的社会资本,如组织犯罪网络或政治资助系统,是另一种可能性。这种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的垂直互动强调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的必要性,我们由此可以考察网络本身在更大社会系统中的嵌入。

结构的观点

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分析是结构的观点。在这个层次上,我们要研究的是社会资本特定网络的结构化,该网络中各自我之间联系的状况,以及资源作为其特定结构的结果从该网络中产生出来的途径。这里我们关注的是网络结构形成的过程及其分配结果,而不是组成网络的个体自我。在中观层次上,关于社会资本的重要理论表述是伯特的结构空档理论。在伯特看来,社会资本是相互关联的所有组织共同拥有的;因而,被认为是一种结构的观点。伯特的理论把席梅尔、科尔曼和格兰诺维特以前提出的思想结合在一起。

科尔曼描述了一种特有的社会网络,他称其为“闭合”。

以三角网络为例。如果三人组合中两两建立起联系,那么,这个系统就被认为闭合了。我们假定,在一个闭合的系统中,任何信息和资源都有可能以最短的路程直接流向网络中的任何一点上。因而,闭合系统扩大了系统的互动,从而产生规范、规则和法律条款系统,体验信任的膨胀或紧缩。

但是,如果我们切断了这个三角系统中一方的联系,情况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与其他两方都有联系的一方在竞争的条件下就拥有特殊的优势。由于他处于两个未联结点的中间位置,所以他现在对系统中的所有资源都拥有直接的享用机会,而其他两方都必须通过他才能享用这些资源。齐梅尔称这个位置为tertius gaudens,即坐收渔翁之利者。通过占据其他未联结点之间的结构位置———伯特称之为结构空档(a structural hole)———坐收渔翁之利者在他的网络中尚存的社会资本中获取了更大的回报。这一观点构成了伯特结构空档理论的基础。

启发结构空档理论的另一个基本思想是格兰诺

维特关于“弱联系的力量”的描述。格兰诺维特认为,拥有新信息的机会是通过自我与其本地网络保持一定距离的联结点的弱联系而获得的。其本地网络中的信息是本地普遍共享的,因而在部分地方行为是重复性的。新信息来自非重复性联系。

上述坐收渔翁之利者通过他联系的双方在网络中获取了有效的“非重复性”资源。伯特认为,在较复杂的网络中,通过与分散的、非重复的一组组联结点的联系占据中心位置的结点拥有更多的网络资源,且本身没什么成本。与同一组内的并联结点建立的重复联系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来维持。仅仅建立与你尚无联系的一组组结点,你会增加你拥有的资源数量而不重复地增加你的维持和交易成本。与格兰诺维特相反,伯特的创新在于他认为这里重要的因果要素不是联系的强弱,而是它们在你已经建立的关系网中是重复还是不重复。

此外,伯特看到,网络中的结构空档不仅有更大的非重复性获取资源的机会,而且为在结构空档联结的一组组点之间控制资源流动在战略上进行定位。因而伯特构造了一个有关社会资本系统内各种权力关系的概念框架。例如,再以我们的三角模式为例,你可以看到,坐收渔利者控制着与其他两结点之间的资源流动,使其处于更有权力的位置。伯特把社会资本概述为网络结构给网络中的各结点提供资源和控制资源的程度。结果对于任何特定的结点都只能是作为网络总体结构功能而被拥有。但是伯特决然避不承认相关者的品性或他们之间的联系的性质。这个省略既是其理论的长处,也是其理论的缺点。

伯特认为,从“谁”那里获取资源从属于“如何”通过网络结构获取这些资源。他设想构成双边关系的个体与有大多数的社会类似者利益共享,共享财富、权力、价值等等。既然社会上同类的人结成关系,那么,自我的封闭行为会有重复的资源。由于看出了“谁”的重要,几个严重的问题也就跟着产生了。首先,在研究人际关系时,很容易就会在完全不同的社会状况或权力的人们之间形成重复社会联系的范例。其次,伯特的理论并不限于人际网络,而是可以描述一般社会网络的功能。你可以认为,例如,在企业网络中,同类企业之间的联系是一种例外,不具有规范性同类企业处于彼此的竞争中。此外,企业之间形成联系只是为了使得直接拥有特定资源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谁”是重要的。

伯特没有注意到“谁”,有两个原因。第一,他认为关注网络结构就会提高他的理论的普遍适用性。他想要集中讨论超出由一种关系联结的特定个人特征而普遍化了的社会资本的各个方面。我这里要说的是,就像我们在波茨的概念中所看到的,排他主义是大多数网络的特征,排他主义是只在孤立的双边联系中出现还是作为一个对网络整体进行整合的特征的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系统意义的变量。正在组织的亚洲企业网络,就是例证。如果各方从纯粹个人动机中选择网络行为的话,那么,这些系统会存在吗?这里,“谁”是最重要的网络结构因子。排他主义对既定网络结构进程的影响最好从宏观层次的内包结构的观点来考察,而从伯特的中观意义的角度不大可能看得出来。

第二,伯特认为,“谁”是与“为什么”和“怎么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它们在分析中多半是重复的。他主张知道如何构造其个人网络者也知道与谁建立联系。这就是说,参与者建立网络只是为了使其个人利益最大化,或者,达到最大化的一方是惟一值得研究的一方。我这里还要对伯特的一维中介和动力理论提出不同的看法。

伯特的经验证明全都定位在个人利益激励的理性参与者的力量上面。这与他的论点是一致的,即网络联系的性质在重要性上居于其结构定位之后。当建立和打破联系只是建立在双方竞争网络中的资源时,由于包含有理性选择力量理论的意思,各种联系只能通过单向的一方来进行评价。建立和打破联系的选择是由简单的、容易塑造的均衡来决定的。这种惜墨如金给伯特的概念提供了解释的力量,他的还原论一定程度上对于既定的经验分析来说是貌似有理的。

但是,如前所述,网络结构背后有多种多样的动力,有些并不是个人利益理性化和竞争最大化所固有的。伯特并不否定这种动力的存在,只是否定它们对于竞争性结果的重要性。他的论点是,那些不在私利的基础上参与竞争的人只是舞台布景,因而不是理论研究的兴趣所在。

在我看来,即使是舞台布景,也是网络结构的一部分,竞争参与者必须通过它才能参与竞争。自我的竞争不是一个二元态变量,而归于一个连续系列。网络各方在这个竞争连续系列中的位置需要在大量的经验研究中进行质疑。此外,在互惠和信任的预期受到侵犯时,即便是非竞争的舞台布景也参与建

立社区规则和给予制裁。而且我要说,既定网络的存在可能来自规范的或排他主义的动力,而不是来自纯粹个人的私利。因此,忽视舞台布景可能是危险的。舞台布景的重要性可能最好是从嵌入结构的观点来理解,而从伯特的中观层次的观点是不会理解的。

我的批判首先是针对作为社会资本总论的结构空档讲的。不过,当我们放弃伯特的理性选择假设理论,想想作为更全面的社会资本总论的附属成分———中观的观点———还留下什么时,结构空档依然是很有用的。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将要求少一点结构空档理论。我们不要求它用力量和动力理论预先包装好———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理性选择构架的话,或者在宏观层次上,如果大规模的社会影响看上去与当前的问题更切近的话,那么,我们也会在微观层次上提出来。网络分析是可以与各种社会结构和力量理论进行比较的,只要网络被看作是中观作用于微观和宏观层次上的结果,而不是自在生成的力量。

嵌入结构观点

在宏观分析层面上,我们要考虑产生、证明和展开社会资本的网络何以嵌入在较大的政治经济系统之中或较大的文化与规范的系统之中。如果我们避开社会资本结构的理性选择动力,那么,我们必须进入宏观分析层面,用我们的力量、动力和社会理论来阐述我们对于社会资本的理解。避开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宏观层面是我们考察重要的动力要素的地方。我们在这里考察宏观社会制度:它影响谁塑造与谁的联系,影响何以那些联系出现,影响资源在网络中和在网络之间的分布。我们在这里考察宏观社会逻辑:它支配着许多种社会资本网络。

即使我们停留在理性选择的构架内,嵌入结构分析也依然受到预定的交易规则的支配。即使我们假定社会制度包含社会资本网络是聚集个体最大化的结果,我们依然必须考虑因摩擦而僵化了的宏观贸易制度将会对在微观和中观分析层面上形成和建构个体交易起作用。很显然,嵌入结构观点是与我们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的一般社会理论无关的。

社会资本的嵌入结构观点讲述的不多。相关的理论要点出现在的文化社会学的经济研究中,而且并不直接关注社会资本。布朗1997年提出工业结构化理论,把对影响社会资本网络的文化要素的思考吸收了进来。泽利泽批评一般经济社会学为“结构绝对主义”———把一切还原为社会结构关系和网络。泽利泽也反对文化绝对主义,而要求一种把结构、经济和文化因素都考虑在内的均衡方法。朱金和迪马基奥引入了以下概念:(1)政治嵌入,看到经济行为总是在大的政治背景下进行;(2)文化嵌入,看到经济学的假定、规则和理性是由文化限制和塑造的。

按照这些学者的观点,社会资本的嵌入结构观点看到,社会资本的网络嵌入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叠的系统中。这些宏观社会制度有可能(1)决定网络有效资源的种类和数量,(2)表述可以与谁建立联系,因而建立和构建网络,(3)为交易立法和进行调整,(4)针对违背制度的行为建立和实施交易,(5)描述和调整网络的社会状况,(6)建立和推动网络交易,(7)建立和调整不同网络间的竞争。

上述各种嵌入是按照宏观→中观和宏观→微观的因果关系架构起来的。从嵌入结构的观点进行全面分析也会考虑微观→宏观和从中观→宏观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考虑各层次互为因果的重要性。各层次互为因果的一个最突出的例子是“反公众阴谋”。这是亚当?斯密发明的一个术语,用来表述商人们对自己的发财有利而对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有害的同谋网络。反公众阴谋的其他例子包括犯罪网络和政治赞助人制度等。波茨和兰多特提出,其成员资格受排他主义限制的网络也构成反公众阴谋,因为网络资源留给了内部人员而一般公众却得不到。

按照网络交易背后的主要动机,我们可以区分出社会资本网络的三种理想类型:(1)“经济的”,指受经济利益驱动的自我网络;(2)“地位”,指受声望考虑驱动的自我网络;(3)“社交活动”,指自我按照利他主义动机建立联系的网络。我们可以进一步指出嵌入社会资本网络的宏观社会制度的三种理想类型:(1)宏观经济的;(2)文化的和规范的;(3)政治的。通过用宏观结构影响理想概述网络动机的理想,我们可以建构一个嵌入结构的理想类型学。

(作者:美国维斯康星大学社会学教授)

(责任编辑:薛晓源)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第2章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第2章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两者各占的比重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专指长期资本结构。 2.1.2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 负债资本是指企业利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本,代表了债权人对公司资产的债权,因而称为负债资本。负债资本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从外部借入的资本,在债务期满后,这些资本便不再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退出企业:或者继续留存企业组成企业资本周转的一部分,但必须更改债权人或延长债务偿还期限。权益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及其形成的资本公积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留存收益所组成的资本。它代表了投资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因而又称为自由资本。任何企业的创立,按《企业法》和《公司法》规定,都必须筹集必要的资本金,这是权益资本的主体。企业开始经营以后,可以通过提取公积金、留存收益等方式不断扩大权益资本。 2.1.3资本结构优化 根据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企业存在最优资本结构。所谓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最适宜其有关条件下,使其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企业价值等要素之间实现优化均衡的资本结构,它应作为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就是指企业通过筹资、融资等手段,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状态的决策过程。 2.2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净收益理论(the net incomeapproach)、净经营收益理论(the net operating income approach)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理论(the traditional theory)。至于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到底是谁,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早期资本结构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杜

社会资本理论 林南的思想

林南对社会资本研究的新进展 美国著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从理性选择行为出发,在个体行动和社会结构的互动基础上,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体为了从嵌入性资源获取回报而在社会网络中进行的投资,揭示了社会资本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上的展开形式、矛盾运动和变化机制,提出了丰富的理论假设与理论命题,开拓了广阔的理论视野,不仅吸收了阶级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等资本理论的成果,而且克服了关系论、功能论和集体论等方法论的局限,使社会资本研究进入了新的理论境界,对于在中国开展社会资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林南(Lin Nan)在社会资本研究中独树一帜,他从个体理性选择行为出发,在行动与结构的互动关系中,建立了强调差异、变化和建构,把社会资本放到微观、中观和宏观社会结构中进行系统论述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社会资本理论。 1、社会学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任务 林南在其著作《社会资本》一书序言的第一段开宗明义:“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行动者如何对社会关系进行选择的学科。社会学的中心任务既要分析行动又要分析结构:在结构提供的机会和约束下的选择行为。选择是在这些机会与约束内做出的,与结构提供的机会与约束进行互动的选择也可以改变或创造这些机会与约束。这些过程必然会在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之间各有侧重。社会学家的工作正是把握和展示这些动态。”这显示出林南突破二元对立的无畏勇气。 林南在其著作《社会资本》中把握并展示了“这些动态”。林南独树一帜的研究从行动者(无论个体或集体)理性选择出发,在行动与结构的互动、微观与宏观的连接、个体与整体的同构中,建立了强调差别、选择和建构,突出实践、社会网络和制度场域的具有鲜明观点的社会资本理论。 林南总结了社会资本理论不同的视角之下所存在的共性:社会资本由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的资源组成,当行动者希望提高目的性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时,他们可以动员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 据此,林南在《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第三章提出社会资本定义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任务:“社会资本理论应该完成3 个任务:第一,应该解释资源如何呈现出价值,以及有价值资源在社会中如何分配——资源的结构性嵌入;第二,应该显示,个体行动者如何通过互动和社会网络,对这些结构的嵌入性资源——机会结构——的获取变得有差异;第三,应该解释,为了有所获,如何将这些社会资源动员起来——激活的过程。” 可以看出,林南提出的任务可以归结为三点:资源、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 资源是林南社会资本概念的核心。在林南的社会资本概念中,资源概念的外延十分丰富。就资源的归属而言,既包括个人的资源也包括集体的资源;就资源的存在形态而言,既包括土地、房屋、牲畜、汽车和货币等物资财产,也包括教育、会员、声望、荣誉、信任和组织头衔等象征性资源。而这些资源分别在马克思、布迪厄、科尔曼和普特南等人的资本理论中已经被作为资本的内容而论述了。可见,林南关于社会资本中含有资源的概念界定,是对其他资本理论中资源概念的兼容并蓄。 社会结构是林南研究社会资本的基础之一。林南认为社会结构包含4 个基本要素: 地位(positions) 、(注18)权威(authority) 、规则rules) 和代理人(agents) 。(注19)地位表现了个体行动者对资源的占有,或者说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通过个体聚结成的网结;权威体现了地位之间的关系,是控制与取得资源的权力;规则制约和引导在一定地位上的行动者或代理人如何取得有价值资源,它可以起到维持行动者在一定的秩序中获取有价值资源的作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猎头领域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这是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制约和决定的: (1)猎头理论的萌芽,在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配置理论、人才流动理论、激励理论和招聘理论中,形成了边缘化的理论视野,并没有比较完善的系统理论; (2)猎头还没有从人力资源研究领域单独出

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 (3)猎头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外来猎头理论有必要本土化; (4)猎头理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技术层面,只涉及到猎头理论来源方面,并没有深入。 从著述的角度看,国内外研究猎头的成果并不多。国外主要有美国约翰?劳的《跳槽,越跳越高!》、美国尼克A?科克迪勒斯的《向猎头学习:一场彻底改变传统求职与招聘方法的革命》、美国阿兰?R?缶龙伯格的《猎头宝典》、美国凯文?C 克林维克斯等著《招兵买马》、日本藤井义彦的《猎头——跳槽风云录》等;在国内,主要有高

职的《猎头与被猎》、张凯集的《猎头操作指南》、陈贝蒂的《“猎头”出击:疯狂的人才争霸》、宁瑜的《猎头智慧》,王洪浩的《猎头》、《草船借箭》,宋斌、程贤文的《猎头V

S 反猎头》等著述。除此以外,大多是新闻报道、人物专访和招聘技巧方面的介绍。 从内容方面看,猎头著作主要集中在猎头实务操作方面,多是描述和揭露猎头的操作流程、搜寻手段、猎取技巧,以及针对高级人才职业转换和职业升迁的指导建议等。 从著作者的身份看,主要是猎头行业从业人员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猎头行业从业人员以业内人士的身份,描述猎头实务操作方面的具体案例,或以职业顾问的身份为高级人才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转换、升迁的指导建议。新闻媒体则多是事件报道性的描述。多数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了猎头微观层面的行为、活动和现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一)社会网络 在社会资本理论中社会网络特指人际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之一。它是一种多线路的联系,联系中的每个人都共享着多种利益。网络包括了多种多样的联系,如朋友或者邻居关系、社区主从关系、现代的同族认同以及地方老乡关系、同学、校友等等,既有正式的联系也有非正式的联系。它是每个人开拓自身资源利用社会资源的必然渠道。 布迪厄的社会资本概念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熟识和认可关系所产生的社会资本。首先,它是与群体的成员身份和社会网络联系起来的资源;其次,它是基于相互认识和认可的基础上的。同样,科尔曼在他的社会资本中也强调了社会网络、社会结构的重要性。因此在上述情况下,社会网络指的就是镶嵌于社会结构之中的人与人、团体与团体等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 (二)规范 与社会网络联系在一起,是规范或者称之为制度,其中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规范,它们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斯特罗姆从广义上界定了规范,规范就是具体规定什么样的行动(或结果)是需要的和被禁止的,或者被允许和被授权制裁的(如果规则不被遵守的时候)。奥斯特罗姆认为,规范就是人类致力于建立秩序和增加社会结果的可预测性的努力结果;规范能够被用来增加许多个体的福利,或者当集体选择过程受到某一以及建立的子群体控制时,被该群体用来为自己群体增加超过其他群体的更多利益。 (三)信任 在社会资本理论有关信任的论述中,福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他认为,信任指的是“在正式的、诚实和合作关系的共同体内,基于共享规范的期望”。他不仅将信任看成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或指标,而且还是其前提条件,“社会资本是一种从社会或者社会的一部分中的普遍信任中产生的能力”。福山认为,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家庭这种最小最基本的群体中,还体现在国家这个最大的群体中。其他群体也体现这种资本。 笔者认为,总体来说,社会资本理论中的信任指的是在公民参与网络中基于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一种长期普遍互惠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段话,一段是:甲是我的朋友,所以,我信任甲;乙是甲的朋友,甲信任乙;因为我信任甲,所以我也信任乙。另一段是可以表述为:我和甲是朋友,今天我帮他,因为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他可能帮我,当然他以后也可能不帮我.当以后乙有可能帮我。所以通过信任减少了网络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 公民参与网络、互惠规范以及在二者基础上形成的信任构成了社会资本的主体,特殊的组成形式决定了社会具有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不同的特征。 二、非公募基金会存在的问题 (一)在社会网络方面,理事会和秘书处分权不清晰 依照上面的理论,社会网络指的就是镶嵌于社会结构之中的人与人、团体与团体等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 基金会的一般架构由理事会、监事会和一般机构组成。基金会设理事会,理事为5人至25人,理事任期由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5年。理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相互间有近亲属关系的基金会理事,总数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他基金会,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在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理事长是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理事会是基金会的决策机构,依法行使章程规定的职权。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教育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简述 The relation of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heory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西方教育经济学中影响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经济因素和思想因素,梳理了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产生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的关系,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in western education economy, combing the main view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representative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way of produce.On the basis, analysis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and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关键字:人力资本、教育经济学 Key words: human capital,education economy 一、人力资本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经济发展的契机 20世纪伊始,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密切,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的智力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与生产的密切结果,引起产业结构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向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模式转化;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是从事体力劳动、非熟练劳动的比例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熟练劳动的比例上升,这反映出在整个生产体系中人的地位相对于生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教育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简述 The relation of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heory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西方教育经济学中影响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经济因素和思想因素,梳理了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产生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的关系,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in western education economy, combing the main view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representative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way of produce.On the basis, analysis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and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关键字:人力资本、教育经济学 Key words: human capital,education economy 一、人力资本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经济发展的契机 20世纪伊始,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密切,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的智力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与生产的密切结果,引起产业结构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向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模式转化;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是从事体力劳动、非熟练劳动的比例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熟练劳动的比例上升,这反映出在整个生产体系中人的地位相对于生产资料的提高;从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支出从以食物、房屋等为主的物质消费向以教育、医疗保健等为主的精神消费转化,这已经可以被视作对人自身的投资。

社会资本文献综述1

政治关联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在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政治关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分析政治关联的内涵、获取途径以及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构建动机,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关联;获取途径;度量方法;动机 一、“政治关联”的提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Ports,1998;张宏文,2003;周晓红,2005)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与可能存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是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名誉的证明。”(Bourdieu,1986)。而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资本,包括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Coleman,1990)、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Robert Putnam,1993)以及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Lin,2005),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它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取或调动的资源”。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主要应用于宏观层面的讨论分析,见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Zak& Knack,2001)。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社 会资本”多从微观层面入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资本”的研究又分为以个体为对象和以组织为对象的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如企业家)镶嵌于社会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是否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Peng & Luo,2000;Moses Acquaah,2007)。后者主要关注组织外部资源及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ahapiet & Choshsl,1998;Landry,2002)。 高阶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首要领导者——高管团队对组织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Hambrick和Mason(1984)指出:组织是其高层管理者的缩影。高管团队的内在认知、价值观、洞察力以及预测能力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高阶理论让我们开始重视高管团队的作用,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依据。

资本结构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文献综述(2007年—2015年) 1文献综述 1.1国文献综述 从2007年到现在,我国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和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上,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采取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分行业,有的分地区,有的推行实证研究,有的采用理论研究,呈现出各放异彩的景象。以下是相关的研究成果。 (1)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研究 王斐(2008)以3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资料,对影响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他结合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使用静态和动态的Panel Date模型,以广义最小二乘法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估计,再采用滞后一期的因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资本结构调整模型进行估计。最后得出以下结论:①房地产上市公司当期的资本结构受上一期的影响,并且同一期间不同的房地产公司间的负债行为具有相关性;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与开发水平、产生部资源的能力、成长性、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负相关,与股权集中度、公司规模正相关,与证券的系统风险关系不显著;③土地储备水平与长期负债水平正相关,但与流动负债水平和总负债水平负相关;④实际税率仅对流动负债水平的选择有负的影响,但对长期负债水平和总负债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高弘(2009)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她以1999—2007年A股非ST非金融保险类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现状特征、决定机制以及动态调整这样三个维度予以展开,最终得出:①公司规模与负债水平呈显著正相关②公司成长性对负债水平影响的方向不确定③固定资产比例与负债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④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负债水平呈显著负相关⑤实际税负对负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刘玉哲1140500155 什么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本管理,即: 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西奥多〃舒尔茨于1960年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对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复苏与英国战后经济的缓慢复苏进行对比,舒尔茨分析认为,德、日两国的迅速复苏是因为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教育促进生产力和健康的身体,进行教育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 舒尔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并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在不断完善,但是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我们还是可以获得以下几点见解: 1、应该提高教育投资,平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比例。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人们往往更重视物质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而忽略了人对物质的价值的使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能更高效的使用物质。舒尔茨对1929-1957 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 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 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 回报率很高。所以提高教育投资,平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比例,更能促进经济的 快速复苏或发展。 2、应该注重人的素质,更多培养高素质、高教育程度的社会群体。 对一个社会来说,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意味着较高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与较高的公民素质。关于德、日两国的经济复苏,舒尔茨认为战争虽然破坏了两国的物质 基础,但没有破坏其充裕的人力资本,其战后的经济快速复苏与美国经济科技的迅 速发展,正是因为德、日、美三国在战后仍重视教育,储备了充裕的人力资本,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高技术 水平和高效益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培养高素质、高教育程度的社会群 体。 关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不足: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从宏观的角度,站着社会的立场上考虑了人力资本对社会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目录[隐藏] 社会资本理论的概述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力 社会资本理论的困境 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 [编辑本段] 社会资本理论的概述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组织理论以及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一个概念,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所谓社会资本,一般是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一般就是指个人的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等关系,一个人能从这些关系中获取得利益越高,那么他的社会资本就越高。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和焦点问题,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学科都从学科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以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社会资本甚至被西方国家的决策圈看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国内学者也对社会资本理论做了深入研究,虽然社会资本理论有强大的解释力,但是社会资本理论也有其局限和困境。 [编辑本段]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 关于社会资本理论,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布迪厄是第一位在社会学领域对社会资本进行初步分析的学者;科尔曼对社会资本做了较系统的分析;帕特南从政治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本文将遵循上述思路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探讨。 1.布迪厄对社会资本的先驱性研究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其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场域” 和“资本” 概念。“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是由不同的社会要素连接而成的,社会不同要素通过占有不同位置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场域就像一张社会之网,位置可以被看成是网上的纽结。位置是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的前提,“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因占有不同的位置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和权利。”布迪厄认为场域作为各种要素形成的关系网,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动力是社会资本。布迪厄把资本划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集中研究了资本之间的区分及相互作用。认为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布

资本结构理论及其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及其文献综述 2.1.1资本结构定义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资本结构实际上有二重含义:一是指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各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称之为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这是最基本的资本结构定义;二是指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习惯上被称为财务结构。在实务中资本结构又分为广义资本结构和狭义资本结构两重含义。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个中长期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尤其是指长期的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2.1.2资本结构相关理论 (一)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国家财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资本结构理论经历了旧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两个阶段。旧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一系列严格假设进行研究的,包括传统理论、MM理论和权衡理论等。新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非对称信息进行研究的,包括代理理论、控制权理论、信号理论和啄序理论等。主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分析了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二)优化资本结构的原则 1.资金成本最低原则 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的结构,而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应满足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最优的资本结构,就是在不降低经营企业的条件下使整个企业的平均资金成本最低。

2.筹资时机适宜原则 时机是企业筹资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企业在筹资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随时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主业政策的变化,捕捉到适宜的时机筹措资金。 3.最优筹资组织原则 最佳筹资组合包括筹资规模的确定,资金成本的取舍,风险的衡量以及财务杠杆的运用等。这些内容都要通过资本结构内部各构成以及项目的有机配合才能实现最优化。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在企业筹资总规模的基础上保持内外结合的策略;在偿还方式上选择最低成本方案;在偿还期限上采取分散化方式;在资金形态上坚持长短期相结合的方针等等。

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是财务经济学和微观金融领域最基本的研究课题之一,自MM定理产生以后,很多学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全部资本结构理论大致分为五类:资本结构无关论、静态权衡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代理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公司控制权理论的资本结构理论。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做了简单的比较,并展望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资本结构、信号传递、公司治理、行业竞争 一、引言 从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Durand在《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资本结构理论开始,西方财务界的研究至今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并在各国企业的融资行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强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在公司金融理论中,资本结构理论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研究最广泛、成果最多的一个领域。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以经验判断为基础,缺乏严密的数学推导,因此难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自Modigliani和Miller(1958)提出MM定理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本文将全部资本结构理论大致分为五类,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做了总结。 (一)资本结构无关论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共同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提出了融资结构理论发展史上著名的MM理论。该理论认为,不考虑税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和资本成本,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市场价值无关。 (二)静态权衡理论 (1)税收与资本结构。1963年,Modigliani和Miller在《公司所得税和资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曾璨 陈宏军 摘要: 本文追溯了社会资本的社会学起源和经济学起源, 对社会资本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了综述, 探讨了社会资本的性质和结构, 在微观和宏观上对社会资本的测量进行了分析, 同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资源; 规范; 网络; 信任 社会资本是一个相对较晚的概念, 是学术界“资本概念不断泛化”的结果。20 世纪70 年代, 西方社会学家布迪厄、科尔曼等人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纳入资本分析的范畴, 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本形式即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从而使得社会资本成为人类社会中区别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的另一种资本类型, 社会资本将传统资本理论与社会关系结合起来, 它具有社会性和资本性。 一、社会资本的起源 社会资本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它的形成受到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影响, 是传统历史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得社会资本同时具有道德性和工具性的成分, 它既可以解释理性个体行动者之间的合作, 也可应用于社会行为和集体现象。 ( 一) 社会资本的社会学起源 古典社会学基于对社会本质的不同假设分为整体学派和个体学派。以Durkheim为代表的整体学派把社会看作一个独立的主体, 而不仅仅是其成员的总和。Durkheim(1982)指出, 人们组成团体后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与原先独立于社会之外的模式是不一样的, 参与到团体 内的许多价值观与道德规范构成了社会与经济交换的保证, 团体参与能够有效治理社会秩序, 会促进个人获益及社区繁荣。这其中延伸出“价值内射”的概念与社会资本的含义有近似之处。 交换有两个核心要素: 行动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它导致了资源交易。关系的重要性在社会交换中得到广泛重视。Comte( 1848) 提出个人的考虑要服从社会的思考, 社会交换含有经济交易, 但也具有超个人性与超经济性(Radciffe,1952) 。社会交易理论将“关系理性”纳入社会交易的分析,社会学家Nan Lin( 2001) 指出在社会交易中有两种不同的理性, 交易理 性侧重行动者在交换中的交易收益和成本的计算, 关系理性侧重行动者对关系的维持和提高。由此产生出社会信用, 社会认可有助于行动者通过社会资本获得社会地位。 同时, 社会学对信任的研究日益深化, Deutsch (1962) 最早从社会心理学方面研究信任, 认 为信任是信任方对被信任方采取合意行动可能性的信念和预期。信任被视为合作的润滑剂(Dasgupta, 1988) , 是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关键。在后来的研究中, 一些学者将信任视为社会资本的结果(Woolcock,2001) , 一些学者将其视为社会资本中共享的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而 还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两者的结合(Cote & Healy,2001) 。 20 世纪70 年代兴起的网络分析对社会资本有很大启发。Granovetter(1973) 是最早从理论上探讨有关弱关系强度的学者之一。他认为社会小圈子的个人联系属于强联系, 成员共享的信息多是相似的, 而个人与其他社会圈子带来联系属于弱联系, 而这种桥梁性的弱联系能为个体提供异质性、独特的信息和资源。Lin(1986) 进一步指出真正对行动者有意义的是关系联结的社会资源。Cook and Emerson(1978) 论述了拥有宽广交易网络的优势。 Burt(1980) 的结构洞理论关注个人的联系特征, 个体所拥有社会网络的模式, 对于个体来说, 如果他的各个联系人之间彼此没有联系, 那么这是最有利的, 即他占据了结构洞的位置。一

社会资本理论 科尔曼的思想

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较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socialcapitaltheo2ry)已成为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分析的重要视角。社会学家运用“社会资本”的概念来分析个人、组织与社会,并尝试用它来弥合社会学传统理论中的宏微观之间的分裂状况,在社会行动、社会流动、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发展等具体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社会资本理论使经济学对经济发展动因的解释跳出了传统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的巢窠,开始关注到一个社会的文化和规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而在政治学那里,社会资本理论则为研究政府的功能、公民的参与、政治制度的创新、社会信任、社会凝集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解释范式。正如同杰森特·乔丹所注意到的,“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已为各学科中的社会科学家所广泛认可,它被认为是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现象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的“资本”演变而来的。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资本和土地、劳动并称为三大生产要素。斯密(AdamSmith)指出,资本是一切能够带来收入或利润的资财。人们将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资财贮藏起来投入生产,这部分资财即成为资本。他第一次使用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个术语。固定资本的特征是“不必经过流通,不必更换主人,即可提供收入或利润,其中包括厂房、机器、工具等”。而流动资本的特征是“要靠流通,靠更换主人而提供收入,其中包括原材料和货币”。 60年代舒尔茨(T.W.Schultz)和贝克尔(GaryBecker)把“人力资本”(Hu2mancapital)的概念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中来发展和完善了人力资本理论。他们通过对50年代和60年代经济增长的研究提出,一个社会拥有的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健康工人决定了古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工人的技能,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教育、培训和保健的投资,也包括家庭中对孩子的投资。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的人力资本概念的贡献在于,使“资本”首次摆脱了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向广义的、抽象的层次扩展,成为可以带来价值增殖的所有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的代名词,从而为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杰姆斯科尔曼,(1926年5月12日出世,贝德福德,印第安纳州,美国芝加哥,1995年3月逝世),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研究的先驱,数学教育政策的强烈影响美国。1988年,科尔曼首次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SocialCapitalintheCreationofHumanCapital)一文,对社会资本作了初步论述,后在其所著《社会理论的基础》(theFoundationsofSocialTheory)一书中,对社会资本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科尔曼的作品包括工会民主(1956;与西摩李普塞特);青少年社会(1961);青少年和学校(1965;与其他人);青少年过渡到成年(1973);模式的变化和反应的不确定性(1964),这是有关社区主题;资源,社会变迁(1971);权力与社会结构(1973);教育机会均等(1966;与其他人);纵向数据分析(1981);不对称的社会(1982);高中成绩(1982;与他人);和他认为是他最重要的社会学的贡献,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审查的形成和行为社区。 詹姆斯科尔曼( Jam es Co leman) 是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社会资本理论承认社会背景的理性动因选择理论( RationalCho ice Theory of Agency)。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模式主要是以三个假设为核心: 首先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其次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最后是行为者之间行为的互动和博弈的动态分析。但在社会资本的讨论中, 科尔曼意在通过解释社会结构形成和约束理性行为( Rat iona lAct ion) 的方式, 通过解释社会结构对个人产生影响、使其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原因, 缓解理性选择方法社会化不足的性质,

资本结构文献综述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资本结构文献综述(2007年—2015年) 1文献综述 1.1国内文献综述 从2007年到现在,我国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和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上,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采取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分行业,有的分地区,有的推行实证研究,有的采用理论研究,呈现出各放异彩的景象。以下是相关的研究成果。 (1)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研究 王斐(2008)以3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资料,对影响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他结合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使用静态和动态的Panel Date模型,以广义最小二乘法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估计,再采用滞后一期的因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资本结构调整模型进行估计。最后得出以下结论:①房地产上市公司当期的资本结构受上一期的影响,并且同一期间不同的房地产公司间的负债行为具有相关性;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与开发水平、产生内部资源的能力、成长性、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负相关,与股权集中度、公司规模正相关,与证券的系统风险关系不显著;③土地储备水平与长期负债水平正相关,但与流动负债水平和总负债水平负相关;④实际税率仅对流动负债水平的选择有负的影响,但对长期负债水平和总负债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高弘(2009)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她以1999—2007年A股非ST非金融保险类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现状特征、决定机制以及动态调整这样三个维度予以展开,最终得出:①公司规模与负债水平呈显著正相关②公司成长性对负债水平影响的方向不确定③固定资产比例与负债水平呈显著正相关④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负债水平呈显著负相关⑤实际税负对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猎头领域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这是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制约和决定的: (1)猎头理论的萌芽,在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配置理论、人才流动理论、激励理论和招聘理论中,形成了边缘化的理论视野,并没有比较完善的系统理论; (2)猎头还没有从人力资源研究领域单独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 (3)猎头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外来猎头理论有必要本土化; (4)猎头理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技术层面,只涉及到猎头理论来源方面,并没有深入。 从著述的角度看,国内外研究猎头的成果并不多。国外主要有美国约翰?劳的《跳槽,越跳越高!》、美国尼克A?科克迪勒斯的《向猎头学习:一场彻底改变传统求职与招聘方法的革命》、美国阿兰?R?施龙伯格的《猎头宝典》、美国凯文?C?克林维克斯等著《招兵买马》、日本藤井义彦的《猎头——跳槽风云录》等;在国内,主要有高职的《猎头与被猎》、张凯集的《猎头操作指南》、陈贝蒂的《“猎头”出击:疯狂的人才争霸》、宁瑜的《猎头智慧》,王洪浩的《猎头》、《草船借箭》,宋斌、程贤文的《猎头VS反猎头》等著述。除此以外,大多是新闻报道、人物专访和招聘技巧方面的介绍。 从内容方面看,猎头著作主要集中在猎头实务操作方面,多是描述和揭露猎头的操作流程、搜寻手段、猎取技巧,以及针对高级人才职业转换和职业升迁的指导建议等。

从著作者的身份看,主要是猎头行业从业人员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猎头行业从业人员以业内人士的身份,描述猎头实务操作方面的具体案例,或以职业顾问的身份为高级人才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转换、升迁的指导建议。新闻媒体则多是事件报道性的描述。多数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了猎头微观层面的行为、活动和现象,但对猎头背后的人才争夺、人才安全、猎头产业的发展路径缺乏系统研究和深度挖掘。 在猎头、猎头公司和猎头产业的研究中,理论界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共识: 1.猎头的含义。一些学者认为,猎头是一个地道的舶来品,起源于西方,只是中国人将之本土化了,成为东方民族的、一种近乎于完美翻译层面上的理解和认知。一些学者认为,猎头自古有之,只不过是现代的专业表达而已,并没有深层次的涵义。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猎头似乎被认为是智慧和经验的完美结合,并被赋予特殊人性传奇经历的色彩。 但是,关于猎头的基本研究表明,猎头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的意思:猎头是一种行为,或者说是一种过程;猎头的对象是高级人才;猎头主要从事高级人才的搜索、评估和重新配置的工作;猎头是从属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一种特殊行业等等。猎头产业所指的“人才”和“高级人才”,也开始明朗。根据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人才”的定义,人才系指德才兼备、具有某种特长的人。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猎头产业的从业人士则认为,“真正杰出的商业领导人并不受此条件(行业从业背景)的限制,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必须经实践证明是一个通才和能驾驭变革的人”。1982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的“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为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一直沿用了二十多年。2003年12月,在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重新提出了人才的标准,即人才是“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政治、精神、物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在人才大范围内,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