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行业分析报告

食醋行业分析报告
食醋行业分析报告

食醋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增长动力依然强劲 (3)

1、人均消费量具提升空间 (3)

2、餐饮行业高增长支撑食醋行业增长 (5)

3、政策给力保证促进行业稳健快速增长 (7)

二、企业发展有空间 (7)

1、产品升级有空间 (7)

2、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龙头企业规模盈利双上升 (8)

一、行业增长动力依然强劲

酱醋行业过去10 年(2002-2011 年)的发展情况看,维持了持续的较快增长和较好的盈利能力,其产量、收入,利润年均增速分别为:15.26%、25.26%和38.48%,食醋行业经历了10 年的稳健增长,上半年增速在19%左右,未来行业有望保持稳健增长,主要原因如下:

1、人均消费量具提升空间

我国目前人均食醋消费量为 2.3 公司/年,而日本和美国分别达到了7.9 公斤/年和6.5 公斤/年,均显著超过我国的人均水平。

通过对日本食醋消费提升历程分析,我们认为缩小差距具备可实现性,在20 世纪70 年代,日本人总体消费盐比例很高,和目前中国类似,有大量的人群有慢性病问题(日本的东北地区等自古以来就有食用盐渍蔬菜的习惯,这些地区食盐摄取量偏高,醋的消费偏低,这些地区患动脉硬化、脑血栓的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日本是首屈一指)。而当时,美国国民的食盐平均日摄取量为5g,日本国民为12 克。与食盐摄入量相反,美国国民人均食醋消费水平是日本国民的 2 倍(日本国民当时为2.5 克)。

以国民健康为出发点,日本厚生省推出了饮食健康指南,推动少吃盐多吃醋项目(号召人们每日食盐的摄取量为9g,并多吃醋)。在1984-1994 年期间食醋年均消费量增速达到了12%,使得日本食醋消费量快速增长,之后虽然增速回落,但从1982 年到2010 年,在近30 年的时间内食醋的消费年均增速仍达到7%。

2、餐饮行业高增长支撑食醋行业增长

餐饮行业对食醋消费的影响,可以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对现有消费量的影响,餐饮行业收入过去 5 年年均增长22%,根据餐饮协会预计2015 年餐饮量达到3.7 万亿元,折合年均增速为21%,食醋在餐饮中的使用比例相对固定的,因而假设是同比例增长,即增速也为21%。

另一方面是对增量的影响,预计每年带来的增量在 1.3%左右,具体逻辑为:城市人在外就餐比例高于农村,大约是农村在外就餐比例的3 倍,在外就餐添加食醋等调味品的比例要高于在家做饭用量,是在家的1.58 倍,我国还在城市化进程中,每年都有1.5%的人口城

市化,将新增餐饮人口,而食醋的消费量也相应增加 1.3% (增量=(0.5-0.16)/0.5*(1.2-0.76)/0.76*1.5%=1.3%)。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食醋在餐饮消费部分获得至少21%以上的增速。考虑到餐饮消费比例占食醋等调味品消费的69%,而即使家庭消费(占比为30%)即使不增长,总体食醋收入增速也不会低于14%。

3、政策给力保证促进行业稳健快速增长

国家食品十二五规划中,非常明确的指出:(1)未来5 年内,到2015 年,发酵工业总产值达46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2)培育5 家销售收入超过100 亿元的发酵工业企业,10 家以上销售收入超过50 亿的发酵工业企业。由于食醋工业在发酵工业中占比不高,我们预计未来将较整个发酵工业有更大的增长潜力。综上所述,保守预计未来3 年食醋行业平均增速保持在14%。

二、企业发展有空间

1、产品升级有空间

从商务部披露的36 个大中城市食醋价格的变化来看,近3 年食醋年均提价幅度大约在7%。从国内以往经验和相似消费习惯国家的发展过程看,调味品的产品升级脉络非常清晰,主要体现在以下3 方面:

(1)传统调味品被改造为满足不同群体的调味品(从一般酱油—铁强化酱油,海鲜酱油等)。

(2)在传统调味品基础上推出新的衍生调味品(从一般醋—果醋,酱油—耗油及调味汁,味精—鸡精)。

(3)部分高盐调味品消费量下降,而兼具保健效用调味品将受到青睐。醋是具有这种替代潜力的。

2、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龙头企业规模盈利双上升

行业目前表现出龙头企业加速拓展,逐渐拉大和追赶着距离的趋势。随着竞争优势者的出现、壮大和准入制度等的完善,市场对非第一梯队的挤压日趋严重。2011 年行业前6 名企业产量增加了8.66%,而第7-31 名企业总产量下降了2.3%。2011 年较2010 年行业产量集中度提升了0.4%。

目前国内食醋行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2011 年为21.5%)。未来集中度提升潜力依然较大,龙头企业可以通过获得更高的增长潜力。国外的经验表明:对调味品行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到一定幅度之后,定价能力会有一个阶跃性突破,对原料价格的影响也会降低,龙头企业的利润率会较大提升。味好美在美国沙司酱的发展过程就很好地证

明了这点。沙司酱,甜味酱是欧美地区主要的调味品,消费传统源远流长,年增长速度在1-3%。味好美是美国本土的一家调味品企业,由Willoughby M. McCormick 创立于1889 年。味好美在1987 年的时候在美国沙司酱市场中的份额有20.4%,对应的毛利率是34.2%,而到2011 年其市场份额扩大到31.3%,此时毛利率增加到42.5%,在这期间味好美对其产品进行了多次提价。基本都成功了,销量并未受到影响。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食醋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食醋生产制造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食醋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的数据分析,2017年调味品和发 酵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097.4亿元,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330.5 亿元,同比增长12.9%。 该食醋项目计划总投资9035.3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925.2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65%;流动资金2110.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35%。 达产年营业收入1816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400.43万元,税金及 附加154.86万元,利润总额3759.57万元,利税总额4432.99万元,税后 净利润2819.6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613.3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61%,投资利税率49.06%,投资回报率31.21%,全部投资回收期4.70年,提供就业职位370个。 报告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 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技术先进、低能耗、低污染、控制投 资的要求,确保投资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 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概论、项目必要性分析、市场研究分析、建设规 划分析、选址评价、土建工程方案、项目工艺先进性、项目环境分析、生 产安全保护、建设风险评估分析、项目节能方案分析、项目计划安排、投 资计划、项目经济评价、综合评价结论等。 我国食醋起源于山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出现了用曲做酒,用梅子做酸性调味品的史料记载。食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多由高梁、大米、玉米、小麦以及糖类和酒类发酵制成。

大健康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解读

大健康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解读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健康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概念及范畴 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 我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健康领域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市场现状和分析 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目前利润率较高的领域有医药制造、医疗器械、保健行业,2010-2014年年均销售利润率达10.11%、10.61%、20.80%. 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健康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占GDP比例超过17%,而我国目前的水平还较低。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随着

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据估算,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接近2万亿元,2014年大健康产业规模达2.5万亿元,2011-2014年均复合增长率16.03%,从国际比较看,未来大健康产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包括儿童医疗、医疗美容等领域;到2016年,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亿元。 2011-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 大健康产业中十大热点的市场规模和前景分析如下:

国外工控机技术发展趋势国内发展概况与策略

国外工控机技术发展趋势国内发展概况与策略 机械工业基金会 段明祥 一、国外工控机发展趋势 1.工控机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1)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是连接设置在工业过程现场的仪表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的数字化、双向、多向通信网络。它具有消除了4~20mA 信号传输瓶颈现象等很多优点,意义深远,因此受到国际上自动控制、仪表产业、计算机产业界的高度重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较为流行的现场总线有FF 、PRO F I BU S 、CAN 、L on W o rk s 、HA R T 。已将FF (F ieldbu s 、Foundu ti on )和HA R T 列入国家“九五”攻关项目。 收稿日期:1998-09-21 (2)IPC 因PC 机硬、软件资源丰富、产量大、价格低、质量高,为广大技术人员所熟悉和认可。家用电脑逐步成熟。目前,PC 机占通用计算机95%以上。这是工业PC 热的基础。搞工控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自然想赋予PC 总线更高的使命,拟让它在过程控制、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3)PC I 随着CPU 性能的不断提高,总线结构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①ISA 总线,又称A T 总线;②M CA 标准;③E ISA ;④局部总线,局部总线有两种标准;V ESA (VL )和PC I ,这两 个总线的数据宽度均为32位,并可扩展到64位,数据传输率132M B ~264M B S ,但VL 总线受CPU 时钟频率的限制,只为In tel 486芯片所专用,而PC I 总线是一个经济实用的高性能总线。现PC I 不仅用于PC 机,而向通讯等很广泛领域扩展。 2.DCS (分散型控制系统) 当前工业控制计算机仍以大系统、分散对 象、连续生产过程(如:冶金、石化、电力等)为主,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的分散控制系统仍在发展。由于开放结构和集成技术的发展,促使大型分散型控制系统销售增加。DCS 1997年销售为45亿美元。世界上主要DCS 供应商为:Hon 2eyw ell 、B ailey 、W esting 、Hou se 、ABB 、Foxbo ro 、Siem en s 、EU RO 、横河、日本、山武霍纳威尔等。 在工控机中DCS 是受计算机技术影响最大、反应最快的一种。DCS 主要发展趋势为: (1)DCS 向综合方向发展 由于标准化数据通信链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将各种单(多)回路调节器、PL C 、STD 总线、工业PC 、N C 等工控设备构成大系统,以满足工厂自动化要求,并适应开放化的大趋势。 (2)DCS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由于数据库系统、推理机能等的发展,尤其是知识库系统(KB S )和专家系统(ES )的应用,如自学习控制、自适应控制、远距离诊断、自寻优等,人工智能会在DCS 各级实现。和FF 现场总线类似,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智能设备,如智能I O 、智能P I D 控制、智能传感器、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智能人机接口、可编程调节器相继出现。 (3)DCS 工业PC 化 由IPC 组成DCS 成为一大趋势,PC 作为DCS 的操作站或节点机已经很普遍,PC PL C 、PC STD 、PC N C 等就是PC DCS 的先驱。 (4)现场总线FF 与DCS 现场总线FF 的优点:①消除了4~20mA 信号传输的瓶颈;②减少了电缆配件及安装、维修费用;③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鲁棒性;④增强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自治性;⑤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⑥用户拥有仪表等产品的选择权;⑦产生先进的新型现场仪表,赋予现场仪表许多新的先进功能;⑧调

食醋行业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食醋行业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食醋行业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食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多由高梁、大米、玉米、小麦以及糖类和酒类发酵制成。2016年中国食醋行业市场销售收入65.78亿元,预计2017年食醋行业销售收入为76.55亿元。由于食醋消费具有很大的衍生性,不仅限于调味品,还可以作为保健食品、饮料、美容等,未来中国食醋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食醋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食醋行业市场消费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市场空间不断扩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食醋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策略研究报告》,2007年中国食醋行业销售收入仅为27.15亿元,2016年增长至65.78亿元,十年复合增长率为10.33%。预计2017年食醋行业销售收入为76.55亿元。 据悉,目前,我国人均醋消费量仅有2.3公斤左右,而与我国饮食相近的日本则达到7.9公斤,而美国人均消费量也达到6.5公斤以上。通过与国际食醋行业的比较,我国食醋行业依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这主要会得益于醋品类增加带来的人均醋消费量增加,以及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产品升级带来的单价提升。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食醋产业链 食醋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谷物类农副产品,高粱、大米、谷糠、稻壳、麸皮等。食醋生产企业将这些原材料加工为食醋。根据不同的风味和功能来看,醋可以分为烹调型、佐餐型、保健型、饮料型、美容型等系列。尤其是保健型和饮料型醋,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目前在国内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前景看好。目前食醋的下游销售渠道为:商超、便利店、餐饮服务店、电子平台。 食醋龙头企业 由于我国各地酿醋工艺和风味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红醋”和“四川保宁醋”的我国“四大名醋”。

食醋行业基本概况

食醋行业基本概况 我国的食醋行业现在是一种大市场、小企业的产业格局。 食醋行业产量很大,2005年我国食醋年产量为200万吨,2006年为250万吨,2007年为300万吨,占全世界食醋年产量1,650吨的18.2%。2007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食醋2.3kg,而同期美国为6.5kg,日本为7.9kg,以人均食醋消费量衡量,我国食醋行业产量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食醋行业行业集中程度很低:2007年食醋行业产量比同期酱油行业275.59万吨的产量要大,说明中国的食醋市场也是同酱油一样的大市场,但是,食醋行业共有近6,000家企业进行生产,其中品牌企业产量约占30%,其他作坊式小企业占70%,行业缺乏全国品牌,多为区域性、作坊式企业,行业集中程度较差,前十名行业企业的市场集中程度仅为22.5%。食醋行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名醋有: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米醋、四川保宁醋。地方名醋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也很低,而且以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山西老陈醋为例,其发源地清徐县作为全国最大的食醋生产基地,通过认证的食醋企业就有38家,而山西全省则有多达100多家的食醋生产企业。 图一地方名醋的市场占有率 食醋制造分为酿造和勾兑两种方式,由于食醋行业大市场、小企业的行业状况,大量的小企业使用勾兑方式生产,甚至使用工业醋酸进行勾兑,其产品安全

保证低,且对正规生产的大企业造成一定的提价困难。随着国家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升高,食醋行业的整合正在加快进行,行业规模效应正在逐步形成。品牌企业的产品销路旺盛,产量不断提高。 恒顺醋业作为食醋行业的唯一上市公司,也是我国食醋行业的领军企业,其食醋的产能近年来增长迅速。 图二恒顺醋业的食醋产量(单位:万吨) 2010年恒顺醋业食醋产量达到18万吨,食醋产量增幅达到20%。 品牌食醋企业通过对醋产品更深层次的开发创新,开发出新的、高附加值的新醋产品,正在逐步改变行业微利的状况。同时对醋的使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烹调中,食醋已经开始转变为具有保健和养生功能的营养饮品。对附加值高的食醋产品的研制和细分市场的开发,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 (三)行业监管体制与产业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为提高加强食醋产品质量,规范食醋生产过程,切实从源头加强食醋质量的安全监督管理,我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了《食醋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对食醋生产施行许可证管理制度。食醋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由

食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食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食醋是由高粱、大米、玉米、小麦等发酵而成的酸味液态调味品,按 制醋工艺,通常可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从产业链来看,食醋行业上 游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大米、谷糠、玉米等;中游为各类型食醋,按功能划分,主要包括烹调型食醋、佐餐型食醋、保健型食醋和饮料型食醋;下游主 要通过商超、餐饮店、便利店、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 调味品行业日趋成熟,量价成长空间在于饮食习惯和场合方面的变革。人均收入增加下居民外食频率提高,大众餐饮业的繁荣助推了调味品的用量。 该食醋项目计划总投资4432.7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3862.5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14%;流动资金570.14万元,占项 目总投资的12.86%。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5231.00万元,总成本费用4011.64万元,税金及附加73.01万元,利润总额1219.36万元,利税总额 1460.56万元,税后净利润914.5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46.0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7.51%,投资利税率32.95%,投资回报率20.63%,全部投资回收期6.35年,提供就业职位95个。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的数据分析,2017年调味品和发 酵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097.4亿元,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330.5 亿元,同比增长12.9%。 我国食醋起源于山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出现了用曲做酒,用梅子做酸性调味品的史料记载。食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多由高梁、大米、玉米、小麦以及糖类和酒类发酵制成。

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演讲稿

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 ---高效、信息、前端 理实国际咨询《大健康产业未来十年发展机会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健康体系将深刻影响各国医疗产业格局;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 并存;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状态与气候环境变化为大健康产业创造广阔发展空间;科技发展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全球健康年支出总额占GWP总额的十分之一左右,是全球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1年全球健康产业支出为6.97万亿美元。高收入国家医疗健康支出比例最高,而中低收入国家最低,中低收入国家需要加强对健康产业投入。 2010年美国健康产业支出总额为2.6万亿美元,占GDP比例为17.6%,居于全球首位。2010年,中国健康支出总额为,2933.91亿美元,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占GDP 比例仅为5.1%,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2020年健康产业全球总产值将达到 13.393万亿美元,为2011年的1.9倍左右。全 球人均健康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882.188美元。 ●2013年全球大健康行业风险投资交易数量686起,在各行业中排名首位;披露交易 额86亿美元,列各行业第二,投资者反映踊跃。 ●全球健康支出增长快于GWP增长,与经济周期高度耦合,但增长波动风险相对较小。 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的市场巨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是带动全球健康产业增长的领头羊。 ●高科技化、全球化、高效率化、前端化是全球健康产业的未来走向。

一、产业界定 1.1产业定义 大健康产业,是经济系统中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部门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大健康产业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医疗消费开支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由此可见,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产业分类 作为定义大健康产业门类的框架,全球产业分类标准和产业分类参考依据进一步将该产业分为以下两个类别: (1)医疗设备和服务; (2)医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 医疗设备和服务包括公司实体,如医院、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之家和医疗设备、医疗用品、医药流通、健康保健服务等。医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则包括生物制药、中药、化学药、保健品等相关公司生产的生物技术、制药和其他科研服务。 二、产业环境 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健康体系将深刻影响各国医疗产业格局;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状态与气候环境变化为大健康产业创造广阔发展空间;科技发展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1政策环境 各国医疗体系改革对健康产业影响深远。 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医疗成本过高的问题,一部分国家认为,彻底的医疗体制改革是解决问题的良策,而其中一部分国家已经将这种决心体现在行动上。以美国和中国为例,美国新一轮的医改已经开始实施,中国大健康产业则同样面临着良好的政策环境。

食醋行业分析报告

食醋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 调味品行业整体情况 (2) 1.1 行业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2) 1.2 行业集中程度有待提高,强者更强进一步体现 (4) 1.3 调味品处于成长期的中后期阶段,醋板块未来增速较高 (5) 2、食醋行业竞争格局 (7) 2.1 食醋历史悠久,起源于山西 (7) 2.2 醋企多而不强,行业集中程度低 (9) 2.3 地方醋企谋求全国化,酱油企业进军食醋 (12) 3 食醋行业盈利能力 (14) 3.1 食醋行业量价齐升,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14) 3.2 恒顺位居醋企龙头,醋企毛利不一 (15) 3.3 期待管理提效,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18) 4. 食醋行业未来发展情况 (19) 4.1 人均消费量以及吨价来看,我国食醋仍具有量价齐升的空间 (19) 4.2 人口回流催化消费升级,其他消费场景还有待开发 (20) 4.3 餐饮或许是食醋行业的下一个突破口 (23) 5.重点公司关注 (26) 5.1 恒顺醋业:调味品稳健增长,期待机制进一步优化 (27) 5.2 紫林醋业:营销策略优化,山西陈醋历史品牌助力持续增长 (30) 6.投资风险 (33)

1. 调味品行业整体情况 1.1 行业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品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是得益于其必要性,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了食品行业增长较快的品类之一。调味品行业细分品类众多,具有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属性,调味品是指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提鲜等作用的产品。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像食盐、酱油、醋、味精、糖、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属此类。目前随着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日益提高,更加关注以健康为主的纯天然调味品。 行业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高。2001-2010 年为我国调味品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行业“量价齐升”,2001-2010 年CAGR 增速20% 以上后,开始逐步下行,景气度下降主要由限制三公消费

控制论的发展

EA 产业市场业界&市场 32 | 电气时代2005年第11期 科学史上,一个简洁明了的基本原理,常常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历经千百次的失败和成功,从而达到某一升华的阶段,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然后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自动化技术与其基础理论——控制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开环控制的基础理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闭环控制比较复杂,至今仍处迅速发展时期,吸引了众多学者关注。虽然有形形色色的数学理论被应用到控制论中来,但它的基本原理只有3个:扰动控制、负反馈控制和复合控制。经过长达数千年的发展,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从众多的自动化技术中概括出这3大基本原理,然后主观能动地应用它们去建造各式各样的自动化装置,以此实现办公自动化、无人工厂、农业自动化和家务劳动自动化等等,才形成今天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把人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自动化时代。可以说没有控制论的建立和发展,就没有今天发达的自动化技术。 指南车、调速器 早在发明指南针之前的公元1020年,我们的祖先用木质齿轮系制造了一部车子,车上设一“仙人”。开车前,把“仙人”的手指方向调为指南。开车后,不管车身怎样转弯抹角,“仙人”的指南方向始终不变,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但是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没有概括出来,就失传了,没能对当时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直到20世纪60年代,自动化技术发展到相当高水平之后,人们才知道它的工作原理是扰动控制原理。原理简单,但很实用,许多小型发电机常常用它来设计电压自动调压器,结构简洁,运行可靠。  1788年瓦特研制出蒸汽机离心式调速器,它能保持蒸汽机转速基本不变,才有工业应用价值。但是历经70多年的不断改进,不但没有达到人们预料的结果,反而“晃动”起来,令人费解。因为根据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人们尚不理解有一定的内“摩擦”,正是一个系统能够稳定工作的充要条件。“晃动”震撼了新生的资产阶级社会,吸引了很多著名的工程 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兴趣。但是只有理论基础极为雄厚扎实的英国物理学家,也是创立电磁波理论的科学家J.C.麦克斯韦尔(Maxwell)才能把蒸汽机晃动现象变成线性微分方程来研究,这是人类第一次把自动化技术中出现的晃动问题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经1877年英国人E?劳斯(Routh)和1895年德国人A?霍维茨(Horwitz)两人各自独立的研究,把特征方程的系数排成一系列不等式,并指出只要满足这些不等式,该系统就是稳定的。不需要去解特征方程的根了,终于形成了现在任何一本自动控制原理课本都要讲的基本理论,代数稳定判据。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前后20多年,科学理论的建立是非常艰巨的。 从瓦特蒸汽机出现的晃动问题中形成的代数稳定判据,不仅解决了蒸汽机稳定问题,而且适用于分析所有低价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即特殊性中含有普遍性,普遍性也必然寄寓在特殊性中。从局部出现的问题,再扩展到其他领域,就形成了社会生产力,代数稳定判据的建立,稳定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电子管放大器和奈奎斯特频率法 1915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为了敷设从纽约到旧金山的长途电话线,遇到大量的技术困难,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长距离输送电话信号时,伴随出现信号衰减和畸变两个问题。这是两个相互关联而且又必须同时加以解决的技术关键。1927~1932年,在该实验工作的H?布莱克(Black)和他的同事们,应用负反馈原理基本上解决了非线性畸变,但又出现另一个问题—振荡,即输出信号忽强忽弱。1932年,同在该实验室工作的H?奈奎斯特(Nyquist)成功地解决这一关键技术,创立了奈奎斯特频率法,奠定了自控原理最基础的工作。频率法的出现是和电力工业的发展分不开的,因为电力工业需要对正弦函数的电信号进行网络计算,建立了复数运算和复变函数论,这就为频率法的建立准备了数学工具。 奈奎斯特的频率法的重要贡献在于, 不用解微分方程,它可以利用物理上可以测量的开环系统频率持性来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 控制论的发展 □项国波

工业工程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

工业工程论文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94060107 学号:72 :彦奎

工业工程在国外发展的状况 94060107班学号:72 :彦奎 作为一门新兴的工程类科学,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被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定义为:工业工程是对人员、设备、物料、信息和能源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工业工程综合运用各种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与原理,预测、确定和评估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工业工程综合运用各种实用的知识和方法,将物资、技术、人力、装备和信息组成更加有效且富于生产力的综合系统,从事规划、设计、创新和评价活动,从而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科学依据。 工业工程在国际上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影响相当广泛的综合性、交叉性、反映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型学科,并且它的涵与外延仍然在不断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1955年提出后经修改的定义:“工业工程是研究由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设计、改善和设置的工程技术,它应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预测和评价由该系统可得到的结果”。 下面让我们先看一下国外工业工程的发展状况. 工业工程是十九世纪末泰勒在1799年美国的惠特尼(E.Whitney)提出的“互换性”概念和1832年英国的巴比奇在发表的《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的基础之上所创立的。在汤恩(Henry R·Towne)的“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思想影响,泰勒提出了制造业中的方法设计、时间测定、生产计划安排与控制等概念并将其在实践中验证。1913年美国福特首创标准化、专业化的移动装配生产线,使制造业的生产率显著提高,从而为工业工程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随着1917年美国的“工业工程协会”和“泰勒协会”的成立,数学分析和统计学、运筹学等在工业工程中加以应用,更好的解决管理中所遇到的质量、库存控制问题以及对复杂情况下的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工程充分应用系统工程和计算机技术解决了1966年阿波罗登月空间系统计算和安排等问题。随后工业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更加完善,这也预示着现代工业工程的形成。 由此可见工业工程的探索与发展是伴随着美国工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美国是工业工程的发源地也是其实践基地,所以从本质上讲工业工程是美国式的、带有美国文化并适合美国国情的,所以才会对美国的工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应用领域中,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美国是最早进入信息时代的国家,也是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美国的工业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工业工程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发展与应用。与传统工业工程相比,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向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服务。它不仅能提供产品的外形设计和工程设计,也能提供市场研究、消费者调查、人机学研究、公关策划、企业设计与维护,并具有了全球性活动的能力,事实上,一些新型的设计公司已经建立起了全球性服务网络,已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工业工程在这方面的应用变化,转而反应在了企业管理上的变化,激发创造性的战略管理手段,不只局限于单个产品的开发活动,从而大大扩大工业工程的应用围。

食醋项目申请报告

食醋项目申请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食醋项目申请报告 该食醋项目计划总投资4167.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02.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44%;流动资金1065.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56%。 达产年营业收入9933.00万元,总成本费用7603.02万元,税金及附加87.10万元,利润总额2329.98万元,利税总额2738.46万元,税后净利润1747.4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90.9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5.91%,投资利税率65.71%,投资回报率41.93%,全部投资回收期3.88年,提供就业职位142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

食醋项目申请报告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五、特殊环境影响 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行业影响分析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大健康产业在国内近年来的发展态势

2014-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产业链主要有五大基本产业群: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健康养老产业。 2009-2014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结构(单位:亿元) 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 我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

景广阔,据估算,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接近2万亿元,到2016年,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2014年多项国家级项目完成了产品转化并将于20 15年投入使用,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充分反映了人民正迫切期待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2015年健康服务将从“概念”化服务阶段走向“高新技术服务”实际落地阶段,以“饮食、运动、睡眠、心理、起居、环境、经络”等全科管理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将成为主流。经济学专家预计,2015年必将迎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2011-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政府层面,国家重视以人为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的健康发展战略。“健康中国2020”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将从2005年的73岁增加到2020年的77岁,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要增加到6.5-7%,提高两个百分点。这一政策可谓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高到了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未来政府医疗健康投入将持续增加。除此之外,国务院于20 13年9月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2015年3月,国务院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正式稿,彰显国家优化医疗资源供给分布,全面促进分级诊疗、医养结合、医疗主句融通的决心。同时商业健康保险、健康管理有望显著受益于数据平台的全面建立。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一、国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发展的现状 1、国外油气勘探理论进展: “合油气系统”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M G Dow在1972年在AAPG年会上首次提出后,后来经Perrodon(1984),Demason(1984),Meissner(1984),Ulmishek(1986)及Magoon(1987、1988、1989)等人补充、修改而完善,认为:“含油气系统强调特殊烃源岩与形成石油聚集之间的成因关系,盆地研究强调构造凹陷及所包含的沉积岩,而不考虑与油藏的关系,对含油气区带和远景圈闭的研究强调应用现有的可行的技术或方法探测出现今存在的圈闭”。含油气系统一词代表了所有形态的烃类(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而系统则代表了所有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和上覆岩层)以及所有成藏作用(圈闭的形成、石油的生成一运移一聚集)。 “层序地层学”概念早在1948年Sloss,Krumbein及Dapples等就提出了。后经Vail(1977,1988),Payton(1977),Posarnentier(1988),Galloway(1989),Sagree(1988),Wagoner(1988)等人进一步完善,层序地层学理论进入到系统化与综合化阶段,形成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Vail and Posamentier,1988)和成因层序地层学新学派(Galloway,1989)。以最大水进面(海泛面或湖泛面)泥岩作为层序边界,强调在海平面或湖平面从下降到上升所完成的进积—退积—加积作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因地层单元,层序内部具有向上变粗再变细的演化序列;1994年,Cross等提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根据基准面旋回原理和可容空间变化原理,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研究相对应的沉积相演化序列,预测有利储集砂体的产出位置和发育情况。2002年AAPG年会对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为:①提出运动学层序和体系域、地球半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深海盆地千米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深海页岩层序识别和陆架边缘崩塌基准面及崩塌层序等新理论,提出气候变化是高频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验证了米兰柯维奇旋回中40×104a离心率周期造成海平面变化的理论;②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学关系研究方面以及层序地层学在含油气系统、团闭预测、储集层和油气藏精细描述、烃源岩预

年产xx吨食醋项目申请报告

年产xx吨食醋项目申请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年产xx吨食醋项目申请报告 我国食醋起源于山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出现了用曲做酒,用梅子做酸性调味品的史料记载。食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多由高梁、大米、玉米、小麦以及糖类和酒类发酵制成。 该食醋项目计划总投资13883.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120.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0%;流动资金2762.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90%。 达产年营业收入2308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774.56万元,税金及 附加253.28万元,利润总额5313.44万元,利税总额6299.61万元,税后 净利润3985.0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14.5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27%,投资利税率45.38%,投资回报率28.70%,全部投资回收期4.98年,提供就业职位343个。 报告根据项目的经营特点,对项目进行定量的财务分析,测算项目投 产期、达产年营业收入和综合总成本费用,计算项目财务效益指标,结合 融资方案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并开展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等。 ...... 食醋是由高粱、大米、玉米、小麦等发酵而成的酸味液态调味品,按 制醋工艺,通常可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从产业链来看,食醋行业上

游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大米、谷糠、玉米等;中游为各类型食醋,按功能划分,主要包括烹调型食醋、佐餐型食醋、保健型食醋和饮料型食醋;下游主要通过商超、餐饮店、便利店、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

年产xx吨食醋项目申请报告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与范文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与范文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一、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意义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学生对自己课题目前研究范围和深度的理解与把握,间接考察学生是否阅读了一定的参考文献。这不仅是毕业论文撰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而且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或避免研究重复。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在撰写之前,要先把从网络上和图书馆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找出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1. 在写毕业论文时,简写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最重要的是对一些现行的研究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 2. 再者简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可分技术不足和研究不足。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或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等等。 3. 最后简略介绍发展趋势。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写的是把研究现状,而不是写课题物本身现状,重要体现研究。例如,写算法的可视化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等;而不是大量算法的可视化研究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此只需一笔带过,也是对研究的一种把握。 2.要写最新研究成果和历史意义重大的研究成功,主要写最新成果。 3.不要写得太少或写的太多。如果写的少,说明你查阅的材料少;如果太多则说明你没有归纳,只是机械的罗列。一般2-3 页A4 纸即可。 4.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 较靠近的内容来写。多从网络上找资料,学习和练习。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范文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三维可视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许多研究人员己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有许多成熟的技术己经应用到实际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的可视化软件产品,如3DMAX、MAYA、EVS、 AVS 等。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游戏、电影动画、工业设计以及其它专业领 域的研究,而与GIS 联系较少。可视化理论与技术用于地图学与GIS 始于90 年代初。1993 年,国际地图学协会在德国科隆召开的第16 届学术讨论会上宣告成立可视化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定期交流可视化技术在地图学领域中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热点,并加强与计算机领域的协作。 1996 年该委员会与美国计算机协会图形学专业组进行了跨学科的协作,制订了一项称为“CartoProiect的行动计划,旨在探索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如何有效地应用于空间数据可视化中,同时也探讨怎样从地图学的观点和方法来促进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1998 年 2 视化研讨等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科学计算可Mccormick .H.B 月由. 会的内容撰写的一份报告中正式提出了“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概念,从此标志着一门新的可视化学科的问世。三维GIS 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形表面的重构、

2020年食醋行业市场投资调研分析报告

2020年食醋行业市场投资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1.调味品行业整体情况 (6) 1.1行业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6) 1.2行业集中程度有待提高,强者更强进一步体现 (8) 1.3调味品处于成长期的中后期阶段,醋板块未来增速较高 (10) 2、食醋行业竞争格局 (13) 2.1食醋历史悠久,起源于山西 (13) 2.2醋企多而不强,行业集中程度低 (15) 2.3地方醋企谋求全国化,酱油企业进军食醋 (18) 3食醋行业盈利能力 (22) 3.1食醋行业量价齐升,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22) 3.2恒顺位居醋企龙头,醋企毛利不一 (23) 3.3期待管理提效,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27) 4.食醋行业未来发展情况 (29) 4.1人均消费量以及吨价来看,我国食醋仍具有量价齐升的空间 (29) 4.2人口回流催化消费升级,其他消费场景还有待开发 (29) 4.3餐饮或许是食醋行业的下一个突破口 (34) 5.重点公司关注 (39) 5.1恒顺醋业:调味品稳健增长,期待机制进一步优化 (39) 5.2紫林醋业:营销策略优化,山西陈醋历史品牌助力持续增长 (44) 6.投资风险 (48)

图表目录 图1:调味品行业发展情况 (6) 图2: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7) 图3:调味品行业利润情况 (7) 图4:调味品百强企业产量情况 (8) 图5:调味品百强企业销售收入情况 (8) 图6:百强企业占调味品行业比重不到30% (9) 图7:2018年各国调味品行业集中程度 (9) 图8:食醋行业各子板块的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10) 图9:中国调味品市场消费结构占比 (11) 图10:调味品子行业未来增速情况 (12) 图11:食醋的液态发酵过程 (13) 图12:食醋的固态发酵过程 (14) 图13:食醋产业结构图 (14) 图14:2018百强企业食醋企业规模集中年产1-5万吨 (17) 图15:2018年食醋行业企业份额占比 (17) 图16:主要食醋品牌力指数排名 (19) 图17:2006-2015年百强食醋行业收入情况 (22) 图18:2016-2018年百强企业食醋产品销售价格走势 (22) 图19:生产食醋企业毛利率情况 (24) 图20:销售净利率:海天、紫林、恒顺 (27) 图21:销售费用率:海天、紫林、恒顺 (27) 图22:管理费用率:海天、紫林、恒顺 (27) 图23:中国、日本、美国人均食醋消费量(公斤) (29) 图24:恒顺醋业10年陈醋 (30) 图25:紫林匠酿系列 (30) 图26:恒顺醋业高端食醋的增速 (31) 图27:恒顺醋业保健醋产品 (32) 图28:紫林醋业保健醋产品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