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0规范版)_图文(精)

梁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0规范版)_图文(精)
梁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0规范版)_图文(精)

一般受弯构件、偏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及三、四级框架梁垮中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表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HPB2350.2360.2720.3060.3360.3660.3860.4050.4200.4370.4480.4590.4670.476

HPB3000.2000.2120.2380.2620.2850.3000.3150.3270.3400.3480.3570.3630.370

HRB3350.2000.2000.2150.2360.2570.2700.2840.2940.3060.3140.3210.3270.333

HRB400、

RRB4000.2000.2000.2000.2000.2140.2250.2360.2450.2550.2610.2680.2730.278

HRB500、

HRBF5000.2000.2000.2000.2000.2000.2000.2000.2030.2110.2160.2210.2260.230二级框架梁跨中及三、四级框架梁支座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表

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HPB2350.2880.3330.3750.4110.4480.4710.4950.5130.5340.5470.5600.5710.581

HPB3000.2500.2590.2910.3200.3480.3670.3850.3990.4160.4260.4360.4440.452

HRB3350.2500.2500.2620.2880.3140.3300.3470.3590.3740.3830.3920.4000.407

HRB400、

RRB4000.2500.2500.2500.2500.2610.2750.2890.2990.3120.3190.3270.3330.339

HRB500、

HRBF5000.2500.2500.2500.2500.2500.2500.2500.2500.2580.2640.2710.2760.281一级框架梁跨中及二级框架梁支座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表

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HPB2350.3400.3930.4430.4860.5290.5570.5850.6070.6310.6470.6620.6750.687

HPB3000.3000.3060.3440.3780.4120.4330.4550.4720.4910.5030.5150.5250.534

HRB3350.3000.3000.3100.3400.3710.3900.4100.4250.4420.4530.4640.4720.481

HRB400、

RRB4000.3000.3000.3000.3000.3090.3250.3410.3540.3680.3770.3860.3940.401

HRB500、

HRBF5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50.3120.3200.3260.332

一级框架梁支座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表

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HPB2350.4190.4840.5450.5980.6510.6860.7200.7470.7770.7960.8150.8300.846

HPB3000.4000.4000.4240.4650.5070.5330.5600.5810.6040.6190.6340.6460.658

HRB3350.4000.4000.4000.4190.4560.4800.5040.5230.5440.5570.5710.5810.592

HRB400、

RRB4000.4000.4000.4000.4000.4000.4000.4200.4360.4530.4640.4760.4840.493

HRB500、

HRBF5000.4000.4000.4000.4000.4000.4000.4000.4000.4000.4000.4000.4010.408另: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C25C30C35≥C40 d≤25d>25d≤25d>25d≤25d>25d≤25d>25d≤25d>25 HPB235 (Ⅰ级钢筋) 31d31d27d27d24d24d22d22d20d20d HRB335 (Ⅱ级钢筋) 39d42d34d37d30d33d27d30d25d27d HRB400 (Ⅲ级钢筋) 46d51d40d44d36d39d33d36d30d33d

【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总体要求: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年度任务:2015-2017年全乡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精准识别 (一)核准对象。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 (二)分类扶持。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优先扶持黄卡户,集中攻坚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则通过保障扶贫来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挂图作业。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乡里将根据各村情况对每年精准脱贫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 三、精准施策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 9.5.1规定的数值。 第8.2.3条解释: 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s/(bh0); 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p+As)/(bh0)。 第10.1.8条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3.1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第6.3.3条: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 1 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8-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 2 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8-2采用; 注:d为柱纵筋最小直径;柱根指框架底层柱嵌固部位。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6.3.9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及最小搭接长度word精品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 a、l aE ) 非抗震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 a 注:1. HPB235级钢筋(光面钢筋)的末端应做1800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应》3d。 2. 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 修正系数1.1。 3. HRB335 HRB40C和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用于三类环境的钢筋混凝土 构件中),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1.25。 4. 当HRB335 HRB400K RRB40C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d且配 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0.8。 5. 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应》250mm 6. 当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0.7。 7.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锚 固长度l a的0.7倍。机械锚固措施不得用于受压钢筋的锚固。

受拉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 aE 注:1.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 以修正系数1.1 0 2. HRB335 HRB40C 和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用于三类环境的钢筋混凝土 构件中),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1.25 o 3. 当HRB335 HRB400K 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d 且配 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0.8 o 4. 当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5. 四级抗震的锚固长度l aE 按非抗震的锚固长度l a 采用,即l aE =l 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h 、I 1E ) 非抗震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I I 0.7 o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 【摘要】配筋率是保证安全使用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合理确定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确保建筑物安全并带来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本文根据现行设计规范对结构的最小配筋率分析探讨。 【关键词】钢筋砼结构;最小配筋率;受弯构件;带肋钢筋 现行的国家规范“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把HRB400钢筋确定为钢筋砼结构的主导用筋。其后冶金企业研制开发的符合国情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 的新型号筋。HRB500钢筋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耐高低温、耐疲劳和可加工性能好的优点,符合砼结构对建筑用筋性能指标的主要内容要求。HRB500钢筋在建筑行业中己得到广泛使用,会促进其它相关建筑材料的发展提高,因此而带来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钢筋砼梁的主筋纵向筋配筋率是保证安全使用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配筋率的变化不仅使梁的受弯承载力产生变化,而且会使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特征发生质的变化。当纵向主筋配筋率少到一定值后,梁的受力性能会产生大的变化,同无筋素砼梁没有什么差别。当这种梁一旦在受拉区的砼出现开裂,裂缝截面的拉力会很快超过屈服强度而进入强化阶段,造成整根梁发生撕裂,甚至使整个钢筋被拉断,这种破坏现象没有明显的预兆,属于脆性破坏。为了防止这种脆断的产生,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明确规定:钢筋砼受弯构件的纵向受力主筋的配筋率不能低于某一限定值,该值即为受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HRB500钢筋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强钢筋,已经在工程实践应用范围较广,必须合理确定其作为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在实践应用中探讨对HRB500钢筋作为受弯构件纵向主受拉的最小配筋率作浅要分析。 1最小配筋率确定的一般原则 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试验和理论分析均表明,构件的最小配筋不仅与受力形态、表面尺寸及形式、材料强度有关,而且与受荷时间的长短、温度变化的大小、收缩及徐变的程度有关。目前世界一些国家对钢筋砼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取值方法基本上有两种:即模型法和经验法。模型法是以截面受拉区砼开裂后,受拉钢筋由于配置过少而立即屈服进入强化阶段,此时的受拉钢筋配筋的最小配筋率。经验法是指直接给出最小配筋率的的取值,而没有受完整的受力模型作为取值准则,但其中也从不同角度考虑了一些因素对最小钢筋率取值的影响,所考虑的这些因素的影响规律与模型方案的趋势有一定的近似性。 而国内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的确定原则是:截面开裂后,构件不会立即失效(裂而不断),即在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构件的抗弯承载力不低于同截面素混凝土构件的开裂弯矩,即: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汇总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 a、l aE) ● 【资料来源】《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 非抗震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 混凝土强度等级 ??????级钢筋 d≤25 ??????级 钢筋 ??????和 ?????级 钢筋 ?≤ ? ?> ? ?≤ ? ?> ? C20 31d 38d 42d 46d 51d C25 27d 33d 36d 40d 44d C30 24d 29d 32d 35d 39d C35 22d 27d 30d 32d 35d ≥C40 20d 25d 27d 30d 33d 注: ? ??????级钢筋(光面钢筋)的末端应做 ??0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应≥ ?。 ?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

? ??????、??????和 ?????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用于三类环境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 ? 当??????、??????和 ?????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 凝土保护层厚度> ?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 ?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应≥ ????。 ?当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 数 ??。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受压钢筋的锚固 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锚固长度●a 的 ??倍。机械锚固措施不得用于受压钢筋的锚固。 受拉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aE 混凝土 强度等级 一、二级抗震 三级抗 震 ??????级钢筋 ?????? 和 ?????级钢筋 ??????级钢筋 ?????? 和 ?????级钢筋 d ≤25 ?> ? ?≤ ? ?> ? ?≤ ? ?> ? ?≤ ? ?> ? C20 44d 48d 53d 58d 40d 44d 48d 53d

配筋率的计算

1.7 配 筋 率 1.7.1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1.7.1.1 不考虑地震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构件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75及表1-76规定的数值。 表1-75 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min ρ(%) 注:1.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各类构件一侧受压钢筋的配 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计算;受弯的梁类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 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边缘面积(b b f -')' f h 后的截面面积计算。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的受压钢筋”或“一侧的受拉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2.当温度、收缩等因素对结构有较大影响时,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上述规定适当增加; 3.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少0.1;当混凝土强度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4.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表1-76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一侧 受拉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ρ(%) 续表1-76

注:本表是1-75序号3的具体化。 2)对于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1.7.1.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如表1-77及表1-78所示。 表1-78 y f =300N/mm 2 (y f =360N/mm 2)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续表1-78

(完整版)梁底受拉钢筋为何没有最大配筋率要求

梁底受拉钢筋为何没有最大配筋率要求,梁端却有一个例子解释,把一根梁想象成一个大馒头,弯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掰馒头,梁底受拉就是馒头底下被手往两边掰,自然是受拉的,梁面受压就是馒头上面被手往中间挤,自然是受压的,那么中间有一个位置是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这个位置在截面上就叫中和轴,所谓受压区高度呢,就是受压面的最外缘到中和轴的距离 弄清楚了弯曲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很快解释弯曲破坏了,梁的弯曲破坏分三种形式,少筋,适筋和超筋: 1.少筋破坏,顾名思义就是抗拉钢筋配少了,弯曲时梁底受拉最先抵抗拉力的其实是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抗拉强度就是个渣,所以自然很快就会裂开,裂开的时候由混凝土承担的拉力自然转给了配在里面的受拉钢筋,但是钢筋配少了抗拉强度不够,混凝土一裂开钢筋就屈服甚至断掉了,这种就叫少筋破坏; 2.适筋破坏,假设梁底钢筋配的是足够的,我们就不担心梁底了转去看看梁面的情况,我们上面说了弯曲梁底受拉的话梁面是受压的,假设梁面没有配钢筋,那么承受压力的是混凝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是很好的,但是强度也有限值,在梁底钢筋被拉屈服的时候恰好梁面的混凝土也被压坏了(也就是超出抗压强度了) ,这种时候我们说梁底的钢筋是配得正好够的,所以这种破坏叫适筋破坏; 3.超筋破坏,假设梁底钢筋配多了,梁面混凝土都压坏了梁底钢筋还没点事儿,那其实梁也是不能用了的,所以梁底钢筋就浪费了不少,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这就叫超筋破坏.

啰啰嗦嗦扯这么多大家肯定困了,怎么还没讲到点子上.由超筋破坏我们知道,其实是有最大配筋率的,梁底钢筋会有配多了的情况啊,但是转念想想,既然破坏是梁面混凝土压坏为判断标准的,那有什么办法不让它过早破坏吗,当然有,加钢筋,梁面加抗压钢筋,这种配筋形式就叫双筋(梁底有受拉筋,梁面有抗压筋),梁底承担多少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梁面就要承担多少压力,混凝土不够钢筋来凑. 那有小伙伴就想不明白了,那照你这么说,只要梁面与梁底钢筋保持一个平衡的关系,梁底就永远不会超筋了吗,受压区高度不会超限吗? 我们翻到《混凝土规范》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确定公式为(不考虑预应力):α1 fc b x= fy As -fy'As' 恭喜你,理论上就是这样的,调整梁底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配筋面积,x 是在可控范围内的,可以保证不超限,只要你钢筋放得下. 那梁面受拉钢筋配筋率为啥有个不宜大于2.5% ,不应大于2.75% 的规定呢?这是个抗震的问题,既然是抗震免不了要说延性,这其实是个延性的要求,每天大谈特谈延性,延性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梁的弯曲是中和轴上部受拉(压)下部受压(拉)的,在梁柱节点附近的梁端部,通常是承担负弯矩,即是上部受拉下部受压的,现在从梁侧面一刀切,切出一个横截面"1",拿出一支笔竖起来作比喻,然后呢由于上部受拉会有拉应力下的形变(假设向左),下部受压有压应力下的形变(假设向右),我们假设中和轴在笔的中间点,那么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大全共5页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laE) 【资料来源】《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 非抗震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 a 注:1. HPB235级钢筋(光面钢筋)的末端应做1800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应≥3d。 2.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将 表值乘以修正系数1.1。 3. 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用于三类环境的钢筋 混凝土构件中),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1.25。 4. 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d 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0.8。

5.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应≥250mm。 6.当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0.7。 7.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受拉锚固长度l 的0.7倍。机械锚固措施不得用于受压钢筋的锚固。 a 受拉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 aE 注:1.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1.1。 2. 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用于三类环境的钢筋 混凝土构件中),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1.25。 3. 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d

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0.8。 4.当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0.7。 5.四级抗震的锚固长度l aE 按非抗震的锚固长度l a 采用,即l aE =l a 。 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l l 、l lE ) 【资料来源】《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 非抗震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l l 注:1. HPB235级钢筋(光面钢筋)的末端应做1800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应≥3d。 2.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将 表值乘以修正系数1.1。

梁底受拉钢筋为何没有最大配筋率要求审批稿

梁底受拉钢筋为何没有最大配筋率要求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一个例子解释,把一根梁想象成一个大馒头,弯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掰馒头,梁底受拉就是馒头底下被手往两边掰,自然是受拉的,梁面受压就是馒头上面被手往中间挤,自然是受压的,那么中间有一个位置是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这个位置在截面上就叫中和轴,所谓受压区高度呢,就是受压面的最外缘到中和轴的距离弄清楚了弯曲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很快解释弯曲破坏了,梁的弯曲破坏分三种形式,少筋,适筋和超筋: 1.少筋破坏,顾名思义就是抗拉钢筋配少了,弯曲时梁底受拉最先抵抗拉力的其实是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抗拉强度就是个渣,所以自然很快就会裂开,裂开的时候由混凝土承担的拉力自然转给了配在里面的受拉钢筋,但是钢筋配少了抗拉强度不够,混凝土一裂开钢筋就屈服甚至断掉了,这种就叫少筋破坏; 2.适筋破坏,假设梁底钢筋配的是足够的,我们就不担心梁底了转去看看梁面的情况,我们上面说了弯曲梁底受拉的话梁面是受压的,假设梁面没有配钢筋,那么承受压力的是混凝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是很好的,但是强度也有限值,在梁底钢筋被拉屈服的时候恰好梁面的混凝土也被压坏了(也就是超出抗压强度了) ,这种时候我们说梁底的钢筋是配得正好够的,所以这种破坏叫适筋破坏; 3.超筋破坏,假设梁底钢筋配多了,梁面混凝土都压坏了梁底钢筋还没点事儿,那其实梁也是不能用了的,所以梁底钢筋就浪费了不少,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这就叫超筋破坏.

啰啰嗦嗦扯这么多大家肯定困了,怎么还没讲到点子上.由超筋破坏我们知道,其实是有最大配筋率的,梁底钢筋会有配多了的情况啊,但是转念想想,既然破坏是梁面混凝土压坏为判断标准的,那有什么办法不让它过早破坏吗,当然有,加钢筋,梁面加抗压钢筋,这种配筋形式就叫双筋(梁底有受拉筋,梁面有抗压筋),梁底承担多少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梁面就要承担多少压力,混凝土不够钢筋来凑. 那有小伙伴就想不明白了,那照你这么说,只要梁面与梁底钢筋保持一个平衡的关系,梁底就永远不会超筋了吗,受压区高度不会超限吗? 我们翻到《混凝土规范》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确定公式为(不考虑预应力):α1 fc b x= fy As -fy'As' 恭喜你,理论上就是这样的,调整梁底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配筋面积,x 是在可控范围内的,可以保证不超限,只要你钢筋放得下. 那梁面受拉钢筋配筋率为啥有个不宜大于% ,不应大于% 的规定呢这是个抗震的问题,既然是抗震免不了要说延性,这其实是个延性的要求,每天大谈特谈延性,延性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梁的弯曲是中和轴上部受拉(压)下部(拉)的,在梁柱附近的梁端部,通常是承担负弯矩,即是上部受拉下部受压的,现在

各种最小配筋率

各种最小配筋率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6%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级梁中位置 支座跨中 一级0.4和80ft/fy中的较大值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 二级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 三、四级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柱类型抗震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框架中柱、边柱 1.0 0.8 0.7 0.6 框架角柱、框支柱1.2 1,0 0,9 0,8 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应按上面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上面数值增加0.1。 规范上不是有么? 框架梁的最小配筋率取大值 一级支座0.4 ,80ft/fy 跨中0.3 ,65ft/fy 二级支座0.3 ,65ft/fy 跨中0.25,55ft/fy 三、四级支座0.25,55ft/fy 跨中0.2 ,45ft/fy 带边框的剪力墙连梁最小配筋率同相应抗震等级的框架梁。 基础哪,尤其是独立基础是多少啊 怎么算最小配筋率?谢谢! 现行规范上没有最小配筋率的明确规定,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执行,扩展基础底版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100~200。 最大配筋率 当受弯构件的配筋率达到相应于混凝土即将破坏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以ρmax (ρ=As/b h0)表示。

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1]

钢筋最小锚固和搭接长度 规范、图集2009-09-15 15:37:44 阅读5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 阅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laE) 非抗震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 混凝土强度等级HPB235级钢筋d≤25 HR B335级钢筋 HRB400和RRB400级钢筋 d≤25 d>25 d≤25 d>25 C20 31d 38d 42d 46d 51d C25 27d 33d 36d 40d 44d C30 24d 29d 32d 35d 39d C35 22d 27d 30d 32d 35d ≥C40 20d 25d 27d 30d 33d标号越大la越小,钢筋型号越大la 越大 注:1. HPB235级钢筋(光面钢筋)的末端应做1800弯钩,弯 后平直段长度应≥3d。 2.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 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1.1。

3. 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用于三类环境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1.25。 4. 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d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 数0.8。 5.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应≥250mm。 6.当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 数0.7。 7.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锚固长度la的0.7倍。机械锚固措施不得用于受压 钢筋的锚固。 受拉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aE 混凝土强度等级一、二级抗震三级抗震HRB335级钢筋HRB400和RRB400级钢筋HRB335级钢筋 HRB400和RRB400级钢筋 d≤25 d>25 d≤25 d>25 d≤25 d>25 d≤25 d>25 C20 44d 48d 53d 58d 40d 44d 48d 53d C25 38d 42d 46d 50d 35d 38d 42d 46d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试题学习)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与梁高的取值 第一是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的确定理论原则应该是受弯构件的第一阶段末,即截面受拉区砼开裂临界状态,此时的配筋应能承担砼开裂后转嫁的全部拉应力,故与全截面有关,应用全截面。 第二是正常的配筋率或最大配筋率,针对的是受弯构件第三阶段,即极限破坏状态,此时截面只与有效高度有关,保护层多厚都无用,故采用有效高度。 ______ 配筋率首先要满足砼本身的要求,(参见大家上学时的混凝土教材正截面受压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能无限增大,太大时会在钢筋屈服前压溃,超筋破坏。所以教材上是控制ξb(常用材料在0.5附近),所以我们的受拉钢筋配筋梁受ξb不能超过一定值,这个值随着截面尺寸砼等级钢筋等级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值也不同。我通过列表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常用材料和截面,梁的配筋率(即有效截面配筋率,不要搞错配筋率概念)一般在2.0%,全截面配筋率一般在2.0%以下(这句话相对于上句话似乎是废话,呵呵,但对于实际配筋时有很大方便)。 对于抗震梁(常见的为框架梁),除了控制上面的第二条外。还需要满足,砼规11.3.1可知框架梁配筋率宜满足 1.≤ 2.5% 2.ρ≤α1ζbfc/fy ρ=(As'-As)/bho ξb=0.35(二、三级框架) =0.25(一级框架)考虑受压区钢筋作用 ______ 抗震框架梁梁端最大配筋率只是2.5%吗? 抗震规范中,强规6.3.3条: 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高规中6.3.2条也有强制规定。 注意文中”且计入受压钢筋的。。。。。。“,这里关键一个“且”字,故“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只是必要条件,不能认为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就是 2.5%。而应加上“且”后面的话,才是充分必要条件。 在求x/h0时,应注意是计入受压钢筋的。 所以,在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问题上,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不能认为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就是 2.5%,实际设计中和一些资料手册中,就有这个问题。是不全面的,从而导致错误。 二、抗震时用公式pmax=Sb*a1*fc/fy,(其中,sb一级为0.25,二、三级为0.35)也是不对的,因为没有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而梁端有加密箍筋,6.3.3条第二款又保证了足够的受压筋,故不能忽约。 三、更不能套用非抗震时的最大配筋率。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 a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 a、l aE)【资料来源】《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 非抗震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 a 混凝土强度 等级HPB235级钢筋 d≤25 HRB335级钢筋HRB400和RRB400级钢筋 d≤25 d>25 d≤25 d>25 C20 31d 38d 42d 46d 51d C25 27d 33d 36d 40d 44d C30 24d 29d 32d 35d 39d C35 22d 27d 30d 32d 35d ≥C40 20d 25d 27d 30d 33d 注:1. HPB235级钢筋(光面钢筋)的末端应做1800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应≥3d。 2.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 乘以修正系数。 3. 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用于三类环境的钢筋混凝 土构件中),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4. 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d且 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5.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应≥250mm。 6.当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7.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 锚固长度l a 的倍。机械锚固措施不得用于受压钢筋的锚固。

受拉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 aE 注:1.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2. 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用于三类环境的钢筋混凝 土构件中),其锚固长度应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3. 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d且 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4.当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时,其锚固长度可将表值乘以修正系数。 5.四级抗震的锚固长度l aE 按非抗震的锚固长度l a 采用,即l aE =l a 。

最小配筋率

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的取值 独立基础底板最小配筋率的取值在《建筑地基基础规范》和《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关于这个问题设计行业也有 很大的分歧。 一、规范规定及相关理解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5.1条规定: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 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取“0.2和45ft/fy作用的较大值”。这一条是针对受弯构件,而独立基础同时承受上部荷载和土压力,底面尺寸相对于基础高度 也不是很大,因此不适合锥形和阶型独立基础。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5.2条规定: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 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小于0.15%。这一条是针对卧置 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而设的,其具体受力情况与独立基础还是有区别的。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3条: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 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易小于100mm。这一条文有 明确规定最小配筋,但至于是否还要满足最小配筋率0.15%则各有各的说法。 二、关于配筋率 若按最小配筋率0.15%控制配筋,则独立基础高度越高配筋越大。而独立 基础底板的厚度由冲切和剪切计算确定,其值比较厚,按0.15%控制所得的钢 筋面积大不够经济。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的问题各地或个人有不同的做法,如 北京市《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3.5.12条规定:如单独柱基之配筋不小于 10@200(双向)时,可不考率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工程设计中若无硬行规定,独立基础底板配筋只要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规定即可, 不要验算最小配筋率。 还有一种做法的结构思路:就阶形基础而言,合理设计的独立基础在绝大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与抗震锚固长度表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 a和一、二级、三级抗震等级的抗震锚固长度l aE (一) 注:1、所有锚固长度均应l a≥250 。 2、Ⅰ级钢筋两端必须加弯钩。HPB235钢筋为受拉时,其末端应做成180°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 不应小于3 d 。当受压时,可不做弯钩。 3、当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为≥0.4l a + 15 d ,见各类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 4、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 1.1 。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 a和一、二级、三级抗震等级的抗震锚固长度l aE (二) 注:1、所有锚固长度均应l a≥250 。 2、Ⅰ级钢筋两端必须加弯钩。HPB235钢筋为受拉时,其末端应做成180°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 不应小于3 d 。当受压时,可不做弯钩。 3、当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为≥0.4l a + 15 d ,见各类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

注:1、所有锚固长度均应l a≥250 。 2、Ⅰ级钢筋两端必须加弯钩。HPB235钢筋为受拉时,其末端应做成180°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 不应小于3 d 。当受压时,可不做弯钩。 3、当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为≥0.4l a + 15 d ,见各类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 4、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 1.1 。

注:1、所有锚固长度均应l a≥250 。 2、Ⅰ级钢筋两端必须加弯钩。HPB235钢筋为受拉时,其末端应做成180°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 不应小于3 d 。当受压时,可不做弯钩。 3、当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为≥0.4l a + 15 d ,见各类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 4、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 1.1 。

2钢筋并筋,保护层厚度,最小配筋率

混凝土结构 第二节:钢筋并筋,保护层厚度,最小配筋率 强度指标延性指标 混凝土抗拉差,钢筋延性好,混凝土延性好。 钢筋延性指标: 均匀伸长率最大力下的伸长率 均匀伸长率,不考虑颈缩 我们通常说的伸长率为考虑颈缩现象。 (五)并筋

条文说明: 说明:1,28以上不超过3根,32不超过2根,36不允许并筋。2,一排横向靠拢,三根品,并筋重心为等效钢筋重心。 3,等效直径(当量直径)2根跟号2,3根根号3。 4,并筋后和普通钢筋计算一样。 5,4.2.8条。

构造问题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二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 三钢筋锚固 四钢筋的搭接问题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8.2.1条) 1,保护钢筋以防止生锈———耐久性(主要问题) 2,握裹作用———共同作用,抗拔前提(满足) 3,H0=h-as——受力作用(比较明确) 4,防火——钢筋(软化)(防火规范规定) 主要耐久和握裹主要是耐久性 保护层厚度,正常情况不需要修正。 耐久性: 长锈条件1,水气2,膜破坏 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厚度和50年碳化有关系 a,板和墙是一大片,一个平面。梁柱是杆件两个方向碳化。板墙薄,梁柱厚。 b 碳化时间,50年和100年不同,100年是50年的1.4倍。 c 混密实度有关,表8.2.1定在大于C25的情况下的。如果小于等于C25时候加大5mm。

d,碳化和环境类别有关。(环境类别见3.5.2条) 握裹力问题8.2.1条1款 基本锚固长度——抗拔试验 在保护层大于钢筋直径下做的试验

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变化,受力有变化。

二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8.5.1) 1,受弯,偏心受拉,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2,受压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受弯,偏心受拉: 开裂就破坏,0.45ftb=fyAsinb 区分: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划分界限 保证构件延性破坏的保证 双控制 注意:拉区钢筋混凝土面积怎么求? 受拉肋及翼缘考虑面积,受压翼缘不考虑。 应2012 eg5.1.24 (455页) eg5.1.27 (457页)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配筋率是指用钢筋的截面积除以梁或柱的截面积再乘以100%。钢筋的截面积可以查钢筋手册。4根螺纹18 :10.18平方厘米,6根螺纹20:18.85平方厘米,配筋率:(10.18+18.85)/40*80 =0.009,配筋率0.9%。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ρ=A(s)/bh(0)。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 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 第 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s/(bh0); 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p+As)/(bh0)。 第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第,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受力类最小配筋百分 0.6全部纵向钢受压构0.2 一侧纵向钢0.45/中的较大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注 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HRB40级RRB4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0. 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b)h'后的截面面积计算;ff 4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第8.2.3条解释: 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s/(bh0); 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p+As)/(bh0)。 第10.1.8条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3.1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第6.3.3条: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

最小配筋率

最小(大)配筋率 一:板 1:最小配筋率 (1)分布钢筋:砼规9.1.7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宽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的受力钢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分布钢筋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尚应增加,且间距不宜大于200mm。(2):受力钢筋:砼规8.5.1 0.20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9.1.1条规定: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250mm. 2:最大配筋率 可参考受弯构件。 二:柱 1:框架柱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

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 类别抗震等级 一二三四 中柱和边柱0.9(1.0)0.7(0.8)0.6(0.7)0.5(0.6)角柱、框支 柱 1.1 0.9 0.8 0.7 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2.受压构件 受压构件最小配筋率 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 强度等级 500MPa 0.50 强度等级 400MPa 0.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