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盐溶液的酸碱性

7.3 盐溶液的酸碱性
7.3 盐溶液的酸碱性

§7.3 盐溶液的酸碱性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

盐类的水解——这种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 or 0H- 结合生

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盐类水解必须注意:1、此盐一定为可溶性盐。2、能跟水反应。3、水

解产物中必有至少一种是弱电解质。

规律:①盐类水解的过程是由于在水中引入了弱酸根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它们会跟水中存在的H+ or 0H- 离子结合,生成弱酸或弱

碱,从而破坏了原来水的电离平衡,使水向电离方向移动,直到

达成新的平衡。

②由强酸和弱碱生成的盐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③由弱酸和强碱生成的盐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二、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其水解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规律:①无弱不水解,溶液呈中性。

②有弱就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易水解的离子,它

对方的性越强)

③越弱越水解(水解程度:越弱越大),都弱都水解。

④越稀越水解(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稀释有利于水解)

⑤温度越高越水解,(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因为水解是吸热

反应)

1、强碱与弱酸所生成盐的水解——呈碱性。

如:CH3COONa、Na2CO3、Na2S、KHCO3等。例:CH3COONa

的水解,很显然是CH3COO-为弱酸根离子。∴是CH3COO-水解。

其离子方程式为:CH 3COO- + H2O CH3COOH + OH-

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说明:①水解过程是由水的电离和组成盐的离子跟H+ or 0H- 结合成

弱电解质的两个过程所组成,这两个过程都是可逆过程,所以水解过

程也是一种可逆过程。在方程式中必须用“”表示。

②此水解时,消耗的是H+、∴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谁强显谁

性)

③多元弱酸与强碱组成的盐的水解,必须分步进行。

如:K2CO3(草木灰、灰碱)——二步水解

CO 32- + H2O HCO3-+ OH-一级水解K 2CO3+H2O KHCO3+KOH

HCO 3-+ H2O H2CO3-+ OH-二级水解KHCO 3+H2O H2CO3+KOH

注意:①水解本身程度就很小,大部分离子留下来了,只有很少一部分离子

发生了水解。∴H

2CO

3

生成量相当小,H

2

CO

3

不能分开写成H

2

O、CO

2

更不能写↑。

②由于水解程度很小,即其一级水解程度也很小。因此二级水解程度

就更小了。∴多元弱酸强碱盐的水解,以第一级水解为主。

2、强酸与弱碱所形成盐的水解——呈酸性。

如:NH4Cl、Al2(SO4)3、Cu(NO3)2等,其水解时,均消耗了OH-,∴它们

的水溶液呈碱性。

NH 4Cl: NH4+ + H2O NH3·H2O + H+

说明:①由于NH4+水解程度小,所以NH3·H2O生成的浓度相当小。

∴不能将拆开写,更不能放出NH3↑了。

Al 2(SO4)3:Al3++3H2O A l(OH)3+3H+Al2(SO4)3 + 6H 2O2A l(O H)3 + 3H2SO4

②由于Al3+水解程度小,因而生成的A l(OH)3量相当小.∴不能用

“↓”符号。

③且弱碱一步电离,因此多元弱碱水解也是一步完成,但要用“”。

3、强酸强碱所形成盐的水解——呈中性。

由于强酸强碱盐的水解后都生成了难电离的电解质,因而H+、OH-均未消耗。∴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反应,溶液呈中性。

4、弱酸与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强烈水解

由于此类盐水解后都生成了难电离的电解质,H+、OH-都被消耗,因而使水解反应强烈进行。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对应酸碱的相对强弱,体现“谁强显谁性”。

但如:CH 3COONH4溶液呈中性。 CH3COONH4 + H2O CH3COOH

+NH

3·H

2

O

∵ CH

3

COOH和NH

3

·H

2

O 的电离相等。∴此水溶液呈中性。

三、盐溶液酸、碱性强弱比较

1、酸式盐的酸碱性问题。

(1) 强酸酸式盐。

强酸酸式根离子只能电离(电离出H+),不能水解。∴盐溶液显较强的酸性。

如:NaHSO

4→ Na+ + H+ + SO

4

2-若NaHSO

4

与HCl同浓度,则其

pH相等。

(2) 弱酸酸式盐

弱酸酸式根离子既能电离出H+,又能水解生成OH-,此类盐溶液的酸碱性是由它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强弱来决定的。

A、当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时,溶液就显酸性

B、当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时,溶液就显碱性

2、盐溶液酸、碱性强弱比较

①同种弱酸形成的盐溶液,当浓度,温度相同

时,它们的pH

影响盐类水解程关系是:正盐>一氢盐>二氢盐

度的内在因素。②同温、同浓度的盐溶液,酸越弱形成的盐溶液pH值越大。

(盐的本性)(规律③越弱越水解)如:Na2S碱性>

Na2CO3>Na2SO3

H2S酸性<H2CO3<H2SO3(Na2S>NaHS,Na2CO3>NaHCO3)

3、pH值相同的盐溶液和酸溶液(盐溶液和碱溶液)水的电离程度不同。

如pH=5的盐酸和NH4Cl,盐酸C H+(水)=10-9mol/L , NH4Cl中

C H+=10-5mol/L,其比值为(10-9/10-5)=10-4

四、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由盐的本性决定。如各种酸、碱本身电离度大小等问题起决

定因素。

2、外因(对同一种盐而言)

①温度

升高温度有利于盐类的水解。

例如:MgCO

3长时间煮沸变为M g(O H)

2

,同时放出CO

2

气体.

MgCO

3 +2H

2

O长时间加热→ M g(OH)

2

+CO

2

↑.

②浓度

稀释有利于水解,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浓度越大,水解

程度就越小,但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注意:不一定稀释后盐溶液水解程度增大就等于其水解后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增强。相反比稀释前还小。

③溶液的pH值影响

升高溶液的pH值,有利于弱碱阳离子的水解;降低溶液的pH 值,则有利于弱酸根阴离子的水解,反之则抑制水解。

∴当盐类水解后,溶液显酸性时,所加物质若能增大C

H+

,则水解被抑制,反之则促进水解。

④同离子效应。

若加入的物质中与水解产物具有相同的微粒,则可抑制水解,若能消耗水解产物,则促进水解。

五、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凡遇到有弱酸或弱碱参加反应所生成的盐都要考虑盐的水解。

1、实验室配制和保存某些盐溶液的问题——抑制水解

在实验室中要配制一些诸如FeSO

4、FeCl

3

、C u(N O

3

)

2

、Na

2

S

等溶液时,要注意到它们的水解问题。如①FeCl

3

水解时就会生成

F e(O H)

3

,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浑浊。

FeCl

3+3H

2

O Fe(OH)

3

+3HCl 为了不让FeCl

3

溶液出现浑浊,

就要抑制水解,从平衡原理出发,就要加HCl,使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移动。∴在配制FeCl

3

溶液时,必须加少量稀盐酸,以抑制水[小结归纳]①加酸(加与盐阴离子相同的酸)可抑制弱碱金属阳离子的水解,使配出来的溶液澄清。

②加碱(加与盐阳离子相同的碱)可抑制弱酸阴离子的水解,

使配出来的溶液较少水解。

练习: 1、如何配制澄清的CuSO

4(aq)(加稀H

2

SO

4

,抑制Cu2+水解)

2、如何配制澄清的FeSO

4(aq)(①加稀H

2

SO

4

,抑制Fe2+水解,②加

还原铁粉,防止Fe2+氧化)

2、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①强酸弱碱盐 pH<7(常温下)[H+]>[OH-]酸性

弱酸强碱盐 pH>7 [H+]<[OH-]碱性

强酸强碱盐 pH=7 [H+] =[OH-]中性

弱酸弱碱盐强烈水解,pH接近于7 ,看谁强。

强酸强碱酸式盐不水解,只电离,呈酸性。pH<7

弱酸弱碱酸式盐 水解,电离共存,要看哪个程度大。 如NaHSO 3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呈酸性。 如NaHSO 3 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呈碱性。

②一般来讲,酸或碱越弱,则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

大;反过来,如果某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则对应的酸或碱就弱。

如:常温下,0.1mol/L 的NaA 、NaB 、NaC 三种盐溶液的pH 值

依次为8、9、10,则HA 、HB 、HC 的酸性依次 减弱

练习: 有11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不同溶液:H 2SO 4、B a (O H)2、NH 3·H 2O 、

NaOH 、HCl 、NaCl 、NaHCO 3、NaHSO 4、CH 3COOH 、NH 4Cl 、Na 2CO 3按pH 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说明: 由于水解程度小,所以水解引起的酸性不如弱酸的电离强,水解造

成的碱性不如弱碱电离的碱性强。

3、 判断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练习: 1、在0.1mol/L 的NH 4Cl 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序是: 。

2、灰碱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是 。

3、在同浓度时NH 4Cl 、NH 4Ac 、(NH 4)2CO 3、(NH 4)2SO 4溶液中,

其中NH 4+浓度最大的是 ,NH 4+浓度最小的是 。

4、①NH 3·H 2O 与同浓度同体积的HCl 反应后,溶液呈什么性?其

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什么?

②若要使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有什么方法?

③已知C H+=C OH-,pH=7,则溶液中C NH4+与C Cl-有什么关系?

[补充] 有关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几种守恒。 1、电荷守恒

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

如:NaHCO 3溶液 C Na++C H+ = C HCO3-+C CO32-×2+C OH-

2、物料守恒

抓住某多变元素的原子守恒。如:Na 2CO 3,余CO 32- 水解得HCO 3-、

H 2CO 3三种含C 原子的微粒。1/2(Na +)=[Na 2CO 3]=[CO 32-]+[HCO 3-]+[H 2CO 3]

∴[Na +]=2([CO 32-]+[HCO 3-]+[H 2CO 3]) [练习]写出Na 2HPO4的物料守恒式

1/2[Na +]=[Na 2PO 4]=[HPO 42-]+[H 2PO 4-]+[PO 43-]+[H 3PO 4]

3、质子守恒

得失H+守恒,选择零水准。如:Na 2HPO 4 零水准HPO 42-、H 2O

把H +看成H 3O + 溶液有除HPO 42-外H 2PO 4-、PO 43-、H 3PO 4、H +、OH -。

[H 2PO 4-]+[H 3PO 4]×2+[H +]=[PO 43-]+[OH -] 失H + 得H +

[练习] 写出NaHCO 3, C a (H 2P O 4)2的质子守恒式。

4、表示0.1mol/LNaHCO 3溶液中有关微粒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

是 。

A,C

Na+>C

HCO3-

>C

CO32-

>C

H+

>C

OH-

B,C

Na+

+C

H+

= C

HCO3-

+C

CO32-

+C

OH-

C,C

Na++C

H+

= C

HCO3-

+2C

CO32-

+C

OH-电荷守恒

D,C

Na+

= C

HCO3-

+C

CO32-

+C

H2CO3 物料守恒

5、100mL0.1mol/L醋酸与50mL0.2mol/LNaOH溶液混合在所得溶

液中,各种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C

Na+>C

AC-

>C

OH-

>C

H+

B,C

Na+

>C

AC-

>C

CO32-

>C

H+

>C

OH-

C,C

Na+>C

AC-

=C

H+

>C

OH-

D,C

Na+

=C

AC-

>C

OH-

>C

H+

4、纯碱溶液的去污原理,NH

4

Cl可除锈。

5、明矾或FeCl

3

的净水原理。

明矾:KAl(SO

4)

2

→K++Al3++2SO

4

2- Al3++3H

2

O A l(O H)

3

+3H+

生成了A l(O H)

3

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杂

质,而且吸附能力较强,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因而能净水.而

且A l(O H)

3

聚积较多时,会出现絮状沉淀,同样吸附杂质。 6、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泡沫灭火器内所装药品是:

钢瓶内:饱和NaHCO

3

溶液——强碱弱酸盐。

小玻璃瓶内:Al2(SO4)3溶液——强酸弱碱盐。

这两种盐都要水解。其水解方程式为:

Al

2(SO

4

)

3

+6H

2

O2A l(O H)

3

+3H

2

SO

4

中和反应

6NaHCO

3+6H

2

O6H

2

CO

3

+6NaOH 3Na

2

SO

4

+6H

2

O

Al3++3H

2O A l(O H)

3

+3H+

3HCO

3-+3H

2

O3H

2

CO

3

+3OH- 3H

2

O

同时使C

H+

、C

OH-

减小

故使两个水解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促进了双方

各自的水解,得到了更多的A l(O H)

3和H

2

CO

3

,使Al(OH)

3

↓,

H

2CO

3

分解为CO

2

和H

2

O。钢瓶内气体压强不断增大,就把筒内

液体、气体一起压出,形成了巨大的喷泉。

其反应原理为发生了双水解。

Al

2(SO

4

)

3

+6NaHCO

3

→3Na

2

SO

4

+6CO

2

↑+2A l(O H)

3

Al3++3HCO

3-→2A l(O H)

3

↓+3CO

2

7、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K

2CO

3

)混合使用。

8、某些无水盐的制得。

[例] 1)AlCl

3

溶液加热蒸干,再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什

么?如何得到无水AlCl

3

晶体。

2)为何在溶液中无法得Al

2S

3 ?

9、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

10、鉴别物质可以利用和盐发生双水解的现象把物区分开来。例如:用一种试剂鉴别

a,NaHCO

3、NaOH、NaAlO

2

、NaCl四种物质的水溶液。

b,FeCl

3、Na

2

SO

3

、HCl、KAl(SO

4

)

2

·12H

2

O

11、分析对水的电离度的影响。

酸碱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小,而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大。如:常温下,pH=5的盐酸和pH=5的NH

4

Cl溶液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之比为。

12、制备胶体

FeCl

3+3H

2

O△F e(O H)

3(胶体)

+3HCl(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

3

液,产生红色胶体)

[补充] 1)易水解的离子(常见)

阳离子:NH

4

+、Ag+、Fe2+、Fe3+、Zn2+、Cu2+、Al3+

阴离子:CH

3COO-、C

6

H

5

O-、S2-、HS-、CO

3

2-、HCO

3

-、SO

3

2-、SiO

3

2-、

PO

43-、HPO

4

2-、

ClO-、F-、AlO

2

-

2)双水解(连线间都应考虑双水解)

3+

S2-) AlO

2

-盐溶液都是中性的吗

1、填表:

2、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c(NH

4

+)>c(Cl-)>c(OH-)>c(H+)

(B)c(Cl-)>c(NH

4

+)>c(H+)>c(OH-)

(C)c(H+)>c(NH

4

+)>c(Cl-)>c(OH-)

(D)c(OH-)>c(Cl-)>c(NH

4

+)>c(H+)

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A)0.9%氯化钠溶液(B)0.9%氯化铵溶液

(C)1.25%碳酸氢钠溶液(D)5%葡萄糖溶液

答案:1、略2、B 3、B

盐类水解

1、如何配制澄清的FeCl3溶液?;把FeCl3溶液加热蒸干后灼烧,残留物是什么?。

2、下列各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

2O+H

2

O H

3

O++OH-(B)OH-+HCO

3

-H

2

O+CO

3

2-

(C)CO

2+H

2

O H

2

CO

3

(D)CO

3

2-+H

2

O HCO

3

-+OH-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些盐的水溶液呈中性,这些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盐;

(B)盐的水解可视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C)醋酸铵溶液呈中性,是由于醋酸铵不会发生水解;

(D)Na

2CO

3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CO

2

4、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 2

3)、c(HCO

3

ˉ)都减少,其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5、在蒸发皿中加热蒸于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氯化铝 (B)碳酸氢钠 (C)硫酸镁 (D)高锰酸钾

6、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10-3mol/L,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MnO

4-、NO

3

- (B)Fe3+、A13+、Cl-、HS-

(C)NH

4+、HCO

3

-、Na+、CH

3

COO- (D)K+、Na+、SO

4

2-、NO

3

-

7、已知往0.1mol/L的氨水中滴入酚酞试液时,溶液将呈现粉红色。现采取下列措施,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颜色不会变浅的是()

(A)往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B)往溶液中加入NH

4

Cl

(C)把溶液加热至沸腾 (D)往溶液中加入NaOH

8、pH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稀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加适量CH

3

COONa晶体后,两溶液pH均增大

(B)滴入甲基橙试剂,两溶液均显红色

(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pH均增大

(D)加足量的Mg粉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H

2

一样多

9、下列各组溶液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

(B)PH=2的盐酸与PH=12的Ba(OH)

2

等体积混合

(C)0.1mol/L的酸性溶液与0.2mol/L的碱性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9的溶液稀释至1000倍

10、取100mL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

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和锌反应放出的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较大

(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答案:1、将FeCl3溶解在盛加有盐酸的蒸馏水中;残留物为Fe2O3 2、D 3、B 4、D 5、C 6、D 7、D 8、A C 9、D 10、BC

本节测试(4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溶质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的是 ( )

(A)Na

2HPO

4

(B)NaHSO

4

(C)(NH

4

)

2

SO

4

(D)K

2

S

2、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

(A)CaCl

2(B)CH

3

COONa (C)NH

4

Cl (D)K

2

S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

4

+浓度最大的是 ( )

(A)NH

4Cl (B)NH

4

HSO

4

(C)CH

3

COONH

4

(D)NH

4

HCO

3

4、25℃时,在浓度均为1mol/L的(N H

4)

2

SO

4

、(NH

4

)

2

CO

3

、(N H

4

)

2

F e(S O

4

)

2

溶液中,测得其中c(NH

4

+)分别为a、b、c(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c>a>b (C)b>a>c (D)a>c>b

5、当Mg(OH)

2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时:Mg(OH)

2

Mg2++2OH-要使Mg(OH)

2

一步溶解,应向溶液中加少量的固体是( )

(A)NH

4Cl (B)NaOH (C)Na

2

CO

3

(D)NaCl

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加热时pH值变小的是 ( )

(A)氯化铁(B)氯化钠(C)盐酸(D)碳酸钠

7、已知常温下某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1mol/L,溶液中可能含有①

Fe2+②Cl-③ HCO

3-④ Na+⑤NO

3

-⑥ Al3+将上述离子任意两种组合,肯定

..能在

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②⑥(B)①⑤(C)④⑤(D)③④

8、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1×10-14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Al3+ Na+ NO

3- Cl-(B)K+ Na+ Cl- NO

3

-

(C)K+ Na+ Cl- HCO

3 -(D)K+ NH

4

+ SO

4

2- NO

3

-

9、下列各环境下的离子组合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中性溶液中:Mg2+、Fe3+、SO

4

2-、Cl-

(B)pH=0的溶液中:Al3+、NH

4+、Ba2+、SO

4

2-

(C)c(H+)=10-14 mol/L 的溶液中:Na+、AlO

2-、S2-、SO

3

2-

(D)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Fe2+、I-、NO

3

-、ClO-

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值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HX、HZ、HY (B)HZ、HY、HX

(C)HX、HY、HZ (D)HY、HZ、HX

11、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 Na

2SO

4

、② NaHSO

4

、③ NH

4

HSO

4

按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是 ( ) (A)③<②<①(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

12、浓度均为0.1 mol / L的① NaHCO

3、② Na

2

CO

3

、③ NaCl、④ NaHSO

4

四种

溶液,按pH值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1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Na

2CO

3

、NaHCO

3

、NaCl、NH

4

Cl

(B)Na

2CO

3

、NaHCO

3

、NH

4

Cl、NaCl

(C)Na

2CO

3

、NaCl、NH

4

Cl、NaHCO

3

(D)Na

2CO

3

、NH

4

Cl、NaHCO

3

、NaCl

14、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氯化铝(B)碳酸钠(C)醋酸钠(D)硫酸铜

15、下列实际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和草木灰(含K

2CO

3

)可混合施用

(B)用明矾可以净水

(C)加热后纯碱的去油污能力更强

(D)配制AlCl

3

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二、填空题:

16、盐类水解的实质是:在溶液中,由于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

或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了水的使溶液显示不同程度酸性、碱性或中性,并在反应中(填“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水解以及溶液的酸碱性①NaCl ②Na

2CO

3

③NH

4

Cl

④HCl ⑤Ba(OH)

2⑥CH

3

COONa ⑦Na

2

S ⑧FeCl

3

⑨Zn(NO

3

)

2

⑩CH

3

COONH

4

不发生水解的溶液:。水解显酸性的溶液:。(填编号)水解显碱性的溶液:。水解显中性的溶液:。(填编号)

17、浓度均为0.1mol / L的8种溶液:① HNO3② H2SO4③ HCOOH ④ Ba(OH)2

⑤NaOH ⑥ CH

3COONa ⑦ KCl ⑧ NH

4

Cl,溶液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写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__。

18、写出下列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a2CO3:。NH4Cl:。

AlCl3:。

19、化合物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在盛有10ml的锥形瓶中小心滴加8~10滴SOCl

2

,可观察到剧烈水解反应,液面有白雾和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滴有品红试液的滤纸褪色。轻轻振荡锥形瓶,等白雾消

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有不溶于HNO

3

的白色凝乳状沉淀析出。

(1)根据上述实验,写出SOCl

2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AlCl

3溶液蒸干灼烧得不到无水AlCl

3

,而用SOCl

2

与AlCl

3

·H

2

O 混合共

热,可得到无水AlCl

3

,其原因是。

三、实验题:

20、限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硝酸、CH3COONa晶体、浓盐酸、C a(O H)2

粉末、CH

3COONH

4

晶体和蒸镏水。根据:①弱酸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②弱酸根

阴离子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这两个平衡的移动均会引起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由此可分别选用上述试剂,设计两个实验方案证明CH

3

COOH是弱酸,请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

(1)应用根据①的实验方法及现象。(2)应用根据②的实验方法及现象。21、有甲、乙两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在制得的M g(O H)2沉淀中加入浓的

NH

4Cl 溶液,结果沉淀溶解;乙学生在制得的M g(O H)

2

沉淀中加入浓的CH

3

COONH

4

溶液,结果沉淀也完全溶解。对此甲、乙两同学用学过的有关知识各自解释了上述实验事实:

甲同学的解释为:因为NH

4Cl 溶液中,NH

4

++ H

2

O

3

·H

2

O+H+,且

M g(O H)

2

(s)Mg2+ + 2OH-;又H++OH-→H2O ,所以M g(O H)2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促进M g(O H)

2

的溶解。

乙同学的解释为:因为NH

4Cl→NH

4

++Cl-,CH

3

COONH

4→

CH

3

COO-+NH

4

+,且

M g(O H)

2

(s)Mg2++2OH-;NH4++OH-→NH3·H2O,所以所以M g(O H)2溶解平衡向右

移动,促进M g(O H)

2

的溶解。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解释是正确的?为什么? 本节测试答案:

1、B

2、D

3、B

4、B

5、A

6、A

7、C

8、B

9、C 10、C 11、A 12、

B 13、A 14、D 15、A 16、H+ OH-电离平衡吸收热量。①④⑤。③⑧

⑨。②⑥⑦。⑩。17、②①③⑧⑦⑥⑤④18、Na

2CO

3

→2Na++CO

3

2- NH

4

Cl→NH

4

++Cl-

AlCl

3

→Al3++3Cl-19、(1)SOCl2 + H2O == SO2 + 2HCl (2)SOCl2和水反应生成SO2和HCl ,一方面使水的物质的量减少,另一方面生成的酸抑制AlCl3的水解,所以SOCl2和AlCl3·6H2O共热可得AlCl3,若AlCl3溶液蒸干灼烧,AlCl 3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AlCl3+3H2O Al(OH)3+3HCl,蒸干和灼烧过程中,HCl挥发,Al(OH)3分解:2Al(OH)3Al2O3+3H2O↑,因此固体产物主要为Al2O3。20、(1)取少量CH3COOH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然后向其中加入CH

3COONH

4

晶体、振荡,可看到红色变浅,说明CH

3

COOH中存在

电离平衡,既CH

3COOH为弱酸。(2)取少量CH

3

COONa 晶体溶于水,滴加酚酞试

液,溶液呈红色,即CH

3COO―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说明CH

3

COOH是弱酸。)

21、乙同学的解释是正确的。甲同学认为由NH4+的水解所提供的H+中和了由

M g(O H)

2电离出来的OH-,而忽视了NH

4

Cl 电离的NH

4

+也能结合OH-,且电离的

NH

4+浓度又远远大于由NH

4

+水解出来的H+浓度。由于CH

3

COONH

4

溶液呈中性,不

可能是溶液的水解产生的酸碱性影响M g(O H)

2

沉淀的溶液。

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详细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一、水的电离 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 2O+H 2O H 3O ++OH -,通常简写为H 2O H ++OH -;ΔH >0 ② 实验测得:室温下1LH2O (即55.6mol )中只有1×10-7mol 发生电离,故25℃时,纯水中c(H + )=c(OH -)=1×10-7 mol/L ,平衡常数O) c(H ) c(OH )c(H K 2-?= +电离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促进水电离的因素: ①升高温度:因为水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越高K 电离越大。 c(H +)和c(OH -)同时增大,K W 增大,但c(H +)和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 +)和c(OH -)从1×10-7mol/L 增大到1×10-6mol/L(pH 变为6)。 ②加入活泼金属 向纯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如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H + 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 2,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 +或OH -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 W 不变。 ④电解 如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 溶液、CuSO 4溶液等。 (2)抑制水电离的因素: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酸、碱、强酸酸式盐。 向纯水中加酸和强酸酸式盐(NaHSO4)能电离出H+、碱能电离出OH-,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 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 1. 水的离子积 (1)概念: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前后n(H2O)几乎不变,因此c (H2O )可视为常数,则在一定温度时,c(H +)与c(OH -)=K 电离c(H2O)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25℃时,K W =1×10-14(无单位)。 注意: ①K W 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与c(H+)、c(OH-)无关. 25℃时K W =1×10-14,100℃时K W 约为1×10-12。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 酸果 汁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水 食盐 水 蔗糖 水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 ..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习实验探究(精选.)

实验探究“酸碱盐化学性质” 的复习 麒麟区七中 张兴国 一.探究目的 1.练习固体和液体的正确取用操作。 2.巩固和加深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3.通过对“物质转换知识链”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4.让化学知识与实验进行整合。 二.实验试剂和用品 1.试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NaOH 溶液、石灰水; 食盐水、Na 2CO 3溶液、、CuSO 4溶液、BaCl 2溶液、FeCl 3溶液、MgCl 2溶液、 AgNO 3溶液;镁条、铜片、锌粒、锈铁钉、NaHCO 3粉末、Na 2CO 3粉末、 NH 4Cl 固体、熟石灰粉末。 2.用品:白瓷板、玻璃片、砂纸、玻璃棒、pH 试纸、胶头滴管、药匙、镊子、 试管夹、试管(5只以上)、玻璃管或吸管、烧小杯(2只)。 三.知识归纳与串链(预习题) 【归纳】1 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归纳为“238” (两个表、三种情况、八类反应)。请你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两类置换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 的应用(有单质生成的反应) ① 金属+酸: ② 金属+盐溶液: 2. 三类“酸碱性相反”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③酸性..氧化物+碱. : ④碱性..氧化物+酸. : ⑤酸.+碱. (中和反应): 3. 三类“盐与酸碱盐”的反应——溶解性表.... 的应用(生成沉淀或气体) ⑥盐+酸: ⑦盐+碱: ⑧盐+盐: 【归纳】2 我们还可以将 “沉淀和离子检验”之间的情况归纳为“863”(八沉淀、六离子、三情况)。 1. 八沉淀的三种情况(写对应化学式) ① 不溶于酸的沉淀: ② 溶于酸并产生.. 气体的沉淀: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天津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天津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二.重点、难点 电藹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三.知识要点 (-)电离和电离方程式。 1.电离一一物质溶解于水时,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能电离,因为碱和盐大多为离子化合物,有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趋势; 氯化钠的水溶液导电的过程: NaCl(固体)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 Cl~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离子能自由移动) 不导电导电 某些共价化合物如酸的分子也能够电离,因其在水溶液中也可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氯化氢水溶液导电的原因: 氯化氢分子中由于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一端显正电性,一端显负电性,加入水后,水分子的作用削弱了氢原子和氯原子间的作用力,使共用电子对完全被氯原子占有,使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因此溶液导电。 HC1(气体)在水分子的作用下》H++C/~~ (共价化合物分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导电导电 酒精、蔗糖(C12H22O11)等共价化合物即使溶于水后仍以分子存在,因此不能电离,也不导电。 注:电离的外因条件是水而不是通电。 2.电离与导电的关系 电藹--一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导电--一带电粒子定向移动的过程。 先电离,后导电。 3.物质导电的两种情况: 4.在能导电的溶液里,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溶液不显电性。但要注意:因为每个不同离子带的电量不一左相等,阴、阳离子的

电荷总数比为1:1,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不一圧是1:1。 5.书写电离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①式子左边写化学式且系数是1,式子右边写离子符号。 ②物质电离产生的自由离子所带电荷的正负及电荷数,跟化合物中的相应元素或根的化合价的正负及价数相同,但表示方法不同。 ③电离方程式中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个数跟化合物的化学式中相应原子或离子的个数相等。 ④电离时所产生的原子团在电离过程中不能拆开,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写出。 ⑤注意离子符号的写法。除原子团本身含有的小数字外,其余小数字均应改为禽子个数,写在离子符号前。如在化学式中原子团个数不只一个时,原子团符号要括起来,在右下角写上个数。但电离岀的原子团个数宜接写在离子符号前面,离子符号不用括起来。 AnRm的电离方程式为:AnRm=nAm +mRn (-)酸、碱、盐的左义及从电离角度进行分类的原则。 金属: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能导电的? I酸、碱、盐溶液:物质的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 物Y 质(固体的酸、碱、盐:如干燥的NaCl、KNCh、H3PO4等晶体J不能导电的" '固态或液态在水溶液中均不导电的物质:蔗糖晶体、液态酒精 及蔗糖和洒精的水溶液 【典型例题】 [例1]判断:溶液不显电性,是因为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数与阴离子数相等。 (X )改正:溶液不显电性,是因为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例2]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 A.氯化钠晶体 B.熔化的氯化钾

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溶液的酸碱性 一、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理论的组成部分,它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而盐类的水解却是电解质理论中相关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溶液酸碱性、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本堂课分为二个部分: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其中盐类水解的实质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核心,它是盐类水解原理的具体化,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 在学生已有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溶液酸碱性、平衡移动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从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切入,并引出课题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但没有按常规去做实验探究,而是先用酸+碱→盐+水这一反应把酸碱盐三者联系起来,并自然地以此把盐分为不同类型或组成的盐,再请学生猜测不同类型的盐溶液的酸碱性,更能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而实验的内涵更为丰富。每组学生实验各有三种不同组成的盐溶液,通过实验学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不同类型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却有一定的规律,从而激发起学生又一个探究欲望,“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盐溶液呈现不同的酸碱性?”,以氯化铵为例,学生运用知识通过讨论并逻辑推理,思维抽象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紧接着让学生用初步建立的概念分析强碱弱酸盐、强碱强酸盐的酸碱性,让学生巩固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巩固是在平行层次,没有较大的提高。要真正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规律,必然要进一步解读这一概念。所以教学中我又让学生进一步研读盐类水解的概念,并让他们大胆提问,从“什么离子水解”、“水解后溶液酸碱性的规律”、“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和“水解反应”四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规律。 最后呼应本堂课一开始的切入点溶液的酸碱性,在学习了盐类的水解后,让学生思考溶液呈现酸碱性的主要原因──酸碱的电离与盐类的水解;和共同特点──都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又一高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认识实验探究与科学抽象地分析、归纳、推理的有机统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中相关化学原理综合运用能力。“透过现象看 本质”,实现与感悟从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的飞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 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四、教学过程:

高二化学下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高二化学下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水的电离分为两部分:水的离子积和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能够从水 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引入,接下来对水的离子积实 行讲解,包括公式、适用范围及影响因素(温度)。接下来是影响电离 平衡的因素,可通过引导分析的方式分析出温度、加酸碱及可水解的 盐的影响及原因,这个地方能够对比记忆:直接加氢或氢氧根,抑制 水电离;加可水解的盐,促动水电离。 水溶液中H+与OH-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绝大部分溶液中二者是不相 等的,就会显示酸性或者碱性。接下来看一下溶液的酸碱性(过渡)。 这个部分的讲解能够从溶液酸碱性判断的依据及酸碱性强弱的表示方 法两个方面实行讲解。在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部分,除了 讲解讲义上的PH的测定方法及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的变色范围之外还 应再扩展一部分——PH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分为五种情况: 1. 单一酸碱溶液,直接根据公式、已知浓度实行计算。 2. 稀释,这种情况要注意酸碱无限稀释,PH会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 会跨越7。讲解后注意跟2019年上半年教资真题相结合。 3. 酸酸混合,注意混合后氢离子的浓度。 4. 碱碱混合,注意先计算混合后OH-的浓度,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换算出H+的浓度,再实行PH的计算。 5. 酸碱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结果又分为三种情况:中性、酸性、碱性。混合后为酸性的,根据H+浓度的变化实行计算;混合后为碱性的,注意先计算混合后OH-的浓度,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换算出H+的浓度,再实行PH的计算。注意结合2019年下半年教资真题。 除了理论计算之外我们还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测量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接下来讲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2019中考一轮复习展开,一轮复习主要是对初中三年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为了帮助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非常适合2019中考一轮复习使用,欢迎大家进入查看! pH与酸碱性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也就是?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该部分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对学生后续发展有用的化学主干知识和重要技能,这部分试题能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考查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一】知识点的认识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如下图:其具体内容是酸性溶液的pH 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可简记:〝小酸大碱中7〞;其含义是:〝pH值7为酸性,pH值7为碱性,pH值=7为中性。〞并且其中的〝小酸大碱〞还可暗示:〝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二】命题方向 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或者是解答与之相关问题的能力等。命题方式是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推断其pH值大小,或者是根据溶液的pH值大小来推断其酸碱性强弱,有时对给出的有关表达进行判断或评价,有时还要求进行误差分析,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特别是,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当然,也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三】考题特点和变化趋势 1.考题更关注化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有机结合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知识讲解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届“普陀杯”中学研究型课程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 上海市曹杨中学预赛参赛教案(2015.9) 课题:“探究化学实验设计”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5号宋体)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的性质,是宏、微观结合的学科。因而化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与其他学科相对独立的体系和规律,化学学科思想就是这种体系和规律的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学科思想的渗透无疑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化学的感悟能力,增强他们发现、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作为自然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性的,它遵循着自然界的普适规律(质量守恒、平衡理论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普遍性视角去观察、认识、解决化学问题,把化学学科思想融入普适规律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有效的提出并利用学科思想指导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使学生善于从学科思想的角度去审视看起来很平常、纷杂的化学现象,在规律上加以提炼升华是需要教师在备每一堂课的时候有这样的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并用学科思想指导化学教学。从学科本身看,可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提高到新的层次,培养更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广义看,可以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观,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二、适用年级:高一至高二年级

按照“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论诠释----应用提升”的教学流程,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探究,去感知,着重强化对理论分析的严谨推进,让学生以主动的姿态进行科学论证,加深了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体验对科学理论的基本学习方法。 探究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盐类水解的概念②理解一些盐溶液的酸碱性③知道盐类水解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认识实验探究与科学抽象地分析、归纳、推理的有机统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中相关化学原理综合运用能力。 ②通过对盐类水解导致水溶液酸碱性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 ③初步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在实验与理论探究过程中感悟化学理论严谨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水解的概念与一般规律。 )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的理解与规律的运用。 2

第一节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第八章 酸、碱、盐 §8—1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2节时) 【目的要求】: 1. 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了解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和电离 的概念; 2.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3. 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重、难点】: 1.溶液导电的原因和电离的概念; 2.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3.书写电离方程式。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分析讲解,总结归纳,练习巩固 【教具】: 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一套 【教学过程】: ● 复习引入:回忆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混合物 将下列物质分类,对号入座填入上图: ⑴空气 ⑵氧气 ⑶二氧化碳 ⑷硫酸 ⑸水 ⑹锌 ⑺氯化钠 ⑻硫酸铜 ⑼碳酸钙 ⑽磷 ⑾氢氧化钠 ⑿氧化镁 ● 引言:本章研究酸、碱、盐,什么叫酸、碱、盐?我们先了解物质的导电性。 ● 演示实验:酸、碱、盐、酒精、蔗糖、水等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 结论: 除金属外的固体一般不导电,但 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导电能力不同。 某些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 引问:为什么除金属外的固体一般不导电为什么有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而 有些不能呢?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什么叫电离?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物质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150页 ●分析讲解:以氯化钠的电离为例 在水分子作用下 NaCl(固体) Na+(水合) + Cl-(水合)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离子能自由移动 不导电能导电 结论: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物质在水溶液中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与是否通电无关) ●小结:判断物质能否导电的依据: 看物质是固体:除金属外一般不导电(不管物质中有无离子) 液体: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如:酒精、蔗糖等) 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如:酸碱盐溶液)●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氯化钠固体能导电,因为存在离子。 2.氯化钾固体中没有离子,所以不导电。 3.酒精不导电是因为酒精里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4.硫酸溶液能导电是由于硫酸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5.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里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6.氯化氢分子中有H+和Cl-,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的H+和Cl-,所以能导电。 7.硫酸铜溶液只有在通电时才能发生电离。 ●引问:如何表示物质的电离呢? ●讲解: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氯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钠为例) ●投影: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写:正确写出化学式。 (2)拆:离解发生在正价与负价元素(或原子团)之间的连接处; 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相同; 原子团不能拆开;不溶于水的物质写不出电离方程式。 (3)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是否相等来检查离子方程式的正 误。 ●练习:1.写出MgCl2 HCl Ca(OH)2 Al2(SO4)3 M(OH)n的电离方程式。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大全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大全 7.1溶液的酸碱性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酸 果 汁 稀盐 酸 纯碱 溶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 水 食盐 水 蔗糖 水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变 红 变红变蓝变蓝变蓝 变 蓝 紫色紫色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 无 色 无色变红变红变红 变 红 无色无色 结论酸性酸 性 酸性碱性碱性碱性 碱 性 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1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 .. 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 .. 等。 NaOH==Na++OH-;Ca(OH)2==Ca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等。 2

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原因

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以CH3COONa、NH4Cl为例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理解盐类水解的特点和规律。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分组讨论,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论解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全面看事物的辩证思想。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概念、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入】生活中常用的添加剂除了食盐(NaCl)外,还有味精(C5H8NO4Na),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等,这些都属于化学中的盐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盐类的一些知识——盐类的水解。 【知识回顾】 根据形成盐的酸、碱的强弱来分,盐可以分成哪几类

酸+ 碱=盐+ 水(中和反应) 【思考】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那么盐溶液呈什么性呢【过渡】那么盐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规律呢 【板书】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寻找规律】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溶液酸碱性 NaCl中性 Na2SO4中性 NaHCO3碱性 Na2CO3碱性 CH3COONa碱性 NH4Cl酸性

从以上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有的盐溶液呈中性,有的盐溶液呈酸性,有的盐溶液呈碱性。 【思考】试用归纳法找出盐的组成(分类)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盐的类型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小结】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思考】为什么盐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探究原因】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纯水中,当分别加入CH3COONa、NH4Cl、NaCl形成溶液后,请思考: 、NH4Cl、NaCl是什么类型的电解质

第二单元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酸碱指示剂 1、定义:遇到酸或碱的溶液本身能发生特定变化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测溶液的酸碱性) 2、种类: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色试液和色试液 为了方便实验,化学上通常用色或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使色石蕊试纸变色,则此溶液显酸性; 使色石蕊试纸变色,则此溶液显碱性; 注意:1、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性溶液作用发生颜色变化的主体是指示剂,而不能说指示剂使酸碱溶液变色 2、酸溶液是指溶质是酸的溶液,肯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O4); 3、碱溶液是指溶质是碱的溶液,肯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2CO3)。 知识点2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1、一定量的溶液中,H+的数量越多溶液酸性越;OH-的数量越多,溶液的碱性就越;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通常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其数值 是到。pH<7,溶液显性pH越小,酸性越;pH>7,溶液显性,pH越大,碱性越;pH=7溶液显性。 2、用可以粗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方法为:在洁净干燥的 或上放一片,用蘸取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对照,即可读出溶液的pH。在科学研究中,常使用pH计来测定溶液的pH。 注意:(1)用pH试纸测定的pH是整数。 (2)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否则会污染试剂。 (3)不能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否则测出的酸性溶液的pH偏大,碱性溶液的pH偏小,中性溶液的pH不变。 知识点3 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1、人体内pH最小的分泌物是,其主要成分是,能帮助消化。 2、人剧烈运动时,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血浆的pH会变。 3、大多数植物适宜在接近的土壤中生长。 4、大多数水果呈性,厨房中常用的洗涤剂呈性,食盐呈中性,卫生间常用的洗 涤剂呈性,肥皂水呈性。

酸碱盐可溶性表及口诀

酸碱盐可溶性表及口诀 溶解性表: 口诀酸碱盐溶解性表 说明:此为20℃时的情况。"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具有挥发性,"---"表示那种物

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口诀一: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解水中间.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微溶有钙银. 碳酸盐多不溶,溶者只有钾钠铵,碳酸氢溶镁微溶. 钾,钠,铵,钡碱都溶氢氧化钙是微溶 挥发者有氢氧铵,硝酸、氯化、碳酸氢 口诀二: 钾钠铵硝酸盐溶水快,①硫酸盐除去钡铅钙。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③口诀中未有皆下沉。④注: 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口诀三: 钾、钠、铵盐、硝酸盐;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于水) 氯化物除银、亚汞; (氯化物除氯化银、氯化亚汞外均可溶于水) 硫酸盐除钡和铅; (硫酸盐除硫酸钡、硫酸铅外均可溶于水)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口诀四: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口诀五: 钾、钠、硝酸溶, (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 (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 (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 (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口诀六: 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

第1课时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精编习题【答案】

第三章第三节第1课时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25℃时,有四种盐溶液:AX、BX、AY、BY,其中A、B为阳离子,X、Y为阴离子。已知AX、BY的溶液pH=7,AY的溶液pH<7,则下列物质可能是强电解质的是() A.HX B.HY C.AOH D.BOH 2.室温下一种强酸HB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的pH=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的碱过量 B.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 C.混合前酸与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D.反应后溶液中B-、M+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3.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溶液相比,前者的pH较大,则下列有关同温、同体积和同浓度的HCN和HClO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酸性:HCN>HClO B.pH:HClO>HCN C.浓度:c(CN-)<c(ClO-) D.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4.将乙酸溶液加入烧碱溶液中,当所得溶液的pH=7时,溶液中() A.乙酸过量 B.烧碱过量 C.乙酸和烧碱等物质的量 D.c(Na+)=c(CH3COO-) 5.25℃时,pH=7的(NH4)2SO4与NH3·H2O的混合溶液中,c(NH+4)与c(SO2-4)之比是() A.等于2∶1 B.大于2∶1 C.小于2∶1 D.无法判断 6.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化合物的水溶液,按pH减小顺序排列的是() A.NaHSO4CH3COONa NH4Cl NaNO3 B.NaNO3CH3COONa NaHSO4NH4Cl C.CH3COONa NaNO3NH4Cl NaHSO4 D.NaNO3CH3COONa NH4Cl NaHSO4 7.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O3:CO2-3+2H2O H2O+CO2↑+2OH-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一、单选题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由水电离产生的c(H +)=1×10-10mol?L -1的溶液中:NO 3-、Fe 2+、Na +、SO 42- B . w +K c(H ) =10-10mol?L -1的溶液中:NH 4+、I -、Cl -、K + C .-+ c(OH )c(H ) =1×106的溶液中:K +、Na +、Cl -、HCO 3- D .惰性电极电解AgNO 3后的溶液中:SO 32-、K +、Na +、S 2- 2.常温下,下列溶液中c(H +)最小的是 A .pH =0的溶液 B .0.03 mol·L -1H 2SO 4 C .0.05 mol·L -1HClO D .0.05 mol·L -1的NaHSO 4 3.在下列叙述中:①0.1mol?L -1HA 溶液的导电性比0.1mol?L -1的盐酸的导电性弱;②测得0.1mol?L -1的HA 溶液的pH=2.7;③常温下,测得NaA 溶液的pH >7;④常温下,向HA 的溶液中加入NaA 固体,pH 增大;⑤等pH 等体积的盐酸和HA 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 反应,HA 放出的H 2多。能说明HA 是弱酸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4.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 .c(OH -)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届“普陀杯”中学研究型课程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 市中学预赛参赛教案(2015.9) 课题:“探究化学实验设计”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5号宋体)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的性质,是宏、微观结合的学科。因而化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与其他学科相对独立的体系和规律,化学学科思想就是这种体系和规律的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学科思想的渗透无疑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化学的感悟能力,增强他们发现、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作为自然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性的,它遵循着自然界的普适规律(质量守恒、平衡理论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普遍性视角去观察、认识、解决化学问题,把化学学科思想融入普适规律中。如何根据教学容适时有效的提出并利用学科思想指导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使学生善于从学科思想的角度去审视看起来很平常、纷杂的化学现象,在规律上加以提炼升华是需要教师在备每一堂课的时候有这样的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并用学科思想指导化学教学。从学科本身看,可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提高到新的层次,培养更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广义看,可以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观,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二、适用年级:高一至高二年级

按照“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论诠释----应用提升”的教学流程,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探究,去感知,着重强化对理论分析的严谨推进,让学生以主动的姿态进行科学论证,加深了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体验对科学理论的基本学习方法。 探究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盐类水解的概念②理解一些盐溶液的酸碱性③知道盐类水解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认识实验探究与科学抽象地分析、归纳、推理的有机统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中相关化学原理综合运用能力。 ②通过对盐类水解导致水溶液酸碱性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 ③初步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在实验与理论探究过程中感悟化学理论严谨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水解的概念与一般规律。 2)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的理解与规律的运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结合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小组讨论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2.酸、碱、盐的定义 3.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二.重点、难点: 1.溶液的导电性和部分酸、碱、盐的电离。 2.酸、碱、盐的定义和电离方程式 三.教学过程: 1.溶液的导电性的原因 通过物质导电性实验分析,像氯化钠一样的物质溶于水时,能够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叫电离。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例如: NaCl=Na++ Cl- KNO 3=K++NO 3- NaOH=Na++ OH-

溶液中的自由离子在电源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是因为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酒精不能产生离子,其溶液没有导电性。 2.酸、碱、盐的电离 ⑴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叫做酸根离子。 ⑵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⑶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包括NH 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3.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⑴正确书写离子符号: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正负和数目与它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一致。 ⑵离子的个数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 ⑶电离方程式必须配平既要保证电离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等,又要保证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酸、碱、盐溶液不显电性。 例1.硫酸氢钠(NaHSO 4)水溶液中,因存在着电离生成的H+,所以硫酸氢钠是一种酸。 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分析:判断一种化合物是不是酸,要看其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不是只有H+。 解:此种说法不正确。因为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与习题(含答案)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 醋 酸果 汁 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 水 食盐 水 蔗糖水 滴加紫色 变 红变红变红变 蓝 变蓝变 蓝 变 蓝 紫色紫色 石蕊试液 滴加无色 无 色无色无色变 红 变红变 红 变 红 无色无色 酚酞试液 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 结论: 中性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 称为酸碱指示剂注意: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 验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过氧乙酸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 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 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 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 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 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总结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说明 此为20℃时的情况。 “AgNO3”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AgCl”表示不溶于水,“MgCO3”表示微溶于水,“KOH”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常见沉淀 白色:BaSO4、BaCO3、CaCO3、AgCl、Mg(OH)2、Fe(OH)2、Al(OH)3、ZnCO3、MnCO3、Zn(OH)2; 蓝色:Cu(OH)2、CuCO3; 浅黄色:AgBr、Ag2CO3;

红褐色:Fe(OH)3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7、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液体的颜色 8、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9、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0、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1、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2、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3、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气体的颜色 14、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5、黄绿色气体:氯气 16、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特殊不溶解:氯化银、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常见物质的颜色 1、红色物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OH)?CO?)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固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S)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炭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本节要求了解酸、碱、盐的初步概念,对已往要求掌握的电离、电离方程式现已不作任何要求,难度及要求都有所降低,但本节是按系统学习物质的开始,包括各类无机化合物的性质,衍生关系、反应规律.本节所学知识在中考中是经常要考的,题型一般是填空题和选择题,考查内容主要是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复习目标要求: 1、能够准确判断哪些物质能够导电,对溶液导电性的实质应理解清楚 2.加强对酸、碱、盐概念的理解,能准确判断何为酸、何为碱、何为盐 知识要点梳理: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导电原因: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导电,说明这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受到水分子的作用,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自由移动的`离子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能导电. (2)物质的导电性能: 2、溶液不显电性的原因 在任何能导电的溶液里,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所带的

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3、酸、碱、盐的电离及概念 (1)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有些物质(如NaHSO4、NaH2PO4等)电离时阳离子除氢离子外还有金属阳离子,所以不是酸。 H2SO4=2H++SO42- (酸) NaHSO4=Na++H++SO42- (不是酸) (2)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有些物质(如 Cu2(OH)2CO3、Mg(OH)Cl等]电离时阴离子除OH-外,还有其它阴离子,所以不是碱. Ca(OH)2==Ca2++2OH- (碱) Mg(OH)C1==Mg2++OH - +Cl- (不是碱)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包括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NH4Cl、CuSO45H2O、KHSO4、Cu2(OH)2CO3等都是盐. KMnO4=K++MnO4 - (盐) NH4NO3==NH4++NO3-(盐) KHSO4=K++H++ SO42-(盐) 4、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酸、碱、盐 (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 胃液里常含有盐酸,食醋里含有醋酸,汽水里含有碳酸、柠檬酸,发酵后的牛乳里含有乳酸,山楂、柑橘、柠檬等水果里含有不同的有机酸.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