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石膏含水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04石膏含水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04石膏含水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脱硫石膏脱水困难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大同分公司脱硫石膏脱水困难的原因分析及解 决方案 1石膏脱水困难的现象极其原因分析 1.1现象 1)滤布成型的石膏饼中出现分层现象,上层较湿,下层较干,或上层干下层湿; 2)石膏饼表面有一层湿黏,发亮的物质; 3)石膏病断层有气泡破裂后留下的小孔。 4)下料口不结块、不滑落,成稀泥状,甚至出现下部粘稠、上部成流水状。 1.2原因分析 影响石膏脱水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吸收塔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参数控制和脱水设备的运行状况。 1.2.1 参数控制 参数控制因素对于吸收塔,除了粉尘,上游烟气因素已不可控,因而在运行过程中,主要要控制吸收塔本身的浆液PH值、浆液密度。吸收塔液位,粉尘含量和氧化风量,这些参数,影响石膏的结晶和水分的脱出,因为在石膏的生成过程中,如果参数控制不好,往往会生成层状、针状晶体,进一步向片状、簇状或花瓣形发展,其粘性大难以脱水,如亚硫酸钙晶体。而石膏晶体应是短柱状,比前者颗粒大,易脱水。另外,颗粒较小的物质如石灰石和粉尘等杂质游离于石膏晶体之间,堵塞水分脱出通道,是水分难以脱出。 1.2.1.1 浆液PH值。 浆液PH是控制脱硫反应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控制PH S就是控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控制FH值就是控制进入吸收塔的石灰石浆液量。为SO溶解过程中,离解出大量的H,高PH的控制有助于SO的溶解,而石灰石的溶解过程中,离解出大量的0H,低PH值的控制有助于石灰石的溶解,所以PH值得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石膏的形成,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PH值,否则过高的PH值使大量的石灰石混入石膏,无论是石灰石还是亚硫酸盐,由于其粒径比硫酸钙晶体小,不但降低石膏纯度,而且造成石膏脱水困难。 121.2浆液密度

木材含水率明细表

杭州16.3 18.0 16.9 16.0 16.0 16.4 15.4 15.7 16.3 16.3 16.7 17.0 16.5 温州15.9 18.1 19.0 18.4 19.7 19.9 18.0 17.0 17.1 14.9 14.9 15.1 17.3 南昌16.4 19.3 18.2 17.4 17.0 16.3 14.7 14.1 15.0 14.4 14.7 15.2 16.0 九江16.0 17.1 16.4 15.7 15.8 16.3 15.3 15.0 15.2 14.7 15.0 15.3 15.8 长沙18.0 19.5 19.2 18.1 16.6 15.5 14.2 14.3 14.7 15.3 15.5 16.1 16.5 衡阳19.0 20.6 19.7 18.9 16.5 15.1 14.1 13.6 15.0 16.7 19.0 17.0 16.8 福州15.1 16.8 17.6 16.5 18.0 17.1 15.5 14.8 15.1 13.5 13.4 14.2 15.6 永安16.5 17.7 17.0 16.9 17.3 15.1 14.5 14.9 15.9 15.2 16.0 17.7 16.3 厦门14.5 15.6 16.6 16.4 17.9 18.0 16.5 15.0 14.6 12.6 13.1 13.8 15.2 崇安14.7 16.5 17.6 16.0 16.7 15.9 14.8 14.3 14.5 13.2 13.9 14.1 15.0 南平15.8 17.1 16.6 16.3 17.0 16.7 14.8 14.9 15.6 14.9 15.8 16.4 16.1 南宁14.7 16.1 17.4 16.6 15.9 16.2 16.1 16.5 14.8 13.6 13.5 13.6 15.4

脱硫运行中石膏含水量大的原因分析

脱硫运行中石膏含水量大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工艺中,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逆流洗涤,生成半水亚硫酸钙并以小颗粒状转移到浆液中,利用空气将其强制氧化生成二水硫酸钙(CaSO4〃2H2O)结晶。用石膏排出泵将吸收塔内的浆液抽出,送往石膏旋流器,进行浓缩及颗粒分级,稀的溢流(细颗粒)返回吸收塔;浓缩的底流(较粗颗粒)送往真空皮带机进行石膏脱水。脱水后的石膏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0%(质量含量)以下,为达标。若石膏水分过高,不仅影响脱硫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对石膏的储存、运输及后加工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下面就脱硫石膏含水量大原因以及解决办法与各位交流一下。 1、造成脱硫石膏含水量大原因分析如下。 1、吸收塔内浆液的密度偏小,启动石膏排出泵。 2、吸收塔液的pH测量值不达标。 3、氯离子含量超标。 4、脱硫塔入口含尘量偏高,导致吸收塔浆液“中毒”。 5、石灰石品质发生变化。 6.入炉煤含硫量突然发生变化,超设计值较多。 7、石膏旋流器发生异常。 8、真空皮带机异常 9、氧化空气量不足。

1.1、吸收塔内浆液的密度直观地反映塔内反应物的浓度(固体含量)高低,密度值升高,浆液的固体含量增加。工艺设计中在石膏排出泵出口管道上安装石膏浆液密度表,运行中根据该密度值的高低来自动控制石膏浆液的排放。石膏浆液密度设定值根据反应产物—石膏形成和结晶情况来确定,一般要求是形成大颗粒易脱水的石膏晶体,运行过程中根据浆液性质的不同,设定值有所不同,一般控制在1180~1200之间,固体含量在10%左右。假如,排出的石膏浆液固体含量偏低,即密度较小石膏浆液未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度较低,形成的石膏晶体颗粒细小,石膏难以脱水。 1.2、吸收塔液的pH测量值是参与反应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确定需要输送到烟气脱硫吸收塔的新鲜反应浆液的流量。pH值升高,新的反应浆液供应量将减少,反之,pH值降低,新的反应浆液供应量将增加。若pH计测量不准,则需要添加的石灰石量就不能准确控制,而过量的石灰石使石膏纯度降低,造成石膏脱水困难。 1.3、原烟气进入吸收塔与石灰石浆液接触脱除SO2的同时,烟气中HCI、HF和飞灰以及石灰石中的杂质都会进入吸收塔浆液中,长期运行后吸收塔浆液的氯离子和飞灰中不断溶出的一些金属离子浓度会逐渐升高,不断增加的氯根和重金属离子浓度对吸收塔内SO2去除以及石膏晶体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过量氯离子将大量吸收Ca2+,增加石灰石的消耗。因此,为保证塔内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运行中从浆液中排出一定量废水是非常重要。浆液中Cl-浓度及杂质含量升高改变了浆液的理化性质,影响了塔内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和

脱硫石膏含水率

湘潭电厂脱硫石膏含水率高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概述: 湖南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装四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臵,脱除四台机组(锅炉)产生的SO2。其中2×300MW机组锅炉型号为:HG-1025/18.2-WM10(哈尔滨锅炉厂生产);2×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型号为:DG1900/25.4-Ⅱ1型(东方锅炉厂生产)。一期2×300MW机组脱硫由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工程承建,采用德国鲁奇LLAG技术,设有四层喷淋;二期2×600MW机组脱硫由大唐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采用奥地利AEE技术,设有三层喷淋。为了节约资金,四台脱硫共用三台(50%容量)真空皮带脱水机。第一台脱硫(300MW机组)自2005年4月开始整体调试,第四台脱硫(600MW 机组)11月13日通过168小时试运。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用石灰石浆液作为吸收剂,石灰石、石膏混合浆液在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逆流洗涤,烟气中的SO2与溶解的石灰石中Ca2+反应,在浆液中生成半水亚硫酸钙(CaSO3?·1/2H2O),再被氧化风机鼓入的空气将其强制氧化生成二水硫酸钙(CaSO4·2H2O)结晶体。石膏排出泵将吸收塔内的浆液抽出,送往水力旋流器进行粒径/密度分级,细颗粒/稀的溢流返回制浆系统制浆;较粗颗粒/浓缩的底流送往石膏浆液箱,通过石膏泵排至三台真空皮带机进行石膏脱水。脱水后的石膏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0%(重量%)以下(称为达标)-这就是一般可销售的脱硫副产品。含水率过高,对石膏的储存及加工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且直接影响石膏的商业应

用价值,为此,必须加以控制。 近期负责石膏销售的部门反映,石膏中含水率高,有时超过20%,水泥厂不能利用。为查找原因,我仔细观察过近段时间的运行情况,根据运行参数分析,应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真空皮带机滤布堵塞 真空脱水皮带系统气水分离箱的真空直观地反映了皮带机的真空(设当地大气压为0 bar)。调试阶段,石膏含水率约为8%时,真空为-0.500bar,近段时间,石膏含水率达到15%~20%时,真空高达-0.680bar。真空再升高,石膏含水率将继续增大。 皮带机的真空升高,也就是说滤水通过滤布的压降增加,说明滤布堵塞,脱水不畅。实际上是石膏浆液中细小颗粒比例升高,阻塞了皮带机滤布的滤水通道,使浆液中的水不容易从滤布孔隙分离出来从而使真空增加。 湘潭电厂由于石膏托运不及时,一直只有#1皮带可以较为正常运行,所以#1真空皮带机的滤布中含有的杂质最多,堵塞最为严重。 2、废水排放一直不正常,量少 脱硫浆液系统中的杂质主要是由烟气中飞灰和石灰石中杂质组成。这些杂质一般不参加反应。杂质量可间接从监测Cl-浓度反映出来。我没有手段监测浆液中Cl-的含量,从每周不到一次的废水排放来看,湘潭电厂脱硫浆液中的Cl-已经相当高了。为此我从另一个方面进行了观察,就是从皮带机上的石膏滤饼表面颜色间接了解,吸收塔内杂质含量高时,石膏饼表面被一层呈深褐色物质覆盖如图1、2。

脱硫石膏脱水困难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精心整理 大同分公司脱硫石膏脱水困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1.2.1.6?石灰石CaCO 含量 3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重量百分含量应高于90%,含量太低时会由于杂质较多而给运行带来一些问题,造成吸收剂耗量和运输费用增加,石膏纯度下降。我。 石灰石中的其它杂质对湿法FGD系统的稳定运行也会带来较大影响,从而降低FGD系统的性能。FGD系统运行时,会出现尽管加入过量石灰石浆液,pH值依然呈下降趋势,使pH值失去控制的现 象,脱硫效率也会随之下降,即进入石灰石浆液“盲区”,或称“坏浆”。

由石灰石中的杂质带入系统中的可溶性铝和浆液中的F-可以形成AlFX络合物,AlFX络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会降低石灰石的反应活性,即所谓“封闭”石灰石,这是进入石灰石浆液“盲区”的主要原因。而且,在较高pH值运行时,AlFX络合物包裹在石灰石颗粒表面,使之暂时失去活性的现象更加明显。 等引起滤布过滤通道的堵塞,使浆液中的水不容易从滤布孔隙分离出来。若要达到一定的固液分离效果,必须使真空升高。 根据现场取样化验以及运行调整、设备等方面的情况分析,石膏脱水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大同分公司石灰石CaCO 3 含量长期在88%及以下,甚至低于85%,相对石灰石中杂物含量增加, 杂物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会影响石灰石溶解以及反应,导致石膏浆液中CaCO 3含量增加,由于CaCO 3 的粒径较小,容易吸附到真空皮带机的滤布上,从而造成脱水困难。由于对脱水系统的调整,影响连

续石膏脱水,造成吸收塔石膏浆液长时间高浓度,影响石灰石浆液分解,使浆液中CaCO 含量增加, 3 既浪费石灰石,又不能很好地脱除SO 。 2 2、吸收塔浆液密度计采用差压式密度计,这种密度计适合静态液体密度测量,而吸收塔浆液在搅拌器以及氧化风的作用下为动态浆液,导致密度测量不准确,手工测量又存在延迟,导致监盘人员不能实时观察吸收塔浆液密度,吸收塔浆液密度的影响也对脱水效果。 3、吸收塔PH采用自流式PH测量,由于取样位置高度的问题,导致现场实测PH值与石膏浆液排出 含量>3%,维持低PH值泵取样手测PH值相差-0.5以上,吸收塔PH维持在5.0以上时底流CaCO 3 2 CaCO3 2.1 2.2 而吸 换或将差压式密度计优化。 2.3加强对旋流站的监控及维修 对于石膏旋流站的操作并不多,除了调整压力以外并没有太多手段。日常要加强检查底流口液体流出的状态,根据经验判断,当沉砂嘴喷出的为雾状时效果为最佳,接近直流时效果已经变差(见下图),此时可以考虑更换沉砂嘴。也可以测量一下,旋流后达不到50-60%的脱水效果就要考虑更换旋流器沉砂嘴了。再者就是停运后增加冲洗时间,防止浆液在旋流子中沉淀结垢。

脱硫石膏含水量高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脱硫石膏含水量高的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19-02-13T16:26:41.87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2期作者:胡跃喜[导读] 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各个发电厂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脱硫系统当中脱水石膏含水量高这个问题出现的几率比较高。 胡跃喜 华能海南电力检修分公司海南海口 570311 摘要: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各个发电厂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脱硫系统当中脱水石膏含水量高这个问题出现的几率比较高,因此会对处理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积极的找寻脱硫系统中石膏含水量过高的原因,并找寻有效性比较强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有一定的借鉴性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脱硫石膏含水量高,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一、脱硫石膏含水量高的常见原因分析 按严格标准,脱硫石膏的含水率要求低于10%,含水率超过10%的脱硫石膏是不合格的。但是在脱硫系统实际运行中,石膏的含水率经常会高于10%,导致脱硫石膏含水率偏高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1、设备方面的原因。 (1)一级脱水浆液分级效果差,导致石膏旋流器底流浆液浓度(含固量)偏低,其常见原因有: 1)旋流子沉沙嘴磨损,口径变大。 2)旋流子堵塞。 3)石膏排浆泵出力下降,导致石膏旋流器入口压力偏低。 (2)二级脱水效果差,导致石膏含水率偏大,其常见原因有: 1)真空皮带脱水机真空度偏低(真空盒磨损)直接导致石膏脱水效果差。 2)滤布上浆液下料不均匀,导致滤布上滤饼厚度不一,影响脱水效果。 (3)重要运行参数的在线表计失准,影响石膏浆液品质或直接影响脱水效果。 1)吸收塔浆液pH计失准,使吸收塔真实pH值过高,导致石膏浆液氧化不好和石膏中碳酸钙过量。 2)吸收塔浆液密度计失准,使出石膏的浆液实际密度偏低,导致石膏结晶不好。 3)气液分离器压力表计失准,使脱水机实际真空度不足,导致石膏含水率过大。 2、运行控制方面的原因 1)出石膏的吸收塔浆液密度偏低,石膏结晶不好。 2)石膏排浆泵频率调整过小,导致石膏旋流器入口压力不足,一级脱水不好。 3)吸收塔浆液pH值过高,导致石膏浆液氧化不好,浆液亚硫酸钙含量大,影响二级脱水效果。 3、浆液品质方面的原因 1)石膏浆液中亚硫酸钙过高。吸收塔浆液亚硫酸钙过高是最常见的导致石膏脱水不好的浆液品质问题,我厂之前出现的石膏含水率过大的情况主要就是这种原因所致。浆液中亚硫酸钙过高的主要原因是燃煤硫份过高大幅超设计值或氧化系统设备故障。 2)石膏结晶不好,石膏晶体颗粒过细。 3)石膏中杂质过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①烟气中粉尘含量过大,烟气脱硫后粉尘全部汇集进入到石膏里了。 ②煤粉燃烧不完全或锅炉投油助燃,导致石膏浆液发黑起泡沫或有油污杂质,造成脱水困难。 ③石灰石粉品质不合格导致石膏中杂质过多。石灰石粉品质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石灰石粉纯度低、细度偏大;二是石灰石粉纯度和细度虽然合格,但反应活性差;三是石灰石粉中Mg、Al或粘土、泥沙等杂质过高。 二、我厂2015年10-11月间脱硫石膏含水率过大的主要原因分析。 在运行工况正常的情况下,我厂三套脱硫系统的脱硫石膏含水率一般在10-15%之间,由于脱水设备运行状况的差异,四期脱硫石膏的含水率要比三期石膏低一些。但2015年10-11月期间,新、老厂的脱硫石膏含水率突然同时大幅增大,其中四期脱硫石膏含水率增大到16-20%,三期脱硫石膏含水率增大到20-25%。这期间脱水系统设备并没有大的异动,脱水系统运行参数控制也同之前一样。通过对脱水设备和运行控制两方面的因素分析,运行认为10-11月份间的脱硫石膏含水率异常增大虽然有设备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石灰石粉上。具体分析如下: 1、石灰石粉颜色异常。石灰石(化学成分为CaCO3)理论上为白色固体,之前厂家送来的石灰石粉一般也都是灰白色的,但是10-11月份厂家送来的石灰石粉是淡黄色的,和之前的石粉明显不一样。经向石灰石厂家咨询确认,10-11月间向我厂供应的石灰石粉都是新开矿的矿石生产的。 2、发生石膏含水率高的情况异常。以前我厂石膏含水率过高一般都是在吸收塔浆液亚硫酸钙浓度严重超标时出现的,亚硫酸钙含量过大,石膏浆液粘性增大,导致脱水困难;而10-11月间石膏含水率过高时,吸收塔浆液亚硫酸钙浓度正常并没有超标,但石膏浆液仍比较粘。 3、石灰石粉消耗异常大幅增加。与9月份相比,在机组负荷和硫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10月全厂脱硫消耗石灰石粉量大幅增加1023吨,石灰石粉的实际消耗量超过理论消耗量20%以上。11月份的情况也是一样。见表1

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的特性

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的特性 1. 粉煤灰是燃煤锅炉排放的废渣,是煤燃烧后形成被烟气携带出炉膛的从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也称飞灰,是燃煤电厂将煤磨细成 100μm 以下的细粉,用预热空气吹入炉膛悬浮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经由捕尘装置捕集得到的粉状残留物,是一种人工火山灰质材料。对于粉煤[16-20]。灰的综合利用,一般也包括炉底渣(1)颜色 粉煤灰的颜色一般在乳白色到灰黑色之间变化。粉煤灰的颜色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含碳量的多少和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粉煤灰的细度,颜色越深,粉煤灰的粒度越细,含碳量越高。粉煤灰有低钙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之分,通常高钙粉煤灰的颜色偏黄,低钙粉煤灰的颜色偏灰。 (2)粉煤灰的细度和比重 粉煤灰颗粒细度与磨制的煤粉细度有关,一般在0.4~320μm 之间,3。粉煤灰越细,细粉占的比重越大,其活 1.3~2.7g/cm相对密度一般为性也越大。粉煤灰的细度影响早期水化反应。(3)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堆积密度、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这些性质是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的宏观反映。由于粉煤灰的组成波动范围很大,因此其物理性质的差异也很大。

表1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平均值单位数据范围性质 3密度2 3~4 g/cm3堆积密度0.71 g/cm0.32~1.9 3密实度36.5 22~45 t/m2700~17000 氮吸附法:3330 /g cm 比表面积1340~6980 透气法:3230 原灰标准稠度% 26~69 49 需水量77~180 100 % 天抗压强度2833~78 60 % 比 (3)粉煤灰的化学成分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与煤所含有的各种物质成分有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三氧化二铝(AlO)、三氧化二铁(FeO)、氧化钙(CaO)、32232氧化镁(MgO)、未燃尽的炭(烧失量),还有少量微量元素等。其中SiO、2AlO、FeO三种成分占70%左右,CaO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关于木材含水率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 W=(Gs-Ggo)/ Ggo×1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湿木材重量; Ggoo——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石膏脱水困难原因分析

脱硫石膏脱水困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我厂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一炉一塔,不设增压风机、GGH。设计入口硫≦7400mg/m3,出口硫≦200 mg/m3。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逆流洗涤,通过物理、化学反映使烟气中的SO2与石灰石中钙离子发生反应,生成半水亚硫酸钙,再被鼓入浆液中的空气强制氧化生成二水硫酸钙,形成石灰石石膏浆液,由排浆泵将吸收塔内的浆液抽出,送往一级水力旋流器进行粒径╱密度分离,含固量5%左右的溢流,主要包括石灰石,灰尘等细小杂质颗粒重新返回吸收塔,含固量40%左右的底流,主要为石膏晶体送往二级真空皮带脱水机机进行脱水,形成含水量小于10%、石膏纯度90%以上的石膏饼,运送至灰厂掩埋处理,从而除去烟气中97%以上的SO2污染物。 1石膏脱水困难的现象极其原因分析 1.1现象 1)滤布成型的石膏饼中出现分层现象,上层较湿,下层较干: 2)石膏饼表面有一层湿黏,发亮的物质; 3)石膏病断层有气泡破裂后留下的小孔。 4)下料口不结块、不滑落,成稀泥状,甚至出现下部粘稠、上部成流水状。 1.2原因分析 影响石膏脱水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吸收塔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参数控制和脱水设备的运行状况。 1.2.1参数控制 参数控制因素对于吸收塔,除了粉尘,上游烟气因素已不可控,因而在运行过程中,主要要控制吸收塔本身的浆液PH值、浆液密度。吸

收塔液位,粉尘含量和氧化风量,这些参数,影响石膏的结晶和水分的脱出,因为在石膏的生成过程中,如果参数控制不好,往往会生成层状、针状晶体,进一步向片状、簇状或花瓣形发展,其粘性大难以脱水,如亚硫酸钙晶体。而石膏晶体应是短柱状,比前者颗粒大,易脱水。另外,颗粒较小的物质如石灰石和粉尘等杂质,游离于石膏晶体之间,堵塞水分脱出通道,是水分难以脱出。 1.2.1.1浆液PH值。 浆液PH是控制脱硫反应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控制PH值就是控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控制PH值就是控制进入吸收塔的石灰石浆液量。因为SO2溶解过程中,离解出大量的H+,高PH的控制有助于SO2的溶解,而石灰石的溶解过程中,离解出大量的OH-,低PH值的控制有助于石灰石的溶解,所以PH值得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石膏的形成,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PH 值,否则过高的PH值使大量的石灰石混入石膏,无论是石灰石还是亚硫酸盐,由于其粒径比硫酸钙晶体小,不但降低石膏纯度,而且造成石膏脱水困难。 1.2.1.2浆液密度。 石膏的浆液密度反映了吸收塔中浆液的饱和情况,密度过低,则表明吸收塔石膏含量低,碳酸钙含量相对较大,此时如果将石膏浆液排除吸收塔,将导致石膏中的碳酸钙增加,浪费石灰石,由于其粒径小,既降低石膏品质又使石膏脱水困难;密度过高,则表明石膏浆中石膏和碳酸钙都过量,过量的硫酸钙抑制SO2的吸收,不利于碳酸钙溶解,此时若排除石膏,由于碳酸钙粒径小,造成石膏脱水困难。 1.2.1.3吸收塔液位 吸收塔液位影响亚硫酸盐的充分氧化和石膏在塔内的停留时间。液位低,使收塔中的氧化区缩短,亚硫酸盐得不到重复氧化,同时是

石膏脱水不干原因分析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 的运行调整及系统问题处理 马俊峰 (河北大唐国际王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063611) 摘要:本文叙述、分析、总结了河北大唐王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脱硫系统调试及正常运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提出了合理运行的调整方法,对其它电厂脱硫运行工作有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原理;脱硫运行调试;系统问题处理。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与日俱增,造成降水pH 值下降,局部地方甚至形成酸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带来很大影响。目前,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污染物的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日益完善,新建及扩建电厂必须安装投运脱硫装置。 1 概述 目前,燃煤电厂应用最广泛的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的机理是将烟气引入吸收塔,其中的二氧化硫与吸收塔中喷淋的石灰石浆液(主要成分是CaCO3)在流动(根据工艺可分为顺流、逆流、混合流)中反应,生成半水亚硫酸钙(CaSO3?1/2H2O),再被氧化风机鼓入的空气强制氧化成二水硫酸钙(CaSO4?2H2O)晶体,从吸收塔排出的石膏经水力旋流浓缩(50%)和真空脱水,使其含水量小于10%,由皮带机堆入石膏库中。脱硫后的烟气除雾器除去雾滴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2 设计条件 脱硫装置与发电机组单元匹配,#1、2FGD按锅炉100%全烟气量设计,脱硫效率95%以上。 208

3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原理 锅炉引风机排出的原烟气由增压风机增压后经吸收塔下部进入脱吸收塔。新鲜的石灰石不断的加入吸收塔,吸收塔内的循环浆液从上部若干个喷嘴中涌出与塔内逆流而上原烟气充分接触,进行气/液接触反应脱除烟气中的SO2。脱硫后含有饱和水的静烟气的带有大量水珠,在流经格栅状除雾器时被除去,最后静烟气经烟道进入烟囱外排大气。 脱硫的性能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PH值和石膏浆液浓度进行调节,实现自动控制。吸收塔底部浆液池中的浆液由外置的氧化风机供给均匀分布的氧化空气,再由配合搅拌器不停地搅拌使亚硫酸根氧化成石膏。 在吸收塔内产生的石膏由浆液由石膏排出泵抽出,送到第一级水力旋流器浓缩,在水力旋流器底流的石膏含固率在50%左右,水力旋流器溢流出的液体中含有1~3%的固体,其中大部分是未反应的石灰石,这部分浆液将被送回至吸收塔,以提高石灰石的利用率.第一级水利旋流器的溢流被抽送到第二级水力旋流器,将其底流含有10%的石膏浆液再次回收利用。第二级水力旋流器的溢流为废水,抽出废水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浆液中氯离子及粉煤灰的含量.第二级水力旋流器的底流经石膏供浆泵送往真空带脱水,形成含水<10%的石膏滤饼由传送皮带送往石膏储存库或运走。 脱硫的化学过程发生以下反应: 1、SO2+H2O→H2SO3吸收 2、CaCO3 + H2SO3→CaSO3+CO2 + H2O 中和 3、CaSO3+1/2O2→CaSO4 氧化 4、CaSO3+1/2H2O→CaSO31/2H2O 结晶 5、CaSO4+2H2O→ CaSO4×2H2O 结晶 6、CaSO3+ H2SO3→Ca(HSO3)2 PH控制 4 旁路挡板开启条件下影响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循环浆液泵启动台数的调整: 吸收浆液由4台再循环泵(最少两台泵运行)从塔底部吸出,分别打入不同高度。吸收浆液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支母管上的喷嘴向上喷射,浆液在塔顶部区域散开后形成不同高度复盖整个吸收塔断面的喷淋洗涤区。原烟气从吸收塔下部进入,上升过程中在洗涤区域与自然下落的石灰石浆液全面充分接触、反复洗涤烟气,(图一)从而完成对烟气中SO2的洗涤溶解和石灰石浆液的化学反 209

FGD石膏脱水系统优化

摘要:石膏脱水系统作为FGD的重要辅助系统,对于吸收塔运行 指标、浆液条件、物料平衡、经济运行、副产物综合利用都有重要作用。介绍了湿法脱硫石膏一、二级脱水系统的流程和设备特点,着重分析研究了系统中一级脱水设备、皮带机冲洗系统、滤液水系统、废水旋流设备等的配置、选型和优化方案。 1湿法脱硫工艺及其系统组成 1. 1概述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作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烟气脱 硫工艺,通过近几年在国内燃煤机组尤其是600MW等级以上大型机组上的工程应用,体现出煤种适应性强、脱硫效率高、可靠性好、脱硫成本逐步降低等优点,合格品质的脱硫石膏也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来自锅炉引风机的烟气经过增压风机进入吸收塔,在塔内上行与从喷淋层喷出的石灰石浆液雾滴逆流接触、洗涤,去除其中的SO2、HCl、HF和一部分SO3。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在吸收塔浆池(吸收塔底部)中被氧化空气氧化为硫酸钙,并以石膏的形式从饱和溶液中析出。

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送至石膏脱水系统,脱水洗涤后的二水石膏外运,脱出的滤液则返回脱硫系统。 1. 2湿法脱硫的主要工艺系统 湿法脱硫主要工艺系统及其功能: (1) SO2吸收系统。用于石灰石溶解、SO2吸收、氧化、副产物结晶析出。 (2)烟气系统。用于烟气增压、净烟气排放、故障旁路。 (3)吸收剂制备系统。以湿磨或成品粉搅拌制浆方式制备合格品质的石灰石浆液。 (4)石膏脱水系统。对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进行两级脱水,生成合格品质的二水石膏;回收滤液和旋流上清液,提高吸收剂利用率,维持系统水平衡和物质平衡。

(5)排放系统。用于收集脱硫岛检修、冲洗的排出液并返回工艺 系统;系统故障时浆液排放至事故浆液箱,待重新启动时返回。 (6)废水处理系统。通过中和、絮凝、沉降等一系列措施对脱硫 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将其所含污染物指标(pH, SS, COD,重金属等)降 低至规定的排放标准,实现厂内回用或达标排放。 本文将着重对湿法脱硫石膏一、二级脱水系统设备配置进行分析。 2脱硫石膏品质的影响因素 脱硫石膏的品质取决于三个方面,即脱硫岛入口条件、吸收塔运 行控制以及脱水系统的设备配置。 2. 1脱硫岛入口条件 与石膏品质相关的条件主要包括:烟气灰分、石灰石品质、工艺 水水质等。

中国木材含水率明细表

中国木材含水率明细表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 W=(Gs-Ggo)/ Ggo×1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湿木材重量; Ggoo——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5、我国主要城市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

脱硫石膏含水量高原因分析及应对

脱硫石膏含水量高原因分析及应对 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各个发电厂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脱硫系统当中脱水石膏含水量高这个问题出现的几率比较高,因此会对处理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积极的找寻脱硫系统中石膏含水量过高的原因,并找寻有效性比较强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有一定的借鉴性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标签:脱硫石膏含水量高,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流程 石灰石-石膏湿法是应用石灰石浆液作为吸收剂,其与高温烟气中的SO2接触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副产物CaSO4·2H2O即石膏,从而实现对烟气脱硫的目的。吸收塔内的石膏浆液,会通过石膏排出泵,输送到石膏浆液旋流器当中完成一级脱水。此环节通常会脱去二分之一的水分。一级脱水之后石膏饼会进入到真空皮带脱水机当中进行二级脱水。在完成了一级、二级脱水后,最终产物的脱水量会达到90%以上。二级脱水后的石膏送回到石膏仓内。品质好的石膏可以对市场销售,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2 石膏含水率高原因分析 针对石膏脱水系统运行现状,先后联系电科院、航天环境及兄弟电厂人员作了详细的原因分析,通过逐个排查影响石膏含水率高的因素后,现分析情况如下。 2.1 烟气SO2浓度突变 燃煤硫分或烟气SO2浓度是脱硫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在实际运行中,如果烟气SO2浓度高于设计值,超出吸收塔处理能力,则脱硫效率会显著下降,而且石膏品质也得不到保证。SO2浓度升高会加大石灰石浆液给料量,导致石膏中碳酸盐含量超标。由于烟气量或原烟气SO2浓度突变,造成吸收塔内反应加剧,CaCO3含量减少,PH值下降,此时为保证脱硫效率而增加石灰石供浆量以提高吸收塔浆液的PH值,但由于反应加剧吸收塔浆液中的CaSO3·1/2H2O含量大量增加,若此时不增加氧量使CaSO3·1/2H2O迅速反应成CaSO4·2H2O,则由于CaSO3·1/2H2O可溶解性强先溶于水中,而CaCO3溶解较慢,过饱和后形成固体沉积。 2.2 吸收塔浆液密度高 吸收塔浆液密度高达1.190t/m3没有及时外排,浆液中的CaSO4·2H2O饱和会抑制CaCO3溶解反应,脱硫效率下降,石膏脱水困难。 2.3 烟气含尘浓度

木材含水率对其性质有何影响

木材含水率对其性质有何影响 木材含水率对其性质有何影响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一、强度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其强度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吸附水的增加使木材的细胞壁逐渐软化所致。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木材的强度等性能基本稳定,不随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含水率对木材的顺纹抗压及抗弯强度影响较大,而对顺纹抗拉强度几乎无影响。我国标准规定,以含水率为15%时的强度值作为标准,其他含水率时的强度可通过公式换算。 二、湿胀干缩木材的湿胀干缩变形是由于细胞壁内吸附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当木材由潮湿状态干燥至纤维饱和点时,其尺寸不变,而继续干燥到其细胞壁中的吸附水开始蒸发时,则木材开始发生体积收缩(干缩)。在逆过程中,即干燥木材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木材将发生体积膨胀(湿胀),直到含水率达到纤维饱和点为止,此后,尽管木材含水量会继续增加,既自由水增加,但体积不再发生膨胀。木材的胀缩性因树种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体积密度大的、夏材含量多的,胀缩较大;另外各方向胀缩也不一样,顺纹方向最小,径向较大,弦向最大。胀缩会使木材构件松弛或凸起。

电厂脱硫石膏脱水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电厂脱硫石膏脱水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我厂脱硫采用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技术,一炉一塔,不设增压风机、GGH。设计入口SO2≦8000mg/m3,出口SO2≦35mg/m3。电石渣浆液在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逆流洗涤,通过物理、化学反映使烟气中的SO2与电石渣中钙离子发生反应,生成半水亚硫酸钙,再被鼓入浆液中的空气强制氧化生成二水硫酸钙,形成电石渣石膏浆液,由排浆泵将吸收塔内的浆液抽出,送往一级水力旋流器进行粒径╱密度分离,含固量5%左右的溢流,主要包括电石渣,灰尘等细小杂质颗粒重新返回吸收塔,含固量40%左右的底流,主要为石膏晶体送往二级真空皮带脱水机机进行脱水,形成含水量小于10%、石膏纯度90%以上的石膏饼,运送至厂外综合利用处理,从而除去烟气中98%以上的SO2污染物。 1石膏脱水困难的现象极其原因分析 1.1现象 1)滤布成型的石膏饼中出现分层现象,上层较湿,下层较干: 2)石膏饼表面有一层湿黏,发亮的物质; 3)石膏病断层有气泡破裂后留下的小孔。 4)下料口不结块、不滑落,成稀泥状,甚至出现下部粘稠、上部成流水状。 1.2原因分析 影响石膏脱水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吸收塔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参数控制和脱水设备的运行状况。 1.2.1参数控制 参数控制因素对于吸收塔,除了粉尘,上游烟气因素已不可控,因而在运行过程中,主要要控制吸收塔本身的浆液PH值、浆液密度。吸收塔液位,粉尘含量和氧化风量,这些参数,影响石膏的结晶和水分的脱出,因为在石膏的生成过程中,如果参数控制不好,往往会生成层状、针状晶体,进一步向片状、簇状或花瓣形发展,其粘性大难以脱水,如亚硫酸钙晶体。 而石膏晶体应是短柱状,比前者颗粒大,易脱水。另外,颗粒较小的物质如电石渣和粉尘等杂质,游离于石膏晶体之间,堵塞水分脱出通道,是水分难以脱出。 1.2.1.1浆液PH值。 浆液PH是控制脱硫反应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控制PH值就是控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控制PH值就是控制进入吸收塔的电石渣浆液量。因为SO2溶解过程中,离解出大量的H+,高PH的控制有助于SO2的溶解,而电石渣的溶解过程中,离解出大量的OH-,低PH值的控制有助于电石渣的溶解,所以PH值得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石膏的形成,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PH值,否则过高的PH值使大量的电石渣混入石膏,无论是电石渣还是亚硫酸盐,由于其粒径比硫酸钙晶体小,不但降低石膏纯度,而且造成石膏脱水困难。

脱硫石膏脱水困难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大同分公司脱硫石膏脱水困难的原因分析 及解决方案 1石膏脱水困难的现象极其原因分析 1.1现象 1)滤布成型的石膏饼中出现分层现象,上层较湿,下层较干,或上层干下层湿; 2)石膏饼表面有一层湿黏,发亮的物质; 3)石膏病断层有气泡破裂后留下的小孔。 4)下料口不结块、不滑落,成稀泥状,甚至出现下部粘稠、上部成流水状。1.2原因分析 影响石膏脱水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吸收塔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参数控制和脱水设备的运行状况。 1.2.1 参数控制 参数控制因素对于吸收塔,除了粉尘,上游烟气因素已不可控,因而在运行过程中,主要要控制吸收塔本身的浆液PH值、浆液密度。吸收塔液位,粉尘含量和氧化风量,这些参数,影响石膏的结晶和水分的脱出,因为在石膏的生成过程中,如果参数控制不好,往往会生成层状、针状晶体,进一步向片状、簇状或花瓣形发展,其粘性大难以脱水,如亚硫酸钙晶体。而石膏晶体应是短柱状,比前者颗粒大,易脱水。另外,颗粒较小的物质如石灰石和粉尘等杂质,游离于石膏晶体之间,堵塞水分脱出通道,是水分难以脱出。 1.2.1.1浆液PH值。 浆液PH是控制脱硫反应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控制PH值就是控制过程的一个 溶解过程中,离解重要参数。控制P H值就是控制进入吸收塔的石灰石浆液量。因为SO 2 的溶解,而石灰石的溶解过程中,离解出大量的出大量的H+,高PH的控制有助于SO 2 OH-,低PH值的控制有助于石灰石的溶解,所以PH值得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石膏的形成,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PH值,否则过高的PH值使大量的石灰石混入石膏,无论是石灰石还是亚硫酸盐,由于其粒径比硫酸钙晶体小,不但降低石膏纯度,而且造成石膏脱水困难。 1.2.1.2浆液密度。

木材含水率和气干密度

木材含水率和气干密度 为什么红木家具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才能避免和减少这些问题对人们的困扰呢? 首先,木材它具有一定的灵性,能随着周边环境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红木家具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红木家具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那么,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其实,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红木家具容易湿胀干缩变形是由于细胞壁内吸附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当木材由潮湿状态干燥至纤维饱和点时,其尺寸不变,而继续干燥到其细胞壁中的吸附水开始蒸发时,则木材开始发生体积收缩(干缩)。在逆过程中,即干燥木材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木材将发生体积膨胀(湿胀),直到含水率达到纤维饱和点为止,此后,尽管木材含水量会继续增加,既自由水增加,但体积不再发生膨胀。木材的胀缩性因树种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体积密度大的、夏材含量多的,胀缩较大;另外各方向胀缩也不一样,顺纹方向最小,径向较大, 弦向最大。胀缩会使木材构件松弛或凸起。

木材含水率

第五章木材物理性质[本章重点与难点]:木材中的吸着水、纤维饱和点、吸着滞后现象和平衡含水率慨念及其生产上指导意义;木材干缩湿胀发生规律、原因及其对木材利用的影响;木材密度种类及其意义;木材物理学特性与人类居住环境特性间的关系等。 5.1 木材中的水分 5.2 木材的干缩与湿胀 5.3 木材密度 5.4 木材的热学性质 5.5 木材的电学性质 5.6 木材的声学性质 5.7 木材的环境学特性及其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 补充阅读材料:木材物理性质和木材环境学特性 木材物理性质是指不涉及木材化学变化和不破坏试样的完整性条件下测得的性质,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使用中所接触到和感受到的。本章对木材中水分、干缩和湿胀、木材密度等进行了祥细的阐述,对于木材热学、电学、声学和木材环境学特性作了慨要性的叙述,可参阅木材物理性质和环境特性方面的教材与著作。 5.1 木材中的水分研究木材与水分的关系,必须先了解木材中水分来源、水分存在的状态、它的分布规律、以及木材中水分的测定和计算方法,这是研究木材与水分关系的基础和起点,现代木材处理技术或理论研究,很大程度上都与水分有关。 树木中水分使细胞壁处于膨胀状态以支持其自身的重量和避免自然界风力的变化而造成的破坏。树木通过叶片光合作用进行生长,其生长过程离不开水、二氧化碳和各类矿质营养元素。树木体内的水分是处于连续不断的状态,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含有矿物营养的水分,通过边材输送到树木各个器官;同时,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韧皮部向下输送到根系和树干各部位。树木中水分以液体形式出现,是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混合液,其水分含量随着树种、季节和部位及不同的生长环境的变化而有差异。因此刚采伐的树木(伐倒木)体内有很高的含水率。伐倒木中水分含量与不仅与树种和树干部位有关,不同季节采伐对其体内含水量有很大的影响。伐倒木造材的产品——原木及其解锯后制成的板方材在存放和储运过程中,其水分含量都会发生变化。木材是由木质细胞组成多孔性的材料,干燥的木材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对于液态水和水蒸汽均具有亲和力,这也会导致木材及其产品含水量的变化。日常生活中,木质门窗水湿后会关闭不上、盆桶失水后会产生缝隙、有暖气房间地面所铺实木地板间产生的缝隙及潮湿吸水产生的局部隆起、实木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结合部件松动脱落及木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虫蛀和腐朽等现象与问题都与木材中的水分含量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水分对木材本身性质、木材储运保存、木材使用性能及以木质材料为基材的人造板性能和加工工艺等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掌握理解木材中水分对木材的合理加工与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5.1.1 木材含水率及其测定5.1.1.1 木材中水分存在的状态木材中的水分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自由水(毛细管水)、吸着水和化合水三类。 (1)自由水自由水是指以游离态存在于木材细胞的胞腔、细胞间隙和纹孔腔这类大毛细管中的水分,包括液态水和细胞腔内水蒸汽两部分;理论上,毛细管内的水均受毛细管张力的束缚,张力大小与毛细管直径大小成反比,直径越大,表面张力越小,束缚力也越小。木材中大毛细管对水分的束缚力较微弱,水分蒸发、移动与水在自由界面的蒸发和移动相近。自由水多少主要由木材孔隙体积(孔隙度)决定,它影响到木材重量、燃烧性、渗透性和耐久性,对木材体积稳定性、力学、电学等性质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