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热泵 部件和接头的气密性评定-编制说明(一)

制冷系统及热泵部件和接头的气密性评定-

编制说明(一)

制冷系统及热泵是现代科技应用的重要领域,对于系统的气密性评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节。在制冷系统及热泵中,不同的部件和接头的气密性评定比较关键,以下是对该内容的编制说明。

一、气密性评定的定义

气密性评定是指对于制冷系统及热泵中各种部件和接头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和评价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对系统内部压力进行调节和测量,以验证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否存在泄漏情况,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一个重要的保障。

二、部件和接头的气密性评定方式

对于制冷系统及热泵中的各种部件和接头,常见的气密性评定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静态气密性评定:对于系统静态不动的情况下进行气密性评定,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系统在停止工作状态下的检测。

2.动态气密性评定:对于系统在运行状态下进行气密性评定,主要是通过对系统运行中的压力和流量进行检测,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3.泄漏率测试: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对系统内部压力的调节和测量,并用专业仪器检测系统内部泄漏的量,从而判断系统的气密性情况。

三、常见的部件和接头气密性评定

1.制冷剂阀门:制冷剂阀门的气密性评定主要是通过对阀门膜片和阀杆密封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2.压缩机:压缩机的气密性评定主要是对其密封性进行检验,判断密封是否紧密,是否存在泄漏问题。

3.蒸发器和冷凝器:对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气密性评定主要是通过检测其内部的压力和流量,判断其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4.接头和管路:接头和管路的气密性评定主要是对于其密封性进行检验,判断其连接方式是否紧密,是否存在泄漏问题。

四、总结

制冷系统及热泵的部件和接头的气密性评定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的评定方式对各个部件和接头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泄漏问题,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对于该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更好地推进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施工验收标准(新)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一、设备安装 1、组合式热泵的安装 1)制冷设备、制冷附属设备、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型号、规格、性能及技术参数等必 须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机组的外表应无损伤、密封应良好,随机文件和配件应齐全。 2)设备安装的位置、标高和管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制冷设备或制冷附属设备安装必须稳固,用地脚螺丝固定时,螺栓必须拧紧,并有 防松动措施。 4)直接膨胀表面式冷却器的外表应保持清洁、完整,空气与制冷剂应呈逆向流动;表 面式冷却器与外壳四周的缝隙堵严,冷凝水排放应畅通。 5)制冷设备的各项严密性实验和试运行的技术数据,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组装式的制冷机组和现场充注制冷剂的机组,必须进行吹污、气密性实验、真空 实验和充注制冷剂捡漏实验,其相应的技术数据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有关现行 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制冷系统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冷系统的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型号、材质及工作压力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 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制冷剂液体管不得向上装成“Ω”形。气体管道不得向下装成“U”形(特殊回油 管除外);液体支管引出时,必须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气体支管引出时,必 须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有两根以上得支管从干管引出时,连接部位应错开, 间距不应小于2倍支管直径,且不小于200mm; 3)制冷剂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4)水平管道上的阀门的手柄不应朝下;垂直管道上的阀门手柄应朝向便于操作的地 方; 5)自控阀门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 回阀等的阀头均应向上;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感温包,感温包应装在蒸 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与管道接触良好,绑扎紧密; 6)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其排气管的出口应朝向安全地带,排液管

离心式水源热泵技术要求及评分办法

一章离心式水源热泵机组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总体要求: 要求执行以下但不限于以下所列规范、标准、文件的最新版本; 1、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GB50045-95(2005版)《高层民用建设设计防火规范》 3、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DBJ41/075-2006《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5、DBJ41/062-2005《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版) 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版)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10、GBJ242-8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1、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GBJ304-88《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3、JB/T 8544-1997《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14、97K130—1 《ZP型消声器、ZW型消声弯管》 15、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GB50274-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7、GB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8、GB50185-9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9、GB50242-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本技术规格及要求所使用的标准和规范如与最新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最新的标准执行。 二、技术要求: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国家标准全文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 本标准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准参加起草单位: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九龙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恒星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浙江正理电子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华清融利空调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伊雷斯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劳特斯空调(江苏)有限公司、浙江星星中央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富田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滁州扬子必威中央空调有限公司、宁波博浪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覃志成、张秀平、张明圣、王天舒、舒卫民、李柏。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俞乔力、朱勇、刘耀斌、袁博洪、邱步、凌拥军、黄国琦、区志强、丁伟、沙凤岐、黄晓儒、易新文、姚宏雷、文茂华、谢勇、王磊、钟瑜、王玉军、汪吉平。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简称“热水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电动机驱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名义制热能力3000W以上,以空气、水为热源,以提供热水为目的热泵热水机,其他用途的热泵热水机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 ISO 780:1997) GB/T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2423.1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2423.17---1999,eqv IEC60068-2-11:1981)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ISO 2859:1999 IDT)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8624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GB/T 10870—2001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758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GB/T 18430.1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空调制冷设备标准精选[]

空调制冷设备标准精选(最新) G6165《GB/T 6165-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效率和阻力》 G6167《GB/T 6167-2007 尘埃粒子计数器性能试验方法》 《GB/T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7725《GB/T7725-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 G7778《GB/T 7778-2008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 G9237《GB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10870《GB/T 10870-2014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 《GB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13554《GB/T 13554-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 G14294《GB/T 14294-2008 组合式空调机组》 G14295《GB/T 14295-2008 空气过滤器》 G14296《GB/T 14296-2008 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 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 G16732《GB/T16732-1997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计量单位及符号》 G16803《GB/T16803-1997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 G17758《GB/T 17758-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G17790《GB 17790-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G17791《GB/T 17791-2007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 G17981《GB/T 17981-2007 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 G18361《GB18361-2001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 G18362《GB/T 18362-2008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GB/T 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GB/T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G18431《GB/T 18431-2014 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G18517《GB/T 18517-2012 制冷术语》 G18836《GB/T18836-2002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18837《GB/T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19210《GB19210-2003 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G19409《GB/T 19409-2013 水(地)源热泵机组》 G19411《GB/T19411-2003 除湿机》 G19412《GB/T19412-2003 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G19413《GB/T19413-2003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G19569《GB/T19569-2004 洁净手术室用空气调节机组》 G19576《GB19576-2004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19577《GB 19577-2004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19842《GB/T 19842-2005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G20107《GB/T 20107-2006 户用及类似用途的吸收式冷(热)水机》 G20108《GB/T 20108-2006 低温单元式空调机》 G20109《GB/T 20109-2006 全新风除湿机》 G20738《GB/T 20738-2006 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 《GB/T 商用冷藏柜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条件及温度试验》 《GB/T 商用冷藏柜试验方法第2部分:偶然机械性接触试验》

制冷原理与装置二思考题(带答案-排版)

制冷原理与装置二思考题 第一章 1 制冷与空调装置由几部分组成?试举例说明。 答:P1制冷与空调装置是将制冷设备和耗冷设备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它除了制冷主机、辅机及由连接管道组成的制冷系统外,还包括与建筑、结构相适应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机械传送、电力照明及自动控制等系统。举例说明:空调制冷装置由制冷、冷风或冷水系统等组成。 2 制冷与空调装置中可以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答:P2可以采用的新能源: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等。举例说明:太阳能(吸附式制冷): 所谓太阳能制冷,就是利用太阳集热器为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其发生器所需要的热媒水。热媒水的温度越高,则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亦称COP)越高,这样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也越高。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主要由太阳集热器和吸收式制冷机两部分构成;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组成。吸收式制冷是利用两种物质所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来进行的,这两种物质在同一压强下有不同的沸点,其中高沸点的组分称为吸收剂,低沸点的组分称为制冷剂。当溴化锂水溶液在发生器内受到热媒水加热后,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水蒸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降温后凝结;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溶液浓度不断升高,进入吸收器;当冷凝器内的水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被吸收器内的浓溴化锂溶液吸收,溶液浓度逐步降低,由溶液泵送回发生器,完成整个循环。 3 何谓冷藏链?组成食品冷藏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答:P2冷藏链是指食品从产地进行冷加工后冷藏运输至冷藏库贮存,然后通过冷藏销售柜由市场进入家用冰箱。 组成环节:采集、加工、冷冻、运输、贮藏、零售到消费者等环节。 第四章 1简述食品低温贮藏和气调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 答:P39食品低温贮藏基本原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微生物正常活动的温度范围为0-80℃,高温或低温都可以抑制或终止微生物的繁殖,甚至灭菌上述温度效果同样适用于酶。因此,用人工制冷的方法降低食品的温度或使食品冻结,就能有效地控制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保证食品长期存放而不变质。 P42气调贮藏保鲜原理:在冷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贮藏温度的相对湿度,并人为地造成某种特定的气体成分,在维持水果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下,有效地抑制呼吸、蒸发、激素、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延缓其生理代谢,推迟后熟衰老进程和防止变质腐败,使水果更长久的保持新鲜和优质的食用状态,这就是气调贮藏原理。 2 气调贮藏的主要方式有哪些?通常需要控制哪几项气调指标? 答:P43气调贮藏的方式:快速气调、自然气调、减压气调等等。控制指标: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浓度)、贮藏期。 3 冷库制冷系统中,氨系统和氟系统各有何特点? 答:P55~P57氨、氟系统各自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氨系统:大中型(1000~10000t)系统;采用水冷效率较高;周边没有大片居民区(一旦泄漏有毒害危险);配合土建库较多;建设周期较长;系统有人值守(较少设计成自控系统);操作维修需要一定专业知识;调配相对灵活…… 氟系统:中小型系统、组合快装式;(尤以小型冷库更为普遍采用);在没有条件采用水冷的地方,风冷可以满足要求;无毒害;小型机组多有成套产品,安装快捷;多为自动控制;维修率低; 总体运行费用大中型氨系统稍好一些,但缘于大型、水冷等多方面因素,不可简单对比。 4 何谓间接制冷系统和直接制冷系统?有何特点? 答:P55 直接冷却即利用制冷剂的蒸发来直接冷却被冷却物体,冷冻加工和冷藏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而间接冷却是指通过中间介质,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送给制冷剂,盐水制冰就是典型的例子。 直接冷却系统是制冷剂直接在冷却设备内蒸发吸热,它不需要其他媒介传递热量,具有传热效果好,设备和管理简单,适应各种冷库使用。 间接冷却好处:可以减少制冷系统的容积而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由于载冷剂的热容量较大,被冷却对象的温度易于保持恒定。系统万一泄露,食品不会被制冷剂污染。 间接冷却缺点:系统因增加中间介质的冷却和输送装置而变的更为复杂,投资和能耗相应增大。 5 与普通冷库相比,气调库制冷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P66气调库的制冷系统与高温冷藏库基本相同。由于气调贮藏的特殊性,故其制冷系统的设置要注意以下问题:(1)制冷设备的配置,应考虑其冷负荷与冷藏库的不同。 (2)气调库入库阶段的负荷与贮藏阶段的负荷相差很大,采用配有双速风机的冷风机尤为重要,既可以使入库的果蔬很快冷却下来,又能减少果蔬在贮藏中的干耗。

暖通专业设计说明【范本模板】

苏州市机动车驾驶人观山考验场业务用房项目 设计总说明 (一)暖通专业篇 一、暖通专业技术措施的科学性 1 设计依据 1。1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2 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1.3 室外计算参数(苏州地区)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4.4℃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31。3℃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8。3℃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1。3℃ 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0 % 夏季大气压力1003.7hpa 夏季平均风速3。5 m/s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2.5℃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0.4℃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7 % 冬季大气压力1024.1hpa 冬季平均风速3。5 m/s 1。4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1.5 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 174-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2 空调系统设计 2。1 2。2 空调冷热负荷估算 1)夏季空调冷负荷: KW ;冬季空调热负荷:KW 2)冷负荷指标:W/m2 ; 热负荷指标:W/m2。 注:冷热负荷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系统方案的设计、初投资的大小、以及将来投入设备的使用率等.本方案中负荷将随着整体设计的逐步深化而确定。负荷指标的建筑面积为地上建筑面积,地下不设空调设施; 2.3 空调系统 1)从技术、经济及运行管理等角度比较考虑,空调系统方案确定为:多联机加新风的空调系统; 2)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组空气源热泵(冬天制热及夏天制冷于一体)机组配置多台室内机,通过改变制冷剂流量 适应各房间负荷变化的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系统; 3)多联机空调系统施工便利,节省工期;使用中无需配备专人管理,控制便利;设备的变频技术可实现部分负荷 运转,节能又便利;相对传统空调系统,多联机系统改造灵活便利; 4)本项目按层分区域设置系统,按使用房间朝向、使用时间和频率、室内设计条件等,合理划分系统分区;空调 外机置于4层局部屋面,详暖通平面图; 5)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对排风进行热回收,即采用热回收式新风换气机; 2。4 空调风路系统 1)空调室内机型式为风管式,暗装;送、回风口配合吊顶风格设置,空调内机与风口短风管连接; 2)大厅(一、二层挑空)的空调设计仅在一层侧送,既降低施工复杂度(若设二层侧送,会出现与防火隔断间的 施工难题),又避免能源浪费; 3)本项目内部房间功能有:教室、考场、培训等,人员相对密集,需设集中新风系统,新风需求较大;为避免能 源浪费,机械排风考虑热回收;内部平面大开间房间为主;本项目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主机采用热回收式新风换气机较合适; 4)新风系统按层设置,为节约吊顶空间、简化送回风管路,每层左右端各设1套,设备吊装于走道端头,且左右 端各设公共排风竖井; 5)新风送风支管与空调室内机送风管合并;主要房间设集中排风口; 6)送风口型式为散流器,回风口采用带过滤网百叶风口,回风口风速≯4m/s; 2.5 空调水路系统 本项目水路系统指冷凝水排水系统,分散设置多处冷凝水干管,装修包覆,既可缩短冷凝水水平干管从而节约吊顶空间,也避免接入卫生间地漏的情形下,出现短管明露从而影响美观; 2。6 自控方式简述 1)空调系统可以就地控制,也可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实现自动运行,方便节能; 2)选配集中监控系统,通过监测各个房间的空气参数来控制流过各个房间的冷媒流量,从而使各个室内机之间始 终处于最佳状态;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编制说明.docx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标准起草组 2021年6月

目次 一、立项背景 (2) 二、适用范围和拟解决问题 (3) 三、标准制定原则 (4) 四、主要工作过程 (4) 五、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5) 六、预期作用和效益 (8) 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 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8) 八、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8) 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8) 十、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8)

一、立项背景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做为空调系统的主机部分,被广泛使用在制冷和供热的项目中,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供冷源或热源。按制冷运行放热侧热交换方式分类,冷水机组包含水冷式、风冷式、蒸发冷却式。由于冷水机组设备运行稳定,能效较高,不同类别机组能适应相应的使用环境。在国内已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和生产,这么大体量的产品,会引发一系列的节能、安全和环保等问题,提高冷水机组的能效、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安全性以及如何提高空调的舒适度是空调行业关注的重点。 目前,冷水机组执行的产品标准为GB/T 18430.1-2007《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2-2016《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JB/T 12323-2015《蒸气压缩循环蒸发冷却式冷水(热泵)机组》、GB 19577-2015《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这4个标准均经过数年的实践与操作,大部分企业能满足其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增强,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和指标已经很难满足民众对冷水机组的节能、安全和环保的期望。 该标准的立项制定将通过开展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价,有利于引导企业关注产品质量与环保性能等有关的技术指标,促使企业设计开发优质环保的空调产品,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提高空调的质量和环保水平,进一步增强我国空调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职业资格考试专业知识(下)真题2014年_真题-无答案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职业资格考试专业知识 (下)真题2014年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对输送压力为0.8MPa的饱和干蒸汽(温度为170℃)的管道做保温设计,下列保温材料中应采用哪一种? A. 柔性泡沫橡塑制品 B. 硬质聚氨酯泡沫制品 C. 硬质酚醛泡沫制品 D. 离心玻璃棉制品 2. 内蒙古地区有一个远离市政供暖管网的培训基地,拟建一栋5000m2的3层教学、实验楼和一栋4000m2的3层宿舍楼。冬季需供暖、夏季需供冷。采用下列哪种能源方式节能,且技术成熟,经济合理? A. 燃油热水锅炉供暖 B. 燃油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供冷供暖 C. 土壤源热泵系统供冷供暖加蓄热电热水炉辅助供暖 D. 太阳能供冷供暖加蓄热电热水炉辅助供暖 3. 下列关于空调制冷系统自动控制用传感器的性能及要求,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A. 传感器输出的标准电信号是直流电流信号或直流电压信号 B. 对设备进行安全保护,应使用连续量传感器监视 C. 湿度传感器采用标准电信号输出 D. 温度传感器可采用电阻信号输出 4. 下列关于供暖热负荷计算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 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时,不用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 B. 阳台门应考虑外门附加 C. 层高5m的某工业厂房,计算地面传热量时,应采用室内平均温度 D. 民用建筑地面辐射供暖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宜附加1%,但总附加率不宜大于8%。 5. 关于寒冷地区某高层住宅小区集中热水供暖系统施工图设计的规定,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A. 集中热水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EHR),应在施工图的设计说明中标注 B. 集中供暖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一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 C. 施工图设计时,应严格进行室内管道的水力平衡计算,应确保供暖系统的各并联环路间(不包括公共段)的压力差额不大于15% D. 施工图设计时,可不计算系统水冷却产生的附加压力 6. 下列关于热水供暖系统的要求,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变角形过滤器的过滤网应为40~60目

制冷剂管路系统施工技术要求

格力商用空调施工——制冷剂管路系统技术要求 ◆制冷剂管道安装 制冷剂管道应按规定的方式连接,保证接逢严密,无渗漏,并不应降低管道的强度,所有的焊缝不能置于墙洞中。管道焊接前就必须先通氮气.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制冷剂配管都要保证防尘防水。 制冷剂管道应该按规定的间距固定,支撑的型式采用支吊拖架。考虑到铜管的热胀冷缩,无论吊架还是托架都不能将保温后的制冷剂管道夹紧。管道穿墙或楼板等处应设置钢套管,套管不得作为支撑。 ◆分歧管安装 分歧管尽量靠近室内机;分歧管安装前一定要核对型号,不能错用;水平安装时,要求分歧管对称面处于水平面上;竖直安装时,保证分歧管对称面处于竖直面上,不得倾斜;液管与气管应当有同样的管长,并且铺设线路相同;相邻两个分歧管之间的直管段长度和分歧管主管端口前的直管段应满足厂家得设计要求; ◆管道的吹扫 制冷剂管道安装时,注意电子膨胀阀部件至室外机侧先不焊接,与室内机的喇叭口连接均不要连接,待完成了以下吹洗工作后方可焊接或连接。 ◆气密性检测 出厂时,室外机气、液管截止阀已被关闭。加压至检测压力后,保压24小时,观察压力是否下降,若压力不降即为合格。同时记录压力表的读数,环境温度和试验时间;一般环境温度变化1℃,压力相应变化0.01Mpa;在为进行气密性试验完成之前,所有的焊缝处都不能保温包扎. ◆管路抽真空 抽真空前,再次确认气、液管截止阀处在关闭状态;同时从气管和液管抽真空;抽真空4小时,检查真空度是否达—0.1Mpa或以上,如果真空度达不到,说明可能存在泄露。应再进行一次漏气检查,如仍无泄露,应再抽2小时真空。如果两次抽真空都不能保持真空度时,确保无泄露的条件下就可以判断是管道内含有水分。抽完真空后,关闭调节阀的阀门,停止抽真空并保持1小时。确认调节阀的压力没有上升。在关闭真空泵停止抽真空时应该先关闭阀门,然后再给真空泵断电.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空调机组供应、指导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程 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技术要求: 1.1产品规范及标准 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 《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 《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 《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 《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 《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 1.2基本要求:

地源热泵施工方案(DOC 36页)

地源热泵施工方案(DOC 36页) 一、总体施工部署 1.2施工范畴:本工程要紧内容分为室外地埋管系统安装;室内热泵机房设备及安装;室内末端设备安装。本工程具有工程量大,系统复杂,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密集等特点。采纳先室外后室内的安装工序. 1.3地源热泵优点:水-空气、水-水型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土壤温度相对稳固的特性,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运用地下土壤与建筑物内部进行热量的交换,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转移的冷暖两用空调系统二、施工方案及要紧技术措施 1要紧施工工艺流程 1.1地埋管系统安装 钻机进入工地钻孔下地埋管回填连接水平连管打压试压 1.2空调水管道安装 制作管道支吊架及机组垫板等支吊架安装管道下料、除锈、刷漆管道安装风机盘管安装各种阀门安装管道系统试压管道冲洗及设备连接管道刷漆保温系统调试 1.3设备安装 支吊架安装开穿墙孔洞安装各种风阀等设备安装风机盘管安装风口及软接头系统检测 2.要紧施工方法及要紧技术措施

本工程要紧分地下侧循环系统、用户侧循环系统、设备安装及系统调试四大部分。 2.1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 2.1.1地埋管的质量对地埋管换热系统至关重要。进入现场的地埋管及管件应逐件进行外观检查,破旧和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不得采纳出厂已久的管材,宜采纳刚制造出的管材。高密度聚乙烯管应符合«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的要求。聚丁烯管应符合«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GB/T1947 3.2的要求。 地埋管运抵工地后,应用空气试压进行检漏试验。地埋管及管件存放时,应幸免阳光下暴晒。搬运和运输时,应小心轻放,采纳柔韧性好的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装卸,不应抛摔和沿地拖拽 2.1.2铺设水平地埋管前,沟槽底部应先铺设相当于管径厚度的细沙。为保证回填平均且回填土与管道紧密接触,回填应在管道两侧同步进行,同一沟槽中有双排或多排管道时,管道之间的回填压实应与管道和槽壁之间的回填压实对称进行。各压实面的高差不宜超过30cm。管腋部采纳人工回填,确保塞严、捣实。分层管道回填时,应重点做好每一管道层上方15cm范畴内的回填,回填土应采纳网孔不大于15mm×15mm的筛进行过筛,保证回填土不含有尖利的岩石块和其它碎石。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畴内,应采纳轻夯实,严禁压实机具直截了当作用在管道上,使管道受损。 2.1.3钻孔揭露多层地下水时,采取回填封闭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钻孔前,套管应预先组装好,施钻完毕应尽快将套管放入钻孔中,并赶忙将水充满套

解读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解读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 本文主要讲解: 1.新规范修编的主要内容; 2.新规范(2016)与原规范(2002)总体的比较; 3.对取消原“综合效能的测试与调整”章节的说明; 4.强制性条文的含义; 5.与原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比较; 6.分项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批记录表填写示范说明。修编依据: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完成了对《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全面修订。原规范从颁布执行至今有十余年,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通风与空调工程建设与施工质量验收的需要。具体理由如下:一,原规范标龄十五年,符合国家对工程建设标准管理的规定,即标准施行五年及以上时应进行认证复审或予以修订。二,自原规范执行十多年来建筑空调工程有众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与新工艺得到开发与应用,如多联机组、蓄能技术、地源热泵、室内环境的空气品质、低碳、节能等方面新工程技术的推广使用,使原规范无法全面覆盖,需要通过考证予以增补。三,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的步骤对本专业规范

继续施行工程施工与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实施两项分离,强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目的是保障工程质量。本规范修改还涉及新GT50300-2013的修订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整体建筑质量验收管理等的诸多方面原因,如,故属于全面的修订。规范修订的宗旨是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为前提,强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规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实现将合格质量工程交付业主使用的目标。适用范围: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建筑工程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对于应用于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的冷热源设备及水系统、洁净工程的空气净化设备及自动控制系统皆属于本工程范畴。通风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送风系统、排风系统、除尘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等工程;空调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舒适性空调系统、工业的恒温恒湿系统以及空气洁净室的空气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工程等。不适用于特殊的高温、高压和热电设备本体保护用的气体冷却循环等系统。如高炉热风、高炉烟气与核电站反应器内循环的气体冷却系统等。本规范编写的总体结构执行建设部的指令,按照《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执行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必须明确规定强制性条文等的原则;正确划分子分部和分项工程,做好与相邻规范的协调,如统一标准、建筑给、排水,工业管道、绝热施工等的标准、规范;将工程施工之中先进、成熟的新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机电工程学院 二O一四年十月

目录 1.教学实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工实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工电子技术实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冷空调技术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综合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冷空调综合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课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库系统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冷压缩机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冷装置自动化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毕业实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毕业设计(论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3年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三套集锦(附带答案)卷40

2023年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三 套集锦(附带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1卷 一.全能考点(共50题) 1.【判断题】由于冷凝温度升高,导致制冷量下降,耗功下降,所以对制冷系数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 2.【单选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在很高的真空下运行的,蒸发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A、60 B、6 C、70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离开冷凝器和进入膨胀阀的液体是处于冷凝压力下的()。 A、饱和液体 B、过热气体 C、液体和气体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溴化锂制冷机组安装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 A、易于操作 B、易于维修和检查 C、易于散热 参考答案:B 5.【判断题】在溴化锂制冷机中输送液体的泵应选用屏蔽泵,它由离心水泵和屏蔽电动机组成。 参考答案:× 6.【单选题】为了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冷水机组的冷水出水温度尽量()。 A、高 B、低 C、.不影响 参考答案:A 7.【判断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为吸收。 参考答案:√ 8.【判断题】为防止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经风管蔓延到邻近房间,应在通过其隔墙和楼板处的送、回风管和排风管上设置防火阀。 参考答案:√ 9.【单选题】能与R134a互溶的润滑油是()。 A、32号冷冻油 B、46号冷冻油 C、合成酯类油

参考答案:C 10.【判断题】高低压继电器的作用是当排气压力低于调定值或吸气压力高于调定值时,切断电源使压缩机停止工作。 参考答案:× 11.【判断题】空调水系统强度试验压力比严密性试验压力要大。 参考答案:√ 12.【判断题】在紧急时,应迅速截断溴化锂制冷机的燃气供应。 参考答案:√ 13.【单选题】在溴化锂制冷蒸发器内,冷剂水吸收管簇内的载冷剂的热量而蒸发成冷剂水蒸气,这个载冷剂就是()。 A、冷凝水 B、冷却水 C、冷水 参考答案:C 14.【单选题】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直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在采暖运行时,名义工况的热水出口温度为()℃。 A、50 B、60 C、70 参考答案:B

2013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实务真题(5篇)

2013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实务真题(5篇) 第一篇:2013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实务真题 2013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实务考试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1、安装标高基准点一般设置在设备基础的().A.最高点 B.最低点 C.中心标板上 D.边缘附近 2、同时具备耐腐蚀、耐温及耐冲击的塑料水管是() A.聚乙烯管 B.聚丙烯管 C.ABS管 D.聚氯乙烯管 3、某设备重量85t,施工现场拟采用两台自行式起重机抬吊方案进行就位,其中索吊具重量3t,自制专用抬梁重量5t,风力影响可略。制定吊装方案时,最小计算载荷为() A.106.48t B.108.90t C.112.53t D.122.76t 4、下列钢材中,需进行焊接性试验是() A.国内小钢厂生产的20#钢材 B.国内大型钢厂新开发的钢材 C.国外进口的16Mn钢材 D.国外进口未经使用,但提供了焊接性评定资料的钢材 5、安装在易受震动场所的雨水管道使用() A.钢管 B.铸铁管 C.塑料管 D.波纹管 6、室内照明灯具的施工程序中,灯具安装接线的紧后工序是() A.导线并头

B.绝缘测试 C.送电前检查 D.灯管安装 7、洁净度等级为N3的空调风管的严密性检查方法是()A.测漏法检测 B.漏风量检测 C.漏光法检测合格后,进行漏风量测试抽检 D.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8、空调设备自动监控中的温度传感器是通过变送器将其温度变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A.0--10mA B.0--20mA C.0--10VAC D.0--10VDC 9、下列设备中,属于气体灭火系统是().A.贮存容器 B.发生装置 C.比例混合器 D.过滤器 10、在室温条件下,工作温度较高的干燥机与传动电机联轴器找正时,两端面间隙在允许偏差内应选择()。 A.较大值 B.中间值 C.较小值 D.最小值 11、并列明敷电缆的中间接头应() A.位置相同 B.用托班托置固定 C.配备保护盒 D.安装检测器 12、电站锅炉本体受热面组合安装时,设备清点检查的紧后工序是() A.找正划线 B.管子就位 C.对口焊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