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觉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高觉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高觉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高觉新的人物性格分析

—封建制度的守墓人和反抗者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121280028 郑徐娇摘要:高觉新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个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物。他的人物性格具有复杂性,研究其性格的复杂性并深刻分析其原因,对理解“激流三部曲”乃至巴金的写作用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本文还对觉新的性格做出了评价。

关键字:激流三部曲;高觉新;守墓人;反抗者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其中高觉新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性人物,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及其亲戚家的悲欢离合大事小事,都无一不与他发生关系。而他的性格也如高家这个复杂混乱的大家庭一样,是与非、真与伪、善与恶、喜与悲、追求与失望、屈辱与痛苦……缠绕、纠葛在一起,体现出矛盾面和复杂性。

1、高觉新性格的二面性

1.1封建制度的守墓人和殉道者

高觉新始终奉行作揖主义,为此首先他不得不舍弃了自己的梦想和前途。“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四年课程修满毕业的时候又名列第一。他对于化学很感到兴趣,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他的脑子里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中他是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作为一个年青人,觉新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中学毕业以后,家里开

始给他定亲,祖父和父亲都想要他早日娶妻生子,这自然是与他想要升学的梦想相违背的,但是他没有反抗也不敢向父亲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这样他接受了家里“抓阄”给他定下的亲事,成亲之后又在父亲的安排之下进公司工作。对于父亲的安排,不管是婚事还是工作,他都不能有丝毫的异议。“他听着,他应着。他并不说他愿意或是不愿意。一个念头在他的脑子里打转:“一切都完了。”他的心里藏着不少的话,可是他一句话也不说。”

作揖主义让他失去的不仅是他的前途和梦想,还有他的爱情。钱梅芬是在他的不抵抗主义之下他失去的第一个爱人,本来觉新与梅是青梅竹马,觉新满心以为自己一定可以与梅结合的,但是由于双方母亲在牌桌上的不愉快,居然拿两人的婚姻作为报复,因此,两个彼此相爱的人被残忍的分开了。梅远嫁,觉新也在家里的安排下,与“抓阄”决定的妻子李瑞珏结婚了。好在瑞珏是一个善解人意又心地善良的女人,所以觉新很快就满足了,每天在房间里陪着自己的新婚妻子。但是他的悲剧并没有停止,在老太爷死后,陈姨太等人以“血光之灾”的说法逼得觉新把即将临盆的妻子瑞珏送到荒凉,卫生条件极差的城郊,并且不允许觉新与她相见,就这样,深爱的妻子被逼死,留下觉新与孩子孤寂的生活,但是就是这样的苦难和辛酸,觉新也只是默默的忍受,并没有一丝的反抗。连觉民和琴等人都不能理解觉新只是不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是就是这样的“不说”,觉新只能把一切的苦水往心里吞,独自一人承受不能承受又不得不承受的痛苦。

在独子海臣死后,他还不得不承受着痛苦与家里的各种人打交

道,陪婶婶们打牌,陪叔叔选布料……即使这些都不是他想做的,但是只要是有人提出了要求,他都会想都不想的答应,连四奶奶也说他喜欢帮别人办事,帮别人办事比给他自己办事还高兴。其实他心里没有一刻是高兴的,但是他又得时时实行作揖主义,对任何人都说“好好好、是是是”。就是这样,他再次帮助舅父将自己有情的蕙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郑国光,帮忙表弟枚娶回了冯家的女儿。他自己亲手创造了别人的悲剧,当别人在悲剧中痛哭时,他也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独自数着心里的伤口,比起给别人带来的伤害,给他自己带来的痛苦和愧疚感更令他窒息令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活的久了,自己的一生都完了。

1.2封建制度下的觉醒者和反抗者

尽管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很大,但是在“五四”运动到来之际,这些青年人也受到了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觉新。在《家》第六章巴金写到:“五四”运动风暴和它催动的新思潮的怒涛都曾经强有力地吸引过觉新,他和觉民、觉慧一起,如饥似渴地读着《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革命刊物。“这些刊物里面的一个一个的字像火星一样地点燃了他们弟兄的热情。那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压倒了他们三个人,使他们并不经过长期的思索就信服了。”当然也有人会说还在学校的觉新在没有回到家庭之前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在他回家之后就全部被消磨殆尽了,这一点我是不能认同的。虽然觉新奉行作揖主义,屈从与祖父父亲及家中的其他长辈。但是这也只是在家中压力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只有

顺从才不会给自己关心的人制造麻烦。所以,当觉民觉慧要与家中的长辈争辩时,觉新总是尽力在其中调解,甚至有时候觉慧觉新与长辈产生冲突之后,他也会主动去道歉。

觉新做过的最“反派”的事应该是帮助觉慧出逃并给觉慧经济资助,他说道:“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可以替我出一口气。”“我做不了的事,你可以帮我。”这就是潜藏在觉新心中的反叛意识。尽管自己为了整个家的平衡不能做出叛逆如觉慧觉民的事情,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反叛精神,只要是有机会,几时真正反叛的不是他自己,他也愿意在其中出一份力。

同样的事情还有帮助淑英离家出走。经历了表妹蕙的婚姻悲剧,觉新开始意识到不能让淑英也陷入到相同的痛苦之中,在经历了各种挣扎之后,他开始尝试劝三叔,但是没有成功。即使如此,觉新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是不想淑英再次陷入婚姻悲剧之中的。所以,当觉民告诉他帮助淑英出逃的计划后,觉新也点头默认了。

2、觉新性格两面性的原因

2.1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背景

觉新出生并成长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一方面,旧的封建文化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另一方面,受五四运动影响,新的进步思想的影响也不断扩大。觉新处在时代的交接点,并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其性格呈现出两面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觉新都受到的都是“百善孝为先”的教育,严格受到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的束缚,而孝悌正是

仁义的基础,所以觉新的行为都受到“孝”的影响,以至于当父亲要他成亲时他没有反抗,当陈姨太以“血光之灾”的借口把瑞珏送到城郊的时候他也不敢反抗,对于舅父对表妹表弟的婚姻安排也是敢怒不敢言,一切都是因为“孝”,他承担不起不孝的罪名,所以只能选择顺从。

同时,觉新是长房长孙,受中国宗法制嫡长子继位制的影响,家中从上之下都对觉新抱以厚望,同时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他不得不谨言慎行,他所代表的是大房甚至是整个高家,为了不辜负祖父父亲的厚望,他只能顺从他们的安排,走他们铺好的道路。而且,在父亲和祖父去世以后,他成为大房的代表,要帮助三爸料理公司的事务,还要管理家中的琐事,以至于其他的叔叔婶婶的事情,也多要由他去办,就因为他是长房长孙,他要承担常人之外的责任。在家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他寄予厚望的,相反,还有类似四奶奶陈姨太等人暗中使绊,所以他所走的每一步都要特别小心,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有时候会伤害到自己,他也选择顺从和接受。

2.2自身性格弱点

虽然有很多社会家庭的因素制约着觉新,使得他不得不时时实行作揖主义,但是他自身的性格弱点也是重要原因。健忘,是觉新性格的一个重要内容,他遵命成亲,为不能同他意中人梅表妹结婚而绝望的痛哭,但他很快满意了。在短时期内他享受了他以前不曾料想到的种种快乐,在短时间内他忘记了过去的美妙幻想,忘记了另一个女郎,忘记了他的前程,他满足了,他陶醉了,陶醉在一个少女的爱情里。他可以在以前一刻还吹着悲声缠绵的箫,过一会儿,就又愉快而忘乎

所以地与姐妹们踢毽子去了。就拿他想继续读书来说,只要他能够勇敢的说出来,作为像高家那样的大家庭,以及他们的家庭条件,对觉新来说继续学业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可是他却选择了放弃,没有跟父亲提起任何自己的意见,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也是他的懦弱断送了他的前程。

同时,觉新对封建制度从内心上还是认同的,他虽然他出生在封建的末世,但他却自觉地维护着每况愈下的封建秩序;虽然他是封建家庭制度的受害者,但他却一直为家族的兴衰而担忧。在他的观念中,家族的荣誉高于一切。而这种荣誉,说穿了也只不过是面子。当觉世觉群拿着菜刀吵骂,淑华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而觉新却以为不然,他对淑华说:“话虽然这样说,不过他们究竟是高家的人,闹出笑话来,大家都没有面子。应当早点想法才行。”他也曾在姑妈张太太面前埋怨:“四爸、五爸好像住在金山、银山里面,只管花钱如流水。”他觉得田产是爷爷遗下的,“只有败家子弟才会把它‘出脱’的。五爸太对不起爷爷!”“我们如果再不管,高家就会光了。什么都会光了”。虽然自己深受这个家庭的压制伤害,但是他还是本能的去维护这个家庭。因为他也觉得像他们家庭的这种存在形式是正确的,不想去打破这种形式。所以当克安克定要卖公馆时,他坚持公馆时祖父留下来的,公馆卖了家也就散了,说明他认为封建大家庭是正确的,想要维护这种秩序。

2.3“五四”新思想的影响

虽然封建思想的影响很大,但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思想的影响也很大。长期受封建思想笼罩的社会就犹如寒冬,但是五四新思想就

像是寒冬里的阳光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即使觉新不能像觉慧一样逃离家庭积极地投身革命,也不能像觉民一样参加编辑报纸为革命做宣传,但是他还是能够从自己兄弟那里得到各种书刊报纸,他贪婪地从报纸上读来自北京的消息。“那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压倒了他们三个人,使他们并不经过长期的思索就信服了。……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兄弟轮流地读这些书报,连通讯栏也不肯轻易放过。他们有时候还讨论这些书报中所论到的各种问题。”由此可见,五四新思想对觉新的影响很大,也是觉新站出来反抗封建制度的原因,是他性格中的反抗性的来源。

3、对觉新性格的评价

觉新的性格让很多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方面觉新在家里所遭受的委屈和悲剧让人觉得不幸和同情,另一方面又为他一味奉行作揖主义的懦弱性格感到愤怒。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偏向于去理解觉新的处境,在对他的感情之中同情要偏多一点。

但是我认为虽然其悲剧值得同情,但是更应该反思他懦弱的性格对他的命运乃至别人的命运带来的悲剧,可以说除了客观的社会家庭原因,导致觉新身边一系列悲剧的重要原因是他的懦弱以及他对封建家族制度的维护。试想,如果觉新能够像觉慧一样坚守自己的梦想,能够对家人的安排说“不”,也许他能够完成他的学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对待爱情婚姻上,如果他能够像觉民一样坚持自己的选择,坚决抵制家里对自己亲事的安排,就不会有他与梅的爱情悲剧,也自

然不会有瑞珏的惨死,更令人悲愤的是在经历了多次的感情打击之后,明明自己跟蕙也是两情相悦,但是还是顺从地将自己喜欢的女子嫁给了他人,一切都是因为他的隐忍和软弱。最后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他反抗了,然后跟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了,他承受的反而比以前承受的少了。以前由于种种顾忌而不敢跟家里的长辈反抗,所以自己才会活得很累。传统封建文化和孝的观念之所以能够对觉新产生影响是因为从骨子里是维护这些秩序的,他的性格中有着屈服于封建思想的因素,所以他性格的弱点才是导致他悲剧的主要原因。

高觉新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十分复杂,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觉新自身的性格弱点是导致其性格复杂性的重要原因。除了哀其不幸以外,我们更多的要怒其不争。这也许也是巴金创作“激流三部曲”的原因,通过软弱的觉新的悲剧给读者以冲击,因为悲剧的冲击力往往比喜剧要大,以此来警醒世人,同时号召广大青年来接受新思想,打破封建桎梏。同时以觉新这样一个压迫到极点的角色的反抗预示着春天的到来,革命的春天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巴金:《巴金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3)巴金:“文学生活五十年(代序)”,《巴金选集·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4)陈丹晨:《巴金评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5)杨超:《浅谈高觉新性格的悲剧意义》。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6)钱穆:《中国文化导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

(7)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8)徐波:《中外文学名著简介》。长春:吉林文学出版社,1980年。

(9)陈思和,周立民:《解读巴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

(10)刘勇:为人类社会而背负的十字架——从郁达夫、巴金等人的创作看中国现代文学的忏悔意识[j]北京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

阅读理解之人物形象分析

九年级语文 导 学 案 学生: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学习目标】 1、掌握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2、熟悉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题型一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试题回顾方法探究 第一步审清题干 (胡适《我的母亲》)试题: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中第⑦段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概括人物形象+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品质特点1 (1分)+ 具体依据1(1分) 品质特点2 (1分)+ 具体依据2(1分) 第二步梳理情节 抓住关键词句注意情节转换 ⑦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第三步具体概括 【注意】多侧面忌笼统 ⑦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第四步标清序号 ①严厉:晚上人静后母亲重重地责罚、教育我?。 ②疼爱儿子: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方法总结 答题思路:审清题干梳理情节具体概括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品质特点1 (1分)+ 具体依据1(1分) 品质特点2 (1分)+ 具体依据2(1分) 总结历年中考试卷中人物形象题的答案: 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

高觉新与汪文宣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高觉新,汪文宣形象之比较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从他1927年开始创作《灭亡》算起,已在文坛辛勤地耕耘了六十多个春秋,他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深沉的笔调,激越的情绪,写作了大量的散文、杂文、评论,表达了自己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的愤慨,热情歌颂了为民族解放和生存而斗争的勇士。先后完成了《激流三部曲》、《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120多篇中、长短篇小说。塑造了无数个艺术形象。 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和《寒夜》中分别描写了高觉新和汪文宣这两个出生于不同家庭,而生活在同一时代,都经受了“五四”新思想的影响的年青的知识份子的悲惨命运的艺术形象。在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礼教思想的毒害影响下,在国民党反动腐败政府的摧残和冷漠下,他们两个都是接受过新思想的教育和薰陶,学习过现代文化,充满了理想、幸福、有前途的年青人,逐渐失去了原有斗志,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安静、为了生活,变成一个逆来顺受性格软弱的年青人。 《激流三部曲》之一《家》的主人公――高觉新是一个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的具有两重性格的病态人物。 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一部历史,它的由来必须要有一定的前因后果,《家》的主人公高觉新的两重性格来源于他所处的家庭和社会两个环境对他的影响。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一个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作用。高觉新生活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家庭,其祖父高老太爷在清朝当过大官,靠权力和剥削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且独掌了家庭的经济大权和高家年青人的生死大权,他就是高家的太上皇,他的话就是圣旨,全族人必须执行,否者就只有死路一条。在他的眼里,年青人没有什么自由、信仰可谈,只有服从、服从、再服从。他肆无忌惮地摧残年青一代的青春、爱情、生命、幸福。在高家高老太爷就是一切,他是这个家族至高至上的主宰者,也是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的执行者和护卫者。在这样环境里生活长大的作为长房长孙的高觉新,必然是这种制度的牺牲者和护卫者,他的什么幸福、理想、前途统统放在一边去了。 年青时的高觉新眉清目秀,聪明好学,深得教师和家长的赞美,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一个很有前途的人。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四项课柱修满毕业的时候又名列第一。他对于化学很感兴趣,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他的脑子里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中,他是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在中学肆业的四年中间,他失掉了母亲、失去了母爱,但却有另一种信念支持着他,那就是他的前程、美妙的幻梦与一个能够了解他、安慰他、深爱着他的人――表姐梅小姐。他甚至幻想她就是他将来的配偶,而且祈祷一定是她。

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中考阅读:辨析多种表达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一)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共有五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方式,而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起辅助作用。 1叙述是一般的交代,把人物的概貌、事件的过程、场景的全貌条理清楚地陈述出来; 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使之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常用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人物描写,也有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 3议论是作者对所写人物、事件的认识、评价。 4抒情是作者对人物、事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记叙文中有时也用说明但很少,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以上表达方式各有特点,但在记叙文中,它们又往往是综合使用、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在文章中各自起着自己独有的作用。叙述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起决定作用;描写起渲染气氛、塑造形象、增添文采的作用。议论在记叙文中往往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提示主题的作用;段与段之间的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抒情可以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加充分,更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表达方式。 (1)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2)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及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3)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4)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 (5)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6)为什么要改名呢?就让这极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来我们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记录吧,这是值得深思的。() 2.下列这段文字中,有叙述,也有议论,请指出哪些句子属于叙述,哪些句子属于议论。 ①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②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③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④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⑤这位先生明明是探察外界却误认为探讨自己。 属于议论: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记叙:__________________ (二)怎样分析人物的形象呢? 一、从品析人物的正面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入手。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其中,外貌描写不仅能勾画出人物的外部面貌、衣着打扮,也能以“形”传“神”,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处境、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人物的言行最能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而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描写更能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多维的性格;人物的心理描写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神态是人物内心变化的面部表现,把握神态描写便于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总之,人物描写能显示人物的身份、处境、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分析人物形象必须结合人物描写进行,尤其要善于捕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 例如:朱志清的<背影>一文中,通过写父亲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走路蹒跚,为远 行的儿子爬铁道买橘子,表现出父亲在连遭遇不幸的情况下,还时时牵挂着儿子,更表现出父爱之深沉. 二、从分析侧面描写的作用入手。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主要是通过对与特定人物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特定人物形象,间接表现特定人物的思想、精神面貌和心理、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记叙文常通过描述旁观者的述评、态度和反应来衬托主人公的形象,也常用自然环境描写来以景衬情、暗示人物命运。 三、结合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来分析。 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如一篇《最美的善举》的记叙文就运用了对比和欲扬先抑的写法,生动刻画了“络腮胡子”看似外表粗俗、大大咧咧,实则细心善良、扶危济困的形象。 四、结合具体事例,按人物成长的不同阶段来分析。 写人离不开记事,人物形象因事迹而丰满。另外,分析人物形象还要有动态的眼光。年龄、生活状况、命运际遇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人物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改变,进一步影响到人物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的变化,所以分析这样的人物形象要依阶段进行。

高觉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高觉新的人物性格分析 —封建制度的守墓人和反抗者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121280028 郑徐娇摘要:高觉新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个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物。他的人物性格具有复杂性,研究其性格的复杂性并深刻分析其原因,对理解“激流三部曲”乃至巴金的写作用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本文还对觉新的性格做出了评价。 关键字:激流三部曲;高觉新;守墓人;反抗者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其中高觉新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性人物,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及其亲戚家的悲欢离合大事小事,都无一不与他发生关系。而他的性格也如高家这个复杂混乱的大家庭一样,是与非、真与伪、善与恶、喜与悲、追求与失望、屈辱与痛苦……缠绕、纠葛在一起,体现出矛盾面和复杂性。 1、高觉新性格的二面性 1.1封建制度的守墓人和殉道者 高觉新始终奉行作揖主义,为此首先他不得不舍弃了自己的梦想和前途。“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四年课程修满毕业的时候又名列第一。他对于化学很感到兴趣,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他的脑子里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中他是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作为一个年青人,觉新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中学毕业以后,家里开始给他定亲,祖父和父亲都想要他早日娶妻生子,这自然是与他想要升学的梦想相违背的,但是他没有反抗也不敢向父亲说出自己的

想法。就这样他接受了家里“抓阄”给他定下的亲事,成亲之后又在父亲的安排之下进公司工作。对于父亲的安排,不管是婚事还是工作,他都不能有丝毫的异议。“他听着,他应着。他并不说他愿意或是不愿意。一个念头在他的脑子里打转:“一切都完了。”他的心里藏着不少的话,可是他一句话也不说。” 作揖主义让他失去的不仅是他的前途和梦想,还有他的爱情。钱梅芬是在他的不抵抗主义之下他失去的第一个爱人,本来觉新与梅是青梅竹马,觉新满心以为自己一定可以与梅结合的,但是由于双方母亲在牌桌上的不愉快,居然拿两人的婚姻作为报复,因此,两个彼此相爱的人被残忍的分开了。梅远嫁,觉新也在家里的安排下,与“抓阄”决定的妻子李瑞珏结婚了。好在瑞珏是一个善解人意又心地善良的女人,所以觉新很快就满足了,每天在房间里陪着自己的新婚妻子。但是他的悲剧并没有停止,在老太爷死后,陈姨太等人以“血光之灾”的说法逼得觉新把即将临盆的妻子瑞珏送到荒凉,卫生条件极差的城郊,并且不允许觉新与她相见,就这样,深爱的妻子被逼死,留下觉新与孩子孤寂的生活,但是就是这样的苦难和辛酸,觉新也只是默默的忍受,并没有一丝的反抗。连觉民和琴等人都不能理解觉新只是不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是就是这样的“不说”,觉新只能把一切的苦水往心里吞,独自一人承受不能承受又不得不承受的痛苦。 在独子海臣死后,他还不得不承受着痛苦与家里的各种人打交道,陪婶婶们打牌,陪叔叔选布料……即使这些都不是他想做的,但是只要是有人提出了要求,他都会想都不想的答应,连四奶奶也说他

记叙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第五讲记叙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课外知识积累】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全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作者施耐庵,是中国第一步章回体小说,它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残暴和腐朽,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书中共塑造了108名英雄人物的形象,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 一、知识点概括。 1、《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 2、《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白衣秀士)、晁盖(天王)、宋江(呼保义、及时雨)。 3、《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有李逵(黑旋风)和武松(行者),主张招安的将领有宋江和吴用(智多星)。 4、“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 5、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6、征讨方腊后,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 7、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中,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武松). 8、梁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七位是:宋江(呼保义)卢俊义(玉麒麟)吴用(智多星)公孙胜(入云龙)关胜(大刀)林冲(豹子头)呼延灼(双鞭) 9、“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是宋江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10、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 11、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救林冲。 二、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 1、大闯五台山——鲁智深 2、误入白虎堂——林冲 3、风雪山神庙——林冲 4、大闯野猪林——鲁智深 5、醉打蒋门神——武松 6、怒杀阎婆惜——宋江 7、大闹清风寨——花荣 8、斗浪里白条——李逵 9、探穴救柴进——李逵 10、浔阳楼题反诗——宋江 11、血溅鸳鸯楼——武松 三、补全回目 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闹五台山 3、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4、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5、(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6、(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7、(入云龙)斗法破高廉,(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8、(徐宁)教使钩镰枪,(宋江)大破连环马 9、(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10、(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 11、(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12、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 四、简答。 1、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谁?他的绰号是什么? 答:史进,九纹龙。 2、《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她们的的绰号是什么? 答:①扈三娘(一丈青);②孙二娘(母夜叉);③顾大嫂(母大虫)。 3、“智扑擎天柱”中英雄好汉是谁?他的绰号是什么? 答:燕青(浪子)。 4、请写出《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人物名字及绰号,简单说出其擅长的绝技. ①时迁,鼓上蚤,擅偷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概括人物性格

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质的常用词语? 1.?性格类:? 善解人意、心细如发、体贴、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富有情趣、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 2.?拼搏类:?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知难而进、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 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 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 (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4.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诲人不倦、以 校为家、爱厂如家、关心下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技术精湛、才华横溢、博学善谈、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墨守成规、贪生怕死)? 5.?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 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孝顺、清正廉洁、知恩图报、宠辱不惊、有修养、礼贤下士、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德才兼备、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阅读指导: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一、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是一个较浅易的思维过程,但考虑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细节: 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 2、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3、关注具有双关意义或较含蓄(具有深层含义)的描写词语。 二、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但这三者之间实际上不是并列的,从某个角度而言,情节与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 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应该是人物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人物性格的分析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具备,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 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概括时,如果能够确定人物身份的,则以“工人”、“农民”、“小市民”、“手工业者”??概括。 四、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的“社会矛盾”与“现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 四步分析法概述

高觉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高觉新的人物形象分析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高觉新的人物性格分析 —封建制度的守墓人和反抗者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121280028 郑徐娇 摘要:高觉新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个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物。他的人物性格具有复杂性,研究其性格的复杂性并深刻分析其原因,对理解“激流三部曲”乃至巴金的写作用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本文还对觉新的性格做出了评价。 关键字:激流三部曲;高觉新;守墓人;反抗者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最为着名的代表作,其中高觉新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性人物,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及其亲戚家的悲欢离合大事小事,都无一不与他发生关系。而他的性格也如高家这个复杂混乱的大家庭一样,是与非、真与伪、善与恶、喜与悲、追求与失望、屈辱与痛苦……缠绕、纠葛在一起,体现出矛盾面和复杂性。 1、高觉新性格的二面性 1.1封建制度的守墓人和殉道者 高觉新始终奉行作揖主义,为此首先他不得不舍弃了自己的梦想和前途。“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四年课程修满毕业的时候又名列第一。他对于化学很感到兴趣,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他的脑子里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中他是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作为一个年青人,觉新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中学毕业以后,家里开始给他定亲,祖父和父亲都想要他早日娶妻生子,这自然是与他想要升学的梦想

相违背的,但是他没有反抗也不敢向父亲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这样他接受了家里“抓阄”给他定下的亲事,成亲之后又在父亲的安排之下进公司工作。对于父亲的安排,不管是婚事还是工作,他都不能有丝毫的异议。“他听着,他应着。他并不说他愿意或是不愿意。一个念头在他的脑子里打转:“一切都完了。”他的心里藏着不少的话,可是他一句话也不说。” 作揖主义让他失去的不仅是他的前途和梦想,还有他的爱情。钱梅芬是在他的不抵抗主义之下他失去的第一个爱人,本来觉新与梅是青梅竹马,觉新满心以为自己一定可以与梅结合的,但是由于双方母亲在牌桌上的不愉快,居然拿两人的婚姻作为报复,因此,两个彼此相爱的人被残忍的分开了。梅远嫁,觉新也在家里的安排下,与“抓阄”决定的妻子李瑞珏结婚了。好在瑞珏是一个善解人意又心地善良的女人,所以觉新很快就满足了,每天在房间里陪着自己的新婚妻子。但是他的悲剧并没有停止,在老太爷死后,陈姨太等人以“血光之灾”的说法逼得觉新把即将临盆的妻子瑞珏送到荒凉,卫生条件极差的城郊,并且不允许觉新与她相见,就这样,深爱的妻子被逼死,留下觉新与孩子孤寂的生活,但是就是这样的苦难和辛酸,觉新也只是默默的忍受,并没有一丝的反抗。连觉民和琴等人都不能理解觉新只是不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是就是这样的“不说”,觉新只能把一切的苦水往心里吞,独自一人承受不能承受又不得不承受的痛苦。 在独子海臣死后,他还不得不承受着痛苦与家里的各种人打交道,陪婶婶们打牌,陪叔叔选布料……即使这些都不是他想做的,但是只要

(完整版)中考人物形象分析真题

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一、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の主要目の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记叙文阅读最重要の考核点之一。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の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の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の准确认识。 二、刻画人物形象の常见手法: (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通过描写人物の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来表现人物の性格特征。 (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の言行,间接の描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の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の性格。 三、怎样分析人物の形象: 步骤一:画出描写或评价人物の语句。 步骤二: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 步骤三:品味相关语句の艺术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及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 步骤四:表述出来。 课堂练习 滴水之恩 紫红色の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の车来到这个地方の,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の古塔。当我在陌生の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の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の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の老妇人の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の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の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の,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の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の乌云撕开一道耀眼の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の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の窗格透出昏黄の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の样子。他の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の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の眼睛并没有因我の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の烟头,红红の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の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の。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の吗?”

五年级 阅读理解 概括人物形象

杰初教育阅读理解专项练习:概括人物形象 (一)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1、文章通过齐白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件事情,表现出他具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我能行 “我能行!”这句话常挂在我嘴边,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 上星期日,我去参加北京市作文比赛。赛前一个星期,我就当着全家面前声明:“比赛那天我要自己去,用不着谁送。我能行!”这下可急坏了爸爸妈妈。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要送我,都被我一次一又一次拒绝。星期六晚上,爸爸妈妈要做最后一次努力——和我谈判。二位说了两大车话,而最后,我还是用最简练的两个字——“不用”——拒绝了。星期天早晨,妈妈不厌其烦地叨唠着乘车路线及注意事项。我听得实在不耐烦:“哎呀呀,妈,我能行!”来到考场,见不少同学正紧皱双眉,听着双亲考前的教导。我不禁暗暗庆幸:哈哈,我可再不用受这份苦了。许多教师、家长见我一人走来,都向我身后张望。找“谁”?爸爸妈妈?嘻嘻,我把他们落在家里了! 上次春游爬山,那些可恶的男生故意找一条弯弯曲曲又陡极了的山路。半路上,我们女生有的摔了五个跟斗,有的唱哀乐似的哼唧着。一个男生假作关心地来讽刺我:“小周颖,不行了吧?”“我?”我咬咬嘴唇,瞪了他一眼,“胡说,我当然行。”又走了一段,山更陡了。还

高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长篇小说《家》,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在小说中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的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余个,我今天来说说其中的高觉新。 《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感到不满。他的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 高觉新具有美好的素质,才资优异,聪明好学,有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高觉新自小就是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这是一种合于传统礼教的孝子贤孙的理想性格,是父母心目中的“宁馨儿“,却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致命弱点。他是成绩名列全校第一的优秀生,也曾经有过梦想,想做化学家,曾想毕业后继续上大学,甚至去德国留学深造。但作为在“五四”之前成家立业的人,他接受了封建正统观念,奉为行动的准则。虽然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对他有所触动,但他难以摆拖封建思想的束缚。觉新的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观念和封建礼教严重地扭曲:他同情弟弟们的斗争,但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觉新的青春朝气和青年的梦想在沉闷的实际生活中渐渐消失,生活磨钝了他的感觉,但自身又无力摆脱困境,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 高觉新自幼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受到过充分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教育,封建道德意识在他的思想意识中是非常深刻的。“孝道”要求子女无条件地顺从父母的意愿,为了实现父母的意愿,哪怕是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委屈都是理所当然的。在祖父与父母面前,他必须要“孝”,父母死后,他必须承担起“长兄如父”的责任而走向自己的人生悲剧。高觉新的父母早亡,继母周氏软弱无能,又不是高觉新父亲的原配夫人,而觉民、觉慧与淑华年龄还小,在整个高家都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这样身为“长子”的高觉新就不得不自觉地承担起“长兄如父”的重担。由于顽固的封建势力和社会思想的桎梏,再加上觉新自己的的特殊身份与幼年遭遇,才造成了他的妥协与懦弱。他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五四时期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和处于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人们的精神特征。 觉新悲剧性格的偶然性,深刻地提示了其所以为悲剧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明知所作所为害人害己,却不敢也不想改变这灰色的命运。同时,无奈中制造他人的悲剧,所以也就觉得特别可悲、可叹、可怜、可恨,使读者于强烈的震撼之后开始反省。高觉新做奴隶而不得的性格悲剧,则深刻地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缺陷的沉重历史痕迹,同样警示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中,进行更高的要求,文学形象是作家对生活的真实的描写和对生活评价的深刻性的统一。高觉新形象的价值是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攻击。 高觉新这个文学形象在巴金先生有潜在的创作动因, 他代表着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即使对当代人, 这些精神特征也没有变得陌生,因为它的历史根据依然存在。

阅读理解技巧之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之分析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1.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入手 所谓正面描写即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1.1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心理,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品质。 记叙文阅读中,大多依据人物的事件来分析人物性格及品质。所以,在概括人物形象时,大家要紧紧抓住事件,从中体会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及品质。 1.2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 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注意区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前者刻画人的长相和衣着等,是一种先天的和经常性的状态;后者是指某一具体情境下人物的神情状态。 1.3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从人物的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入手 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耍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人物的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场面、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4.从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入手 不同人物形象的対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 二、做题步骤和思路 1.人物形象分析一般可按以下四步进行步骤一:找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 句。步骤二: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 步骤三: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及作

浅论《家》中高觉新的形象

浅论《家》中高觉新的形象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前言 (4) 正文 (4) 一.觉新的双重性格 (4) (一)一个懦弱的反抗者 (4) (二)悲哀与欢喜交织的情感与生活 (6) 二.造成觉新性格形成的深层根源 (7) (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他身处长房长孙的地位 (7) (二)新旧思想的冲击造成了他的双重性格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摘要 《家》中的高觉新,一个交织着爱与恨、新与旧,内心有些不满,行动上却是敷衍妥协的矛盾者。有理想、有抱负,却是一个性格懦弱的老好人。 一味地顺从封建家长,造成其爱情婚姻命运的悲剧。其命运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其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高觉新;双重性格;长房长孙;封建制度; Abstract In the home of GAO juexin , a mixture of love and hate, the new and the old, inside some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ction is half-hearted compromise, contradictory. With ideals, aspirations, but it is a weak old. Feudal blindly obey parents, resulting in the tragedy of love and marriage fate. Its fate is a mirror of society, its image has profound soci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GAO juexin; double; long Fang Changsun; the feudal system;

浅析《家》中觉新的性格特点及其时代特征

浅析《家》中觉新的性格特点及其时代特征 内容摘要:《家》是巴金的代表作,高觉新是巴金的《家》中的性格最鲜明的人物,是巴金塑造的第一个含有复杂感情的、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存在着的小人物。30年代是巴金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巴金笔下的高觉新是介于高家封建家长和叛逆青年的特殊地位,性格比较复杂,他能反映我们民族劣根性中“忍让、委曲求全”等特征,能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心理,亦具有其特殊的悲剧意义。高觉新以自己的哀号告诫人们,对于健全民族性格,仍有其认识价值。 关键词:高觉新; 人物形象; 逆来顺受; 民族性格; 认识价值 高觉新是巴金的《家》中的性格最鲜明的人物,是巴金塑造的第一个含有复杂感情的,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存在着的小人物。作品中觉新是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出现的,作者通过觉新的悲剧表明:在封建势力与叛逆势力的搏斗中,代表民主势力的叛逆青年的胜利和封建顽固派的失败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只有站在反封建的民主势力的一边,才有出路,才有前途和新生;违背时代潮流,维护封建统治,只能同这种制度一起趋于灭亡,成为这种制度的殉葬品。本文试从觉新性格反映民族文化心理的普遍性及其悲剧意义,试析高觉新的人物现象。 一、礼教与家法使他逆来顺受 觉新生活在四川成都一个姓高的封建大家庭里。他身为大少爷,却性格懦弱,奉行“作揖主义”。他爱表妹钱梅芬,却没有争取婚姻自主的勇气。他的父亲用拈阄的办法决定他与瑞钰结了婚。他服从了父亲的意志,但在感情上却十分痛苦。他的妻子温柔善良,对他体贴入微,总算给他一点精神安慰。但是,觉新的思想始终处于矛盾中。他受“五四”新思潮的洗礼,相信新的理论是好的,但却没有勇气冲出旧的生活环境。在家族之间的矛盾斗争中,他忍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求得家庭的暂时平静。 觉新是一个被封建礼教腐蚀了头脑、磨去了锐气的大少爷,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他善良懦弱,既是一个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熏陶和迫害的地主少爷,又是一个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青年,一方面他同情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一方面又反对受害者(包括他自己)进行的反抗。惨痛的生活教训和现实,最终使他有了初步的觉醒和反抗。觉新的性格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民族性格劣根性中“忍让、委曲求全”的本质。 高觉新曾经是有理想、有追求的进步青年,受到过“五四”新空气的影响,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书中写道:“他打算在中学毕业后再到上海或北京有名大学里继续深造,想到德国去留学……”,“同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复习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1

《小说阅读复习教学——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小说阅读复习 【教学设想】: 使用市规定的小说文段《鞠躬》对自己任教班级进行学情摸底,总得分率是55%,4道题目题目的得分率分别为51%、49%、63%、60%,其中得分率最低的就是第二道题目,也就是人物形象分析类的题目,因此我定下了这节小说阅读复习课的复习内容——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速读文章,理清情节的能力。 2、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3、读懂小说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小说内涵。 【学习重点】: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难点】: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前准备】: 对《鞠躬》这一小说文段进行了检测,各小题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 【课堂学习】: 一、问题自己找 展示幻灯片导入:学情反馈(小说文段《鞠躬》各小题得分情况),出示小说阅读中考考点及本课学习目标。展示《鞠躬》第2题题目及参考答案。 学生活动:对照参考答案,说说自己平时答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如何抓住答案要点。 方法和手段: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聆听并及时给予回应。 二、老师支支招 过渡:承接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并激发学生思考: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再做人物分析题时准确度更高些,答案更完善些?(幻灯片投影《鞠躬》有关校长的语段,提醒学生可以在分析人物形象前先思考三个问题:1、人物职业身份?2、面对什么问题或矛盾冲突?3、他是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的?)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针对相关语段思考概括回答三个问题。 方法和手段: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感受答案生成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小组形成答案,代表发言分享。教师点拨:了解各小组讨论进度,适当进行指导点拨。 教师明确: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xx是一个……的人。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 老师过渡引出下环节:刚才同学们的尝试,让我们发现,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时,通过分析人物的职业身份,以及面对矛盾冲突时是怎样处理的,往往,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就一步步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这时,只要我们有条理的把它表达出来,题目就能很好的完成了,现在,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试一试,阅读《信仰》这篇文章,分析老头这个人物形象。 三、大家练一练 幻灯片展示答题思路,发放练习。 学生活动一:完成文段《信仰》第1题。 方法和手段: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第一题。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完成情况。 学生活动二:学生展示答案 教师点拨:好中差答案进行对比性评讲,将学生不够准确的答案逐步按照之前的方法步骤演绎成好答案。 四、我们想一想

高觉新的人物分析

高觉新的人物分析与其悲剧 摘要 高觉新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中出生.成长,他的复杂的个性,有封建的思想,也有新思潮的影响,使他在生活中感到异常的痛苦,为此他也丧失了自己的前程和爱情,自己的摇摆不定又使他彻底的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高觉新的的双重性格使他的结局只能是一个悲剧,这是那个社会,也是所在的环境给予的限制和最终的结局,不会再有其他的改变。而造成长子这种“两重性格”的原因有二:一是几千年的封建传统的影响,二是“五四”新思想的冲击。对这一形象系列进行研究,可以加深对封建制度残酷性与其灭亡的必然性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长子形象双重性格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 Gao Juexin character analysis and its tragedy abstract Gao Juexin is born in a new old in turn time. The growth, his complex individuality, has the feudal thought, also has the new ideological trend influence, makes him in the life to feel the unusual pain, has also lost own future and love for this him, own blow hot and cold cause him thoroughly to become that time the sacrificial victim.Gao Juexin the dual dispositions enable his result only to be a tragedy, this is that society, the limit and the final result which also is which is at the environment gives, cannot again have other changes.But creates eldest son this kind “the twofold disposition” the reason has two:

最新小学阅读理解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第7章如何阅读写人文章一、写人文章定义 写人类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写人的文章着眼于描写人物的 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 写人离不开记事,人,是全文的中心,事,则是为表现人物的形象服务的。 二、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品质) 常见的题型有: 1.你认为这个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方法一:分析对人物的描写 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容貌、神态、姿态、穿着等; 动作描写:个性化行为、动作; 语言描写:个性化语言(独白、对话); 心理描写:想法、愿望、联想等内心活动。 侧面描写:其他人的观感和述说或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或通过事例从侧面 烘托所描述的对象。 例如:因为他的体型,小偷从不敢打他的主意。——说明“他”的强壮普通人跟他说话时总是不得不保持仰视。——说明“他”高 周围的人经过他身边时纷纷掩鼻而走。——说明“他”臭 一、抓住外貌分析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是作者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的描绘。人物的外

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和内心。 例句:我有一个好朋友叫李小明,他今年八岁了,高高的个子,身体胖乎乎的,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他留着一头乌黑的短发,胖胖的脸像红苹果似的,弯弯 的眉毛下有一双圆溜溜、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长着 一张大大的嘴巴,笑的时候露出两个小酒窝,很是可爱。 二、抓住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动作描写---个性化行为、动作,人物的动作同样能反映人物的个性。 例句: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 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 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准备起飞的雄鹰。 三、抓住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个性化语言(独白、对话)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文章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能反 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 例2:同学甲:“这位同学,你怎么随便扔垃圾?快捡起来。你是哪个班的?扣你们班的分了。” 同学乙:“别别,我就这一次,下次不敢了,这次别扣了。” 同学甲:“不行,不遵守学校纪律就要扣分。” 同学乙:“你只要这次不扣我的分,我买包零食给你,怎么样?” 同学甲:“不行就是不行,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咱们的学校不就变成垃 圾场了吗?” 同学乙:“好好说说嘛,我下次真的不敢了,我和你班的明明是好朋友。” 同学甲:“你还这样,我就给你加倍扣分了。” 四、抓住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心理描写--想法、愿望、联想等内心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