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水、氨水、漂白粉都是混合物

B .

C 6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 .HClO 、H 2SO 4(浓)、HNO 3都是强氧化性酸

D .Na 2O 2、Cl 2、SO 2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答案】D

【详解】

A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都属于混合物,选项A 正确;

B .

C 60、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B 正确; C .HClO 、H 2SO 4(浓)、HNO 3都具有强氧化性,是强氧化性酸,选项C 正确;

D .Na 2O 2、Cl 2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SO 2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能褪色,选项D 不正确;

答案选D 。

2.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

C .5∶7

D .8∶11

【答案】C

【详解】

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 ++=23223

x x x x +

+=5:7,故答案选C 。 3.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硫酸 化学纯(CP )(500 mL )

品名:硫酸

化学式:H 2SO 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

cm -3 质量分数:98%

A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8.0 mol·L -1

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能产生22.4L H2

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62.5mL

D.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答案】C

【详解】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w

M

ρ

=

1000 1.8

9

4

8

98%

??

=18.4mol/L,故A错误;

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浓硫酸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会生成氢气,故B错误;

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要选取250 mL容量瓶,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50mL×4.6 mol?L-1=V×18.4mol/L,解得V=62.5mL,故C正确;

D.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腐蚀皮肤,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该用水冲洗后,再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故D错误;

故选C。

4.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A.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

【答案】D

【详解】

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不合题意;

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不合题意;

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不合题意;

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位于H之后,所以Cu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为CuO,然后溶解为CuSO4。

故选D。

5.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

A.K2SO3是否被氧化(BaCl2溶液) B.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FeSO4是否被氧化(KSCN溶液)

【答案】A

【详解】

A、K2SO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K2SO4,K2SO3、K2SO4和BaCl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BaCl2溶液不能达到实验要求,A错误;

B、新制氯水中存在Cl 2+H2O HClO+HCl,HClO不稳定、易分解,随着HClO的分解,平衡不断右移,最终新制氯水会变质为盐酸溶液,失去漂白性,故使用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可以说明氯水完全变质,即紫色石蕊试液能达到实验要求,B正确;

C、KI会被空气氧化生成I2,I2遇到淀粉溶液,溶液会显蓝色,故淀粉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C正确;

D、FeSO4会被空气氧化为Fe2(SO4)3,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FeSO4已被氧化,故KSCN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D正确;

故选A。

6.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A.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O2

B.用浓盐酸和 MnO2反应制取C12

C.用浓硝酸与 Cu反应制取 NO2

D.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

【答案】A

【详解】

A. 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O2,固体不加热,故A符合;

B. 用浓盐酸和 MnO2反应制取C12,是固体加热,故B不符;

C. 用浓硝酸与 Cu反应制取 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不符;

D. 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SO2在水中溶解度大,不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A。

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D.“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答案】A

【详解】

A.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A正确;

B.从海水提取H2O、NaCl等物质,不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实现,B错误;

C.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用于食品的漂白,C错误;

D. “玉不琢不成器”,玉的加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性质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8.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溶液现象结论

A H2O2溶液无明显现象SO2与H2O2不反应

B H2S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

C酸性KM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SO2有还原性

D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溶液红色褪去SO2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

A.SO2与H2O2反应生成H2SO4,结论错误,故A错误;

B.SO2与H2S反应生成S沉淀,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SO2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C.SO2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故C正确;

D.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红色褪去,故D正确;

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注意掌握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以及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9.下图是一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液体Y(足量)可能是()

选项A B C D

X CO SO2CO2Cl2

Y浓H2SO4NaHCO3饱和溶液Na2SO3溶液NaHSO3饱和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

A.CO不能使品红褪色,A错误;

B.若关闭活塞K,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SO2使品红褪色,B正确;

C.CO2与Na2SO3溶液不反应,且不能是品红褪色,C错误;

D.Cl2与饱和NaHS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

10.下列物质的检验与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

A. 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待测液含Na+,同时K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容易被黄色掩蔽。所以不确定是否含K+,A项错误;

B. 待测液加入过量盐酸无现象说明不含Ag+,加入BaCl2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则待测液肯定含有SO42-,B项正确;

C. 如果待测液只含HCO3-,加入过量盐酸也能产生CO2气体,C项错误;

D. 原溶液可能只含Fe3+,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也呈红色,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易错点为A项。Na的焰色反应颜色可能影响观察到K的焰色反应颜色,所以不能断定不含K,实际上可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排除Na的焰色反应影响。

11.下列有关含硫物质转化判断正确的是( )

A.0.1molCu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该单质的质量增加了1.6g

B.如图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SO2

C.Cu投入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变化,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金属Cu逐渐溶解,反应中H2O2起催化作用

D.25.0mL0.100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况)Cl2转化为Cl-,则S2O2

3

-将转化为S

【答案】A

【详解】

A.2Cu+S=?Cu2S,0.1mol铜和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增加△m=m(S)=1

2

n(Cu)

×32g/mol=1

2

×0.1mol×32g/mol=1.6g,故A正确;

B.由题中图示可知,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若是干燥SO2,装置中导管应该长进短出,所以该装置不符合洗气要求,是为了实验安全的作用,故B错误;

C.铜投入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现象,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金属铜逐渐溶解,反应中过氧化氢起氧化剂作用,发生的反应为Cu+H2O2+H2SO4=CuSO4+2H2O,故C错误;D.25.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况)Cl2转化为Cl-,则

n(Cl2)=

0.224L

22.4L/mol

=0.01mol,转移电子为0.02mol,

n(Na2S2O3)=0.1mol/L×0.025L=0.0025mol,设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失电子变为x价,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则0.0025mol×2×(x-2)=0.02mol,解之x=+6,Na2S2O3转化为Na2SO4,故D 错误;

答案为A。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干扰离子,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选项A正确;

B.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另取一份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不一定含有CO32-,选项B错误;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则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选项C正确;

D.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Fe3+;再加少量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加入氯水生成了Fe3+,原溶液中存在Fe2+,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3.下列“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

A.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还可能含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熔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与水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熔成闪亮的小球,故B正确;

C.碳酸氢钠、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则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不一定是碳酸钠,还可能是碳酸氢钠或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故C错误;

D.某物质的焰色试验火焰显黄色,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钠元素,黄色光掩盖紫色光,由于没用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黄色光,则不能确定该物质是否含有钾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14.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

A.Fe3+ 有氧化性FeCl溶液可用于回收旧电路板中的铜

B.SiO2有导电性SiO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氯水、SO2都有漂白性氯水与SO2混合使用漂白效果更好

D.铝制容器表面有氧化膜保护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硫酸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2Fe3+ +Cu= 2Fe3++ Cu2+,故A正确;SiO2不导电,故B错误;

SO2+Cl2+2H2O=H2SO4+2HCl,氯水与SO2混合使用漂白效果差,故C错误;氧化铝、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硫酸,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

15.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其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SO2,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干燥的气体Y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其水溶液具有漂泊作用的是HClO

C.Z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D.等物质的量的X与Y同时通入到湿润的有色布条上,有色布条褪色时间变短,漂泊效果增强

【答案】D

【分析】

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说明这三种气体能和碱反应,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化石中含有S元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性酸雨的主要气体,所以X是SO2;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

有漂白作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且氯气有毒,所以Y是Cl2;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的氮氧化物是二氧化氮,则Z是NO2。

【详解】

A.X是SO2,二氧化硫中硫为+4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所以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正确;

B.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B正确;

C.Z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故C正确;

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l,盐酸和硫酸没有漂白性,所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熟悉物质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次氯酸、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解题关键。

16.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与双氧水分子相似。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液体,遇水可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沸点S2Br2 > S2Cl2

B.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

C.S2Cl2中S显—1价

D.2S2Cl2+2H2O=SO2↑+3S↓+4HCl

【答案】C

【详解】

A.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S2Br2相以分子质量较大,所以沸点S2Br2 > S2Cl2,A正确;

B. 由题中信息分子结构与双氧水分子相似,双氧水的结构式为H-O-O-H,所以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B正确;

C. 氯和硫都是第3周期元素,氯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S2Cl2中Cl显-1价,S显+1价,C错误;

D. 由题中信息S2Cl2遇水可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可知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所以S2Cl2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SO2↑+3S↓+4HCl,D正确;故选C。

17.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1molCuSO4在1100℃所得混合气体X中O2可能为0.75mol

D.Y可以是葡萄糖

【答案】C

【详解】

A、根据反应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硫酸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选项A正确;

B、途径①③中均生成大气污染物,而②没有,所以选项B正确;

C、1mol硫酸铜可以生成0.5mol氧化亚铜,转移1mol电子,所以生成0.25mol氧气,选项C不正确;

D、醛基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生成氧化亚铜,葡萄糖含有醛基,D正确;

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18.某溶液X中仅可能含有K+、Na+、Fe2+、Fe3+、NH4+、SO42-、SO32-、CO32-、I-、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现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X中可能有Fe3+、Na+

B.取样溶液Z,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沉淀,可推出X中一定存在SO42-、SO32-中的某一种C.该溶液可能由是硫酸亚铁、碘化钾和氯化铵溶于水后得到的

D.如果气体Y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答案】C

【分析】

由题给实验现象可知,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氯水和四氯化碳后,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I-,一定不含Fe3+;向上层一份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时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向另一份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一定含有Fe2+,一定不含有SO32-和CO32-;有气体生成,说明溶液中一

定有NH4+;溶液Z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火焰,此时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火焰为紫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K+,由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含有SO42-和Cl-,综上可知,溶液X中一定含有K+、Fe2+、NH4+、I-、SO42-和Cl-,一定不含有Fe3+、SO32-、CO32-和Na+。

【详解】

A项、溶液X中一定没有Fe3+、Na+,故A错误;

B项、因溶液X中一定含有Fe2+,一定不含有SO32-,若取样溶液Z,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沉淀,可推出X中一定存在SO42-,故B错误;

C项、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X可能由是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碘化钾和氯化铵溶于水后得到的,故C正确;

D项、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根据实验现象和离子共存是解答的突破口,由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结合电荷守恒是判断的关键所在。

19.如图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X中试剂Y中试剂

A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B用Na2SO3与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SO2饱和Na2SO3溶液浓硫酸

C用Zn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H2NaOH溶液浓硫酸

D CaCO3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

A.A B.B C.C D.D

【答案】D

【分析】

X之前的装置为发生装置,而集气瓶不能进行加热;X和Y装置为除杂装置,Y之后的装置为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导管长进短出,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详解】

A.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需要加热条件,图示装置不能完成,故A错误;

B.用Na2SO3与浓盐酸制取SO2,二氧化硫气体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应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进行除杂,若用亚硫酸钠,二氧化硫会与亚硫酸钠发生反应,故B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所以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而图示方法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故C错误;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的碳酸氢钠进行除杂,后进行干燥可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0.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焙烧时产生的SO2气体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B.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AlO2-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

C.可以将少量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产品中含有FeO

D. 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

n(FeS2):n(Fe2O3)=1:16

【答案】C

【分析】

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粉碎后通入空气、加入氧化钙焙烧,其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得到产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其中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经操作Ⅰ得到的固体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避免污染环境,A正确;

B.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可以将AlO2-转化为Al(OH)3,灼烧可生成氧化铝,B正确;

C.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可生成硫酸亚铁,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证明产品中含有FeO,C错误;

D.“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

Fe3O4和SO2,设有x mol Fe2O3和y mol FeS2完全参加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2x×(3-

8 3)=2y×5+y×(

8

3

-2),解得

x

y

=16,所以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工艺流程制备,涉及到SO2的反应,铝三角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非选择题

21.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Ba2+、Fe3+、K+、Fe2+、CO32-、Cl-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稀H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

③在步骤②中的溶液中,继续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红。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2)还有一种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确认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a2+、Fe2+、Cl- CO32-、Fe3+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分析】

依据离子反应、离子检验、离子共存以及溶液呈电中性进行分析。

【详解】

(1)①取适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稀H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Ba2+,由于Ba2+与CO32-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不存在CO32-;②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说明没有Fe3+;③在步骤②中的溶液中,继续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红,说明在滴加氯水时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Fe3+遇SCN-使溶液变为血红色,因此可以证明在原溶液中含有Fe2+;由于Ba2+、Fe2+都是阳离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则可知溶液中还应该含有阴离子Cl-,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Ba2+、Fe2+、Cl-;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32-、Fe3+;不能确定K+是否存在,故答案为:Ba2+、Fe2+、Cl-;CO32-、Fe3+;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能确定的离子是K+,要确认这种离子是否存在,可用焰色反应,即用光洁无锈的铁丝蘸取少量待测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若火焰为紫色,就证明含有K+,若无紫色,证明不含K+,故答案为: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22.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3)若该实验中还需检测产物水蒸气,则应在C装置前添加干燥管,并在其中放置_____试剂。

(4)实验时,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现象时_____,可用来验证_____的存在。(5)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当D中_____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答案】2H2SO4(浓)+C2SO2↑+CO2↑+2H2O ③①②无水CuSO4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SO2 SO2+I2+2H2O=4H++2I﹣+SO42进气口一端脱脂棉上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上蓝色不变

【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装置图考虑操作步骤和试剂的作用及发生反应。从整体考虑,A为制取气体装置,B为收集气体装置,C为检验二氧化硫装置,D为除去二氧化硫并检验是否除尽二氧化硫的装置,最后为检验二氧化碳的装置,

(1)木炭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产生水、SO2和CO2气体;

(2)根据具体操作可知,要控制气体流速,应先收集气体,然后慢慢挤压气球来控制流速;

(3)通常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4)品红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硫;

(5)检验二氧化碳,应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碘单质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是用来除去二氧化硫并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的双重作用。

【详解】

(1)木炭粉与浓硫酸加热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2SO2↑+CO2↑+2H2O;

故答案为2H2SO4(浓)+C2SO2↑+CO2↑+2H2O;

(2)根据气囊B的作用是收集气体,要想控制流速,从虚线框设计来看,应先收集气体,然后再慢慢释放气体,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

故答案为③①②;

(3)白色的无水CuSO4遇到水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可用无水CuSO4检验水;

故答案为无水CuSO4;

(4)A装置中产生了二氧化硫气体,C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硫,可选用品红溶液,当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有SO2气体生成,

故答案为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SO2;

(5)D装置是用来除去二氧化硫并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的双重作用,二氧化硫和碘反应为:SO2+I2+2H2O=4H++2I﹣+SO42﹣;当在进气一端碘与二氧化硫反应使得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在出气口一端二氧化硫被除尽,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说明出气口出的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SO2+I2+2H2O=4H++2I﹣+SO42﹣;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以铜和浓硫酸为原料,采用两种方法制取胆矾。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将铜屑放入浓硫酸中加热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试剂瓶上贴的标签应该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选项)。

(3)通过上述反应后,经过一系列操作,若最终得到胆矾晶体25.0g,则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

方法二:将铜屑置入稀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H2SO4+O2 2 CuSO4+2H2O

(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6)充分反应后,将制得的硫酸铜溶液经过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即可得到胆矾晶体。

(7)对比两种方法,方法二相对于方法一有两个明显的优点:

①制取等质量的胆矾消耗的硫酸的量少;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D 0.1 2Cu+4H++ O2 Cu2++2H2O 1:2 冷却结晶不产生污染气体SO2

【分析】

根据浓硫酸的氢氧化性书写相关反应方程式;根据反应方程式及物质的量与质量等的关系进行相关计算;根据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分析解答;根据反应原理中是否污染空气和对原理的需求等方面分析解答。

【详解】

(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可以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2)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所以试剂瓶上贴的标签应该是D,故答案为:D;

(3)根据反应方程式知,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等于生

成的硫酸铜的物质的量:n(H2SO4)=n(SO2)=n(CuSO4)=n(CuSO4 H2O)=

25g

=0.1mol 250g/mol

,故

答案为:0.1;

(4)稀硫酸与铜不反应,通入氧气时将铜氧化,最终生成硫酸铜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2Cu+4H++ O2Δ

Cu2++2H2O,故答案为:2Cu+4H++ O2

Δ

Cu2++2H2O;

(5)上述反应中,氧气作氧化剂,铜作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6)硫酸铜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即可得到胆矾晶体,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7)SO2属于大气污染物,根据反应的产物分析得:对比两种方法,方法二相对于方法一有明显的优点是不产生污染气体SO2,故答案为:不产生污染气体SO2。

24.某课外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SO2性质的研究。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SO2属于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①图中D装置可用来验证SO2具有该性质,其中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②当向该装置通入SO2时,A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

(2)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SO2具有___性。

①当向该装置通入SO2一段时间后,可观察C中实验现象为___,说明SO2具有_____性。

②如验证SO2还具有另一方面的性质,可选择的药品是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

A.过氧化氢 B.浓硫酸C.氯水 D.硫化钠溶液

(3)B中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证明SO2具有_________性。

(4)多余的SO2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性滴加酚酞的NaOH稀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H2O+SO2H2SO3氧化性和还原溶液褪色还原 D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褪色漂白 SO2+2OH-=SO32—+H2O 【分析】

(1)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可在A中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B中品红褪色,具有还原性,可在C中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检验二氧化硫的酸性,可在D中用滴加酚酞的NaOH稀溶液检验,E应为尾气处理装置;

(2) 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SO2的性质,二氧化硫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可与高锰酸钾、硫化钠等溶液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3)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

(4) 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2SO3和水。

【详解】

(1) 二氧化硫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①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因此要验证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必须和碱反应,例如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但亚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无色溶液,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可向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检验亚硫酸钠的生成,即D中盛放的液体是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②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反应方程式为H2O+SO2H2SO3。亚硫酸能电离出氢

离子而使其溶液呈酸性,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①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则C中实验现象为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②要证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则必须和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且和二氧化硫不反应,故B错误;

C.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故C错误;

D.硫化钠具有还原性,能被二氧化硫氧化生成单质S,因此可以验证SO2的氧化性,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3)B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4) 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2SO3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2OH-=SO32—+H2O。

25.将适量的蔗糖(C12H22O11)放入烧杯,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可观察到固体变黑,片刻后,黑色物质急剧膨胀,同时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如下图所示)

(1)固体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性(填“吸水”、“脱水”或“强氧化”)。

(2)确定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成分。

①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颜色恢复。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③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完成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大量燃煤会产生与上述混合气体相同的废气,不仅污染空气还可能导致__________,请你提出至少一条防治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脱水 SO2不能 SO2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C+2H2SO4(浓)CO2↑+2SO2↑+2H2O 酸雨可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脱硫

【分析】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将氧化物中的H、O以2:1组成脱去,反应产生碳单质,可以被浓硫酸氧化产生CO2、SO2、H2O,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CO2、SO2都可以与Ca(OH)2反应,产生不溶性的物质而变浑浊,SO2是大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可结合其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性物质反应的性质,在燃煤中加热CaO或CaCO3将其反应转化为固体物质进入滤渣,排除其对环境的污染。

【详解】

(1)蔗糖是有机物,分子式是C12H22O11,将其放入烧杯,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可观察到固体变黑,这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中的H、O以2:1组成脱去,剩余固体物质为黑色的C单质;

(2)①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说明气体具有漂白性,将无色物质加热,溶液颜色恢复,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SO2;

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原因是CO2、SO2都能与Ca(OH)2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固体物质。

③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将脱水产生的C单质氧化,硫酸钡还原产生SO2,同时有水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SO4(浓)CO2↑+2SO2↑+2H2O;

(3)大量燃煤,煤中的S元素会燃烧变为SO2气体进入大气,不仅污染空气还可能导致酸雨的形成,防治措施可以是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脱硫,反应方程式为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使S元素进入滤渣,从而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点睛】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反应产物的检验方法等知识。掌握硫酸、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及作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注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异同,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检验二氧化硫,要检验二氧化碳,应该先除去二氧化硫后经检验无二氧化硫再进行检验。

26.根据物质所处的类别,以及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能帮助我们认识其化学性质。(1)根据下图所示物质的转化信息书写相应的反应方程式。以红土镍矿(主要成分Ni2O3、Fe2O3、SiO2)为原料制备兰尼镍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酸溶”时,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还原”步骤中铁元素转化时对应离子方程式(已知H2S是弱酸)为____________。

(2)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指定转化(试剂可以重复选择)。

试剂:浓盐酸、NaCl溶液、浓硫酸、Na2SO4溶液、FeSO4溶液

①Cl2→C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H2S→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③Ba(OH)2→NaO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Fe2O3+6H+=2Fe3++3H2O 2Fe3++H2S=2Fe2++S↓+2H+ 2Fe2++Cl2=2Fe3++2Cl- 3H2SO4(浓)+H2S=4SO2+4H2O Ba(OH)2+Na2SO4=BaSO4↓+2NaOH

【分析】

从整个流程看,红土镍矿中的Ni2O3最终转化为兰尼镍,所以在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应将Fe2O3、SiO2除去。起初加入H2SO4,只有SiO2不溶,过滤后可去除;Ni2O3、Fe2O3分别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加入还原剂H2S,可将Fe3+还原为Fe2+,同时H2S被氧化为S,过滤出S后,滤液中含有Fe2+、Ni3+等,再经过一系列操作,便可制得兰尼镍。

【详解】

(1)①“酸溶”时,Fe2O3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2(SO4)3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②由分析知,“还原”步骤中,Fe3+还原为Fe2+,同时H2S被氧化为S,对应离子方程式为

2Fe3++H2S=2Fe2++S↓+2H+。答案为:Fe2O3+6H+=2Fe3++3H2O;2Fe3++H2S=2Fe2++S↓+2H+;

(2)①Cl2→Cl-,需加入还原剂,只能选择还原性较强的FeSO4溶液,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②H2S→SO2,需加入强氧化剂,只能选择浓硫酸,化学方程式:3H2SO4(浓)+H2S=4SO2+4H2O;

③Ba(OH)2→NaOH,应加入含Na+且能与Ba2+生成沉淀的试剂,所以只能选择Na2SO4溶液,化学方程式:Ba(OH)2+Na2SO4=BaSO4↓+2NaOH。答案为:2Fe2++Cl2=2Fe3++2Cl -;3H2SO4(浓)+H2S=4SO2+4H2O;Ba(OH)2+Na2SO4=BaSO4↓+2NaOH。

【点睛】

要实现物质的转化,常需提供另一种物质;另一物质的选择,可依据转化物质表现的性质作出决定,如转化物质表现出还原性,则加入的物质应具有氧化性。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 16 Na:23 Al:27 S:32 K:3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2=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符合题意) 1.检验氨气可选用()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加热时才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不能够干燥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铁、铝等都不反应所以能用铁制容器存放 3. 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4.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B.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5.对下列污染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B.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等有关 D.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与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关 6.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2SO4<H3PO4 B.碱性:Ba(OH)2> Ca(OH)2>Mg(OH)2

C.稳定性:HF>HCl>PH3>H2S D.离子半径: Al3+>Mg2+>Na+ 7.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2HNO3 S↓+2NO2↑十2H2O B.CuO+2HNO3 Cu(NO3)2十H2O C.4HNO3 4NO2↑十O2↑十2H2O D.3Cu+8HNO3 3Cu(NO3)2+2NO↑十4H2O 8.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溶解于水 B.NO2溶解于水 C.F2溶解于水 D.Cl2溶解于水 9.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 是()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实验室中用加热NH4Cl分解来制取氨气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10.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 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的氢分子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11.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A.O2 B.N2 C.F2 D.Cl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族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第VII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属的族序数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精品】广东省普宁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成语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木已成舟B.铁杵成针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 2.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朝向任何人 ③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氧化铜,再通入氢气。 A.④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生石灰作干燥剂是物理变化 C.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D.“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4.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③所示装置 C.用图①和②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 D.用图④所示装置分离酒精和水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②若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则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③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④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 ⑤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

⑥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⑦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除③外 B .④⑤⑥⑦⑧ C .⑤⑦⑧ D .①⑤⑦⑧ 6.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原子数相等 B .密度相等 C .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相等 7.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g ,12C 的原子质量是bg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N A g/mol B .Wg 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A W a N mol C .Wg 该原子中含有N A 个该原子 D .由已知信息可得:N A =12b 8.标准状况下VL 氨气溶解在1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 ·mL -1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 ·mL -1,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 ·L -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 的是 A .ρ=(17V+22400)/(22.4+22.4V) B .ω=17c/1000ρ C .ω=17V/(17V +22400) D .c=1000V ρ/(17V+22400)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 Al 3+、Cl —、MnO 4—、SO 42— B .含有大量HCO 3-的溶液中:Na +、Ca 2+、NO 3—、Cl — C .0.1 mol·L -1AgNO 3溶液:H +、K +、SO 42—、Cl — D .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CH 3COO —、Cl —、NO 3—、K + 10.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KNO 3 = K + + NO 3- B .NaHSO 4 = Na + + H + + SO 42- C .BaCl 2 = Ba 2+ + Cl 2- D .Na 2SO 4 = 2Na + + SO 42-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Cl:35.5 S:32 Mg:24 Al:27 N:14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 .1mol 氢中含有2mol 氢原子和2mol 电子 C .1molH 2O 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O 分子的质量总和 D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2.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 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CO 2 的质量为44g/mol B.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 C. N A 个CO 2的质量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 D. CO 2的摩尔质量等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5. 关于“摩尔”叙述正确的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D .国际上规定,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6. 用N A 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28gN 2所含原子数为N A B.0.5molH 2O 所含原子数为1.5N A C.1molH 2O 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 A D.0.5N A Cl 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7.下列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8. .蒸馏操作不需要的仪器是( ) ①漏斗 ②冷凝管 ③蒸馏烧瓶 ④玻璃棒 ⑤分液漏斗 ⑥锥形瓶 A .①③④ B .①②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9.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在什么位置 ( ) A.液面下 B.液面上 C.蒸馏烧瓶支管口 D.蒸馏烧瓶中任何位置 10.关于2 mol 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为44g B .质量为88g C .有4mol 原子 D .分子数为6.02×1023 1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取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 A .过滤 B .蒸馏 C .分液 D .萃取 12. 影响一定量气体占有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分子的微粒数 B .微粒本身的大小 C .微粒的质量 D .微粒本身的平均距离 13. 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发表日期:2006年3月28日 一、对本次试卷的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上较全面的考查了本阶段所学内容,非选择题部分难度适中,选择部分个别题目稍嫌超前或偏难,学生由此感觉整份试题比较难。 二、学生成绩的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836人,全年级的平均分为64.46分,及格率为65%,不及格人数平均每班有20人左右,情况比预想的要差,对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打击也比较大。从各班情况来看,除个别班级外,差异不是很大,说明整个年级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虽然试卷客观上偏难,但如此多的低分表明:在化学学科方面,掉队同学有增多的趋势。 三、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除试题中偏难题外,错误最多的是一些基本符号、化学式及重要的化学用语(如同位素、电子式、离子方程式的表示等)。不少学生对这些一知半解,或平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不应有的错误。 其次是重要知识的掌握不够到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典型元素和物质(如最活泼的金属、非金属,高氯酸、氢氧化铝等)等课堂上强调的知识学生答题情况仍不是很好,示课堂听课的效率有待提高。 再次是一些基本规律的运用不够熟练、灵活,如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等不少学生不能将具体题目与之相联系。 四、阶段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月以来,备课组针对第五章内容较抽象、难学的特点,本着打好基础、逐步加深的宗旨展开教学,但从考试情况来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这一方面与试题有关,另一方面,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未能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还有待加强。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准备作好以下工作:在进行新课学习的同时继续巩固本章知识的掌握,突出真正的重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尤其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这一点,;尽可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并作好平时的形成性检测。

201x-201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V)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V)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①③⑥ 2.在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I(g),发生反应2HI(g)H 2(g)+I2(g),2s时生成0.1mol H2,则以HI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0.05 mol?Lˉ1?sˉ1B.0.1 mol?Lˉ1?sˉ1 C.0.2 mol?Lˉ1?sˉ1D.0.8 mol?Lˉ1?sˉ1 3.下列所述变化中,前者是吸热反应,后者是放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氯化钠溶于水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碳酸氢钠分解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酸碱中和;焦炭与高温水蒸气反应 4.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O3,将Al片改成Al粉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5.以下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褪去

(新)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临夏志成中学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分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0.2N A B.16g CH4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17gNH3所含质子数目为10 N A D.18g水所含分子数目为18N A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在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3。若氧化锆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的相同,试判断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A.ZrO2B.Zr2O C.Zr2O3D.ZrO 5.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若忽略固体溶解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则在该温度下,所配KCl溶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A.2mol/L B.3mol/L C.4mol/L D.5mol/L 6.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9m2/m1B.29m3/m1 C.29(m3-m1)/(m2-m1)D.29(m2-m1)/(m3-m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 C.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8.把NaHCO3和Na2CO3·10H2O混和物6.56g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 c(Na+)=0.5mol/L。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

化学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Cl:35.5 S:32 Mg:24 Al:27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2. 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4. 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 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B.②④⑦C.①②⑥D.②③⑥ 5. 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 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 6. 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 分散质直径大小 B.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 是否稳定 D. 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7. 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 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高一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一、对本次试卷的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上较全面的考查了本阶段所学内容,非选择题部分比较容易,,选择题部分难度不大,整个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所以学生感觉比较容易 二、学生成绩的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815人,全年级的成绩分布如下: 90分以上 1名 80----89 32名 70----79 171名 60----69 204名 及格率为50%,情况比预想的要差,从各班情况来看,除个别班级外,差异不是很大,说明整个年级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虽然试卷客观上比较荣翻译,但如此多的低分表明:在化学学科方面,掉队同学有增多的趋势。 三、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除试题中一道题偏难外,错误最多的是一些基本概念对不少学生对这些一知半解,或平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不应有的错误。 其次是重要知识的掌握不够到位。课堂上强调的知识学生答题情况仍不是很好,示课堂听课的效率有待提高。再次是一些基本公式的运用不够熟练、灵活,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及粒子数目几个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不清楚、等不少学生不能将具体题目与之相联系。 四、阶段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月以来,备课组针对第一章内容较抽象、难学的特点,一方面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慢慢加深难度的做法,从学生的成绩来看,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未能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还有待加强。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准备作好以下工作:在进行新课学习的同时继续巩固本章知识的掌握,突出真正的重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尤其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这一点,;尽可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并作好平时的形成性检测。

吉林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吉林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 (2016高二上·保定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升高反应的温度,会使反应物的活化能迅速降低 B .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C .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 D .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2. (2分)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 . 熔融氢氧化钠 B . 石墨棒 C . 盐酸溶液 D . 固态氯化钾 3. (2分)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 B . 两者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C . 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均在1~100nm之间 D . 前者可用于杀菌,后者可用于净水 4. (2分) (2018高三上·南昌月考)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符合题意,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 (2016高一上·兴国期中) 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②根据是否仅含一种元素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 ③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④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⑥MgO、Na2O2、CuO、Al2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A . ① B . ③⑤⑥ C . ②④⑤ D . 全部错误

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Cl-35.5 S-32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 2. 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3. 下列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萃取B.溶解C.蒸发D.过滤 4.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②③⑤B.③⑥⑦C.①③④D.③⑤⑦ 5.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粒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B.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蒸馏烧瓶不用垫石棉网,可直接加热 7 8.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 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9.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 A.0.8 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 C.3.6g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D.含N A个氢分子的氢气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 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 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 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 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 在不能正确归纳出不同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 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今后教学的建议: 2、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 书写错误、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的训练,注意科学性 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提高优秀率,降低低分率。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篇2]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养成看书学习的良好习惯,本试卷以考查课本的概念,习题的变形题为主,基本没有难题,但知识 点覆盖广,对重点知识,学生平时又不够重视,易混淆的内容占较 大的比例,所以成绩的区分度高,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 一、试题评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设计总体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考试范围是高一化学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三节。试题主要检查学生双基落实情况,强调基础,具体如下: 1、试卷分值100分,共17题,时间为40分钟,重点对氧化还 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物质的量的计算的考查。 2、本试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对实验内容的考查,实验内容 27分,占总分值的27%。既适应了当前试题的变化趋势,又体现了 课改的精神。 二、答卷情况分析: 年段平均分57.4,及格率45.32%,优秀率9.37%,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 存在问题: 1、对物质的分类理解不够,如第10题,对电解质的考查,错选的学生都是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只要知道电解质是对化合物而言 的话,并可以排除BCD选项了。 2、审题不够认真,如11题,是求液面上升的高度,却误为剩余高度,又如16题,最后是要求气体的体积,很多学生却求出了气体 的物质的量。 3、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规范,或者是乱写,如,红色石蕊试纸写为红色PH试纸。 4、对氧化还原这一节的理解不够,导致有关被氧化的物质的质 量的计算失分较重。如16,17题。 5、对平时学过的知识没有掌握清楚,平时做过的练习,没有及 时的巩固,没有反思错误的原因。如第3、5、6、9题等。 6、化学计算始终是学生的薄弱点。本次考试计算题难度适中, 且做过类似的作业题目。但因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审题马虎,计算能 力差等原因,导致得分率很低。且从试卷上反映出解题不规范现象 相当普遍。

2846高一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化学试题 制卷人: 韩为春 请你注意: 1.本卷共有25小题。 2.考试时间6 0分钟,满分10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Cu 64 Fe 56 Zn 65 一.我会选(单选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2.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H2O2水溶液使染料褪色 3.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C.NH3催化氧化生成NO D.由NH3制NH4HCO3和(NH4)2SO4 4. 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镁和氧气反应 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D.铁锈和硫酸 5. 为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杂质S02气体,应选用的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B.NaHCO3溶液 C.NaOH溶液 D.NaHSO3溶液 6. 能够用于鉴别CO2和SO2的试剂是( )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澄清石灰水 D. 氯化钡溶液 7. 未做实验而欺骗老师的学生是( ) A.老师,我用Na2S03溶液与BaCl2作用,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消失 B.老师,我向Ba(OH)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也有沉淀生成 C.老师,我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也出现了白色沉淀 D.老师,我向用硝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也出现了白色沉淀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化学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 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计54分) 1. 五水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称海波。医药上用作洗涤剂、消毒剂。根据化合价原理可知Na2S2O3·5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2 2、Mg和Mg2+相同之处是 A.化学性质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物理性质 3.下列微粒书写正确的是 A.铵根离子:NH3+ B.碳酸氢钙:CaHCO3 C.氯化亚铁:FeCl3 D.硫酸根离子:SO42-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 5.下列仪器:①烧杯②锥形瓶③圆底烧瓶④试管⑤坩埚,其中可用酒精灯 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D.④ 6.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 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 ④②⑤ B. 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 ①④②⑤③

7.下列各组物质, 其分子数相同的是 A.1 g H2和8g O2B.1 mol H2O和22.4L O2 C.16g O2和3.01×1023个CO2分子D.9 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8.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溶液;③单质溴和硝酸钠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蒸馏、萃取、分液 D.分液、蒸馏、萃取 9.实验室需0.5mol/L的NaOH溶液23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 的质量分别是 A.240mL,4.8g B.250mL,5.0g C.500mL,10.0g D.任意规格,4.8g 10.将30mL 1mol/L NaCl溶液和40mL 0.5mol/L 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 (假设溶液体积混合前后不变) A.0.5mol/L B.0.6mol/L C.1.00mol/L D.2mol/L 11.将50ml 5mol/L NaOH溶液稀释到500ml,,然后取出40mL稀释后的NaOH溶液, 则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 A.0.25mol B.0.02mol C.2.5mol D.0.2mol 12.1 L Na2SO4溶液中含Na+ 4.6 g, 则溶液中SO42 浓度为 A.0.1mol/L B.0.4mol/L C.0.6mol/L D.0.2mol/L 13.设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H4含有的H原子数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C.1 mol/L A1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3N A D.标准状况下,1.7g NH3中所含的质子数为N A 14.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卫生防疫人员要紧急配制0.01 mol/L的KMnO4 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所取的KMnO4样品受潮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高中化学月考反思

高中化学月考反思 高中化学月考反思 高中化学月考反思1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一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

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 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通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反应机理。特别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

高一化学下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化学下第三次月考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Na :23 S :32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 对金属Pt 表面催化CO 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20278Pt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2 78Pt 和198 78 Pt 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 202 78Pt 和19878 Pt 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 202 78Pt 和19878Pt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 202 78Pt 和19878 Pt 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2 A . B .CaCl 2的电子式: C .甲烷的结构式:CH 4 D .氮气的结构式:N 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共价化合物中只有极性键 C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单质分子中 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 2O >HF >H 2S ②原子半径:Na >Mg >O ③酸性:H 3PO 4>H 2SO 4>HClO 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 ->CH 3COO ->Cl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H 2SO 4溶液 乙醇 H 2SO 4溶液 5.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 .灼热的木炭与CO 2反应 B.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C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的反应 6.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 A I 、 Br 、Cl B O 、S 、 Na C Al 、Si 、P D C 、 N 、 B 7、下列装置可以组成原电池的是( ) B. C. D. 8、下列各表中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其数字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完全 相符的是( ) 9.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是 ( ) A .NaOH B .Na 2O 2 C .H 2O 2 D .CaCl 2 10.在NO 2与水反应中,NO 2的作用是( ) A. 氧化剂 B.还原剂 B.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湖南省宁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试题

湖南省宁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化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Na -23 C- 12 O- 16 Al -27 Mg -24 Cl-35.5 S-32 一、选择题(单选,每空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2的用量决定的 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 D.钠长期置于空气中,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2、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放回原试剂瓶中 B.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C.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 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 3、关于Na2CO3与NaHCO3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溶解度:Na2CO3 < NaHCO3 B. 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C. 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 > NaHCO3 D.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4、现有MgCl2、AlCl3、CuCl2、FeCl3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氨水B.AgNO3溶液C.NaOH溶液D.NaCl溶液 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⑤Na2CO3 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⑤ 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 C.通常状况下,N 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 N A 7、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在溶液中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有Cl-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在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溶液中含CO32-8、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操作 A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 稀硫酸准确量取浓硫酸,将浓硫酸溶于水后,立刻转移到容量瓶中。 B 制取氢氧化亚铁沉淀 C 量取盐酸溶液用50 mL量筒量取4. 0 mol/L的盐酸5.62 mL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 层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9、只给出表中甲和乙对应的量,不能用来求物质的量的是() 甲乙 ①物质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 ②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 ③固体体积固体密度 ④溶液质量分数溶液体积 ⑤非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陕西省渭南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9年—2020年渭南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8道,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化学史事实的是( ) A.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 B. 英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 C.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D.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找到了元素的内在规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故A正确; B.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科学家于1965年合成的,而不是英国化学家合成的,故B错误;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9世纪初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故C 正确; 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找到了元素的内在规律,故D正确。 故选:B。 2.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 B. 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C.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红色的浓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D.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可形成白雾,不会出现烟,A项错误; B.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现象为:产生棕黄色的烟,加入少量水形成蓝色溶液,B项正确; C.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棕褐色的氯化铁,可发出棕褐色的烟,物溶于水,溶液呈黄色,C项错误;

福建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福建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当前世界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指:温室效应、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B . 白色污染就是指白色的垃圾产生的污染 C . 纯碱、小苏打均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必须控制其含量 D . 不慎误食BaCl2 ,可服用稀H2SO4解毒 2. (2分) (2018高三上·曹县期中) 下列根据化学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 (2015高一上·潍坊开学考) 用饱和的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 . 将FeCl3溶液滴人蒸馏水中 B . 将FeCl3溶液滴人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

C . 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 D . 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 4. (2分)已知Ksp(AgCl)=1.8×10﹣10 , K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A . 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易转化为AgI B . 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 . 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不低于×10﹣11 mol?L﹣1 D . 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5. (2分) (2016高一上·天门期中)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稀释浓H2SO4时,将水慢慢倒入浓H2SO4中,并不断搅拌. A . 只有②④⑥ B . 只有③④⑥ C . 只有①③⑤ D . 只有①②③⑤ 6. (2分) (2015高二下·沁县期中) 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