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消化和吸收

名词解释  消化和吸收
名词解释  消化和吸收

1.简答题(共1题)

1、名词解释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率;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基础代谢及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体温;自主性体温调节

行为性体温调节;体温调定点

我的答案:

1:能量代谢: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

2: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能量代谢率(RMR)=劳动时总能耗量—安静时能耗量/基础代谢率

3: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

4:呼吸商: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是表示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二氧化碳的摩尔数与吸收氧气的摩尔数的比率。

5:基础代谢及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种状态: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h;室温保持在20-25℃;体温正常。在这种状态下,体内能量的消耗只用于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能量代谢比较稳定,所以把这种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MR)。

6: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安静状态下摄入食物后,人体释放的热量比摄入的食物本身氧化后所产生的热量要多,食物的这种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7:体温:是指身体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也是体核的温度·。

8::是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控机制,增减皮肤血液、出汗、战栗及改变代谢率,从而使产热与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9:行为性体温调节:人通过改变自身的姿势和行为来保暖或增加散热的过程。

10:体温调定点: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热敏神经元对温热的感受由一定的阈值,正常一般为37,这个阈值是体温稳定的调定点。

药理学名词解释 (2)

药理名词解释 1、离子障(ion trapping):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弱酸性或弱碱性电解质,在体液内均不同程度的解离。分 子状态的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脂质层的现象。 2、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 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 3、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称~。 4、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 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 5、肝药酶(非专一性酶):存在于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上可促进药物转化的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 6、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mil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 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呈正比,也称线性动力学(linear kinetics)。 TD:大多数药物属于、比率恒定、半衰期=0.69/k。 7、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milination kinetics):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 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也称非线性动力学(nonlinear kinetics)。TD:少数药物属于、半衰期可变。 8、稳态浓度(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Css):等量等间隔连续多次给药,经4~5个半衰期后,血 药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称为~,亦称为坪值。TD:消除药量与吸收药量相等、水平波动在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之间、坪值波动与每次剂量和给药间隔呈正比、达坪时间与半衰期呈正比、首剂加倍立即达坪。 9、药物消除半衰期(half life,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期长短可反映药物消 除速度。 10、清除率(clearance,CL):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也即是单位时间内有多 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11、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 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 12、再分布(redistribution):首先分布到血流量大的脑组织发挥作用,随后由于其脂溶性高又向血流 量少的脂肪组织转移,以致病人迅速苏醒,这种现象称为药物在体内的~。 13、绝对生物利用度:以血管外的AU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和静脉注射的AUC的比值。 14、相对生物利用度:对同一血管外给药途径的某一种药物制剂的AUC与相同的标准制剂的AUC的比值。 15、效能(efficacy)或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E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 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其效应不再增加,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16、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 17、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即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18、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包 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反映、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 19、戒断症状withdrawal/abstinence syndrome:反复用药,促使机体不断调整新陈代谢水平,以适应 在外源性物质作用下进行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基本功能,即所谓适应性。一旦停药,代谢活动发生改变,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如兴奋、失眠、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 20、耐受性(tolerance):连续多次反复给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起作用。分为 急性耐受性与交叉耐受性 21、耐药性(drug resistance):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22、依赖性(dependence):是在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生理性的或是精神性的依 赖和需求,分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具有耐受性证据或停药症状)和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是需要药物缓解精神紧张和情绪障碍、但无耐受性和停药症状的一种依赖性)。 23、调节痉挛()动眼神经或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 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于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这种作用即调节痉挛。 24、抗胆碱酯酶药:是一类能与ACHE牢固结合,但水解较慢,使AchE活性受抑,从而使胆碱能神经末梢 释放乙酰胆碱堆积,产生拟胆碱作用的药物,分为易逆性和难逆性。 25、调节麻痹():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其折光度减低, 只适合于看远物二不能将近物清晰的成像于视网膜上,这种作用即调节麻痹。 26、肾上腺素的翻转(adrenaline reversal):a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地与a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b受

消化内科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33小题,共99.0分) (3分)[1] 慢性萎缩性胃炎 (3分)[2] 六因素假说 (3分)[3] 肠腺化生 (3分)[4] 假性幽门腺化生 (3分)[5] 巨大溃疡 (3分)[6] 肠易激综合征 (3分)[7] 慢性迁延性肝炎 (3分)[8] 自发性腹膜炎 (3分)[9] 蜘蛛痣 (3分)[10] 食管憩室 (3分)[11] Barrett食管 (3分)[12] Stier1in sign (3分)[13] 继发性腹膜炎 (3分)[14] 假性神经递质 (3分)[15] 胰腺假性囊肿 (3分)[16] Grey-Turner征 (3分)[17] 不明原因出血 (3分)[18] 家族史 (3分)[19] 烧心 (3分)[20] 非糜烂性反流病 (3分)[21] Cur1ing溃疡 (3分)[22]

假性幽门腺化生 (3分)[23] 炎症性肠病 (3分)[24] 肠结核 (3分)[25] 早期大肠癌 (3分)[26] 胰性霍乱 (3分)[27] 肝性脑病 (3分)[28] 急性胰腺炎 (3分)[29] 主诉 (3分)[30] 早期食管癌 (3分)[31] Barrett溃疡 (3分)[32] 无症状性溃疡 (3分)[33] 异型增生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33题,99.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33小题,共99.0分) (3分)[1] 答案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固有腺体不同程度破坏伴炎细胞浸润。 (3分)[2] 答案六因素假说将胃酸-胃蛋白酶、胃化生、十二指肠炎、Hp感染、高促胃液素血症和碳酸氢盐分泌六因素综合起来,解释Hp在DU发病中的作用 (3分)[3] 答案肠腺化生:指胃腺转变成肠腺样,含杯状细胞 (3分)[4] 答案假性幽门腺化生:指胃体腺转变成胃窦幽门腺的形态,它常沿小弯向上移行,也可下移至十二指肠球部,为幽门螺杆菌在那里寄居创造条件 (3分)[5] 答案巨大溃疡:指直径大于2cm的溃疡。对药物治疗反应差、愈合时间慢,易发生慢性穿透或穿孔。胃的巨大溃疡应注意与恶性溃疡相鉴别 (3分)[6] 答案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需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病程一般规定为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3分)[7] 答案指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都不严重者,其预后往往良好。

【完美奉献】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药理名解来源:徐翔的日志 1、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的过程为分布。 2、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3、吸收、首过效应: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大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效应。 4、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者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5、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应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6、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 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8、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 9、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10、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11、ED50, LD50:ED50为半数有效量,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即LD50。 12、稳态血药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13、调节痉挛:动眼神经兴奋时或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毛果芸香家的这种作用称为调节痉挛。 14、调节麻痹: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其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 抗菌谱: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耐药性(抗药性):是指长期用药,导致某些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使药物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的现象。 二重感染:是指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使体内敏感菌被抑制,而不敏感菌得以繁殖,引起新的感染,称为二次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受体阻断药: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强,但无内在活性,能阻断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拮抗激动剂作用。 首关效应(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指某些口服用药后经肠粘膜及肝脏被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的现象。 首过消除:药物从胃肠道吸经门静脉系统到达全身血循环前,部分被胃肠壁细胞和肝脏代谢,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该作用称为首过消除。(同首关效应)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分量和速度。 血浆蛋白结合率:指治疗剂量下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百分率。 肝药酶诱导剂:指能增强药酶活性或加速药酶合成,能加速其他药代谢的药物。 肝药酶抑制剂:指能抑制药酶活性或减少药酶合成,能减慢其他药代谢的药物。 肝肠循环:某些药物或代谢物经胆汁排泄进入肠道水解后,再吸收入血,这种胆汁排泄又重吸收的现象称肝肠循环。血浆半衰期: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不良反应:用药后出现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是有害反应。 稳态血药浓度:恒速恒量或按半衰期连续多次给药后经5个tl/2,药物吸收与消除速度达平衡,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称稳态血浓度(坪值)。 耐受性:指患者连续用药后出现药效降低,需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应有效应。 习惯性:连续用药停药后病人主观产生不满足感但无明显不适,只有继续用药的强烈愿望,也称精神依赖。 成瘾性:反复应用某药后中断用药病人会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严重生理功能紊乱),须严格控制使用。 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合用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体,通过血-脑屏障后,主要在纹状体突触前由多巴胺能神经末梢内L-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脱羧转化为多巴胺,补充纹状体内多巴胺不足,而发挥治疗作用。左旋多巴在外周脱羧形成多巴胺后,易引起外周不良反应。卡比多巴属外周脱羧酶抑剂,可抑制左旋多巴的外周脱羧作用,可明显增加左旋多巴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从而提高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减少外周不良反应。 肾上腺素作用翻转: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能将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称为肾上腺素作用翻转。此时,α受体兴奋时的血管收缩作用被取消,表现出β2受体兴奋时的血管扩张效应。 化疗药物:指用于防治病原体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药物。 治疗量:临床用药的剂量。 剂量:指一次给药后产生药物治疗作用的数量。 极量:是由国家药典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也是医生用药选择剂量的最大限度。 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实验动物(50%)死亡的剂量。 安全范围:是指药物的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它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安全范围越大,用药越安全。药理学用上95%有效剂量(ED95)到5%中毒剂量(TD5)的距离来表示。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与作用机制的科学。 药效动力学:即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即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及药效和血药浓度消长的规律。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治疗作用:是指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 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后遗效应:指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水平以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继发反应:是指由于药物应用治疗疾病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稳态浓度:恒速恒量给药时,约经5个t1/2,此时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即达稳态浓度。 阿托品与碘解磷定合用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能迅速缓解M样中毒症状,剂量较大时还可解除神经节兴奋症状和中枢中毒症状,但不能解除肌震颤。胆碱酯酶复活药能和血液中游离的有机磷结合,也能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上的磷酰基结合使酶恢复活性而水解乙酰胆碱,迅速解除肌震颤,但对M样症状效果差,所以两药需合用。激动药: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能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拮抗药: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不引起效应,但能阻断激动剂和受体的结合。

内科三基试题第三章消化内科

第三章消化内科名词解释 GERD Zollinger Ellison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Peutz Jegher综合征 球后溃疡 肝性脑病 Cushing溃疡 Curling溃疡 亚临床肝癌 Mallory Weiss综合征 早期大肠癌 肠易激综合征 巨大溃疡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Barrett食管 肠腺化生 Grey Turner征 Courvoisier征 Charcot三联征 皮革状胃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下不宜进行钡餐检查的是: ( ) A.急性胃炎 B.胃、十二指肠溃疡 C.胰腺炎 D.胃肠穿孔 E.肠结核 2.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胃酸分泌的是: ( ) A.生长抑素 B.胃蛋白酶 C.胃泌素 D.组胺 E.前列腺素 3.胃镜检查见胃窦部黏膜苍白,皱襞变细,可见黏膜下紫蓝色的血管纹,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单纯性胃炎 B.急性糜烂性胃炎 c.慢性浅表性胃炎 D.慢性萎缩性胃炎 E.功能性消化不良 4.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诊断价值的依据是: ( ) A.详细腹部体格检查 B.x线检查; c.胃镜检查+活检 D.临床症状 E.B超检查潞 5.及慢性胃窦胃炎下列有关的细菌感染是: ( ) A.大肠杆菌 B.链球菌 c.幽门螺杆菌 D.厌氧杆菌 E.嗜盐杆菌黯

6.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检查可见: ( ) 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邕 黏膜高低不平黔 黏膜覆盖较多灰白色苔鲑 透见黏膜下血管黪 黏膜中断现象静 7.幽门螺杆菌能产生: ( ) A.胃蛋白酶 B.尿素酶酚 c.碱性磷酸酶 D.乳酸脱氢酶静 单胺氧化酶鞫 8.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于: ( ) A.食管下段 B.胃一空肠吻合口附近罄 c.空肠 D.回盲部静 E.胃和十二指肠黔 9.胃壁细胞可分泌的物质有: ( ) A.胃蛋白酶原 B.内因子 C.胃泌素 D.生长抑素 E.胃黏液 10.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的特点是: ( ) A.反酸、暧气 B.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 C.恶心、呕吐 D.上腹部局限性压痛, E.上腹部饱胀不适

药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半衰期: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毒性反应:指药物在用要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半数致死量(LD50):反应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数据。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交叉耐药性: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种药物也的敏感性也降低。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阀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黏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疫苗;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属于抗微生物药物的范畴。 抗微生物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化学治疗: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 抗菌谱:是指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 广谱: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抗生素后效应十分明显。PAE 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获得耐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

药理名词解释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效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 首过效应: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肝肠循环:药物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称为肝肠循环。肝肠循环的药物往往具有持效时间长的特点。 一级动力学过程:药物的转运速率与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定比消除) 零级动力学过程:药物的转运速率与血药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定量消除) 半衰期: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生物利用度: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稳态血药浓度:随着给药次数增加,体内总药量的蓄积率逐渐减慢,直至在给药间隔内消除的药量等于给药量,从而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的目的或达到预防、治疗疾病效果的作用。治疗作用效果不同有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之分。 不良反应:凡是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副作用:在用药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在用药剂量较大或用药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发生的机体组织、器官以器质性损伤为主的严重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继发性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后遗效应:指在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致畸作用:药物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发生畸胎。 完全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 部分激动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是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之后只能产生较弱的效应。 竞争性拮抗剂:药物与受体有亲和力但不产生受体激动效应,可以阻止激动剂与该受体的结合。 非竞争性拮抗剂:结合到受体蛋白上与激动剂结合位点不同的部位,阻止激动剂引起受体激动的药物。

消化内科名词解释(最全版)

消化科名词解释1、GERD 即胃食管反流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及食管外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2、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亦称胃泌素瘤,由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促胃泌素所致,也可由胃窦部、十二指肠壁G细胞瘤所致,肿瘤往往很小(直径<1 cm),生长缓慢,半数为恶性。其特点为高位泌素血症伴大量胃酸分泌而引起的胃、十二指肠不典型部位(十二指肠降段、横段甚至空肠近端)发生多发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3、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综合征,经检查不存在有可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依据。 4、Peutz-Jegher综合征本病系伴有黏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可能通过单个显性多效基因遗传,常在10岁前起病,息肉多见于小肠,可引起肠套叠和出血,也可有腹痛、腹泻及蛋白丢失性肠病等。 5、球后溃疡溃疡发生在球部以下、十二指肠乳头以上,约占DU的5%,多具有DU的特点,但夜间痛和背部放射痛更多见,对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较易并发出血。 6、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病症,临床上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

7、Cushing溃疡由中枢神经病变所致的急性溃疡称为Cushing 溃疡。 8、Curling溃疡由烧伤所致的急性溃疡称为Curling溃疡。 9、亚临床肝癌指起病隐匿,早期除血清AFP阳性外,常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的原发性肝癌。 10、 Mallory-Weiss综合征又名胃食管撕裂综合征,是由于剧烈呕吐以及使腹内压骤然增加的其他情况,造成胃贲门、食管远端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撕裂,并发大量出血。 11、早期大肠癌是指肿瘤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 12、肠易激综合征在过去12个月里至少累计12周时间里有腹部不适或疼痛,并且伴随以下3条中的2条:①排便后缓解; ②发作期间伴有大便次数改变;③发作期间伴有大便性状改变。 13、巨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直径大于 2 cm,胃溃疡直径大于3 cm。 1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称肝内阻塞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为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与阻塞,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有长期持续性肝内胆汁淤积,最终演变为再生结节不明显性肝硬化;临床上表现为长期阻塞性黄疸、肝大和瘙痒。15、 Barrett食管食管黏膜因受反流物的慢性刺激,食管与胃

药理学全书重点名词解释

1.首关消除/代谢(first pass elimination、metabolism) 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的现象。 2.半衰期(half-life)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急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4.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按恒定比 例的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5.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 的变化及其规律。 6.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 制及其不良反应。 7、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的药物反应。 8、副作用(side reaction):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效应。 9、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对机体组器 官的危害性反应。 10、后遗效应(residual reaction、effect):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 效浓度以下时还残存的生物效应。 11、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突然停药后原有的疾病或症状加剧。又 称回跃反应。 12、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hypersensitive reaction):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 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13、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少数特异体质的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很小的剂量即可引起超出常人的强烈的药理效应。 14、稳态血药浓度(steady state plasma concentration):按计算约需5个t1/2达到血药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15、耐受性(tolerance):指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16、习惯性(habituation):应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停药,患者精神上有主观的不适感觉而没有其他生理的紊乱和危害,但有药物耐受性和要求反复连续用药。 17、成瘾性(addiction):患者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赖,一旦停药后出现了严重的生理机能混乱。 18.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 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19、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入全身血 液循环的相对量。 20、表现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当血浆和组织内药 物分布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

药理学名词解释

2 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3 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4 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I)= LD50/ED50半数致死量(LD50):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应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 5 效价强度:效价即效价强度,是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通常以毫克计 6.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7.毒物:为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物质。 8.制剂:按《兽药典》或《兽药质量标准》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制剂。9.剂型:将药物加工制成适用的、安全、稳定的及使用方便的一定形式称剂型。 10.处方:兽医根据畜禽等动物病情开写的药单,处方是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也是药房司药的依据。 11.药典:药品或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12.药物消除:指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 13.首过作用: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受肝脏的作用,使吸收的药物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物减少,导致疗效下降或消失的现象。 14.生物转化:药物在动物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也称为药物代谢。 15.药物作用:药物在机体内与机体细胞间的反应。 16.兴奋药: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该药物称兴奋药。 17.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的目的或达到预防、治疗疾病效果的作用。治疗作用效果不同有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之分。 18.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机体产生不适或有害之作用。 19.副作用:在用药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副作用为药物所固有,选择性作用低的表现。 20 毒性反应:常常由于用量过大而引起,也有连续长期用药因药物积蓄中毒而发生的。21.剂量:为用药数量,有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之分。临床的治疗量或常用量应在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用药量。 22.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间直接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变化,出现如沉淀、变色、潮解或失效,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消失。 23.拮抗作用:两药配伍(联合用药)使药效小于各药单用的效应之和。 24.增强作用:又称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超过各药单用时的效应之总和,如磺胺类与增效剂甲氧苄啶(tmp)并用,其抗菌活力远远大于各药单用的效应之和的几倍或十几倍。25.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为各药单用效应的总和,如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 26.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27.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范围。 28.抗菌活性: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其活性高低表示抗菌能力的大小。29.耐药性:又称抗菌性,指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消失。

药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 1. 药物: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2.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3 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4 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 5 治疗作用: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6 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有些药物有多方面的作用,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 7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8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I )= LD50/ED50半数致死量(LD50) : 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 应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 9 效价强度:效价即效价强度,是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通常以毫克计)。 兴奋药: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药物。 抑制药:凡能引起功能活动减弱的药物。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效应。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物质。 12 肝药酶:肝细胞的平滑内质网脂质中的微粒体酶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酶系统,称为“肝药酶”,影响药物的药效。 13 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中的活性药物被全身利用的程度,包括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剂量和速度。 14 半衰期: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5 首过(关)效应:又称第一关卡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肝脏,有 些药物在通过粘膜及肝脏时极易代谢灭活,在第一次通过肝脏时大部分被破坏,进入血液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的现象。 17 耐受性:指药物连续多次应用于人体,其效应逐渐减弱,必须不断地增加用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应。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 1、简单扩散:脂溶性药物溶于脂质膜的跨膜转运,又称脂溶扩散。 2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细菌被杀灭,而耐药葡萄球菌和真菌大量繁殖造成感染。 3种属差异:人与动物之间和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差异称为种属差异。 4效能:又称最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效应强度随之增加。但当效应增强到最大时,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或效能。 5受体:是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和结合能力,并具有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的蛋白质。多数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少数存在于细胞内。 6首过消除: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又称首过效应。 7、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8、半衰期: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9协同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两种,使原有的效应增强称为协同作用。 10半数致死量: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死亡时的药量。 1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12毒性反应: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13反跳现象:病人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发生病情恶化的现象。 14特异质反应:少数病人由于遗传因素对某些药物的反应发生改变。 15滤过:粒径小于膜孔的药物借助于膜两侧的流体静压或渗透压差通过亲水膜孔的转运。 16、生物转化:药物作为外源性物质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称为转化或生物转化。 17主动转运:药物不依赖于膜两侧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可以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又称逆梯度转运或上山转运。 18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同一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的效应随之增强或减弱,药物的这种剂量(或浓度)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

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等专业期末复习考试《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药物(dru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两个方面。 3.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 4.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又称药效学。 5.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在胃肠道或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首关消除)。 6.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和保泰松等均属于肝药酶诱导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从而加速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减弱。 7.肝药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和丙磺舒等均属于肝药酶抑制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减弱,从而降低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增强。 8.肝肠循环: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9.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一种方式。 10.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一种方式。 11.清除半衰期(half life,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12.清除率(clearance,CL):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13.表观分布容积(V d):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14.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15.治疗效果(threapeutic effect):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16.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在正常的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17.副反应(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较轻微,是药物固有的作用、不可避免,可预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治疗作用相互转换。 18.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19.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少数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一般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可致药源性疾病。 20.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是指药理作用与药物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21.最小有效量:是指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也称为阈剂量/阈浓度。 22.最大效应(E max)/效能(efficacy):药物浓度或剂量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其效应不在随药物浓度或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23.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 24.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25.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26.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的药物剂量。 27.治疗指数(TI):LD50/ 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药理学名词解释

第1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1 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2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 3 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药疾病的化学物质。 4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 5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的受试新药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该期对最终确立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4页 1 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2:药物制剂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份量及速度。 3 而发生变化所作的曲线。 4

5 划分的药动学概念。 6 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 7 属于一级动力学的药物,经恒速恒量给药后,血药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的状态。 8 浓度每隔一段时间降到原药物浓度的一定比例。 9 每隔一定时间消除一定的量。 10 在常规给药前应用的一次剂量。 第3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1 (LD50/ED50),比值越大相对安全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2 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的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3 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4

效应。发生在常用剂量下,不严重,但难避免。 5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6 量时效应不再继续上每升)。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药物的效能与效应强度含意不同,二者不平行。 7 其值越大越安全。 8 剂量。 9 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10能与受体结合,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 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但从广义上讲,安慰剂还包括那些本身没有特殊作用的医疗措施如假手术等。安慰剂产生的效应称为安慰剂效应。 要达到原

消化内科名词解释、重点考点归纳(全面)

消化内科重点归纳、名词解释(全面) 一、名词解释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固有腺体不同程度破坏伴炎细胞浸润。 [2]六因素假说:因素假说将胃酸-胃蛋白酶、胃化生、十二指肠炎、Hp感染、高促胃液素血症和碳酸氢盐分泌六因素综合起来,解释Hp在DU发病中的作用 [3]肠腺化生:肠腺化生:指胃腺转变成肠腺样,含杯状细胞 [4]假性幽门腺化生:假性幽门腺化生:指胃体腺转变成胃窦幽门腺的形态,它常沿小弯向上移行,也可下移至十二指肠球部,为幽门螺杆菌在那里寄居创造条件 [5]巨大溃疡:指直径大于2cm的溃疡。对药物治疗反应差、愈合时间慢,易发生慢性穿透或穿孔。胃的巨大溃疡应注意与恶性溃疡相鉴别 [6]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需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病程一般规定为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7]慢性迁延性肝炎:指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都不严重者,其预后往往良好。 [8]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时由于患者抵抗力低下,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发生自发性腹膜炎时,病人表现为腹痛、腹水迅速增加,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休克。体检时可以发现轻重不等的全腹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9]蜘蛛痣:慢性肝病患者面部、颈、上胸、肩背、上肢等上腔静脉引流区域出现的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名蜘蛛痣。与肝功能减退时对雌激素灭活减弱,使雌激素在体内蓄积有关。 [10]食管憩室:食管憩室是指与食管腔相连的覆盖有上皮的盲袋。有3个好发部位:①咽食管憩室;②支气管旁憩室;③膈上憩室。 [11]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是齿状线2cm以上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代替。 [12]Stier1in sign:在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道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 [13]继发性腹膜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腹膜炎,继发于腹腔内的脏器穿孔,脏器的损伤破裂,炎症和手术污染。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14]假性神经递质: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等经过肠道细菌脱羧酶的作用分别转化为酪胺和苯乙胺,若肝对酪胺和苯乙胺的清除发生障碍,这两种胺可以进入脑组织,在脑内经羟化酶的作用分别形成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羟酪胺、苯乙醇胺的化学结构与正常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是不能传递神经冲动或作用很弱,因此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15]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常在急性胰腺炎病后3~4周形成,系由胰液和液化的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周围包裹所致。多位于胰体尾部,较大时可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囊壁无上皮,仅见坏死肉芽和纤维组织,囊肿穿破可致胰源性腹水。 [16]Grey-Turner征:在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中,少数患者因胰酶及坏死组织液穿过筋膜与肌层,渗入腹壁下,可见胁腹皮肤呈灰紫色斑,或者是脐周皮肤青紫。

药理学名词解释大全(修订)

1.药物(dru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药物代 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两个方面。 3.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 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 4.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又称药效学。 5.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在胃肠道或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 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首关消除)。 6.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和保泰松等均属于肝药酶诱导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从 而加速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减弱。 7.肝药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和丙磺舒等均属于肝药酶抑制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减弱,从而 降低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增强。 8.肝肠循环: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循环,这种肝脏、胆汁、 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9.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 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一种方式。 10.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 药物量不变,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一种方式。 11.清除半衰期(half life,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12.清除率(clearance,CL):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 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13.表观分布容积(Vd):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 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