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培优六杠杆滑轮

培优六杠杆、滑轮

1.如图所示的均匀木条AOB,AO=OB,在O点系一绳并挂起,先使AO保持水平,然后放手,则在刚放手的瞬间,木条将会()

A.A端向上运动

B.A端向下运动

C.保持平衡不动

D.不能确定

2.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应()

A.垂直于OA B.竖直向上 C.沿OA向上 D.水平向

A

O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3.如图所示是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撑杆推动吊臂并使吊臂绕O点转动,从而通过钢绳将货物缓慢吊起。假设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仅通过转动吊臂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B.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C.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增大

D.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减小

4.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D为支点的杠杆,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B.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

D.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

5.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和F3作用在杠杆上(始终竖直的力F1、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2、始终水平的力F3),将杠杆缓慢地由实线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三个力都逐渐变大

B.这三个力都逐渐变小

C.F1、F2逐渐变大、F3大小不变

D.F2、F3逐渐变大、F1大小不变

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

6.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等的两个球,且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方向慢慢滚动,则杠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

A.一直是省力的B.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C.一直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8.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重为100N的物体挂在OA的中点处。已知OA=40cm,AB=30cm,OA垂直于AB,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要使杠杆平衡,且OA 段处于水平位

置,那么作用于B端的最小力的力臂等于 cm,最小力的大小等于 N

9.如图,将重150N的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乙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乙物体所受重力为30N,A0:0B=1:3,甲物体的底面积为0.2m2,g取10/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对杠杆的拉力为10N B.杠杆对甲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为60N

C.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50Pa

D.水平地面对甲物体的支持力为60N

10.如图所示,杠杆上各小格间距相等,O为杠杆中点。甲、乙是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甲为正方体,乙重15N,将甲、乙用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0N的细线分别挂于杠杆上A、D两刻线处时,两细线被拉直且都沿竖直方向,A、D正好在甲、乙重心正上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当把乙移挂至E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3750P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块甲的重力为40N

B.金属块乙的体积一定为200cm3

C.将甲向右移动并挂于C正下方,乙移挂至F,放手后甲被拉离地面

D.将甲向右移动并挂于B正下方,乙挂于E正下方,放手后杠杆能平衡

第9题第10题第11 题第12题

1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刚性轻板(不易弯曲,且不计本身重量),A端用绳系住,并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g=1500牛,用一支架将轻板支撑在O处,板刚好水平,设OA=0.5米,有一个重为250N的小孩,从O点开始出发,以v=0.5米/秒的速度向另一端缓慢行走,行走2秒后绳的拉力F= N,行走 S绳刚好被拉断。

12.如图,水平面上放有一个底面积S=50cm2的圆柱形容器。将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水不溢出)。B受到的浮力为F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3N;使用杠杆提起物体B,当杠杆C端挂质量为m,的物体时,杠杆在水平位置恰好平衡,物体B刚好有1/4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1.6N,物体B受到的浮力为F2.容器内液面下降了0.4cm。设物体B的密度为ρ,已知:OD:OC=1:2,(g取10/kg)。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F1=0.6N B.F2=0.8N C.m=140g D.ρ=2.5×103kg/m3

13.如图所示,甲正方体边长为0.1m,乙的体积V乙=2×10-3m3,将甲、乙两物体分别用细线挂在杠杆AB两端(设杠杆的自重不计),0A:0B=1:2,甲对水平面的压强为零。若往容器加入某

液体使乙浸没在其中,甲对水平面的压强为6000Pa,则()

A.甲、乙物体的质量比是1:2

B.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20N

C.液体密度为1.5×103kg/m3

D.甲对水平面的压力变化为600N

14.如图是某工地施工时用于提升重物的滑轮组,工人用大小为160N的拉力,在10s内将重为

400N的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匀速提升2m。若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

B.动滑轮的重力为80N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

D.工人做的功为960J

15.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

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60W

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20N

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40N

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80J

16.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做的功为()

A.50J

B.25J

C.100J

D.200J

17.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己知每个滑轮重均为50N,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此时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为550N;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90N的物体C后,同时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上升的速度大小为5cm/s。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75N

B.B的重力为500N

C.F做功的功率为42w

D.F的大小为530N

第16题第17题第18 题第19题

18.如图,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重100N,物体B重40N,此时物体B恰能匀速下降;当用一水平向左的力拉动物体A在2s内匀速向左移动1m的过程中,若不计动滑轮和绳的重力,不计绳与滑轮及滑轮轴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上升了2m

B.拉力的功率为20W

C.物体A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

D.吊着B物体的绳子所做的功为40J

19.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1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20.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合力不为零

B.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9N

C.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9N

D.拉F的功率为1.2W

21.如图所示,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5:4,动滑轮悬挂

着物体M,小科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2×104Pa,当他用力向下拉横

杆B端使横杆AB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恰好离地时他对横杆B端竖直向下的作

用力F1为150N,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7×104Pa,若在物体M下面再加挂

物体N,小科需用更大的力作用在B端才能使横杆水平,当横杆AB在水平位置再

次平衡时,他对横杆B端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2,(g取10N/kg,滑轮、横杆AB与

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根据上述条件,可计算出物体M的质量为 kg,F2的最大值为 N,N的最大质量为 kg

22.如图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M为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的支点

为0,已知0A:OB=1: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P,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

700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以1m/s的

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

A.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700N

B.建筑材料P重为600

C.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为3m/s

D.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4500N

23.边长为0.1m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3Pa.如图所示装置,横杆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系在横杆B 端的细绳绕过动滑轮,动滑轮连着物体M.用力F在A点竖直向上提横杆时,横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对地面的压强为1.8

×103Pa,若仍用力F在距离A点0.1m处竖直向上提横杆,使横杆仍在水平位

置平衡,此时物体M 对地面压强为1.0×103Pa,已知横杆上AB部分的长为

0.2m,AB:OA=1:3,g取10N/kg,不计横杆质量、绳质量和摩擦.则()

A.物体M的质量为54kg B.物体M的密度为0.54×103kg/m3

C.动滑轮的质量为1kg D.力F的大小为32N

24.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0m,水深4m,动滑轮重100N,物体质量为200kg,体积为0.05m3,汽车重为3×104N,汽车受到的阻力恒为车重的0.05倍,物体在汽车的作用下以0.6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考虑水面的变化(不计摩擦、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行驶的速度为0.2m/s B.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

C.物体露出水面前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大小为500N

D.物体完全离开水面到刚离开井口,汽车做功大小为3.96×104J

第24题第25题第26 题第27题

25.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 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

26.如图所示,重力G=700N的水平木板在滑轮组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三个滑轮等大、光滑,质量均忽略不

计。所有细绳的重力均不计,天花板间的固定点分别叫做A、B、C,与木板间的固定点分别叫做D、E;各条细绳中不与滑轮接触的部分均竖直。则B点处的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为。

27.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540N的物体,,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了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绳重,绳与滑轮的摩擦)则拉力F为 N,若改为提升重为240N的重物,则拉力F变为 N.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甲、乙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 .甲、乙的拉力之比是2∶3 B .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是1∶1 C .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是3∶2 D .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1 F G G n = +物轮 由图知,n 甲=2,n 乙=3,所以绳端的拉力分别为 ()1 2 F G G +甲 物轮 ()1 3 F G G = +乙物轮 则甲乙拉力之比 ()()1=323 21F F G G G G = ++甲乙轮轮物物∶∶∶ 故A 错误; D .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提升物体的速度相同,由图知,n 甲=2,n 乙=3,所以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分别为 v 甲=2v v 乙=3v 所以,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 v 甲∶v 乙=2v ∶3v=2∶3 故D 错误;

C .由P Fv =可得,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 32 :1:123 F v P P F v ?= ==?甲甲乙乙乙甲 故C 错误; B .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由W 额=G 轮h 、W 有=G 物h 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由W W η=有 总 可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即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 1::=1ηη甲乙 故B 正确。 故选B 。 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6 N 的物体以0.2 m/s 的速度匀速提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 为__N ,拉力的功率为__W ,动滑轮的重力为__N . 【答案】10 4 4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n =2,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 =2h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2W Gh Gh G W FS F h F η= = ==有用总 则拉力 16N 10N 2280% G F η= ==? (2)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v =2v 物=2×0.2m/s=0.4m/s , 拉力做功功率: P=Fv =10N×0.4m/s=4W ; (3)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1 2 F G G = +动 动滑轮重力:

培优辅导系列杠杆滑轮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 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它的另一端受 的拉力为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下面关于这 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F=G B.G=N C.F+N=G D.F=N 2.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 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1)瘦子 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1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 升.(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2拉绳使货物 G匀速上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F2 B.F1=G C.滑轮A、B、C都是定滑轮D.滑轮A、C的 作用相同 3.用滑轮按如图所示的三种不同方式拉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F1>F2>F3 B.F2>F3>F1 C.F2<F1<F3 D.F3<F1<F2 4.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不能用10N的拉力刚好提起 重为20N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B.动滑轮C.定滑轮D.斜面 5.如图所示滑轮组,挂上a,b两个物体后恰好静止, 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现在在a,b物体上再分别挂 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钩码,则装置将会出现() A.a下降B.a上升C.仍保持静止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滑轮,滑轮重为1N, 用细绳拴一重为100N的物体G,细绳绕过没轮后,在另 一端拴一重力为1N的小球,当滑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为() A.99N B.2N C.1.5N D.3N 7.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一定省力的是() A.铡刀和定滑轮B.撬棒和理发剪刀 C.羊角锤和手推车D.瓶盖起子和钓鱼杆 8.重力均为1N的A、B滑轮如图所示组装,重物G 重20N,绳端拉力为F.若不计摩擦,在匀速提起重 物时,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B均为定滑轮,F=20N B.B均为动滑轮,F=5.5N C.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F=10.5N D.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F=9.5N 9.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重40N,乙重10N, 装置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甲对地的 压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30N;40N B.30N;10N C.40N;10N D.30N;50N 10.建筑工人施工时,需要将物体运送到高处,高处的建筑工人使 用定滑轮拉动绳子ab,为防止物体与墙壁相碰,站定在墙面上的 另一个建筑工人还需要用绳子bc控制物体,使物体与墙壁的距离 始终保持不变,则在物体缓慢上升的过程中() A.绳ab上的拉力增大,绳bc上的拉力减小 B.绳ab上的拉力减小,绳bc上的拉力增大 C.两根绳子上的拉力均增大 D.两根绳子上的拉力均减小 11.如图所示直接或用滑轮提取重物过程中,能省力的是() 12.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 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则以下说法正 确的个数是() ①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②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③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④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13.如图所示,G=200N,滑轮重G′=40N,要使 物体能匀速上升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 计滑轮的摩擦)() A.F=440 N,并向上移动4 m B.F=140 N,并向上移动4 m C.F=440 N,并向上移动1 m D.F=480 N,并向上移动1 m 14.如图所示,若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把物体匀速向 上提起,则拉力F1与F2相比较() A.F1较小B.F2较小 C.F1与F2一样大D.无法确定 二、实验填空题 15.小华在做“探究影响 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 实验时,其中一步的操作 如图Z13-13所示,这样 操作的错误是:物体不在 ________上运动。纠正错 误后,若使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 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 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 初步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 比较(b)、(c)、(d)三图可知:. 17.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忽略不计,则 图可以省一半力,图(a)和图用力大小一样. 18.如图,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挂 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人拉住.设人的质量 为60kg,吊椅的质量为10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 摩擦.当人与吊椅一起匀速上升时,人竖直向下拉绳 的力等于N,人对吊椅的压力等于N. 19.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某人站在重为350N的木板上,木板 成水平状态,整个装置在空中保持静止,每个滑轮自重为50N,不 计摩擦和绳重,则人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0.如图所示为一种手摇升降晾衣架示意图它由4个定滑轮和两个 动滑轮组成,绳子的尾端绕在一个固定在墙壁的旋轮上,旋转摇柄 可以使晾衣架升降.假设在升降过程中衣架横梁保持水平,请回答 下列问题: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总结 篇一:初中物理杠杆与滑轮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杠杆与滑轮 杠杆 F1L1=F2L2 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可以抽象为硬棒)。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用同一根硬棒作杠杆时,使用中方法不同,支点位置也会不一样。 如撬石块的过程中支点可在棒的一端[图1(A)]也可在棒的中间[图1(B)]。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⑴ 找支点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注:任何机械胜利必然费距离,反之费力必然省距离 生活中常见的杠杆 选择题常见的杠杆 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注: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经典考查: ①简单机械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很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应用.

(完整)初中物理杠杆滑轮难题巧解精析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难题巧解精析 【例题1】 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 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 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 【解析】 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 ∴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 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 ∴AF/BE=AO/BO ∵AO/BO是不变的∴AF/BE也不变 又∵G不变,∴F也不变 ∵AF始终大于BE,∴F<G 【反思】 【例题2】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 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 盘上的: A.“3”的位置;B.“6”的位置;C.“9”的位置;D.“12"的位置。 【解析】 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在原地静止。答案:C。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培优讲义第11讲 滑轮.教师版

11 滑轮漫画释义 知识互联网

定滑轮的杠杆原理 等臂杠杆: 12F F =, 即: F G =拉物 =s h ; =v v 绳物 其中: s 为绳子端的移动距离, h 为物体移动距离. 动滑轮的杠杆原理 省力杠杆: 12 12F F = , 即: 1 2F G G =+拉物轮() =2s h ; =2v v 绳物 其中: s 为绳子端的移动距离, h 为物体移动距离. 反拉滑轮模型 受力分析: 12F F G =+动 费力省距离: 1 2s h =; 1=2 v v 人物 其中: s 为绳子端的移动距离, h 为物体移动距离. 水平滑轮问题 1F f =物; F s s =物; F v v =物 21 2 F f = 物; 2F s s =物; 2F v v =物 32F f =物; 12F s s =物; 12 F v v =物 知识导航

滑轮组特点: 1. 由几个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 2. 既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又可以省力. 受力分析: (将重物与动滑轮看做一个整体) 1 F G G n =+ 拉物轮 (); F s ns = 物 ; F v nv = 物其中n为承重绳子的段数. 整体 法解 基本 滑轮 模型 多绳 缠绕 ①同一根绳子上的力相等. ②注意: 若计滑轮重力, 受力分析时候勿忘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与杠杆的结合有滑轮有杠杆, 核心方程在杠杆: 1. 先对左边滑轮组部分进行受力分析: 1 ( 3 A F G G =+ 物动 ) 2. 再对人进行受力分析: B F G F =- 人支 3. 最后列杠杆平衡方程: A B F OA F OB ⋅=⋅ 即: 1 ( 3 G G OA G F OB +⋅=-⋅ 人 物动支 )() F G F =- 人 支拉 F G F =+ 人 支拉

初中物理培优六杠杆滑轮

培优六杠杆、滑轮 1.如图所示的均匀木条AOB,AO=OB,在O点系一绳并挂起,先使AO保持水平,然后放手,则在刚放手的瞬间,木条将会() A.A端向上运动 B.A端向下运动 C.保持平衡不动 D.不能确定 2.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应() A.垂直于OA B.竖直向上 C.沿OA向上 D.水平向 左 A O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3.如图所示是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撑杆推动吊臂并使吊臂绕O点转动,从而通过钢绳将货物缓慢吊起。假设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仅通过转动吊臂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B.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C.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增大 D.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减小 4.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D为支点的杠杆,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B.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 D.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 5.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和F3作用在杠杆上(始终竖直的力F1、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2、始终水平的力F3),将杠杆缓慢地由实线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三个力都逐渐变大 B.这三个力都逐渐变小 C.F1、F2逐渐变大、F3大小不变 D.F2、F3逐渐变大、F1大小不变 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 6.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等的两个球,且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方向慢慢滚动,则杠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 A.一直是省力的B.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C.一直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8.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重为100N的物体挂在OA的中点处。已知OA=40cm,AB=30cm,OA垂直于AB,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要使杠杆平衡,且OA 段处于水平位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知识例题解析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知识例题解析 知识点总结 杠杆是中学学习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学习中要了解杠杆的定义,理解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够在图中表示出他们,可以画出实际的杠杆简图。 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析天平、杆秤等工具来理解。知道杠杆的几种类别,并能列举实例说明。 省力杠杆:撬杠; 费力杠杆:门把手; 等臂杠杆:托盘天平。 常见考法 本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多变,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等,考查的知识点多在:杠杆的要素、杠杆平衡的条件以及杠杆的分类。 误区提醒 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2。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2,F1>F2。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也不费力。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所示,杠杆OA在重物G和F1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且保持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F1,使杠杆仍然在图中所示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各力关系正确的是(B为OA的中点)() A.F1>F2=G/2 B.F1=F2>G C.F12=2G D.F1>F2>G 解析: 当杠杆OA受两个作用力F1(或F2)和右端绳子拉力F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只要比较F1、F2二力关于对支点的力臂的长短,即可找到二力的大小关系。 答案:正确选项为D。 提高记忆力的小技巧 01. 拒绝死记硬背 如果没有把知识内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

死记硬背可能短时间内有效,但不能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 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 如果你能掌握知识的内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它们,事半功倍。 02. 睡前复习 睡觉前把要背诵的东西过一遍,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再回想一下。 这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昨晚背的东西基本上都记住了。 大脑会在睡眠时重新进行记忆储存。这样可以在潜意识中加深印象,巩固前晚所学的知识。在这里提醒大家:睡前复习,效果更佳。 03. 联想记忆法 联想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形式,也是很高效的记忆方法。 想要记住某一个知识,可以将它和另一个东西联系在一起。 这样一来,当新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时,大脑对这个知识的印象就会加深。 04. 视听结合法 其实,背东西不是只能默读,手、脑、口、耳都可以一起参与。 推荐大家尝试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来记忆知识。 高中背题的时候,经常一边手抄,一边默念,真的比只用眼睛看记得牢固多了。 多种感官来帮助大脑强化记忆,效果杠杠的。

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滑轮及其滑轮组

滑轮及其滑轮组 1、定滑轮: ①定义:轴线固定,只有轮绕轴线转动,其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②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的变形。 ③特点: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④拉力端绳子伸长长度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S=h。 ⑤使用定滑轮时,不论向哪个方向拉弹簧秤的示数都不变。 2、动滑轮: ①定义:轮绕轴线转动,轴线也同时随物体一起移动。 ②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的变形。 ③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费距离。 ④省力情况:F=1/2G物(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 F=1/2(G物+G动)(不考虑摩擦) ⑤拉力端绳子伸长长度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S绳=2h 。 ⑥使用动滑轮时,如果跨过滑轮的两段绳子不平行,它们间的夹角越大,弹簧秤的示数越大。 3、滑轮组: ①定义: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装置。 ②特点:既能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③省力情况:(其中n为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 (1)竖直提物:Ⅰ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F=1/n×G 物 Ⅱ不考虑摩擦,但计动滑轮重F=1/n(G物+G 动滑轮) Ⅲ拉力绳子自由端伸长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距离h的关系:S=nh; Ⅳ物体移动的速度V物与绳子自由端绳子伸长的速度V 绳的关系:V 绳=nV 物;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A、B分别系在两个墙面上,中间滑轮组绳端的拉力为F,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是。

解析:以右侧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下图所示,根据力的平衡知识可知:F B=2F F F F B 答案:2F 针对练习1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下图所示.(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__ (“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2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小明和小红各选取一种方法做实验。 (1)小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他通过滑轮组用3N的拉力F将重6.3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1m的距离,则有用功为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滑轮重不计)() A.B.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中滑轮是定滑轮,拉力F=G; B.图中滑轮是动滑轮,拉力 1 2 F G =; C.图中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拉力 1 2 F G =; D.图中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拉力 1 3 F G =; 所以最省力的是D中滑轮组。 故选D。 2.如图所示为家用手摇晾衣架,它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简单机械,其中A、B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力为200N,晾衣架上升的高度为1m,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力F=_____N,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是_____m。 【答案】B 50 4 【解析】 【分析】

【详解】 [1]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由图可知B 为动滑轮; [2]由图可知承重绳为4股,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力为200N ,所以绳子的拉力 200N 50N n 4 G F = == [3]承重绳为4股,所以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是S =4h =4×1m=4m 【点睛】 3.小黄同学用水平力F 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重200N 的A 物体5s 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20cm ,物体B 重100N (物体B 与A 始终接触),此过程中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4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 。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滑轮移动的速度为___m/s ,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____(选填“水平向左”、“水平向右”或“为零”),水平拉力F 大小为____N ,水平拉力F 的功率为____W 。 【答案】0.12 水平向右 80 9.6 【解析】 【分析】 滑轮为动滑轮,滑轮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得出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物体A 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对A 的摩擦力f 地加上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f A ;而滑轮为动滑轮,滑水平拉力F 为F 左的2倍,据此计算水平拉力F 的大小;然后利用 P Fv =计算功率。 【详解】 [1]物体移动的速度 212010m 0.24m/s 5s s v t -⨯===物物 则滑轮移动的速度 11 0.24m/s 0.12m/s 22 v v ==⨯=轮物 [2]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物体B 受到A 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平衡力,大小等于16N ,则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也为16N ,方向水平向右。 [3]物体A 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对A 的摩擦力加上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即 BA 24N 16N 40N F f f ++===地左 滑轮为动滑轮,则水平拉力F 为 240N 802N F F =⨯==左

2020-2021南宁备战中考物理 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一名质量为55kg 、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m 2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轮组在20s 内将600N 的重物匀速提升1m 。(g =10N/kg )求: (1)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若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拉力的功率多大? 【答案】(1)13750Pa ;(2);(3)40W 【解析】 【分析】 【详解】 (1)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则对地面的压强为 255kg 10N/kg 13750Pa 0.04m G mg p S S ⨯= ===人 (2)因为重物运动方向向上,人在地面上通过上方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拉力方向向下,2股绳子与动滑轮接触以省力,故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如图所示: 。 (3)有用功为克服重物重力势能做的功,为 W G h =有物 拉力做的总功为拉力的功率与所用时间的乘积,为

W Pt =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00%η⨯有 总 W = W 可知 W G h W Pt η η = = =有 物总 则 600N 1m 40W 20s 0.75 G h P t η⨯= ==⨯物 答:(1)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3750Pa ; (2)滑轮组的绕线方式见解析; (3)拉力的功率是40W 。 2.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其中甲装罝为____________滑轮,它的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若相同时间内,拉力F 1、F 2做相同的功,则拉力F 1、F 2做功时的功率P 1___________P 2,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h 甲___________h 乙(最后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答案】定 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等于 等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示可知,甲是定滑轮; [2]甲装置中物体向上运动,拉力的方向是向下,所以甲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相同时间内,拉力F 1、F 2做相同的功,根据P =W t 可知,拉力F 1、F 2做功时的功率P 1等于P 2;

2020-2021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如图所示,物重为G 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错误.. 的是( ) A . 1F G = B . 21 3 F G = C . 312 F G = D . 412 F G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像可知l 1=l 2,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F 1=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像可知滑轮组n =3,则21 3 F 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像可知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则32F G =,故错误,符合题意; D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斜面为理想斜面,满足FL=Gh ,即41 2 F 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其中甲装罝为____________滑轮,它的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若相同时间内,拉力F 1、F 2做相同的功,则拉力F 1、F 2做功时的功率P 1___________P 2,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h 甲___________h 乙(最后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答案】定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等于等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示可知,甲是定滑轮; [2]甲装置中物体向上运动,拉力的方向是向下,所以甲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相同时间内,拉力F1、F2做相同的功,根据P=W t 可知,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等 于P2; [4] 用滑轮甲、乙匀速提升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它们都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功,即W=Gh,因为拉力F1、F2做的功相同,所以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相同, h甲等于h乙. 3.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B均重为20牛。当用力F2匀速提升物体B 时,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是______ 的(选填“静上”或“运动”),此时力F2大小为_______牛。若F1和F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B移动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2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答案】静止101:110 【解析】 【详解】 [1]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2]B物体使用的是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拉力:

2020-2021培优 易错 难题滑轮组的省力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小明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重为100N 的物体,使其在5s 内匀速上升2m ,动滑轮的重为10N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拉力F 为50N B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 C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9% D .拉力的功率为40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 =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 物动1 ()(100N 10N )=55N 2 F G G =+=⨯+ , 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绳端移动的距离: 2224s h m m ==⨯= , 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所做的有用功: 有物100N 2m=200J W G h ==⨯ , 拉力做的总功: 总55N 4m=220J W Fs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有用总200J 100%=100%90.9%220J W W η= ⨯⨯≈ , 选项符合题意; D .由C 可知,拉力做的功:W 总=220J ,拉力的功率: 220J =44W 5s W P t = = ,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重力为140N 的物体,当拉力为50N 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0N 。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2×10-2m 2,不计绳重和摩擦,每个滑轮质量相同,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若拉力F 为40N ,则定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为_______N ,重物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 Pa 。 【答案】90 1.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2]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拉力为50N 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0N ,拉力的大小 F 1= 1 3 (G +G 动) 动滑轮的重力 G 动=3F 1-G =3×50N-140N=10N 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定滑轮的重力等于动滑轮的重力为10N ,对定滑轮受力分析,受到重力、下方两段绳子的拉力,天花板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得到 F 天= G 定+2F =10N+2×40N=90N 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定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是90N 。 拉力F 为40N 时,滑轮组的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F 2=3F - G 动=3×40N-10N=110N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 支= G -F 2=140N-110N=30N 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F 压= F 支=30N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 = -22 30N 210m F S =⨯压=1.5×103Pa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12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拉力为50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N ,额外功为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2020-2021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小明在实验室内尝试用四种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如图所示,其中所用动力最小的是() A.B.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图中为斜面,由功的原理可得 F1×4m=G×2m 解得F1=0.5G; B图中为滑轮组,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n=3,所以F2=1 3 G; 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则F3=2G;D图中是杠杆,设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有 F4×4cosα=G×1×cosα 解得F4=1 4 G。 由此可知动力最小的是D。 故选D。 2.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其中甲装罝为____________滑轮,它的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若相同时间内,拉力 F1、F2做相同的功,则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___________P2,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h甲___________h乙(最后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答案】定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等于等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示可知,甲是定滑轮; [2]甲装置中物体向上运动,拉力的方向是向下,所以甲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相同时间内,拉力F1、F2做相同的功,根据P=W t 可知,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等 于P2; [4] 用滑轮甲、乙匀速提升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它们都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功,即W=Gh,因为拉力F1、F2做的功相同,所以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相同, h甲等于h乙. 3.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B均重为20牛。当用力F2匀速提升物体B 时,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是______ 的(选填“静上”或“运动”),此时力F2大小为_______牛。若F1和F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B移动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2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答案】静止101:110 【解析】 【详解】 [1]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2]B物体使用的是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拉力:

2020-2021中考物理 杠杆平衡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 1.如图所示,用不同的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最省力的是(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图所示,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各图的力F大小分别如下: A.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则F1=2G; B.图中为斜面,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h为斜边s的一半,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总功与有用功相等,则 F2s=Gh 所以 2 1 2 h F G G s == 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轮上,则 31 2 F G = D.图中为杠杆,O 为支点,动力臂为3l,阻力臂为l,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4×3l=Gl 即 41 3 F G = 由此可得,最省力的为F4。 故选D。

2.如图所示,将重150N 的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杠杆的B 端悬挂乙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乙物体所受重力为30N ,:1:3AO OB =,甲物体的底面积为0.2m 2,g 取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对杠杆的拉力为10N B .杠杆对甲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为60N C .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50Pa D .水平地面对甲物体的支持力为6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物体甲受力分析,甲受到重力、地面给甲的支持力、杠杆施加的拉力的作用,其中杠杆施加的拉力与甲对杠杆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地面给甲的支持力和甲给地面的压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 AB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A 端受到物体的拉力与OA 的乘积等于乙给B 端的拉力与OB 的乘积相等,则有 A 3 30N 90N 1 G OB F OA = =⨯=乙 即甲对杠杆的拉力为90N ,杠杆施加的拉力与甲对杠杆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B 项错误; CD .甲给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给甲的支持力为 A 150N 90N 60N F F G F ==-=-=甲压支 则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 60N 300Pa 0.2m F p S = ==压甲甲 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故选D 。 3.如图所示为等刻度轻质杠杆,A 处挂4牛的物体,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B 处施加的力( )

走进重高 物理培优6 -- 杠杆

走进重高物理培优6 -- 杠杆 思维导图目录: 考点一、杠杆五要素、力臂作图及杠杆种类辨别 考点二、杠杆最小力,力的动态变化 考点三、杠杆能否二次平衡 考点四、不均匀杠杆的平衡计算分析(包含有质量时的杠杆)

考点五、支点移动时的杠杆分析 考点六、杠杆实验探究 考点七、关于杠杆说理题 考点八、杠杆的实际应用与综合计算(结合压强、浮力等) 考点一、杠杆五要素、力臂作图及杠杆种类辨别 .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实线位置匀速转到虚线所示位置,整个过程中, 拉力F始终作用于A点且与OA保持垂直(OA为圆柱体横截面的直径),圆柱体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拉力F逐渐变小 B.由于拉力F的力臂始终保持最长,拉力F始终保持最小值不变 C.拉力F逐渐变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动力F的力臂L始终保持不变,阻力为圆柱体的重力G始终大小不变,由实线位置转到虚线位置

时,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又因为FL=GL′,所以动力F逐渐变小。 注意:需要找出的等量关系。动力臂大小不变,重力的大小不变。根据杠杆平衡就可以找出力F大小与重力臂变化的关系。 .[济宁中考]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 可绕O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 B ) A.l1 B.l2 C.l3 D.l4 .(2019·泸州)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轻质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均为2cm,在 B点竖直悬挂4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当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对该杠杆此状态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杠杆的动力臂为8cm B.该杠杆为费力杠杆 C.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0.5N D.动力F的大小为1.5N .(2018·遂宁)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如图所示的一只圆柱形油桶,油桶高40cm,底部直径为30cm,装 满油后总重2000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要使底部C稍稍离开地面,他至少应对油桶施加600N的力 B.他用水平力虽没推动油桶,但他用了力,所以他对油桶做了功 C.他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