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附流程图和设计图)

徐州工程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完成时间

目录

第一节前言 (4)

1.1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4

1.2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4

第二节精馏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4)

2.1装置流程的确定

4

2.2 吸收剂的选择 (4)

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4)

2.3.1填料种类的选择 (4)

2.3.2填料规格的选择 (4)

2.3.3填料材质的选择 (5)

2.4 基础物性数据 (5)

2.4.1液相物性数据 (5)

2.4.2气相物性数据 (5)

2.4.3物料横算 (6)

第三节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6)

3.1 塔径的计算 (6)

3.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8)

3.2.1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8)

3. 填料层的分段 (10)

3.3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0)

第四节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 (10)

4.1 塔内件类型 (10)

4.2 塔内件的设计 (10)

液体分布器设计的基本要求:(1)液体分布均匀(2)操作弹性大(3)自由截面积大

(4)其他 (10)

液体分布器布液能力的计算 (10)

1填料塔设计结果一览表 (11)

2 填料塔设计数据一览 (11)

附件一:塔设备流程图 (12)

第一节前言

1.1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设计任务:用水吸收空气中混有的氨气。

设计步骤:(1)根据设计任务和工艺要求,确定设计方案;

(2)针对物系及分离要求,选择适宜填料;

(3)确定塔径、填料层高度等工艺尺寸(考虑喷淋密度);

(4)计算塔高、及填料层的压降;

(5)塔内件设计。

1.2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1. 气体混合物成分:空气和氨

2. 空气中氨的含量: 5.0%(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

3. 混合气体流量6000m3/h

4. 操作温度293K

5. 混合气体压力101.3KPa

6. 采用清水为吸收剂,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7. 填料类型:采用聚丙烯鲍尔环填料

第二节精馏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2.1装置流程的确定

本次设计采用逆流操作:气相自塔低进入由塔顶排出,液相自塔顶进入由塔底排出,即逆流操作。

逆流操作的特点是:传质平均推动力大,传质速率快,分离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工业生产中多采用逆流操作。

2.2 吸收剂的选择

因为用水做吸收剂,故采用纯溶剂。

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填料的种类很多,根据装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两大类。

2.3.1 填料种类的选择

本次采用散装填料。散装填料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又可分为环形填料、鞍形填料、环鞍形填料及球形填料等。鲍尔环是目前应用较广的填料之一,本次选用鲍尔环。

2.3.2 填料规格的选择

工业塔常用的散装填料主要有Dn16\Dn25\Dn38\ Dn76等几种规格。同类填料,尺寸越小,分离效率越高,但阻力增加,通量减小,填料费用也增加很多。而大尺寸的填料应用于小直径塔中,又会产生液体分布不良及严重的壁流,使塔的分离效率降低。因此,对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要有一规定。

常用填料的塔径与填料公称直径比值D/d 的推荐值列于。

表3-1

填料种类 D/d 的推荐值 拉西环 D/d ≥20~30 鞍环 D/d ≥15 鲍尔环 D/d ≥10~15 阶梯环 D/d>8 环矩鞍

D/d>8

2.3.3 填料材质的选择

工业上,填料的材质分为陶瓷、金属和塑料三大类

聚丙烯填料在低温(低于0度)时具有冷脆性,在低于0度的条件下使用要慎重,可选耐低温性能良好的聚氯乙烯填料。

综合以上:选择塑料鲍尔环散装填料 Dn50

2.4 基础物性数据

2.4.1 液相物性数据

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 20 ℃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1. 3998.2/l kg m ρ=

2. 0.001.

3.6/.l pa s kg m h μ==黏度:

3. 表面张力为:2

72.6/940896/z dyn cm kg h σ== 4. 3320:0.725/CNH H kmol m kpa ︒=⋅ 5. 62320:7.3410/l CNH D m h -︒=⨯ 6. 22320:0.225//v CNH D cm s m h ︒==

2.4.2 气相物性数据

1.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0.0617.03040.942928.2818vm i i M y m =∑=⨯+⨯= (2-1)

2.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

由3

101.328.2818 1.17618.314293

VM vm PM kg m RT ρ⨯===⨯

(2-2)

R=8.314 3/m KPa kmol K ⋅⋅

3. 混合气体黏度可近似取为空气黏度。查手册得20C ︒时,空气的黏度

551.7310622810/v pa s kg m h μ--=⨯⋅=⨯⋅

注:211/N kg m s =⋅ 12211/1/Pa N m kg s m ==⋅ 1Pa..s=1kg/m.s

2.4.3 物料横算

1. 进塔气相摩尔比为

1110.06

0.06383110.06

y Y y =

==-- (2-5) 2. 出他气相摩尔比为

21(1)0.06383(10.99)0.0006383A Y Y ϕ=-=⨯-= (2-6)

3. 进塔惰性气体流量:6000273

(10.6)234.59922.427320

V kmol h =

⨯-=+ (2-7) 因为该吸收过程为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按下式

计算。即:

12min 12

/Y Y L V Y m X -⎛⎫

= ⎪-⎝⎭ (2-8) 因为是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20X =

所以 121min 20.063830.00063830.74560.063830.753Y Y L Y V X m

--⎛⎫

=== ⎪⎝⎭-

选择操作液气比为

min

1.7 1.2676L L V V ⎛⎫

== ⎪⎝⎭ (2-9) L=1.2676356×234.599=297.3860441kmol/h 因为V(Y 1-Y 2)=L(X 1-X 2) X 10498.0=

第三节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包括塔径的计算、填料能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3.1 塔径的计算

1. 空塔气速的确定——泛点气速法

对于散装填料,其

泛点率的经验值

u/u f =0.5~0.85

贝恩(Bain )—霍根(Hougen )关联式 ,即:

221

3lg V F L L u a g ρμερ⎡⎤

⎛⎫⎛⎫⎢⎥ ⎪ ⎪⎝⎭⎝⎭⎣

⎦=A-K 14

18

V L V L w w ρρ⎛⎫⎛⎫ ⎪ ⎪⎝⎭

⎝⎭ (3-1) 即:1

124

8

0.23100 1.18363202.59 1.1836lg[

()1]0.0942 1.759.810.917998.24734.4998.2F

u ⎛⎫⎛⎫⎛⎫

=- ⎪ ⎪ ⎪⎝⎭⎝⎭⎝⎭

所以:2

F u /9.81(100/0.9173)(1.1836/998.2)=0.246053756

UF=3.974574742m/s

其中:

f u ——泛点气速,m/s;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23t m /m α--填料总比表面积,33m /m ε--填料层空隙率

33

V 998.2/1.1836kg /m l kg m ρρ==液相密度。气相密度

W L =5358.89572㎏/h W V =7056.6kg/h A=0.0942; K=1.75; 取u=0.7 F u =2.78220m/s

0.7631D =

=

= (3-2)

圆整塔径后 D=0.8m 1. 泛点速率校核:2

6000

3.31740.7850.83600

u ==⨯⨯ m/s

3.31740.83463.9746

F u u == 则

F

u

u 在允许范围内 2. 根据填料规格校核:D/d=800/50=16根据表3-1符合 3. 液体喷淋密度的校核:

(1) 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塔截面上液体的喷淋量。

(2) 最小润湿速率是指在塔的截面上,单位长度的填料周边的最小液体体积流量。对于直径不超过75mm 的散装填料,可取最小润湿速率

()3min 0.08m /m h w L ⋅为。

()32min min 0.081008/w t U L m m h α==⨯=⋅ (3-3)

22

5358.8957

10.6858min 0.75998.20.7850.8L L w U D ρ=

==>=⨯⨯⨯⨯ (3-4)

经过以上校验,填料塔直径设计为D=800mm 合理。

3.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110.049850.75320.03755Y mX ==⨯= (3-5) *220Y mX == (3-6)

3.2.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求传质单元数

12

OG M

Y Y N Y -=

∆ (3-7) ()*

*1

1

2

2*11*

22()

ln

M

Y Y Y Y Y Y Y Y Y ---∆=

-- (3-8)

=

0.063830.00063830.03755

0.02627ln

0.0006383

--

=0.006895

3.2.2 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采用修正的恩田关联式计算:

()

0.75

0.10.05

2

0.2

2

21exp 1.45/t c l L t L

L V t w l t l L U U U

g ασαρσαασαμρ-⎧⎫⎛⎫⎛⎫⎛⎫⎪

=--⎨⎬ ⎪ ⎪ ⎪⎝⎭

⎝⎭⎝⎭⎪

⎪⎩

(3-9)

即:αw/αt =0.37404748

液体质量通量为:L u =WL/0.785×0.8×0.8=10666.5918kg/(㎡•h) 气体质量通量为: V u =60000×1.1761/0.64=14045.78025kg/(㎡•h) 气膜吸收系数由下式计算: ()10.7

3

0.237(

)

/V

t V

G v v V t v

U D k D RT

αμραμ⋅⎛⎫

=⋅

⎪⎝⎭

(3-10) =0.152159029kmol/(㎡h kpa) 液膜吸收数据由下式计算:

2113

2

3

0.0095L L L L w l L L L U g K D μμαμρρ-⎛⎫⎛⎫⎛⎫

⋅= ⎪ ⎪ ⎪⎝⎭⎝⎭

⎝⎭ (3-11)

=0.566130072m/h

因为 1.45

ψ= 1.1G G W K K ααϕ==0.15215×0.3740×1.451.1×100 =8.565021kmol/(m3 h kpa) (3-12)

0.4L L W K K ααϕ= =0.56613×100×0.37404×1.450.4 (3-13)

=24.56912/h 因为:F

u u =0.8346

所以需要用以下式进行校正:

1.4

'

19.50.5G G F u k k u αα⎡⎤⎛⎫⎢⎥⋅=+-⋅ ⎪⎢⎥⎝⎭⎣⎦

(3-14)

=[1+9.5(0.69999-0.5)1.4] 8.56502=17.113580 kmol/(m3 h kpa)

2.2'

1 2.60.5l L F u k k u αα⎡⎤⎛⎫⎢⎥⋅=+-⋅ ⎪⎢⎥⎝⎭⎣⎦

(3-15)

=[1+ 2.6 (0.6999-0.5)2.2] 24.569123=26.42106/h

''

111

G G L K K HK ααα

=

+ (3-16)

=1÷(1÷17.1358+1÷0.725÷26.4210)

=9.038478 kmol/(m3 h kpa)

OG Y G V V H K K P αα=

=

Ω

Ω

(3-17)

=234.599÷9.03847÷101.3÷0.785÷0.64

=0.491182 m

OG OG Z H N = (3-18)

=0.491182×9.160434=4.501360m,得 'Z =1.4×4.501=6.30m

3. 填料层的分段

对于鲍尔环散装填料的分段高度推荐值为h/D=5~10。 h=5×800~10×800=4~8 m

计算得填料层高度为7000mm ,,故不需分段

3.3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取 Eckert (通用压降关联图);将操作气速'u (=2.8886m/s) 代替纵坐标中的F u 查表,DG50mm 塑料鲍尔环的压降填料因子φ=125代替纵坐标中的.

则纵标值为:

2

.02L

L

V P g u μρρϕφ••=0.1652 (3-19) 横坐标为:

0.5

V L V L W W ρρ⎛⎫= ⎪⎝⎭

0.5

5358.89572 1.17617056.6998.2⎛⎫ ⎪⎝⎭

=0.02606 (3-20)

查图得

P

Z

∆=∆ 981Pa/m (3-21) 全塔填料层压降 P ∆=981×7=6867 Pa

至此,吸收塔的物科衡算、塔径、填料层高度及填料层压降均已算出。

第四节 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

4.1 塔内件类型

填料塔的内件主要有填料支撑装置、填料压紧装置、液体分布装置、液体收

集再分布装置等。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塔内件,对保证填料塔的正常操作及优良的传质性能十分重要。

4.2 塔内件的设计

液体分布器设计的基本要求:(1)液体分布均匀(2)操作弹性大(3)自由截面积大(4)其他

液体分布器布液能力的计算

(1)重力型液体分布器布液能力计算

(2)压力型液体分布器布液能力计算

1填料塔设计结果一览表

塔径0.8m

填料层高度7m

填料规格50mm鲍尔环

操作液气比 1.2676356 1.7倍最小液气比校正液体流速 2.78220/s

压降6867 Pa

惰性气体流量234.599kmol/h

2 填料塔设计数据一览

3 参考文献

[1]夏清.化工原理(下)[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2]贾绍义,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3]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著.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M].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4]周军.张秋利化工AutoCAD制图应用基础。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附件一:塔设备流程图

附件二:塔设备设计图

水吸收氨09.6.5

填料吸收塔

09.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南京林业大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乙醇—水连续精馏浮阀塔设计起止日期:6月13日~ 7月1日 课程设计地点:50820 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设计任务书 § 2-1 设计目的 (3) § 2-2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3) § 2-3设计任务及工作量要求 (3) § 2-4设计进度计划 (4) 第三部分:设计计算 § 3-1 塔板的工艺计算 (5) 3-1-1 精馏塔全塔物料衡算 (5) 3-1-2 乙醇—水的物性参数计算 (5) 3-1-3 塔板计算 (11) 3-1-4 塔径计算 (13) 3-1-5 溢流装置设计 (15) 3-1-6 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16) § 3-2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 (19) 3-2-1塔板压力降 (19) 3-2-2液泛 (20) 3-2-3雾沫夹带量 (21) 3-2-4漏液 (22) 3-2-5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22) § 3-3塔附件设计计算 (27) 3-3-1 接管的设计 (28) 3-3-2 塔体的初步设计 (29) 3-3-3 塔总高度的设计 (30) § 3-4 附属设备的计算 (31) 3-4-1 冷凝器的选择 (31) 3-4-2 再沸器的设计 (32)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前言 在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及环保部门,塔设备属于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而精馏操作则是工业中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最常用手段。其操作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在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时,易挥发的组分向气相传递,难挥发的组分向液相传递,使混合物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塔设备的基本功能是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的接触机会,使物质和热量的传递能有效的进行;在气液接触之后,还应使气、液两相能及时分开,尽量减少相互夹带。 常用的精馏塔按其结构形式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装有若干层塔板,液体依靠重力自上而下流过每层塔板,气体依靠压强差的推力,自下而上穿过各层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内进行逐级接触。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填料,气液两相沿塔做连续逆流接触,其传质和传热的场所为填料的润湿表面。 板式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压降很低、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同时,也有投资费用较高、填料易堵塞等缺点。 本设计参考了部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上的内容,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经验不足,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板式精馏塔设计

前言 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物,粗产品几乎都是由若干组分组成的混合物,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均相物质。生产中为了满足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的需求,时常需要将这些混合物分离为较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计的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相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物中各组成分离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质传热的过程。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定处理量的分离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混合物精馏塔。 板式精馏塔也是很早出现的一种板式塔,20世纪50年代起对板式精馏塔进行了大量工业规模的研究,逐步掌握了筛板塔的性能,并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与泡罩塔相比,板式精馏塔具有下列优点:生产能力(2 0%——40%)塔板效率(10%——50%)而且结构简单,塔盘造价减少40%左右,安装,维修都较容易。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设计的业精馏塔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满足工艺要求,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潜力。节省能源,综合利用余热。经济合理,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到冷却水用量。另一方面影响到所需传热面积的大小。即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均有影响,因此设计是否合理的利用热能R等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经济问题。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过程的物料衡算,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和校核。 【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精馏塔及其主要附属设备设计 二工艺条件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示例)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7200t/a99.8%氯苯精馏工艺设计 设计者: 班级: 08化工 日期: 2011-6-11 指导教师:吴美宁

目录 摘要: (6) 一.产品与设计方案简介 (7) 1.1产品简介 (7) 1.1.1理化性质 (7) 1.1.2质量指标 (7) 1.1.3 用途 (8) 1.1.4国内外生产技术概况 (8) 1.1.5氯苯健康危害 (9) 1.1.6急救措施和应急处理 (9) 1.1.7氯苯的生产方法 (10) 1.2设计方案简介 (11) 二.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14) 2.1工艺流程草图 (14) 2.2工艺流程说明 (15) 三.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 (16) 3.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16) 3.1.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16) 3.1.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16) 3.1.3物料衡算 (16) 3.2 塔板数的确定 (17) 3.2.1理论版层数NT的求取 (17)

3.2.2实际板层数的求解 (18) 3.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8) 3.3.1操作压力计算 (18) 3.3.2操作温度计算 (19) 3.3.3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19) 3.3.4平均密度计算 (20) 3.3.5液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21) 3.3.6液体平均黏度计算 (21) 3.4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23) 3.4.1 塔径的计算 (23) 3.4.2精馏塔有效高度计算 (24) 3.5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25) 3.5.1溢流装置计算 (25) 3.5.2塔板宽度 (26) 3.6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28) 3.6.1塔板压降 (28) 3.6.2液面落差 (29) 3.6.3液沫夹带 (29) 3.6.4漏液 (30) 3.6.5液泛 (30) 3.7塔板负荷性能图 (31) 3.7.1漏液线 (3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一、设计方案简介 (2) (一)管壳式换热器草图 (2) (二)流程简介 (2) 1、概述 (3) 2、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的选择原则 (3) 3、流体流速选择 (3) 4、换热管规格和排列方式 (3) 5、折流挡板 (4) 6、壳体有圆缺型折流挡板时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 (4) 7、材质的选择 (4) 8、管程结构 (5) 二、工艺计算 (5) (一)热量衡算 (5) (二)平均温度差 (6) (三)估算传热面积 (6) (四)面积核算 (6) (五)压力核算 (9) 三、设计概要 (9) 四、评述 (10) 参考文献 (11)

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方案简介 (一)管壳式换热器草图 A、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工作示意图 B、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图 (二)流程简介(工艺简介)

1、概述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管壳式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它的结构简单、坚固、制造较容易,处理能力大,适应性能,操作弹性较大,尤其在高压高温和大型装置中使用更为普遍。 其中,列管式换热器又分为三类: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和U型管式换热器。 2、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的选择原则 A、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避免制造较厚的壳体。 B、两流体温差较大时,对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宜将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走管程,以减小管壁和壳体的温差,减小热应力。 C、需要冷却的的流体宜选管程,便于散热,以减少冷却剂用量。但温度很高的流体,其热能可以利用,宜选管程,以减少热损失。 D、粘度大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有折流挡板的作用,在低Re 下(Re>100)即可达到湍流。 3、流体流速的选择 流体在壳程或管程中的流速增大,不仅对流传热系数增大,也可减少杂质沉积或结垢,但流体阻力也相应增大。故应选择适宜的流速,通常根据经验选取。(详细数据见《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魁、刘丽英、刘伟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换热管规格和排列方式 对一定的传热面积而言,传热管径越小,换热器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越大。对于清洁的流体,管径可取小些,而对于粘度较大或易结垢的流体,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醇和水的分离精馏塔的设计说明

轻工业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甲醇和水的分离 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 :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流程确定和说明 (1) 1.1.加料方式 (1) 1.2.进料状况 (2) 1

1.3.塔型的选择 (2) 1.4.塔顶的冷凝方式 (2) 1.5.回流方式 (2) 1.6.加热方式 (3) 第二章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3) 2.1物料衡算 (3) 2.3 塔板数的确定及实际塔板数的求取 (5) 2.3.1理论板数的计算 (5) 2.3.2求塔的气液相负荷 (5) 2.3.3温度组成图与液体平均粘度的计算 (6) 2.3.4 实际板数 (7) 2.3.5试差法求塔顶、塔底、进料板温度 (7) 第三章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参数的计算 (9) 3.1 平均分子量的确定 (9) 3.2平均密度的确定 (10) 3.3. 液体平均比表面积力的计算 (11) 第四章精馏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12) 4.1气液相体积流率 (12) 4.1.1 精馏段气液相体积流率: (12) 4.1.2提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 (13) 第五章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4) 5.1 溢流装置的计算 (14) 5.1.1 堰长 (14) 5.1.2溢流堰高度: (15) 5.1.3弓形降液管宽度 (15) 5.1.4 降液管底隙高度 (16) 5.1.5 塔板位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16) 第六章板式塔得结构与附属设备 (23) 6.1附件的计算 (23) 6.1.1接管 (23) 6.1.2 冷凝器 (27) 6.1.3再沸器 (28) 第七章参考书录 (28) 第八章设计心得体会 (29) 第一章流程确定和说明 1.1.加料方式 加料方式有两种:高位槽加料和泵直接加料。采用高位槽加料,通过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台换热器 二、操作条件 ①油:入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 ②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③允许压强降:管侧允许压力损失为5MPa,壳侧允许压力损 失为10MPa ④生产任务:油的流速为10000kg/h 三、设备类型 列管式换热器 四、设计要求 (1)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 (2)结构安全可靠; (3)便于制造、安装、操作、和维修; (4)经济上合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概述 换热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装置中换热设备占设备数量的40%左右,占总投资的35%~46%。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目前,在换热设备中,使用量最大的是管壳(列管)式换热器,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设备中占有绝对优势。一般来讲,管壳式换热器具有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且能适应高温高压的特点。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其中,石油化工领域仍然是换热器产业最大的市场,其市场规模为150亿元;电力冶金领域换热器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船舶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在40亿元以上;机械工业换热器市场规模约为40亿元;集中供暖行业换热器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食品工业也有近30亿元的市场。 另外,航天飞行器、半导体器件、核电常规岛核岛、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发电多晶硅生产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换热器,这些市场约有130亿元的规模。 近年来国内换热器行业在节能增效、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基于石油、化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 业 化 学 制 药 班 级 制药111 姓 名 石亮亮 班 级 学 号 1132104123 指 导 老 师 刘 郁 日 期 2013-04-10 成 绩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任务书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班级:制药111 姓名:石亮亮学号::1132104123 常压下,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炉气中的二氧化硫 一、设计条件 1.操作方式:连续操作; 2.生产能力:处理炉气量:2500+学号3/ m h; 3.操作温度:25℃; 4.操作压力:常压101.3kPa; 5.进塔混合气含量;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5.0+学号×0.01)%;其余为 空气; 6.进塔吸收剂:清水; 7.二氧化硫回收率:95%; 二、设计要求 1.流程布置与说明; 2.工艺过程计算; 3.填料的选择; 4.填料塔工艺尺寸的确定; 5.输送机械功率的选型; 三、设计成果 1.设计任务书一份(A4打印); 2.设计图纸:填料工艺条件图(CAD:A3幅面) 四、设计时间(化学制药111班) 2013年3月25日-------2013年4月5日 化学制药教研室 2013年3月 目录 摘要: (4)

第一章前言 (4) 1.1填料塔简介: (4) 1.2吸收技术概况: (5) 1.3吸收设备的发展 (5) 1.4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5) 第二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6) 2.1流程方案 (6) 2.4吸收剂的选择 (6) 2.5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6) 第三章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7) 3.1任务及操作条件 (7) 3.2工艺流程的确定 (7) 第四章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8) 4.1基础物性数据 (8) 4.1.1液相物性数据 (8) 4.1.2气象物性数据 (9) 4.1.3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 (9) 4.2物料衡算 (9) 4.2.1 进塔混合气中各组分的量 (10) 4.2.2.混合气进出塔的摩尔组成 (10) 4.2.3混合气进出塔摩尔比组成 (10) 4.2.4出塔混合气量 (11) 4.2.5.吸收剂的用量 (11) 4.2.6 塔底吸收液组成X1 (11) 4.2.7 操作线方程 (12) 4.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2) 4.3.1 塔径的计算 (12) 4.3.2 操作气速 (14) 4.3.3 塔径 (15) 4.3.4 泛点率校核: (15) 4.3.5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15) 4.4填料高度的计算 (15) 4.4.1 传质单元数N OG (15) 4.4.2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16) 4.4.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8) 4.4.4 填料层压降计算 (19) 4.5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20) 4.5.1.除雾沫器 (20) 4.5.2.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20) 4.5.3布液计算 (21) 4.6.填料支承装置 (22) 4.7.填料限定装置 (2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附流程图和设计图)

徐州工程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完成时间 目录

第一节前言 (4) 1.1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4 1.2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4 第二节精馏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4) 2.1装置流程的确定 4 2.2 吸收剂的选择 (4) 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4) 2.3.1填料种类的选择 (4) 2.3.2填料规格的选择 (4) 2.3.3填料材质的选择 (5) 2.4 基础物性数据 (5) 2.4.1液相物性数据 (5) 2.4.2气相物性数据 (5) 2.4.3物料横算 (6) 第三节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6) 3.1 塔径的计算 (6) 3.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8) 3.2.1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8) 3. 填料层的分段 (10) 3.3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0) 第四节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 (10) 4.1 塔内件类型 (10) 4.2 塔内件的设计 (10) 液体分布器设计的基本要求:(1)液体分布均匀(2)操作弹性大(3)自由截面积大

(4)其他 (10) 液体分布器布液能力的计算 (10) 1填料塔设计结果一览表 (11) 2 填料塔设计数据一览 (11) 附件一:塔设备流程图 (12)

第一节前言 1.1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设计任务:用水吸收空气中混有的氨气。 设计步骤:(1)根据设计任务和工艺要求,确定设计方案; (2)针对物系及分离要求,选择适宜填料; (3)确定塔径、填料层高度等工艺尺寸(考虑喷淋密度); (4)计算塔高、及填料层的压降; (5)塔内件设计。 1.2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1. 气体混合物成分:空气和氨 2. 空气中氨的含量: 5.0%(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 3. 混合气体流量6000m3/h 4. 操作温度293K 5. 混合气体压力101.3KPa 6. 采用清水为吸收剂,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7. 填料类型:采用聚丙烯鲍尔环填料 第二节精馏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2.1装置流程的确定 本次设计采用逆流操作:气相自塔低进入由塔顶排出,液相自塔顶进入由塔底排出,即逆流操作。 逆流操作的特点是:传质平均推动力大,传质速率快,分离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工业生产中多采用逆流操作。 2.2 吸收剂的选择 因为用水做吸收剂,故采用纯溶剂。 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填料的种类很多,根据装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两大类。 2.3.1 填料种类的选择 本次采用散装填料。散装填料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又可分为环形填料、鞍形填料、环鞍形填料及球形填料等。鲍尔环是目前应用较广的填料之一,本次选用鲍尔环。 2.3.2 填料规格的选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东莞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

目录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4) 1.1 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4) 1.2 前言 (4) 1.3 合成氨工业概述 (5) 1.3.1 合成氨工业重要性 (5) 1.3.2 合成氨的原料及原则流程 (5) 1.4 世界合成氨生产技术及进展 (6) 1.4.1 国外合成氨技术现状及发展 (6) 1.4.2 我国合成氨技术的基本状况 (6) 1.5 概述 (7) 1.5.1 换热器概述 (7) 1.5.2 固定管板式 (8) 1.5.3 列管换热器主要部件 (8) 1.5.4 设计背景及设计要求 (10) 二.热量设计 (11) 2.1 设计条件: (11) 2.2 初选换热器的类型 (11) 2.3 管程安排(流动空间的选择)及流速确定 (12) 2.4 初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SO (12) 三.机械结构设计 (14) 3.1 管径和管内流速 (14) 3.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14) 3.3 换热器筒体尺寸与接管尺寸确定 (16) 3.4换热器封头选择 (17) 3.4.1 封头选型及尺寸确定 (17) 3.4.2 封头厚度选取 (18) 3.5 管板的确定 (19) 3.5.1 管板尺寸 (19) 3.5.2 管板与壳体的连接 (19) 3.5.3 管板厚度 (20) 3.6换热器支座及法兰选定 (20) 3.7 换热器核算 (21) 3.7.1管、壳程压强降计及校验 (21)

3.7.2 总传热系数计算及校验 (23) 四.设计结果表汇 (25) 五.参考文献 (26) 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之心得体会 (26)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一、设计目的与意义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于化工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将能够熟悉常见的化工流程图、能够进行物质平衡计算,并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 1.设计名称:某化工厂生产甲醇的流程设计。 2.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原料、产物及反应条件,确定该化工厂甲醇生产的最佳流程,并进行流程图绘制、物质平衡计算及能量平衡计算。 三、设计步骤 1.确定反应方程式:

根据给定的原料及产物,确定甲醇的生产反应方程式。 2.绘制流程图: 根据甲醇生产的反应方程式,绘制甲醇生产过程的流程图,并标注每个单元操作的名称、输入输出物流等。 3.进行物质平衡计算: 根据给定的原料及产物的摩尔数或质量数,以及反应方程式,进行物质平衡计算,并验证总摩尔数或质量数是否平衡。 4.进行能量平衡计算: 根据每个单元操作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反应热等热力学参数,进行能量平衡计算,并验证能量是否平衡。 5.进行流程改进: 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果,对流程进行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四、设计要点

1.反应方程式的确定:需要根据甲醇的生产原料及产物,确定合 适的反应方程式,并考虑到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如反应热、反应速度等。 2.流程图的绘制:应该清晰明了,标注每个单元操作的名称、输 入输出物流及流程中存在的能量交换。 3.物质平衡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准确、细致地考虑每个单 元操作中输入物流和输出物流的变化情况,确保物质平衡的准确性。 4.能量平衡计算:要考虑到每个单元操作中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反应热等热力学参数的影响,确保能量平衡的准确性。 5.流程改进分析:需要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果,对流程 进行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提出相应 的优化建议。 五、设计结果与总结 通过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可以得到甲醇生产的最佳流程,并 得到相应的物质平衡计算和能量平衡计算结果。同时,可以对流程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305吨/天轻烃分离精馏塔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 09月 06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化工10-1 学号: 10031123 学生:李健 一、题目 设计一连续操作精馏装置,用以分离异丁烷(A)、正丁烷(B)、异戊烷(C)、正戊烷(D) 混合物。 二、原始数据 1、原料 处理量: 305吨/天 组成(质量分率):A:0.08,B:0.46,C:0.30,D:0.16 进料状态(气化分率): e=0.64 2、产品要求 塔顶产品: B收率>99% 塔底产品: C收率>98% 三、设计要求 1. 用Mathcad 、Excel或手算完成塔的简捷计算及塔板设计、换热器等的选用 2. 若在设计前已完成Aspen plus或ProⅡ软件的学习,采用软件完成塔的严格设计 3. 用Autocad绘制流程简图、浮阀排列图、塔体总图及塔盘装配图 4. 说明书(电子版) 5. 提交电子版文档及纸版:设计说明书、计算源程序、图纸 发出日期 2013 年8 月19日交入日期 2013年9月6日 指导教师:刘相 摘要

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培养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查阅相关的手册和进行化工设备初步设计的能力。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计一个板式精馏塔,用以分离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和正戊烷。设计共分为五部分: 工艺设计、塔板设计、塔体设计、附属设备选用和绘图。另外还有通过相关的 化工过程模拟软件进行模拟,使得所设计的板式精馏塔达到要求的分离精度。 关键字:板式精馏塔、工艺计算、塔板设计、塔体设计 目录 1前言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背景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该 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为以后 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的工程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化工原理知识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目标如下: 1.运用化工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并掌握化工原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三、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了一个实际的化工工程案例:酸洗工艺设计。设计 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工艺流程设计 根据所提供的原料性质和产品要求,设计酸洗工艺的流程。其中包括 酸洗槽的选择和设计,溶液的配制,以及酸洗操作的步骤。 2.设备选型和设计

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设计。包括酸洗槽、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的选型和规格确定,以及设备的布局设计。 3.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 对酸洗过程中的物料流量和能量进行平衡计算,以确定各个过程参数 的设定值。 4.安全考虑和环境影响评价 对酸洗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评 价酸洗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5.实验操作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际的酸洗实验操作。包括酸洗槽的装置和调试,溶液的配制和使用,以及操作步骤的确定和实施。 四、设计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如下: 1.结合化工原理知识,设计出合理完善的酸洗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2.进行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确定各个过程参数的设定值; 3.充分考虑安全和环境因素,设计合理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 4.执行实验操作,完成酸洗工艺的实验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 5.编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计算过程、实验操作和 结果分析。 五、设计评价指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绪论 (3) 1.1精馏操作 (3) 1.2精馏塔操作原理 (3) 1.3精馏设备 (3) 第二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5) 2.1精馏塔塔形介绍 (5) 2.1.1筛板塔 (5) 2.1.2浮阀塔 (5) 2.1.3填料塔 (5) 2.2精馏塔的选择 (5) 2.3操作压力的确定 (6) 2.4进料热状况的确定 (6) 2.5精馏塔加热和冷却介质的确定 (6) 2.6自动控制方案的确定 (7) 2.7工艺流程说明 (8) 2.8设计任务 (8) 第三章精馏塔工艺设计 (9) 3.1全塔物料衡算 (9) 3.1.1料液及塔顶、底产品中环己烷的摩尔分率 (9) 3.1.2平均摩尔质量 (9) 3.1.2料液及塔顶底产品的摩尔流率 (9) 3.2 绘制t-x-y 图 (9) 3.3理论塔板数和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10) 3.3.1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10) 3.3.2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11) 3.4浮阀塔物性数据计算 (12) 3.4.1操作压力 (12)

3.4.2操作温度 (12) 3.4.3平均摩尔质量 (13) 344平均密度 (13) 345平均粘度 (14) 3.4.6平均表面张力 (14) 3.5浮阀塔的汽液负荷计算 (15) 3.5.1精馏段的汽液负荷计算 (15) 3.5.2提馏段的汽液负荷计算 (15) 第四章塔的设计计算 (16) 4.1塔和塔板主要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 (16) 4.1.1塔径的设计计算 (16) 4.1.2塔板工艺结构尺寸的设计与计算 (16)

第一章绪论 1.1精馏操作 精馏是分离过程中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所用设备主要包括精馏塔及再沸器和冷凝器,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气、液两相逆向多级接触,在热能驱动和相平衡关系的约束下,使得易挥发组分(轻组分)不断从液相往气相中转移,而难挥发组分却由气相向液相中迁移,使混合物得到不断分离,称该过程为精馏。 1.2精馏塔操作原理 精馏塔内有若干层塔板,每一层就是一个接触级,它为气液两相提供传质场所。为向接触级提供两相接触所需的气流和液流,塔顶设有冷凝器将顶部的蒸气冷凝成液体并部分往下流,塔底设有再沸器将底部的液体部分汽化向上流。 操作时原料液自塔的中部适当的位置连续的加入,塔顶冷凝液的一部分作为塔顶产品-称为馏出液连续产出,其余汇流进入塔顶;塔釜出来的液体经再沸器部分汽化后,液体作为塔底产品-称为釜液连续排出,气体则返回进入塔底。在加料位置之上部分,上升蒸汽与顶部下来的液体逐级逆流接触,进行多次接触级蒸馏,因此自下而上气相易挥发组分浓度逐级增加,称为精馏段;在加料位置之下部分,下降液体与底部上升的蒸汽逐级逆流接触,也进行多次接触级蒸馏,因此自上而下液相难挥发组分浓度逐级增加,称为提馏段。总体来看,全塔自塔底向上气相中易挥发组分浓度逐级增加;自塔顶向下液相中难挥发组分浓度逐级增加。因此只要有足够多的塔板数,就能在塔顶得到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塔底得到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 1.3精馏设备 精馏所进行的是气(汽)、液两相之间的传质,而作为气(汽)、液两相传质所用的塔设备,首先必须要能使气(汽)、液两相得到充分的接触,以达到较高的传质效率。但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需要,塔设备还得具备下列各种基本要求: (1)气(汽)、液处理量大,即生产能力大时,仍不致发生大量的雾沫夹带、 拦液或液泛等破坏操作的现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设计方案简介 (3) 1.1 概述 (3) 1.1.1 列管式换热器 (3) 1.2 方案设计和拟定 (5) 1.2.1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的选择原则 (5) 1.2.2 流体流速的选择 (6) 1.2.3 流动方式的选择 (7) 1.2.4 加热剂、冷却剂的选用 (7) 1.2.5 换热设备设计与选型的原则 (8) 1.2.6 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 (8) 1.2.7 换热器材质的选择 (8) 1.2.8 管子规格及排列方法 (9) 1.2.9 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 (10) 1.2.10 折流挡板 (10) 1.2.11 管程安排 (10) 1.2.12 其他部件 (10) 第2章工艺流程简图 (12) 第3章工艺计算和主体设备设计 (13) 3.1 确定设计方案 (13) 3.1.1 选择换热器类型 (13) 3.1.2 管程安排 (13) 3.2 确定物性数据 (13) 3.3 估算传热面积 (14) 3.3.1 计算热负荷(忽略热损失) (14) 3.3.2 冷却水用量(忽略热损失) (14) 3.3.3 平均传热温差 (14) 3.3.4 初算传热面积 (14)

3.4 工艺结构尺寸 (15) 3.4.1 管径和管内流速 (15) 3.4.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15) 3.4.3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16) 3.4.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17) 3.4.5 壳体直径 (17) 3.4.6 折流板 (18) 3.4.7 接管 (18) 3.5 换热器核算 (18) 3.5.1 传热面积校核 (18) 3.5.1.1 管程传热膜系数 (18) 3.5.1.2 壳程传热膜系数 (19) 3.5.1.3 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20) 3.5.1.4 总传热系数K (21) 3.5.1.5 传热面积校核 (21) 3.5.2 壁温衡算 (21) 3.5.3 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 (22) 3.5.3.1 管程阻力 (22) 3.5.3.2 壳程阻力 (23) 第4章辅助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24) 4.1 水泵的选择 (24) 4.2 热水泵的选择 (24) 第5章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及计算结果一览表 (26) 第6章主要符号说明 (27) 第7章附图 (29) 7.1 主体设备工艺图(详细图样参照CAD) (29) 7.2参考目录附图(详细图样参考CAD) (29) 第8章设计小结 (30) 参考文献 (3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精馏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 一、课程设计题目苯和二甲苯物系分离系统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设计条件 生产能力:6000吨/年(每年按300天生产日计算) 原料状态:苯含量40%(wt%);温度:25℃;压力:100kPa;泡点进料; 分离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苯含量90%(wt%);塔釜苯含量2%(wt%) 操作压力:100kPa 其它条件:塔板类型:浮阀塔板;塔顶采用全凝器;R=1.6R m

摘要 化工生产常需进行二元液相混合物的分离以达到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的目的,精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并借助于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达到轻重 组分分离目的的方法。精馏操作在化工、石油化工、轻工等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掌握气液相平衡关系,熟悉各种塔型的操作特性,对选择、设计和分析分离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塔设备是化工、炼油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类型之一。本次设计的浮阀塔是化工生产中主要的气液传质设备。此设计针对二元物系的精馏问题进行分析、选取、计算、核算、绘图等,是较完整的精馏设计过程,该设计方法被工程技术人员广泛的采用。 本设计书对年产量6000吨苯和甲苯的分离设备─浮阀精馏塔做了较详细的叙述,主要包括:工艺计算,辅助设备计算,塔设备等的附图。 采用浮阀精馏塔,并采用板式换热器,原料的输送采用离心泵进料,和泡点进料,操作压力位常压操作。回流方式为泵强制回流,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6倍。通过板压降、漏液、液泛、雾沫夹带的流体力学验算,均在安全操作范围内。 塔的附属设备中,所有管线均采用无缝钢管。再沸器采用卧式浮头式换热器。用120℃饱和蒸汽加热,用20℃循水作冷凝剂。原料液走管程,饱和蒸汽走壳程。 关键词:苯——对二甲苯、精馏、图解法、负荷性能图、精馏塔设备结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乙醇—水是工业上最常见的溶剂,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是无色、无毒、无致癌性、污染性和腐蚀性小的液体混合物。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日化、医药等行业。乙醇多以蒸馏法生产,但是由于乙醇—水体系有共沸现象,普通的精馏对于得到高纯度的乙醇来说产量不好。但是由于常用的多为其水溶液,因此,研究和改进乙醇—水体系的精馏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塔设备是最常采用的精馏装置,精馏塔是进行精馏的一种塔式汽液接触装置,又称为蒸馏塔。有板式塔与填料塔两种主要类型。根据操作方式又可分为连续精馏塔与间歇精馏塔。一般有板式塔和填料塔,板式塔可分为泡罩塔、浮阀塔和筛板塔。 泡罩塔是最早使用的板式塔,其优点是操作弹性大,液气比范围宽,使用多种介质,操作稳定可靠,但是其结构复杂,造价高,安装维修不方便,气相压降大,故限制了它的使用。浮阀塔可根据气体流量的大小而上下浮动,可自行调节

开度,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塔板开孔率大,生产能力大;气液接触时间长,塔板效率高,操作弹性大。缺点是处理易结焦、高黏性的物料时,阀片易与塔板黏结,有时阀片会脱落或卡死,使塔板效率及操作弹性降低。筛板塔是在塔板上钻有均布的筛孔,气体经筛孔与液体密切接触。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造价低,生产能力高于浮阀塔,塔板效率与之相当。缺点是操作范围窄,孔径易堵塞。综合考虑生产能力、塔板效率、成本及操作弹性等因素,本设计选用筛板塔更有优势。 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有:操作压力和物料特性、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塔顶回流比和回流液的温度、进料热状况参数和进料口位置、全塔效率、再沸器和冷凝器的传热性能、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温位。 精馏过程是能量消耗较大的单元操作,降低精馏过程的能量消耗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减少有效能损失是精馏过程节能的基本途径。一般的方法有提高分离因子、降低向再沸器的供热量、热泵精馏、多效精馏、热能的综合利用。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主要节能,提高节能意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水精馏塔设计

大连民族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乙醇—水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设计人:1104 系别:生物工程 班级:生物工程121班 指导教师:老师 设计日期:2021 年10 月21 日~ 11月3日 温馨提示:本设计有一小局部计算存在错误,但步骤应该没问题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乙醇—水精馏塔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进精馏塔的料液含乙醇30%〔质量〕,其余为水。 2.产品的乙醇含量不得低于92.5%〔质量〕。 3.残液中乙醇含量不得高于0.1%〔质量〕。 4.处理量为17500t/a,年生产时间为7200h。 5.操作条件 〔1〕精馏塔顶端压强 4kPa〔表压〕。 〔2〕进料热状态泡点进料。 〔3〕回流比R=2R min。 〔4〕加热蒸汽低压蒸汽。 〔5〕单板压降≯0.7kPa。 三、设备型式 设备型式为筛板塔。 四、厂址 厂址为大连地区。 五、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确实定及流程说明 2.塔的工艺计算 3.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 〔1〕塔高、塔径及塔板结构尺寸确实定。 〔2〕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3〕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4.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一览表 5.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 6.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图 7.对本设计的评述或有关问题的分析讨论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概述 (1) 1.1塔型选择 (1) 1.2操作压强选择 (1) 1.3进料热状态选择 (1) 1.4加热方式 (2) 1.5回流比的选择 (2) 1.6精馏流程确实定 (2) 第二章主要根底数据 (2) 2.1水和乙醇的物理性质 (2) 2.2常压下乙醇—水的气液平衡数据 (3) 2.3 A,B,C—Antoine常数 (4) 第三章设计计算 (4) 3.1塔的物料衡算 (4) 3.1.1 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含乙醇摩尔分率 (4) 3.1.2 平均分子量 (4) 3.1.3 物料衡算 (4) 3.2塔板数确实定 (4) 的求取 (4) 3.2.1 理论塔板数N T 3.2.2 全塔效率E 的求取 (5) T 3.2.3 实际塔板数N (6) 3.3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计算 (6) 3.3.1操作压强P (6) m (6) 3.3.2温度t m 3.3.3平均摩尔质量M (6) m 3.3.4平均密度ρ (7) m 3.3.5液体外表张力σm (8) 3.3.6液体粘度μL m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