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改革的与思考

关于我国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改革的与思考
关于我国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改革的与思考

社会组织项目管理制度

XXX单位项目管理制度 为有效推进XXX各项目规范化运维,优化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促进项目的培育和发展,进一步提高XXX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项目专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XXX项目成为品牌项目,建设XXX成为品牌社会组织,根据《XXX单位章程》、等有关规定,结合项目管理实际,指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XXX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紧密结合XXX的实际需求,着力提升XXX员工及团队创新能力,提高项目公益服务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助力XXX通过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的创新实现自身的成长,增强XXX的造血能力。 二、总体目标 提高XXX个人及团队的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的活跃度和服务能力,帮助XXX快速成长,打造品牌项目,建设品牌社会组织。 三、主要目标 (一)提升XXX项目管理水平,保证所有重大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创建评估优秀项目。 (二)加强项目质量与安全的过程控制。

(三)协助各项目发现和解决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隐患,积累项目应急方案制定。 (四)促进XXX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经验交流,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与项目的沟通交流,使得项目组与XXX各部门紧密联系;加强与出资方沟通衔接,为接受评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四、主要流程 (一)任命负责人。由XXX理事长或主任任命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社工。 (二)项目评估。由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进行前期的评估。 (三)项目开展。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社工协助工作。 (四)项目验收。由项目验收方组织专家组评估验收。 (五)项目终结。项目经评估验收后,本项目即结束。如续签合作协议,为新项目的开始。 五、项目负责人职责 (一)任期。项目负责人的任期从接管该项目任务起,到项目全部完成验收,并处理好各项遗留问题和接受项目单位的验收完毕时止。 (二)职责。在XXX项目部的领导下,对所指定项目实行全面领导,全权负责;对项目进行评估(需求性、可行性、发展性);提交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完成项目活动计划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为例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把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现实载体,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积极功能,就成为当前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单位体制走向解体,街居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深陷于“行政化”的泥潭无法自拔,基层XX发展有限,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所造成的“去集体化”、“去组织化”趋势构成了社会组织模式改造和重组的时代背景。社会建设的推进呼唤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社会组织更灵活,更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虽然社会组织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管理还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困境。我国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社团管理法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中规定,社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政务院下属的内务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这实际上是一种“分层管理”体制。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社团管理的职能才被明确移交给民政部门。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是目前规X中国社会组织行为最主要的法律框架。该《条例》确立了社团的“双重分层管理体制”。“双重管理”即社会组织的筹备、成立、开展活动,乃至社会组织变更、注销等都要由“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双重审查和批准。“分层管理”指社会团体的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管辖X围,应与社团的住所X围相一致。在“双重分层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想获取合法的“社会身份”,有着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民间团体的注册要由业务主管部门核准,需要从属或“挂靠”于某个政府部门,这就大大提高了社团准入的门槛。一些业务X围不易界定或跨行业的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办理登记。有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只得采取变通策略,以工商登记的形式达到合法注册的目的,以营利性企业的身份从事非营利性的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这必然使其运行成本大为增加。1998年国务院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但原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并未在根本上得以改变,社会组织仍然存在准入门槛偏高的问题。同时,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成立业务X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组织,这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组织从成立伊始就缺乏竞争、缺乏活力。另外,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个人设立基金会要寻找业务主管单位等规定,也限制了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 其次,社会组织管理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民间社团的注册申请手续和审批条件繁杂、严苛,以致大量社会组织因找不到合适的“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注册。另一方面,注册成功的社会组织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对政府部门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只有政府机构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而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真正的决策机构的角色。并且,这种成立之初建立的依赖关系也使主管部门有机会干预社会组织领导的选任、结构的设置和事务的执行。社会组织则在组织的运作上、资金的获取上、以及公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即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一、统一性 (一)、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公共行政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 自威尔逊以来, 公共行政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主要理论。在其一百多年历史中, 经历了从传统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的形式变革,公共管理学是70 年代末期以后因为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原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上可以看出,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公共管理是 对公共行政的继承和扬弃, 是对公共行政的延续和发展。 (二)、两者隶属于同一理论框架 在广义上, 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二者是相等的, 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主要是包括政府公共管理)。也就是说, 二者的外延是一致的。 在狭义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被用来指公共部门管理的两种不同模式。一方面, 理论界倾向于把公共行政看成是政府为主体的管理活动, 在国内也被称为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 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社会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它强调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而弱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 二、差别性 (一)学科设置: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在管理科学门类中,把公共管理定为一级学科,行政管理被定为公共管理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与行政管理相并列的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这是从公共管理的领域划分出的二级 学科。 (二)内涵区分: 公共行政的内涵与公共管理的内涵学界存有较多争议和分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共管理基本等同于公共行政 一种观点是认为二者内涵是同一的。西方坚持传统范式的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完全等同于公共行政,代表人物就是罗森布卢姆。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公共治理? 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治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2、简述公共治理的性质。 1.公共治理承认政府部门的正当性; 2.公共治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要紧责任; 3.公共治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咨询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治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治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治理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治理战略、治理方法; 7.公共治理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治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公共治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3、简述公共治理的构成要素、原则与目标。 公共治理的构成要素:公共治理的主体: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共治理的客体:政治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公共治理的环境:经济体制形状;政治体制形状;社会体制形状 公共治理的原则:人本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均衡性原则;效能性原则 公共治理的目标:治理目标具有两重内容,一是预期结果;二是达到这一预期结果所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4、简述公共治理进展的时代背景。(★参见课件) (1)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的不满(2)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3)社会咨询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4)新右派学讲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状的庞大阻碍 5、简述公共治理的研究途径。波兹曼:公共政策途径;企业治理途径 6、公共治理的特质以及与私人部门治理的区别有哪些?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政府与市场;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7、简述胡德对新公共治理的归纳。

在民政部注册社会团体需要什么条件或资格

在民政部注册社会团体需要什么条件或资格,都走那些程序 到当地社会团体主管部门审批,一般在民政局社团管理科 一、成立登记 (一)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法人条件。 1、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行业协会以单位会员为主,且本行业覆盖面大);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基金会除外); 2、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3、有固定的住址;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5、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地方性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基金会要有10万元以上的注册基金,200万元以上的活动基金;省级以上政府的民政部门才能登记基金会); 6、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不具备上述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均不能申请成立社会团体。 (二)申请成立社会团体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1、申请筹备:经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同意,由发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呈送筹建社会团体的相关文件。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筹建社会团体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备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向发起人说明理由。 2、申请成立登记: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自批准之日起6个月内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人代表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完成筹备工作的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文件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符合社会团体成立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并要求社团提交以下备案材料:社会团体机构印章备案表、社会团体帐号备案表、社会团体举办实体备案表、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社会组织机构参与项目管理方案

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社会组织项目实施机构评审标准 (总分100分)

北京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2010年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 防治活动经费申请和使用指南 为确保北京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2010年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经费申请和使用合理、合法、合规,保证专款专用,根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管理手册》及项目活动预算、目标,特制定如下经费预算和使用办法. 一、经费使用原则 (一)项目经费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省级、市级及地级相关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 (二)项目经费只能由基层非政府组织/小组或其财务托管单位的法人账户接收,并应建立全球基金专用账户,严禁全球基金划拨到个人账户。 (三)实施机构或其财务托管单位根据国家和项目的有关规定建立相应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账管理,并指定专人管理。 (四)项目经费必须严格按照审核批准后的预算开支。原则上对计划外使用的经费不予报销。如确实需要调整相关预算,则需经北京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审核同意。 (五)经费管理实行项目负责制,实施机构项目负责人和/或其财务托管单位负责人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负责。 二、经费管理机制 (一)直接管理:如果项目实施机构是经过合法注册的机构,北京市项目办将与中标的项目执行机构签署协议,并按照协议将项目款拨至其建立的全球基金专用的有效法人账户上,该机构负责管理自身项目经费。 (二)托管机构代管:如果项目实施机构未经过合法注册的基层非政府组织/小组,其项目经费必须由托管机构代管。两名实施单位代表(一名项目负责人,一名财务专管人)须在托管机构签名备案。北京市项目办将与中标的项目执行机构、托管机构签署三方协议,协议款项将拨付到指定的托管机构的银行法人账户,资金托管工作严格按协议约定执行。 三、经费使用范围 根据项目工作计划的经费支出类别(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督导与评估等

我国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我国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对于社会组织,我国形成了以双重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这种双重管理体制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为此一些地方政府进行了改革创新。该文对各地政府创新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比较,最后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其发展壮大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当前对社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其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现代化公民社会目标的确立,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一、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及其困境 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确立于1989年国务院颁发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其规定社会组织的成立和运行必须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双重管理。在该种体制下,如果成立一家社会组织,创始人首先必须找到相对应的政府部门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然后才能到当地的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门登记,同时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组织拥有广泛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责任[1]。 双重管理体制是在整个社会发育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建立的,它在成立初期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需要,保证了社会组织的质量和正确发展方向,但是,近年来国内外社会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

面我国政治民主化改革不断深化,迫切要求放宽对民间力量的管制,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另一方面,从全球角度来看,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化进程加速,我国社会组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在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之时,也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在该种情况下,双重管理体制显得落后且不合时宜,其罪魁祸首就是政社不分,社会组织实际扮演了“二政府”的角色[2]。今日的双重管理体制,不仅饱受西方国家的批评,国内学者也纷纷对其提出了质疑,甚至惊呼“第三部门失灵”。 二、各地改革双重管理体制的探索 旧的双重管理体制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取而代之。当前,许多地区针对改革双重管理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 从改革的地域来看 1. 北京:首推“枢纽型”社会组织 2009年三月,北京市委社会工委表示,将社会组织管理逐步实现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大部分行政部门只行使行业指导职责,原则上不再作为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逐步实现社会组织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分开,而授权人民团体等“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对同性质,同类别,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进行分类管理,不断促进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四月份,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正式认定首批10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对同性质,同类别,同领域的社会组织

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

第十一章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 1.为什么说非政府组织在一些方面比政府部门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 答:非政府组织能比一些政府部门更加灵活、有效的提供公共服务,原因在于: (1)政府对于社会管理负有主要责任,但是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以及广大公众的广泛参与,一起构成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公共管理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将弥补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的失效。 (2)公共性、公共精神是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和现实表现形式。公共精神既包括公正的原则,也包括共同参与的原则。现代许多国家,政府都通过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来向社会传送公共服务,都充分注意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因此,社会管理还应当包括制定政策鼓励和引导包括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3)在当今的许多社会矛盾中,政府包办的传统做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政府作用“失效”。在这方面,社会组织能够较好地对社会矛盾加以调适。在政府的主导下,让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涉及社会管理理念的创新。这也就意味着,让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以社会管理实体的形态自主,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 (4)政府可以通过发展一些低税与无税部门,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发展和开展公益性活动。 2.为什么说非营利组织在许多社会服务和公共物品提供的领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答:非营利组织在许多社会服务和公共物品提供的领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原因在于:

(1)人类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用以调节和控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工具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 在今天,科学、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复杂化,特别是高新技术革命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当代政府面临着复杂、动态、多元的环境,政府已无法成为唯一的治理者。它必须依靠与民众、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治理与共同管理。政府不可能将全部事务纳入其管理范围。 (2)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量社会事务必须由社会自行来管理,某些特定的事务由政府来管理。 政府职能也是调整变化的,这客观上要求存在多元主体来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政府对社会各项事务的管理,并不是管得越多越具体就越好,而是要充分考虑管理的正当性、有效性,不断将一些可由社会自我管理的事项和权力返还给社会,发挥其他管理主体的作用。 (3)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可能会同时出现,从而使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失控。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并不能涵盖整个社会管理领域,在国家领域(公域)和市场领域(私域)之外存在非政府及非营利的组织。 (4)人类社会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组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各类非政府组织以及借以运作的社会机制就是这种创新。 3.如何在我国公共管理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答:要在我国公共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需做到: (1)要为行业协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①行业协会发展空间的大小涉及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 政府如果不能从生产经营领域中退出来,行业协会便无法获得发挥其作用的空间。政府

民政部关于申请社会团体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

山东省社会团体编制核定及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06-9-12 第一条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人事厅、省编委办公室、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社会团体编制及其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团体编制是指社会团体常设机构聘用的专职工作人员的编制,适用于社会团体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 第三条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均可申请社会团体编制。 第四条县以上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社会团体编制的核定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社会团体编制所需经费,从社会团体合法收入中解决。 第六条社会团体应本着精简的原则,以自身活动需要和经费开支可能为依据,提出编制数额,经业务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审查同意,报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条申请社会团体编制的社会团体年度收入经费应在3万元以上,且用于管理性活动的开支应控制在经费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以内(管理活动的开支包括购置和租用办公设施及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社会保险等);应有专职或兼职的合格财务人员。 第八条社会团体申请社会团体编制,应提交申请书和资金状况证明,并填报社会团体编制申请表。 社会团体编制申请书应载明申请社会团体编制的理由、社会团体组织机构概况、对

经费收支增长情况的预测。 社会团体资金状况证明应是近期银行出具的资金证明或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第九条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根据社会团体编制计划和社会团体的实际情况,核定社会团体编制数额。 第十条社会团体申请增加编制,须经业务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十一条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可根据社团的实际需要和经费情况,参考业务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的意见,核减社会团体的编制数额。 第十二条社会团体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每年5月底前向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时,一并报送工作人员综合统计表及社团编制执行情况说明,接受年度检查。 第十三条社会团体聘用的专职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由能够承担人事管理职责的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负责。社会团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统一部署,开展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职称评定工作。 第十四条社会团体聘用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退休条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参照国家和省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从离、退休人员中聘用的专职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应在聘用合同书中明确。 第十五条各级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应于每年1月上旬将社团编制核定及使用情况汇总上报上一级社团登记管理机关。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山东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社会组织项目管理制度

社会组织项目管理 制度

XXX单位项目管理制度 为有效推进XXX各项目规范化运维,优化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促进项目的培育和发展,进一步提高XXX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项目专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XXX项目成为品牌项目,建设XXX成为品牌社会组织,根据《XXX单位章程》、等有关规定,结合项目管理实际,指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XXX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紧密结合XXX的实际需求,着力提升XXX员工及团队创新能力,提高项目公益服务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助力XXX经过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的创新实现自身的成长,增强XXX的造血能力。 二、总体目标 提高XXX个人及团队的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的活跃度和服务能力,帮助XXX快速成长,打造品牌项目,建设品牌社会组织。 三、主要目标 (一)提升XXX项目管理水平,保证所有重大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创立评估优秀项目。 (二)加强项目质量与安全的过程控制。 (三)协助各项目发现和解决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隐患,积累项目应急方案制定。

(四)促进XXX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经验交流,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与项目的沟通交流,使得项目组与XXX各部门紧密联系;加强与出资方沟通衔接,为接受评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四、主要流程 (一)任命负责人。由XXX理事长或主任任命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社工。 (二)项目评估。由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进行前期的评估。 (三)项目开展。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社工协助工作。 (四)项目验收。由项目验收方组织专家组评估验收。 (五)项目终结。项目经评估验收后,本项目即结束。如续签合作协议,为新项目的开始。 五、项目负责人职责 (一)任期。项目负责人的任期从接管该项目任务起,到项目全部完成验收,并处理好各项遗留问题和接受项目单位的验收完毕时止。 (二)职责。在XXX项目部的领导下,对所指定项目实行全面领导,全权负责;对项目进行评估(需求性、可行性、发展性);提交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完成项目活动计划和方案的设计;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项目的进展、质量等全面组织、管理,并负全责;撰写项目过程中的相关报告和数据;编制项目文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暨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需要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为了认真总结各级政府部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及时探讨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进展,2006 年8 月19 ~20 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在广东佛山联合召开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刘玉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夏书章、顾家琪,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国家机关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国内行政管理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科研院所从事行政管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共380 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38 篇。 根据年会主题,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四大专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决策科学化和依法行政,政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绩效评估。与会人员经过深入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运行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并对政府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现将会议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议首先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效管理和科学发展存在辨证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要靠高效管理,管理要以科学发展为方向。正确的发展观是高效管理的保证,现代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全面发展,强调协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有学者回顾和分析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认为改革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一是始终没有制定一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尚不足,改革目标不清晰。二是由于改革总体目标不清晰,转变政府职能思路比较模糊,缺少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只注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而忽略了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转变职能没有新突破,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会人员强调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行政体制改革的进步能推进其它方面的改革,而其滞后则会对各方面改革造成体制性障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其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 2011 〕 n 号)精神,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紧密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方向要积极、步骤要稳妥”的要求,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走出规范发展的路子,促进我省新的社会治理结构逐步形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循序渐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坚持去行政化、去垄断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民间化、自治化;坚持宽进严管,引入优胜劣汰竞争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在发展中加强规范。 (三)总体目标。到2015 年,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数量稳步增长。社会组织数量每年增长1 。%以上,到2015 年,全省社会组织总量达到5 万个以上,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5 个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每万人8 个以上,初步形成发展有序、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发展格局。质量显著提升。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组织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服务功能

更加完善。到2015 年,8 。%以上的社会组织具备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作用明显发挥。到2015 年,大部分社会组织能够承担政府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能够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多样化的需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促进社会慈善、扶贫救助、经济服务、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信用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服务更加健全。社会组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逐步实现专业服务标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推进社会组织品牌项目建设,社会服务层次全面提升。监管逐步规范。在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同时,严格依法监管,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到2015 年,基本形成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党建保障有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保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组织健全、机制创新、服务领先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 二、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 (一)管理体制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以外,2012 年7 月1 日起,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均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实现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和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无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职,推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自治化、市场化改革进程。放宽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申请成立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审查登记。指导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成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 (二)分类登记办法改革。 1 .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放宽行业协会商会准入条件,允许一业多会,允许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标准设立行业协会,允许按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贵州大学研究生复试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就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就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可概括为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与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之内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含着“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的:含义。 3行政管理:就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 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与执行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狭义的: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4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就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与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 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5公共治理:就是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二者整合而成的公域之治模式,具有治 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依据多样化、治理方式多样化等典型特征。 6善治:就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就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就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就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7政治行政二分法:行政与政治不同“行政管理的领域就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领域 的那种混乱与冲突相距甚远 8 公共选择理论: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前提,依据自由的市场交换能使双方获利的经 济学原理来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论学派、 9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 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与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与 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她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 效的管理。 10、公共治理理论:关于不要求政府整天疲于应付,而希望政府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应做与能做 的事;不强求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社会秩序,而重视网络社会各种组织之间的平等对话 的系统合作关系的一系列理论。 11、新公共服务理论: 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与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 民服务与向公民放权的职责,她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就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就 是为其划桨,而应该就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与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12、公共组织:从广义而言,凡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就是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 旨的组织,从狭义上来瞧,乃就是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13、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就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 说,组织就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 14、事业单位: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 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15、科层制: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她就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16 公共领导:指社会公共组织协调统一地在公共领域,为实现社会共享性利益的有效维护、 合理享用与可持续增长,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并且为此进行战略、规范的确定, 及相应的资源配置与调控的领导活动。

在民政部注册社会团体需要什么条件或资格

在民政部注册社会团体 需要什么条件或资格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在民政部注册社会团体需要什么条件或资格,都走那些程序 到当地社会团体主管部门审批,一般在民政局社团管理科 一、成立登记 (一)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法人条件。 1、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行业协会以单位会员为主,且本行业覆盖面大);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基金会除外); 2、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3、有固定的住址;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5、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地方性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基金会要有10万元以上的注册基金,200万元以上的活动基金;省级以上政府的民政部门才能登记基金会); 6、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不具备上述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均不能申请成立社会团体。 (二)申请成立社会团体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1、申请筹备:经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同意,由发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呈送筹建社会团体的相关文件。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筹建社会团体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备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向发起人说明理由。 2、申请成立登记: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自批准之日起6个月内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人代表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完成筹备工作的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文件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符合社会团体成立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并要

社会组织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社会组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资金内部控制和管理,加强对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加快资金的循环和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安排资金流向,保证资金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资金管理,是指单位的资金流入、 资金流出等全过程的控制。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的资金管理和核算。 第四条单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制度。 第二章机构设置及职责 第五条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分级授权管理体系,各部门按照制度规定的授权及职责,履行资金管理权责。 第六条财务部是单位资金核算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三章预算的管理 第七条根据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单位于每年末按照单位整体发展规划和下年度项目服务计划做好单位下 年度整体的资金预算,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各项目资金预算,项目资金预算应与单位的整体资金预算保持一致。

第八条资金预算的编制及审批 (一)各项目根据项目承接情况编制项目资金总预算表,报财务部审核后报送单位审批。 (二)各项目月度资金使用情况根据项目执行情况编制月度使用计划表,报财务部审核后报送单位审批。 (三)财务部根据单位发展计划及财务预算,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结合实际项目资金情况,根据资金支出的用途,审批各项目年度及月度可使用资金的额度。 (四)对于投资类或项目外的资金支出,先审核业务的内容是否在投资计划或单位业务发展规划的范围内,再由单位财务部根据单位资金状况审批可使用资金额度。 (五)在实际对外付款时,将参照本月的实际资金状况,批复用款。 第四章资金收入的管理 第九条资金收入分为营运项目的资金收入、投资活动产生的资金收入,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资金收入三类。 第十条营运项目的资金收入的管理 (一)各部门所有营运项目的资金收入都应足额存入单位银行账户。 (二)财务部负责监督营运项目资金收入的入账情况。 (三)营运项目资金的使用,经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报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摘要]基层社会组织备案制度将未注册的社会组织纳入了政府管理的范畴, 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实行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原有的双重管理体制转变成为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各地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与探索使得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有了进展与突破,推动了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关键词]社会组织;公民社会;登记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30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社会组织的出现与成长,一个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和自由,权责对等,以及开放、参与和法治的公民社会开始在中国形成。当前,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还处于转型之中,公民社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处于成长阶段,具有多变性和不成熟性,它的崛起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社会组织的发展。 构成公民社会的主体是由公民自愿组成的众多旨在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利益的社会组织,它包括注册的慈善组织、非政府发展机构、社区组织、妇女组织、宗教组织、专业协会、工会、自助团体、商业协会、联合体等。由于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造成众多社会组织“注册无门”。例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环保社会组织共有2768家,从业总人数达22.4万人,这些组织在各级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率仅为23.3%[1],从而导致民间环保组织制度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作用的发挥。 遭遇“出生瓶颈”的,不只是环保社会组织,而是所有社会组织在近年来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受制于“双重管理体制”,有的不得不变身为工商登记的企业法人,有的无奈沦为没有合法身份的民间组织。这种“僵局”的存在,使得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不利于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不可替代的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功能和作用。 如何在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双重转型的过程中,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的整合,以理性、合法的方式,满足他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需求,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是一个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各地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与探索使得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有了进展与突破。 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

社会组织参与项目管理方案

附件1: 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社会组织项目实施机构评审标准 (总分100分)

附件2: 北京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2010年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 防治活动经费申请和使用指南 为确保北京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2010年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经费申请和使用合理、合法、合规,保证专款专用,根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管理手册》及项目活动预算、目标,特制定如下经费预算和使用办法. 一、经费使用原则 (一)项目经费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省级、市级及地级相关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 (二)项目经费只能由基层非政府组织/小组或其财务托管单位的法人账户接收,并应建立全球基金专用账户,严禁全球基金划拨到个人账户。 (三)实施机构或其财务托管单位根据国家和项目的有关规定建立相应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账管理,并指定专人管理。 (四)项目经费必须严格按照审核批准后的预算开支。原则上对计划外使用的经费不予报销。如确实需要调整相关预算,则需经北京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审核同意。 (五)经费管理实行项目负责制,实施机构项目负责人和/或其财务托管单位负责人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负责。

二、经费管理机制 (一)直接管理:如果项目实施机构是经过合法注册的机构,北京市项目办将与中标的项目执行机构签署协议,并按照协议将项目款拨至其建立的全球基金专用的有效法人账户上,该机构负责管理自身项目经费。 (二)托管机构代管:如果项目实施机构未经过合法注册的基层非政府组织/小组,其项目经费必须由托管机构代管。两名实施单位代表(一名项目负责人,一名财务专管人)须在托管机构签名备案。北京市项目办将与中标的项目执行机构、托管机构签署三方协议,协议款项将拨付到指定的托管机构的银行法人账户,资金托管工作严格按协议约定执行。 三、经费使用范围 根据项目工作计划的经费支出类别(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督导与评估等(参见《中国全球基金项目财务管理手册》))和会计科目,项目经费支出范围包括: (一)项目活动经费 包括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目标人群干预、感染者关怀等活动涉及的差旅费、交通费、食宿费项目相关材料、纪念品的印刷制作费等。 (二)项目人员费用 活动类机构可用于项目活动中有关人员的现场工作劳务费(感染者医护与管理、调查、宣传、外展服务、同伴教育、督导等)的相关人员的补助费、加班费、专家费、咨询费、通讯信息费等。管理类机构可用于项目工作的相关专职人员固定工资、兼职人员补贴或现场工作补助、加班费、专家费、咨询费等。在一次项目现场工作中,同时承担多项任务的人员,只能领取其中一项任务的劳务费,但可按标准最高一项发放。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