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向发展战略.doc

安徽东向发展战略.doc
安徽东向发展战略.doc

安徽东向发展战略

作者:程必定(安徽省社科联出处:中国大学生在线中部崛起网(编辑:唐苏峰)日期:2005-05-18 01:41:51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区域战略体系,充分体现了区域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中部的崛起,意味着中国龙的“脊梁”的挺起,不仅仅是对中部,更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安徽作为中部省份,是中国龙的“脊梁”的前沿,中部崛起会给我省带来诸多新的机遇。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已积蓄了相当的崛起能量,当前已处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工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不仅越来越强劲,而且大面积地向县域深进;农业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增强,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都有显著改善,正在实施的“861”行动计划已初见成效,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会给安徽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推动;另一方面,基于中部地区在农业、能源、原材料工业等方面的特殊地位,以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国家对中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将会不断加大,从政策层面到市场层面,安徽奋力崛起的因素将会增多、增大,奋力崛起的条件也越来越充分,从而会给全省经济发展带来多方面的新机遇。我省应抢抓这些机遇,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在中部崛起中乘势而上,加快全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中部崛起战略是中部地区各省加快发展的战略,安徽东向发展战略是融入“长三角”的战略。由于安徽的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文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在开放的区域发展格局下,安徽只有东向融入“长三角”,才可能更有效地实现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战略意图。中部崛起战略在安徽的空间实现,应该是加速融入“长三角”的东向发展战略。

首先,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宏观格局看,安徽经济发展的空间走向应该是东向,在中部崛起中应东向融入“长三角”。改革开放初期实现的东部大开放战略,一个重要的战略意图是让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再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个战略意图已经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已形成了沿海带动型的空间发展格局。其中,与安徽紧邻的“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的GDP,是沿海地区经济最发达、开放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成为拉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安徽经济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越来越大。安徽推行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正是适应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新变化的规律,在中部崛起中发挥区位优势的必然选择。

其次,从区域类型的经济发展关系看,安徽必须东向发展,在中部崛起中加速融入“长三角”。区域有三种类型,即行政区、经济区、规划区,其中,规划区介之于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是政府为了实现某种战略意图而划定的一种区域类型,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规划区的最终走向是经济区。中部地区是规范区,不是经济区,中部六省作为行政区也分别属于不同的经济区。从规划区意义上讲,安徽属于中部地区,但从经济区意义上讲,安徽又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范围。经济发展的这种区域指出是历史形成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安徽省际之间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70%以上是指向“长三角”及江浙地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的调节作用更为增强,安徽与“长三角”之间的经济联系已更为密切。因此,安徽推行东向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正是适应按经济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要求,在中部崛起中选准自己空间定位的科学决策。

第三,从区域分工体系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看,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可以更好地发挥两地的不同优势,在中部崛起过程中充分体现安徽的区域功能。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下,我国产业结构将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产业发展的区域分工体系将会发生新

的变化。作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同样最为活跃,一些产业会提升、扩展,另一些产业、特别是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将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资源相对丰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安徽与中西部地区的其他省区相比,区位、交通、市场又具有相对优势,这样,安徽便成为“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特别是加工制造业转移的最为有利的承接区之一。安徽在中部崛起中积极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对安徽有利,对“长三角”也有利,双方因互利而互动,前途非常广阔。这样,安徽在全国区域分工体系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将能更好地发挥区域功能作用,从而会加快奋力崛起的进程。

第四,从区域间人文联系的历史渊源和现状看,安徽积极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也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基础。安徽号称“吴头楚尾”,连江淮之间的语言也属于中国地方的“吴语”体系;330多年前,安徽与江苏同属江南省,明清时期皖南地区的徽州商人也主要活动于江浙一带,苏南的洞庭商帮和浙江的宁波商帮、龙游商帮,都与徽商有密切的联系,有的还传承着徽商亦儒亦贾的风尚,“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力于徽商的经营。进入现代、特别是当代,两地之间的文化联系和人际交往就更为密切。可以说,安徽与“长三角”不仅地相连、水相通,更是人相亲、习相近,安徽在中部崛起中积极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也顺应历史的延承,符合人民的意愿。

近年来,我省的一些市、县已注重东向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在,应从全省战略的高度自觉认识和主动把握,从局部的东向发展上升为全面的东向发展。全面推进东向发展,首先应该是全省范围的东向发展,而不仅仅是局部地区的东向发展。我省与浙江、江苏、山东三个东部沿海省份接壤线长达2000多公里,公、铁、水、空等交通网络纵横交错,与上海的交通联系也十分便捷,各市、县都有东向发展的可能。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与沿海地区不仅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且通江达海,与“长三角”地区一水相连,应该加速融入“长三角”,率先东向发展,率先在中部崛起,带动和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的区域特色明显,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也比较密切,应努力培育和发挥相对比较优势,开拓具有区域特色的东向发展道路;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应积极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全面推进东向发展,应该是积极呼应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广泛参与区域分工体系的东向发展,而不是个别产业门类、少数产品市场的东向发展。东部地区正处于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期,我省应树立大开放的意识,充分发挥相对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积极主动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的转移,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转移,既为东部经济发展由“速度优先”向“效益优先”的转变提供重要支持,又为调整和提升我省的产业结构寻找机遇。同时,要瞄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形成的巨大市场需求,积极培育我省的强势企业和产品开拓东部市场的能力,通过融入东部市场进而走向国际市场,有效拉动我省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从产业在区域间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两个方面,广泛发展与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的生产联系、技术联系、资本联系、市场联系和服务联系,全方位、多层次地融入“长三角”,加快我省奋力崛起。

全面推进东向发展,应该是科学运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充分发挥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作用。东向发展战略虽然是政府提出的战略,但东向发展和融入“长三角”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功能,注重分析市场、研究市场,积极主动地探索东向发展和融入“长三角”的市场途径,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努力把企业做强,把产业做优。政府虽然不可替代企业,但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和长期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为企业东向发展创造条件,特别要注重培育企业东向发展和融入“长三角”的机制、能力,组织和帮助企业招商引资、开拓市场。同时,各级政府为适应东向发展的需要,更要认识东部、学习东部,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东部地区政府发展经济的经验,深化改革,更新观念,开拓思

路,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全方位地为企业服务。

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

作者:梁玉红/蓝光喜出处:日期:2007-10-05 14:13:19

【原文出处】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原刊地名】太原

【原刊期号】20065

【原刊页号】37~40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复印期号】200704

【英文标题】Urbanization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s Urbaniza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Region

【作者】梁玉红/蓝光喜

【作者简介】梁玉红,蓝光喜,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南昌330003

梁玉红(1969—),女,江西瑞金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蓝光喜(1949—),男,畲族,江西信丰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求实》、《江西行政学院学报》副主编。

【内容提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促进关系。中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欲使中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应当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使国民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摘要题】中部崛起

【英文摘要】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contribute to each other. Urbanization in the central region greatly promotes the regional economy, but it also produces some negative influence. We should develop middle-sized and small cities in a rational way, further adjus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o that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in the region may develop coordinatedly, and citizens and peasants may benefit from urbanization.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经济绩效

central region/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economic achievements

【责任编辑】冯耀明

【参考文献】

[1] 袁晓勐,王宝平.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经济绩效研究[J]. 人文地理,2006,(2).

[2] 高强,董启锦.巴西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和经验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06,(4).

[3] 冯耀明.山西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4).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 (2006)05—0037—04

一、中部地区经济及城市化发展现状

中部省份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相互毗邻,土地面积102.7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7%;总人口为3.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1%;2005年,中部六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71万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3%。中部六省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板块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5年中部地区经济与城市化发展情况略见表1所示。

从经济发展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GDP增长率以年均10 %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底,河南省GDP增长率达到14.1%,超过全国平均GDP增长率4.2个百分点。江西、山西两省的GDP增长率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状况良好。虽然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还较大,但中部地区GDP与全国GDP的相关系数正逐渐增大,这说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从城市化进程看,近年来,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有了快速的提高。在“十五”期间,中部地区城市化率以2%~3%的速度逐年增长,其中湖北省城市化率超过4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为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领头羊。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无疑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日益走向多元化,伴随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问题也不断出现。通过对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表明城市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有弊,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即适合经济发展的城市化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不当的城市化则会抑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化对中部地区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城市规模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的城市化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湖北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这种城市化水平只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数据比较单一。城市化应该是一个综合概念,应该考虑多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素,这样才能比较合理和准确地衡量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此笔者选用了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建成区面积、道路面积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四个指标,采用中部地区各省会城市“十五”期间的数据,分析不同城市化因素对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而后比较科学地提出各城市发展规模的选择。

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UM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多元回归模型构造为:

2.中部地区城市化绩效相关系数分析。按上述方法计算与分析的结果见表2、表3所示。

(1)非农人口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六个省会城市的回归分析结果,其中5个省会城市(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的人均GDP与非农人口比重呈正相关。从表2可知,长沙的正相关系数最大,达到45450.17,但与位于全国正相关之首的兰州(相关系数为326757.7)相比,显然只是弱的正相关。合肥的正相关系数最小,达到2901.82,居全国弱正相关之尾。合肥与长沙的相关系数相比,相差甚远。在中部地区只有一个省会城市(武汉)的人均GDP与非农人口比重呈负相关,达到负97375.2,与位于全国负相关之首的厦门(相关系数为负246722)相差非常大,属于弱负相关,但明显高于位于全国负相关之尾的上海(相关系数为负1596.47)。由此可见,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不仅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而且给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建成区面积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说,城市面积扩大可以使城市的发展不受旧城区的限制,有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发挥城市集聚效益。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六个省会城市的分析结果,其中5个省会城市(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的人均GDP与建成区面积呈负相关。南昌的负相关系数最大,达到负266.2,但与位于全国负相关之首的海口(相关系数为负3582.28)相比,显然只是弱的负相关。合肥的负相关系数最小达到负16.78,与位于全国负相关之尾的呼和浩特(相关系数为负3.22)相差不大。在中部地区只有一个省会城市(武汉)的人均GDP与建成区面积呈正相关,达到274.58,与位于全国正相关之首的厦门(相关系数为3980.27)相差较大,属于弱正相关。也就是说,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等城市随着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没有促进其经济的不断增长,造成城市面积超前扩大的不经济性。但从武汉的情况来看,其建成区面积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性,说明武汉市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展与城市用地结构的变化方面,发挥了城市竞争力和城市集聚效益,使得建成区面积在扩大的同时,GDP也随之增长。

(3)道路面积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的所有省会城市的道路面积与其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性。由表2可知,南昌的正相关系数最大,达到24.49,但与位于全国正相关之首的贵阳(相关系数为67.26)有部分差距。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交通体系的完善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要想富先修路,良好的基础设施能为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活力和集聚优势。

(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大部分城市(太原、郑州、合肥、武汉)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其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性。只有南昌、长沙两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其区域经济发展呈负相关性。其原因是南昌、长沙两城市的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具有先瞻性,功效不能立即显现出来,但可产生较好的“滞后效应”。而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地区的投资大部分用于生产性投资,投资周期比较短,能立即对区域经济起到推动作用。

通过对中部地区6个省会城市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城市化因素对区域城市化绩效有着明显的差异。笔者认为由于不同城市化因素对区域城市化绩效的差异,不同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应有各自的侧重点。武汉市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应严格控制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防止因城市人口规模膨胀而致使“大城市病”进一步恶化。对于其他5个城市,应在现有城市规模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城市用地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挖掘现有土地资源的潜力,努力发展经济,力争在短期内使城市总的经济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二)非农产业集中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城市化的实质是非农产业的集中。从产业结构看,其表现为该城市的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增加;从人口就业结构看,其表现为农民从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其工作也从务农转化为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作,并从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逐渐融入城市。

1、产业结构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

从表4可知,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正在逐步减小,其比例由1999年的21.6 %降到2004年的17.8%,但仍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农业GDP占三次产业的20 %左右,农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大大低于第二、第三产业,也就是说中部地区的农业比重较大而增加值较低。只有山西省农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连续 5 年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小幅度增加,由1999年的44.4%增加到2004年的47.7%,但低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工业GDP占三次产业的比重平均在40%以上。从工业的贡献率来看,中部地区绝大部分的贡献是由工业产生的;第三产业逐年增加,由1999年的34.0%增加到2003年36.4%,普遍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GDP占三次产业的比重在30%以上。从贡献率来看,服务业占到30%,贡献较大。

2、人口就业结构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

从表5可知,中部地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口正在逐步减少,从1999年的58%降为2004年的52.3%,特别是山西省至2004年已降为43.8%。但中部地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口比重仍然非常大,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结合表4,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5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但是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却只有20%左右,贡献率更低(10%以下),劳动力效率或效益都极其低下。

中部地区从事工业的劳动力人口略有增加,从1999年的17.1%增加到2004年的19.7%,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结合表4,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17.8 %的人口从事工业,但是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却达到45%,贡献率高达60%,工业劳动力效率或效益均很高。

中部地区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人口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24.9%增加到2004年的28%,但还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江西省、山西省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30%以上。结合表4,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25 %以上的人口从事服务业,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却达到35%,贡献率为30%,劳动力效率或效益较高。由于服务业投入少,且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潜力很大。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在城镇从业的人口自2000年开始持续上升,由2000年的18.75%升至2004年的19.52%,但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以上)。只有山西省、湖北省超过了25%。这说明中部地区绝大部分从业人员主要聚集在乡村工作,非农产业的集中度极低,这对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极为不利的。

三、中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和保证。反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能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中部地区以年均10%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城市化提供了保证。但从上述分析来看,中部地区非农人口的比重还不到其总人口的40%,农业占主导地位,大量的人口集中在农村,生产出的产品贡献率极低。如何使城市化水平提高,促进经济的增长呢?作者认为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规模和速度,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从低水平向高水平逐渐演化。

(一)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尽量减少人口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城市的规模大小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发展大城市可以集中一定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

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以此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小城镇可以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完善城乡经济体系,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中等城市既可减轻“大城市病”的危害,又可解决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提高空间集聚效益。大中小城市各有所长。但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贫富不均、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犯罪率上升等“城市病”的情况来看,由于中部地区农村人口众多,如果都急于转移到大城市去,后果可能很严重,所以目前应该走“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大城市”的城市化道路,这样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

(二)产业结构调整是中部地区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较佳选择。中部地区是农业主导地区,虽然符合城市化过程中第一产业产值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加、大量农民从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等城市化特征,但这种城市化水平很低。所以中部地区应该尽早地改变产业结构,以工业化为“引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城市建设起步阶段,优先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看好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为城市发展积累资金。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发挥产业优势,实行外向型的产业发展战略,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产业基础。中部地区是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其中有一些资源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如江西的铜、稀土,山西的煤等储量在全球范围内都位居前列。湖北省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等优势产业。江西、安徽两省可以通过庐山、井冈山、滕王阁、黄山、九华山等名胜古迹来吸引游人,大力发展旅游业。依靠这些优势产业开发,在中部地区可以形成一个个特色产业中心区,这样的中心区可以吸纳更多的商家前来投资,从而安排更多的就业人口,就地实现农村人口的农转非,推进城市化进程。二是依靠不平衡的工业布局政策,实行集中分散的增长,推动城市化在落后地区的发展。如政府可迁移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周边地区起到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辐射的工业布局。三是政府应加大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使其进入到附加值更高的工业或服务业,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城乡协调发展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地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避免其盲目地向大城市集中。城市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民到城里去居住或是让农村集中连片划入城市,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内在推动力。盲目推进城市化,最后将造成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由于城市化率是以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率来计算的,在一些地区,一些地方领导为了追求城市化政绩,人为地将城市周围的县市改为区,乡镇改为居委会,农业户籍改为城市户籍。从表面上看城市化速度加快了,实际上农民还是农民,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为户籍的改变而有实质性的提高。相反,有些地方因城区扩建而占用耕地,导致当地的农民收入下降,甚至因失去土地而沦为城市贫民。所以,应建立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或农村人口回流机制,维护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城市化的过程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城市化是一个自然历史演化过程,有其自身的演化规律。从英国的工业革命起至今,世界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即集中城市化阶段、城市郊区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到了20世纪50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基本是在集中城市化阶段成为城市国家。集中城市化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农业人口转移,农民生活空间转移,农民从事职业转移和农民意识的转移。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正在向这一阶段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经历几百年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率现已高达80%以上,法、美、德已超过95%。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达43%,中部地区达到37%,而且只是城镇人口数量的比例,还不具备城市化的特点,属于城市化的初始阶段。由于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以不同城市应该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走城市化道路,遵循城市化规律,不能急于求快、求成。当然,对于任何国家,在城市化的起步和快速推动阶段,追求量的扩张都是不可避免的。中部地区在追求量的扩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努力提高城市化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区域道路、交通、住房、环境、通讯、

供电等基础设施网络,为城市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国民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正是我国发展城市化的初衷所在。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2374338.html,/newweb/univs/znufe/qlwh/2007-10-05/791278.html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程序设计

.. 引言 通过大一下学期对C语言的学习,了解到了很多C语言的相关知识。学习的过程有很多困惑但是当自己能够独立的看懂,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个简单的程序时,心中就会收获无限的喜悦和成就感。我可以看懂一些简单的程序,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更多的是学会了一种思想——编程,它让我去思考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是怎样通过一个个小小的函数实现其功能的,激发我探究的兴趣,更让我认真学习C语言的程序设计。 C语言是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C语言简洁紧凑、使用灵活方便、运算符丰富、适用范围大、可移植性好。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点。它可以作为系统设计语言,编写工作系统应用程序,也可以作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不依赖计算机硬件的应用程序。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将通过亲自设计程序,让自己熟悉C语言操作,更熟练的掌握C语句。初步体会编程的过程,在不断的调试中获得

最为完整的程序,为将来的程序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和培养兴趣。 1 功能简介和设计要求 1.1 程序功能简介 可以向文件中录入、删除、添加、查询职工信息,也可以从文件中导出来浏览 1.2 程序设计要求 职工信息包括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资、住址、电话等(职工号不重复)。试设计职工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职工信息录入功能(职工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职工信息浏览功能--输出 查询信息功能:(至少一种查询方式) --算法 按职工号查询 按学历查询 按电话查询 职工信息删除、添加功能

2 程序总体设计框图 :用键盘输入职工信息 :将信息写入指定文本文件 :将信息导出放在结构数组em 中 :将所有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输入职工号显示信息 :输入名字显示信息 :输入学历显示信息 :删除原有的职工信息 :添加新的职工信息 3 主要函数介绍 主函数:main() 显示系统工作菜单,罗列该系统所有功能。先声明所有将会调用到的函数名。再运用选择函数switch 即可根据使用者所输入的功能代号进入对应的功能程序。亮点:定义一个全局变量*p 和全局变量a。其中

一个项目设计: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00 struct employee//职工基本情况 { int num; //工号 char name[10]; //姓名 int sex; //性别 int position; //职位 int age; //年龄 int cult; //学历 int salary; //工资 int state; //健康情况 long tel; //联系电话 char adr[50]; //住址 }em[N]; int num[N]={0}; struct employee newem; void mainmenu(); //主菜单 void input(); //输入模块 void display(); //显示模块 void del(); //删除模块 void add(); //添加模块 void count(); //统计模块 void change(); //修改模块 int changeposition(); //修改职位 int changecult(); //修改学历 int changesalary(); //修改工资 int changestate(); //修改身体状况void changmany(); //修改多项信息void print(); //打印函数 void select(); //查询模块 void numselect(); //按工号查询void nameselect(); //按姓名查询

中部崛起战略对安徽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关于中部崛起战略对安徽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调查研究 姓名:黄河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级:09级 学号:2

中部崛起战略对安徽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 机遇与挑战 现在,中部地区一般是指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六省。而中部——安徽有着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竞争优势。那么在这场中部崛起大战略中安徽又是如何演绎的呢?下面是我就关于中部崛起战略对安徽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调查和研究。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明确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 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中部——安徽是否就可以等着它顺其自然的发展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安徽现状分析: 安徽位于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淮河以北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安徽矿产蕴藏丰富,种类繁多,已发现有用矿种138种,探明储量的有70种,其中煤、铁、铜、硫、磷、明矾石、水泥石灰岩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旅游资源:安徽以其瑰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成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黄山风景区和皖南古民居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九华山、太平湖、琅琊山、齐云山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2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万里长江一路向东,在安徽境内拐了个大弯,把江南变成了传统称谓上的江东。芜湖,就坐落在这个巨大的拐点上。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 二、东西部局势对中部带来的影响: 很显然,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正在扩大。另一方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持续不断地对西部地区发展给予了政策优惠、税收优惠等种种支持。近几年来,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有统计资料表明,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部。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1.可行性分析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高效,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节约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首选。 当前大量企业的员工管理尚处于手工作业阶段,不但效率低下,还常常因为管理的不慎而出现纰漏。因此部分企业需求,设计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以帮助企业达到员工管理办公自动化、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对企业员工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方便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强大的员工信息数据库,它是以SQL2000数据库作为开发平台,使用java编写程序、完成数据输入、修改、存储、调用查询等功能。并使用SQL 2000数据库形成数据,进行数据存储。本项目开发计划旨在明确规范开发过程,保证项目质量,统一小组成员对项目的理解,并对其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同时还作为项目通过评审的依据。并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因素上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实施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实施方案的理由。 1.1 技术可行性 根据用户提出的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约束条件,根据新系统目标,来衡量所需技术是否具备。本系统主要采用数据库管理方法,服务器选用MySQL Server 数据库,他是它是目前能处理所有中小型系统最方便的流行数据库,它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同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并提供许多高级管理功能。它的灵活性、安全性和易用性为数据库编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硬件方面,该系统短小精悍对赢家没有太大要求,只要能够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就可以很好的运行该软件。 1.2操作可行性 由系统分系可以看出本系统的开发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首先系统对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所要求的软、硬件的最低配置现在大多数的用户用机都能达到。本系统对管理人员和用户没有任何的特殊要求,实际操作基本上以鼠标操作为主并辅以少量的键盘操作,操作方式很方便。因此该项目具有良好的易用性。用户只要具备简单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无论学历,无论背景,均可以使用本系统,用户界面上的按钮的功能明确,用户一看就可以了解怎么使用本系统,以及本系统能够完成的功能,因此本系统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1.3经济可行性 估算新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其中包括估计项目开发的成本,开发费用和今后的运行、维护费用,估计新系统将获得的效益,估算开发成本是否回高于项目预期的全部经费。并且,分析系统开发是否会对其它产品或利润带来一定影响。本系统作为一个课程设计,没有必要考虑维护费用,以及本系统可获得的效益等问题。 1.4法律及社会效益方面的可行性

企业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EWIMSystem(Enterprise Workers Information Manager System)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 相关背景 (3) 1.2 开发目的 (3) 1.3 论文内容 (3) 1.4 意义 (3) 1.5 分工 (4)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5) 2.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 2.2辅助功能需求分析 (6) 2.2.1打印报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修改密码 (6) 2.3 软件的运行环境 (6) 2.3.1 硬件平台 (6) 2.3.2 软件平台 (6) 2.3.3 开发环境 (6) 第三章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7) 3.1 系统目标设计 (7) 3.2 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9) 3.2.1数据库表设计 (9) 3.2.2数据库表关系图 (12) 3.3 系统功能概要设计 (13) 3.4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14)

企业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不断壮大,传统的企业人事管理主要以人工为主,人工管理既费力、费时,又容易出现错误,严重制约了企业员工管理的实施,目前人工管理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建立现代化的智能化的企业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减轻了人事部门的工作量,使原本复杂和枯燥无味的工作变得简单而轻松。 企业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C/S模式的管理系统。 关键字:企业职工信息管理系统,C/S模式

(整理)当前经济形势与安徽发展战略

当前经济形势与安徽发展战略1 2009年我省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分值:2/得分:2) 3% 3.3% 3.1% 3.2% 2 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是()。(分值:2/得分:2) 615亿斤 613亿斤 614亿斤 616亿斤 3 我省非金属矿中,冶金辅助原料有()种。(分值:2/得分:2) 11 24 13 10 4 2009年我省在全运会上取得()块金牌。(分值:2/得分:2) 13 12 15 14 5 预测2010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保持在()。(分值:2/得分:2)

10% 11% 13% 6 2009年我省举办第()届黄梅戏艺术节。(分值:2/得分:2) 7 4 5 6 7 近代中国第一台蒸气机和第一艘轮船诞生在()。(分值:2/得分:2) 桐城 安庆 芜湖 合肥 8 至2010年我国已保持()年的高速增长。(分值:2/得分:2) 33年 31年 34年 32年 9 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分值:2/得分:2) 11.1% 11%

12% 10 2009年我省江淮汽车年产()辆乘用车。(分值:2/得分:2) 22万 20万 19万 21万 11 2009年我省全年高速公路新增()公里。(分值:2/得分:2) 301 302 303 300 12 2009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分值:2/得分:2) 18% 20% 17% 19% 13 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分值:2/得分:2) 四万亿 一万亿 三万亿 两万亿

14 江淮之间的易涝时间为()。(分值:2/得分:2) 7月中旬 7-8月 6月下旬 7月 15 2015年我省粮食产量力争达()。(分值:2/得分:2) 850亿斤 600亿斤 700亿斤 800亿斤 16 2009年我省()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工。(分值:2/得分:2) 16 14 13 15 17 当前国际经济形式呈现几大特点?()(分值:2/得分:2) 6 7 5 4 18 中国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是()。(分值:2/得分:2) 天津市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它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个现代化的公司,拥有数千名的员工,那么如何管理这么庞大的职工信息档案呢?这时,开发一个功能完善的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就必不可少了。本文介绍了在https://www.360docs.net/doc/fe12374338.html,框架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本系统的详细过程,提出了实现职工信息、部门信息查询、管理、更新的基本目标并阐述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进行了科学而严谨的阐述。从职工信息的查询到管理实现了自动化的模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系统采用了B/S模式的结构设计,为企业的人事部门提供了一套操作简易、应用广泛、扩展性强的人事管理系统。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员工管理更加方便。这种采用网络管理的好处是可以对企业的众多

员工的信息进行动态的管理,修改、添加和删除都非常方便,不必再像原来准备一个巨大的档案库,在诸多文挡中查找资料,减少了这些重要工作出错的可能性。 本文通过作者设计和开发一个中小型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阐述了人事管理软件中所应具有的功能及其设计与实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1.职工和部门信息的查询;2.职工和部门信息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3.评出每个月工作成绩最优秀的职工。 关键词:职工信息管理,https://www.360docs.net/doc/fe12374338.html,,B/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t full speed of computer, its application is very extensively, and it is giving play to the important effect in the production, life, work and study of people. Does a such as modernized company possess the staff of several thousand, and how manages so huge staff and workers' information archives like that? At this moment, the staff and worker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at to develop the function perfect was indispensable. The tactics that this text, article, etc. introduced at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2374338.html, and adopts under the frame " the development is applied in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rom top to bottom from bottom to top " are developed the detailed course of this system,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objective to realize that staff and workers' information and department information are inquired about, are managed and are renewed and expounding system structural design from the angl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having carried on expounding of science and

当前经济形势与安徽发展战略

《当前经济形势和安徽发展战略》 测试答案 (加粗的为答案) 1 2009年我省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3% 3.3% 3.1% 3.2% 2 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是()。 615亿斤 613亿斤 614亿斤 616亿斤 3 我省非金属矿中,冶金辅助原料有()种。 11 24 13 10 4 2009年我省在全运会上取得()块金牌。 13 12

14 5 预测2010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保持在()。 12% 10% 11% 13% 6 2009年我省举办第()届黄梅戏艺术节。 7 4 5 6 7 近代中国第一台蒸气机和第一艘轮船诞生在()。桐城 安庆 芜湖 合肥 8 至2010年我国已保持()年的高速增长。 33年 31年 34年 32年 9 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 11.1%

13% 12% 10 2009年我省江淮汽车年产()辆乘用车。22万 20万 19万 21万 11 2009年我省全年高速公路新增()公里。301 302 303 300 12 2009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 20% 17% 19% 13 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 四万亿 一万亿 三万亿 两万亿 14 江淮之间的易涝时间为()。

7月中旬 7-8月 6月下旬 7月 15 2015年我省粮食产量力争达()。 850亿斤 600亿斤 700亿斤 800亿斤 16 2009年我省()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工。 16 14 13 15 17 当前国际经济形式呈现几大特点?() 6 7 5 4 18 中国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是()。 天津市 重庆市 上海市 山西

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EMPLOYE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学院(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25日

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现今互联网发展越来越迅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高效,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节约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首选。因此在信息化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借助于电脑,通过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各部门职工,能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同时也能为企业的员工提供一定的方便。 本系统具有多方面特点:系统功能完备,用户使用方便简捷,人性化的用户界面,安全保密设置齐全,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和用户的工作负担,提高了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信息化的水平。 本论文从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调查开始,详细介绍员工信息管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数据流程分析,并进行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关键词:J2EE,Mysql,struts2,企业员工信息管理

EMPLOYE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BSTRACT Nowadays, the Internet development is fast, bringing people's work and life tremendous convenience with efficiently.Therefo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day, through the use of computers, employe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manage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workers,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service for corporate human resources managers.Also provides a convenience for the employees of the enterprise. This system has a various characteristics:The system function is complete, using conveniently, the customer interface humanization, the safety keeps secret a constitution well-found, reduced an operation the work of the personnel and customer burden consumedly.Rais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information-based level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Papers from personne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e preliminary survey began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data flow analysis, and a system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data structure and database design, input/output design, etc. KEYWORDS:J2EE, Mysql,struts2,Employe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安徽各市发展战略共59页

芜湖 一、总体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和职能 城市性质为国家创新型城市、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 城市主要职能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 2、城市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建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活力迸发、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大都市。到2030年左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完全建立,全面实现现代化。 3、城市规划策略 (1)区域联动芜马同城,打造安徽省域核心 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群,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加快推动芜马都市圈建设,与合肥都市圈共同实现安徽省双核引领目标。 (2)自主创新加速转型,确立核心竞争优势 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具有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五大服务业。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贸易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 (3)提升江南舞动江北,开启都市跨越篇章 坚持组团发展与产城融合理念,举全市之力,加快实施跨江发展,形

成城市两岸共同繁荣的拥江发展格局。突出综合集聚、高端引领,完善城市各组团服务配套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4)江湖溢彩山水同城,建设拥江活力之城 凸显“山水”、“文化”特色,本着显山露水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拥江魅力都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皖江明珠、创新之城。 4、城市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2030年市域总人口530万左右,城镇人口450.5万左右,城镇化水平85%。市区(不含江北集中区,下同)城镇人口290万。 (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203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28平方公里,市区城镇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 二、区域协调措施 1、构建宁合芜城市群 坚持“区域联动、组群发展”思路。按照长三角城镇体系规划要求,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群。 2、打造芜马都市圈 整合城际铁路系统,协调跨江通道的建设与跨江交通系统的网络化,促进芜马都市圈内交通设施的共建共享。整合芜湖、马鞍山的比较优势,强调品牌创新,突出自主品牌汽车和精品钢产业优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2020年(发展战略)皖北及沿淮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态

(发展战略)皖北及沿淮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态

皖北及沿淮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童琦 随着皖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已呈现明显落后的态势。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和安徽省较为缓慢,GDP总量仅占安徽省的三分之壹。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较多,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郡县治,天下安”,科学分析当前皖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于的问题,推动其跨越式发展,对促进全省经济的快速崛起,对实现富民强省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壹、主要现状 (壹)发展滞后。2010年皖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上升至70%,相反皖北地区GDP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皖北地区共有9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的40%之上。从经济效益见,皖北地区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十强县皖北只有沿淮的凤台县,大部分县级财政运转困难。于经济投入见,皖北地区县内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大。虽然,皖北地区的固定资产投入有所增加,但

相对于皖北地区亟待加强的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的产业结构层次,亟待增强的发展后劲,以及亟待尽快缩小发展差距的客观需要,其投资力度不够、能力不强、规模偏小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 (二)优势明显。壹是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皖北地区的壹些县区拥有煤、磷、铁、铜等矿产资源,尤以煤最为丰富。据有关资料,皖北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省的98%,工业储量为华东之首。霍邱的铁矿资源华东第壹,全国第五。于资源短缺、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增大的背景下,这些资源优势为皖北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农产品资源丰富。皖北地区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和肉类生产基地,壹批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以粮食产量为例,皖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03年的39%上升到2010年为68%,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三是产业优势日趋明显。皖北地区煤炭、钢铁、电力、药材、烟草、酿酒等行业于全省历来占有重要地位,省里支持皖北发展和“861”行动计划的实施又带动了该区原材料、能源、化工、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公司的扩张和人员的变动都需要处理相应职工的信息,凭借人力很难用最短的时间整理出需要的职工信息。运用计算机系统对职工档案进行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时间、方便管理人员管理信息。因此需要设计一个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以菜单的方式工作,可以录入、查询、删除等。职工的信息包括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资、住址、电话等(职工号不可重复),使查询职工信息变得又快又简单。 1.2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系统主要的设计思想是实现对职工信息的录入、删除、排序、查询等主要功能。职工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这要用到文件存储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的构造类型包括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等。基本类型有整形字符型,其中字符型用来定义职工编号、姓名、工资、电话、地址等。一维数组struct worker work[]用于定义员工的总人数,结构体struct worker用于存放员工的资料。系统的人机接口采用简单的字符界面进行交互。系统的设计方法是结构化设计方法,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软件开发平台采用Visual C++6.0。[1] 第1页 /共 30页

2 概要设计 2.1软件模块结构图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分为显示员工资料、录入员工资料、查询员工信息、删除员工信息、对员工信息进行排序、退出信息系统。 图2.1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结构图 第2页 /共 30页

3 详细设计 3.1数据结构设计 定义一维数组struct worker work[50];用于定义员工的总人数,当员工总人数超过50后便不能再录入员工资料。[1] 结构体struct worker用于存放存放员工的资料,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工号,姓名,年龄,学历,工资,住址,电话号码。 struct worker { int num; 工号 char name[15]; 名字 char xingbie; 性别 int age; 年龄 char exp[6]; 学历 int wage; 工资 char address[20]; 住址 char tel[12]; 电话号码 }; int count=0; 当前工人个数 int sort_type=0; 当前排序类型 第3页 /共 30页

当前经济形势与安徽发展战略

当前经济形势与安徽发展战略 1 2009年我省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分值:2/得分:2) 3% 3.3% 3.1% 3.2% 2 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是()。(分值:2/得分:2) 615亿斤 613亿斤 614亿斤 616亿斤 3 我省非金属矿中,冶金辅助原料有()种。(分值:2/得分:2) 11 24 13 10 4 2009年我省在全运会上取得()块金牌。(分值:2/得分:2) 13 12 15 14 5 预测2010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保持在()。(分值:2/得分:2) 12% 10% 11% 13% 6 2009年我省举办第()届黄梅戏艺术节。(分值:2/得分:2) 7 4 5 6 7 近代中国第一台蒸气机和第一艘轮船诞生在()。(分值:2/得分:2) 桐城 安庆 芜湖 合肥 8 至2010年我国已保持()年的高速增长。(分值:2/得分:2) 33年 31年 34年 32年 9 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分值:2/得分:2)

13% 12% 10 2009年我省江淮汽车年产()辆乘用车。(分值:2/得分:2) 22万 20万 19万 21万 11 2009年我省全年高速公路新增()公里。(分值:2/得分:2) 301 302 303 300 12 2009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分值:2/得分:2) 18% 20% 17% 19% 13 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分值:2/得分:2) 四万亿 一万亿 三万亿 两万亿 14 江淮之间的易涝时间为()。(分值:2/得分:2) 7月中旬 7-8月 6月下旬 7月 15 2015年我省粮食产量力争达()。(分值:2/得分:2) 850亿斤 600亿斤 700亿斤 800亿斤 16 2009年我省()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工。(分值:2/得分:2) 16 14 13 15 17 当前国际经济形式呈现几大特点?()(分值:2/得分:2) 6 7 5 4 18 中国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是()。(分值:2/得分:2)

安徽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发展状况分析

安徽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发展状况分析 [提要]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持下,“十一五”以来中部地区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促使中部六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与此同时,也给安徽省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但要抓住机遇,就要找到安徽省在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和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中部地区;安徽省;战略地位 近年来,中部六省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热潮,为了正确评价安徽在中部六省中的地位,明确安徽的比较优势,寻找发展的不足,本文采用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对中部六省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评价,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评价指标数据主要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安徽统计年鉴2010》): 一、人口与劳动力 人口的分布以及劳动力就业状况是区域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生的总体状况。本文从数量和品质两个方面对人口和劳动力评价进行。 从数量方面看,中部六省之间差距悬殊,差异明显。总人口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河南(9,380万人)、湖南(6,326万人)、安徽(6,120万人)、湖北(5,710万人)、江西(4,311万人)、山西(3,355万人)。就业人员排列顺序为:河南(5,662万人)、湖南(3,658万人)、安徽(3,485万人)、湖北(2,676万人)、江西(2,108万人)、山西(1,476万人)。 从结构方面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湖北43.2%、山西42.1%、江西37.0%、湖南37.0%、安徽35.5%、河南30.7%。居首位的湖北高出末位河南12.5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湖北57.6%、山西56.5%、江西54.1%、安徽49.0%、湖南46.4%、河南44.6%,居首位的湖北高出末位河南13个百分点。 结论:安徽省的总人口、就业人口在中部六省居于第三位,城镇化水平较低,就业结构层次差异比较大。 二、经济发展 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发展速度和综合效益四个方面进行分类评价。 1、经济规模方面。安徽省的经济规模居中部六省中的第四。从具体指标看,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10,587亿元,而安徽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112.50亿元,高出安徽省7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312亿元,高出安徽省71.04%。在城乡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中,安徽省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69.08、550.69(1990年=10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分别为9,771.05、721.1。 2、经济结构方面。本文特意选用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依此来测度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层次的优化程度。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高到低排列,山西93.7%、湖北83.4%、河南和江西同为82.1%、安徽82.0%、湖南80.4%。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部六省的工业化程度都基本处于同一个层次上,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阶段。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1、可行性分析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得发展,给人们得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得便利与高效,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节约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得首选。 当前大量企业得员工管理尚处于手工作业阶段,不但效率低下,还常常因为管理得不慎而出现纰漏。因此部分企业需求,设计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以帮助企业达到员工管理办公自动化、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得目得。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对企业员工得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方便企业建立一个完善得、强大得员工信息数据库,它就是以SQL2000数据库作为开发平台,使用java编写程序、完成数据输入、修改、存储、调用查询等功能。并使用SQL 2000数据库形成数据,进行数据存储。本项目开发计划旨在明确规范开发过程,保证项目质量,统一小组成员对项目得理解,并对其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同时还作为项目通过评审得依据。并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得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与社会因素上得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供选择得各种可能实施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实施方案得理由。 1、1 技术可行性 根据用户提出得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得各项约束条件,根据新系统目标,来衡量所需技术就是否具备。本系统主要采用数据库管理方法,服务器选用MySQL Server 数据库,她就是它就是目前能处理所有中小型系统最方便得流行数据库,它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同时保持数据得完整性并提供许多高级管理功能。它得灵活性、安全性与易用性为数据库编程提供了良好得条件。硬件方面,该系统短小精悍对赢家没有太大要求,只要能够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就可以很好得运行该软件。 1、2操作可行性 由系统分系可以瞧出本系统得开发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首先系统对于服务器端与客户端所要求得软、硬件得最低配置现在大多数得用户用机都能达到。本系统对管理人员与用户没有任何得特殊要求,实际操作基本上以鼠标操作为主并辅以少量得键盘操作,操作方式很方便。因此该项目具有良好得易用性。用户只要具备简单得应用计算机得能力无论学历,无论背景,均可以使用本系统,用户界面上得按钮得功能明确,用户一瞧就可以了解怎么使用本系统,以及本系统能够完成得功能,因此本系统在操作上就是可行得。 1、3经济可行性 估算新系统得成本效益分析,其中包括估计项目开发得成本,开发费用与今后得运行、维护费用,估计新系统将获得得效益,估算开发成本就是否回高于项目预期得全部经费。并且,分析系统开发就是否会对其它产品或利润带来一定影响。本系统作为一个课程设计,没有必要考虑维护费用,以及本系统可获得得效益等问题。 1、4法律及社会效益方面得可行性 由于本系统只就是一个课程设计,在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因此不存在侵权等法律与社会影响方面得问题,不存在侵权级相应得法律问题。关于效益方面,本系统仅仅就

[精编]安徽各市发展战略

安徽各市发展战略

芜湖 一、总体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和职能 城市性质为国家创新型城市、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 城市主要职能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安徽省双核城市之一。 2、城市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建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活力迸发、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大都市。到2030年左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完全建立,全面实现现代化。 3、城市规划策略 (1)区域联动芜马同城,打造安徽省域核心 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群,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加快推动芜马都市圈建设,与合肥都市圈共同实现安徽省双核引领目标。 (2)自主创新加速转型,确立核心竞争优势 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具有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五大服务业。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贸易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 (3)提升江南舞动江北,开启都市跨越篇章 坚持组团发展与产城融合理念,举全市之力,加快实施跨江发展,形成城市两岸共同繁荣的拥江发展格局。突出综合集聚、高端引领,完善城市各组团服务

配套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4)江湖溢彩山水同城,建设拥江活力之城 凸显“山水”、“文化”特色,本着显山露水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拥江魅力都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皖江明珠、创新之城。 4、城市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2030年市域总人口530万左右,城镇人口450.5万左右,城镇化水平85%。市区(不含江北集中区,下同)城镇人口290万。 (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203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28平方公里,市区城镇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 二、区域协调措施 1、构建宁合芜城市群 坚持“区域联动、组群发展”思路。按照长三角城镇体系规划要求,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群。 2、打造芜马都市圈 整合城际铁路系统,协调跨江通道的建设与跨江交通系统的网络化,促进芜马都市圈内交通设施的共建共享。整合芜湖、马鞍山的比较优势,强调品牌创新,突出自主品牌汽车和精品钢产业优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三、市域城镇体系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3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项目名称: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陈坤 学号: 13401005 班级: 13级计科本1 指导教师:刘莹 2014年05月22日 目录

1 引言 (1) 1.1 选题意义 (1)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1) 2 系统需求分析 (1) 2.1 系统功能概述 (1) 3 系统存储结构说明 (2) 3.1 系统存储信息说明 (2) 3.2 系统存储结构设计 (2) 3.3 系统文件使用说明 (2) 4 系统功能实现及代码描述 (2) 4.1 录入职工信息模式 (3) 4.2 浏览全体职工信息 (3) 4.3 查询职工信息模式 (4) 4.4 删除学生信息 (5) 4.5 修改职工信息模式 (6) 5系统测试 (7) 5.1 职工信息录入模式 (7) 5.2 职工信息浏览模式: (8) 5.3 职工信息查询模式 (8) 5.4 职工信息删除模式 (9) 5.5 职工信息修改模式 (10) 6体会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源程序清单 (11)

1引言 1.1 选题意义 常言道,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职位高低,每个员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对集体的贡献。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成,对员工信息的收集,整理,梳拢……等等都有着促进作用。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谁能掌握第一手信息,从繁冗的信息库中发现闪光点,在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就能先于别人立于不败之地。使用者有了这个系统,对员工信息的掌握也就了如指掌,周到,稳固,细致,有条理,这个对于一个庞大的集体的管理统治更加能发挥突出性的作用。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是各大企业团体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职工升迁去向,任职岗位,素质评价,以及团队实力,企业规划,工资待遇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制度的不断改革,日常管理工作及保存管理日趋繁重、复杂。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简洁明了的职工管理系统。 在国外与国内不同,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而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各国家,地区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也不断开发实施了各类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但是,由于整体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经费短缺,理论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国内管理系统在机构设置、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人员要求上与国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存在有一定的不足,我国信息化网络平台监管力度不强,信息的保护措施也乏善可陈,因此构建安全有效的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是我们努力的一大方向。 2 系统需求分析 图2-1系统功能模块图

c语言职工信息管理系统(DOC)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设计题目分析 (3) 2.1题目简介 (3) 2.2设计要求 (3) 三、课程设计内容 (3) 3.1总体设计 (3) 3.2详细设计 (4) 3.3调试与测试 (12) 四、设计心得与总结: (13) 五、附录(完整源程序清单) (14)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亲自设计程序,可以令我们熟悉c语言操作,更熟练的掌握c语句。初步体会编程的过程,为将来的程序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和培养兴趣。 二、设计题目分析 2.1 题目简介 可以向文件中写入、删除、添加职工信息,也可以从文件中导出来浏览 2.2 设计要求 职工信息包括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资、住址、电话等(职工号不重复)。试设计职工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职工信息录入功能(职工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职工信息浏览功能--输出 查询和排序功能:(至少一种查询方式) --算法 按职工号查询 按学历查询等 职工信息删除、添加功能 三、课程设计内容

3.2 详细设计: 1、主函数:main() 显示系统工作菜单,罗列该系统所有功能。先声明所有将会调用到的函数名。再运用选择函数switch即可根据使用者所输入的功能代号进入对应的功能程序。亮点:定义一个全局指针变量*p和全局变量a。其中a表示当前系统中职工人数,p指向a的地址,追踪人数变化,这样在添加或者删除导致人数变化后,浏览函数display()能够正确显示出当前人数的职工信息。宏定义define N指定首次输入的职工人数,可根据不同需要随时更改。

3、保存函数:void save(int m) 定义文件指针fp,用fopen"只写"打开指定在D盘的“d://bbb.txt”文本文件。首先用if语句判断文件是否打开成功,若fopen返回值不为0,则可继续下面操作。用for循环通过fprintf语句将结构数组em中的内容写入保存在D盘的文本文件里面。形参m指需要写入文件的职工人数。最后关闭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