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当心中毒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双氧水(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卡 化学品名称/别称:过氧化氢、双氧水 危险性类别:助燃、强刺激性、氧化性 危险性标志: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无品成分 CAS号含量过氧化氢 7722-84-1 30-35 % 危险性概述: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闷、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戴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耐酸碱服/围裙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物理和化学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熔点:-2(无水) 沸点:158 相对密度(水=1):1.46(无水) (无水) 溶解性: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灯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参考样式)

工作场所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样式) 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噪声) 粉尘) 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 4、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 5、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 6、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 7、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 8、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 9、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 1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氨) 11、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氧化碳) 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电焊工岗位-- 13、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烫伤) 14、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丁酮) 15、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丙醇) 16、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液氮) 17、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醇) 18、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 19、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 2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氯甲烷) 21、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苯) 22、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硝酸) 23、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氢氧化钠) 24、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 25、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可溶性镍化物) 26、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佛尔酮) 2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环己酮) 高温、电焊尘、有毒气体、弧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酸乙酯)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乙烯)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盐酸)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煤气)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钒)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锰)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氯气)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化氢)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氮气)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四氢呋喃)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醛) 职业病危害告知 卡( 1,4- 丁炔二醇)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1,4- 丁二醇)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钴 -60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铯 -137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氧化 刺激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羟基二异丙 苯)Diisopropylbenzenehydroperoxide C12H18O2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无资料闪点:无资料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危险特性 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过氧化物,受热;光照、猛烈撞击或遇明火、硫酸,均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有氧化性。 接触后表现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惰性的、潮湿的、不燃烧的物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 浓度 MAC(mg/m3):无资料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队:119 人民医院:120 危险性标志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存在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Diisopropylbenzeneh ydroperoxid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过氧化物,受热;光照、猛烈撞击或遇明火、硫酸,均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有氧化性。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全套100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全网最全(精编版)

【100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全网最全(精编全套版) 1,2-二氯 乙烷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丁酮丁醇三氯乙烯 三氯甲烷 (氯仿) 丙烯腈 (皮) 丙烯酰胺丙酮乐果乙腈 乙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锡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二甲基苯 胺 二甲苯 二硝基甲 苯(皮) 二硫化碳吡啶噪声四氢呋喃四氯化碳壬烷异丙醇异佛尔酮手传振动木粉尘松节油柴油棉尘正己烷正庚烷正戊烷氟化氢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锌氨氯丁二稀氯丙烯氯乙烯 氯气氰化氢 (皮) 氰化物(皮)水泥尘 汞及其无 机化合物 汽油溴甲烷滑石粉尘激光炭黑粉尘烟草尘环己烷 环己酮环氧乙烷 甲苯-2,4- 二异氰酸酯 甲苯(皮)甲酚甲醇(皮)甲醛电焊烟尘电离辐射 白炭黑粉 尘 百草枯盐酸 石墨尘石棉粉尘矽尘砂轮磨尘砷化氢 (胂) 硝酸硫化氢硫酸 碳酰氯(光 气) 碳酸钠(纯 碱) 磷化氢粉尘 紫外线臭氧苯苯乙烯苯胺(皮)过氧化氢酚醛树脂铅及其化 合物 铍及其化 合物 铝尘 锰及其化 合物 镉及其化 合物 镍及其化 合物 间苯二酚陶土粉尘高温 *以上共精编100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标准限值已校对准确,敬请放心你的时间如此昂贵,为什么要徘徊在平庸文档中

工作场所存在1,2-二氯乙烷,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 理化特性健康危害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微溶于水, 可混溶于醇、醚、氯仿。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 及谷物杀虫剂。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 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闪点:13℃爆炸下限:6.2% 危害因素分类:化学因素类。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属高毒类。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急性中毒: 其表现有二种类型,一为头痛、恶心、兴奋、激动,严重者很快发生中枢 神经系统抑制而死亡;另一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呕吐、腹痛、腹泻, 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和肾病变。 危害后果: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 当心中毒注意防火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洗胃。就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可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标准限值:PC-TWA 7mg/m³,PC-STEL 15mg/m³检测数据:检测日期: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化验室)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化验室)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 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丙醇) 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 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 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氢氧化钠) 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 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盐酸) 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氮气) 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丙酮)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公司内部电话:37903967

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 作业场所氧气,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氧气 oxygen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 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 者可失明。皮肤接触液氧可致冻伤。 无色无臭气体,是易燃 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当心中毒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注意防护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公司内部电话:379039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