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水湿

痰饮水湿
痰饮水湿

(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

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或燥伤津液,如《症因脉治》说:“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喘为咳,伤于肠胃,为痰为嗽,此外感燥邪作矣。”或因气滞、气虚,气不行津而津液不布,如朱丹溪所谓:“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闭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成痰。”或诸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致水湿痰饮内生,如《医学入门》所说:“痰饮,……皆因饮水及茶酒停蓄不散耳,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成痰。”

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水湿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肺为水之上源,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若外邪犯肺,气失宣降,津液不布,凝聚而生外感之痰饮;肺气不足,治节无权,水湿津液失于宣化,则痰饮恋肺;或肺阴不足,虚火煎熬津液,可发为内伤燥痰,故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脾为水之中州,主运化水湿。若外感湿邪,饮食失宜,致脾气阻滞不运;或内伤思虑,劳倦太过耗伤脾气,使脾

虚不运,津液停聚或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转化,均可聚湿生痰。如《景岳全书》所说:“脾家之痰,则有虚有实,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中医亦称“

脾为生痰之源”。肾为主水之脏,主管水液代谢的全过程。若肾开阖不利,水液排泄失司,停聚而为水湿痰饮;或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温运而湿聚痰生;或肾阴不足,虚火灼津,煎熬津液而成痰。《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239卷曰:“肾生痰多虚痰,久病多痰,……非肾水上泛为痰,即肾火沸腾为痰,此久病之痰也。”三焦为“决渎之官”,三焦气化失司,则水道不利而为痰。《圣济总录》说:“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此外,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气不行水;心阳不振,行血无力,均可致湿浊聚积而成痰饮。总之,水湿痰饮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劳逸失常,使肺、脾、肾、肝、三焦及膀胱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所致。

(三)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碍气血运行

水湿痰饮为有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则常阻碍气血的运行,日久可致瘀血形成,故多挟瘀为病。《张氏医通》曰:“痰挟死血,随气攻注,流走刺痛。”《证治汇补》亦指出:“胃脘之血,为痰浊所滞,日积月累,渐成噎膈反胃。”均说明水湿痰饮可阻滞气机,使气不行血而成瘀血。若痰饮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可出现肢体麻木或疼痛,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病症;痰浊阻于心脉,心脉痹阻不通,可见心前区闷痛,甚则放射至肩臂;痰结于肌肉筋骨,痰气血交阻,则可形成瘿瘤、痰核、瘰疬、阴疽、流注、梅核气或乳房结块等病症。故《丹溪心法》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2.影响脏腑气机

水湿痰饮停滞,易于阻滞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如痰饮停肺,使肺失宣降,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甚则不能平卧等症;水湿痰饮困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可见脘腹痞满,恶心呕吐,泛吐痰涎,肠鸣溏泄等症;痰在于肝,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则可胸胁胀满,乳房胀痛,甚则肝风挟痰上扰,而致眩晕、耳鸣,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痰涎壅盛等;痰在于肾,肾之气化失司,则见腰膝痹痛,足冷,甚则水肿等症。

3.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痰与饮相对而言,致病部位十分广泛,内至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处不到,可影响多个脏腑组织。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说:“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颠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同时,其病理变化多种多样,临床表现异常复杂。如痫病乃痰所致,平时病人无明显症状,一旦发作,痰浊内动,则突然昏仆,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又如中风痰厥,表现为口眼喎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等。《重订严氏济生方·咳喘痰饮门》说:“其为病也,症状非一,为喘,为咳,为呕,为泄,为眩晕、心嘈怔忡,为愪寒热疼痛,为肿满挛癖,为癃闭痞隔,未有不由痰饮之所致也。”所以有“怪病多痰”、“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饮邪致病,或停于胸胁为悬饮,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等症;或停于胸膈为支饮,见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咳吐清稀泡沫痰等症;

或留于四肢为溢饮,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痛等症;或停于胃肠为狭义之痰饮,见脘腹胀痛,肠鸣沥沥有声等症。水湿致病不仅病位广泛,或壅于上焦,使肺气痹阻,气滞不畅;或阻于中焦,则脾胃升降失常,清浊之气相混;或注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尿液排泄不利。而且因患者体质之差异或用药之失误,可以从寒化或从热化。水湿从寒化,可犯心或入肾,使心肾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水湿从热化,湿热留于三焦,则病势多缠绵难解,郁甚化火,更可产生一系列变证。水湿痰饮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体可归纳为咳、喘、悸、

眩、呕、满、肿、重、痛等症状。虽然痰饮病证繁多,错综复杂,但舌苔滑腻,为其共有特点之一。

4.兼挟他邪为患

痰饮为湿浊之邪,其致病常表现为病变部位的闷胀困重,麻木冷痛,寒甚热减,或肿块不红不热不痛,根脚散漫等阴证性质,故《》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但痰之致病,常由其他病因诱发,或兼挟他邪为患。除痰瘀相关外,临床上尚有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火痰、气痰、食痰、酒痰等不同相兼病证。《医林绳墨·痰》指出:“因于风者,则中风头风,眩晕动摇;因于火者,则呕吐酸苦,嘈杂怔忡;因于寒者,则恶心吞酸,呕吐涎沫;因于湿者,则肢节重痛,不能转移;因于七情感动而致者,则劳瘵生虫,肌肤羸瘦;因于饮食内伤而得之者,则中气满闷,腹中不利,见食恶食,不食不饥。此皆痰之所致也。”

5.蒙蔽清窍,扰乱神明

痰饮致病,每易蒙蔽清窍,扰乱神明,出现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证。如痰湿上蒙清窍,可见头昏头重、眩晕、精神不振等症状;痰迷心窍,扰乱神明,可见心悸、神昏、痴呆、癫证等病症;痰郁化火,痰火扰心,可见心烦、失眠、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等病症;肝风挟痰上扰,则发痫病;心虚痰郁,则见惊悸不宁,多梦失眠等症。

6.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水湿痰饮皆由体内津液积聚而成,均有重浊黏滞之性,且作为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又会影响脏腑气机,加重水液代谢障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因此,水湿痰饮致病均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难于速愈。如由痰饮所致的胸痹、眩晕、咳喘、癫痫、瘰疬、痰核、瘿瘤、流注、阴疽等病,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困难,尤其是一些顽痰伏饮,病程更长,故有“久病多痰”之说。

(一)瘀血的概念

瘀血,又称为恶血、败血、衃血、蓄血等。《说文解字》说:“瘀,积血也。”瘀血,即体内血液停滞凝聚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之一。它既指脉管中凝聚不行之血,又包括体内存积的离经之血。唐容川《血证论》说:“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瘀血和血瘀的涵义不同。瘀血是能导致新的病变的病理产物,为病因学概念;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为病机学概念。所以侧重于讨论病理产物和病因时称为“瘀血”,侧重于讨论病机时称为“血瘀”。

(二)瘀血的形成

外感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结石以及各种内外伤等致病因素,作为形成瘀血的初始病因,导致气虚、气滞、血寒、血热、阴血亏虚以及脉道损伤等,均可使脉中血液运行迟缓、停滞或离经积存体内而为瘀血。瘀血形成的机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迟缓、阻滞、凝聚而为瘀血。其常见因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血虚以及脉道伤损不利等。气为血帅,推动血行,气虚或气滞则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寒邪客于血脉则凝滞收引,血行受阻;热邪入于血分,煎熬津液则血液黏稠,血行不利;血虚则脉道涸涩,不能滑利通畅,“譬如江河之水,浩浩荡荡,岂能阻塞,惟沟浍溪谷水浅泥淤,遂至壅遏”(《医论十三篇》);脉道受损不利,“脉不通则血不流”(《千金要方》)。上述因素均可通过影响血液运行最终发展而成瘀血。二是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为瘀血。如各种内外伤、撞击挤压伤,造成内出血;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以致血逸脉外等,血离脉管,停积于体内,一时难以消散,而直接成为瘀血。三是污秽之血为瘀血。早在《内经》中已有“恶血”、“衃血”之名。《景岳全书·血证》曰:“败血凝聚色黑者曰衃”。王肯堂《证治准绳》明确提出了“污秽之血为瘀血”的观点。污秽之物可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类。外源性污秽之物如各种致病微生物、一氧化碳等。《》即指出:“温疫者,疠气流行,多兼污浊。”内源性污秽之物,指因脏腑功能失调或衰竭而产生的诸如痰饮、湿浊、脂液、尿毒等。这些体内外污秽之物进入血液,与血相结,形成污秽之血。若污秽物数量多、浓度大、进入血脉时间长,则会损伤血脉,并附着于血脉壁上,使血行迟缓涩滞,甚至死血壅塞血脉,或血脉闭阻不通,形成瘀血。此外,学尚有“久病多瘀”之说。因为病久不愈,一方面耗伤正气,以致气血亏损,气虚鼓动无力,血亏脉道不利而成瘀;另一方面病久则病变由浅入深,由阳络(体表之)深入阴络(脏腑之络脉),而形成瘀血。如叶天士所说:“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停滞体内,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会影响全身或局部的血液循行,阻碍气与津液的运行,使痰瘀气滞互见。瘀血日久不散,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又可阻碍新血生成,故久瘀多伴有血虚之象。唐容川《血证论》说:“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此外,瘀血壅积,尤其是离经之瘀血或痰瘀污秽互结之死血,留滞日久不能及时清除,亦可化热化毒,形成瘀、热、毒互结之势。瘀血致病,导致机体诸多部位发病,其症状复杂多变,但主要特点可归纳如下:

1.病机特点

(1)阻滞气机:血为气母,血能载气,故瘀血一旦形成,必然会影响气的正常运行,而导致气机郁滞,即所谓“血瘀必兼气滞”;气为血帅,气机郁滞又可导致血行不畅,从而形成血瘀气滞、气滞血瘀的恶性循环。如局部外伤,血出致瘀,使受伤部位气机郁滞,出现局部疼痛、青紫、肿胀等症。

(2)瘀阻经脉:《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

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以通为要,瘀血阻于经脉,则血液失于畅行,不通则痛,局部可出现疼痛、青紫、瘀斑、瘀点,或导致癥积肿块,甚则坏死等;经脉淤阻不通,脉络受损,则血逸脉外而见出血紫暗有块等。

(3)影响新血生成:瘀血阻于经脉之中,可致血液运行不畅,受阻部位得不到血液的濡养滋润,势必导致脏腑功能异常,影响新血的形成,故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故久瘀之人,常可见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血液亏虚而失于濡润的症状。

(4)病位固定:瘀血作为一种有形的病理产物,一旦停滞于体内某一部位,多难以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点,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癥积肿块日久不消等。

(5)病证繁多:血液在人体的运行无处不到,周流不息,滋润濡养全身,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由此也决定了瘀血致病病位非常广泛,人体全身各个脏腑组织,都有瘀血为患的可能。因瘀血停积的部位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病证。如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头痛、头晕、健忘、痴呆、癫狂,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语言謇涩、肢体活动障碍等;瘀阻于心,可见心悸气短、心胸憋闷、心前区隐痛或绞痛阵作,或引左臂内侧而痛,甚则唇舌青紫、汗出肢冷等症;瘀阻于肺,可见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气喘咳嗽、咯血,或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瘀阻于肝,结于胁下,可见腹胀纳呆、胁肋刺痛、癥块;脉络瘀阻,则见腹部脉络怒张、面色青黑、面颈胸臂有血痣朱纹;瘀阻胃肠,可见胃脘刺痛、拒按、痛处固定,或见呕血、便血,或大便色黑如漆;瘀阻胞宫,可见小腹疼痛拒按,或痛经、闭经、崩漏、月经不调、经色紫暗有块等;瘀阻肢体经脉,可见肢体麻木疼痛、肿胀青紫等;瘀阻皮下或体内,可见癥积肿块。此外,瘀血阻滞日久,尚可导致痰浊内停,或郁积化热。

2.病症特点

瘀血致病,病位广泛,病症错综繁多,但其主要病症特点可归纳如下:

(1)疼痛:一般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势尤甚。

(2)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在体内多为癥块,按之有形,质地较硬,位置固定。瘀血所致肿块包括内脏肿大、新生物、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等。

(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漆。

(4)紫绀:面色紫暗,爪甲、肌肤、口唇青紫。

(5)舌象异常: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

(6)血管异常:脉涩或结代,或无脉。或人体各部位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或阻塞。

此外,瘀血致病还常见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或偏瘫,健忘,精神狂躁,渴不欲饮等症状。

痰证论

痰证论 第一章痰的概念 痰乃是人体病理变化的产物,亦称第二病因。它既成于“五脏之伤”,而又反馈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证候。 痰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之痰的内涵是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致病因素,其外延甚广,泛指因此所致的某些特殊表现。由于不易被人们的感官直觉,即看不到排出来或其它实质性的痰,只能从症测知,故名隐形之痰,亦称内痰。 狭义之痰的内函仅指肺部渗出物及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其外延即指咳咯或呕恶而出之痰。因其容易被人们的感官所察觉,即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故名显形之痰,亦称外痰。二者虽有所不同,但在病理变化上是密切相关的,同出一体,皆水湿、津液之变生。而外痰又是内痰在某些脏腑或局部病理变化的表现。 痰与水、湿、饮均为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病理产物,其性状、发病特点、临床分类截然不同,应加以区别。水病是体内水湿停留于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的一种疾患,其性状为质清,流动性大的液态,多流积于低下松弛部,临床上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湿证是由于内外湿邪侵袭人体、困阻脾土、运化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类病症,其性状类似气态,弥漫全身.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根据病因分为内湿证、外湿证。饮证是水湿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局部的一类病证,其性状较痰浊而清稀,流动性不大,常聚于胸腹肠胃等管腔之中,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支饮、悬饮、溢饮、痰饮。痰证泛指因痰而产生的各种病症,痰从性状而言,质稠而呈半凝固状态,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致病范围甚广,其所停部位的不同以及寒热虚实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 总之,水、湿、痰、饮虽是四种病理产物,又是不同的致病因素,它们之间还有其内在联系:水化生湿,湿聚生痰,痰为饮之甚,饮为痰之渐。 第二章痰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痰证理论是贯穿于祖国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痰证学说的先导 《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因此,后世将肺、脾、肾三脏视为水液代谢与调节的重要脏器。 病因病机病症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心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又说:“太阴所至为积满”。《素问·气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痰湿体质看了有帮助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痰湿体质看了有帮助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脏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运行、转化失调,体内津液聚积而形成内湿,水湿停留在体内的某个部位,久则凝聚成痰,这个痰就是会使人生病的坏东西,所以中医讲“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证”。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多发于生活富足、缺乏运动的人,常表现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等,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大腹便便、满面油光、行动笨拙的人,按中医体质学的说法,这种胖人多属于痰湿体质。 一、您是痰湿体质吗?简单测测就知道。 1、您感到胸闷或腹部胀满吗? 2、您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或不爽快吗? 3、您腹部肥满松软吗? 4、您有额部油脂分泌多的现象吗? 5、您上眼睑比别人肿吗? 6、您嘴里有黏黏的感觉吗? 7、您平时痰多,特别是咽喉部总感到有痰堵着吗? 8、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 符合五条以上为痰湿体质。 如果以上问题您的回答都为“是”,则为典型痰湿体质。 二、现代人的痰湿体质是怎样现成的? 1、先天禀赋偏向痰湿体质,父母遗传。 2、寒湿侵袭,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3、饮食不节,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4、缺乏运动,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5、年老久病,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三、痰湿体质气血不足有哪些表现? 痰湿质者多由于脾胃功能失常,饮食水谷精微运化障碍,以致湿浊留滞,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粘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痰湿阻滞血脉,容易形成月经延后、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一旦闭经则加重痰湿体质,促生肥胖;而痰湿肥胖者也容易月经不调。痰湿体质、肥胖、月经不调如影随形,互为因果,密切相关,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发不孕。男性肥胖会有不育。 另外,经常性的白带过多,色、质、味异常,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不论感染与否,在中医看来都属于带下病。痰湿体质的女性最容易患带下病。

从“湿热痰瘀”等方面论治痛风的临床经验

基金项目:南京市科技计划(201303025) 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冯文韬(硕士研究生)];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科(吴素玲) 作者简介:冯文韬(1987-),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三研究方向:风湿免疫三E?mail:924830987@https://www.360docs.net/doc/fe463813.html, 通信作者:吴素玲(1968-),女,博士,硕士生导师三研究方向:风湿免疫三E?mail:2960948815@https://www.360docs.net/doc/fe463813.html, 从 湿热痰瘀”等方面论治痛风的临床经验 冯文韬 吴素玲 【摘要】 痛风主要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属于中医学 痹症”范畴三笔者从 湿二热二痰二瘀”等方面治疗痛风,认为痛风的发作以湿热痰瘀为标,脾肾亏虚为本,急性发作期以 利湿泄浊二清热解毒二通络止痛”为主治其标,缓解期以 健脾益肾”为主调其本,以四妙丸为主方随证加减,辨证施治,疗效显著三 【关键词】 痛风; 湿热痰瘀; 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02.036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发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二痛风石形成二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二肾功能不全[1]三近年痛风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呈逐步上升趋势,尤其是沿海居民经常食用海鲜者发病率较内地居民发病率明显升高三Choi HK 等[2]研究表示摄入海产品较多者痛风患病的危险增加1.51倍三痛风急性发作多表现 为关节变红二肿胀二发热二疼痛,常伴关节活动障碍,首次发作多于足第一跖趾关节[3],其次为跗跖关节二踝和足跟三病情容易反复,患者十分痛苦,生活和工作严重受到影响,笔者临床从 湿二热二痰二瘀”等方面治疗痛风,疗效显著三1摇痛风病机溯源 痛风属于中医 痹证”的范畴,但二者又不完全相同,痹证主要是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闭阻肌肉二筋骨二关节,导致关节疼痛甚至变形,而痛风主要与患者体质和平素饮食偏 好有关,患者大多形体肥胖,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致中焦运化不利,水湿内聚,日久化热,湿热互结,经脉闭阻,不通则痛,发为本病三 对于痛风的病机,各医家认识不尽相同,部分医家认为主要因感受外邪所致,如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 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 夜则痛甚,行于阴也”[4],认为痛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风热二风湿等;林佩

温病湿热证

温病湿热证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既指正常“六气”中的“二气”,又指反常情况下致病邪气—“六淫”中的“二淫”。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将湿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此可知,湿热在中医理论中既为病因又为病症。 温病湿热症的病因病机 薛生白《湿热病篇》中云:“太阳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初步描述了湿热为病的病因病机。吴鞠通认为湿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外邪入里,里湿为合”。脾胃失调,内湿停聚,复感受外来之湿热病邪,邪气趁机乘虚而入,与内湿相引,同类相召,发为湿热证。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方面,认为两者对温病湿热证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外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湿的产生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如“吾昊湿邪害人最广”,认为内湿的产生于体质,脾胃功能以及饮食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诸家,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内因和外因有直接关系。外因多为外感湿热病邪。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饮食习俗等因素的有关,如南方多潮湿多湿热证。并且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嗜酒以及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外因为温病湿热证发病的关键因素。湿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表而入,但从口鼻而入者更多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薛雪曾云:“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除了外感因素外,温病湿热证的发病也受到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等,即所谓“内外相引,故病湿热。”这些内在因素不但可以影响到湿热病的形成与发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发病后的证候类型,病情的轻重虚实和疾病的演变转归。叶天士《温热论》中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凡恣食生冷、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或素体肥胖、痰湿热盛者,影响脾胃健运,多有湿邪蕴结于里,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因素,阐述了内湿是湿热类温病发生的中药内在因素。 温病湿热证的传变 湿热之邪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疾病虽不尽相同,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病机传变则不外“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的范围。温病湿热证湿热之邪由口鼻肌表直入中道,内外相引,发为

痰饮水湿

(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 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或燥伤津液,如《症因脉治》说:“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喘为咳,伤于肠胃,为痰为嗽,此外感燥邪作矣。”或因气滞、气虚,气不行津而津液不布,如朱丹溪所谓:“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闭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成痰。”或诸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致水湿痰饮内生,如《医学入门》所说:“痰饮,……皆因饮水及茶酒停蓄不散耳,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成痰。” 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水湿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肺为水之上源,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若外邪犯肺,气失宣降,津液不布,凝聚而生外感之痰饮;肺气不足,治节无权,水湿津液失于宣化,则痰饮恋肺;或肺阴不足,虚火煎熬津液,可发为内伤燥痰,故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脾为水之中州,主运化水湿。若外感湿邪,饮食失宜,致脾气阻滞不运;或内伤思虑,劳倦太过耗伤脾气,使脾

中医论痰

中医论痰 中医谈痰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脾为生痰之源: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如气困重于湿困:应首选补中益气汤,健旺脾气(人参、白术、炙甘草),升补元气(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燥化湿邪(陈皮)。如湿困重于气困:应首选二陈汤(陈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茯苓,甘草,乌梅,生姜)。脾为生痰之源,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有关。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脾生之痰,痰色白稠厚易出,仿佛有从咽喉滑入口中之感,不需用力咳出,常称此为湿痰嗽,不称为咳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湿痰嗽,指痰湿壅肺所致之咳嗽,具有痰出嗽止之证候特色。水

谷精微在肺中进行疏布要有气的鼓动,否则就容易形成痰存在肺中,这种气包括脾气、肺气、肾气。脾气运化水谷精微更加直接,影响明显并且常见。肺为贮痰之器。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痰虽从肺出,但中医认为,咳痰,非肺之象,而是水行不利之象。咳嗽即为风不调之象,咳痰即为水不调之象,均非肺之独病,而是与其它脏腑密切相关的。水代谢。中医认为水谷入胃后,对人体有生理作用的津液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布散津液到全身。其中一部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全身。下输至膀胱中的水液,再在肾的气化作用下,一部分(清的部分)上注于肺,润养肺金,一部分(浊的部分)化为尿液排出体外。打通肺经和大肠。肺经循行从大肠出发,先到达肩膀头,顺手臂而下到手指端,交大肠。肺吸收新鲜空气,大肠得气后,才能正常运转,清除糟粕,肺脏才能平平安安。1、揉中府、肺俞,止咳又润肺。肺经从体内行至肩膀头出,起于中府和云门两穴。若点揉二穴很疼,必有邪客,可用大真空罐在此拔罐,一罐两穴,引出入侵之外邪。罐斑通红为热;罐斑黑紫为寒;皮肤出泡为湿。咳嗽初期,刺激点揉中府、肺俞(或拔真空罐5分钟),立马止咳。2、常搓手腕,清涕自消。肺喜温,怕寒凉。手

9种体质病

1、体质类型: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是正常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患病少。 养生要点:重在维护 对策:平时只要注意饮食有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即可。 2、体质类型: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肌肉不健壮,时感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调,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闷、内向。患病倾向,易出现寒病,腹泻、阳痿等。 养生要点:温阳补益气防腹泻、阳痿等疾病 对策:食宜温阳。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葱头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起居要保暖,特别是背部及下腹丹田部位,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防止出汗过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运动避风寒,冬天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 3、体质类型:阴虚体质 阴虚质的人体形多瘦长,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脸上冒火,面颊潮红或偏红,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动,舌质偏红,苔少。患病倾向为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养生要点:滋阴注意甲亢等疾病

对策:注意食宜滋阴,多吃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瓜子等性温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避免在高温酷暑下工作。 运动勿太过,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4、体质类型: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患病倾向是疮疖、黄疸等病。 养生要点:注意清热利湿 对策:食忌辛温滋腻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温滋腻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雯助热的食物。 起居避暑湿,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减少户外活动时间。运动宜增强,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 5、体质类型: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人经常感觉疲乏、气短、讲话的声音低弱、容易出汗、舌边有齿痕。患病倾向有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养生要点:益气健脾注意胃下垂疾病 对策:平时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 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午间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运动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 6、体质类型:气郁体质

清热去湿化痰的中成药

清热去湿化痰的中成药 在生活中清热祛湿化痰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健康化痰,那有哪些药可以清热祛湿化痰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关于可以清热祛湿化痰的药物及其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可以治疗清热祛湿化痰的中成药 可以吃茵陈五苓散或葛根芩连汤,如果不嫌麻烦的话,最好就是喝葛根芩连汤,它是用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炙甘草6g一起煮水服用的,我们可以到药店按量去抓这几种药,先煮葛根,再放其它药一直水煎服即可,有清泄里热的作用,对于胸脘烦热,口干舌燥有良效。 用中药一定要去大医院找真正的中医,按中医理论,运用中医四诊法进行辨证,只有辨清证后用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按中医辨证的确为脾虚湿滞者,可服用健脾利湿之药.此类中医药较多,如常用的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 为什么会有痰 痰是一种由许多成分组成的物质,它的高液体含量是上皮对离子和水转运的结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来源于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细胞的产物。当呼吸道发生炎症病变时,呼吸道液体的成分就会发生改变,形成痰液。痰液中包含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成分。如果随便乱吐,痰变干后,痰中

成千上万的细菌就会飘到空气中。这些病毒、病菌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可在干燥痰液中存活6至8个月;而痰中的结核杆菌随尘埃飘飞,可维持8至10天的播散活力。 如何在生活中做到清热祛湿化痰 1、对付体湿,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 比如苋菜、冬瓜、扁豆、薏仁、绿豆、西瓜翠衣等。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 薏仁不仅含有高蛋白,而且还富含B族维生素、钙、铁、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平衡的谷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湿、增强肾功能。另外,冬瓜和西瓜也属于性寒味甘,清热生津的食物,湿热天气多吃冬瓜和西瓜都有较好的利尿作用。 2、保持衣物干爽 我们在夏季不要总是穿没有完全干的衣服,盖着潮湿的被子,被子是需要经常拿出来晒的。 3、保持屋内空气流通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4、少饮酒

12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这章主要讲的是痰饮咳嗽病,咳嗽原由很多了,主要讲的痰饮。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痰饮之病,痰饮是个概括的说法,那么细分可以分四类,这四类饮是什么意思?"何谓也",问这个名称了,世人都说痰饮有四,指什么说的呢?答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说饮有四啊,有这么几种,一种叫痰饮,一种叫悬饮,一种叫溢饮,一种叫支饮,有这么四种之分。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底下又问,名字虽然知道了,但是这个四饮有什么不同呢?又一个一个解释了,先解释痰饮,"其人素盛今瘦"他本来从前很丰盛,人挺胖的,可现在可瘦了,人身上这个胖瘦主要在水分之多少,现在都清楚,人体重水分占百分之七十几。津液不行水不化,停在身体里不化,津液不行就无力从形体。咱们人身上这种形体里头水分多的很,中医里中都叫津液,这个水不化津液,在里面停着,所以这个人瘦,形体上组织里水分很少,原来挺胖的人现在瘦下来了,这喝下去的水都流到肠胃里去了。“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水从胃到肠有水声了,这就叫痰饮。第一答的,人啊喝这个水不变成津液充实形体,所以人原来挺丰盛的,逐渐消瘦起来。这水跑哪去了呢?都流到胃肠里了,走于肠间沥沥有声,就是痰饮的一种症侯,这种饮就叫做痰饮。这个水变成痰或者饮,痰饮要分开,粘稠者谓之痰,稀薄如水谓之饮,搁在一起代言之"痰饮",首一条就把"痰饮"部位、状态都谈了。"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说饮后这个水不往胃肠去了,流在胁下,怎么叫悬饮呢?它悬于胁,在胁下悬着,古人起名字啊,很有意思,就像悬在胁下似的,一咳嗽就引着胁下痛,甚至胸胁全痛,这样谓之悬饮。悬饮与痰饮不一样了,饮这个水流在胁下,你咳唾,这个地方就痛,这叫做悬饮。底下是溢饮了,"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还有一种水流行啊,归到体表,它说四肢就代表外界体表了,主要在四肢,使四肢感觉沉。本来就应该汗出而不汗出,这句话大概溢饮都是表证的多,像咱们说那个大青龙汤,"伤寒脉浮缓,其人身重,乍有轻时",那个就是溢饮,"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它这个都是个表证,本来当汗出,一汗出,水气都在体表呢,不能停蓄在这个地方了,随汗排除了,它不汗出那就流到四肢皮肤肌肉,所以身体痛重。那他流到四肢这个痛,我们讲的很湿痹之症,也感觉沉,尤其四肢常痛,后头讲到风水的时候就有了,风湿风水这一类的,大概都有外邪。这叫做溢饮,溢饮者本来咱们喝水都喝到肠胃里,它溢于外,往体表上来,溢者溢于外叫溢饮。 最后讲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支饮者从下往上这是支,支东西的支,饮是往上,这个波及到肺,后面说有肺水,就指这个说的。这个饮冲逆于肺,所以它"咳逆倚息"。咳嗽,逆,上气谓之逆了,就是咳嗽上气了。喘而倚息,凭倚东西呼吸,息,一呼一吸谓之一息,那就喘了,靠着东西而不得平卧。气短,里有饮,这个支饮开始发于胃,往上逆迫,胃上有支饮就气短,压迫横膈膜,平卧往上压迫更的厉害,坐着靠着哪地方,水气往下往上压迫还轻点,所以他不得卧。"其形如肿",咳喘的厉害脸也要肿的,这咱们常见到过,为痰饮、哮喘、咳嗽多有这样的,眼泡还肿,这就叫做支饮。支,由下以支上,饮往上冲逆,高到肺部,所以有咳逆倚息不得卧反应。上面别看很少,这一段考试经常出题,在《金匮要略》最整齐莫过于痰饮和水气,有四种都是什么样子,考试出了多少回了。这一节就水的处所、部位及形象分为四类,根据这个来分的。底下就是与脏腑的关系了。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这不是说水饮跑到心脏去了,不是那样死于句下。就是这种水饮涉及到心脏的症候了,主要还是"心下坚筑",心下坚还是胃。筑,悸,就是跳,跳的还挺厉害,跳还是属于心脏,后世说水气凌心,心属火最怕水,涉及到心脏它还要跳,当然这个水也在胃,我们看这一段就是上面痰饮。"短气",胃里有水就短气,有水就叫恶水,我们要是想喝水都是胃里头没水,胃中干口中燥,有水就是恶水,而不愿意饮。往心脏上贴也行了,水克火了,所以水涉及到心脏,那他恶水的很了。其实就是痰饮,痰饮往上涉及到肺就是支饮,也有时水气涉及到心脏,心跳动的厉害,古人就说关系

痰证各家论述

痰证各家论述 一、痰的认识及演变过程 痰的概念有四:一、痰指排出体外之黏液,《黄帝内经》中已有痰的原义,隋代以后出现“痰”字,并逐渐取代了“涕”、“沫、“汁”等一义多字的用法; 二、痰指积聚体内之涎液;三、指痰饮病;四、痰是对复杂病证的思维方式。 中医理论基础是《黄帝内经》,但《黄帝内经》对痰证论述不多,但对水液代谢生理情况有所论述;《金匮要略》对痰饮描述很多并提出四饮分类及很多具体治疗原则和方药;《诸病源候论》列出“痰饮候”、“诸痰侯”,区分痰与饮,提出“百病皆有痰作祟”。至宋金元时期以后,痰证证治不断丰富和发展,各代医家均有独到见解,使痰证体系不断丰富完善。 二、各代医家理论概述 1.孙思邈 孙思邈医疗经验极为丰富,但多方药少理论,在方药方面,广泛搜集了大量前代方剂及当时验方,其中《千金要方》中载有痰饮病方数十首。用药特点有:1.治疗痰饮日久者,善于并用活血药,如用防己汤治疗膈间支饮,“若不愈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三合,微下利即愈”,芒硝活血软坚,使久痰得愈;2.善用吐法; 3.温药如生姜,姜汁运用很多; 4.亦有大黄、芒硝、大戟、芫花等峻下之法。孙思邈治疗经验丰富了痰饮病的治法,为后世进一步发展提供方药指导。 2.张从正 张从正将痰分为风痰、热痰、湿痰、沫痰,创造性提出“痰迷心窍”说,为用痰证学说理论治疗精神神经方面痰病做了有益的尝试。 3.朱丹溪 朱丹溪是痰证论治的代表者,他继承《和剂局方》并发展了痰证理论,病因方面,他强调“脾虚”、“气郁”,“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揉”。临床表现方面,提出百病兼痰的著名观点,“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痰在膈间使人癫狂或健忘”。治疗方面,提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金元之前,治痰多用汗吐下温法,但容易损伤阳气,故朱丹溪提出“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实脾土,燥脾湿”。与此同时,还强调应根据其成因、性质以及痰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定,以二陈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 4.张景岳 张景岳对痰证的论述,在景岳全书中有痰饮专篇,首先对痰和饮进行鉴别。其次分析了痰证的病机,“痰即人之津液……而血气即成痰涎”,则脏腑病,津液败,而气血不行时就会形成痰涎,同时指出痰饮病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脏有涉”。又将痰证分为虚实两类,“实痰无足虑”、“最可畏者唯虚痰”。治疗方面,张景岳强调元气的重要性,并提出温脾、强肾的治痰方法,强调温补的作用,总结了20余首方剂。预后方面,张景岳指出痰为水谷津液所化,可以随去随生,攻伐伤害元气是“但知目前,不知日后。”提出治痰关键在于“使之不生”。 5.清代医家 清代医家注重对痰证治疗的探讨,田宗汉《痰饮治效方》是一部痰饮治

痰湿体质的中医判定标准

痰湿体质的中医判定标准 【体质的概念】 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中医体质】 “体质”是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概念。查《辞海》无“体质”一词,但对“体”、“质”分别解释为:“体”,指身体,“质”为性质、本质。所谓体质,就是机体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素质特征。 【中医体质分类】 中医讲人的体质分为九类,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痰湿体质】 1.定义由于津液运化失司, 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体质特征 (1)形体特征: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2)常见表现: 主项: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 , 多汗且粘 , 胸闷 , 痰多。副项: 面色淡 黄而暗 , 眼胞微浮 , 容易困倦 , 平素舌体胖大 , 舌苔白腻 , 口粘腻或甜 , 身重不爽 , 脉滑 , 喜食肥甘甜粘 , 大便正常或不实 , 小便不多或微混。 (3)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 (4)发病倾向: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 (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3.古代文献依据 (1)《黄帝内经》中有“肥人”、“肥贵人”、“脂人”之说 , 即指体内痰湿较盛 之质。 (2)《格致余论》:“肥人多痰”, “肥人湿多”。 (3)《丹溪治法心要》:“肥白人多痰湿。” (4)《张聿青医案》:“第体丰者多湿多痰。” (5)《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 , 甘者令人中满 , 其气上溢 , 传为消渴。” (6)《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仆击 , 偏枯痿厥 , 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7)《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 ,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养生方法】 1.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2.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 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 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3.运动锻炼: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 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 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气功方面,以动桩功、保健 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 4.药物养生: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 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

老中医:解析“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有的人觉得,瘀是体内的垃圾,人人都会有,时刻会产生,就算这次把瘀祛除了,没多久身体还是会自己产生瘀,没什么大不了的。 殊不知,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再小的瘀堵,如果不引起注意,也会酿成大的悲剧。而瘀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引发癌症!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所有的人都对癌战战兢兢,因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和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不得不让我们对癌症心存恐惧。 中医认为,气在人体内是按照经络的线路运行的,所以经络是否畅通和癌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就像一个城市,经络就是这个城市四通八达的道路,气就是运行在各条道路上的汽车等交通工具。 如果道路畅通无阻,那么汽车就能正常行驶,城市秩序也就十分正常。可是如果道路出现拥堵甚至车祸,那么汽车就不能正常运行,如果不加治理,这条路就会成为一条“死路”。

如果多个地方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整个城市的交通就可能陷入瘫痪的状态。 那么这种情况发生在人体中,人体的某个部位就会出现肿块,如果较为严重的话,就可能是肿瘤。 说到底,那么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没错,就是“瘀”。故前人云: “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体内存在着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一系列瘀堵,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浊邪积聚,进而所变生的一种强烈致病物质,渐渐积累就会变成癌。 肝癌、肺癌、胃癌、子宫癌等癌症就是这样产生的。而无论是何种癌症,都是由于我们体内产生了瘀堵。 比如说肝受到了瘀堵,肝气运行不畅,瘀血积聚,时间一久,就变成了肝癌。肺部有瘀堵肺气损伤,肃降失常,百脉失朝,代谢失司或致肺气上逆而咳嗽咯痰,或肺阴虚损而致干咳,或肝火犯肺而致气逆作咳,最后就会产生癌瘤。

对朱丹溪治痰思想的认识_罗贤通

多途径给药,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西药的优势。[13]综上所述,骨小梁显微骨折是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间环节。先有骨质疏松,再有显微骨折,显微骨折的积累导致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重视骨质疏松的防治,增强对显微骨折的认识,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S ee m an E,Duan Y,Edm onds J,et al1Fracture site-specifi c def-i ci ts i n bone s i ze and vo l um etric d ens i ty i n m en w i th s p i n e or h i p fractures1J BoneM i ner Res,2001,16:120-1271 [2]K oszyca B,Fazzalari NL,Vernon RB,et al1Trabec u lar m icro fractures:nat u re and d i stri bu tion i n the prox i m al fe m urs[J]1C li n Ort ho,1989,244:208-2121 [3]K an i s J A,l an cet1984,(8367)1B271 [4]柴本甫,汤雪明,李慧1髋部骨折患者中股骨颈松质骨的破 骨细胞性骨吸收(扫描电镜观察)[J].中华骨科杂志,1995, 5(15):291-2941 [5]高令军,裘世静,戴克戎1青年与老年股骨距的显微结构特 征及其临床意义[J]1中华骨科杂志,1999,19(7):393 -3961 [6]BagiCM,M iller SC,B o wman B M,et al1D ifferences i n over l oad- ed and under loaded fe mu rs fro m ovari ecto m i zed rats:comparisi on of bone m orphom etry w it h t orsi on al testi ng1B one,1992,13 (1):351 [7]谢华,吴铁,李青男,等1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的扫描电镜观 察[J]1解剖学杂志,1999,22(4):323-3251 [8]张先龙,何耀华,曾炳芳,等,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的骨量和 骨显微结构研究[J],Shangh aiM ed J,2002,V01125,No,Sup-p.l [9]M a j umdar S,Kot h ariM,Augat P,et al1H i gh res o l uti on m agnetic res on ance i m ag i ng:three-d i m ensional trabecu lar bone arch i tec- t u re and b io m echan ical p roperti es[J]1Bone,1998,22:445 -4541 [10]Ji ang C,G i gerM L,Kw ak S M,et al1Nor m aliz ed B M D as a pre- d ictor of bon e strengt h[J]1A cad Rad i o,l2000,7:33-391 [11]U lri ch D,Van R i et b ergen B,Lai b A,et al1Load tran sfer anal y- sis of t h e distal rad i u s fro m i n-vivo h i gh res oluti on CT i m agi ng [J]1J B i om ech,1999,32:821-8281 [12]U lri ch D,R i etbergen B,Lai b A,et al1M echan i cal an al ysis of bon e and i ts m i croarch itect u re b ased on i n vivo voxel i m ages [J]1TechnolH ealt h Care,1998,6:421-4271 [13]乔荣勤1原发性骨质疏松辨证研究现状[J]1中国中医骨 伤科杂志,2000,8(2):45-47. 收稿日期:2008-07-04对朱丹溪治痰思想的认识 罗贤通,张菊花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朱丹溪为临床治痰大家,其论痰治痰的思想独树一帜。本文就朱丹溪的治痰思想进行总结和归纳。朱丹溪针对不同性质的痰,灵活运用中医学的各种治疗法则进行论治,并提出二陈汤为治痰要药,还论及了痰证的预后凶险。 关键词:朱丹溪;治痰;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108(2009)03-0008-01 朱丹溪为临床治痰大家,其论痰治痰的思想独具特色,对后世中医痰病学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痰性质的不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综合运用了中医学各种基本治疗法则,用药各异,独具匠心。 1辩证施治 111湿痰燥之治疗湿痰,朱丹溪赞成用燥湿化痰法。善用苍术、白术、半夏、胆南星、茯苓等,认为油炒半夏能大治湿痰。并提出专门燥湿痰方:胆南星、半夏、蛤壳粉。另一方治湿痰方:苍术、白术、香附、酒白芍。治肥人湿痰:苦参、半夏、白术、陈皮、竹沥。兼气热者予中和丸:苍术、黄芩、半夏、香附。兼食积者予青礞石丸:黄芩、茯苓、胆南星、半夏、枳实、礞石、玄明粉。112热痰清之治疗热痰,朱丹溪提出用清热化痰法。火热之邪内犯,致脏腑功能失其常,津液不能正常运化而成痰。因此,治痰的目的只是治标,清热泻火乃为治其本。代表方有清膈化痰丸,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香附、苍术组成,主治痰热壅遏胸膈之证。以芩连栀柏清泻上、中、下三焦火热,配以香附、苍术理气燥湿,不化痰而痰自除。以及另一清热化痰方清痰丸:乌梅、枯矾、黄芩、苍术、陈皮、滑石、青皮、枳实、胆南星、半夏、神曲、山楂、干姜、香附。以及黄连化痰丸:半夏、黄连、吴茱萸、桃仁、陈皮。具体用药有青黛、黄芩、黄连、天花粉等,认为:黄芩治热痰,假其下火也,天花粉能大治隔上热痰。 113寒痰温之治疗寒痰,朱丹溪主张用温补的方法。 #8 #第31卷第3期 2009年5月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 GCTCM N o13V o l131 M ay2009

如何去除体内湿热

如何去除体内湿热 作者:快乐的人浏览: 2857人回复:4人 湿热 体内湿热,有哪些症状? “从中医角度讲,湿气侵袭到上焦,就会出现有痰难咳或早起痰多的情况。湿属阴,热属阳,阴阳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寒热并存,就会出现湿热体质。湿热天气,这类人还会出现浑身黏糊糊的感觉。”武月萍博士说,长期遭受湿热侵袭,体湿的人就会出现倦怠、不想动弹、脸上出油多、头发容易脏、舌苔腻等症状。还有不少人早上起来后口臭,不想吃饭或者吃饭后觉得胃胀,大便稀、黏,排起来费劲等症状。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现脸上长“痘痘”,也可能受湿热侵 袭了。 30~45岁的人湿气比较重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尤其是30~45岁的人,属生命中“土”的年龄段,体内湿气比较重,夏秋之交属中医所说的“长夏”季节,也对应五行中的“土”,内外相合,湿上加湿,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如果湿热侵袭到小孩,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泻、大便不顺畅。如果湿热侵袭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现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状。 饮食调理,多吃芳香食物 湿热天气,湿热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调理呢?武月萍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小方法,不妨试试。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 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 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 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 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 少吃油腻、甜味品,预防湿热 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

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

【教学】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目的要求】 1.了解痰饮的概念。 2.熟悉痰饮的成因、致病特点与辨证分类。 3.掌握痰饮病的治疗原则与辨证论治。 【主要内容】 本篇是论述痰饮和咳嗽,但重点在“痰饮”。 论述痰饮分四种: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以及伏饮、留饮的成因 与证治。 第1条、第2条 【原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一)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二) 【词解】 素盛今瘦:治痰饮病人在未病前身体很丰盛,得病之后,形体消瘦。 沥沥有声:水饮在肠间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诸病源候论》作“漉漉有声”。 咳逆倚息:谓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 【释义】 第一条是论述痰饮病共分四类型。由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和主证不同,分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而这四种饮邪,总称为痰饮。所以痰饮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第二条是论述四饮的病机和主证。痰饮病是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肺气不能敷布津液,而使饮食精微变成痰饮,若下流肠间,则沥沥有声可闻。饮食精微化为痰饮,不得充养肢体,故身体虚弱,日见消瘦。 悬饮病是由于水饮形成以后,停留肝区而积聚在胁下,以致气机升降不利,所以心下硬满,咳唾时牵引胁肋疼痛。 溢饮是由于水饮形成以后,停积于内,泛溢于四肢体表,故身体或四肢疼痛而重,水邪郁滞,表闭不开,故不汗出。 支饮是由于水饮形成之后,停留心下的胸膈,水气凌肺,气失宣降,而咳逆倚息,气喘不能平卧。肺气逆于上而不能通调水道,饮停不化,故面部体表形如水肿。 【中心思想】 这两条是论述痰饮的分类和四饮的症状。 【教学参考】 [按语] 广义痰饮病的形成与人身水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身水液的正常流行情况,故广义痰饮是由肺脾肾气化失常,三焦水道通调失职,影响体内水液的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