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

《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
《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

三、《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

《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按照《序志》所提示,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原道》至《辨骚》五篇为“文之枢纽”;二是《明诗》至《书记》二十篇为“论文叙笔”;三是《神思》至《程器》二十四篇为“割情析采”。这只是刘勰对全书主要轮廓的说明,其具体安排还有以下情况:第一、二部分之交的《辨骚》,既有列入“枢纽”的必要,又与《明诗》以下“论文叙笔”各篇有相同的性质。“论文叙笔”的二十篇(加《辨骚》为二十一篇),一般称为“文体论”,其中又分“文”与“笔”两个部分:由《辨骚》到《哀弔》的九篇属“论文”,由《史传》至《书记》的十篇为“叙笔”,间于这两类之中的《杂文》和《谐隐》两篇,则兼属“文”、“笔”两类。“割情析采”的二

十四篇,又可分为创作论和批评论两个部分:《神思》至《总术》的十九篇是创作论,《才略》、《知音》、《程器》三篇为批评论。创作论与批评论之间的《时序》、《物色》两篇,也兼有创作论和批评论的性质。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序言。根据《文心雕龙》的这种结构体系,下面拟从“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创作论、批评论四个方面分别介绍。

首先讲“文之枢纽”,重点探讨《文心雕龙》全书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

(一)

“枢纽”不等于总论,这是首先要明确的。关于《辨骚》篇属上属下的长期争论,主要就是混淆了“枢纽”和总论的性质。所谓总论,应该是贯穿全书的基本论点,或者是建立其全部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从这个理解来看,不

仅《辨骚》,《正纬》也同样不具备总论的性质。所谓“枢纽”,也是关系全书的关键问题,不首先解决,就将影响和不利下面的论述。如《正纬》,因为儒家经典在东汉时期被纬书搅混了,不首先“正纬”,就会影响到在全书中贯彻“宗经”的基本观点。所以,“正纬”不过是为“宗经”扫清道路,并未提出什么总论性的论点。《辨骚》论骚体,实为“论文叙笔”之首。刘勰之所以把《辨骚》篇列为“文之枢纽”,有两个重要原因:一、“论文叙笔”共二十一篇,在全书中所占分量是很大的;而全书的理论结构,又是在这二十一篇的基础上,来总结文学理论上的种种问题;也就是说,刘勰是首先分别探讨各种文体的实际创作经验,再由此提炼出一些理论问题来。因此,整个“论文叙笔”部分,都是为后半部打基础。这样,

可以说“论文叙笔”的二十一篇,都具有论文之“枢纽”的性质。但不可能把二十一篇全部列入“文之枢纽”中去。把“论文叙笔”的第一篇《辨骚》列入“文之枢纽”,也正表明刘勰对整个“论文叙笔”部分的重视。二、《楚辞》是儒家经典之后出现最早的作品,即所谓“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并且《楚辞》又是“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在文学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楚辞》在儒家经典与后世文学作品之间,具有“枢纽”的作用。

由此可见,《正纬》和《辨骚》虽列入“文之枢纽”,但并不是《文心雕龙》的总论。属于总论的,只有《原道》、《征圣》、《宗经》三篇。其中《征圣》和《宗经》,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就是要向儒家圣人的著作学习。因此,

刘勰的总论,只提出两个最基本的主张“原道”、“宗经”。

“原道”的基本观点,上面已经谈到了。这里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刘勰提出“自然之道”的意图和“征圣”、“宗经”的关系如何?《原道》的最后一段已讲到这个问题: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在《原道》的讨论中,曾有人提出:“刘勰的《原道》,完全着眼在文上。”73这个意见是不错的,论者正看到了刘勰写《原道》篇的真正意图。如前所述,“自然之道”作为刘勰论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指万事万物必有其自然之美的规律,这是刘勰论证一切作品应有

一定文采的理论根据。他不仅认为文采“与天地并生”,甚至断言:“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情采》)可见,文章应该有文采,在刘勰看来是天经地义的。刘勰论文而首标“原道第一”,其用意就在于此。他虽然崇拜儒家圣人,却认为圣人也必须本于“自然之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说,从伏牺到孔子,“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这里的“神理”亦即“道心”,就是“自然之道”,圣人只有本于“自然之道”,研究“自然之道”,才能写成文章,完成教化作用。圣人的著作其所以能鼓动天下,刘勰认为,就因为他们的著作“乃道之文也”。这就表明,必须要有符合“自然之道”的文采,其著作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力量;而圣人的作用,只在于能掌握“自然之道”,能很好地发

挥“自然之道”的作用,所以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这就是“自然之道”和圣人的关系。

对“道”和“圣”的关系,上述理解是“自然之道”和儒家圣人(主要指周、孔)的关系。最近出现一种新的理解是:“道(佛道)沿圣(孔子)以垂文(儒家之经),圣(孔子)因文(儒家之经)而明道(佛道)。”74“道”不等于“佛道”,前已略及。这种“道圣”关系的新说,主要基于对“玄圣创典,素王述训”的如下新解:

“玄圣”(佛)创《佛经》之典,孔子述“玄圣”所创之佛典为儒家之六经,故孔子之所述为“训”。

此说的关键在于对“玄圣”的解释,论者“肯定”是“指佛言而无疑”,实则大有可疑。其说主要根据有三:一、宗炳的《答何衡阳书》、

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中说的“玄圣”是指“佛”;

二、《庄子》、《后汉书》、班固、何承天等虽用到“玄圣”,但“注家皆不得其确解”;

三、刘勰之前的宗炳、孙绰,刘勰之后唐初的法琳,均以“玄圣”专指佛,处于其间的刘勰也是佛徒,不能不也是指佛75。这些理由是很难成其为理由的。宗、孙之文,“玄圣”指“佛”是不错的,却无法证明刘勰所说的“玄圣”也指“佛”。道理很简单,“玄圣”二字与“佛”也好“儒”也好,都没有必然联系,各家都可用以指自家的远古之圣。仅以刘勰一家来看:《史传》篇的“法孔题经,则文非玄圣”,不是佛而是孔;甚至同一篇《原道》,“光采玄圣,炳耀仁孝”,岂能说使“仁孝”焕发光彩的“玄圣”是“佛”?上二例只能指孔,而“玄圣创典”的“玄圣”却并非指孔,但也不指“佛”

(详下)。同一人,同一篇的“玄圣”尚各有所指,怎能据宗、孙的“玄圣”判定刘勰的“玄圣”必同指一物?前面说过,佛入东土之后,为了宣传效果,往往借用儒、道的一些概念和词汇。怎能把宗、孙等借用道家与儒家早已运用的“玄圣”一词,来反证儒道的概念源于佛家呢?

《庄子·天道》和班固《典引》都用过“玄圣”,论者却以为“注家皆不得其确解”。纵使不得确解,也不能证明“玄圣”即“佛”,何况并非未得确解?成玄英注《庄子》的“玄圣、素王”为“老君、尼父是也”,“玄圣”指“老君”,“素王”指“尼父”,这怎是“泛指”,怎么不确呢?至于班固《典引》等文中的“玄圣”二字,说“均是泛指‘老君、尼父者也’”,那就不知何据了。李善注《典引》:

“玄圣,孔子也”76;李贤注《后汉书》中所录《典引》:“玄圣,谓孔丘也。《春秋演孔图》曰:‘孔子母征在,梦感黑帝而生,故曰玄圣。’”77这都是很明确的。第三条理由就无待细辨了,论者自己所列《上白鸠颂》的作者何承天、《后汉书》的作者范晔,都是孙绰之后、与宗炳同时、略早于刘勰的人,范晔在《王充(等)传论》中说的“玄圣御世”,是无法解为不“御世”的“佛”的,何承天则是宋初著名的反佛者,岂能颂佛为“玄圣”?“能不能说偏偏处于中间的刘勰”不用“玄圣”指“佛”,也就很清楚了。

“玄圣创典”一句的“玄圣”所指何圣,要从刘勰的具体用意来定。他的原话本来讲得很明确: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

如把这几句中的“玄圣”解为“佛”,上二句又作何解释呢?要是不割断上二句,则只能理解为“玄圣”指“风姓”,“素王”指“孔氏”,这就能顺理成章,勿劳旁搜博证。要求旁证,也应于《原道》本篇求之:

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这四句不正是上四句最好的注脚吗?“风姓”即伏牺。相传伏牺画八卦,演而为《易》,孔子作《十翼》以解释,这就是“翼其终”了,“述训”正指孔子的“翼其终”,“创典”则是伏牺的“画其始”了。所以,“玄圣创典”不是佛主创典,而是伏牺创典。如此,孔子要“述训”的,也就不是什么“《佛经》之典”,“圣”与“道”的关系,就不是儒家之圣和佛家之道的关系了。

(二)

至于“原道”和“宗经”两种基本观点的关系,这还须首先弄清“征圣”、“宗经”的观点之后才能说明。

《征圣》主要讲征验圣人之文,值得后人学习,即所谓“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宗经》则强调儒家经典的伟大,是“文章奥府”、“群言之祖”,因此,建言修辞,必须宗经。其中许多对儒家著作的吹捧,大都是言过其实的,什么“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完全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儒家经书是“衔华而佩实”的典范等等,除《诗经》中的部分优秀作品外,大多数儒经都是不堪其誉的。

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刘勰为什么要强调“征圣”、“宗经”,他的用意何在。《通变》中说:“矫讹翻浅,还宗经诰。”这个用

意,《宗经》中也明确讲到了:“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刘勰就是针对楚汉以后日益艳侈的文风,而大喊大叫“征圣”、“宗经”,企图以此达于“正末归本”的目的。从这一方面来看,“征圣”、“宗经”的观点虽有它的局限,但也是未可厚非的。

文心雕龙_神思_翻译

《文心雕龙·神思》原文及翻译 (一) 古人云1:“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2神思之谓也3。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4,视通万里。吟咏之间5,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6,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7!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8。神居胸臆9,而志气统其关键10;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11。枢机方通12,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13,则神有遁心14。是以陶钧文思15,贵在虚静,疏瀹五藏16,澡雪精神17。积学以储宝18,酌理以富才19,研阅以穷照20,驯致以怿辞21。然后使玄解之宰22,寻声律而定墨23;独照之匠24,窥意象而运斤25。此盖驭文之首术26,谋篇之大端27。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28;规矩虚位29,刻镂无形30。登山则情满于山31,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32,气倍辞前33;暨乎篇成34,半折心始35。何则?意翻空而易奇36,言征实而难巧也37。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38,疏则千里39。或理在方寸40,而求之域表41;或义在咫尺42,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43,无务苦虑44;含章司契45,不必劳情也46。 〔译文〕 古人曾说:“有的人身在江湖,心神却系念着朝廷。”这里说的就是精神上的活动。作家写作时的构思,他的精神活动也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当作家静静地思考的时候,他可以联想到千年之前;而在他的容颜隐隐地有所变化的时候,他已观察到万里之外去了。作家在吟哦推敲之中,就像听到了珠玉般悦耳的声音;当他注目凝思,眼前就出现了风云般变幻的景色:这就是构思的效果啊!由此可见,构思的妙处,是在使作家的精神与物象融会贯通。精神蕴藏在内心,却为人的情志和气质所支配;外物接触到作者的耳目,主要是靠优美的语言来表达。如果语言运用得好,那么事物的形貌就可完全刻划出来;若是支配精神的关键有了阻塞,那么精神就不能集中了。因此,在进行构思的时候,必须做到沉寂宁静,思考专一,使内心通畅,精神净化。为了做好构思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来积累自己的知识,其次要辨明事理来丰富自己的才华,再次要参考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获得对事物的彻底理解,最后要训练自己的情致来恰切地运用文辞。这样才能使懂得深奥道理的心灵,探索写作技巧来定绳墨;正如一个有独到见解的工匠,根据想象中的样子来运用工具一样。这是写作的主要手法,也是考虑全篇布局时必须注意的要点。在作家开始构思时,无数的意念都涌上心头;作家要对这些抽象的意念给以具体的形态,把尚未定形的事物都精雕细刻起来。作家一想到登山,脑中便充满着山的秀色;一想到观海,心里便洋溢着海的奇景。不管作者才华的多少,他的构思都可以随着流风浮云而任意驰骋。在刚拿起笔来的时候,旺盛的气势大大超过文辞本身;等到文章写成的时候,比起开始所想的要打个对折。为什么呢?因为文意出于想象,所以容易出色;但语言比较实在,所以不易见巧。由此可见,文章的内容来自作者的思想,而语言又受内容的支配。如果结合得密切,就如天衣无缝,否则就会远隔千里。有时某些道理就在自己心里,却反而到天涯去搜求;有时某些意思本来就在跟前,却又像隔着山河似的。所以要驾驭好自己的心灵,锻炼好写作的方法,而无须苦思焦虑;应掌握好写作的规则,而不必过分劳累自己的心情。 〔注释〕 1古人:指战国时魏国的公子牟。他的话载《庄子·让王》:“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2“形在”二句:原指身在江湖,心在朝廷。这里借喻文学创作的构思活动。魏阙(què却):指朝廷。魏:高大。 3神思:宗炳《画山水序》:“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全宋文》卷二十) 4悄(qiǎo巧):静寂。 5“吟咏”二句:指作家刚沉吟构思,文章尚未写成,可是在作家心目中,好像已听到那篇未来作品的音节铿锵了。吐纳:发出。 6睫(jié节):眼毛。 7致:达到。 8神与物游:指作者的精神与外物的形象密切结合,一起活动。 9胸臆:指内心。臆:胸。 10志气:作者主观的情志、气质。统:率领,管理。 11辞令:动听的言语。枢机:指主要部分。《周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孔颖达疏: “枢,谓户枢;机,谓弩牙。言户枢之转, 或明或暗;弩牙之发,或中或否,犹言行之 动,从身而发,以及于物,或是或非也。” 12枢机:这里指“辞令”。 13关键:这里指“志气”。 14遁:隐避。 15陶:制瓦器。钧:造瓦器的转轮。 这里以“陶钧”指文思的掌握和酝酿。 16瀹(yuè月):疏通。藏:同“脏”, 内脏。 17雪:洗涤。《庄子·知北游》:“老 聃曰:‘汝齐(斋)戒疏瀹而(你)心,澡 雪而精神。’” 18宝:这里指人的知识。 19酌:斟酌,有考虑、思辨的意思。 20阅:阅历、经验。穷:探索到底。 照:察看,引申为理解。 21致:情致。怿(yì意):一作“绎”, 译文据“绎”字。“绎”是整理、运用。 22玄:指深奥难懂的事物或道理。宰: 主宰,这里指作家的心灵。 23声律:指作品的音节。安排音节本 来只是写作的技巧之一,这里用以代表一切 写作技巧。墨:绳墨。“墨”与下句“斤” 相对,和《文选·琴赋》中的“离子督墨, 匠石奋斤”用法同。 24独照:独到的理解。 25窥:视。意象:意中之象,指构思 过程中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构成的形象。 斤:斧。 26驭文:就是写作。驭:驾驭,控制。 术:方法。 27大端:重大的端绪,也就是要点。 28万涂:即万途,指思绪很多。 29规:画圆形的器具。矩:画方形的 器具。这里是用“规矩”指赋予事物以一定 的形态。虚位:指抽象的东西。 30镂(l?u漏):也是刻。无形:和 上句“虚位”意同,这两句和陆机《文赋》 中说的“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意 义相近,都指通过艺术构思而赋予抽象的东 西以生动具体的形象。 31登山:指构思中想到登山的情景。 下句“观海”同。

论刘勰《文心雕龙》关于“风骨”的文学思想

论刘勰《文心雕龙》关于“风骨”的文学思想摘要:刘勰十分重视风骨,“风骨”的含义是文章具有明朗、生动、端直、精健的优良风格。建安时期的诗文作品,最易使人感到风骨高举。从而产生了“建安风力、“建安风骨”重要概念。刘勰还提出了树立正确文风、执正以驭奇的方法,即要揣摩前人范文,体会和掌握各种“文术”,并且要在文辞运用、具体的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文学思想 刘勰非常重视文风之正,而他以“风骨”这一描述性的词语概括优良文风的特征。刘勰说:“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风并不是指情志本身,但风是表现情志时的最重要的因素。人体中须有生气,方是活生生的人;抒发情志须有“风”,才能打动读者。“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风就是作品中情志表达的生动性、活跃性。“深乎风者,述情必显”,风的特征是表达的鲜明、爽朗。“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作者写作时必须情思饱满,精神健旺;还须思路畅通,情志贯通周流于整个作品,若“思不环周”,表达的断断续续,则必然无生气,无活力。总之,风并不就是情志本身,而是指情志表达的明朗、生动,因而具有感染、说服读者的力量。 “骨”是指“沈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骨与文辞有密切关系,但并非指文辞本身,而是指结撰文辞中的首要条件,如同人体必需有坚实挺拔的骨骼一般。“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练于骨者,析辞必精”。骨之有无,取决于“结言”,即遣辞造句之是否端正、确切;骨的特征,在于运辞之精炼,即简约而切当。总之,骨就运用文辞而言,要求用词造句端正精当,使作品显得精干挺拔。 “风”、“骨”分释已如上述。“风”、“骨”合言,便是指文章具有明朗、生动、端直、精健的优良风格。《风骨》篇云: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明”与“健”,“清”与“峻”,便是风骨含义的概括。 具备风骨非常重要。而在刘勰心目中,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加以美丽的文采,方为合乎理想。他说若只有文采而无风骨,有似于雉鸟羽毛美丽,却没有力量,不能奋飞;但若有风骨而无文采,则似鹰隼骨劲气猛,一飞冲天,但缺少耀眼的色彩。唯有两方面兼具,才是“藻耀而高翔”的“文笔之鸣凤”。此种观点,充分体现了南朝的时代风气,那是一个非常重视文辞美丽的时代。刘勰绝不曾脱离他所处的年代。不过他清楚地认识到,这两方面中,必须以“风骨”即文风端正为基础。不然,即使“丰藻克赡”,也将“振彩失鲜,负声无力”。风骨是刘勰对于文章总体风貌的审美要求,其实质是要求文峰端正。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适当的文采,那便最为理想。饰以文采属于“奇”一方面,风骨加上风采,便是奇而不失其正,是“执正以驭奇”的一种表现。 在刘勰这儿,风骨并不仅仅是对抒情性体裁的作品如诗歌的要求。虽然《风骨》篇中说“怊怅述情”、“情之含风”、“述情必显”等等,但对这“情”字还是应理解得宽泛一些。可以理解为情志、情理,泛指内容而言。当然抒情的诗歌最易于表现出“风力”即感染读者、

《文心雕龙》知音篇讲课稿

《文心雕龙》知音篇讲课稿 卢兰 说起知音,大家会联想到离我们最近的《知音》杂志,还有耳熟能详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关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在《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览·本味》有记载,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当伯牙鼓琴“志在太山”时,钟子期说:“巍巍乎若太山。”而当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又说:“汤汤乎若流水。”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就在子期的墓前将琴摔断,并且发誓终身不再鼓琴,因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足以让他为之鼓琴。(正所谓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知音一词在这里可以解释为通晓音律的人,而后来引申为知己、知心朋友。《知音》杂志就是取他的这个引申义。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是刘勰的鉴赏论和批评论,反映的是刘勰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理论思想。这里的“知音”就是要在文学鉴赏中做知音。“知”可理解为一个动作,既是鉴赏的行为,而“音”则为鉴赏的对象。因而知音即可以是文学鉴赏的活动,即对文学作品正确评价的过程;也可以是鉴赏的主体,即努力做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整个知音篇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知音之难;其次是知音之方;最后是知音之乐。 在《知音》篇开篇中,刘勰就写到:“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知音多么困难啊!音确实难以理解,知音确实难以碰到,碰到知音,千年中只有一次吧。)一句感叹句引出了知音的难处。 那么知音难在何处呢? 作者刘勰主要从知的主体所存在的心理障碍;知的对象的客观因素;知的主体本身的性格差异三方面分别来探究知音之难。 首次从知的主体(鉴赏者、批评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困扰),或者时常犯的毛病来看主要有:(一)贵古贱今;(二)崇己抑人;(三)信伪迷真。 接下来作者就开始一一阐述自己的观点: 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从古以来的知音,多数看轻同代人而怀念古代人),思古贱同也就是贵古贱今。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这

先秦时期文学

先秦时期文学 湖南华图教研员彭思淇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萌芽阶段,也是第一个文学百花齐放的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绝无仅有,并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的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等等。丰富多彩,斑驳灿烂,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公务员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是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及他们的作品。历年来儒家、道家、法家以及兵家等大家流派考查频率都非常高,需要同学们重视。下面我们用表格的形式将知识点梳理出来,方便同学们记忆。 学派代表时代著作观点 儒家 孔子春秋 编纂《春秋》, 修订“五经” 有教无类。主张“礼治”和“仁学”。打破公学, 创办私学。其弟子作《论语》,是第一部语录体著 作,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 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春秋》是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 孔子修订。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是现存第一部 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孟子战国《孟子》(语录体散文集)性善论,民贵君轻 荀子战国《荀子》性恶论,朴素唯物主义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四书集注》,“四书”之名始立)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 道家老子春秋《道德经》“无为而治”“上善若水”“柔弱 胜刚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 庄子战国《庄子》(又称《南华经》)“天人合一”“庖丁解牛”“庄周

《楚辞》原文及译文

(1)《楚辞》原文及译文 《楚辞》 【导读】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屈原"乃作《怀沙》之赋"。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它得名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汉代作家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另外,《楚辞》与音乐仍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截然不同。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楚辞》的作品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及后来其它作家吸收南方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诗经》和《楚辞》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大源头,两者分别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国僻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黄河流域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到春秋时代,楚国强大起来,成为"五霸"之一。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楚辞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的诗歌体裁,其创始者就是楚国的着名爱国诗人—屈原。 齐梁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评论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文心雕龙·辨骚》]这里说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词。楚辞的样式是屈原创造的,它突破了

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

《文心雕龙卷一?原道》原文及译文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

诗缉颂,斧藻群言。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 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元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译文: 文章的(之能显现"道"的)具体属性是极广大的,是与天地并生共长的。(这话)怎么讲呢?(天地生成时)就有了深清色和黄色一同呈现,就有了天方地圆的形体之分。日头与月亮像重叠的璧玉,垂在天上,以显示其美化天空的形象;山岭与河流像灿烂的锦绣铺在地上,以展示其条理大地的形象;这大概是自然的文章吧?仰观天空日月散射着光辉,俯瞰大地山河现着文彩;高低有了一定的位置,天地

从《文心雕龙.原道》篇看儒家文学观

从《文心雕龙·原道》篇看儒家文学观摘要:《文心雕龙·原道》篇到底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文学观历来众说纷纭,有人从道家思想出发,认为作者是道家文学观;有人从儒家思想出发,认为作者是儒家文学观;有人甚至认为作者表现的是佛学思想。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自己的看法认为刘勰在作此篇时,应持有的是儒家传统的“尚文”、“尚用”文学观。 关键词:儒家尚文尚用宗经征圣 《原道》为《文心雕龙》五十篇之首,其主要内容为探究文的根源。作为儒教忠诚信徒的刘勰其根本观点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儒家的文学观,从而在那个时代产生了文学批评回归传统的牵引力。下面就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个话题。 一、传统的儒家文学观 先秦时期王道失而霸业兴,群雄角力之间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纷纷招兵买马引进人才。有志之士各怀一技之长行走于诸候间。为了推销自己,扩大影响力各自著书立说成为百家。一时间学术氛围异常浓厚,出现了一批批职业学者我们称之为“士”。“儒”本身就是文学专业的士,那么作为文学之士的儒对文学的基本观点是些什么呢? 1、“尚文”和“尚用”的文学观 现代的哲学史家们认为重实用、重道德是中国哲学的最大特点,其实中国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重文学的政治教化之用正是儒家文学观念一以贯之的显著特点。“文以载道”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学观念的功利主义诉求,其形成有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包括新文学在内的中国文学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孔子的文艺思想是儒家文论的源头。他很看重诗文作为表达工具的功能。《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孔子的话云:“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他的意思是说,学诗是为了讲话有文采;话说得漂亮才能更有利于道理的传播。不过孔子更重视文学对于修身的意义,这与他教书先生的身份有关。《阳货》篇谓:“子曰:小子何莫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兴”的意思是启示、感发;“观”意为通过诗来考察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是沟通感情,增进团结;“怨”即批评时政,抒发怨情。这里说的是学诗对于修身的好处。学诗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也就是诗的功用了。 2“文道合一”的文学观 对文的孜孜追求同时表现了儒士们处世求达和极积入世的人生态度。之所以要有言,言之所以要行而远之,从表面上看是追求言的影响力从而达到某种功能上的意义,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实用主义思潮。折射出的是儒士们“有为”的人生追求。为这一理想“上下求索”,

先秦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引导我国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国道德教化的优秀范本,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铸就中华儿女的民族魂,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时刻警醒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先秦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德育思想提供了摹本。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居十家之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狭义上讲,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确立其基本思想格局,经由孟子、荀子改造发展而渐为成熟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讲,儒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纵观中国历史,从西汉至清朝,无论是国家的正统理论,还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首要位置,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可见其影响之大,生命力之强,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等思想。先秦儒家围绕“仁”的思想,以不同视角和层面,对“仁”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形成了以“仁”为内核的理论体系,丰富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先秦儒家的道德楷模是圣人,现实社会的道德模范是仁人,“仁”的根本出发点是指人必须有真性情,并且要通过道德范畴来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礼”的实施是“仁”的要求;其次,“忠”、“恕”是“仁”的体现;最后,“恭、宽、信、敏、惠”是“仁”的内在要求。孔子于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先秦儒学,后经由孟子、荀子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其以伦理思想为内核,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高扬人本主义精神,是显赫一时的学说,经久不衰,至今都有深刻影响。孔子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仁”为核心,不断完善其思想体系;孟子继承并从内在心性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了以“民贵君轻”、“行王道”“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说,推动儒家文化继续向前发展;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言性恶,主张理天下以礼为本,礼法结合,形成了“隆礼尚法”的政治学说,他综合百家,改造儒学,丰富儒学。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的三个主义: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

[Word]文心雕龙 知音 翻译

[Word]文心雕龙知音翻译 《文心雕龙?知音》 - 原文与翻译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正确的评论多么困难~评论固然难于正确,正确的评论家也不易遇见;要碰上正确的评论家,一千年也不过一两人吧~ 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 从古以来的评论家,常常轻视同时人而仰慕前代人,真像《鬼谷子》中所说的:“天天在眼前的并不任用,老远听到声名却不胜思慕。” 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 从前韩非子的《储说》刚传出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刚写成,秦始皇和汉武帝深恨不能和他们相见; 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 但是后来相见了,结果却是韩非下狱,司马相如被冷落:这不显然可以看出是对同时人的轻视吗, 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至于班固同傅毅,作品成就本来差不多,但班固却讥笑傅毅说:“傅毅写起文章来就没个停止的时候。” 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 曹植评论作家时,也贬低陈琳;丁廙请他修改文章,他就称赞丁廙说话得体; 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 刘修喜欢批评别人,他就把刘修比作古代的田巴:那么,曹植的偏见就很明显了。所以曹丕说“文人互相轻视”,这不是一句空话。 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咨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

还有楼护因有口才,便居然荒唐得要评论文章,说什么司马迁曾请教于东方朔;于是桓谭等人都来嘲笑楼护。 彼实博徒,轻言负诮;况乎文士,可妄谈哉,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 楼护本来没有什么地位,信口乱说就被人讥笑;何况作为一个文人学者,怎么 随便乱发议论呢,由此看来,有见识高超而不免崇古非今的人,那就是秦始皇和汉武帝; 才实鸿懿,而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者,楼护是 也。 有才华卓越而抬高自己、压低别人的人,那就是班固和曹植;有毫无文才而误 信传说、不明真相的人,那就楼护。 酱瓿之议,岂多叹哉, 刘歆担心扬雄的著作会被后人用来做酱坛盖子,这难道是多余的慨叹吗, 夫麟风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麒麟和 獐,凤凰和野鸡,都有极大的差别;珠玉和碎石块也完全不同;阳光之下显得很清楚,肉眼能够辨别它们的形态。 然鲁臣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魏氏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 但是鲁国官吏竟把麒麟当作獐,楚国人竟把野鸡当做凤凰,魏国老百姓把美玉误当做怪异的石头,宋国人把燕国的碎石块误当做宝珠。 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这些具体的东西本不难查考,居 然错误到这种地步,何况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本来不易看清楚,谁能说易于分辨优劣呢, 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文学作品十分复杂,内容与形式交织而多样化,欣赏评论者又常常各有偏爱,认识能力也不全面。

《文心雕龙》文学本质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e9298906.html, 《文心雕龙》文学本质论研究 作者:殷芳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8期 摘要:对文学本质进行探求,就是在尝试解释“文学是什么”“文学怎样存在”。《文心雕龙》中关于文学本质论的揭示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文学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文学是神思和储学的成果、文学是物与情交互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文学本质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步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以“衔华而佩实”的文学本质认识贯穿全书,“衔华而佩实”是说文学应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与此同时《文心雕龙》进一步描述文学产生的过程,点明文学是神思和储学的成果,所有这些对于文学的认识最终都指向:“文学是什么”“文学怎样存在”。 一、文学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刘勰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论述,“内容”主要是指文学的思想内涵,是作者想要通过文学表达的思想情趣;“形式”不仅包括了辞藻,同时包含了文学的声律音韵。刘勰对内容与形式关 系的论述是从文学的产生开始的,在《原道》篇中,其认为内容与形式是同时产生的:天地间自然万物都各有自己美的形貌,日月、山川、虎豹、草木都以他们独特的样貌存在于这个世界。这种形貌不是外加上去的,而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天地间一切物体都是这样,形貌的产生总是与事物本身的特点相关。因此刘勰说:“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这就是由自然界推及到文学,强调文学与自然的共通性,同时指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应该融为一体,不应割裂地来看。 之后,他在《定势》篇中,进一步论述了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刘勰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文章的体势就好像圆的东西易于挪动,方的东西比较安稳一样,这种性质和物体本身的特点是直接联系着的。文章的体裁是随着作者的情感而确立的,文章的规格形式,又是随着文章的体裁而自然形成的;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应核有什么样的形式,即“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刘勰对内容和形式的论述,更集中、更重要的是《情采》篇。这里谈到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的关系: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如前所述,物体或文学作品的形式,是随物本身的特点或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形成的。那么,形式就必须是在它表达了一定的内容时才存在,离开了内容,形式就无所依附,因而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刘勰正确地指出,“文”是依附于“质”的,即形式是依附于内容而存在的。同

先秦时期文学常识

Day2先秦时期 1.“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 ?三皇: 燧[suì]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五帝: 黄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3.“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六艺”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 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另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其中《乐经》损毁于秦末战火之中 5.“春秋三传”是:《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6.“三教九流”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和各种学术流派。 ?“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7.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名人物及作品 ①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 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 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 师、万世师表。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的思想合称“孔孟之道”。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学生:李斯和商鞅,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荀子提倡 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 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②道家 ?老子,名李耳,字聃(dān),道家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庄子,名周,著《庄子》,“望洋兴叹”、“庖丁解牛”、“井底之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成语故事均出自其中。

《文心雕龙》“六观”说和文学作品的评析

《文心雕龙》“六观”说和文学作品的评析 ——兼谈龙学未来的两个方向 黄维梁 内容提要刘勰的六观说是全面析评文学作品的一个体系,其实用价值不分古今,不限中外。任何批评家对作品的析评,都跳不出六观说这个“六”指山。龙学未来的两个方向:一是用宏观或微观的方法,通过中西比较,向西方学术界说明《文心雕龙》在世界文论史上的地位;二是把《文心雕龙》的理论,应用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实际批评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竞耀,千万别忘记“遥远东方”的这条《文心雕龙》,让它舞出矫健优雅的姿采。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六观实际批评 1 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向来,龙学的学者,在校勘、注解、诠释等方面,用力至巨,成果非常丰美。龙学研究者也多能中肯地论述此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杨明照说此书“是刘勰惨淡经营的巨大成果,也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巍然屹立的高峰”,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论者对《文心雕龙》的世界地位也有评述。鲁迅说东方有刘彦和的《文心雕龙》,西方则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二者“为世楷式”。这可能是从中西比较角度对《文心雕龙》最早的推崇。马白和卓支中等也在中西的透视上肯定它的卓越成就。曹顺庆认为《诗学》、《文心雕龙》和印度的《舞论》,鼎足而立,为世界三大文论支柱。纪秋郎说它“可以放在世界文论的金字塔顶”〔1 〕。这些,我认为都不是夸大的言辞,因为《文心雕龙》实在伟大。作为“龙的传人”,龙学学者的一个研究方向,应该是用宏观或微观的方法,通过中西的比较,向西方学术界说明《文心雕龙》在世界文论史上的地位。在这方面,龙学学者刚刚起步,走向长征的艰辛路程。我认为龙学学者的另一个取向,应该是把《文心雕龙》的理论,应用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实际批评上。我并不在提倡复古,更不主张闭关自守,拒绝接受外国古代和现代的批评理论。我只是认为,《文心雕龙》的理论,可以古为今用,甚至中为洋用;至少,它的理论,可补一些西方理论的不足。退一步来说,我们这样做,就可以表示外国的一些理论,中国的《文心雕龙》也有,且有实际应用的价值。能够这样,我们就不致那样崇洋,那样失掉我们中国的身份和特色。如果我们能充分

从先秦文学到明清时期

商兴之路 ——商人形象发展之路商人自产生交易产生以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在当代文学中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会有一两个让人难忘的商人形象,例如《茶馆》中的王利发。翻开古代文学史,特别是明清时期以前的文学作品,我们却很少能够看到商人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且作品中商人的形象也显得很简单,甚至大多数作品含有贬低的意味。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商人的形象逐渐多起来,而且商人在其中的角色也由单一的重利,奸诈逐渐向诚实本分,勤恳。 先秦时期,商人阶层由无到有并逐步发展起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大量商人在经济与政治领域都有所成就,例如陶朱公、吕不韦。这一时期各国争霸,经济的发展在各国都受到重视,政治制度也正在逐渐向集权制国家发展。对商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比较开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商人阶层出现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却极少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是由于文学的表达形式有限,这一时期的文学多以诗歌为主。这些诗歌分为三类,一为民歌,是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二为宫廷宴会所用,多用于宫廷宴会与朝会。三为祭祀所用,用于歌颂祖先的功业,所以并没有涉及到商人阶层。后期,虽然有了散文的出现,但大多都是诸子百家用来阐发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文章,所以先秦时期商人阶层产生并有所发展,但在文学作品中并未见其踪影。

自秦代至元朝时期,这是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发展的第二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商人阶层,但商人的定位总是一些低俗的,道德低下的角色,而且商人很少作为主人公出现。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用此句感叹琵琶女年老色衰的凄凉境地,同时从侧面表现出对商人的厌弃。以及“商人重利轻离别”简简单单的一句的就直接叫商人定位在了贪利轻义的位置。唐后期的李益所写的闺怨诗《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强烈的抒发的作者对商人的重利轻情的指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程度比先秦时期有很大的进步,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商人南来北往,常年在外奔波,而商人的家人则只有苦苦守在家中。这样商人给人的影响便有些重利轻情。政治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也越来越牢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实行重农抑商,当时的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这一时期,文学的表达方式越来越丰富,出现诗、词、散文、小说等形式,且世俗文学正在逐渐发展,商人这一特殊阶层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出现,不过其形象多为重利狡诈之人且多为配角。 元代至清朝,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其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主角,其形象也越来越完整。不在是单一的坏人,重利轻义。商人形象也有正直的,有憨厚的,对商人的描绘也越来越真实。作者更多的从市民的眼光去看待商人,描写商人的勤劳,诚实。而且在很多作品中商人和官员阶层联系起来了,不是独立的一个阶层了。元代杂剧中商人形象很多,涉及的行业也很多,例如胭脂铺,药

文心雕龙知音

文心雕龙。知音 刘勰 一、焦点问题 1、“知音”何以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和创作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 2、《知音》篇何以成为一篇优美的骈体文论? 二、背景材料 文本:《文心雕龙》共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被后人誉为“体大思精”之作。全面论述文学及文章学的道理,集大成又颇有独到创见。 其体系宏大、结构严密,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是空前绝后的。 作者:书中 刘勰与佛结缘甚深。佛学宏深的理论思维和严密的逻辑能力深刻地影响到了《文心雕龙》的创作。 轶事:刘勰巧扮卖书郎,向沈约推介《文心雕龙》。 三、文本解析 形式:1、说理严密而又不失优美的文风 2、文学作品批评和鉴赏的关键在于知音:知音难逢,文学鉴赏中的知音就更难寻。 解决之道,一在博观,二在“六观” 译文: 刘晓林译《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 译文:刘勰文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谘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彼实博徒,轻言负诮,况乎文士,可妄谈哉!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才实鸿懿,而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者,楼护是也;酱瓿之议,岂多叹哉! 刘晓林译 正确的评论太难了!(公允的)评论实在是难以知料,(优秀的)评论家也不易遇见,千年能出一两位吧!自古以来的评论家,大多轻视同时代的人而仰慕前代人。像(《鬼谷子》中)所说:“整天在眼前的并不任用,老远听到声名却不胜思慕。”啊!从前(韩非子的)《储说》刚传出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刚写成,秦始皇和汉武帝深恨不能和他们相见(以为是古贤所著而非同代);相见了,(结果)却是韩非下狱、司马相如被冷落,这难道不显然可以看出是同代人的轻视吗?至于班固和傅毅,文采不分上下,但班固讥笑傅毅说:“(傅毅)写起文章来就没完没了。”到了曹植评论作别的才士,也贬低陈琳;丁廙请他润色文章,他就称赞丁廙并把此做为(丁廙)的优点来(与他人)谈论;刘修喜好批评别人,曹植就把刘修比作(战国时齐国善辩的)田巴。曹植的偏见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魏文帝曹丕说“文人互相轻视”,不是虚妄的话啊。还有(西汉末年的辩士)楼护因有口才,便居然荒唐得想要评论文章,就说:“司马迁著书曾向东方朔请教;于是桓谭等人都来嘲笑楼护。楼护实在是轻贱之人,因乱说而被人讥笑;何况作为一个文人学者,怎么能(就更不能)随便乱发议论呢?所以细察深究,以古人为贵而轻视今人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就是(这样的人)啊!才华实在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一,先秦文学 概说: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先秦文学主要由上古歌谣和神话、《诗经》、先秦散文、楚辞为构成内容。 1.上古歌谣和神话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这些神话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其中著名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淮南子)、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淮南子)、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山海经)等等。 2.《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尹吉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一说孔子删诗。把《诗经》的编纂之功归之于孔子一人。这种说法起源于汉代。《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都认为是由孔子选定《诗经》篇目的。一说王者采诗。一说周朝太师编定。今人朱自清认为,《诗经》的编审权很可能在周王朝的太师之手。 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出自《诗经》的成语: 辗转反侧——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鹊巢鸠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文心雕龙体性原文逐段注释翻译论证古代作家风格形成全彩word

文心雕龙·体性 《体性》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七篇,从作品风格(“体”)和作者性格(“性”)的关系来论述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刘勰以征圣、宗经的观点来强调或贬低某种风格,这给他的风格论带来一定局限。但在理论上,他正确地总结了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明确了风格和个性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这对古代风格论的建立和发展,都是有益的。 夫情动而言形1,理发而文见2;盖沿隐以至显3,因内而符外者也4。 1情动而言形:《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形:表达。 2见:同现,显露,和上句“形”字意近。 3隐:指上文所说的“情”和“理”。显:指上文所说的“言”和“文”。 4因内符外:《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符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 人的感情如果激动了,就形成为语言,道理如果要表达,便体现为文章。这是把隐藏在心中的情和理发表为明显的语言文字,表里应该是一致的。 然才有庸俊5,气有刚柔6,学有浅深,习有雅郑7并情性所铄8,陶染所凝9,是以笔区云谲10,文苑波诡者矣11。 5庸:平凡。俊:杰出。 6气:指作者的气质。刚柔:强弱。 7雅:雅乐。郑:郑声。这里是借“雅郑”指正与邪。 8情性:指先天的质性,包括才和气在内。铄(shuò朔):原指金属的熔化,这里引申为影响的意思。 9陶染:指后天的影响,如学和习。 10笔区:和下句的“文苑”意义相近。谲(jué决):变化。 11诡:反常。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李善注引孟康曰:“言厦屋变巧,乃为云气水波相谲诡也。” 不过人的才华有平凡和杰出之分,气质有刚强和柔弱之别,学识有浅薄及湛深之异,习惯有雅正跟邪僻之差。这些都是由人的情性所决定,并受后天的熏陶而成;这就造成创作领域内千变万化,奇谲如天上流云,诡秘似海上波涛。 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12;风趣刚柔13,宁或改其气14;事义浅深15,未闻乖其学16;体式雅郑17,鲜有反其习18:各师成心19,其异如面。 12翻:转动,这里有改变的意思。 13风:指作品所起的教育作用。 14宁:难道。 15事义:事情和意义。《事类》篇说:“学贫者,迍邅于事义。” 16乖:不合。 17体:风格。 18鲜:少。 19 “各师”二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成心:本性,指作者的才、气、学、习。《庄子·齐物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郭象注:“夫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谓之成心。” 那么,在写作上,文辞和道理的平凡或杰出,总是同作者的才华相一致的;作品的教育作用和趣味的刚健或柔弱,难道会和作者的气质有差别?所述事情和意义的浅显或湛深,也不会和作者的学识相反;所形成的风格的雅正或邪僻,很少和作者的习惯不同。各人按照自己本性来写作,作品的风格就像人的面貌一样彼此互异。 若总其20,则数穷八体21:一曰典雅22,二曰远奥23,三曰精约24,四曰显附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