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经济圈_极化效应_下山东省区域发展面临的竞争格局分析_戴桂林

_经济圈_极化效应_下山东省区域发展面临的竞争格局分析_戴桂林
_经济圈_极化效应_下山东省区域发展面临的竞争格局分析_戴桂林

2008年7月总147期 第4期

山 东 经 济

SHANDONG ECONOMY J ul .,2008Gen .147 No .4

【区域经济研究】

*本文是山东省软科学“基于`圈极'效应分析的山东省发展定位重构研究”(项目编号:A200625-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戴桂林(1964- ),男,山东蓬莱人,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经济、经济发

展战略。

“经济圈-极化效应”下山东省区域发展

面临的竞争格局分析

戴桂林 刘娜娜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摘 要] 目前在中国已经出现三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圈。山东省处于三大经济圈的中间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给山东省区域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分析“经济圈—极化效应”下山东省所处的地位和面临的经济竞争格局,有助于为21世纪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拓展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对于山东省的区域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经济圈;极化效应;SWOT 分析;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1X (2008)04-0133-06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不仅促进沿海地区的繁荣,而且带动了沿海城市的高速发展,逐渐形成一个个经济圈,目前在中国已经出现三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圈:20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还有现在正逐步显现的环渤海经济圈,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在这三大经济圈中,山东省占据了独特的地理区位: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接环渤海经济圈,南面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处于三大经济圈的中间地带。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区域极化效应下,经济要素不断向三大经济圈中心区域聚集。与三大经济圈的先进省市相比,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山东省应认清形势,主动吸收经济圈内先进地区的经济因素,防止被边缘化的危险。分析“经济圈-极化效应”下山东省区域发展面临的竞争格局,

有助于为21世纪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拓展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对于山东省的区域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区域极化发展理论综述

区域极化发展理论是在同新古典学派区域均衡增长理论的争论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作为新古典理论的对立面而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并且在实践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早期的极化理论———产业发展的极化(佩鲁的增长极)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 .Perroux )最早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论证了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展的,并首次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佩鲁的增长极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出发,阐

·

133·DOI :10.13962/j .cn ki .37-1486/f .2008.04.006

释了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强调了推动型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了产业发展的极化。他的增长极概念提出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并使增长极理论得到很快的充实和发展。

2.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地理空间意义的极化

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存在缺陷,仅仅把增长极中的极视为推动型产业部门计划的结果,即产业增长极,而没有集中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极化过程,这一缺陷导致了“增长极”概念模糊不清,并且强化了这一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J.B oudeville)的研究弥补了这一缺陷。

1957年,布德维尔和其他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区域和空间联系的范围中,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他认为,增长极的发展与城市体系的集聚是伴生的,“增长极即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德维尔,1966年)。这样就使增长极涵盖了双重意义:一是经济空间中的推动型产业(产业增长极),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空间增长中心)。

3.极化发展的机制研究———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增长极与周围区域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增长极”和“增长中心”概念提出后,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K.G.Myrdal)和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将极化理论扩大到一个空间单位的发展中进行研究,提出了区域的极化以及导致极化发展的机制。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发展会产生两种影响效果-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转移到河心区域,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缪尔达尔将这一过程称为“回流效应”。扩散效应是指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等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赫希曼把这一过程称为“涓滴效应”。

4.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是区域极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较为系统、比较完整的提出“核心—边缘”演变模式的是美国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 Friedmann).该理论基本上是以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来解释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演变机制,其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变化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这一观点明显受到了赫希曼等人的思想影响,是他们学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三、山东省区域发展面临的竞争格局—SW OT 分析

山东省东临日韩,且位于三大经济圈的中间地带,本文将结合山东省自身的状况、与三大经济圈内先进省市的对比、以及山东省区域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采用SW OT分析法来分析“经济圈—极化效应”下山东省区域发展面临的竞争格局。SW OT分析是分析一个经济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区域)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来判断经济主体的实力,通过对经济主体所处的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来判断环境的吸引力。经济主体自身的实力和环境吸引力就构成该经济主体的战略地位,它可以作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优势与劣势是经济主体具备的自身因素,机会与威胁是经济主体面临的外部因素[1]。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山东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位置是得天独厚的。一方面,山东省处在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轴线上,是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能够同时受到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辐射。另一方面,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由西方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东北亚地区正以其良好的区位组合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该区日本等国具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但资源相对匮乏,劳动力成本较高。而与之隔海相望的山东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却缺少资金和技术。

2.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山东省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油、煤炭、黄金等

·134·

55种储量居全国前列。海岸线长达3100多公里,拥有多种海洋资源。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281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260公里,拥有12个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36个,港口吞吐量4.7亿吨,已初步形成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2)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市场空间广阔

山东省劳动力密集,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2005年,山东省总人口9248万人,仅次于河南省,居全国第二位;山东省职工平均工资18856元,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840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405元)。此外,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49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80元),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市场发展潜力。

3.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极大的增强,成为全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大省。2005年,山东省GDP、地方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0.2、7.2、5.4、17.3,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3.6%。经济增长迅速,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水平比去年增长12.1%,其他各项指标均增长超过20%。

 表12005年山东省主要经济指标及占全国比重

地区指标GDP(

亿元)

人均GDP

(元)

地方财政收

入(亿元)

外贸进出口

总额(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

资(亿美元)

山东18516.9200961073.1768.9110.1

比去年增

长(%)

33.222.422.826.512.1

全国182320.61398514884.214219.0638.1

山东占全

国比(%)

10.2143.67.25.417.3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06)。

4.与日韩合作方面的优势

山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日本、韩国最近的地区,具有合作的地缘优势。同时,中、日、韩同属于“儒学文化圈”,而山东又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种文化的重合性决定了山东在与日韩的合作中有着自然的亲和力,便于交流和往来[2]。与日韩一水之隔的山东,是日韩两国企业的投资热土。截至2005年底,山东累计吸收日韩投资4102万美元(其中,日本1848万美元,韩国2254万美元)。日本与山东省的累积项目是55个,韩国是70个。世界500强企业在鲁投资的企业一共有122家。其中,日本最多,有36家企业在鲁投资;韩国有12家。此外,山东省与日韩在产业结构上有明显的梯次性。日本以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支柱;韩国以中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山东则以基础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种梯次结构,有利于山东承接日韩的产业转移,加强与日韩之间的贸易往来。

5.半岛城市群正在崛起

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对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包括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东营和日照8个设区城市及其下属的22个县级市,该地区土地面积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4244万,2005年山东国内生产总值18468.3亿元,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内生产总值就达到12249.4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6.3%;人均生产总值为29083元,分别为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1.4倍和2.1倍。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经济和城镇发展的重心所在,城市分布的密集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城市群之一。半岛城市群的崛起,对山东省、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全国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劣势分析

1.经济发展大而不强,与先进省市存在较大差距

2005年山东省与三大经济圈内先进省市

 表2主要经济指标比较情况

地区

比重GDP地方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

总量

(亿元)

%

总量

(亿元)

%

总量

(亿美元)

%山东18648.310.21073.17.2768.95.4

北京6814.53.5919.26.11255.18.8

天津3663.92.0331.92.2532.83.7

上海9144.05.01417.49.51863.413.1

江苏18272.110.01322.78.92279.216.0

浙江13365.07.31066.67.21073.97.6

广东21701.311.91807.212.14279.630.1

 资料来源: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2006)计算。

·

135

·

虽然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具有相当的综合经济实力,但与三大经济圈内先进省份相比,山东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表2可以看出,山东省的GDP 总量远远落后于广东;地方财政收入低于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除天津外,山东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明显低于其他七个省市。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但不是经济强省。

2.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亟待调整提高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的状况代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山东省产业结构在整体结构渐趋合理的情况下,掩盖着局部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8个百分点。同时,不论是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北京、天津,还是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以及“珠三角”的广东相比,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层次明显落后。“长三角”中,上海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高达50.2%,浙江、江苏三次产业比重呈二、三、一格局分布。“珠三角”中,广东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三次产业结构呈明显的二、三、一格局。环渤海经济圈中,北京第三产业比重高达67.8%,天津市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山东省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0.4:57.5:32.1,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产业结构的层次明显落后于三大经济圈内的先进省市,

亟待调整提高。

2005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表3与其他省份比较

地区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GDP (元)

全国12.447.340.313985山东10.457.532.120096北京1.430.867.844441天津3.056.041.035234上海0.948.950.251583浙江6.553.540.027369江苏7.656.635.824518广东

6.3

45.6

44.2

23674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06)。

3.山东人均GDP 水平相对较低,从总体上看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的人均GDP 落后于三大经济圈中的先进省市。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GDP 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结沦:人均GDP 在1200-24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人均GDP 在2400-48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人均GDP 在4800-90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1998年标准)。我国学者姜旭华(2002)根据钱纳里的研究,分析了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阶段定位。他认为:山东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但还算不上高水平的中期阶段的工业化[3]

。较低的人均GDP 水平,使山东省在工业化

发展的进程和今后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处于劣

势。

4.省内极化现象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山东省的区域差异发展呈现东、中、西三种梯度,近年来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的强力崛起,以及正在规划中的山东半岛都市群,都会对山东的区域经济格局造成很大的影响。2001到2005年间,山东省东、中、西之间的区域差距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扩大(见表4、表5[4]

)。较大的区域差距将会使未来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不利的地位。 表4

梯度区域范围人口(万人)GDP (亿元)人均GDP (元)

济南、青岛、淄博、东营、

烟台、潍坊、威海3712.16534721.7512719.68

枣庄、济宁、泰安、

日照、莱芜2054.11651396.876800.34

临沂、德州、滨州、

聊城、荷泽

3231.02551497.34634.12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01年》。

 表5

梯度区域范围人口(万人)GDP (亿元)人均GDP (元)

高济南、青岛、淄博、东营、

烟台、潍坊、威海3942.411822.9229989.14

中枣庄、济宁、泰安、

日照、莱芜2075.753438.116563.17

临沂、德州、滨州、

聊城、荷泽

3230.033156.0811934.44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06年》。

(三)机遇分析

1.经济全球化为山东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

·

136·

环境

和平、发展、合作是国际形势的主流;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加入WTO必然会加速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目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今后将逐渐转向环渤海经济圈。世界经济对山东省的影响将逐渐由间接转为直接。从区域投资情况看,资本逐步向我国北部地区转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其重要特征是产业转移趋势明显[5]。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2.我国城市经济板块的空间布局和城市群发展的趋势是山东省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相对集中的城市经济圈,作为南北方经济圈连接缓冲地带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建设将会大大极化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促进南北方产业链接。从城市群发展演变的规律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成本的升高,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呈现出由南向北扩展的趋势,借助良好的经济基础、地域优势和智力资源,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将拥有非常大的外部推动优势。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环太平洋经济圈和黄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以及京九铁路的通车等等,都是山东加快发展所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3.日益改善的中日韩关系为三方进一步合作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

中日韩三国的政治关系近年来日益好转,尤其是较为敏感的中日关系在日本新首相上台后也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从1997年起,中日韩三方开始积极参与东盟的“10+3”会议,就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和合作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就共同推动东亚经济合作达成了共识,而中日韩合作一直在“10+3”的框架内得到积极发展。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出现了建立经济合作机制的动向,而不断改善的政治关系也为建立以中日韩为主体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6]。目前,世界经济正经历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韩日两国都把高新技术定为下一步产业和贸易政策支持的重点,制造业由于受本国高昂劳动力和地租价格的影响而转移到海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这些都为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加强与日韩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威胁分析

1.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竞争压力

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山东将面临更广领域和更加激烈的竞争。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W TO为山东的经济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由于关税保护的不断减弱,省内的弱势产业和汽车等新兴产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区域极化效应下,经济要素不断向中心区域聚集,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迅速发展,以及环渤海经济圈内北京、天津的发展,都给山东省的发展带来了压力。

2.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程度较低

北京、天津有足够的实力充当“龙头”,但是其能够辐射的“腹地”在理论上充其量只是在河北、山西和内蒙古,既到不了辽东半岛,也到不了山东半岛。所以,所谓的“环渤海经济圈”到了现实中,就变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这样说,环渤海地区由于各个城市之间缺乏紧密的经济联系纽带和应有的产业分工链条,现实中很难真正形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圈[8]。

3.与经济圈内其他区域的协同发展问题

山东省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内,区域产业同构现象十分突出,恶性竞争较普遍。北京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增长极核,辐射力和集聚能力较强,服务职能较明显,制造业也较发达;天津同时也是钢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港口优势。山东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避免区域间恶性竞争,实现协同发展的问题。

四、新形势下山东区域发展的战略对策

1.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经济圈的发展并不是一定要遵循单一的中心区域为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模式。世界六大经济圈之一的日本东京大都市圈,地域同样广阔,包括首都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大阪都市圈三个城市群。东京都市圈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

·

137

·

验。除了在总体上强化首都的中心地位的同时,提出了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分散型网络结构”空间模式。事实证明了这一模式是成功的。在环渤海经济圈中,首都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地区三大城市群正在形成。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地区经济实力不相上下,但是首位度不高,目前难以形成单一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打造半岛城市群为次中心区域,可以使各地的资源和优势得到有效的结合,集群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带动山东与河南两省的发展,这也有利于推动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体化进程。

 表6 环渤海经济圈内三大城市群的比较(2002年)

地区指标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人口

(万)

GDP

(亿元)

人均GDP

(元)主导产业

首都都市圈17.87173781710897机械电子、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

山东半岛城市群7.33905701317959

机械电子、轻纺、食

品、石油、化学工业

辽中南地区7.72380392216478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等

2.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加快经济发展进程

三大经济圈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配套能力、雄厚的人力资源、高效的政府服务以及上海的国际地位等,在区域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迅速崛起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圈和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其作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的作用日益凸现。长江三角洲以及与其联系的国内外市场空间巨大,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山东省拓展在国内外市场的空间,保持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大需求能力,增强经济发展能力。

3.推动与日韩之间的次区域合作,承接日韩产业转移

珠三角的崛起有赖于以深圳为门户的对外开放;长三角的崛起离不开以上海为中心的对外开放。山东省可以借鉴他们在对外开放方面的成功经验。山东省东望日本、韩国,与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同时在产业结构上与日韩有很强的互补性。山东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与日韩在产业上的协作,承接日韩的产业转移。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新一轮产业转移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日、韩虽然经济发达,产业层次以中高等技术为主,但是其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资源匮乏。山东省应发挥在地缘上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致力于构建与日韩的产业协作区。需要指出的是,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同时,山东省也应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自身的产业层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培育后发优势。

4.推进省内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

区域极化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实施极化发展战略,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优势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建立增长中心或增长极,以促进这些区域的飞速发展;增长中心或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向外围地区和其他不发达地区扩散,逐渐缩小极化效应引起的区域差异,最终推动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山东省应正视区域发展的差异,采取适度倾斜与均衡发展的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各区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汝熹,罗守贵.城区核心竞争力—都市功能空间实现的根本途径[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杰,何明升.加强山东与日韩经济合作的路径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03).

[3]姜绍华.山东经济发展的阶段定位研究[N].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04).

[4]高丽.山东省经济区域差异分析[J].统计观察,2007,

(05).

[5]杨鲁慧.东北亚地方经济合作与国际产业转移[J].当代亚太,2004,(10).

[6]王伟,伍世代.山东省基于鲁日韩互动的产业与空间结构调整研究[N].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05).

[7]赵政.环渤海经济圈区域一体化战略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港口经济,2007,(05).

(责任编辑:刘 军)

·138·

增长极的“淋下”和“极化”效应

增長極的“淋下”和“極化”效應 ——論上海浦東開發與江西經濟的協調發展 李建德 發展的不平衡性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江西經濟的增長和發展總要受到近鄰增長極的影響。如何使九十年代上海浦東開發與江西經濟發展協調起來並取得最大的總體效應,是我們必須研究的。 一、基本概念的回顧 上海浦東和江西之間,不僅是地理空間之間的關係。浦東開發與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問題,實質上是如何解決不同區域之間的發展規劃問題。增長極理論,正是能被應用於中心城市和周邊地區發展規劃問題的經濟理論。 關於增長極與周邊地區之間的經濟功能,繆爾達爾在1957年提出了“擴散效應”與“回波效應”這兩個概念。不久,美國的赫希曼提出了類似的一對概念:“淋下效應”和“極化效應”。赫希曼把增長極對經濟落後周邊地區的積極影響稱為淋下效應,而其消極影響則稱為極化效應。分析影響增長極地區對周邊地區淋下效應和極化效應綜合結果的因素和機制是我們今天分析浦東開發與周邊地區經濟發展之間功能互動所必不可少的理論出發點。 二、影響淋下和極化效應的因素 我們認為,增長極地區對經濟相對落後周邊地區的淋下效應和極化效應的強弱受以下四個因素的影響。 (一)增長極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效應強度的淋下效應和極化效應。 增長極在形成之初與周邊地區的勢位元差還不明顯,因此,它對周邊地區的購買力還有限,其向外擴散的投資能力則幾乎不可能,它對本地的潛在失業都還沒有吸收完;另一方面,增長極地區的起步總或是擁有交通之便利或資源之富集,因此它對周邊地區的人才和資金都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在這個階段,增長極地區的淋下效應很微弱,而極化效應則已有相當強度,因此,總的來說增長極對周邊地區的影響是消極的。隨著增長極的發展,其與周邊地區的勢位元差日益擴大,尤其是當它有能力向周邊地區擴散生產的管理技術以及能向周邊地區投資時,其極化效應雖然也在增強,而淋下效應的強度則會更快增高。這時就會轉折為淋下效應為主的影響。 可見,增長極對周邊保持一定的勢位差是強化淋下效應的必要條件。九十年代浦東開發顯然不再屬於上海的早期開發,而是經濟趨於成熟後的深度開發,所以,應該也可能不過於向極化效應傾斜,應該也可能使上海繼續發揮其淋下效應為主的積極作用。 (二)在不同的經濟運行機制中,增長極的淋下和極化效應各不相同。 不論是在繆爾達爾還是在赫希曼的分析中,增長極對周邊的正負作用都是指市場力量下的自發效應。由於市場失敗的存在以及這種失效的影響日益擴大,當代幾乎已經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單純由市場來導向整個經濟的運行了。阿羅指出,市場失效時替代市場的是組織。限定地說,企業、工會、大學、政府等都是組織,在價格體系或市場不能適當發揮作用的領域中,這些組織能夠配置資源。在區域經濟的功能關係上也是如此。當增長極和周邊的經濟勢位落差太大時就足以形成一定的動力,或通過企業組織的發展,或通過政府行政的調控,放大市場中淋下效應,減弱市場的極化

BBS的群体极化效应和“沉默的螺旋”

一些传统的传播理论在网络传播时代受到了质疑。如业界人士对群体极化效应和“沉默的螺旋”这两个理论在网络中的表现程度,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尤其在网络bbs中的表现,这两个理论争论地更加激烈。笔者就从网络bbs出发,对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和“沉默的螺旋”效应进行相关比较和总结,笔者认为网络bbs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和群体极化效应事实上具有相似性,都是网民群体压力心理作用的结果。 bbs中的群体极化效应 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群体成员在网上就某一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后出现的意见和观点的分化、移动、集中,并达到对立或相反的一种网络现象。①本文认为有些专家学者忽视了极化存在的原因,即因为群体的压力导致持相反观点的人为躲避群体的“攻击”不敢或者不愿意提出相反的意见,从而导致持相反意见的形成随波逐流或者只看不语的行为,这就进一步导致了群体极化的走向。 网络虽然是个虚拟的场所,它的匿名、草根的特性让人们有了自由发表的感觉,但笔者认为这只是网络虚拟性带给网民的一种“幸福的错觉”。网络是虚拟的,但是网络的每个客户端、每个节点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的心理变化等都是实实在在的,网络bbs中和现实生活中的讨论并无太大差异,只是讨论的媒介和场景有所不同。 网络匿名性的存在,使网络bbs的发言者可以不考虑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导致了网络bbs中存在一种现象:参与讨论者的情绪失控,对持相反意见者反唇相讥、恶言讥嘲,甚至进行无理的漫骂和人身攻击。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网络群体压力存在的主要原因。因为每个实体的人上网,都有实质的网络体验,对于网络中的恶言攻击不可能无动于衷。要发表不同的观点或意见,必须忍受得住“群体的围攻”和粗俗的恶语,但是并不是每个网民都有如此的勇气。 这种群体压力的存在,使不同意见者大多宁愿成为“看客”,网络bbs群体极化现象由此产生。群体极化有个加强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一致意见的网民跟帖的过程。以天涯社区中对倪萍的“封杀山寨”事件的评议为例。2009年3月4日15点18分,天涯社区中的“天涯杂谈”中贴出了标题为《政协委员倪萍建议立法封杀山寨现象。你觉得呢?》的帖子,文章引导性的词句表达了楼主对倪萍封杀山寨的批评,如:“很多对‘山寨’现象的指责我觉得很无聊……这样的指责很外行”,②引导性语句表露了楼主的观点偏向,吸引了共同意见者,这些意见的表达就加强了楼主的观点偏向,形成了群体极化现象。 bbs中的“沉默的螺旋” 德国社会学家纽曼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因为害怕孤立,他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愈加得势,另一方则越来越失去支持的声音。③笔者认为,在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仍有明显的表现,但是导致网民“沉默”的心理发生了一些改变。在网络bbs中,网民保持“沉默”的原因笔者认为已经与纽曼所说的“害怕被孤立”有所不同,更大程度上是害怕被群体恶言攻击。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在网络bbs跟帖中,人们的这种本能表露无遗,它的存在使得网络bbs中的主导意见对持有不同意见者造成一种群体压力。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是人们的心理感受是真实的,当受到群体的攻击时,仍会产生心理波动。为了免受指责或者攻击,他们对相反的意见保持沉默,而不是因为网络的匿名、自由等特点而肆无忌惮地发言。仍以天涯社区中对倪萍的“封杀山寨”事件的评议为例,楼主

从理论上分析一种由三阶电极化引起的非线性光学现象

从理论上分析一种由三阶电极化引起的非线性光学现象,并讲述其实际应用 双光子吸收现象 摘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一种由三阶电极化引起的非线性光学现象—双光子吸收现象,并讲述了其实际应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双光子吸收起因于介质三阶非线性效应,吸收的光子数与N 2(w 1,0)成正比,即与入射光强的平方成正比,利用非线性双光子聚合作用可获得远小于衍射极限的加工分辨率。 关键词:三阶电极化 双光子吸收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a nonlinear optical phenomenon caused by a three order polarization from theories, this phenomenon is two photon absorption phenomenon. A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femtosecond laser micromachining was introduced , two photon absorption arises from the medium of three order nonlinear effect, the photon number absorbed is proportional to N 2(w 1,0), thu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incident light intensity, use nonlinear two-photon polymerization can get much smaller processing resolution than the diffraction limit. Key words : Three order polarization Two photon absorption Femtosecond laser micromachining 一、 理论分析 1.1 非线性光学现象是高阶极化现象 当光入射介质,在光电场(,)E r t 作用下,组成介质的激性分子、原子、电子发生位移,感生次级电场,称之为电极化强度(),P r t 。在普通光情况下,(),P r t 和(,)E r t 的关系是正比线性关系:0P E εχ=?,式中0ε为真空介电系数;χ为线性极化率,对各向异性介质它是复数张量。 若入射光是激光,光强比普通光高几个数量级,极化强度展开为光场的幂级数,要考虑高幂次项的作用: (1) (2) (3) 000:P E E E E E E εχ εχ εχ =?+++

极化作用

离子极化 1931年,德国化学家Fijans首先提出了离子极化作用。离子极化理论认为,当正离子和负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离子晶体时,如果相互间无极化作用,则形成的化学键应是纯粹的离子键。但实际上正、负离子之间将发生程度不同的相互极化作用,这种相互极化作用将导致电子云发生变形,即负离子的电子云向正离子方向移动,同时正离子的电子云向负离子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发生了重叠。相互极化作用越强,电子云重叠的程度也越大,则键的极性也越减弱。从而使化学键从离子键过渡到共价键。 1.离子的极化力(一般是正离子):离子使其他离子极化而发生变形的能为叫 做离子的极化力。 影响因素: a.离子的电荷电荷数越多,极化力越强。 b.离子的半径半径越小,极化力越强。如Li+ > Na+ > K+ > Rb+ > Cs+, (另 外H+ 的体积极小, 故H+极化能力最强.) c..对于不同电子层结构的阳离子,他们极化作用大小的顺序为:18,18+2电子 型>9-17电子型>8电子型 2.离子的变形性(一般是负离子,阳离子中只有 r 相当大的, 如等, 才考虑 其变形性.):离子可以被极化的程度。 影响因素: a.离子的电荷随正电荷数的减少或负电荷数的增加,变形性增大。例如变形 性 Si4+<Al3+<Mg2+<Na+<F-<O2- b.离子的半径随半径的增大,变形性增大。例如变形性 F-<Cl-<Br-<I-;O2-<S2- c.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外层18,9~17等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较大,具有稀有气体外层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较小。例如变形性 K+<Ag+;Ca2+<Hg2+ d.复杂阴离子变形性小,半径虽大, 但离子对称性高, 中心氧化数又高, 拉电 子能力强, 不易变形. 综上所述,常见阴离子的变形性大小顺序为 ClO4 -<F-<NO3-<OH-<CN-<Cl-<Br-<I- 3.相互极化(附加极化): Al2O3 中对施加电场作用, 使变形, 当然对也有极化能力, 但变形性极小, 故这部分作用不必考虑; 但若不是 8e 的 , 而是 18e 或(18+2)e 的正离子,不考虑自身的变形性是不行的. 现考虑阳离子对阴离子的

离子极化

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曲江县曲仁一中许少生 离子极化理论是离子键理论的重要补充。离子极化理论认为:离子化合物中除了起主要作用的静电引力之外,诱导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离子本身带电荷,阴、阳离子接近时,在相反电场的影响下,电子云变形,正、负电荷重心不再重合,产生诱导偶极,导致离子极化,致使物质在结构和性质上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离子的极化作用和变形性 离子极化作用的大小决定于离子的极化力和变形性。离子使异号离子极化而变形的作用称为该离子的“极化作用”;被异号离子极化而发生离子电子云变形的性能称为该离子的“变形性”。虽然异号离子之间都可以使对方极化,但因阳离子具有多余的正电荷,半径较小,在外壳上缺少电子,它对相邻的阴离子起诱导作用显著;而阴离子则因半径较大,在外壳上有较多的电子容易变形,容易被诱导产生诱导偶极。所以,对阳离子来说,极化作用应占主要地位,而对阴离子来说,变形性应占主要地位。 1.影响离子极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1)离子壳层的电子构型相同,半径相近,电荷高的阳离子有较强的极化作用。例如:Al3+ > Mg2+ > Na+ (2)半径相近,电荷相等,对于不同电子构型的阳离子,其极化作用大小顺序如下:18电子和18+2电子 构型以及氦型离子。如:Ag+、Pb2+、Li+等> 9—17电子构型 的离子。如:Fe2+、 Ni2+、Cr3+等 > 离子壳层为8电子 构型的离子。如: Na+、Ca2+、Mg2+等 (3)离子的构型相同,电荷相等,半径越小,离子的极化作用越大。 但由于阳离子半径相互差别不大,所以,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大,极化力越大。为了衡量阳离子极化力,曾有许多人将正电荷数和半径综合起来找出统一的标度。例如,卡特雷奇(G·H·Cartledge)以离子势φ=Z/r为标度;徐光宪以静电势能Z2/r为标度…等等。这些都是经验公式,由于影响极化作用的因素较多,所以这些公式不能对所有离子都适用,还有许多例外。 2.影响离子变形性的主要因素 (1)离子的电子层构型相同,正电荷越高的阳离子变形性越小。例如: O2- > F- > Ne > Na+ > Mg2+ > Al3+ > Si4+ (2)离子的电子层构型相同,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例如: F- < Cl- < Br- < I- (3)若半径相近,电荷相等,18电子层构型和不规则(9—17电子)构型的离子,其变形性大于8电子构型离子的变形性。例如: Ag+ > K+;Hg2+ > Ca2+ (4)复杂阴离子的变形性通常不大,而且复杂阴离子中心原子氧化数越高,其变形性越小。例如: ClO4- < F- < NO3- < H2O < OH- < CN- < Cl- < Br- < I- SO42- < H2O < CO32- < O2- < S2- 从上面的影响因素看出,最容易变形的离子是体积大的阴离子(如I-、S2-等)和18电子

极化区概念探讨

极化区概念探讨 摘要:城市密集化地区中具有国家战略和拥有重要国际竞争力功能的区域被称之为极化区,它往往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与其发挥战略功能紧密相关的周边城市组成,是城市群中要素聚集最强、功能突出、外部边界清楚、内部结构有序的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极化区以其规模经济和设施完善的优势,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区域发展模式和空间组合形式。 关键词:极化区增长极功能 一、引言 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 (Francois Perroux) 提出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把经济要素集聚的区域称为增长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在区位较好、资源独特的增长极发展,然后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扩散。后来,纲纳·缪尔达尔 (Myrdal) 在地区经济意义上发展了增长极理论,1957 年在其代表作《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中提出“极化效应”一词。缪尔达尔认为极化效应是指一个地区只要它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发达地区越富,则落后地区越穷,造成了两极分化,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60 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 (Boundville) 在《区域经济规划问题》提出了 "区域发展极"的概念,系统地从空间角度分析了增长极的概念,首次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把增长极从城市扩展到区域,并具有一定的内在地域结构,组合成为极化区。他认为增长极的空间不仅包括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涵盖经济现象的地域结构或区域关系。极化区是增长极理论的发展。20世纪70至80年代初,增长极理论曾主要应用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中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指导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并收到良好效果。20世纪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都把加强极化区建设作为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极化区基本理论 (一)极化区形成原因: ①经济发达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巨大优势,如强大的科技力量、便捷的交通和通讯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越的生产协作条件、雄厚的资本和集中的消费市场,再加上技术进步、工业布局指向性的变化(如由原材料指向转变为市场指向或技术指向),更进一步突出了发达地区的优势; ②极化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往往得到地方政府政策的倾斜与支持; ③由于产业集聚,促进了服务业在该地区相应发展,这就引起了该地区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推动了服务行业的加速发展,促进了两极分化; ④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得利益,从而提高了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了两极分化。 (二)极化区的概念: 极化区可以界定为以地缘关系为基础,超越行政区划,产业集聚能力强、整体经济水平高,在国家层面占有重要战略地位,规划中具有优先发展功能和发展目标的地区。该区的形成具有法律基础,并且可以实施有效管理。极化区以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形式出现,具有增长极的功能,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心区。极化区人口、产业和居住地比较集中分布或连续分布,与城市群、城市密集区等概念不同,在空间上,极化区的概念更强调区域的整体功能,极化区内部虽然也有许多城市,但其强调的是城市和区域结合在

电极的极化现象

电极的极化现象 一、定义 在可逆电池的情况下,整个电池处于电化学平衡状态,两个电极也分别处于平衡状态,电极电位是由能斯特方程决定的,是平衡的电极电位。此时,通过 电极的电流为零,即电极反应的速率为零。若要使一个不为零的电流通过电极,电极电位必须偏离平衡电极电位的值,这个现象就称为电极的极化。 电极极化( electrode polarization)电子导体与围岩中溶液接触时,会形成电偶层,产生电位跳跃,这个电位跳跃便称为电子导体与溶液接触时的电 极电位。当有外电场作用时,相对平衡的电极电位数值将发生变化。通常把在—定电流密度作用下的电极电位与相对平衡的电极电位的差值,称为电极极化。常见的有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等。由电极极化作用引起的电动势叫做超电压。 二、特征: 1.阴极电位比平衡电位更负(阴极极化) 2.阳极电位比平衡电位更正(阳极极化) 三、极化产生的原因: 内在原因:电子运动速度与电极表面反应速度不平衡。一般情况下为电子运动 速度>电极反应速度。 分析:当有电流通过时,阴极上,刚开始由于电极反应速度迟缓,使得电 子流入速度>电极反应速度,造成负电荷的积累,电极电位偏离,负移; 而阳极上,使得电子流出速度>电极反应速度,造成正电荷的积累,偏离,电位负移。 四、极化的分类

1.浓差极化 浓差极化是指,当水透过膜并截留盐时,在膜表面会形成一个流速非常低的边界层,边界层中的盐浓度比进水本体溶液盐浓度高,这种盐浓度在膜面增加的现象叫做浓差极化。浓差极化会使实际的产水通量和脱盐率低于理论估算值。浓差极化效应如下: 膜表面上的渗透压比本体溶液中高,从而降低NDP; 降低水通量(Qw); 增加透盐量(Qs); 增加难溶盐的浓度,超过其溶度积并结垢。浓差极化因子(β)被定义为膜表面盐浓度(Cs)与本体溶液盐浓度(Cb)的比值。 2.电化学极化 在外电场作用下,由于电化学作用相对于电子运动的迟缓性改变了原有的*电偶层而引起的电极电位变化,称为电化学极化。其特点是;在电流流出端的电极表面积累过量的电子,即电极电位趋负值,电流流入端则相反。由电化学极化作用引起的电动势叫做活化超电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