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饥饿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饥饿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饥饿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郑宗林黄朝芳

(湖南晶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彭银宏

(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科学系)

摘要不同种类的鱼对饥饿的耐受力和适应性特征不同。有关饥饿对鱼类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鱼类适应饥饿的生态对策,对鱼类自然资源的保护、苗种培育、水产养殖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综述了饥饿对鱼类生长、存活、行态、行为以及补偿生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鱼类饥饿生长补偿生长进展

1.饥饿对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

1.1对生长的影响

仔鱼的生长率受到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热能摄入(摄食)和温度可能是最重要的。而且在早期生活史领域,营养相关被认为是影响早期生命力的一个主要相关因素。因此鱼类早期的摄食与生长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如果仔鱼不能正常摄食而处于饥饿状态,则生长将会受到很大影响。仔鱼生长率的估算通常用体重和长度来衡量。通常状况下,随着饥饿的进行,体重会急剧下降,表现出/负增长0,而体长往往无变化,甚至会有所增加。这些变化特征不仅表现在仔鱼期,在幼鱼等时期也会表现出类似的情况。根据宋昭彬等(1998)报道,南方鲇仔鱼在饥饿期间,身体长度无显著变化。饥饿仔鱼的长度也可能出现/负增长0,如饥饿大西洋鲱,条纹石鱼旨仔鱼长度有少量变短,Kin和Blax-ter认为,这是骨骼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仔鱼为保障活动耗能,提高摄食和存活的一种适应。饥饿使仔鱼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饥饿仔鱼的生长发育受阻是一种普遍现象,通过研究仔鱼的生长,可以评价鱼类的营养状况。

1.2对存活的影响

早期生活史是鱼类最脆弱、最关键的阶段。当仔鱼前期的卵黄被耗尽时,需要在短期内转向外界摄食。如果不能建立外界摄食,便进入饥饿期(Blaxter和Hempel,1963年)。H jort最早指出,鱼类种群密度的变动多半取决于当年仔鱼群的存活率。大批仔鱼在初次摄食期间饥饿引起的死亡是当年仔鱼群剧烈变动的潜在原因之一。现在已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饥饿和敌害,捕食是海洋鱼类仔鱼死亡的主要因素0。因此,饥饿是导致仔鱼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卵黄快耗尽至初次摄食期间,饥饿对仔鱼的存活影响更大。例如:北鱼旨鱼抵达初次摄食期后,延迟3天投饵就可使13日龄仔鱼的存活率从70%下降到20%,平均体长从7.1mm降为4.6mm;延迟4天投饵,存活率为6%,平均体长为3.6m m。

Blaxter和Hempel(1963)首先提出了/不可逆点0(The point-of-no-return,PNR)的概念,从生态学的角度测定了仔鱼的耐饥饿能力。/不可逆点0是指饥饿鱼抵达该点时,尽管还能存活较长一段时间,但已经虚弱得不能再恢复摄食的能力,又称/不可逆转饥饿0或/生态死亡0。抵达不可逆点的时间,从

# 14 #

受精、孵化或初次摄食期算起均可,种间或同种不同种群,/不可逆点0的时间差异较大。一般仔鱼抵达该点的时间跟鱼卵的孵化时间、卵黄容量及温度相关。孵化时间长、卵黄容量大、温度低、代谢速度慢,则该点出现晚;反之,则出现较早。Rana发现,莫桑比克非鲫仔鱼饥饿致死时间与卵的重量密切相关。Blax ter等也认为由较重的卵孵出的仔鱼耐饥饿能力强。

饥饿超过了鱼类的耐受能力,将不能继续存活。饥饿致死时间与鱼的种类、鱼的体质以及水温有关。王吉桥等(1993)对6. 6mm~17.6mm的鲤、鲢、鳙、草鱼鱼苗和鱼种的饥饿致死时间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水温18e~23e时,这几种鱼苗50%饥饿致死时间为7.3~12.0d,在相似条件下,同种鱼的饥饿致死时间随着鱼体规格的增大或体质的增强而延长;不同种鱼苗的耐饥饿能力也不同,由强致弱依次为鲤>鳙>草>鲢;水温与鱼苗饥饿致死时间则呈负相关。

2.饥饿对鱼类形态行为的影响

2.1对形态的影响

鱼类处于饥饿状态时,其外部形态可能产生某些特定的变化。南方鲇仔鱼饥饿后,外形发生萎缩,身体消瘦,头大,体小,身体显得不均称,与王吉桥等(1993)对饥饿鲤、鲢、鳙、草鱼鱼苗,以及殷名称(1997)对饥饿鲢、鳙、草、银鲫卵黄囊期仔鱼的观察相同。K.

F.Ehrlich等(1976)发现,大西洋鲱在饥饿过程中,头顶由凸型变成凹型,殷名称则报道鲢、鳙、草、银鲫卵黄囊期仔鱼饥饿后,头部因萎缩而显扁平。宋昭彬(1998)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方鲇仔鱼在饥饿后头部的下凹也很明显,并认为这是由于饥饿后,头部脂肪组织被消耗,导致脑顶盖的下凹。Ehrlich等还研究发现大西洋鲱和鲽的仔鱼在饥饿过程中腹部表面肩带附近的/胸角0(鱼体腹面肩带处前后体表形成的夹角)变小,头部变短,眼高与头高比例增大,人们已用大西洋鲱、鲽/胸角0的大小,大西洋鲱的眼高与头高的比例来判断这两种鱼的营养状况。

2.2对行为的影响

M iyazak研究饥饿对日本牙鲆(全长为54.0?5.9mm)摄食行为的影响时,将1次摄食行为分为4个阶段:(1)瞄准阶段(aim);鱼慢慢仰头搜寻食物,但鱼体其它部位仍呆在水底。(2)缓游阶段(creep):鱼离开水底朝食饵缓缓游去。(3)攻击阶段(oittack);离食饵5m m左右时迅速加速并吞食食饵。(4)返回阶段(return);攻击后立即返回水底,并埋入沙中(以减少被捕食的危险)。他发现,饥饿时间越长,日本牙鲆呆在水体中的时间越长。一次摄食中攻击次数增多,返回阶段所花时间延长,饥饿4d组返回阶段所花时间是对照组的3倍,大大增加了被捕食的危险。

饥饿对肉食性鱼类的相互残食行为也会产生影响。Alfredo发现,饥饿组幼鲑鱼在恢复饱食几周内相互攻击行为比对照组高。Olla研究大麻哈鱼时也得到类似结果。饥饿状态下南方鲇仔鱼同类相残行为随着温度升高而更加剧烈,低温组则同类相残不明显。

饥饿还影响到鱼的游泳速度。殷名称等(1989)研究了海洋仔鱼在饥饿期间的巡游速度。结果表明,摄食仔鱼的平均巡游速度高于饥饿个体在饥饿期的高峰值,说明仔鱼摄食后,随着生长和器官的发育完善,持续活动的水平增强;但其最大巡游速度仍低于饥饿仔鱼在饥饿期间的高峰期,则显示饥饿对巡游活动,特别是瞬间活动的影响。殷名称认为海洋鱼类仔鱼在饥饿早期巡游速度随饥饿而增快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物种潜在的生理适应性特征。饥饿仔鱼通过增加巡游速度,以增加同食饵对象的相遇频率或搜索水体的容量,从而提高获得摄食的机会以利于存活。虽然饥饿刺激仔鱼增加巡游速度,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游泳速度会慢慢下降。鲱、鳕、江鲽卵黄囊期仔鱼以及苏格兰西海岸鲱的较大仔鱼(36和60日龄)一般均在抵达PNR前两天达到高峰值,过了PNR点之后,巡游速度将慢慢下降。

鱼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受饥饿的影响。南方鲇仔鱼的饥饿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先增加,然后减弱。王吉桥等(1993)发现,刚饥饿时,鱼苗沿池壁缓慢游动,轻击池壁,鱼即散

#

15

#

去。随饥饿的进行,则烦燥不安,散乱狂游,之后则紧贴池壁,少动,反应迟钝。

另外,由于饥饿,某些鱼类还会表现出特殊的行为特征。宋照彬(1987)的研究发现,南方鲇仔鱼饥饿期间,一些个体会吞食大量气泡,使身体失去平衡。他认为该现象是由于饥饿引起的。吞食气泡的仔鱼腹面漂于水面,很少游动,节约了游动觅食时的能量消耗,可延长存活时间。但同时,这类个体逃避同类相残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同类相残特别激烈的高温组,吞食气泡的个体少得多。当然,吞食气泡也是一种病理反应,虽然延长了存活时间,但只要仔鱼不能将气泡排出,就无法恢复到正常的游泳姿势,也无法觅食和有效摄食,更谈不上恢复生长了。

3.饥饿后饱食对鱼类的影响

人们通常认为定量定时投饵是保证鱼类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如果因某种原因,使鱼处于饥饿状态,自然生长减慢,鱼体规格将小于正常摄食的鱼。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多种鱼类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体重减轻后,只要摄入足够的食物,就会出现一个快速生长过程,一段时间后赶上或超过正常摄食的鱼,即出现/补偿生长0现象。所谓/补偿生长0是指因一段时间饥饿或繁殖引起体重损失后,动物反常生长以恢复体重或/生长轨道0,人们已观察到多种鱼类的补偿生长现象并发现鱼类的补偿生长能力因鱼的种类、饥饿或限食程度不同而不同。

3.1对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的影响

通过合理利用补偿生长现象来提高生长率和摄食率,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可用于水产养殖的实践上。张波等(2000)研究了饥饿后真鲷的恢复生长状况,发现饥饿6d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30.01),但两组的食物转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饥饿9、12、15d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摄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Robert(1997)研究杂交太阳鱼时发现,/饥饿)))饱食0循环投饵组的绝对生长率是对照组的2倍。试验结束时,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杂交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a@尼罗罗非鱼`)分别禁食0周(对照)(S0)、1周(S1)、2周(S2)、4周(S4),再饱食至第8周,S1组体重与S0组相近,S1、S4组体重明显低于S0组,但所有禁食组的摄食率和特殊生长率(SGR)在饱食阶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对照组和禁食组间的消化率,饵料效率(即蛋白和能量的存贮效率)并没有明显差异。

3.2对生化成分的影响

一般说来,鱼类饥饿一段时间后,只要能摄足食物,恢复生长足够时间,其生化成分均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如南方鲇幼鱼(邓利等1999)在饥饿不同时间后再饱食20d,鱼体的生化成分及比能值均能接近并恢复到正常水平。真鲷在饥饿不同时间后饱食两周,其身体生化成分和比能值均恢复到正常水平。

投饵次数和时间,也会对鱼类生化成分产生影响。Juhani(1998)认为限制食物总量使得一些优势个体(dom inant indiv iduals)垄断食物,结果比劣势个人(subordinates)长势好,从而造成同一种群个体分化,并且阻碍了劣势个体生长,改变了身体生化成分组成。Johani研究投饵次数和时间对二龄虹鳟的影响时发现:TW组(每周2次投饵,每次4h)经过2周饲养,脂肪含量下降(低于初始值),而DB组(每天1次,每次30min)和对照组(每天2次,每次4h)的脂肪含量上升,4个月后, TW组的脂肪含量略高于初始值,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至153d(限食结束)时,对照组和TW组在水分、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百分含量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而北极红点鲑和虹鳟在最低投饵次数下,脂肪百分含量最低。对于鲽,投饵次数对体脂肪含量没有影响。

3.3补偿生长

谢小军(1998)从量的角度将补偿生长分为4类:

(1)超补偿生长:经过一段时间饥饿后再恢复喂食一段时间,鱼的体重增加超过相同时间(饥饿时间+恢复喂食时间)持续喂食的鱼的体重增加量。如虹鳟(16-120g)饥饿了3周后饱食3周,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Dob-

# 16 #

son&Holmes],1984。饥饿处理后的真鲷也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张波等2000)。

(2)完全补偿生长:指饥饿后恢复生长的个体,其体重的增加量能达到或接近在相同时间内持续喂食的鱼的增重量。欧鱼岁(1-2g)饥饿16d后饱食3周,具有完全补偿生长能力。

(3)部分(有限)补偿生长;指鱼在饥饿后恢复喂食能正常生长甚至生长速度在短期内有所加快,但体重增加不能赶上相同时间内持续喂食的鱼。如杂交罗非鱼(4-5g)饥饿2周、4周后喂食至第8周,最终体重未能赶上对照组,只具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Wang Yan等(2000)认为这是因为杂交罗非鱼的补偿生长能力较差或高温下饥饿引起的体重损失过大,或二者兼有。

(4)不能补偿生长:指鱼在恢复生长时不仅体重不能赶上持续喂食的鱼,连生长速度也不及正常水平。如饥饿60d的南方鲇就不具备补偿能力。谢小军认为可能是饥饿处理已对鱼的生理状况造成一定的危害。

补偿生长能力的高低和有无取决于鱼的种类、饥饿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恢复饱食的时间长短。更确切地说取决于特殊生长率(SGR)升高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内,饥饿时间越长,摄食率和生长率越高,在三种鲤科鱼中,饥饿后饱食阶段,生长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相应升高。说明补偿生长的高低由营养缺乏程度(即饥饿程度)而定。Wang Yan也发现,杂交罗非鱼禁食的时间越长,则恢复摄食阶段的摄食率和生长率升高的幅度越大。人们还发现不同鱼类,补偿反映所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在欧鱼岁和两种鲤科鱼中不足3周,但在北极红点鲑中至少可持续8周以上。

关于补偿生长的机理目前尚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多食0(Haperphagia)被认为是补偿生长现象中生长率提高的原因。例如斑点叉尾、北极红点鲑、杂交罗非鱼的补偿生长是因为在恢复生长阶段显著提高了摄食水平。也有人认为补偿生长是由于食物转化率提高所致。例如虹鳟、大西洋鲑在恢复生长中出现的补偿生长是因为提高食物转化率的原因。Jobling(1994)认为处于补偿生长阶段的鱼同正常鱼在身体成分的合成上有所不同。那些身体较/瘦0(蛋白质含量低)的鱼比身体较/肥0(脂肪含量高)的鱼将在恢复饱食时优先贮存蛋白,从而表现出较高的食物转化率。Qian也类似发现银鲫在补偿生长时优先沉积蛋白质,其蛋白质绝对沉积量是对照组的3倍,并显示较高的食物转化效率。但银鲫的补偿生长不是因为提高消化能力和降低活动水平所致,而是因为蛋白质和能量存贮效率提高所致。张波(2000)还指出同一种鱼在不同的饥饿处理时间下补偿生长的机制也不完全相同。他发现饥饿3d、6d组在恢复生长中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生长组,而食物转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饥饿9d、12d、15d组的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摄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并进一步指出食物转化率的提高不一定完全是高摄入,低消耗的结果,有可能是鱼体自身消化酶的分泌量增加或活性提高的结果。

4.结语

有关饥饿对鱼类形态、行为、生理、生态状况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一些学者探讨了鱼类在饥饿状态下的能量利用以及身体化学组成的变化,以考察鱼类对饥饿的适应特征,对于鱼类在饥饿一段时间后恢复喂食时的生长状况的研究也有少量报道。对鱼类饥饿的研究,对鱼类自然资源的保护、水产养殖、苗种培育以及利用补偿生长现象获益等方面的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饱食0和/食物转化率0提高作为处于补偿生长阶段的指标和禁食)))饱食交替进行的投饵方法,在每次补偿生长反应减弱时激活生长率,以增加鱼用于补偿生长的时间,并最终提高鱼产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方面的研究应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

(参考文献略)

#

17

#

各种水质指标对水体及鱼类的影响一

各种水质指标对水体及鱼类的影响一、PH值 1、PH值对水生生物及水质的影响 PH值低于6.5时,鱼类血液的PH值下降,血红蛋白载氧功能发生障碍,导致鱼体组织缺氧,尽管此时水中溶氧量正常,鱼类仍然表现出缺氧的症状。另外,PH值过低时,水体中S2-、CN-、HCO3-等转变为毒性很强的H2S、HCN、CO2;而Cu2+、Pb2+等重金属离子则变为络合物,使他们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大为减轻。 PH值过高时,离子NH4+转变为分子氨NH3,毒性增大,水体为强碱性,腐蚀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强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2、PH值对鱼类生长繁殖的影响 《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体PH值范围为6.5—8.5,这是鱼类生长的安全PH值范围,过高或过低都将造成养殖的低产量,大部分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最适PH值为7.5—8,成鱼养殖阶段的最适PH值为6.5—7.5。 二、溶氧 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mg/L 以上,缺氧时,鱼类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缺氧严重时,鱼类大量浮头,游泳无力,甚至窒息而死。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 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而

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程度。 三、氨氮 水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有很大毒性的,而离子氨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的营养源之一。水体中氨浓度过高时,会使鱼类产生毒血症,长期过高则将抑制鱼类的生长、繁殖,严重中毒者甚至死亡。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02mg/L,这是理想、安全的水质氨指标;分子氨浓度0.2mg/L以下时一般不会导致鱼类发病;如浓度达到0.2—0.5mg/L,则对鱼类有轻度毒性,容易发病;如分子氨的浓度超过0.5mg/L,对鱼类的毒性较大,极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 四、亚硝酸盐氮 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鱼类血液,从而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 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以氮计)低于0.1mg/L时,不会造成损害;达到0.1—0.5mg/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含量高于0.5mg/L时,鱼类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 五、硫化物 硫化物的毒性主要指硫化氢的毒性,其浓度过高时,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组织与血液,破坏血红素的结构,使血液丧失载氧能

鱼类饥饿生理与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鱼类的饥饿生理和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王晓娟艾春香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361005 1.1饥饿对鱼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1.1.1饥饿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鱼类生长是指鱼类体质量、体长、体成分以及能量等的数量变化过程,是摄入含能物质、同化自身和异化环境的动态平衡过程(Brett,1979),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饥饿胁迫对鱼类生长,尤其是对其早期阶段的生长影响显著(Dou et al,2002;Gisbert et al,2004;Pe?a et al,2005;Dou et al,2005;Shan et al,2008a;Shan et al,2008b;Shan et al,2009)。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体质量、内脏质量、内脏比、肥满度等指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饥饿影响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刘波等,2009)。 在自然界中,由于摄食者和被摄食者存在时空分布格局的差异,以及季节的演替、疾病的危害、环境的突变和种间种内的竞争等原因,多数动物经常面临食物资源的匮乏,造成生长停滞,甚至出现负生长现象,这种因食物短缺或营养匮乏的鱼类在食物供给恢复正常后经常表现出一种快速生长,称为鱼类的补偿性生长(compensatory growth)或获得性生长(catch–up growth) (Miglavs & Jobling,1989;Jobling et al,1994;Zamal & Ollevier,1995),也有人认为这种因食物限制抑制动物生长,而后恢复投喂时发生的动物体快速生长现象被称作补偿生长(compensatory growth)更合适(Jobling,2010)。研究发现,许多鱼类存在补偿生长现象。杂交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 × L.macrochirus)“饥饿-饱食”实验发现,循环投饵组的鱼绝对生长率是对照组鱼的2倍(Hayward et al,1997)。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饥饿后恢复投喂,其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同时提高,表现出补偿性生长现象(王沛宾等,2005)。大西洋庸鲽(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 L.)短期饥饿(2 w-5 w)再投喂后摄食水平和食物转化率均提高,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现象(Heide et al,2006)。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饥饿再投喂后摄食率也大大增加,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现象(吴蒙蒙,2008)。饥饿5 d和10 d 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产生了完全补偿生长效应,而饥饿15 d 的仅产生了部分补偿生长效应(楼宝,2008a)。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iety)幼鱼存在完全补偿生长能力,是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来实现的(吴蒙蒙等,2009)。点带石斑鱼(Epinphelus malabaricus)幼鱼饥饿2 d后恢复投喂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能力,而饥饿超过2 d的幼鱼仅呈现出部分补偿生长能力,这种补偿生长主要是通过提高摄食水平来实现(彭志兰等,2008)。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幼鱼饥饿4 d、8 d后恢复投喂时存在完全补

鱼类生态学期末论文--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概述

影响鱼类的生长的因素概述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2010级3班 学号:222010602043080 孟子豪前言 鱼类的生长是受内在的遗传基础和外在的生活条件所制约的[1]。内在的遗传基础是生长发育的一个前提,而外在的生活条件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二者是互为条件的。所以我们该如何协调诸多因素,为鱼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呢?在这些因素里面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呢? 正文 生长的体内基本因子是物质代谢中的蛋白质代谢,而这个基本引自收到体内很多其他因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能量的促进作用、酶的作用、物质的转化、细胞的分裂和衰老、细胞和糖核酸的影响、各器官系统的相关活动、以及性产物对他的抑制、神经体液调节、阶段发育和衰老等方面[2],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主要就鱼类的内分泌活动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做详细概述。鱼类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包括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岛、性腺等一些组织,他们分布于鱼体的全身的各个固定的位置,有的功能单一,有的与其他腺体有密切的联系。在这些内分泌器官中鱼类的甲状腺激素在生长及器官的形成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此外甲状腺与性成熟和呼吸代谢也有很大的关系[3]。 鱼类生长不仅受到内在因子的影响,外界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在这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与鱼类直接接触的水环境因子。水体是鱼类生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发育。俗话说“鱼水深情”,就如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4]。 饵料

食物的供应可能是影响生长的最主要因子,只要食物的数量充足,质量合适,在可以生存的理化环境条件下,鱼是可以达到最大的生长。不同饵料对象的数量、质量和个体的大小也影响鱼类的生长,热量大的饵料能保证预提较快的生长。 物理因子 水温 水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其生长、发育、繁殖都受到水温的影响,温度能改变代谢过程的速度,鱼是变温动物,它的代谢强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一般是与温度成正比的关系[5]。养殖对象的不同对水温也有差异,一般最适的生长温度为18℃~26℃,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但是如罗非鱼这样的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0℃~14℃时,开始死亡;虹鳟等冷水性鱼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 ~18℃。冬季冰下水温在4℃以下时鱼体易发生冻伤。 光照 光线的刺激,通过视觉器官和神经中枢影响内分泌器官特别是脑垂体的活动,进而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发育[6]。一般在温带地区,光和温度的变化有正相关性,所以它们的影响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然不同种类的鱼对他们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取决与鱼类的遗传因素。 水化学因子 pH值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鱼类最适的pH值为弱碱性环境。淡水养殖一般要求为6.5~8.5间,最适范围在7~8.5为宜[7]。池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类生长均不利。pH 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0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20%~89%,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因为PH值低于6.5时可使动物血液载氧的能力下降,造成自身患生理缺氧症,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pH值过高,则能腐蚀鳃部组织,使鱼类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I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I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一般分子量较小、生物活性高,主要由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产生。细胞因子间可以相互作用形成网络,进而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程或促进细胞增殖生长。但是细胞因子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会对机体免疫应答进行调控,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揭示细胞因子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疾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指导下依据。现在已有近几十个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药物批准上市。 细胞因子受体命名规则比较简单,基本是在相应的细胞因子名称后面加Receptor(R)表示,如IL-2的受体就写成IL-2R。细胞因子受体一般分成四个类型:Ⅰ型细胞因子受体(Type ⅠCytokine Receptor)、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Type ⅡCytokine Receptor)、TNF超家族受体以及趋化因子受体。 在本文,将主要介绍Ⅰ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细胞因子受体(Type ⅠCytokine Receptor),也称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家族(hematopoietin receptor family)。这类受体的结构特点:胞外区含有同源区(大概有200个氨基酸构成),膜外区近氨基端有二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其羧基端存在Trp-Ser-X-Trp-Ser(WSXWS,X代表任一氨基酸)残基序列。按照细胞因子家族可以分为如下类型:Ⅰ型白介素(IL-2,IL-3,IL-4,IL-5,IL-7,IL-9)受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生长激素(GH)受体,催乳素(PRL)受体,抑癌蛋白M(OSM)受体,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受体等。 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大多数由多个亚单位构成,其中有属于结合细胞因子的亚单位或用来进行信号转导的亚单位。信号转导亚单位可以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共用,比如人的IL-3R,IL-5R和CSF2R均由α和β亚单位组成,其中α亚单位就属于细胞因子结合单位,β亚单位就由三种细胞因子共用来转导信号,这也使得IL-3,IL-5和GM-CSF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三者都可以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还有IL-3和GM-CSF 均可作用于造血干细胞。还有一种共用信号亚单位——γ亚单位,主要由IL-2,IL-4,IL-7,IL-9和IL-15的受体共用。在X-性连锁中正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中,正是由于这五个细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发生严重障碍造成的,使得细胞和体液免疫缺陷。

饥饿和再投喂对泥鳅能量代谢的影响

第20卷第4期大连水产学院学报Vol.20No.4 2005年12月JOURNAL OF DALIAN FISHERIES UNIVERSITY Dec.2005 文章编号:1000-9957(2005)04-0290-05饥饿和再投喂对泥鳅能量代谢的影响 邢殿楼,张士凤,吴立新,刘靖,蔡勋 (大连水产学院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摘要:研究了饥饿(20d)和再投喂(5d)条件下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耗氧率、CO 排 2出率及排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泥鳅的耗氧率呈下降趋势,即从饥饿开始时 的200!g/(g?1)降至饥饿结束时的138!g/(g?1),下降了31%;CO 排出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 2 趋势,从饥饿开始时的200!g/(g?1)降至饥饿结束时的120!g/(g?1),下降了40%;排氨率则 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饥饿开始时的6.049!g/(g?1)升至饥饿结束时的7.808!g/(g?1), 增加了29.1%;氧氮比(O/N)表现出下降趋势,表明泥鳅在饥饿状态下,首先动用脂肪和蛋白质 作为主要能源,而后主要利用蛋白质;呼吸熵(RO)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恢复投喂后5d,耗氧 率和CO 排出率明显上升,均达到饥饿初始值(180!g/(g?1))的90%;排氨率继续上升,达到 2 9.208!g/(g?1),比饥饿初始值提高了52.2%;O/N和呼吸熵均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泥鳅;饥饿;再投喂;能量代谢 中图分类号:O493.8 文献标识码:A 关于饥饿对鱼类代谢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一些研究[1~4],其中多数是研究整个饥饿阶段鱼类代谢率的变化,而很少研究恢复投喂阶段鱼类代谢率的变化特征[5]。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食性杂,抗病力强,生长快,价格高,是一种非常适合养殖的经济鱼类和试验鱼材料。本文作者研究了泥鳅在饥饿和再投喂状态下的代谢率,探讨了泥鳅对饥饿的适应能力,旨在为鱼类能量学理论研究和该鱼的人工养殖提供新的资料。 !"材料与方法 !#!"试验鱼来源和暂养 试验于2004年4月14日至5月11日在大连水产学院鱼类实验室进行。试验用鱼购于大连市长兴市场,体重为(11.6212.22)g。选择其中健壮活泼个体分别放入2个聚乙烯水槽(200L)中,每个水槽放100尾,驯养1周后开始试验。驯养期间日投喂1次(饲料配方见表1),日换水量为1/3,水温保持在(17.510.5)C。试验用水为自来水,需经241充分曝气。 !#$"试验方法 试验开始前对泥鳅停食2d,以排空粪便。饥饿期为20d,恢复投喂期为5d。试验期间每5d取样1次,每次随机取出20尾分别放入10个呼吸瓶(约6.5L)中,每瓶2尾,用保鲜膜将瓶口封好,放入控温水槽中,水温控制在(18.010.5)C,同时设一个空白对照瓶。维持51后(保证瓶中溶氧在5mg/L以上),取水样进行测量。 排出率及排氨率的测定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用奈氏试剂法测定氨氮,通过1.2.1 耗氧率、CO 2 收稿日期:2004-11-29 基金项目:大连水产学院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03) 作者简介:邢殿楼(1953-),男,高级实验师。E-mail:xingdianlou@https://www.360docs.net/doc/37905305.html,

水体中氮对鱼的危害

水体中氮对鱼的危害 氮在水体中以氮气、游离氨、离子铵、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其中游离氮和离子铵被合称为氨氮。水体中只有以NH4+、NH2-和NO3-形式存在的氮才能被植物所利用。水体中不能被浮游植物所利用而相对过剩,并且对池鱼产生危害,超过国家渔业水标准的那部分氮称为"富氮"。 一、水体氮的来源 1.鱼池中施入大量畜禽粪肥,分解产生无机氮。 2.注入含有大量氮化合物的生活和工业混合水。 3.水生生物和鱼类的代谢产物中含有氮。 池塘中氮主要来源于肥料和饲料。进入水体中的氮一般以氨的形式存在。这些氮来源于鱼鳃排泄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据研究,饲料中的氮有60~70%被排泄到水体中,因此水产养殖生态中 总氮浓度与投饲率及饲料蛋白含量有直接关系,在精养池中经常会出现对鱼类有害的"富氮"。 二、养殖水体中"富氮"与其它氮之间的转化和比例 精养高产池中,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三者比例分别为60%、25%、15%。当池中有效氮含量不变而氨氮比例下降、硝酸盐比例上升时,说明池水中硝化作用强,水质条件好。因此三者的比例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水质的指标之一。 三、水体中"富氮"对鱼的危害 水体中对鱼有危害作用的主要物质是氨氮和亚硝酸盐,我国水质标准规定氨氮小于0.5mg/L,亚硝酸盐小于0.2mg/L。 1.水体氨氮对鱼类毒性 氨氮由NH4+和NH3两部分组成,其中NH3对鱼类有毒性,NH4+对鱼类无毒性。两者在氨氮中所占百分比要受pH值、温度、盐度等因素决定。PH值、温度、盐度升高,都会引起氨氮中NH3比例增加,加重水体对鱼的毒性。 1 氨氮对各种鱼类的毒性 氨气对鲢、鳙鱼苗24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是1.106mg/L和0.559mg/L(雷衍之等,1983),随着鱼体的发育,氨的致死浓度也逐渐增大。NH3对47日龄、60日龄和125日龄草鱼种的48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727mg/L、2.050mg/L和2.141mg/L,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570mg/L,1.609mg/L、1.683mg/L。对草鱼生长有抑制作用的NH3浓度为0.099~0.455mg/L,草鱼种最大允许NH3浓度为0.054~0.099mg/L。氨对杂交罗非鱼(平均体长7.5~9.5cm,体重6.14~11.09)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82mg/L、1.78mg/L和1.57mg/L,最大允许毒物浓度为0.035~0.171mg/L。氨对鲤鱼种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是0.962mg/L,但超过0.66mg/L时就会产生毒性作用。氨气对体重25g的鳜鱼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763mg/L、0.663mg/L、0.525mg/L,而安全浓度为0.0525mg/L(高爱银等,1999)。氨气对体重为0.56~0.70g、体长为3.6~4.2cm加州鲈的24、48、96小时半数浓度为0.99mg/L、0.96mg/L 、0.86mg/L ,安全浓度为0.086mg/L (余瑞兰等,1999)。氨气对体重为0.94~1.32g、体长为4.9~5.8cm鲢鱼的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为2.47mg/L 、1.95mg/L 、1.56mg/L ,安全浓度为0.156mg/L (余瑞兰等,1999)。 一般而言,同一鱼类的鱼种比成鱼对氨气耐受力弱;不同鱼类对氨氮的耐受力也不同,麦穗鱼耐受力最差,草胡子鲶相对较强,因此经常排放氨水的河段中以鲶、鳅科等无磷鱼为优势鱼群。

鱼类生态学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 鱼类生态学试卷 (课程代码 322075) 一、名称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年轮 年轮(nián lún,annual ring)指鱼类等生长过程中在鳞片、耳石、鳃盖骨和脊椎骨等上面所形成的特殊排列的年周期环状轮圈,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所产生的一个层,它出现在横断面上好像一个(或几个)轮,围绕着过去产生的同样的一些轮。鱼类中鳞片年轮指当年秋冬形成的窄带和次年春夏形成的宽带之间的分界线。 2. 瞬时生长率 就是当时间间隔趋于零时,为单位时间内某一生长指标的变化量 3. 繁殖力 鱼类的繁殖力一般是指怀卵量,即雌鱼在产卵前卵巢内的成熟卵粒数。在统计怀卵数量时,通常只统计成熟的卵粒,不计算较小的卵母细胞。但也有认为凡是开始积累卵黄的小型和中型卵都应计入。 4. 日粮 是指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 5. 排卵与产卵 成熟卵从滤泡中脱离出来跌入卵巢腔或腹腔的过程称为排卵;卵离开鱼体进入外界水中的过程称为产卵 6. 丰满度 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7. 成熟系数 以性腺重量和鱼体重相比,求出百分比. 8. 临界期 在高潮期与低潮期相互转换的时期称为临界期. 9. 洄游 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

10.生态演替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 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二、填空题 ( 每空0.5分,共15分 ) 1. 鉴定鱼类的年龄多采用鳞片,此外还有脊椎骨、腮盖骨、 匙骨、鳍条和耳石等硬组织作鉴定材料。 2. 根据各种鱼成鱼阶段所摄取的主要食物的性质,可以将鱼类的摄食类型分为以 下三类:_肉食性_____,___草食性______,____杂食性__ 。 3. 是最为简单和最为常用的测定鱼类饵料成份的方法。 4. 分析初次性成熟的年龄是划分补充群体和剩余群体的重要依据。 5. 研究鱼类洄游的基本方法是_标志放流法__。 6. 根据鱼类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可将鱼类划分为热水性、温水性 和凉水性三类,鲤、鲫鱼属于温水性。 7. 鱼类的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共生、寄生。 8. 取得鱼类生长速度资料的途径有饲养法、年龄鉴定统计法、生 长退算法等。 9.解剖一尾体重 5kg 的雌草鱼,内脏重 1000g ,卵巢净重 800g ,每 4g 卵巢 经计数为2660粒卵,其性腺成熟系数为,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分别 为、。 10. 11.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包括胚胎期、仔鱼期和三个发育期。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只能用来划分特定区域中某指定鱼类的生长阶段的指标是 A 。 A: 生长指标 B: 生长常数 C: 生长速度 D: 生长方程 2. 我国鲢鳙的幼苗在保持含氧充足的情况下,二氧化碳超过100mg/l时,便出现 C 现象。 A: 呼吸困难 B: 立即死亡 C: 引起死亡 D: 昏迷仰卧 3. 生活于静水湖泊或池塘中的几种鲤科鱼类溶氧的要求夏季在 B 时已足够。 A: 2--0.5mg/l B: 4mg/l C: 5--6mg/l D: 0.5--3mg/l 4. 下列鱼中 A 为热带鱼类。 A:大麻哈鱼 B:革胡子鲶 C:大黄鱼 D:鲈鲤 5. 下列鱼中 C 是第一次产卵后即绝大部分死亡。

细胞因子的免疫应用及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的免疫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要:细胞因子( cytokine) 是一类由各种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糖蛋白。通常所说的细胞因子包括淋巴细胞因子、单核细胞因子及其他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和免疫激活作用,有关细胞因子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细胞因子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对其应用做一个综述。 关键词:细胞因子、免疫、应用 1.细胞因子的特性 尽管细胞因子种类繁多,功能复杂广泛,但其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多为糖蛋白,分子质量一般为10~25ku,有的为8~10ku。②通过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其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这类结合的细胞因子亲和力较高,在极低浓度下亦显示出生物学活性。③一般在局部发挥效应,这种效应既可针对产生该细胞因子并且具有受体的细胞———即自分泌(autocrine)作用,也可针对邻近的细胞———即旁分泌(paracrine)作用。④分泌期短,一般仅为数天,且其半衰期也很短。⑤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并显示出多种生物学功能,即具有多效性;同时多种细胞因子也可作用于同一种细胞发挥相似的生物学作用。⑥细胞因子之间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调控、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而组成一个相互协同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免疫反应协调网络,共同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⑦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是机体发挥免疫功能不可缺少的成分。 2.细胞因子的应用 大多数细胞因子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物,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是机体发挥免疫功能,清除病原体不可缺少的成分,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体内分泌的细胞因子过多,亦可引起病理性反应。因此,细胞因子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已成为医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重要领域,进入临床应用的细胞因子逐年增多,它们在人类和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细胞因子一方面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如免疫缺陷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及肿瘤等,另一方面可以导致和/ 或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因此,细胞因子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支气管哮喘患者体内的IL24、IL25、IL210及IL213等Th2型细胞因子浓度显著升高,在其作用下IgE合成增多,IgE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结合,从而引起本病的发生。应用IFN2γ和抗IL24抗体或IL24R可减少Th2型细胞因子产生,从而抑制过敏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在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病灶中IL22和IFN2γ产生明显增加,而在恢复

浅析影响鱼类摄食量因素

浅析影响鱼类摄食量因素 摄食量的多少是影响鱼的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而鱼类摄食量也受诸如鱼体自身、水体环境、饲料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一、鱼体自身因素 l、食性不同:不同种类的鱼食性不同,影响着摄食量的多少,一般情况下对比鱼类的摄食率呈现以下状况:草食性的鱼>杂食性的鱼>肉食性的鱼,例如草鱼的投饲率一般在5%左右,而青鱼为3%左右。 2、胃及消化道容积和食性不同:胃容积相对体重的比例变化很大,胃容积大则摄食量大,按摄食量大小排序一般为成鱼>鱼种>幼鱼,有的鱼无胃,所摄食的饵料依靠肠道来消化,草食性鱼类肠道很长,一般为鱼体长的6-7倍,而肉食性鱼类肠道较短,一般为鱼体长的1/3—3/4,杂食性的鱼类居中,按摄食量大小排序一般为草食性鱼>杂食性鱼>肉食性鱼。另外空腹状态也与摄食量大小有关,有的鱼等到胃几乎排空之后才重新开始摄食饵料,而大多数种类都在胃排空之前便开始摄食饵料,所以前者的摄食量大于后者。 3、鱼类的生理状态:当鱼处于饥饿状态时摄食量开始增加,随后逐渐下降直至稳定,但长期饥饿会抑制食欲。繁殖期间摄食水平一般都会下降。当鱼处于应激状态下,也会降低摄食量,因此水质条件发生变化以及拉网锻炼捕捞时都会使鱼类处于应激状态而影响其摄食水平。 4、鱼类适应性能力:鱼类饲喂一定的饲料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反应,在其消化道内产生相应的优势菌群和消化内环境,而影响摄食水平。长期生活在一定的水环境中产生的适应性也会影响鱼类的生理反应进而影响鱼的摄食量。

5、群体效应:在鱼群体中摄食活动存在强烈的模仿和竞争意识,群体摄食量强于单体摄食水平,但达到一定的群体水平时则降低摄食水平所以在养殖时要有效的控制水体载鱼量达到最佳状态。 二、环境因素 1、水温:水温在一定范围内与鱼类的饲料消耗呈正相关的关系,水温升高,鱼体代谢率增加,饲料消耗时间缩短,摄食量增加。一般水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则鱼的摄食量也相应随之变化。夏季摄食量最大,而冬季水温小于10℃时鱼则停止摄食。 2、溶氧:在高溶氧的水体中鱼类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饲料报酬也高,因为鱼的摄食量随着溶氧的增高而增加,所以要求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若溶氧在4mg/L则鱼的摄食量减少l2%,在3 mg /L时减少26%,在2mg/L减少51%,在lmg/L时基本上停止摄食。 3、透明度:大多数鱼靠视觉来摄食,只有少部分靠嗅觉和味觉,那么水体中透明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其摄食水平,一般透明度越大,养殖水体中光线越好,鱼的摄食量越多,相反则减少。 三、饲料因素 1、饲料组成:饲料的质量与鱼类的摄食量有关。一般来说,饲料的质量越高即营养水平高,则鱼的摄食量则相对较低,反之则较高。另外在某些鱼用饲料中加入一些诱食剂及一些着色剂可以提高鱼的嗅觉味觉以及视觉的敏感性,相应地提高鱼的摄食量。 2、饲料类型:颗粒饲料大小的不同直接影响鱼的摄食量大小。一般鱼配合饲料都要制成颗粒饲料(鳗鱼除外),颗粒饲料粒度的大小须根据鱼的口径的大小而制成大小不一的颗粒。一般鱼苗阶段颗粒最小,鱼种居中,成鱼最大。另外根据鱼的食性的不同和生活水层的不同可制成不同性质的颗粒类型,如上层鱼可制成漂浮颗粒饲料,中层

水环境对水产养殖种类的影响

水环境对水产养殖种类的影响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是一项常用技术,水环境调控得当可为鱼类提供较好的生存、生长环境,反之水环境调控不当,则会导致有机物、有毒有害物质大量富集,会直接影响到养殖产品的质量及产量。 影响水质调控合理性的参数主要包括水温、氨氮、溶解氧、pH值等等,只有做好这些参数的调控,才能更好地保证养殖产品的质量及产量。 1水温对养殖产品的影响 养殖水产品多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体温及新陈代谢。 比如鱼类如果水环境温度低于10℃,即会进入低进食冬眠蛰伏状态。 对于鱼类而言,水温保持在25℃~32℃是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并且在鱼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对水温的变化范围耐受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

鱼苗对水温的瞬间变化耐受度仅为2℃,而鱼种则为3℃;成鱼对瞬间变化的水温耐受程度相对较大,不过也要控制在5℃以内。 超出上述鱼类耐受瞬间水温变化范围,则会导致鱼出现“感冒”、“休克”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死亡;此外,水温还是影响养殖产品疾病发生、发展、流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热天雷雨天气会加速鱼塘内残渣的分解,大幅增加水中还原物及浮游生物的数量,从而增加耗氧量,导致水中缺氧影响到鱼的正常生长。 2氨氮对养殖产品的影响 含氮的有机物分解时、含氮的有机物在水中缺氧状态下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时、养殖动物的排泄物等均是氨氮的重要来源,对于养殖产品而言,分子氨会直接影响到氧的输送,鱼类的鳃组织受到损伤,鳃血液的吸收能力、输送氧的能力等就会随之下降,血液的酸碱平衡被破坏,红细胞、造血器官等也会随之影响,鳃的亲氧面积、输送氧气的能力受到影响,最终会引起鱼类肝、肾、脾、甲状腺、血液组织等各个器官的变化。

(推荐)II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II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目前已经发现的细胞因子有200多种,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因子被发现,并且随着细胞工程技术和蛋白重组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细胞因子重组蛋白被纯化制备。细胞因子功能多样,不同因子间可以相互作用,同一因子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因此,细胞因子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功能图。而细胞因子想要发挥作用,必须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行。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会对细胞产生作用,可以刺激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调控机体免疫应答,为在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数据,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指导依据。 细胞因子受体一般分成四个类型:Ⅰ型细胞因子受体(Type ⅠCytokine Receptor)、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Type ⅡCytokine Receptor)、TNF超家族受体以及趋化因子受体。在本文,将主要介绍Ⅱ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Type ⅡCytokine Receptor ),也称干扰素受体家族(Interferon receptors family)。主要包含Ⅱ型白介素(IL-10,IL-19,IL-20,IL-22等)受体,Ⅰ型干扰素(IFNA,IFNB)受体和Ⅱ型干扰素(IFNG)受体。此类受体的结构特点治是在膜外区近氨基端含有四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细无Trp-Ser-X-Trp-Ser序列,一般为具有高亲和力的异二聚体或多聚体。II型细胞因子受体的细胞外结构域由串联Ig样结构域组成,细胞内结构域通常与属于Janus激酶(JAK)家族的酪氨酸激酶相关。

鱼类生态学知识点

鱼类生态学复习资料 1,按照研究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将鱼类生态学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2,鱼类生态学: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3,鱼类的栖息环境:41% 淡水,58% 海水,1% 洄游。4,鱼类的经济利用:食用、药用、工业、观赏。 第一章:年龄1,鱼类的生活史:是指精卵结合直至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亦称生长周期。2,鱼类的发育期分为: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3,寿命:指鱼类整个生活史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鱼类的遗传特性和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其分为两类:生理寿命和生态寿命。 4,生长年带:一年之中所形成的宽阔环片和狭窄环片合称为一个生长年带。5,年轮:被规定为由密向疏过度的最后一条密的环片。 6,年轮标志的类别为:疏密型、切割型、碎裂型、间隙型。年轮的特点:清晰性、完整性、连续性、普通性。 7,副轮:或称假轮、附加轮。在正常的生长季节,由于饵料不足、水温突然变化、疾病或意外受伤等原因,使鱼体正常生长受到干扰,从而破坏了环片排列的规律性,在鳞片上留下痕迹。 8,副轮和年轮不同之处有以下四点:a,年轮一般见于鱼体的每一鳞片上,而副轮往往只出 现在少数的鳞片上;b,副轮不像年轮那样清晰、完整和连续,多半局限于某一区域。c,年轮仅仅表现为疏密结构的,则年轮内缘是密环,外缘是疏环;若为副轮则与此相反。d,副轮所构成的“生长年带”及其“疏带”和“密带”的比例不协调。 9,鱼的年龄表示方法:鳞片上没有年轮,用0 表示;有1个年轮,用1表示;依次类推。 为表示年轮形成后,在轮纹外又有新增的环片,则在年轮数的右上角加上“+”号,如0+、1 +… 0+ -- 1,1龄鱼,指大致渡过了一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无年轮、或第一个年轮 刚形成。 1+ -- 2,2龄鱼,指大致度过了两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有一个年轮,或第二个 年轮刚形成。 10,经常用作鱼类年龄鉴定的材料有鳞片、耳石、鳞条、鳞棘和支鳍骨、鳃盖骨、匙骨和脊椎骨等。最常用的是鳞片,因为取材方便,观察简便,不需特殊加工。 11,年龄结构或组成是种群的基本属性之一。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12,渔获物年龄结构的分析,最直接的意义是用来判断渔捞程度、渔具合理性和水域渔捞量的合理性。 13,一般来说,凡种群年龄结构简单的鱼类,其幼体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百分比大,年龄金字塔低平,意味着种群的生产量大;而种群年龄结构复杂的鱼类,其幼体龄组,特别是1龄幼体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百分比相对要小,年龄金字塔高耸,意味着种群生产量小。 第二章:生长1,鱼类的生长通常是指鱼体长度和重量的增加。2,生长式型:是指生长的方式、过程和特点。包括不确定性、可变性、阶段性、季节性、 雌雄相异性、等速和不等速性。 3,影响鱼类的生长因子有:外源因子食物、温度、溶氧、光照、盐度和其它、群落对生 长的影响。内源因子基因、遗传来控制生长。 4,食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数量、质量和颗粒大小三个方面。 5,食量:指在一定温度等环境条件下,鱼类每天摄食的食物总数量。其有三种关键性的 水平:维持食量、最适食量、最大食量。 6,食物的质量:主要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 7,生长效率:是衡量鱼类所社区的食物重量转化为机体组织重量的百分数的一个指标。8,补偿生

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研究现状

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研究现状 摘要:从必需脂肪酸种类、对鱼类的影响、必需脂肪酸需要量、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的研究状况,以期为脂肪研究和合理饲料配方提供参考。 关键词:必需脂肪酸种类必需脂肪酸需要量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脂类不仅是生物的能量储存库,而且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与细胞识别和组织免疫有密切关系;此外,脂类物质参与激素和维生素代谢,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学调控功能。鱼体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有的脂肪酸鱼体本身可以生物合成,有的则不能或合成量很少,远不能满足鱼类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需要,必须由外源供给补充。那些为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EFA),如亚油酸、亚麻酸、EPA、DHA等。通常认为,必需脂肪酸必须符合下列特定的分子构型:1)在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的二乙烯基甲烷链结构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2)双键必须是顺式构型;3)距离羧基最远的双键,应在由末端-CH3数起的第六与第七碳原子之间。必需脂肪酸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大多不能由动物自己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饲料中提供。鱼虾不能合成必需脂肪酸,必须从饲料中吸收,但鱼虾具有将亚油酸和亚麻酸转化为同系列更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 1.鱼类必需脂肪酸的种类 大多动物体内能够合成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但不能合成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 (C18:3)。一般鱼体本身只能合成n-7、n-9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而不能合成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因此,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鱼类的必需脂肪酸。鱼类生存和生长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因种类而异。不同脂肪酸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与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差异有关。温水性鱼类对必需脂肪酸需求与冷水性鱼类差别很大,冷水性鱼类需要的n-3序列数量>n-6序列的数量。虹鳟饵料中添加C18:3n-6或C18:3n-3,会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而且同时使用这两种脂肪酸比单独使用促生长效果更好。鲤鱼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量均为饲料的1%。鳗鲡与虹鳟和鲤鱼一样需要必需脂肪酸。鳗鱼丽添加C18:3n-3后生长显著改善,这与虹鳟相似。添加C18:3n-6和C18:3n-3有相加效果,这与鲤鱼相似。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量,均为饵料的5%左右[1]。德国柏林淡水生态和内陆渔业研究所[1]对虹鳟幼鱼投喂富含十八碳三烯酸 (1 8:3n-3 )、十八碳四烯酸主要是廿二碳六烯酸 (22:6n-3 )的商品饲料,证实廿二碳六烯酸是虹鳟生长发育必需的脂肪酸。 刘玮等[2]认为团头鲂必需脂肪酸除n-3HUFA之外,还应包括18:2n-6和8:3n-3;团头鲂的18:2n-6的需要量比18:3n-3的量要大;在18:2n-6和 18:3n-3之间还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2.必需脂肪酸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鱼类不同的生发育阶段,对脂肪酸的需要不同。真鲷等海产鱼仔、稚鱼必须直接摄取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饵料才能生长发育[3]。刘镜恪[4]等发现n-3不饱和脂肪酸对黑鲷仔鱼和稚鱼的生长和存活都有重要影响。高淳仁[5]等认为,n-3 HUFA为海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而其中 EPA和 DHA对海水鱼类生长、存活、发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不同种类的海水鱼类对 n-3 HUFA的需求量略有不同,而饵料中 EPA与 DHA的比例也是影响海水仔、稚、幼鱼生长和存活的重要因素;海水鱼类对不同脂型的脂类的吸收和同化作用不同。在鱼类繁殖期间,鱼类需要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数量大于n-6系列的数量,尤其是雌鱼。 3.鱼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 鱼类对必须脂肪酸的需要量依鱼的种类而不同。温水性的鲤鱼,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比冷水性鱼类低,但

饥饿对鱼类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进展

饥饿对鱼类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进展 前言: 由于自然界中季节更替,环境剧变或生物分布不均等原因,野生鱼类普遍存在周期性缺食或营养匮乏的现象。作为生理学上的一种适应,野生鱼类能够通过降低基本代谢水平及消耗自身组织贮存的营养物质,从生理、生化和行为等方面发展了对食物不足甚至饥饿胁迫的忍受能力。 从50年代以来,为了评价鱼类营养状况,探讨摄食水平,区分正常摄食鱼和饥饿鱼,不同学者已从形态学、生态学、组织学、组织化学、细胞学、生物化学、酶学、代谢生理学等不同方面作了许多研究。研究表明:在饥饿状态下,鱼类行为异常,组织结构发生改变,通过改变酶活性、激素水平来降低代谢水平,并通过利用鱼体自身的贮能物质(如糖原、脂肪、蛋白质等)提供能量,从而能忍耐一段时间的饥饿。另外,不同种类的鱼对饥饿的耐受力和适应性不同。 有关饥饿对鱼类生理学状况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鱼类适应饥饿胁迫的生态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该方面的资料对渔业资源管理及水产养殖等方面的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饥饿对鱼类代谢水平的影响 鱼类可调节自身的能量分配以适应食物的缺乏,饥饿状态下鱼类代谢水平将明显下降。Mehner & Wieser发现河鲈幼鱼在20℃下饥饿15d后代谢率下降了约45%;Du Preeze报道了斑点石鲈饥饿5d后耗氧率下降了34%;张波等发现南方鲇幼鱼在27.5℃下饥饿20d代谢率下降了约47%;崔奕波等测得草鱼在30℃下饥饿35d后的代谢率明显低于Wiley等在正常状态下的测定值。

由于饥饿对代谢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标准代谢的测定方法中应考虑饥饿因素。标准代谢是指鱼类在禁食、静止状态下的代谢率。它代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鱼类维持生命的最低代谢水平,即标准代谢是定义在一定饥饿状态下的。而饥饿状态下鱼的代谢率将逐渐下降,饥饿处理的时间不同测得的代谢率将会不同。因此我们认为在测定标准代谢时有必要将对鱼处理的时间进行规范化,使标准代谢的测定值更具有可比性。 卢波等对仔龟的研究发现,在饥饿状态下仔龟代谢水平不仅明显下降,而且下降过程还呈阶段性。人们在鱼类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Mehner & Wieser发现河鲈幼鱼在饥饿期内代谢率的变化呈阶段性;张波等发现南方鲇幼鱼在27.5℃下饥饿至半数死亡的时间为156d,该过程中代谢率的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1)饥饿开始至第20d代谢率明显下降;(2)第21d至第80d呈相对稳定状态(代谢率平均为初始时48.6%);(3)第81d至第90d再度下降;(4)第91d至第156d(死亡)稳定在一个更低的水平上(代谢率平均为初始时的38.5%)。Mehner & Wieser提出鱼类在长期饥饿状态下对其自身储存能量的利用上有两方面的适应:一方面降低代谢水平以节约能量消耗;另一方面又尽可能将代谢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以保证在重新获得食物供应或面临其它环境胁迫时能产生适当的应激反应。张波等认为鱼类的代谢水平在饥饿过程中出现阶段性变化,就是这两种相互拮抗的适应性反应发生交替变化所致。 2.饥饿对鱼类机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在饥饿状态下,鱼类代谢机能发生变化,通过降低代谢水平,利用自身贮能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提供能量以维持生命。不同种类的鱼,由于食性、生活方式、摄食饵料质量和身体结构等差异,对

细胞因子风暴研究进展精选版

细胞因子风暴研究进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细胞因子风暴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风暴(英语:Cytokinestorm)又称高细胞介质症(Hypercytokinemia),一种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因为细胞因子与免疫细胞间的正回馈循环而产生。这也被认为是1918年流感大流行、2003年SARS事件、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以及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中病毒致死的原因不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认为这一症状与H1N1之间的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展示其关联性。 症状为高烧、红肿、肿胀、极度疲倦与恶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致命。治疗: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时,细胞素会引导免疫细胞前往受感染处。同时,细胞素也会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素。通常来说,人体会检查并控制这个反馈循环。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情况会失控,导致一个地方聚集了太多被激活的免疫细胞。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一现象的具体成因,但是有推测认为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新的、高致病的病原体产生的过激反应。 细胞因子风暴有可能会对身体组织和器官产生严重的损伤,比如当其发生于肺部,过多的免疫细胞和组织液可能会在肺部积聚,阻塞空气进出,并导致死亡。 细胞因子风暴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有关,甚至是治疗性干预尝试的不幸后果。已有研究证明其在移植物抗宿主病、多发性硬化症、胰腺炎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出现。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细胞因子风暴的细胞定位和分子机制有所了解,并有助于病毒性症状尤其是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出来用于细胞间信号传导和通信的多种小蛋白质,具有自分泌、旁分泌和/或内分泌活性,并且通过结合受体引发多种免疫应答。细胞因子的主要功能有控制细胞增殖和分化、血管发生、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表1)。 表一: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的因子主要类型及功能 类型功能 干扰素调节先天免疫,活化抗病毒性质,抗增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