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的生产

双孢菇的生产
双孢菇的生产

双孢菇的生产

一、临汾市尧都区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站在临汾市尧都区贺家庄村的山头放眼望去,半山沟的山壁上,每隔几米就镶嵌着一个红顶蓝边的窑洞口,顺着硬化的道路延伸到沟底,煞是壮观。随便走进一孔土窑洞,凉风扑面而来,一枚枚白蘑菇在地上摇头晃脑,好似在向客人频频致意。原来这些整齐美观的小窑洞,是专门为培养双孢菇建成的“山间别墅”。

据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吉敬敏介绍,经过7年时间的努力,贺家庄村已发展土窑洞双孢菇210组,一半以上的农户有了自己的双孢菇窑洞,全村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252万元。

不与粮争地,却比种10亩麦子的收入还要高

贺家庄村地处临汾市尧都区东部丘陵山区,全村共有400户、1600口人。由于当地沟多坡多,大部分耕地无法灌溉,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遇上天旱,庄稼减产,村民收入少得可怜。

俗话说“穷思变,变则通”。2004年,贺家庄乡政府组织村级干部到古县参观核桃种植和大棚双孢菇项目。当技术员介绍培养双孢菇所需原料及其生长习性时,时任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梁云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贺家庄乡1.8万亩耕地种的都是小麦,每年产生450万公斤麦秆,可以给双孢菇种植提供丰富的原料;贺家庄村沟梁交错,具有打土窑洞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另辟蹊径,将大棚里种植的双孢菇移植到当地冬暖夏凉的土窑洞里,不但节省耕地,还可减少投入。

但是,面对梁云生的“异想天开”,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村民们谁都不敢担风险去尝试。关键时候,他动员弟弟梁全生带头搞试验。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第一个土窑洞打好后,他们向种植平菇的专家学习菌种培育技术,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建堆、进洞,70天后,1500多公斤鲜嫩的双孢菇走出窑洞,一下子卖了6800元钱。除了打窑洞投资的2500元,购买菌种和化肥的1000元,纯收入3000多元。一算账,心怀顾虑的村民们心里有了底,也动了心:“这可比种10亩麦子的收入还要高啊!何况搞窑洞双孢菇又不占用耕地。”于是,村子周围不能耕种的荒山坡地成了香饽饽,村民们开始自发地打窑洞、学技术,贺家庄村也终于找到了适合全村发展的致富项目。

多方扶持,双孢菇洞口增加到380个

土窑洞双孢菇的试种成功,激发了贺家庄村人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也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

为了将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为优势产业,尧都区委、区政府采取“政府扶持、自主经营、统一服务”的管理模式,大力扶持和鼓励发展土窑洞食用菌生产。

“从2005年到2008年,区委、区政府多次带领农业、电力、水利等部门领导到贺家庄村召开现场会,协调工作,为贺家庄村发展窑洞双孢菇做好基础工作;乡政府也出台了打一个窑洞补助1000元的政策,所以,仅仅3年的时间,贺家庄村就由原来的七八个窑洞发展到200多个,并辐射带动全乡11个行政村发展双孢菇窑洞780个。”贺家庄乡农科站站长马占彪说。

随着贺家庄村的窑洞双孢菇从试点走向规模,村里原来划分的种植点已不利于管理。2010年,贺家庄村动用两台装载机,在沟深坡多的狗头湾推出道路和工作面,集中打了50组U型洞,将窑口进行统一装裱,硬化了道路,架设了电线电缆。为了帮助“新菇农”,村

里还建起了制菌场,聘请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村,提供技术服务,不定期地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大伙的实际操作能力。

村民吉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家种有200平方米窑洞双孢菇,一年两季,每季可产3000公斤鲜菇,按最低收购价格每公斤5元来算,年可创收3万元,扣除成本,洞均年收入1.6万元。”

贺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吉敬敏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共有洞口380个,其中直洞34个,U型洞176组,如果以每户种植200平方米计算,菇农人均单项收入达3000元以上。”

抱团发展,菇农轻轻松松赚大钱

在种植初期,由于规模小,产量也比较低,贺家庄村的菇农大多将双孢菇直接卖给上门收购的小商贩,或是自己到城里销售,可是随着全村双孢菇产量越来越高,销售就成了困扰菇农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村里种植双孢菇的大户郭国华,牵头组织菇农成立了漫天岭双孢菇专业合作社。双孢菇菌种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质量,合作社请来专家对全村所需的菌种进行统一培养;同时,将每一个菇农都当成产业工人进行培训、管理,使双孢菇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规范;为保证菇农的收益,郭国华在自家院里建起冷库,对全村的双孢菇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出售。这样一来,菇农们不再为销售发愁,轻轻松松就可以挣到大钱。

土窑洞双孢菇明显的经济效益,放大了菇农的增收空间。村民梁全生当初通过政府的扶持建起了自己的窑洞双孢菇,由于在技术员那里学到了“真经”,成了当地的种菇能手,还被汾西县的老百姓聘请为专家,每年兼职给那里的110个窑洞提供技术指导,平均每个洞收取100元的指导费。梁全生告诉记者:“贺家庄村的土窑洞双孢菇栽培技术已经辐射推广到了古县、汾西、曲沃等地,像他这样在外地兼职当技术员的村民还有好几个,收入可观,村民们都说,要是没有这土窑洞双孢菇产业,现在的好日子想都不敢想,咱们老百姓还是要有自己的产业。

二、浮山县天坛镇

春暖花开时节,山西省浮山县天坛镇赵家垣村的山坡上,上百个村民正在开凿、挂窑、填料、种菇,一片繁忙的景象。“我家今年共承包了两个窑洞,窑洞总投资1万元,村里不但统一通水通电,还补助了5000元钱,用于打窑洞和购买菌种、肥料,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现在大家积极性特别高!”村民石学杰兴奋地告诉记者。

赵家垣村地处旱垣地带,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村里七沟八梁,沟壑纵横,搞种植业“先天不足”,但是土沟土坡打窑洞却是十分便利。村干部和村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决定巧借地势打窑洞发展蘑菇产业,变不利为有利,变劣势为优势。今年该村投资100多万元打成土窑洞120眼。书记李迎才高兴地告诉记者,每眼窑洞生产一个周期4-6个月,除去原料和人员工资可以挣到1万元,一年出两茬,一眼窑洞纯收入就在2万元,老百姓可算是有了“摇钱树”。

近年来,浮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企业转型、农村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搭

台、百姓唱戏”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引导、帮扶当地企业、农民培育、引进蘑菇新品种,壮大菇棚、窑洞食用菌项目基地种植,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力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蘑菇产业成为了浮山农业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

产业模式多点开花

在浮山县北王乡一提起王东亲,当地村民们就说“那个女人,把事情搞得那么大,实在不容易,确实了不起!”王东亲2008年回乡创业,短短3年时间,她不但把老百姓看不起的蘑菇种植事业做得红红火火,还发展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蘑菇。目前,东亲食用菌合作社已发展标准化双孢菇棚6座,年产值60万元;半地下室标准化鸡腿菇棚16座,年产值240万元,年收入达300万元以上,纯收入上百万。

响水河镇上东村位于浮山县南部,山多沟深,上东村人根据这个地理特点,投资64万元,于2008年建成了一个…U?形双孢菇基地示范园,该示范园总面积2.3万多平方米,年产值达600万元以上,纯收入达300万元以上。示范园的成功,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种植特色农业的积极性,而且成了推广发展的示范标准,大家纷纷来到示范园取经。

产业发展合作社搭桥

浮山县张庄乡涧头村就是利用搬迁后的旧窑洞及荒山荒坡,改建成双孢菇种植基地,不占用一分地,却有了比较不错的收入。村民王清林说:“我们利用冬季农闲季节,建设了这些双孢菇窑洞,通过合作社学到种植技术,现在我们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了,规模也一年比一年大了。”朴实的话语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去年王清林种了4个窑洞的双孢菇,半年就收入了1.5万余元。

随着蘑菇产业的发展,浮山县积极组织当地经济能人,成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解决广大菇农的销路问题,还在平时为菇农解决种养难题,为蘑菇产业的发展创造新辉煌。菇农们高兴地说:“合作社是菇农的技术员和推销员!有了合作社,我们心里十分踏实。”“蘑菇好似摇钱树,种了蘑菇能致富。”成了当地群众的一句口头禅。

产业升级双向提高

浮山县以菇棚、窑洞种植为基础,积极引进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实现食用菌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特产向名牌的“双提高”,促进产业全面升级。

浮山县玉杰食用菌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加工和生物技术研究推广企业,依托中科院微生物所、山西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采用目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食用菌瓶栽生产线,是省内第一家采用液体菌种技术实现连续生产的企业,主要生产珍稀有机食用菌杏鲍菇鲜品,年产量2400余吨,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

好政策富一方,好项目富一片。蘑菇产业的成功范例,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和企业家的积极性,人们或单干或合伙经营,纷纷加入到食用菌种植的大军里。原来默默无闻的小蘑菇已经成为浮山农业方面的主导产业。

三、曲沃县

在曲沃县城西部约5华里处,有一个巨大的土堆,形状巍峨,犹如叠加起来的几块磨盘,与其所处的岭地连在一起,得名“磨盘岭”。岭上日照充足,岭下星海温泉川流不息。基于磨盘岭暖式小气候的独特优势,曲沃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丘陵地带栽柿园、河槽地带建大棚、沟壑地带建窑洞”的构想,通过编制中长期区域布局发展规划和不断投入,创造出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曲沃模式”。

沟崖地开凿土窑洞生产双孢菇。磨盘岭“九沟十八岭”,土层深厚,利用其开凿土窑洞,以当地丰富的麦秸、干牛粪为基质料,可变废为宝生产双孢菇。为此,曲沃县农发办制定了“三户一个洞”的发展目标。农民一次投资土窑洞,一年生产两茬,一茬采摘周期4—5个月,可长年收益,多年使用。目前,磨盘岭地带已建成双孢菇窑洞100余个。

双孢菇生产技术

蘑菇菌种的优劣,是栽培成败的关键,因此制备优质菌种是蘑菇高产栽培的首要环节。

蘑菇栽培种目前常用的培养基有麦粒培养基、棉籽壳培养基,部分地区仍保留有粪草培养基。下面主要介绍麦粒菌种生产的方法。

小麦营养丰富,用其制作菌种,菌丝浓密健壮,播种后发菌快,生活力强,不易衰老退化,抗逆性强,产量高,且播种方便,播种量少,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目前蘑菇栽培已多采用麦粒菌种。麦粒菌种多采取高压灭菌制作,但也有部分地方采取常压灭菌制作。

1原料配比小麦100kg,石膏1kg,生石灰1kg,辅料10%~20%。

2技术流程麦粒浸泡—→捞出控水—→再浸泡—→蒸(煮)麦粒—→拌辅料—→装瓶—→封口—→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2.1浸泡:麦粒倒入盛有2%~3%的石灰水(pH≥9)上清液中浸泡。浸泡至麦粒变软。时间随水温不同而不同。一般水温20℃左右约15h。低于16℃一昼夜。

2.2捞出控水:从石灰水中捞出麦粒在草席等物上摊晾时注意不要让麦粒因风吹,日晒而失水。其目的是让吸水后的小麦进行萌发活动,促进内部物质转化,如淀粉转化成单糖或双糖。

2.3再浸泡:仍于2%~3%的石灰水中,目的是让麦粒再充分吸水,时间一般12h左右(20℃水温)。水温不同可适当调整。石灰水浸泡一方面可防高温时长久浸泡引起酸化,另一方面能杀死一部分因浸泡而活动的有害菌。

2.4 蒸(煮)麦粒将麦粒捞出后装入蒸笼,用热蒸汽在100℃下蒸1h。麦粒蒸后稍加摊晾,除去表面多余水分,麦粒含水量为50%一52 % 。煮麦粒时将麦粒捞出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20~25min,以煮至捏开麦粒时里面没有“白心”为度,切忌煮过熟使麦粒表皮破裂。

2.5拌辅料:将蒸(煮)好的麦粒晾干过多的水份后加入总料量1%的石膏及1%生石灰粉,借助于麦粒表面附着的水份将石膏及碳酸钙与麦粒充分混匀。然后将麦粒总干重10~15%的辅料(干重)与麦粒拌匀即可。辅料则需先按料:水=1:1.2~1.3调湿后再拌入。

2.6装料:拌好辅料的麦粒装于洗净控干的菌种瓶,装时不宜过满,料面盖约1cm厚一层的辅料,辅料用量约为辅料总量的3~5%,盖过辅料的料面需要适当压紧。在麦粒菌种最上层装一层辅料称作封口料。接种时菌种首先落在封口料上,菌种萌发早并能很快布满料面,有效提高菌种的成功率。封口料应提前堆制,其堆制方法是将牛粪与棉籽壳混合发酵10d左右即可。辅料配方:牛粪50%,棉籽壳44%,硝酸磷肥2%,生石灰2%,石膏2%等。另添加微肥磷酸二氢钾2‰,硫酸亚铁1‰等。

装瓶后瓶口处内壁应擦干净。外壁最好用清水洗干净。

2.7 封口、灭菌:封口用棉塞,松紧要适中,外包以牛皮纸或两层报纸。经1.37200×105pa(约126℃) 2.5~3h高压灭菌。

2.8冷却、接种、培养:灭菌后将菌种瓶搬入接种室内进行冷却,待瓶内料温降至常温时就可接种,一般冷却12~24h接种最好。灭菌后的菌种要自然冷却至30℃以下才能接种,并且最好在短期内完成接种。实践证明放置时间长会导致菌种吃料时间变长。接种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时先将待接种的母种、原种、原种(栽培种)料瓶及接种用具等放入接种箱内,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0ml,加高锰酸钾7g进行密闭熏蒸消毒30分钟后开始接种。接种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先用75%酒精擦手,然后伸入无菌箱内,无菌条件下将母种(原种)迅速移接到栽培种培养基上。一般每瓶原种可扩接25~30瓶栽培种。接种后的栽培种,应立即放在培养室进行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宜70%左右,室温一般保持22℃~25℃。若在高温季节制种,则要千方百计做好降温工作。菌种培养期间要加强管理,及时检查,一般2~3d后接种块菌丝即可恢复生长并逐渐向纵深延伸,接种一周后,要全面检查一次,如有定植不好或杂菌污染的瓶子,要及时拣出淘汰。一般经25~30d的培养,菌丝即可长到瓶底。

3.优质菌种的标准

培养好的双抱菇菌种,要尽早使用。以免老化。若一时不用,应在5~7℃下保存,以延缓其衰老。

优质菌种标准:瓶内菌丝体洁白。有光泽,生长一致,分布浓密,茸毛状菌丝多,索状菌丝少,无菌丝团,拔起棉塞有蘑菇香味。

玉米秸杆生产双孢菇技术

用玉米秸秆代替稻草栽培双孢菇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培养料配方玉米秸秆2500千克、牛粪1500千克、尿素4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石膏50千克、钙镁磷肥5千克、石灰30千克。

培养料堆制将粉碎的玉米秸秆浸泡24小时,捞起沥干,堆成宽1.8米、高1.6米、长度不限的堆,并分层均匀加入石灰、尿素、过磷酸钙。保持玉米秸秆疏松透气,但堆温超过70℃时,培养料中心部分会发生厌氧性发酵,对双孢菇菌丝生长十分不利。一般堆积4天左右,料温达65℃~70℃时即可翻料。翻料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翻料时将料抖松,增加新鲜空气。

2、要迅速翻料防止堆内水分蒸发。发现料内有白色菌丝密布且氨味消失时即可消毒接种。

另:详细技术

食用菌栽培方法简单,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既适应工厂化生产,也适应一家一户生产。尤其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是一种方便、快捷、易行的利用方式,变废为宝,不仅保护了环境,充分利用了资源,而且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陕西省通过7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研究出了一整套适合陕西省的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1 培养料的准备

1.1 料的配制

按每667m2用玉米秆4000kg、猪(牛)粪3000kg、油渣250kg、氮磷钾复合肥75kg、腐植酸50kg、过磷酸钙50kg、石膏粉100kg、石灰粉125kg、绿有壮5kg、甲醛5kg.

1.2 培养料的堆制

选择地势高,近水源、电源,排水良好的背风水泥地块作为堆料场,同时还要有必需的遮阳、挡风、避雨的设施。选择鲜玉米秸秆,将其晒至半干,切成15~30cm长的小段后,直接堆料;如是预先储存的干玉米秆(麦草等),先将其切成15~30cm的小段(麦草不需切割),然后放在水中浸泡1~2天,放入石灰粉15kg/m3,捞出滤出多余的水分才能堆制。干性禽粪要先捣碎过筛,然后加水拌湿,含水量65%~75%为宜。

1.3 堆制时间

一般堆制在播种前20~30天进行,也就是8月上、中旬。

1.4 建堆

料堆要求宽1.5~2m,高1.4~1.8m,长度根据种植量决定。堆料时先在底部铺一层15~20cm 厚的玉米秸秆,以利料堆通风透气,然后再均匀铺一层粪,粪层厚约5cm,再撒一层油渣,依次一层秸秆、一层粪、一层油渣堆积起来,料堆宽1.5m多,最后以粪盖顶。在铺料时每隔

1m插1根直径10cm、长度在料堆高以上的棍子,堆料完毕后抽出木棍,形成一个通气口。同时要注意喷水,采用底部少喷或不喷、上部多喷的原则,以第2天早上料堆周围有少量粪水溢出为宜。建堆时还要注意料堆的四周边缘要陡直,减少料堆上下部宽度的差距,使料堆内的温度保持良好。料堆建成后,要用草帘覆盖,防止日晒雨淋。遇低温时,在第1次翻料或在下大雨之前可覆盖塑料膜,但不要密封,且雨停后要及时揭去塑料膜,防止料堆内氧气不足,发生厌氧发酵。

1.5 发酵和翻堆

一般进行4次翻堆。第1次翻料在建堆后第7天进行。正常情况下在建堆后第4天料堆内的温度会升至70℃以上,之后3天温度会慢慢降下来,此时进行第1次翻堆。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培养料扒开、抖松,把中间的培养料翻到外边,并适当喷水、调节湿度。添加过磷酸钙、石灰、复合肥等。调整料堆内的pH值,翻堆时若遇晴天,要用作物秸秆或草帘覆盖,遮挡阳光;若遇阴雨天,要用塑料膜覆盖,挡风遮雨,雨晴后及时揭去塑料膜。第2次翻堆在第1次翻堆后第5天进行,方法同第1次,并根据培养料的含水量情况适当补充水分,添加过磷酸钙和石灰,要撒均匀,重新建堆,料堆的高、宽度可适当减小,以1.4m×1.4m为宜。依次法进行第3次、第4次翻堆,依次间隔4、3天,使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即手捏时有7、8滴水从手指缝渗出即可,调节pH值在7.5左右。翻堆完后,周围喷洒甲醛液起到消毒作用。

1.6 二次发酵

二次发酵是在专用发酵室或密闭的菇房里进行的。首先打扫干净室房,然后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具体操作是:用0.3%的敌敌畏对整个墙面、地面、立柱、空间及周围喷雾杀虫,24小时后再用5%石灰水喷洒地面消毒。一般在室房内每100~200m2建1个灶台,火门放在室房外,灶体放在室房里,上放锅或铁桶,加入水。前发酵好的培养料趁热移入室房,建成若干小堆(以平铺一床为宜)或均匀松散地铺在发酵床上,拍平、轻压,厚度15~20cm.然后加热煮沸锅中的水,利用蒸汽加湿,使料温在60℃维持10小时左右后减少蒸汽,把料温降到50℃左右,继续发酵7天左右。当料温开始下降时,给室房内通入新鲜空气,使室房和培养料的温度调节到室温(25℃)。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用手握成团,一抖即散。pH值在7.5左右。

2 栽培或管理

2.1 播前的菇房(棚)消毒处理

先将菇房(棚)内的物品清洗干净、晒干,然后密闭菇房(棚),按每1m3用甲醛10ml 和高锰酸钾5g的标准进行熏蒸。也可采用20%的过氧乙酸10ml(具有挥发性,要随取随用),兑水1L喷洒。24小时后,打开门窗或揭棚膜,通风排气,当菇房(棚)内无刺激性气味时即可将培养料移入菇房(棚)进行播种。

2.2 播种

菇房(棚)经消毒处理无氨臭味后再将培养料移入菇房(棚),上下抖拌混匀,平铺于菇床上,厚度15~20cm,然后用木板轻轻拍平,菇棚和料温降到25℃左右时进行播种。播种前要先用0.1%甲醛溶液或70%的酒精对所用器皿进行消毒处理。

2.2.1穴播:用手在铺好的菇床上挖3~5cm深的穴,穴行距为10cm,每个穴内放蚕豆大小一块菌种,覆上培养料。切记菌种不易全部埋入,要稍露出培养料;然后用木板稍加压实,

使菌种和培养料充分接触,以利菌丝的迅速生长。

2.2.2条播:在料层表面挖深3~5cm的沟、沟距10cm,再把菌种均匀播到沟内,覆盖培养料。切记菌种不宜全部遮盖,稍露出料层;然后用木板轻轻压实,整平料面。

2.2.3撒播:直接把菌种的2/3均匀撒播于料层表面,然后用手指或小叉插入培养料中,轻轻抖动料层,使菌种入料3~5cm处,再将剩余的1/3菌种撒播到料表层,用木板轻轻拍打,整平料层即可。

2.3 播后管理

在播后2~3天,要密闭整个菇房(棚),使菇房(棚)温度控制在22~28℃,湿度保持在65%~85%.温度超过28℃时,要适当通风降温;3天后,要适当增加通风量;播后7~10天,要逐渐加大通风量,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当菇房干燥时,可向菇房的墙壁、走道以及空中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如出现以下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

2.3.1菌丝不萌发。如连续2~3天料温高于33℃,菌种菌丝就会发生"烧死",而不能萌发;料内氨气释放不彻底,菌种受氨气的刺激也不能正常萌发;菇房温度高于30℃,再加之通风不够,菌种块菌丝会因闷热而失去活力,也不能正常萌发。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大菇房通风量,调节料温,彻底释放室房氨臭,必要是仍需喷1%的甲醛溶液,重新进行二次发酵,及时调换菌种进行补种。另外,引起菌种不能萌发的原因还有是否有螨类害虫的咬噬,如有必要,应及时消灭。

2.3.2菌丝不吃料。一般为培养料过干或过湿,或培养料内添加物质过多,营养成分不协调所致。如果是培养料过干引起的,需要喷水来调节;如果培养料过湿,应加大菇房的通风量,散发过多的水分;如果是培养料的养分不协调或某种成分的含量过大引起的,需将培养料用水冲洗,重新堆制。但这样往往会推迟出菇期,影响产量。如培养料偏酸(pH值小于6.5),可用石灰水来调节pH值为6.8~7.5.

2.3.3料内菌丝稀疏。主要原因是培养料的养分较差,前期发酵期间料温不足,再加上未进行后发酵,甚至使用的原料秸秆等在堆料前已发过热,发过霉,使得培养料松散无凝性,养分差。预防方法是提高培养料前发酵的质量,达到高温快熟发酵的要求,最好经过后发酵。

2.3.4料内出现线状菌丝,绒毛菌丝很少。这是培养料配方不当引起的。预防措施是在配料时粪肥要适量,改善培养料内的透气性,堆期不易过长;同时,在料内要打洞,增加通气量,防止厌氧性发酵。培养料内的水分要适宜,增加通风量,以调节湿度,铺料时料层要适当薄些,不宜过厚。

2.4 覆土的选择和处理

2.4.1覆土的选择。取土时,应选土层20cm以下的,需经过12小时烈日曝晒后敲碎,再加入1%~2%的石灰、测定pH调节值6.5~7.0.把经曝晒后的土堆积起来,然后喷0.5%的甲醛或0.05%敌敌畏溶液,用塑料覆盖,熏闷2天后揭去塑料,待药味散完,将处理过的覆土控制含水量在70%左右(手捏成团,掉地即散),备用。

2.4.1覆土前菇房培养料的处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灭在覆土前,否则覆土后土层就会成为病菌害虫的保护层,难以彻底消灭。切忌在料面喷水。另外还要进行1次(搔菌)处理,即用手轻轻搔动料层,拨平,再用木板将料面轻轻拍平。

2.4.2覆土时间。一般在播后18天左右,当菌丝长至料厚的2/3时进行覆土。

2.4.3覆土。先覆粗土1.5~2cm,用木板轻轻拍平,喷水,中国农业网要做到勤喷、少喷,连喷3天;在第1次覆土7~10天后,当菌丝爬出覆土层时在覆一层厚1cm细土。3天后适当加大通风量,有利于菌丝爬出。

3 出菇期的管理

3.1 秋菇管理

在覆土后15~20天,要及时喷结菇水,喷水量为平时的2~3倍,以土层吸足水分、不露料为准。一般每1m2喷水1~1.5kg.喷水期间要进行通风,通风量为平时的3~4倍,以后每天也要通风换气。一般一茬喷1次水为宜。菇房内温度要保持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在喷水期间通风时,待覆土表面和菇面水分稍干时才能关闭通风口,防止菌丝在闷湿环境下衰老和发生病害。

3.2 春菇管理

要使春菇获得高产,除要做好水分管理外,还要抓好早春低温和后期高温的预防工作。在3月上旬日平均温度达10℃时,选择温暖晴朗的天气进行喷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气温时高时低,这段时间调水要准,待冷空气一过,气温开始回升时,要马上喷水,促进在适宜的温度下多出菇。在4月中旬高温即将来临前喷重水,充分发挥料床菌丝的出菇潜力,促进出菇,还可在沟道内灌水、养水,使土温维持在15℃左右,创造出菇的有利条件。

4 病虫害防治

菌丝萌发期注意观察有无霉菌发生,主要有绿霉菌和毛霉菌。霉菌轻发生区域,喷1%的石灰水;严重发生区域,每1m2撒石灰粉0.2kg,间隔1~2天后,再喷30%百·二氯异氰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防治。子实体发育期,注意病害防治,主要是防鬼伞和炭疽病。发现鬼伞要及时清除,以防扩散;炭疽病发生时,可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菌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防治。 5 采收

当子实体长到标准规定的大小且未成薄菇时,应及时采摘。一般菇盖长到3.5~4cm未成薄菇时采摘。采摘时,菇房温度应在18℃以上。在14℃以下,适当推迟采摘。同时出菇密度大要及早采摘;出菇密度小,适当推迟采摘。在出菇较密或采收前期(1~3潮菇),采摘时先向下稍压,再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小菇,采摘丛菇时,要用小刀分别切下。后茬菇采取直拔。采摘时应随采随切柄,切口平整,不能带有泥根,切柄后的菇应随手放在内壁光滑洁净的硬质容器中。每收完一茬菇后,要适时清除菇床料面上的菇脚、死菇、老菇,并及时填平采摘时留下的凹坑,然后重喷水1次,促使菌丝萌发,扭结成子实体原基。

土洞种菇

土洞栽培是淄博人民生产食用菌的一大创举,具有充分利用资源、不占地、可四季栽培、冬暖夏凉、温度恒定、湿度适中的特点。为此,临淄区首次启动了“土洞食用菌生产新技术开

发工程”。探索出“土洞双孢菇----蒜黄----鸡腿菇”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建造长约50m的土洞费用在2000元左右,而种植三茬作物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茬口安排双孢菇于8月上、中旬备料,至9月上中旬接种,10月中、下旬开始出菇,11月下旬--12月上旬采收完毕。双孢菇采收结束后,12月中、下旬开始种蒜黄,采用双层立体种植,20--25d采收第1茬,可连续收获2--3茬。在翌年3月上、中旬种一茬鸡腿菇,5月中、下旬采收。二、土洞的标准土洞要求长50m,宽2.5m,高2m。洞要直,洞门要建个缓冲室,一般长、宽、高各3m,前后门高1.8m,宽1.2m,以利于进、出料方便。通风口上、下垂直,下口直径1--2m,上口直径60--70cm,总高在6.5--7m,一般高出地面1.5--2m。洞顶呈半圆形,洞内可搭支架,进行多层栽培。三、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1.生态环境条件。温度控制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发菌期培养料含水量为65%--70%,覆土含水量18%--20%,pH值最适为7--7.5,洞内空气在确保温湿度的基础上,要随时通风。2.原料的配比、处理。与一般栽培法相同。3.接种前的准备。首先做好山洞的消毒灭菌,每100平方米用敌敌畏0.5kg,甲醛1kg,对水3--4倍在火炉上熏蒸或喷雾。为确保人员安全,消毒24h后进料,把发酵好的料均匀铺在洞两侧,料厚20--25cm,中间人行道宽40cm,料用木板压平,以备接种。4.接种方法。分层撒播。即每平方米用菌种0.5--0.75kg,先把其中2/3的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再用二齿钩把菌种混入料中,剩余菌种再撒于表面,稍翻动,用料盖严,最后用木板拍平。正常情况下接种15--18d后,即有2/3以上菌丝吃料,大部分菌丝已接近培养料底部,这时开始覆土,一般覆土3--4cm厚。5.出菇期管理与采收。土洞种植双孢菇,水分管理应本着“勤喷、少喷;菇密多喷,菇稀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的原则,并加强通风。一般从接种到出菇需35--40d。当菇长到直径3--5cm时,就要及时采收。四、蒜黄的栽培技术要点1.播前准备及播种方法。首先在栽双孢菇的料面上喷一遍50%多菌灵和90%敌百虫800倍液作消毒处理,然后将废菌料翻入地中作生产用土。在洞中间留出40cm作入行道,两边用竹竿搭架,架高1m,架上平铺层细竹竿。在地面和细竹竿上各铺上塑料薄膜,把栽培土按10--12cm的厚度分别均匀铺在塑料薄膜上面,这就是本区菇农摸索的立体种植蒜黄模式,这样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是只有地面种植蒜黄收入的2倍。蒜种按12kg/平方米准备,蒜头摆满后覆上细沙土3--4cm,浇透水,勿使床面积水。然后再用细沙土补缝隙,使蒜头不外露。2.管理与收获。洞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3--15℃,栽后20--25d,蒜黄长到30cm左右时,割第1茬。割时注意贴地面割下,但不要割伤蒜瓣。可根据产量收割2--3茬,产量高时可收割3茬。收获完后将蒜种和土一起清出洞外,在洞内和地面土上喷一遍800倍的多菌灵液,为种植鸡腿菇做准备。五、鸡腿菇栽培技术要点1.生态环境条件。鸡腿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8℃,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2--18℃,3月份气温尚较低,注意保温作为床栽培养料湿度可以适当提高一点;鸡腿菇为好气性菌类,在保证温湿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强通风。培养料的酸碱度调至7.5--8为宜。2.原料的配比、处理和菌袋制做、发菌。同一般栽培法相同。3.接种方法(1)处理畦床。中间留40cm的人行道,两边畦床宽1m,深挖20cm,再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消毒。(2)接种菌袋不覆土。将发好的菌袋脱袋后横排埋入已处理好的畦床,菌袋间距3--4cm,间隙用营养土填充,再覆上2--3cm厚的营养土,覆土结束后及时大水漫灌畦床。4.出菇管理及其采收。使出菇温度控制在15--22℃,湿度控制在85%--90%,温度高时鸡腿菇生长速度快,必须及时采收,否则“自溶”,失去商品价值。第一潮菇采收后,及时清理菇床,去除死菇、菇根并补足覆土,养菌3--5d后补水。第2潮菇采收后,可喷200倍液增菇素和葡萄糖来提高后期产量。以后茬次管理同第2潮,并根据气温及鸡腿菇生长情况,确定结束时间。

我国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状况及发展建议

我国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状况及发展建议 孟宪明 近年来,我国的双胞蘑菇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财政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栽培双孢蘑菇的主要原料是麦秸、稻草、鸡粪、牛粪等农牧业废料,大力发展蘑菇产业,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成高营养的蘑菇,栽培后的废料可作为改良土壤的有机肥料,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农业。既可大量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还可带动加工、包装、出口贸易等周边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因此,近几年我国的蘑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三年来全部国产化的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企业已经在国内建成并投入生产,为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我国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的工艺技术状况 目前我国双孢蘑菇的栽培方式正由顺季节“土法”栽培向工厂化周年栽培发展。在山东九发、辽宁田园、山东澳登等引进设备的大型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龙头企业取得成功之后,又涌现出山东普泰贝尔、天津金三农等一批全部国产设备的中小型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企业。其主要区别是引进设备的双孢蘑菇栽培企业,设备配套完善,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在工艺技术、生产操作正确的条件下,产量、质量都有保证。但存在的问题是投资过大,设备折旧费用造成工厂生产成本很高,投资回收周期长。而采用全部国产设备的中小型双孢蘑菇栽培企业,只配套了关键工艺设备,投资比较少,在工艺技术、生

产操作正确的条件下,产量、质量都能达到进口设备水平。但存在的问题是许多环节还是采用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 从工艺技术方面看,我国现有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企业的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施、设备也各有不同。根据工艺流程顺序,按工序特点归纳,基本情况如下: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双孢菇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目前我国栽培的双孢菇都是白色变种,主要适用于卖鲜品,或加工成罐头。 双孢菇的菌肉肥嫩,并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类物质,所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干菇中含蛋白质36—40g、脂肪3.6g、碳水化合物31.2g、磷718mg、铁188.5mg、钙131mg、灰分14.2mg、粗纤维6g,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Vc,尼克酸等,由于它的营养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称。 双孢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对病毒性疾病有一定免疫作用,所含的蘑菇多糖和异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可抑制肿瘤的发生,所含的酪氨酸酶能溶解一定的胆固醇,对降低血压有一定作用,所含的胰蛋白酶、麦牙糖酶等均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中医认为双孢菇味甘性平有提神消化、降血压的作用。 双孢菇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距今约有300年。我国人工栽培在1935年开始试种,栽培1m2双孢菇需要投入10元左右,可产双孢菇5—8kg。经济效益很好。 双孢蘑菇的栽培工艺流程为:栽培季节和菌种准备→菇房与菇床设置→配料→前发酵→后发酵→铺料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 (一)栽培季节安排 我国的蘑菇生产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十分明显,因此,合理地安排栽培季节是生产成功的首要条件。确定蘑菇的栽培季节,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第一,要根据蘑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所要求的最适温度范围;第二,要根据栽培地区全年气温的变化,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气象条件。 (二)菇房设施 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菇房,其基本条件都必须符合以下要求:菇房应具备良好保温﹑保湿性能和通风换气条件;菇房大小要适宜,使之能合理利用空间,便于管理,并可避免室外气温变化对室内温度造成较大的波动;要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便于拆卸﹑清洗﹑消毒,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床架要南北向排列。菇房栽培体积(空间)的利用率约为10%~11%,菇房面积的利用率约为20%~22%。即1000 m3体积的菇房,有效栽培面积在200~220m2。床架不论采用何种材料,均应方便生产结束后进行处理。每季菇结束后都要彻底清理和消毒,特别是老菇房尤为重要。 (三)双孢蘑菇的培养料的配方 双孢蘑菇是典型的腐生真菌,通常发生在腐熟的粪草有机质上,因此又被称为草腐菌或草生菌。但严格地说,它不是草生菌而是粪生菌,畜粪的含量和质量则是决定双孢蘑菇产量至关重要的因素。蘑菇培养料的重要构成是畜粪和草料,培养料必须有足够的数量和良好的质量。从理论上讲,生产1000g蘑菇需要220g干物质,其中90g干物质构成蘑菇子实体的组成部分和残留在堆肥内的菌丝,130g干物质作为能源被消耗。在高产菇房中,培养料中畜粪、草料一般每平方米约35~45kg,培养料的厚度要达到18~20cm。培养料的质量主要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863-69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 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编辑部发起并组织完成的、备受行业期待和关注的“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在10月9日-12日江苏连云港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上权威发布,得到与会者的认可。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XX-2022年中国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XX 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量达 152 万 t,比 XX年的 99万t 增长了54.0%,比XX年的 65 万t增长了134.0%。XX 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年产量达到204.97万吨,比XX 年的152万吨增长了34.8%。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产量为183.59万吨。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总量 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5 079.9t ,比XX年的3 183.1 t增长了59.5%,比XX年的1 712.8 t增长了196.6%。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到6159.24吨,比XX年日产量5079.9吨增长21%;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6133.96吨,较XX年6159.24吨减少25.28吨,降幅为0.4%。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总量 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工厂化生产中生产原料配比更加科学、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使工厂化企业的单品种日产能得到提高。据统计,XX年工厂化日产能达到20吨以上企业有68家,相比XX年的53家增加了15家,增长率为28%。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各企业产能情况 近几年,食用菌工厂化年总产量和日总产量以XX 年为节点,XX年和XX年的产量都有所下降,这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和食用菌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各企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 我国栽培的蘑菇多是白色双孢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分,被誉为“人类健康食品”、内销、外销量均很大。因此,大力发展蘑菇生产,对发展农村副业,增加收入,有很大的作用。 一、菇房要求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环境清洁,房子朝南,顶上设风筒,墙壁上开设南北对称呈长方形的天窗和地窗。菇房要求防风防雨,室内能保温保湿,通风透光(散射光),地面便于冲洗,或便于每次栽培加垫新土夯实。四周墙壁用石灰水消毒,房内每次可用药剂熏蒸消毒,防止杂菌感染。 菇床可用竹制,木制或铁制,床宽1.2米,横档以毛竹或杂木搭架,摊上芦垫等。床与床间距0.4-0.6米,底层距地面0.3米;层与层间距0.6米左右。床架四周留出走道。参考以上条件,各地可根据情况,利用简易房室加以修理利用,或因地制宜搭盖菇房。 二、培养料的堆制 培养料要经堆制发酵处理,分解为可供蘑菇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过去多采用一次发酵,发酵不甚完全,养分末得到充分分解,杂菌和虫害还有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发展了二次发酵(后发酵)技术。 蘑菇培养料主要是用家畜、家禽粪便和麦草、稻草等配制而成。约7月上、中旬开始堆制,粪草比例一般为7:3或6:4。稻草类要先晒干切断,粪便要晒干粉碎。其它配料为少量的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培养料用清水或尿液浸湿,一层草一层粪堆好,然后可覆盖草帘保温湿。建堆3-4天后可第一次翻堆,水份不够可加水增温。7-8天以后第二次翻堆,每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千克石膏粉。11-12天后可第三次翻堆,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0克过磷酸钙。堆制后约13天,即完成前发酵。趁热将料搬进菇房,在菇床架上摊开,密闭房内窗户,迅速将室温提高到60℃左右,保持2-3小时,而后可降低到52℃左右,保持4-7天。室内加温可用煤炉或蒸汽管道,并维持室内一定湿度,这就是后发酵。后发酵是蘑菇培养中一项新技术,有杀虫灭杂菌的效果。并使培养料中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氨味完全排除。由于嗜热性微生物的活动,大大地改善了培养料的质地,蘑菇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增加了。

双孢菇栽培技术问答

双孢菇栽培技术问答 1. 双孢菇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用菌? 双孢蘑菇,也称蘑菇,洋蘑菇,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双孢菇属草腐菌,中低温型菇类,北方地区稻草、麦草丰富,气候也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我国栽培的双孢菇以白色品种为主,俗称白蘑菇,来源于法国,其色泽纯白,外观好看,鲜食及加工罐头都很适宜,历来各国栽培甚多,其主要栽培模式为发酵料床栽覆土出菇模式。此外,同属草腐菌的栽培品种还有巴西蘑菇(也称姬松茸)、美国棕蘑菇等,其栽培利用的原料、栽培工艺基本和双孢菇无太多实质差异,可参考双孢菇的这些技术要点进行。 2. 双孢菇正常生长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双孢菇是粪生草腐菌,生长发育需要的碳素营养可通过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获得。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大分子的碳源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必须依靠其他微生物以及双孢菇菌丝分泌的酶将它们分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后,才能吸收利用。 所需要的氮素营养主要由发酵腐熟后的牲畜粪便、微生物菌体等来提供。人工栽培时常用的氮源有尿素、铵盐(硫酸铵、碳铵等)、蛋白胨、氨基酸等。这里加的无机化肥在发酵过程中可被微生物吸收、转化为有机氮源。因此,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各类粪肥,甚至化肥,均可做为栽培双孢菇的培养料。 双孢菇生长还需要一定的磷、钾、钙等矿质元素及铁、钼等微量元素。因此在配制培养料时还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过磷酸钙等化肥以及石膏、石灰以满足双孢菇生长发育的需要。 3. 双孢菇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1)温度。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2℃~24℃。25℃以上菌丝虽然生长很快,但纤细无力,且易早衰;32℃以上菌丝发黄,倒伏,以至停止生长。10℃以下,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4℃~16℃。低于12℃子实体生长缓慢;16℃以上,子实体生长快,但柄细长,皮薄,易开伞,质量差,产量低。 (2)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培养料含水量低于50%时,菌丝生长缓慢,绒毛菌丝多而纤细。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5%~70%;覆土含水量保持在18%~20%;菇棚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超过95%,菌盖易发生各种细菌性病斑;若低于70%,菌盖表面变硬,易空心、白心;低于50%,停止出菇,菇蕾会枯萎死亡。 (3)光照。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所以,双孢菇属于不喜光菇类。 (4)空气。双孢菇生长需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菌丝体、子实体阶段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出菇阶段,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1%以下,否则子实体菌盖小,菌柄细长,易开伞。 (5)酸碱度。双孢菇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0~8.0。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0;覆土的pH值应在7.5~8。每采完一期菇喷水时适当加点石灰,以保持较高的pH值,可抑制杂菌孳生。 4. 双孢菇常用栽培配方有哪些? (按100平方米栽培面积计) (1)麦秸(稻草)1500公斤、干牛(马)粪1500公斤、尿素20公斤、豆饼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石膏粉40公斤、碳酸钙30公斤、硫酸铵15公斤。料的pH值8.0。

最新2020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最新2020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编辑部发起并组织完成的、备受行业期待和关注的 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在10月9日-12日江苏连云港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上权威发布,得到与会者的认可。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XX-2022年中国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XX 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量达 152 万 t,比 XX年的 99万t 增长了54.0%,比XX年的 65 万t增长了134.0%。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年产量达到204.97万吨,比XX年的152万吨增长了34.8%。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产量为183.59万吨。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总量 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5 079.9t ,比 XX年的3 183.1 t增长了59.5%,比XX年的1 712.8 t增长了196.6%。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到6159.24吨,比XX年日产量5079.9吨增长21%;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6133.96吨,较XX年6159.24吨减少25.28吨,降幅为0.4%。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总量 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工厂化生产中生产原料配比更加科学、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使工厂化企业的单品种日产能得到提高。据统计,XX年工厂化日产能达到20吨以上企业有68家,相比XX年的53家增加了15家,增长率为28%。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各企业产能情况 近几年,食用菌工厂化年总产量和日总产量以XX年为节点,XX年和XX年的产量都有所下降,这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和食用菌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各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有关。 XX-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量分析 XX-XX年工厂化品种产量情况 XX年金针菇日产量2568.34吨,较XX年的2679.61吨有所减少。杏鲍菇日产量2075.38吨,较XX年的1831.52吨下降了10%。双孢菇557.9吨、海鲜菇195.8吨、白玉菇279吨、白灵菇61.5吨,其他菇类如秀珍菇、茶树菇、虫草花等品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提升其竞争力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增长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因此,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学术界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内涵的认识和评价正逐渐从传统的单一层面转向了以价格、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管理为核心的综合层面。从不同层面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更加全面的评价模型,客观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深化装备制造业技术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品牌竞争力、服务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研究,提出更为具体、全面的提升策略和措施,为一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将是国内外学者未来研究面临的共同课题。 标签: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展望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405606942.html,ki.1672-3198.2017.08.003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也深刻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安全和综合实力提升。金融危机后,随着全球经济进入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发达国家纷纷开始重新布局装备制造业,通过实施先进制造战略、高科技战略等,着力构建装备制造业的领先优势,以掌握和控制未来全球制造业竞争的主导权。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就成为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 1 国外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核心,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及其提升问题一直都是国外学者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在国外研究者和国际研究机构的相关文献中,并没有对制造业进行严格细分,而是将装备制造业统称为制造业。 1.1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与测度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评价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需要清楚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然而,国外的学者和组织未能就这一术语达成基本共识,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并以其为基础,建构起了相应的评价指数模型,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一国特定产业的竞争力是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四个主要因素和政府的作用以及机遇因两个辅助作用因素构成。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钻石体系。Kirsty

双孢菇的生长条件及培养料制作技术

双孢菇的生长条件及培养料制作技术目前,随着国内外对双孢菇的需求市场增大,双孢菇的人工栽培技术也逐步在成熟起来。在整个资源整合的大前提下,本文针对双孢菇培养料如何发酵做了详细介绍,也是对整个农业有机链的从新整合,更经济更环保。 要想快速发酵出更优质的双孢菇培养料,首先要了解影响双孢菇生长的条件有哪些? 1、营养:双孢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发育。双孢菇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必须依靠其他微生物以及双孢菇菌菌丝分泌的酶将它们分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后,才能吸收利用。双孢菇可以利用的氮源有尿素、铵盐、蛋白胨、氨基酸等,双孢菇生长还需要一定的磷、钾、钙等矿质元素及铁、钼等微量元素。因此,配制培养料时,除了用粪草等主要原料外,还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化肥以及石膏、石灰,为促进培养料的快速发酵还可加入金宝贝食用菌栽培料发酵剂,以满足双孢菇生长发育的需要。 2、温度:菌丝生长的温度在5—33℃之间,其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5℃生长缓慢,高于25℃菌丝生长虽快,但纤细无力,容易衰老,超过32℃菌丝易衰或发黄、倒状,以至于停止生长。 子实体在7—22℃均可形成,以15—18℃为最适宜,在此温度范围内,出菇期仅维持3个月左右。在13—18℃范围内,出菇期可

维持6个月。在较低温度下所形成的子实体洁白、粗壮、菇形园整、肉厚、产量高。在子实体形成期间,尤其是从幼蕾到幼菇阶段,温度只能维持原温,不可使之回升,否则会造成大批薄皮硬开伞菇或大量菇蕾萎缩死亡。因为菌丝实质上象相互连通的“管子”,在较低温时菌丝相互扭结,形成菇蕾,养分借助菌丝细胞中原生质的流动集中运往菇蕾供生长发育,若温度回升,尤其是较高温度时间偏长,菌丝又把菇蕾中的养分输送给周围的菌丝,供菌丝蔓延生长,结果使大批幼菌蕾死亡。孢子散发的温度以18—20℃为最好,若超过27℃,就是相当成熟的子实体,也不会发出孢子。孢子萌发的温度以24—26℃为最佳,过高或过低都会延长萌发时间或不萌发。 3、水分和湿度:双孢菇在生长期间需要的水分来源于培养料覆土和栽培场所的空气相对湿度。在双孢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低于50%菌丝生长缓慢,绒毛菌丝多而纤细,不易形成子实体;高于70%培养料内氧气含量减少,双孢菇菌丝体生长同样会受到影响。覆土层的湿度应保持在18—20%左右,过干会影响菌丝体和幼菇发育,并使双孢菇品质下降。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之间。若超过95%,菌盖上会长期留存水滴,容易发生各种细菌性病斑;若低于70%会使菌盖表面变硬,甚至发生龟裂,易空心;若低于50%,小菇蕾会枯萎死亡,停止出菇。 4、空气:双孢菇属好气性真菌,无论是菌丝生长阶段还是子实体发生期间,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在发菌阶段CO2浓度应控制在0.034—0.1%内。出菇阶段若超过0.1%,则菌盖小,菌柄细长,

2020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2020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部发起并组织完成的、备受行业期待和关注的“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在10月9日-12日江苏连云港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上权威发布,得到与会者的认可。 产业 __发布的《XX-2022年中国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XX 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量达 152 万 t,比 XX年的 99万t 增长了54.0%,比XX年的 65 万t增长了134.0%。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年产量达到204.97万吨,比XX年的152万吨增长了34.8%。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产量为183.59万吨。 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5 079.9t ,比 XX年的3 183.1 t增长了59.5%,比XX年的1 712.8 t增长了196.6%。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到6159.24吨,比XX年日产量5079.9吨增长21%;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6133.96吨,较XX 年6159.24吨减少25.28吨,降幅为0.4%。 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工厂化生产中生产原料配比更加科学、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使工厂化企业的单品种日产能得到提高。据统计,XX年工

厂化日产能达到20吨以上企业有68家,相比XX年的53家增加了15家,增长率为28%。 近几年,食用菌工厂化年总产量和日总产量以XX年为节点,XX 年和XX年的产量都有所下降,这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和食用菌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各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有关。 XX年金针菇日产量2568.34吨,较XX年的2679.61吨有所减少。杏鲍菇日产量2075.38吨,较XX年的1831.52吨下降了10%。双孢菇557.9吨、海鲜菇195.8吨、白玉菇279吨、白灵菇61.5吨,其他菇类如秀珍菇、茶树菇、虫草花等品种日产量均在20-30吨左右。 据本次调查统计,XX年关、停、并、转的企业数量为55家,主要原因是市场效益不好、成本上涨、技术人才缺乏。 XX年新建、扩建项目191个,主要生产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秀珍菇等。减产企业40家,主要是金针菇生产企业。 内容仅供参考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 研报告

编号:FS-DY-80980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编辑部发起并组织完成的、备受行业期待和关注的“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在10月9日-12日江苏连云港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上权威发布,得到与会者的认可。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XX-2022年中国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XX 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量达152 万t,比XX年的99万t 增长了54.0%,比XX 年的65 万t增长了134.0%。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年产量达到204.97万吨,比XX年的152万吨增长了34.8%。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产量为183.59万吨。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总量 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5 079.9t ,比XX 年的3 183.1 t增长了59.5%,比XX年的1 712.8 t增长了

196.6%。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到6159.24吨,比XX年日产量5079.9吨增长21%;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6133.96吨,较XX年6159.24吨减少25.28吨,降幅为0.4%。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总量 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工厂化生产中生产原料配比更加科学、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使工厂化企业的单品种日产能得到提高。据统计,XX年工厂化日产能达到20吨以上企业有68家,相比XX年的53家增加了15家,增长率为28%。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各企业产能情况 近几年,食用菌工厂化年总产量和日总产量以XX年为节点,XX年和XX年的产量都有所下降,这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和食用菌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各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有关。 XX-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量分析 XX-XX年工厂化品种产量情况 XX年金针菇日产量2568.34吨,较XX年的2679.61吨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双孢菇栽培管理技术

双孢菇栽培管理技术 双孢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味道鲜美等特点,长期使用有疾病、延年益寿之功效,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几年我县发展双孢菇很快,但在双孢菇生产中,由于技术水平、生产管理等原因,我县的双孢菇生产并未取得希望的辉煌。现将双孢菇生产中的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一、双孢菇栽培中冬前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播种后菌丝不萌发、不吃料。播种后菌丝生长不良,菌种不萌发、不吃料,只在料面生长及出现萎缩现象。这是由于菇房内的温度、通风情况及湿度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若培养料表面偏干,可及时喷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如料过湿则要加强菇房通风;当菇房内气温较高时要采取降温措施,使其达到适宜的温度范围;当菇房内有氨臭味时,要及时加大通风量,在培养料面戳洞,排除氨气。 2.覆土后菌丝体徒长。播种后营养生长过旺,绒毛状菌丝生长致密,常冒出土面,形成一种致密的不透水、不透气的“菌被”层。主要是由于高温、高湿导致菌丝体徒长。防止菌丝“结被”的措施是当菌丝长出覆土层时,加强菇房内通风,降低菇房内温度、湿度,并及时喷“结菇水”,以利原基的形成。喷水不要太急,要在早晚凉爽时喷水。一旦发现菌丝徒长,要及时用小刀或竹片挑掉菌被。 3.覆土层菌丝退化。覆土后3~5天菌丝不上土,呈灰白色,细弱,严重者料面见不到菌丝,甚至料面发黑,这是菌丝萎缩所致。原因是覆土后喷水过多过急,造成缺氧而使菌丝窒息萎缩。应立即停止

喷水,加强通风,以利于菌丝恢复爬土。 4.薄皮菇。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因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快,加上出菇密度过大,营养供应不上,容易出现薄皮菇,其产量低,质量差。为避免这种现象,应在喷水期间加强通风,适当增加培养料和土层的厚度,加强出菇期间水分和温度管理。 5.空心菇。主要是由于出菇期间水分管理不当造成的。在出菇期间,菇房温度高,湿度过低,菇体水分蒸发快,迅速生长的子实体得不到水分补充,就会在菇柄产生白色疏松的髓部,甚至在菌柄中产生空心;有时也会因气温低,子实体生长缓慢,在床面因停留时间过长而形成空心菇。为防止出现空心菇,应在双孢菇盛产期间,加强水分管理,及时喷水,并适当进行间歇喷重水,同时也要注意温度的调控。 6.硬开伞。当气温变化幅度大,昼夜温差达10℃以上,加之菇房内空气温度低和通风过多时,易使正在生长未成熟的子实体开伞或出现龟裂。为防止幼菇提早裂开,当外界气温下降时,要保持菇房温湿度稳定,并撬松土层,断裂土层老菌丝,促使萌发新菌丝,保持床面适当含水量。 7.锈斑菇。子实体出土后,菌盖表面生产褐色铁锈斑,虽未长入菌内,但降低了双孢菇的品质。原因是喷水后未及时通风。由于空气湿度过大,菇表面水分蒸发慢,上面出现小水滴,时间一长,形成褐色铁锈斑点。应保持菇房空气清新,喷水后及时通风散湿。 二、双孢菇越冬期间的管理技术 1.打扦戳洞菌床越冬时,首先应对菌床进行一次打扦措施,以

国际及我国制造业现状

国内外制造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外来制造业正逐步转移到东南亚以及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正如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概念,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应该考虑如何能够长远提升中国创造的能力以及产业投资、经营环境,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早期的工阶段。 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部分行业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目前,尽管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有所提高,但在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研发投入总体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缺乏世界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 更为关键的是,大部分企业和政府部门基于中国市场的薪资水平,来为是否选用机器人做成本核算,却根本没有考虑到周边国家及地区“竞争对手”的人力成本。其实,大规模使用机器人升级制造业,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减少流水线管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因为除了精准、高效、可适应恶劣生产环境等优势,机器人可以给制造业带来“高水平制造工艺”和“制造高水平产品”。 观察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更加重视以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出现生产布局多元化、设计研发全球化等趋势,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日见端倪,与之相伴的是制造业从新兴经济体回流发达国家。 一些迹象表明,美国一些大企业如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福特正在觉醒,开始在本土大规模投资先进制造业,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增长势头在2012年已显露疲态。 对于中国来说,开展国际投资是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全球价值链重塑过程中,智能类新型制造业兴起,其特点是个性化“按需定制”,生产地点必须靠近使用地点。这样一来,原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国家的制造业将“回流”。一旦“智能制造”开始普及,加上美国能源成本持续降低,那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具有竞争力。 日前,LED行业某研究机构指出,2014年LED市场亮点仍以平板计算机与智能手机背光应用为主,照明应用部分以工程、商用、户外照明市场成长最为显著。除此之外,该机构还整理了2014年LED应用市场值得关注的六大变革。 1.电视背光未来成长动能受限 LED用于电视背光的渗透率将会在2013年达到95%。受到渗透率饱和以及终端电视销售成长趋缓影响,2014年LED于电视背光产值将首度面临下滑。 2.平板计算机仍是背光市场主要成长动能 2013年平板计算机受到传统淡季影响,加上通路库存水位高,第三季出货不如预期,全年出货下修到一亿九千六百万台,年出货成长由年初预估的33.6%下降至31.1%,可见平板出货已稍微降温,尽管未来平板计算机成长速度趋缓,但相较其他IT产品仍有很大成长空间。机构预估2013~2017年LED于平板计算机背光应用上产值年复合成长率为8%。 3.iPhone5S双FLASHLED设计增添想象空间 2013年FlashLED因跌价速度过快影响,整体产值预估仅提升3%。手机厂商为了增加手机相机附加价值,Apple已经在iPhone5S上,导入“Truetoneflash.”技术。也就是用双颗FlashLED做为补光用途,在原本一颗白光FlashLED的架构上,增加一颗暖色LED弥补色温差异,双颗FlashLED的设计预计将再推升FlashLED的需求总量,2013年使用颗数将成长27.3%至14.4亿颗,2014年达17亿颗。目前无法得知其他手机厂商是否会跟进,但未来FLASHLED市场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双孢菇培养料的发酵技术

双孢菇培养料的发酵技术 双孢菇培养料的发酵技术 一、培养料的配制 1、培养料选用 蘑菇是粪草型腐生菌。在长期人工栽培的实践中,人们发现蘑菇对营养物的适应性很强,很多物料都可作为蘑菇的栽培材料。每种物料的养分,营养的可给性,分解速度有差异,使用时只要合理配搭好,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1)畜粪类:牛粪、马粪、猪粪、羊粪、鸡粪、鸭粪、白鸽粪等,都可以用于栽培蘑菇。其中马粪、牛粪最合适,其次是羊粪。其他的几种禽畜粪由于含草纤维少,拌有撒落的饲料等因素,含氮较多,易产氨,要经晒干后才拌入培养料中配搭使用,这类物质养分持效期长。粪类物在培养料中可占60—70%比例。 (2)草秸类:麦秆、稻草、牧草等物料养分充足,纤维质丰富,易分解,蘑菇菌丝体易吸收,一般可占培养料25—30%的比例。 (3)棉籽壳、破籽棉、豆秸、玉米秆、高粱秆等也是纤维素丰富的物料,可代替草;料使用。堆制培养料或栽培时,应特别注意水分的调控。

(4)酒糟、豆饼、花生饼等含氮素很丰富,使用时注意用量,一般用5—10%为宜,而且要经过特别的沤制才好使用。(5)其他物料:尿素、硫铵、过磷酸钙、碳酸钙、石膏等一般使用2—3%为宜。过磷酸钙几乎与不同的物料配搭都用得上。石膏、碳酸钙也很普遍使用。培养料中粪类物料多,则不宜采用尿素、硫铵、豆饼等,而以草秸物为主的培养料,可适当增加这类物料。2、培养料配方 人工合成培养料有多种配方,根据不同地方的原料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以下任一配方。每100m2生产面积的配料:(1)干稻草4000千克,干牛粪50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茶饼100千克,尿素100千克,石灰25千克,石膏粉100千克; (2)干稻草1750千克,干牛粪1750千克,猪粪尿1000千克,草木灰50千克,菜籽饼150千克,尿素10千克,石灰25千克,石膏粉1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 (3)稻草1500千克,湿垫栏猪粪4000千克,菜饼250 千克,豆饼12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铵10千克,石膏1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石灰30千克; (4)干稻草、麦草2000千克,干牛粪1000千克,人粪尿1500千克,茶饼250千克,尿素10千克,石膏6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石灰50千克。 (5)稻草2500kg、尿素22kg、过磷酸钙25kg、石膏粉50kg、

双孢菇种植技巧

双孢菇种植技术_双孢菇种植技巧 建造菇棚 1、简易地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100-200平方,投资3000 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的简易小棚,不搭设立体棚架,直接地面栽培。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2、塑料大棚式: 说明:实验性种植,500平方左右,投资2万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塑料大棚,搭设立体棚架,每层高 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 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3、旧房屋改造式: 说明:实验性种植,根据房屋高度搭设立体棚架,根据种植面积计算投资金额,一般每平方3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废旧厂房、废旧农舍、废旧地瓜大屋窖、废旧防空洞等,根据实际情况搭设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 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4、标准菇棚式: 说明:建设框架式温室大棚或者房屋式菇棚,属标准化、规模型模式。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实行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由技术员自己生产栽培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5、企业化生产模式: 说明:属资金雄厚的或者国家投资的项目,可以不分季节实现全年种植。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机械化备料上料。 第三步:标准化生产菌种,采取控温方式,全年工厂化栽培。 菇棚管理 降湿后覆土很快失水,一般含水率可达20%以下,甚至更低,至春季气温回升后含水率可降至10%左右,土面发白呈松散状。停止用水后喷洒“赛百09”300倍液,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喷施5%氯氰菊酯乳油100倍液,杀灭残存害虫,棚外地面解冻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撒施灭鼠药,防治老鼠危害菇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水温空调,升温至15℃左右,这样就能在冬季源源不断的产出鲜菇供应市场。 原料配方 牛粪的晾晒不是高深的学问,各地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根据季节的不同,灵活运用晾晒方法,归根结底是把牛粪晒干成饼状以便储存。 1、100平方米双孢菇备料配方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