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2010年第1-5期【半月评论】

《半月谈》2010年第1-5期【半月评论】
《半月谈》2010年第1-5期【半月评论】

《半月谈》2010年第1期【半月评论】:拒绝“城市二元化”

城市化,在当下中国人的脑海中,有着特别丰富的想象。

它是引领现代化巨轮远航的飘扬的旗帜,它是撬动全球化大国崛起的神奇的支点,它是普通中国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个璀璨的梦想。

在中国应对后危机时代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之际,城市化又被赋予特殊

的使命。

可是,当我们激情澎湃地去鼓呼、去追赶、去推进的时候,有没有思索过、诘问过:城市化的真谛、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化、为谁的城市化?

聆听各级政府宏大叙事中的城市化构想,投身今日中国呼啸前进的城市化浪潮,

我们首先应当关注、应当警惕的,不是城市化的速度和指数,而是城市化的内质和价值。

许多地方正铺开改天换地的“新造城运动”。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县城城

区化,由此引发了紧锣密鼓的“圈地运动”,更有暗潮汹涌的“圈县运动”。可是,

如果脱离制造业服务业的支撑,仅仅靠爆炒房市股市做大资产泡沫就能举托新城崛起?在城市空心化的格局中,新市民生存发展、就业谋生的机会在哪里?

许多地方正热衷经济增长的“新城市拉动”。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动进城打

工农民和失地农民的消费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可是,在城市GDP化的偏向中,百姓消费的基础是什么?城市化并非仅仅是建制的扩大、土地的圈占和人口的膨胀,城市功能的开发,公共空间的拓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福利的普及与

提高,如何及时跟进?

许多地方正推进城市经营的“新地标活动”。政府一味追求“现代城市形象”:

更高的楼房,更豪华的商务区,更宏大的花园广场,更具动感的都是韵律……令人目眩的种种商业地标、产业地标、文化地标,往往变成造价惊人的工程,变成财富和技术

的炫耀。可是,在城市化泡沫化的幻象中,普通人的地位和尊严如何提升?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城市化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新的发展,人的创造力量的解放和财富源泉的涌流;是一种新的生活,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一种新的文明,人的道德精神的进步和人文价值的升华。

城市化的灵魂应是以人为本。践行以人为本的重心在哪里?在于坚守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于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我们

的城市化除了要努力开掘“管理者的财源”、打造“投资者的乐园”,更当努力建设“劳动者的家园”。

看一看身边的城市化浪潮,我们应当警惕:不少城市借助于区区一纸户口登记的

户籍改革,借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便拥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从乡村涌向城市的失地农民。当城市化难以为其提供基本的生存

条件、足够的就业机会和有效的福利保障时,“失地”和“变市民”更可能换来的仅

仅是无业市民的身份。

还有亿万进城谋生的打工农民,承受着危机冲击和产业转型的巨大压力,甘冒着

减薪欠薪和随时失业的现实风险,支付者种种职业病患的侵害和留守子女的成长的人

生代价,托举起城市的高楼大厦,召唤出城市的昌盛繁荣。可是,至今他们中的绝大

多数还被拒绝于城市的发展之外、社会之外、体制之外。读一读媒体关于南京农民工

冻死街头桥洞的新闻吧,我们如何卸下心头这不能承受之重?

看一看眼前的城市化景象,我们亦当清醒:交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集,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机动车对路道资源的一再扩张,是自行车道、步行者道的一再被挤占、

被压缩,有的地段甚至已被断然取缔。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是一个恰逢低碳社会

到来、无法重复美国消费故事的国情,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仍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

要方式,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还难以进入“有车一族”,他们日常的出路又在哪里?他们行走的路权如何保障?

房地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火热,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房价对普通百姓的重压和

裹挟。有业内人士表示,房改十年最大的遗憾就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问题。当时希

望通过经济适用房既解决百姓住房,又拉动经济增长,却出现了有钱人买了多套经济

适用房,有的城市还没有廉租房的政策。后来,国家下达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结果

也基本踩空,从而造成民生住房体系的严重缺位。于是,我们在一些大都市中,随处

可见这样的场景:马路一边的高档社区里居住的是拥有一套或多套房产的“有钱人”,而仅一墙或一路之隔的“棚户区”里则挤满了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外来流动人口。社区

围墙,成了贫富的“楚河汉界”。

还有,城市普通教育发展中门槛不断抬高的择校和地产与名校牟利的“勾兑”,

文化设施建设中竞相攀比的豪华和风格样式的崇洋,道路环境整治中对马路摊点的清

理和对“美丽城市”的追求,等等,日益加剧城市平民生活的窘迫和艰辛。

当我们还在问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艰难求解之时,一个新的城市二元结构图像又

已隐约浮现。

这里,有城市的财力问题,有发展的阶段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的执政

理念,是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城市化得路径选择。

人民城市,应当人民做主,人民创建,人民共享。

《半月谈》2010年第2期【半月评论】:必须从根子上铲除“拉票”行为

坚持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扩大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党中央前不久颁布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专门就扩大干部提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干部选拔工作中的民主程序是干部工作的生命,缺失民主程序的干部选拔工作不仅是没有群众基础,而且贻害无穷。任何事物在发展进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近年来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扩大民主,随之却出现了一些“拉票”现象。“拉票”行为破坏了干部选拔工作的正常秩序和民主的真实性,影响极坏。因此,必须从根子上铲除“拉票”这个毒瘤,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干部工作的重点。

所谓“拉票”就是在干部推荐过程中,打招呼或者暗示具有推荐资格的一些同志投票推荐自己,从而使自己达到升迁的目的。这种靠“拉”,不靠“干”的行为,不符合党的干部任用工作原则。如果纵容这种行为,就会形成一种误导:“干得好”不如“拉得好”。有些人平时不是把心思用在干好工作上,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关系上。整天吃吃喝喝,工作上马马虎虎,关系方面却是左右逢源。随着打击和查处“拉票”行为力度的加大,“拉票”行为从原来的的赤裸裸地进行,转变成了悄悄地进行。拉票者把工夫用在了“诗外”,用在了平时。

变换花样的“拉票”行为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是在日常工作中送人情。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公权私用,该坚持的原则不坚持,做老好人,搭顺水人情。甚至,明明是正常的工作,也要暗示对方对自己心存感激,让对方背上人情债。这种人对上如此,对同级、下级也是如此。可以想象,以这样的态度和工作出发点,能不耽误工作和事业!当然,在这种人看来,耽误工作和事业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的选票不能丢!他们认为,坚持原则,不光得罪人,还丢了选票,没有群众基础,你干得再好也是白搭。更何况,评价有些工作好与不好没有硬性指标,对这种人来说,上下拥护,大家“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二是依靠手下亲信帮忙。手下培植几个信得过的人,平时在有意无意间帮自己鼓与呼,往自己脸上烫金。这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有一条共同的“利益链”。这些“抬轿子”的人,一般都是领导干部的亲信,都是靠依附某位领导受提拔重用的,平时领导信任,关键时刻为领导挺身而出。这些亲信们时时处处维护领导权

威,利用手中的职权,与方方面面搞好关系。这种行为看起来是无可厚非,实际上在

拿组织原则做交易,他们是在用公权为上司争取“票仓”。

三是在亲朋好友中搞感情投资。民主是个好东西,好就好在它对权力起到了约束

和反制作用。以前,在人们的印象中,有些人为了职务升迁,总往领导家里跑。如今,情况有点变化,他们的亲朋好友们平时也会主动“出访”,走家串户送出自己的“关

心和爱护”。事实上,对于这种感情投资,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去的人家,一定是

对他们有用的,是手中有选举权的人,那些没有选举权的人自然不会享受到如此待遇。

四是“大款朋友们”出面保驾护航。这些年,领导干部傍大款现象屡禁不止。在

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往往是领导干部的大款朋友出了事,自己也被牵扯出来。领导干部的大款朋友往往神通广大,凭借手头阔绰,他们结交了方方面面的“朋友”,结成了一张张的关系网。到了关键时刻,没有这些大款摆不平的事。领导干部平时结

交大款朋友,认真经营关系,关键时刻大款们会异常活跃,到处游说,为他们的领导

朋友卖力地争取每一张选票。

上述种种行为,比干部自己直接“拉票”危害更大,这些手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和欺骗性,必须加大力度予以根治。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要防止简单的以票取人。首先,要认真分析、比对,把干部平时的表现和考核获得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科

学论证,防止工作简单化、公式化和理想化。其次,要早预防,要建立起防止和杜绝“拉票”行为的相关工作机制,让那些“拉票”者无可乘之机,无可钻之空,无生存

的土壤。第三,要加大查处力度,要有钢性的措施,对“拉票”行为决不手软。

铲除毒瘤要下猛药。要从舆论上形成声势,在举措上形成机制,让“拉票”行为

无处藏身,没有市场,没有机会。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让被查实的“拉票”者受到严

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子上铲除“拉票”行为。

《半月谈》2010年第3期【半月评论】:迎接一亿新生代农民工的到来——段羡菊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1980年、1990年后出生,现在外面打工的青年。他们占到全国1.5亿农民工的6成,大约有一亿人。对一号文件的这一新提法,社会给予了高度关注。

正如人们所议论的,拖着“拉杆箱”进城的他们和“扛着蛇皮袋”进城的父辈们

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可工可农,可进城可返乡,而前者当中很多是“五谷”不识、从没下过田土的“农盲”,他们的人生目标是圆“城市梦”。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

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有人把这一群体描述为“三高一低”。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正如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等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15年”。以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为例,他们身处城市,城市却拒绝接纳,根在乡村,乡村已无法回归。在社会保障、就

业培训等很多方面没有被城市所充分容纳。他们,正是“社会结构滞后”的代表性群体。

当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国的舞台上走来,我们首要的姿态应是拥抱、欢呼。

他们,是中国产业发展可依赖的人才大军。一切资源之中,人的资源最宝贵。相

比父辈而言,他们的文化水平大幅提高,见识大为丰富,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新生活方式的能力大大加强。事实上,他们大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服务业

等的主要劳动力来源。当中国步入老龄化时代,他们将是中国发展最活跃的生产力群体。

他们,是中国城市化最有潜力的群体。今年的一号文件,侧重支持城乡统筹以及

城镇化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可靠支柱与巨大

潜力在农村的消费与农民的城镇化。这一亿人的父辈,或许半辈子在城里寻找生存发

展的机会,但灵魂深处还是顽强维系着“叶落归根”、还乡定居的乡土情结。而梦想

城市生活、积累一定资本的他们,无疑将是城镇化的热烈响应者。

但我们确实不能回避,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新课题。蓦然回首,他们来得如此快,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必须承认,政府与社会还缺乏足够的准备。

迎接他们,须总结借鉴近30年对待农民工的经验与教训,政府的治理要创新,民间的力量要参与。

迎接他们,就不应使之成为被城市冷漠对待的一群。他们虽然摆脱了收容遣送等

旧规定的束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也开始得以分享,然而在就业机会的获得、同

工同酬、劳动维权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平等、被歧视的方面。他们虽

然在城市里奋斗,但常常只能栖身工棚或棚户区,无法像城里人一样进入廉租房居住。如果说,他们的父辈给社会的压力主要是就业,那么他们面临的身份认同、性、婚姻、保障等问题,则远远超出了就业的范畴。

迎接他们,就要避免他们成为颓废消极的一群。南方一个大省3大监狱一份调查

报告指出,农民工罪犯9成在26岁以下。他们当中有的已经完全看不出他们父辈们所具有的勤劳、坚忍、节俭与执著,在城里找工作挑肥拣瘦、嫌累怕苦,大事做不了、

小事不愿做。或滞留城里游荡,或回乡后偷鸡摸狗,令留守村里的老农摇头叹息,令

基层派出所头痛。他们当中部分人极易形成游民,成为社会秩序的潜在挑战者。

迎接他们,就要力争使他们在社会结构中成为可以向上流动的一群。人出生之初

的不平等,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存在的普遍社会现实,但是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除了以健全的社会保障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还应该给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公平

均等的机会。如果贫民能够通过努力成为富有者,文盲能够通过努力成为知识分子,

新生代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弟能够通过奋斗,成为企业家、官员、教授--这样的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和谐稳定。

迎接他们,就要让他们成为能够发出自己声音的一群。尽管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尽管他们就居住在城里,但是在城市的舆论场里,他们如同隐士,社会很少能够听到

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户籍在乡村,但是很多人没有回乡参加村委会主任“海选”,而

在城里他们又往往难以参与政治选举与公共生活。他们应该尽可能被纳入到政治参与

的进程中来,从而能够理性、大声地表达利益诉求。

当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走来,每一级政府、每一个公民须明白:没有这一群人的和谐,社会就难以和谐;没有这一群人的成长,中国就难以科学发展;没有这一群人的幸福,我们的国家就很难说使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增加;而从长远来看,没有这一群人的自由发展,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就难以具备。

《半月谈》2010年第4期【半月评论】:寻找改革前行的航标

一、又闻改革悄然涌动的潮声。

抗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型,呼应广大民众改善民生扩展民权的需求,改革深化的问题,又一次沉重地撞击着社会紧绷的心弦。

我们不必沉湎于昔日的辉煌而盲目陶醉。历经30多年风雷激荡,中国改革写下了壮丽的历史篇章,蓄积了巨大的发展能量。但是,这还是开始,远非历史的终结。

我们不必畏难于利益的冲突而裹足不前。改革,从来就不是在一马平川的原野上驰骋,“敢闯敢试”,“壮士断腕”,“背水一战”,是众多改革者奋然前行的真实写照。

我们不必受制于危机的应对而转换方向。危机是改革的助产士。以改革促转型,恰可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力量。

关键在于,改革的指向是什么?改革的航标在哪里?

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必然更加关注平等、公平、正义。推进民生新政的深化,打破利益分享的瓶颈,必然引发公民权利保障的强烈诉求。

新年前夕,有媒体举办了题为“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的经济学家问卷调查,结果位列前十的大多是与大众福祉相关的社会发展问题。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问题,也是中央新近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

加快改革的任务,更多地指向“社会事业”,指向“公共领域”,指向“公民权益”。

二、改革的推进,或因制度框架的引领,或因问题危机的倒逼。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中,推进当下的社会改革,我们更应着力求解的是倒逼中的现实问题。

发展代价,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最直接的制约。

原来的投资主导出口依赖、粗放型外延型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伴生而来的是贫富差距拉大、民生问题积聚、利益矛盾激化、生态环境破坏、价值体系紊乱的繁多的成长烦恼、沉痛的社会代价。市场机制必然带来利益分化、优胜劣汰,加以权力干预的资源配置、增长主导的制度安排和扭曲变形的市场环境,加剧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全面失衡。

维权事件,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最严峻的考验。

在呼啸前进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我们也当看到那些难以承受之痛。企业改制,劳资矛盾,房屋拆迁,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等等,不少地方百姓利益被

漠视、被剥夺,难以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正当权益,于是便将自己特殊的民生利益诉求,以“群体事件”的体制外行为表达出来。而且,暴力程度显著上升,事件发生频率加快,舆论共振张力加大。

贪腐现象,是百姓高度关注的最持久的热点。

利益集团化、利益部门化、利益地方化,已成政府治理顽疾。权力与资本联手形

成的利益集团在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让不少改革成果被吞噬,使许多改革政策被变形,权钱交易的手段花样不断翻新,腐败敛财的环节链条不断拉长。如土地开发,已

成滋生既得利益集团和扭曲国民收入分配的土壤。

加快社会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问题在于,如何重燃改革的激情?重振改革的信心?

三、民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改革积极性、创造性。

改革初期,放权让利,打破旧体制僵化的框框套套,社会共同分享改革带来的成果。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年代。

如今,改革进入新的阶段。要重构发展格局,重组利益关系,难度、风险骤然加大,社会的共识在分化,民众的热情在下降。

但是,在民间,在草根,改革的动力依然生生不息。面对利益集团的赢家通吃,

市场制度的马太效应,资本时代的竞争强势,原有改革的扭曲变形,普通民众更加真切、更为强烈地表达着,要发展,要公平,要社会正义,要共同富裕,要有幸福、更

有尊严的生活。改革的权利不可垄断,改革的动力不可低估,改革的激情不可浪费。

正是从普通民众的需求和意愿中,改革获有了充分的合法与正当。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的许多群体性事件,便是民众要求继续改革内在动力的一种非常规爆发。

当然,我们还当直面、还当破解改革前行的障碍和风险。

阻碍改革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

他们高高地盘踞在社会资源财富分配的金字塔尖,他们贪婪的欲望便是巩固,便

是坐稳。因为,他们心中一片透亮:获取这些既得利益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在市场经济国家同样是无法想象的。

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坐大,不仅表现在他们对自然资源的垄断,而且表现在他们

拥有影响市场交易潜显规则制定的能力,拥有影响社会舆论热点流向议题设置的能力。在公然的商业利益追逐中,在服务“高端”读者群的标榜中,多少媒体昧于是非,热

衷为其代言。

替代改革的,是政府和资本的主导。

在企业,“通钢悲剧”的一个重要成因,在于广大职工被排除在改革重组的决策

之外,职工在利益遭遇侵害之时,没有正常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身的尊严。

在乡村,“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提速新农村建设”,“推动

城乡一体化进程”,等等,是当下最为热烈的改革行动。在改革的旗帜下,不少地方

拼命追求发展速度、经济效益。我们欢呼改革,我们还当追问,改革带来的究竟是谁

的发展、谁的效益?农民的权益是否在改革中得到充分保障?每一处改革的推进动员中,都会有“尊重农民意愿”的字样,只是在改革实践中,是否有政府与资本联手,

用种种高压手段,把他们的意愿强加给农民,用堂皇的包装,将他们的意愿同化了农民?不少地方,农民的土地经营权难以保障,农民的市场交易权无法对等,农民的收

益分配权受到挤压,农民的现代农业发展权被轻易剥夺。问题的实质在于,诸多改革,我们在其中看到的多是政府的创造,资本的创造,而真正的主体--农民的创造在哪里?

扭曲改革的,是改革取向的偏离。

教育改革新招迭出,各地相继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行高

考制度改革,扩大自主招生。罔顾城乡二元结构、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现实,“一刀切”的改革结果呢?“百科全书”式素质教育下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自主招生”对农村学校只是一块诱人的“画饼”而已。正是在“改革”的推动中,农村孩子越落

越远,他们在呼喊:“不要让我们既输在起跑线上,又输在跑道上!”

四、中国改革再出发,从何处启航?向何处扬帆?

从经济改革进发,于社会改革突破,向政治改革深入。社会改革,是经济改革的

深化、配套和延伸,是政治改革的支持、承载和奠基。

收入分配合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结构开放化、政府治理民主化,应该成

为当下社会改革推进的重点。

收入分配合理化。

重点是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利益格局,解决利润侵蚀工资、机器排挤劳动的问题,解决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问题。还需坚定不移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

财政体制改革和资源要素价格体系改革,矫正资源尤其是土地、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扭

曲的现象。

加剧社会分化的,还有权力与资本在合流中对国家财富的肆意侵吞,如官煤勾结

而来的暴富,还有既得利益集团在赢家通吃中对民众利益的贪婪剥夺,如房地产价格

一路上涨中底层百姓遭遇的生存挤压。如何从深刻的体制变革而非简单的国进民退中

去遏制,去根治?

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义务教育免费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养老

保险制度,农民工保险转移接续制度,公共医疗卫生制度,……努力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公认的“十一五”的最大亮点,也是“十二五”推进社

会改革的重要内容。

社会结构开放化。

保障社会结构开放,当前要特别警惕日渐弥漫的“隐性世袭”现象。据媒体报道,在社会公共资源的支配和掌控中,在一些政府部门或具有垄断能力的经济部门,这种

现象接连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看来,社会就业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进程

必须加快,以真正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格局。

结构改革的重点,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要警惕出

现新的“城市二元结构”,为进城农民积极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为

新生代农民工更为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拓开多样的渠道。

创造底层上升机会的根本,是实现教育公平。

贫穷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连改变贫穷命运的机会都没有。城市普通教育发展中门

槛不断抬高的择校,背离了教育公平。更突出的,是乡村教育资源的急剧流失带来的

农民子女向上流动机会的萎缩。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女放弃上高中的机会,表明弱势群

体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已经开始动摇。

同一个世界,每一个梦想。改革30多年,普通民众心中的“中国梦”不应该就此邃然远去,底层群体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之光不应该就此暗淡下去。

政府治理民主化。

政府要从直接控制经济资源、参与经济活动中解放出来,把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保障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民主行政要拓展。民主的要义在于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努力把民

众的各种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显示了民主成长新的态势。基层民主恳谈的实践,开辟了

协商民主新的路径。

公民社会要成长。公民社会是一个追求民主和谐的社会,一个强化权力监督的社会,一个保障权利平等的社会。

改革30多年来,国家和社会逐步分离开来,蓬蓬勃勃的公民意识在发育,多种多样的公民组织在兴起,自由平等的公民领域在生成。

不少媒体相继评选刊出“2009公民社会十大事件”,就是公民意识蓬勃发育、提升的真实镜照。

各色各样的社团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正日益密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国人采取了令人瞩目的民间援助行动,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大军源源不断地涌入震区。

舆论认为,这是中国公民社会觉醒的一个标志。

越来越多的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由此影响社会生活,最终参

与到政府决策之中。网络民主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一个不断发展的公民社会,正在而且必将更有力地对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基层民主、改善社会管理、促进公

益事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我们也应防止民间组织在极端利益的操纵中出现反社会化、黑社会化的消极现象,防止网络舆论在民粹主义的左右中出现激进化、暴力化的不良

偏向。政府在加大对社会力量培育力度的同时,还应为民间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创造良

好的法治环境。

五、改革在社会领域的突破和深化,直接推进着改革的转型。

改革的现实理性是发展第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是以人民为本,促进广大民众的利益追求、权利保障和自由全面的发展。改革的转型,就是树立科学改革观,就是使改革的取向从现实理性向核心价值挺进、深化。当前尤须着力的是民众的权利保障,不仅保障公民在日常中生存发展的权利,而且保障公民在改革中话语主体的权利。

以教育改革为例。近年来,改革不乏新举,有的也轰轰烈烈,但多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独角戏,广大师生大多靠“道听途说”得来风声,无缘置喙。这些改革涉及千千万万家庭及其子女未来前途、生存状况、经济利益,他们能够在多大程度、多大空间反映自己的呼声,表达自己的意愿呢?

“被改革”、“被自愿”、“被时代”,这些听来尚觉生涩、拗口的网络语言,折射的正是许多人内心充斥着的“被折腾”的疲惫与伤痛。

改革的顺利前进,离不开政府的引领、动员和表率。但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认知:普通民众,不仅是改革成果的共享者,改革代价的承受者,改革迟滞的失利者,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他们是改革最深厚的基础,是改革最重要的主体,是改革最坚强的支撑。30多年前,安徽小岗农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伟大实践,显示了中国普通民众巨大的改革力量。30多年来,民间创造,群体事件,公民社会,广大民众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诉求,坚韧、顽强地开辟着改革的道路,坚持着改革的事业。今天,改革再出发,激情再燃烧,我们当倍加尊重、珍惜这种民间的改革力量,保护好、开发好这种民间的改革资源。这是我们应当永远铭记的历史启示。

《半月谈》2010年第5期【半月评论】:穿越转型之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已是当下中国推进强国战略的最重要的主题。

转型,意味着变革。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打破深层次的制度瓶颈,摆脱模式

化的路径依赖。转型,意味着新生。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进入创新驱动,从高碳增

长进入低碳时代。转型,也意味着痛苦。要支付转型的成本和代价,我们如何顺畅地、勇敢地去承受,去化解,去穿越?

转型,就想弯道超车,难免影响经济增速,这是政府难言之隐。与速度链接的,

不仅是政府的政绩考核、形象塑造,还有财政收入、就业机会等刚性的无法回避的巨

大压力。转型,对众多在市场红海的狂风巨浪中沉浮的企业而言,更有切肤之痛。本

来就在利润的刀片上跳舞,如今更难立足。产品的淘汰,行业的消失,产业链条断裂,渠道体系破坏、经营模式再造,这些在经济学大家熊皮特口中的“创造性破坏”,拷

问着企业的竞争力、生命力。尤须直面的,是转型牵扯的劳动群体在深切利害关系中

的难以承受之痛:资本机器对劳动密集的投入替代,转型过程对在企员工的利益调整,产业升级对就业市场的直接冲击。

更其痛苦的,使我们对转型痛苦无法回避、无法超越的境遇。我们不是第一次面

临调整、改革、转型的压力,也不是第一次痛下调整、改革、转型的决心,只是每一

次我们都心存侥幸,雨过天晴,在“等一等”、“挺一挺”的应对中将挑战一再拖后,与机遇插肩而过。有人调侃地方的“煤改”:“我们煤价一跌就调产,煤价一涨就好

了伤疤忘了痛,就像那只一到冬天就喊冷的寒号鸟。”当我们虚掷了一个个冬天之后,等过来、挺过来,我们还能充分享有春天里那阳关的明媚和希望的蓬勃吗?

延续30多年的发展方式带给我们许多令世人称奇的业绩,但它埋下的许多沉重的伏笔也开始显现。贫富分化日显,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破坏加剧,利益矛盾突出,由

此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警钟在我们耳旁一再敲响。进入后危机时代,再

放眼全球经济,“山也不是那座山,梁也不是那道梁”,中国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

刻变化。发达国家在金融业泡沫破裂之后,纷纷回归实业,喊出“重振制造业”的口号,全力推涌科技革命、能源革命新浪潮,寻找抢占未来经济竞争和减排道德制高点

新引擎。“全球经济再平衡”中,世界市场格局在转换,国际分工体系在重构,全球

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遭遇强势进逼和更多挤压。而我们的周

围,还有不少人一味沉醉于“改革奇迹”、“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的赞美和羡

慕而不能自省。听一听专家提醒:当年巴西从“可以从经济和政治上挑战美国”的“奇迹年代”,陷入“经济和政治动荡不宁”的“丢失的十年”的历史教训,值得记取。我们还是多想一想“中国风险”、“中国转型”、“中国道路”吧!

历史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会给你打开更多的机会之窗。汹涌而来的“用工荒”,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廉价劳动力充裕的人口红利,是一

个强烈的冲击,对经济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型,则是一个强力的倒逼。我们从战略

性产业的新兴、低碳型经济的生长、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突破中已经看到,机遇正

在展开,希望正在升腾。

“先人一步,遍地黄金”。珠三角东莞的主政者提出“忍得住暂时阵痛,忍得住

经济一定程度放缓,忍得住社会非议,忍得住暂时的利益”,强调防止经济形势好转,传统发展模式复归,东莞要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大刀阔斧,壮士断腕,纷纷行动起来。问题在于,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其间出现的“转型盲区”、“产业断层”、“技术鸿沟”,如何顺利跨越?产业重组,“退二进三”,我们开始去做产业转移、整合的减法,但对产业升提高级、创新的加法、乘法

掌握、娴熟了没有?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沿海企业已经审时

度势,投棋布子,抢占转型先机。在长三角江阴,原有产业在自主创新中向高新技术

突破,本土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将微笑曲线延伸,区域经济在海外引才中让弯道超车提速。它们的“新型升级版”经济,是生长出来的,嫁接出来的,孵化出来的,实现了“零缝隙对接”、“低风险跨越”、“高增长转型”,堪称沿海企业转型的一个经典

文本。作为政府,则应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消除政府采购中

的国货歧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资源价格改革,建立技术、融资等公共服

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在转型中闪转腾挪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当前不少地方推行“煤改”,那些被整合、被重组的媒老板,向何处寻找他们“化蛹为蝶”、“华丽转身”

的二次创业之路?是往非洲探寻金矿,去海南热炒房产,还是进民间投资金融,回家

乡开发农业?政府还当扶下马,送一程。

我们更应当关注转型中人的调整。新生代农民工将逐渐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他

们的劳动环境、薪酬标准、发展空间须待改善;劳动力需求开始从增量粗放扩张向存

量结构提升转变,政府保障教育供给,提高劳动力专业技能,已成推动转型升级、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支撑;企业在转型中迁移,转行,兼并,破产,必须伴生着员工的失业、换岗、挪位等工作和生活的变化。如何在帮助企业顺利转型的同时,充分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将转型期双方的艰难和阵痛都降到最低程度,考验着政府执政的价值取向和运筹能力。

发展转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既要加强政府的推动,也要借重市场的力量;既要顺应转型的大势,也要考虑现实的国情;既要赢得未来的发展,也要减轻当下的痛苦。

半月谈半月评论:房价问题

半月谈半月评论:房价问题 令人担心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广东房地产销售明显过热,房价大幅攀升,大有代替上海、浙江带动新一轮房地产过热的苗头。 2、目前有三股强大的力量可能使正在进行的房地产调控夭折: 首先是金融机构有一股前新未有的投资冲动,多个数据可以反映这种冲动,即一季度房地产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大幅扩张,同比 增长48.5%,比2005年一季度快36.4个百分点,比2004年一季度 最热时期的增幅还快17.8个百分点。第二股力量是地方政府。多数 地方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不能放慢,也就是投资 不能慢,投资不能慢主要是房地产不能慢,因为房地产是地方财政 和多种城市经营动作的“摇钱树”。 第三股力量是投机资金的大量存在。现在许多人非常关注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但增长最快的是游资(国内和国际), 这些游资现模非常大,而且与其他几股力量结合,将会对房地产等 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3、2000年以来,商品房及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涨幅突破了两 位数,2004年分别为14.4%和15.2%.。东部地区房价涨幅最高,而 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全国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比如上海、杭州,平均房价涨幅连续两三年超过15%以上。而且,房价上涨过 快现象呈现蔓延态势,由上海、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涨地区向中、 西部地区扩展。与此同时,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带动了二手房交易 价格上涨。 目前房地产的需求不是较变为阶段性、结构性的需求过度扩张。2005年全国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仅占销售面积的73%,东部和部分中 心城市成为突出,上海销售面积已经连续四年大于竣工面积。有些 地方拆迁规模反弹所带来的被动性住房需求上升,也加剧了供求矛盾,进一步促进房价上升。有13个省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超过30%,其中6个地区超过50%,最高的达到115%。

半月评论2011第一二三期

半月谈2011年半月评论(1至3期)目录 第1期:“十二五”,我们期望 (1) 第2期:叩问土地 (3) 第3期:呵护亲情 (5)

第1期:“十二五”,我们期望 岁末年初,翻检近日报章,一条消息映入眼帘:2010年12月15日,有“高原孤岛”之称的西藏墨脱公路修通,中国最后一个县城不通公路的历史宣告终结。 这是冬天里飘来的又一缕早春的信息。随着“十二五”的来临,我们的思绪已经登上了世界最快速的高铁,可也不能忽略边疆那更古老的遥远;我们的目光已经聚焦于沿海最壮观的都市,可也不能遗忘乡野那更荒僻的山村;我们的脚步已经追赶着历史更辉煌的前景,可也不能错失当下那更真切的日常。 “十二五”.应该属于每一个百姓。我们都有朴素的梦想,都有坚韧的追求,都有一颗颗星星在生活的天幕上熠熠生辉。 百姓最看重的,是温饱,是富裕。 我们已经步入小康,正在挺进全面小康。贫穷的字眼似乎已定格在昨天。在依然寒冷的后危机时代,世界舆论持续赞颂着也间或嫉妒着中国的发展,西方奢侈品制造商真心欣赏着也更多震惊着中国的暴富,这些从东方汹涌而来的豪客,出手那么宽绰,人人那么年轻。可是,这并不应是中国形象的全部解读。走进散落凋敝的古老村落,走进遥远荒凉的西部边地,走进城市街巷的蔬菜市场,走进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下,我们往往会发现另一个更为真切的社会。 有一则新闻读来令人唏嘘:南京一名大学毕业生工作后,因工资偏低,为攒钱交足房租,他便白天上班,夜晚上街捡拾废品,不料冻晕街头,被城管救起。拎着蛇皮口袋离开前,他嘱咐千万别让家人朋友知道,也不要公开校名,“我丢不起这个人啊!” 有一组数据读来让人清醒:200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近4000万,农村低保对象有4700多万,城市低保对象为2300多万。还有6000多万失地农民,在紧叩就业的门路,在寻找明天的安宁,还有1.5亿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在呼唤城市公共服务,在期待社会保障权利。 贫穷,并未远去。发展,未有穷期。 百姓最期盼的,是权利,是公平。 经历了三十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今天的人们习惯了利益分层,看多了收入分化。同时,社会的权利意识已经普遍觉醒,法治观念正在蓬勃生长。面对不少地方土地的强制流转,住宅的强制拆迁,农民的强行上楼,乡村的强行入城,面对生存发展资源的垄断,社会流动通道的堵塞,还有制度性暴富机制的强化和掠夺性权贵经济的猖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理性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去实现参政议政的批评权、监督权。 公民精神的发育,民间组织的建设,网络微博的勃兴,社会民意的凸显,正在给百姓打开崭新的世界,人们更清晰地辨识着自己的未来,更自由地迸发着自己的声音,更真切地把握着自己的力量,更坚定地争取着自己的权益。人们已经意识到,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去改变人生命运,去增进公共利益。 当“十二五”走进视野,百姓真诚地期盼:在中央文件中明确规定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拆强建之后,众多乡村在“撤衬并居”“占补平衡”和“两个置换”中“被上楼”“被

2010半月谈1上半年评论

《半月谈》2010年第1期【半月评论】 拒绝“城市二元化 城市化,在当下中国人的脑海中,有着特别丰富的想象。 它是引领现代化巨轮远航的飘扬的旗帜,它是撬动全球化大国崛起的神奇的支点,它是普通中国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个璀璨的梦想。 在中国应对后危机时代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之际,城市化又被赋予特殊的使命。 可是,当我们激情澎湃地去鼓呼、去追赶、去推进的时候,有没有思索过、诘问过:城市化的真谛、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化、为谁的城市化? 聆听各级政府宏大叙事中的城市化构想,投身今日中国呼啸前进的城市化浪潮,我们首先应当关注、应当警惕的,不是城市化的速度和指数,而是城市化的内质和价值。 许多地方正铺开改天换地的“新造城运动”。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县城城区化,由此引发了紧锣密鼓的“圈地运动”,更有暗潮汹涌的“圈县运动”。可是,如果脱离制造业服务业的支撑,仅仅靠爆炒房市股市做大资产泡沫就能举托新城崛起?在城市空心化的格局中,新市民生存发展、就业谋生的机会在哪里? 许多地方正热衷经济增长的“新城市拉动”。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动进城打工农民和失地农民的消费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可是,在城市GDP化的偏向中,百姓消费的基础是什么?城市化并非仅仅是建制的扩大、土地的圈占和人口的膨胀,城市功能的开发,公共空间的拓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福利的普及与提高,如何及时跟进? 许多地方正推进城市经营的“新地标活动”。政府一味追求“现代城市形象”:更高的楼房,更豪华的商务区,更宏大的花园广场,更具动感的都是韵律……令人目眩的种种商业地标、产业地标、文化地标,往往变成造价惊人的工程,变成财富和技术的炫耀。可是,在城市化泡沫化的幻象中,普通人的地位和尊严如何提升?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城市化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新的发展,人的创造力量的解放和财富源泉的涌流;是一种新的生活,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一种新的文明,人的道德精神的进步和人文价值的升华。

半月谈2010年第19期

半月谈2010年第19期 本期目录 ·热点声音 ·“傻好人”不孤单 ·让自主创新成为发展转型的亮丽风景 ·新昌老板抢人才 ·安徽“主流”服务机构:让“沉睡”的科研成果醒来 ·深圳:“6个90%”的背后 ·江苏“院地合作”:企业做主体政府来推动 ·如何看当前经济增速放缓 ·司法新举力保百姓权益 ·“蚁族”:谁的青春不是苦过来的 ·养老困局,“以房养老”能解几分忧 ·透视“武疯子”背后的社会困境 ·“十一五”让我们记住了什么 ·假农资:伤农之痛何时消 ·《半月谈》帮我开启绿色梦想 ·一位老农的自述:我们为何种“懒田”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将心比心 ·垃圾箱寓你并不远 ·领导干部的“良心” ·不讲道德的人毕竟是少数 ·化解道德危机的思路 ·重构诚信路在何方 ·发达国家的诚信建设“秘诀” ·节日反腐“N不准”有多大威慑力 ·数字鹰潭:打造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 ·我在阜宁发展特色农业 ·民情档案背后的故事 ·基层防灾工作如何抓 ·文化创意产业的楚雄之路 ·扎根基层的大学生军官——王金明 ·我是这样找到工作的 ·一家水泥厂竞让村民“吃灰”15年 ·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再次提高 ·相貌不是职场通行证 ·实现千年发展目标需付出更大努力 ·小麦价格波动是否会引发全球粮食危机 ·看看日本的低碳经 ·在多伦多买房 ·半月大事

·小测验 ·信息 热点声音 《半月谈》 2010019期作者/本文总字数:897字 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 ——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强调 城市正年轻,但农村老了。 ——《中国青年报》文章提醒,农村出生的年轻人,最终都是给城市准备的. 中国已经出现的老龄化社会城乡倒挂问题值得重视 在这种细微和平淡的交流背后,正是执政理念的不断进步.政治文明的点滴彰显。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网络微博的出现无异为 官民间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手段 增白剂不禁,我死不瞑目。 ——《新闻晨报》报道,俗称“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的去留再引热议. 当年亲自引入、如今却成为最大反对者的粮油专家王瑞元直言 对于教师来说,“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 ——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批评,一些大学教授热衷“走穴”, 拿着高额出场费“四处吃请,夸夸其谈”,这种风气对学生的危害很大 爸爸,你可别当贪官。 ——《辽沈晚报》报道,谢亚龙刚上任足协副主席时, 上小学的儿子赠给他的这句话,竞一语成谶 文件刚一下发,我们就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让他们轮流跟班下井。 ——《新京报》报道,广西河池市朝阳煤矿领导坦承,为应对矿领导与工人 同下井的国务院文件要求,矿上突击提拔了多名矿长助理专司下井带班 其实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还是不错,但如果他们不约束自己,很可能将来会有更重的政策下来。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奉劝同行告别暴利 在西方国家,你的收入你自己可能不知道,周围的亲戚朋友不知道,有一个地方是一定知道的,就是税务局;而我们恰恰相反,自己知道,朋友同事估计差不多,只有税务部门不知道。 ——《扬子晚报》文章认为,应对贫富悬殊, 首先要让每个人拥有多少财富在相关部门那里清清楚楚 编辑:古文洪 “傻好人”不孤单 《半月谈》 2010019期作者/本文总字数:1796字 熊富标 两三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引发了一场有关“聪明人”和“傻子”的争论。剧中人

半月谈精彩文章选读

食品向何处寻找安全 作者/苏北 涂药黄瓜,有毒豇豆,问题猪肉……如今又添上甲醛白菜,蓝矾韭菜。百姓从日常生活中一再品尝出“风险社会”的真切滋味。 人们急切地追问着:谁在颠覆食品安全?如何堵住污染源头?社会同声谴责那些黑心企业、不法商贩和被不断闯关的监管部门,舆论锋芒所向,还直指产地农民,呼吁对问题农产品开展原产地追溯,实施更严格的“身份认证”和市场准入。 这都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明白:为什么这些问题食品被一再生产出来? 我们没有依据把农产品都想象成是有毒食品,因为药物残留不等于药物超标;没有理由把农业生产都想象成是“一家两田”,因为农民很难保留不受病虫害侵袭的“飞地”和“特区”;也没有权利把农民都想象成是问题制造者,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同样承受着食品安全的巨大威胁,由于城乡公共安全服务的不平衡,他们甚至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能不能转换视角,站到生产者方面,从源头治理的角度去多想一想? 现在的城市消费者,眼光越来越高远,口味越来越多样。明明知道蔬菜基地早已跨市跨省,但市民们还是追求品相优先。可如何保鲜?对农民的确成了个大问题。明明知道当令蔬菜品质更有保障,市民们还是对反季节的分外偏爱。改变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或靠大棚种植,或靠药物催熟。猪肉仍是中国百姓的大宗消费。明明知道猪肉肥瘦比例最好顺其自然,市民们还是挑肥拣瘦,逼得生产者为提高瘦肉率寻找有害无益的瘦肉精,引进水土难服的外来猪。还有种养业都要遭遇的疫病和虫害,随着气候变暖、生态紊乱,防治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令人不免生出“华佗无奈”之叹,以致假药、禁药横行无忌 农民缺乏安全常识,无力辨认真假,难以抗衡商家,他们由衷欢迎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同时,农民更热切地期盼着:能不能尽快发明、生产出高效、低毒的新品农药,无害、廉价的保鲜药液,营养、健康的配方饲料,有效、安全的畜禽药物和种种神奇的生物技术?他们向农业科研院所、农资生产企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发出了声声呼唤,让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更多地贴近农民、服务农民、造福农民! 这些年来,政府也在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可成效如何?世人皆知绿色食品好,不知土地污染有多少。工业化突飞猛进,城市化跨越发展,我们也在吞咽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苦果。在城市产业“退二进三”的结构调整和城市居民权益意识的日益高涨中,众多污染企业纷纷夺路下乡,农村成了蓄污池,重灾区。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000万公顷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 农民已经从自身的生产效益、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中日益深切地感悟到科学发展的道

经验分享:如何用半月谈写申论作文

经验分享:如何用半月谈写申论作文 以下为解析: 【半月评论】把快乐还给孩子 文/姜辰蓉 标题:论点型标题,我们说,标题最好体现观点,很多同学喜 欢写论题式标题,比如论雷峰塔的倒掉,因为申论作文阅卷时间短,要凸显你的观点,所以最好的标题是论点式标题。当然也可以用对 策+目标式标题,如弘扬黄河精神,振兴中华民族魂。 如果有人问,这个世界上谁是最忙碌的人?千百个人可能会有千 百种答案。如果有人问,谁是最不该忙碌而忙碌的人?不少人的回答 可能是一样的:孩子。 开头:设问开头,引起读者思考,当然也可以用追问式开头,如:征地之痛何时休征地之痛,是近年来农村矛盾中难解的一大症结。冲突、上访、打官司,甚至演变成骇人听闻的暴力侵地事件。 为什么一些商家、资方能够有恃无恐地组织制造残忍、血腥的砍杀 守土农民的惨剧?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官员面对暴力侵地袖手旁观、面对村民诉冤无动于衷?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政策条文可以规范操作,有那么多的经验教训可资借鉴汲取,有那么多的民众呼声足以引起 警醒,而由征地衍生的事件、祸乱仍在接连上演?这难以承受的征地之痛,有没有解?谁来解?怎么解? 大大的书包,匆忙的脚步,仿佛是当下孩子的标配。我总在路上看到,家长拉着孩子步履匆匆,奔赴在各种“辅导班”“兴趣班” 转场的路上。我常在快餐店中看到,或小学生、或中学生,把书本 摊开在桌面上,奋笔疾书,旁边放着还未吃完的餐点。我曾在电梯 里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因连续赶场,哭着说“好累 呀”……

引出问题,通过举例,比如奔赴在各种“辅导班”“兴趣班” 转场的路,指出当前繁重的学习任务剥夺了孩子的快乐,通过举例 说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70后”“80后”的记忆中,不少人童年时光是多姿多彩、 快乐悠长的。蓝天、白云、桑葚、沙包、皮筋、知了、蛐蛐……是 童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不可磨灭又回味无穷的记忆。而 “00后”尤其是“10后”,当他们长大,童年的符号会不会只剩下 写不完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辅导班?回味童年的感觉,会不会充满疲惫,充满无奈? 引出问题,通过与过去时间上的对比,进一步举例说明,当前 孩子童年生活枯燥疲惫。 跟许多家长聊天,他们表示,从小学开始,孩子在学校课程和家庭作业之外,至少报有语、数、外三个辅导班,加上画画、舞蹈、 钢琴等兴趣班,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周末更像打仗一样。整个家庭 围着孩子转,而孩子成了高速旋转的陀螺。这样的节奏,家长尚感 疲累,何况孩子。 指出问题,与第二段相似。第2-4段,是问题分析。 更让人担心的是,过度压制、提前透支会不会让孩子丧失感受世界、从容生活的能力?会不会让孩子失去探索的兴趣、前进的动力? 我们相信,一个人的成长自有其规律,童年应该有童年的样子,孩 子应该是天真的、活泼的、快乐的,他们的心灵应该是开放的、自 由的、充满好奇和善意的,而不应该是焦虑的、竞争的、患得患失的。我们并不是反对课外班,我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快乐的环境 中更全面地成长。 进一步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显然,脚步匆匆的童年,责任不在孩子,而在为他们构筑童年的成年人和社会文化环境。 该段落一句话,总括性语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外在 的成人环境的影响。

半月谈2014年第22期半月评论:让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依法治国新征程、法治建设新境界,清晰描绘出了国家未来的法治方向和全社会的法治准则,同时法治也必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既要有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方面的顶层创设,还要有全民遵纪守法、践行法治的行动。今天,当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法治规则日益完备之时,我们也要看到全民将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现实紧迫性。 当前要高度重视社会层面存在的有关法治的矛盾心态和行为:一方面埋怨别人不守法,另一方面自己却坦然违法、钻法律漏洞;一方面维护权益时把法律举过头顶,另一方面为获取利益把法律丢到脑后;领导干部说群众违法事例多,而群众说领导干部以权压法问题大;执法人员说被执法对象肆意抗法多,而被执法对象痛批执法人员乱作为…… 法治建设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离不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更离不开社会民众的法治素养。我们在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还面临着诚信难立、权益难维护等重大考验,因此,进一步夯实法治的发展基石仍是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法治建设从来就不是在温室里进行的,而是要落到浩荡的社会变革中,发挥引领社会进步的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进行的一次全民族、全社会的法治建设总动员,是我国法治建设在现实基础上的一次全面推进,是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的一次重大历史跨越。 让法治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全面法治必须是全民法治,每个公民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行动必须要落在日常行为中。 在“办事依法”中培育法治思维。有没有法治思维,并不是看一个人熟背了多少法条,而是看做决策、办事情、护权益时的行为。公权与私权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有很多交集点,因此无论是行使公权的公职人员,还是行使私权的每一个公民,首先要清楚公与私的界线,公

申论范文之微博问政

申论范文之微博问政 来源:半月谈网作者:微博问政范文时间:2012-09-05 微博问政贵在平等、可亲 微博一般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博主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或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也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这样,微博就成了一个快速传播信息,进行信息互动的平台。与博客相比,微博具有短小、快速、方便、随时随地,所得即所见等一系列新功能。用户只要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就可以随时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还可以了解博友的各种观点和看法。 微博的这些优点使其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舆论新阵地。现在已有不少官员也开起了微博,这就为网络问政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首先,微博能够使官员更方便了解民情、民意。微博为每一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了客观条件。微博用户可以凭借自己的手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他的用户还可以通过一键转载把信息很快捷地传播出去。这样,信息会很快传遍所有的微博用户,官员开微博就能够很好地了解民情民意。 其次,微博提供了一个官民良性互动的平台。针对政府的工作和一些社会问题,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进行咨询,官员也可以通过微博给以回答。另外,官员可以通过微博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公开,使广大群众尽快了解相关的信息,做到公开、透明,进一步打造廉洁政府、阳光政府。 再次,快速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微博是辟谣的有力工具,如果运用得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就能让谣言没有生存和发酵的空间。突发事件中,掌握相关信息的官员在调查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可以快速准确地给大众一个权威的回答。这样就会避免一些谣言的产生,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损伤。 最后,官员开微博体现了官民平等、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封建传统思想残余的影响下,官员往往被认为是权力的象征,是高高在上的。如今官员开微博体现了官员主动走近群众,与广大博友处于同等的地位。另外,官员开微博还能够更好地倾听人民的要求和意见,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微博问政在官民互动中凸显了平等、感性、可亲近等元素,能有效拉近官员与群众的距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论坛上推出了“十大党政机构微博”、“十大官员微博”。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微博位列榜首,其粉丝超过了300万人。现如今,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已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以及众多职能部门,政府机构与官员开微博已成为一种趋势,微博成为执政为民,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有效工具。 421”甚至“8421”家庭大量出现,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甚至八位老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实际上,养老难题已经变成了社会公共问题,向全体老人提供养老公共服务,政府责无旁贷,必须下大力气、下苦功夫! 要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在某种程度上,对老年人的关爱程度,可以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人或忘却了孝顺父母的祖训,或忙于事业无暇顾及老人,反映出传统美德的淡漠和缺位,已逐渐演化成社会公德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加强“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传统美德教育,为破解养老难题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014年1-5期半月谈

2014年半月谈半月评论第1期:2014,激扬中国力量 2014,激扬中国力量 我们走进了又一个朝气蓬勃的清晨。2014的到来,是又一页日历的翻过,也是新一章历史的书写。 2013,中国人怀揣满腔的改革期待,感奋崭新的改革图景。中央吹响集结号,中国改革再出发。2014,中国人将焕发更大的改革热情,创造更多的改革红利。一种更为充沛的力量在涌动,在凝聚,在激扬。 这力量,源自民族梦想的引领。 “中国梦”的民族宏愿,已推涌起中国人心底里最炽热的情怀,提升出老百姓生活中最美丽的憧憬。它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不是一种浪漫的想象,它是从辽阔的大地上蓬勃生长的希望的升腾,是从深邃的历史中奔流而来的精神的汇聚。 这梦想,将催促我们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倾注丰润的价值滋养。自然,历史并未终结。我们并未一劳永逸地解决时代的课题,并非一成不变地应答人民的期待,并未一马平川地铺设发展的大道。我们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现代化的行进中,道路还在开拓,理论还在发展,制度还在建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仅需要负起历史使命:如何顺利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崛起和人民幸福?我们还当解答明日之问:将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发展空间、生存环境和圆梦机会? 这梦想,将催促我们从僵化思想观念的禁锢和极端功利主义的崇拜中解放出来,建树起价值的支撑,从而在物欲的弥漫中眺望精神的灯火,在困难的重负中贯注前行的动力,在时尚的裹挟中拥有自强的定力。一个摆脱了精神萎靡、崇尚着奋斗品格的民族,方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拥有光明的前途,赢得世界的尊重。 这梦想,将催促我们从改革年代滚滚向前的潮流中,举世瞩目的辉煌中,更多地关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关注弱势群体的艰难生存。我们应当明白,“中国梦”的价值支点和本质依归是“我的梦”,是要解放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鲜活的梦想,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这力量,源自社会变革的激荡。 坐标轴上看世界。在应对呼啸而来的金融危机冲击中,力量在重组,格局在转换,规则在演变。全球视角看中国。我们面临连续高速增长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亟应消解刘易斯拐点影响,摆脱比较优势困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挑战倒逼转型,转型呼唤改革。2014年,注定是在历史上留下深深改革印迹的一年。社会共识着改革的基点,明晰着改革的焦点,振奋着改革的亮点。 同时,我们也当清醒,改革还有不少疑点要辨析,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宅基地能否自由买卖?小产权房能否就此走进阳光地带?改革还有许多难点要突破,如什么样的制度笼子才能有效约

半月谈关注民生文章

半月谈,关半月评论,关注民生根本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波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了今年必须完成的三项重大任务,我们对其中的任何一项任务都不能掉以轻心。但有越来越多的同志在实践中自觉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保民生上,还有更多的同志从理论上呼吁所有发展都要围绕民生展开,社会群众更是从感情上对民生建设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与期待。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体现发展目的还是破解发展难题乃至走出经济困境,关注民生都是关键、是核心、是根本。 首先,关注民生是体现发展目的,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试金石。 我们承认,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就没有相应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会就业的解决,民生的保障就无从谈起;没有相对的社会稳定,就没有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环境与前提条件。但再重要、再不可少,这些都只是为了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与民生水平的切实提升这一目的服务的工具,是属于手段层面的内容。 人类社会不论干什么事情,目的与手段都不能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过来。发展当然是如此。如果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就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GDP的不断攀升而没有民生的改善与提升。这种状况在过去一些地方的一些发展过程中已经有前车之鉴乃至令人痛惜的教训。而这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之所以产生,就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发展的异化,增长本身成为了目的,稳定本身成为了目的,结果我们很多同志为增长而增长,为稳定而稳定,干了不少活,费了不少劲,不仅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还种下了苦果,留下了隐患。所以,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我们的增长是为了保障民生的增长,我们的稳定是为了更好民生的稳定。 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治本之策。 在目前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保增长、保稳定的紧迫性与必不可少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中国三十年来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在9.6%以上,近些年来更是屡屡突破10%甚至12%,这么高速的经济增长突然嘎然而止,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层面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产生巨大冲击。我们承受不了这样的冲击,也不愿承受这样的冲击。因而通过有效行为保增长,保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必须的选择;另一方面,在经济繁荣期,各种社会问题容易被顺水推舟在不经意间解决而使得社会能相对稳定,一旦经济滑坡,泡沫退去,各种问题就会凸现出来,在不能得到比较妥当解决的情况下,社会不稳定现象就会出现,产生一系列威胁。为了消除可能的隐患,未雨绸缪的保稳定同样不容忽视。 但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虽然可以称之为是必不可少的权宜之计。因为,在整个世界经济大气候不景气的背景下,在我们宏观调控成效尚未真正巩固的环境下,在产能过剩和结构低下问题没有真正改观的情况下,保增长并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如果把握不好度,甚至容易引发经济更剧烈的下滑;同样,在我们不能从本质上消除不稳定深层原因的情况下,保稳定也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过于刚性的行为,简单捂盖子的思维会招致更大的不稳定。

半月谈文摘

《半月谈》2011年第1期【半月评论】:“十二五”,我们期望 岁末年初,翻检近日报章,一条消息映入眼帘:2010年12月15日,有“高原孤岛”之称的西藏墨脱公路修通,中国最后一个县城不通公路的历史宣告终结。 这是冬天里飘来的又一缕早春的信息。随着“十二五”的来临,我们的思绪已经登上了世界最快速的高铁,可也不能忽略边疆那更古老的遥远;我们的目光已经聚焦于沿海最壮观的都市,可也不能遗忘乡野那更荒僻的山村;我们的脚步已经追赶着历史更辉煌的前景,可也不能错失当下那更真切的日常。 “十二五”,应该属于每一个百姓。我们都有朴素的梦想,都有坚韧的追求,都有一颗颗星星在生活的天幕上熠熠生辉。 百姓最看重的,是温饱,是富裕。 我们已经步入小康,正在挺进全面小康。贫穷的字眼似乎已定格在昨天。在依然寒冷的后危机时代,世界舆论持续赞颂着也间或嫉妒着中国的发展,西方奢侈品制造商真心欣赏着也更多震惊着中国的暴富,这些从东方汹涌而来的豪客,出手那么宽绰,人人那么年轻。可是,这并不应是中国形象的全部解读。走进散落凋敝的古老村落,走进遥远荒凉的西部边地,走进城市街巷的蔬菜市场,走进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下,我们往往会发现另一个更为真切的社会。 有一则新闻读来令人唏嘘:南京一名大学毕业生工作后,因工资偏低,为攒钱交足房租,他便白天上班,夜晚上街捡拾废品,不料冻晕街头,被城管救起。拎着蛇皮口袋离开前,他嘱咐千万别让家人朋友知道,也不要公开校名,“我丢不起这个人啊!” 有一组数据读来让人清醒:200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近4000万,农村低保对象有4700多万,城市低保对象为2300多万。还有6000多万失地农民,在紧叩就业的门路,在寻找明天的安宁,还有1.5亿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在呼唤城市公共服务,在期待社会保障权利。 贫穷,并未远去。发展,未有穷期。 百姓最期盼的,是权利,是公平。 经历了三十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今天的人们习惯了利益分层,看多了收入分化。同时,社会的权利意识已经普遍觉醒,法治观念正在蓬勃生长。面对不少地方土地的强制流转,住宅的强制拆迁,农民的强行上楼,乡村的强行入城,面对生存发展资源的垄断,社会流动通道的堵塞,还有制度性暴富机制的强化和掠夺性权贵经济的猖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理性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去实现参政议政的批评权、监督权。 公民精神的发育,民间组织的建设,网络微博的勃兴,社会民意的凸显,正在给百姓打开崭新的世界,人们更清晰地辨识着自己的未来,更自由地迸发着自己的声音,更真切地把握着自己的力量,更坚定地争取着自己的权益。人们已经意识到,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去改变人生命运,去增进公共利益。

半月谈半月评论 申论素材

转型当有新思维 适应新常态,转换新动能,发展新经济,这是当下中国发展转型的主旋律。唱响这主旋律,我看,重在践行新理念,开拓新视野,解放新思维。 中国经济的深刻转型,催促着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创新发展,突破既有的思维定式,革除顽固的路径依赖,在更开放、更深刻、更灵活的层面上,为转型的顺利推进贯注思维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 传统的生产模式在转换,个性化制造已是企业界的市场自觉。 当中国消费者“海购全球”呈现爆发性增长势头,当日常消费品如电饭煲也进入国人出境游“抢购清单”,我们为巨量的消费力外流而震惊,也为国内的制造业缺失而焦虑。人们的消费需求已在升级,消费观念正在变革,而商品的供给价格优势不再,供给结构大大落后。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正从大规模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升级,强力倒逼中国制造的生产模式由集中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向精细化、人性化和个性化转型。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市场自觉和创新取向。“您

来设计我来实现”引发的柔性化生产,在重构消费者的主体地位,一种新商业文明就此诞生。 深刻的技术进步在换轨,颠覆性创新成为竞争者的超车弯道。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颠覆性创新的机会,众多的中国企业正积极抓取这个机会。他们不再株守于浅层的现有产品性能的改善和现有客户人群的增长,不再满足于既定的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和习惯的市场运行模式,去探索创造或利用技术和市场的突变,努力成为市场竞争的引领者、产业变革的主导者。 当下,最具革命性的颠覆性创新,当数全球工业4.0的潮流。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我们在迎接智能化新时代。抢搭这一轮革命的列车,从而彻底实现工业现代化,既需要原始性创新能力和商业化创利模式的跟进,也需要砥砺承受变革阵痛的意志和敢于否定自我的勇气。在中国的“华为”公司内部,很早就设立了自己的“蓝军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虚拟各种对抗性声音,模拟各种可变性信号,发出一些危言性预警,从而保证华为持续探索创新型的战略发展模式,在全球化竞争中永葆企业青春的活力。

2015年半月谈评论(1-24)

2015年第1期半月谈半月评论:2015,创新是你的主题词 我们已经跨入2015年的门槛。经历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欣慰着全面播种次第开花,我们有理由投入更大的期待,眺望更多的收获。 我们已经握有治国理政路线图。如何在实施中啃下硬骨头、趟过深水区?需要创新的锐气和智慧。我们正在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在转型中转换新思维、凝聚新动力?需要创新的驱动和引领。 创新,无疑是新的一年最为醒目的主题词。 这创新的主体,是多元的。政府,企业,个人,都应有其担当。这创新的指向,也是多维的。社会体制,发展模式,也包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在更深刻的嬗变之中。 转折点上看变革。顶层设计,上下联动;于法有据,有序推进;敢破敢立,利益重构。改革将进入全面深化的关键之年。这是创新的背景,也是创新的使命。 我们不可轻言,依赖强势的高层推进就足以风生水起,水到渠成。看一看政府改革,放权让利,中央力推权力清单制度,严令决不能打“小算盘”、搞“小九九”。只因挤压了某些部门的权力寻租空间,还有长期的行政管制思维习惯作祟,导致一些官员阳奉阴违,在权力清单“瘦身”中玩起“躲猫猫”游戏。一些“红顶中介”们,“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争相蚕食行政审批改革的收益。显然,没有部门积极的呼应和主动的求变,改革难免出现效应递减、红利流失的局面。 我们也不得脑热,借助制度的顶层设计就能够按图索骥,衔枚疾进。回首改革历程,认识和实践中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基层的实践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既需要英明的设计师,也需要更多高超的工艺师、敬业的工程师。当下一些官员中的畏难情绪、等靠要思想和厌恶创新的心态,亟应高度警惕。我们更不必奢望,拥有耀眼的元年开局就会见潮平岸阔,顺流直下。在教育制度改革中,如何推进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实现司法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如何化解其中利益调整的阻力?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居住证所赋予的享受各项公共服务的权利,如何真正落到实处?每一步改革都需要在创新中突破。 新常态中看发展。从要素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我们进行着一次历史性的跨越,一场革命性的转型。这是创新的升级,也是创新的空间。 这创新,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看产品创新,注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生态附加值和文化附加值。看模式创新,加快实现从标准化转向差异化的生产模式,从层级化转向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从制造商转向服务商的赢利模式。看业态创新,着力推动产业的互联互通,产业的一体融合,产业的共生共荣。再看价值创新,为民众拓展更多样的选择,为社会增添更绚丽的色彩,为生活沉淀更丰富的意义。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全球产业界又已叩响“工业4.0”的大门。人类跨越了蒸汽机时代,告别了电气化时代,经历着信息化时代,正开创着智能化新时代。“持续性创新”活力犹在,“颠覆性创新”业已隐约显现其锐利的锋芒:推翻既定的价值模式,打破现有的势力平衡,改变传统的竞争格局。“工业4.0”必将在中国制造的创新中生根开花结果。 创业潮中看创新。新一轮改革着力于打破垄断,降低门槛,政府壮士断腕,还权企业还权社会,张扬着发展公平和市场自由,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正在涌动之中。这是创新的景观,也是创新的魅力。

[时政新闻] 半月谈2014年第10期半月评论:我们要做一根坚韧的芦苇

苏北 我们为社会新近接连发生的一些自杀事件而震惊。自杀的因由是抑郁。有专家介绍,全国每年因抑郁自杀的就有20万人。 我们也为媒体披露的一些骇人听闻的暴力行凶而愤怒。行凶的显现是暴戾。有评论预警,一股暴戾之气正悄然入侵中国社会。 抑郁、暴戾的深层,都可见到一种脆弱。这种脆弱已经沉淀、郁结为社会心理中一块危险的病灶。 几千年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禀赋着优良的品性和气质。勤劳勇敢,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历经岁月沧桑,一路艰难前行,发扬光大。 生命的健康,首要的是心理的健康;社会的自信,首要的是文化的自信;民族的坚强,首要的是精神和意志的坚强。可如今,我们何以就成了一根根脆弱的芦苇,脆弱得经不起生活中的一点琐碎,生存中的一声碰撞,生命中的一缕怨怼? 无疑,从温饱奔向小康,我们的生活水平在节节上升。然而,我们似乎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快乐,总能听到埋怨:纠结比过去多了,压力比过去大了,心也比过去更累了。 或许是往昔的贫穷留下的阴影特别浓重,或许是小康激起的希冀太过强烈,或许是社会生活中的比学赶超优胜劣汰逼人太盛,我们有限而宝贵的人生,都成了竞技场上一场永无穷尽的打拼。人人都渴望成功,而衡量成功的标尺似乎只有一把,那就是财富。 于是,我们脚下的路越走越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迟滞和缺失,又平添了风险社会的许多后顾之忧,下岗失业,天灾人祸,甚至只是家人的一场大病,就会将本已温饱有余的日子一个早上打回原形。 无疑,我们已经获有了空前的发展自由,自由流动,自由选择,自主创业。同时,我们也体验到了社会层化中新的歧视,还有社会流动中新的壁垒。 遏制收入分配中的贫富分化,整治特殊利益集团官商勾结中的腐败乱象,依然是改革进程中的突出难题;幼升小,小升初,政府要动真格取消择校费,家长又头疼价格暴涨学区房,很多平民家庭依然“望学兴叹”;社会就业中的种种身份歧视,职场提升中的诸多权力荫庇,构成了一道道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难以逾越的门槛。 在争相以身份为标榜、以权力作资本、以财富相炫耀的不良风气中,底层劳动者所体味的,不仅有物质的贫乏和困窘,而且有精神的压抑和轻蔑。 我们已从狂热的乌托邦的鼓噪中沉静下来,从扭曲的意识形态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只是,我们很快又在世俗化的激流勇进中感受到了另一种困惑,就是信仰的虚无和道德的溃败。 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勃兴与蔓延,直接催生了精神世界的低俗化、空洞化和荒漠化现象,导致了我们心灵的迷失和心理的焦躁。社会关系的原子化、陌生化和丛林化,也在不断地消解着温情脉脉的文化乡愁,我们多已无暇、无力也无心去着意关照、呵护身旁的弱者。头顶的星河日见寥落,坚硬的现实裸露无余,生活犹如一把尖锐的铁椎,可以轻易刺穿我们意识中那些轻薄和华丽的幻象。 从抑郁和暴戾的迷茫中醒悟过来,从脆弱和滞重的心态中挣脱出来,唯有勇敢地去选择自己,努力地去变革社会。我们要在还原生活中找回自信。世上的花有千万朵,世上的路有万千条,生活在别处,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创意里。热爱生活,感恩生活,我们就会感受到一种斑斓,一种丰满,就会感受到,田野上吹来的每一缕风,都带着生活的芳香;天空中飘落的每一滴雨,都带着幸福的滋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