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洞小学校史

育洞小学校史
育洞小学校史

育洞学校校史

育洞,坐落在黎平县城正西98公里黎平与榕江交界之处。从前是一个被称为“千家育洞”的侗寨。清朝中叶,有来自湖南、广西、浙江、福建等省的汉人迁入,侗民称他们为“客家”。民族杂居,导致文化的融合,教育开始萌芽。当时的教育情况,已无文字可考。

民国初期,育洞开始办私塾,塾馆设在局上(今供销社处),吴世亭为塾师,学生人数各年不等,20人左右,富家子弟居多。教材是当时的启蒙读物。后来,塾馆迁至牛打坪旁边的“三圣宫”。这里古木参天,环境清幽。王宪其任塾师。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黎平县第八区在育洞设立初级小学,学生31人,曹鸿礼任校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校名改为“赖洞乡第八保育洞国民学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又改名为“乃董乡第八保育洞国民学校”。民国三十九年(1949年),更名为“爱众乡八保育洞学校”,校长吴宇朝,教员吴槐秀、曹鸿义,学生80余人。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育洞人民群众集资在牛打坪兴建1幢两层4个教室的校舍,并平整操场。“三圣宫”作为办公室和老师的宿舍。1952年,为民办初小,邓衔冸任校长。1955年,由黎平中学毕业的吴家忠任校长,设高小。按上级指示,集中上洋洞、下洋洞、岑埂、美德4个行政村的高小学生到

育洞读书。学生增多,班级增加,急需教室、宿舍、食堂。一时难于解决,只有借用民房和搬迁六郎桥头的土地宫作为校舍。这时,教师增至9人,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艰苦办学。在尚重辅导校少先队总辅导员的指导下,育洞民办小学建立少年先锋队。1959年,杨再植任校长,有教师8人,7个班,学生332人。在“大跃进”那个特殊年代,上课很不正常,片面强调“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搞深耕,种试验田,放“高产卫星”。挖坡、种地、养猪,大量的劳动挤掉了学习时间。办大食堂,学生的口粮由生产队拨交到学校食堂统一蒸饭,谁不到校,谁就没有饭吃,学生被逼非到学校不可。

在“大跃进”年代里,生产队的男女青壮年劳动力都调往土高炉“炼钢铁”去了,家里只剩下老、弱、病、残。每逢栽秧打谷,学校师生便成了生产突击队,由公社统一分配到生产队抢收、抢种,不舍昼夜。加之口粮指标低,每天只有1斤原粮约6两米,搞得人人皮泡脸肿,但也得坚持。后来,接到公社转达上级的通知,“因国家遭到特大的自然灾害,育洞小学暂时停办,教师听候安排”。1961年,落实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停办公共食堂,推行“农业生产大包干”,实行“三包、一奖、四固定,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农村形势逐渐好转。这年11月,育洞小学转为公办学校,校长石树嵩,教师龙光亮、杨相尤、蒋和

平。蒋和平爱好文体活动,把学校搞得很活跃,不定期地带领学生到周边学校进行校际交流。

1966年上半年,学校迁往纪高坪,集资修建1幢有4个教室、2个办公室、4套住房的木质教学楼,460平方米。同时,开辟1个1200平方米的大操场。学生200多人。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石树嵩被当做“走资派”打倒,学校无人管。部分教师外出进行“革命大串联”,学校处于半瘫痪状态。“文化大革命”中,遵照最高指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学校由贫下中农、退伍军人接管。陆思席、姜光德先后任指导员,实行军事管理,忽视文化知识教育,只读《毛主席语录》,经常停课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1969年,学校按县革命委员会发出“读小学不出村,读初中不出公社”的指示,育洞小学开办戴帽初中班1个,学生27人。遵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最高指示,初中三年制改为二年。当时办初中班,处下“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加上教育资源奇缺,收效甚微,但解决当地农民子女入学问题有一定作用。

“霹雳一声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1976年10月,“四人帮”彻底垮台。学校转入抓教学质量和建校工作。兴建一幢4个教室的砖木结构教学楼1幢和1个标准篮球场。重建工会、少先队、教研组等组织机构。1978年,增开初三

班,学生100人左右。1983年,吴芳仁任校长,师生自己动手建成两栋教师宿舍和1栋学生宿舍。1984年到1986年戴帽初中班停办。育洞乡的小学毕业生,要到45华里外的尚重中学去读书。这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诸多不便。在育洞乡5个村的群众强烈反映下,县、区政府及教育局有关领导亲临调查、分析,1986年,县人民政府下文恢复育洞小学戴帽初中班,并划定其招生范围为育洞、上洋、下洋、美德、岑埂5个行政村。在上级支持,育洞学校蓬勃发展起来。1987年,初中学生增到近200人,小学生增到300多人。鉴于校舍拥挤、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差别以及初中班不断壮大发展的趋势,1988年,育洞乡党委召开育洞村全体村民会议,决定初中部另选校址,选定新校舍于寨脚南端的小牛打坪。乡政府贷款资助,村委会出售公有杉木,群众投工投劳,1988年底,在小牛打坪建起1幢3层12个教室的砖混结构教学楼,造价38万元。同时修整1个水泥球场和一幢木质学生食堂。中学部由此迁入新校区,校长吴芳仁主持全校管理工作,副校长工陶邦毅负责小学部管理,初中部教务主任先后

是吴德明和周明锋,小学部教务主任是梁光文。

1995年,周明锋接任校长,主管小学部,教务主任先后是彭明和宋古献,初中部由副校长吴胜辉主持工作,教务主任先后为朱守斌和张朝勇。小学部从1995年到2001年,连续几年,实施“义教工程项目”、“平四项目”,建成两栋

砖混结构教学楼,共12个教室。又自筹资金,把围墙、大操场全部硬化。小学占地12480平方米。学校在宽阔的校园里规划绿化区域,分为杨梅岭、樟树林、楠竹林等区域。道旁栽种鹅掌楸、桂花、大叶黄杨等树种,绿化成森林式的校园。全校教师认真履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仅管遇到重重困难,学校工作仍旧迎难而上,经费紧缺,学校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通过上山砍柴火卖给砖瓦厂;下河筛沙卖给建工队;承包4口砖瓦窑的搬运工作;采杉树种卖给专业户等勤工俭学活动,解决全校几百学生的作业本和资料费的资金。

1995年10月,镇党委在育洞村召开中、小学领导人会议,着重研究提高戴帽初中班质量的问题,并提出奖励办法。1996年中考,录取中师5人,中专1人,高中15人,初中部教学质量算是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1997年,镇政府拨款1000元、向社会募捐和学校自筹5000元,修建10个蹲位的简易厕所。2001年,初中部又通过自筹资金和向社会募捐的方式建成了一幢教师宿舍,致此初中部的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学校的各项工作也跟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学部2002年到达2004年由宋古献任校长,2004年以后是吴杰任校长,教务主任先后是吴杰、杨玉兰、吴显豪。中学部2003年到2006年杨朝科任校长,教务主任吴波,

2006年以后吴显辉任校长,吴正林任教务主任。虽然这几年学校领导班子更换频繁,但学校工作还是围绕以下几点展开:第一,打好“两基”攻艰战;第二,狠抓教学质量;第三,深化教育改革;第四,普及实验教学。

2003年,“两基”工作全面启动。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育洞村两委积极配合,教师们努力攻艰,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利用双休、节假日,走村入户,逐家走访登记,认真核实文化户口册。关于边界交叉入学的学生,经当地学校对接后,作了说明。动员入学和劝返工作,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全村7至12周岁儿童449人全部入学;13至15周岁少年205人,入学100%;16周岁以上的青壮年1943人,其中丧失学习能力的4人,非文盲1939人。2005年10月,验收合格。“普九”工作的启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而且为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2003年以来,国家为育洞学校投入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共计120万元,新增教师人数21人,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在此期间,初中部先后建起了一幢教师办公楼,一栋学生公寓楼,一个食堂和一16个蹲位的厕所,学校范围全部打了围墙,校园面积达到7000多平方米,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设备、设施趋于完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3年以来的中考,录取高中30人以上,到2010年录取高中已达65人之多,同时小学部

也连续几年均取得优异的成绩,翻开了育洞办学史上辉煌的一页。

自安装远程教育设备后,育洞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教师学习运用电脑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上课,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显著。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对村民进行科技培训122次,村民们学到了实用技术,拿到了打开脱贫致富大门的金钥匙,激发了村民科技致富的积极性。

“普实”自2007年启动,国家下拨6万元实验器材,12000套图书。学校设置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图书分类标签上架,完善借阅制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2008年,学校把可容纳3000观众的看台、球场修整一新,不但有利于开展体育活动,还可供学校和村民文艺演出,把民族文化引进课堂。

育洞小学创办以来,毕业小学生3100多人;毕业戴帽初中班学生1600多人,录取普通高中500多人、中专(含技校)60多人。通过高一级学校的培养,考取专科44人,本科45人,研究生4人。

育洞办学的历史虽然不长,又历经坎坷曲折。从破败的庙宇到现在的砖混结构教学楼,见证了育洞教育事业的发展,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育洞学校依托国富民强之太平盛世,凭借山环水绕、钟灵毓秀之地利,秉承团结奋

进、齐心协力之人和,一定能乘着教育改革的长风,扬帆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