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关系浅析_金九如

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关系浅析_金九如
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关系浅析_金九如

·学术探讨·

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关系浅析

金九如

关键词中医学;整体观;微生态;脾胃;调整阴阳;扶正祛邪

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和阴阳学说为理论特点,认为“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并认为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故具有生态医学的重要特征。现代微生态学是研究机体内正常微生物群及其与宿主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宿主与微生态之间的统一和协调,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今浅谈中医学与微生态学的联系及应用体会,仅作抛砖引玉。

1中医整体观与微生态学

中医学强调人体机体整体性以及与自然界的统一。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作用把全身联系成有机整体,又通过气血津液、精气神的作用,进行机体机能活动;同时人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不断地适应自然界变化而变化。微生态学发现,人体表面及粘膜寄居着大量正常微生物群,人体由1013个细胞组成,而体表皮肤及黏膜存在1014个细菌,是人体细胞数的十倍,总重量达到1~1.5kg,体积相当与人体的肝脏大,产生的酶超过肝脏的总量,参与着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机体进行着大量的物质、能量及信息(基因)流的交换,称为“三流运转”[1],故机体与微生态处于互为宿主的共生状态,对人体起着不可缺少的生理作用,是人的一个生理系统。细菌与宿主细胞这种联系也维持着环境与生命间的统一,由于自然环境和生境是不断变化着,从而也引起机体相应变化,二者共同诠释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衡动观。

2阴阳学说与微生态学的联系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普遍存在于自然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它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统一的事物属性,自然界一切事物及现象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和制约的两个方面,由于其矛盾性,故处于此消彼长的运动变化之中,甚至向相反方向转化。阴阳学说应用于中医可以

解释物质与能量、健康与疾病、自然界之生长化收藏、人的生长壮老已等现象。正常情况下人体“阴平阳秘”,是健康的标志;然由于各种环境及内在压力存在,机体与微生态均不断变化着,故阴阳平衡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常常引起“阴阳偏颇”,如脾失健运及升降失司,是引起“壮火”、“邪气”的条件,甚至患病。就微生态而言,生境与微生物、肠道益生菌与有害菌、宿主细胞与微生物间也是对立统一的,正常情况下保持着生态平衡,微生态起着“益生”作用。机体免疫反应性的改变、生境变化、微生物的易位易量易类易主均可引起微生态失调。有害菌产生的细菌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引起细菌与细胞间网络功能异常,如细菌诱炎因子诱导宿主细胞产生IL-1、IL-8和TNF-γ[1],导致炎症及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疾病。这是阴阳失衡在微生态学中的反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故“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素问·六微旨大论》)。

3藏象、病因病机学说与微生态的关系

中医脏象学说认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藏》),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观察,研究各脏腑生理病理相互关系的学说。在藏象学说中,微生态生理作用反映在全身脏腑、精气神、气血津液诸多功能方面,尤其是敏捷地反映在脾胃功能上,如“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苔为“胃气熏蒸而成”,“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又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共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把保胃气、扶胃气贯彻于疾病治疗之始终;又“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认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玉机真藏论》)。临床上患者的口味、食欲、舌苔、二便性状、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神色

作者单位:杭州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杭州310000)

形态常与肠道微生态相关。有研究[2]认为,舌苔的变化与肠道微生态直接相关。正常菌群除参与机体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等)消化吸收代谢外,还参与宿主如胆汁、激素、各种消化酶、矿物质(铁、钙、锌等)代谢和吸收;微生态正常菌群有利于免疫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活力,促进T细胞、B细胞、NK细胞活性,正常菌群的细菌组分又能诱导宿主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及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印证了上述脾主运化、主升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含意。

在中医病因学说上,根据陈无择之“三因学说”并阐释认为,气候变化及其生物、物理、化学等环境因素引发病者为外因,由精神应激引发为内因,由于饮食不洁不节及“药邪”所致者为不内外因,然此三者均直接或间接影响微生态,导致微生态异常。综上病因则先伤脾胃,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遂生痰致瘀,内生五邪,从而导致疾病的复杂多样化,故《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就目前认识到的因微生态失衡所致临床情况众多,就脾胃病为言,虚证以脾胃气虚为主,脾胃气虚又可助湿生痰,并均可化热,脾胃气虚则元气衰败,“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论》),在元气不足基础上又可内生火邪—阴火;实证则以湿热及胃火为常见。

就微生态学观,由于环境和生境变化,如大气(包括气湿、气温、气流、气压等)、水质、土壤、物理辐射、食物结构及化学成分改变、精神压力、抗生素激素等滥用、年龄增长和免疫力下降、微生物感染等,均会造成微生态失衡,诱炎与抑炎之平衡被打破,导致炎症和免疫功能失调而表现为疾病。目前认为肠道微生态失衡可产生大量内毒素及炎症因子,由于内毒素及致炎因子又可复制出胰岛素抵抗的病理模型[3-4],可引起诸多疾病,如亚健康状态、炎症性肠病、胃肠功能异常、脂肪肝、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代谢综合症、呼吸疾病、慢性肝损害、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抑郁症、部分感染性疾病、多脏器的功能障碍综合征及肿瘤等疾病[1,5]。故辨证地调节宿主细胞功能和微生态,对完善治疗决策及促进生态健康均有裨益。

4中医治疗与微生态调整的关系

4.1重视脾胃与微生态的关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四季脾

旺不受邪”,故长期补脾胃作为匡扶正气、治未病的基础。益气健脾的中药常常在治愈脾虚证的同时,又改善了肠道微生态。从单味健脾补血中药作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培养来看,黄芪、人参、党参、刺五加、白术、山药、米仁、莲子、蜂蜜、红枣、龙眼肉、阿胶、枸杞在常规用量下均有助于益生菌培养,尤其是黄芪、刺五加、枸杞子、阿胶有益生元样作用[6]。复方研究[7]表明,四君子汤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能提高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量,降低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对脾虚湿盛证泄泻患者肠道微生态及舌部菌群影响的研究发现,健脾渗湿汤(参苓白术散去陈皮,加五味子)使乳酸杆菌,双岐杆菌生长水平提高,肠杆菌、肠球菌数量降低[8];补中益气汤能促使林可霉素和氨苄西林造模的实验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提高并接近正常水平[9]。说明益气健脾方药在纠正“脾虚”证的同时改善了肠道微生态。

4.2扶正祛邪与微生态调节的关系中医学把人体机能活动及抗病康复能力称之为正气,将一切致病因素称之为邪气。正邪是对应着的一对矛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邪正两方面,更注重正气,认为正气为本,邪气为标。正气方面,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季脾旺不受邪”,故形成了以补气健脾为主,祛邪为辅的扶正祛邪方法,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微生态学研究发现,宿主肠道细胞及肠道菌群均能产生一系列细胞细菌因子,细菌能产生诱炎和致炎因子,细胞因子能促进或抑制细菌生长,借助于宿主细胞与细菌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从而调节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状态,如益生菌产生的脂磷壁酸(LTA)脂多糖(LPS)等物质作用于宿主细胞受体,诱导宿主免疫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1、IL-1β、IL-6、IL-8、IL-12)、肿瘤坏死因子及干扰素(IFN-β、IFN-α、TNF-α)、调控素和酶类,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从而把炎症控制到最佳状态,达到康复的目的[1]。益气健脾药既为微生态调节剂及免疫佐剂样作用,又具有对宿主细胞结构功能产生作用,使药物、肠道宿主细胞与微生物群相互作用而发挥增效机制。临床上益气健脾扶正法超出了单纯的调整肠道菌群范围,通过扶正祛邪法,如补消法、托消法、托里解毒法、培土生金法等的辨证选用,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部分炎症、消除一些炎性包块及稳定一些肿瘤患者病情。

4.3阴阳偏颇与微生态失衡关系和调整阴阳失衡是中医学对脏腑、经络失调,气血津液生化失常的总

括,常表现为阴阳偏盛偏衰,气血津液生化运行失常,内生五邪及痰浊瘀血。中医临床诊治上,常不自觉地根据微生态失衡表象,判断阴阳属性,作出诊断。如常用的八纲辨证,把疾病概括为阴证阳证两大纲;治疗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调节微生态方面首重人体阴阳,即把机体作为主体来调整;临床常采用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的方法,对实证为主者,径泻其实,用攻泻、清热、散寒、消导诸法;选择方药时重视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属性;“急则气味厚”,宜用重剂,务期邪衰,邪去正自安。对胃炎炽盛者,即用大剂量苦寒及泻下之品以直折病势,如大小承气汤、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等;对脾胃湿热者,可选黄连解毒汤、连朴饮、甘露消毒丹、茵陈蒿汤之类。有学者对重症乙肝患者属阳明腑实及湿热证者,经用赤芍承气汤治疗,发现其能抗炎、改善肝功能及肠道微生态[10]。

对病势较缓者,“缓则气味薄”以行之,选药剂量宜轻,若用苦寒泻火,则剂量偏轻,或与健脾和胃合用,以防寒凉太过,伤及脾胃阳气,反助湿,甚至火化生热,如调胃承气汤、黄连解毒汤、生姜泻心汤等。罗海华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发现,正常小鼠经长期喂养大剂量黄连解毒汤可产生类似抗生素样肠道菌群失调,但低剂量使用又能减少肠球菌,故有调节肠道菌群可能[11]。彭鑫对《伤寒论》阳明、太阳病证与肠道微生态及人体反应性关系研究发现,对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体外培养中,干姜培养基抑制前两种细菌而促进后两种细菌生长;黄连培养基抑制前三种细菌生长,低浓度促进乳酸杆菌生长,高浓度则抑制其生长;而黄连干姜培养基低浓度下促进双歧杆菌生长,高浓度则抵制后者生长,说明中药在不同剂量和组合对双歧杆菌产生不同影响[12]。临床运用,对邪气不盛则宜健脾胃为主,辅以苦寒清热,如资生丸、升阳益胃汤法

为常用。对于邪气渐衰,则应主以健脾胃、扶正培本,即“正胜则邪自去”,常用甘味补脾胃中药调治,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能有效调整肠道微生态,促进益生菌生长。在“甘温除大热”这一中医治法中,即部分反映出这一治疗原理。

参考文献

[1]康白,李华军.微生态学现代理论与应用—康白教授的微生态观[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2-44,7-

12,6-7,114-147.

[2]王静.舌苔的微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1):3-5.

[3]刘欣,韩德五,郭建红,等.内毒素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5):400-403.[4]沈洁,李文婷.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J].药品评价,2013,10(21):26-30.

[5]李兰娟.医学微生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6-61,258-259.

[6]田碧文,胡宏.阿胶、五味子、刺五加、枸杞子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8(2):11-13.[7]刘君梁,王琳,薛艳华,等.四君子汤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6,26:1683-1684.[8]卢琳,杨景云,李丹红,等.健脾渗湿汤对脾虚湿盛泄泻患者肠道微生态及舌部菌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

杂志,2007,19(5):439-444.

[9]冯兴忠.补中益气汤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14.

[10]杨大国,吴其恺,邓欣,等.赤芍承气汤对重度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

(6):360-163.

[11]罗海华.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5-27.

[12]彭鑫.《伤寒论》阳明、太阳病证与肠道微生态及人体反应性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

文,2008:4-5.

(收稿:2014-08-12修回:2014-11-05)

颈动脉硬化并不影响4年后结构性脑变化进展

荷兰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存在明确动脉疾病的患者,颈动脉硬化与大脑萎缩、脑白质病变(WML)量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增加存在横断面相关性,但并不导致4年后脑容量或脑梗死情况发生改变。论文发表在《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

研究者对526例平均(59±10)岁的动脉硬化患者进行颈动脉可扩张性测量和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平均随访4.1年后,对308例患者重复脑MRI检测。结果为,横断面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可扩张性每降低1个标准差,与总脑容量和皮层灰质体积减少、WML量增加及非腔隙性脑梗死风险增加(相对危险度为1.44)相关。然而,颈动脉扩张性与脑萎缩、WML量或脑梗死的进展并无显著相关性。(引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