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中学、麻城、新洲一中、武汉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桑葚(shèn) 猗(yī)郁 渐(jiān)车帷裳 游目骋(chěng)怀 B.敛裾(jū) 夹袄 (jiá) 越陌度阡 (qiān) 酾(shī)酒临江 C.愀(qiǎo)然 伶俜(pīng) 妖童媛(yuán)女 潜(qián)移默化 D.激湍(tuān) 庐冢(zhǒng) 冯(féng)虚御风 蓊蓊(wěng)郁郁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徙封宣平侯 徙:调动官职 B.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 几:几乎 C.而令朝廷耽悦郑声 耽:耽误 D.帝改容谢,使反服 谢:道歉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好其繁声 吾其还也 B.帝怪而问之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C.良久乃遣之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望能以忠正导主 亦足以畅叙幽情 11.下列对原文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上直言敢谏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三去相而不知非己之罪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2分) 五、语言运用部分(共12分,共3小题) 20.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另选一个对象写一句话。

(4分) 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荫凉íng) C A、缈茫——渺茫 B、竟相——竞相 D、嘻笑——嬉笑 A 信笔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

形容字写得很潦草。

或胡乱地写文章。

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B (A、“大约”与“开外”语意重复;C、“来自”“慕名而至”杂糅,可改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D、“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应为“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 理 试 卷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 分。

第一卷(选择题 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D. 机车牵引车厢加速前进时,机车对车厢的拉力大于车厢对机车的拉力【答案】A【解析】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一样的,故A 正确;B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不在同一物体上,故B 错误;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 错误;D 、机车对车厢的拉力和车厢对机车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等大,故D 错误。

【考点】牛顿第三定律2.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 拉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加速运动,小车质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它们共同加速度为a ,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在运动过程中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B.木块受到的合力为 F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M m Fm + D.小车受到的合力为Mm Fm + 【答案】C 【解析】把小车和木块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a M m=+A 、木块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F f ma M m ==+,故A 错误; B 、对木块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F F ma f M m===+木块,故B 错误; C 、木块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F f ma M m==+,故C 正确; D 、对小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 车合=Ma ,故D 错误。

湖北省仙桃市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试试题

湖北省仙桃市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试试题

湖北省仙桃市毛嘴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试试题说明:Ⅰ全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共24个小题。

Ⅱ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Ⅲ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Cu-64 Zn-65 Na-23 Cl-35.5 F-19 Si-28 P-31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本卷包括18个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共计54分1.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各项中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A.只有④⑤ B.只有②⑤C.只有①②③⑤ D.只有①②⑤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可能同时相等3.下列有关卤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卤素单质从F2到I2,颜色加深,熔沸点升高B.卤族元素从Cl到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减弱C.卤族元素从F到I, HX水溶液酸性增强D.卤素单质氧化性F2>Cl2>Br2>I2,因此排在前面的卤素单质可将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5.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元素周期表原有的主、副族符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在第2列B.第2~12列元素全为金属,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C.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3RO4D.115号元素在第13列,为金属元素6.下列有关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②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③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非金属元素④离子键和极性键只存在于化合物中⑤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A.①②⑤ B.②③④C.①③④⑤ D.①③⑤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H原子形成1molH—H键要吸收热量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酸与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D.锌锰干电池中碳棒是负极,锌片是正极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它周期均为18种元素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的元素9.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x+2 B.x+4 C.x+8 D.x+1810.235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储量很低。

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及答案

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及答案

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F mB.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C.A立即离开墙壁D.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2.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3.对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B.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方向变化的曲线运动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等的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都是相同的4.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D.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mg-F sinθ6.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v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2v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2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7.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图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A.运动员在A点具有最大速度B.运动员在B处与踏板分离C.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B的过程中,向上做匀加速运动D.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运动员先超重后失重8.智能手机的导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驾驶员利用手机APP导航的界面。

湖北省仙桃中学、麻城、新洲一中、武汉二中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附答案)

湖北省仙桃中学、麻城、新洲一中、武汉二中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附答案)

仙桃中学麻城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新洲一中武汉二中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命题学校:麻城一中命题教师:刘立初审题教师:詹正桥唐胜元考试时间:2013年1月27日下午16:00—17:30 试卷满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中物理概念有定义式,还有决定式. 下列公式中是决定式的是( )A.QIt=B.LRSρ=C.URI=D.FBIL=2. 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A. 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10 ΩB. 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C. 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D. 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3.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OPQ区域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它的OP边在x 轴上且长为L。

纸面内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的一条边在x轴上,且线框沿x轴正方向以恒定的速度v穿过磁场区域,在t=0时该线框恰好位于图甲中所示的位置。

现规定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在图乙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感应电流随线框位移关系的是:()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R 、2R 均为定值电阻,3R 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

设理想电流表A 的读数为I ,理想电压表V 的读数为U 。

当3R 滑动触头向图中a 端移动时 ( )A .I 变大,U 变小B .I 变大,U 变大C .I 变小,U 变大D .I 变小,U 变小5.如图所示的电路,L 为自感线圈,1L 是一个灯泡,E 是电源,L 、1L 电阻相等。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C D C C D A B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223 12.25- 13.(2325,) 14.23- 15.② 11.解析:2519tan 35tan -==αβ, 12.解析:AD ·BC =21(AB -AC )(AC -AB )=-25 15.解析: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tan 2tan 1tan tan 21cos sin sin 2cos cos sin sin 3cos sin cos sin sin 31)(2222222-=-=-=-+=-= 可以看出函数f (x )为减函数,而定义域为左开右闭的区间,则f (x )只有最小值16.(1) f (x )=65sin 2sin 65cos 2cos )3sin 2cos 3cos 2(sin 2ππππx x x x +-+ =)32sin(3)2cos 232sin 21(3π+=+x x x 由f (x )=233得23)32sin(=+πx ,由]20[π,∈x 得]343[32πππ,∈+x 所以332ππ=+x 或3232ππ=+x ,解得x =0或x =6π 满足条件的x 的集合是{0,6π} (2) y =3cos(x +3π)-3sin(x +3π)=)125cos(23)]3sin(22)3cos(22[23πππ+=+-+x x x 由]4[ππ,-∈x 得]3[127πππ,∈+x 当3127ππ=+x ,即x =4π-时,y 取最大值223 当ππ=+127x ,即x =125π时,y 取最小值23- 17.(1) 因为函数f (x )是二次函数,其图象对称轴为x =e 2k ,又在[1,e ]上具有单调性 所以e 2k ≤1或e 2k ≥e ,解得k ≤0或k ≥21 (2) 当向量a 、b 、c 两辆所成的角为0°时,|a +b +c |=4+2当向量两两所成的角为120°时|a +b +c |2=a 2+b 2+c 2+2ab +2ac +2cb =9-42,|a +b +c |=22-118.∵函数f (x )在R 上是偶函数,∴)(2Z k k ∈+=ππϕ 又-π≤ϕ≤0,∴2πϕ-=,x x x f ϖπϖcos )2sin()(-=-=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43Z k k ∈=ππω,即)(34Z k k ∈=ω ∵f (x )在区间[0,2π]上单调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T ≥π,即πωπ≥2,0<ω≤2于是ω=34 19.(1) 依题意得,1个5730年后P =21,2个5730年后,P =(21)2,…… t 年后,即5730t 个5730年后,5730)21(t P = (2) 由已知有P =0.767于是0.7675730)21(t=,3827.0767.0log 767.0log 5730221≈-==t 所以t ≈2193,故马王堆汉墓大约是近2200年前的遗址20.(1) 因为f (-1)=-1+1=0,f (1)=1+1=2所以f (-1)≠f (1)且f (-1)≠-f (1)因此函数f (x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2) ⎪⎪⎪⎩⎪⎪⎪⎨⎧=∈-∈--=12]10[2sin ]01[2sin 1)(x x x x x x f ,,,,,ππ 函数f (x )的值域为(-1,1)∪{2}21.21sin 2)2cos(12)24(sin 2-=-+-=-+x x x ππ f (x )=cos2x -2+2m(sin x -1)=1-sin2x -2+2m(sin x -1)=-(sin x -m)2+m 2-2m -1 因为x ∈(0,2π),所以sin x ∈(0,1) 当0<m <1时,f (x )max =m 2-2m -1<0,解得1-2<m <1+2,所以0<m <1 当m ≥1时,f (x )<-(1-m)2+m 2-2m -1=-2<0恒成立,所以m ≥1当m ≤0时,f (x )<-(0-m)2+m 2-2m -1,即f (x )<-2m -1于是f (x )<-2m -1≤0,解得m ≥-21,所以-21≤m ≤0 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 ≥-21。

湖北省仙桃中学、麻城、新洲一中、武汉二中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pdf

仙桃中学麻城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新洲一中武汉二中高年级期考试 试卷 考试时间:201年月日 午:—17: 试卷满分:分 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 A液面在“0”刻度时,50 mL碱式滴定管和25 mL碱式滴定管所盛溶液的体积 B相同温度下,pH=1和pH=2的硫酸溶液中的c(H+) C在过氧化钠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 D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碳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硫酸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A、溶液中c(H+)>c(OH),该溶液不一定显酸性 B、向沸腾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C、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B、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D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0.1 mol·L-1的NaCl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装置中的四块相同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A、③①④②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③ 韩国首尔大学的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暖冰”。

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暖冰中水分子是直线形分子 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暖冰中水分子的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 少量铁粉与100 mL 0.01 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

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及答案

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及答案一、选择题1.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 .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1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s 内的加速度D .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2.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木块A . 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为l ∆(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木块A 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A .l ∆B .k l ⋅∆C .l k ∆D .k l∆ 3.转笔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手上的某一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 .笔杆上的点离O 点越近的,角速度越大B .笔杆上的点离O 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C .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D .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4.把一个小球放在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以使小球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A.重力B.支持力C.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D.地转偏向力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放置着一片树叶和一个小石子,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玻璃管内非真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叶和小石子同时落到底部B.小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D.将玻璃管抽成真空,重复上述实验,在树叶和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树叶和小石子都处于超重状态6.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D.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可能越大7.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A.B.C .D .8.一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最小( )A .电梯匀加速上升,且3g a =B .电梯匀加速下降,且3g a =C .电梯匀减速上升,且2g a = D .电梯匀减速下降,且2g a = 9.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 ,则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 )A .FsinθB .FC .FcosθD .010.如图所示,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风力推动下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湖北省仙桃中学、麻城、新洲一中、武汉二中2012

仙桃中学麻城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新洲一中武汉二中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命题学校:仙桃中学命题教师:李祥云审题教师:官振考试时间:2013年1月26日13:30—15:00 试卷满分:100分★祝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选择题(本题包括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宝石、珍珠、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B. 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成分尽管不同,但漂白原理是相同的.C. 镁、铝、铁、铜、锌等金属露置于空气中,它们与空气成分反应后的生成物都不能阻止内部金属与空气进一步反应.D. 火碱、烧碱、口碱、纯碱、泡花碱都属于碱类.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液封.B. 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 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铜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4.48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N A.B. 将硫溶于热的浓硫酸,当生成3moL S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 N A.C. 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45.SO2可以除去水中残余的氯气,其中SO2的作用是()A.漂白剂B.氧化剂C.还原剂D.配位剂6.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①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尾气用碱液吸收.③取用金属钠或钾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④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然后打开所有的门窗通风.⑤干冰可用于钠、钾、镁等金属的灭火.A.①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全部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是()A.溴化亚铁溶液中通人少量氯气:2Br-+Cl2=Br2+2Cl-B.实验室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 △3(胶体)+3H+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D.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检验H2S:Pb2++H2S=PbS↓+2H+8.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①C+CO2=2CO,②C+H2O=CO+H2,②CO+H2O=CO2+H2。

湖北省武汉市2012—201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30、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用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
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时,可用一定浓度的胭脂红溶液作为外界溶液,观
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C、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化合物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B、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C、葡萄糖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
D、有的蛋白质必须与特定的无机盐离子结合才具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 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 DNA和 RNA自由进出
1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 ATP均在膜上进行
C、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其在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
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个人完成
5、下列关于蓝藻、人的肌肉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相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 32P 标记磷脂分子,在上述细胞中都能检测到
32P 存在的结构有细胞膜和液泡
B、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结构及具有的生理功能都基本相似
()
A、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 , 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湖北省仙桃中学、麻城、新洲一中、武汉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考试时间:2013年1月27日上午7:30-9:00 试卷满分: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实验误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值与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偶然误差是由于实验仪器缺陷而造成的误差C.实验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系统误差D.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应考虑尽量减小绝对误差2.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C.1N/kg =1m/s2D.“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可以视作质点。

B.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C.古代“刻舟求剑”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照系。

D.第4 s末和第5 s初指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二者对应同一点4.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对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却很大B.物体的加速度变大,而速度在减小C.物体的位移等于路程D.物体的速度变大,而位移在减小5.两个力1F和2F间的夹角为θ,两个力的合力为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1F和2F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B.合力F总比分力1F和2F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v/m ·s -1 C .如果夹角θ不变,1F 大小不变,只要2F 增大,合力F 就必然增大 D .合力F 可能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6.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向下的弹性形变引起的 B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D .木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做曲线运动的质点,若将所有外力都撤去,则该质点因惯性仍可做曲线运动8.“蹦极”是一项刺激的体育运动。

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 点自由下落,图中a 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 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 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 点下落到最低点c 点的过程中 : A .在a 点时人的速度最大B .在ab 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 .在a 、b 、c 三点中,人在a 点时加速度最大D .在c 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9.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x 方向始终匀速,则y 方向先加速后减速 B .若x 方向始终匀速,则y 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 .若y 方向始终匀速,则x 方向先减速后加速D .若y 方向始终匀速,则x 方向一直加速10.如右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大齿轮,齿数为,Ⅱ是小齿轮,齿数为,Ⅲ是后车轮,半径为R ,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212/nZ R Z πB .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122/nZ R Z πC .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角速度之比为D .已知条件不足,无法求出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线速度之比11.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P a b c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 .在0~6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5m/sC .在4~6s 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0D .在4~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12.如图所示,两物块A 、B 套在水平粗糙的CD 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 中点的轴OO 1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 对物块A 、B 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B 到OO 1轴的距离为物块A 到OO 1轴的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 、B 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B .B 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C .A 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D .A 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 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有哪些: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不允许变动B .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14.(10分)某班学生进行了一个探究小车加速度a 与小车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关系的实验,图(a )为实验装置简图.(1)图(b )为某同学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每两个记数点 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数字为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距离,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可求得纸带的加速度为a = _________2/m s 。

(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在实验中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c )中的A 图线,试分析:①A 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A 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轻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 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m,求:(1)细绳对B球的拉力(2)A球的质量16.(12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与车相距x0=25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

试求:(1)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6m/s?(2)试判断人能否追上车?(3)若人能追上车,则求经过多长时间人才追上车;若人不能追上车,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17.(12分)一内壁光滑的半环形细圆管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直径AB与桌面垂直,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

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细管直径且可视为质点)从管口A射入管中,从管口B射出时对管口壁的压力为mg/3。

求小球在桌面上的落点到管口A的距离。

18.(14分)在粗糙水平面上静置一长木板B,B的质量为M=2㎏,长度L=3m,B右端距竖直墙0.32m。

现有一小物块A,质量为m=1㎏,以v o=6m/s的速度从B左端水平地滑上B,如图所示。

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0.5,B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2=0.1,若B能与墙壁碰撞则立即停靠在墙边。

取g=10m/s2。

试分析小物块A能否碰墙。

高一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AACDCDCADCABBBCDDBD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3.(4分)CD 14.(10分)⑴ 2.01 (4分) ⑵①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够 (3分)②砂桶质量没有远小于小车质量 (3分)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解:(1)对B 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Tsin300 =mg (2分) 得T=2mg (2分)(2)对A 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在水平方向 Tcos300=N A sin300 (2分) 在竖直方向 N A cos300 =m A g+Tsin300 (2分) 由以上方程解得:m A =2m (2分) 说明:其他解法正确照样给分。

16.(12分)解:(1)汽车初速度为零,由v =at 得:6vt s a== (2分) (2)设经过时间t 1后追上汽车,有:211012vt at x =+ (2分)得:21116252t t =+ 即:21112500t t -+=因为:2Δ(12)4150=--⨯⨯=-56 < 0所以该方程无解, (2分)所以人不能追上汽车 (2分) (3)当汽车速度与人的速度相等时,人车间距最小,为:21Δ2m x x at vt =+- (2分) 解得人、车间最小距离为7m (2分) (其他解法正确一样得分)仙桃中学 麻城一中新洲一中 武汉二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17.(12分)解:当小球在B 处所受弹力向上时,小球射出速度为1v,落点到A 距离为1x2113v mg mg m R -=……………………………………………………………………………2分2122R gt = ……………………………………………………………………………2分11x v t = ……………………………………………………………………………2分解以上三个方程得:1223x R= …………………………………………………………1分 当小球在管口B 处所受弹力向下时,小球射出速度为2v ,落点到A 的距离为2x解以上三个方程得:2143x R = …………………………………………………………1分18.(14分)解:A 的加速度2115/a g m s μ==,方向向左………………………………2分 B 的加速度22122()/1/a mg mg Mg M m s μμμ=--=,方向向右……………………2分设B 经时间1t 碰墙,22110.322a t m =………………………………………………………1分 解得:10.8t s = ………………………………………………………1分 此时A 的速度1011212/v v a t m s a t =-=>…………………………………………………1分 A 相对B 的位移22101112111 2.88322x v t a t a t m m =--=< 因此A 还在B 上………………………………………………………………………………2分此后B 不动,A 在B 上以12/v m s =的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所经位移为2x121v t a =…………………………………………………………………………………………2分 22121210.4(3 2.88)2x v t a t m m =-=>-……………………………………………………2分因此A 要跟墙发生碰撞 ……………………………………………………1分2222212312121v mg mg m R R gt x v t +=⋅⋅⋅⋅⋅⋅⋅⋅⋅⋅⋅⋅⋅⋅⋅⋅⋅⋅⋅⋅⋅⋅⋅⋅⋅⋅⋅⋅⋅⋅⋅⋅⋅⋅⋅⋅⋅⋅⋅⋅⋅⋅⋅⋅⋅⋅⋅=⋅⋅⋅⋅⋅⋅⋅⋅⋅⋅⋅⋅⋅⋅⋅⋅⋅⋅⋅⋅⋅⋅⋅⋅⋅⋅⋅⋅⋅⋅⋅⋅⋅⋅⋅⋅⋅⋅⋅⋅⋅⋅⋅⋅⋅⋅⋅⋅⋅⋅⋅⋅⋅⋅⋅⋅=⋅⋅⋅⋅⋅⋅⋅⋅⋅⋅⋅⋅⋅⋅⋅⋅⋅⋅⋅⋅⋅⋅⋅⋅⋅⋅⋅⋅⋅⋅⋅⋅⋅⋅⋅⋅⋅⋅⋅⋅⋅⋅⋅⋅⋅⋅⋅⋅⋅⋅⋅⋅⋅⋅⋅⋅⋅⋅⋅⋅⋅分分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