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1

合集下载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仿真和建模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仿真和建模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仿真和建模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涵盖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其目的是应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生物医学领域的问题,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命质量。

仿真和建模技术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人体和疾病等相关问题,同时也能够指导医疗设备的开发和医疗诊断的设计。

一、仿真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某一系统进行计算机模拟,以达到实现虚拟系统和真实系统之间的交互。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仿真技术可以用来构建生理系统模型,以及设计和测试各种医疗设备。

1、生理系统模型的建立生理系统是内部复杂的机理可控系统,如何研究这些系统是医学研究者的长期追求。

而生物仿真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真正模拟系统内部的生物过程,为生理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基于仿真技术,生理模型可以被根据实验室的数据进行简化或调整,以模拟人体机体的生理状态,从而预测和检测一系列生理问题。

生理系统的仿真有助于医师进行临床分析和实践,为生理学的深入研究和医学治疗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支持。

2、医疗设备的设计和测试医疗设备的研发需要涉及各种生理系统的不同方面,如心血管、神经和呼吸等系统,因此需要有计算机模型对这些系统进行仿真。

同时,仿真技术也可以用来设计和测试新型医疗设备,比如心脏起搏器、人工血管等。

和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利用仿真技术设计和测试医疗设备更加安全和准确,能够大大减少实验环境的成本和时间。

此外,仿真技术能够模拟各种可能的情况,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获取更全面的结果,帮助改进和完善医疗设备。

二、建模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建模技术是将某一系统的信息整合并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从而方便分析和验证。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建模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和模拟各种生物系统和疾病的机理,从而指导医疗设备领域的发展。

1、细胞和分子模型医学科学可以很成功地应用建模技术以研究合成各种药物的酶的三维结构、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及代谢过程、以及分子间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生物学问题。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数学建模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以模拟生理系统的动态行为。
计算仿真
通过实验数据和统计学方法,估计模型中的未知参数。
参数估计
通过实验数据和优化算法,确定模型的结构和参数。
系统辨识
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验证
根据模型的表现和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估和改进。
预防性干预
通过生理系统建模,可以模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布、作用机制等过程,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模拟不同药物对生理系统的效果,可以对新药或已有药物的效果进行评估,为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提供依据。
药物效果评估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个体生理系统的特点,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总结词
总结词
多尺度建模和跨学科融合是未来生理系统建模的重要方向。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生理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规律。为了更准确地模拟生理系统的行为,需要发展多尺度建模方法,将不同尺度的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生理系统建模还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以推动生理系统建模的发展。
总结词:数据驱动和机器学习方法在生理系统建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THANKS
感谢观看
OpenSim
开源生物医学仿真软件,主要用于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EMGWorks
专门用于肌肉力学的建模和仿真,支持多通道肌肉模型和多体动力学分析。
结果分析
对仿真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提取有意义的信息,支持决策或优化设计。

“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课程教改探讨

“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课程教改探讨

仿真与建模》 课程。
2 教 材 的选 取
根据授课对象(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 ) 的特点, 选取适当的教
材是讲授好一 门课的基础。但是 , 由于本课程涉及的生理系统仿真
与建模 的许多方面正处在研究之 中, 知识还不系统 、 网络资料也 比 较凌乱、 教材较少。笔者使用的教材以郑筱祥等生物医学工程方面 专家编写的《 生理 系统仿真建模》 为主要教材 , 白净编写的《 生理功 能数字仿 真与无创成像》 作为辅助教材 。郑筱祥和 白净都是本学科 的著名学者 , 为教材的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课程 内容中又添加了
程强调的是 “ 定量” 工程分析和模拟” 或“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以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的学生更加深入 可 地体会该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渗透到医学领域形成的一门综合性 交叉学科。理解人体是一个 由各种生理系统构成的异常复杂的生 命系统 , 并能够 以系统科 学的理论为指导 , 用系统工程方法 , 采 对
中图分类号 : 4 G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9 2 — 2 — 2 1 7 — 8 4 2 0 )9 0 8 0

要 “ 生理 系统仿真 与建模 ”是 生物医学工 程专业基础
生 学习的积极性 , 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 良好 的开端
的成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绪论 的授课 中, 首先介绍本课程的授课提纲、 国内外的发展
历史和最新动态 。由于《 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 方面的理论知识还 生理系统仿真 与建模 教 学改革 启发式教学
处于不断完善之 中, 在这方面取得 了许多重大的发现。因此, 在第

关键词
次课 中 , 根据资料整理了关于感觉器官仿真建模方 面的诺 贝尔

第2章 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仪器设计

第2章 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仪器设计

图2.6 指套式血氧探头及其电路结构图
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 2.3.1 理论分析法建模
图2.7 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原理方框图
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 2.3.1 理论分析法建模
仪器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功能如下: (1)周期性地输出两路脉冲,作为红光和红外光的测量信号源。 (2)通过串行D/A(或PWM)控制基线自动调整电路,使其输出的红光和 红外光脉冲的基线电平恒定。 (3)通过滤波将交直流信号分离。
不受力时,其作用类似于无源机械;
施加一外力使肌肉拉伸,此时肌肉呈现弹性机械的特点; 肌肉组织的伸缩运动常常伴随着热量的产生和温度的增高,这些效应 表现在肌肉组织内有某种类似于摩擦机构的作用,使得肌肉运动时一 部分机械能做功,另一· 部分变为热能。
2.1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2.1.1 物理模型
(a)肌肉在受外力作用时被拉伸 (b)肌肉的力学类比模型 (c)肌肉的电路类比模型
回归系数:
观察值的平均值:
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 2.3.3 数据分析法建模
实例5 非线性回归问题 对某些非线性问题,常常在对其进行线性转换后,再进行拟合。
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 2.3.3 数据分析法建模
实例5 非线性回归问题 对某些非线性问题,常常在对其进行线性转换后,再进行拟合。
采用波长为 λ 光强为 I0 的近红外光,得透射光强度:
10!
手指动脉搏功时,引起动脉血液吸光度变化为:
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 2.3.1 理论分析法建模
动脉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
采用另一路波长为的红光λ’对手指组织同时进行透射和测量,可得:
从而求得血氧饱和度: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2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2

例:安替比林静脉推注后,就能在各组织间达
到平衡,平衡时候,该药在各组织中的浓度与
在血浆中的浓度极其近似。
由于静脉推注,有
f (t ) D (t )
t 0
所以
dx1 (t ) k01 x1 (t ) dt x (0 1 )D
求解此微分方程,得:
那么,血药浓度为: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1
主要内容
1 生理系统仿真的意义与作用 2 建立生理系统模型的基本方法 3 生理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 4 生理系统模型的实例
2
6.4 生理系统模型的实例
药物动力学模型 虚拟人
3
6.4.1 药物动力学模型
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 进入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 泄等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用数学 的方法描述这些过程以及机体因素或其他 物质对这些过程的影响
a) 乳突型
d) 复合型
3
b) 链型
1
2
1
c) 环形
2
3
1 3 2
应用房室模型建立药物动力学模型:

安替比林经静脉推注后,就能瞬时在各
组织间达到平衡,平衡时候,该药在各组织
中的浓度与在血浆中的浓度极其近似。
因此对这类具有转运均衡性的药物的体
内过程,用一室模型模拟药物在体内的变化
过程
11
一般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多采用线性房
t 0 t 0
14
(3)肌肉注射给药:
药物要经过肌肉的吸收才能进入血液循环,
然后再分布到体内各处。在药物被肌肉吸收的 过程中,其吸收速率将随着药物的局部浓度的 减少而减小。因此,可假设其流入的速率为指 数衰减形式,对于给药量D,设其衰减系数为α,

生理系统建模仿真的研究与展望

生理系统建模仿真的研究与展望

人 体 是一 个 由各种 生理 系统 构成 的异 常复 杂 的生命 系统 , 生理系 统是 人体 晟重 要晟基 本 的系统 ,它包 含 了人体 所有 的功 能 以系统科 学 的理论 为指 导 ,采用 系统 工程 方法 ,对 生理 系统 进行 系统 仿真 和建模 ,是 当今科学 界研 究 生理系统 的新的思路 、方 法和方 向。 人类 在对 生 理系统 的研 究进 程 中 .总 是交 替 采 用 分 析 归 纳 (n u to jd cin)和 综 合 演 绎
作者单位:①5 0 8 山大学中 山医学院计算机 中心 10 0中
②5 0 8 10 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 内科

系统 的定义
所 谓系 统 是指按 一 定的
秩 序 或因 果关 系相互 联系 、相 互作 用 和相 互制 约着 的一 组事物所 构成 的体系I。 < 系统的各 部分 q 必然 是相互 影 响、相 互依 赖 ,形成 一 定的 结构 与层 次 。整 体性 、功 能性 与层 次性 是 系统最 重 要的特征 。 ’
是 一个重要的生理子 系统,也 是较 早运用建摸与仿真 的方法进行研 究的生理系统之 一 。脑卒 中是主要 危害 人类健康的脑 血管疾病 ,它也 成为应用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的新方 向。
关键 词 生理系统;建模 ;仿真
前 言 有 人 说 ,2 O世 纪 末 是 I (nomai T i r tn f o t hoo y e n l ,信 息技 术 )的时代 ,2 世 纪前 十年 c g 1 将是 I T加 B (ioyt hoo ,生物 技术 ) T b lg cn lg o e y 的时代 ,2 1世纪前 十年 之后 则将 是 B 的 时 T 代 而对 处于 2 世 纪之 初的生物 系统和技 术 的 1 研究 ,虽 然 已有前 人的 研究 作 为垫脚 之石 ,其 仍然 有很 长 的一段 路要 走 ,特别 是对 于生命 科 学的研 究 。 生命 科 学 是最复 杂和 神 秘的科 学之 一 , 以 至于在 科学 高度 发 展 的今天 ,有 关生命现 象 的 问题仍有 许 多的未知数 。2 0世纪 的科学思 维注 重微观研 究 ,而 2 1世纪 ,必然 是微 观与宏观 相 结 合 的科学 思 维成 为主流 ,这 种变 化并 不是人 们 主观决 定 的, 而是 2 纪科学实 践 的必然 …。 O世 对于 生命现 象 的研 究 ,人们 已经认 识 到生物科 学除 了沿着 组 织一细 胞 一分 子这一 愈来 愈细化 的分析道 路 外 ,还要在 系统科 学理论 指 导下 , 从整 体 以及相 互 关联 的观 点来研 究 生物 结构与 功 能的综合研 究道 路。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PPT课件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PPT课件

计算机仿真,需要将数学公式转化为计算机 算法,编程,这种用计算机程序所表达的模
型称为仿真模型,而仿真模型在计算机上的
运行则形成了仿真实验。
计算机仿真与原型系统之间经历了两个基本
过程,即建立数学模型,而后建立仿真模型。
系统原型、数学模型、仿真模型
举例:心血管循环系统仿真
进入仿真界面
血管狭窄仿真图
(2)在代谢系统分析中的作用
• 代谢系统模型比药物动力学模型复杂。 • 1961年,Bolle已建立具有两房室的血糖调节的线性 系统,估算葡萄糖灌输于正常人时,人体系统的响
应特性,其结果与临床符合。
• 由病人的糖耐量试验曲线对糖尿病人进行分类诊断;
正在研究和应用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人的最佳控制
用药问题等。
• 2003年初,被称为“中国虚拟人1号”的我 国首例女性虚拟人数据集在南方医科大学 构建成功,标志着继美国、韩国后,中国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本国虚拟人数据库 的国家。
通过血管铸型技术显示的动静脉模型
虚拟人的研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是数字可视人;
• 第二阶段是数字物理人,拥有人体的物理性 能,可以模拟肌肉的运动; • 第三阶段是数字生理人,可模拟人的生理功 能; • 第四个阶段是数字智能人,具备一定的思维 能力。
及许多生理实验都是无法进行的,而运用模型
来进行仿真实验,可以随意地考察系统在各种
极端条件下的可能反应。
(3)可作为预研手段为真实系统运行 奠定基础
例如在对生理系统的研究中,可通过进 行大量的仿真实验找出系统变化的规律性, 然后再进行少数活体实验进行验证,这样既 可节约大量实验经费,缩短实验周期,又可
脑血液流动的参数模型,不仅能模拟出

生理系统建模 第二章 生理系统建模、仿真概述

生理系统建模 第二章  生理系统建模、仿真概述

建模关系主要研究实际系统与模型之间关系,它 通过对实际系统的观测和检测,在忽略次要因素及不 可检测变量的基础上,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描述,从而 获得实际系统的简化近似模型。
仿真关系主要研究计算机的程序实现与模型之间 的关系,其程序能为计算机所接受并在计算机上运行。
第二章 生理系统建模、仿真概述
一 、建模与仿真的概念 二 、生理系统研究的发展 三 、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作为数学模型,一个黑箱问题实际上就是构造 一个联系输入与输出的传递函数,黑箱问题由
三部分组成:输入X(s),输出Y(s)和黑箱系统的 传递函数H(s),这三者间的关系如下:

Y(s)=H(s)X(s)
• 由此可见,对于黑箱,其数学模型即为满足某 一特定输入输出关系的传递函数。那么,欲建 立某一系统的黑箱模型,则需要获得该系统的 输入与输出的信息。这两方面信息的获取常常 通过对实际系统施加某种刺激并同时记录下系 统的响应而实现的。
黑箱是指对所研究的系统的内部构造和机理一无所知, 仅仅能从外部的可观测量,如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来考 察系统。
• 如果还部分地知道系统内部的结构等信息,则此系统 称为灰箱;若对系统的信息完全掌握时,则该系统就 称之为白箱。对于生理系统,可以说有的是知之甚少, 有的是还不完全了解,因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就属于 黑箱或灰箱问题。
• 在求解这类方程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积分 运算,过程比较繁琐。然而,利用拉普拉斯变换 (以下简记拉氏变换)将微分方程从时域变换到频 域时,求解过程可以变为解代数方程,从而使问 题得以简化。
2.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是研究如何用实验研究分析的办法 来建立待求系统数学模型的一门学科。
Zadeh(1962)指出:“系统辨识是在输入和输 出数据的基础上,从一类模型中确定一个与 所观测系统等价的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
进了数学模型的发展:凡是具有数 学表达式的事物,都可编成计算机 程序,而且使数学模型更加直观和 动态化,从而动态的模拟整个生理 过程的活动。
11
根据所建立模型的不同,系统仿真 相应的分成两大类: 物理仿真
数学仿真,又称为计算机仿真
12
心脏模型的计算机仿真
66
仿真模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仅仅是系统的一种数学描述,对
连续系统而言,就是一组数学方程式。
为了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仿真实验,还 需要将这些数学方程式转化为计算机算法, 并将其用计算机语言编制出程序。 仿真模型是原数学模型一种很好的近似
67
仿真模型在计算机上的运行则形成
了仿真实验。
Y(s)和黑箱系统的传递函数H(s),三者关
系如下:
Y(s)=H(s)X(s)
55
欲建立某一系统的黑箱模型,则需要对 该系统施加某种刺激,并同时记录下系 统的响应。
56
例如: 为了研究血压对心率调节系统的作 用机制,则可通过一个可令血压下降的 刺激,同时记录下心率在此刺激下的反 应。
57
由此获得的血压与心率之间的函数关 系:即为此心率受血压影响而进行调 节的黑箱模型。
由最初的静态发展为动态;
由形态相似的实体模型发展为性质和功
能相似的电路模型;
由用简单数学公式描述的模型发展为用
计算机程序语言描述的复杂运算模型。
21
2007年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
们完成了全球首个“4D”人体活动模型,不但可以
精确展示人体内部情况,还能跟踪时间流逝对人体 组织的影响——所谓的第四维。 这些图片不是 静态的,而是 可按时间动态 演示人体结构 变化
物模型。
4
动物实验法存在三方面的局限性:
1)动物模型往往与人体差异较大,如何将其所得的结论
推广至人体是一个难题,在某些方面,其可信度和价
值也值得怀疑; 2)由于实验动物存在个体差异,活体实验要得到具有统 计规律的结论,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实验,往往要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3)受到实验技术条件和实验手段的限制,如一些极端条 件或实验周期过长等因素的限制。
模型空间
真实系统的解
模型空间的解
30
2.1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按真实系统的性质而构造的实体模型
对生理系统,根据其与原型相似的特 征形式其物理模型可分为:
1. 几何相似模型 2.力学相似模型 3.生理特性相似模型 4.等效电路模型
31
1. 几何相似模型
建模思想:按照真实系统的几何尺度
比例构造的实体模型,强调模型与原
44
2.2、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事物的
生理特性
较好地刻划系统内在的数量联系,从而可
定量地探求系统的运转规律。
45
数学模型的特点:
当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生理系统中的
定量关系时,数学表达式中的各个参数代
表系统的固有特性。
46
例如: 血管弹性系数下降对应于动脉硬化 血流阻尼系数增大对应于血液的粘 稠度增加。 当一个模型中的参数变化时,就相 当于构造了种种病例。
三维人体胸腔仿真模型
68
生理系统仿真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的研究:
人体系统的生理机制;
人体系统的病理机制及其诊治方法; 在超常环境下生理系统的变化及防护办法。
进行验证,这样既可节约大量实验经费,
缩短实验周期,又可减少危险性和提高效
率。
汽车碰撞-模拟实验 实车碰撞试验
在生理系统的研究中,建立模
型和系统仿真的方法已成为基本的预 研手段,并已应用于几乎人体的各个 生理系统的研究中。
17
主要内容
1 生理系统仿真的意义与作用 2 建立生理系统模型的基本方法 3 生理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 4 生理系统模型的实例
58
黑箱方法的优点:
简单、易行;不破坏系统原有结构;
缺点: 仅强调外部观测和系统在某一方面的 整体功能 无法描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局部细节 以及作用机理
59
2.推导方法 推导方法适用于那些内部结构和机理已 部分地被人们所认识的系统(灰箱)。
我们可以根据这类系统的物理化学过程
以及解剖学与生物学知识,分析推导出
入与输出关系的研究来得出黑箱内部情况的
推理,从而达到了解黑箱内部构造、特性和
机理的目的。
这种不去追究系统内部细节,而仅利用 外部观测来研究系统的功能和特性的方法就 称之为黑箱方法。
54
作为数学模型,一个黑箱问题实际上就
是构造一个联系输入与输出的传递函数
黑箱问题由三部分组成:输入X(s),输出
描述系统功能和特性的模型。
60
如建立参数模型 -----它由一组具有生理
意义的参变量所构成的模型,模型中的
每一变量对应于原系统中的一个生理量,
并且各个参量也具有明确的生理意义。
参数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一般需要通过
生理实验来测定。
61
与黑箱模型相比,参数模型的 生理意义较为明确,较好地与实际生 理病理现象相对应。 对系统有足够的认识 必要的实验手段
通过一定手段(如:解剖、化验等),达到使
原来不可观测和控制的系统参量成为可直接观 测和控制的
52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无法打开黑箱的办法:
对于那些内部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
如:生命系统;
对于那些若打开黑箱,则其操作会严重干扰原
系统,而使获得的观测信息不可靠或根本无法
表征原系统。
53
方法二:不打开黑箱,而通过黑箱外部的输
13
人体模拟仪
计算机仿真优越性: ( 1 )可实现时空的伸缩 :可在几小时内仿
真实验出数百年中的事件 (2)可实现极端条件下的实验:高温(高 寒)下人体器官的耐受性实验;
15
( 3 )可作为一种预研的手段,为真实 系统运行奠定基础
例如:可通过进行大量的仿真实验找出系
统的变化规律,然后再进行少量活体实验
7
模型可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是指实体的模型
8
物理模型的特点:形象,接近于实
际情况。
缺点:花费大,周期长;灵活性较
差,且受到材料、加工等条件的限
制。
9
数学模型: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研究对 象的生理特性,要求较好地刻划生理系 统内在的数量关系,从而可探求客观实 体的变化规律。 如:研究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可以 用流体力学的公式来描述
一般而言,模型是难于全面 地反映其所描述的客观事物的, 而仅仅能在有限的角度反映事物 的某些特征。
28
鉴于这一基本事实,把通过模型的方
法对事物的表述称为模型空间。
同时,由于模型是基于某一真实系统 而构造的,因此,在模型空间所得出 的问题的解就与真实空间同一问题的 解有必然的联系。
29
真实系统
主要内容
1 生理系统仿真的意义与作用 2 建立生理系统模型的基本方法 3 生理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 4 生理系统模型的实例
3
1 生理系统仿真的意义与作用
生理系统的研究,传统上有两类方法:
(1) 临床实验的方法
即在人体上进行直接测量和实验;
(2) 动物实验的方法
对于人体生理学研究而言,采用动物实验可以看作是动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研究重点:模拟生理、病理及各种特殊条件下 人体各系统的生物力学响应。
口腔、心血管、脊柱、髋、腕等部位的生物力学建
模及其在医学、医疗器械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人——应用于超重、失重、碰撞、个性化手术
导航与评价等多个领域。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 医疗器械设计、手术导航、航空航天生物医学 工程、康复工程研究的重要手段。
型的几何形态上的相似性。
32
心 脏 模 型
33
血管铸型
34
用乒乓球做肾脏血管铸型标本
1. 先将猪肾洗净,用生理食盐水冲洗动脉,移除血块
2. 准备胶液:将乒乓球剪碎加入丙酮,乒乓球对丙酮的
比例约为1:10。数分钟后乒乓球会溶解形成炼乳状沉
在底部。将炼乳状的胶液倒入针筒内。
3.用针筒把胶液灌注到动脉中,速度要注意,
5
临床实验虽然不存在上述的第一个局限性,但
其余两条仍然存在,而且,由于受伦理道德的
限制,许多实验不能直接在人体上进行。
替代的方法---生理学研究的第三种方法
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6
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即是为 了研究、分析生理系统而建立的一个 与真实系统具有某种相似性的模型, 然后利用这一模型对生理系统进行一 系列实验,这种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的 过程就称为系统仿真。
38
39

胎儿头颈部静脉铸型标本的制作 心肺肝联合铸型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胸腹腔脏器标本联合铸型的设计与制作 全身整体血管铸型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
2.力学相似模型
建模思想:按照动力学特征相似性构造
的实体模型,注重与原系统在动力学方 面的相似性
如:建立心脏模型时,采用时变液压方式 模拟心脏收缩的压力时变特性
23
24
25
然而,尽管模型的概念是建立在与其原型 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相 似并不是等同。
尤其是对生理系统的模型而言,到目前为
止,试图建立其完满的仿真模型是不可能
也是不值得的。
26
一个模型的建立需要:
实际条件理想化;
具体事物抽象化;
复杂系统简单化 如:研究血液的力学特性时,建立血液的 流体力学模型 理想化: 假设血管没有弹性 抽象化:将其抽象为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 简单化:忽略血液功能、血液成分、在组 织中的物质交换等.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