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鉴赏论文

合集下载

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分析

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分析

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分析钢琴作为西方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其演奏艺术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

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涉及到音乐、视觉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音乐的结构、表现形式、情感传达以及演奏者的技艺等方面进行美学分析,探讨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特征和魅力所在。

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还体现在情感的传达上。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载体,而钢琴演奏则是情感得以最直接表达的形式之一。

通过钢琴演奏,演奏者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和声、音色等各种元素,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肖邦的钢琴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浓厚的波兰民族情感和内在的忧伤,而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则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热情和澎湃的情感。

演奏者的情感投入和情感表达能力是影响钢琴演奏艺术美学的关键因素之一。

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还体现在演奏者的技艺和表现能力上。

钢琴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艺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才能够做到技巧和情感的兼顾。

演奏者必须具备出色的手指灵活性和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将作品中繁复的音乐结构和情感表达完美地呈现出来。

钢琴演奏还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舞台表现能力和音乐沟通能力,能够将自己的音乐语言传递给观众,带给人们视听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震撼。

这种综合的技艺和表现能力是钢琴演奏艺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还可以从视听的角度进行分析。

钢琴演奏是一种视听感统一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奏者手指的动作、音乐的声音和舞台表现等多个方面与观众进行互动,创造出一种视听和心灵的愉悦。

钢琴演奏的视觉美学体现在演奏者的动作和仪态上,优美的姿势和灵活的手指在演奏时形成一种美妙的画面,与音乐的旋律相得益彰。

而音乐的声音美学则体现在钢琴声音所具有的丰富、圆润和优美的音质上,这种音质能够通过钢琴演奏得到完美的传达,给人以心灵上的享受和感动。

钢琴名作欣赏论文

钢琴名作欣赏论文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与演奏风格摘要:本文通过对莫扎特奏鸣曲K330创作前后的陈述,通过对莫扎特创作钢琴奏鸣曲三个时期的详尽概述,阐明了作者创作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思想和演奏风格。

关键词:写作年代生活处境思想状况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在一个宫廷乐师的家庭,在他父亲的指导下,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及作曲,八岁时写下第一部交响乐,十岁写出第一部歌剧,被誉为当时的音乐神童。

他的创作受到了当时的巴赫的影响并继承和发扬了古典乐派的风格,莫扎特的创作灵感极其丰富创作的作品数量大,种类繁多,每种体裁都有他的登峰造极的作品。

除了代表着莫扎特艺术成就的歌剧和钢琴协奏曲以外室内乐方面的作品内容深刻,形式多样,主题形象生动,动率感强,旋律流畅,正如一位音乐家评述的那样,“莫扎特的音乐是音乐中永恒的阳光”。

莫扎特的奏鸣曲需要及透明的音质,极典雅的情趣,把握极准确的分寸,极严密的控制,极敏感的触控,极均匀的音流等等,他的作品无难易可言,演奏时要尽可能达到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充满了天性的自然流露。

莫扎特的创作钢琴奏鸣曲分为三个时期:(1)“故乡奏鸣曲”K279~284的六首,大多是1774年作于他的故乡萨尔茨堡这时莫扎特还不满二十岁,这六首奏鸣曲虽然有新颖之处,并且充满了乐观的朝气,但从整个的来说尚未成熟,作品缺乏思想感情的深度,不少的地方还是受到他父亲和海顿,及一些意大利作曲家的影响,在风格的统一上也有明显的缺陷。

(2)“曼海姆奏鸣曲”K309,311的两首,1777年作于曼海姆,这时的莫扎特正踏上了他的广阔的旅程,视野进一步扩大,对生活的体验也逐渐深化,这使他以后的奏鸣曲和在故乡时所写的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这两首奏鸣曲正如它们的快板乐章所标明,是“带有活力的”。

精神面貌更为振奋,在艺术手法上也趋向精炼和成熟。

(3)“巴黎奏鸣曲”K310~330的五首,1778年作于巴黎。

K330正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钢琴作品的研讨与分析3000字

钢琴作品的研讨与分析3000字

钢琴作品的研讨与分析3000字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所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从远古传说到现代生活,从民俗风情到人生哲理,从大地到宇宙,可谓是包罗万象。

但各种题材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和民族性格有着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钢琴这种西洋乐器演绎中国音乐文化的经典文本。

无论依据器乐曲和声乐曲改编还是自由创作,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都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涵盖广泛、韵味浓郁、风格独特。

从来源上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根据原有民族器乐曲改编而成的,如《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等;第二类是采用传统音调的原型改编而成的,如《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蓝花花等第三类是汲取传统音调的素材加以发展而成的,如《桃花坞木刻年画》《版纳风情》等;第四类是融入民族音乐色彩创新而成的,如《舞剧鱼美人选曲四首》《牧童短笛》等;第五类是没有明显区域性却包含中国文化的作品,如《太极》《他山集》等。

从形式上来看,有反映重大事件的多乐章的协奏曲;有主题集中而手法不同的变奏曲;有音乐情绪既统一又对立的奏鸣曲;有撷取一个画面、一种意境的钢琴小品;更多的则是以变奏手法为主而结构的二部、三部或者多段曲作品等。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复杂性决定了钢琴演奏者必须只有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与风格,才能对音乐作品的艺术真谛进行恰到好处的表现。

如由黎英海改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用诗一样的意境展示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江楼钟鼓、临水斜阳、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等。

从这些“斜阳”、“月夜”等段落中,可以看出,乐曲本身有一个时间上的流动变化,不仅使人听到远方寺院中传来的鼓声与近处船上传来的箫声,看到平静湖面上泛叶归舟与水波拍岸景象,还可感受到傍晚在湖中荡舟的惬意和夜风的阵阵寒意。

演奏者正是由这诗一般的标题,通过想象在意念中产生的一幅幅惟妙惟肖、绘影绘声的画面,再通过演奏技巧把这些画面传达给听众,达到演奏者和听众融为一体的效果。

钢琴曲《平湖秋月》艺术赏析-毕业论文

钢琴曲《平湖秋月》艺术赏析-毕业论文

钢琴曲《平湖秋月》艺术赏析摘要:陈培勋改编的钢琴曲《平湖秋月》既保留了民族音乐元素,又充分发挥了钢琴的多声部优势,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作品改编的钢琴曲中的精品。

演奏钢琴曲《平湖秋月》,既要注意演奏的技巧,又要注意深刻理解乐曲蕴涵的意境、表现乐曲的韵味、恰当控制演奏情感。

关键词:钢琴曲;《平湖秋月》;演奏钢琴独奏曲《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陈培勋先生早期开拓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代表作品。

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挖掘广东音乐素材,融合现代作曲技法与个人创作理念,既保留了广东音乐原有的艺术风格,又与钢琴演奏技巧相融合,成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充分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思想和审美情趣。

一、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民族特征1、音色的民族化用钢琴这一西方乐器载体体现浓郁的中国音色,陈培勋先生可谓匠心独运。

在乐曲中,他模仿了扬琴、琵琶、古筝、箫等多种传统乐器的音色。

如第1小节至第9小节,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的音流模仿扬琴音响效果柔和地出现,如微风拂过湖面,湖水轻起涟漪,展现出一幅笼罩在皎洁月色下的西湖美景,宁静迷人,景色平和。

继而在扬琴伴奏下,飘来模仿古筝奏出的华丽而清脆流水般的旋律,仿佛晚风轻拂平湖玄奇微波,湖面波光闪烁。

因此在弹奏这段旋律时,手腕要顺着旋律的方向平移,突出旋律音,使每个音符的音质晶莹透明,手指在触键时,手指贴键,使旋律的歌唱性得以充分展示。

“起”乐段最后一小节的琶音和弦,像琵琶的扫弦,弹奏要果断有力。

乐曲第二段,即“承”乐段,犹如走进平湖,凉凉的夜风伴着洞箫,深沉柔和的声音悠悠吹来,显得空旷而深远。

乐曲结束时的尾声意境空明悠远,右手的颤音响起,似箫的颤吟,弹奏时应表现出箫特有的气息震颤感。

2、在和声上体现民族特色钢琴是和声乐器,也是体现完美和声的主要乐器之一,好的钢琴作品需要精美的和声配置。

作曲家在作品中,为了适应中国音乐的风格,体现民族的特色,在运用传统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又将表现民族色彩的和声与之相配合,有意淡化和声三度叠置的特点,使传统功能和声的效果削弱。

中外钢琴名曲鉴赏论文(贝多芬)

中外钢琴名曲鉴赏论文(贝多芬)

中外钢琴名曲鉴赏论文(贝多芬)中外钢琴名曲鉴赏课论文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表作品的风格比较论文摘要: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

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对比,从而找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点对于很多外行人来说,谈到钢琴音乐,首先想到的音乐家一定是贝多芬。

这不仅是因为他精湛的艺术手法与骄人的艺术成就,更因为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重要艺术成就之一就是他的35首钢琴奏鸣曲。

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

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中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站在他所处的时代前列,以新的素质体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和巴赫的深邃性、哲理性、宏伟性气魄,发展了海顿的人民性、风俗性艺术风格,借鉴了莫扎特深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热烈的抒情性,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其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因此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对20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钢琴专业论文最新范文(精选15篇)

钢琴专业论文最新范文(精选15篇)

钢琴专业论文最新范文(精选15篇)钢琴专业论文最新范文(精选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钢琴专业论文最新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钢琴专业论文最新篇1钢琴作为乐器大家族中的“王者”,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及科技文明的发展产物,钢琴作为乐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钢琴的发展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

钢琴作为物质基础,为音乐家的创作提供了条件,音乐家创造发展的钢琴文化又促进钢琴结构功能的进一步成熟。

一、钢琴演奏应掌握的基本的技术技巧音乐是一种符号,一种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

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

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

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

钢琴的表现技巧是演奏者的思想情绪通过灵巧、有力的手指动作而制造出各种音响的能力。

1、钢琴演奏技巧的重要性音乐是以声音为载体、以节奏、节拍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演奏技巧是弹奏钢琴必须具备的能力。

钢琴演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技巧是不可能用你的双手去表达优美抒情的音乐的;有时看到有好多人初学钢琴或者琴法和技巧根本没有过关,就一味的去弹奏一些感觉好听的乐曲,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是不利于钢琴演奏的学习的。

钢琴演奏单单靠手指的灵活程度是不够的,演奏技巧是弹奏者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总体体现。

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阶段,必须掌握的就是技术技巧,逐步积累完善弹奏功力,努力学习乐理及文化艺术知识,培养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没有娴熟的弹奏技巧,就无法诠释对音乐思想的理解与认识,有了对音乐思想的理解与认识,如果没有演奏技巧,音乐的表达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2、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钢琴中共有八种基本技术问题:均匀跑动技巧,这个指音阶式跑动和琶音式跑动,把二十四个自然大小调的音阶和琶音都弹得滚瓜烂熟,速度力度完全均匀。

星空的旋律钢琴曲鉴赏

星空的旋律钢琴曲鉴赏

《星空》是一首著名的钢琴曲,由法国作曲家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创作。

作品以深邃、宁静的旋律,描绘了星空的壮丽与神秘。

在曲子的开头,它以轻柔的力度,透过细腻的音色,描绘出广袤无垠的蓝天和深邃的星空。

随着音调的起伏,人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星空的宁静与浩渺。

在曲子的中段,旋律变得更为激昂,犹如星星闪烁的光芒,在黑暗中燃烧,闪耀着希望与梦想。

曲子的节奏变化丰富,既有快速的乐段,又有慢速的乐段。

快速的部分让人感受到星空的活力和生机,慢速的部分则让人沉醉于星空的宁静与深邃。

在曲子的结尾部分,旋律再次上升,犹如一道银河从天际流淌下来,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感觉。

演奏《星空》时,需要注意高音区的音色控制,保持音色的透明度和轻盈感。

同时,要把握好节奏的变化,表现出星空的动态和神秘感。

在演奏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让音乐更加感人。

总的来说,《星空》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钢琴曲。

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深邃的内涵,让人们感受到星空的神秘与壮丽。

无论是在安静的夜晚还是在繁忙的生活中,聆听这首曲子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慰藉。

钢琴曲赏析一千五百字

钢琴曲赏析一千五百字

钢琴曲《梦中的婚礼》赏析我们知道音乐不仅是供人聆听的,还要能使人沉迷陶醉其中,虽然每个人感受不同,但音乐的出发点是让人们以心来理解音乐,使心情安乐且追求美丽的梦。

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之所以能初演即引起轰动,大受听众的欢迎,正是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心理。

《梦中的婚礼》法文原名为“MARIAGE D'AMOUR”,直译过来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这种译法更接近其本意。

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立佛·图森(Olivier Toussaint)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

梦中的婚礼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

理查德克莱德曼是法国钢琴家,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但那是他热衷于古典音乐的时候。

后来他转向发展通俗音乐界(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乡愁等皆是),演奏的曲目是保罗˙塞内维尔和奥利佛?图森作的曲子。

音乐魔法师保罗·塞内维尔简介:达芬唱片创始人保罗·塞内维尔,原本是一位相当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以及电视节目制作人,由于音乐上的天赋异禀,促使创作的决心,音乐路程一路走来,使脍炙人口的旋律流传千里。

1976年,浪漫唯美的音乐城堡———达芬唱片,在保罗·塞内维尔努力耕耘成果下,于法国巴黎成立,蔚为世界新浪漫音乐潮流的第一品牌。

保罗·塞内维尔,法国众所皆知的杰出作曲家,曾与法国顶尖艺人合作过,Mireille Mathieu、Michel Polnareff、Dalida、Claude Adeline……等,而如日中天的创作高峰,则是为理查·克莱德曼作了一首世界名曲《给爱德琳的诗》,自此,理查亦因而名扬国际,创下法国艺人在全球最高的销售记录。

慈祥和蔼的脸庞如同他的音乐令人亲近与熟悉,保罗·塞内维尔至今依旧不断地创作浪漫唯美的音乐,因为他始终坚信,不论什么时代,都有人追求美的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我作为一个工科生,但这并不能影响我对音乐的热爱。

很小的时候在电视或其他一些地方就见过很多乐器,还有很多音乐家们演奏动人音乐的场景,他们用乐器演奏的时候特别陶醉,那种场景特别迷人。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很希望自己也能用某些乐器弹奏一些曲子。

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没能很好的接触各种乐器。

我最喜欢的乐器要数钢琴了,它一直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它的声音悠悠扬扬,一种情韵却令人回肠荡气。

每一个音符下,都埋藏一颗平静而柔韧的心灵。

出于对钢琴的喜爱,我到报了钢琴鉴赏这门课。

通过学习,我对钢琴有了更深的了解。

现代钢琴的键盘达七个八度,最低音为A2;也有再加一个小三度的,最高音为c5(88键)。

钢琴第一次用于独奏乐器是在1768年J.C.在英国的一次演出。

现代钢琴因形状和体积的不同,主要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

音乐会所用的大三角钢琴是乐器中的庞然大物,有9英尺长,最重的可达79吨。

迄今为止最昂贵的钢琴是一架1888年生产的斯坦威(steinway)牌三角钢琴,1980年在纽约以18万英镑的高价被拍卖。

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

在流行、摇滚、爵士以及古典等几乎所有的音乐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钢琴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

立式钢琴价格便宜,占用空间小,成为爱好者的购买对象。

三角钢琴(grand piano)则用于大型演出或专业人士。

立式钢琴采用一种琴弦交错的设计方案,有效地节约了高度与厚度。

在此之前的立式钢琴高度达2.4米。

现在的只有1-2米高。

三角钢琴有2.7米长。

应用谱号:高音部: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低音部: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由琴弦列、音板、支架、键盘系统(包括黑白琴键和击弦音棰)、踏板机械(包括顶杆和踏板)和外壳共六大部分组成。

使用材质:琴弦列:高、中音琴弦由钢丝制成;低音琴弦由钢丝加上紫铜缠丝制成。

音板:木质结构。

木材要求质地柔软、有弹性、易传导振动,以白松或梧桐为最佳。

支架:包括铸铁支架和木支架两部分。

键盘系统:黑白琴键由象牙或电木制成;音棰常用木制。

踏板机械:金属结构。

外壳:漆饰木板结构。

乐器特色: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变化丰富,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或刚或柔,或急或缓均可恰到好处;高音清脆,中音丰满,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个交响乐队的效果.
钢琴之所以成为乐器大家族中的“王者”,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及科技文明的发展所赋于它的,钢琴作为乐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钢琴的发展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

钢琴作为物质基础,为音乐家的创作提供了条件,音乐家创造发展的钢琴文化又促进钢琴结构功能的进一步成熟。

由此我们说钢琴是钢琴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钢琴、认识钢琴,也就成为了一个音乐人认识钢琴文化的必须了。

通常人们认为钢琴有近300年历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师B·克里斯托福里所创制的现代钢琴的前身。

在以后的200多年,又不断改进完善,方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钢琴。

然而,钢琴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现代钢琴出现之前,钢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们称这一阶段的钢琴为古钢琴。

现代钢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钢琴质的发展与飞跃。

若没有古钢琴所发展的“量”的积累,也就不会产生1709年古钢琴“质”的飞跃。

我觉得钢琴能吸引那么多人,除了它自身的魅力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些赋予钢琴意义的演奏者们。

几百年来,在历史上涌现了多少著名的钢琴家。

而我比较喜欢贝多芬,肖邦,还有我们中国的朗朗。

贝多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

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

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
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四岁即开始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

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

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

贝多芬的正规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

肖邦:弗雷德里克·肖邦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岁时加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

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郎朗:出生于中国沈阳,是第一位与柏林、维也纳、美国五大洲所有一流乐团长期合作,在全世界所有的著名的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会的中国钢琴家。

年仅27岁的他,已成为继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之后世界钢琴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

郎朗的音乐才华以及热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他成为古典音乐最理想的诠释者和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1999年,17岁的郎朗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明星演奏会上,戏剧性的紧急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鲁·瓦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由著名指挥大师埃森巴赫指挥。

开场前,著名艺术大师斯特恩对观众介绍郎朗说:“你们将从这位年轻的中国男孩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果然,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听众全体起立欢呼,如雷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从此,郎朗与世界上所有的一流乐团陆续签约,开始了他的音乐演奏生涯。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朗朗出色的表演博得全世界人民的赞美。

正是有了这些钢琴家们,钢琴才有了灵魂,钢琴才真正被赋予了意义。

钢琴只属于那些热爱它的人。

正是有了这些热爱钢琴的人,才会有像《幻想即兴曲》、《彩云追月》、《夜曲》、《月光》等这样的世界名曲。

学过钢琴的人都知道,要想弹奏一首美妙的曲子,是要经过多少的练习。

我在课余时间会到音乐舞蹈学院一个朋友的琴房练习弹钢琴。

在这期间我得到了很多乐趣,即便我现在弹的很不熟练,但我热爱钢琴,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弹一首动听的曲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