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于波的互联网

合集下载

互联网音频节目的概念及相关技术

互联网音频节目的概念及相关技术

互联网音频节目的概念及相关技术一、互联网音频节目的发展声音虽然是转瞬即逝的,但是以声音传达信息、传递情感的方式却是与时俱进、经久不衰的。

近年来,网络音频行业作为伴随式的收听方式,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碎片化时间的收听需求,保持蓬勃发展势头。

根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12月,网络音频的用户规模达2.82亿,使用率达28.6%;网络音频市场规模为338.6亿元,同比增长24.5%;网络音频的人均单日时长在60分钟左右,有声小说、音乐是网络音频用户最经常收听的节目类型。

而中文播客也在2020年取得爆炸性成长,新增的播客数量超过6000档,超过过去五年的总和。

当前,网络音频发展呈现以下亮点。

二、互联网音频节目的优势网络视听的本质属性是文化特性,音频节目具有“润物无声”的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文化功效,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文化自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各音频平台普遍加大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比重,国风类节目已成为音频节目创作的主体,如凯叔讲故事APP 超110亿的总播放量中,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占到70%。

“樊登读书”认为,全媒体时代音频企业不是去取悦于最大量的用户,不要被数据所绑架,而是创造偶遇,向用户推送未知领域的书,通过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来构筑文化自信,凯叔讲述的《论语》《孟子》等中华文化名著,带动数百万人完整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华为实施“鹿蜀计划”,以国风形式促进中国传统艺术与流行文化融合,创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并分发到海外,让全球的人了解中华文华。

众多平台注重用年轻人喜欢的新方式对中华传统内容进行再创作再加工,进而增加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例如,猫耳APP在文学精品广播创作中嵌入正能量,通过对古典文学的全新演绎以及打造声音虚拟偶像等方式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当代年轻人用多元视角和发散思维去提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认知和思考;蜻蜓以社交新评书形式让评书这一传统文艺焕发新活力,引发年轻用户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自信。

锦州听见音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介

锦州听见音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介

2019锦州听见音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音乐自媒体短视频1234目录CONTENTS听见介绍TingJian introduction听见荣誉TingJian honor听见业务TingJian business听见发展TingJian Development听见介绍•听见介绍•听见智汇•听见理念•听见团队听见·初见·遇见锦州听见音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立于2017年6月,简称“听见音乐”并已注册商标,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内容营销+内容版权运营”的多品类传媒公司,核心事业为音乐、短视频、自媒体、广告营销等领域,为全球创作者提供经纪+互联服务。

音乐领域曾连续推出半阳《我的将军啊》、小洲《还有梦想》、韩佩泉《红包发起来》等众多互联网音乐,并拥有独家音乐制作团队与内部完善的宣发运营团队,组织自产音乐版权与版权代理运营。

短视频领域曾连续3个月占据“快手短视频”、“全民小视频”MCN机构影响力榜单前15名,短视频领域与快手、抖音、腾讯微视、全民小视频、刷宝短视频、美图秀秀等众多短视频平台实现深度合作,旗下矩阵短视频达人深度合作达千余人,总粉丝已实现亿万人次。

自媒体领域拥有强大的自媒体运营编辑团队,并独立运营数百个自媒体账号,实现智能化分发,智能化办公等优势,自媒体领域国内分别铺设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大鱼号、一点号、搜狐号、网易号、新浪微博、趣头条号、QQ看点、大风号、爱奇艺号、秒拍号、bilibili、搜狗号、抖音、快手、美拍、腾讯视频、优酷、搜狐视频等众多平台,海外也拥有独立运营的Instagram、Facebook、YouTube等账号,为公司内容产业实现独立新闻铺设。

广告营销领域拥有深度合作短视频上百账号,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10月已实现营销账号粉丝总数5000余万,账号定位于文娱产业,长期服务于音乐公司、影视公司、经纪公司和媒介公司等。

主研发“小听见”智能机器人知识库,完善在文娱产业服务创作者的智能自助客服,实现与创作者的自主沟通,闲聊,创DEMO曲库为更多创作者实现音乐创作简洁化的功能,同时也拥有独立的在线翻唱版权为更多的短视频创作者实现音乐梦想,成功开设短视频+音乐的文化互联等方案。

新媒体下播音员主持人品牌化塑造

新媒体下播音员主持人品牌化塑造

新媒体下播音员主持人品牌化塑造
于波
【期刊名称】《包装世界》
【年(卷),期】2022()10
【摘要】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下深受影响,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中也面临着新挑战。

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品牌化塑造,是各级媒体单位及播音员主持人自身顺应时代发展的有效策略之一。

本文在新媒体视域下分析了播音员主持人品牌化塑造的必要性,探索播音员主持人品牌化塑造的实现路径,审视当下播音员主持人品牌化塑造存在的问题。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于波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
【相关文献】
1.新媒体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语言样态研究
2.新媒体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化塑造策略
3.与时俱进——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播音员主持人能力提升对策
4.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培养
5.新媒体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的机遇与挑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声音在照片上舞动——“啪啪”手机软件的文化视角分析

让声音在照片上舞动——“啪啪”手机软件的文化视角分析
让 声 音 在 照 片 上 舞动

“ 啪 啪 ” 手 机 软 件 的 文 化 视 角 分 析
陈睿姣 西北 师范 大学 传媒 学 院
【 摘 要 】现如今,图片类手机软件成为年轻人轻松便捷的交流工具。但是 ,此类软件产品模 式较为单一,功能大同小异。传播信息的渠道和模 式极其相似。 人们很容易被淹没在海量的图片中产生 视觉审美疲劳 。全球 首款 图片语音社交应用软件 “ 啪啪 一经推出,便在网络社区中风靡起来。人们用其交流、分 享、展示和倾诉 ,自导 自 演不亦乐乎。本文试从文化视角分析其迅速走红的原 因。 【 关键词】啪啪;图片;声音;文化视角


听交 互 的 功 能 , 让人 们 通 过 声 音 去 辨 别 和 认识 这个 人 。 《 苟 子 》 曾云 : “ 形体 、 色 、 理 , 以 目异 ;声 音 清 浊 ,调 竽 奇 声 以 耳 异 。征 知 则缘 耳而 知 声 可 也 ,缘 目而 知 形 可 也 。①”其 中 ,缘 耳 而 知 声 , 强调 了 通过听觉来辨别事物之 间的差异 。由此可 知 ,声音在 认知心理和辨识度方面发挥 的 作用古 已有之。网络交互作用超越了真实 社 会 中 人 际 作用 的时 间和 空 间 界 限 , 人们 的社 会 身 份 可 以隐 匿 甚 至 改 变②。在 网络 社区中,人们 的昵称 、头像、个性签名都 像是做了易容术 ,有时就算是好朋 友,也 无 法 确 认 。 “图片 + 声 音 ” 的 交 互 式 传 播 在这里就显得更加 的亲切和真实,人们可 以通过 辨 识 声 音 ,寻 找 到 自己 的朋 友 。 二 、 自我展 示 的易 得 性 在这 个彰 显 自我 的时代 ,每个人 似 乎 都渴 望 表 达 ,渴 望 发 出 自己 与众 不 同 的 声 音 ,人 们 希 望 被 了解 , 盼望 获 得 他 人 认 同 的 心理 ,使 得 很 多 人 试 图通 过 媒 介 ,将 自己 展 示 给 大 家 。 以 “ 图片 + 声 音 ” 为 代 表的 “ 啪啪 ”简 单 易 行 , 可 以让 更 多 的人 参 与进 来 。低 门槛 、 无技 术含 量 、开 放 多 元化 的操作使它迅速成为了草根阶级展示 自我的平 台。软件本身的完全 免费,又成 为 廉 价 易得 的免 费 通 行证 。 “ 啪啪 ” 的功 能趋 近 于 视 频 ,都 是 结合 画面 和 声 音 于 一 体 ,但 是 视 频 拍 摄 和 制作 的专 业 和 技 术 性 则成 了硬性 的限制门槛 ,将很 多人拒之 门 外 。此 外 ,将 视 频 上传 到可 以分 享 的视 频 网站也非常不便 ,在 上传之前 ,须先填写 视频信 息,视频信息填写不完整是无法上 传 的。上传完成的视 频,还不 能马上在线 播 放 。 因为 所 有 视频 都必 须 通 过 审 核 之 后 才 能 公 开 。 另 外 , 视 频 文 件 需 要 压 缩 文 件 、更 改 格 式 , 否 则 文件 太 大 上 传 困难 。 “ 啪 啪 ”相 比起 视 频 就 方 便 了很 多 ,只 需 要用手机拍下照片 ,选定滤镜 ,按住语音 按 钮 ,就 可 以为 照 片 配 上 录 音 ,同 步 上传 微 博 。这种 便 捷 和 易得 性 ,让 很 多 不 具 备 相 应 设 备 条件 的人 们 也 可 以尝 试 一 把 “ 声 画 结 合 ”的 交 互式 体 验 。不 仅 如 此 ,观 看 “ 啪啪 ”也不需要花 费太多的时间 ,现代 社 会 工 作 和 生活 节 奏 的加 快 使 得 生 活被 分 割 成 一 个个 碎 片 ,人 们 多 点一 线 的 奔 波 在 和 生 活 对接 的各 种 场 所 ,在 场 所 与 场 所 的 连 接 处 ,留 下 了 一个 个 短 暂 、但 有 待 填 充 的碎片时间。 “ 啪啪 ”录音最长也不过9 0

《2024年音乐社交_网易云音乐的互动仪式链研究》范文

《2024年音乐社交_网易云音乐的互动仪式链研究》范文

《音乐社交_网易云音乐的互动仪式链研究》篇一音乐社交_网易云音乐的互动仪式链研究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众多社交平台中,音乐社交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用户。

网易云音乐作为国内领先的在线音乐平台之一,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音乐资源,还构建了一个独特的音乐社交环境。

本文旨在通过对网易云音乐的互动仪式链进行研究,探讨其如何通过音乐社交增强用户黏性,以及在音乐社交领域中的创新之处。

二、网易云音乐的互动模式网易云音乐以其丰富的音乐资源和互动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音乐社交平台。

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听歌、评论、分享、建立乐友圈等,这些互动模式构成了网易云音乐的核心功能。

其中,评论功能尤为突出,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进行情感交流、分享生活、发现共鸣等,形成了独特的社交氛围。

三、互动仪式链的概念及作用互动仪式链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互动行为,这些行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交仪式。

在网易云音乐中,用户通过听歌、评论、分享等行为,形成了丰富的互动仪式链。

这些仪式不仅增强了用户的社交体验,还增加了用户对平台的黏性。

同时,互动仪式链也是平台进行内容传播、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四、网易云音乐的互动仪式链研究(一)听歌仪式:用户在网易云音乐上听歌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音乐为中心的社交仪式。

用户可以通过歌曲评论、弹幕等方式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这种听歌仪式不仅增强了用户的音乐体验,还促进了用户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评论互动仪式:评论是网易云音乐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之一。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评论互动仪式不仅丰富了平台的内家庭需求等理论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考量;再次,该平台对乐评功能的运用独树一帜,其精美的排版和文字表现力也增强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这些设计上的巧妙之处为平台的用户粘性和互动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音频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趋势

音频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趋势

音频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音频行业的不断壮大,音频领域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潜在。

今天,我们将探讨音频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趋势。

一、音频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音频行业逐步由传统的模拟制造转为数字制造,并且随着智能化、网络化、社交化等现象的出现,音频行业的发展必然会与这些趋势紧密结合。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音频行业的发展趋势:1、移动终端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3G/4G等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音频行业的用户群体将不断扩大。

因此,移动终端依然是音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音乐流媒体在音频领域,流媒体音乐服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形式之一。

通过音乐流媒体,消费者可以访问到大量的、全球的音乐数据。

同时,内容制作者能够跨越地理限制更加轻易地发布音频作品,以吸引更多的听众。

3、智能化智能音频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以智能音箱为例,它们配备了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可执行各种任务,如搜索铃声、音乐、天气等,这将显著改善用户体验。

通过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和合成技术,智能音频也可以实现更多的混合和新颖的体验,让用户更多地突破听觉界限。

二、相关技术趋势除音频行业的发展趋势外,技术也在不断地突破和发展,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技术趋势:1、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帮助下,用户可以在更加重视的音频环境中进行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拓展和深入,沉浸式音频体验将会更加普遍。

举个例子,你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就仿佛置身于现场,可以体验现场音乐演出前排的沉浸式音效。

2、3D音频和空间音频3D音频和空间音频可被视作对传统音频“平面”的一种补充。

通过这些新技术,用户可以在听音效果上得到更加丰富和生动的体验。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空间音频用户可以体验仿佛置身于现场的效果。

研究表明,空间音频体验的增强可使听众更好的记忆他们听到的内容。

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在音频行业各个领域施加影响,如音乐推荐、语音合成、音频识别等。

移动社交网络下微短剧的创作逻辑与流量变现

移动社交网络下微短剧的创作逻辑与流量变现

移动社交网络下微短剧的创作逻辑与流量变现作者:吴兵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年第07期【摘要】毫无疑问,微短剧的火爆得益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平台的扩张、网络文学视频化等诸多因素,是科技及与其相关应用场景发展的必然结果。

大量资本涌入导致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迅速扩张。

本文从网络微短剧的概念入手,分别围绕创作逻辑、IP改编逻辑、题材选取逻辑、剧本结构逻辑以及人物关系逻辑五个方面,并结合它们与微短剧变现方式之间的关系,探究了提升网络微短剧创作价值的工作着力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社交;微短剧;创作逻辑;流量变现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07.0382022年开始,网络微短剧行业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开数据,2022年10月1日—2023年8月31日微短剧拍摄备案数量达2932部,整体数量可观。

而德塔文数据显示,同一时期长短视频平台共上线1125部微短剧,实现首次年产破千成就。

同比2022年442部、2021年420部、2020年103部上线量,实现跨越式阶梯式增长[1]。

移动互联技术的日新月异加速了新媒体传播形式的不断演化,网络短视频的发展壮大几乎是在一夜之间。

在此基础上,一种流行于移动互联社交平台的新产品——网络微短剧开始涌入大众视野。

凭借着故事新颖、体量轻便等优势,逐渐在网络视听领域中站稳脚跟。

而在移动社交界面下,为了充分激发网络微短剧的生产活力,还需要对其基本的创作逻辑进行解析和探究,并依据时代需求和现实需要,对其流量变现方式进行分析。

1. 微短剧的创作逻辑解析网络微短剧(以下简称微短剧)的概念:“微短剧”是网络影视剧中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剧集[2]。

更为确切解释是:微短剧是指机构或个人制作的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依照剧本并符合影视剧拍摄制作逻辑、基于移动客户端传播、多为竖屏的单元剧或连续剧影视类目。

音波的原理

音波的原理

音波的原理音波是一种机械波,由固体、液体或气体中的分子传递的振动引起的。

当振动体(例如声音源)发生振动时,会产生连续的波动,这些波动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介质中传递的。

振动体的振动引起了介质分子的位移,从而使能量传播。

音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存在,它不会在真空中传播。

这是因为介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可以将振动的能量传递下去。

例如,当人说话时,声带的振动产生了空气颗粒的振动,这些振动通过空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下去,最终进入听者的耳朵,使得听者能够感知到声音。

音波的传播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指介质颗粒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类似于弹簧的压缩和稀疏。

而横波是指介质颗粒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类似于绳子上的波动。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当声波传播时,它会经历反射、折射、衍射和吸收等现象。

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折射是指声波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衍射是指声波通过障碍物边缘时出现弯曲和扩散的现象,当声波的波长和障碍物的尺寸相接近时,衍射现象更加明显。

吸收是指声波在介质中被吸收,一部分能量被转化为热能。

音波的特性可以由它的频率和波长来描述。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单位是赫兹(Hz),常用符号为f。

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振动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单位可以是米(m),常用符号为λ。

频率和波长之间有一个简单的关系:波速=频率×波长。

波速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例如在空气中,约为343米/秒。

音波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广泛。

首先,音波是我们听到声音的基础。

通过耳膜的振动,声音的能量被转化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我们才能感知到声音。

其次,音波在医疗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超声波可以用于成像和诊断。

此外,音波也被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声纳可以检测水下物体,超声波可以用于清洗和焊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于波的互联网
一直在思考一些生活种的现象,觉得它们并不是独立的。

正如我想对自己讲,我也不是只停留在缠绵寂地。

音乐是种美的听觉享受,它可以让人梦舔仙居,也能使人为之疯狂迷魂,甚至夺魄伤命。

因此,音和乐,美同丑也就模糊不清楚了。

音乐依靠阿拉伯数字1~7作为自己的音符,而统一的认识在音符的家族里唯有此,自古就被大家传承、发扬与创作。

1~7是根据音调的高低来命名的,这气个音符组成了音乐世界。

但这必竟很复杂,一首音乐的创作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神实在太大了。

就好比音乐是一篇文章,我知道要说什么表达何种味道,问题是我不识字不知道如何些下来。

常人都是这样的,虽然不懂音乐为何物,如何用音乐来抒发情感?但没个人心里的那把泪是甜还是咸都没有可能以音来流露。

我觉得音乐中的1~7好比汉字里的横、竖撇、捺、辄、点、勾。

试想一下一个只知道笔画的人怎么写下文章呢?音乐也如此了,创作者都是有笔画开始的然后组成音符在到音乐。

说到底音符也是一种音\生音~声波而已。

所以音符本身就是一种波了,一首歌可以用音符完成,那么完全可以翻译成‘音波’了都知道音符的高低不同是由音波的高地频率(赫滋)来促就的,这一点也是统一的。

波有自己的固有波长和频率,没一种波是不同的就在此。

大胆假设用音乐的笔划来创作识别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触的心里颤动~即音符的固定含义,给它们归宿起来。

那么对大多数不懂音乐的人不就可以差字典了么。

音符字典以波的准则来化分各种频率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果它被谁问世了,那这个世界真会变成美丽的乌托邦。

当然这仅此无我的愚思。

但光真的只有七种色彩吗?(红澄黄绿蓝靛紫)光也是波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光的不同也就是波的频率与波长不同。

光与音乐的基本笔划都是七种,这不是巧合,大自然是神秘的。

世界是有物质构成,而物质是元素组成,世界的变化是元素的守恒。

物理学家德不逻义提出物质波的概念其实把这个世界就刨细了。

人也随时随地向外发出红外线,不同的人方然不同了。

就是说世界的笔划就是波了,而它的内容就太丰富多彩了。

比如一颗小草吧,青色是有颜色的笔划组成,也是由它吸收红澄,蓝紫光合作用完成,在有了有机物和营养。

那也是由C H O N P S…等元素组成,从颜色到物质它的基本来子光,也是波。

一切又统一了。

音乐字典在原则上与世界是相通的,所以我的想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有想法的可以说说…
管理科学系09人力1 曾文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