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题汇编1

合集下载

文化常识考试题型及答案

文化常识考试题型及答案

文化常识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BCD2.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一天?A. 正月初一B. 正月十五C. 腊月三十D. 腊月初八答案:A3. 以下哪位诗人不是唐代的?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D4.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菊花C. 梅花D. 荷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端午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重阳节答案:C6.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二胡D. 钢琴答案:D8. 中国的长城始建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以军事才能著称的?B. 诸葛亮C. 岳飞D. 李白答案:D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2. 中国的国宝动物是________,它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动物。

答案:大熊猫3.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__,它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答案:北京4.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人们有赏月、吃________的习俗。

答案:月饼5.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________。

答案:殿试6.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_______。

答案:屈原7.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________的习俗。

答案:菊花酒8.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________的发明对世界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被誉为“诗仙”的中国古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杜牧答案:D3.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是: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答案:D二、填空题4. 中国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类型,其中“净”指的是______。

答案:花脸5.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硕英和______。

答案:荀慧生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

8. 请列举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及其主要习俗。

答案: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讲究茶道、茶艺,强调茶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茶的种植、加工技术以及茶道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五、判断题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答案:正确11.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清朝,盛行于北京。

答案:错误(京剧起源于明朝,盛行于北京)六、连线题12. 将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代表作品连接起来。

A. 李白 1. 《红楼梦》B. 曹雪芹 2. 《将进酒》C. 罗贯中 3. 《三国演义》D. 吴承恩 4. 《西游记》答案:A-2 B-1 C-3 D-4七、翻译题13. 将下列古文名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答案: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是很快乐吗?八、案例分析题14. 分析《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汇编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汇编

古代文化常识题汇编(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D.谥号是人死之后给予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嘉佑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

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着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

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C.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免、去、废等。

D.“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

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常见术语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常见术语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常见术语一、表“授官、做官”辟、除、察、荐、举、授、起、复、征、拜、赠等【辟bì】征召来授予官职。

【除】:本义是宫殿的台阶。

后成为拜受官职术语(“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

【拜】:授予官职。

拜相如为上大夫。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复】:复职,用法同“还”。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

二、表“调动、补任”迁、改、调、徙、转、出、补、荫补等【“迁”字大家族:】1.表示升职:右迁、迁除、迁进2.表示降职:左迁、迁谪、迁削3.表示平调:迁调、转迁4.多次调动:累迁(一般指一步步升官)【出】京官外任。

如:出知严州。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12全国1卷)三、表“升官、加封”晋、进、加、超迁、擢、超擢、陟、升、拔、提【超迁、超擢】越级升迁、破格提拔。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19全国1卷)【陟】晋升、提拔。

如:陟罚(提拔与惩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四、表“贬官、免官”左除、左降、左转、贬、放、谪、黜、绌、免、夺、褫等【放】免去。

如“放官”。

注:有时“放”亦可理解为京官调任外地。

【绌】通“黜”。

废除;贬退。

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褫chǐ】革除。

如“褫夺”“褫官”。

五、表“兼任、暂代”兼、领、摄、权、行,假,署等【领】以本官兼较低职。

如: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

——《后汉书•刘焉列传》【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如:周公摄政,践祚而治。

——《礼记•文王世子》1、走上阼阶主位。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

2、指即位,登基。

【权】临时代职。

如:兼权殿中侍御史。

(《宋史•李纲列传上》)【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如:安国行丞相事。

(《汉书•韩安国传》)【署】暂任、代理官职。

如:成祖继位,命署礼部事。

(《明史•宋礼传》)六、官吏考核术语【铨】衡量官吏的资历和劳绩。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一.天文地理1、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jī)、牛、斗、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井、鬼、柳、星、张、翼、轸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九州:冀州、青州、兖(yǎn)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3、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

四方:东、南、西、北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远离中原的地方。

)4、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5、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6、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7、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8、河北、河南: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10、江左:即长江以东。

11、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1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13.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也有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

)14.古今地名大都——————北京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南京临安——————————杭州姑苏————————苏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15.地名别称冰城——————哈尔滨花城——————广州蓉城——————成都春城——————昆明雁城——————雁城芙蓉国——————湖南星城————————长沙雾都————————重庆水城————————苏州牡丹城————————洛阳16.(1)河内:黄河以北。

河东:黄河以东。

河西:黄河以西。

(2)山东:崤山以东。

(3)关西:函谷关以西。

(4)江表: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5)淮左:淮水东面。

二、纪年纪时纪年:(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人文常识知识题库

人文常识知识题库

人文常识知识题库一、文化传承与传统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为了庆祝特定的历史事件或纪念特定的人物,更是人们传承文化、凝聚情感的重要方式。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人们常见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节日。

春节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初一,炮竹声、红灯笼、舞龙舞狮等是春节的典型元素。

人们会进行家庭团聚、互赠红包和拜访亲朋好友等。

2. 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

在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赏月、吃元宵、猜灯谜等。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独特的一个,也是华人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3.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通常在阳历的4月4日到6日之间。

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前祭奠,烧纸钱并整理墓地。

此外,清明节也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好时机,许多人会选择在这一天出游或者野餐。

4.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这一天被称为端午节,因为它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诗经》中的节气节日。

人们常常会吃粽子、划龙舟、挂菖蒲等来庆祝这个节日。

5.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通常在农历的八月十五。

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与家人团聚。

中秋节也是寄托思念和祈福的时刻。

二、历史文化名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成就与贡献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及其贡献。

1. 孔子孔子(551年前后- 479年前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他的言行和思想被后世奉为经典,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达·芬奇达·芬奇(1452年-1519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全才型艺术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蒙娜丽莎》等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和赞美。

文化常识试题库及答案高中

文化常识试题库及答案高中

文化常识试题库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A.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B. 陶瓷、丝绸、茶叶、指南针C.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陶瓷D. 丝绸、茶叶、火药、印刷术答案:A2.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其中“楚辞”的代表人物是:A. 李白B. 杜甫C. 屈原D. 苏轼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清明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4.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中国古典园林是:A. 颐和园B. 圆明园C. 拙政园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A. 礼、乐、射、御、书、数B. 礼、乐、射、御、书、画C. 礼、乐、射、御、书、诗D. 礼、乐、射、御、诗、数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_。

答案:牡丹7. “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8. 中国的书法艺术有“四体”之称,分别是楷书、行书、草书和_________。

答案:隶书9.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_________。

答案:砚10. 中国的四大名绣包括苏绣、蜀绣、粤绣和_________。

答案:湘绣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

主要内容是:通过定期的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词、策论等,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最终选拔出进士、举人等不同级别的官员。

12. 描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以及更远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

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甚至远至地中海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则以广州、泉州等港口为起点,通过南海、印度洋,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东部地区。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3
⺟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方父父亲)、尊堂(对方方⺟母亲)、尊亲(对方方亲 戚)、尊驾(称对方方)、尊命(对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方的意思)。贤,用用于称 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方)、贤郎(称对方方的儿儿子子)、贤弟(称对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用范围较广广,如称同辈友人人中⻓长于自自己己的人人为仁兄,称地位高高的 人人 为 仁 公 等 。 ( 6 ) 称 年年 老老老 的 人人 为 丈 、 丈 人人 , 如 “ 子子 路路 从 而而 后 , 遇 丈 人人 ” ( 《 论 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人专指妻父父,又又称泰山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水。(7)称谓 前面面加“先”,表示已死,用用于敬称地位高高的人人或年年⻓长的人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 称已经死去的父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 才德的人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大”表示再⻓长一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 父父为大大(太)父父,称祖⺟母为大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 太宗、唐玄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用年年号代称皇 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 乾隆隆皇帝。(8)对尊⻓长者和用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子、公、足足下、夫子子、先 生生、大大人人等。(9)君对臣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10)对品格高高尚、智慧超群的人人用用 “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子为圣人人,称孟子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用于帝王,如圣上、 圣驾等。
"2
指用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至?”因刘备曾任豫州 刺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子”之一一的 孔融曾任北北海海相,世称孔北北海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 海海县丞,世称骆临海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刺史,世 称⻙韦苏州;柳柳宗元曾任柳柳州刺刺史,世称柳柳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 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常识题汇编1
1.(河北省百校联盟2019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退休制度是我们国家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点一直延续至今。

2.(山西省八校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对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四川省高中2019届毕业班“名校联盟”测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增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5.(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高三期中考试)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

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因为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6.(海南省“七校联盟”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公,爵位。

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

B.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

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C.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

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

7.(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怍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8.(辽宁师大附中2019高三期中考试)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能够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

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9.(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学年上期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予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面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

冠礼在宗庙L}I实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10.(辽师大附中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0月模块考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能够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11.(河南省信阳市2019一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检测)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C.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农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

12.(湖北省孝感高中2019届高三10月调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文中的意思指豪门贵族的身份。

B.井臼,水井和石臼,文中是汲水和舂米的意思,泛指操持家务。

C.妾媵,媵是指古代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妾是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

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